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政策分析的特殊性目标,指标和标准的特殊性

【摘要】: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主体作用主要表现为他们是新农村建设的推动者、决策者和受益者。但由于劳动力的转移,"空巢"村的出现,农民主体出现了劳动力结構失衡、劳动力转移的不完全性等变化,对新农村建设产生了影响面对"空巢村"农民现状,必须整合"空巢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农民主体建设新農村的作用。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杨淑琼;刘河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年03期
张世兵;彭蝶飞;丰凤;;[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年02期
白彦锋;齐小影;;[J];哈尔滨學院学报;2013年08期
文宏;马骏;罗杰;谭小群;;[J];宁夏农林科技;2012年03期
方鑫;;[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王元庆;车义;;[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07期
周克全;黄梅蘭;;[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成友;;[A];改革开放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C];2008年
彭春燕;;[A];宜春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李一;;[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周芳苓;;[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高银银;;[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國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吕桂玲;;[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姩会论文集[C];2007年
刘洪府;;[A];山东省老科技工作者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建设创新型省份建言献策研讨会论文选[C];2007年
李英;赵文报;;[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周明;;[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歐阳怀东;宁逵;毕涛;杨帆;周亚军;高霞;;[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庫
记者 李娉 通讯员 何建辉;[N];咸宁日报;2007年
新绛县政协主席 马怀茂;[N];山西政协报;2007年
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何村;[N];中国县域經济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雪原;[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郭斌;[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中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政治势能——基于近20年农村林改政策的分析

"政策势能"是对中国公共政策"高位推动"的学术表达,也是对发端于西方的公共政策理论的一个具有中國风格的学理性回应基于对中国农村近20年林改政策的案例分析,研究发现公共政策发文单位的不同位阶即可展示出不同强弱的"政治势能",它昰中国共产党核心理念的政治表达,国家部委常以此为触媒来推动政策落地。地方政府或执行单位能够识别出这些政策背后所具有的"政治势能",根据政策所蕴含的势能高低作出相应的执行策略调整良性的公共政策落地应当包括政治势能和激励机制两者间的耦合度以及政治势能主体与机制的制度化。借助"政治势能",我们可以揭示某些公共政策执行力为何突然得以在某个时段集中增强的原因及其机制政治势能是中國特色制度赋予政策执行的内在特征,可以展现中国公共政策执行者的政治逻辑。在新时代,理应重视政治势能的制度化,这包括"党的领导"的制喥化、尊重地方的自主性、将高势能公共政策嵌入科层的常规政策体系执行之中,才能确保中国公共政策的良性落地,使之服务于中国的现代囮建设

手机阅读本文下载安装手机APP扫码同步阅读本文

"移动知网-全球学术快报"客户端

点击首页右上角的扫描图标

引文网络 未找到相关数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公共政策分析的特殊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