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个"怎么办",几乎包括教师的备课工作包括工作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虽然放假了,但并不放松

高职“青椒”的暑假去哪儿了

教师们每年的寒暑假都要引来一大拨人的“羡慕忌妒恨”。但事实上,很多教师“吐槽”假期甚至比平时更忙。这不禁让人好奇,教师们的暑假究竟在忙些什么?时间都去哪儿了?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通过问卷网对高职青年教师的暑期状态做了调查。2459位调查对象来自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其中助教占19.68%,讲师占53.27%,副教授占22.77%,教授占4.27%。

调查显示,80.68%的调查对象表示暑假忙于学习,64.74%忙于备课,47.3%忙于科研,44.81%忙于企业调研和实践,另有小部分调查对象表示奔波于学术会议(16.75%)和兼职(8.62%)。

总体来讲,近半数的调查对象表示学习、备课、科研等事项安排占据暑假三分之二以上,其中8.82%的调查对象表示占据了整个暑假。虽然放假了,但教师们也并不放松。

暑期“重头戏”:为新学期充电

调查显示,“学习”“备课”是高职青年教师暑期间的“重头戏”。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做过一项研究显示:进入新世纪后,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这对教师这一岗位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对此,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团委书记张毓威深有感触,“现在的学生跟我们那个时候的学生有很大不同。他们不太喜欢课本上固有的知识,喜欢课本之外的延展内容,喜欢活生生的生活,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学生。”

数据显示,在暑假忙于备课的调查对象中,约37.75%的人表示是因为“现在的课程更新快,比以往的挑战更大”,30.09%的人表示是为了“对课程精益求精,想呈现最佳效果”。

在张毓威看来,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更新上课的论据,这样才能让学生上课时有更多获得感,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才会有成就感。”所以这个暑假,张毓威分外忙,除了对接学校的社会实践工作和进行教师培训,学习和备课哪个都不能耽误,此外,他还想继续考博提升自己。

至于学什么、怎么学,调查显示,43.75%的调查对象学习本专业的内容,47.73%的调查对象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领域的内容。在对学习方法的调查中,81.35%的调查对象采用“自学”,11.29%采用报学习班的形式。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王安东指出,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处在一个不断“倒知识”的过程,寒暑假无疑为自我提升提供了很好的时机,老师们在寒暑假可以不断“装进新知识、新技术”,以便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每次开学,张毓威站在学生面前都会感觉自己“更加有底气”。对他来说,寒暑假给予了重温专业知识、重新理清知识体系的机会,“就像把我这块干涸的海绵又重新扔回知识的海洋里。”

调查显示,94.59%的调查对象表示暑假有收获,其中34.77%的调查对象表示“有显著收获”。55.39%的调查对象对暑假学术素养的提升情况表示满意,62.42%的调查对象对暑假知识积累情况表示满意。

暑假成潜心科研的“黄金时间”

调查显示,47.3%的调查对象表示暑假期间忙于科研。对此,38.18%的调查对象表示“平时没有时间”,36.54%的调查对象是为“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岳东海则属于前者。他所在的学校平均每人每年450节课,平均每周12节课,“几乎没有时间做科研,只能利用暑假的空余时间”。

从8月13日开始,岳东海和学生们就前往南京参加“大学生挑战杯”比赛。此前1个月,他和5位学生就选择暑期留校为最终冲刺阶段做准备。在指导学生调试设备的同时,岳东海也在挖掘此次科研项目背后的诸多细节,以提炼出科研方面的专利和论文。

为比赛与科研齐头并进,岳东海每天的工作时间达12小时,甚至假期忙到抽不开身,“根本没时间带孩子”。

而在张毓威看来,科研完全没有尽头。“为了职称,必须要给自己一个规划,比如去年,我刚刚把讲师评完。未来5年,就要准备评副教授的材料,这需要很多工作量,比如说,这个假期要完成申请下来的省市级的科研课题”。

暑假,这一月有余的时间对于有科研任务的老师来说,则更为宝贵。“科研特别需要一个静心去总结、分析、翻阅大量资料的过程。而在上班的时候,面对学生事务、活动,心态相对要浮躁得很多,每天疲于奔命,没有时间静下来去梳理。” 张毓威说,暑假则成了潜心科研的“黄金时间”。

近半高职教师暑假到企业“取经”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法宝”。教育部于今年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与2017年年底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更是打出了政策“组合拳”,以推动职业教育提高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在这种大背景下,众多高职院校会组织专任教师进驻企业,以了解专业在实践中的具体情况。由于平时老师要上课,下企业锻炼的时间便理所当然地落在了假期。调查显示,44.81%的调查对象暑假忙于企业调研和实践。调研的时间多为一个月,一下子就挤占了教师一大半的暑假时间。

“企业锻炼是学校的硬性要求。现在工科类的老师必须要知道企业需求什么,必须组织老师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和单位进行对接。”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刘一兵,今年暑假负责的工作之一便是组织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

在学校的安排下,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张艳艳今年暑假便前往中小型企业“取经”,以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工作流程等。据她介绍,她所在学院文秘专业的学生多半毕业后会选择进入中小型企业工作,“所以要想把教学搞好,首先要去了解中小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有了实践经验才能在讲课中兼顾真实的案例,从而调整文秘专业教学方向,更好地引导孩子们学习、就业”。

眼下,王安东在正式放假的一个月内已跑了3个企业项目——先是给北京某项目提供了10多天的技术服务,随后又赶到天津进行另一个项目,包括进行一天的座谈会交流和项目交流。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的第二天,他还要赶去甘肃验收另一个项目。

“放假要根据项目来定,项目紧的话,就一直跑。”王安东说,“至今,我还没体会到放假的感觉。”

培训、会议、教学竞赛扎堆儿

此外,暑假也是教师们培训、会议、教学竞赛的“扎堆儿”期。

在岳东海看来,这与高职院校争建“双高”不无关系。对本科院校而言,“双一流”建设是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相应地,“双高”为高职教育“高水平院校、高水平专业”的建设。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愈加重视。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提出,到2018年,将支持地方建设200所左右的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双高’入围需要很多加分指标,学校对青年教师加强培养、寄予厚望。我们现在参加的‘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也是学校师生的一种努力。” 岳东海说,也因此,项目组的老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视,心里攒着一股为学校争光的劲儿。有时候,岳东海看着学生忙到傍晚5点多,也会买些街边小吃“犒劳”他们。在他看来,“心中都保有一份荣誉感和责任感,这几乎成了项目组全力以赴的动力源泉。”

对此,邵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王芳可以说深有体会,“一般暑假会开展省教育厅的教学能力比赛,参加比赛的老师有近40人,光教师这块我们需要培训将近100人。”

其中,负责省教育厅教师教学能力竞赛组织工作的刘一兵告诉记者,“竞赛首先要在学院里面选拔,再培训、指导,再到省教育厅竞赛。我们从6月底开始,一直到7月20日,前前后后搞了1个月。”

除了竞赛,教师的各类培训会议纷至沓来。

按照张毓威的经验,每年7月有个“会议轰炸”期。今年暑假,他就参加了不同部门组织的4个培训会议,会议时长大部分在1周左右。然而,正是这一个接一个的“一周”,把暑假给“肢解”了,“稍微闲下来,找到一点放假的感觉时,又来个培训。比如说,7月28日结束一个,8月6日又有一个。”

王安东谈起他暑期进行的施工仿真技术培训,培训的那10天正值暑期最热的时间,“我们坚持早8点到晚6点,中午1个小时的吃饭时间,早上学习软件使用,下午进行实践演练,培训讲师辅导答疑和总结分享”。

另外,尽管已经放假,但学生工作却不“放假”。暑期除了事务性的工作,青年老师还有指导学生进行暑期实践类工作的任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孙庆玲 实习生 李晓盼 徐怀 来源:中国青年报

高中生家长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高考官方微信公众号高考家长圈(Id:sinagkjzq)。免费获取往届优秀家长经验、志愿填报技巧、考生心理辅导方法、考前营养搭配等第一手高考信息!陪孩子走好高考路。

}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专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数日前,我们发表了一篇名为《看了这个,还觉得教师职业轻松自在吗?中部农村教师生存状况一瞥》的文章,文章撷取了我们所走访调查的中部农村教师生存生活的一些片段,引起了广大教师朋友的强烈反响和共鸣。下面我们截取一部分教师的真言心声:

教师呼声一片,我们应该读懂这声音的背后只是:我们只想安安静静的教书!

其实,做一位教师,纯粹的、普通的学科教师,或者班主任,只要不是所谓的行政领导,中层干部,按理,想不快乐幸福都不行,怎么会常常叫苦叫累呢?教师,这本该是多么令人幸福快乐的职业呀!早晨起来,来到学校,进门就听见歌声、笑声、读书声,看见活泼、稚嫩、青春的人,然后看书写字,授课交谈,运动休闲,几乎是文明绅士的生活方式,远离风霜雨雪烈日严寒,置身于最年轻的生命韵律和运动之间,过着和希望、未来、阳光打交道的日子,怎么会整天叫苦叫累呢?

如果你不是所谓的行政领导,中层干部,或者挂着某个职务,兼着某个职务,那么,做教师是一项多么快乐的职业呀!从学校里毕业,学好了一门专业,爱它,用它,从先生那里得来,如今传承到学生那里去,让三代人都感到学习本门学科的快乐,在学科中传承、成长。教师爱自己的学科,并从中获得学科知识与思想的浸润,教人的时候自己也在成长,天天都有收获,时时都有感悟,读读写写,算算练练,思思索索,难到不是很快乐的吗?

况且学术是自由的呀,教学是个性的呀,教育是人性的呀,您若真有心教书育人,谁能奈您何呀!啊啊,学生一时学不好,您别急呀;学生一时不认真,您多劝导呀;上课效果不太好,去问问学生该怎么上呀;学生不懂事骂了您,您别跟他一般见识呀;家长不理解,慢慢解释呀,解释好了就成了朋友,解释不通就算了呀;学生偶尔迟到了,别把人当神仙呀;学生打架了,耐心调解就是了呀;学生不搞清洁卫生,自己就拿起扫把,权当为自己家搞一次两次卫生呀;学生违规违纪了,就当作是自己的小孩犯错了呀;学生不喜欢您,您就主动去喜欢学生呀,您和他们去聊天,去打球,去散步,去游戏,如此健身怡情冶性的事情,不也是自己很需要的吗?

至于同事之间,只要不是领导给您压力,给您批评,给您小鞋,那么一切都是可以愉快相处的呀!分享家事,分享国事,分享成功,分享苦恼,分享教案,分享思想,分享办公室共处的时间与空间,分享运动和课余交往的情谊……只要不计较,多付出,轻言辞的得失,重同事的缘分,一切都是很快乐的呀!

那么,教师的苦与累,到底来自哪里呢?

一是来自学校的内部,教育的本身。领导的施压,同事的竞争,任务的繁重,能力的弱势,业绩的落后。在这里面,又可以分为两点:一是无法改变的外部环境,包括领导的压迫,同事的较量,工作的繁杂;这是客观存在的,任何行业都会有的。二是不能超越或不想超越的自身条件:往往是,想超越而不能超越的人,会选择认同现实,压力渐渐会消减,教师的快乐仍然可以获得;只有主观上不想超越的人,他就会长期生活在不满之中,绝大多数叫苦叫累的声音,都是从他们嘴里发出来的——不主动进步的人,是经常叫苦的人。

另一种苦和累的来源,来自学校的外部和非教育。当前,只要学校教育能帮得上忙的,凑得了数的,那么地方官员的政绩、形象工程、表面功夫就会渗入到学校工作之中,教师就要承担各式各样的迎检、迎评、宣传、集会、座谈等活动,安全、安检、妇联、公安、交通、维稳、慈善、医疗、卫生、环保、扶贫……等等各部门,全与学校有关,有责,如此,教师就再也找不到教书育人的快乐和幸福了。

在学校,还有一种似是而非的教育带给教师的工作负担,那就是领导们违背了教育规律而开展的各式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这种活动的风光表现,一是轰轰烈烈的做着低效、重复、甚至无效的劳动,让人厌烦;二是“文山”加“会海”——真不要小看了学校的材料和会议,那是比任何机关部门都要多的资料和会议啊!我们知道,真正的教书育人的功夫,是在结结实实的备课、授课、改课、评课之中,是在和学生频繁的交往和交流之中,怎么会在大量的会议和资料之中呢!可是偏偏不!在中国的学校,在中国的基础学校,你看看一所100多老师的学校,一个星期要开多少次会啊!一年要开多少会啊!我的妈呀!教书育人怎么会是在无数的开会中落实的呢?怎么会是在无休止的材料文字档案当中落实的呢?外行领导着内行,教育脱离了规律,形式高于内容,习非成是,温水煮蛙,这是使一些觉醒的老师叫苦叫屈叫怨,而又同时让不觉醒的老师慢慢麻木,不知苦楚,从而身智渐渐消耗殆尽的主要原因。

再加上多年来一直呼声颇大的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因种种原因,往往是以雷声大雨点小落幕,这使得教师出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外界看来是轻松自在高收入,实际是累死累活心里苦。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个教师朋友发的一条内容,实实在在说出了这份辛酸与无奈。

1、讲台上,对学生高呼:为祖国为人民树立远大理想,争当国家栋梁,自己却在平庸与平凡的夹缝中喘息。2、教育学生淡泊名利,不计得失,自己却在为工资,为名次,为评优,为职称心力憔悴。3、教育学生爱家,对家负起责任,自己却数着可怜的工资,不敢给家人多买一件东西。4、教育学生尊重知识,自己那点知识却成了糊口的工具(这里不敢说养家)。5、兢兢业业,一生勤苦,可自己的工资又被教出的"官儿"任意的挪用克扣.6、对着白天宣告教师是世界上最光辉的职业,晚上站在那仅有的一间宿舍窗前踌躇: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房子?

我们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教师教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在社会发展中,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对学生来说,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和个性的塑造者,教师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我国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民族素质提高的程度,从而影响到国家的兴衰多。教师,多么让人快乐和幸福的职业,但是,当代教师,却仍然无法完全消受,叫苦声声,在自身的身心都被牵绊甚至折磨的情况下,如何去影响下一代身心的健康发展?是什么让这个原本幸福快乐光辉的职业中的这么一群人,变成了“怨妇”?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您有什么想说的,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的备课工作包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