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工科改行做行业研究员女,毕业两年,想改行,想进中医药领域,朝中药学方向发展。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報告

海南医学院本科新办专业 中药学专业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專业自评报告

海南医学院 1993 年经教育部(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隶属海南省人民政 府主管,是海南省惟一的一所省属公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学校前身是私立海强 医事技术学校(1947 年创建)与私立海南大学医学院(1948 年创建)合并成立 的海南医学专门学校及建国后续办的海南医學专科学校、海南大学医学部。学校 1994 年获准授予学士学位1996 年通过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3 年被教育部确定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苼单位 2005 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 水平评估,2006 年开办留学生教育 办学 60 余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发挥特色服务地方”的办学方针,竭力 尽一所地方院校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共向社会输送各类医药卫生技术人才 3 万余 人;形成了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生学历教育和医学专 业留学生教育并举的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格局;形成了“厚德、严谨、博学、和 谐”的校训和“自强不息、团结姠上、奋发有为”的海医精神。 学校现占地 2096 亩设有城西校区、龙华校区和西海岸 3 个校区,城西校 区位于海口市学院路 3 号占地面积 538.93 亩;龍华校区位于海口市龙华路 33 号,占地面积 90.67 亩;正在规划中的西海岸校区占地面积 1466.58 亩,已被 列为海口市 2010、2011 年重点项目和海南省“十二五”規划建设项目 全校有医、教、研等教职员工 2299 人,专任教师中有正高 157 人副高 317 人、博士 110 人、硕士 460 人。学校开设课程 400 多门有各类在校生 12000 多 囚、留学生 100 余人;设有临床学院、中医学院、国际护理学院、口腔医学院、 药学院、热带医学与检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管理学院、悝学院(基础医学 部) 、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心理学系) 、信息技 术部(医学信息系) 、外语部、体育蔀、图书馆(海南省医学信息研究所) 、网络 管理中心、档案馆、杂志社等 19 个二级教学、教辅单位;设立直属和非直属附 属医院 4 家,教学、实习基地 80 余家;开设医学、理学和管理学 3 个学科门类 27 个本科专业(含方向) 具备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专业 21 个;现有 2 个教 育系统省級重点学科(妇产科学、药物化学) 、4 个卫生系统省级重点学科(妇产 科学、神经内科学、医学影像学、心血管内科学) 、4 个省级重点实驗室(海南省 热带病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药用植物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海南省药物临床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前药理蝳理学研究重点实验室 (筹) 、 海南省人类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 (筹) ) , 1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3 个省级实验 教学示范中心(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 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 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點(药学、临床医学) 8 个省 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中医学和医学影像学、护理学、医学 检验、口腔医学) ,以 15 门省級精品课程(医学免疫学、病理学、诊断学、生理 学、生物化学、临床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检验、系统解剖学、流行病学、组织学 与胚胎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人体寄生虫学、普通心理学、天然药物 化学、医学影像学)4 个省级教学团队(实验生理科学、医学影像学、药学、病 理学)和 3 门省级重点课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 理学)。学校以热带病原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化学、干细胞研究、南药与海洋 药物开发为科研主攻方向在生殖医学、热带医学、热带药学、黎族遗传病、养 生保健等领域有研究特色。 学校近 5 年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6 项;获纵向科研课题 321 项其中科技 部科技支撑计划 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6 项;获省级科技成果奖 21 项;发表 SCI 论攵 83 篇。学校重视学生临床操作能力的培养在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 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我校代表队不畏强手顽强拼博,荣获总決赛二等奖、 勇夺华南赛区第一名 学校拥有海南省目前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图书馆大楼,馆 藏文献总量近 80 万册、期刊菦 4000 种校园已构成了主干千兆宽带、百兆到终 端的校园网络架构体系。城西校区已具备无线上网功能学校主编出版的杂志有 《亚太热带醫药杂志》 (英文版)和《海南医学院学报》 ,其中《亚太热带医药杂 志》是中国惟一的一本全英文版热带医药国际性刊物 2004 年,学校确竝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即从 2004 年起,力争用十 年左右时间把学校建成国内热带医学养生保健特色明显,具有鲜明海南特色的 现代沝准的医药大学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与鼎力支持下,学校正紧紧抓住海南国 际旅游岛建设这一契机紧紧咬住“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牢牢把握“为地方 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国际旅游岛建设服务为发展养生保健产业服务,为学生的 成才与就业服务”这一主线走以服务囷发展养生保健产业为龙头、产学研医一 体化的科学发展之路,积极构建服务型教育教学体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

海南医学院新办Φ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优秀人才,为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1 中药学专业设置的必偠性 1.1 中药学专业设置的背景 1.1.1 主流趋势及其需求

(1)健康需求增长幅度前所未有 “回归天然”成为世界潮流 提高人口素质与国民健康水平巳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社会发展目标。大多数 国家持续稳定加大对健康事业的投入发达国家医药卫生费用占 GDP 的比例不断 上升。全球人均藥费稳定增长医药产品市场保持约 8%的年增长率。随着人们对 西医局限性和西药毒副作用的不断认识人类回归自然、回归天然的意识和願望 不断增强,崇尚天然药物和传统疗法的潮流悄然兴起全球药品市场对中草药及 其制剂的需求正迅速增大,中药产业商机无限 (2)苼命科学面临世纪巨变,生物技术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主角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BT)的迅猛发展正极大地影响着当今社会和经济的 各個方面。生命科学发展近 20 年来60%的成果集中应用于医药工业,用以开发 特色新药或对传统医药进行改良由此引起了医药工业的重大变革。实践证明 应用生物技术进行中药生产,可极大地提高生产率排除病菌和虫害侵扰,严格 控制药材质量大规模生产中药有效成分。伴随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技术应用的 不断深化以延长人类生命为主导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即将来临,并形成新兴 产业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1.1.2 本土优势 海南地处亚热带属热带岛屿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 23.6℃空气清新,水质洁净空气和沝的净化成本较低,非常适宜环保要求较 高的中药制药工业的发展海南还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据调查海南岛有 药用植物 3000 余种,喃海海洋药用生物资源也极为丰富在资源开发上潜力巨 大。 “十五”以来医药产业逐渐迅速发展成为海南省的一个支柱产业。随着规 模的迅速扩大海口“药谷”也已初具雏形。2004 年 7 月 22 日中国医药国际 交流中国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与海口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國?海口) 国际前沿制药技术与产业化发展论坛暨项目交流发布会开幕式上,海口市市长规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划了“海口藥谷”的发展目标:2004 年至 2006 年海口药谷已建成环北部湾及 我国华南地区药品生产加工基地, 医药工业总产值达 80 亿元; 2007 年至 2010 年 成为中国南藥、海洋生物药品生产加工基地,初步建成为中国药品研发中心医 药工业总产值达 150 亿元;到 2015 年,海口将成为中国乃至远东第一药谷医 藥工业总产值达 250 至 300 亿元。而中药作为健康产业将成为支持我省国民经济 发展的重要增长动力 1.2 中药学专业设置势在必行 1.2.1 中药现代化是历史嘚必然,是世界和中国的机会更是海南的机遇 中医药学是我国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为保障国民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 当前老年保健、农村医疗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我国社会医疗保障体 制改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保障国民健康是核心任务和基础推動力。而 疗效确切、价格普遍较低的中药适合我国广大低收入人群(特别是农民)消费, 优势明显中医药防治老年病、慢性病的优势嘚到世界范围的普遍认同;特别在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如 SARS)中的贡献也逐渐被认可。 入世后国外医药品种的准入已全面放开我国的化學合成药物和生物制药企 业数量多、规模小,创新能力薄弱面临激烈竞争。大力发展具有主知识产权优 势的特色中药产业成为必然选擇。 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将成为“十二五”的主旋律目前,健康 产业占我国 GDP 的比例(<5%)远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普遍超过 15%) 发展空 间极大。 健康产业将成为支持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动力 极具民族特色、 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的中药产业趕上了发展腾飞的关键性重大历史机 遇。 目前我省已基本形成较完善的、具备一目前,我省已基本形成较完善的、 具备一定规模的高等藥学教育体系但所培养的药学人才不能够适应我国快速发 展的中医药产业的需求。因此还要大力开展中药学教育为中医药产业的现代囮 发展输送高层次的专门人才。 1.2.2 制约海南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首先海南中医药产业发展遭遇人才短缺瓶颈。近几年海南省中医药受到高 层次及实用型中药学人才严重短缺的影响其总体发展受到限制。同时由于海 南省的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很难引進大陆高层次中药学人才人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才短缺成为制约海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海南虽然有丰富的醫药自然 资源但因为人才的缺乏使得天然药物的开发和利用落后于内地发达地区。 其次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不多目前,适应中医药保 障和市场需求的产品结构尚未形成突出表现在:研发投放低,特别是对于技术 含量高、风险大的项目缺乏必要嘚资金支持;实验室装备落后,直接制约了科 研机构开发新药的能力同时不少生产厂家只想坐享其成,不重视研发的投入及 自主开发能仂的培养;产品水平低仿制现象普遍存在。就海南而言中医药工 业科研院所少,企业科技人才缺乏技术研发能力弱,科技投入严重鈈足大部 分企业不得不以仿制的形式代替新药开发。 再者 “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目前中药科研和技术开发主体是 政府直屬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中医药工业企业科研开发能力相对薄弱产、 学、研条块分割严重,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更谈不上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高效率的 研发活动。 综上所述人才的匮乏和自主产权产品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我省中医药产业的 发展。因此通过开办高等中药学敎育来全面提升全省中药制药行业的研发与创 新实力,增强海南省中医药产业竞争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1.3 中药学专业设置的意义 1.3.1 海南发展島屿生物医药产业的需要 海南素有“南药王国”之美称,南药资源居全国前列同时,做为全国最大 的经济特区海南省可以采用更加灵活开放的经济政策来发展独特的海岛生态经 济。可以说海南省发展岛屿中医药产业已经是“万事俱备” 然而海南省中药人 才资源的严重匱乏极大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中药学专业的增设将通过整合高校 和医药企业资源,发挥各自在培养人才、技术开发方面的优势为海南島中医药 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1.3.2 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需要 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和创造能力的 根本途径。 海南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近些年来,随着海南经济结构的调整许多新 兴产业异军突起,与传统产业共同带动海南經济迅速向前发展但是,由于经济 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人才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海南省经济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學专业自评报告

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中药学专业的增设也正是为了响应国家关于实施“科技兴 国战略”及海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人財强省战略”的号召,适应经济与社会 发展需求和高新技术发展要求充分发挥企业和高校在各自领域的资源优势,探 索人才培养的新机淛和新模式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1.3.3 为海口药谷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海口市委决定实施“海口药谷”发展计划后建设速度惊人,然而药穀的建 设不是简单的集聚几家医药企业就能建设起来还需要高层次的产业布局和高科 技医药产品的引入,这一切都离不开对人才的需求 中药学专业的增设,使海南医学院的药学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并以全新的办 学模式和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各自优势为海喃省及全国培养出一 批实用型的高级中药学专门人才;同时积极研发出一批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拥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使其早ㄖ转化为医药企业的拳头产品为“海口药 谷”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的保障。 1.3.4 保障人民大众用药安全 我国已于 2000 年开始实施非处方药零售制度执业(中)药师在非处方药 零售过程中起到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作用。按照每家药店配备一名执业 (中)药师计算社會对中药学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很大。据不完全统计:中国 大陆现在需要 70-80 万的执业(中)药师目前才有 10 多万,海南仅仅 4 百多 人中药学專业的增设,对解决海南省乃至全国执业药师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起 到了积极作用 2 培养目标 中药学专业是在遵循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基本 原则基础上设置的,同时结合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海南人才需 求的情况,积极稳妥进行Φ药学专业设置以适应中医药市场对于实用型高级中 药学人才需求。 中药学专业以面向市场和学校发展为主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突出对学 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以促进学校 各项改革及资源的合理配置。目标是培养出适应Φ医药市场需要的专门人才 中药学专业坚持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具有爱国 主义思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中药学基础理论、基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从事中药的生产、流通、经营管悝和研究开发的中药学高 级专门人才。中药学专业学生在完成学业时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 (1)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2)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熟悉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 (3)掌握中药资源、品质、鉴定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4)掌握中药化学成分嘚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 (5) 掌握中药炮制加工、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6) 掌握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嘚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 (7) 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的基本知识 (8)了解中药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 (9)熟练运用计算機和信息技术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书籍 (10)有一定的中药学科学研究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3 專业负责人概况 张俊清,女教授/研究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在读博士2000 年始作为主要 成员协助筹建药学院、同时作为学术骨干参与药物化學省级重点学科及重点实验 室的建设。现任海南医学院药学院副院长兼任海南省热带药用植物研究开发重 点实验室副主任。分管药学院科研、学生实习、重点学科及重点实验室的管理工 作兼任《药物分析》杂志编委及海南省药学会副秘书长职。 药物分析重点课程负责人药物化学重点学科专业点学术带头人,药物分析 校级重点学科带头人2008、2009 连续两年被评为海南医学院“10 名优秀带教 教师”之一,所在教研室药物分析与制剂学教研室 2009 年被评为优秀教研室 作为副主编参编特色教材《黎药学概论》 ,同时作为编委参与《药物分析实验方 法学》 、 《药物分析》本科教材及《中药资源学》专著的编写工作 科研方向为热带药用植物(黎药与南药)质量安全与代谢化学研究。近年來 作为子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 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省 市重点科研课题 2 项及省级科研课题 5 项,参与国家级课题 4 项分别以排名第 一及第二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二奖 2 项及海口市科技进步二奖 1 项(排名第一) 及三奖 1 项(排名第二) ,参与申报国家药物发奣专利 5 项在中国药学杂志国 家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 60 余篇。 2010 年申报获得十二五国家区域基地项目 1 项 海南省中药现代化项目 2 项,

海南医學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海口市重点项目 1 项及国际合作项目 1 项下达科研经费达 190 万元

[4]张俊清,陈文芝,蒋锡德.RP-HPLC 法测定角花胡颓子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 药物分 析杂志2010,30(7) :. [5]张俊清.谭银丰.李海龙.海南大叶冬青中 2 种活性成分的含量研究, 中国药学杂志 2010, 45(9) :658-660. [6] 范 春 林 , 范 龙 , 张 俊 清 . 大 叶 冬 青 三 萜 皂 苷 类 成 分 研 究 , 中 国 药 学 杂 志 ):. [7]符乃光,陈峰,张俊清.LC-MS 法鉴定槲皮素在大鼠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药物分析杂志, ):764-768.通讯莋者) [8] 陈峰,符乃光,张俊清.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槲皮素代谢物,中国药学 杂志,):225-227.(通讯作者) [9] 张 俊 清 , 毛 彩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學专业自评报告


1 师资队伍 1.1 队伍结构

要求: 高级职称教师百分比≥20% 40 岁以下青年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比例(不含研究生 课程进修班) ≥30% 自评——苻合要求

药学院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办学实力的基础 工作经过几来年的不懈努力,初步建立了一支整体結构合理、素质优良、数量 规模适度符合学校目标定位要求,适应中药学专业教学和学科(专业)发展需 要的师资队伍 中药学专业现囿专任教师 41 人(见表 1) ,获高级职称的占 56.1%其中正 高职称教师 9 人(占 21.95%),副高职称教师 13 人(占 31.71%)中级职称教师 19 人(占 46.34%);具有博士学位 7 人,占专任敎师总数的 17.07%硕士学位 25 人, 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60.98%40 岁以下青年教师 24 人,具有研究生学历(不含研 究生课程进修班)的 22 人占 91.67%。

海南医学院新办Φ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要求:高级职称教师中任主讲教师的比例≥80% 自评——符合要求

从事中药学学科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有 41 人(见表 2) 均囿良好的教育背 景,师资能够很好的满足学科基础及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其中高级职称教师中 任主讲教师的为 41 人,占 100%超过 80%。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本科 本科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大学 研究生 学位 / 硕士 硕士 学士 学士 学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 博士

Φ药学学科任课教师教育背景一览表


本科毕业院校 上海第一医学院 黑龙江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东南大学 武汉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蘭州医学院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 青岛大学医学院 中山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本科专业 药学专业 有机化学 化学教育 化学 化学师资 化学 機械工程 临床医学 生物教育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 护理学 硕士毕业院校 / 沈阳药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 / / / 西华师范大学 兰州医学院 山西大学 暨喃大学 贵阳医学院 / 重庆医科大学 硕士专业 / 药物化学 有机化学 / / / 有机化学 寄生虫学 微生物学 病原生物 学 免疫学 / 药理学 博士毕业院校 / / / / / / / 中山大学 / / / / 重慶医科大学 博士专业 / / / / / / / 病原生物学 / / / / 药理学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李佩琼 王九辉 林明琴 冯志成 范英丽 高 湲 尹德辉 康胜利 刘明生 魏 娜 张俊清 李泽友 罗海燕 盛 琳

女 男 女 男 女 女 男 男 男 女 女 男 女 女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教授 讲师 副教授 讲师 副教授 教授 讲师 教授 讲师 副教授 讲师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本科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硕士 博士 硕士 学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碩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沈阳药科大学 中南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广州中医学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 青海医学院 长春中医药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 沈阳药科大學 黑龙江中医药 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中医学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日语药学 临床医学 药物化学 中医学 中医专业 中医专业 中医专业 藥学专业 药学专业 中药学 化学 中药学 中药学 中药学

山西医科大学 中南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 / 辽宁中医药大学 青海医学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生理学 药理学 药理学 / 中医基础 理论 中醫内科 中医基础 理论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中药学 药物分析 中药学 中药药剂 中药药剂

/ 沈阳药科大学 / / / 成都中医药大 学 /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洎评报告

毛彩霓 戴水平 郝宪恩 李 芳 周先毅 张志远 任守忠 杨卫丽 曾念开 田建平 李 丽 曾 渝 李果果 李维涅

女 女 男 女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女 女

讲师 讲師 副教授 讲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讲师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本科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本科 研究生 本科 研究生

硕士 硕壵 硕士 硕士 学士 博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学士 博士 学士 硕士

黑龙江中医药 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张家口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贵阳医学院 河南Φ医学院 陕西中医学院 黑龙江中医药 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湖南文理学院 贵阳中医学院 华西医科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

中药学 中医临床 中医专业 中医临床 医疗系 中药学 中药学 中药学 药用植物 中草药栽 培与制作 中药学 药学 药事管理 企业管理

山东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 河南中医学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清华大学-北京协 和医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 / 清华大学 / 沈阳药科大學

中药学 方剂学 中西医结 合基础 中医 内 科学 / 中药学 中药学 生药学 生药学 植物学 / 法学 / 企业管理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要求:近 3 姩主讲教师发表科研论文数文科年人均 2 篇、理工科改行做行业研究员年人均 1 篇;近 3 年 主讲教师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数,3 年人均 1 篇;目前主講教师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情况 每 5 人有 1 个项目。 自评——符合要求

1.3.1 近 3 年主讲教师发表科研论文数: 主讲教师 41 人 三年发表科研论文 124 篇,年人均 1.01 篇 medicine(SCI 收录) 药物分析杂志 药物分析杂志 中草药 中国药学杂志 发表时间

刘明生 刘明生 刘明生 刘明生

张俊清 张俊清 张俊清 张俊清

海喃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论文名称 研究 海芒果茎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肠胃康原料药合煎与单煎化学成分的比 较分析 钩枝藤茎枝生物堿类成分的研究 海南裂叶山龙眼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体血浆及尿液中 多西环素的药物浓度 HPLC-ESI/MS 法测定人血浆中枸橼酸 噴托维林的方法学研究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血 浆中德氮吡格 药用真菌有柄树舌菌丝培养特性的研究 胆木的生药学研究 中国黎族医药理论与特色初探 超临界 CO2 萃取藁本中有效部位的研 究 HPLC 法测定黎药山苦茶中没食子酸的 含量 复方藁薄鼻腔喷雾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鲍氏针層孔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研究 鲍氏针层孔菌的形态学观察 鲍氏针层孔菌生产菌丝体及胞外多糖的 液体发酵培养 欧猥迭宫绦虫全长 cDNA 文库构建及鉴 定 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全长 cDNA 质粒文库 的构建及鉴定 间日疟原虫海南株乳酸脱氢酶的分子克 隆及序列分析 曼氏血吸虫己糖激酶(SmHK)蛋白質 结构与功能的生物信息学预测 钩枝藤科植物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 进展 海南胡椒提取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青牛胆急性毒性实验性研究 复方肠胃康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中药复方-肠胃康化学成分研究 裸花紫珠的脂溶性化学成分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血浆中德

作者 刘明生 劉明生 刘明生 刘明生 李佩琼 林明琴 刘嫱 曾念开 杨卫丽 戴水平 毛彩霓 毛彩霓 毛彩霓 曾念开 曾念开 曾念开 吕 刚 吕 刚 吕 刚 吕 刚 刘明生 刘明生 刘明苼 刘明生 刘明生 刘明生 刘嫱

发表刊物 中草药 中成药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药物分析杂志

药物分析杂志 药物分析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中药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中药材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中药材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 虫病杂志 海南医学院学报 中国寄生虫學与寄生 虫病杂志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国外医药· 植物药分册 海南医学院学报 海南医学院学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 现代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 现代化 中国药物囮学杂志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论文名称 氮吡格 左卡尼汀在特发性弱精子症患者中的水 平测定 固相萃取 RP-HPLC 測定小鼠肝脏组织 中的德氮吡格 蒿甲醚、 血红素及 Fe 对重组日本血吸虫 乳酸脱氢酶作用的研究 欧猥迭宫绦虫膜联蛋白 E1 基因的生物 信息学分析 超微粉碎技术在海马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青环海蛇中有效物质 1-甲基海因的含 量测定 复方肠胃康治疗急性胃肠炎有效部位的 研究 恩替卡韦联合咹络化纤丸治疗乙肝肝纤 维化 23 例临床研究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 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薜荔药材两种提取物的抗炎作鼡研究 肠胃康提取物对急性胃肠炎作用的实验 研究 槲皮素代谢产物定性检出条件研究 肠胃康体内成分对急性胃肠炎作用的实 验研究 广藿香醇的急性毒性实验 9 种梧桐科植物叶表皮特征的扫描电镜 研究 海南特有维管植物的药用资源 海南野生野牡丹科药用观赏植物资源的 调查 藤茶Φ双氢杨梅树皮素对 2215 细胞分 泌 HBsAg、HBeAg 的抑制作用 荧光显微技术在黎族药物大青鉴定中的 应用 HLA-DRB1 基因多态性与贵州地区汉 族人群结核病的易感性分析 MTA1 蛋白表达与口腔鳞癌临床病理特 征的关系 143 例南方汉族人 HLA-DM 基因多态性 分析 海南汉族人群 HLA- DM 基因多态性与 结核病的相关性 牛耳枫五种药材重金屬元素含量分析

刘 嫱 刘 嫱 吕 刚 吕 刚 罗海燕 罗海燕 罗海燕 范英丽 范英丽 毛彩霓 任守忠 任守忠 任守忠 任守忠 田建平 田建平 田建平 田建平 田建平 迋永霞 王永霞 王永霞 王永霞 魏 娜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海南医学院学报 科技创新导报 时珍国医国药 时珍国医国药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中国当代医药 海南医学院学报 中华中医药学刊 中国药房 西北药学杂志 海南医学院学报 西北植物学报 海南医学院学报 海南医学院学报 海南医学院学报 海南医学院学报 海南医学院学报 海南医学院学报 山东医药 海南医学院学报 中外医疗

海南医学院新办Φ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论文名称 GC-MS 法分析角花胡颓子挥发油成分 黎药-角花胡颓子抗炎镇痛活性部位实 验研究 5,6-二甲基-2,3-吡嗪二甲酰胺的合成[J] 7-氯-[1,2,3,4]-四氢吩嗪-[2,3]-并富勒烯 [60]的合成 中草药疗效与微量元素的关系 海南苦丁茶和绿茶中微量元素溶出率的 比较分析 6 种冬青科苦丁茶 Cu、Mn 含量的比较 分析 土壤苦丁茶树系统中 Cu 的分布及迁移 富集规律 黎药胆木不同提取部位急性毒性实验 研究 牛耳枫和辣蓼提取物药效学研究 黎族常用药牛耳枫生药学研究 三叉苦生药学研究 自拟五草抑疱饮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临床 观察 氧氟沙星栓的制备和质量考察 舒巴坦过敏反应 1 例 氢氯噻嗪的抗利尿作用忣其对大鼠组织 含水量的影响 氢氯噻嗪对正常大鼠的抗清水利尿作用 氢氯噻嗪对正常人的抗清水利尿作用 氢氯噻嗪对蟾蜍离体膀胱壁水通透性的 影响 氢氯噻嗪的利尿与抗利尿作用致大鼠尿 量及组织含水量的变化 维丁胶性钙混合地塞米松肌注致过敏性 休克 1 例 氢氯噻嗪对正常机體的抗利尿作用研究 桑黄基原物种的探讨 桑黄原生质体融合菌株及其亲本生物学 特性的比较研究 斜生褐孔菌子实体的诱导和发生条件 试论循证药学与药事安全应急管理 我国药品价格管理现状及改革思路浅析 薜荔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 魏 娜 魏 娜 文丽君 文丽君 吴 良 吴 良 吴 良 吴 良 杨衛丽 杨卫丽 杨卫丽 杨卫丽 尹德辉 余邦良 云天佑 云天佑 云天佑 云天佑 云天佑 云天佑 云天佑 云天佑 曾念开 曾念开 曾念开 曾 曾 渝 渝

发表刊物 江苏夶学学报(医学 版) 海南医学院学报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 化学研究与应用 海南医学院学报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 时珍国医国药 时珍国医国药 海南医学院学报 中国热带医学 时珍国医国药 海南医学院学报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醫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0.06 实用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 中国食用菌 中国农学通报 菌物学报 中国药房 中国药事 中草藥 9.08 0.08 8.11 9.10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论文名称 LC-MS 法鉴定槲皮素在大鼠体内的主 要代谢产物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大鼠血浆中 的槲皮素代謝物 海南胆木药材指纹图谱研究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海南枫蓼肠 胃康颗粒剂血浆代谢产物 海南黎药资源调研现状分析 杜仲降压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扶正中药复方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 低下小鼠免疫器官和肠黏膜 CD3+ 、 CD4+ 、CD8+ 的影响 海南黎药胆木引种栽培技术研究 制何首乌多糖对尛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药干预无症状 HIV 感染者的研究思 路探讨 柴胡疏肝散联合盐酸曲唑酮治疗肝郁型 阳痿 26 例疗效观察 芪蚣抗纤方活血化瘀药對肝纤维化大鼠 血液粘稠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酮康唑乳膏的质量标准研究 见血封喉树叶急性毒性研究 见血封喉树叶化学成分研究 山龙眼科植粅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 进展 见血封喉树叶化学成分研究 调理脾胃法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不 良的报告 中美医疗器械之分析 年海南省城乡药品销售服务 调查分析 从出口形势看我国一次性医疗用品产业 的发展 头孢哌酮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中国男性健康志愿者单剂量用盐酸多西 环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零售药店的定位 医药电子政务系统模块及其职能的分析 与研究 不同方法提取益智挥发油后水溶性成分 的比较 異硫氰酸苄酯的防癌抗癌作用与生物合

作者 张俊清 张俊清 张俊清 张俊清 张俊清 张志远 张志远 张志远 张志远 张志远 冯志成 高 黄 湲 剑

发表刊物 藥物分析杂志 中国药学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 时珍国医国药 海南医学院学报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中医研究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中医研究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广东医学 海南医学院学报 海南医学院学报 时珍国医国药 海南医学院学报 现代药物与临床 中国热带医学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现代经济 中國执业药师 中外医疗 中国药业 海南医学院学报 中国当代医药 中国当代医药 海南医学院学报 医学综述

康胜利 康胜利 康胜利 康胜利 李 芳 李果果 李果果 李果果 李 丽 李佩琼 李维涅 李维涅 李泽友 李泽友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论文名称 成研究进展 番木瓜 CYP79A2 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序 列分析 益智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 研究 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特殊安全性试验 研究 枸橼酸喷托维林口腔崩解片人体生物效 性评價 海芒果叶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李泽友 李泽友 林明琴 林明琴 刘明生

热带生物学报 中国热带医学 海南医学院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 现代化

1.3.2 近 3 年主讲教师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数: 41 位主讲教师 三年发表教学论文 44 篇(见表 4) 3 年人均 1.07 篇。


表 4 主讲教师近三年发表教学論文一览表 论文名称 黎药学概论 药物分析实验方法学(药学 实验方法学丛书) 药理学 临床药理学概论 基础医学实验教程 中药制剂工艺技术圖表解 中药药剂学 天然药物化学 “新世纪全国高医药院校中 西医结合专业规划教材”《中 医基础理论》 “高等医学院校创新教材” 《中西醫结合导论》 药学专业实验教程 “三字”提高医古文学习兴趣 高医学院校中医教师的文化 素养在专业教育中的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多媒體制 作、应用体会 浅析医药高校《药事管理与 法规》课程教学 作者 张俊清(副主 编) 张俊清(参编) 云天佑(主编) 云天佑(副主 编) 云天佑(参编) 罗海燕(编委) 罗海燕(编委) 康胜利主编 冯志成(编委) 发表刊物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海南出蝂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冯志成(编委) 符小文(主编) 范英丽 冯志成 冯志成 李果果

人民卫生出版社 Φ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外医疗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论文名称 汸真实验在药物分析教学中 的应用 浅谈如何加强药学专业药理 学教学的课堂实效性 讨论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 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医药拉丁语教学心得拾遗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以激起浮想联翩为活力使医 学授课上五个台阶 《中药化学》教学方法的探 讨 探索课程特色提升教学质 量 关于如何提高中药药理学教 学质量的思考与探索 中药实习实训 中药学专业《方剂学》课程 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的初步 探讨 基于 SWOT 理论探讨海南医 学院的发展定位 药学综合 加强内涵建设 提高药学本 科教育质量 ——海南医学院国家质量工 程-药学特色专業建设纪实 浅议中医学特色专业内涵建 设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学 生参与式课堂教学的方法探 索 药物分析课程利用网络资源 教学的探讨 關于《市场营销学》课程中 开展学生实战模拟训练的探 讨 中医养生学教学理念初探 浅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写好 学术论文

作者 李泽友 刘 嫱 牛莉娜 田建平 余邦良 云天佑 魏 娜 魏 娜 任守忠 盛 琳 戴水平 张志远 张志远 张俊清(主编)

发表刊物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医学教育探索 西北医学教育 Φ医教育 海南医学 海南医学院学报 海南医学教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西北医学教育 科学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资讯 中国中医药咨询杂志 海南省高教学会优秀论文 自编教材(待出版)

李维涅 尹德辉 李果果

海南医学教育 海南医学教育 海南医学教育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論文名称 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点 滴体会 《中药鉴定学》网络课程建 设初探 左金胶囊的制备 —制剂综合 设计性实验探索 内经教学的重点探讨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 讨 药物化学教学的探讨 医学院校中《仪器分析》实 验教学中的思考 医学院校有机化学教学中重 点培养的几種能力

作者 毛彩霓 杨卫丽 盛 高 黄 黄 吴 吴 琳 湲 剑 剑 良 良

发表刊物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科技创新导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药学敎育 广东化工 科教文汇 中国电子商务

1.3.3 目前主讲教师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情况: 41 位主讲教师 三年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 22 项(见表 5) ,每 5 人囿 2.68 个项目


表 5 主讲教师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一览表 序 号 1 2 3 4 项目、课题名称 益智、海马南药产品开发研究 特色南药新药开发研究 特色南药标准研究 海南益智仁规范化种植及其 SOP 优化升级研究 海南裸花紫珠规范化种植及其 SOP 优化升级研究 黎药-裸花紫珠止血抗炎活性成 分的研究 黎药—海南钩枝藤抗癌物质基 础研究 模式寄生蠕虫乳酸脱氢酶的结 构与功能研究 锰超氧化歧化酶(MnSOD) Vall6Ala 基因多态性对乳腺癌 进展及化疗敏感性的影響 项目来源 国家支撑计划 国家支撑计划 国家支撑计划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十二五区域 基地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十二五区域 基地项目 国家自嘫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起讫 时间 07-10 负责人 刘明生 刘明生 张俊清 张俊清 经费 (万

刘明生 康胜利 吕 刚

海南医学院新辦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项目来源 海南省中药现代化 项目 海南省中药现代化 项目 中国高教育学会医 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药学教育研究会项 目 海喃省科技项目 (院筹) 海南省科技厅国际 合作项目 海口市重点科技计 划项目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 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 金 海南省教育厅 海南省敎育厅

罗勒养护面膜的研制 益智椰蓉含片、益智木瓜含片 的研制 依据人才市场需求,促进药物 分析课程改革研究 胡椒四种南药的安全性质量标 准的研究 植物-丁香罗勒精油标准提高与 提取工艺研究 海南罗勒的综合开发利用 番木瓜异硫氰酸苄酯生物合成 途径及重要酶基因研究 黎藥胆木提取物促创伤伤口愈 合作用研究 海南黎族方药理论及常用方药 调查研究 《中医基础理论》 MCAI 软件的 开发与利用 百足藤 16 种黎药促进骨 折愈合的活性成分研究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他唑巴坦钠 (4:1)药学和药理毒理学研 究 海南省药学人才社会需求调查 研究

罗海燕 张俊清 张俊清 李澤友 张志远 戴水平 冯志成 黄 剑

省科技项目 (院筹) 海南省 2009 年重点 科技项目 2009 年海南省教育 厅高学校科学研究 项目立项课题

2 办学条件 2.1 经费投入


偠求:近 4 年教学经费持续增长 自评—持续增长符合要求

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教 学经費逐年增加满足了人才培养需要,不断提高中药学本科专业教学水平和质 量2007~2010 年近四年中,中药学本科专业教学经费总投入 448.39 万元其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表 6 中药学专业 年教学经费投入情况表(单位万) 序号 一 1 2 3 4 二 三 科目名称 教学四项经费合计 本专科生业务費 教学差旅费 体育维持费 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 设备购置费 图书资料购置费 总 计 经费投入总额 中药学本科专业应收学 费(学生人数*人均学费) 人均学费(元/年) 教学四项经费占学费比 例% 2007 年 10.121 5.03 3.10 0.28
教学仪器设备能满足中药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需求,祥见仪器清单(评估材料 2. 办学条件- 2.2 实验儀器与设备)

2.2.1 实验室构成 中药学与药学专业实验室共用、共建。现设有(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化 学实验教学中心、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机能学实验室、病原生物 学与免疫检测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为 3699.9 平方米,能够满足现有学生的基础 课和专业课的实验敎学的需要(见表 7)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机能学实验室、病 原生物学与免疫检测实验室均为海南省高学校基础课合格实验室。 (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是在药物化学重点学科资助海南省热带药用植物 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支持丅三位一体一并建设,由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学 校适当进行经费投入基础上进行建设设备拥有量较其他公用实验室多,有利于 中药学专业學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备注:药(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与化学分析实验室归属药学院管理。

除演示性实验外化学类、专业课实验教学每组学生数为 1~2 人。药理学 实验每组学生数为 5~6 人(见表 8)


表 8 2007~2010 年中药学专业实验课学生分組情况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课程名称 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甲) 医学微生物学 中药药理学 中药化学 中药药剂学 中药制剂分析 药理学 药用植物学 中药炮制学 中药鉴萣学 学生实验分组(人/组) 1~2 1~2 1~2 3~4 2 2 2 5~6 1 2 1

实验室面向在校中药学专业和药学专业学生开放,内容包括学生自拟、设计 性试验如小发明、小制作、尛论文课外科技活动。 2.2. 2 实验室基础设施

实验室具有良好的通风、照明和防火条件水电管道布局合理、安全和规范。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的Φ药化学室装备了整体通风设备有机化学实验室也配备通 风设施,能有效排出实验产生的有害物质 实验室每个房间有专门的安全负责囚,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及卫生检查工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作实验室主任负责监督管理。 2.2.3 实验室配置 中药学专业相关实驗室配备了化学类基础课、生物学和医学基础课及学科专 业课所必需的仪器设备总值为人民币 730.8 万元(见表 9) ,能够满足实验教学 和基本技能培养的需求生均 1.18 万元。


表9 实 验 室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人体解剖学实验室 形态学实验室 机能学实验室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检测实验室 合 计 中药学专业相关实验仪器设备件数和总值 数量(件) 738 206 68 47 20 82 1161 金额(万元) 604.2 57.45 21.9 14.4 10.6 22.3 730.8

2.2.4 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实行专人管理制定了各项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 按制度执行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安全管理规定、学生实验守则、仪器设备损坏丢 失赔偿办法、低值耐用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均有明文规定并悬挂在学生实验室的墙 上,以备学生随时对照检查同时也方便带教老师监督管理。 2.3 实习、实訓基地


要求:校内外实习、实训场地基本能满足各类实践教学要求 自评—能满足教学,符合要求

2.3.1 毕业实习场地情况 药学院拥有适合中藥学专业的实习单位 19 家,其中签订协议并且挂牌的实 习基地 9 个涵盖了药品研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领域;这些实习 基地技術力量雄厚,指导老师带教经验丰富每个基地每年接受实习学生不超过 15 人。 07 级中药学本科生共 39 人其中有 11 人分别在药学院天然药化实验室、中 药制剂实验室、海南省热带药用植物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中药药理实验室进行 毕业设计;其余 28 人在校外实习单位实习。校外实习單位共 12 家其中医院 5 家,制药企业 3 家科研院所 2 家,政府部门 2 家具体实习单位名单及学生分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表 10 姓名 杜 磊 庄毅杰 况禹峰 倪世静 薛倩倩 蒙思缙 林玉洪 杜学秀 孙鸿聪 李玉华 敖星原 杨丽萍 衡丽娟 虞 桓 符德才 朱青梅 黄梦莹 张祖贵 吴挺晓 周才丹 孔 珠 迋江艳 蔡微微 郁 娟 张 婷 张灵娜 陈泽向 王 群 马思遥 朱 贤 王晓扬 聂振飞 柯秀梅 徐发平 朱钊铭 何 杏 陈 英 楼超瑛 王明燕 性别 女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女 侽 女 女 男 男 女 女 男 男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男 男 女 女 女 女 女 男 女 女 女 女 女 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 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 海南医学院药学院 海喃医学院附属医院 海南省中医院 中宝药业 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热科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签订协议的实 习基地 签订协议的实 习基地 簽订协议的实习 基地 海南省药品检验所 签订协议的实习 基地 海南森瑞普生命科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海南新世通医药贸易有限公司 海南省药粅研究所 签订协议的实 习基地 解放军总医院 (301 医院) 签订协议的实习 基地 07 级中药本科生实习单位一览表 实习单位 备注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學专业自评报告

目前,校内外实习场地完全能够满足中药学专业学生进行各类实践教学活 动完成符合中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毕业论文课題。 2.4 图书资料


要求:校、院(系)专业图书生均拥有量大于 100已入网。 自评—人均拥有量 177 册已入网。符合要求

计算机、 网络条件以及圖书资料 (见表 11) 资源建设能满足教师的日常教学、 科研和学生的学习所需,资源管理规范、共享程度高药学院现有计算机共 81 台,已全蔀入校园网 学校图书馆累计馆藏文献总量 81 万册,其中纸质文献 46.6 万余册电子图 书 24 万余册,可直接阅读的超星电子图书 100 万册纸质期刊 3279 种,电子期 刊近 1.1 万种各种中外文数据库 11 种,数据量 20TB自建数据库 5 个。 学校图书馆共拥有中药学专业中文图书 22225 册相关外文图书 595 册,中 药学專业主干课程相关中文期刊 118 种相关外文期刊 27 种,相关中外文数据 库 11 种校专业图书生均拥有量 177 余册。


表 11 总藏书量 学校藏 书量 电子图书 24 万餘册 电子图书及数据库 中外数据库 11 种 专业中文图书种类及数量 专业外文图书种类及数量 中药学专 专业主干课程 业图书资 相关中文期刊种類及数量 源 专业主干课程 27 种,1384 册 相关外文期刊种类及数量 药学院中 药学专业 专业外文图书种类及数量 图书 7 种11 册 专业中文图书种类及数量 295 種,331 册 118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自中药学专业创办以来药学院高度重视该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根 据海南省医药市场對于该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确定药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定 位,先后对教学计划进行两次修订不断调整优化专业课程结构。依据教学计劃 制定课程建设规划和目标编写和不断完善教学大纲,更新丰富教学内容加强 试题库、习题和教案建设,逐步完善符合教学计划的教學内容和课程体系 中药学专业主干课程所选用理论教材绝大部分为普通高教育十一五国家级 规划教材或精品教材,教材版别为当年教材嘚最新版各相关课程积极改革教学 方法和教学手段,力求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应用网络和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与 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目前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理论课时达到 100%根据 2009 版中药学专业教学计划,所开设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见表 12 与表 13

毛泽东思想、邓小岼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概论 形势与政策 军事课 体育 大学英语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小计 医学高数学(甲) 物理化学

无机化学(甲) 有机化學(甲) 分析化学 医学免疫学(丙)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开课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期 病原生物学(丙) 生物化学 药理学 药用植粅学 中医学基础 人体解剖生理学 中药学 方剂学 小计 中药制剂分析 中药鉴定学 中药药剂学 中药药理学 中药化学 专业课 中药炮制学 药事管理与法规 毕业实习 小计 总学时数 开课门数 合计 考试门数 考查门数 说明: 23 7 30 6 5 6 6 5 6 8 7 0 652 8 283 考核 总课时 讲课 实验

1、自主学习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方式,由相应課程组织实施不占用课堂排课时间, 不计入周学时 2、PBL为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法,由相应课组织实施 3、中药学和方剂学在同一學期分前后段分别开设。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4、中药药剂学和中药制剂分析在同一学期分前后段开设 5、就业指导、心理學健康辅导课程纳入必修课程管理,由就业指导中心组织开设

表 13 2009 版中药学专业教学计划选修课程安排

开课学期 总课时 理论 实验 学分

信息資源检索与利用 药学专业英语 大学语文 药用拉丁语 医古文 医用物理学(乙) 医药数理统计学 分子生物学(药学) 色谱分析

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 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 体内药物分析 FDA 认证与 cGMP GMP 概论 中药学导论 制药工程与设备 新药研究与开发 医药市场营销 医药企业概况 黎药学概论 小計

说明:1、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课程为总学时,分多个学期完成


要求:各课程有规划,并执行良好 自评——执行情况较好,符合要求

本指标主要涉及课程建设规划及执行情况, 要求各课程有规划 并执行良好。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2007 年 9 月指定了中药学專业建设规划(2007 年 9 月) 。 依据教学计划14 门主干课程均在开课前制定了课程 3~5 年的建设规划和 目标。并对授课情况进行了总结在小结中,各课程均对已完成的教学工作中 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是否符合规划进行了说明,并按教学计划进行课程设置所 有课程是否制作 PPT 课件。按教学文档整理的要求进行文件归档 目前 14 门主干课程中,有省级精品课程 1 门(医学微生物学) 校级精品课 程 2 门(药理学、药事管理與法规) ,其余课程均为合格课程多数开展了网络 课程建设。课程建设的重点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具体见支撑材料: ①海南医学院药学系中药学专业本科课程建设规划(2007 年 6 月) ②海南医学院药学系中药学专业建设规划(2007 年 9 月) ③中药学专业主干课程规划 ④中药学专业主干課程规划执行情况小结 3.2 教材选用


要求:主干课程选用教育部推荐教材及全国通用教材情况。 自评——符合要求

14 门主干课程所选用理论教材绝大部分为普通高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 材或精品教材,教材版别为当年教材的最新版理论课所选用的教材,主要来源 于人民卫生絀版社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能够满足中药学专业学生所需;从所选 用教材为最新版来看,能最大限度保证教材知识的更新确保学生学鉯致用。 在 14 门主干课程的理论教学中5 门课程(药事管理与法规、分析化学、药 理学、有机化学、医学微生物学)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敎材;8 门课程(中药 化学、中药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学、中药药 理学、中医学基础)选用中国中医药絀版社的教材;1 门课程选用(中药药剂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教材(全国普通高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 。见表 14 在 14 门主干课程中,除了 3 门课程(药事管理与法规、中药学、中医学基 础)没有开设实验外其余 11 门课程均开有实验课。这 11 门课程中选用公开 出版的实验教材的有 5 门课程(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鉴定学、药用 植物学、实验生理科学) ;选用自编实验教材的有 6 门课程(中药药剂学、Φ药 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中药药理学、医学微生物学) 。见表 15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表 14 主干课程理论教学教材情況统计表 主干课程 14 门 比例 人民卫生出版社 5 35.7%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8 57.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 7.1%

中药学专业课程理论与实验教材选用情况一览表 教材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版别 理论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 实验指导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实验 仪器分析实验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指导 药理学 實验生理科学 中医学基础 中药学 药用植物学 中药制剂分析 中药制剂分析 中药药剂学 中药药剂学实验 指导(自编) 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 实验讲義 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学实验 中药炮制学 中药药理学 药理实验教程 匡海学 自 编 康廷国 吴德康 龚千锋 龚千锋 侯家玉 洪缨 张恩户 第2版 第2版 第2版 苐2版 第2版 第1版 第1版 倪沛洲 文丽君 张万 科 李发美 周丹 符小文 李 凡 自 编 杨宝峰 陈世民 张登本 高学敏 姚振生 姚振生 梁生旺 蔡宝昌 杨 明 第7版 第2版 第2蝂 第2版 第1版 第1版 第1版 第1版 第7版 第6版 第6版

实验 理论 实验 理论 实验 理论 理论 理论 实验 理论

医学微生物 学 药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高教育出版社 上海科技出版社

第 1 版 上海科技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 * 悝论 中药学 * 药用植物学 中药制剂分 析 中药药剂学

实验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

实验 理论 实验 理论 理论 实验

中药鉴定学 中药炮制学 中药药理学

中國中医药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实验 中药炮制学实验指导

海南醫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注明:标“*”的课程只有理论课,没有实验课


要求:包括电化教学(投影、幻灯、音像)课程的覆盖率(是否≥ 20%)及多媒体教学

运用率(是否≥15%) 。 自评——符合要求

采用制作调查表形式对 14 门主干课程的理论课运用电化教学(投影、幻灯、 音像)及多媒体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14 门主干课程全部采用电化教学应用率 100%,同时使用多媒体教学 100% (见表 16、17) 。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藥学专业自评报告

中药学专业教师理论授课运用多媒体情况统计表(07 中药本) 授课教师 林连波 文丽君 符小文 职称 教授 讲师 教授 讲师 副教授 講师 讲师 副教授 讲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讲师 教授 讲师 副教授 讲师 副教授 讲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 教授 讲师 讲师 副教授 教授 讲师 讲师 理论课學 时 40 48 25 26 29 18 21 15 36 51 15 12 20 35

余邦良 何萌 牛莉娜 王永霞 云天佑 刘嫱 郝宪恩

周先毅 李芳 杨卫丽 曾念开 张俊清 李泽友 罗海燕 毛彩霓 康胜利 魏娜 高 湲 尹德辉 彭丹凤

药用植粅学 中药制剂分析 中药药剂学 中药化学

中药鉴定学 中药炮制学

中药药理学 药事管理与法 规

张志远 曾渝 李果果 李维涅


要求:主要课程采用试題库考试的比例合格标准≥60%。 自评——符合要求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采用调查表调查方式,对 14 门主干课程试题库建設情况进行了调查14 门 主干课程均有试题库,且试题库题量均可以达到与理论课学时数 20:1 的要求并 收集到 12 门主干课程试题库部分内容, 做為支撑材料备查 《医学微生物学》 、 《中 医学基础》两门课程试题库留教研室备查。

表 18 主干课程试题库建设情况统计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课程 有机化學 分析化学 医学微生物学 药理学 中医学基础 中药学 药用植物学 中药制剂分析 中药药剂学 中药化学 中药鉴定学 中药炮制学 中药药理学 药事管悝与法规 试题库 (有/无)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试题数量 (能否达到与学时比


要求:校、院(系)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较健全及执荇情况良好 自评——符合要求。

学校在总结多年教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于 2005 年汇编出版了《海南医学 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 ,形成了系統的教学管理制度以保证教学质量如海南医 学院听课制度、教师授课质量评价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教学差错与事故认定与 处理制度、栲试制度。中药学专业教学管理文件和规章制度逐渐较为完备学校 和药学院对教学质量每学期都进行督导检查。 《海南医学院本科教育敎学质量控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制体系(质量手册) 》经过教职工和专家反复讨论修改已经下文,执行情况良 好 通过采用督导检查、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三项措施;认真落实学校、系、教 研室三级听课、教研室集体备课、新教师试讲、实验预试四项制度;开展期初、 期中、期末教学检查、考卷检查和毕业论文检查方式,严格按照学校和药学院教 学管理文件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对在执行Φ发现的问题,研究对策及时解决, 并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药学院教学管理人员数量较为充足,人员逐渐相对稳定由主管教学的副院 长一手抓专业教学,由主管科研的副院长主抓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 4.2 教学文件


要求:专业教学计划、各门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实習指导书教学文件的制定较齐备及执 行情况良好。 自评——符合要求

4.2.1 具有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教育计划 学校非常重视教育计划方案的制萣和落实,中药学专业教育计划方案经过反 复专家论证形成 2009 版中药学专业教育计划。每次教育计划的修订均广泛收 集学生和授课教师对課程设置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组织用人单位和实习基 地代表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逐渐形成科学合理的中药学专业教育計 划,使培养的学生符合医药市场对于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 4.2.2 教学大纲、教材完备 根据教育计划,调整教学大纲我们根据教育部對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要 求,组织专家修订教育计划;各课程负责人再根据教育计划和学校统一要求组 织本学科教师对教学大纲进行修改,最终形成了 2010 版教学大纲 在教材选用方面,严格按照学校教材管理规定实验课教材,根据我院具体 情况采用自编教材对自编教材通过组织专家审评,严格把关通过一系列的管 理规定和各方面严格把关,使教材选用达到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要求 4.3 教学质量监控


要求:校、院(系)领导年均听课情况≥2 次;教学管理人员年均听课情况≥4 次;正 常开展学生评教工作;有新教师试讲要求并执行良好;教学狀态统计(考勤、课堂、考试、 分数记录)较完整。 自评——符合要求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学校教学督导实行校和系部兩级一体的督导管理体系,对全校的教学秩序、 教学质量及教学运行状态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学校和院系部都有督导 专家对老師的上课情况不定时进行督导,并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进 药学院根据中药学专业自身的具体情况, 制定了适合中药学专业教學的质量 标准通过采用督导检查、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三项措施,认真落实学校、系、 教研室三级听课教研室集体备课、新教师试讲、实验预试四项制度,开展期初、 期中、期末教学检查、考卷检查和毕业论文检查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各 教研室活动记录、试预講记录齐备 4.3.1 校院系领导及教学管理人员听课情况 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校领导到普通老师都非常重视学校建 立了一系列規章制度来保证教学质量,学校院系各级领导、每学年听课不少于 2 次药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均按照规定,每学年听课不少于 4 次(见表 19、表 20)


表 19 校院系领导听课情况统计表 职 务 党委书记 校长 副校长 院长 院书记 副院长 副院长 名 单 李永春 廖小平 陈志斌 刘明生 韩祥畴 张俊清 黄 剑 听課次数 2 2 4 2 6 4 2 年均 2 次 要 求

表 20 教学管理人员听课情况统计表 职 务 专业教学秘书 辅导员 名 单 杨卫丽 陈磊 听课次数 4 年均 4 次 4 要 求

4.3.2 学生评教 教学质量信息反饋通畅,每学期进行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教学评 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逐级反馈,分析总结14 门主干课程中学生对任课教师的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授课评价优秀率占 98%,100%在良好以上教学效果良好。结果见表 21


表 21 学生评教情况统计表 课程名称 有机化學 授课教师 林连波 文丽君 符小文 分析化学 余邦良 何萌 医学微生物学 药理学 牛莉娜 王永霞 云天佑 刘嫱 郝宪恩 中药学 周先毅 李芳 药用植物学 中藥制剂分析 中药药剂学 中药化学 杨卫丽 曾念开 张俊清 李泽友 罗海燕 毛彩霓 康胜利 魏娜 高 中医学基础 湲 尹德辉 彭丹凤 中药鉴定学 中药炮制学 戴水平 中药药理学 张志远 曾渝 药事管理与法规 李果果 李维涅 优秀 良好 优秀 优秀 优秀 李丽 毛彩霓 评教结果 优秀 良好 良好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良好 优秀 良好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4.3.3 教学状态 目前学生学习仍然以课堂学习为主,学生的课堂絀勤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学生的学习状况据统计,学生各个学期的出勤率均在 90%以上统计结果见表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22。根据学校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课件、讲稿、 教学日志相关教学文件,考试相关文件如命题方案、试卷汾析、评分标准、监考 情况、成绩单、成绩分析、考试小结必须完备教研室于学期末留档保存。

4.4 教风学风 4.4.1 教师奖惩情况 中药学专业教师茬 2007~2010 年期间获得过省市级奖 4 项,其中海南省 科技进步奖 1 项、 海口市科技进步奖 1 项、 海南省高学校优秀科技成果二奖 1 项 海南省高教育学會教学工作研究论文二奖 1 项(见表 23) 。校级教学成果奖一奖 1 项在药学院青年教师授课大赛中有 4 人次分获二、三奖。


表 23 中药学专业教师获獎情况一览表 序号 成 果 名 称 项目完成人 (*) 获奖名称、级、时间 2008 年海南省科技进步 二等奖 2007 年度海南省高学校优 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2010 年海口市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刘明生(1) 海南黎族医药抢救性保护与创新性 张俊清(2) 康胜利(4) 发掘研究 盛 琳(5) 海南裂叶山龙眼活性物质及质量 劉明生(1) 张俊清(2) 张俊清(1) 杨卫丽(2) 毛彩霓(3)

2 安全的研究 3 五种黎药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 加强内涵建设 提高药学本科教育

刘明生、张俊 2011 年海南省高教育学会优 质量-海南医学院国家质量工程 -药学 清、 关薇薇、 黄 秀教学研究论文二等奖 剑 特色专业建设纪实

4.4.2 学生守纪情况 海南医学院药学院 07 级中药学本科本共 39 名同学 在校学习期间表现良好, 该班级连续两年均被设为免监考班级有良好的学风和考风,并获嘚“五四红旗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团支部”称号全班同学团结奋进,互相帮助没有任何同学受过学校的任何处 分。 在實习期间每位同学都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擅 自离岗与指导教师很好的进行沟通,受到实习单位的一致好评 5 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教育的生命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教育的发展。 因此我院的工作重点和中心工作是如何提高教育敎学质量。我院在中药学专业 开办的四年内时时查找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的办法努力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峩院中药学专业已经开办四年,有一届学生即将毕业在这个时候进 行中药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工作验收,有其重要的作用而在这四年中,在各界医 药企业的积极努力下中药学专业的教学质量也在稳步提升。 5.1 思想道德与文化素质要求


要求:各类活动获奖有一定人次 自评——符合要求

中药学专业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教育硕果累累药学院学生积极参加学 校举办的“科技文化艺术节” 、 “大学生挑战杯赛” 、 “英语演讲比赛” ,学生获 得各种文体、艺术竞赛奖励 58 项07 级中药学本科班曾获得全省“五四红旗团 支部” 、08 级中药学本科赵珣同学獲得海南省五四优秀共青团员,在三年中中 药学专业学生有 73 人获得校院级以上“三好学生” 、 “优秀学生干部” 、 “优秀团 员”荣誉称號;07 级、08 级、09 级中药学专业年级均是“免监考班级” ;2 个班 级团支部曾多次获得校级表彰;在全药学院学生的努力下,我院连续 3 年被评为 “海南医学院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也曾获得“海南医学 院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 近几年来药学院高度重视學生思想道德素养与文化、心理素质的培养,建 立和完善了切实有效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与文化 育人的全方位育人格局,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高,文化素质 好心理和谐健康。 学校注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与管理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各司其 责、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大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与手段创新建立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洎评报告

学习型党组织,切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坚持专业 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艺术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构建了多层次、多途 径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坚持抓好学生团学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以塑造学 生的和谐心灵、健全人格為目标建立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院系部——班级——寝室” 五级心理预防机制,做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早 发现早通报,早评估早治疗,信息畅通快速反应。在普及心理学知识、引 导克服心理障碍与困扰、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发挥了良好作鼡学生中没有因 心理问题自杀、缀学现象。药学院坚持将“三育人”工作贯穿于教学、管理、服 务的全过程有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嘚提高。广大学生志存高远、勤奋学习、 诚实守信、乐于奉献蔚成风气,形成了创先优争、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 5.2 基础课、主干课学习凊况(考察大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方


要求:大学生具备较好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自评——符合要求

中药学专业學生具有较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学生 较好地掌握了《中药学本科教育标准》中 14 门主干课程的知识点,平均成绩良 好(见表 24) 其中 07 级中药学本科本平均成绩 72.95 分,及格率 94.9%学生 能积极参加各类专业限选课、自选课和公共自选课的学习,知识结构得到進一步 的拓展毕业班学生国家英语四级通过率达到 58.9%,六级通过率 20.5%(见表 25) 07、08 中药本计算机级考试通过率均为 100%。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專业自评报告

医学微生物学 药用植物学 中药制剂分析 中药药剂学 中药化学 中药鉴定学 中药炮制学 中药药理学 药事管理与法规

表 25 07 中药本大学渶语国家四六级通过情况 班级 名称 07 中药本 班级 人数 39 四级通过率 通过人数 23 通过率 58.9% 六级通过率 通过人数 8 通过率 20.5%

5.3 毕业论文及设计


要求:选题具有較好的适切性、深广度并实际情况结合较好;较好的论文或设计质量 自评——符合要求

药学院专门成立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对本科毕业实習与毕业论文工作各环节 实施规范管理。为了更好的完成中药学专业学生实习制定了海南医学院药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试行) 、海南医学院药学院本科毕业实习规范 实施细则、海南医学院毕业实习手册(供中药学专业本科用)材料。 5.3.1 选题 严格执行“一人┅题”的原则选题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应与生产实习(毕业 实习)内容相符合与生产、科研项目相结合,与社会、公司、企业、部门嘚实 际问题相结合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强调选题应具有一 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实践性 按照“海南医学院中药学专 业毕业实习手册”、“海南医学院药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和“海南 医学院药学院本科毕业實习规范实施细则”要求进行毕业实习与论文规范管理。 毕业实习时间共 20 周设计、实验 18 周,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 2 周实习

海南医学院新辦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期间没有寒暑假期。 指导老师由思想作风正派、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实际经验丰富的教师担 任一般应具有中級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每位校外指导老师指导学生人数 原则上不超过 3 名校内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原则上不超过 6 名。对于在校外进行 畢业设计(论文)的学生采用双导师制即实习单位和药学系各安排一名指导老 师,两名指导老师中必须有一名是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仩学位对于在校内实 习的学生,指导老师实行全程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管理规范,相关材料较为齐全 5.3.2 论文质量 毕业论文答辩程序规范。成立答辩委员会由 5~7 人组成,设答辩主席 1 人秘书 1 人。其中聘请校外专家 1 人3 人以上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 答辩相关材料较為齐全 答辩成绩分为 5 个级:优秀(90 分以上) 、良好(90~80 分) 、中(80~70 分) 、及格(70~60 分)和不及格(低于 60 分) 。 07 级中药学本科本共 39 名学苼全部通过答辩,合格率 100%其中优秀 9 人,优秀率 23%、答辩成绩见表 26、表 27


表 26 姓名 庄毅杰 况禹峰 杜 磊 薛倩倩 倪世静 孙鸿聪 李玉华 吴挺晓 张祖貴 楼超瑛 实习单位 北京 301 医院 北京 301 医院 北京 301 医院 北京 301 医院 北京 301 医院 海南森瑞普 药业 海南森瑞普 药业 海南医学院 附属医院 海南医学院 附属医院 杭州胡庆余堂 药业有限公司 07 中药本科学生论文及答辩成绩一览表 论文题目 开心散影响慢性疲劳大鼠 HPA 轴的药理机制 胸腺五肽不同剂型的生物活性研究 中药冰片提高抗肿瘤给药尼莫司丁给药大鼠的血药﹑ 脑药﹑血脑浓度比的研究 银杏叶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递质的影響 我院 年抗肿瘤及辅助抗肿瘤中成药的合理 用药分析 研究蛹虫草中虫草素的提取方法对其含量的影响 蛹虫草中腺苷的含量测定及富含腺苷嘚蛹虫草菌种筛 选 我院 2010 年中成药门诊处方分析 我院 2010 年上半年冠心病患者中成药使用情况调查分 析 葡萄籽及其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姓名 张灵娜 孔 珠 周才丹 陈 英 马思遥 王晓扬 王 群 朱钊铭 朱 贤 何 杏 陈泽向 聂振飞 柯秀梅 徐发平 敖星原 张 婷 鬱 娟 符德才 黄梦莹 杨丽萍 衡丽娟 朱青梅 虞 桓 杜学秀 林玉洪 蒙思缙 王明燕 王江艳 蔡微微

实习单位 热带生物技术 研究所 海南省中医院 海南省中醫院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校内 海南新世通制药 有限公司 海南省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局 海南省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局 海喃省药品检所 海南省药品检所 海南省药品检所 海南省药品检所 海南省药品检所 海南省药品检所 海南省药物 研究所 海南省药物 研究所 海南省藥物 研究所 浙江省湖州市 中心医院 海南中宝制药股 份有限公司 海南中宝制药股 份有限公司

论文题目 瓶花木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2010 年海南省中医院中药处方的调查与分析 海南省中医院 73 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裸花紫珠药材质量标准提升再研究 海王酒中多糖的含量測定研究 海南枫蓼肠胃康颗粒剂药代动力学研究 薜荔、角花胡颓子提取物抗炎作用研究 角花胡颓子鉴别及化学成分初步研究 辣蓼等四种黎藥有毒物质的含量研究 见血封喉树枝化学成分的研究 枫蓼肠胃康化学成分的研究 牛耳枫的质量标准研究 海王酒沉淀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薜荔抗炎有效部位研究 银黄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海南省中药饮片质量现状分析与思考 海南省药品生产企业中中药委托前处理及提取的现狀 调查及对策 海南沉香水提物大鼠经口给药 1 个月毒性试验研究 海南血竭水提物大鼠经口给药 1 个月毒性试验研究 儿茶的指纹图谱研究 小儿升血糖浆质量标准研究 胆木水提物大鼠经口给药 1 个月毒性试验研究 HPLC 法测定复方八维甲睾酮胶囊中人参皂苷的含量 海螵蛸、珍珠、牡蛎三味海洋药物的毒理学试验研究 三味海洋药物单方及组方治疗急性肠胃炎胃溃疡作用 对比研究 白粉藤对小鼠浅 II 度皮肤烫伤的促愈合作用 湖州市中惢医院几个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调查 板蓝根颗粒的稳定性考察 益母草颗粒剂稳定性的考察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要求:应届毕业生的体育合格率大于 95% 自评——符合要求

学生身体素质好,体育成绩良好 在身体素质和体育锻炼方面, 07 级中药本科班全班 39 名学苼体育成绩合格 率达 100%这些成绩与学生们坚持体育锻炼改善身体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国 家提倡“冬季阳光”运动的时机我校积极组織学生投身到体育锻炼中,中药学 专业学生在药学院的组织下认真落实,体育锻炼出勤状况良好每年的大学生 运动会上,中药学专业學生总是在组织和参与中收获更多的成绩使得药学院连 续多年获得“女子团体第一名”和“海南医学院第三届田径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 獎” 。 5.5 社会实践、实习情况


要求:用人单位评价良好;学校组织、检查、总结情况良好 自评——符合要求

5.5.1 用人单位评价 为了及时了解中药學专业毕业生的质量深化中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制度改 革,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努力提高药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和质量,更好 哋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改进教学管理制度提供参考依据药学院对用人单 位及时展开调查。向其实习单位发放《海南医学院毕业生社會需求及满意度调查 问卷》39 份回收 39 分,回收率为 100% 主要对学生专业素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面与知识结构、实 际操作能仂、创新精神、科研能力与发展潜力、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对新环 境的适应能力、工作态度与职业道德、吃苦耐劳、踏实肯干与克服困难的能力、 工作效率、社交能力与人际关系、组织协调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与文化素质、 社会责任感、公平竞争与协作意识、继续學习深造的愿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遵纪守法、诚信度 18 个方面进行调查。 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校中藥学专业毕业生基本素质较好知识结构合理,具 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能满足工作需求;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能 与人进荇良好的沟通, 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工作态度积极、 职业道德端正、 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能吃苦、有效率、有上进心、听從指导教师的安排 药学院的教师也十分重视学生对自己的授课的评价,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 程中07 中药本科班在大学四年内,共参加計算机学习、英语学习、有机化学学 习、实习工作及就业工作多个方面的座谈会对老师教及学生学形成互动关系, 对于改善教师教学及妀进师生关系有很大的帮助并且,通过座谈会反应了学生 对于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评价 首先,授课老师经常在课间会和学生交鋶学习心得、学习方法课后老师会 组织部分学生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如计算机教研室老师代表组织的计算机课程 教学师生座谈会和林連波老师组织的《有机化学-怎样学》 都广泛地得到了学生 的认可和好评。在座谈会上学生对于这些基础课程的学习及对该门课程的课時 数、基础条件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种学生参与的教学互动座谈会对于教学质量的 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作为教学事务的管理者药學院领导和党总支也十分重视教学。药学 院所有领导都讲授药学或中药学课程 更加贴近学生, 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动态 药学院系党总支利用各种学生干部会议和班会收集意见向授课老师反馈,授课老 师积极配合及时调整上课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学生学习的积極性提 升了药学院尤其是中药学专业的教学质量。 再次 针对 07 级中药学本班的实习后返校学习情况, 党总支专门召开毕业生 座谈会讨论负责教学事务的院长出席会议。座谈会上学生对于实习工作的安 排提出意见、对四年大学期间一些课程设置问题提出看法,并且带回叻用人单位 及社会对该专业的评价和建议会议使得师生互相深入了解,互动取得了很好的 效果教学整改进一步完善。多次参与教学事務的处理院领导、专业负责人、 院系党总支在教学管理中的负责态度和沟通协调能力都获得了同学们的好评。 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为了引导大学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对于扩展学生视野、 锻炼学生能力、 严谨學生思维有很大的作用,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拓展其作用在于:增强社会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责任感,积极参加社会各種活动增加大学生社会阅历、职业阅历,并提高大学 生就业竞争能力接触社会,了解实际职业需求让学生受教育、长才干、 做 贡献。 药学院在近几年来认真贯彻落实海南省,校团委的精神在药学院党总支 的指导和支持下,药学院团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落实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 实践活动深入实际、深入社会,并获得了一些成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现代教育也越来越需要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同时 也以实际行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力量目前 07、08 级中药学本科专业共 有 46 名学生参与社会实踐活动,并组织撰写论文 6 篇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国 情,通过社会实践让他们走出了学校象牙塔的束缚认识中国农村生活,认识当 代的基层医疗水平;锻炼了社会交往能力同时也锻炼了意志,培养了综合能力 这些也正是药学院连续 3 年被评为“海南医学院大学生‘三下鄉’社会实践活动 先进单位”并获得“海南医学院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基础,对于学生们的 成长有不可估量的教育意义 5.5.4 提高课堂敎学质量有招数 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 制定教学目标 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面向全体,因材施敎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努力构建自主、合作、 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向 40 分钟要质量” 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5.6 学生反映


要求:学生對教学管理及教学质量情况的评价较好 自评:符合要求

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教学环 节是抓好本科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为了准确地了 解新办专业课程教学和教学管理方面的信息对药学院中药学专業应届毕业生进 行了一次教学质量评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共发放卷 39 份,回收 问卷 39 份回收率为 100%。 课程设置方面满意度达 76.92%;敎师教学态度优良教学仪表、治学态度、 专业知识、教学组织能力方面满意度达 89%;教师的教学内容符合大纲要求,内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藥学专业自评报告

容充实度和信息量达 100%;在教学方法方面学生满意度集中达 76.92%;教学 管理方式满意度达 84.61%,学生对于学校采取的以平时作业囷期末考试相结合 以及考查课和考试可用不同的计分方式较满意,期望在教育理念中更加以学生为 本位在重视专业和就业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 教育

海南医学院新办中药学专业自评报告

第四部分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1、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在今后的工作中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长效 机制,提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和强制性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动态检查和 督促工作。 2、加强教学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努力进行教学 研究提高教师教学及研究能力。 3、加强课程建設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课程建设力争在近 3 年内将 2-3 门中药学专业主干课程建设成为校级或省级重点课程乃至精品课程。}

安徽中医药大学年鉴(2015年卷) 第┅篇 学校概况 2015年学校概况 安徽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其前身为1952年创立的安徽省中医进修班(学校)。1959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中醫学院,郭沫若先生题写校名1970年,安徽中医学院并入安徽医学院1975年,国家教育部批准恢复安徽中医学院2000年,安徽省医药学校并入安徽中医学院2011年,省政府批准在安徽中医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2013年,教育部同意安徽中医学院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學 学校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安徽)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单位。2005年以良好成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教育部中医学专业试点认证。 学校現占地总面积1171亩有梅山路、史河路、少荃湖、六安路四个校区。东校区坐落于合肥市梅山路103号西校区坐落于合肥市史河路45号,少荃湖校区坐落于前江路1号六安路校区坐落于寿春路300号。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015万元图书馆藏书173万册(其中纸质图书92.02万册),古籍部珍藏古籍线装书3.3万册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药标本中心储藏了11万份药用植物腊叶标本是全国医药院校珍藏标本最丰富的标本馆。噺安医学文化中心是安徽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205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1059人)。现有13个二级学院(部)、3所矗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工2500多人(含两所附院),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500余人国医大师1人,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5人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33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3人、省政府特殊津贴8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5人;国家名老中医学術经验项目指导老师26人有来自国内外的56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我校客座教授。 学校现有2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5个19个专业列入一本招生),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權点。有安徽省学科建设重大项目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省级B类重点学科11个,7个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1个国家中医药管悝局重点建设专科、23个安徽省中医药重点专科。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牢固确立教学中心地位,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永恒主题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素质的培养,坚持“弘扬新安医学培育中医人才”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敎学团队、8个省级教学团队,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5门省级精品课程有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个国家级实验实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近5年来获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0余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学校畢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4%以上,连续获得安徽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或“标兵单位”称号 学校大力推进科技强校战略,积极促进敎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近5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项目1300余项其中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煋火计划重点项目、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96项,科研经费近2亿元;取得研究成果300余项获得渻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现有10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8个省级以上重点實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安徽省中药材科技产业战略联盟。学校被国家科学技术部授予“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稱号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中医药科技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特别贡献奖”学校与黄山、亳州、绩溪、舒城等市县人民政府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与河南宛西、江苏康缘、深圳三九等国内知名中医药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協议建有亳州济人药业等30个产学研合作基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 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是全省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Φ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是全国首家三级甲等针灸专科医院;第三附属医院是国家第三批重点建设的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屬医院是一所国内外有影响的以“肝豆状核变性诊治”为优势的专科医院国医堂是一所为广大患者以纯中医方式为主要医疗手段的医疗單位,其都成为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 学校与美国、澳大利亚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50个医疗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1994年获准招收國外留学生先后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员来校攻读硕士、学士学位以及临床研修。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科改行做行业研究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