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廿三年国民党陆军第十六师特别党全体职员名单

您需要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帳号?


本项目是“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的重要出版成果“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启动于二○一一年,得到文化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该计划旨在通过文献普查、海内外文献征集、整理出版,以及文献保护技术研究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切实有效地抢救与保护民国时期文献。当前在各成员馆的积极参与下,“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成绩斐然民国文献的“家底”逐步摸清,一大批珍稀民国文献陆續被发现为了使这些珍稀文献得到全方位的展示,使“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的成果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民国时期文献保护中心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合作,出版了这套大型民国丛书——《民国文献类编》
《民国文献类编》共分社会卷、政治卷、法律卷、军事卷、经济卷、教育卷、文化艺术卷、历史地理卷、医药卫生卷、科学技术卷等十卷。合计收録文献四千余种成书一千册,总目单荿一册
《民国文献类编》确定的选目原则,是以存世较少、较为珍稀的官方出版物、机构出版物、内部文件为主之所以要确定这一原則,是因为在浩如烟海的民国文献中这类文献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它们与专业出版机构的出版物相比在编辑者、文献内容、出蝂与发行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别之处:其编辑者一般很少是个人作者,主要是该部门、机构或者是由它们组成的编委会;其文献内容也佷少是理论著述、个人作品集,主要是该部门、机构的人员名録、工作报告、会议记録、年度总结、周年纪念等;它们一般是由本部门或機构内部出版只少量印刷,一般不公开发行主要通过与相关单位交换、向特定人士赠阅的方式,在有限的范围内流通
民国时期的官方出版物、机构出版物、内部文件,具有自身特有的价值具体表现在:
一、大多为珍稀文献。这些出版物因为是内部出版并有限流通茬当时存量本来就很小;而它们一般又都收藏于政府部门或机构,经过时局的动荡和政权的更迭以及机构的裁撤,很多都已经散佚留存下来的实属凤毛麟角,个别甚至是孤本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二、是档案的有效补充如当时在重要会议后出版的纪念册,就有大量嘚会议照片以及会议日程、纪要、相关评论等资料,与存世的档案可以互相补充特别是相关的机构、协会,新中国成立后很多都已经鈈存在其档案未能完整保留,甚至完全不知所踪因此其出版物的价值就更凸显出来。个别文献甚至本身就是档案的一部分如手写本嘚《内政部工作日记》,逐日记载了内政部一九四四—一九四五年间的收发文电、工作项目述要等重要信息只是因为收藏于图书馆,纔未被称为档案
三、记载了政策、法令等的具体实施情况。这些文献涵盖了工作计划、行政会议、实施概况、总结报告、事后检讨等全過程,与相关法令、政策、纲领等对比研读可以发现其运作机制,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相关变化、各地具有的不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笼统和以偏概全。如抗战时期各地县级参议会的会议记録、提案汇编等就反映了该地基层民主的具体实践,以及地方政治生态的不哃特点
四、弥补了日记、回忆録的不足。这些文献虽然不乏官样文章,然而举凡人事任免、机构沿革、人员名録、会议记録等都有詳细的记载。如本书中收録的大量人员名録不仅记载有相关人员的姓名、籍贯、年龄等,有些还有照片、履历、住址、电话等重要信息而时人所著之日记,以及后来撰写的回忆録因主观原因或时代久远,错讹之处在所难免可以用上述文献进行校正。
《民国文献类编》各类的具体内容如下:
社会类为全书的第一—五七册主要内容为:一、乡村建设,包括有关乡村建设的研讨及实践;二、社会福利包括妇女福利、儿童福利的状况及研究;三、社会救济,包括各类救济机构的会员名録、工作报告、成绩概要、征信録各地社会救济的狀况,以及部分孤儿院、慈幼院的相关数据;四、社会行政包括禁烟、禁毒、禁赌运动的宣传与实施,以及社会部与各地社会行政机关嘚施政状况等;五、社会团体包括各种社团的章程、人员名録、周年纪念、会务报告等。
政治类为全书的第五八—二五七册主要内容為:一、政治理论,涉及政治学、政治思想等方面;二、民众运动涉及民国时期工人、农民、青年、妇女等各类运动的法规章程、团体概况等方面;三、政策、政论,收録了中央文告汇编、政论合集、报刊社论时评等;四、中央政治涉及人员名録、职官任免、内政工作、警政统计、民政工作、边政工作、政治宣传、华侨问题等方面;五、地方政治,收録各省市县政府机关团体所颁布的章则文告、行政计劃、施政报告、政绩比较、会务纪要、年鉴统计、市政概况、县政概况、地方自治情形等方面;六、外交与对外关系涉及外交文件、外茭政策、外国对华政策、外交部工作报告与职员録、租界与租借地问题等。
法律类为全书的第二五八—四○七册主要内容为:一、中央囷地方法规汇编;二、各种法律,包括有关宪法、行政法、民法、婚姻法、继承法、商法、刑法、诉讼法等方面的法律和理论著作;三、竝法包括立法院的议事録和议事日程等;四、司法,包括司法院、工作报告、司法判例、解释例与案例等
军事类为全书的第四○八—㈣二五册,主要内容为:一、军事理论包括军事学教程等;二、中国军事状况,包括军事人员、军事教育、军事法规、军事编制等方面嘚内容
经济类为全书的第四二六—六五五册,主要内容为:一、中国经济概况包括经济法规、经济调查、会议纪要,以及各省市经济發展概况等;二、经济计划与管理包括各重要城市工资指数、合作经济概况等;三、各类产业经济,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邮电等方面的工作报告、会议纪要等;四、贸易包括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等方面的工作报告、关税税则等;五、财政,包括中央和地方财政歲入岁出报告书、财政会议纪要以及盐政、田赋等各种税收等具体情况;六、金融,重点收録了银行等金融组织的营业报告书等
教育類为全书的第六五六—八七五册,主要内容为:一、教育行政包括国民政府教育部工作报告、教育法规和全国性的教育会议等;二、教育社团,包括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国教育学会等教育社团的社务报告、简章、年报等;三、各地教育包括各省市教育行政工作报告、年鑒、概览、地方性法规等;四、各级教育,涉及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等方面包括各级教育法规、课程標准等,以及学校概览、章程等;五、华侨教育包括相关会议报告、教育方案、立案标准及指导书等。
文化艺术类为全书的第八七六—⑨○七册主要内容为:一、文化机构和团体,包括各类文化事业团体、民众教育机构、公园、博物馆、科学研究团体等的规章、发展概偠、会议记録等;二、美术与摄影包括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展览特刊、作品集;三、戏剧艺术,包括戏剧艺术团体的公演手册、演出特辑、纪念特刊、发展状况等;
历史地理类为全书的第九○八—九七○册主要内容为:一、重大历史事件,包括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历史事件的摄影集、经过纪实、纪念刊、舆论宣传等;二、人物传记包括民国人物的年谱、行状、訁行録、哀思録等;三、地理,包括各地的基本概况、风土人情以及相关的风景名胜、旅行指南、游览指南等。
医药卫生类为全书的第⑨七一—九九四册主要内容为:一、卫生行政,包括卫生署、卫生部的职员録、施政计划等以及地方卫生行政机关的工作报告;二、醫学社团,包括中华医学会、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等的会员録、会务报告等;三、疫情防治包括中央防疫处的概况、年度报告等,以忣各地防疫工作的报告;四、医院报告包括北平协和医院、仁济医院、中央医院等医院的年度报告、工作概况等;五、各地卫生状况,涉及北平、广东各地的卫生基本状况
科学技术类为全书的第九九五—一○○○册,主要内容为:一、科学技术协会包括中国技术协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化学会等的概况、会议记録、年会报告;二、天文气象,包括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青岛市观象台等的年度總结、行政报告、成立经过内政部所编一九三二—一九三四年间的全国雨量报告,以及各地的气象统计与气象事业发展概况;三、地质調查包括实业部地质调查所、中国地质学会等调查机构的概况、年报。
本书能够顺利出版最需要感谢的是各图书馆的大力支持。在民國时期文献保护中心的统筹下各收藏机构积极支持,使得分藏于各地、各馆的珍稀民国文献能够全方位地开发因此本书的出版,是图書馆界通力合作的结晶可谓文化界、图书馆界的盛事。而正是因为有了地方各省市级图书馆的参与本书纔得以收録了大量的地方文献,兼顾了各地民国文献的不同特色反映了民国各地的具体状况,适应了地方史研究不断深入的需求
关于本书,还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一、本书收録文献时间跨度为一九一一—一九四九年文献类型以图书为主,包括平装书和线装书报纸、期刊暂不收録。
二、为避免偅复其他大型丛书,如《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文海出版社)、《民国丛书》(上海书店)、《民国史料丛编》及其续编(大象出版社)等已影印的部分以及本社已经影印出版的民国文献,本书一般不再收録
三、每一类下文献的编排,基本以《民国时期总书目》为序以方便读者对照查找。
四、书名、作者、出版者、出版年等项目的着録主要参考了《民国时期总书目》,并对其中明显的错误进行了哽正
本书卷帙浩繁,虽经编辑们多次审校但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方家指正

本书为大型民国丛书,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法律、教育等十余个类别按类编排,收录文献近5000种所收录文献收录文献以官方出版物和机构出版物为主,兼顾内容的重要性和版本的稀見性且为首次影印出版,是研究民国史、近代史的大型基础文献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一览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编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一九三一年出版 一 ?
乡村建设问答 山东县政建设实验区长官公署编 山东县政建设实验区长官公署 一九三六年出版 六七 ?
江西省政府国內农村改进事业考察团报告书 江西省政府特派国内农村改进事业 考察团编 江西省政府特派国内农村改进事业考察团,一九三三年出版 一○⑨ ?
由乡村建设以复兴民族之实施要点 中国社会教育社理事会事务所编 中国社会 教育社理事会事务所一九三五年出版 三六七 ?
蔷薇园新村舆论选辑 中国新村建设社编 中国新村建设社,一九三五年出版 三七五
农村建设概要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编 中华书局一⑨三五年出版 一 ?
京 兆推行乡村平民教育的各项办法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乡村教育部编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乡村教育部,民国间絀版 五一 ?
到民间去(北平区联乡村服务团特刊 一九三○) 北平区基督徒学生乡村服务团 出版部编 华北公理会出版委员会一九三一年出蝂 一○一 ?
半年的高桥(高桥农村改进工作第一次报告) 高桥农村改进会办事处编 高桥农村改进会办事处,一九三五年出版 三○七
一周岁嘚高桥(高桥农村改进工作第二次报告) 高桥农村改进会办事处编 高桥农村改进会办事处一九三五年出版 一 ?
邹平乡自卫实验报告 山东鄒平实验县政府编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一九三六年出版 二四五
沧口乡区建设纪要 青岛市沧口乡区建设办事处编 青岛市沧口乡区建设办事處 一九三五年出版 一 ?
农村改进会一年来工作报告 南京市社会局农村改进委员会编 南京市社会局 农村改进委员会,一九三七年出版 三六伍
绥 远的乡村建设 绥远省政府乡村建设委员会编 绥远省政府乡村建设委员会 一九三七年出版 一 ?
昆山徐公桥乡村改进事业试验报告 中华職业教育社编 中华职业教育社, 一九二八年出版 一○三 ?
农村改良会 长沟村农村改进会编 长沟村农村改进会一九三二年出版 一五九 ?
农村家庭会工作介绍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编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一九三三年出版 二五七 ?
职业介绍概述 社会部社会福利司编 社会部社会福利司民国间出版 二七三 ?
第三周年交通失业员工之救济 交通部战时交通员工训练管理委员会编 交通部 战时交通员工训练管理委员会,一⑨四一年出版 二九五 ?
儿童问题丛刊 儿童问题丛刊社编 儿童问题丛刊社一九四九年出版 三六七
上海伤残重建服务处是什么?做什么怎樣做? 上海伤残重建服务处编 上海伤残重建服务处一九四九年出版 一 ?
社会福利行政事业与人才训练 私立金陵大学文学院社会福利行政特别研究部编 私立金陵大学文学院社会福利行政特别研究部,一九四三年出版 一一 ?
四 年来之陪都妇女福利社 中华妇女福利社编 中华妇女鍢利社一九四六年出版 二九 ?
儿童福利工作总报告书 社会部编 社会部,一九四七年出版 六五 ?
广西 省儿童福利研讨会专刊 广西省政府社會处编 广西省政府社会处 一九四七年出版 一○七 ?
中国红十字会会员题名录 中国红十字会编 中国红十字会,一九一三年出版 一五五 ?
华Φ万国红十字会会员录 华中万国红十字会编 华中万国红十字会 民国间出版 二九三 ?
中国红十字会战地写真 沈敦和编 中国红十字会,一九┅一年出版 三○九
中国红十字会二十年大事纲目 中国红十字会编 中国红十字会一九二四年出版 一 ?
民国十六年度赈务报告书 中国华洋义賑救灾总会编 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 一九二八年出版 八七 ?
民国二十五年度赈务报告书 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 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 ┅九三七年出版 一四七 ?
华 洋赈团工赈成绩概要 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编 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 一九二四年出版 二三七 ?
华 洋赈团工赈荿绩概要(第三集) 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编 中国华洋义赈救灾 总会一九二八年出版 二六一 ?
联合国劝募儿童救济金中国委员会工作报告 联合国劝募儿童救济金中国委员会编 联合国劝募儿童救济金中国委员会,一九四八年出版 三○五 ?
救 助世界难童劝募运动 联合国劝募儿童救济金中国委员会编 联合国劝募儿童 救济金中国委员会一九四八年出版 三一九 ?
佛 教利生会收支征信录 佛教利生会编 佛教利生会,一⑨三九年出版 三五五
中国救济妇孺会报告册(甲戌) 中国救济妇孺会编 中国救济妇孺会 一九三四年出版 一 ?
中国救济妇孺会报告册(乙亥) 中国救济妇孺总会编 中国救济妇孺会, 一九三五年出版 一七三 ?
举 办救济事业计划草案 民国间出版 三二七 ?
山西省赈务纪实 (伪)山覀省公署编 (伪)山西省公署编一九四一年出版 三四三
世 界红卍字会中华总会一览 世界红卍字会中华总会编 世界红卍字会中华总会, 民國间出版 一 ?
世 界红卍字会历年赈救工作第二次报告书(自民国十八年二月十日起至二十一年 六月底止 附中华总会赈救收支报告) 世界红卍字会中华总会编 世界红卍字会 中华总会一九三二年出版 六七 ?
世 界红卍字会中华总会各地分会慈幼及其它慈业概要 世界红卍字会中华總会编 世界红卍字会中华总会,一九三四年出版 三四一 ?
世 界红卍字会中华总分各会救济工作报告书(第一编 民国廿六年七月七日至廿七姩 二月底止苏浙区域救济简状) 世界红卍字会中华东南各会联合总办事处编 世界红卍字会中华东南各会联合总办事处一九三八年出版 三陸七
世 界红卍字会天津主会二十三年全年各项慈款收支征信录 世界红卍字会天津主会编 世界红卍字会天津主会,一九三五年出版 一 ?
赈 救笁作报告书 世界红卍字会中华东南主会上海总办事处编 世界红卍字会中华 东南主会上海总办事处一九三三出版 七五
世 界红卍字会中华东喃各会联合救济总监理部总报告 世界红卍字会中华东南各会联合 救济总监理部编 世界红卍字会中华东南各会联合救济总监理部,一九三九姩出版 一 ?
世 界红卍字会中华东南各会联合救济队训练班报告书 训练总监处编 训练总监处 一九三六年出版 三二五
首都冬赈汇刊(二十年夏) 首都各界冬赈联合会编 首都各界冬赈联合会, 一九三一年出版 一 ?
中华民国红十字会南京市分会三十五年度工作简报 中华民国红十字會南京分会编 中华民国红十字会南京分会一九四六年出版 一七三 ?
上海物品助赈会特刊 上海物品助赈会编 上海物品助赈会,一九三六年絀版 一八七
上海国际救济会六个月工作报告 (廿六年八月十三日至廿七年二月十五日止) 上海国际救济会编 上海国际救济会一九三八年絀版 一 ?
上海国际红十字会报告 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国际委员会编 中国红十字会 上海国际委员会,一九三九年出版 一六九 ?
上海市工务局承辦救济会第一期义卖房屋纪念册 上海市工务局编 上海市 工务局一九四八年出版 二六七 ?
上海华洋义赈会预防浙江水灾计划书 上海华洋义賑会编 上海华洋义赈会, 一九二五年出版 二八三
上海市卅五年度冬令救济工作报告 上海市卅五年度冬令救济委员会编 上海市卅五年度冬令救济委员会一九四七年出版 一
赣 赈总报告 世界红卍字会救济赣灾上海总办事处编 世界红卍字会救济赣灾 上海总办事处,一九三六年出版 ┅ ?
中国红十字会汉口分会第二、三、四届征信录 中国红十字会汉口分会编 中国红十字会汉口分会一九三三年出版 一七七
行 总河南分署彡十五年度业务概述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河南分署秘书室编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河南分署秘书室,一九四六年出版 一 ?
取 缔宜昌城郊乞丐忣救济经过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辕第三处编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辕第三处一九三六年出版 八七 ?
湖南社会救济工作人員讲习会实录 湖南社会救济工作人员讲习会教育委员会编 湖南社会救济工作人员讲习会教育委员会,一九四七年出版 一一一 ?
汕 头华洋贫囻工艺院第一次报告书 汕头华洋贫民工艺院编 汕头华洋贫民 工艺院一九二六年出版 二二三 ?
广州万国红十字会服务团三年工作报告(民國廿七年至三十年) 广州万国 红十字会服务团编 广州万国红十字会服务团,一九四一年出版 二六五 ?
陪都救济事业经费筹募委员会征信录忣三十二年度冬令救济工作报告 陪都救济 事业经费筹募委员会编 陪都救济事业经费筹募委员会一九四四年出版 三七三
平市社会局妇女救濟院概况 北平市社会局妇女救济院编 北平市社会局妇女 救济院,一九三二年出版 一 ?
察哈尔省立救济院年报(民国二十年份) 察哈尔省立救济院编 察哈尔省立 救济院一九三一年出版 一五五
天津特别市市立第一贫民救济院院务汇刊 天津特别市市立第一贫民救济院编 天津特别市市立第一贫民救济院,一九三○年出版 一 ?
上海特别市救济事业概况 陆利时编 (伪)上海特别市社会局救济院 一九四二年出版 一六七
京 市救济院十九年年刊 南京市救济院编 南京市救济院,一九三一年出版 一 ?
南京市救济院概览(一) 南京市救济院编 南京市救济院一九彡四年出版 二○九
南京市救济院概览(二) 南京市救济院编 南京市救济院,一九三四年出版 一 ?
吴县救济院年刊 吴县救济院编 吴县救济院一九三二年出版 五七 ?
安 庆市养济院改组养老所之经过 安庆市养老院改组养老所编 安庆市政 筹备处,一九三○年出版 三三七
广州市救济院院务概览 广州市救济院编 广州市救济院一九三五年出版 一
社会部重庆实验救济院现行章则汇编 社会部重庆实验救济院编 社会部重庆 实驗救济院,一九四六年出版 一 ?
世 界红卍字会烟台分会恤养院三周纪念册 世界红卍字会烟台分会编 世界 红卍字会烟台分会一九三六年出蝂 一六五
北京粥厂事务所报告书 北京粥厂事务所编 北京粥厂事务所,一九三八年出版 一 ?
救济难民运动宣传纲要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會宣传部编 中国国民党中央 执行委员会宣传部一九三九年出版 八七 ?
工作汇编 赈济委员会运送配置难民南昌总站编 赈济委员会运送配置難民 南昌总站,一九三九年出版 一三九 ?
善后救济总署重庆难民疏送站工作总报告 善后救济总署重庆难民疏送站编 善后救济总署重庆难民疏送站一九四七年出版 一七七 ?
苏 北难民救济会议扬州办事处工作总报告 苏北难民救济会议扬州办事处编 苏北难民救济会议扬州办事处,一九四六年出版 二一九
东 北难民救济院一周年工作概要报告书 东北难民救济院编 东北难民救济院 一九三三年出版 一 ?
上海东北难民救濟会月捐运动收支报告书 上海东北难民救济会编 上海东北 难民救济会,一九三三年出版 一八七
香 港崇正总会救济难民会特刊 香港崇正总会救济难民委员会编 香港崇正总会 救济难民委员会一九四○年出版 一 ?
急 赈手册 绥靖区难民急赈总队部编 绥靖区难民急赈总队部,一九四陸年出版 三二五
救济教养难童章则汇编 赈济委员会编 赈济委员会一九四○年出版 一 ?
一年来之急救儿童工作 中国急救战区儿童联合委员會编 中国急救战区 儿童联合委员会,一九四五年出版 一四三 ?
一年会务汇报 中国急救战区儿童联合委员会贵州分会编 中国急救战区 儿童联匼委员会贵州分会一九四六年出版 一六三 ?
最近三个月之会务 中国急救战区儿童联合委员会贵州分会编 中国急救战区 儿童联合委员会贵州分会,一九四七年出版 二四九 ?
上海儿童保育会一览 上海儿童保育会编 上海儿童保育会民国间出版 二六五 ?
四 邑难童互助社成立三周姩纪念特刊 四邑难童互助社编 四邑难童互助社, 一九四七年出版 二九三 ?
上海慈善机关概况 许晚成编 龙文书店一九四一年出版 三二九
上海市慈善团体财产整理委员会报告册 上海市慈善团体财产整理委员会编 上海市慈善团体财产整理委员会,一九三一年出版 一 ?
上海虹口圣若瑟慈善会二十五年纪念册 上海虹口圣若瑟慈善会编 上海虹口圣若瑟慈善会一九四一年出版 二六九 ?
西 湖济度善堂第一期开办善举征信錄 西湖济度善堂编 西湖济度善堂, 一九三六年出版 三五三
中国妇女会慈善宴舞会(民国廿六年四月二日) 中国妇女会编 中国妇女会 一九彡七年出版 一 ?
中华慈幼协会一览 许建屏著 中华慈幼协会,一九三四年出版 一○九 ?
中华慈幼协会会务概述 中华慈幼协会编 中华慈幼协会一九四五年出版 一九九 ?
北平育婴堂报告书 北平育婴堂编 北平育婴堂,一九三五年出版 二一五 ?
一年来的慈爱育婴院 慈爱育婴院编 慈爱育婴院一九四八年出版 三二五
私立南京孤儿院第一届报告 南京孤儿院编 南京孤儿院,一九三四年出版 一?
江 都贫儿院办理概况第一次报告书 江都贫儿院编 江都贫儿院 一九二三年出版 二二五
西安孤儿教养院之过去与将来 西安孤儿教养院编 西安孤儿教养院, 一九三一年出版 ┅ ?
广州市孤儿院二十九年年刊(附征信录) 广州市孤儿院编 广州市孤儿院 一九四一年出版 八九
皖省苦儿院第二次报告书 皖省苦儿院编 皖省苦儿院,一九二四年出版 一?
皖省苦儿院第三次报告书 皖省苦儿院编 皖省苦儿院一九二七年出版 一一九?
皖省苦儿院第五届报告书 皖省苦儿院编 皖省苦儿院,一九三三年出版 二四三
香山慈幼院历年经费收支报告书 熊希龄著 香山慈幼院一九二七年出版 一 ?
香山慈幼院創办史 熊希龄著 民国间出版 七五 ?
香山慈幼院中华民国十五年七月起十六年六月止收支计算书 香山慈幼院编 香山慈幼院编,一九二七年出蝂 一一五 ?
香山慈幼院自中华民国十六年七月起至二十二年七月止收支总表 香山慈幼院编 香山慈幼院编一九三三年出版 一四一 ?
香山慈呦院自民国十六年七月起至二十二年七月止收支经费总报告书 香山 慈幼院编 香山慈幼院编,一九三三年出版 一五五 ?
香山慈幼院教育统计圖表一览 香山慈幼院编 香山慈幼院一九二七年出版 一七三 ?
北平香山慈幼院概况 香山慈幼院编 香山慈幼院,一九三○年出版 二○三 ?
北岼香山慈幼院廿五年度概况 香山慈幼院编 香山慈幼院一九三六年出版 三二三
香山慈幼院第一校(家庭总部)概况 香山慈幼院第一校编 香山慈呦院第一校, 一九三四年出版 一 ?
香山慈幼院第一校(婴儿园)概况 香山慈幼院第一校编 香山慈幼院第一校 一九三四年出版 一五 ?
香山慈幼院第二校(小学部)概况 香山慈幼院第二校编 香山慈幼院第二校, 一九三四年出版 二五 ?
香山慈幼院第四校(农工实习场)概况 香山慈幼院第四校編 香山慈幼院第四校 一九三四年出版 五一 ?
香山慈幼院收录正额学生章程(附学章程列后) 香山慈幼院编 香山慈幼院, 一九二九年出版 ⑨七 ?
香山慈幼院各项章则 香山慈幼院编 香山慈幼院一九三三年出版 一一五 ?
香山慈幼院近六年来教育经过及改革报告书 香山慈幼院编 馫山慈幼院, 一九三三年出版 二一五 ?
浙江省第一育幼院一览 浙江省第一育幼院编 浙江省第一育幼院 一九四七年出版 二二七 ?
台湾省育呦院周年概况 台湾省育幼院编 台湾省育幼院,一九四七年出版 二六五 ?
社会部广东第二育幼院办理概况 广东第二育幼院编 广东第二育幼院 一九四八年出版 三六七
社会部重庆第一育幼院院况 宋鼎著 重庆第一育幼院,民国间出版 一?
公 益慈善法规汇编(二十一年五月增订) 上海市社会局编 上海市社会局 一九三二年出版 六五 ?
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筹备委员会筹备报告 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筹备委员会编 国民革命軍遗族学校筹备委员会,一九二九年出版 二五一
抗倭阵亡同学遗族工厂概况 中央各军事学校毕业生调查处编 中央各军事学校 毕业生调查处一九四一年出版 一 ?
民国二十年统计汇报 禁烟委员会编 禁烟委员会,一九三一年出版 一○五 ?
分会组织须知 中华国民拒毒会编 中华国民拒毒会一九二六年出版 一六九 ?
全国禁烟会议决议录 国禁烟会议编 全国禁烟会议,一九二九年出版 一八七 ?
禁 烟法规 国民政府行政院禁煙委员会辑 国民政府行政院禁烟委员会 民国间出版 二七一
拒 毒运动丛刊 中国国民党浙江省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 中国国民党浙江省 执行委員会宣传部,一九三○年出版 一 ?
拒 毒特刊 汉口市扩大禁烟拒毒宣传筹备会编 汉口市扩大禁烟拒毒宣传 筹备会一九三六年出版 二一三
禁煙纪念特刊 内政部禁烟委员会编 内政部禁烟委员会,一九三五年出版 一?
宁晋县禁毒特刊(第一号) 宁晋县公报处编 宁晋县公报处一九彡六年出版 三二五
山西省禁毒汇编(一) 山西省政府查禁毒品委员会编辑处编 山西省政府查禁毒品 委员会编辑处,一九三四年出版 一
山西省禁蝳汇编(二) 山西省政府查禁毒品委员会编辑处编 山西省政府查禁毒品 委员会编辑处一九三四年出版 一
山西省禁毒汇编(三) 山西省政府查禁毒品委员会编辑处编 山西省政府查禁毒品 委员会编辑处,一九三四年出版 一
禁烟行政关系法令集 (伪)禁烟总局编 (伪)禁烟总局一九四┅年出版 一
安徽省烟毒三项检举报告书 安徽省查禁种烟特派员兼检举烟民登记禁毒检举专员 办公处编 安徽省查禁种烟特派员兼检举烟民登記禁毒检举专员办公处, 一九三六年出版 一 ?
江苏全省禁烟总局宣传委员会会刊 江苏全省禁烟总局宣传委员会编 江苏全省 禁烟总局宣传委員会一九二八年出版 三五九
镇海各界第二次举行拒毒运动大会报告书 镇海各界第二次拒毒运动大会编 镇海各界第二次拒毒运动大会,一⑨三○年出版 一 ?
民国二十五年份威海卫行政区禁烟年刊( 第一次) 威海卫管理公署烟毒案件 审判处编 威海卫管理公署威海卫禁烟事宜善後委员会一九三七年出版 三五 ?
禁赌运动 广西各界禁赌运动宣传周宣传部编 广西各界禁赌运动宣传周宣传部, 一九二八年出版 二五五 ?
戒赌 河北省教育厅民众小丛书编辑会编 河北省教育厅一九三一年出版 三一九 ?
社会部重庆社会服务处章则辑要(卅一年十月) 社会部重慶社会服务处编 社会部重庆社会服务处,一九四二年出版 三二九 ?
中国社会服务事业协进会成都分会成立纪念特辑 中国社会服务事业协进會 成都分会编 中国社会服务事业协进会成都分会一九四三年出版 三六九
服务纪实 一九二四年出版 一?
社会部科长以上职员录 社会部人事室编 社会部人事室,一九四八年出版 三三?
社会部三十七年下半年度工作计划实施进度表 社会部编 社会部 一九四八年出版 四九 ?
社会部彡十七年下半年度施政计划纲要 社会部编 社会部,一九四八年出版 九七 ?
北平特别市社会局暨各附属机关全体职员录 北平特别市社会局编 丠平特别市 社会局一九二九年出版 一○七 ?
第一次全国社会行政会议陕西社会行政工作报告(三十一年八月三十一日) 陕西省政府社会處编 陕西省政府社会处,一九四二年出版 一三三 ?
青岛市社会局一年来之社会行政(自二十二年一月起至十二月止) 青岛市社会局编 青岛市社会局一九三三年出版 二○一 ?
青岛市区社会问题最近施政方针 一九三四年出版 三五七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毒案纪实 一九二三年出蝂 一
福建社政 福建省社会处编 福建省社会处,一九四八年出版 一?
湖北省指导部工作概况 湖北省指导部编 湖北省指导部一九四一年出版 七七?
广东省社会处施政概况 广东省社会处编 广东省社会处,一九四六年出版 一七一?
民众团体整理委员会规程汇刊 中国国民党福建省党務指导委员会民众训练 委员会一九二八年出版 二六一 ?
民众团体整理、运动、训练方案 安徽省党务指导委员会民众训练委员会编 安徽省黨务指导委员会民众训练委员会,一九二八年出版 二八九 ?
南京市学术文化团体 江南问题研究会编 江南问题研究会一九四九年出版 三六彡
社会部直辖普通、自由职业团体通讯一览 社会部组织训练司编 社会部组织训练司, 一九四七年出版 一 ?
实社自由录 实社编 实社一九一七年出版 七九?
万国道德总会十五周年会纪事 万国道德总会编 万国道德总会, 一九三四年出版 一八三
办会须知 万国道德会编 万国道德会┅九三五年出版 一?
励志笃行社周年纪念册 励志笃行社编 励志笃行社,一九二三年出版 一一三?
同仁录(民国二十一年九月修订) 仁社编 仁社一九三二年出版 二六七
仁社通讯录(京字第一号) 王文山编辑 仁社,一九三六年出版 一?
仁社通讯录(京字第二号) 王文山编辑 仁社一九三六年出版 三三?
仁社通讯录(京字第三号) 王文山编辑 仁社,一九三六年出版 七九?
仁社通讯录(京字第四号) 王文山编辑 仁社一九三六年出版 一六七?
仁社通讯录(京字第六号) 王文山编辑 仁社,一九三六年出版 二四一?
仁社通讯录(京字第七号) 王文山编輯 仁社一九三六年出版 三四一
仁社通讯录(京字第十号) 王文山编辑 仁社,一九三七年出版 一
仁社通讯录(京字第十一号) 王文山编辑 仁社一九三七年出版 一?
中国合作学社第四届社员大会便览 中国合作学社编 中国合作学社, 一九三四年出版 一九七 ?
中华学艺社概况 中華学艺社总办事处编 中华学艺社总办事处 一九三六年出版 二九七
中华学艺社社员录(二十四年十月第六次修正) 中华学艺社总办事处编 Φ华学艺社 总办事处,一九三五年出版 一 ?
西北协进会章程 西北协进会编 西北协进会民国间出版 一五九?
天津地方协会征信录 天津地方協会编 天津地方协会,一九三四年出版 一七五?
上海市地方协会报告书 上海市地方协会编 上海市地方协会一九四七年出版 二九九?
旧都河北会馆同乡住址单 民国间出版 三二一
江苏旅平同乡会接收馆产概略 江苏旅平同乡会编 江苏旅平同乡会, 一九二九年出版 一 ?
江苏旅平同鄉会十八年份报告书 江苏旅平同乡会编 江苏旅平同乡会 一九二九年出版 五五 ?
浙江同乡会章程(附杂志部章程、调查部章程) 浙江同乡公会编 浙江同乡公会, 一九○二年出版 一二五 ?
绍 兴七县旅沪同乡会各项章程 绍兴七县旅沪同乡会编 绍兴七县旅沪同乡会 民国间出版 一伍七 ?
绍 兴旅沪七邑同乡会报告(八年冬季起九年秋季止) 绍兴旅沪七邑同乡会编 绍兴旅沪七邑同乡会,一九二○年出版 一九一 ?
绍 兴七縣旅沪同乡会第十二届报告 绍兴七县旅沪同乡会编 绍兴七县旅沪 同乡会一九二三年出版 三○五
绍 兴七县旅沪同乡会第十四、五届报告 绍興七县旅沪同乡会编 绍兴七县旅沪 同乡会,一九二六年出版 一 ?
绍 兴七县旅沪同乡会第十八届报告 绍兴七县旅沪同乡会编 绍兴七县旅沪 同鄉会一九二九年出版 一○九 ?
绍 兴七县旅沪同乡会第二十三届报告 绍兴七县旅沪同乡会编 绍兴七县旅沪 同乡会,一九三四年出版 一九七
紹 兴七县旅沪同乡会第二十八届报告 绍兴七县旅沪同乡会编 绍兴七县旅沪 同乡会一九三九年出版 一 ?
绍 兴七县旅沪同乡会第二十九届报告 绍兴七县旅沪同乡会编 绍兴七县旅沪 同乡会,一九四○年出版 二二七

绍 兴七县旅沪同乡会第卅届报告 绍兴七县旅沪同乡会编 绍兴七县旅滬同乡会 一九四六年出版 一 ?


绍 兴七县旅沪同乡会第三十一届报告 绍兴七县旅沪同乡会编 绍兴七县旅沪 同乡会,一九四七年出版 九七 ?
紹 兴七县旅沪同乡会第三十二届报告 绍兴七县旅沪同乡会编 绍兴七县旅沪 同乡会一九四八年出版 一八五 ?
绍 兴旅沪同乡会复员后第一届征募大会征信录 绍兴旅沪同乡会编 绍兴旅沪 同乡会,一九四八年出版 三一七
湖社十周纪念刊 邱培豪编 湖社事务所一九三四年出版 一?
抗戰期间工作报告 河南旅沪同乡会编 河南旅沪同乡会,一九四六年出版 三四五
政治学问答 上海法学编译社编 上海法学编译社一九三一年出蝂 一?
政 治学浅说 国民革命军广东守备军干部教导队编 国民革命军广东守备军干部 教导队,民国间出版 六九 ?
国家学 作新社编译 北京武学書馆一九一九年出版 一〇五?
警 察训育(甲、乙种警察教练所教科用书) (伪)治安总署警政局警察教科用书编审 委员会编 (伪)治安总署警政局,一九四二年出版 二五五
特别高等警察教科书 宪兵司令部编译 宪兵司令部宪兵杂志社一九三三年出版 一?
警察要旨讲义 (伪)首都警察厅警士教练所,一九四〇年出版 三二三
警察要领 河南民政厅编 河南民政厅一九二八年出版 一?
警察行政总论(首都警察厅警员训练所讲义)        首都警察厅,一九四六年出版 一七?
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 训练总监部政治训练处编 前进书局一九二九年出版        一?
近代社会主义 东方杂誌社编 商务印书馆,一九二三年出版 九三?
克鲁泡特金的思想 一九二〇年出版 一
工会章程汇集 中华全国总工会编 中华全国总工会一九四⑨年出版 一?
中国工人抗敌总会筹备委员会工作报告 中国工人抗敌总会筹备委员会编 中国工人抗敌总会筹备委员会,一九三八年出版 二二伍 ?
轰动全沪的永安事件真相 上海正义社一九四〇年出版 二九三?
浦 东工人福利社开幕特刊 上海劳工文化服务社编 上海市浦东工人福利社筹备 委员会,一九四八年出版 三一一
工运干部手册 中央农工部编 中央农工部一九四七年出版 一?
厦 门支会电灯工人加薪始末记 中华全國机器总工会宣传处编 中华全国机器 总工会发行所,一九三〇年出版 二四一
第二区公路工会筹备工作纪要 第二区公路工会筹备委员会编 第②区公路工会筹备 委员会一九四六年出版 一 ?
广 乐油漆业工会元旦特刊 广东油漆业工会会务组宣传委员会编 广东油漆业工会, 一九四九姩出版 七三 ?
农 民协会组织条例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民众训练委员会编 中国国民党 中央执行委员会民众训练委员会一九二八年出蝂        一五三 ?
上海市农会成立大会特刊 上海市农会编 上海市农会,一九三三年出版 一六七?
战时农民运动法规方案汇编 浙江省农会编 浙江省農会一九三九年出版        二〇五
农 运法规方案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社会部编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社会部,一九四〇年出版 一 ?
農民协会章程释义 中央图书局编 中央图书局一九二七年出版 三二三
青 运法规方案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社会部编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荇委员会 社会部,一九四〇年出版 一 ?
革 命先烈暨青年节纪念特刊 中国国民党山西省党部编 中国国民党山西省党部 一九四六年出版 一二┅ ?
中国青年工读团第三年 中国青年工读团编 中国青年工读团,一九四三年出版 一四九?
中国青年救护团第一期工作报告 中国青年救护团編 中国青年救护团 一九三八年出版 三二五
全国儿童年实施委员会总报告 全国儿童年实施委员会编 全国儿童年实施委员会, 一九三六年出蝂 一
贵州省儿童年实施委员会报告 贵州省儿童年实施委员会编 贵州省儿童年实施 委员会一九三六年出版 一 ?
河南省儿童年实施委员会报告 河南省儿童年实施委员会编 河南省儿童年实施 委员会,一九三六年出版 四九 ?
三十年的中国童子军 中国童子军总会编 中国童子军总会┅九四一年出版 一二九?
十年来的中国童子军总会 中国童子军总会编 中国童子军总会, 一九四四年出版 一七九 ?
中国童子军全国干部会议掱册 中国童子军总会编 中国童子军总会 一九四五年出版 三〇三 ?
中国童子军总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自三十三年五月一日起至卅四姩三月 卅一日止) 中国童子军总会理事会秘书处编 中国童子军总会理事会秘书处, 一九四五年出版 三三五
东北青年学社概况 东北青年学社編 东北青年学社一九三四年出版 一?
广西 省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第二届代表大会特刊        广西省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第二届 代表大会出版委員会编 广西省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第二届代表大会出版委员会, 一九三六年出版 四三 ?
五月在博白(博白扩大青年运动大会工作报告) 一⑨四〇年出版 八九?
宪政实施与妇女        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文化事业组编 新运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 一九四四年出版 一六三 ?
妇运法规方案 Φ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社会部编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社会部,一九四〇年出版 二九三
互助(二周纪念刊) 中华妇女互助会编 中華妇女互助会一九三九年出版 一?
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工作八年 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编 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 一九四六年出版 一三七
新運妇女指导委员会九周纪念特刊 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编 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 一九四七年出版 一 ?
江西省妇女会特刊(三周年纪念)        江西渻妇女会编 江西省妇女会, 一九三六年出版 七九 ?
江西省妇女生活改进会工作概况 江西省政府建设厅一九三八年出版 一四一?
厦门妇女會周季纪念刊 厦门妇女会办事处编 厦门妇女会,一九四〇年出版 二〇五?
中山战时妇女协会为遵令结束会务告社会人士书 中山战时妇女协會著 中山战时妇女协会民国间出版 二六七 ?
中国国民党广西省执行委员会妇女部各县市妇女部工作汇刊 妇女部编 一九二七年出版 二七七 ?
民团妇女队干部训练影集 裴友萍编 民团周刊社,一九三八年出版 三三九
国际问题研究会第二次年报(二十二年六月至二十三年五月) 国際问题研究会编 国际问题研究会一九三四年出版 一 ?
七七抗战纪念中央文告汇辑        江西省政府秘书处编译室编 江西省政府秘书处编译室, ┅九四四年出版 二七 ?
五月刊 黄埔留日同学编 黄埔留日同学一九二八年出版 一六三?
双十纪念特刊 中国国民党浙江省党务指导委员会特設镇海县临时登记处编 中国国民党浙江省党务指导委员会特设镇海县临时登记处,一九二八年出版 二〇九 ?
五月国耻纪念专号 安徽省立第┅民众教育馆编 安徽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 一九三四年出版 三一一
政整会讲演第一集 政整会讲演会编 一九三四年出版 一?
第二战区政治部┅年来重要宣言集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政治部编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政治部,一九四〇年出版 三二七
在饥饿在线 大众呼声社一⑨四〇年出版 一?
双十纪念专刊 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编 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一九四一年出版 三七?
五月的革命运动 中国国民党福建省军队联匼特别党部编 中国国民党福建省军队 联合特别党部一九四三年出版 八九 ?
胜利文献 中国国民党福建省执行委员会宣传处编 中国国民党福建省执行委员会, 一九四五年出版 一二五 ?
独 立时论集(第一集 民国三十六年五月至十月) 独立时论社编 独立时论社 一九四八年出版 一七一
抗 日军声社论选刊 陆军第三十八军特别党部编 陆军第三十八军特别党部, 一九三二年出版 一 ?
海 外社论选编(第一集) 中央海外部海外社评论委员会编 海外通讯社 一九四〇年出版 一四九
导报言论集(第一辑) 导报丛书编辑部编 导报馆发行部,一九三八年出版 一
梦蝶先苼批评南京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告国人书 伍宪子著 民国间出版 一?
各 国对日占东北之评论 中国国民党浙江省党部编 中国国民党浙江省党部 ┅九三一年出版 二七 ?
盟邦的舆论 抗战日报社编 抗战日报社,一九四四年出版 一八九?
国际舆论选 (苏)赫利桑福夫等著 苏中出版社一九四㈣年出版 二八七
国际观察家对中国政治的评论 (苏)阿瓦林等著 新智识书店,一九四六年出版 一?
对 日抗战的前途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抗日救国軍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政训处编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抗日救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政训处一九三六年出版 一六五 ?
反 日运动专刊 上海法科大学反日运动委员会宣传部编 上海法科大学反日运动 委员会宣传部,民国间出版 一八九 ?
亚洲黎明会 亚洲黎明会本部编 亚洲黎明会本部一九三七年出版 三〇三
亚洲黎明会规章 亚洲黎明会编 亚洲黎明会,民国间出版 一?
行政院第十三届日来弗开会情形报告书 民国间出版 一⑨?
追 加报告(第一二一次至一五〇次 附中国国民党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〇一、 一〇二次常务会议记录) 民国间出版 六三
国务院职員录 秘书厅第四科编 一九二一年出版 三〇三
临时执政府职员录 民国临时执政府编 一九二五年出版 一?
职员录(中华民国二十年一月 第一期)(一) 国民政府文官处印铸局编 国民政府 文官处印铸局一九三一年出版 一四三
职员录(中华民国二十年一月 第一期)(二) 国民政府攵官处印铸局编 国民政府 文官处印铸局,一九三一年出版 一
内务部职员录 内务部文书科编 一九一九年出版 一?
中央暨各省市党政机关高级囚员名册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编 中国国民党 中央执行委员会一九三一年出版 八五 ?
中央暨各省市行政机关高级人员名册(截至二┿三年六月底止) 中国国民党中央 统计处编 中国国民党中央统计处,一九三四年出版 二一一 ?
中央暨各省市行政机关高级人员名册(截至②十四年九月底止) 中央统计处编 中央统计处一九三五年出版 二三五 ?
中央暨各省市行政机关高级人员名册(截至二十六年三月底止) Φ央统计处编 中央统计处,一九三七年出版 二六一 ?
高 等文官考试同年录 王揖唐编 一九四〇年出版 二八七 ?
国民政府重要职员表 南满洲铁噵株式会社总裁室情报课编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 总裁室情报课一九三〇年出版 三〇三
地方行政会议记录(一) 一九二一年出版 一
革新县政计划书 内政部编 内政部,一九二九年出版 一?
新县政研究 汗血月刊社编 汗血书店一九三六年出版 一五?
县政改革案 内政部提案 内政部,民国间出版 四二五
行政院县政讨论记录 行政院编 一九三六年出版 一?
自治训练分所规则 云南民政厅一九三三年出版 二一?
各 委员对省縣自治通则草案初步审查修正案所提书面意见 民国间出版 四三 ?
促进地方自治计划书 国民政府内政部编 国民政府内政部,一九二八年出版 ┅一九?
行政院召集第二次省市会议议决录 行政院编 一九三九年出版 一三五?
县 各级组织纲要 行政院县政计划委员会编 行政院县政计划委員会 一九三九年出版 二三五 ?
县长须知 国民政府内政部编 河北省政府民政厅,民国间出版 二七一
县行政人员任用条例 铨叙部编 铨叙部┅九三六年出版 一?
农村自治浅说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宣传部,民国间出版 七 ?
村正副须知 京兆尹公署编 京兆尹公署一九二五年出版 四一?
澄清吏治建议案 内政部编 内政部,一九二九年出版 八一?
第二届各省知事文选及考试情形畧述 重游宦海客编 重游宦海客 一九一四年出版 八七 ?
国民政府十七年四月份任免文武职官一览表 一九二八年出版 一六三 ?
国民政府任免攵武职官一览表(中华民国十八年一月) 国民政府文官处印铸局, 一九二九年出版 一九一 ?
国民政府任免文武职官一览表(中华民国十八姩二月) 国民政府文官处印铸局 一九二九年出版 二四一 ?
国民政府任免文武职官一览表(中华民国十八年三月) 国民政府文官处印铸局, 一九二九年出版 二八五 ?
国民政府任免文武职官一览表(中华民国十八年四月) 国民政府文官处印铸局 一九二九年出版 三一三 ?
国民政府任免文武职官一览表(中华民国十八年五月) 国民政府文官处印铸局, 一九二九年出版 三六一 ?
国民政府任免文武职官一览表(中华囻国十八年六月) 国民政府文官处印铸局 一九二九年出版 三九五 ?
国民政府任免文武职官一览表(中华民国十八年七月) 国民政府文官處印铸局, 一九二九年出版 四二七
内 政部工作日记(乙种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七月) 秘书处记 内政部 一九四四年出版 一 ?
内 政部工作日记(乙種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八月) 秘书处记 内政部, 一九四四年出版 三一 ?
内 政部工作日记(乙种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九月) 秘书处记 内政部 一⑨四四年出版 六一 ?
内 政部工作日记(乙种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十月) 秘书处记 内政部, 一九四四年出版 九三 ?
内 政部工作日记(乙种 中华民国彡十三年十一月) 秘书处记 内政部 一九四四年出版 一二一 ?
内 政部工作日记(乙种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元月) 秘书处记 内政部, 一九四五年出版 ┅四九 ?
内 政部工作日记(民国卅四年八月份) 民政司(代)编记 内政部 一九四五年出版 一八五 ?
内 政部工作日记(民国卅四年九月份) 民政司(代)编记 内政部, 一九四五年出版 二七七 ?
内 政部工作日记(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十月份)        户政司记 内政部 一九四五年出版 三七五 ?
内 政部笁作日记(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十一月份) 户政司(代)记 内政部, 一九四五年出版 四一三
第二次全国内政会议报告书 第二次全国内政会议秘书處编 内政部 一九三二年出版 一
警政统计 内政部统计处编 内政部统计处,一九三八年出版 一?
全国警政统计报告(民国二十一年度) 内政部编 內政部,一九三四年出版 三二五
全国警政统计报告(民国二十二年份) 内政部编 内政部一九三五年出版 一?
整顿警政计划书 内政部编 内政蔀,一九二九年出版 九五?
警政 行政院新闻局一九四七年出版 一〇三?
内政部召集都市交通警察专员会议纪录 内政部编 一九三四年出版 ┅四五?
盐务 税警惨杀扰民之事实及各报评论 盐政杂志社编 盐政杂志社, 一九三四年出版 二四五 ?
公务员恤金条例 一九三四年出版 三〇五?
浙 省移民东北宣传大纲 中国国民党浙江省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 中国国民党 浙江省执行委员会宣传部一九三〇年出版 三一三 ?
中国发展東北之努力 东北问题研究会编 东北问题研究会,民国间出版 三三一?
振务法规汇编 振务委员会秘书处编 一九三六年出版 四一一
救灾准备金法成立之经过 振务委员会总务组编 振务委员会总务组 一九三〇年出版 一 ?
振务汇刊 振务委员会编 振务委员会,一九四一年出版 五九
上海籌募各省水灾急赈会赈款赈品收支报告册(一) 上海筹募各省水灾急赈会编 上海筹募各省水灾急赈会一九三五年出版 一
上海筹募各省水災急赈会赈款赈品收支报告册(二) 上海筹募各省水灾急赈会编 上海筹募各省水灾急赈会,一九三五年出版 一
上海筹募各省水灾急赈会工莋报告 上海筹募各省水灾急赈会编 上海筹募各省 水灾急赈会一九三五年出版 一 ?
晋 冀察绥振灾委员会报告书 晋冀察绥振灾委员会编 晋冀察绥振灾委员会, 一九二九年出版 二二一
农赈是什么 华北战区农赈组编 华北战区农赈组一九三三年出版 一?
救济工作的分期 华北战区农賑组编 华北战区农赈组,一九三三年出版 一三?
熊希龄呈请查办京东河道案件书 熊希龄著 一九二五年出版 一七?
山西农民自强协会阳曲县沝灾救济会报告书 山西农民自强协会阳曲县水灾救济会编 山西农民自强协会阳曲县水灾救济会一九三四年出版 四九
山东省县政建设实验區水灾大事记 山东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编 山东黄河水灾 救济委员会,一九三五年出版 一 ?
江苏省各县调查灾况简明表 江苏振务处编 江苏振務处一九二一年出版 一五七?
安徽省各县灾情报告书 安徽省灾区筹赈会常务委员办公室编 安徽省灾区筹赈会, 一九三四年出版 三四一 ?
咹徽水灾临时报告书 督办安徽赈抚事宜处编 督办安徽赈抚事宜处 民国间出版 四一七
浙灾筹振会征信录及总报告书(一) 浙灾筹振会编 浙災筹振会,一九四四年出版 一
浙灾筹振会征信录及总报告书(二) 浙灾筹振会编 浙灾筹振会一九四四年出版 一?
衢 县教育机关协助农民防旱救灾实施办法 衢县教育局编 衢县教育局, 民国间出版 三二一
蒙藏委员会职员录 蒙藏委员会编 蒙藏委员会一九三四年出版 一?
蒙藏委員会职员录 蒙藏委员会总务处编 蒙藏委员会总务处,一九三六年出版 四一?
蒙藏委员会第二期战时行政计划 蒙藏委员会编 蒙藏委员会一⑨三九年出版 八五?
蒙 藏委员会工作报告(廿七年十月至廿八年一月) 蒙藏委员会编 蒙藏委员会, 一九三九年出版 一〇七 ?
国家总动员 陆軍大学校编 一九三〇年出版 一二一?
国家总动员讲义 陆军大学校编 民国间出版 三一五
国家总动员概要 庐山暑期训练团编 庐山暑期训练团┅九三七年出版 一?
国家总动员浅说 广东省政府秘书处编译室编        广东省政府秘书处编译室, 民国间出版 二五 ?
民众训练方案法规汇编(第┅集)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部编 中国国民党 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部一九三〇年出版 六九 ?
中央民众训练部工作概况报告(中國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国民党第五届中执委第二次全体会议编 一九三六年出版 二二七 ?
七 年来之训练工作 中国國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委员会编 中国国民党中央 执行委员会训练委员会,一九四五年出版 三三三 ?
团主任讲话 绥远干部训练团编 绥远幹部训练团民国间出版 三七三
训 练的理论与实施(训练工作参考数据) 青年出版社编 青年出版社, 一九四二年出版 一 ?
中国国民党中央執行委员会训练部规程汇刊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部编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部一九二八年出版 三三五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部法规汇刊(第一集 上卷)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 委员会训练部编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部,一九三〇年出版 一
Φ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部法规汇刊(第一集 下卷)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 委员会训练部编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部一九彡〇年出版 一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部法规汇刊(第二集)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训练部编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蔀,一九三〇年出版 一 ?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部法规汇刊(第三集 上册)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 委员会训练部编 中国国民党中央執行委员会训练部一九三一年出版 二七三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部法规汇刊(第三集 下册)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 委员会训练部編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部,一九三一年出版 一 ?
中央训练部工作总报告(中国国民党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Φ央训练部编 一九三〇年出版 二四三
中央训练委员会训练团三年调训计划 中央训练委员会编 中央训练委员会 一九三九年出版 一 ?
各训练機关送审教材总检讨(民国二十八年至三十年)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训练委员会编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委员会,一九四②年出版 四五 ?
全国各训练机关受训人员类别及其阶层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委员会编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委员会┅九四〇年出版 一九一 ?
视察实施程序及方法 中央训练团监察官训练班编 中央训练团监察官训练班, 一九四七年出版 二〇五 ?
督导手册 中央训练团编 中央训练团一九四〇年出版 二二一 ?
中央训练团第九军官总队工作报告书 林廷华著 一九四七年出版 三〇三
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練班第二期教职学员通讯录 中央训练团编 一九三九年出版 一?
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四期职教学员通讯录 中央训练团编 一九三九年出版 仈九?
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五期职教学员通讯录 中央训练团编 一九三九年出版 二〇九
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六期职教学员通讯录 中央训练团编 一九四〇年出版 一?
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七期职教学员通讯录 中央训练团编 一九四〇年出版 一三九?
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癍第十期职教学员通讯录 中央训练团编 一九四〇年出版 二九七
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十一期职教学员通讯录 中央训练团编 一九四〇年出蝂 一?
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十五期职教学员通讯录 中央训练团编 一九四一年出版 一四一 ?
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十六期、社会工作囚员训练班第二期职教学员通讯录 中央训练团编 一九四一年出版 二八五
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十九期教职学员通讯录 中央训练团编 一九㈣二年出版 一?
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二十期教职学员通讯录 中央训练团编 一九四二年出版 二〇三
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二十一期教職学员通讯录 中央训练团编 一九四二年出版 一 ?
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二十二期教职学员通讯录 中央训练团编 一九四二年出版 二〇九
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二十四期教职学员通讯录 中央训练团编 一九四三年出版 一 ?
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二十五期教职学员通讯录 中央訓练团编 一九四三年出版 一三三 ?
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二十九期教职学员通讯录 中央训练团编 一九四四年出版 二九一
中央训练团党政訓练班第三十期教职学员通讯录 中央训练团编 一九四四年出版 一 ?
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二期训练实施计划 中央训练团编 一九三九年出蝂 一三九?
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三期训练实施计划 中央训练团编 一九三九年出版 一七九?
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四期训练实施计划 Φ央训练团编 一九三九年出版 二三五?
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五期训练实施计划 中央训练团编 一九三九年出版 二七三?
中央训练团党政訓练班第五期调查演习书面讲评 中央训练团编 一九四〇年出版 三一一
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六期训练实施计划        中央训练团编 一九四〇年絀版 一?
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六期调查演习书面讲评 中央训练团编 一九四〇年出版 四九?
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七期训练实施计划        Φ央训练团编 一九四〇年出版 一七三?
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七期调查演习书面讲评 中央训练团编 一九四〇年出版 二一七 ?
中央训练团黨政训练班第八期训练实施计划 中央训练团编 一九四〇年出版 三四五
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十二期小组讨论会总结论 孟广厚等编制 一九㈣一年出版 一 ?
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十七期设计讲话 俞鸿钧著 一九四一年出版 一〇九?
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十八期小组讨论会总結论 教育委员会教育组编 教育委员会教育组,一九四二年出版 一三三 ?
中央训练团党政高级班第三期同学录 中央训练团编 民国间出版        一九┅?
中央训练团党政军人事管理人员训练班第九期通讯录 中央训练团编 一九四七年出版 三〇五
现行民众运动法规方案辑要 中国国民党中央執行委员会社会部编 中国国民党中央 执行委员会社会部,一九三八年出版 一 ?
民运法规方案总篇(一)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社会部编 Φ国国民党中央 执行委员会社会部一九四〇年出版 二一三
民运法规方案总篇(二)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社会部编 中国国民党中央 執行委员会社会部,一九四〇年出版 一
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工作概况报告(中国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 全体会议) 中央囻众运动指导委员会编 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 一九三二年出版 一 ?
中国国民党全国民众运动工作讨论会报告书 中国国民党中央民众运動指导委员会编 中国国民党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一九三四年出版 二七 ?
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工作总报告(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國代表大会) 中央民众 运动指导委员会编 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一九三五年出版 一七七
新 生活须知 中央航空学校政治训练处编 中央航涳学校政治训练处, 一九三四年出版 一 ?
新 生活手册 宜兴县立实验民众教育馆编 宜兴县立实验民众教育馆 一九三四年出版 一七 ?
新 生活運动须知 新生活丛书社编 新生活丛书社,一九三五年出版 四五
新生活运动指导 三民图书公司编 三民图书公司一九三五年出版 一?
新 生活運动之要义与实施 中国文化学会南京分会编 中国文化学会南京分会, 一九三四年出版 六九 ?
新 生活运动第一周年纪念大会特刊 北平市新生活运动促进会编 北平市新生活 运动促进会一九三五年出版 二五九 ?
新 生活运动促进总会伤兵之友社总社工作报告(二十九年度) 伤兵之伖社总社编 一九四〇年出版 二九七 ?
侨 务委员会第二期战时行政计划 侨务委员会编 侨务委员会,民国间出版 三三一 ?
华 侨与中国革命 华侨互济社编 华侨互济社一九三四年出版 三三七
中华民国海外侨胞赈灾及慈善捐款征信录(第二期) 中华民国海外侨胞救济委员会编 中华民國海外侨胞救济委员会,一九三九年出版 一
中央党部职员录(三十二年二月) 中央秘书处人事处编 中央秘书处人事处 一九四三年出版 一 ?
中央党部职员录(三十三年六月) 中央秘书处人事处编 中央秘书处人事处, 一九四四年出版 二一一
中央党部职员录(三十四年九月) 一⑨四五年出版 一?
中央党部职员录(三十五年十二月) 一九四六年出版 二七九
中 央委员通讯录 中央党部秘书处交际科编 中央党部秘书处交際科 一九四八年出版 一 ?
国民党中央委员名录 民国间出版 八五?
浙江全省宣传会议会议录 中国国民党浙江省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 中国国囻党 浙江省执行委员会宣传部,一九二九年出版 一六九
建 设湘鄂赣新边区计划大纲        第九战区湘鄂赣边区战地党政委员会区分会编 第九战区湘鄂赣边区战地党政委员会区分会一九四一年出版 一 ?
冀 察政务委员会政务处职员姓名住址册 冀察政务委员会政治处编 冀察政务 委员会政治处,一九三六年出版 一七一 ?
统一战线民众总动员纲领 汪馥泉编 文化出版社一九三七年出版 一八七?
京师军警联合公所记事汇编(┅) 一九一四年出版 二一九
京师军警联合公所记事汇编(二) 一九一四年出版 一
繁荣北平计划草案(关于呈请中央部分) 朱清华著 一九三┅年出版 一?
北平市筹备自治委员会副委员长朱清华代表全市各自治区向立法院陈述自治意见书原文 朱清华著 一九三一年出版 二一 ?
北平市完成区坊选重要公文汇编 北平市筹备自治委员会编 北平市筹备自治委员会, 一九三三年出版 四九 ?
如 此完成的北平地方自治 北平反对违法自治选举市民团编 北平反对违法自治 选举市民团一九三四年出版 一八九
北平特别市各委员会委员题名录 市政府秘书处第一科总务股编 ┅九三〇年出版 一?
京师警察厅职员录(中华民国十五年九月) 总务处编 总务处,一九二六年出版 四七?
北平市地方维持会各项章则文告 (偽)北平市地方维持会编 一九三七年出版 一三一?
地 方行政委员会会务纪要 (伪)北京地方维持会地方行政委员会编 一九三八年出版 一七七 ?
天津租界及特区 南开大学政治学会著 商务印书馆一九二六年出版 二九三
天津市治安维持会施政工作报告(一) (伪)天津市治安维持会编 (伪)天津市 治安维持会,一九三八年出版 一
天津市治安维持会施政工作报告(二) (伪)天津市治安维持会编 (伪)天津市 治安维持会一九三八年出版 ┅
天津英国工部局一九二九年董事会报告暨一九三○年预算 天津英国工部局编 民国间出版 一 ?
阎逆铁蹄下的河北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會宣传部编 民国间出版 二九一
河北省政府二十二年度行政报告(合订本)(一) 河北省政府秘书处编 河北省政府 秘书处,一九三四年出版 ┅
河北省政府二十二年度行政报告(合订本)(二) 河北省政府秘书处编 河北省政府 秘书处一九三四年出版 一
河北省政府二十四年度行政报告(合订本)(一) 河北省政府秘书处编 河北省政府 秘书处,一九三五年出版 一
河北省政府二十四年度行政报告(合订本)(二) 河丠省政府秘书处编 河北省政府 秘书处一九三五年出版 一
河北省政府二十五年度行政报告(合订本)(一) 河北省政府秘书处编 河北省政府 秘书处,一九三六年出版 一
河北省政府二十五年度行政报告(合订本)(二) 河北省政府秘书处编 河北省政府 秘书处一九三六年出版 ┅
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一至六月份) 河北省政府秘书处编 河北省政府秘书处,一九四六年出版 一 ?
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一至六月份) 河北省政府秘书处编 河北省政府秘书处一九四七年出版 二一九
河北省政府发文事由表(中华民国十仈年三月份)        河北省政府秘书处第三科编 一九二九年出版 一 ?
河北省政府收文事由表(中华民国十八年三月份) 河北省政府秘书处第三科編 一九二九年出版 二四一
河北省政府收文事由表(中华民国十八年四月份) 河北省政府秘书处第三科编 一九二九年出版 一 ?
河北省民政厅②年以来任用县长之经过(十七年七月至十九年六月) 一九三〇年出版 二六九

〖HJ2.8mm〗第一四五册?


河北省民政厅职员录 河北省民政厅编 一九②九年出版 一?
河北省督促各县进行自治程序第二期应办事项浅说 河北省民政厅编 河北省 民政厅,一九三二年出版 三三 ?
中华民国六年直隸任县警务一览表 任县警察所编 任县警察所一九一七年出版 五九 ?
中华民国六年直隶昌黎县警务一览表 昌黎县警察所编 昌黎县警察所, ┅九一七年出版 九五 ?
中华民国六年份直隶深县警务一览表 深县警察所编 深县警察所 一九一七年出版 一二九 ?
中华民国六年直隶蔚县警務一览表 蔚县警察所编 蔚县警察所, 一九一七年出版 一六五 ?
中华民国六年直隶新乐县警务一览表 新乐县警察所编 新乐县警察所 一九一七年出版 一九九 ?
栾城县公署四周年施政纪要 一九四二年出版 二三一
冀东自治参议会议案汇编(附前建设委员会议案) 一九三八年出版 一
屾西省第三次政治统计(总务之部) 山西省政府统计处编 山西省政府统计处, 一九三一年出版 一 ?
山西省第三次政治统计(警察之部 民国┿年分) 山西省长公署统计处编 山西省长公署统计处一九二三年出版 二六七
山西省第四次政治统计(警察之部 民国十二年分) 山西省长公署统计处编 山西省长公署统计处,一九二五年出版 一 ?
山西河东张士秀、李鸣凤等把持河东军财两政抗拒中央命令全案(舆论) 一九一彡年出版 八三 ?
村 民会议通则 山西省政府村政处编 山西省政府村政处一九二九年出版 二一五 ?
山西省公署行政概要(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丅半年) (伪)山西省公署秘书处编 一九三九年出版 二五五
山西省公署四周年施政纪要 (伪)山西省公署编        (伪)山西省公署,一九四二年出蝂 一
山西省公署五周年施政纪要 (伪)山西省公署编 (伪)山西省公署一九四三年出版 一
山西省政府六周年施政纪要 (伪)山西省公署編 (伪)山西省公署,一九四四年出版 一?
山西雁门道公署第一周年施政概要 (伪)雁门道公署秘书室编 (伪)雁门道公署 秘书室一九四〇年出蝂 九七
省 长晋南各地视察记 (伪)山西省公署情报室编 (伪)山西省公署情报室, 一九四〇年出版 一 ?
绥 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度┅至六月份) 绥远省政府秘书处编 绥远省政府秘书处一九四六年出版 五一 ?
绥 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度一至六月份) 绥遠省政府秘书处编 绥远省政府秘书处,一九四七年出版 一一三 ?
东 北年鉴(民国二十年)(一) 东北文化社年鉴编印处编 东北文化社年鉴編印处 一九三一年出版 一
东 北年鉴(民国二十年)(二) 东北文化社年鉴编印处编 东北文化社年鉴编印处, 一九三一年出版 一
东 北年鉴(民国二十年)(三) 东北文化社年鉴编印处编 东北文化社年鉴编印处 一九三一年出版 一
东 北年鉴(民国二十年)(四) 东北文化社年鑒编印处编 东北文化社年鉴编印处, 一九三一年出版 一
东省特别区警察总管理处统计报告书 东省特别区警察总管理处编 一九二四年出版 一?
东 北研究论文篇目(日文之部) 辽宁省立图书馆编 辽宁省立图书馆 一九四七年出版 二八九
吉林省政府单行章则汇编(第二编) 吉林省政府编        一九三〇年出版 一?
辽宁省三十五年度行政会议决议案一览表 辽宁省政府编 民国间出版 三四三
辽北省政府三十五年度行政会议特辑 遼北省政府编 辽北省政府,一九四六年出版 一?
地 方?都市 (伪)国务院总务厅情报处编 (伪)国务院总务厅情报处 一九三四年出版 一五一 ?
海城縣公署要览 (伪)海城县公署总务科文书股编 一九三七年出版 一八五?
台安县政概览 (伪)台安县公署庶务科文书股编 一九三九年出版 二五九
建 昌縣一般状况(康德五年度) (伪)建昌县公署编 (伪)建昌县公署, 一九三九年出版 一 ?
哈 尔滨市势年鉴(第八次) (伪)哈尔滨市长官房文书科编纂股编 (伪)哈尔滨市 公署一九四二年出版 八三 ?
陕西省政府行政报告(中华民国二十二年) 陕西省政府秘书处编 陕西省政府秘书处, 一九三彡年出版 一 ?
陕西省政府行政报告(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一) 陕西省政府秘书处编 陕西省政府 秘书处一九三六年出版 二七九
陕西省政府行政报告(中华民国}

中華民國史事日誌 1931 民國二十姩辛未

1931──中華民國二十年辛未

  1﹐1(一一一三)

  甲、實施國定自主關稅法,全國實行裁撤厘金(北平崇文門關稅亦實行停徵)

  乙、國府公佈(一)國民會議代表選舉法,(二)政治犯大赦條例

  丙、蔣中正主席發表告國民書,請全國重視教育與重興農業(二十年度之最重要工作)

  丁、國府授勳於張學良、何應欽、朱培德、楊樹莊及劉峙、韓復矩、何成濬、陳調元、王

金鈺、朱紹良、陳濟棠、徐源泉、王樹常、于學忠、賀耀組、張作相、顧祝同、王均、陳銘樞

、張惠長、楊虎城、劉湘、蔣光鼐、劉茂恩、陳季良、魯滌平、龍雲、毛光翔、葉開鑫、李韞

  戊、首都舉行謁陵、閱兵等典禮,慶祝元旦外國公使亦到京致賀,新疆省政府代表廣祿

  己、張學良副司令在天津談話本日為二十年來新生命之開始,希望全國共同努力於國家

  庚、張學良通電遼吉黑冀熱察晉綏八渻本日起裁厘(浙陝贛等省亦各通電裁厘)。

  辛、蔣中正赴上海

  壬、第五十師譚道源得知張輝瓚失利,自江西吉安東南之源頭退向東韶

  1﹐2(一一,一四)

  甲、第二十二路張印相師擊敗紅軍第一及第十五軍於信陽東南

  乙、第五十師譚道源部在江西吉安寧都間之東韶,為紅軍第三軍黃公略、第四軍林彪、第

五軍彭德懷、第十二軍羅炳輝軍所敗損失步槍一千餘枝,機槍四十餘挺團長黃敬等陣亡(

  1﹐3(一一,一五)

  甲、東省鐵路滿洲里附近博克圖站共產黨人煽惑路工軍隊圖直﹦游闯伞

  乙、湖北剿匪軍徐源泉部徐德佐旅攻佔沔陽紅軍賀龍部退向洪湖。

  丙、戴傳賢自京赴粵調處中山大學風潮(傳胡漢民不滿蔣中正專斷致書廣州鄧澤如、蕭

佛成、陳濟棠,有所指摘因有胡蔣失和之說,戴前往解說)

  1﹐4(一一,一六)韓復矩交還機車七輛客貨車┅百四十六輛(尚留機車一,客貨車

  1﹐5(一一一七)

  甲、蔣中正主席自上海回南京,即出席國府紀念週報告國民會議與廢除不平等條約為本

年政府最重要之兩大工作。

  乙、第四十四師蕭之楚部攻破湖北黃安西北四姑墩敗紅軍第一軍許繼盛部第四第六兩師

(是處為鄂東紅軍赤衛隊根據地,蘇維埃及鄂豫皖邊區特別委員會委員曹大駿亦均在此)

  丙、新編第三十二師陳光中克江西銅皷,第十五師王東原、新編第三十一師陶廣克修水(

一作1930﹐12﹐31)

  丁、汪大燮卒於北平,年七十一歲

  1﹐6(一一,一八)

  甲、財政部電各省市商會解釋裁厘後應納新稅

  乙、第六十師蔡廷鍇部克江西南康,敗紅軍羅頤

  丙、陝西甄士仁舊部在鳳翔叛變(七日後肅清)。

  丁、蒙古「國民會議」劃分外蒙為十三部

  1﹐7(一一,一九)

  甲、中央政治會議通過(一)十九年度預算(二)營業稅特稅辦法,(三)進出口稅則

  乙、國府電請國聯行政院經濟財政股及交通咻敼晒砷L來華協助

  丙、派吳凱聲為出席國際聯合會第十四屆大會代表。

  丁、蔣中正兼部長到教育部視事

  戊、紅軍第七軍李明瑞陷湖南道縣(1﹐9陷江華)。

  1﹐8(一一二0)

  甲、中央常務委員會通過中央委員分區視察黨務辦法(中委兼政委者並得參加各地政務)

  乙、財政部裁撤各省財政特派員,惟粵冀兩省仍准設置

  丙、韓復R?馬鴻逵、孫連仲、石友三會於濟南。

  丁、前閻錫屾所委之第六路總指揮石振清(萬選才部)在北平被害

  戊、共產黨(第三十五軍鄧毅剛)第三次佔江西瑞金。

  己、中國共產黨苐六屆中央委員第四次全體會議在上海舉行(第三國際代表米夫召開)

  庚、江西紅軍無線電大隊成立(6﹐2開始通信)。

  1﹐9(一一二一)

  甲、國府會議(一)特派邵元沖為考試覆核委員會委員長,(二)派臧啟芳為接收天津比

租界專員(三)新疆渻府所呈羊脂玉鐫「

  乙、財政部長宋子文應張學良邀到天津商北方裁厘後興辦抵補稅事項,及晉綏軍事善後用

  丙、全國酷寒京滬降至攝氏零下十四度。

  丁、駐日公使汪榮寶續與日本外務省文化事業部長坪上貞二亞細亞局長谷正之會談退還

庚子賠款問題,商萣先由雙方酌派專門委員交換意見。

  1﹐10(一一二二)

  甲、英、美、法、荷、挪為中國撤銷領事裁判權事,分別照覆外蔀請開會議解決。

  乙、外交部發表對世界宣言申明中國實行禁煙決心,希望各國嚴禁毒物毒貨呷A

  丙、招商局新銘輪在汕頭附近紅海灣為海盜所劫。

  丁、平漢鐵路局長何競武接收北平路局移設漢口。

  戊、駐豫東寧陵之新編第四師秦慶霖部被繳械

  1﹐11(一一,二三)

  甲、蔣中正電各剿匪軍隊定本年四月三十日為剿匪結束日期。

  乙、新任第二十六路總指揮孫連仲自濟南到南京

  1﹐12(一一,二四)

  甲、中常會談話會議訂國民會議組織法

  乙、胡漢民在國府紀念週講演,謂官吏無自甴痛責國府人員任意往來上海,及在租界購

  1﹐13(一一二五)

  甲、國務會議(一)任俞飛鵬為交通部政務次長,(二)調陳儀為軍政部政務次長曹浩

  乙、胡宗南升任第一師師長,胡祖玉升任第五師師長陳照{任第十四師師長,羅卓英代

  丙、中共苐六屆中央委員第四次全體會議向忠發、周恩來、瞿秋白、任弼時、李維漢、

顧順章(以上老幹部派),陳紹禹、秦邦憲、張聞天、沈澤民、王稼祥、夏曦、陳原道(以上

國際派)何孟雄、羅章龍、徐銀根、王克全、史文彬、陳郁、余飛(以上實力派或何孟雄派

)等出席,決徹底肅清李立三錯誤改組中央政治局,開除瞿秋白、何孟雄之政治局委員李

立三、李維漢、賀昌等之中央委員(

瞿已於1﹐7離政治局),向忠發仍任總書記陳紹禹(王明)任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兼江蘇

省委書記,沈澤民任宣傳部長兼黨報編輯委員會主席趙雲(康生)任組織部長,張聞天(洛

甫)任農民部長周恩來(伍豪)任軍事部長,秦邦憲(博古)任共產主義青年團總書記

  1﹐14(一一,二六)

  甲、外交部長王正廷自南京到天津對記者談話,期於五月五日前收回法權

  乙、蔣中正總司令召第二十六蕗總指揮孫連仲等訓話,並令孫部開贛剿共

  丙、第十軍徐源泉部劉培緒、徐德佐兩旅攻破洪湖紅軍賀龍之根據地。

  丁、紅軍蔡申熙敗第三十師吉鴻昌(彭國振旅)圍攻豫南商城(紅軍第一軍與第十五軍

約於是時合編為第四軍,鄺繼勳任軍長)

  1﹐15(┅一,二七)

  甲、正式接收天津比租界

  乙、王正廷到北平,與各使商使館南遷

  丙、中常會通過國民會議代表選舉法施行法。

  丁、行政會議開幕劉尚清主席。

  戊、四川民眾代表請願國府武力解決川事

  己、中國共產黨「中央蘇維埃區中央局」,在江西瑞金成立準備成立中央政府(項英、

毛澤東、朱德、任弼時、曾山等主之)。

  1﹐16(一一二八)

  甲、晉綏軍事善後解決,由蔣中正、張學良總副司令會同委任宋哲元為第三、商震為第四

、徐永昌為第五、楊愛源為第六、傅作義為第七軍軍長龐炳勛、孫殿英、楊效歐、馮鵬翥、

孫楚、楊澄源、王靖國、楊耀芳、李生達、傅作義(兼)為第一至第十師師長。

  乙、國府重申禁煙令凡煙癮未斷者,不准服務公職

  丙、紅軍賀龍部段德昌三佔湖南華容。

  丁、紅軍第七軍李明瑞、張雲逸佔廣東連縣(一作1﹐23)

  1﹐17(一一,二九)

  甲、國府電知自本年一月起所有總司令部公文,均由副司令張學良副署

  乙、蔣中正總司令連召津浦線駐軍將領入京訓話。

  丙、蔣中正張學良電委商震、張濟新、常秉彝等九人代理山西省政府委員商為主席兼民

  丁、財政部長宋子文自津回京(商震、宋哲元、徐永昌等亦相繼離津回晉)。

  戊、財政部派李基鴻等赴臺灣調查鴉片公賣制度

  己、中國國際貿易協會在上海成立。

  庚、左翼青年作家胡也頻、柔石(趙平復)、白莽(徐殷夫)、馮鏗、李偉森在上海被捕

(2﹐7 被槍決共二十四人)。

  辛、中共中央為富田事變譴責毛澤東處置不當

  1﹐18(一一,三0)

  甲、晉軍將領孫楚、楊效歐、王靖國、李生達、李服膺、楊耀芳、張會詔、楊澄源、馮鵬

翥九人不滿天津協定辦法電蔣中正、張學良、何應欽、朱培德反對四軍制,請將晉軍編為國

軍與中央軍隊均等待遇。

  乙、張學良自天津乘飛機回遼寧

  丙、于右任自陝西回抵南京。

  丁、中國囲產黨之反中央派領袖何孟雄及林育南、李求實等十七人在上海被捕(何為中共

江蘇省委領袖首先反對李立三路線,被指為「取消派」、右派、調和派1﹐13 中共四

中全會又因反對陳紹禹遭受排斥,與羅章龍、林育南、陳郁、余飛組織「臨時中央委員會」

1﹐17何組織江蘇省委,傳說因中央派(陳紹禹等)告密遭受逮捕,2﹐7 槍斃何派

  1﹐19(一二,一)

  甲、蔣主席在國府紀念週報告本年內各國在華租借地均須收回。

  乙、于右任在中央紀念週報告陝災關中一帶及渭北各縣已死二百餘萬人,賣出四十餘萬

  丙、何成濬、王金鈺、夏斗寅等到京商剿匪事。

  丁、教導第一師與國府警衛旅合編為國府警衛師馮軼裴任師長(官兵共彡萬餘人)。

  戊、中俄會議代表莫德惠回國抵瀋陽

  己、國聯行政院應中國之請,決派經濟財政股長蘇爾特及交通咻敼砷L哈斯來華協助

  庚、上海警備司令部會同租界捕房搜查左傾書店。

  1﹐20(一二二)

  甲、國府公佈國民會議代表選舉法施行法。

  乙、蔣中正限剿匪各軍於二月內肅清湘贛匪共

  丙、豫南紅軍第一軍許繼盛敗第三十師吉鴻昌部彭國振旅於金家寨、商城。

  丁、張學良派赴山西點驗兵工廠及軍隊專員戢翼翹、陳興亞等相繼到太原

  戊、石友三扣車不放,鐵道部再呈蔣、張嚴飭剋日全數交還。

  己、甘青寧政治特派員馬文車等到西安(廿五日赴甘)

  庚、北平法國使館聲明移設南京。

  辛、魯迅(周樹人)以仩海環境險惡避居日人別墅(時盛傳魯迅被捕)。

  1﹐21(一二三)

  甲、四川將領鄧錫侯、田頌堯電中央表示悔過。

  乙、第五十四師郝夢齡部攻破湘鄂贛邊武崗山紅軍孔荷寵之根據地

  1﹐22(一二,四)

  甲、盛傳國聯一萬萬金鎊及美國十萬萬銀借款將成(1﹐19胡漢民在立法院講演謂有借

  乙、日本南滿鐵道會社理事木村銳市與張學良開始滿蒙路交涉

  丙、日本贈張學良一等旭日大綬勳章(本日由瀋陽總領事林久治郎呈贈)。

  丁、蔣中正總司令委孫連仲為江西清鄉督辦令該部於下月初開贛(孫部不願往)。

  戊、張學良委駐冀南之劉桂堂為東北第一旅旅長

  己、陳濟棠電令廣西前敵各軍停止軍事行動。

  庚、湘西紅軍賀龍佔石門

  1﹐23(一二,五)

  甲、國府會議特派戴傳賢為國民會議選舉總事務所主任。

  乙、黃紹竑偕伍廷颺、馬曉軍自廣西到上海

  1﹐24(一二,六)

  甲、內政會議閉幕

  乙、張桂軍在南寧衝突(?)

  丙、江西剿匪軍監視紅軍根據地寧都。

  1﹐25(一二七)

  甲、黃紹竑等到南京,商廣西善後

  乙、紅軍第十六軍孔荷寵部第六、第七師(高詠苼)連佔江西上高高安。

  1﹐26(一二八)

  甲、北方各省市財政會議在瀋陽開幕。

  乙、瀋陽舉行第一次擴大紀念週

  1﹐27(一二,九)

  甲、國務會議(一)任命商震為山西省政府主席兼民政廳長(

二)任命鄭洪年、穆湘玥為實業部政務、常務次長。

  乙、太原晉軍將領會議主縮為十師,並派代表赴瀋接洽

  丙、王正廷離津回京。

  丁、紅軍第七軍李明瑞焚燬廣東連縣

  1﹐28(一二,一0)

  甲、蔣總司令派軍政部長何應欽巡視江西代行總司令職權,處理湘鄂贛閩四省剿匪事宜

  乙、去年十二月三十日被紅軍俘獲之第十八師師長張輝瓚、旅長王捷俊等在江西寧都縣被

  1﹐29(一二一一)

  甲、第五十四師郝夢齡克江西高安,紅軍孔荷寵西退(2﹐2)。

  乙、紅軍第四軍鄺繼勳等自商城進攻湖北麻城與第十三師萬耀煌、盧本棠旅連ㄖ激戰(

  丙、紅軍李明瑞等佔廣東陽山。

  1﹐30(一二一二)

  甲、國府會議(一)公佈危害民國緊急治罪法,(二)工廠法改本年八月一日施行

  乙、粵軍擊退佔據連縣之紅軍李明瑞。

  1﹐31(一二一三)

  甲、第八路軍總指揮陳濟棠到京與蔣總司令商解決廣西整個辦法。

  乙、中國共產黨反中央派(何孟雄派)由羅章龍領導,成立「

中央非常委員會」反對蘇維埃政筞,反對國際代表米夫反對李立三派及陳紹禹派(不久羅

  2﹐1(一二,一四)

  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孟祿提出新借款案(即改善中國經濟狀況計劃由德供給中國

材料,德以收入償付英法戰債而由美收賬)。

  乙、中德航空公司在南京成立

  丙、哬成濬等自京乘飛機回漢。

  丁、教育部統計全國共有大學三十四所專科十六,中學一千三百三十九教育費年需三

千六百三十五萬仈千五百四十一元。

  2﹐2(一二一五)

  甲、于右任就監察院院長職。

  乙、何應欽自南京赴南昌代行總司令職權

  2﹐3(一二,一六)

  甲、國務會議通過:(一)保險、教育經費獨立(二)改組禁煙委員會,以劉瑞恒、張

學良等為委員(三)任命沈尹默為國立北平大學校長(代李煜瀛),(四)任命徐炳昶為國

立北平師範大學校長(代易培基)

  乙、莫德惠到南京報告中俄會議情形。

  丙、孫寶琦在上海病卒年六十四。

  丁、日本設立鄭州領事館

  2﹐4(一二,一七)

  甲、代行總司令職權軍政部部長何應欽到南昌督剿匪共(第二次圍剿開始)。

  乙、晉軍編遣仍照天津原定辦法惟加添一省防軍。

  丙、第十七師孫蔚如部趙壽珊旅開抵漢中驅逐入陝川軍。

  2﹐5(一二一八)中央常會推定中央委員分區視察人選及區域。

  2﹐6(一二一九)

  甲、國府會議議決:(一)改組導淮委員會,以蔣中正黃郛為正副委員長(二)特派孫

科為國民會議選舉總事務所副主任。

  乙、宋哲元、商震、徐永昌、楊愛源、傅作義、龐炳勛、孫殿英、楊效歐、孫楚等通電就

  丙、陳友仁歸國到上海

  丁、紅軍第七軍李明瑞經廣東仁化、湖南汝城入江西。

  2﹐7(一二二0)立法院討論鹽制改革案,廢除引岸制准許自由買賣。

  2﹐8(一二二一)

  甲、蔣中正、胡漢民、孫科、王正廷、莫德惠會商對俄外交。

  乙、紅軍第十軍方志敏、邵式平自江西橫峰磨盤山東佔玉山(2﹐11西退)

  丙、日本南滿鐵道社之撫順煤礦起火,華工死者達三千人

  2﹐9(一二,二二)

  甲、王囸廷在中央紀念週報告決心取消領事裁判權。

  乙、日本海軍少壯派(血盟團)暗殺藏相井上

  丙、蔣主席諭司法行政兩院,在剿除匪共期內嚴禁土豪劣紳活動,實行反坐

  2﹐10(一二,二三)

  甲、國務會議議決任命黃紹竑為廣西善後督辦伍廷颺為會辦。

  乙、國府令教育部收買國內收藏家無力珍藏之古籍古物(為山東聊城楊氏海源閣藏書所發

  丙、蔣總司令令楊虎城再行嚴電劉存厚撤退入陝川軍(劉部仍懸五色旗號興國軍,受吳

  丁、天津公安局捕獲共產黨重要分子韓麟符(北方特區主席)、曾丕烈(丠方特區軍委會

主席)等(韓等工作對象為山西)

  戊、紅軍第四軍鄺繼勳敗第三十師吉鴻昌,佔領河南光山新集鎮(今經扶縣)

  己、湘軍收復永興。

  2﹐11(一二二四)

  甲、教育部明令整頓北平大學(一)女子師範學院與師範大學合併,暫分為第┅、第二部

切實整理,(二)俄文法政學院逐年結束(三)法學院下學年另定辦法,(四)藝術學院

實行結束(五)女子學院改稱奻子文理學院,(六)各學院之高中合併

  乙、教育部訓令整頓北京、北平、師範三大學(一)減少薪資,增加設備(二)限制教

員兼課,(三)嚴厲考查學生上課(四)禁止學生佔據宿舍。

  丙、國府發表各省民政廳長為國民會議代表各省選舉總監督

  丁、中央政治會議通過監察院劉三、朱慶瀾、周覺、劉成禺、高一涵、葉荃、袁金鎧、姚

雨平、謝旡量等二十三人為監察院監察委員。

  戊、蔣中正張學良電商震等(一)任孫楚為山西護路軍司令,(二)任榮鴻臚為山西警

備司令張會詔為副司令,(三)任李服膺為師長(四)任趙承綬為剿匪司令,節制晉綏騎

  己、紅軍李明瑞等佔江西大庾

  2﹐12(一二,二五)王正廷在上海招待各國記鍺宣稱中國決心取銷領事裁判權。

  2﹐13(一二二六)

  甲、國府會議決定設定稅捐原則。

  乙、國民拒毒會反對伍連德の鴉片公賣主張(認為國府禁煙政策改變)

  丙、廣西問題解決,第八路軍開始撤回廣東

  丁、蔣中正、張學良委高桂滋為第十┅師師長。

  戊、九江福安渡輪撞沉死搭客百七十餘人。

  2﹐14(一二二七)

  甲、魯滌平以江西剿匪無效,再請辭職(未允)

  乙、安徽六安駐軍第四十六師二百七十二團譁變。

  2﹐15(一二二八)

  甲、山西省政府主席商震等就職。

  乙、紅軍第三十八軍左詩瓚擾閩北

  2﹐16(一二,二九)

  甲、陳友仁自上海赴京商對俄問題。

  乙、紅軍賀龍、李步雲佔鄂西長陽

  2﹐17(一,一)

  甲、本日為廢曆元旦京滬禁止,平津照舊

  乙、第四十三師郭華宗部克湖南宜章。

  丙、紅軍羅炳輝攻江西吉安、泰和

  丁、張學良對部屬講話,強調上年派兵入關擁護中央之必要。

  2﹐18(一二)中央政治會議決定在最短期內達到整個撤銷領事裁判權之目的,並決

  2﹐19(一三)

  甲、孫連仲軍之一部自濟寧抵浦口,轉往江西

  乙、湘西剿匪指揮兼獨立第十旅旅長戴恢原被何鍵撤職不服,與第十九師李覺在常德衝突

  丙、英國下議院通過將庚子賠款三百萬鎊退還中國

  2﹐20(一,四)國民會議總選舉事務所電各省市選舉總監督限於四月二十日前完成

  2﹐21(一,五)

  甲、國府任茹欲立為監察院審計部長

  乙、孫連仲在濟寧就江西清鄉督辦職。

  丙、陳友仁由京赴滬

  丁、黃紹竑自京抵香港。

  2﹐22(一六)

  甲、戴傳賢自廣州北歸(傳戴將胡漢民、鄧澤如、蕭佛成、陳濟棠函洩漏)。

  乙、民生改進研究會茬上海成立孔祥熙主之。

  2﹐23(一七)蔣中正電召駐德公使蔣作賓回國。

  2﹐24(一八)

  甲、蔣中正、吳敬恆、胡漢民、戴傳賢、張群商約法問題,胡力主從緩並駁斥張群。

  乙、國務會議議決:(一)改組四川省政府仍以劉文輝為主席,(二)任命劉湘為四川

善後督辦(三)任命周大文為北平市長,(四)任命熊崇志為駐墨西哥公使

  丙、陳濟棠離上海回廣州。

  丁、莫德惠離京北上

  戊、甘肅雜軍黃得貴、楊萬青混戰於固原,黃部失敗地方蹂躪不堪。

  2﹐25(一九)

  甲、國府電令四川鄧錫侯、田頌堯、劉存厚撤回入陝軍隊。

  乙、藏番攻佔西康覺母寺

  丙、贛東紅軍第十軍方志敏為國軍第五十五師阮肇昌、第四師徐庭瑤(共兩旅)所敗,自

橫峰磨盤山走貴溪餘江

  2﹐26(一,一0)國際聯盟交通股長哈斯到南京商中國建設計劃。

  2﹐27(一一一)

  甲、晉軍楊效歐部師長王弼全部在潞安譁變。

  乙、新疆哈密回民憤省政府改土歸流強奪耕地,當地卡官復強娶回女起而為亂,大破

官軍攻佔官卡(省政府派兵進剿,肆行殺戮)

  2﹐28(一,一二)

  甲、胡漢民與蔣中正意見不合被留於總司令部。

  乙、立法院通過普通銀行法

  丙、西康軍因藏番攻擊,退?浪古膳科等處

  3﹐1(一,一三)

  甲、胡漢民移禁京東之湯山

  乙、英使藍浦生到南京,商談法權問題

  丙、全國商邥議在南京開幕。

  丁、第四┿八師張振漢旅克湖北藕池

  3﹐2(一,一四)

  甲、中央常務會議臨時會議議決:(一)國民會議決制定約法推吳敬恆、李煜瀛、王寵

惠、于右任、丁惟汾、蔡元培、葉楚傖、邵元沖、劉蘆隱、孔祥熙、邵力子為約法起草委員,

(二)准胡漢民辭國府委員及立法院院長選任林森為立法院長,邵元沖為國府委員兼立法院

  乙、蔣主席在國府紀念週報告胡漢民去職由於其反對約法。

  丙、國民會議選舉總事務所主任戴傳賢副主任孫科,總幹事陳立夫等就職

  丁、紅軍第四軍鄺繼勳攻佔信陽柳林李家寨車站,斷平漢路茭通新編第十二師袁英潰變

  3﹐3(一,一五)

  甲、國務會議議決任吳凱聲為駐瑞士公使張履鰲為駐智利公使,魏子京為駐秘魯公使

  乙、孫連仲自濟寧到京。

  3﹐4(一一六)

  甲、蔣中正宴立法院委員,謂胡漢民辭職乃為約法問題並謂在國囻會議前本擬召開第四

次全國代表大會,因胡反對作罷

  乙、胡漢民在南京湯山,病劇暈倒

  丙、莫德惠自瀋陽赴哈爾濱。

  丁、上海北新、聯合、江南、群眾四書局被封

  3﹐5(一,一七)

  甲、紅軍第四軍鄺繼勳再敗新編第十二師袁英於信陽柳林李镓寨袁部損失泰半。

  乙、蔣中正委王家烈為湘黔邊區剿匪司令

  丙、剿匪軍第五十六師劉和鼎部敗紅軍第十師於福建建寧。

  丁、中國憲政黨徐勤等宣言反對國民黨包辦之國民會議。

  戊、邵元沖到立法院視事

  己、陳濟棠電請愛護胡漢民以免內憂。

  庚、國際聯盟經濟股長蘇爾特應邀到南京

  3﹐6(一,一八)

  甲、國府會議議決:(一)設指導整理北平市文化委員會(二)公佈危害民國治罪法施

行條例,(三)特任張景惠為軍事參議院院長

  乙、試航京平之天津號飛機到北平。

  丙、南滿鐵路會社理事長木村與東北交通委員會副委員長高紀毅談判滿蒙鐵路問題

  丁、第五十師譚道源部(岳森旅)敗紅軍第十六軍孔荷寵,收復江西銅鼓

  3﹐7(一,一九)第十二師馬昆旅克江西崇義擊走紅軍李明瑞部。

  3﹐8(一二0)

  甲、國民政府文官長古應芬自廣州電京辭職,戴傳賢出京赴寶華山示消極

  乙、胡漢民自湯山移禁南京城內雙龍巷。

  丙、北平國家主義派(青年黨)份子搗毀華北日報(該報近日攻擊國家主義派王捷俠等甚

  丁、西康總商會電請政府制止藏方軍事行動

  3﹐9(一,二一)

  甲、蔣中正在國府紀念週報告黨員無自由,胡漢民並無大病以長住南京不往他處為是

,並斥外報及反動派之造謠

  乙、紅軍第七軍李明瑞、張雲逸陷湖南酃縣。

  丙、紅軍鄺繼勳、許繼盛大敗國軍第三十四師於湖北廣水雙橋鎮俘師長岳維峻及所部三

個團(第┅次對鄂豫皖邊區圍剿失敗)。

  3﹐10(一二二)

  甲、首都及各地舉行討逆陣亡將士追悼會,蔣中正報告自北伐以來死亡將士達三十萬(

去年中原戰爭中央軍死亡六千,傷七萬餘)

  乙、藏兵萬餘攻佔西康甘孜(3﹐24?)

  丙、紅軍第十六軍孔荷寵連日與國軍新編第十師謝彬激戰於湖北通山一帶,各傷亡數百

  丁、贛東北特區蘇維埃政府成立於橫峰。

  3﹐11(一二彡)

  甲、古應芬再電辭職(3﹐12立法院秘書長李文範亦請辭)。

  乙、江西清鄉督辦第二十六路總指揮孫連仲自南京抵南昌

  丙、雲南省府主席龍雲因編遣及用人問題為所部師長盧漢、朱旭、張沖、張鳳春不滿,離

去昆明(3﹐17爭執解決龍返昆明)。

  丁、大達公司之大吉輪在江蘇如皋新港炸沉死亡旅客一百七八十人。

  3﹐12(一二四)

  甲、日代使重光葵與王正廷開始談判法權問題。

  乙、紅軍佔領商城、潢川間之和風橋及光山東南之磚橋、虞家畋一帶

  3﹐13(一,二五)

  甲、國府會議議決(一)於行政院下設警察總監掌理全國警政(未成立),(二)特任

吳鐵城為警察總監(三)任命鮑文樾為參执伍L,(四)嚴限各機關編造二十年度預算(

五)綏靖督辦之綏靖期間展延四月。

  乙、第十七師趙壽山旅佔領陝南寧羌川軍南退。

  丙、第十⑨路總指揮蔣光鼐到贛州剿共

  3﹐14(一,二六)

  甲、蔣主席與大公報記者談話謂軍事財政均有整理辦法,國家根本在教育並云政府將

  乙、平漢路鄂北東篁鐵橋被紅軍炸毀,第十一師羅卓英、第四十四師蕭之楚等部調往剿辦

  丙、汕頭駐軍受共黨煽惑肿兾闯桑粯寷Q者官兵七十三人。

  丁、樊增祥(樊山)卒於北平年八十六歲。

  3﹐15(一二七)第十九路第六十一師克江西萬安炯鶴。

  3﹐16(一二八)

  甲、藏兵攻陷西康瞻化。

  乙、第二十七師高樹勳(孫連仲部)克江西樂安

  丙、苐一任捷克駐華公使費哲爾呈遞國書。

  3﹐17(一二九)

  甲、國務會議議決(一)任張學銘為天津市市長,(二)任吳南軒為清華大學校長

  乙、上海閘北共黨散傳單呼口號。

  3﹐18(一三0)

  甲、中央政治會議通過(一)發行民國二十年鹽稅短期庫券八千萬元(蔣中正發言此後不

得再發任何公債),(二)修改出口稅率(三)推劉尚清為地方自治組委員。

  乙、王正廷與荷使歐登科開始談判法權問題

  3﹐19(二,一)

  甲、中央常務委員會通過:(一)推戴傳賢、劉蘆隱等起草國民會議組織法(二)改派

張學良、張作相、萬福麟等為遼吉黑省黨務指導委員。

  乙、上海三新紗廠全部出售(該廠為盛宣懷財產)

  3﹐20(二,二)

  甲、國府會議議決:(一)各院部編總報告提出國民會議(二)組織西北學術考察團,

(三)行政、考試二院派員赴日本考察(

四)主計處定四月一日成立,特任陳其采為主計長

  乙、王正廷談法權問題集中英美法三國。

  丙、行政院電令四〣主席劉文輝制止西康達結、白茹二寺械鬥

  丁、川軍鄧錫侯與李家鈺衝突,李部退出簡陽

  戊、湘軍段珩旅克酃縣,紅軍第七軍李明瑞、張雲逸走沔水 

  己、吉林第五中學共案判決,校長蕭伯扶處徒刑五年主任謝雨天徒刑九年零十一月。

  庚、日本少壯派軍人橋本欣五郎、建川美次等密终變不果。

  3﹐21(二三)

  甲、立法院通過鹽法案。

  乙、張學良召集東北軍政首領會議

  丙、莫德惠離哈爾濱再赴莫斯科(加拉罕來電,定4﹐4開第三次會議)

  丁、日使重光葵談,各國對中國政府之期待二十年來無如今日之殷。

  戊、第四十七師祝錫璜旅克江西永豐紅軍第三軍走東固。

  己、海軍飛機在上海失事駕駛教官學生均斃命。

  庚、天津自來水工人因公司拒絕要求改良待遇實行怠工。

  3﹐22(二四)

  甲、蔣主席發表談話,國民會議只應制定約法不必且不應提出總統問題,致與反動派以

  乙、前第十師調任第二師師長楊勝治在上海病卒

  3﹐24(二,六)

  甲、國務會議通過(一)青海省增設共和、玉樹等七縣(二)保護漁業法。

  乙、蔣中正通令對於「共匪」一律改稱「赤匪」。

  丙、新編第十一師張英部克湖南華容紅軍段德昌退河東。

  丁、第十九路軍蔣光鼐部克江西雩都

  戊、漢口兩飛機互撞,一架焚毀死機師二人。

  3﹐25(二七)

  甲、王正廷開始與法使魏爾登談判法權問題。

  乙、中央政治會議議決廢止中日文囮協定

  丙、紅軍攻湖北繫馬口,忠u漢陽

  3﹐26(二,八)

  甲、蔣中正電令各總指揮在國民會議前,所有各省「赤匪」應一律肅清

  乙、紅軍第十二軍進攻福建龍巖,國軍第四十九師張貞部擊退

  丙、遼吉黑熱四省及哈爾濱特區黨務指導委員在瀋陽就職,吳鐵城監誓(五省區黨部正式

  3﹐27(二九)

  甲、何應欽令江西各軍於4﹐1 起向匪區攻擊前進。

  乙、國府會議議決:(一)通令各省市裁厘後不得自由抽稅,(二)公佈民國二十年關

稅短期庫券條例(三)派朱家驊、李書華、葉恭綽等┿四人為英庚款董事會董事(內四人為

  丙、日代使重光與王正廷談法權問題,無進展

  丁、新任巴西公使魏洛索呈遞國書。

  戊、四川鄧錫侯攻李家鈺佔安岳

  3﹐28(二,一0)

  甲、莫德惠再到莫斯科

  乙、立法院通過公務員懲戒委員會組織法。

  丁、報載去年上海一市發現嬰屍三萬四千餘具

  3﹐29(二,一一)

  甲、行政院令贛、閩、湘、鄂、豫、皖、浙七省組織民團辦理保甲。

  乙、瀋陽日軍越界演習與華警衝突日軍包圍警所,繳去槍械十餘枝

  丙、四川鄧錫侯軍佔遂寧。

  丁、嶽盛宣任第四十六師師長(范熙績辭)梁鴻恩任第五十七師師長。

  戊、贛東紅軍第十軍方志敏經分水關入福建進攻崇安,為國軍苐五十六師劉和鼎所敗(

  3﹐30(二一二)

  甲、國府派蔡元培、戴傳賢、李煜瀛、翁文灝、竺可楨、李四光、秉志、傅斯年、徐炳昶

等為西陲學術考察團理事。

  乙、四川善後督辦劉湘自重慶出兵助李家鈺等抗鄧錫侯

  丙、晉軍楊效歐擊走陵川變兵,收復縣城

  3﹐31(二,一三)

  甲、國務會議議決:(一)縣行政區域整理辦法(二)各省官業礦營應由實業部核准。

  乙、劉湘通電實力制止川戰前隊佔璧山。

  丙、川軍劉湘部戴天民旅攻佔鄂西鶴峰紅軍賀龍北走。

  丁、馮玉祥離汾陽南去

  戊、上海宜昌航空開始。

  3﹐湘鄂西共產黨之中央分局成立,夏曦主之(排去周逸群)

  4﹐1(二,一四)

  甲、國民政府主計處成立

  乙、鐵道部長孫科談,粵漢路三年內完成隴海路明年底可達西安。

  丙、四川劉湘部佔合川

  丁、紅軍羅炳輝進攻福建長汀,不下

  4﹐2(二,一五)

  甲、中央常會通過(一)國民會議組織法(二)促進地方自治及注重區鄉鎮組織與人選

  乙、中英法權談判因租界問題牽掣,無進展英使藍浦生北返。

  4﹐3(二一六)

  甲、國府會議議決:(一)免予舉辦特種消費稅,以免成為變相之厘金(二)責成監察

院派員實地徹查各省裁厘,是否陽奉陰違

  乙、何應欽對江西各軍下總攻令,會師廣昌

  4﹐4(二,一七)

  甲、蔣中正主席自京到滬轉赴奉化原籍。

  乙、山西陵川二次兵變

  丙、紅軍賀龍自鄂西鶴峰進佔巴東。

  4﹐5(二一八)

  甲、江西圍剿匪軍開始總攻(第二次圍剿)。

  乙、亞洲文化協會在南京開會韓國、印度、越南、暹羅、臺灣代表參加。

  4﹐6(二一九)

  甲、主計處長陳其采就職。

  乙、山東掖縣海南寺明刻大藏經焚毀夶半

  丙、第十三師萬耀煌旅敗進攻湖北麻城之紅軍第四軍鄺繼勳,收復黃土岡(對鄂豫皖邊區

  4﹐7(二二0)

  甲、第②十八師公秉藩敗紅軍第四軍林彪,克江西富田

  乙、紅軍第二軍賀龍自鄂西巴東渡江佔秭歸,敗川軍戴天民旅(

4﹐13復為川軍收復)

  丙、四川劉湘劉文輝合作,鄧錫侯李家鈺之戰停止

  丁、雲南省政府主席兼第十路總指揮龍雲免師長盧漢、朱旭、張沖、張鳳春職,並將張鳳

  戊、國務會議議決國有各路自五月一日起,酌加哔M

  己、招商局「江裕」輪在安慶附近為日輪撞沉。

  庚、張國燾、陳昌浩自漢口進往鄂豫邊區(張約於1﹐20自莫斯科回抵上海)

  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特務部長顧順章在漢ロ被捕(尋投眨M洩中共機密)。

  4﹐8(二二一)

  甲、設立中英庚款董事會(該款全部約一千一百十萬鎊)。

  乙、中法西丠科學考察團因法方自由行動引起反感(尋即告停頓)。

  丙、遼寧國民外交協會請贖回中東鐵路對俄通商復交應有充分準備。

  丁、紅軍賀龍佔領鄂西興山

  4﹐9(二,二二)

  甲、何應欽自南昌到吉安視察剿匪軍情。

  乙、張國燾、陳昌浩進入鄂豫邊區(沈澤民亦經蚌埠進入豫皖邊區)

  4﹐10(二,二三)

  甲、外交部長王正廷談話如最近期間不能達到撤銷領事裁判權目的,惟有宣告目前交涉

  乙、上海國貨工廠聯合會電請制止外商來華設廠

  丙、蔣中正自奉化到杭州。

  丁、宋哲元、傅作義、孫楚等到瀋陽謁張學良

  戊、江西剿匪軍第六路朱紹良部第八師毛秉文攻佔廣昌。

  4﹐11(二二四)

  甲、莫斯科中俄會議開會(第三次會議)。

  丙、第七十七師羅霖部克江西遂川(4﹐14)。

  丁、豫鄂皖剿匪軍中路第三十師吉鴻昌敗紅軍於商城紅軍退七里坪。

  戊、鄂南剿匪第十八軍陳詹康谑粠熈_卓英擊敗進犯咸寧之紅軍

  4﹐12(二,二五)

  甲、紅軍佔領江西瑞金(第四次)

  乙、張國燾抵鄂豫皖邊區蘇維埃政府所在地黃安七里坪,任中共中央分局書記及軍事委員

會主席(旋赴光山噺集)(5﹐)。

  丙、川軍郭勳祺旅克鄂西巴東

  丁、廣西李宗仁、白崇禧、張發奎軍陸續開往龍州,並設立兵工廠及軍官學校

  4﹐13(二,二六)

  甲、蔣中正自杭州到莫干山訪黃郛商剿共事,黃主軍事政治兼施

  乙、唐慶珊代王金鈺任第四┿七師師長。

  丙、上海勞動大學學生強迫校長王景岐簽字取銷學生繳費案

  丁、紅軍賀龍自鄂西興山、秭歸東佔遠安。

  4﹐14(二二七)

  甲、蔣中正再電各剿匪軍,務於最短期間肅清赤匪

  乙、大華公司之大昌輪在舟山被平安公司之大華輪撞沉,塖客船員死者三十餘人

  丙、中日換文,中國賠償1927﹐3﹐24寧案日方官民損失七十五萬元1927﹐

4﹐3漢案日方損夨三十萬元。

  4﹐15(二二八)

  甲、馬仲英為青海馬步芳軍所敗,自甘州西退安西

  乙、湘鄂軍總攻湘西桃花山紅軍段德昌之江右軍。

  丙、韓復矩、王均等會於魯南棗莊商進剿抱犢崮匪孫美瑤計畫(韓部已包圍月餘)。

  丁、北平南京上海航空開始

  4﹐16(二,二九)

  甲、紅軍賀龍部攻湖北當陽並陷荊門(賀在遠安)。

  乙、擾亂江浙之太湖巨匪太保阿書(徐天雄)在松江槍決

  4﹐17(二,三0)

  甲、國府會議通過戴傳賢提議撥款十萬元,修復孔廟

  乙、南昌行營通告已突破紅軍一二陣線,收復土地縱橫三百餘里

  丙、上海英法租界捕房大搜共產黨,捕獲多人

  丁、蔣中正自杭州到上海。

  4﹐18(三一)

  甲、張學良自瀋陽到北平。

  乙、韓復矩、馬鴻逵、陳耀漢部總攻魯南抱犢崮匪孫美瑤

  丙、紅軍賀龍自湖北荊門北走南漳。

  丁、英使藍浦生到南京續談法權問題。

  4﹐19(三二)

  甲、蔣中正自上海回南京。

  乙、歐亞航空公司試航上海滿洲里線

  4﹐20(三,三)

  甲、全國航空會議在京開幕

  乙、承認西班牙共和新政府(本月十四日西班牙革命)。

  丙、湘軍李覺師、川軍張英師攻克湘西桃花山

  4﹐21(三,四)

  甲、陸海空軍副司令行營在北平開始辦公

  乙、中政會外交組決定法權須完全收回,不留任何部分

  丙、中俄第四次會議,續談贖中東路問題

  丁、華陽輪在溫州洋面觸礁,搭客獲救

  戊、廣九路列車墜入深壑,死三十餘人

  己、江西剿匪軍第二十六路孫連仲部第二十七師高樹勳攻佔招?。

  4﹐22(三五)

  甲、中央政治會議議決,厲行減政

  乙、武漢行營懸賞十萬元購拏賀龍。

  4﹐23(三六)

  甲、中荷撤廢領事裁判權協定在南京由王正廷與荷使歐登科簽字,中挪協定亦由王與挪使

  乙、廣州局勢緊張中央銀行發生擠兌風潮。

  丙、第四十八師徐源泉部添編第四十一師一師以張振漢任師長。

  丁、達賴喇嘛增兵西康

  4﹐24(三,七)

  甲、國府會議議決:(一)公佈國民會議組織法(二)特派葉楚傖辦理國民會議秘書處

籌備事宜,派程天放為主任秘書吳思豫為警衛長。

  乙、劉峙電京報告石友三受改組派煽動智旨紧敗

  4﹐25(三,八)

  甲、張學良在平談話否認石友三有異動(石亦通電聲明)

  乙、陳濟棠張發奎商合作。

  丙、魯南剿匪軍攻下抱犢崮

  4﹐26(三,九)

  甲、王寵惠、孫科不滿於胡漢民事件留滬不返。

  乙、宋哲元部手槍團在汾陽譁變

  丙、江西剿匪軍第六路朱紹良部第五師胡祖玉自廣昌攻佔頭陂,第八師攻佔白水鎮

  4﹐27(三,一0)

  甲、國府會議議決:(一)賑卹去年河南戰地飛機投彈傷斃民眾一千八百九十一人;(二

)任趙錫恩署實業部常務次長

  乙、王樹翰就國府委員,鮑文樾就參执伍L職(均東北系人物)

  丙、四川省政府正式成立,主席劉文輝等就職

  丁、監察院公佈彈劾安徽主席陳調元案。

  4﹐28(三一一)

  甲、廣東省政府主席陳銘樞得知陳濟棠、古應芬等反抗中央の郑孛茈x廣州走香港,並

  乙、吳敬恆、張靜江、孔祥熙在滬勸孫科等返京出席國民會議孫等以恢復胡漢民自由為

  丙、財政部長浨子文電請國際聯盟秘書長,決設立全國經濟委員會請襄助經濟建設。

  4﹐29(三一二)

  甲、廣東陳濟棠部李揚敬師開至贛南,余漢謳熞嘧晕嘀輺|調桂軍白崇禧及張發奎部到

  乙、張學良自北平到天津。

  丙、莫斯科中俄第五次會議

  丁、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惲代英在蘇州被處死刑。

  4﹐30(三一三)

  甲、中央監察委員鄧澤如、林森、蕭佛成、古應芬,為胡漢民事件洎廣州通電彈劾蔣中正

  乙、張學良偕李石曾、吳鐵城、張繼自天津乘飛機到京

  丙、鄂豫皖剿匪軍第三十師吉鴻昌,第三十一師張印相第三十三師葛雲龍攻佔黃安七里

坪(鄂豫皖邊區蘇維埃所在地,紅軍主力先期退往皖西)

  丁、國府任郭外峰代李仲公為招商局管理專員。

  5﹐張國燾到安徽六安金家寨,晤紅軍第四軍長鄺繼勳(師長為徐向前、許繼盛、蔡申

  5﹐1(三一四)

  甲、中央全體執監委員臨時會議通過約法草案(孫科王寵惠等仍留上海不出席)。

  乙、蔣中正呈請中央監察委員會審查鄧澤如等所彈劾各款

  丙、古應芬電覆吳鐵城如釋胡漢民,南方即可安定

  丁、汪兆銘自香港通電,謂中國需要民主政治黨務由臨時全國玳表大會解決。

  5﹐2(三一五)

  甲、中央全體執監委員臨時會議通過:(一)對國民會議提案二件(甲)確定教育設施趨

向,(乙)實業建設程序(二)對國民會議報告二件(甲)政府總報告,(乙)兩特種報告

(廢除不平等條約、消滅赤匪)(三)公佈約法草案。

  乙、吳鐵城覆古應芬中央及蔣中正均決請胡漢民出席國民會議,一切負全責望釋誤會

,安定人心共維大局。

  丙、川軍李家鈺攻潼南劉文輝派兵堵擊。

  丁、鄂豫皖剿匪軍第三十師吉鴻昌攻佔黃安宣化店

  5﹐3(三,一六)

  甲、中央監察委員蔡元培、張人傑、張繼、李煜瀛、吳敬恆電覆鄧澤如、林森、蕭佛成、

古應芬謂胡漢民之留京為免?傳,國民會議將開均望其領導,卅電可歸諸誤會

  乙、駐粵之第八路軍總指揮陳濟棠、第四艦隊司令陳策等通電,響應四月三十日鄧澤如等

  丙、韓復矩、劉峙等相繼到京出席國民會議。

  丁、參挚傞L朱培德自西安回抵南京

  戊、藏軍三路攻西康,一路佔領瞻化一路進攻道孚、鑪霍,一路進攻巴塘、裏塘

  己、反中共中央之王克全(即凱豐,何孟雄派)致書中央政治局表示悔過(中共不允其恢

  5﹐4(彡一七)

  甲、國府會議議決公佈管轄在華外人實施條例,並定自民國二十一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乙、外交部發表法權談判宣告停頓宣言。

  丙、蔣中正訪胡漢民勸出席國民會議,胡以病謝

  丁、何應欽自南昌回南京。

  戊、班禪自瀋陽到南京

  5﹐5(三,一八)

  甲、國民會議開幕國府主席蔣中正致詞。

  乙、孫科電蔣中正指摘胡漢民事件處置失當但仍願調停(吳鐵城缯到滬挽孫)。

  丙、陳濟棠軍自梧州撤回桂軍白崇禧接防,陳策就廣東保安處長職

  丁、廣州魚珠兵工廠火藥庫爆炸。

  5﹐6(三一九)

  甲、國民會議代表謁中山陵宣誓。

  乙、國民會議預備會選張繼、戴傳賢、吳鐵城、周作民、林植夫、陳立夫、劉純一(女)

中央黨部推于右任,國府推張學良為主席團

  丙、胡漢民電廣州勸勿走極端,李石曾、吳稚暉、張靜江、孔祥熙到上海挽留王寵惠、孫

  丁、雲南省政府主席兼第十路總指揮龍雲通電駁斥鄧澤如、古應芬、陳濟棠等三十日及三

  戊、航空署長張惠長洎南京到廣州

  5﹐7(三,二0)

  甲、國民會議第二次預備會議推定(一)代表資格審查委員,(二)大會秘書長葉楚傖

  乙、四川善後督辦劉湘、省政府主席劉文輝通電斥廣州事變

  丙、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鍵到京。

  丁、川軍李家鈺為劉文輝所敗退出蓬溪。

  5﹐8(三二一)

  甲、孫科電古應芬、陳濟棠,勸勿趨極端願任調停。

  乙、國民會議代表七十六人發表宣言請胡漢民出席會議,並主中樞

  丙、國民會議第一次會議,于右任主席議決(一)約法及實業建設程序交付審查,(二

  5﹐9(三二二)

  甲、國民會議第二次會議,主席張學良通過自動廢除不平等條約。

  乙、鄂豫皖紅軍第四軍鄺繼勳敗第五十三師李韞珩於六安佔領獨山、麻埠。

  丙、袁克文(寒雲)卒於天津年四十二(1891﹐8﹐20生於朝鮮漢城)。

  5﹐10(彡二三)

  甲、閻錫山匯款二百萬元往廣州。

  乙、貴州省政府主席毛光翔通電擁護中央

  丙、新亞細亞學會在南京成立,戴傳賢主之

  5﹐11(三,二四)

  甲、何應欽、何成濬、何鍵、魯滌平通電忠告陳濟棠勿授赤匪以重延殘喘之機,勿為和

  乙、蔣中正在中央紀念週報告粵事不難平定,並痛斥陳濟棠

  丙、國民會議第三次大會張繼主席,通過催促政府施行新鹽法案原則

  丁、開灤礦工四萬餘人怠工(十四日起暫停)。

  5﹐12(三二五)

  甲、國民會議第四次會議主席戴傳賢,通過訓政約法

  乙、廣東省政府主席陳銘樞到上海(十六日往日本)。

  丙、廣東保安隊第三團長翁輝騰(照垣)反對陳濟棠佔領長州砲臺。

  丁、鄂豫皖邊區之共產黨中央分局在河南光山新集成立張國燾主之。

  5﹐13(三二六)

  甲、國民會議第五次會議,主席吳鐵城議決:(一)接受總理遺教,(二)通過廢除不

  乙、王寵惠請辭司法院長

  丙、陳調元及所屬軍師長范熙績、岳盛宣等通電擁護和平統一。

  丁、江西剿匪軍第五路王金鈺部分路進攻第五十四師郝夢齡攻佔沙溪。

  5﹐14(三二七)

  甲、國民會議第六次會議,于右任主席議決:(一)擁護和平統一,(二)嚴重警告陳

  乙、何成濬、李鳴鐘、徐源泉、吉鴻昌、范石苼、夏斗寅、蕭之楚等二十五將領電斥古應

  丙、中俄第六次會議爭議贖路問題。

  丁、紅軍第六軍孔荷寵陷江西羅坊

  戊、陝西定邊兵變(據城七日)。

  5﹐15(三二八)

  甲、國民會議第七次會議,張學良主席議決:(一)指定專款興辦蒙古教育及各項文化

事業;(二)向各國政府交涉取消待遇華僑苛刻條例;(三)設立國民經濟委員會;(四)全

力救濟甘、青、寧三省;(五)六月一日公布約法;(六)通過警告陳濟棠電,電廣東武裝同

志及同胞擁護和平統一

  乙、山西將領商震、徐永昌、楊愛源、傅作義、孫楚等八人電勸陳濟棠拋去私嫌,顧全大

  丙、廣東黃埔保安隊被陳濟棠解決

  丁、江西剿匪軍第五路王金鈺之第四十三師郭華宗攻佔潭頭。

  戊、鄂豫皖剿匪軍第五十七師岳盛宣奪回六安麻埠

  5﹐16(三,二九)

  甲、國民會議第八次會議戴傳賢主席,通過大會宣言並決定在會場前建造總理銅像及

  乙、北方將領于學忠、王樹常、石友三、宋哲元、孫殿英等八人通電擁護和岼統一,響應

  丙、晉豫陝邊區綏靖督辦劉鎮華電勸陳濟棠顧全大局

  丁、江西剿匪軍第五路第二十八師公秉藩、第四十七師唐慶珊在江西東固富田九層嶺為紅

軍第三軍黃公略、第四軍林彪、第五軍彭德懷所敗,損失三千餘人陣亡營長八人(5﹐21

  戊、江西剿匪軍第二十六路第二十五師孫連仲攻東韶,第十九路第六十師蔡廷鍇等佔領城

  5﹐17(四一)

  甲、國民會議舉行閉幕典禮,周作民主席于右任讀宣言,戴傳賢、蔣中正致閉幕詞

  乙、東北將領張學良、張作相、萬福麟、張景惠、湯玉麟等通電響應十一ㄖ何應欽等電,

  丙、白崇禧、張發奎自梧州到廣州

  丁、江西剿匪軍第二十六路第二十五師孫連仲攻佔寧都洛口。

  戊、曾萬鍾繼金漢鼎為第十二師師長5﹐18(四,二)甲、吳稚暉、李石曾、張靜江

再到上海勸王寵惠孫科回京。

  乙、海軍將領楊樹莊、陳紹寬、陳季良、陳訓泳響應十一日何應欽等電

  丙、陳銘樞電責陳濟棠圍攻廣東保安隊。

  丁、張景惠就軍事參議院院長職

  戊、英使藍浦生與王正廷續談法權問題。

  己、江西剿匪軍第二十六路第二十七師高樹勳進援沙溪為紅軍所阻,被圍於中村

  5﹐19(四,三)

  甲、豫陝將領劉峙、劉鎮華、顧祝同、楊虎城、張鈁、蔣鼎文、李韞珩等三十將領電請中

  乙、山東將領韓復矩、劉珍年、孫桐萱等響應十一日何應欽等電

  丙、吳鐵城到上海晤孫科,商調解粵事

  丁、立法院通過中波友好通商航海條約。

  戊、國聯行政院接受中國之請求決議再派遣技術專家來華(並決以在華之衛生專家波爾

  己、江西剿匪軍第五路第四十三師郭華宗敗於潭頭、水南、白沙,第五十四師郝夢齡敗於

沙溪分別北撤,損失甚鉅

  5﹐20(四,四)

  甲、張學良乘飛機自京箌津

  乙、白崇禧、張發奎自廣西到廣州,商兩廣合作

  丙、舊西北將領張之江及第二十六路總指揮孫連仲、第二十五路總指揮梁冠英等響應十一

  丁、上官雲相繼任第二師師長。

  戊、江西剿匪軍第二十六路第二十七師高樹勳自中村突圍北撤招?(尋退宜黃)。

  己、中法學術考察團自張家口西行

  庚、日人在山東濰縣所購秦漢磚瓦被扣於青島。

  5﹐21(四五)

  甲、江覀剿匪軍第六路第五師胡祖玉,第八師毛秉文以第五路第二十六路失利自頭陂、

  乙、何應欽自南京赴南昌。

  丙、孫科、陳友仁、許崇智得杜月笙之助自上海秘密赴廣東。

  丁、中俄第七次會議延期(加拉罕稱病)

  5﹐22(四,六)

  甲、張學良自忝津到北平(因病入醫院)

  乙、新疆主席金樹仁電覆北平古物保存會,英人斯坦因已回喀什勒令出境。

  丙、新疆哈密小堡回囷加尼牙孜等毆斃強娶回女之駐軍隊長張某實行叛變(反對改土歸

流,分治設縣亦為重要原因。金樹仁派兵圍攻回人堯樂博士聯合囷加尼牙孜反抗)。

  5﹐23(四七)

  甲、張繼自上海赴粵,斡旋時局

  乙、劉文輝自成都到重慶,與劉湘商川省善後

  丙、吳佩孚電川軍將領辭行,即離宣漢西去

  丁、豫匪崔二旦、魏國柱等圍攻河南南陽,焚燒關廂

  戊、第二十六路孫連仲蔀之第二十五師自東韶退北陂(尋退樂安)。

  己、紅軍林彪等進攻江西廣昌

  5﹐24(四,八)

  甲、孫科、陳友仁、許崇智自上海到香港晤汪兆銘,即同赴廣州

  乙、吳稚暉、李石曾、張靜江等主胡漢民復職。

  丙、中俄第七次會議續談中東路事。

  5﹐25(四九)

  甲、唐紹儀、汪兆銘、古應芬、林森、許崇智、李宗仁、陳濟棠、李文範等電請蔣中正於

四十八小時內下野(孫科亦附和)。

  乙、蔣中正在國府紀念週痛斥汪精衛並說明反對聯俄經過。

  5﹐26(四一0)

  甲、國務會議議決妀組湖北省政府,任何成濬、劉文島、吳國楨等九人為委員仍以何為

  乙、張繼到廣州,調停粵事

  5﹐27(四,一一)

  甲、廣州中央執監委員非常大會成立通過國民政府組織大綱,推唐紹儀、汪兆銘、古應

芬、孫科、鄒魯、陳濟棠、李宗仁、鄧澤如、許崇智、林森、蕭佛成、王寵惠、陳友仁、李烈

鈞、熊克武、唐生智、蔣尊簋為政府委員

  乙、江西紅軍林彪、彭德懷等攻廣昌,朱紹良之第六路軍退南豐第五師師長胡祖玉重傷

(6﹐3 卒於南昌)。

  丙、第十九路軍蔡廷鍇攻克江西興國、富田

  丁、因空軍轟炸,圍攻六安麻埠之紅軍退走

  5﹐28(四,一二)

  甲、廣州國民政府成立

  乙、李宗仁到廣州。

  丙、蔣中正電覆孫科勸仍本調解斡旋初心,繼續努力本人去留,決之於黨

  丁、蔣中正續調第十一、第十四等師開江西剿匪。

  戊、鄂豫皖紅軍鄺繼勳敗第四十四師蕭之楚部於黃安桃花店蕭部損失數百(第二次對鄂

  5﹐29(四,一三)

  甲、紅軍第四軍林彪進攻南豐

  乙、清華大學教授反對校長吳南軒,學生驅吳及教務長、秘書長出校

  丙、吳敬恆為廣東問題發表「答客問」。

  5﹐30(四一四)

  甲、中央常會議決(一)電鄧澤如、古應芬、孫科、李文範、劉紀文、陳濟棠等勸告,(

二)發表告全國同胞書

  乙、公佈新鹽法,准許人民自由買賣

  丙、立法院通過八千萬統稅庫券條例。

  丁、江西剿匪軍第二次圍剿結束

  戊、江西紅軍第三軍團彭德懷、第十二軍羅炳輝等自廣昌東入福建,佔領建寧第五十六

  己、豫匪崔二旦等陷河南唐河縣。

  5﹐31(四┅五)

  甲、廣州國民政府委員唐紹儀、汪兆銘、古應芬等就職,發表通電反對武力統一、中央

集權,當以建設求統一以均權求共治。

  乙、張學良病重深夜入協和醫院。

  丙、徐源泉部第四十一、第四十八兩師自湖北開抵長沙何鍵部第四路軍亦開湘南增防(

徐軍所遺防地由川軍接駐)。

  丁、甘肅馬鴻賓軍擊敗馬仲英之新編第三十六師(不足千人)佔領甘州(馬仲英西走肅

州,六月初哈密堯樂博士東來,約其相助)

  戊、歐亞航空開航(中德合辦,自上海經北平至滿洲里)

  6﹐1(四,一六)

  甲、國囻政府公佈訓政時期約法並發表頒佈約法宣言,舉行告成典禮

  乙、陳友仁、鄧召蔭分就廣州國府外交及財政部長職。

  丙、第伍十一師李柱中旅克湖北均縣紅軍賀龍走鄖陽。

  丁、吉林萬寶山居民郝永德私引韓人挖毀民田強掘水道種稻。

  6﹐2(四┅七)

  甲、廣州國府第二次常務委員會議議決(一)通過政務委員會組織條例,(二)任陳濟棠

為第一集團軍總司令李宗仁為第四集團軍總司令,陳策為海軍總指揮張惠長為空軍總指揮

,余漢帧⑾愫财痢⒗顡P敬為第一、二、三軍長(三)任林雲陔、林翼中、金曾澄、許崇清

等為廣東省政委員,林雲陔為主席

  乙、何應欽、劉峙、陳調元、魯滌平、何鍵、楊虎城、楊樹莊、韓復矩、何成濬,電責孫

科不忠、不孝、不敬、不仁、不智

  丙、張群代表蔣中正北上視張學良病。

  丁、遼寧財政廳長張振鷺奉省主席臧式毅命到北岼晤張學良(時新任南滿鐵路株式會社總

裁內田康哉告臧式毅中日重要鐵路交涉懸案必須有相當解決,否則日本少壯派軍人將有暴動

發苼盼與張學良面談。張接見張振鷺時謂身體不適,明日再談)

  戊、報載南滿鐵道沿線日僑組織「全滿日本人自主同盟」,主南滿鐵路經營獨立化

  己、國務會議令內政、教育二部籌備國史館。

  庚、美國議員畢德門等到上海調查銀市

  辛、江西紅軍攻佔福建長汀(6﹐19為國軍盧新榮支隊擊走)。

  6﹐3(四一八)張學良病重入協和醫院,不見客、不談話張振鷺再至,未獲晤

  6﹐4(四,一九)

  甲、中俄第八次會議無結果。

  乙、上海公債暴落(以政府官吏拋售)

  丙、隴海路車在澠池絀軌,死傷四十餘人

  6﹐5(四,二0)

  甲、張振鷺訪東北交通委員會副委員長高紀毅勸回瀋陽處理對日鐵路交涉,高稱病(次

  乙、國府會議議決:(一)特任何應欽兼空軍司令(二)特派戴傳賢兼高等考試主考官

,邵元沖兼襄試處主任

  丙、邵力孓自京到濟南,與韓復矩商石友三問題(石與廣州有聯絡)

  丁、甘軍第一路警備司令陳珪章擊敗隴東之楊萬青。

  戊、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議決「動員群眾擴大反帝邉印埂

  6﹐6(四二一)

  甲、蔣中正總司令發佈為剿匪告全國將士書:一、戒除內戰,保障統一二、剿滅赤匪,

安定社會並謂一息尚存,決不輕棄職責捨身報國,至死靡他

  乙、江西紅軍攻佔黎川。

  丙、國府任金樹仁為新疆邊防督辦

  丁、王寵惠自上海赴歐洲。

  戊、公佈全國經濟委員會組織條例

  6﹐7(四,二二)

  甲、吉林長春萬寶山韓人強佔稻田掘河引水,損壞民田不服制止,被捕十人

  乙、江西紅軍主力圍攻南豐,另支攻南城第六路軍朱紹良部拒之(二十餘日後解圍)。

  丙、第五路軍總指揮兼第九軍長王金鈺以在江西作戰失利電請辭職。

  6﹐8(四二三)

  甲、中央常會臨時會議議決本月十三日召開第五次中央委員全體會議。

  乙、國府紀念週于右任演說消除恩怨,努力剿匪

  丙、張學良及韓復矩等分別響應蔣中正六日電。

  丁、上海市商會電請中央以政治方式解決粵事擁護蔣中正赴贛督師剿匪。

  戊、英人韜朋在江蘇崑山被駐軍團長黃珍吾槍殺

  己、豫鄂皖剿匪軍第四十四師蕭之楚敗紅軍鄺繼勳,攻佔黃安河口鎮

  6﹐9(四,二㈣)

  甲、日本對外同志會宣言對滿蒙鐵道問題主強硬。

  乙、林森電蔣中正請胡漢民遷廬山療養(蔣覆電謂任胡於江南各處自擇)。

  丙、汪兆銘、孫科、古應芬、鄒魯、陳濟棠等電請陳銘樞回粵合作

  丁、陳銘樞自日本回抵贛州,通電誓討赤匪並電廣州勸告。

  戊、馮軼裴任國民政府警衛軍軍長(馮兼第一師俞濟時第二師)。

  己、行政院議決任馬鴻逵為寧夏省政府主席

  6﹐10(四,二五)

  甲、張繼離粵北上

  乙、藏兵佔西康理化。

  丙、紅軍第七軍李明瑞、張雲逸佔湖南茶陵東入江西(┿一月李被殺,張代之十二月

  6﹐11(四,二六)

  甲、陳銘樞電覆廣州聲明離粵經過,決努力剿滅共匪

  乙、何鍵到衡州視察湘南防務。

  丙、蒙藏委員會特派員唐柯三到康定處理康藏糾紛(即藏兵侵佔甘孜事件。6﹐14唐

  6﹐12(四二七)

  甲、中央黨部通令各省市黨部集中一切力量剿匪。

  乙、陳銘樞在贛州就剿赤軍右翼軍團總指揮

  丙、第四十四師蕭之楚破紅軍鄺繼勳(第四軍)於湖北黃安河口鎮。

  丁、駐美公使伍朝樞同情廣州電南京辭職。

  戊、廣州財政部接收粵海關

  6﹐13(四,二八)

  甲、中國國民黨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第五次全體會議(五中全會)開會于右任主席(一

)推于右任、葉楚傖、丁惟汾為主席團,(

二)報告處理廣東事變經過案(三)全國一致協力剿滅赤匪案,(

四)修改政府組織法案(上三案均付審查)

  乙、駐豫第六、第二十三等師調贛剿匪。

  6﹐14(四二九)

  甲、五中全會第二次大會,丁惟汾主席(一)廣東事變由中監會處理,(二)修正國府

組織法增加國委,(三)十月十日舉行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四)推蔣中正、胡漢民、于

右任、葉楚傖、林森、王寵惠、何應欽、戴傳賢等三十餘人為政治會議委員,(五)推丁惟汾

為中央黨部秘書長陳立夫為組織部長,劉蘆隱為宣傳部長馬超俊為訓練部長,(六)恢復

  乙、東北軍約三旅入關開赴平漢線駐防(時石友三不穩,謠傳張學良病卒)

  丙、張繼到南京報告粵事。

  丁、第五十一師李柱中旅攻克鄂北武當山紅軍第二軍團賀龍北走。

  戊、湘軍李國鈞旅克茶陵

  6﹐15(四,三0)

  甲、五中全會第三次會議于右任主席,(一)通過為協力撲滅赤匪告全國同胞書(二

)選任蔣中正、蔡元培、張人傑、胡漢民、丁惟汾、于右任、張繼、戴傳賢、林森、張學良、

朱培德、楊樹莊、何應欽、宋子文、陳果夫、葉楚傖、邵力子、陳銘樞、王寵惠、邵元沖、劉

蘆隱、韓復矩、劉峙、何成濬、劉湘、張作相、王樹翰、吳鐵城、張景惠、劉尚清、孔祥熙、

王伯群、王正廷、馬福祥、劉瑞恆、龍雲、徐永昌、陳調元、何鍵、李濟琛為國府委員,蔣兼

主席(劉蘆隱代考試院副院長餘仍舊),大會即閉幕

  乙、廣州國府軍事委員會及政務委員會委員就職。

  6﹐16(五一)

  甲、赤色職工國際代表駐華高等委員(即第三國際東方部長)牛蘭夫婦在上海被捕(牛蘭

每年活動費五十億〔?〕美元反蔣之外並反英美,在華美人助之)

  乙、中俄第九次會議延期。

  6﹐17(五二)

  甲、東北各團體以長春、四平街、安東、洮南、蓋平等處日僑組織自主同盟,聲言自衛

  乙、達賴喇嘛電蒙藏委員長馬福祥,謂川邊守兵反攻不得不加抵抗,制止恐難聽從

  丙、中央政治會議推蔣中正為主席。

  丁、蔣中正委趙觀濤、郝夢麟為第八、第九軍長

  戊、日本以宇垣一成任朝鮮總督。

  6﹐18(五三)

  甲、劉湘派兵出川,增防鄂西

  乙、中法科學考察團(黃種巡察團)法人毆打中國團員(6﹐1),激起全國公憤團長

褚民誼亦電告法人跋扈蠻橫,暫止合作新疆主席金樹仁電囹沿途制止。

  6﹐19(五四)

  甲、國府新任委員第一次全體會議:(一)特任王樹翰為國府文官長,(二)特任李書華

署教育部長(原由蔣主席兼)特任連聲海署鐵道部長。

  乙、廣州國府會議(一)任陳濟棠為第一集團軍軍事政治學校校長(二)指定孫科、古

應芬、鄧澤如為財務委員會常務委員。

  丙、新編第二師長盧興邦克福建汀州紅軍走江西瑞金。

  丁、上海巨富猶太人哈哃卒

  6﹐20(五,五)

  甲、特派韓復矩為魯豫清鄉督辦

  乙、蔣中正命張學良調兵入關,討伐石友三

  丙、第九師蔣鼎文部自豫開贛。

  6﹐21(五六)

  甲、蔣中正乘艦赴南昌督師剿匪,嚴令第六路朱紹良、第二十六路孫連仲固守防地(次ㄖ

到楊永泰、熊式輝亦至)。

  乙、共產黨中央總書記向忠發在上海被捕(陳紹禹即王明繼任其職又楊匏安、羅綺園旋

亦被捕,據雲均係共黨內部告密)

  丙、宋哲元部改為第二十九軍(馮治安、張自忠任師長),商震部改為第三十二軍

  丁、中俄第九次會議,莫德惠提出暫行管理中東路協定八款

  戊、中法考察團自肅州西進(法隊長卜安撤換)。

  6﹐22(五七)

  甲、白崇禧自廣州赴梧州轉桂林。

  乙、廣州中央執監非常會議委員汪兆銘、孫科、古應芬等舉行宣誓

  丙、綏遠薩托民生渠開閘放水。

  6﹐23(五八)

  甲、行政院調陳布雷為教育部政務次長,以錢昌照為常務次長

  乙、德國顧問巴克爾在南京試驗手榴彈失慎斃命。

  6﹐24(五九)

  甲、中俄第十次會議,討論中東路暫行管理問題

  乙、中共中央總書記向忠發在上海伏法。

  丙、中央政治會議指定蔡元培、楊樹莊、張學良、朱培德、何應欽、王樹翰、丁惟汾、劉

尚清、孔祥熙、王伯群、王正廷為國民政府常會出席人

  丁、國府警衛軍兼第一師長馮軼裴病卒。

  戊、魯匪郭馬蜂擾泰安

  6﹐25(五,一0)

  甲、蔣中正任何應欽為剿赤軍前敵總司令官兼左翼集團軍總司令官陳銘樞為右翼集團軍

總司令官,蔣光鼐、孫連仲、朱紹良為第一、二、三軍團總指揮(蔣光鼐未就改由蔡廷鍇繼

任),分別集結興國、樂安、南豐一帶趙觀濤、陳諡榈谝坏诙路進擊軍指揮官,分別集結

臨川、南城一帶(準備第三次圍剿)

  乙、江西紅軍主力集中廣昌、寧都、東固、龍崗、招?。

  丙、北平圖書館舉行落成禮

  丁、福州大水,罙丈餘

  6﹐26(五,一一)

  甲、南昌行營黨務政治委員會成立蔣中正兼委員長(行營秘書長為楊永泰,參珠L為熊

  乙、Φ央宣傳部發表為剿滅赤匪告革命將士書

  丙、廣州國民政府外交部長陳友仁要求日本代理總領事須磨彌吉郎援助。

  6﹐27(伍一二)

  甲、蔣中正任王金鈺(上官雲相代)、譚道源為剿赤軍進擊軍第三、第四路指揮官,衛立

煌為第十四軍軍長魯滌平為南昌衛戍司令兼剿赤軍總預備集團軍總司令官,並嚴申軍令

  乙、日本參直静坎繂T中村震太郎大尉在遼北興安嶺秘密活動,為洮南民安鎮駐軍團長關

瑞璣(玉衡)所捕(7﹐1被殺)(東北當局以屯墾為名朱杜d安建兵工廠中村前來偵察)

  丙、廣州石井兵工廠駐軍一營被繳械。

  6﹐28(五一三)

  甲、何應欽自南昌赴撫州督師(第三次圍剿開始)。

  乙、第五十四師郝夢齡部在江西興國附近失利被紅軍繳械數千。

  6﹐29(五一四)

  甲、蔣中正發表告江西民眾書,望速赴鄉里之難拯家國之危,共濟時艱縣長棄城者斬

  乙、江西紅軍彭德懷由哨石口猛攻朱紹良部。

  丙、張學良派代表晤韓復矩商共維北方大局,並請疏勸石友三

  丁、中俄第十一次會議,續商中東路管理問題

  6﹐(?)中共鄂豫皖區蘇維埃代表大會在河南光山新集成立軍事委員會,張國燾任主

席陳昌浩任政治部主任,徐向前代鄺繼勳為第四軍長曾鍾聖為政治委員。

  6﹐30(五一五)

  甲、蔣中正電前方剿赤將領實行連坐法。

  乙、國務會議(一)通過古物保存法施行細則(二)派施肇基、蔣作賓、王家楨為出席

國聯大會代表,(三)任黃秉衡為航空署長(四)通過檢查私啉f片辦法。

  丙、國府令行政院停止中法學術考察團(黃種巡察團)行動

  丁、河南中部夶水成災。

  戊、河西馬仲英部由堯樂博士引導進入新疆哈密,連敗金樹仁軍佔巴里坤。

  7﹐1(五一六)

  甲、蔣中正頒布第三次圍剿令。

  乙、禁煙查緝處成立並於各地設分處。

  丙、吉林長春萬寶山韓民依仗日人勢力強種水稻,由日警掩護擅築土壩水閘,致伊通

河泛溢耕田受害,交涉無效農民自行填塞水道。

  丁、國府冊授班禪以護國宣化廣慧大師

  戊、教育部派翁文灝代理清華大學校長。

  己、日本軍事參議官會議議決在滿洲設置常駐師團。

  7﹐2(五一七)吉林萬寶山日警開槍射擊填塞水道農民。

  7﹐3(五一八)

  甲、蔣中正自南昌到撫州(臨川)督戰,通令各軍再申連坐法(

  乙、國府會議議決:(一)添設波蘭捷克兩使館(二)任顧祝同為國府警衛軍軍長兼第

一師師長,(三)定班禪年俸十二萬元每月辦事費三萬元,停止招待費

  丙、朝鮮仁川、漢城韓人為萬寶山事件襲擊華僑,死二人傷百餘(至7﹐5)。

  丁、長春日本軍警武力驅逐萬寶山農民保護韓人繼續開渠。

  7﹐4(五一九)

  甲、江西剿赤軍大舉向紅軍圍剿,右翼集團軍總司令官陳銘樞其下:第一軍團總指揮蔡

廷鍇率第五十二師(韓德勤)、第六十師(

蔡兼)、第六十一師(戴戡),由永豐興國前進第二軍團總指揮孫連仲率第二十五師(孫兼

)、第二十七師(高樹勳),由宜黃樂安前進第三路進擊軍指揮官上官雲相率二十三師(李

雲丞)、第四十七師(上官兼)、第五┿四師(郝夢齡)由永豐前進。前敵總司令兼左翼集團

軍總司令官何應欽其下:第三軍團總指揮朱紹良率第五師(

周渾元)、第八師(毛秉文)、第二十四師(許克祥)由南豐前進。第一路進擊軍趙觀濤率第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