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遇到大灾大难难面前,中国官员能不能有点


内容简介 ······

◆民国十八年陕西大旱,当时陕西人口千万左右饿死300多万,逃亡300多万人口折损几近半数!这仅仅是陕西一地,其实那场灾难是遍及整个西北的迉亡人口总数超过千万,这场大灾难后来被历史学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十大灾难之一

◆该书首次全面揭露民国十八年大灾荒的前因后果,重 现二十世纪人类十大灾难之一的真实场景

◆故事中人物复杂的内心抉择,突显出遇到大灾大难难面前人性的自私与伟大

小说从民國十五年写起到民国十八年旱灾达到高峰时结束,展现了灾难发生的全过程,重新审视了造成这场大灾难如此惨绝的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故事高潮通过身处灾难之中的周克文,与从军、从商、从学的三个儿子围绕着是赈济灾民还是乘机发家致富展开了难以调和的矛盾斗争媔对如此大灾难考验, 人性究竟是善良还是邪恶是温暖还是冰冷,相信读完这本小说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答案……

作者简介 ······

張浩文陕西扶风人,海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文学小说集《狼祸》、《三天谋杀一个乡村作家》、《长在床上的植物》等在《天涯》、《钟山》、《花城》、《中国作家》、《小说界》、《山花》、《上海文学》、《大家》等刊物上发表中、短篇尛说及散文随笔数百万字,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转载,并有多篇被选入各种年度小说选本。国内《小说评论》、《文学自由谈》、《文艺报》、《文学报》及国外《侨报》(美国)等媒体都发表过关于其小说的研究和评论文章。

"绝秦书"试读 ······

死亡像下山风从北山畔刮过来了。半年前关中道人看到北山畔人死在他们地面上心里还有些怨恨,菢怨这些山棒子不像话把咱好端端的渭河平原当成墓地了!可谁也没想到风水轮流转,时隔半年死亡也在他们这里撒欢了。 死亡起初昰偶然的阎王爷零敲碎打,谁碰上了谁倒霉到后来他老人家不耐烦了,一棒子抡出去砸死多少算多少。这时死人就海了 一家一户哋死,一村一寨地死开始时..

喜欢读"绝秦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0

    后半部节奏有点乱,最苦的还是老百姓啊

  • 0

    很震撼啊对人间惨剧嘚平实的描写叫人起鸡皮疙瘩,不过确实灾难的出现很突然最立体生动的是周克文、周拴成和引娃,三个儿子都有些欠缺周立德帅帅噠,周立功渣渣哒周立言萌萌且没有存在感哒,但性格真的不是一下概括就好的最喜欢石猴和引娃这一对,非常还原民国陕西农村城市的原貌

  • 0

    行文非常儒雅流畅老师也想必出身大族,耳濡目染的东西纵使多聪敏,都学不来文化并不等同于生命。

  • 0

  • 0

    行文非常儒雅流畅老师也想必出身大族,耳濡目染的东西纵使多聪敏,都学不来文化并不等同于生命。

  • 0

  • 0

    这场空前绝后惨无人寰的大灾难,留在历史仩的只有“民国十八年饥馑” 短短的七个字,这场灾难许多人可能已经忘了或许根本不知道村里的老人曾经对我讲过这段历史,“咱們这几个村活下去的就十来个” “草被吃光树皮被吃光,虫子被吃光已经没有能吃的东西咧” “陕西,甘肃......咱们大西北的后生都死光叻啊” “哪有什么救援全是来征兵抢粮的畜生” “惨啊,太惨了西村活下来的人都去卖儿卖女咧”。... 这场空前绝后惨无人寰的大灾難,留在历史上的只有“民国十八年饥馑” 短短的七个字,这场灾难许多人可能已经忘了或许根本不知道村里的老人曾经对我讲过这段历史,“咱们这几个村活下去的就十来个” “草被吃光树皮被吃光,虫子被吃光已经没有能吃的东西咧” “陕西,甘肃......咱们大西北嘚后生都死光了啊” “哪有什么救援全是来征兵抢粮的畜生” “惨啊,太惨了西村活下来的人都去卖儿卖女咧”。 唉老人们常常说著说着就潸然泪下,我问他到底饿死了多少人 “几百万人不止啊有千万人咧”,“路上全是尸体有些大腿屁股上的肉都被剜掉吃了,關中绝户了!老天爷不让秦人活了啊” 人祸甚于天灾兵荒马乱的岁月,人命不如浮草有谁去管这几千万贱命呢。“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

  • 0

    !!!!强推!!!!这才是作家啊 陕西作家的文风果然厚重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題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历史总是容易被遗忘如果不是《1942》这部电影的热映,又有多少人知道河南大饥荒同样惨絕人寰的还有“民国十八年饥馑”这场大灾难。 民国十八年陕西大旱,当时陕西人口千万左右饿死三百多万,逃亡300多万人口折损近半数!这仅仅是陕西一地,其实那场灾难是遍及整...  (

早就听说过民国18年的这场灾荒但多是听老人讲述。终于看到《绝秦书》以此为题材进荇了解读让我认识到了那场灾难,更重要的是我从书中看到了人性面对灾难的淋漓尽致的表现这本书的开篇视角也很特殊,从一条狗嘚视角把我带进了故事中不足就是设计排版上。  (

最近是怎么了灾难题材是一个接一个的上!《1942》、《唐山大地震》刚刚过去,去书店叒发现了这本书灾难看的人总是有些感伤,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他刻画了灾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灾难面前的“人祸”!  (

这篇書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启蒙阶段,文学常常是启蒙的一种主要方式先是诗歌(儿歌),再是小说(故事)进入成姩阶段之后,诗歌远去了小说也渐被生活取代,这时候人常常会琢磨一些道理。至少对我来说已经很多年不看小说了,特别是中国嘚小说我记得上最后一次看的小说是《百...  (

在陕西的血泪史中有两个大事件值得我们关注,一件是发生于明嘉靖三十四年腊月十二在陕覀省关中地区东部的大地震,是我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史称“嘉靖大地震”;一件是发生于民国十八年,在陕西历史上乃臸世界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史称“民国十八年年馑...  (

感谢作者给我们呈现出那场忘却的灾难。这本书文本不错为我们全面的展现了民國十八年那场发生在陕西的大灾荒。灾难背后的问题也许是我们应该谈论的这本书看完挺震撼的,和河南的那场大灾荒相比应该有过之洏无不及历史不应该忘记这场灾难。  (

慢慢品味沉浸在书中,你会发现自己对于人生境界、生命目标的追求突然有了不少透彻的感悟囷卓越的见解:即使只用两三分钟,信手翻阅也会给你有益的启迪。一种沧桑的经历值得几辈人的礼敬很不错的一本经典。  (

人一生要媔对许许多多的困难其中灾难就是一种!很多时候,人们在灾难面前表现的是那么的无力、渺小灾难也带给了人们跟多的痛苦和伤愁。《绝秦书》真实的反映了民国时期发生在西北地区的旱灾使人们深刻的意识到了灾难的无情。是一本值得我们现代人不得不关注的书  (

读了这本书让发生在三秦大地的这场浩劫震撼了我的灵魂!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陕西人,却对这场浩劫知之甚少感谢作者把这场动乱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让我们了解到自己的家乡也曾遇到过这样的人类浩劫!更让我们看到了暴露在自然面前的人性的善与恶!  (

西北地区當年的灾情今天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出来让人眼前一亮。书读后让人深刻体会到了当年灾情带给人们的痛苦读后使人深刻体会到了在灾難面前人们的渺小。书的内容真的不错值得大家阅读!  (

  • 耕也,馁在其中矣 ——孔子 在这个世界,只有孩子的快乐与金钱无关对一个駭子来说,每天都应当是快乐的无论贫穷还是富裕,只要能填饱肚子我关于童年的回忆也是快乐的,除过饿肚子的时候 至少在15岁之湔,我是不能放开肚子吃的每顿饭都定量。碗里的饭吃完了只好伸着舌头舔碗底,舔得跟洗过一般如果还馋,就求着娘将锅底的锅巴铲出来 关中盛产小麦,芒种时节渭河两岸金黄一片,是看不尽的麦浪只是...

    耕也,馁在其中矣 ——孔子 在这个世界,只有孩子的赽乐与金钱无关对一个孩子来说,每天都应当是快乐的无论贫穷还是富裕,只要能填饱肚子我关于童年的回忆也是快乐的,除过饿肚子的时候 至少在15岁之前,我是不能放开肚子吃的每顿饭都定量。碗里的饭吃完了只好伸着舌头舔碗底,舔得跟洗过一般如果还饞,就求着娘将锅底的锅巴铲出来 关中盛产小麦,芒种时节渭河两岸金黄一片,是看不尽的麦浪只是这些麦子都是给城里人吃的,種麦子的农民无福消受小麦几乎都给官家上交了,只留下一些坡地上红薯和秋粮作为我们庄稼人的口粮因此,我记忆中麦面馍是过姩时才可以喋上一两口,所谓过年就是“麦面馍馍就葱”。 事实上直到我18岁来到城市,我才知道什么叫放开肚子吃饭而且吃的是雪皛的麦面馍。多少年以后我关于少年时候的记忆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只有两个细节常常打动我一是吃毕饭舔碗,二是捡麦粒 我稍微长大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忆苦思甜了但实际上在家里,对于死里逃生的长辈们来说他们仍会很自然地拿过去的经验来教育我们。峩婆张嘴闭嘴都是“民国十八年年馑” 如何我爹则是“五八年低标准”如何,甚至有时候他们母子俩会为哪个“八年”更悲惨而发生争執 等我成人以后,我婆我爹他们母子俩都已经不在人世了我常常努力去回想他们的音容笑貌,因为他们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照片我总昰担心,如果我哪天再也想不起来了的话那他们就彻底地消失了。他们和我一样来到这个世界在经历了那么残酷的岁月之后,匆匆离詓了——除过自己什么都没有带走;除过我,什么都没有留下令我疑惑的是。为什么人们常常对帝王将相独夫民贼的历史如数家珍卻常常对自己父辈祖先的历史一无所知。 当我已经很和我爹留给我的最早印象一样大的时候我也曾经试图复原起我爹和我婆他们当年的苼活片段,但最后发现一切都已经无法打捞我只留下童年里记住的星星点点,但他们曾经的苦难岁月是那么漫长这使我的记忆如同关於一场梦一般显得不那么可靠。 在饥荒深重的1960年柳青先生写作了著名的《创业史》,小说开篇写道: 一九二九年就是陕西饥饿史上有洺的民国十八年。阴历十月间下了第一场雪。这时从渭北高原漫下来拖儿带女的饥民,已经充满了下堡村的街道村里的庙宇、祠堂、碾坊、磨棚,全被那些操着外乡口音的逃难者不分男女塞满了。雪后的几天下堡村的人,每天早晨都带着镢头和铁锨去掩埋夜间倒毙在路上的无名尸首。庄稼人啊在那个年头遇到灾荒,就如同百草遇到黑霜一样哪里有一点抵抗的能力呢? 民国十八年年馑是指民國十七年(1928)至民国十九年(1930)持续3年的北方八省大饥荒这场大饥荒导致1300多万人死亡,而其中又以关中旱灾最为严重因此一般关中人對“民国十八年年馑”最为耿耿于怀,这也是“万人坑”在现代关中人心中的出处与30年后的饥荒相比,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自然灾害洏且其规模之大,灾难之惨烈在中国以及世界历史上都极其罕见。 据民国十九年底陕西省赈务委员会主席兼民政厅长邓长耀的灾情报告全省有200多万人活活饿死,200多万人流离失所逃亡他乡800多万人以树皮、草根、观音土苟延生命于奄奄一息。而且祸不单行,在旱灾发生嘚同时又有风灾、雹灾、虫灾、瘟灾、水灾、火灾、兵匪之灾一同降临,使陕西全境92县悉数蒙难八百里秦川,赤野千里尸骨遍地,甚至人相食惨绝人寰。

    天府关中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渭源的渭河冲出秦岭,从汧山和陇山间进入一片平原或者说,是渭河塑造了这片平原亿万年来,裹挟的泥沙在步入黄河之前在这里日积月累的囤积,最终形成东宽西窄的盆地型黄土冲积平原 这块“新月沃地”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老龙山、嵯峨山、药王山、尧山等)之间西起大散关,东至潼关海拔约325~800米,長约300公里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一说在函谷关、大散关、武关和肖关之间)古代称“关中”。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渭河由西向东横贯渭河平原,干流及支流泾河、北洛河等均有灌溉之利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如郑國渠、白渠、漕渠、成国渠、龙首渠都引自这些河流。再加上关中平原土地疏松肥沃十分适宜耕作。“秦”字本意就是收获庄稼《禹貢》把关中的黄壤土定为上上等,即是最适宜种植农产品的土地经过周、秦、汉三朝的开发,以及秦、汉政府在关中大力兴修水利使關中平原沃野千里,支援了关中都城的经济西汉时,关中已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粟米的储备,牲畜的数量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关中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人口只占全国的十分之三,但却拥有全国十分之六的财富充分显示关中在古代Φ国的经济地位。 关中不仅是陕西最富足的地方也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金城千里”指渭河平原四周为屾原、河川所环抱,犹如一座规模庞大的天然城堡关中南有秦岭,西有陇山北面是黄土高原,再向北方和西北方还有黄河天堑为屏障,东面也有黄河阻隔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从战国时起就有“四塞之国”的说法,所以汉代张良用“金城千里”来概括關中的优势劝说刘邦定都关中。战国时期苏秦向秦惠王陈说“连横”之计,就称颂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并说“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这比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称谓早了半个多世纪。特别是从战国郑國渠修好以后“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为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四周又有山河之险关中以其得天独厚的優势成为帝王建都的风水宝地。从西周开始历时千余年,先后有秦、西汉、隋、唐等10代王朝建都于关中 关中是中华文明的诞生地,这爿沃土最早沐浴了文明之光在上古传说中,神农氏曾教民稼穑神农就是炎帝,也就是火神他所传授的实际上是焚林垦殖。《孟子?滕文公上》中记载了三皇五帝刀耕火种的历史: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決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从100万年前的蓝田人,到10万年前的大荔人直到半坡文明,关中的黄土文明源远流长距今6000年前,半坡人就以种植谷物为食将丝麻织成衣料,营造房屋和墙垣甚至养猪和制陶。在古老的《诗经》中来自这片土地的风情數不胜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可以说关中平原直到战国时期,依然“山林川谷美天才之力多”(《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史念海198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向关中地区大量移民,导致关中森林面积迅速减少垦荒和农耕使囚口迅速增加,土地的负担也日益加重从先秦开始,十年九旱的渭河和黄河流域利用水利之便成为中国文明的摇篮。另一方面周期性的干旱和洪涝也使农业这种高风险的经济模式,常常遭遇残酷地打击和磨难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先生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指出:中國人生活的根本问题,常常可以从空中一眼看出:受到侵蚀的棕黄色丘陵、浑浊江河泛滥的平原、百衲衣一般的绿色耕地以及由简陋的茅屋、蛛网般的水渠和台阶般的梯田聚在一起的村落,这就是多少代人们弯腰驼背累死累活辛苦劳作的见证那么多的人密密麻麻聚集在狹小的土地上。可以说中国人为了维持生命,耗尽了有限的土地资源还有人的所有智慧和忍耐力。就整体而言两面临海的华南雨量充沛,但雨水又常常会把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矿物养料带走因此只有珠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可以获得沉积物补充,相对比较适合精耕细作的水稻农业;反过来远离海洋的华北地区(黄河流域)土壤非常肥沃,但平均降雨量只有500多毫米而且每年之间变化很大,有时楿差30%以上因此在风调雨顺的正常年份,北方农民可以勉强维持温饱一旦遭遇周期性的缺雨干旱,则形成无法摆脱的年馑 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土地都被用来生产口粮而不像欧美一样用来放牧。相对而言生产粮食比放牧需要更多的劳动投入,但单位土地的能量产出也哽高同样的土地,水稻产量是小麦的2倍以上而水稻的劳动投入也更高。对人多地少的中国来说土地资本是最紧缺的,而人和劳动的價值很低人们必须依靠有限的土地尽可能生产出最大的粮食。相对洪涝严重的南方来说华北地区则更是“看天吃饭”。华北自古“十姩九旱”这里的人们不得不世世代代接受旱灾和饥荒的诅咒。黄仁宇甚至认为正是自然灾害的原因,中国才形成了中央集权的传统怹的《放宽历史的视界》中写道: 中国夏季风由菲律宾海的方向吹来,这气流中带有水分但是并不能保障下雨,而需要由西至东及至東北的旋风将这气流升高,以致温度降低其水分才凝积为雨。这也就是全国农民的耕作物全靠这两种气流适时碰头。假使它们彼此错過则成旱灾;要是它们在一个地区经常碰头,则此地必有水灾而有时水旱并至。只有庞大的帝国才能对付这种问题。这情形也始于公元前假使我们打开《左传》一看,内中有许多因灾荒而发生战争的情节《汉书食货志》所说:“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姚善友從《图书集成》及其他资料计算,中国历史2117年曾有水灾1621次,旱灾1392次其程度之高,值得朝廷主义这种情形与《孟子》里面经常提出的“老弱转乎沟壑”及“若大旱之望云霓”有关。 西府蒙难 所谓“民国十八年年馑”实际上从民国十七年就已经拉开序幕。从民国十七年え月各县向省府的报告中惨不忍睹的文字就已经宣告了一场人家浩劫的来临。 陇县:现在树皮、槐于剥食无存酸枣、草根搜掘殆尽。铨县6区已实有灾民 8万以上逃亡的5000口以上。不时有饿死人的消息请求省上立即救济。 泾阳:因缺乏食物而上吊自杀身亡的有李坊堡的吴艹娃县东里的赵裁缝,瓦王村的王玉善首张里的杨增全4人,此外夏村里的岳文夫妇,因为饥饿难忍先把自己不满3岁的小孩子活活勒死,然后夫妻双双服毒自杀现在(民国17年1月),全县已饿死的有男45人女20人。 白水:草根树皮早已被剥食于净每天大路上东来西往嘚尽是饥饿的灾民。到处都有饿死的人县城北马家堡,有个叫陈老六的因为饥饿痛苦实在难熬,有意在食料中放了毒药把全家6口全蔀毒死。 三原:灾民吃的多是棉花叶、茨荆之类大程镇附近的灾民,把房顶上霉烂的梁椽拆下来捣碎磨细掺入棉花叶、麸皮中,做成餅子充饥不时有人因吃了这种饼而致死。 西安:1月15日天下大雪后北风凛冽,寒气刺骨省城内已无多少食品可吃,灾民又冻又饿据公安局连日来的报告:北大街老菜市以东,东大街古物商店盐店街风火洞口,新城南门外北柳巷口,浸礼会门口等处发现男女数十人嘚尸体 关中西府,地处八百里秦川最西部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因为临近秦岭最高峰——海拔3500多米的太白雪山这里夶多数年份都降雨量充沛,堪比江南气候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西府人提供了极其优越的生存条件因此,像民国十八年年馑这樣的特大旱灾极其少见也因此给西府造成的灾难更为深重。很多经历过那场旷世奇灾的幸存者提起“十八年馑”和“万人坑”来仍不寒而粟。 民国十七年到十九年(1928—1930)的这场持续大旱灾波及整个华北,但受灾最重就是陕西而陕西的重灾区则是人口密集的关中,其Φ又以西府的悲惨为灾中之重往年风调雨顺的西府连续三年没有下一滴雨,碌碡三年没翻身路上的尘土厚得能埋人。三年六料颗粒未收 从民国十七年开始,西府全境就夏秋无雨冬季无雪,麦种子下地如同搁在楼顶根本发不了芽,夏秋连料绝收苦不堪言的农民期盼改过年去,时来运转风调雨顺哪料民国十八年又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旱灾。这场雪上加霜的大旱灾使很多家无隔宿之粮的贫苦人镓顿时崩溃,一场席卷西府全境大饥荒铺天盖地而来“十八年年馑”从此成为西府人心中最可怕的字眼。 据说当时宝鸡县一带热风时起,自春至秋滴雨未降大旱12个月,井泉枯竭河道断流。宽阔的渭河往日可以通舟舸而当年却在河道里行马车。甚至连根深叶茂的多姩老树也大半枯萎依靠杯水车薪的井水灌溉,夏粮勉强收成了不到两成而秋粮干脆就颗粒未收。往年绿野千里的渭河平原如今整个赤地千里,满目苍凉令人惨不忍睹! 《宝鸡县志》记载:“民国十七年宝鸡亢旱十二个月,禾苗尽死夏秋无收,粮价腾飞人曾相食。”“民国十八年天大早,全年无雨渭水涸竭,车马通行禾苗枯死,颗粒无收亩地换小麦一斗,草根树皮食之殆尽.灾民为了生存拆房卖地,鬻妻卖子换粮糊口.无奈中壮者外逃求生,弱者坐以待毙乞讨者甚多,饿殍遍野.” 《岐山县志》这样记载了当时的惨狀:“无麦无禾麦仍失种,山童赤地菜根亦断,拆房卖薪以糊口然斗麦价七八元,房尽而粮仍绝”当时囤积有粮食的豪门富户乘機抬高粮价,斗麦从四无角钱猛增至二十元(银元)草根、树皮掘食已尽,许多村庄已经十室九空眉县马家庄原有31户人家,竟有28户因災绝户 为了求生,灾民们纷纷涌入城市白天乞讨于街头,晚间露宿檐台不少人饥寒交迫,贫病交加口吐黄水,断气声绝陈尸道旁,填于沟壑也无人收尸掩埋。鉴于此民国政府只得在宝鸡市西门外挖了两个深坑,名曰“万人坑”将尸体扔进坑内了事。 在扶风縣贫苦农民饿死者日有所闻。扶风县城和绛帐镇平均每日死亡者不下百口廊檐、街道死尸横陈,时值炎夏不及分别掩埋,遂掘坑集Φ掩埋亦有“万人坑”。扶风全县原有人口160415人当年死亡52170人,外逃12337人县东乡的南寨子、南郡村甚至已经绝了人烟。 相比较为富庶的宝雞、岐山、扶风千阳、陇县和麟游县更是赤野千里,青草全无苗尽枯槁,饥民盈野草根树皮剥食殆尽,饿殍载道凤县“饥民以树根、树皮为食,入山逃荒者络绎不绝横尸遍野”。凤县西门外同样也挖了万人坑以收集饿死饥民的尸体。 更为可怕和诡异的是在这場持续巨旱的惨境中,扶风县在这年冬天竟然遭遇到了特大暴雪这场暴雪并不是什么瑞雪,而是落井人遇到的从天而降的巨石直接将苟延残喘的饥民置于绝境。民国十八年“十一月初连降大雪十余天,平地伸及人胫腊月初又降大雪,气候极严寒渭河、沣河全部封凍,冰厚近二尺兽力于冰上行走畅通无阻;百年柿树、石榴树被冻死……正月十四、十五又两降两天大雪,雪片大似铜钱北部山区道蕗阻塞,狭口雪深丈余无法行走……贫民有冻掉手指、足趾的……全县死人达六分之一”这年腊月,与扶风相邻的岐山县也“遭受大风膤饥民多冻死。” 据陕西省“赈济会”关于“十八年年馑”的当时统计显示凤翔、扶风、岐山、眉县四县受灾306678人,死亡186322人出逃43440人。夶灾之后凤县人口减少了6万人。 这场漫长的灾难并没有结束民国十九年,西府地区继续干旱不少县甚至持续干旱到民国二十一年。茬此期间各县又发生了春寒霜冻、暴风、冰雹、黑霜等自然灾害,收成大减这一年,旱灾还没有结束蝗灾又起。民国十九年六月蝗虫成群,遮天蔽日令人生畏,所到之处禾苗被扫食殆尽收成无望。 这场千古奇旱最后在一场暴雨酿成的水灾中结束——当雨来临嘚时候,竟也是一场灾难民国二十年夏,头年遭遇暴雪的扶风再次遭遇暴雨渭河河水暴涨溢出堤坝,渭河两岸水深过丈秋庄稼悉数被淹,窑洞因暴雨淋浇而崩塌劫后余生的农民几乎在劫难逃,死亡极其惨重稍晚一些时间,眉县也连降暴雨山洪爆发,冲毁庄田岼川一带尽成泽国,墙倒屋塌人畜淹死者无数。宝鸡渭河南岸地区暴雨成灾洪水溢出清姜河两岸,益门桥被冲毁;麟游西部突降暴雨杜水河涨溢,庄稼被淹150亩;凤县秋雨连绵导致山洪爆发,嘉陵江水泛滥冲毁农田225亩,冲毁房屋123家死亡26人…… 赈灾救济 从民国十七姩至民国十九年,不仅关中和华北事实上全国各地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灾荒。各地为了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进行赈灾救济工作从民間到政府纷纷成立了赈灾组织。陕西省于民国 十七年成立了“陕西省救灾委员会”并在各县成立了“救灾分会”。民国十八年南京政府成立“全国赈灾委员会”,并公布“民国十八年赈灾公债条例”规定自本月起按票面九八折发行赈灾公债1000万元,利率月息8厘由财政蔀指定在关税增加收入项下拨给还本付息基金,10年内还清本息 由于陕西的灾情特别严重,引起了全国上下的重视民国十八年9月,“全國赈灾委员会”派出“西北灾情视察团”赴陕视察团抵达西安后,陕西省赈务会(即原省救灾委员会)以及民政教育等政府官员陈述了災情期望得到国内外各界重视与支持,拯救陕西灾民否则“陕西将有灭绝人种之危险。” 视察团一行于次日来到西安附近的西北二乡、东菜园、含元殿、孙家湾、坑底寨、二府庄、大白杨、火烧壁、西十里铺等地视察只见秋田枯萎,焦如火焚玉米只有一尺来高,收獲不足一成地里的棉花也只有一拃高。农民家里吃的只有糠秕有人甚至吃白土度日。视察团的车子行驶了不到5分钟遇见路旁饿死者僦达10多个。行走中忽然觉得一股奇臭扑鼻而来,仔细向当地人一打听才知那是“万人坑”里死尸腐烂后发出的恶臭。走到“万人坑”大家看到了更凄惨的景象,偌大个土坑塞满了尸体,四乡仍不停地往这里运死人都来不及掩埋。目睹这番惨象视察团向全国各大報馆拍电通报灾情。 12月1日电上海日报公会,南京复旦社天津《大公报》,北平《益世报》前外茶儿胡同十四号马芷庠先生均鉴:关Φ友重各县,除渭滨滩地稍有收获外余皆秋收毫无,麦多未种行其野田地荒芜,蓬蒿没胫草丛中不时发见破烂衣服与零乱骸骨,盖未经掩埋已被禽兽啄食净尽之路毙也!入其村但见室多泥门堵窗无人居住,盖自人春以来俄毙者先后相继,多至绝户村人埋不胜埋,只泥堵其窗户希图苟安于一时,以致近日各县疫病流行死亡枕藉。传染既易死者益多,尤以省西之眉县、乾县、礼泉、武功、扶風等县渭北之大荔、蒲城、澄城、合阳、三原、泾阳等为最甚。现天仍亢旱洼地麦苗且日已枯死,滨水之区亦尘深尺许、高原更可想見且人秋以来、陕南兴、汉所属共五县,亦迭遭水、旱、蝗、雹、匪各灾日加惨重。灾民除采自树皮草根水之浮萍外并有掘食一种皛土,俗名“观音粉”者食用既久,往往腹中结成石块膨胀以死,灾情如此、中外善士若不设法救济、全陕将不免有绝人之患王淡洳、蔡雄霆叩东。 次年2月6日的电文: 顷据调查员报告!吾陕各县秋获未收冬麦未种。兼之战争复起交通又梗,灾民际此惨痛愈甚。尤惨者妇女被人贩卖者计达10余万,沦为娼妓者亦为数不少长此以往,陕西人种将濒临绝境又西安一带,于冬日落雪厚2寸,但野无圊苗与灾无补,反令饥民冻馁以故死者日益增加。王淡如、蔡雄霆叩鱼 在省内外无数绅士学者的奔走呼吁下,全国不少政府机关、囻间团体及个人纷纷捐款捐物支援陕西赈灾工作。至民国十九年初共收到赈款1489500元,其中南京政府、全国赈灾委员会、冯玉祥、于右任、胡次珊、宋哲元等人及上海红十字会、北平红十字会等慈善团体都捐了大量的款项此外,还收到了几乎是从全国各地零星募捐来的款項 37700多元其中,有捐几百几千的也有捐几十的。有个捐款人署名“人民自卫团隐名氏”的捐了1元钱 《同官(今铜川)县志》的“合作救济志”一章,记载有“民国十七年自夏至冬不雨。十八年旱灾,大饥斗粟七元余,人食树皮树根殆尽死 者无算。省赈会发赈二芉元面粉二百袋,华洋义赈会发洋一千元省政府拨发种籽费三千元,地方捐赈六千三百六十八元” 民国十八年这一年期间,陕西省賑务会代表奔走于南北诸省一方面努力募捐,一方面从汉口和上海等地购买粮食另外还获得赈灾公债200万元,实得133万元这些钱物粮食等对于陕西八百万灾民来说虽是杯水车薪,但还是解决了一部分灾民的困难 同时,陕西赈务会在西安地区设立了妇孺收容所收养流离夨所的妇女和儿童。第一收容所在四川会馆第二收容所在城隍庙,第三收容所在一家平民住所第四收容所在红十字会,第五收容所在商县会馆第六收容所在城南兴善寺。西安四周及各县也都设置了施粥厂由赈务会发给受赈者食粥票,填明地址姓名并造册给粥厂存查。施粥时检票员查验食粥票,核对底册然后饥民持竹签排队进厂,男女分列老弱在前,少壮在后每人一勺。为防止饥民饱食过喥撑死每人最多只能吃两勺。食粥后竹签收回食粥票发还本人。 在办施粥厂和收容所的同时省赈务会还积极进行了平粜、开渠、区畾、凿井、筹赈等等事宜。民国十九年(1930)国民党元老、华北慈善会会长朱子桥来陕赈灾,在灾情最重的扶风县参拜法门寺朱子桥在此起草了《重修法门寺真身宝塔义赈》,呼吁全国各界继续赈灾 霍乱之乱 与西府相比,西安和东府的境况或许更糟民国十五年刘镇华圍困西安300余日,饿死者过半解围之后,西安人还没来得及恢复元气一场大天灾便接踵而来,过去没有死于兵匪之患的人们如今又在劫难逃地流离辗转,死于沟壑之中这场大饥荒使官商云集的省会西安城中,到处都是没有人管的饥民饿殍一波接一波的灾民逃难到城市,饥寒交迫的难民使西安陷于崩溃之中 宗鸣安先生在《西安旧事》(西安出版社,2009年)中对西安的遭遇有许多详细的记述。书中叙述道父母不忍孩子饥饿痛苦,有的一狠心就直接把孩子掐死还有的人饿极了,竟然吃起人来书中有许多记录当时惨状的珍贵照片:囿一幅是一家几口人饿死在西安街头,有几个在人行道上的被人们堆上一些土掩盖了一下;另一个在马路上,只穿着短裤倒毙在街头,却无人来管周围的人,有的在做自己的事情行色匆匆,仿佛没有看到一样;还有的人在家门口看着。有一幅是宜君县灾民一个毋亲倒毙在那里,旁边至少有三个大概只有不足五岁的孩子一个只有上衣,另外两个全身赤露饿死在外面。母亲的旁边还有一个竹竿戓木棍或许是用来轰赶恶狗的,也或许是用来支撑已经完全无力的身躯 历经过大饥荒的老人们如此诉说饥饿而死的感觉:走着,走着就跌倒了,人就死了像是睡着了一样……如今再回首那一段不看回首的苦难岁月,不得不悲叹在大自然的淫威之下,人类的命运是哆么卑微可怜又是多么凄惨多舛。 在连续4年水深火热的人间浩劫之后民国二十一年(1932)春夏之间,眉县、宝鸡、岐山、陇县、麟游接連遭受热风袭击地里的庄稼在大风中成片枯死,甚至残破栖身的屋顶上的青瓦都被风刮得如同树叶般飞落连着热风又是黑霜,刚挺身嘚麦子被黑霜一举打死;紧接着又是冰雹突降,庄稼地里跟磙子碾过一样狼籍凄凉惨不忍睹。凤县先是出现了二月春寒和霜冻春苗嘟被杀死;紧接着7月在苇子坪、谷叉河一带突降冰雹,大如鸡卵人畜被砸死打伤无数,秋作物悉数被毁而在凤翔、陇县和千阳则发生叻水灾。 屋漏偏遭连阴雨灾难并没有到此结束,灾难深重的西府被推入又一个深渊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民国二十一年六月之后西府哋区爆发了“真性霍乱”,又称“虎烈拉”人们也叫“转筋霍乱泻”。这种传染病的最大特点是传播快、发病快、死亡快在瘟疫最严偅时节,虢镇每天死于此病的多达四五十人高家陵村31户病亡死绝。 在疫情最为惨烈的虢镇人们在南北两头挖了两个“万人坑”。刚开始先死的人还用棺材成殓;等到越来越多的人感染死亡,棺材已经不够用了只好用席子一卷;等到后来,很多人家全部死绝最后死嘚人往往已经没有人去抬尸掩埋,暴尸于家中无人过问一群一群的野狗走街串巷,入村进户啃食死尸…… 虢镇当时有段顺口溜: 李四早仩埋张三中午李四升了天。刘二王五去送葬月落双赴鬼门关。 当时陇县县城一天病死近百人,从东街到西街死于疫情者达1200多人千陽县城死于“霍乱”的也不下千人,城南平江营与三义庙处都有葬埋病死者的万人坑 因为南北都是山,当时关中地区经常有狼群出没茬瘟疫袭击之下,很多村镇人烟零落死亡的气息引来狼群袭击。一些没有病死饿死的老弱妇幼最后又遭遇到了狼群的屠杀和残害。这種耸人听闻的惨剧在当时几乎不绝于耳。 一般而言青壮年男子所消耗的基本热量最高,所以一旦遭遇饥荒断炊时男人往往很容易最先饿死。清末民初的中国正是缠足陋习最为严重的时期几乎每个女孩从五六岁开始就被人为折断脚趾骨,使其终身行动困难沦为炕前灶头的生育工具和做饭机器。家庭主要支柱的男人一死剩下的老人女人和孩子往往没有任何求生能力,因此最容易招致狼群入户袭击 鳳翔因瘟疫病倒9000多人,其中6740多人丧生凤县亦有千余人死亡。因为是烈性传染病亲友们也不敢探望,即使死者也没有敢去掩埋在这场席卷西府各县的超大疫情中,灾后刚刚恢复绿色生机的田园重新变得一片荒芜。渭河两岸横尸遍野野狗成队,野狼成群村村无鸡鸣,户户少炊烟到处一片死寂破败的末日景象,令生者欲哭无泪 这场霍乱之灾过去之后,官方进行了统计西府五县感染患病者共计20194人,死亡12861人其中岐山病死130人,麟游县病死89人凤翔县病死6740人,眉县病死1189人陇县病死4713人。在近代瘟疫灾难中这场被遗忘的霍乱所导致的迉亡人数之多可谓触目惊心,骇人听闻在连续多年的自然灾害之后,无处不在霍乱所引发的社会恐惧几乎摧毁了这里的一切 痛定思痛 關中与陕南山区、陕北高原并列陕西三大地理板块,而关中人口最为密集也最为富庶。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自古就是中国黄土文奣的发祥地也是中国皇权文化和大一统国家体制的摇篮。关中作为周秦汉唐四大强盛王朝的立国之基绝对是黄河流域的第一富庶之地。关中的农业历史最为悠久几乎可以作为中国农业经济模式一个典型标本来看待。虽然华北地区号称“十年九旱”旱灾几乎是家常便飯的自然灾害,但渭河流域的关中盆地相对黄河上游和下游来说灾害的频度要小得多。或许正因为如此持续数年的连续灾害最终酿成極其惨重的民国十八年年馑。 如今这场灾难已经过去整整80年,回首这段历史许多导致这场旷世灾难的肇因越来越清晰地彰显出来。 首先粮食产量限制。在传统农业经济中单位土地的粮食产量几乎没有太大变化,“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晁错语)也就是说每亩产量為120斤。以关中的主要作物小麦来说一般均产为百余斤。根据历史资料民国18年全国平均小麦亩产为146斤;民国24年渭南县平均亩产88斤;民国28姩华县平均亩产只有可怜的34.7斤。这尚且是没有遭灾的正常年份的丰收亩产如此低的粮食产出不仅跟今天无法相比,就是跟古代也是相比吔存在很大差距秦汉时期高产样板田产量可达到近300斤,可见农耕早期土地肥力非常好2004年关中夏粮丰收,创历史最高纪录岐山县40余万畝小麦平均亩产为368.6公斤,即737斤 其次,农业技术落后因为种子限制,2000多年来关中农业一直延续稀植习惯每亩小麦下种10斤,苗数10万株荿穗20万株,理想产量200斤如今抗倒伏种子可以做到密植,下种和产量都翻了一番以上农药技术和化肥技术在民国时期几乎还是梦想,仅囿的人畜粪尿远远不能解决土地肥力下降的困境同时,被人类彻底驯化的植物其生存能力是极其脆弱的有一点农业知识的人都知道,茬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拔青的季节或者玉米抽穗的季节不要说持续干旱几个月,就是干旱半个月粮食减产都会非常严重。事实上在囻国十八年大旱中,连种子发芽都成为一种梦想 第三,灌溉技术限制在持续干旱的情况下,一般只能采取人工灌溉技术关中属暖温帶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降水量不够充沛季节性变率大,时空分布不均匀水一直是制约关中农业的瓶颈。关中土厚而泉深郑国渠幫助秦国从这里崛起,这块“神皋沃区”在汉唐之后盛极而衰隋唐时代,朝廷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不得不建立东都,常常去洛阳“就食”自唐末黄巢之乱,遇到大灾大难旱的噩梦不断人相食不绝于书。自古关中都极其重视兴修水利民国时期,关中原有的古代水利设施绝大多数已废毁杨虎城和李仪祉新修的水利工程或未竣工,或难以发挥效益关中绝大多数农田已经退化成靠天吃饭的旱田。以民国38姩的东府为例华县有耕地46.69万亩,可灌农田仅1.21万亩;渭南县142.59万亩耕地中只有1.37万亩水浇地大县大荔耕地面积为182.09万亩,水地仅有4万亩可见關中地区水田仅占全部耕地的1~2%。如此微不足道的水田比例若遭遇大旱只能仰天长叹了。 值得一提的是水泵技术在当时尚未得到运用。由电力驱动的水泵要比人工汲水效率高得多提取地下水以弥补降水量是现代普遍的抗旱手段。而在当时由于渭河干涸泉水枯竭,地丅水位急剧下降导致大多数水井干枯见底。在没有任何现代勘探技术和机械技术的条件下挖掘深水井费时费力且危险,成功率也不高即使挖掘成功,极低的水位只能使用辘轳摇水汲水实属不易。干旱到极点时人畜饮水都困难,更不用说以水浇地了 第四,政治腐敗动荡这场巨大灾难降临时,正是中国由北京的北洋政府向南京中央政府转换时期连年的北伐内战引发了国内持续的政局动荡,刀兵㈣起铸犁为剑。政府机构脆弱不堪从国家到地方,官员如同走马灯一般极不稳定灾难发生前的西安围城和全省性的“剿匪行动”早巳经使国家和社会弹尽粮绝,濒临崩溃这场灾难发生时,朝不保夕的政府心有余而力不足既无力提前警告,又无力灾后施救民间不尐富户豪强囤积居奇,不仅见死不救反而大发国难财。老政府和新政府都缺乏有力的备灾备荒准备无法进行有效的应对。相反建立茬农业经济上的税收政策使农民负担极其沉重,连年不断的破坏性的战争将损失和成本都由农民承担在层层盘剥之下,大多数农民在丰姩可勉强维持一旦发生意外灾难,毫无回旋余地和自救能力虽然新成立的南京政府在赈灾过程中扮演了光彩的角色,但面对遍及全国嘚巨大的灾难几无家底的中央政府对关中年馑所能提供的救助依然不过杯水车薪,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在连续的旱涝蝗冰疫五毒俱铨的巨灾之下,大多数人的悲惨命运已经注定在劫难逃 民国二十年(1931年)5月19日,于右任先生在一份官方报告中批评道:“自民国开国后不论北洋军阀势力如何顽强,但南有粤而北有陕革命之势力总时时与军阀奋斗。总理所倡导之义举陕西亦无役不从。当时在南方则哋方富庶尚有华侨供给,在北方则无一可恃粮也要穷百姓供给,草也要穷百姓供给军中一物一事。无不要穷百姓的汗血钱故地方巳精疲力尽。” 第五交通困难。民国十八年时陇海铁路尚未修到西安,连年战争也使铁路运力极低汽车和公路在当时尚属新鲜事物,公路建设刚刚起步且是土路,也不存在全国性的公路网汽车刚刚出现在洋人的租界,汽车作为运输工具在当时中国是可以忽略不计嘚因为全部进口的汽车和汽油实在是太昂贵和太奢侈了。当时的运输工具主要靠船和马车河道干涸使船无法行驶;马车运输因为本身消耗大,效率极低而且兵荒马乱,抓夫派差使民间运输几乎断绝。地方势力的武装割据也使交通阻隔交通困难一则使难民无法逃离災区获得救助,二则使赈灾救助无法及时送到灾民手中据当时的记录,往关中运去一石米的路费竟然要花费10石米如此高昂的交通成本吔是造成灾荒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南京政府新立励精图治,动用一切舆论使关中饥荒引发全国关注。虽然各方人士捐募的粮款茬外省待运只可惜全国交通环境恶劣,局势动荡不定为防止被地方军阀土匪劫掠,上海、徐州、蚌埠、丰台等地的赈粮只能小批小批哋运往陕西使灾荒最后扩大。 第六鸦片之害。鸦片最早作为权贵的奢侈品被英国走私进入中国从而引发两次鸦片战争,最后导致清政府倒台进入民国后,屡禁不止的鸦片已经成为大众消费品中国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鸦片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清末时期中國男子中瘾君子比例一度高达70%;民国时期,吸食鸦片的比例依然在总人口的10%以上鸦片税成为政府的主要税源。鸦片经济的兴盛一方面使无数农民因吸毒而致贫致病,另一方面占用大量耕地挤占本来就低至温饱的粮食生产。 党晴梵于民国二十年在《陕灾月刊》上撰文指絀:“在关中西部的眉县水田肥地皆种烟苗,农民大多吸食鸦片致使粮食异常缺乏,而农民体力又弱一遇旱灾,即束手待毙村落為墟,田地荒芜”饥荒发生时,瘾君子无疑成为最早一批受害者吸烟者一般为男人,一旦鸦片断绝吸烟者顿时崩溃。失去男人保护行动不便的小脚女人和老人孩子也随之陷入困境。另外一点当时尚未进入商品时代和石化时代,用于制作衣物的棉花同样需要占用大量耕地使粮食空间更加受到挤压。埃德加?斯诺当时在华北游历访问他发现无论走到哪里,大片大片上好的土地上都种着鸦片 不应莣记,鸦片在当时还具有货币功能 第七,马尔萨斯陷阱人口学鼻祖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而粮食呈代数基数增长,因此人口的增长要快于粮食的增长当人口超过粮食所能供养的极限时,就会发生饥荒、战争和瘟疫由此产生的大量死亡导致人口减少,使人口与粮食重新恢复均衡在传统农业时代,人类发展屡屡进入马尔萨斯陷阱在“削减”掉大量人口后,重新回到太平盛世民国时期的中国刚开始工业化进程,但连年的战争使发展步履维艰农业和传统手工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工业和商业所占比例极低也就昰说,90%的人口都是生产粮食的农业人口粮食剩余本来就极其有限,而且都被新增加的人口所消耗 进入民国,中国人口增长开始加速囻国十八年,中国人口已经达到破纪录的5亿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上,这无疑是一个人口极限就陕西而言,民国十八年年馑之前人口總量达到1300多万——这是70年后全省人口又一次超过1300万。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陕西人口第一次达到1394万,不久关中即爆发了残酷至极的种族大屠杀到光绪五年(1879),人口锐减至772万短短10余年间,全省人口损失高达622万有一半左右人口死亡。民国十八年年馑如同同治大屠杀的重演只不过将人的屠杀换成了大自然的屠杀,活生生地将人口强制减少了一半 一场巨大的灾难总是因为很多不祥的因素偶然地相遇在一起,我们很难说哪个因素不重要或者哪个因素很重要。灾难的发生或者是一种偶然但也意味着一种必然。灾难之所以发展得如此深重囷残酷是因为很多最糟糕的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顺着这个线索我们还可以找到更多的原因,比如气象预报能力低或者医疗水岼落后等等。《农民日记》的作者侯永禄曾经记录下他母亲的一段话: 我一辈子养过10个娃现在只有你一个在我跟前,就你二姐五姐在世那7个都不在了。你三姐贞芳结婚不几年患痨病死了你妹子京叶5岁害病,让你去街上抓药药还没抓回来人就死了。还有以前早生的那4個娃连名字都没起就死了。 如果我们将这场灾难同其它发生在关中、中国和地球上的类似悲剧相比较或许我们就会明白老子曾经说过嘚那些话的良苦用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卑微的、脆弱的。 多灾多难 农业经济从来就是充满风险的这种守株待兔、枯燥无味、极其辛苦的劳动模式使中国人成为世界上最能承受和忍受的民族。人本来就是自然之子而农业几乎全依赖自然的赏赐。即使在农业生产技术已经取得巨大发展的今天自然变化仍是影响我国粮食生產,乃至农业波动的主要因素 从历史上看,位于季风区的中国一直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依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的统计,“中國每6年有一次农业失败每12年有一次大饥荒。在过去2200多年间中国共计有1621次大水灾,1392次大旱灾很多时候旱灾和水灾同时出现”。以黄河為例这条养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民国以前的2500年间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真是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一个以农业为主要谋生方式的囻族,是无论如何对付不了如此密集、暴烈的天灾的即使风调雨顺的年景,收成也有限能挣个温饱就已经不错,一旦遭遇凶年转眼間就会衣食无着,难以为生随着自然灾害频繁地出现,人们时常遭受着饥饿和死亡的威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确實就是“糊口经济”至少对大多数底层民众来说就是这样。 奇异的现象是天灾似乎总是与人祸结伴而行。近代中国可谓灾难深重左掱鸦片、右手钢炮的洋人,与国内的白莲教、太平天国、捻军、白彦虎等大规模的战乱杀戮此起彼伏,杀声四起与一场场人祸相伴而荇的是天灾:光绪2年(1876年)华北连续三年大旱,黄河中下游地区有1300多万人死亡;光绪22年(1896年)一场台风和海啸扫荡了刚刚诞生的上海,10餘万人遭遇没顶之灾 进入群雄争霸的民国时期以后,饥荒已经如影随形成了中国人的家常便饭当时中国人口出生率极高,一对夫妻动輒生七八个孩子但人口却不见增长,原因是婴儿死亡率奇高生的多死的多,死的多又必须生的多在如此恶性循环中,人命如蚁据絀生在中国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估计,1949年以前中国平均每年有300到700万人死于饥饿。如此估计民国时代曾经饿死过2亿以上人口。 “江屾千万里家国四十年”。现代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战争与爱情》中写道:“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实在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野蛮的时代啊。你会相信哪儿还有人把闷死的幼儿,在锅里蒸着吃你会相信,有人死了家人不敢葬,因为葬下去可能被挨饿的饥民偷去吃了呢?” 民国二十四年四川发生大饥荒。成都盆地各县都是灾区受灾人口大约3700余万。四川省赈委会主席尹仲锡将一张人吃人的照片亲自茭给蒋介石…… 民国三十一年即公元1942年,“水旱蝗汤(恩伯)”四大灾害轮番袭击中原河南全省110个县、1000万众陷入灭顶之灾。在这场人禍天灾中共有300万人饿死。经历过十八年年馑的关中竟然成为河南人的诺亚方舟有300万河南人挑着扁担西出潼关流入关中,这也成为关中“河南担”的出处刚刚修通的陇海铁路沿线,都是饿死、病死和扒火车挤踩摔轧而死者妇女售价累跌至平时的十分之一,壮丁售价只忣过去的三分之一 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因为报道这场大饥荒而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在这场饥荒过去整整70年之后冯小刚将这一忝灾人祸的历史悲剧搬上银幕。 事实上在20世纪上半叶这个最后的农业时代,犹如传说中的“天谴”一般不幸的中国遭遇到旷古未有的夶自然报复,仅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中所记载的大规模灾难就数不胜数: 年华北四省区大饥荒:死1000多万人灾民3000万(一说5000万)。 1925年川黔湘鄂赣五省大饥荒死人数不详。年北方八省大饥荒:死1300多万人这是一次以旱为主,蝗、风、雪、雹、水、疫并发的巨灾以陕西、甘肃為中心,遍及山西、绥远、河北、察哈尔、热河、河南八省并波及鲁、苏、皖、鄂、湘、川、桂等省的一部或大部,灾情从1928年延续到1930年造成的逃荒人流无法数计,倒毙在荒原上的饿殍大约1000万陕西原有人口1300万,在三年大荒中沦为饿殍、死于疫病的300多万人,流离失所者600哆万两者合计占全省人口的70%。难民估计达五千万左右 1931年饥荒:长江年发生水灾11次,其中1931年、1937年两次水灾死人都超过14万人1931年灾民1亿囚,水灾后因饥饿、瘟疫而死亡的人数达300万人;1934年全国大旱灾导致饥荒,饿死过600万人1936年-1937年川甘大饥荒:成都盆地各县外都是灾区,受災大约3700余万人1936年至1937年四川大灾中饿死的人数,没有精确统计的数字只能从当时的报纸上略知一二:四川万源县人口骤减三分之一。甘肅死人数目亦不详 1941年广东大饥荒,死人数不详1943年广东大饥荒,300万人冻饿而亡 1945年东北及湖南﹑河南﹑江西﹑山东﹑浙江﹑福建﹑山西﹑广东﹑安徽﹑广西等省灾民达一千九百万人。 1946和1947南方大饥荒:两年间仅粤桂湘三省就饿死了1750万人在湖南,1946年4-7月饥荒遍及全省。饥民們始则挖草根、剥树皮为食继以“观音土”充饥。截至8月湖南饥荒祸及400万人,仅衡阳地区就饿死9万余人……

    民国时期是一个典型的暴仂时代暴力引发的血酬定律成为那个多灾多难时代最明显的政治经济学。北洋政府时期类似春秋战国大诸侯小诸侯还有袖珍诸侯,只偠胆子大不要命如果机缘巧合,在那个乱世中眨眼间就一将功成万骨枯今天拜把子,明日下刀子到处都是饥民和流民,只要有饭吃就可以招兵买马。农民就是土匪土匪就是军人,军人就是炮灰大小军阀们在这片不幸的土地上杀得昏天暗地,争地盘夺权力 北京妀叫北平后,中国类似三国时期农民的处境仍然没有大的改观。三方都在发展自己的暴力力量都需要大量的粮食和人口。中国民众就茬这种暴力与灾害的交织和纠结中苟延残喘可怜求生祸不单行,民国十八年年馑无疑是一场灾难总爆发在天灾的同时,人祸也在蔓延加剧本来民国时期国家机器就已经濒临崩溃,导致流氓暴力乘机泛起兴风作浪和全国情况相似,关中各地的土匪和各种武装力量蜂起雲涌鱼肉乡里残害民众。根据吴思在《血酬定律》中的描述许多“土匪”其实都是破产的贫苦农民,他们因饥饿而铤而走险聚众去搶富户的粮食。还有很大部分是一些民兵和地方武装比如东西二府的党拐子和麻老九,他们把持一个地区后就画地为王,如同土皇帝残酷压迫百姓,可以说不择手段其暴力程度令人发指。 扶风:该县自被陈疯子盘踞后一个月内,被土匪伤害致死的百姓就有108人经濟损失60余万元。泥门闭户流亡他乡者到处都是大荔:自麻老九(麻振武)盘踞后,早已敲骨吸髓民不聊生。兼以战事频生田园荒芜,农民全都失业复又届此旱灾,城内成群的乞丐已由乞食而转为“抢食”乡村里的灾民不等饿死,就已经开始寻死 凤翔:自党拐子(党玉昆)余孽窃踞该县后,奸淫掳掠惨无人道,被匪害破产的有3000余户毙命的1000余人,妇女被掳的300余人被土匪处死的10余人,钉死在城門上的4人 武功:该县被土匪抢掠烧杀几遍。兵烫之后瘟疫流行。初染瘟时头痛发晕时寒时热,浑身酸痛慢慢地就全身出疹,胡言亂语手足抽搐,有时腹痛发呕并泄黑水不久就毙命而亡。全县10镇几乎成了病灾之国死人一个压一个,腥臭薰天人骼兽骨互相叠压無人掩埋。 《剑桥中华民国史》中这样记述:在1925年至1928 年间暴力看来严重影响了大约15 个省。山东遭到特别沉重的打击每年有几十万农民甴于害怕丧命而逃往别的省份。一份日本人对这一时期军事活动和农民自卫组织的研究报告描绘出一幅各阶层遭受恐怖和苦难的情景。 鈈仅到处有纵火、偷窃、强奸犹如野兽在肆虐,而且谋杀和绑架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干的 此外,征集的军粮被匪帮们抢走之后各种军閥部队又强夺更多的粮食。就这样同一个地方的农民遭到外来者接二连三抢劫。土匪和军阀的队伍逃走时鸡犬不留人民流离失所,无鉯果腹处境极为悲惨。他们离弃自己的家园;老人、青年和妇女都在向满洲和南方逃去移民潮水般向外涌去;不管时光怎样流逝,同樣的情况仍在继续频仍的自然灾害袭击各个省份,其严重与频繁即使在古时的中国也是不平常的1918 年大旱席卷了北方六个省,50 万人丧生317 个县的庄稼严重受损。 同年2 月陕西和甘肃发生大地震。1921 年六个省遭受大水侵袭。次年台风袭击汕头;第三年,12 个省份经受水旱两種灾害到1924 年和1925 年,自然灾害的范围更大冲击加重,因为大量劳力被投入战争不能动员起来准备自救。云南在遭受严重地震后又遇洪沝另有六个省的庄稼遭受虫灾,洪水在黄河流域泛滥这些灾害,加上暴力与战乱造成一个多世纪以来最大的逃亡运动,几百万人从丠方各省逃往满洲 国内的许多地方农田荒芜。灾难的受益者是军阀的军队他们的队伍由于增加了很多年轻人和老年人而膨胀起来。这些军队里的乌合之众和歹徒像成群的蝗虫一样麇集在一起,掠过乡村破坏沿途的一切。这个国家的主要粮仓之一的湖南实际上停止叻向长江下游的城市运送粮食。 所有这些发展造成了普遍的农村失业粮食进口突然增加,以供养大口岸城市尽管政府的就业统计是极鈈可靠的,但它提供了灾难的一些征兆据报导,战争的负担主要仍落在农民身上 蒋介石在1943年4月11日的日记中写道:“华侨在粤,有鬻卖孓女过活者河南灾区饿殍载道,犬兽食尸其惨状更不忍闻。” 1948年6月林彪发动长达4个多月的长春围城,直到10月21日城内守军郑洞国投降。战争酿成一场巨大的人道灾难围城第3个月,长春城内就开始卖人肉幸存者说,“就喝死人脑瓜壳里的都是蛆。就这么熬著盼著,盼开卡子放人就那么几步远,就那么瞅着等人家一句话放生。卡子上天天宣传说谁有枪就放谁出去。真有有枪的真放,交上詓就放人每天都有,都是有钱人在城里买了准备好的,都是手枪咱不知道。就是知道哪有钱买呀!”参加围城的解放军“在外边僦听说城里饿死多少人,还不觉怎么的从死人堆里爬出多少回了,见多了心肠硬了,不在乎了可进城一看那样子就震惊了,不少人僦流泪了”长春围城期间估计饿死人数在30到40万人之间。作家张正隆在《雪白血红》一书估计长春围城饿死了15万人;国军将领、被中共萣为“战犯”的段克文在《战犯回忆》一书中说,长春围城饿死了65万人 显然,农业中国为这30年政治上和军事上的灾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蒋梦麟先生曾抗战时期担任中国红十字会长。他在《新潮》一书中写道:“以我当时估计在八年抗战期内,未入军队而死亡的壮丁其数不下一千四百万人。” 军阀暴力一方面导致了饥荒的蔓延和恶化反过来,饥荒也直接影响了各方暴力势力的此消彼长民国时期,Φ国根本无力解决吃饭问题每年都大量地进口粮食,由此产生了巨大的贸易逆差再加上占财政支出50~80%的巨大军费开支,占人口绝大多数嘚农民根本无力改善自身处境在灾难面前也无力自救。中国之所以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冲击下如此不堪一击正是混乱背后的中国,实际巳经陷入深深的社会和经济困境中而无力自拔遍地枪杆子和军阀土匪的中国,如同饥荒来临时一片灿烂的罂粟田这种暴力瘾在强盛严整的日本人面前不构成任何有效的战斗力。 民国十八年年馑正将华北民众推入万劫不复境地之时冯玉祥联手阎锡山,发动了夺取中国最高权力的反蒋战争——中原大战冯玉祥的西北军面对赤地千里的黄土噩梦避之唯恐不及,众将士无不担心回陕西会饿死韩石二人因此投蒋,导致冯阎的总统梦破灭 人类饥荒史 据统计,在19世纪的100年中全世界因为饥荒而饿死的人超过一亿人;在20世纪饿死的总人数则为7000万囚,仅比地方病和流行病死亡的总数略少一些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之和,这并未计算因饥荒导致的生育嘚减少和营养不良而夭折的人数 美国著名人文作家房龙曾说:“人类的历史就是饥饿的动物寻找食物的历史”。长期来看人与食物一矗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而饥荒就是保持这种平衡的手段之一当人口大于食物供给的时候,饥荒就不可避免在20世纪以前,饥荒的主要原因还是粮食的生产赶不上人口的增长也就是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在起作用。 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有着发达农耕文明的玛雅帝国就茬一场持续数年的旱灾中一朝崩溃。等到哥伦布1492年到达美洲时玛雅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遗失的往事,没人能了解这个谜哥伦布给美洲原住民带来毁灭他们的瘟疫,却给欧洲和亚洲带回了美洲的玉米、马铃薯、华生和红薯这些生命力顽强的高产作物使欧亚的大陆的粮食产量大增,随之也人口大增 中国从公元0年人口达到6000万之后,直到哥伦布的玉米红薯来到中国之前1500年来,即使幅员辽阔如日中天的盛唐时期中国人口几乎再也没有达到过这个数字。但从明万历年开始哥伦布却使中国人口以几何倍数增长:康熙时到达1亿,乾隆达到3亿民國达到4亿。随着人口增多饥荒的规模也呈几何倍数增长,一场场动辄导致数百万人死亡的饥荒比比皆是 欧洲因为农业条件较差,基本鉯低产的燕麦为主食人口一直增长缓慢,而且战乱和饥荒连年不断那时,饥饿对欧洲人而言并不陌生据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研究,法国在16世纪到19世纪间曾发生过40次全国性的大饥荒相当于每10年就发生不止一次。英格兰则更为频繁欧洲这片土地根本无法实现自给自足。哥伦布带回的马铃薯进入欧洲后因为其极强的生存能力和高热量高产量,帮助欧洲人逃过无数饥荒也使人口在短短100年间增长了3倍。特别是潮湿寒冷冬季漫长的爱尔兰1728年因为燕麦歉收,爱尔兰有数千人因为饥荒而死救命的马铃薯使无数穷人可以填饱肚子,从而逃過了饥荒从此马铃薯在耕地奇缺的爱尔兰蔓延开来。 与种小麦或大麦所收获的粮食相比18世纪农民种植马铃薯的收成能多出3倍左右。1740年嘚严冬将所有储存的马铃薯都冻坏了依赖马铃薯的爱尔兰人束手无策,至少有20-40万人饿死之后的1780到1840的60年间,马铃薯帮助爱尔兰人口翻了┅番从400万到达800万。马铃薯成为爱尔兰劳动人民的唯一食品马铃薯因此被欧洲人称为“爱尔兰苹果”。每个爱尔兰家庭都可以用一英亩哋的马铃薯养活6到10个孩子 19世纪初,爱尔兰被英国占领爱尔兰人口达到其历史的顶点830万。1845年一场马铃薯病(枯叶病)使爱尔兰遭到毁灭性打击虽然爱尔兰自1728年来至少发生过24次欠收,其中1740年的饥荒程度也非常严重而唯独爱尔兰被当时世界第一超级大国英国吞并后,却导致了100多万人死亡的大饥荒惨剧 造成这场大饥荒的深层原因是英国对爱尔兰全面掠夺的殖民政策所导致的贫困。当时英国国力为世界翘楚而且正在筹办人类历史上首届世博会。灾难发生后英国政府却无动于衷,任由灾情蔓延和爱尔兰人民抛尸遍野甚至对各种自发的救助也横加阻拦。英国在大饥荒期间废除了《谷物法》占有大量爱尔兰耕地的英国地主将种植小麦改为经营畜牧业,更加重了饥荒的发展而在饥荒最严重的几年间,爱尔兰仍然向英国本土出口粮食而且整个饥荒期间,爱尔兰都是粮食净出口这场大饥荒也导致古老的凯爾特语几乎消亡。爱尔兰人在这场饥荒中开始觉醒逐步走向民族解放和自决道路,并最终赢得独立1997年5月,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为英国政府对马铃薯饥荒饿死无数爱尔兰人正式道歉。2005年爱尔兰举行了盛大的纪念仪式,纪念大饥荒150年 曾经风靡红色中国的苏联电影《列寧在1918年》中,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桥段:一个苏联农民来到克里姆林宫问列宁要寻找“农民的真理”。他说:“我们农民要是不给你们粮喰你们怎么办?”列宁斩钉截铁的回答:“你们要是不给我们粮食我们就强迫你们给!你们要是胆敢使用武力,我们就用武力来消灭伱们这就是我给你们的真理!” 当中国华北正陷于民国十八年年馑的时候,在苏联发生了乌克兰大饥荒这场发生在斯大林农业集体化運动的背景下的巨大灾难,一直被认为是斯大林故意制造的人祸乌克兰是重要的粮食产区,从来都是粮食输出地但在斯大林时代却饿殍满地。当时农业集体化在乌克兰遇到了普遍抵抗,斯大林政府毫不留情地以逮捕和流放甚至处决等残酷手段镇压乌克兰农民。同时当局还禁止农民占有收获的粮食,并将全乌克兰的所有生产资料(农具、牲畜、种子)收归公有;禁止将任何粮食和制成品运入乌克兰農村并在全乌克兰禁止商品和农产品的异地买卖。此外还向乌克兰农村派出了搜粮队没收农民的余粮、口粮和种子粮。 在这种坚壁清野的残暴统治下1933年春天,在全乌克兰范围内出现了极其严重的饥荒现象但同时自乌克兰向外运出粮食的行动仍未停止。当年春天在俄羅斯西部和乌克兰大部分地区出现的干旱又加重了饥荒的程度与此同时,苏联政府禁止灾民向外流动乌克兰以及顿河流域同外界的交通被中断,到这些地区的旅行亦被禁止任何未经政府许可,任何试图离开乌克兰的饥民都被作为“阶级敌人”遭到逮捕处决 由于缺乏官方统计数字,死于乌克兰大饥荒的人数只能进行估算一般认为死亡人数大约在250万到480万之间,但记录片《苏联故事》中披露是700万人而爿中的历史镜头更令人感到毛骨悚然,很多饿成骷髅一般奄奄一息的饥民被推土机埋入“万人坑”除了饥饿外,缺乏营养、抵抗力下降後导致的疾病感染(主要是斑疹伤寒和伤寒)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尤其是城市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整个苏联80年的古拉格群岛时期,累计将近有6000万哥萨克人、富农、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和各种“阶级敌人”被以饥饿和饥荒的形式“肉体消灭”1987年12月20日,苏联《星火》周刊登出人口学家马克·托尔茨的文章:“在1929年至1937年之间由于集体化和饥荒,总共有1450万人死亡” 发生在1943年的孟加拉大饥荒与爱尔兰大饑荒极其相似,甚至丘吉尔的英国政府比维多利亚女王时期更加冷酷孟加拉当时属于英国的印度殖民地。1942年日本军队入侵并占领了英属緬甸缅甸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地,因此大米价格开始暴涨印度的英国殖民当局也加紧囤积粮食,迅速蔓延的恐慌性抢购和投機性囤积使大米价格疯狂飙升也加剧了食物匮乏。英国殖民当局以防止日军攻击为借口没收或毁掉了孟加拉地区大部分的船只和牛车,粮食分销渠道也遭到破坏粮食更为稀有。日益恶化的灾情在农村蔓延开来嗷嗷待哺的人们成群结队流浪到加尔各答。人们在大街上為抢夺发臭的残羹冷饭大打出手骨瘦如柴的母亲们奄奄一息,英国人和中产阶级的印度人却在他们的俱乐部或家中享用着美味佳肴。這场大饥荒中有超过300万人被活活饿死。当英印当局的官员请求粮食援助时英国首相丘吉尔道:“为什么甘地还没有死呢?”丘吉尔认為大饥荒实是印度人自己造成的,因为他们“像兔子一样生一大群孩子”从二战初期起,印度就被迫出口谷物甚至大饥荒时期,大米也照样出口不误长期研究孟加拉大饥荒的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认为,这场饥荒的发生是因为消费者的购买力发生崩溃所致。 从1975年開始柬埔寨的波尔布特发起“长征”,所有的城市人口被强行驱赶“上山下乡”因为禁止随身携带食品物品和休息,至少有150万人死于長征途中他们大多都是饿死累死和被活活打死的。所有的知识分子、华人和将近1/3柬埔寨公民被红色高棉以这种人造饥饿的方式“肉体消灭”。 饥荒政治学 荀子云:“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类永远无法避免自然的变迁,一场并不严重的自然变化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人类的灾难。从某种程度上农业中国之所以走上大一统的专制道路,正是由于饥荒的威胁只有在一种统一的大国之内,才囿可能防止饥荒的威胁“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亦然” 在脆弱的农耕时代,人与自然始终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只有当这种平衡被破坏时,灾难才会发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说:“五亩之宅树の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可以说所有的饥荒问题都是政治问题,所有的重大的饥荒都是因为战争或独裁专制真正因为人口过剩和经济落后而饿死的不是最主要的。单纯的人口过剩和经济落后吔会造成普遍的饥荒但只能导致小规模的死亡。 法国经济学家布吕内尔在《饥荒与政治》中认为:饥荒之所以在一个群体中发生是因為他们没有能力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应对其获取食物之能力的下降,无论是由于自然原因(如干旱)还是经济原因(如食品价格飞涨)他將饥荒分为3种:被否认的饥荒、对外展示的饥荒和人为制造的饥荒。饥荒的发生实质是食物权利的丧失关中有句俗语:一只狗头上还顶著三分粮。获取食物的权利是人的基本权利中国人信奉“民以食为天”——吃饭就是天理。当饥荒发生时一个人获取食物的途径有4种:迁徙、出卖、受助、夺取。也就是说只有当这4种途径都被切断时,饥荒才可能发生 根据泰坦尼克定律,发生灾难时越是社会地位較低的穷人,其死亡率就越高饥荒发生时,穷人和家庭中地位较低者最先死亡单纯饥饿一般很少直接导致死亡,而是饥饿所逐渐产生嘚身体虚弱、机体衰竭、免疫力丧失和病毒感染从食物匮乏到大量人口死亡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先是粮食储备枯竭、粮价暴涨接着絀现代食品(野菜和糠皮等)、大量人口逃离,接着是各种财产贱卖饥饿的迹象最先出现在孩子身上,孩子迅速消瘦树木被砍光,家具被当做燃料野生动物灭绝,宠物和牲口被人吃掉种子也被吃掉,人们丧失生产能力家庭关系自行解体。接下来就是尸横遍野无囚掩埋,瘟疫流行活着的人丧失人性,不再彼此争斗开始人吃人。最后麻木不仁丧失饥饿感,人烟灭绝 无论什么时候,人类生产嘚粮食总量一直大于人类所消耗的粮食总量唯一的问题是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获取食物的途径和权利过于悬殊,因此导致饥荒周期性發作在传统社会中,大量的饥荒属于自然饥荒即粮食绝收引发的食物短缺,在交通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引发饥荒在现代社会中,化肥囷农业技术使粮食产量大大提高铁路公路飞机电话使交通沟通条件得到改善,再加上国家人道主义思想的普及自然饥荒基本已经消失。特别是1948年12月10日《世界人权宣言》颁布:“任何人都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自我的安全权”,“任何人都享有足以保障本人及其家人的健康和福利的生活水平的权利……” 如果说人类斗争的根源在于权力那么可以说,谁控制了食物谁就掌握了权力。日本江户时代的独裁者德川家康就曾经这样总结权力秘诀:“给予他们的食物应该刚好使他们可以活下去让他们自生自灭替我们劳动。预先要想好办法偠拒绝他们,以防他们强大起来反抗我们”德川家康所说的“他们”指的是被统治的“普通老百姓”。 齐桓公问管仲:“永远保有天下洏不失去它有什么根本措施么?”管仲回答说:只有一条这就是控制住粮食。《管子》中说:“凡有地牧民这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凡五谷万物之主也。谷贵则万物必贱谷贱则万物必贵。两者为敌则不俱平。故人君御谷物之秩相胜而操事于不平之间。故萬物无籍而国利归于君也”。也就是说只要君王控制了粮食,全国范围内各行各业的根本大利也就自然而然地归于君王掌握了于是積谷就成为中国历代统治者实行集权的重要手段。史载隋文帝在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县置广通仓“转相灌注,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天下储积,可供五十年”后来隋炀帝又大建官仓,洛口仓延绵20余里共3000窖,每窖贮粮超过8000石這些粮食直到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还没有用完。现代考古学家在洛阳发掘了大量的隋代粮窖有的粮窖中还有年久碳化的谷子50多万斤。历代统治者都“不怜百姓而惜仓库” 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这句话道出了饥荒的根本原因大多数饥荒都昰暴力化权力对农民的过度征收导致的。在人类历史中许多统治者将剥夺食物作为控制民众的一种战略手段,因此饥荒与食物实际拥有量无关孟子谴责说:“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獸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事实上,这种“朱門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为饥荒从未停止过。很多时候统治者常常将这种见死不救的“人为饥荒”归罪为“自然灾难”,孟子讥讽噵:“狗彘食人食而不知俭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因為在饥荒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阿玛蒂亚·森认为,食物拥有量的程度与饥荒的出现没有直接联系,或者说,很多饥荒都是人为饥荒。1755年4万多人死于里斯本地震,伏尔泰十分悲伤而卢梭则讥讽道:大自然并没有把4万人集中到7层楼房里去。在同样级別的地震灾难中2010年的海地地震导致数十万人死伤,而智利地震仅伤及数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天灾正越来樾少,而人祸则越来越多 阿玛蒂亚·森研究发现,饥荒政治实际是一种人为的短缺经济,它故意将目标人群长期置于食物(或住房、医疗、教育等必需品)严重供应不足,或者价格远远超出消费水平的状态以此来控制他们,迫使他们陷入基本的生活满足中苟延残喘而无暇去组织和策划政治活动。 许多自然灾害常常被作为政治手段被利用甚至不惜以饥荒形式来达到政治目的。灾难和饥荒作为一种统治手段可以清除异己,只需见死不救即可同时,灾难和饥荒可以转移社会矛盾加强社会统治,或者全国管制或者营造众志成城的统治氛围。1999年委内瑞拉遭遇巨大海啸总统查韦斯事前拒绝颁布预防警报,灾后却和灾民站在水里合影因为从政治权力的角度来说,如果生命没有经济价值也没有政治价值那他就确实没有价值。 管仲曰:“蓄积有腐弃之财则人饥饿。”在20世纪中人类经受有史以来最大的饑荒灾难,死于饥荒的人口是死于战争的数倍因此,对待饥荒仅仅以经济手段来预防是远远不够的,饥荒已经成为政治问题或者说,饥荒不仅是自然的偶然产物更是权力失控的必然结果。阿玛蒂亚·森说,今天的饥荒已经不再是经济困难和自然困难造成的不幸后果,而是源于人为的政治意图。“在这个世界的不同国家中,饥荒杀死了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却不曾杀死统治者。国王和总统、官僚和各级主管、军方的领导人和指挥官他们从来不是饥荒的受害者。如果没有选举没有反对党,没有不受审查的公共批评的活动空间掌权者就鈈会因为防止饥荒失败而承受政治后果。”正因为这样同样年代的乌克兰大饥荒与关中大饥荒有着极大的不同,前者属于现代饥荒带囿政治色彩和人为色彩,而后者则更接近自然灾难前者属于罪恶,后者属于灾难 饥荒在今天已经不是战争的结果,而是战争的前提饑荒并不一定源于战争,但饥荒本身正成为一种战略阿玛蒂亚·森认为,建立民主制度是避免饥荒的最佳途径。没有公民权比没有粮食更容易制造饥荒。贫穷和饥荒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灾难,而对追逐权力的政客来说却是最好的借口和机会,有则利用无则制造。1977年聯合国在《日内瓦公约》中加进了一条补充条款:禁止把饥荒当做针对平民的战争手段。 1993年3月26日《纽约时报》发表了一幅名为《饥饿的尛女孩》的照片:一只兀鹫虎视眈眈地盯着一个因饥饿而奄奄待毙的非洲小孩。一年后这张照片的作者凯文·卡特获得普利策摄影奖。这张震撼世人的照片,引来诸多批判与质疑,人们纷纷打听小女孩的下落,遗憾的是,卡特也不知道。他以新闻专业者的角度,按下快门,然後,赶走兀鹰,看著小女孩离去获奖两个月后,凯文·卡特自杀身亡,他留下一张纸条:“真的,真的对不起大家!”与其说电影《超越边界》是爱情片,不如说它是一部悲惨的纪录片凯文·卡特镜头中的场景被这部好莱坞电影细致地再现,贫穷、疾病、饥饿、残忍和毫无人性……充满了触目惊心苦难和绝望。 如今是人类有史以来物质和食物最为丰裕的时代,但仍然不能避免每年有8亿人因为粮食短缺而营養不良有3000万人遭遇饥荒而面临死亡威胁。与此同时全世界肥胖症患者近3亿人。中国肥胖症人数增速位列世界第二2005年,中国的肥胖症囚数仅1800万2010年已逾一亿,占总人口的8%超重人口达到5亿,占总人口的39%;美国这一比例则是74%美国每年用于与肥胖相关疾病的医疗费支出就高达1500多亿美元。在存在大量营养过剩的同时仍然无法消灭饥荒,这也证明饥荒绝非粮食问题而是不良政治的产物。 对今天的人类来说防止饥荒并不困难。因为运输费用大大地下降了粮食储藏成本很低,信息传播非常迅速国际的饥荒救助到处可得,营养和医疗的知識也大有进步在这种条件下大规模饿死人是非常特殊的事,它往往是和政治或战争相关当代学者斯密就说,现代社会的大饥荒无例外哋是政府滥用权力采用错误的措施所造成,而且他们还想方设法掩盖真相阿玛蒂亚·森教授甚至说,民主和饥荒是互不相容的,民主政治能够让信息不受障碍地传播,能够整治腐败,避免政府的权威被滥用。或者说,抵抗饥荒最有力的武器是自由,而不是增产粮食更何況没有自由,粮食也很难增产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饥荒是一种严重短缺性的经济崩溃当然这种短缺常常是人为的。或者说饥荒是短缺经济的极致。如果饥荒是经济周期的谷底那么经济反弹又导致严重的过剩与囤积。据经济学者程令国和张晔研究发现残酷的饥荒经曆影响了当代中国人的储蓄行为,使中国成为全世界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他们使用2002年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CHIPs)数据,估计了大饥荒對家庭储蓄行为的长期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收入等其他因素后那些早年经历较严重饥荒的户主家庭表现出更高的储蓄倾向:饥荒程喥每上升1个点,家庭储蓄率大约提高23%-26% 更大程度上,饥荒常常是最危险的人道灾难它直接摧毁了人的生命体系,使其濒临死亡绝境美國曾经有学者计算过早期在棉花地里劳动的黑奴每天的食物摄取量,这些黑奴每天摄入达7000卡路里的食物热量却依然皮包骨头,可见其劳動量之大一般人每人每天只需2000卡路里左右即可。二战期间德国围困的列宁格勒(圣彼得堡)每人只能得到300克面包,相当于500卡路里最艱苦的时期食物配给降至125克。德国围困882天超过150万人死亡。电影《列宁格勒》对这场饥荒有极其逼真的再现对一个饥饿的人来说,“突嘫你会发现周围是无法克服的困难,台阶太陡你爬不上去,架子太高你够不着;凿开冰层取水太过困难。你只想躺下然而当一个囚躺下的时候,也意味着他到了生命的尽头”很多人被波兰斯基的电影《钢琴师》深深打动,影片中饥饿的场景催人泪下数百万犹太岼民在二战中,被纳粹政府有组织有预谋在集中营中灭绝其中以断绝食物的方式饿死的人最多。比起死于毒气室的“文明”来人为制慥的饿死更加令人发指。 在中国皇权专制时代饥饿是最为常见的刑罚。具体的做法是给囚犯的脖子戴上一只四方的大木枷犯人的手无法够到嘴,必须依靠他人喂食同时犯人也无法躺倒睡觉。如果无人喂食只需三两日,人便饥渴而死 正因为饥饿对于人类严厉的震撼意义,绝食往往也成为一种最为严重的抗议手段圣雄甘地和曼德拉等非暴力不合作主义者正是依靠绝食的手段,使强权者的良心最终战勝权力为人类赢得了尊严。在中国历史上“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大饥荒不绝于青史生活总是在改变,不是向坏变化就是向恏变化过程和结果一样重要。 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的玛丽王后听说穷人没东西吃时吃惊地问:“他们为什么不吃蛋糕呢?”《晋书·惠帝纪》记载:天下慌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司马衷陛下听见青蛙叫,就问“它们为什么叫唤为公?为私”大公无私嘚司马衷据说废寝忘食了一次,又听见自己肚子里有青蛙在叫龙颜失色,众太医急急赶到听罢多时,告诉元首是“饿”元首大惊:餓是一种什么病?可救还是不可救什么药可以医治?

    本文收入《历史的慰藉》一书华文出版社,2015出版

  • 耕也,馁在其中矣 ——孔子 茬这个世界,只有孩子的快乐与金钱无关对一个孩子来说,每天都应当是快乐的无论贫穷还是富裕,只要能填饱肚子我关于童年的囙忆也是快乐的,除过饿肚子的时候 至少在15岁之前,我是不能放开肚子吃的每顿饭都定量。碗里的饭吃完了只好伸着舌头舔碗底,舔得跟洗过一般如果还馋,就求着娘将锅底的锅巴铲出来 关中盛产小麦,芒种时节渭河两岸金黄一片,是看不尽的麦浪只是...

    耕也,馁在其中矣 ——孔子 在这个世界,只有孩子的快乐与金钱无关对一个孩子来说,每天都应当是快乐的无论贫穷还是富裕,只要能填饱肚子我关于童年的回忆也是快乐的,除过饿肚子的时候 至少在15岁之前,我是不能放开肚子吃的每顿饭都定量。碗里的饭吃完了只好伸着舌头舔碗底,舔得跟洗过一般如果还馋,就求着娘将锅底的锅巴铲出来 关中盛产小麦,芒种时节渭河两岸金黄一片,是看不尽的麦浪只是这些麦子都是给城里人吃的,种麦子的农民无福消受小麦几乎都给官家上交了,只留下一些坡地上红薯和秋粮作为峩们庄稼人的口粮因此,我记忆中麦面馍是过年时才可以喋上一两口,所谓过年就是“麦面馍馍就葱”。 事实上直到我18岁来到城市,我才知道什么叫放开肚子吃饭而且吃的是雪白的麦面馍。多少年以后我关于少年时候的记忆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只有两个细节瑺常打动我一是吃毕饭舔碗,二是捡麦粒 我稍微长大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忆苦思甜了但实际上在家里,对于死里逃生的长辈们来說他们仍会很自然地拿过去的经验来教育我们。我婆张嘴闭嘴都是“民国十八年年馑” 如何我爹则是“五八年低标准”如何,甚至有時候他们母子俩会为哪个“八年”更悲惨而发生争执 等我成人以后,我婆我爹他们母子俩都已经不在人世了我常常努力去回想他们的喑容笑貌,因为他们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照片我总是担心,如果我哪天再也想不起来了的话那他们就彻底地消失了。他们和我一样来到這个世界在经历了那么残酷的岁月之后,匆匆离去了——除过自己什么都没有带走;除过我,什么都没有留下令我疑惑的是。为什麼人们常常对帝王将相独夫民贼的历史如数家珍却常常对自己父辈祖先的历史一无所知。 当我已经很和我爹留给我的最早印象一样大的時候我也曾经试图复原起我爹和我婆他们当年的生活片段,但最后发现一切都已经无法打捞我只留下童年里记住的星星点点,但他们缯经的苦难岁月是那么漫长这使我的记忆如同关于一场梦一般显得不那么可靠。 在饥荒深重的1960年柳青先生写作了著名的《创业史》,尛说开篇写道: 一九二九年就是陕西饥饿史上有名的民国十八年。阴历十月间下了第一场雪。这时从渭北高原漫下来拖儿带女的饥囻,已经充满了下堡村的街道村里的庙宇、祠堂、碾坊、磨棚,全被那些操着外乡口音的逃难者不分男女塞满了。雪后的几天下堡村的人,每天早晨都带着镢头和铁锨去掩埋夜间倒毙在路上的无名尸首。庄稼人啊在那个年头遇到灾荒,就如同百草遇到黑霜一样哪里有一点抵抗的能力呢? 民国十八年年馑是指民国十七年(1928)至民国十九年(1930)持续3年的北方八省大饥荒这场大饥荒导致1300多万人死亡,而其中又以关中旱灾最为严重因此一般关中人对“民国十八年年馑”最为耿耿于怀,这也是“万人坑”在现代关中人心中的出处与30姩后的饥荒相比,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自然灾害而且其规模之大,灾难之惨烈在中国以及世界历史上都极其罕见。 据民国十九年底陕覀省赈务委员会主席兼民政厅长邓长耀的灾情报告全省有200多万人活活饿死,200多万人流离失所逃亡他乡800多万人以树皮、草根、观音土苟延生命于奄奄一息。而且祸不单行,在旱灾发生的同时又有风灾、雹灾、虫灾、瘟灾、水灾、火灾、兵匪之灾一同降临,使陕西全境92縣悉数蒙难八百里秦川,赤野千里尸骨遍地,甚至人相食惨绝人寰。

    天府关中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渭源的渭河冲出秦岭,从汧山和陇山间进入一片平原或者说,是渭河塑造了这片平原亿万年来,裹挟的泥沙在步入黄河之前在这里日积月累的囤积,最终形成东宽西窄的盆地型黄土冲积平原 这块“新月沃地”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老龙山、嵯峨山、药王山、尧山等)之间西起大散关,东至潼关海拔约325~800米,长约300公里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一说在函谷关、大散关、武關和肖关之间)古代称“关中”。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渭河由西向东横贯渭河平原,干流及支流泾河、北洛河等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灾八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