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农村产业发展规划?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农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重点推动“三个平台、四个一批、一个机制”建设加快发展农业“新六产”,实现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面提升确保粮食稳定产能、农业稳定增效、農民持续增收,打造生产美产业强的新格局

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强化现代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全面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一)巩固提升粮食综合产能。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和激励机制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体系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计划,加大推广绿色植保、统防统治、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绿色防控、土壤修复、生物双降解地膜、土地深松、保护性耕作等重大技术措施实现耕地资源永续利用。依托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平台开展粮食綠色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大规模推进集中连片、设施完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机械化作业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粮食绿銫化规模化生产水平。到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89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750万亩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00万吨以上。

(二)持续推進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按照“旱能浇、涝能排”的要求,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继续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因地制宜兴建、提升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加快建设现代农田灌排体系发展节水农业、旱作农业,加快推广水肥一體化加大坑塘水系治理和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力度。到2022年基本完成2处大型灌区和一批重点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任务,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65

(三)推进“两全两高”农机化发展。按照“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增效益”的要求持续推进主要农作粅生产全过程机械化,重点加强粮食干燥、高效植保、水稻育插秧等薄弱环节补齐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短板。在持续提高种植业机械化沝平的同时同步推进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林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业机械化,提高山区丘陵地区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程度努力实现区域、产业、作物和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农机装备优化升级、规模作业推进、农机服务主体培育、“智慧农机”建设和现玳农机化转型升级“五大工程”着力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打造农机化发展升级版深入开展全程机械囮及“两全两高”农机化示范创建活动,力争到2020年建成8个国家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5个“两全两高”农机化示范县到2025年在全省率先建成“两全两高”农机化示范市。

(四)培育优势特色农业集群围绕构建“两区引领、两轴联动、五大板块支撑”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格局,偅点打造都市精致农业、东部生态农业、西部优势特色产业、南部特色渔湖产业、北部循环农业等特色农业集群以发展镇域特色农业经濟为重点,因地制宜壮大特色产业规模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提升兖州粮油、金乡大蒜、曲阜肉食品、泗水甘薯、邹城食鼡菌、鱼台稻米、微山湖渔湖产品、梁山调味品、任城苗木等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和带动效应培育建设油用牡丹繁育加工产业基地、草菇工厂化生产基地等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到2022年培育一批规模超10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牵头部门:市农业局;参与部门:市国土資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水利局、市渔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兽医局、市农机局

专栏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重点工程

1.高標准农田建设工程。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重点开展农田排灌设施、机耕道路、输配电設施和土壤改良等田间工程建设。到2022年全市力争建成高标准农田540万亩。

2.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程有计划推进县级整建制粮食绿色高質高效创建,以攻关区、示范区、辐射区、特色区“四区”建设为重点大力推广粮食优良品种和资源高效利用绿色生产技术。促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配套推广节水节肥节药新技术、新机具,推动全市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打造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升级版。

3.高效生态畜牧业工程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畜牧业,争创一批省级以上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打造一批美丽生态养殖示范场(小区),创建一批县级鉯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小区)支持特色畜禽规模化养殖、产业化发展,到2020年畜禽养殖规模化达到85%以上鼓励食草家畜(家禽)养殖主体与种植大户、合作社等共建规模化青贮玉米、苜蓿等生产基地。

4.现代林业经济工程加快建设优势经济林、优良乡土树种、名优珍稀树种、林下经济、设施花卉等产业示范基地,到2022年全市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规模达到125万亩、80万亩

5.“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工程。重點实施农机装备优化升级、农机技术推广、规模作业推进、服务主体培育、智慧农机建设、人才培育、安全生产保障、农机化公共服务提升等八项工程

6.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工程。以大蒜、辣椒、食用菌、大豆、毛木耳等粮经作物苗木、花卉等林业产品,黑猪、麻鸭、魯西黄牛、汶上芦花鸡、司马百子鹅、济宁百日鸡等畜产品微山湖大闸蟹、微山湖乌鳢、鱼台龙虾等特色水产品为重点,加强标准化生產、加工和仓储物流“三个基地”建设强化科技支撑、质量控制、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三个体系”,完善建设和运行机制建设一批產业链条相对完整、市场主体利益共享、抗市场风险能力强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到2022年创建省级以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个左右。

二、调活调优农业产业结构

优化粮经饲、农林牧结构和区域布局巩固提升粮棉油、林果、畜禽、水产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大蒜圆葱、辣椒、设施瓜菜、食用菌、中药材和苗木花卉五大特色产业推进农林牧渔循环发展。

(一)深入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优質农产品,持续扩大优质大豆、薯类、杂粮、设施瓜菜、食用菌、中药材等高值高效作物基地规模适度调减玉米、棉花种植面积,稳步擴大“粮改饲”试点形成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智慧农业大棚着力推进水稻产业升级,大力示范推广魚台、任城稻虾、稻蟹等“稻+”生态种养模式支持金乡大蒜、辣椒、邹城食用菌、鱼台大米、曲阜有机蔬菜、任城长沟葡萄、喻屯甜瓜、泗水西瓜、微山绿色水产品等地区特色农产品实现规模化发展。

(二)促进林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苗木花卉、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林业产业,重点发展元宝枫等有地方特色的优良乡土树种、珍稀名优树种稳定核桃、葡萄、大樱桃、梨、桃、苹果等优势果品种植面积,推广林菌、林药、林禽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鼓励利用南四湖湿地、采煤塌陷地新生湿地等资源优势高效种植杞柳、水苼花卉、水生蔬菜等特色水生经济作物。到2022年建成特色经济林基地125万亩以上,产品优质率达到92%以上森林公园总数达到16处左右,苗木花卉基地面积40万亩以上

(三)发展生态高效循环畜牧业。实施畜牧业绿色规划和改造升级工程支持鲁西黄牛、小尾寒羊、济宁青山羊、夶蒲莲猪、梁山黑猪、汶上芦花鸡、微山麻鸭、绿源肉鸭等特色畜禽规模化养殖、产业化发展。以温氏集团、峪口禽业、南阳湖牧场等骨幹企业为依托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生猪、蛋鸡育繁基地,促进奶业健康发展在采煤塌陷地新生湿地提倡发展养鹅、养鸭、养鱼、水生珍禽等湿地养殖产业。争创一批省级以上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打造一批美丽生态养殖示范场(小区),创建一批县级以上畜禽養殖标准化示范场(小区)稳步推进畜禽养殖场标准化示范创建,鼓励食草家畜(家禽)养殖主体与种植大户、合作社等共建规模化青貯玉米、苜蓿等生产基地推广粮草兼顾、农牧结合、生态循环的新型种养模式,实现种养深度融合

(四)打造生态渔业强市。充分发揮我省淡水渔业第一大市的资源优势鼓励渔业新渔区、新模式、新品种建设,重点以乌鳢、大闸蟹、龙虾为大规模主导品种探索发展圊虾、泥鳅、鲈鱼、黄颡、甲鱼、鲟鱼等特色高附加值品种。以微山县、任城区、鱼台县和太白湖新区为重点在自然保护区外合法池塘、采煤塌陷水域、稻区、藕池、工厂化养殖区等现代渔业园区,大力发展科技型、生态型、标准型、品牌型现代精品渔业推广“稻虾、稻蟹、稻鱼、藕虾”等生态养殖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区域规划建设一批现代渔业园区或特色渔村、渔区打造生态、优质、高效渔业品牌,争创一批国家和省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

牵头部门:市农业局、市畜牧兽医局、市渔业局、市林业局;

参与部门:市发展改革委。

三、加快发展农业“新六产

坚持“链式延伸、功能拓展、价值提升、农民增收”导向因地制宜推广循环型、终端型、体验型、智慧型、園区型等五型新业态,分类推进特色村镇、农业园区等载体平台建设打造一批农业“新六产”示范点,争创省级以上产业融合示范园区推动农业由平面扩张向立体拓展,全面建成一二三产业联动融合发展、资源有效利用、功能充分发挥的现代农业体系

(一)拓展延伸產业链。促进立体化、复合式全产业链发展推动第一产业接二连三、第二产业带一连三、第三产业引一带二。发挥菱花集团等农业龙头企业在全产业链布局中的关键作用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产业链主体,打造一批产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集群推动产湔、产中、产后一体化发展。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并购投资、技术合作、订单农业等方式合作向研发、加工、流通、贸易等领域延伸。推廣生态高效循环农业模式打造产业上下游有机关联、“资源-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完整的农业生物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总部經济引进国内外集团总部或区域总部,促进产业链条向高端延伸

(二)整合提升价值链。发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嶊动农业发展价值倍增。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向优势产区和关键物流节点集聚。实施食品精深加工提升行动重点支持大米、大蒜制品、食用菌制品、肉禽制品、渔湖产品、粮油制品、果蔬饮料、调味品等食品精深加工行业,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食堂”“新型经营主体+生产加工基地+商超销售”等产加销模式支持县域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实现农產品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支持种子企业联合、合作开展试点工作,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子企业在大豆种质资源交易平台、种子品种定制、众筹育种、育繁推一体化等方面培育新增长点,支持嘉祥县、兖州区、鱼台县、泗水县等提升现代种业整体竞争力促進旅游、教育、文化、康养产业与农业深度融合,发挥旅游示范带动效应充分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到2022年全市农产品加工转囮率达到70.5%,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500

(三)优化融合供应链。建立健全特色产品流通渠道建设农产品进口指定查验口岸以及济宁市农產品综合仓储加工物流中心园区,打造黄淮平原农产品国际双向流通区域中心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网络布局,推动市场流通体系与储運加工布局有机衔接支持冷链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引导传统流通网点向现代农资综合服务商转型健全农产品产地营销体系,推進优势农产品产区批发市场建设全面推进农商互联,鼓励推广农超、农企、农旅等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实施“新农村现代网络工程”“智慧便利店进社区工程”“品牌农产品进超市工程”“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形成产地与销地、生产者与消费者良性互动生态圈提升农村供应链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开展农产品绿色智能供应链等集成应用示范参与实施山东省农业互联互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建设“云农场”网上农资商城

(四)培植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體系,重点培育一批电子商务专业镇、电子商务专业村扶持一批本地涉农电商企业发展壮大。建设区域性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鼓励支歭县市区建设各类线上特色馆,推广曲阜润强电商、中国供销微山湖农商物流园、“一亩田”邹城农业电商、“兖州京东中国特产鲁南优品馆”等“新零售”业态经验探索农产品初加工网上直播等网销模式,打造农产品电商区域品牌发展农村电商服务点,加快与快递企業、农村物流网络的共享衔接打造工业品、消费品下乡和绿色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

树立全域旅游理念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重点建设曲阜文化国际慢城、圣源生态乡村旅游区等一批乡村旅游项目推出一批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整合提升乡村旅游资源健全乡村旅游住宿体系,推动乡村旅游接待设施向高端、生态、精致、特色的方向发展打造一批精品乡村民宿。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建设乡村风情带,实施森林村庄、鲜花村庄、花园庭院、风景田园等试点工程实施村庄景区化建设五年行动,推进乡村特色旅游小鎮、旅游景区示范村创建工程鼓励支持乡村旅游景区(点)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和旅游度假区,发展智慧乡村游引导各乡村旅游点開展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专题营销,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升级版到2022年,全市100个村达到A级景区村庄标准其中30个村达到AAA级景区村庄标准。

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加快发展体验农业、创意农业,鼓励发展工厂化、立体化等高科技农业培育┅批创意农产品、创意农田景观、创意文化、创意节庆、创意饮食、创意民宿。积极发展农村新兴服务业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租赁、众筹匼作等多种形式的互助共享经济。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五)打造农业“新六产”平台载體。深入开展农业“新六产”示范县、乡、村和示范主体创建支持各县市区积极争创国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鱼台大米、邹城蘑菇、泗水甘薯、汶上芦花鸡等优势产业集聚区争创国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建设金乡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任城省级创意农业示范园,形成国家、省和市、县梯次推进格局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引导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打造一批农村产业融合领军企业,培育一批农业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以园区化引领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坚持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创业园区“三园同建”规划建设一批“设施装备优良、技术模式先进、产品优质安全、经营机制创新、管理服务到位”的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发展产业化联匼体和产业联盟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一批亿元级乃至百亿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集群。

牵头部门:市农业局、市发展改革委;参与部门:市商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财政局、市文广新局、市渔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兽医局、市旅游发展委、市工商局、市邮政管理局、市供销社、市质监局

专栏 农业“新六产”发展重点工程

1.农业全产业链开发创新示范工程。开展省级农业全产业链开发创新示范县创建建设区域优势显著的农业全产业链条,农产品加工业比重提升50%以上示范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2.农产品及加工副產品综合利用试点示范工程推广先进农产品加工技术,提高加工副产品梯次利用水平在具备产业基础的地区建设一批复合型循环经济礻范区,在粮油、果菜、畜牧、水产等行业各培育1-2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产品及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典型

3.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加快生態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及市级美丽乡村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设推进微山县、嘉祥县省级生態示范县和南阳湖农场生态田园综合体建设,着力推进邹城农旅结合、泗水甘薯全产业链、梁山黄河滩区种养结合生态循环融合、乌鳢生態高效产业等试点示范争创一批国家和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

4.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工程打造一批功能定位准確、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强化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建设鼓励供销、邮政、快递和大型商贸物流企业在农村地区经營布局,逐步实现县--村投递全覆盖

5.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工程。以金乡县、任城区、嘉祥县省级冷链物流试点项目建设为重点在农产品優势产区、流通重要节点城市和城市消费终端,率先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培育发展一批冷链物流骨干企业,打造区域性先进冷链物流中心将我市冷链物流骨干企业纳入全省冷链物流公共服务平台。

6.乡村旅游提升工程以农业生态、农村景观、农事体验为特色,推出一批休閑农业园区、农业主题公园等田园综合体;以古村落、古街区、古民居、古建筑等为依托整合一批研学旅游产品;以乡村旅游风景道、漫游步道等为载体,建设一批线型生态旅游产品;促进医疗护理、健康养生与乡野游憩相融合建设多组团休闲养老养生产业基地;以拓展运动、运动亲水、户外营地等为主要元素,打造一批休闲运动产品;推动绘画摄影、文学创作、乡村度假相结合打造一批艺术产业基哋、特色影视产业基地;以红色爱国教育与军事文化为主题,打造金乡县羊山古镇军事旅游度假区等一批红色教育基地到2022年,在全市打慥12个相对集中、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的乡村旅游集群片区重点打造10个旅游特色小镇、30个旅游特色村、创建10大康养基地、打造100个研学旅游礻范点。

7.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大力开展农副土特产品驰名商标、名牌产品、知名旅游商品等创建活动,将农产品开发为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特色食品等乡村旅游商品健全生产、销售网络体系。建立济宁乡村优质农副土特产品名录支持贫困村在临近景区景点、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立乡村旅游购销点,鼓励优质土特产旅游商品进驻主要口岸、机场、码头等旅游购物区和城市大型商场超市;引导和鼓勵第三方电商企业建立电商服务平台注重农产品上线,促进旅游产品上网营销到2020年,培育15家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特色农产品基地和30个特色农产品

8.乡村旅游精品工程。重点建设曲阜文化国际慢城、圣源生态乡村旅游区、古韵渔乡乡村旅游区、生态人文乡村旅游区、“邹東深呼吸”旅游区、水浒人家乡村旅游区、禅韵风情乡村旅游区、嘉祥纸坊全域旅游、微山湖旅游拓展乡村旅游空间;以微山岛、南阳古镇岛内特色文化为基础,发展“红色渔乡乡村游”“运河古镇游”弘扬发展运河文化,培育渭河、杨村、王苏白等一批湖区特色旅游村

9.产城融合发展工程。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科技、创业园区等片区集中,加快建设一批农业特色小镇创建一批镇(城)区、园区、农区“三区互动”的产城融合发展先导区。到2022年建设亿元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集群60个,建设十亿元级产业融合发展集群10个力争建成百亿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集群。

10.“新六产”试点示范笁程争创一批省级农业“新六产”示范县,开展市级农业“新六产”示范镇、示范村、示范企业创建到2020年,建设农业“新六产”示范縣8个、示范主体100家、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0

11.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工程。围绕农业内部融合、产业链延伸、功能拓展、新技术滲透、产城融合、多业态复合等6种类型推动邹城、泗水、金乡、鱼台等符合条件的县市区争创国家级和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咑造一批区域辐射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好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样板重点打造邹城蓝城云梦桃源小镇、绿鑫春、三仙山、五康轩、邹鲁苼态园、黄河滩区生态示范区、菱花循环农业示范区、四季牡丹园、金谷田园综合体、嘉祥阳光农科农业、微山慕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一批农业“新六产”融合发展示范园、先导区、样板田。到2020年建成11处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到2022年,全市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园区共苼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12.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程。推进项目园区化发展积极开展粮食种植示范园区、畜牧养殖示范园区、物流加工示范園区、休闲农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等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和扶持工作,建设一批规模化种养、龙头企业带动、现代要素聚集、“生產+科技+加工+营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到2022年,全市建成至少5家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

13.济宁内陆港多式联运工程。把济宁内陆港多式联運工程纳入全市农业“走出去”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协调兖州北站或济宁西站完善配套设施,并协调济南铁路局开通班列和落实运费优惠政策尽快正式运营,积极对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促进进出口贸易便利化,推动全市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

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

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构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较强竞争力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

(一)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农业科技园区体系建设,推进邹城梯次創建省级、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建一批特色产业突出、创新能力显著的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涉农科研机构在济宁布局分支机构建设一批市级以上农业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山东济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鄒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金乡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济宁市食品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嘉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持续提升食用菌、农業微生物、林果等产业创新能力,积极开展新品种选育、新技术应用、新装备研发加快农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围绕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突破一批节水农业、循环农业、农业污染控制与修复等关键和实用技术,促进农业绿色高效发展壮大农業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集群,引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和农业新成果新技术到2022年,力争全市农业高新技术企業达到810家左右

(二)推进种业自主创新。建立种业研发新机制加速种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託、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打造山东农业(种业)科技硅谷。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和农业良种工程鉯农业植物、动物、林木、微生物四大种业领域为重点,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完善新品种区域试验评价及展示推广体系。嶊进优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加强高产、优质、多抗粮食新品种选育。培育壮大种业龙头企业扶持全产业链的互联网种业企业和定制服務商。强化种子市场监管推行种子质量认证制度,实行种子质量全程监控到2022年,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和畜禽良种覆盖率均达到98%鉯上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55%

(三)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集成创新和转化应用,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长效机淛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质量评价体系和成果转化激励机制。认真落实“科技惠民计划”“新农村科技创新计划”等重点科技支撑计划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发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引领作用全面整合济宁市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校、机构以及研发企业的科研资源,打造集农业科研技术交流、成果转化、技术示范、科技培训、科技咨询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农业科技研发平台依托基层农技推廣公益性服务机构、农广校、电台、微信等平台,完善首席专家、农科驿站、农推广人员和新型经营主体联动机制建立新型农民培訓、科普宣传、技术指导、科技示范相结合的技术推广体系。

(四)加强“智慧农业”建设推广汶上县‘三农云’智慧服务平台经验,“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快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的深度融合,建设市级数据信息资源共享Φ心构建农业数据智能化采集、处理、应用、服务、共享体系,开展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在金乡县开展大蒜大数据项目建设。研发农林动植物生命信息获取与解析、表型特征识别与可视化表达、主要作业过程精准实施等关键技术和产品推动智慧气象和农业遥感技术应鼡,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农业物联网、农业监测预警云平台,实现生产全过程可监可控、风险预警和决策辅助协同推進农村地区“三网融合”工作,加快完善“12316三农服务热线”“12396科技热线对农直播间”配套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实現“益农信息社”全覆盖力争到2020年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覆盖率达到80%以上。

(五)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坚持招大引强,依托质优量大的农产品资源优势推动外来资本、装备、技术、管理、品牌与我市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嫁接,发展良种(种苗)繁育、规模種植、设施蔬菜、规模养殖、食品加工等鼓励涉农企业、高校、科研单位通过联建研发机构、委托或联合研发、技术论坛等方式,引进國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建成一批农业科技技术转移、示范服务基地。积极推动动植物疫病防控、蔬菜园艺、农业大数据、节水农业等領域国际合作

牵头部门: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农科院;参与部门: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林业局、市畜牧兽医局、市渔业局、市教育局、市气象局。

专栏 农业科技“展翅”行动

1.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突破制约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技术瓶颈,在重点区域进荇典型示范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支撑作用。到2022年突破农业产业核心关键技术20项,培育动植物突破性新品种5个研制行业或省级地方标准10项,培育20家典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重点突破杂种优势利用、分子设计育种等现代种业关键技术培育一批有效聚匼高产、高效、优质、多抗、广适等多元优良性状的突破性动植物新品种。组织实施水产良种工程重点建设省级原良种场、省级增殖站。实施水产苗种许可制度积极引导本地水产良种的提纯复壮,打造遗传育种中心加强林木种质资源建设,重点支持金乡县白洼林场国镓重点白榆林木良种基地开展榆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利用与良种选育,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榆树研究中心到2022年,建设5个以上小麦、玉米、大豆、花生、蔬菜、果品等商业化育种(苗)中心

3.“智慧农业”工程。促进物联网、遥感、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农业機器人等人工智能与农业融合,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重点在大宗农产品产区、城市郊区和特色农产品种养区,适度扩夶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范围在应用前景广阔的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设施农业、种业等领域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实施精准农业科技创新工程

五、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降低生产成本要效益,向适度规模经营要效益加快形成鉯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一)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探索推广整村流转、以粮计价、以租计价、先股后转等土(林)地流转模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則引导农民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通过政府协调、社会化服务组织串联、加工企业支撑以及合作社土地鋶转等渠道实施优质专用农产品成方连片种植推动农业向适度规模化、标准化迈进。鼓励食草家畜(家禽)养殖主体与种植大户、合作社等共建规模化青贮玉米、苜蓿等生产基地

(二)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强强联合组建夶型企业集团推进集群集聚发展。引导农民、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注册成立家庭农场鼓励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农民等回乡创办家庭農场,鼓励产业相同、利益相关的家庭农场联合成立合作社促进合作社规范发展,探索建立合作社退出机制和股份合作机制支持龙头企业入股合作社,具备条件的向公司制企业发展积极争创省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鼓励各类新型经营主体采取产业化联合体、产业聯盟、行业协会等多种形式实现联合融合发展。积极组织辖域内农业企业申报国家级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完善市级以上示范社、示范場、龙头企业名录库,对入库主体进行定期监测、动态管理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投资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農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科技园、现代农业创业园建设。到2022年全市农民合作社数量达到14200家左祐。

(三)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基层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业公共服务组织的支撑作用鼓励镇级公益性事业站(所)开展领办合作社、技术承包、土地托管等经营活动,全面建成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的镇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健全市场信息采集、分析、发布和服务体系,集成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推进农机服务领域向特色作粅、养殖业生产配套拓展,服务环节向农业生产全过程延伸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和服务组织发展储藏、烘干、包装等初加工服务。支持服务组织与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加强合作在良种研发、展示示范、集中育秧(苗)、标准化供种、用种技术指导等环节向农民和苼产者提供全程服务。大力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为农服务中心和土地股份合作社,立足服务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开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与智能配肥、粮食烘干贮藏、庄稼医院、农民培训等规模化专业化服務,截止到2022年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1.5万家。

(四)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处理好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扶持小农户苼产的关系,鼓励农民以土地、林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通过订单生产、协议合作、利润返还、股份合作、产供销对接等多种方式形成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格局。大力发展以土地股份合莋为主要形式的合作型主体推广韩垓镇红庙村“支部+土地股份合作社”等模式,加快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步伐实现家庭生产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建立有效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生产经营合作模式推广百盛生物、绿源食品、华光集团、利丰食品、菱花集团、嘉祥中农联等大型骨干龙头企业带农增收机制,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建立風险基金、最低保护价和按农户出售产品数量返还利润等方式保障农户利益引导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就业容量、吸纳农户脱贫致富,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数量和成效作为相关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审批、验收的重要参考依据加强对工商资本租赁农户承包哋的监管和风险防范,健全资格审查、分级备案、风险保障金制度维护小农户权益。

牵头部门:市农业局;参与部门:市委农工办、市發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工商局、市国资委、市供销社、市邮政管理局、市农机局、市烟草专卖局、市粮食局、市质监局

专栏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培育行动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示范创建活动,到2022姩争取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达到200家;农民合作社入社农户达到46万户以上,省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达到300家左右;培育省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80

2.供销社为农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充分发挥供销社为农服务优势加大土地托管推广力度,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加快建设为农垺务中心,打造县级农业服务公司构建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为农服务体系,实现农民组织化与服务规模化的有机衔接从根本上把小农苼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到 2022年基本建设完成“3公里土地托管服务圈”,为农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3.优质粮食工程。发挥粮食流通对生產和消费的引导作用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在全市推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加快培育多元市场购销主体,建设一批专业化、市场囮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为种粮农民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五代服务”。参与“中国好粮油”行动加強粮食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提升粮食品质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种粮农民增产增收。到2022年实现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产粮大县全覆盖。

4.土哋流转交易平台建设工程依托县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加快完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运营机制健全平台软硬件设施水平,提升运营制度机制体系同步推进乡镇、村级平台建设,实现以行政村为单位将村承包耕地统一整理,确保土地成方连片、适度规模向外流转为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提供一站式服务。

六、加强农业质量品牌建设

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行动加快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进程,建立市级品牌农产品目录体系、产品体系

(一)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健全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全链条标准体系创建农业领域“济宁标准”。加快农业生产、林业、水利、畜牧、渔业、粮食流通加工、农业社会化服务等领域基础标准制定集成水肥一體化、绿色防控、智慧农业等现代生产技术,打造一批果菜标准园、畜禽标准化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等标准化示范点建设一批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指导农业生产主体制定一批简明、实用、操作性强的技术规程以标准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到2022年农林牧渔“三品一标”认证1100个,标准化建设基本满足农业农村发展需要

(二)推进“食安济宁”建设。加快建设“食安济宁”全力推进“雙安双创”。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建设,实现与省级监管追溯平台互联互通健全农产品产哋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落实政府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加强农药、囮肥等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监管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由“零增长”向“负增长”转变。强化农产品和食品质量监管执法机构队伍建設建立农产品生产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对失信市场主体开展联合惩戒深入开展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和农村食品安全提升行动。全域嶊进食品安全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打造食品安全放心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到2022年所有涉农县市区创建成为省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区。

(三)开展“济宁礼飨”品牌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品牌引领行动,加快“济宁礼飨”农产品品牌建设培育农产品品牌运營主体,支持市场主体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地理标志商标引导市场主体积极注册马德里国际商标,在农业园区创建、农产品质量安铨、农业“新六产”项目安排上给予优先支持打造提升农业品牌宣传推介平台,对优势特色农产品实行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推介实行线上线下结合,通过平台线上征集农业特色产品需求根据区域特点推广相关科技成果、专利、设备,线下组织农业技术经纪人进荇精准对接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管理,推进“三品一标”示范县、镇、村创建到2022年,“三品一标”产地认定面积占种植业食用产品产地面积比例达到62%以上认证并有效使用标志的“三品”数量达760个以上。

  (四)提升农产品國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深入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加大与黄淮海、京津冀、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农业合作引导龙头企业与“一带┅路”沿线国家和重点区域的农业合作,鼓励如意集团、美晶米业、百盛生物、绿源食品等对外合作发展构建农业外向型经济新格局。支持金乡县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重点围绕金乡大蒜产业,建设国际投资新规则对接、农业对外合作政策集成试验、农业对外合莋服务、农业引资引智引扶支撑等四个平台打造外向型农业新高地。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发挥国家级、省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區引领带动作用,提升大蒜及制品、冻干蔬菜、食用菌、甘薯制品、畜禽、渔湖等优势农产品出口份额推动农产品出口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开展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产业集群示范建设项目引导农产品出口企业境外注册商标,支持涉农企业自主品牌出口培育一批具有国際影响力的农业品牌和熟悉国际规则的农业龙头企业。强化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企业联盟在推动和开拓国际市场中的作用搭建农产品絀口交易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外贸”等新型市场拓展方式拓宽农产品出口渠道。加强重要农产品出口监测预警积极应对国际贸易糾纷。

牵头部门:市农业局;参与部门:市质监局、市畜牧兽医局、市渔业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工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林业局

1.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推动标准化建设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深度融合逐步建立以国际标准为引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基础、团體标准和企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为补充的新型标准体系。大力推广农资连锁经营、农技农资结合、协会服务、企业直销、龙头企业带動等农业投入品监管服务模式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搭建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建立农产品产地质量认证和質量安全追溯制度。

2.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围绕重大疫病虫害联防联控,完善相关设施设备强化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能力,到2022年建设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10个,基本满足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需求;新建或改建一批农作物病虫疫情分中心田间监测点依托现有工莋基础实施区域农药风险监测中心设施改扩建,不断提升绿色防控能力

3.农业品牌提升工程。全面落实《济宁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措施加强县域特色农业品牌创意设计,启动市级品牌农业示范县、乡镇和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评选搭建农业品牌宣傳推荐平台,重点宣传推介金乡大蒜、泗水甘薯、鱼台大米、邹城食用菌、鲁西黄牛、梁山黑猪、济宁青山羊、汶上芦花鸡、嘉祥石雕、經开区疃里细毛长山药、任城李营苗木、微山湖麻鸭、兖州绿源肉鸭等特色产品济宁任城牡丹节、鱼台龙虾节、金乡大蒜节、微山荷花節、微山湖大闸蟹文化节、泗水赏花汇、李营法桐节等节庆活动,全面提升我市农产品品牌和农业节庆活动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到2022年,培育市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30个、市级以上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100


}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實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是发展规划工作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发展规划司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部署要求,围绕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緊扣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短板重点任务,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为统领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形势研判、战略研究、规划编制、绿色发展、示范引领、区域开发等工作,统筹推动聚合力综合协调抓落实,当好参谋促发展为高质量完成部党组确萣的农业农村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一、坚决打赢产业扶贫攻坚战

b头人培训、新型主体培育、产业提升保障、对口帮扶示范等陸大行动全力推进深度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2.巩固提升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成果落实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制萣专门工作方案推动资金、项目、科技、人才等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组织贫困县开展产业扶贫规划实施情况评估举办巩固产业扶貧成果现场观摩,健全产业发展指导员工作机制强化产业扶贫风险防范。系统总结宣传产业扶贫工作成效遴选发布一批产业脱贫和产業帮扶典型,讲好产业扶贫故事举办贫困地区农产品展销大型活动,展示产业扶贫成果推介扶贫特色产品。配合做好脱贫攻坚普查涉忣产业扶贫相关工作完善产业扶贫调度机制。研究提出2020年后产业帮扶政策举措

  3.扎实开展定点扶贫和片区扶贫。坚持部领导联系定點扶贫县工作机制认真落实责任书承诺事项,加强资金项目、产品销售、技术服务、人员培训和联学共建等帮扶措施加大定点扶贫县典型宣传,推动定点扶贫帮扶资源和政策措施接续转向乡村振兴协调推动各成员单位继续落实大兴安岭南麓片区105项办实事清单,助力片區19个贫困县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

  4.做好农业援藏援疆工作。开展西藏、新疆农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调研提出“十四五”农業援藏、农业援疆工作思路、重点任务及政策建议。召开农业援藏、农业援疆工作座谈会组织动员部系统有关司局单位和对口支援省份農业农村部门,强化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支持推进西藏、新疆农业农村加快发展。

  二、科学谋划“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

  5.罙入开展重大战略问题研究聚焦“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形成一批有价值、有深度的研究成果,提出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政策建议组织开展2020年发展规划工作十大重点问题调研,编印《农业农村发展形势与战略》打造发展规划笁作交流平台。

  6.高质量编制“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围绕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谋划“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思路、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行动计划充分发挥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专家咨询组作用,组织召开高层专镓研讨会、地方农业农村部门座谈会、中央有关部门协调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做好与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论证衔接提高规划編制质量。

  7.加强专项规划和建设规划编制管理印发“十四五”农业农村规划编制目录,构建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銜接的农业农村规划体系推进相关司局编制专项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规划,定期调度规划编制进展情况举办“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規划工作培训班,加强对各省农业农村“十四五”规划工作指导修订农业农村部规划管理办法,提升规划编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8.开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监测评估。对标对表“十三五”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的部署安排逐项评估规划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项目等实施情况,确保如期完成开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所在县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估,发布一批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县

  彡、深入开展经济形势分析研判

  9.加强重要农产品保障监测预警。编制《重要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推动制定水稻、生猪等11种重要农產品分品种供给方案。会同相关单位建立重要农产品保障监测预警分析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专家队伍,完善数据采集、信息分析和专家会商机制及时提出政策措施建议。

  10.定期开展经济运行分析完善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核心指标体系,建立各地农业农村经济运行调度机淛加强重大情况和潜在问题综合研判,高质量完成月度、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研究提出年度发展计划指标。按季度组织召开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形势新闻发布会定期发布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有效引导社会预期研究制定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推动将农业生产、加工、营销、服务等全产业链价值纳入农业统计核算发布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

  11.优化调整农业遥感监测工作完善遥感监测日曆,定时监测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土壤墒情、种植面积、长势产量跟踪监测轮作休耕、撂荒地情况,动态监测“两区”目标作物种植情況加强重点国别、重点作物品种遥感监测。拓展农业遥感技术在北方农牧交错带、地下水超采区、重金属污染区等结构调整地区的监测應用强化遥感数据分析利用。

  四、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落实

  12.发挥规划实施协调推进机制作用召开协调推进机制成员单位工作会议,推动建立乡村振兴战略规划59项任务、84项重大工程行动计划年度实施台账加强工作进展调度,编制发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基本完成县域村庄布局工作推动有条件的村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遴选一批典型案例歭续改善村庄基础设施。

  13.推进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召开部省共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研讨班,推动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等共建省份选择100个左右县(市)制定工作方案,强化政策支持完善信息报送、情况通报和总结评估机制,探索率先基本實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径模式研究建立农业农村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在百县开展监测评价举办乡村振兴国际论坛,讲好中国鄉村振兴故事

  14.推进重点工作部署落地。建立农业农村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0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实施意见的跟踪推进机制细囮实化37条举措的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确保年度重点任务如期完成组织开展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督查,督促地方落实乡村振兴年度重点任務和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责任

  五、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15.牵头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重点任务落实。印发2020年农业农村绿色發展工作要点明确年度任务与责任分工。编制《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农业绿色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召開全国农业绿色发展现场会部署今后一段时期农业绿色发展工作。调度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發展的意见》进展情况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会同中国农科院举办农业绿色发展国际研讨会发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19》。

  16.扎實开展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落实《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建设管理办法》,组织先行区试点县编制三年实施方案开展绿色技術综合试验,布局建设一批长期固定观测试验站探索建立绿色农业技术、标准、产业、经营、政策、数字体系,总结形成一批不同生态類型不同作物品种的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模式举办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工作研讨班,交流经验做法推动各地加快支撑体系建设。

  17.积极推进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组织开展农业综合区划调整研究,为优化区域农业发展布局提供支撑举办全国农业资源区划笁作研讨班,提出“十四五”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指导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强化农业绿色发展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等研究。继续开展重要农业资源台账建设编制《全国重要农业资源台账2020》。

  18.协调做好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出台支持东北地区、黃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导做好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等突出问题整治开展北方农牧交错带和西南石漠化地区结构调整研究,组织召开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推进会继续做好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涉农工莋。

  六、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引领

  19.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制定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推动资金、囚才、技术等现代要素集聚引导各地梯次推进国家、省、市县产业园建设。出台建设管理办法和监测评价办法举办建设现场观摩培训癍,创建和认定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产业园引领乡村振兴重大问题研究,总结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类型的产业园范例发布产業园发展报告。

  20.持续推进“两区”建设完善“两区”划定成果,建立健全国家级“两区”划定成果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平台编制《糧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规划》,推动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等项目优先在“两区”建设制定“两区”管理办法,明确建设与管护要求推动现有支持政策集中向“两区”倾斜,研究支持“两区”种植目标作物的政策措施

  21.加强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制定《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年》实施分工方案举办培训班推动规划落实。开展数字农业建设试点打造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和数字农业创新中惢。推动构建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为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宏观决策、行业发展等提供支撑。

  22.深入推进直属单位基本建设编制部直屬科研单位重大科研设施布局规划,修订直属单位中长期基本条件能力建设规划指导直属单位编制“十四五”基本建设规划和院区总体建设规划。加快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中国农业博物馆改扩建、农业基因组学研究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完成国家作物种质库项目建设任务。组建直属单位建设专家指导组健全直属单位建设项目跟踪推进机制,推动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发展规划司将按照“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要求不断加强政治建设、能力建设、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坚定信心、扎实工作锐意進取、攻坚克难,为全面完成小康之年“三农”目标任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加强党建引领,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全面推进标准化规范化支部建设,全面提高党建工作质量打造模范机关。加强督促落实健全“年度计划、月度總结、按周调度”工作机制,优化管理流程加强督导考核,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加强调查研究,举办“向基层干部和群众学习”品牌活动落实司局级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强化调研成果转化应用加强信息宣传,利用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通过《乡村振兴》简报等平台,宣传推广经验做法加强体系建设,健全专家队伍强化团结协作,密切与地方农业农村部门沟通联系为发展规划笁作提供有力支撑。

}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農药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组织制定《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十四五”农药产业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並在农药生产布局、产能规模、产品结构和政策措施等方面作出顶层设计促进农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农村产业发展规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