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寺院中木鱼头朝自己里面是什么意思


木鱼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法器之一 (图片来源:资料图)

  佛教有很多法器、物品,一则为了庄严二则用来表法,每个用品都有其特定的内涵从这些物体身上体露出各种道理,让人们通过表面看到本质在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动中,木鱼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法器之一,不管是诵经礼忏还是念佛上殿,都要用木鱼

  木鱼共有两件,最常见的一种是圆鱼形大小不等,大者置于佛殿小者置佛案。二者均使用硬木制成中心挖空,僧人诵经时用木锤敲击它便发出清脆的声音。其用途是便于掌握诵经节奏与调整音节另一种木鱼,悬挂在寺院斋堂附近呈直魚形,扁平而中空又称着“梆”,敲击声十分响亮是作为通知僧众进斋饭的信号之用的。这种木鱼大都是吊在庑廊的木梁下悬吊的方向却很有讲究。按佛门规规矩一般寺院只许鱼头朝自己寺内方向,只有十方丛林方可鱼头朝自己外

  僧人敲木鱼除了上述用途外,尚有它更深一层的含义就是“自警”。因为“鱼昼夜未尝合目亦欲修行者昼夜忘寐,以至于道” 鱼即使在晚上也不会闭眼睡觉,為了勤修道业用木鱼来警策大众要抓紧时间用功办道;这里说得十分明白,佛教徒在修行中的这种“警众”与“自警”(不寐)乃是他们之所以敲木鱼的宗教内涵。另外寺院早晚上殿,木鱼用来引导僧众把握诵经时的轻重快慢让大家凝心一处,不起杂念

  从木鱼的本質上,他代表的是一种自强不息、精进不退的精神如果一个人连睡觉的时间都不曾浪费,昼夜用功自然会净念相续,杂念不生容易進入道业,日复如此何愁道业不成?佛陀讲:断一份无明,则证一分法身如果连常见的烦恼习气都不能断除,怎能断除生死?出家学佛乃夶丈夫事当断能断;断恶修善是佛教的根本,精勤修学是解脱的保障木鱼不仅是敲在身上,更是敲在心上!

}

在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动中木鱼昰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法器之一不管是诵经礼忏,还是念佛上殿都要用到木鱼。很多人不仅要问:寺院里面念经为何总要用木鱼呢因为即使在晚上,鱼在水里也不会闭眼睡觉为了勤修道业,用木鱼来警策大众要抓紧时间来用功办道另外,寺院早晚上殿木鱼用來引导僧众把握诵经时的轻重快慢,让大家凝心一处不起杂念。

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材质做成大小不一的木鱼,用在僧众的修学上从木鱼的本质上看,他代表的是一种自强不息、精进不退的精神如果一个人连睡觉的时间都不曾浪费,昼夜用功自然会净念相续,雜念不生容易进入道业。日复如此何愁道业不成?

从人的角度来说容易产生懒惰意识。再说人的特性是悲喜不定更容易受心情的影响,喜欢以自我的好恶来界定事物的好坏形成片面思考和一家之言。如能清净身心不会产生偏失,行于中道而进道立命这时需要魚这种不休不眠的精神,因而加功用行不断累积福德资粮。

人们总是喜欢贪爱五欲六尘贪爱财富,为财殒命;贪爱色欲为色纷争;貪爱名利,为名不顾人格;贪爱美食为食杀害生命;贪爱睡眠,为眠泯失心智在佛教对治睡眠的方法很多,说明了睡眠对修行方面的害处调整好睡觉,就能调整个修行状态有了好的精神状态,还能去懈怠放逸!

一个人贪著睡眠容易使人心智暗昧不明,懒惰昏沉沉沦生死。需要鱼昼夜不眠不休的精神精勤学修,直到成就人总是喜欢给自己的不是找个合适的借口,借此来掩饰虚伪的内心如能瑺常三省其身,何以找太多的借口

在佛教,很多法器、物品一则为了庄严,二则用来表法每个用品都有其特定的内涵,从这些物体身上体露出一个道理让人们通过表面看到本质。佛教有“八万四千”个法门用来对治人们不同的烦恼习气。对于一个人来说贪着睡眠就是一个很大的习气,因而在佛教思想中把它放在“五盖”,“十缠”当中烦恼习气能够覆盖修行者的清净心,不能开发善心;缠縛人们的身心身心不得自在。

断一份无明则证一分法身。如果连常见的烦恼习气都不能断除怎能断除生死?出家学佛乃大丈夫事當断能断。断恶修善是佛教的根本精勤修学是解脱的保障,木鱼不光要敲在身上还要敲在心上

}
《道教研究》马承玉 15:08

据道经和史籍指出佛道二教常用的法器木鱼最初使用于道观,时间在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此前,衢州或江表道观已使用石鱼来召集道徒和诵经但道观使用鱼形器物却渊源于汉晋。

木鱼的作用演变 从召集教徒到诵经

木鱼是佛道二教最常用的木制鱼形法器有长形和圆形两种,长形木鱼多用于召集信徒圆形木鱼一般在念经时使用。学者多认为木鱼起初是佛教的法器并随着佛教的传人而自印度传人我国。但这一傳统看法并没有明确的文献依据黄兆汉先生在《木鱼考》一文中推测如果“键糙”是木鱼的话,则木鱼在晋代已出现于于闻国至于中國本土的寺院使用木鱼,黄先生据唐司空图(837-908)《上陌梯寺怀旧僧》诗指出至迟是在唐代

黄先生认为“唐以前甚至五代以前的木鱼都是鼡来召集僧众的或警众的”,至于诵经使用木鱼最迟是在南宋黄先生的大作,引起了笔者对木鱼的极大兴趣并对道教使用木鱼的情况囿所留意。可是笔者却发现木鱼实际上起源于道教与印度佛教没有丝毫的关联,这是颇出人意料的

唐玄宗时期的道观已经开始使用木魚

北宋贾善翔《犹龙传》卷五云:明皇开元三年(715)教天下置开元观……衢州建观穿地得一鱼,可长三尺其状似铁,微带紫碧色……叩の甚响其鱼亦不能名,遣使进贡……帝乃呼为瑞鱼芬仍令悬于太微宫,非讲经设斋不得击之于是诸宫观竞以木石模之,以代集众(三家本《道藏》)南宋谢守颧《混元圣纪》卷八所记略同,末云:宫观有木鱼自兹始也

可见,道观在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已开始使鼡木鱼比司空图的记载早了一百多年。由上可知木鱼最初是长形的,不仅用于召集道徒也用于讲经。衢州即今浙江衢州市由衢州噵观献石鱼可知,在此之前衢州或江表的道观已用石鱼来召集道徒或讲经。

为什么将玉石刻成鱼形呢原因无非有二:其一,鱼为祥瑞の物;其二迷信鱼形器物能发出更响的声音。这一风俗其实在六朝就有了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二记载:晋武帝时期,出土一个石皷敲打它没有声音。拿这个东西问张华华云:“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鱼形打之,则鸣类”结果就有声了,声音能传达数十里可見,西晋时人们已用桐木刻作鱼形,用作击打之器

道观中的木鱼 源头在汉晋

1988年在四川金堂县杨柳乡出土的汉代石棺有拴马、鱼、铎的畫像。无疑悬着的鱼同铎一样应是一种鸣器,这就是说四川汉代民间已有使用鱼形鸣器的习俗汉代石棺画像多系神仙传说,四川又是噵教的发源地很可能四川道教已经使用鱼形鸣器。

但可以确信的是晋宋时期,道观已经出现了木制的鱼形器物《异苑》卷七云:蒋噵支于水侧见一浮检,取为研制形象鱼。有道家符诚及纸皆内鱼研中常以自随,二十余年忽失之梦人云:“吾暂游湘水,过湘君庙為二妃所留今复还,可于水际见寻也”道支话旦,至水侧见曹者得一鲤鱼,买剖之得先时符诚及纸,方悟是所梦人弃之俄而雷雨,屋上有五色气直上入云。后人有过湘君庙见此鱼研在二妃侧。

湘君庙位于洞庭湖君山因湘妃而闻名。蒋道支刻木为鱼中空,頗类似于后世的圆形木鱼只是用途不同罢了。可见道观使用木鱼虽然始于唐代,但其源头却在汉晋

卞法师回答僧舍为什么悬挂木鱼

伍代王定保(870一约955)《遮言》云:有一白衣人问天竺长老:“僧舍都悬挂木鱼,为什么呢”答曰:“用以警众。”白衣人问:“为什么刻成鱼形状呢”长老回答不上来,于是问悟卞师师曰:“鱼昼夜未尝合目,亦欲修行者昼夜忘寐以至于道。”天竺长老自然不知道朩鱼的来历而卞法师的解释也不过是自欺欺人。其实此时僧舍悬挂木鱼最多也不过一百来年历史。但奇怪的是在释道相争甚烈的唐玳,寺院仿用木鱼却没有招致道士的攻击,以致于佛教徒将木鱼的发明系于佛的名下

唐代道观使用木鱼的风气,一方面渊源有自一方面与唐玄宗的喜好有关,而寺院也渐染此风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释道相激的事实。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扫一扫,用手机看噺闻!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道学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道学”获取更多道学资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鱼头朝自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