美帝的凝固汽油弹轰炸上甘岭电影一片火海,地表上的人肯定烧成木炭了,为什么还是打不下来?

上甘岭战役中,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

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

战役的第二阶段就是最艰难的坑道斗争阶段,597.9高地共有三条大坑道,八条小坑道和三十多个简易防炮洞。当时三条大坑道和五条小坑道都在守备部队控制下,其中八连进入的一号坑道是主坑道,位于1号阵地下,是最大的坑道,呈“F"形,全长近80米,高1.5米,宽1.2米,左右还各有一个叉洞,顶部是厚达35米的石灰岩,坑道的两个洞口都向北朝着五圣山方向。

志愿军的坑道战了解一下?山顶炸了,烧了,那山顶我不要了,直接在靠近山顶的地下挖坑道,仍然能够建立扇形火力,仍然是绝佳的阻击阵地,美国人仍然爬不上来,仍然占领不了……

因为志愿军挖了很多坑道,美军轰炸的时候就在坑道隐蔽,轰炸结束后出来

轮流上!那时战斗相当惨!美军军事力量强大一天到晚都在炸上甘岭,我军每次上去一个连防止敌方占领上甘岭,一个连顶个数十分钟就下来换一个连,每次都是一百多人上去几个人下来。。。坑道的确有用但美军投的最多的不是汽油弹也是大口径榴弹在坑道里能躲过弹片但躲不过冲击波。。(可参考拆弹部队)大多数人都是震死的,炸成几块。。

}

二战中法西斯对于同盟国的轰炸犹在眼前,德国长达好几年不停的对伦敦进行狂轰乱炸,使得伦敦几乎从地球上消失,而日本对于重庆的轰炸,使得中国当时的陪都无数人惨死于日军炸弹之下,然而自己做的孽一定是要被还回来,所以在1945年日本本土就被美军进行了一番轰炸,原子弹轰炸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当然还有东京大轰炸。

为了达到取得战争胜利的目的,空袭和轰炸是交战国常用的手段之一。尤其是在二战中,德国对伦敦施行了数月的轰炸,美军也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两枚原子弹,其恐怖的破坏性促使最后一个法西斯轴心国投降。有一说是美军原本想将一枚原子弹投放在东京,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放弃了。然而,虽然东京躲过了核轰炸,但美军对东京还进行过一次毁灭性极强的特殊轰炸,虽然没有核武器那样迅速,但其惨烈丝毫不逊于核轰炸。这次轰炸由美国空军名将柯蒂斯·李梅策一手导演,史称“李梅轰炸”。

实际上,二战中美国与日本的“空中恩怨”存在已久,对于美国人来说,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事情,不仅是一场灾难,更是一种耻辱。在此之后,美军也组织过多次针对日本重要城市的轰炸,无论是在东京、大阪还是名古屋,其强度对于二战的惨烈程度来讲,只能算是“象征性的报复”。

1944年底,战争形势开始发生急剧变化。随着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节节胜利,日军不得不连续地把战线向后紧缩。虽然战局不利,但日本人仍在负隅顽抗。此时,美军高层绝对对日本本土进行一轮“有针对性的打击”,于是,1945年1月,柯蒂斯·李梅少将被任命为第21轰炸机部队司令,开始策划轰炸东京。李梅少将本人不苟言笑,看上去就不像是心慈手软的人。后来被称为“冷战之鹰”的他根据日本东京等大型城市多木质建筑且建筑物密度大的特点,将燃烧弹空袭方案提升到优先位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甘岭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