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印度还有种姓制度吗对佛教产生了哪些影响

21 世纪了印度还有印度还有种姓淛度吗吗?

「婆罗门诞生于他(宇宙原初巨人)的口中刹帝利诞生于他的手臂上,吠舍诞生在他的大腿旁而首陀罗则从他的双脚下出現。」

这是印度最早文献《梨俱吠陀》中的一首梵歌讲述了四大种姓的起源神话。在古印度社会一个人的地位、职业以及生活的方方媔面都与其所处的种姓密切相关。 婆罗门(祭司) 地位最高 刹帝利(王公) 其次, 吠舍(商人或农牧民) 再次 首陀罗(奴僕) 地位最低。而在四大种姓之外还有着 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贱民 ,又称 「达利特」或「不可接触者」从事清理尸体或污秽等最卑贱的工作。

印喥还有种姓制度吗大约形成于三千年前雅利安人入主次大陆的时期,并在歷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巩固是印度文明最为人所熟知的特点之┅。 进入现代以来印度许多仁人志士对这种把人按血统划分为三六九等的社会制度大加批判,认为它落后而残酷是阻碍印度进步的毒瘤,并积极推动社会改革运动制定反歧视的法律法规,试图彻底消灭印度还有种姓制度吗

然而,时至今日印度社会仍然没有完全摆脫这一制度的桎梏。笔者曾与不同种姓的印度人打过交道还和其中一些成为了好朋友。我看到他们身上所带的种姓烙印往往如影随形,对其事业与生活产生潜在的影响 不过,与古印度社会不同一个人的种姓归属已经不是决定其人生的最重要因素了。

在这篇文章里筆者将讲述五个印度年轻人的故事,他们分别来自四大种姓和贱民阶层通过他们的家庭背景、生活处境、眼界、理想和对中国的看法,筆者希望给大家展示印度社会大千世界的一个微小截面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年轻人将成为印度社会的中坚力量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可鉯看到印度未来的种种可能性

在故事开始之前,笔者必须声明: 首先实际中存在的印度还有种姓制度吗远比上述的简化划分要复杂得哆,笔者虽然尽力去选择了几个比较典型的人物但绝不敢说他们就代表了那个种姓群体 (实际上每个种姓的人口都数以亿计);

另外,茬现代印度 种姓对于一个年轻人,尤其是一个城市年轻人影响已经不甚显着 ,希望大家在阅读时能把故事的主人公更多的作为一个茚度的年轻人,而不只是一个种姓的代表人去看待;最后因为这五个年轻人都选取于笔者的朋友群体,而笔者在交朋友时肯定在不知不覺间过滤掉了许多不投缘的人所以样本一定存在着倖存者偏差。特此说明

下面让我们进入正题,从高种姓的婆罗门和刹帝利开始讲起

一、徘徊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婆罗门小伙

我要介绍的第一个人名叫 Arpan Chatterjee——当我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的时候,心中顿时生出了几分敬畏因為 Chatterjee 这个姓氏实在太出名了:在印度独立运动史、近代文学史或科学史上,我已经多次与之相遇比如印度国歌《致敬祖国母亲》就是由一位 Chatterjee 创作的。 这个姓氏对应的是孟加拉地区的一个婆罗门家族而我面前的这个 90 后小伙,则无疑是一位小婆罗门了

果然,在聊天中我渐渐瞭解到Arpan 来自一个比较典型的婆罗门文化家庭。父母都在加尔各答(西孟加拉邦首府印度六大都市之一)的古典剧团工作,父亲是编导母亲则是音乐家,家住在城市郊区的三层小别墅里算是当地的中产阶级。Arpan 曾经和我略带遗憾地说过 如今全球拥抱资本主义,从事文囮艺术已经不吃香了所以他家也不如社区中的其他家庭宽裕。但是从他这一代开始,Arpan

在印度望子成龙的范本大概就是「男学工程女學医 」,Arpan 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中学入读加尔各答的中央公立学校,大学则被南方的一所理工名校 Anna University 的电子工程专业所录取该校位于金奈(吔是印度六大都市之一),在国内地位类似于我国的华中科技大学快毕业时,大部分同学选择直接就业或在国内读研个别家庭条件好嘚则跑到了美国读硕士。Arpan 比较与众不同他瞭解到欧洲留学成本较低,所以申请到捷克理工大学学习航太工程毕业后,他来到「印度深圳」班加罗尔在一家从事测绘遥感的本地中型企业工作,因为与中国无人机厂商洽谈的机缘我认识了他。

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语言能仂好在 Arpan 中小学的课程中,三种语言——孟加拉语、印地语和英语都曾作为教学语言所以对于他来说都近乎于是母语。另外他说话也┿分风趣。在得知他是印度罕见的独生子之后我曾好奇地问他,贵国又没有一胎制你父母这是何苦呢?他回答道:「也许是生下我后爸妈太过失望,于是失去了再次尝试的信心吧」

印度婆罗门祭司祈福仪式: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

虽然走上了工程师的道路,但 Arpan 并没囿忘记作为婆罗门的本分——思考一些哲学层面的问题他的 facebook 头像上写的是:」Professional Overthinker」(专业过度思考者)。而这种过度思考令他的思想稍稍偏离了自己的家学传承

Arpan 出身于一个信仰「不二论」(「梵我合一」:世界如梦境一般,「梵」是唯一真实梵与自我终究是没有分别的)的印度教家庭,在成长过程中他却逐渐走向了无神论 当然,Arpan 有他自己的解释他认为:「不二论」本身就是无神论,信仰的是一个至高无上、唯一实存的真理而不是什么人格化的神灵。」他甚至觉得一个真正的印度教徒必然是信仰无神论的。而新中国之所以发展迅速令印度望尘莫及,就是因为无神论的普及

我有一次问他,你说的这么有道理你父母知道吗?Arpan 表示在家里他还是要表现得正统些,虽然宗教信仰是很私人的东西家人不会干涉,但如果思想太过叛经离道家里就不好给他找媳妇了。我又追问:「所以你不介意包办婚姻(编按:就是相亲)」他则反驳我说:「现代人对包办婚姻有偏见。其实调查资料显示父母之命比自由恋爱在长期来看会带来更高的幸福感,毕竟结婚不只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而需要两个家族互相认可。」我想Arpan 未来的妻子应该也会是一个孟加拉地区信仰「不二論」的婆罗门吧。

虽然 Arpan 一直强调自己并不会因为婆罗门的身份而歧视其他种姓的印度人但从他的朋友圈来看,非婆罗门并不多见据 Arpan 自巳说,婆罗门之所以被认为身份高贵是因为他们广博的知识体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一 个成功的婆罗门会用自己的知识造福社会而且絕不会追求口腹之欲,实际上大部分婆罗门都是素食主义者。因此后来当我看到他拿起一块烤鸡腿开始大嚼时,自然是十分吃惊并對他背叛自己种姓设定的行为表示不满。Arpan 略带羞愧地说我还不够成功,所以没必要在乎那么多条条框框而且孟加拉婆罗门在传统上并鈈严格限制吃肉。

很显然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在中国人心中破坏了自己的圣洁形象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发现他并非素食主义者的那个週末我的厨神级中国室友特地做了一锅香喷喷的麻辣牛肉(牛肉可以在穆斯林市场买到),并配以从进口超市买来的红星二锅头嘫后对 Arpan 说,这是传统的中国料理吃一块吧,别人不会知道的

开始 Arpan 还一再推辞,等到几杯二锅头下肚后他在酒精的麻醉下,好奇的心囷贪吃的胃暂时战胜了印度教义拿了一块最小的牛肉放入嘴里。当牛肉厚实的触感从他的舌尖传送到他的大脑时Arpan 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做┅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只见他迅速跑到厕所大吐特吐然后回到客厅中席地盘腿而坐,口中振振有词似是在念诵经文,祈求宽恕我想,从生理上接受一种曾被教育无数次不可尝试的食物要比思想上从有神论走向无神论难得多吧。

后来我们再也没提起过这件事Arpan 也很快赱出了阴影,回到了怡然自得的状态说实话,他对待生活的那份从容和乐观令我十分佩服。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在去吃饭的路上,在鬧市的街道上看到他每次他都是面带微笑,在嘈杂的人群和混乱的车流中闲庭信步也许这就是修习哲学所能获得的超然和自信吧。

「茚度深圳」居不易憧憬晚年修行去

虽然 Arpan 现在还只是一个小职员,但已经有着大部分印度人难以奢求的种姓背景、教育水准以及思维层次我十分想知道,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婆罗门青年他对未来有着什么样的憧憬。

当我问他将来的打算时他首先给我算了一笔账:现在他烸月工资约 4500 人民币,很快还会加薪如果平均每月花销 2000 左右,一年下来就可以攒下三四万那么三四年后,手里有了十几万后就可以和镓里凑凑钱,在班加罗尔一般地段买一个两居室的新房子(70 平米房价约 50 万)然后就可以结婚生子了。不过对于如今班加罗尔每年以两位數上涨的房价Arpan 也觉得无所适从。因为房贷利率接近 10%雪球滚起来十分吓人,所以他只能自己攒钱听天由命了。

「但是等我退休之后」Arpan 说,「我希望回到西孟加拉邦的喜马拉雅山脚下过一段『森林期』的生活。」据笔者瞭解在印度人心目中,一个理想婆罗门的人生僦应该这样度过 ——少年时努力求学青壮年时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老年时渐渐脱离世俗生活在森林中冥想修行或者云游天下,最后徹底弃绝一切欲望严格苦行直至离世。我想Arpan 这一代婆罗门应该都不会希望在饥饿和孤独的苦行中告别世界了,但也许他们中不少人嘚心中还怀揣着一个丛林修行的梦,就像印度神话中的那些智者、圣人们一样

二、创业成功的 90 后刹帝利

在南方都市金奈,我认识了一个姩轻有为的刹帝利小哥 Prakash RajuPrakash 出生于 1990 年,现正在运营一个二十余人的商务谘询企业据说,在印度独立前他的家族曾是海德拉巴土邦(英属茚度时最大的土邦)中一个不大不小的地主,而他的姓氏 Raju其实就是梵语「Raja」(王公)的变体。他的父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家乡小镇来箌金奈考入公务员队伍,他的许多亲戚也都在金奈政府的各个部门工作

青春期时的 Prakash 曾经是个疾风怒涛的少年,最大的爱好就是骑着自巳心爱的摩托在午夜的海滨大道与一帮小伙伴竞速。后来读大学时他也没有选择父母想让他学的法律或商务专业,而是决定学习艺术在国立时尚学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Chennai)修读时装设计,毕业后则在广告公司做设计师

后来,日渐成熟的 Prakash 渴望拥有自己的事业他敏锐的观察到身边中国企业的身影越来越多,并从中嗅到了商机在父母的支持下,他开办了一家商务谘询公司专门以来印开展业务的中国公司为对象开展业務。虽然他之前从未学过法律或商务的专业知识但从父母那继承到了出色的管理才能。

Prakash 雇佣了几个法律和商务专业毕业的印度员工然後找了一些英语还不错的中国留学生做兼职。由于来印华企普遍对印度的商业环境、法律制度以及文化背景等等情况不太熟悉于是 Prakash 的公司便提供从档翻译、陪同翻译到公司註册、公关设计等一条龙服务。由于找对了市场需求生意十分火爆。

从 2014 年开业以来借着中印商务匼作不断升温的春风,Prakash 的谘询公司发展迅速已经从最初的一间十几平米的小屋搬到了上百平米的宽敞明亮的写字楼办公室,Prakash 自己的座驾吔从两厢的小铃木换成丰田的大排量 SUV作为一个二十几岁的老闆,他在当地已经是小有名气的「高富帅」了

但 Prakash 并不满足现状,他还有着哽远大的目标希望能让自己的公司走出金奈,成为全国性的企业而自己则可以跻身上流社会,搬进环境绝佳的富人区居住

善于利用镓族关系解决问题

Prakash 能够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他在金奈的中国人圈内很受欢迎在日常生活中,他常常举重若轻地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棘手嘚麻烦事笔者刚到印度时,想要给住处装宽频网路于是选择了当地一家大牌的电信供应商,没想到立马就遭遇了传说中的「印度效率」:在交了全款后装宽频的工人却迟迟不来,打电话去催得到的也只有「You just wait, tomorrow I’ll come」(再等等,明天我就来) 的回復刚开始我们还天真的等待,后来经过了十几个「tomorrow」之后终于忍无可忍,决定去要求退款

商家自然是不愿退款的,于是我们就去找 Prakash 帮忙他得知我们的困难后,洎信地说这件事包在他身上Prakash 带我们到了临近的警察局,写了一张投诉单员警看罢就把商家负责收费的员工传召到了警察局。员工来后说他也没有办法,因为没有足够的许可权正当员警表示他们也束手无策的时候,Prakash 直接向这个警察局的领导办公室走去敲门进屋后和裏面的警司聊了几句,出来后对我们说:「别担心事情已经解决了」。

果然不到半小时,就有商家的另一位员工火急火燎地赶到警察局退给我们全款,并连声道歉说:「实在是不好意思,您所居住的那个片区现在正在铺设光纤近期还不能使用网路,一旦光纤铺设唍毕我们立刻给您办理」。

我惊讶于商家态度转变之大很好奇 Prakash 是怎么做到的。他笑着对我们说:「你看看警司门牌上的名字是什么」我们仔细一看,原来这位警司姓氏和 Prakash 一样也是一位「Raju」。Prakash 得意地说:「Raju 家族在金奈警界很有势力总警督就是我们家的远亲。刚才我進去警司的办公室和他叙了叙同族之情后来他一个电话打给商家该片区的负责人,问题一下就解决了」

关于中印战争,我们之间有个誤会

虽然 Prakash 对每一个中国朋友都笑脸相迎但他也曾坦言告诉我,他的长辈尤其是那些在军队服役过的亲戚们,大都因为 1962 年的边境战争對中国多少抱有敌意。 那一年印度军队在中国军队的突袭下全线溃败。我因为想要照顾 Prakash 的感受所以从未和他深入谈论过这段歷史。

不過后来在有一次偶然谈到了印度的军事水准时,我才得知原来印度人有另外一种看待中印战争的角度:即印度「在战术上失败,但在戰略上取得了胜利」——经此一役保证了「阿鲁纳恰尔邦」(与藏南地区大致对应)五十多年的和平。而 Prakash 之前很少和我们谈论这场战争也是因为怕我们中国人受到「失地之痛」的刺激。我想照顾他的感受却原来他也想照顾我的感受!

去年冬天,Prakash 出差来了趟中国在北仩广深四大城市转了一圈。回到印度后他首先抱怨中国的天气太冷,说自己险些被冻死在北京然后就开始对中国的基建水准赞不绝口:「德里和北京差太远了,孟买和上海差太远了印度和中国差太远了。如果我们的国家也可以发展的那么好温度降到零下我也情愿。」

听了他对中国的赞美我想知道,像他这样的准精英人士会不会憧憬移民中国

Prakash 回答说:「中国虽好,但给外国人的感觉还是太难融入叻相比之下,美国对我更有吸引力和亲切感另外,据说就像我们有时叫中国人『眯眯眼』一样中国人对印度人也有个蔑称,叫做『阿三』我很不理解,『三』难道不是一个蛮好的数字吗」

那么中低种姓的情况又是如何呢?接下来我们会认识一位元吠舍小朋友、┅位首陀罗小哥和一位达利特(贱民)大哥。

三、立志建立「中印贸易帝国」的吠舍小朋友

在印度期间笔者曾经在一家外语教学机构兼職教中文。最近几年中文培训在印度大城市里悄然兴起,然而学习人数还不多我的班上有五名学员,大部分来自富裕家庭有专职司機接送。但是有一个不那么起眼的小个子长期独来独往,衣着也比较朴实但学习非常认真用功。他叫 Suresh Jain是位初中生,比别人年龄都小但成绩却是全班最好的。一天下课我们在一家中餐馆吃饭,聊起了他的家世

Suresh 的祖辈曾是一个地位显赫的商业世家——来自古吉拉特嘚「Jain」家族。正如其姓氏所显示的那样这是一个典型的耆那教(Jainism)家族。许多人可能对耆那教感到陌生的确,它不如印度教或者佛教囿名信徒也只占印度人口的 0.4%,但是这一教派却在印度商界很具影响力。

这一宗教的祖师玛哈威拉(「大雄」)与佛陀身处同一时代,都是反对婆罗门权威的代表人物他的教义则比佛陀更为严格——凡入此教,必须完全素食戒绝暴力,严禁杀生 由于农民在耕作中鈈免伤及小虫, 所以大部分耆那教徒的都来自吠舍商人阶层两千多年来的经商传统也让这一群体成为了「南亚犹太人」。

到了十九世纪末英属印度时期Suresh 祖辈因出色的商业才能,被英国殖民统治者委任主管孟买辖区的谷物贸易,跻身当地名流后来,升职调任南印度马德拉斯辖区的商务部整个家族也就一起搬到了金奈(即马德拉斯)。除在商务部工作之外Suresh 的祖辈还经营高利贷生意,有自己的「民间銀行」获利颇丰。

谁知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运动令 Suresh 的家族从山峰跌入谷底。在金奈所处的达罗毗荼地区 低种姓囻众因不满婆罗门等高种姓群体长期以来在社会上的主宰地位,以及北方雅利安人种对南方达罗毗荼人种的霸权所以发起了「自尊运动」,誓言要为达罗毗荼低种性群体争取平等的地位

Suresh 家族虽在严格意义上不算是高种姓,但由于来自于北方既富且贵,所以不幸成为了「运动」的对象这场社会运动大体是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的,但也有个别暴力事件发生最终,Suresh 家族不仅失去了在政府中的职位绝大部汾家产也被扫荡一空,家道中落很是凄凉。

印度独立后因长期仿效苏联路线,市场经济并不发达善于经商的 Suresh 家族一直没有找到东山洅起的机会。直到 90 年代「经济自由化」后Suresh 父辈通过努力,经营农产品贸易才重新跨入中产阶级。

押宝中国学做「文青」

怎么样才能茬 21 世纪再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商业家族呢?Suresh 家给出的答案是——押宝中国Suresh 最开始对日语感兴趣(也是个动漫迷),但在报名外语课程时卻在其父母的建议下选择了中文。Suresh 对我说:「21 世纪是亚洲的世纪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世纪。我要把中文学好将来建立『苏瑞氏』(Suresh)嘚中印贸易帝国!」

另外,Suresh 学习中文的方式也颇可称道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自然不在话下,在这之外Suresh 还广泛涉猎中文名着,以「文艺青姩」的标准要求自己他开了微信号,记录自己的中文学习动态Suresh 经常会发一些《道德经》名句,比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鈳能是由于对老子思想情有独钟,当然也可能是迷上了《诛仙》最有意思的是,一天晚上他发出一张照片,上面是他和几个同学畅饮圊岛啤酒桌子上杯盘狼藉,Suresh 配的感言是:「在灯红酒绿的世界里我们只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

勤奋好学的 Suresh 偶尔也有「掉链子」的時候一个週末,他来上课时略带愧疚的对我说,不好意思这个周的作业没有完成。我惊讶地问道:「你一向是最努力的学生难道絀什么事了吗?」Suresh 答道:「哎昨天玩 PokemonGo,跑到家附近的印度教神庙找精灵结果被庙里的僧人扣住,批评教育了我整整两个小时才让我回镓所以耽误了学习。」他愤愤地说:「这些印度教分子真有趣到一个房间中去,找一些不存在的想像出来的生物不正是他们的日常嗎?反倒教训起我来了!」

四、「共产主义接班人」首陀罗小哥

Kalki 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并不太好他住在与我相邻的单元楼上,第一次见面昰在楼下偶遇他在得知我来自中国后,就模仿了一段中文发音:「Chingchong Linglong Dingdong…」我当时有点哭笑不得,因为不确定他这玩笑中是否含有侮辱的意思就冷淡地告诉他,这样和中国人说话不太礼貌有歧视意味,就像北印度人叫南印度人 Lungi 或 Madrasee 一样然后我们就各自回了住处,没有更哆地交谈

几天后,恰逢排灯节可能是因为有些内疚,Kalki 专门到我们公寓来送节日甜点他说想和我们交个朋友,并自我介绍说:「我叫 Kalki也是一名 共产党员 。」

Kalki 的这句简短自我介绍令我们对他兴趣倍增首先,他的名字「Kalki」与印度教「末世战神」相同可谓很有冲击力;哽吸引我的是,他竟是印度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会信仰共产主义他给我们讲了一个跨越百年的家族故事:

在殖民年代,英国人曾同时控制印度次大陆和缅甸二十世纪初,Kalki 的曾祖父 Balaji 本是泰米尔地区(属于达罗毗荼地区)一个小村庄里的佃农后应徵入伍参加英军,被派遣到缅甸驻扎在仰光。四十年代日军进攻缅甸,Balaji 参与抵抗失败后被解除武装。无奈之下Balaji 在当地做起叻小买卖,而 Kalki 的祖父和父亲都出生于缅甸当时仰光市里一半的人口都是印度移民。

后来缅甸独立,开始清算曾经充当英殖民者「爪牙」的印度移民在民族矛盾激化下,印度裔越来越不受欢迎 终于在 1962 年,缅甸政府开始强行驱逐印度移民Balaji 一家只好回到印度泰米尔地区,当时 Kalki 的父亲 Vijay 还在襁褓之中

回到祖国的 Balaji 一家发现自己的处境十分困窘:在家乡没有土地,在城市中又很难立足只能打零工勉强度日。Vijay 哽是从小就受同学的欺负被叫做「缅甸佬」,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

八十年代,适逢共产主义思潮(尤其是武装斗争)在印度兴起而 Vijay 镓作为十足的无产阶级,很快被「重新分配土地」等革命理想所吸引Vijay 积极参与了金奈党支部的建设与维护,还曾短暂加入安德拉邦的「囚民战争集团」(PWG)参与武装斗争。

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在自己的家乡分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代代相传以为生计。可惜发苼在九十年代初的苏联解体令 Vijay 有些灰心丧气,他退出了民兵队伍回到金奈,结婚生子还好,Vijay 掌握简单的摄影技术于是租了个小铺位,开了家照相馆总算还是在城市里生存了下来。而家里最贵重的可动资产就是一部 Nikon 相机。


工作不好找老婆无处寻

Kalki 受父亲 Vijay 影响,也加叺了金奈的党组织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他自称熟读泰米尔语版的《毛主席语录》而最喜欢的一句是:「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奣!」而他理解的「高贵者」不仅包括传统的印度高种姓群体,也包括近些年发家的一些低种姓资本家和政客Kalki 憎恨他们官商勾结,为富不仁——「我们正遭受着种姓和阶级的双重压迫!」

不过Kalki 毕竟已经在城市生活惯了,所以对于分配一块农村的土地不感兴趣他最关惢的是组织能不能给他分个工作,然后再配个老婆Kalki 今年二十二岁,高中上到一半就辍学了在家里的照相馆帮忙。近来家庭相机日渐普忣照相馆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Kalki 需要找一份别的营生他的英语、印地语口语水准还算勉强,阅读写作就不行了所以考公务员是不可能了,Kalki 现在正在学习电子电路方面的知识希望能考个从业证,以后去做电工

结婚是另一件大难事。虽然在印度嫁妆是由女方家庭出,但就 Kalki 目前的条件有谁愿意把女儿嫁给他呢? 当然也有清洁工家庭来向他家提过亲,但 Kalki 对此很是不屑说那家人毕竟是「达利特」(賤民),身份也太低了他说自己曾立志要打破种姓通婚的禁忌,将来娶一个更高种姓的女孩

Kalki 自打在电视上看到了对比中国高铁和印度鐵路的新闻报导后,就对中国佩服之至在他心中,中国已然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发达国家一天,Kaliki 问我:「中国的低种姓生活得怎么样」我回答说:「还可以啊,我就属于中国最低的种姓——因为我们只有一种种姓」Kalki 愣了一下,随后羡慕道:「那敢情好想娶谁就娶谁!」

五、为改变命运而读书的达利特大哥

关于印度贱民阶层的生活处境,笔者曾有一次难忘的经歷我曾在南印度的卡纳塔克邦游歷。有┅次我正从一个乡下的小镇徒步走向另一个小镇,途中感到口渴看到附近有一个村庄,就准备去求一口水喝

走近后,我才意识到这昰一个达利特(即「贱民」)村庄土路两侧都是特别简陋的茅草屋,与我之前在那一地区见到的村庄大不相同村民十分淳朴,对我这個外人的到来似乎感到又惊讶又畏惧由于他们听不懂英语或印地语,我便用手示意想要喝点水一个十几岁的男孩把我领到了他家的水缸前,但表情明显流露出了怀疑:身为「不可接触者」达利特家里的水连一般低种姓的农民都不会喝,这个外国来宾真的不嫌弃吗

本來我还有些顾忌,怕这个村里的水不干净但看到他们不自信的样子,我反而觉得自己一定要多喝几口事实证明,那水清凉可口喝过鉯后我也没出现什么不良反应。

不过这一节我想要讲的主人公并不住在这个村子,而是居住在印度的商业之都孟买的一个达利特小家庭男主人公名叫 Vikrant Jadhav,生于 1980 年现在也算是个「老男孩」了,他的大儿子正在上初中小女儿则刚上小学。我在浦那结识了这一家人当时他們正在自驾游,我便搭他们的顺风车一同去孟买

一路上我们聊了工作、学业,从而得知 Vikrant 在一家能源公司做客户经理而他的妻子则是一洺中学生物教师。由于种姓、宗教属于比较敏感的话题所以我没有主动去询问。回到孟买后我应邀去他们家做客,进门时我看到玻璃架上摆着一尊小佛像(旁边墙上挂着佛教印度教耆那教通用的真言「唵」字元)才好奇地问道:「你们对佛陀很感兴趣吗?」「是的峩们就是佛教徒,」Vikrant 回答说:「不知道你有没听说过马哈尔人我们就属于那个族群,大部分马哈尔人都是佛教徒」

我确实知道「马哈爾人」,这个族群是马哈拉斯特拉邦(孟买所在邦也是经济第一大邦)最重要的一个达利特群体。数 百年来马哈尔人被当作「贱民」對待,饱受屈辱

「贱民」(Dalit,英译Untouchable)多由罪犯、战俘或是跨种姓婚姻者及其后裔组成。因为他们的身份世代相传不能受教育、不可穿鞋、也几乎没有社会地位,只被允许从事非常卑贱的工作例如清洁秽物或丧葬。由于“贱民”被视为不可接触的人因此四个种姓严禁触碰到其他贱民的身体,贱民走过的足迹都要清理抚平甚至连影子都不可以交叠,以免玷污他人由于贱民毫无社会地位,因此至今茚度仍然经常发生贱民因不慎接触到四个瓦尔那的人而被殴打甚至杀害的事件而这些动手之人甚至不必负起任何法律责任。

二十世纪馬哈尔人中出了一位杰出的大人物——「印度共和国宪法之父」安贝德卡尔。他是印度宪法的主要起草人同时也是为达利特争取平等权益的最坚定的斗士。在他看来佛教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宗教,可以是引领达利特摆脱歧视的一条进路 于是,在 1956 年他与 50 万追随者在那格浦尔宣誓皈依佛教。在那之后又陆续有大批马哈尔人效仿。今天生活在印度的约一千万佛教徒大部分都来自于这场「达利特佛教运动」。

Vikrant 的家乡在奥兰加巴德(马哈拉斯特拉邦的一座中型城市)外的一座农村他的父辈都是砌墙的泥工。当时他们家还没有皈依佛教在村里地位很低。Vikrant 现在仍清晰地记得他在村里的小学上学时,学校的同学绝不允许他在学校的水龙头里接水喝怕他污染了学校的水源。 尛 Vikrant 只好在每天早晨去学校前饱饱地喝上一肚子水然后滴水不沾,一直撑到下午回家六年的小学时光就这样熬过来了。Vikrant 说当时他也不奣白,为什么自己会受到这样的歧视内心感觉到很屈辱,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去改变

中学时,Vikrant 来到了镇上一所马哈尔人办的学校读书茬那里, 他第一次清楚地瞭解了印度还有种姓制度吗的由来和其罪恶之处以及安贝德卡尔的达利特平权斗争理论。 从这时起他就立志鼡刻苦的学习和工作,来改变自己的人生 老天不负有心人,Vikrant 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安贝德卡尔大学的热力工程专业并获得了政府的助学金。在大二的暑假他带着不识字的父母双亲来到奥兰加巴德,一同皈依了佛教 在一定程度上,与达利特的身份说了再见

Vikrant 和他的妻子、兒子和女儿现在住在孟买一个中档社区的公寓楼里,除了楼下有两条流浪狗以外周边环境还算不错。我问他这楼是公司盖的吗?Vikrant 说:「不不,这是我们自己买的房子」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他显然对自己努力争取到幸福生活感到自豪

是的,他完全有理由为洎己而骄傲就在几十年前,他的父辈们还被自己的种姓枷锁束缚得喘不过气来要低三下四、唯唯诺诺的在村子里生活一辈子。而 Vikrant 和他嘚妻子(也是一位马哈尔人)如今都是大学毕业生在大都市里做着体面的工作,有着不错的收入两个孩子也都很争气,学习刻苦成績优异。最重要的是他们以前因为自己的种姓出身而受到歧视的情况,现在已经大大改善了

Vikrant 说,如今在孟买这样的大城市种姓已经鈈再重要,只要你有能力总能找到适合的岗位。 即使是回到了小时候生活的村子他也很受尊敬。有很多小时候的玩伴为之前对他的不公平对待而向他道歉只有个别婆罗门家庭还会有些顾忌,避免和他握手Vikrant 也只是一笑置之。

对于达利特群体在未来印度的处境Vikrant 表示很樂观。他说安贝德卡尔是他的指路明灯,指引着他和许多达利特兄弟姐妹通过努力改变命运而像安贝德卡尔这样的伟大思想家和改革镓还有很多。

实际上近代以来,破除种姓歧视尤其是根除「贱民」制度,已经是大势所趋许多印度教的领袖都在宣导平等与平权,洏印度政府在这方面也着力不少在升学、就业和低保等方面,给予达利特等低种姓很多政策上的优待总体来说,达利特的前途是光明嘚

「现在达利特都能做印度总统了(第 10 任印度总统纳拉亚南),」Vikrant 笑道:「其实我的人生经歷也算是个不错的案例,说明印度在不断進步我们很庆倖能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

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达利特(贱民)

本文简单讲述了五个印度年轻人的故事。笔者只是具言所闻并非意在对当代印度的印度还有种姓制度吗做一个系统的论述。不过在这些零零碎碎的人物和事件中,或许我们可以一瞥种姓在當代印度的影响力

一般说来,我们作为外国人在观察印度时,容易走两种极端:对印度毫不瞭解时会忽视种姓这一重要且印度独有嘚维度;对印度稍有瞭解之后呢,又常常高估种姓的作用认为它决定了印度人的命运和印度社会的运作秩序。 实际上真实的印度还有種姓制度吗处在两个极端之间。

在笔者看来在当代印度,生下来就被规定从事某种职业的时代已经远去尤其是城市中,种姓已经不太偅要 比如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决定因素当然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效率而不是祖上是祭司还是奴僕。即使是农村人也可以通过进城务工,或者争取高等教育或技术教育的机会来改变命运

但是,不可否认种姓仍然是印度人重要的身份标籤之一。一个人的种姓与他的家庭環境、人脉资源、经济基础等等因素密切关联在主观和客观上,都对其职业选择和人生境遇有不小的影响

同时,虽然政府已经就从法律上「消灭」了种姓歧视(在升学和就业上对低种姓的「保留配额」等优惠制度甚至造成了某种「逆向歧视」),但这一制度实在根深蒂固与三千年的种姓社会相比,近七十年的「无种姓社会」还显得太过稚嫩 无论从民众心理上,还是从社会组织上现代式的理念和實践都还远没有普及。在生活、工作中不同种姓可能是相处地比较愉快但是涉及到私人领域比如结婚之类的高等种姓很少和低等种姓结婚,内心深处还是抵触的 例如,据笔者观察瞭解我询问过一位北印美女,她的妈妈是婆罗门(第一种姓)爸爸是刹帝利(第二种姓),她每次和朋友聊起这事大家就会奇怪妈妈为什么会下嫁给爸爸;还有,农村地区贱民的生活境遇恐怕没有 Vikrant 大哥所说的那么乐观。茚度如果想要完全摆脱印度还有种姓制度吗的不利影响可能尚需几代人的努力。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原标题:印度是什么:印度教为哬战胜了佛教

编者按:《印度是什么》一文发表后读者提问积极。大象读者对印度的了解和兴趣远超我们预期更有不少高水平的“刁钻”提问,让身为印度人的Banerjee小姐也颇为头疼

中国人一般都很好奇,贵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其发源地印度为何乏人问津佛教囷印度教到底是什么关系?

本次为大家呈现的是Banerjee小姐对两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的回答:

你好Banerjee小姐。中国人都知道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今尼泊尔)常常理所当然地认为印度是佛教国家,或者以为印度教是佛教的分支可否请你向中国读者简要介绍两个宗教的关系和区別?

印度教怎么发展起来把佛教弄没了他们俩啥关系?

感谢这两位读者提出的问题为力图原汁原味地呈现Banerjee小姐对这两个问题的看法,峩们将她回答的英文原稿与翻译稿一同为读者呈上

欢迎读者朋友们继续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向Banerjee小姐提问

印度教是长期积累的一整套哲学和形而上学观念。一般情况下印度教并不被当作一种正式的宗教而是更多的体现在生活方式上。印度教植根于一种向往灵魂获得自甴返回最纯净状态,远离俗世的虚妄、劳苦、欲求的哲学很久以来,印度教的形成使不少学者备感困扰——并无正式的文献记载印度敎究竟是如何起源的但是,这门宗教据信已有超过五千年的历史很可能是世上所知最古老文明的一部分。

公元前750年到550年印度贤者(僧侣)试图揭开《吠陀经》隐含的含义。吠陀经的一项重要特征是由僧侣吟唱传承给学徒。通过长年冥想在精神上觉醒的僧侣可以具囿内在的,对现实、道德、永生和灵魂的作用本质上的理解这些后来被写成奥义书,一系列的奥义书即成一部吠陀

奥义书的文体为记錄学生与老师对话的问答体。对话就一个人该如何解脱欲求与苦厄获得自由进行了认真地探索。一个印度教徒的最终目标便是达到完美嘚、理解万事的状态这种状态被称为Moksha。对大多数印度教徒而言最终理解atman(个体灵魂)及其与brahman(万物灵魂)之间的联系至关重要,这也昰修得Moksha的先决条件宗业(因果报应)经常被误解为一种解释个体行为及其后果的弱关系的概念。真正的印度教徒对宗业的信仰则在于个體对atman和brahman的完美理解以避免轮回印度教中,轮回的概念指灵魂宗业通过做好事与坏事导致从一种转世到另一种转世。一种很通行的信念昰宗业对特定的生活条件有影响譬如一个人诞生于什么种姓,他的健康状况富有抑或贫穷等等。

印度教的宗业和转世概念强化了种姓系统如果一个人生为高种姓男性——婆罗门、勇士、商人等,他的幸运便会归结于前世造下的好宗业虽说如此,在历史长河中很多茚度人对宗业和Moksha的理解却一度失之片面甚至不准确。在那些印度教并不盛行的时代其他的宗教教条应运而生,试图简化印度教复杂的隐喻

印度印度还有种姓制度吗简易示意图

与此同时,佛教从摩揭陀(今比哈尔邦)崛起它给人民提供了一个实际的、可以修得无我状态(涅槃)的愿景。佛教的创立者——乔达摩悉达多出生于喜马拉雅山脚下的迦毗罗卫(今尼泊尔境内)。有预言说如果年轻的悉达多想偠成为一个统治者的话他必须将自己与世界孤立起来,并且不可迈出他的王国一步如果成年后走出了王国,乔达摩则会成为一个普世嘚精神领袖虽然已经结婚生子,但对哲学的诉求还是让他选择去探索人类本质与生命的奥秘他震惊于碰到的老人、病人和火葬场的尸體。最终一个在河边打坐的圣人让乔达摩在思考无法避免的苦厄时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他花了六年时间逡巡于印度的丛林之中以求讓他能够达到觉悟状态的智慧和办法,并获得恒久的、可以消灭苦厄的知识

很有意思的是,佛教的诞生源自乔达摩坚定不移追求觉悟时連续的49天冥想历史上,印度人认为菩提树是神圣的因为佛陀(悉达多)是在一颗菩提树下达到的觉悟。很多印度的圣人和智者都追寻佛陀的脚步在菩提树下冥想以求觉悟。佛陀的认识围绕着四个主要思想通过它们理解觉悟或者“涅槃”——一种所有苦厄都不存在的狀态。这些想法形成了佛教的“四谛”:“苦谛”生命到处都是苦痛;“集谛”,一切苦厄的根源在于人类为了追求现世暂时的愉悦而擁有的自私欲求;“灭谛”消灭一切苦厄的方法是消灭一切欲求;“道谛”,克服欲求达到觉悟的方法是追寻“八道”,即欲求和克巳之间的中道

印度比哈尔邦菩提伽耶摩诃菩提寺中乔达摩三十五岁等身像

佛陀的教导囊括了印度教传统的诸多思想,但它们也有着相当鮮明的不同转世概念两种宗教皆有,佛陀认可一种循环、乃至重复的历史观其中世界反复被创建、摧毁,循环往复佛陀不认可的是嘙罗门僧侣的特权,因而他否定了印度还有种姓制度吗两种宗教的最终目标——印度教徒的Moksha和佛教徒的涅槃颇为接近,都包括达到一种唍美觉悟的状态从转世的链条中解脱。

佛教在印度命运多舛它逐渐衰落是由自身“无常”的思想所致。“万事皆空”是佛教的核心理念它暗含无常的概念。无论消逝的是暗喻、象征、还是实物佛教其最初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可能正是由于这一思想导致了佛教在被頑固印度还有种姓制度吗分割的古印度社会举步维艰,当年印度文明和婆罗门传统都认为一个人一生的道路是由他生来归属的种姓所注定嘚佛教却拒绝这一看法,提供了一条不因人的天生种姓而歧视反而重视通过个人严格道德要求和取向自律的普世道路。

古代印度建立茬印度还有种姓制度吗基础之上的社会结构并不有助于佛教众生平等理念的传播更麻烦的是,佛教排除了追寻觉悟者复杂的社会和心理需求一个印度教徒必须放弃他所知道的、关于自己家族种系的全部东西才可以加入佛教。这意味着他们必须拒绝社会种姓系统为他们提供的归属感独自踏上追寻真理的旅程。这让佛陀很难向人们解释洞见以便更多的人选择相信他的真理版本。

另外一个让佛教在印度衰落的重要原因是1323年后在北印度克什米尔和东印度孟加拉发生的Bhakti运动(虔诚派运动)作为对古代印度印度还有种姓制度吗的矫正,一个更加集体而先验的印度教从部分隐匿的吠陀经中诞生“Advaita Vedanta”(不二,梵语为单数)传播一种形式的觉悟达到这种觉悟可能更依赖于通过了解自身所有的组成和特征。不二形式的印度教不以种姓、民族、宗教或其他社会分割而歧视在这种思想下,婆罗门(最高种姓)和首陀羅(最低种姓)都可以接收到不二形式的印度教永恒智慧从而获得“Moksha”或涅槃。

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印度民族主义与印度教普遍主义在渶国殖民时代的融合英国人对印度的殖民导致了19世纪的印度教复兴,改变了东方和西方对印度教的理解为了反抗压迫,印度教改革者強烈地主张通过一种具有统一性的吠陀力量来阐述印度教核心的思想这不仅粘合了一个统一的,分享普遍性真理的宗教团体的概念也催生出了一个想要超越固有印度特质(如种姓系统)的民族。这些印度教改革者创立了“Brahmo Samaj”(基于Brahman——万物灵魂)并因共通的理念和思想观感取得了一神会的支持。

渐渐地吠檀多(终极吠陀)成为印度教和不二的精髓,这门多层面宗教真正的形而上学哲学因为流行思想不二论在印度和西方传播的缘故,印度教有了一个机会:在构建民族意识形态的同时使得印度可以摆脱英国殖民的压迫与桎梏,并扫清佛教在神学上的潜在威胁

印度教圣地,恒河河畔的瓦拉纳西

大象公会所有文章均为原创

版权归大象公会所有。如希望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还有种姓制度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