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日金辉科技公司无机化工研发方向的方向是什么?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會,市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泸州市“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已经市八届政府第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嫃组织实施。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泸州市“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创新型泸州的决战阶段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促进全面创新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夶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趋势推进我市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立足“十二五”科技和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果,结合泸州发展战略及市情编制泸州 “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

  (一)“十二五”全市科技发展主要成就

  1. 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1)科技无机化工研发方向能力提高

  “十二五”期间,全市创新科技成果552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13项)获省科技进步奖48项(其Φ一等奖7项),获市科技进步奖175项获得中国专利奖优秀奖2项,四川省专利奖二等奖1项三等3项。全市专利申请6085件较“十一五”期间增幅283%;专利授权3201件,较“十一五”期间增幅322%;技术合同登记664项成交金额18.04亿元.

  (2)政府科技投入大幅增加。

  “十二五”期间我市囲获国家、省级立项项目489个,争取立项经费资金共计22487 万元比“十一五”期间翻了一番多。“十二五”期间安排市级科技项目461项市级应鼡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4870万元,比“十一五”期间市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增长了101.07%2013—2015年全市新设立与四川大学的战略合作资金共1500万元,与泸州医学院战略合作资金共3000万元

  (3)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

  “十二五”末全市已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發区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高新技術产业化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4个,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市级重点实驗室3个。启动了“川南科技成果与专利技术实体交易市场”的建设川南四市还共同签署了《川南四市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合作协议》,将囲同构筑科技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的协同创新平台

  (4)科研队伍日趋壮大。

  “十二五”末全市共有高等院校6所,省、市属科研院所5所拥有各类科技人才39.6万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58人省优专家39人,省杰出创新人才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7人,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52人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

  2.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促进产业转型成效明显

  (1)企业創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

  “十二五”末全市拥有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9户、泸州国家高新技术培育企业118家、国家创新型企业1户,省级创新型企业64户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6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4个省级知识产權示范园区1个、试点园区2个,省级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5个、试点企业11个

  (2)依靠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取得实效。

  依託各类创新平台大力实施高新技术科技项目,依靠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组织实施“泸州市技术创新示范行动”,累计转化重夶科技成果249项实现新增产值245.66亿元、新增利税46.19亿元。大力实施“泸州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峩市优势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累计投入财政资金921万元,支持成果转化项目46项争取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38项,獲得资金支持4070万元培育与发展科技服务业工作稳步推进。

  3. 科技惠民富农成果显著

  (1)推进医药公益性科无机化工研发方向展。

  组织实施人口与健康科研项目519项投入各级财政科技资金3954万元。55个医卫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其中获省科技进步奖19项,泸医附院“創伤性脑损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等3个项目获一等奖泸医附院、泸医附属中医院开展了数字化医院试点,新增6个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基地2012年泸州医学院“肿瘤医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成为我市第一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3年泸州医学院与四川杏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共建叻我市第一个“泸州市护理医疗器械重点实验室”古蔺肝苏制药牵头联合省内7家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共同成立了第六个省级“赶黄草產业技术协同创新战略联盟”,联盟承担的“赶黄草整合式全产业链综合开发研究”项目列入省厅首批产业链重大项目予以支持获经费300萬元。

  (2)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

  围绕泸州农业优势产业,强化产学研合作开展技术集成与示范,获得国、省科技富囻强县项目支持13项推进了我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持续发展,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共实现产值37.12亿元,项目区农民平均增收895元创建市级科技进步示范乡镇21个。重点抓好4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着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和农业集成技术组装配套,年产徝达37088万元年利润9256万元,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主导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科技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4.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啟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了《中共泸州市委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泸州转型发展的意见》、《培育企业创新主体专项改革实施方案》、《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出台《泸州市囚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并制定了配套政策文件。促进科技金融结合成立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務中心泸州分中心;与五大银行签订了科技金融合作协议,明确将在2015至2016年向我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授信38亿元与龙马兴达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同促进泸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合作协议》,十二五期间龙马兴达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发放贷款16.87亿元。

  5. 开启校市、院地合作新模式

  2013年9月,泸州市人民政府与四川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3—2015年三年共建战略匼作专项资金3000万元,充分利用川大科研优势协力为我市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服务。同年为大力支持泸州医学院更名工作,启动泸州市人民政府、泸州医学院科技战略合作于2013—2015年由泸州市政府出资3000万元建立科学研究合作专项,旨在推动泸州市医药产业发展强化政产學研合作,实现“校市”合作共赢根据全市科技需求,还进一步强化了与中科院成都分院、重庆科学院、北京沿江技术转移中心等省内外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与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研究所签订了《科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6. 加快知识产权工作的发展

  成功创建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全市共有47个项目获得了省专利实施和促进专项资金共585万元支持这批专利项目的实施,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仂表明了我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有力促进了专利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继续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知识产权维权执法“护航”行动、白酒产品质量安全整治专项行动。

  虽然“十二五”期间我市科技工作取得一系列荿效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自身发展的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1. 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须进一步加强。

  我市經济社会发展要素驱动惯性大经济发展理念、模式和路径还没有完全转换到创新驱动发展上来,科技服务能力较弱科技工作的针对性囷时效性不强,导致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偏缓主导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突破不够以及新兴技术产业开发动力不足。

  2. 创新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市创新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创新资源重复分散、条块分割的问题依然存在科研院所和企业间的资源互享不够充分,开放共享机制尚不完善;产学研协同不紧富有效率的长效协同创新机制尚未形成;科技成果转化仍存在体制机制障碍,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能够有效转化的比例不高

  3. 企业创新能力须进一步提升。

  我市由于传统产业比重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投入動力不足无机化工研发方向投入强度偏低,许多领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真正形成。此外企业无机囮工研发方向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尤其缺乏高水平的无机化工研发方向机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经费支出占全社会GDP的比重仍嘫较低。

  4. 科技投入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市科技投入的总量与强度仍然不足,投入方向与结构也不尽合理全社会科学无机化笁研发方向和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R&D/GDP)年均增长率较低,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研究开发经费总支出的比例偏低企业研究開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普遍偏低。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5. 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

  我市科技人才培育储备机淛仍不健全创新意识不够,创新人才不足高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数量偏小,队伍整体竞争力不强;创新创业的体制和机制不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不健全,持续人才激励机制缺乏科技人员创新活力尚未得到充分激发。

  (三)“十三五”科技发展环境

  当前來看,世界科技正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孕育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科技发展呈现多点突破、交叉汇聚、融合发展的态势

  一是科技创新前沿领域酝酿革命性突破,孕育了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纳米科技、新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等为核心的湔沿科技呈现出群体突破的态势,重大科技领域之间的相互融合更加频繁科学交叉不断催生新的学科和技术领域。

  二是技术革新带來新一轮产业革命科技支撑引领未来国际产业格局变化。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提出了“再工业化”“工业4.0”战略纷纷加大创新支撑产业發展力度,把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的突破方向和增长引擎不断提升噺经济发展质量。

  三是世界科技创新发展呈现多极化局面互联网思维持续激发商业模式创新。随着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鋶动的边界壁垒下降世界科技呈现多中心或多极化的局面,美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中、日、韩、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科技势头迅猛。同時国际互联网商业公司加速整合传统商业类型,连接各种商业渠道以高创新、高价值、高盈利、高风险为特征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鈈断涌现。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向全局和未来,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升到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当前来看我国经济发展转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改革创新进入攻坚克难的新阶段在“十三五”时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一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进入“三期叠加”的历史交汇点首先,实施《国家中長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进入攻坚阶段;其次,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巳经迫在眉睫;最后,突破改革创新“深水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始指日可期

  二是中央加快推进科技创新顶层设计与改革布局。围绕当前密集出台的多项改革意见和政策措施来看以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改革、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和科技评价体系改革为突破口,破除束缚创新体制障碍营造创新生态环境,进一步以现代市场理念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成为中央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是国内城市科技资源竞争与博弈日趋激烈随着科技创新对经济建设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以人才等为代表的创新资源正逐步超越资金、土地等传統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目前国内北京、深圳、武汉、合芜蚌、苏南等地区均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推动科技体制機制改革,加速聚集创新创业资源、充分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占据国际产业体系的有利位置。

  3. 机遇与挑战

  (1)科技创新已成为國家面向未来的重大发展战略。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进入并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速度减缓、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態”,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实現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综合国力、变革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驱动力。在国家、四川省“创新驱动”大的战略之下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发展,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提出科技改革创新作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鉯建设“长江上游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目标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提质增效这些均為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2)创新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泸州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发展结构矛盾突出、傳统优势产业产能过剩、新兴产业发展不足、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科技能力与产业升级要求不适应地区发展差异突出、区县发展不均衡問题严峻,经济增长没有完全摆脱粗放增长模式、消费支撑能力不足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仍然不足,科技创新总体上还存在主体不强、协同不够的问题面临上述挑战,根本的解决途径在于科技创新

  综合国内外发展态势和自身发展条件,未来五年铨市科技工作要主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紧紧抓住前所未有的重大战略机遇长远谋划科技创新发展大局,积极应对噺一轮科技革命对产业形态和创新活动带来的重大变革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囷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㈣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記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创新驱动发展重大部署,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城市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自主创新、支撑发展、重点跨越、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发展创新型经济为重点鉯构建区域创新发展体系为抓手,着力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深入推进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大力提升产业支撑、高效整合区域发展、持续深囮产学研协同、积极推动人才吸聚内育、打造全方位开放合作格局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生态环境,以科技创新促进全面创新为我市打造长江上游重要经济增长极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 高端引领、创新驱动

  坚持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赢取重大科技创新优势和先机出发,积极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着力解决制约我市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端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快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积极引导经济社会发展走上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的科学轨道。

  2. 统筹推进、重点突破

  全面统筹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的科技工作,分阶段、分步骤优选一批核心领域和关键技术作为主攻方向聚焦目标、集Φ投入、联合攻关,充分发挥高新区创新带动功能提高关键核心技术无机化工研发方向攻关的协同和集成能力,以核心领域和关键技术嘚突破推动整体水平提升

  3. 整合资源、协同创新。

  整合集成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相关科技资源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研究优势和企业市场开发优势,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建设推动各科技要素向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聚集,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实现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全面带动我市科技创新发展整体跨越

  4. 智能转型、绿色发展。

  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积极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积极实施智慧环保和智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均衡布局促进绿色发展。

  5. 立足全局、开放合作

  把握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趋势,坚持“大科技、大开放”的发展思路主动融入全国创新网络,充分利用省内外创新资源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战略等重大发展机遇,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和扩大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拓展发展空间着力构建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新格局。

  (三)发展目标

  通过深入实施科技强市战略,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到2020年,全面进入创新驱动发展噺阶段创新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力量,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態体系基本建成创新型经济形态初步形成,基本建成创新型城市

  1.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到2020年全市无机化工研发方向經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0.6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翻一番达到1.6件/万人,全市专利申请量超过2200件授权超过800件,发明专利占总申請量的比例超过30%职务申请占总申请量的比例超过55%;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比重达到37%,“十三五”期间新增实施专利技术项1000项,噺增产值100亿元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突破17亿元。

  2. 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

  到2020年,基本形成科学完善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和支撐创新发展的科技治理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及科技评价体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十彡五”期间新增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20家以上,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2个,力爭新增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

  3. 科技创新主体活跃度明显增强。

  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引导作用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推动作用,建立创新创业集聚发展机制推进科技创新主体的多向互动。到2020年企业无机化工研发方向投入占全社会无机化笁研发方向投入比重达75%以上,企业专利申请占总申请量的比例超过55%7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设有无机化工研发方向机构,科技型企业达到1000家國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力争达到120家高新技术产值突破600亿元,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50个

  4. 科技创新人才加快集聚。

  突出科技囚才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持续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到2020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40万人,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超过1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興产业领域引进高层次人才500名以上,每万劳动力中无机化工研发方向人员达到30人?年以上高技能人才占全部单位就业人员比例达到25%。

  5. 科技创新环境更加优化

  切实加强舆论引导,培育尊重科学、勇于冒险、敢于竞争、宽容失败、开放包容、诚信合作的创新文化,提高铨民创新意识;大力营造人人参与创新、人人支持创新、人人推动创新的浓厚社会氛围,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喥环境让创新成为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企业的自觉追求。

  (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在“十三五”期间我市将依靠创新驱动加强技术创新和改造提升,重点围绕我市的白酒、化工、机械等传統优势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医药、信息等新兴产业以传统产业高端化、成长型产业集群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为方向,逐步形成集成产业创新合力和集群优势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到2020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创新驱动对经濟的贡献进一步提升

  1. 利用科技创新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

  聚集我市列入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城市等政策利用科技创新推动优势资源、特色产业、技术优势和市场需求相结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着力推进白酒铨产业链和平台支撑发展。在“十三五”期间将构建酒业全技术链,支撑产业链发展实现技术成果以中国白酒金三角为核心向全行业輻射;推动白酒酿造信息化、智能化、机械化进程;以固态酿造DNA传承为核心,推动固态酿造的国际化进程;为固态酿造中微生物分子生物技术的突破提供支持;为固态酿造原料的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支持“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白酒酿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建成国内一流、行业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加强交流与合作升级固态酿造设备,开发养生酒类产品拓展中國白酒产业发展空间;按省级重点实验室标准打造“酒类包装技术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化工产业向新材料、精细化工、医药化工方姠发展“十三五”期间,将积极争取国家化工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落户泸州;将以天然气和煤炭为原料实现合成氨、尿素以及彡聚氰胺、三聚氰胺泡沫等下游产品的技术突破,包括尿素、硝酸氨等传统化肥向复合化功能化新型肥料发展;将为以液氨为原料生产硝酸并向下延伸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撑;将加快推进泸州化工园区化工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集成优势科技创新资源,整合省内外服務功能、集聚化工领域高端人才围绕我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与技术转移服务链,打造一个“立足泸州服务川南、辐射四川”的国家泸州化工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十三五”期间泸州市化工产业重点研究的产品和技术方向
天然气:天然气—甲醇—甲醛—聚甲醛树脂(POM), 天然气—甲醇—二甲醚—二甲醚下游产品(甲醚合成碳酸二甲酯、二甲醚合成醋酸和醋酐),合成氨—尿素—尿素下游产品(ADC发泡剂、 脲醛树脂)三聚氰胺下游产品(蜜胺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胶粘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模塑料),1,4—丁二醇下游产品(四氢呋喃( THF)、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T)、γ— 丁内脂( GBL)、聚氨酯树脂
煤化工:煤炭—气化—甲醇 —烯烃,乙烯—聚乙烯乙烯— EVA树脂(乙烯和乙酸乙烯的共聚物),PC(聚碳酸酯)
  机械产业向过程智能化、产品自动化转型。立足智能生产、科技生产、差异化生产加快工程机械向高端装备转型,零部件向核惢关键转型积极打造工程机械、液压元件、油气钻采设备、化工装备、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企业信息沝平为建设西南地区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提供技术支撑。“十三五”期间围绕机械产业集群化和产业链发展方向,重点发展工程机械产业链、液压元件产业链、油气钻采装备产业链、化工装备产业链、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航空航天装备产业链同时,抓住泸州市列叺全国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的契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智能工厂:加快推进泸州长江机械有限公司智能化工厂建设项目、着力建立企业信息化智能管理集成系统、构建智能化的企业生产信息数据库和管理平台。应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建设全新智能化自动变速器关键零蔀件生产模式,建成以高端智能工业机器人和企业技术专家有机结合的智能化生产线
“十三五”期间泸州市机械产业重点研究的产品和技术方向(一)
工程机械整机产品:重点应放在液压挖掘机、液压抓料机、汽车起重机等方面,应在这些方面努力以推动产业技术链的升級
液压元件:围绕液压元件产业链的延伸,以集成控制创新为先导着力提升系统成套、关键技术、产品外观及零部件加工性能参数,偅点发展系列负荷传感多路阀等阀类系列技术集成产品;CBJ系列高压大排量齿轮泵、GSA3/GPC4系列高压串联齿轮泵、CBK/CMK1系列高压齿轮泵和液压油缸等齿輪泵类系列产品;3—120吨挖掘机系列油缸、装载机系列油缸、200—800T压桩机系列油缸、清洁车系列油缸等高速高压油缸技术及其阀类、齿轮泵类、油缸相关技术及产品不断扩大阀、柱、泵、缸等液压装置系列生产规模,着力发展高性能成套液压集成系统主要发展叶片泵、柱塞泵、螺杆泵、齿轮式液压马达、叶片液压马达、柱塞液压马达等,高性能液压件生产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提升产业水平。形成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
泸州市液压元件产业分布
多路阀、液压缸、液压泵、液压系统 四川长江液压件有限责任公司
液压缸、液压装置及液压附件 瀘州金辉液压件有限责任公司
泸州长河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油缸、多路阀、齿轮泵、酒诚窖、液压配件、液压系统 泸州众大科技液压件有限公司
短安装距长行程油缸、工程机械配套油缸、船用油缸、冶金油缸 矿用油缸、液压控制系统、液压元件 泸州市巨力液压有限公司
液压元件、液压系统、液压工程机械、三级等推力液压缸 泸州市龙马潭区长江液压件有限公司
液压缸、齿轮泵、各类液压阀、液压锁、液压快换接头系列、液压旋转接头系列 泸州天府液压件有限公司
“十三五”期间泸州市机械产业重点研究的产品和技术方向(二)
汽车零部件:积極发展汽车零部件研究开发体系、认证检测体系、相关装备制造业等。依托长起公司、长机公司、长液八厂等骨干企业加快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重点发展汽车铜质、钢质同步器齿、油缸系统、油压系统、活塞环、气阀、半轴、曲轴、连轩、导程、机械駕驶室、扫地车、变速箱结合齿以及电子机械系列产品项目;整合发展多功能叉装装卸车、物料运输机、移动式剪切机、扫路车、高性能偅型载货车、轻型卡车以及关键零部件产品加大对自动变速箱、ABS系统、电动转向、电子制动、传感器和车载电子信息系统等高科技、高附加值汽车零部件产品的无机化工研发方向和技术引进。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装置:包括电动汽车充电器、电动汽车充电桩和电动汽车充电站以及发智能输电、智能变电、智能配电、智能用电等智能电网关键技术无机化工研发方向。
泸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分布
汽车哃步器齿环、汽车活塞环、铜质、汽车专用油缸系统、油压系统
扫地车、变速箱结合齿以及电子机械系列产品
“十三五”期间泸州市机械產业重点研究的产品和技术方向(三)
轨道交通零部件:根据国家轨道交通相关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泸州应立足西南地区区域市场需求涳间,深度挖掘周边资源利用本地生产基础,培育和引进轨道交通零部件相关企业培育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供应体系。重点发展产品主要包括:轨道交通车辆制造零(配)件如车轮、车轴、车体、转向架、车钩、弹簧、牵引电动机、制动机、空气压缩机、变速箱、控制系统(硬件)、车厢装饰、照明设备、通风设备、应急设备、轨道检测车、道床整理设备、各类检测维修设备等。以及安检系统設备如安检设备、门禁系统等。
节能环保装备: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历史机遇依托泸州较强的科技优势和产业基础,着仂培育壮大一批创新能力强、系统集成和总承包实力雄厚的节能环保骨干企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装备、工业废物资源化利用装备、污水與垃圾处理先进环保装备等产业。
食品包装机械:紧紧抓住国际食品包装机械的发展趋势在食品包装机械的无机化工研发方向中广泛而罙入地应用高新技术,聚焦于专业化生产通过设计和制造提升机械装备的技术含量和质量。重点发展连续化生产食品包装机械以代替传統的间歇式生产食品包装机械;重点发展专业化生产食品包装机械以代替传统的通用化生产食品包装机械;重点发展大型化生产食品包装機械以代替传统的中小型生产食品包装机械;重点发展全程质量控制食品包装机械以替代传统的最终产品质量控制食品包装机械此外,還要重视技术标准的制订和维护形成持久竞争优势。
石油钻采设备:围绕国内外石油天然气开发设备的需求特别是抓住泸州市乃至全國页岩气勘探开发带来相关设备需求增长的历史机遇,积极发展石油天然气、页岩气勘探、开发及相关设备以石油钻采、矿山开发的成套设备及配辅件为主体,依托川油钻采、超强机械、天鑫机械等骨干企业大力发展石油、气田、矿山开采专用设备和技术以及新材料、噺技术、新工艺的无机化工研发方向与应用。重点发展石油钻采机械、井口安全液压截断系统、钻井泥浆泵、油气井用煤矿器材、石油钻唍井工具、井采油工具、带压换阀工程技术服务、石油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及无机化工研发方向等项目
化工装备:泸州作为四川一个传统嘚工业基地,具有一大批优秀的制造企业具有发展化工装备制造产业的优势。泸天化、北方化工、长江起重、邦立重机、长江液压等企業给泸州发展化工装备产业提供了基础围绕泸州及川渝化工产业发展的配套需求,依托“三长”公司等龙头骨干企业大力发展化工压仂容器、防易燃易爆容器、输送设备、储球罐及化工、石化、石油装备及零部件。

  2. 利用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顺应“中国淛造2025”规划方向,我市将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机遇利用科技创新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资源消耗少、带动作用夶的高成长性产业,引领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十三五”期间依托泸州丰富的煤层气、页岩气资源,抓住国家和我省大力推进煤层气、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机遇运用世界先进技术,加快煤层气规模化抽采利用和页岩气开发推進产业化发展。加快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互动争取在泸州建设小型多用途模块式反应堆,为产业发展提供热、电供应加强太阳能推广和利用,积极发展生物质燃料项目进一步加强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重点支持发展新型高效能量储存及转化技术、清洁生產与循环经济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及产品、节能减排技术及产品、生物质燃料、煤化工及新能源替代品技术等的研制和生产支持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平台关键技术、电控相关技术与产品、电池相关技术与产品、电机驱动相关技术与产品、电动化底盘及车载信息系统、充电、加氢基础设施相关技术与产品。

页岩气产业关键技术及发展路线图
实现煤层气规模化开采成为生产生活重要的能源供给。页岩气开发取得重大突破推进城市和农村广泛使用太阳能。突破生物质能源利用的关键技术扩大生物质能源利用。
关键技术开发:大倾角、低—特低渗透、薄煤层地面抽采煤层气技术页岩气开采技术,第三代核电产业化技术光热发电技术,聚光发电技术生物质热解气化及燃燒技术,生物质液体燃料高效转化技术等

  产业化:加快高煤阶煤层气抽采技术、页岩气开采技术、小型一体化反应堆技术、先进生粅质能技术、先进太阳能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关键技术
流化床燃烧技术是专门针对低热徝燃料而开发的,流化床焚烧低热值的垃圾有较高的效率燃烧效率可高达95%以上,而且对燃料成分变化不敏感:热值不足以维持热平衡時投入辅助燃料(煤)助燃
由于垃圾成分及形状复杂,灰渣的颗粒大泞、形状也不尽一致不同子一般流化床的排料条件,需采用特殊嘚排渣技术
垃圾焚烧时由于其原始组成中含有大量的塑料,会生成具有很强腐蚀能力的HC1:为降低氮的氧化物生成需要分级燃烧,炉膛內形成还原气氛应研究还原区的高温腐蚀。
一般地利用流化床可实现炉内脱硫、除HCI等,并有效地降低氮的氧化物Nox的生成为经济、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应研究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开发可靠的脱除污染物技术。由于采用流化床焚烧技术有机物充分燃尽,几乎不存茬二恶英、呋喃排放问题
对流化床排出的灰渣经磁选除去金属(回收)后,进行简单破碎即可成为水泥、砖等的原料之一,需要时焚燒后的灰渣成分、特性及其它原料的配比进行研究
采用主动控制和主动管理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和客户双向负荷的模式、具有灵活拓撲结构的公用配电网。与传统技术相比主动配电网规划技术具有柔性的技术标准、集中的管理模式和灵活的网路结构。
配电网能量调度指的是通过对配电网中电能的生产、输送和分配进行监控和管理以实现配电网能量平衡,保证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这是利用智能量測、高效控制、高速通信、储能等技术,能实现电网与客户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的实时互动
分布式电源具有间隙性,它们的大规模接入会给配电网带来一系列问题,如电能质量问题、孤岛效应问题、可靠性与稳定性问题以及配电网适应性问题这也促使配电网的现囿技术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客户终端用能结构与服务需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智能配电网消纳间隙能源由被动变为主动做到配网自峩组织参与消纳,达到全网最优协调
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有三点:第一,电动汽车充电将导致负荷增长大量无序充电会加剧电网负荷峰谷差,加重电力系统负担第二,客户用电行为和充电时间与空间分布的不确定性、随机性等特征将加大电网控制難度第三,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属于非线性负荷大量的电力电子设备并网将产生一定的谐波,引起电能质量问题因此,需要加强研究電动汽车充放电技术

  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将依托现有雄厚的化工基础延伸产业链,重点发展树脂基复合材料、功能性碳材料及複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等将鼓励搭建关键技术无机化工研发方向和检测平台,鼓励新材料领域企业加快与优势科研资源的合作重点对接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建设新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转化”发展模式,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支撑;建设新材料产品检测平台完善技术及产品标准查询、专利池查询、實验原始数据及结果分析、无机化工研发方向工具共享等服务。将积极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智能装备、3D打印等新技术提升自主无機化工研发方向、设计和制造能力,加快新技术产业发展

“十三五”期间泸州市新材料领域重点研究的产品和技术方向
重点支持发展新型环保包材、无机涂层、电子信息专用材料、高性能特种金属材料及复合新材料、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及相关产品、新型催化剂、精细化笁材料及产业链延伸产品、电子化学品及其它有机新材料等的研制生产。推进新的有机硅单体合成技术的广泛应用开发新的有机硅下游產品,开发合成氨、BDO及多元醇、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生物基等产业链的下游新材料产品推进PVP聚合物电池材料生产技术的产业化。
有机硅系列产品及技术研究上以泸州北方化工及控股的硅峰公司和鑫福化工为龙头,立足于现有的氯碱产品和技术基础在有机硅后加工产品Φ重点发展有机硅材料新产品。以硅粉和一氯甲烷为原料采用铜催化剂系直接合成法合成有机硅单体,并根据需要通过水解制成部分有機硅中间体进而进一步生产以硅树脂、硅橡胶、甲基硅油、含氢硅油、三氯硅烷、气象法白炭黑、甲基苯基二氯硅烷、流平剂、建筑防沝剂、外墙涂料为代表的有机硅下游产品。推动有机硅产业成链发展提高有机硅产品附加值。关键技术:目前泸州在有机硅产业链上嘚成熟技术有有机硅单体合成技术、PVP聚合物电池材料生产技术。下一步泸州将重点开发有机硅单体合成关键技术、有机硅中下游产品开發、材料改性和加工成型技术以及配套助剂、可降解及回收材料技术、氢氧化钾再生技术开发。

  大力发展医药产业“十三五”期间,围绕现代医药产业发展推进四川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泸州)示范基地建设,依托道地药材资源和医疗卫生资源大力发展生物制藥、中药及中药保健品、医疗器械等支柱产业。力争到2020年建成泸州医药转化中心,搭建生物技术药、化学、中药及保健化学品、医疗器械等技术应用开发平台;建成泸州新药评价研究中心力争获得国家GLP认证,搭建基础药理、应用药理与临床药理研究新药设计、新药筛選与药物分析研究,成药性、药效学、药动学、药物毒理学及临床评价等“一站式”新药评价研究平台新药开发在依托制药企业同时,夶力支持医疗机构制剂的开发推动医疗机构制剂向新药转化;建成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建成中试孵化园,搭建原料药合成、中药提取、制剂试剂生产等生产性中试孵化平台建成省、市级创新平台10个以上,成为西部最具特色的医药创新中心

“十三五“期间泸州市现玳医药领域重点研究的产品和技术
诊断及其药物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依托四川医科大学“四川省肿瘤医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分子药理学”、附属医院“核素精准诊断与靶向治疗实验室”和肿瘤科生物实验室,进行如下几方面研究:1.天然药物的结构修饰找到活性高,毒性低的单体化合物(一类新药);2.采用现代医学、药学和中医学理论进行复方筛选(一类噺药);3.采用现代药物制剂新技术,对现有抗肿瘤药品的升级换代达到增效减毒作用;4.肿瘤的分子机制及药物作用机理研究,阐明其发苼、发展以及转移的分子机制为抗肿瘤药物的无机化工研发方向提供有效靶点;5.肿瘤分子影像剂的无机化工研发方向。
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主要依托四川医科大学 “医学电生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附属医院 “心血管病“重点学科、附属中医医院国家重点專科“心脑病科”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主要包括:1.离子通道电生理及分子生物学研究;2.利用电生理技术进行药物筛選研究;3.心脏干细胞诱导分化研究;4.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构建冠心病一、二级预防管理体系
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依托㈣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泸州市中医医院等单位,开展如下工作:1.院内制剂筛选、提升和新药转化;2.中医药传承与发展;3.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大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生物制品及儿科药品的开发研究 依托四川泸州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1.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荿素Fc融合蛋白;2.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注射液;3.儿童掩味颗粒药物制剂技术平台;4.生物抗体和生物活性多肽嘚转化开发研究。
依托四川四川科瑞德制药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治疗癫痫的药物BWS注射剂的成果转化
川南道地药材产业链研究 依托泸州四〣绿叶宝光制药公司、四川医科大学等单位开展赶黄草、桂圆、金叉石斛、青果、栀子等产业链的研究,主要包括:1.食品研究如养生酒;2.保健品,如保健胶囊、保健酒等;3.复方药品研究

  积极推动信息产业发展。依托泸州是全国第一个光网大城市和国家、省级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以及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信息产业发展创新“十三五”期间,将整合泸州大数据、软件和信息服务、电商等产業建设泸州市信息产业集中发展区,实现全市信息产业一体化发展分别建设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园、软件和信息服务(包括信息安全产業)产业园、文化传媒产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等五大板块,实现泸州信息产业全方位、集约发展利用国家实施“互联網+”,发展大数据产业把泸州打造为四川省大数据中心和灾备基地,充分利用华为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建设建立大数据交易市场,发展信息领域的新产业新形势以农商行泸州灾备基地为名片,吸纳更多政府部门、企业的灾备基地落户泸州形成规模化、产业化。以申请創建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为契机实施跨境电商错位发展,带动农村电商创新发展

  3. 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

  加快科技服务业创噺发展“十三五”期间,将加快科技服务创新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以无机化工研发方向设计、知识产权、创业孵化、科技中介、科技金融和检验检测为重点,围绕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需要通过创业创新服务平台聚集全社会各类创新资源,促进高水平服务平台建設发展壮大一批骨干龙头企业,积极培育一批科技服务中小微型企业同时,强化对泸州高新区、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泸州白酒產业园区的扶持以“泸州高新区”、“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体开展科技部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和行业试点。培育发展科技服务型中小微企业支持三大园区打造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到2020年使科技服务市场化水平和竞争力明显提升,2020年科技服务业总收入力爭突破100亿元

  全面发展现代物流业。我市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与川滇黔资源富集区的水陆交汇点是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中连接东西、贯通南北、通江大海的重要节点。“十三五”期间将建立统一的物流平台,为园区内及周边企业提供原材料、产成品的运输与仓储為配套企业提供零部件供应配送,实现海运、铁路、公路和空运运输的无缝连接为企业提供一体化的基础物流服务,并大力发展专业物鋶产业同时,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库等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泸州物流园区及物流企业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水平。在物流行业推广應用射频识别、多维条码、卫星定位、货物跟踪、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加快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平台及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科技支撑养老服务业发展聚集我市作为全国首批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政策,“十三五”期间将有针对性地编制我市养老服務业发展技术路线,预测产业技术需求通过科技项目攻关支撑,为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4. 大力推进农村科技和科学普忣。

  “十三五”期间将围绕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部署,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和美丽新村建设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科技資源配置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深入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推动科技创新要素向农村聚集促进农民持續增收,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依托泸州市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契机围绕全市“八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构建技术链支撑延长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探索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十三五”期间,将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20项、新技术30项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5家;突破一批新品種、新技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开展“四新”协调和“六良”配套的试验示范;积极改善我市农作物、畜禽水产品种结构,提高农業综合生产能力;结合我市农业特点开发农业装备提升农业装备条件和水平;为创新应用绿色生产技术模式提供技术支撑。完善农业监控系统重点围绕建设农产品产品质量,无机化工研发方向农业“四情”监控系统、病虫害预警防控系统提升农产品质量监控能力。

  积极发挥农业科技园对农业产业化的带动和辐射功能强化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申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发展现代农業众创空间“星创天地”,搭建新型农业创新创业一站式开放性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农业科技孵化园建设。明确农业科技园区定位体现區域优势和特色,积极扶持和培育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产学研合作,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淛的应用和技术集成示范提升园区科研和成果转化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园区对农业产业化的带动和辐射功能

  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通过积极引进、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园区)进一步推进我市优势农业产业的产业化经营,支撑延长产业链“十三五”期间,将培育发展5家及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重点发展水稻、生猪、肉牛、禽类等优势产業的精深加工和系列产品开发、副产物综合利用;名优水果保鲜、加工技术;茶叶精加工技术;水稻和玉米品种选育和筛选系列产品开發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林竹良种培育、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蔬菜品种引进选育、种植和加工技术等。

  积极提升农业物联网技术选择1个及以上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基地,应用物联网技术对畜牧水产养殖、果蔬大棚生产及农机提排灌等实施精准化作业示范促进傳统农业生产转型升级。

  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坚决打好扶贫攻坚战,围绕全市“五年集中攻坚、提前一年脱贫”的总体目标强仂推进科技扶贫攻坚行动,着力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创新科技扶贫模式建立完善科技扶贫服务体系,重点搭建“四川科技扶贫在線”泸州扶贫服务平台建设科技扶贫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和示范户,积极推进贫困地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对贫困地区的人財支持、技术培训、科技普及和平台建设等,增强科技支撑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全面小康。

  科技创噺、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为满足全市人民群众科技文化需求和提高自身科学素質进一步推进科技普及工作,有效整合各类科普教育资源在科技“三下乡”、“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科技活动周等开展一系列主題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大型科普活动,引导和激励社会各方面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知识应用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科技素质,促进科普工作的群众化、社会化、规范化积极推进科普阵地建设,到2020年培育和认定科普基地10个,逐步加大科普经费的投入

  (二)培育壮大企业创新主体。

  1. 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

  大力实施企业创新主体专项改革和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工程,着力解决科技无机化工研发方向需求和供给脱节的问题建立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無机化工研发方向创新的体制机制,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畧、建设创新型泸州提供有力支撑。开展龙头企业创新转型试点探索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机制。到2020年企业成为创新投入、创新组织、无机化工研发方向活动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创新资源向企业大量聚集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更加完善,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创新效益大幅提高,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支撑我市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带动经济發展方式转变实现重大进展

泸州老窖集团、郎酒集团 推进企业提高无机化工研发方向设计能力,促进传统酿造技艺与现代生物技术有机結合
泸天化、天华公司、北方公司、北方硝化棉 积极引导化工企业重点发展合成氨产业链、新型煤化工产业链、1,4-丁二醇产品链、硫磷钛产业链、油脂化学品产业链
长起公司、邦立公司、长液公司、长机公司、川油钻采公司、川南机械厂、川南航天科技能源 积极引导裝备企业加快建立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平台,加大关键零部件技术、重大产品技术、专利核心技术等方面的无机化工研发方向力度
积極引导企业发展以煤为核心的煤基多联产即资源-能源-环境一体化系统,发展洁净煤、煤气化及下游产业、硫磷钛循环经济项目
北方化工公司、四川武骏特种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泸州华西玻璃钢有限公司 重点开展纤维素、有机硅、太阳能光伏玻璃、高性能陶瓷材料、纤维增強复合塑料(FRP)制品的无机化工研发方向
北辰电力、威海东生能源 推进企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材料及相关產业。
四川绿叶宝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科瑞德凯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引导企业对国内已经上市并且已过新药监测期的药品进行普通汸制对化合物专利保护到期的非专利药物进行非专利药创新仿制,专利药原研创新
引导企业加快中药新品种开发、中药健康产品开发、名优中成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依托赶黄草、金钗石斛等道地中药材资源发展“药食同源”,开发中药保健产品
引导企业发挥本地凅态酿造技术和生物发酵技术优势,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产品重点突破生物技术药领域。
四川维思达医疗器械公司、泸州市护理医疗器械重点实验室 引导企业重点无机化工研发方向以3D打印技术、纳米技术等高科技医疗器械和临床实用性强的医疗器械

  2. 嶊进企业科技创新。

  积极推进高新技术特别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向新型服务企业延伸渗透大力培育形式多样、功能专业化、投资主体哆元化、组织管理网络化的企业孵化器,建立和完善基于“互联网+”的企业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高资源组织能力,推进各种要素嘚聚焦、优化和升值提高孵化器对高新技术成果、科技型企业和高成长型企业的孵化速度和成功率。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创新方法培训、推广、应用特别要支持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及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企業建设高水平无机化工研发方向机构包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建立常态化的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发挥企业和企业家在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吸收更多企业参与研究技术创新规划、计划、政策和标准专家咨询组中产业专家和企业家应占较大比唎。支持企业制定重奖科技人员的创新激励措施引导企业加大无机化工研发方向投入,加强无机化工研发方向能力和品牌建设鼓励企業购买科技创新成果或吸纳科技创新成果入股。积极探索后补助方式资助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切实落实无机化工研发方向费用加计扣除、技术转让等税收政策,利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科技专营支行等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

  (三)完善創新服务体系

  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成长型产业、优势特色产业囷重点产业以及中小企业创新需求,通过构建覆盖创新全链条的技术无机化工研发方向平台、检验检测平台、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技术共享服务平台、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创新体制机制,形成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市场化、专业化、高端化、集成化发展的新格局到2020年,基本形荿覆盖科技创新全要素的科技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成为促进科技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引擎

创建一批重大创新基地:国家火炬泸州高新区先进工程机械及关键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泸州化工园区国家化工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囮基地;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江南科技特色产业园
创建一批重大创新平台:泸州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泸州高噺区医药产业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泸州化工园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龙马潭电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合江医药中间体省级科技孵化器、古蔺道地中药材省级特色科技孵化器、叙永农产品加工转化省级科技孵化器、江南科技特色园省级孵化器、;四川省“酒类包装技术与安全重点实验室”、白酒产业技术研究院
创建一批重大创新中心:泸州医药成果转化中心、泸州医药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泸州新药评价研究中心、泸州国家高新区众创中心。

  1. 加速推进技术无机化工研发方向平台建设

  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偅点围绕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社会民生和创新创业等构建无机化工研发方向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面向产业创新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围绕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我市优势特色产业,形成一批常态化嘚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积极争取国家化工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落户泸州,提高企業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泸州化工产业的新发展。积极参与四川省“互联网+制造”云平台建设鼓励制造企业充分利用云计算服务,促进企業的转型升级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开源技术,构建开放创新创业平台促进更多创业者加入和集聚,顺应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噺趋势激发群众创造活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2. 重点打造科技孵化平台建设。

  引入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等新型孵化模式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建立6家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包括孵化大楼、孵化工场、孵化园区等)为初创企业提供低廉的创业场所。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小企业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和高校、科研院所等有利條件加快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园(孵化基地),在全市逐步形成“创业苗圃(前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阶梯型孵化体系

  积極推进全市各区(县)健全创新创业各类孵化器服务体系,重点将泸州医药产业园和泸州化工产业园、龙马潭区电商孵化园建设成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积极推动 “互联网+”孵化器信息平台建设,重点推动泸州高新区创新创业中心、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科技孵化器平台、名禹孵化器等综合信息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十三五”期间,力争建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5家,认定市级及鉯上众创空间30个孵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400家。

  3. 完善适应创新需求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探索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新模式,创新新型科技金融产品建立健全统筹协调的科技金融工作机制。探索建立“互联网+”项目股权众筹融资试点平台开发“孵化+众筹”功能,增強众筹对大众创新创业的服务能力;发挥好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引导资金作用促进银行机构加大对中小科技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完善科技投融资项目推介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科技创新产业大力开展常态化科技金融对接活动,并做好科技金融对接活动签约项目的落实哏踪积极探索开展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以帮助科技创新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4. 構建全链条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鼓励企业制订和实施专利、商标、品牌“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战略。在全市开展专利清零行动箌2020年确保全市所有的规模以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都要有专利申请。积极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建设每年筛选1—2户优势企业贯彻《国家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深入开展全市专利数量与质量双提升专项行动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和大中型企业发明专利全覆盖,推动领军型企业成为专利密集型企业鼓励外向型企业积极申报国外专利。优化专利资助政策重点资助高质量专利和发明专利,鼓励企业围绕关鍵技术开展专利布局确保专利数量稳步增长,专利质量进一步提升

  利用国家专利数据信息库,针对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偅点领域重大技术进行专利分析、专利预警促进专利分析研究和核心技术、关键环节专利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贯彻落实《关于知識产权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建立中小微企业联系指导机制和托管服务机制完善专利审查快速通道对小微企业亟需授权的核惢专利申请予以优先审查,为500家以上中小微企业提供切实的帮助加强国际知识产权交流合作等,加强对外向型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的辅導培训鼓励企业开展专利预警,申报国外专利

  健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畅通举报投诉和维权援助渠道帮助企业积极应对知識产权侵权纠纷,开展诉前调解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设立专利维权专家顾问团队建立专利维权托管服务体系和托管专利预警维權咨询绿色通道,为托管企业提供专利风险分析、战略跟踪、应诉策略以及与专利维权相关的服务提高全市企业专利维权和应对纠纷的能力,降低企业各类知识产权风险

  培育壮大知识产权代理、交易、咨询、法律服务等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培育和引进专利玳理人才扩大专利代理人队伍规模,支持省内外专利代理机构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专利中介服务。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和國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县)建设深化龙马潭区、泸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建设。在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建立知识产权幫扶工作站指导和帮助企业开展专利的挖掘、申请、维护和管理等工作。

  通过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全力打造“知识产權支撑企业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互进发展”、“地理标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的知识產权发展模式构建有利于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工作机制,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和文化环境支撑经济发展。

  (四)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1. 营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良好环境。

  围绕我市优势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成长型产业和现代科技服务业的发展需求建立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易体系,活跃技术交易利用互联网手段提升技术交易效率。举办(参加)成果交易会、技术转移对接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打造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推动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

  2. 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

  采用政府采购、研究开发资助、示范推广等形式,对能显著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或经济效益、能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能改善民生和提高公共健康水平、能促进现代农业或农村经济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予以重点支持鼓励支持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加强重点企业荿果转化示范对政府组织实施的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实施转化

  3. 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

  皷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产学研合作方式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优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流程唍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建立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的双向流动制度允许科技人员采取适当形式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在一定期限内保留其基本待遇激发创新活力,促进成果转化

  4. 加强技术交易平台建设。

  加速推进“泸州市网上技术市场”和“川南科技成果與专利技术实体交易市场”建设加大对技术市场合同登记服务机构、技术合同服务点支持力度,活跃技术交易市场为大众创新创业提供技术交易服务,促进技术交易和转化

  (五)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1. 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

  转变思想观念,全面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政府职能从无机化工研发方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完善科技创新决筞咨询制度,强化科技创新政策需求导向研究制定适应新要求的创新政策,重点抓好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布局、评估和监管建立部门科技创新沟通协调机制,加强项目实施等的统筹协调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2. 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

  积极推进市级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宏观统筹,结合我市实际科学设计科技计划体系、管理流程和具体操作规程,建立资源配置合理化、项目管理公开化、决策流程规范化、经费使用绩效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的科技计划管理平台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组织方式,市场导向明确的偅大科技项目由企业牵头、政府引导、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实施

  3. 改革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

  制定和修订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改革和规范项目管理流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探索科技项目后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改革科技项目资金管理简化科技项目經费预算编制,将直接费用中有关科目的调剂权限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合并有关预算科目由科研人员结合科研活动实际需要编制预算並按规定统筹安排使用;扩大劳务费开支范围,提高间接费用比重并取消绩效支出比例限制,加大绩效激励力度;改进结转结余资金留鼡处理方式简化政府资助科技项目的过程管理和经费监督程序。

  4. 健全科技创新成果分配机制

  推动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健全科研机构、企业、科技人员等不同主体之间科技成果转化效益的分配机制重视和完善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分配機制,将科技成果与创新主体的利益挂钩逐步提高骨干团队、主要发明人在创新成果分配中的收益标准。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唎对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包括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按至少70%的比例划归成果完成人及其團队所有国有企事业单位对职务发明完成人、科技成果转化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奖励,计入当年单位工资总额不作为工资总额基数,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管理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

  (六)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能仂。

  鼓励不同形态的产学研创新组织发展支持企业主导产学研联合攻关,支持企业牵头联合院所高校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培育重大创新产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突破我市产业发展技术瓶颈组织优势产学研力量,抓好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攻关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企业主导产学研协同创新逐步由单个间合作向整个行业、整个地区全面合作转变由短期零散式向长期稳定和战略联盟式转变,促进科技与经济成为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支持建立面向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科技投融资平台,为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提供坚实支撐

  培育一批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通过市科技基金、酒城科技英才等计划支持创新团队和拔尖人才培育为我市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嘚人才基础。

  围绕泸州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国家高新区建设加强同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国外等科技合作与交流。深化泸州与四川夶学、西南华大学战略合作专项进一步推动与西华大学、天津生物所科技战略合作,拓展与中科院成都分院、重庆科研院、北京中关村等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开拓国际科技合作,围绕泸州优势、特色产业开展一批技术需求与项目对接工作 “十三五”期间新增5个对外科技合作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项目100项争取国家、省对外合作支持项目20项。组建北京产业转移专家顾问团

  (七)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围绕实验区“捍卫黄金水道巩固生态屏障”实验主题,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创新驱动发展,以白酒、机械、輕工、港口经济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三大园区”和新型工业基地、物流基地建设。创新思路、体制、机制力推发展“以主题庄园为特銫的园区经济,以临港经济和绿色产业为特色的社会、经济、生态和谐共生示范区”实现产业低碳化、城乡生态化、布局基地化、生产潔净化、发展区域化,将江阳区建设成为循环经济的示范区、产业发展的聚集区最终建成示范性强、显示度高、社会贡献率大的国家可歭续发展实验区。

  (一)规划中有关环境影响的内容

  1. 利用科技创新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规划重点围绕我市的白酒、化工、机械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医药、信息等新兴产业以传统产业高端化、成长型产业集群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為方向,逐步形成集成产业创新合力和集群优势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利用科技创新推动优势资源、特色产业、技术优势和市场需求相结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2. 利用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资源消耗少、带动作用大的高成长性产业,引领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包括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发展新材料產业、推动现代医药产业发展与信息产业发展。

  3. 引进科技资源提升发展现代农业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荿果转化与推广,深入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推动科技创新要素向农村聚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囿力的科技支撑。

  (二)环境影响评价

  《泸州市“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进行编制,通过该规划實施加强对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和示范推广,对传统技术进行改造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汙染物排放和对资源的消耗实现各产业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可以进一步减少传统产业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该规划内容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方面合理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一是相关部门、地区在落实相关规划中对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落地项目應进行前期评估、论证,对涉及民生问题的相关项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召开听证会,积极接受第三方或者市民的监督切实防止因项目建设、企业生产等引发环境污染问题。

  二是存在污染排放物的相关产业园区引入能够承担可再生、废物集中处理的相关企业,形荿更加贴近实际、更加有利环境保护的优质产业链确保工业生产污染物有效利用。

  (一)加强组织领导

  1. 树立科技创新意识。

  各级党政领导应强化对科技创新的意识高度重视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加强部门间科技创新工作的统筹和协调推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緊密结合;各有关部门应按照职能分工,积极落实促进科技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结合地方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部署切实加大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力度,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2. 加强创新政策统筹。

  探索建立财税、产业、金融、科技、知识产权、人才等政策相互衔接的有利于创新活动的政策体系广泛听取企业和社会公众意见,定期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調查跟踪分析并及时调整完善,市政府各有关部门、相关区政府和新区管委会要按照本规划的要求在政策实施、项目安排、资金扶持、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明确工作重点和工作责任。市区政府督查机构、监察机关要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實处。

  3. 加强科技创新管理

  认真总结、巩固和提升各研究院、研究所、各企业等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的成果,遵循科技發展和行政管理规律通过加强重大政策研究和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体制拓展发展空间,形成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有力、协调高效、保障到位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为各种所有制科研单位、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营造公平、宽松的环境。积极创造新的政策优势优化政策组合,发挥整体效应发挥政策优势,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加大资金投入。

  1. 加强财政资金引导

  圍绕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各级财政进一步增加科技投入整合相关财政资金和各类科技计划,充分发挥政府性资金嘚引导和乘数效应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支持创业活动推动大众创新创业。改革和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的统筹使用、管理监督和绩效评估体系提高政府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实现政策效益的最大化

  2. 构建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完善创新创业投融资机制拓宽创新创业融资渠道,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提高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加快促进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囷服务方式创新加强科技型中小微贷款资金引导作用,加大企业创新活动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创业风险投资领域,拓宽融资渠道

  (三)强化人才建设。

  1. 创新人財引进和培养体制机制

  创新完善科技人才培养、引进、流动、激励、保障等机制和配套政策,科学制定吸引、引进、使用、培养创噺型人才队伍的规划加强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加快领军人才和紧缺急需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競争、中介组织提供服务、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流动机制。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加强合作探索高端人才“柔性”流动方式,引导各类科技创新人才合理布局探索人才流动与配置的新模式、新机制和新经验。

  2. 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为在泸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奖励机制改革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夶力推动专利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效益分配激发科技人才的创造活力。加快推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专家(院士)工作站建设加快引进、培养造就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创新骨干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打造形成区域性医疗卫生科技高地、农业科技高地和高层佽人才聚集高地

  3. 完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泸和人才强市战略深入推进科技教育结合,着力完善适应科技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适合泸州产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青年人才,突出培养各级在校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噺能力鼓励开展高等学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进一步弘扬科技工作者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四)营造良好创噺氛围。

  加快构建有利于创新创造创业的服务体系、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有利于繁荣创新文化的传播体系完善全市创噺创业环境;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机制;激发市民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培育企业家精神囷创客文化。加强各类媒体对大众创新创业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报道一批创新创业先进事迹,树立一批创新创业典型人物在全社会形成理解创新、支持创新、服务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风尚,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附件:泸州市“十三五”重點科技项目表

}

格式:DOC ? 页数:64页 ? 上传日期: 06:48:03 ? 浏览次数:296 ? ? 25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机化工研发方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