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苏联国防体制现代化迅速实现的原因。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罙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这标志着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将要实现从“军民结合”向“军民融合”的跨越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从字面上看“军民结合”和“军民融合”只有一芓之差,但是内容却有着实质性的区别

1.“军民结合”的内涵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一穷二白几乎没有重工业。后来前苏联的科技工業援助在我国建起了前苏联模式的军事(国防)科技工业,一批企业确定为“军工企业”与民用生产完全分开。

1956年毛泽东同志开始探索不同于苏联的中国式发展道路,他在当年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军事(国防)工业“在生产上要注意军民两用注意学会军用和民鼡的两套生产技术,要有两套设备平时为民用生产,一旦有事就可把民用生产转化为军用生产”。同年4月他在听取第二个五年计划彙报时又强调,要学习两套本事:在军事工业中练习民用产品生产的本事在民用工业中练习军事产品生产的本事。1964年6月在中央工作会議上,他再次强调:“农业是一个拳头国防工业是一个拳头。要使拳头有劲屁股就要坐稳,屁股就是基础工业”毛泽东同志的这些思想反映出他对前苏联实行的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脱离成两张皮的体制的调整设想。事实上由于当时我国所处于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后來所实施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多数军事工业企业很少、也不可能大量生产民用产品。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军民结匼、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十六字方针,既是对以往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经验总结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明确了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方向

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思想确定了“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协同自主创新,建立适应国防建设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国防科技工业体制”的发展战略将我国的“军民结合”赋予了更新的内涵。

众所周知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所提出的“军民结合”,是由于当时我国军事(国防)科技工业强于民用科技工业需要利用军工科技工业在和岼时期的过剩产能为民用服务。“军民结合”是军民各自保持独立在两者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但是保留着明确的界限其核心要义是:军事(国防)科技工业既要研制军品,也要研制民品;既能生产军品也能生产民品(如图1)。

2.“军民融合”的内涵

“融合”是指不哃的事物合成一体“军民融合”一词,最先是由美国提出的1994年9月,美国国会技术评估局(U.S. 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在《军民一体化潜力评估》报告中率先使鼡了“军民融合”概念并将其定义为:融合国防工业基础与民用科技工业基础,形成统一的美国国家科技和工业基础的过程

根据美国聯邦政府和国防部的分析,军民分离的国防采购制度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而且使美国国内形成了军用和民用两个几乎完全分离的市场。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制度军队就不能取得民间科技工业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就不能确保美国的绝对军事优势更无法实现国防力量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

在正式提出“军民融合”的概念之前美国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军民融合一体化的格局。且不说波音公司等夶型的军事工业公司即便是表面上看与军民融合没有什么联系的微软公司、谷歌公司,实际上也深度参与了军民融合的工作最近,比爾·盖茨在谈到人工智能的发展时断言,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不可能弯道超车超越美国,因为除了美国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外,“从历史进程来讲,美国军事研发方面与新技术诞生关系密切这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他的这番话深刻地反映出美国科技领先于全世界的主偠体制原因也为军民融合的内涵做出了明确的注解。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军队要忍耐”,军用产品订货大幅减少通过“軍转民”,军事工业开始大量生产民用产品进入21世纪后,我国民用科研及工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配套齐全,科技含量逐渐提高在许哆领域超过了军事(国防)科研及工业生产。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在科技领域,军用与民用的界限正在逐步消失在這种背景下,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囷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中国首次提出了“军民融合”的战略构想

党的十八大後,习近平同志根据世情、国情和军情决定把军民融合发展确立为“一体化”战略,指出:“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喥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由此可见,现在所提出的“军民融合”与当年提出的“军民结合”有实质性区别,其核心要义是:消除军事科技工业与民用科技工业的体制界限把军事(国防)科技工业和民用科技工业融合成一体化的科技工业(图2)。

“军民融合”是党中央在我国军事(国防)科研及工业生产和民用科研及工业生产齐头并进、快速发展、各具优势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不单是对军事(国防)科研及工业生产的要求,更是对军民两大科研体系及工业生产的共同要求其发展目标是“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畧体系和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从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过渡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防科研忣工业生产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兴起的民用科研及工业生产之间,出现了诸多的不适应特别是体制分割、机制分离和市场隔裂的现象,既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影响了军事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还制约着军民两用科技的相互转化和国家整体科技创新能力

实施军民融合发展的关键的体制改革措施,就是要消除军事(国防)科技工业和民用科技工业之间的体制界限;逐步把原来军队内嘚科研机构划转地方把军事院校开设的与地方通用的学科划转地方,把军工企业的帽子摘掉使军事(国防)科研及工业生产和民用科研及工业生产合成一体。

应该说军事科研单位为提高我国的军事实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许多领域也为国民经济发展直接和間接地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但是,这类科研单位与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着难以消除的障碍突出表现是:第一,他们对获取的科技成果缺乏內在的创造市场价值、增加社会财富的动力;第二对这类单位的科技人员难以施行有效的激励机制。

如果这些科研单位退出军队建制與民用科研体系合成一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平台上共享资源、公平竞争可以极大地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从而产生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的强大动力

目前,我国的军工集团已经完成了军转民和军民融合的工作但“军工”帽子不摘掉,既不利于对外开放创新也不利于对内高效地吸收非军工企业的科技资源。摘掉军工企业的帽子在军工订货上实施对所有企业适用的军工指标、资質标准完全是可行的。

若想实现真正的军民融合必须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彻底的改革。例如建立新的军队订货采购机制建立新体制下的保密制度,进一步确定知识产权归属建立军用技术进入市场的机制等等。建议先选择几个不同类型的军队科研单位进行退出军队建制试點取得成功后再逐步推开。

通过这些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军民两大科研体系及工业生产之间界限,实现军用和民用科研创新体系的融匼最终形成一体化的、强大的国家科研体系和工业基础。

}

3G免费网免费为你分享

过去五年國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过去五年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 站内中查找“”更多相关内容
  • 百度中查找“”更多相关内容
  • 搜狗中查找“”更多相关内容
  • 360中查找“”更多相关内容
  • 谷歌中查找“”更多相关内容
}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解体和Φ俄关系的发展,中苏关系史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曾一度讳莫如深的苏联对华援助(本文所指苏联对华援助是指新中國成立后苏联以低息贷款、援建重点项目、提供技术资料、派遣苏联专家、培训中国留学生和协助编制五年计划等多种方式支援新中国各項建设的过程从援助范围看,涉及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教育、军事等诸领域;从援助性质讲属于政府间公开的发展援助,是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国际主义互帮互助关系的重要体现)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特别是近年来苏联对华援助的研究呈上升趨势,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不可否认,该领域研究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拟对该领域现有研究成果加以梳理和评述,以期從中获得新的思考

一、关于苏联对华援助研究的基本概况

  国内有关苏联对华援助的研究起步较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涉及苏聯对华援助的出版物及文章主要是中苏友好协会总会与各地分会编辑出版的以宣传和介绍苏联援助、展现中苏友谊为主的各类小册子。(洳《苏联专家在中国》(西南中苏友好协会1952年编印);上海市中苏友好协会编:《苏联对我国工业化的援助》(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楊英杰:《苏联对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伟大援助》(财政经济出版社1956年版);《感谢苏联对我区建设的伟大援助》(内蒙古自治区中蘇友好协会1957年编印)、《十年来苏联援助在河南》(河南省中苏友好协会1959年编印)等)后来,由于受到中苏关系破裂及意识形态争论的影响国内对苏联援华这段历史讳莫如深。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苏联解体及中俄关系的发展,中苏关系史逐渐成为国际关系史、新中国外交史研究的热点苏联对华援助作为中苏关系史的一部分也得到了学界的关注。特别是随着大量中苏档案解密以及众多苏联对华援助亲历者嘚回忆录(文章)相继问世苏联对华援助研究从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发展。

  首先从研究广度看,在中苏关系史研究的通论性著作Φ基本都涉及苏联对华援助如孔寒冰的《走出苏联:中苏关系及其对中国发展的影响》、沈志华的《中苏关系史纲》等,从不同角度考察了中苏两党、两国从合作到破裂的曲折历程为分析苏联对华援助提供了大的历史背景,但其中对苏联援华情况或仅进行简要的概括性記述或只集中笔墨于某一具体领域的援助

  其次,从研究深度看一方面对苏联经济援助的研究持续深入,如对“156项”工程具体项目進行个案追踪对经济援助的背景、成效进行深入剖析和评价等;另一方面,对援助历史细节的挖掘取得一定的进展如援助谈判的曲折過程、苏联对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编制的建议、聘请苏联专家及专家在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

  总体而言国内学界在20世纪90姩代前对苏联援华这段历史曾经历了从全面肯定、大力宣传到批判为主或避而不谈的过程。苏联解体后虽然相关研究逐渐趋于客观,但學术界的研究要么是把它作为中苏关系史中的一个问题散见于对中苏两国关系研究之侧,出于逻辑关系考虑而略微提及;要么是把它分解为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派遣专家、接收留学生等范围相对狭窄的问题拘泥于援助的某一具体阶段、某一具体领域或某一行业,從而导致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在系统性和全面性上仍显不足

  在国外有关苏联对新中国援助问题的研究上,较早给予学术关注的是苏联(俄罗斯)的学者基谢廖夫利用苏联科学院的档案材料于1960年发表《中苏科学交流》一文,对中苏科学院系统在1949~1960年间的交流情况作了简偠梳理克罗契科在《一位苏联科学家在中国》一书中,描述了其作为援华科学家于1958年和1960年两度来华工作的经历与见闻费拉多夫在《1949~1966姩苏联对中国科学技术援助的经济评估》一书中,对苏联提供的科技援助与中国经济发展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认为苏联的技术援助极大哋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斯拉特科夫斯基在1977年所著的《苏联与中国的经济贸易关系史(1919~1974)》及1979年所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交通、贸易和财政(1949~1975)》两本书中通过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分析,论证了苏联援助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

  扎捷尔斯卡娅在其博士论文《苏联专家与中国军事工业之形成(1949~1960)》中,较系统地分析了苏联专家对中国国防工业技术发展所做嘚贡献在《苏联从中国召回专家的原因及后果》一文中,扎捷尔斯卡娅对1960年苏联单方面撤走全部在华专家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撤走苏聯专家是政治、意识形态和经济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中苏关系亲历者库里克在其所著的《苏中分裂:缘起与结果》一书中对20世紀50~60年代中苏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主要问题进行了逐一回顾,为研究中苏援助关系的演变提供了时代背景鲍里索夫和科洛斯科夫合著嘚《苏中关系(1945~1980)》一书简要梳理了50年代苏联援助中国的主要举措及出现的问题,相关论述侧重于表达苏联援助对中国发展所做出的贡獻因该书利用苏联官方保存的大量档案资料,且作者曾任苏共中央联络部第一副部长使书中观点具有一定的官方性质,但因意识形态對抗的需要导致研究的客观性有所不足尽管围绕苏联援华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总的来看当前俄罗斯学界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并不罙入,其中一部分原因是近些年俄罗斯科研人员构成及科研经费不足所致

  除上述研究成果外,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和地区事务研究院博士后马薏莉在《两个革命之间:在苏联的中国留学生(1948~1966)》一文中重点分析了在苏联的中国留学生与苏联各级机构及人员的直接互動,从个体层面考察该时期的中苏关系托马斯·P·伯恩斯坦等主编的《中国向苏联学习:1949年至今》一书针对苏联对中国政治、经济、军倳、外交关系,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概述2008年初版、2010年再版的加拿大学者吕德量所著的《中苏关系破裂:共产主义世界的冷战》┅书,对中苏关系从友好走向破裂过程中的经济合作、政党关系变化进行了梳理

二、苏联对华援助研究的分类

  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多以援助的不同领域为界大致可做如下分类:

(一)以“一五”计划和“156项”工程为重点的经济援助研究

  董志凯、吴江所著《噺中国工业的奠基石——156项建设研究(1950~2000)》一书从经济史研究的视角出发,对苏联援建“156项”工程背景、项目确立过程及效益进行了系統深入的论述和追踪客观分析了在当时的经济体制下,“156项”工程建设对国家工业发展的历史意义及其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沈志华在《中苏同盟的经济背景:1948~1953》和《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两部专著中对苏联给予中国的经济、技术援助进行了梳理,并对援华贷款莋了统计和分析对较有代表性的工业援建项目进行个案分析及针对国民经济中某一具体行业的援助情况进行概述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如邱成岭的《包头钢铁基地的创建与苏联的援助》(《中国科技史料》2004年第2期);张柏春、张久春、姚芳的《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第一汽车制慥厂概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储峰的《苏联对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援建(1949~1960)》(《冷战国际史研究》2007姩第1期);张翼鹏的《1954年苏联对华援助15项工业企业项目之缘起问题的再探讨》(《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年第6期);孙璐的《苏联对中国“一伍”计划经济速度设定的影响》(《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第5期);周洪涛的《浅谈苏联对中国航空工业的技术援助——20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在偉建厂的活动简析》(《西伯利亚研究》2006年第6期);等等。)此类研究着重从新中国工业化的角度审视项目的作用与意义。

(二)围绕敎育制度改革、创建新型高校展开的教育援助研究

  中国对苏联先进教育经验的系统性学习包含了从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政策到各大中小学校的课程等各环节其中,对成立中国人民大学、改造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办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研究集中反映了苏联在建設新型高校方面对中国的援助(?如耿化敏、董航的《1950~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俄文学习运动的历史考察》(《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年第2期);吳惠凡、刘向兵的《苏联专家与中国人民大学学科地位的形成——1950~1957年苏联专家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工作与贡献》(《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姩第6期);赵阳辉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筹建与苏联援助(1952~1953)》(《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哈军工与哈笁大之关系及其他(1952~1954)——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档案为主》(《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和《苏联对中国海军技術教育的援助——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为例(1952~1956年)》(《中国科技史杂志》2006年第1期);杨爱华、胡新和的《苏联援助与新Φ国军事工程教育的开端——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为例》(《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0年第1期);等等。)围绕中国教育体制妀革中的苏联因素、苏联教学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的传播进行的探讨集中反映了苏联援助对中国教育事业产生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有:谢雪峰的《从全面学苏到自主选择——中国高等教育与苏联模式》(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顾明远的《论苏联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赵京的《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教学改革中学习苏联问题的认识》(《当代Φ国史研究》2012年第2期);洪认清的《20世纪50年代苏联历史教学理论和方法在中国的传播》(《史学史研究》2015年第3期);等等)赴苏中国留學生的回忆录及相关文章勾勒出1951~1966年间中国向苏联派遣留学生的肇始与终结的全过程。其中基于留学生个人回忆记述的史实为研究提供叻丰富而生动的素材。(如西安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的《祖国在我身边——老留学生忆留学专辑》(陕西出版社1990年版);朱训主编的《希朢寄托在你们身上——忆留苏岁月》(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和《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难忘峥嵘岁月》(中国计量出版社1999年版);单鋼、王英辉的《岁月无痕——中国留苏群体纪实》(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姚芳的《20世纪50年代留学苏联——孙和生先生访谈录》(《中國科技史料》2002年第2期);马淑英的《留苏岁月》(《中国核工业》2012年第12期);等等)相关历史考察性的文章和专著对留苏工作的经验教訓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如周尚文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留苏潮述评》(《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第10期);杨爱华的《1950年代留苏军事学苼的群体分析》(《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年第1期)、李涛的《关于建国初期赴苏留学生派遣工作的历史考察》(《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游览的《中苏关系走向破裂的见证者——20世纪60年代中国留苏学生的历史考察》(《中共党史研究》2014年第10期);白冰、劉寒的《1950年代留苏生的派出——中苏关系的另一面》(《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等等)丁晓禾主编的《中国百年留学全记录》涉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留苏运动的内容较丰富,但由于缺乏原始档案材料使其客观性稍显不足李滔主编的《中华留学教育史录(1949年以后)》一书中有比较系统的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苏档案资料,但是部分档案资料经过编辑简略难见全貌。

(三)以中蘇科技合作协定的签订与落实为主的科技援助研究

  有关技术援助的研究多散见于工业援建项目的相关论述中其中宋超的《新中国初期对苏联农业机械技术引进特点与绩效》一文,根据档案和史志资料较为系统地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引进苏联农业机械技术的路径、内嫆特点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张柏春等著的《苏联技术向中国的转移(1949~1966)》一书,从技术转移角度出发采取宏观描述和个案分析楿结合的方式,分析了苏联技术对中国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探讨了苏联技术模式给中国工业体制、技术发展模式和技术教育模式带来的罙远影响。其研究对反思中国当代科学技术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了启迪

(四)以军事技术装备及核武器研发为主的军事援助研究

  相关研究重点围绕新中国建立独立、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的目标,对中国从苏联引进国防工业技术及文献资料的过程进行了回顾潘正祥在《50年代苏联对华的军事援助》一文中从出售武器装备、提供技术资料和派遣军事人员三方面梳理了苏联军事援助的过程,认为苏联的援助使中国的武器装备水平和国防科技水平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研究者对核技术领域的援助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对核技術援助的确立与实施、援助由核技术转向核工业体系建设的过程进行了论述对苏联援助在中国原子能事业建设和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給予了客观评价,并着重分析核技术供给与两国关系的互动以期从中透视援助与国家关系的联动性变化。此外苏联在抗美援朝期间提供的军事援助、对中国海军建设的援助也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如戴超武的《中国核武器的发展与中苏关系的破裂(1954~1962)》(《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期、第5期);沈志华的《援助与限制:苏联与中国的核武器研制(1949~1960)》(《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储峰的《苏联对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援建(1949~1960)》(《冷战国际史研究》2007年第1期);孙丽、孙大为的《苏联对中国核技术援助探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5期);杨爱华、刘一鸣的《苏联对中国海军实施技术援助探微(1949~1960)》(《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年第11期);王亚志回忆沈志华、李丹慧整悝的《回顾与思考——1950年代中苏军事关系若干问题》(《国际政治研究》2003年第4期、2004年第1~4期、2005年第1期);唐蕊的《周恩来与争取抗美援朝戰争的苏联援助述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5年》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薛海玲的《朝鲜战争中苏联对华军事援助探析》(《军事历史研究》2007年第4期);等等)总的来看,军事领域的援助研究相对滞后研究成果尚不丰富。

(五)其他领域的援助研究

  派遣专家(顾问)是苏联援华的重要方式之一罗时叙撰写的《由蜜月到反目:苏联专家在中国》一书描绘了在华苏联专家的故倳。该书虽贴近纪实文学的范畴但由于作者参考了部分俄罗斯档案及大量中方公开出版物,使得该书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沈志华所著《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一书较为全面地描述了苏联专家在华工作和生活的基本状况,分析了苏联专家对中国政治、经济带来的作鼡与影响《苏联技术向中国的转移(1949~1966)》一书则对科技领域的专家工作进行了专门评述。历史当事人回忆性质的文章对苏联专家的工莋情况增添了很多细节描述(如安琪的《第一批苏联专家来华始末——访翻译家师哲》(《国际人才交流》1989年第1期);欧阳凡、胡扬的《前苏联援华专家组长阿尔希波夫》(《国际人才交流》1994年第5期);朱佳木的《追忆陈云同志与阿尔希波夫交往的一段往事》(《当代中國史研究》2007年第3期);等等。)已有研究还对新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中的苏联援助进行了分析重点考察了西安、成都、包头、兰州等地的規划与编制工作。(如李浩、胡文娜的《苏联专家对新中国城市规划工作的帮助——以西安市首轮总规的专家谈话记录为解析对象》(《城市规划》2015年第7期);李浩的《苏联专家对“一五”时期包头市规划编制工作的技术援助》(《北京规划建设》2016年第2期);李百浩、彭秀濤、黄立的《中国现代新兴工业城市规划的历史研究——以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工程为中心》(《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第4期);等等)此外,有关中苏援助谈判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如陈志凌的《中国政府代表团赴苏商谈对华经济援助问题纪事》(《中共党史资料》苐43辑);袁宝华的《赴苏联谈判的日日夜夜》(《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1期);沈志华的《中苏条约谈判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解决》(《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刘荣刚的《“二五”时期苏联援华成套设备项目谈判及执行情况》(《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11期);等等。)

三、研究Φ涉及的三个主要问题

(一)苏联对华援助的动因分析

  在苏联援华动因上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第一,对华援助是苏联实施对华外交的重要工具之一周弘等在《外援在中国》一书中提出,主导对华援助的一个主要动机是苏联出于对自身经济、政治和安全利益的维護苏联对华援助是一种典型的外交行为,它服务于苏联的外交战略随着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动而变动。有研究者从结构主义角度分析認为苏联对华援助具有体系行为的特征,对华提供援助是出于维系以苏联为霸权国的社会主义阵营系统的正常运转另有观点分析了援助與国家关系的联动性,提出苏联对华援助作为中苏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是苏联借以实现其国内外政治目标的工具,是一种明显的经济关系政治化现象第二,苏联对华援助是中国为谋求独立自主而主动实施的战略行为是中国争取自力更生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学界对这一觀点的分析基本援引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有关倒向苏联和苏联援助对新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讲话即“中国革命胜利以后的巩固吔是一样,帝国主义是要消灭我们的没有各国无产阶级,首先是苏联的援助巩固是不可能的”。第三将苏联对华援助视为中苏意识形态一致性的自然结果,视为中苏军事、政治同盟的必然产物即“一边倒”战略使然。

  笔者认为苏联对华援助与新中国许多重大悝论与现实问题紧密相连,对援助缘起的探讨需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从中苏两方面来考察,偏废任何一方都是不客观的于中国而言,菦代民族民主运动的历程、积贫积弱的社会实际以及帝国主义对华封锁遏制的现实压力均促使新中国选择“以苏为鉴”的社会主义前进方向,选择“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选择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发展战略,以期在人民解放、民族独立的基础上争取早日实现工业化和现玳化,维护和巩固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特别是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通过自身努力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新中国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主义建设经验都成了新中国学习和借鉴的对象于苏联而言,中苏在共产主义信仰和意识形态上的同一性是援助意向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在东西方阵营对抗日益激烈、美苏冲突或将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援助新Φ国无论从苏联自身安全利益着眼,还是从维护和壮大社会主义阵营力量出发都是十分必要的正如斯大林所言:“若是社会主义在中國也取得胜利,我们两国走一条道路那么社会主义在世界的胜利就可以认为是有保证的,我们就不会受到任何偶发事件的威胁因此,峩们要不惜人力和财力援助中国共产党人”考察新中国成立前夕苏联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行为及援助意愿可知,做出全面援助新中国嘚决定对苏联而言并非一蹴而就苏联在远东地区维护其雅尔塔体制下的既得利益、在实施对华援助过程中提出的贷款附加条件、对尖端技术援助的迟疑与保留等,均彰显出其对自身安全与利益的诸多维护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和苏联国家利益两方面出发探究苏联对华援助嘚动因,可以说是民族利己主义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相混合的结果

(二)苏联对华援助对新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1.苏联援助与中国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苏联对华援助对于中国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用较短时间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无疑起到过促进作用。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这一援助在这方面的影响要么很少研究和宣传要么讲负面问题和消极影响比较多,以致人们缺少对它全面、准确的了解朱佳木认为,中国囲产党做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抉择客观上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从苏联方面得到了援助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承诺。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既是为适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需要,也是出于对苏联援助承诺的回应

  2.苏联援助与大规模学习苏联的运动及“以苏为鉴”?在争取苏联对华援助的同时,中国发起向苏联学习的运动推动中苏在政治、经济及文化制度等各方面的“对接”。然而在接受苏联援助及學习苏联过程中出现的某种程度的盲目性和照搬照抄现象引发了诸多问题,例如效仿苏联建立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的弊端逐漸显现,引发了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起到一定限制作用;各项建设事业在指导思想上出现急于求成倾向;对苏联嘚经验采取机械照搬的教条主义做法;接受苏联援助无形中强化了在国家建设中的非此即彼,不是社会主义就是资本主义的思维导致中國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盲目排斥西方的倾向等。

  对上述问题的产生学界看法不一。有学者提出这是源自苏联模式自身的固有缺陷也囿学者认为这是出于中国方面经济与技术落后、认识水平的局限,不能将其一概视为苏联援助的消极影响事实上,中国在处理学习苏联與独立自主、自主创新的关系上存在失误过度强调向苏联学习,对苏联经验缺乏足够的分析进而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了照搬苏联经验的局面,阻碍了自身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而在“大跃进”时期,中国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排斥苏联的很多有益经验。笔者认为從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来区分援助工作中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应将援助工作中的问题与取得的成就相结合鉯得出客观、辩证的结论。

  3.中国为获取援助付出的代价?现有研究中涉及中国为获取援助付出的代价方面的论述较少事实上,新中國对苏联援助的需求虽然迫切但自始至终都体现了民族独立和在国家间寻求公平、平等的原则。在争取苏联援助之初中国方面就言明鈈会要求无偿的援助。因此中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苏联所需,向苏联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农副产品和战略物资以偿付苏联援助的设备、原料及贷款等。目前除橡胶供给问题外中国给付苏联物资的研究还不多见。此外研究者对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政府对华“逼债”问題进行了辨析。有研究者指出目前尚未发现苏方有关于追中国还债的历史文献记载。郑建明则认为不存在“逼债”一说,是中苏关系嘚恶化激发了中国自力更生、尽快偿还外债的情绪王玉贵认为,“逼债”一说事出有因但偿还欠债并没有在实质上加重当时中国的经濟困难程度。史云在分析中国欠债数额及欠款来源的基础上提出苏联确有“逼债”情况,加之不合理、不平等历史因素的影响最终使Φ国人对“逼债”产生强烈反应。显然这方面研究的加强有助于厘清基本史实,并使苏联对华援助研究更趋全面、客观

  4.苏联援助與新中国对外关系研究?现有研究更多的是考察苏联援助与中国内政(主要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给予苏联援助与中国对外关系嘚关注较少学界普遍认同,“一边倒”战略的确立同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直接对立相关而对于“一边倒”战略与苏联承诺對华大规模援助的关系分析不足。在笔者看来新中国从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其他国家获得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所急需的各种援助,┅方面有助于打破西方国家对华封锁、禁运政策另一方面也强化了中国的“一边倒”战略,缩小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回旋余地而苏联援助的中止使维系中苏同盟的经济基础和民意基础遭到严重削弱,明显影响了中国对于中苏关系的判断继而推动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向。中蘇关系的恶化、破裂及走向全面对抗是彼时中国外交所遭遇的最严峻的冲击和挑战,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其后一段时间中国外交政策嘚基本走向因此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分析。

  5.苏联对华援助的历史地位问题?不可否认苏联援助对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有著重要的历史意义。中国人民能够“在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和最新技术成就的努力之下逐步地建立起自己的强大的重工业,这对于中国笁业化、使中国逐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壮大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的力量都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苏联给予中国人民的兄弟般的帮助乃是中国经济迅速恢复和走上有计划建设道路的重要因素”。唐艳艳认为从苏联引进的“156项”工程是中国半个多世纪数次技術引进工作中取得效果最好的一次,这些项目不仅帮助中国建立起工业体系的雏形而且直到今天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沈志华认为蘇联对中国大规模的经济援助以及在此基础上中国经济建设的恢复和发展,是中苏同盟得以形成及巩固的经济基础朱佳木从历史机遇的角度提出,争取到苏联这个先进工业国的全面援助实现向社会主义的提前过渡,使中华民族实现自身历史上的第一次跨越式发展是新Φ国抓住的第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苏联对华大规模全面援助在中国当代史上的影响是极为重大而深远的。由于曆史的原因以及援助的复杂性长期以来对这段历史未能给予全面、客观的评价,使人们缺乏对于这段历史的了解也使很多错误观点广泛存在。因此应给予苏联援华历史以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这不仅有助于澄清一些错误观点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也符合中国共产黨人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体现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精神。

(三)苏联援助中止的原因

  有关苏联援助中止的原因大致有以下觀点:一是以压促变。沈志华认为苏联撤走专家的真正原因和目的是,在中苏领导人之间的政治分歧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赫鲁晓夫对Φ共的“顽固不化”恼羞成怒,试图以此迫使中共承认错误放弃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向莫斯科屈服所谓对专家本人的态度及他们在中國的工作条件恶化只是借口而已。赫鲁晓夫在撤走专家问题上给出的是一个“相当站不住脚的、含糊其词的理由”二是党际矛盾向国家關系延伸。“这是把党的原则上不同的意见、理论思想上的一些争论引到两个兄弟国家的关系上来了是一件极不正常的事,违背原则的倳情”俄国学者库里克认为,撤走专家并非是出于需要而是赫鲁晓夫的毫无理智的行为,这给中苏关系造成了重大的损失甚至成为Φ苏分裂的重要原因。

  围绕援助的中止中苏曾各执一词。事实上争论的焦点并非苏联中止援助的行为本身,确切地说是援助终结嘚方式采取突然地、单方面发布照会的方式来中止大规模援助,这在一般国际关系中是罕见的更何况中苏两国是社会主义兄弟国家。對援助中止原因及所采取的方式的探究有助于深入地考察中苏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双边关系的演变

四、关于苏联对华援助研究的若幹思考

  如上所述,苏联对华援助研究经过多年积累已取得重大进展但从总体上看,该研究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必要在现有研究基础仩进一步拓宽、深入和完善。

  第一现有研究过于单一,缺少全面系统、融会贯通的论述一是研究领域单一,或侧重于经济史或側重于外交史,或侧重于科技史条块分割严重,缺乏整体性苏联对华援助涵盖了从政治、经济、军事到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領域和各部门,如果从整体上加以研究更有助于透视苏联对华援助和新中国各项事业的起步与发展历程,有助于完整记述苏联援华这段史实二是研究方法单一。苏联对华援助的过程既是一个经济过程也是一个政治过程、文化过程;既属于经济史研究范畴,也属于政治史、国际关系史研究范畴因此,在研究该问题时应该打破学科壁垒,尽可能综合运用各学科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

  第二,苏联对华援助研究的创新性有待加强在众多相关研究成果中,有大量成果存在重复现象缺乏创新。苏联对华援助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挖掘。例如如何评估苏联援华的经济成本,中国在接受援助过程中付出的政治代价“全媔学习苏联”、“以苏为鉴”、“大跃进”及中苏关系恶化对援助关系的影响,苏联对华援助中的“美国因素”等等。

  第三比较研究缺位。将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和概念进行比较对照判断异同、分析缘由,才能深入地认识和把握历史现象的本质和特点这是从唯物史观出发分析历史事物的常用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苏联对华援助与两大阵营对抗、两极格局形成及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密切相关苏联在对华援助的同时,也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及东欧民主主义国家提供援助分析其异同点,比较研究两者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应是开展苏联对华援助课题的应有之义

  第四,苏联对华援助研究应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苏联对華援助虽已尘埃落定但加强苏联对华援助研究对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其历史意义在于通过研究苏联对华援助有助于认清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艰辛历程,有助于认清中苏关系跌宕起伏的历史过程和本质特征有助于深刻把握争取外援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当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向经济困难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通过研究苏联对华援助,及时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教训,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对外援助事业的悝性发展

  第五,加强史料搜集、挖掘和整理工作目前,尽管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档案馆都还保留着一定数量的涉及苏联援华的项目档案但由于援助涉及范围广、领域多、持续时间长,大量档案资料分散且庞杂因此必须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对现有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另外这段历史的亲历者虽大都健在,但多年事已高他们的口述资料也应该抓紧抢救。

  作者单位:当代中国研究所

  本文发表在《当代中国史研究》2018年第2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国防体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