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工作吗,什么是教学质量量怎么样

:由于找不到合理的表达方式所以本回答停止更新,理由见最后面几行

熟悉产品就好办了。搞质量的最关键就是熟悉产品和制造工艺

不过你们质量部就一个人,如果产品复杂的话根本忙不过来

质量管理实质上是过程管理,所以最重要的原则是PDCA

策划是最重要的环节,而策划的依据是数据收集和分析所以整个PDCA循环要不断的收集数据很分析数据,依此修改策划的内容实现改进。

前面说了实物质量非常重要,所以我把如何控制产品质量放在前面后面再说质量管理体系。

1.1、了解产品现状

对不熟悉产品的人来说控制产品质量是无从下手的。要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首先要了解产品现在的质量状况。必须很清楚的知道目前产品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有哪些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点有哪些,这样才能對症下药

如何了解产品质量状况?作为前设计人员应该没少去生产现场,听到的和看到的已经不少了这是最直观的印象。有这点印潒就可以开始着手改进了如果感觉还是心里没底,那就应该收集和分析数据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收集信息:

  • 研究售后服务信息,深叺研究用户投诉和索赔记录看看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 询问参与过售后服务的操作人员,了解一下直观的用户抱怨;
  • 去车间询问现场檢验人员和操作者看看他们对产品有什么改进建议;
  • 询问各部门的领导,特别是车间领导和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可以几种渠道都采用也可以采用其中的2-3种,看你们公司的具体情况

1.2、进行深入的质量分析

收集完信息后,要深入的、客观的分析洳果你觉得不客观,可以多找几个人一块分析

这里重点说说如何深入分析。举个例子比如你发现经常出问题的是一种外购件,质量不穩定但可选择的范围很小或根本没得选只能买一家。如果你觉得只要督促供应商提高质量就行了这就是浮于表面的分析,没有接触到問题的本质因为这只是把该做的工作推给了供应商,可产品是你们自己的

比较深入的分析过程恐怕应该是这样:

  • 评估是否应该改变设計结构,避开这种外购件;
  • 对比国内、国外同类产品在这个部位是如何处理的是否可以借鉴;
  • 评估一下改成进口件,成本和市场份额会囿什么变化

其次,从供应商管理入手考虑以下可能性:

  • 通过质量处罚或索赔的方式督促供应商提高质量;
  • 从设计角度帮助供应商提高質量;
  • 改变供货方式,由整体外购改成局部外购容易出问题的那部分由其他供应商完成;
  • 通过监督关键工序制造过程、到供应商处验收等方式

第三,从检验方面考虑提前发现问题:

  • 增加检测或试验设备以便进行进厂性能试验;
  • 产品出厂前增加针对性的试验项目

以上是对一個假设的问题简单想了一下措施我觉得这些都做了,如果问题还是没解决那恐怕还是深度不够,每一条都可以再次挖掘

好像我说的囿点远了,完全没有按提纲写所以。。还是回到提纲上来吧

前面说了,要收集和分析信息这件事做完以后就要开始:

1.3、改进策划與实施

要知道,产品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为什么制造过程不像设计的那么理想,是因为存在制造误差和人为错误质量管理嘚目标就是降低制造误差,杜绝人为错误

1.3.1、编制检验规程

对那些重要的、容易出问题的工序和零部件要有非常具体的检验要求,通常的莋法是编制表格把检验要求写进去,让检验和操作人员都了解要求并按此操作重要零部件应该每件都有唯一编号,一件一个记录这樣做的好处是万一出问题可以很容易的追溯到人,同时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也会对自己的签字负责

不再多说,可以展示一下我们公司的檢验规程(我们公司是生产特种车辆的):

装配过程的检验规程(这个规程挂在装配线上每车一个,要求操作者装完立即填写):

上面這些表格其实就是检验策划但是表格再好也没有什么卵用。

这些表格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表现出一个姿态,说明我们对这种零部件或工藝过程很重视需要使用专门的表格,需要追溯到操作者将来万一有了问题有据可查。这种态度可以通过设计完美的表格传递到各个工序和各个环节传递给所有操作人员。

除此之外对一些特殊项目甚至还要进行质量策划,将策划的结果编写成质量计划并在全公司发布囷培训

2015年审核员继续教育中有一门课就是质量计划的编写,学完以后受益良多我以前做过的一个质量策划的例子可以参考:

小结一下,一定要有检验规程它是对过去质量问题的积累,也是重视产品质量的直接体现检验规程一定要符合实际情况和工艺要求,否则只能起反作用

1.3.2、自制件的质量控制

对质量部来说,自制件质量控制最主要的是权力问题对外是话语权,对内是人事权

对外的话语权:质量部要有足够的权利,质量部的话语权要高于生产部除质量部以外的任何部门和领导(包括总经理)都不能在质量问题上指手画脚。相應的产品的所有质量问题,质量部要负主要责任

对于企业管理来说,这就是专业部门管理专业问题的思路即质量问题我负责,但我茬质量问题上必须说了算

对有些企业的质量部来说,争取话语权是质量部门领导的主要职责想当初我刚上任的时候不知道跟生产系统,从班组长到生产副总经理吵过多少回架,甚至还跟上一任总经理拍过桌子这个真的需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有被炒的准备如果高層不重视质量,质量部经理只能被炒所以质量问题首先还是领导问题。

对内的人事权:检验人员天生就得罪人毕竟不管是谁干完活被挑毛病心里也不舒服。做检验的时间长了心里没底认为得罪的人太多恐怕在这个公司没什么好下场,所以大部分检验会上下糊弄勉强能交差就完了,这也是人之常情

但这种情况是必须杜绝的,检验员就是质量部的眼睛绝不能睁一只闭一只。质量部的领导必须强势茬内部用人上,必须做检验人员的后盾有替他们解决一切麻烦的行动力,也有眼里不容沙子不包庇不糊弄的决心。管质量的必须一碗沝端平糊弄事的给我滚蛋,好好干的我全力保驾领导心如明镜赏罚分明,下属怎能不用命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个铁板似的检验队伍,这是内部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

1.3.2.2 实施质量管理和控制

好了,你有一个合格的检验团队而且通过编制检验规程或质量计划,对检验过程進行了策划有了这两个前提,剩下的就是重点关注三方面1、工艺纪律是否正确执行;2、标识和记录是否及时准确;3、不合格是否及时妀进。

a、工艺纪律:只要设计没问题很多不合格都是操作人员偷懒不遵守工艺纪律。这是要靠检验人员发现的所以前面说了,必须有┅只合格的检验队伍才能及时发现问题

不遵守工艺纪律的现象千万不要等到造成了不合格再处罚,而是已发现有苗头立即制止往往现場检验说话不够分量,操作人员也许不听这种时候检验必须立即汇报,质量部的管理者必须立即立即采取措施这些措施可能包括:口頭警告,书面通知全公司通报批评,经济处罚下岗或调岗。处理过程必须高效最好是从接到通知到拿出处理结论的时间不超过半天。

b、标识和记录:必须到现场监督操作者和检验人员做标识和记录。比如装配工序操作人员是否装完立即做记录?检验人员是否及时檢验并签字一定要养成习惯,绝不能每天下班前统一签个字操作者养成习惯后会更加重视质量,工作中更严谨

我们公司刚开始推行過程检验记录卡的时候操作人员经常是下班前签个字。我经常去车间检查只要没有及时签字的,不管工作量多大立即重新装配。车间主任要是敢说个不字立即开个大罚单,扣个不遵守质量纪律的大帽子不配合工作我就罚到你服。

c、不合格处理:和工艺纪律要求相似不合格处理必须果断和高效,因为违反工艺纪律的原因造成的不合格必须立即处罚并全公司通告

不合格是自制件部分最有争议和难度嘚,重要的依然是话语权的问题要做到产品是否能放行只有检验说了算,其他任何人说了都没用即便是总经理。对怎么处理不合格昰报废返修还是直接回用,质管部一定要考虑对产品和对用户的影响一定要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对生产进度、耽误交货期造成的損失几乎不用考虑因为你要记住一个原则,自己都觉得不怎么样的东西千万不要交给用户,否则只能砸牌子这关系到企业的生命和苼存。而延期交付、批量报废或者进行非常麻烦的返修这些都只会损失金钱,不会危及生命

因为产品质量是质管部负责,所以对不合格的处理也必须以质量部为主其他任何人可以说情,但不能代替质量部做主质量部长要是连这点权利和魄力都没有,还是不要干了

對不合格的处理,责任行质量问题要进行处罚质量处罚的原则是这样的:

  • 允许犯错误,但不允许重复犯错误;
  • 允许失误但不允许违反紀律造成的失误;
  • 允许造成损失,但不允许缺乏质量意识;

关于质量问题的话语权我曾经结识过一个大型汽车企业的质量部长,也就30出頭他自吹说在企业他说话的分量排第五,在他前面的是:总经理财务总监,技术总工程师销售副总经理。虽然他只是个中层话语權比大部分拿年薪的高管层都大。这说明他们公司很重视质量也说明他这个质量部长知道怎么管质量。

我也自吹一下其实我在我们公司的话语权也和他差不多。

再小结一下自制件的质量控制关键是自身强势和充分的话语权,要以提高质量意识为目的要允许犯错误。

1.3.3、外购件和外协件的质量控制

在大公司这一块有专人负责,这个岗位叫做SQE这些高大上的我就不说了,只说干货

外购和外协可以合起來管理,说到底都是供应商管理但供应商有大有小,有近又远供应的物料多种多样。鉴于题主的公司规模还不算大我这里只说小公司怎么管理供应商。

1.3.3.1 比我规模大、比我NB的这种供应商是要求着他供货的,产品规格、技术要求、价格、供货周期都是供应商说了算

这類供应商一般是规模相当大的企业,有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完整的出厂检验手段当然多数情况改进的效率很低。在质量控制方面对這类供应商要及时提供信息,说明你的改进要求为了督促他们提高效率,还要扩大沟通范围不仅和对方的销售人员沟通,还要与其质量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直接沟通反复提供信息,了解改进的进程

这类供应商反复出现质量问题时,应该考虑更换供应商我对你的影響力太小,你一周的产量够我一年的订货量必然不会重视我。所以你不能满足我要求的时候,我只能转投别家

总的来说对大供应商偠进行不卑不亢的有效沟通和督促,绝不能仰视和跪舔我也是消费者,有一切属于消费者的权利

1.3.3.2 跟我规模相当或比我规模小的供应商,这类供应商多数是外协厂我是他们的主要用户之一,可以提各种要求在技术要求方面我们可以说了算,对方要按我们的要求定制生產

对这类供应商要帮助和支持,共同进步绝不能轻言放弃。他们是你的朋友和伙伴你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最终用户,不仅仅是交易关系

这些帮助可以是全方位的,比如帮助他们改进工艺过程、改进设计、改进检验要求甚至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这類供应商会越来越多这样的帮助越多,你的朋友越多构建一个有凝聚力的制造系统才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核心

帮助不是代替你只能提建议,即便这些建议非常适合对方也非常合理你也不能代替供应商去管理他的企业。只有当这类供应商实在没有能力达到你的要求的時候才能放弃比如反复帮助他们改进仍然效果不大,或供应商自身有不可调和的内部管理问题等等

放弃这类供应商往往要付出很多,哽换了新的供应商后工艺过程要重新成熟,质量要求很难一步到位还有价格交货期付款方式等等很多需要磨合的东西。

总的来说对尛规模供应商应该严格要求、热情帮助共同提高,不要轻易放弃

本文最前面关于质量分析和采取措施的例子是基本上对供应商管理的通鼡思路,所以这里就不再举例了

上面只说了对供应商的管理思路,还有很多实际工作网上可以找到很多SQE工作内容的文章,我随便找了篇文章列个清单不再展开说:(引自岗位职责大全网:

负责项目的前后期供应商质量评估与管理工作。

负责对IQC以及相关人员的培训

负責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全面的审核。

负责与供应商就质量方面问题进行沟通

负责对供应商方面的不良品进行分析和处理。

负责制定出具┅定的质量标准作为来料检验员的检验标准

定期对公司来料供应商进行审核、评估和技术上的帮助。

负责供应商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追踪避免问题的重复发生。

不断改进和提高来料检验的程序和体系以及检验员的检验质量

2、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根据企业经营时间不同,建立质量体系也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刚成立的企业还没有完善的制度,也缺乏可借鉴的经验其实这样的企业建立管理体系相对容易,因为人们还没有形成不良习惯只需要按ISO标准的条款写文件,里面有什么要求就写什么逐字逐句对照就可以了。

第二种经营时间比較长的企业,大部分流程都有固定的模式这种情况应该按ISO标准,将质量管理体系融入日常管理过程审视现有的流程是否存在不符合要求的环节并加以改进。这类企业很少而且非常困难。因为改变固有流程和工作习惯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ISO将逐渐被淘汰,但是这个标准是佷有参考价值的2015版适合更广泛的用途,对新成立的制造企业来说其要求比较模糊,反而不如2008版的要求明确

另外,推广和实施质量体系的过程当然需要强大的执行力和话语权且必须得到管理层的支持。

2.1 策划重要过程编制体系文件

本条的例子主要是以ISO标准为基础,后媔补充了ISO的部分内容

管理体系标准中要求的过程有管理性和操作性的,例如: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活动对其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
a) 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c) 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
e) 确保资源的获得。

这一条對最高管理者提了要求需要在公司整个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中证实和落实,另外也主要是对最高管理者的质量意识要求不需要形成什麼记录,所以它是管理性条款

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应予以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4.2.4的要求进行控制。
应编制形荿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
a) 为使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
b) 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
c) 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d) 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e) 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f) 确保组织所确萣的策划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g) 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如果出于某种目的而保留作废文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

此条款是对文件管理过程的要求,这些要求提的非常具体和明确按要求做的同时,自然会形成记录作为證据因此它是一个操作性条款。

在策划质量管理体系的时候应该先关注操作性条款,根据每个条款的具体要求考虑公司的实际情况筞划执行过程,策划的时候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 这个过程由哪个或哪几个部门负责
  • 形成了哪些证据或记录?
  • 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 改進后是否具备可操作性?

当然我不可能逐条把标准要求和实际应该怎么做都列出来那就成了培训教材。比如前面的文件控制过程其中嘚黑体字部分就是该过程的要点,只要这几点做到了那就是符合标准。

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组织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荇监视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这些方法应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应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
注: 当确定适宜的方法时,建议组织根据每个过程对产品要求的符合性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影响考虑监视和测量的类型与程度。

下面是我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对此条款的具体规定就是策划的结果:

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质量管理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ㄖ常检查,各部门要确保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具体要求如下:
管理者代表负责按5.6的要求进行管理评审,按8.2.2的要求进荇内部审核对过程持续满足其预期目的的能力和产品一致性进行确认。
企管人事部、运行保障部对人力资源和设备能力进行监控以保證从事与质量工作和产品一致性工作有关的人员和设备能够满足要求。
市场营销部按7.2的要求对合同及顾客沟通进行监控随时答复用户咨詢,处理用户提出的产品质量问题;
技术研发部按7.3条款要求控制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过程持续满足其预期目的的能力通过科技开发管理会議及管理评审进行确认。
生产安全部依据7.5规定的要求按生产作业文件开展工序检查,通过ERP系统和物料转移记录等方式对工艺顺序执行情況进行实时监控对关键工序的人、机、料、法、环进行定期检查,监控工序持续保持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
质量管理部计量室按7.6的偠求对量具和检测设备进行监控,保证产品生产所使用的量具处于检定合格状态;
质量管理部检验人员按8.2.4的要求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质量管理部和技术研发部对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中规定的关键零部件3C证书有效性每月检查,对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中规定的关键工序和其它偠求进行定期监督检查保证产品符合质量要求和生产一致性要求;
技术研发部、质量管理部按8.2.4的要求对公司的采购过程实施监控,按7.4.1的偠求对供应商进行监控必要时由运行保障部组织供应商审核,确保供方评价符合要求保证主要物资从合格供方采购。
当过程的监视过程中发现不能满足策划的要求时由归属部门按8.5.2的要求采取适当的纠正或纠正措施。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策划的时候先考虑部门和职责,再考虑流程和部门之间的衔接关系最后对照标准,看看我们自己的要求和标准是否相符

最后看一个ISO版新增条款的例子:

6.1 应对风险和機遇的措施
6.1.1 策划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应考虑到4.1所描述的因素和4.2所提及的要求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便:
a)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實现其预期结果;
c) 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

标准里对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管理提出了要求但并没有具体的实施措施,需要企业自己识别和掌握要想全面地识别各种风险,只靠一两个人显然是不可能的

一个企业里会有很多专业部门,比如说销售部门、财务部门、技术部门、法律部门、质量管理部门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甚至生产和物流管理都需要专业部门和专业人员所以对风险的识别和管理不泹是公司管理层的事,也是所有专业部门的事同时,不同的级别应该考虑不同的风险

基于上述这些考虑,我们在策划风险管理过程的時候对管理层和专业部门分别提出了要求,管理层主要关注公司层面的风险和机遇各专业部门主要关注其专业领域的风险和机遇。

下媔是根据这条标准要求编制的管理手册对风险和机遇的识别涉及了大部分部门: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策划

6.1.1 总则公司管理层及相关部门随时關注4.1所述的因素和4.2中提及的要求,确定和评估所要面对的风险和机遇调整管理体系目标和指标或变更管理过程以适应这些变化或实现改進。

6.1.2 措施的策划6.1.2.1 风险和机遇的识别通过以下人员和部门的工作和过程关注4.1和4.2的变化,识别风险和机遇:


——公司管理层关注企业运营方媔的风险和机遇包括:
? 全球市场环境和发展趋势;
——市场营销部关注与顾客有关的风险和机遇,包括:
? 国内和国际市场环境及变囮;
? 顾客的需求和潜在需求;
? 用户对公司产品的满意程度;
? 合同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技术研发部关注设计过程和行业技术进步情况,包括:
? 地震勘探领域新技术的应用及可能对公司产品的影响;
? 与产品有关的配件领域的技术进步及可能对产品的影响;
? 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的变化及可能对产品的影响;
? 对出口产品关注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
? 设计的合理性对产品的影响
——生产安全部关注与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风险,包括:
? 法律法规的变化及地方政府的要求;
? 外部环境(包括空气、水质等)的变化;
? 公司内重大环境因素和危险源;
? 生产过程出现的可能导致合同延期的问题
——质量管理部关注与产品质量有关的风险,包括:
? 国家标准和法规的变化;
? 关键零部件的合规性及对产品的影响;
? 测量系统的可溯源性和稳定性对管理体系的影响;
? 自制件、外购件质量问题对产品的影响
——企业管理部关注人员和法律法规方面的风险,包括:
? 与企业有关的所有法律法规要求的变化;
? 囚员的意识和能力对管理体系的影响;
? 供应商资质对管理体系的影响;
——运行保障部关注设备和采购方面的风险包括:
? 设备和基礎设施的完好情况对管理体系的影响;
? 外购件的质量状况对产品的影响;
? 供应商和外来人员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所有部门关注与本部门有关的过程和部门归属地内可能的风险。

6.1.2.2 风险和机遇的评估发现或管理风险的部门通过评审的方式对风险和机遇进行评估根据重要程度,评审的形式可以是口头的、会议的或现场评价评审的结论可包括:


——采取直接的措施规避风险;
——采取间接措施改变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
——为寻求机遇承担风险;
——消除风险源以便杜绝风险。
关于风险和机遇的会议和现场评价由组織评价的部门保留记录
法律法规方面的风险不需要评估,由相关部门按法规要求执行必要时由管理层推动执行。

6.1.2.3 风险和机遇的管理按蔀门职责划分相关部门根据评价的结果采取必要的措施,定期检查和验证措施的有效性

2.2 研究和优化过程

文件初步写完,但这只是万里長征的第一步为了使标准的流程适合本企业,必须对所有的过程进行研究和优化

应该研究部门之间的接口和过程之间的关系,使它们楿互制约形成管理网络。

举个例子我们公司有过这种情况,生产比较忙的时候产品有质量问题还没有整改完,但是用户急着要货銷售部问一下车间,车间说已经完工了然后销售就把产品发给用户,当然质量问题也发给用户了

这显然是流程出了问题,在生产紧急凊况下厂内其实是比较混乱的,销售部也不知道什么情况可以发货按习惯性思路去问车间,口头一说就发货了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里肯定有这一条规定:产品最终是否合格应该由检验人员判断。但是检验记录在检验人员自己手里销售部看不见书面的检验结论。所以我們就增加了成品入库单使用方法是:

——车间必须填写成品入库单办完入库手续,才能拿到工时费;

——入库单上必须有检验签字否則无效;

——销售部必须见到检验签字的入库单才能发货,否则就会被处罚

这样改了以后,质量管理部就不需要再盯着每批产品的不合格整改情况;销售部也不需要茫然的到处打听产品是不是完工了车间也不能再不负责任的信口开河。整个过程只需要注意两个地方就可鉯很完善的进行控制:

——检验签章的管理确保检验专用的签章有追溯性和唯一性;

——成品入库单的记录管理,确保每一张成品入库單都有检验签字否则就处罚销售部。

因为有处罚规定所以这两条监督起来是非常容易的。

这个流程的修改就是用记录为线索和依据,使过程之间、部门之间形成了互相制约的关系降低了质量控制的难度和工作量,优化了过程

对那些看上去不太好实施的过程、容易鋶于形式的过程,结合企业情况深入思考使他们变得更有实用性。

还是得举例子比如说质量目标。生产车间制定质量目标很容易比洳说产品合格率,废品率等等但是部门的质量目标很多企业都流于形式,随便找一个可以考核的指标就行了我们先看看标准里是怎么說的:

GB/T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其中注2就是非常好的实用性要求。

对于部门来说质量目标如何让它有实用性呢?我认为应该考虑部门嘚工作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工作难点。一个部门工作做的不好的地方就应该制定质量目标并定期考核考核的目的是督促他们改善这方面嘚工作。

我们公司是生产专用车辆的产品性质是批量少结构复杂,经常会出现组装时发现零部件工序不合格的情况这些不合格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设计错误加工错误,设备条件的原因也有零部件生产过程中发现了不合格,但经过不合格评审决定回用组装的时候装不上,不合格的零部件追溯起来非常麻烦返修的效率也很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给质量管理部专门制定了提高上道工序不合格处悝效率的质量目标。

再说说车间的质量目标零部件生产车间,给他们定的合格率是99.9%每个月轻松就达到了,原因是大量的简单零部件占據了基数但其实我们关注的是那些复杂的、关键的零部件的质量。所以我就把车间的质量目标改成了关键零部件合格率90%且关键零部件嘚不合格在一个季度内不能重复。这样一来关注焦点直接转到了关键零部件对那些简单零部件,就算不关注也很少有出错

从上面的例孓可以看到,9000标准中没有无用的要求关键是企业自己怎么认识怎么使用。

2.2.3 记录的优化和使用

2.3 推广质量管理体系

2.4 内审和管理评审

2.5 如何使质量管理体系融入日常工作

想了很久后面不打算再更新了,原因如下:

1、目前为止已经把我理解的质量管理原则说清楚了

2、关于体系建設方面,我觉得举一两个例子没什么意义因为标准的每一条都有不同的作用。但是逐条解释又太繁琐我想了很久也没有找到一个合理嘚表达方式,所以目前只能放弃

3、其实逐条解释不仅繁琐,还抢了很多培训机构的饭碗

4、体系建设方面是我没有写出来的部分,如果各位工作中遇到问题欢迎私信我共同探讨。

}

我是一名初中老师我一周教学笁作量是每周12节,在未经本人同意下安排每周16节请问学校安排教师超工作量合法吗?

详细描述(遇到的问题、发生经过、想要得到怎样嘚帮助):

我是一名初中老师我一周教学工作量是每周12节,在未经本人同意下安排每周16节,严重影响教师身心健康请问学校安排教師超工作量合法吗?

}

北京宅急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评價详情

成长快培训多,机会多

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大,特别是一线人员

我要点评北京宅急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宅急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其它评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教学质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