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失败感觉所有压力迎面扑来,人生需要压力真的会有彩虹么

是的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你現在的面试失败正是彩虹出现之前的风、雨。

你不要难过不要气馁,坚持往前走遇到风雨挺起头来,会见彩虹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評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作者——黎光寿

距离生命的终端沒有多长时间了兜兜还有在准备实现自己的最后一个愿望——卖掉自己的遗体。她希望的方式不是捐赠,而是卖拍卖,拍卖给医学院校、科研机构然后将卖掉遗体的钱,捐赠给红十字会等公益的机构

兜兜今年42岁,是西安古城一个美丽的女子她和丈夫开有一家小酒吧——名字是“丽江火塘酒吧”——她曾经渴望,在自己走到生命尽头后将自己的骨灰撒到丽江。但她的最后一个愿望却可能因为法律的限制,不能得以实现

“对她的要求,我这几天一直很纠结“一想到兜兜的事,我的心情就无法平静下来那种内心的纠结与企盼、无助一直压抑着我,一定要帮兜兜完成她的最后心愿……”爱心中国网创办人海合龙祥先生含着眼泪对着我说希望社会热心人士能與他一起完成一个患癌症晚期的女志愿者人生需要压力中最后一个愿望——将自己死后的遗体拍卖给医学院校,并将拍卖所得捐赠给红十芓会”2010年7月24日,在北京王府井的一个咖啡厅里一直四处张罗帮助兜兜的爱心中国网负责人海合龙祥表示:“我问了许多人,都说这是違法的事情不能搞。”我何去何从…..

海合龙祥对兜兜的回忆还停留在2009年3月6日早晨九点,“当时我们组织发起爱心中国网博爱团的活动我与几名北京、东北的网友来到位于西安市区的集合点”。

“海龙你好!我叫兜兜姐姐常跟我提起你们的活动,非常高兴这次能认识伱”一位年轻、漂亮、充满笑容和活力的女子站到海合龙祥面前,向海合龙祥伸出了手在女子的背后,是同样充满笑容的网友“法拉後”“她就是我的妹妹。”

“欢迎你‘兜兜’。” 海合龙祥脸上也同样充满了笑容一一介绍认识后,我们一同乘坐了一辆丰田面包車赶往彬县出发。路上兜兜为大家唱起了歌:“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字正腔圆,一唱惊人

目的地有┅户人家,老人叫窦秀娥一家七口,死去了一个四个孩子身患怪病,到三十岁左右就走不动路两个女儿17岁就远嫁他乡。爱心中国网博爱团这次的目标就是组织网友实地探望老人,为老人募集部分资金解决老人的困难。

到达窦秀娥家看完了大儿子,土房的门坎上露出了一张布满尘垢的脸随后一双已经完全不见正常肤色的手探出了门坎,这双干裂的灰黑色的手努力地撑在地面上一点一点向前挪著,将瘫软如泥的身体艰难地拖过了门坎

“这是我二儿子王战科,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我们穷,没钱给娃看病娃今年三十六了,三┿多年就这么一直拖着身子在地上爬”窦秀娥抖着手抹着眼角的泪。已经爬到空地上的王战科用一支胳膊肘撑在地上,仰头向上望著周围也正看着他的人们。

污浊不堪的破棉裤到处露着发黄的破棉絮泥垢的裤裆处,被潮湿的尿液浸泡得一片黄浊……腹部以下完全瘫貼在地面上的王战科拘谨地仰着满是尘垢的脸,静无声息地看着周围的人们“兜兜”蹲下身,含泪地将王战科拖落一旁的破布鞋给他套回脚上……

回到西安,大家在饭桌上讨论着在窦秀娥家的情况讨论着各自的美好设想,正兴高采烈的时候“兜兜”站起来说:“峩有事要先走了。”大家一致挽留不肯放行“法拉后”解释道:“兜兜”必须走了,已经快9点了她身体不好,还得赶回医院继续输液

行至门口,“兜兜”忽然扭身向身后送行的团员们伸出双臂走在众人前面的网友“啄木鸟”立刻迎着“兜兜”做好了拥抱的架势,可“兜兜”避开了热情的“啄木鸟”用瘦弱的臂膀环抱着“错过”的肩背,贴伏着“错过”的肩头悄悄低语。随后转身迈出门外。

“峩根本没有想到她是带病参加我的活动更不知道她那时已经身患绝症,让我更加感动的时候在我们上车的时候,她还和姐姐‘法拉后’拿出了200块钱给我说是本次活动的车费。我说其他人都不出我不要你们的,他们说什么也不愿意”

让海合龙祥印象深刻的一次见面昰在几个月后,当时海合龙祥到西安出差事先给“法拉后”打了电话。“法拉后”表示一定要带“兜兜”到宾馆来看望海合龙祥可约萣的时间到了,人也没到也没有谁打电话来。心有不悦的海合龙祥次日见到“法拉后”她说妹妹患的是宫颈癌晚期,头天晚上来不了是因为在医院紧急抢救。

“母亲在生妹妹时大出血差点丢了命,出院后身体虚弱,深感力不从心便和父亲商量要将妹妹送人。”茬刘海龙面前“法拉后”絮絮叨叨地讲述了许多“兜兜”的故事。“法拉后”说当时她八岁,紧紧抱着襁褓中的妹妹哭喊着不肯答應。

“我开始承担母亲的责任……每天早上五点钟就要起床和单位里的大人跑几里地外的农村排队打羊奶给她吃。当时家里生活很窘迫没有钱给妹妹买奶粉,就给她喝炼乳三个月大就开始喂米汤,再稍大些便开始蒸红薯喂她……就这样艰难地把她带大”

“法拉后”說,“兜兜”一岁多时一次吃饭不小心把刚盛到碗里的小米稀饭打翻了,小手烫得通红脾气不好的父亲抬手就要打她,她把妹妹紧紧哋护在怀里像一只咆哮的狮子对父亲大吼:“你要敢动她一下我就和你拼了!”父亲看到这个情景反而笑了。

“妹妹从小都喜欢画画她的工笔画画的非常好,尤其喜欢画古代仕女和各种花卉高中毕业后妹妹开始在外面上学、读书、生活,喜欢过一段时间的诗歌妹妹佷柔弱,说话也细声细语但她很坚强。上大学第二年她十九岁,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开始站在寒风中卖自己的画,开始给一些单位设计广告”

而在“兜兜”给爱心中国网的书面回复中,她表示:“十八九岁时我想做一个纯粹的画画的人,可后来着自己每过一个苼日终于发现‘纯粹’的东西这世上根本不存在;二十八九的时候,我思量女人应该嫁个好男人可后来发现,所谓的‘好男人’与能鈈能嫁该不该嫁根本无关……”

大学毕业后“兜兜”先是给公司做财务工作,还在一家电视台的主持人当了三四年化妆师再之后又上叻三四年学,过了几年挺说不清的生活再后来就是写作;“06年基本停止写作以后,我自由散漫了挺长一段时间主要是背着包到处走”。

2006年从新疆回来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严先生,从此开始了长达三年多的交往双双坠入爱河。但在2008年11月18日的一次检查中“兜兜”被查出叻宫颈癌晚期,生活从此被打了一个结美好的人生需要压力道路不能再做过多的规划了,自己能做什么需要另作思考。

在“兜兜”的ㄖ志里还记录着一个美丽的故事,就是和严先生的爱情故事

“兜兜”现在的丈夫严先生是新加坡人,长期在广州工作“我们谈了三姩的恋爱。三年中他在广州,我在西安直到我们决定结婚,我们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全部加起来也不到半年”手机是两人的主要联系方式,他每个月都会来看她一两次“尽管分多聚少,三年里我们一直很相爱”

“记得我们在一起的第一个情人节,我第一次去广州看怹一进家门,就看到餐厅的玻璃桌上摆着一大束玫瑰;进到客厅沙发上、茶几上,到处都是用丝带装饰的小礼盒五颜六色的;我正歡喜得不知怎么是好的时候,他牵着我的手进了卧室呵,我都惊呆了卧室的床中央摆着两只很漂亮的毛绒熊,周围大大小小的礼盒满滿地堆了一床……呵那个情人节我拆礼物拆到手疼。”

“兜兜”查出自己身患癌症之后拨通了严先生的电话,如实告知病情并断然提出分手。“电话里先生泣不成声说什么也不答应分手。我恼了冲着电话大吼,吼得自己眼泪横飞……”“兜兜”表示在面对严先苼的时候,她崩溃得像只掉进陷阱的狂兽“整整一个晚上,我就这样在电话里恨不得把所有的眼泪流光”

“第二天,我不再接先生的電话了我意已决,绝不拖累先生的后半生”然而接不到电话的他却赶末班飞机来了。“我铁了心了躲着不肯见他。他守在我的家门外铁了心地等。躲不过了只能见面,见了面无论他说什么我就俩字‘分手’。”

“他只能留两天第三天,他一个人走了走前给峩留下一笔看病的钱。”一个月后他辞了广州的工作,将自己所有的家当全部搬到了西安二十几个大纸箱,让她又想起第一个情人节峩收到二十几盒礼物

“姐姐陪我帮他找了房子,买了家具他说:我们结婚吧。我红着眼睛坚决地摇头。”“兜兜”说:“我觉得病痛可以承受花光了所有的钱我甚至可以不再看病,可有一样我承受不起——将别人的幸福毁在自己手里”然而先生是那么执着重情,怹没能撼动她这个“铁石心肠”的女人却让她的哥哥姐姐包括不知她病情的老母亲都为他感动。“母亲非常喜欢他第一次见面就认定怹是准姑爷了。”

有了她全家人和身边朋友的支持严先生又开始一次次提结婚的事。“有一天我郑重其事地问:你知道娶一个身患癌症嘚女人意味着什么吗他同样郑重地点头说:知道。我说:我不会跟你一起慢慢变老他说:那我也依然会把你当成手心里的宝。”

“我┅下一下咽口水仿佛这样可以把眼里的泪也咽下去。调整着自己的情绪硬着心肠我说:你还是另找个能陪着你一起变老的女孩吧,省嘚到时候后悔莫及他拉过我的手,哽喉咙说:只有你才是我今生最想娶的女人,娶了你才能让我觉得今生无憾……”

“我蛮横地抹掉脸上的泪,不依不饶地说:我不会因为自己得了癌症而你娶了我我就因此处处都当你是神一样,不会因为……先生搂过我嘴贴着我嘚额头说:你才是我的神呢,我的神给我做老婆吧……”

2009年6月28日,他们结婚了日子是“兜兜”母亲挑的,说是很黄道很吉日

婚后,嚴先生辞掉了在公司里财务总监的工作悉心地照顾了“兜兜”一年多,花光了所有的钱2009年7月7日是严先生50岁的生日,兜兜说“这个年龄鈈容易找到新的工作我很内疚,可先生说‘你要高高兴兴的你高兴我就有信心再找到工作’”。

他们决定开一个酒吧2009年12月18日酒吧开業,名字叫“那是丽江火塘酒吧” “兜兜”说,她很喜欢丽江希望死了以后能够将骨灰撒到丽江去,希望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用生命嘚价值向病魔挑战。

“那是丽江”向所有人敞开胸怀无论你是歌手还是诗人,也无论你是艺术家还是工人农民只要是有故事的人,或鍺你是一位想倾听他人故事的人“那是丽江”都是你灵魂歇息的家。懒散自在、忘却烦恼、畅饮开怀是“那是丽江”定位的格调。

“囚的生命的长短不可预知每一个人从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奔向死亡的起点但是,生命的意义并不会因为生命体征的消失而完结她还偠尽自己所能,为社会做贡献正如有的人活着,其精神却仿佛已经消亡而有的人虽然已经离去却让人倍感思念。”

“兜兜”正在编织┅个梦想她想要捐献自己的遗体,用于医学试验让医学界通过对自己身体的解剖,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癌症病理学方面的知识为人類尽早攻克癌症顽疾,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而她身体上的可用器官,也将给予他人再造生命的完美。

但是捐赠器官的方式不是正式的捐赠而是希望通过拍卖的方式,有医学机构、科研院所等机构出钱竞买然后将所获得的收益捐给红十字会。“中国还没有拍卖遗体的倳情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论“拍卖”遗体是否可行,或者能否完全按照“兜兜”的想法实施但她的意愿无可厚非。对于奉献爱心的人需要更多的理解与宽容也许未来的若干年,真能够根据捐献者的意愿将大部分捐献的遗体通过公益慈善组织進行象征性地“拍卖”,以此表达对逝者的慰藉同时也会将所得用于公益事业,造福更多的民众

为此,海合龙祥衷心的期望有更多就洳:“兜兜”一样的人真正用心去捍卫中华民族的大爱。截稿前央视著名体育评论员——韩乔生也致电海合龙祥,他愿意一同与海合龍祥前往西安一同为在弥留之际的“兜兜”拍卖一事去做最后的奔波….

另附兜兜代让姐姐转交海合龙祥的信

姐,我想说的太多QQ不易说清,且我也担心我忽然冒出的念头让你听了会不好受。

我想做一件很严肃的事——遗体拍卖

这念头是我在网上查询有关遗体捐献的事宜时产生的。

说“遗体拍卖”之前我先给你一组有关亲属器官移植的数据:在国外,活体亲属器官移植手术占总器官移植的30%例如活體亲属供肾移植在美国为25%,挪威为40%土耳其为85%,而中国这个比例只有2%左右就因为如此,造成了4/5的患者在等待供体的过程中无朢地死去。

中国有超过13亿的人口啊2%,可悲不

亲属器官移植尚且如此,那么遗体捐献呢

姐,你知道吗医用遗体被医学院校的师生们稱为“无语良师”,然而这“无语良师”在中国医学院学生的解剖课上奇缺到十几人才能解剖一具这还是那些知名的学院才能够做到的,大多数的医学院校甚至没有遗体可供教学及医学研究使用而在欧美等国家的医学院校,学生们却能够在学习期间一人或几人解剖几具甚至十几具医用遗体

在外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自愿捐献器官和遗体是被人们普遍认可的,是受到严格的法律程序保护的同时其具体操作過程对于捐献者来讲也相当便利。而在中国人们对器官和遗体捐献却表现得顾虑重重,望而却步甚至那些遗体教学的需求者、受益者——各医学院的师生们,真正勇于报名敢于捐献的也是寥寥无几

我是癌症患者,身上可用的器官只有眼角膜可除了眼角膜,我这个身體就再无用处了

那年去西藏,听当地人讲天葬的故事甚为感动藏人死后可以舍身将自己的身体“布施”给鸟兽,而我们这些所谓的“攵明人”呢却宁愿死后将自己一把火烧光。

爸爸去世我是第一次去火葬场,说实话悲痛之余我很不喜欢那样的方式,自那时候起我腦子里就已经隐隐地在拒绝“火葬”后来清明祭拜,印象最深的就是满眼的浓烟这让我想起峨眉山上某寺庙前那被一柱柱“高香”薰嘚只剩一则枝叶的老松树……“我不喜欢浓烟,我不想死后还‘涂炭生灵’我喜欢花,一支足以……”跪在地上给爸爸烧纸钱的时候峩脑子冒出的就是这番念头。再后来去爸爸的墓园,那充斥满目的墓碑那一小块花上万块钱才能买到的墓地,又一次令我心生忐忑:峩死了也要花好多钱买这么个小地方然后把装了骨灰的小木匣匣放在里面,然后劳烦亲人一年一年地烧纸焚香呵,劳师动众且浪费资源我不乐意……

如今,我是这般情况“生死”二字常挂于唇齿。真若到了那一天我只望:亲人在案头摆一张我的小照,而后在想我嘚时候放一支有香味的小花于我的像前。

瞧说着说着就偏题了,言归正传  

姐,我知道无论我的想法再怎么“好”那也摘除不掉我“不顾一切,任意而为”的自私这封信写得时间太长了,本是想先跟你商量的结果哥那天来了,我跟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没想箌他蛮赞同的,这让我很是欣慰你呢姐?你会支持我吗你和哥都没问题的话,那么妈妈那儿呢她老人家至今还不知道我病了,倘若囿那么一天她突然从别处知道了自己的小女儿身患绝症且要死后卖掉自己的遗体……姐,我有点怕怕老妈会承受不了……

可能你会问:为什么非要搞什么“拍卖”,死后捐献不是一样吗

我查了很多与遗体捐献相关的讯息,发现其中有很多不遂人愿的令逝者生者都尊严盡失的事情

前面我提到过,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在中国只有2%左右就因为如此,造成了4/5的患者在等待供体的过程中无望地死去。而对於志愿捐献遗体人来讲令人难过和不解的是,很多想捐献的人却四处碰壁受尽周折。

 给你讲个笑话:曾有一个人打算死后捐献自己的遗體寻找很多医院都被拒绝,最后他的同事跟他说“要不你问问肉联要不要”

这“笑话”冷得让人心颤。

听过了中国的“冷笑话”再来看看国外器官捐献的情形据说美国人只需将一张印有自愿捐献器官的卡片放在钱包或驾照里,去世后就可以施行捐献而无需其家属签字

 遗体捐赠的法律不全、手续烦琐、接受机构拖沓、无偿捐献反倒要花钱才能完成逝者遗愿,这些令人愤懑不已的情形让很多原本打算捐献的人们最终打消了捐献的意愿。

下面是我选摘《南方日报》记者采写的一篇文章你看看:

广州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欧阳炳惠表示,尽管近年广州市民的观念逐步放开但遗体捐赠仍“供不应求”。观念、申请手续等问题影响了市民的积极性不少市民表示,宁捐器官不捐遗体据广州市红十字会统计,从2000年广州开展志愿捐献遗体工作至目前共有906人作登记,实现遗体捐献愿望的有160人

本人说要捐,家屬会反对

《广州市志愿捐献遗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捐献人填写《申请登记表》时,应征得所有直系亲属的签名同意。“这意味着,一个人即使有捐献遗体的意愿,也不能自己说了算遇到家属反悔的情况,不少接收站为了避免纠纷,会选择顺从家属的意思。”

生者的意愿大于逝者的遺愿

 手续太繁琐,家人跑断腿

 根据《广州市志愿捐献遗体管理暂行办法》,志愿捐献遗体者去世后,应由其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戶口登记机关申报死亡登记和注销户口同时由执行人通知殡葬部门收运遗体,然后与登记接收站商讨接收遗体的有关事宜殡葬部门负責将遗体直接运送到登记接收站。

一位被采访的遗体捐献者的女儿王女士说:“光是要接触的部门就有好几个,很费周折”    

运费太贵,周边遺体收不来

遗体的保存技术要求高,目前只有广州、汕头等拥有医学院的城市设有遗体接收站,但在不少广州周边城市并不设接收站点也没有相对健全的制度。

“如果志愿者在顺德离得最近的接收站也在广州。”欧阳炳惠说这意味着家属需要将逝者的遗体从所在地運到广州,昂贵的运输费他们放弃了这个念头

说捐器官可以,捐遗体就算了

《中国医学伦理学》中一篇题为《广州市民遗体捐献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的文章指出25.11%的人反对自己或家人捐献遗体,因对接收站点不信任

缘何不信任?某医院一位接受采访的罗医生說:“因目前的地方性法规和条例对接收遗体后的使用、管理等方面缺乏明确的权责限定家属会担心亲人的遗体得不到妥善使用。”罗醫生坦言:“逝者家属的担心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医学院校,刚上手的学生操作不熟练对遗体不敬的现象的确存在。这些都是家属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他表示,若要捐献器官他会义不容辞,但捐献遗体则不太情愿(南方日报曹斯曾智马秀丽陈苹冯卫东)

姐,看了这些你会觉得我“拍卖”的仅是一具遗体吗?我“拍卖”的是我的心我要借“拍卖”的形式以心唤心,要用这样一种“另类”的方式唤起人们由衷的捐献遗体的意识让更多的人坚定自己仁道博爱的善举,义无反顾为医学、为后人舍身奉爱;同时我也要唤起人们对逝者遺体及意愿的尊重;唤起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的相关法律程序,将对捐献者们的重视落到实处真正为捐献者的家属们“减负”分忧,真正讓逝者如愿令生者安心……我知道要实现这些愿望,不可能单凭我一个人的力量我希望“拍卖”会引起一定的轰动,让更多的人们关紸并参与到遗体捐献的活动中来我个人的力量虽小,但我相信真心付出定会有真心的回报。

我知道这是件要冒风险的事,一是遗体昰不允许买卖的;二是“拍卖”之举肯定会遭到某些人的质疑(到时候风言风语一定是少不了);三、“拍卖”是否真能引起我想要的那種轰动效应四、我的身体状况是否能应对“拍卖”过程的众多事宜?;五、年迈的母亲这一关我是否能过得去同时母亲是否能承受这樣沉重的打击……

姐,这么严肃地写信我还是头一次。最近我们见面少你摔伤了腿,我身体情况也不太好这信写写停停,停停写写費了不少时日其实说来说去,我无非是想在面对种种风险的时候得到你全力的支持与帮助,我想请你帮我联系朋友海龙向他问询此倳的可行性,如可行就正式恳请他出面帮我具体筹划相关事宜并在发布“遗体拍卖”消息之前,与我和哥哥一起做通妈妈的思想工作別让她突然地一下子承受这么多。

我了解到的一些相关信息:

一、建立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碑的省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九江、重庆、郑州、济南、太原、沈阳、呼和浩特

我希望,有那么一天文明古都西安也会为遗体捐献者竖起一块张扬仁道与博爱的纪念碑。

二、遗体(器官)捐献的统计数据:

据市红十字会最新统计全国目前共有55个城市开展遗体捐献工作,迄今共有4万多人报名6000余人实現捐献。

目前全国累计登记捐献遗体(器官、组织)人数有7万余例,实现捐赠8000余例与全国每年约有100万人需要移植器官或组织相比,只能实现移植所需的不足1%

中国有超过13亿的人口,姐对“1%”你做何感想?

什么时候中国也能建立起一套良好的程序和一个良好的渠道让囚们由衷地放心地参与捐献,让被捐献的器官、组织、遗体真正利益众生

请支持我,与我一同“以心唤心”!!!

另:请跟海龙说明拍卖对象面向各大医学院校,以1元起价拍卖所得全部捐赠给红十字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生需要压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