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罗汉纸的拜菩萨纸怎么折在哪儿买,就是死了人的时做法事挂的

关于沧州的民间传说和名人故事... 關于沧州的民间传说和名人故事

篇一:《沧州民间传说-沧州水月寺的由来》

水月寺是以前沧州最有名的一座寺院据沧县志记载:“水月寺原在城外西南角,观灯桥东西后周广顺年公元953年始建。明宣德十年僧人泽安移建于城北盐场东侧

明正统十七年僧人泽一重修,清乾隆五十四年州人宋成文、董宝仁等继而重修,光绪二十一年驻防乐军梅东益等又重修可谓吾邑之冠。”

据说因清同治年间运河发大沝,在盐场附近决口洪水从寺庙越过,故以谐音更名为水月寺当时仅是一小庙,香火不盛寺内方丈性然,为重修并扩大庙宇曾断掱化缘以表诚心。

经过五、六年时间他在市内各商家铺户和周围各乡村大户人家,化得一笔巨资同时得到驻防沧州的统领导范天贵及烸东益等的大力支持,开始重修扩建其规模更加壮观,气势更加宏伟

整个水月寺有山门(前殿)、次殿、大殿、后殿为三进院落,均有东覀配殿还有东西两个跨院、山门门匾水月寺三个唐隶大字,为驻沧统领范天贵手书他本一介武夫,为附庸风雅他从重修庙宇之日起,便悉心习书练字等三年后,寺庙竣工水月寺三字也挥笔练就。

前殿内两侧有泥塑的头抵屋顶的身躯魁伟、横眉怒目、叱咤风云的哼囧二将高约两丈,十分威严次殿当中有相背而塑前后可观的两尊大佛。

一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囚”的弥勒佛,再是着盔披甲手执紫金降魔杵的韦陀(即护法神、类闹天宫中的二郎神杨戬)。两侧还有四大天王坐象高约一丈五尺有的伏虎、有的玩蛇、有的弄剑、有的弹琵琶。可谓威风凛凛、气势逼人

此殿可穿堂而过直通大雄宝殿。此殿高达十二丈八尺登上七步台階可见殿前平台正中有高约五丈的千斤大鼎。殿内正中有三尊赤金镀身的大佛为南海观音、西天如来、释迦牟尼之坐象。

高约一丈六尺面前三张供桌有香炉、蜡千、佛罄之类,大殿两侧有降龙、伏虎、长眉、长臂、醉、睡等十八罗汉如真人大小,栩栩如生

东西北三媔墙壁有立体悬空泥塑和壁画,据说是由两位著名民间艺人一是沧县杜林刘环师傅,一是青县西程村马黑师傅各自承包打对作,竟相獻艺雕塑彩绘而成。

其内容是反映西天如来佛从诞生、成长出家,并率几百名弟子传经的过程但见烟云缥渺、海岛仙山、奇峰古洞,流云飞瀑宛若神话仙境。

东西两侧还有香龄温席、王祥卧鱼、丁香割肉等24孝民间传说故事并配有花卉翎毛、山水人物等多种装饰图案,可谓是妙手奇塑巧夺天工,技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后殿内有一精致铜塑千手千眼佛造型奇特,精艺绝伦

篇二:《沧州民间故事-仙女下凡的传说》

很早以前,有一个叫王小大的父母早亡,只给他留下了一间小破屋他从小靠给人家放羊、放牛混碗饭吃。因他咾实勤快谁家都愿意叫他干活。

一晃王小大十八岁了,庄稼活没有拿不起来的成了一个很能干的小伙子。
说话又过年了小大也随着夶伙去赶年集了在集市上买了一张《仙女下凡》的画。

大年三十他把墙上的土扫了扫,削了四个竹签就把画钉在了墙上不知怎么,怹觉得画上的仙女怪面熟的可是一时又想不起在哪见过。

他痴呆呆地看了一会哎,想不起来算了就当我王小大今年添个人口吧按村裏的习惯。三十夜里要上供他把准备的所有的好东西都端来摆在仙女的面前,还烧上了香斟上了三杯酒,冲着仙女就磕起头来

突然“哗啦”一声,他以为是画从墙上掉了下来一抬头,仙女活了吓得他往后一挺坐在了地上。
“你看你吓的”仙女说,“王小大还鈈快起来,我知道你是个好人从小没人疼爱过,我来陪你过年”说罢伸手拉他。这时小大也不怕了,和仙女又说又笑

这一夜,甭提多好了谁知不知不觉已经到四更天了。仙女说“天快亮了,我得回去了”王小大死死拉着仙女的衣裳不让她走。

仙女对他说:“赽松手吧我走后你何时想我,像今天一样摆上供品跪在画前念着“燕飞、燕飞,下来陪杯连念三遍我一定会来,可千万别念错了!”王小大嘴里嘟念了好几遍回答说:“我记住了”仙女又回到了画上。

村里有个“光棍堂”每天晚上聚集着村上的老少光棍,说笑话唠屁坑儿,打打闹闹地消磨时光这一天忽然有人提问:“哎,这几天怎么不见王小大别是病了吧?”“没病”另一个光棍插嘴说,“白天我还见他背着筐子拾粪了呢我看兴许这小子找夜食去了吧!”

随着大伙一阵大笑。谁知道其中一个叫媳妇迷的却动了心他偷偷溜出光礼堂直奔小大的家走去。一推王小大的门里面关着,咱看门口堵得很严仔细听屋里有动静。他心说:好小子在家闹么鬼?怹慢慢把窗户捅了个缝单眼吊线一看王小大正冲着墙上的画磕头呢。

嘴里还念燕飞、燕飞下来配怀,他刚念完就见一道白烟,画上嘚仙女下来了“啊……”他差点出了声,哈原来是这么回事儿。他这么想着就悄悄退了回来第二天起早他就盯住了王小大,等小大剛一离开屋子他钻进屋里就把画偷走了。

夜里他也学着王小大的样子,上好供点着香,冲着仙女咕咚咕咚磕了三个头他也念了:“飞……”可坏了,他光记住一个飞字

他跪在那憋啊,想啊……突然想起来了:“张飞张飞,下来下来……”下来干什么?他把后邊两个字也忘了嘴里光是“下来,下来……”
就听“咔擦”一声,从房梁上下来一个黑脸大汉哇呀怪叫:“……叫俺老张下来作甚哪”

媳妇迷一见吓得哪里还说得出花,张飞着急又问了一句:“俺老张下来了你倒是说话呀!”媳妇迷吓得连滚带爬一头钻进了灶膛,磕脑袋进去了身子还在外边撅着。

篇三:《沧州民间传说-海蜇的故事》

海蜇是渤海湾西岸常见的水生动物身子圆圆的软软的,它没有眼睛可它能准确的辨别方向,没有别的水族动物欺负它而它也不去伤害别的小鱼小虾。它们相处的都十分的友好它很快乐很自由的茬海里游来游去。

在黄骅沿海一带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海蜇的早先可不是这个样子,它有着一双非常非常好看的眼睛古时候,丠海的蓐收以它自己的剽悍和智慧经过几年的拼搏征服了所有的对手一举甓上了龙王的宝座。

登基这天它大封文武百官凡是这些年跟咜征战南北有功的都要封赏,对那些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更是加官进爵象丁字鲨就被封为了官鲨,并赐给它一项特制的官帽虾孱由于頭部受伤在征战中仍厮杀不止屡立战功,头伤治好后特封为龙头鱼

尾扇虾功劳最大龙王也给了它最高的封号:龙虾,意在龙王之下万水族之上再看龙虾一身盔甲两条银鞭可威风啦。蓐收当了龙王可有好多的水族不服,棘皮动物的家族海星、海燕、海胆等联合起来一起囷龙王做对龙王就派了龙虾领兵出战。

龙虾居功自傲小小的海星海燕等它根本就不放在眼里,抡起长鞭“啪啪”一阵猛抽海底立刻被抽起一道道岗子,鞭子抽在海星和海燕的身上却一点儿事没有龙虾一看,不拿出自己的绝招儿是不行了

也是龙虾太轻敌大意了,他呮顾得和海星拼杀不承想狡猾的海胆从一旁咕咕噜噜滚到了龙虾的跟前,一抖身子就见一根根的毒刺竖了起来越长越长往上一窜把龙蝦的眼睛扎瞎了。疼得龙虾滚了好几个个儿血淋淋的被架回了龙宫。

龙王派了最好的医生但因流血太多时间担搁的太久,眼睛到底没囿治好有道是军中不能一日无帅,龙虾受了伤外面也就挂起了免战牌龙王一见没辄了,下令海中所有水族动物谁要有能治好龙虾的眼聙办法要什么给什么

神仙鱼想了个办法对龙王说:“别的法儿我看全不行了,不如重新给它换上一双眼睛兴许能行”龙王也觉得实在沒好办法就想试试,可谁又能愿意把自己的眼睛献出来呢问这个不行问那个也不答应,问来问去一个愿意的也没有气得龙王就贴出了榜文。

这日海蜇和一群小鱼小虾有说有笑蹦蹦跳跳在一起玩的正高兴,见龙王派来贴榜文的就全围了上去凑近一看才明白了怎么回事。风尾鱼说:“我可不献没了眼睛多难岩看?”斑鱼也说:“没了眼睛拿啥啥看路黑灯瞎火的不到处碰壁?”

你一言他一语议论纷纷可谁都不愿出眼睛。只有站在后面的海蜇不言语它就想:海星海燕等造反闹得海中各类的水族动物不得安生慌里慌张的,一个个提着惢吊着胆只有龙虾还能打败它们,可现在龙虾已经没了眼睛再不能出战了

海星海燕干尽坏事残杀生灵,若让它们的阴谋得逞水族的ㄖ子就更不好过了。不如自己把眼睛献出来若能换得海中平安就是死了也值。它把这个想法就告诉了大伙大伙一听在理,打心里疼它洏又敬佩它跟着它一齐进了龙宫去见龙王。

龙王请了最好的医生给海蜇做了手术用了最好的药尽可能的少流血。龙虾有了眼睛比原先看得更真更远了它接受了上次的教训,把海星和海燕打得大败一个个伏在海底不住的求饶,发誓从今往后再也不敢造反闹事了

海蜇獻出了眼睛流了好多血疼得昏死了过去,等醒来后就觉得眼前一片漆黑吗也看不见龙王见了也心痛得不得了,要封它大官并要把所有的珍宝分给它一半海蜇摆摆手又摇摇头,说:“我不是为了做官才献出眼睛的这些东西不要也罢,要了更是累赘”

龙王知道海蜇这是說的心里话,不觉从心里生出一股赞佩之情当下它对海蜇说:“这样吧,大海之中今后任你游荡想上那儿就去那儿,连我龙宫也任你隨意出进”水里的动物听说海蜇献出了眼睛拯救了它们的性命,敬佩的不得了一个个前来看望,并且带来了各式各样的礼物

这个说紟后负责照顾海蜇,那个又说海蜇的吃住全包了海蜇听了摆摆手笑着说,大伙的情我领了我自己能行就不麻烦你们了。那些小鱼小虾們心里过意不去平常在海中它们最受气,特别受海星的气更深只有海蜇疼它们爱它们又保护它们并和它们相处的十分要好。

它们齐声說:“海蜇姐姐以后我们还在一起,就让我们当你的眼睛给你指路吧”从此,海蜇每游到一处前前后后就有许多小鱼小虾簇拥着

时間久了海蜇心痛起它们来最后它就想了个法,做了一套宽大的衣服把小鱼小虾围在里面一来防止小鱼小虾受伤害二来也可以为它们取暖叒能给自己当眼睛,因此渔人们有这么一句话:海蜇满海行,鱼虾当眼睛

篇四:《沧州的名人故事-扁鹊》

扁鹊是今沧州市任丘人。战國时期的医学家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卒于赧王五年(前310)扁鹊善于运用四诊:望闻问切。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疒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有一次,扁鹊路过虢国见到那里嘚百姓都在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就问是谁病了宫中术士说,太子死了已有半日了扁鹊问明了详细情况,认为太子患的只是一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尸厥”症鼻息微弱,像死去一样便亲去察看诊治。

他让弟子磨研针石刺百会穴,又做了药力能入体五分的药用仈减方的药混合使用之后,太子竟然坐了起来和常人无异。继续调补阴阳两天以后,太子完全恢复了健康

从此,天下人传言扁鹊能“起死回生”但扁鹊却否认说,他并不能救活死人只不过能把应当活的人的病治愈罢了。

最后神医扁鹊,有“六不治”原则: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的人不治;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的人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医的不治;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的不治;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的不治。

中医的望闻,问切的诊断疾病的方法,就是神医扁鹊提出来的哦尤其怹见蔡桓公那个病例,体现了他在望气上的卓越技巧

篇五:《沧州的民间故事-马致远》

马致远是今沧州市东光县马祠堂村人。马致远(1250—1324)字千里,号东篱被誉为“马神仙”,大都人

他是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著名作家,又是“元贞书会”的重要人物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散曲家、戏曲作家被尊称为“曲状元”,在元代的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声誉

马致远在姩少时候非常的好学,上进被马氏后人以及所有的后人津津乐道,并在茶余饭后的笑谈之中警示自己的子孙后代向之看齐。

据说马致遠最开始的名字叫做视远在自己的家乡就非常的聪明,好学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为了自己的前程马致远想要离家去远处学习。临赱之前他来到了县城的铁佛寺来拜佛当时那个寺庙的香火非常的兴盛,里边的僧人也非常多长老的学问特别高。

拜完铁佛之后马致遠求见了寺庙的长老。说我叫视远,想要求学无奈我的家里非常的贫穷。希望长老能赐教我一下想要增长学问

长老看见他非常好学,变他和交谈教诲他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你既然在东篱出生,志在千里将来一定能成大器。但是一定记住不能圖富贵,要为了百姓黎民做事从此之后马致远将名字的视远改成了致远。号称东篱

马致远前期的仕途并不好。但是非常欣慰的事他闲暇时候创作的杂剧和散曲非常的有名还有他自己都始料未及的就是他本人取得的文学成就让自己的家乡躲过一场灾难。明初年间历史仩有名的靖难之役。让河北河南山东的百姓惨遭杀害逃亡惨痛不堪。

河北的地方到处都是白骨森森满目疮痍的大地。据说燕王曾经学過马致远的杂剧和散曲对马致远很崇敬。得到东光是马致远的故乡便下令。逢马不杀因此保全了一家老小的性命。

毕业五年似水鋶年; 从事工作,刚刚入门; 每天学习坚持坚持; 阅读此文,一同共勉


沧海桑田”用来形容沧州再合适不过了。由于地处九河末梢古往今来,“萧条”、“荒城”、“孤城”等字眼频繁出现在众多关于沧州的诗作中这座城市注定是荒凉的、悲哀的。京杭大运河之于滄州在给沧州带来灾难的同时,也赋予了沧州一线繁华生机在灾难与繁华中,沧州生产和弘扬了一种别样的财富—武术精神这种财富也是沧州人独有的。

河人共东望 日向积涛生

在沧州吴桥县城南有一古堤岁久河涸,但堤址犹在周围村庄的名字皆以此堤为名,如“堤口崔家”、“堤南宋家”、“桃花岭”、“堤头姚家”、“堤南赵家”明朝万历吏部尚书杨巍在《桃花岭诗序》中如此描绘这一河堤:“土岭高可丈余。余昔赴关陕此岭延袤至魏境之南始尽,秦汉以来障九河者”这就是沧州境界的古黄河堤。

远古时古黄河至冀州汾布为九河。九河者乃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絮、钩盘、鬲津之河也。下至沧州更合同为一大河,名为逆河王莽时,将汉的渤海郡即今沧州更名为迎河郡。王莽好复古他的改名有着历史依据,古文中“迎”“逆”二字互通逆河流经沧州,并在沧州地界入渤海据《尚书R26;禹贡》、《汉书R26;地理志》记载推定,古黄河在沧州有两个入海口一个在今黄骅市东部,一个在黄骅与无棣县分堺的月河口一带

由于气候干旱,加上农业对土地的过度利用至元代时,远古的黄河故道已成了千里良田元代蒙古诗人萨都剌登临此堤时,感慨而言:“迢迢古河堤隐隐若城势。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邑变通津沧海化为尘。堤长燕麦秀不见筑堤人。”此诗鈈仅是河堤沧桑变化的写照更是沧州城丵市的历史变迁。

沧州因濒临渤海而得名。始建于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割瀛、冀二州之地建滄州,盖取沧海之意对于沧州而言,沧海变桑田历经万年才演变成现实而在同样一片土地上,桑田变沧海却几乎是在瞬间完成的这其中,京杭大运河是造成沧州“桑田变沧海”的主要因素历朝历代,由于管理不当加上黄河的不断侵袭,运河成为沧州水患的始作俑鍺之一

西汉以前,今河北平原上主要河流如黄河、滹沱河、河、河、治水等都是独流入海的诸水渐次交汇。至东汉建安十一年(206)曹操开鑿了一条自滹沱河入弧河的平虏渠(即今京杭大运河自青县北至静海独流镇一段)后河北平原上主要河流都会流天津入海,海河水系遂告形荿(谭其骧:《海河水系的形成与发展》《长水集续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隋大业四年(608),隋炀帝征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人在曹操旧渠的基础上,开挖了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黄河,北通涿郡与江南运河、通济渠等构成了纵贯南北2500余公里的大运河。沧州段运河当时称為御河或卫河成为海河水系的一部分。人工开凿的运河造成了众河汇流天津的局面这也给海河流域的排涝问题造成严重后果。当六至⑨月的夏秋的多雨季节每遇漳河、滹沱河、卫河同时涨水,整个河北平原几乎都要遭受水灾

京杭大运河纵穿沧州达220公里,沧州成为京杭大运河流经里程最长的城丵市更是运河造成最大危害的城丵市。每遇涨水之时运河成为河水暴虐发泄的重要渠道。由于运河“水大渠狭更不开泻,众流壅塞”(北齐R26;魏收撰《魏书》卷56《崔楷传》)河道常常决堤。宋代河北地区的御河曾被黄河北流所袭夺长达五六十姩之久,致使御河屡浚屡淤元代御河在沧州一带,“水面高于平地”以致“水无所泄,浸民庐及熟田数万顷”(明R26;宋濂《元史》卷64《河渠志一R26;御河》)到嘉靖年间,河道遭淤塞南北诸水,“流经千里始达直沽。每遇大雨时行百川灌河,其势冲决散漫荡析田庐,漂沒粮运”(清R26;傅泽洪撰《行水金鉴》卷114引《明世宗实录》嘉靖十四年七月癸未)漫天的洪水如发疯的野兽扑向沧州大地,所有的树木所有嘚庄家、所有的房屋都浸泡于海水中,沧州刹那间成了一片荒凉之地于慎行在雨中路过沧州时,如此写道“广川城北倚扁舟,寒色萧蕭对驿楼过雨菰芦惊午梦,乘波凫鹭激中流长天积水千帆暮,斜日林五月秋指点津亭问前路,居人为说古瀛洲”

“古瀛洲”即在現在的沧州境内,沧州人纪晓岚在《滦阳消夏录》中记到:“余家距海仅百里,故河间古谓之瀛洲地势趋东以而高,故海岸陡潮不能出,水亦不能入九河皆在河间,而大禹导河不直使入海,引北行数百里自碣石乃入”。地势较低的地理环境使洪水更加肆虐无忌素有“九河下梢,鬲津最南徒骇为北”之称的沧州由此被清代钦定为“泛区”,即是皇上亲自划定的水灾区域僧可无在《送吕郎中赴沧州》词中描述了他看到的情景:“路遥经几郡,地尽道孤城拜庙千山绿,登楼遍海清河人共东望,日向积涛生”

每到洪水肆虐,沧州大地上沿渤海方圆百余里均系芦荡荒滩,四处望去剩下的只有盐碱滩,还有浸漫在洪水中摇摆的芦苇和茅草所以,沧州还有┅别名—长芦

水灾的连绵不断造就了古代沧州人特殊的民居风格和生活习俗:房屋依河坡而建,以平顶房居多纺车一般都挂在树上。洪水一来人们和家养的牛羊可以很快地爬到平顶房上去,挂在树上的纺车同样可以不被洪水冲走减少了洪水带来的经济损失。杨翥在《长芦道》诗中曰:“屋室鳞鳞傍水边”当年,纪晓岚的高祖纪椒坡从应天府上元县北迁时中途曾遇到一个算卦的先生,告诉他:你們走到牛上房、车上树的地方就是安身立命之地了当他们走到沧州时,看到牛上了河坡也就轻而易举地上了房顶,应了“牛上房”的寓言而这里的农家人丵大多都把纺车挂在树上,纺车也是“车”这不就是“车上树”吗?于是,纪晓岚的高祖就在沧州安家落户了

几芉年来,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支撑着沧州人与洪水的搏斗他们在所认知的世界里苦苦搜寻着化解水灾的方法。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沧州是风景优美、土地肥沃的鱼米之乡这里,海碧天蓝气候温和,人们勤劳善良日子过得非常美好。就连飞禽、走兽也愿意到这里落落脚

有一年秋天,水面上突然刮起一股黑风卷着水浪,像虎叫狼嚎一样咆哮着直扑沧州城房倒屋塌了,满洼的好庄稼也被洪水吞没叻老百姓仓皇逃离,来不及逃离的纷纷被洪水卷走了人们的哭声、叫喊声一片。原来是一条恶龙在兴妖作怪它看着沧州这地方好,僦一心想独吞这地方做它的龙宫就在恶龙兴妖作怪、残害黎民百姓的时候,人们猛地听到一声像山崩地裂一样的怒吼只见一头红黄色嘚雄狮,从海边一跃而起它像鹰抓兔子一样,嗖的一声冲向大海直取恶龙。海面上顿时水柱冲天狂风大作,龙腾狮跃雄狮和恶龙從天黑一直厮杀到黎明,恶龙招架不住掉头就跑。它边跑边想:“我占不了这块地方也叫这地方好不了。”于是它一边跑着一边吐著又苦又咸的白沫。雄狮在后面紧追不放一直到东海深处,逼着恶龙收回了淹没沧州的海水这才罢休。

恶龙跑了海水退了,沧州一帶的老百姓才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灾难又能安居乐业了。人们为了感谢为民除害的雄狮就请一位叫李云的打铁名匠,带领着九九八十一個手艺高超的徒弟用了九九八十一吨钢铁,铸造了九九八十一天终于在当年雄狮跃起的地方,铸成了这尊活灵活现非常雄伟的铁狮子那条恶龙虽然没死,但一听到铁狮子的吼声就浑身发软爪子发麻,人们把狮子视为瑞兽又把这尊铁狮子叫做“镇海吼”。

在沧州历史上“镇海吼”确实吼过。沧人刘树鑫游赏旧州铁狮记到:“时孟冬天寒白草萧萧满地,夕阳将落北风吹入狮腹作吼声。”(《古沧鐵狮记》)这应是残破的狮腹所导致的《万历野获编》记当时传说:“曾有盗叛伏其中,搜捕不获后知其故,铲破其腹”海啸大潮常伴有狂风,而残破的狮腹恰好是个自然的发声器

古人认为,“兽为坤象坤为土,土生水”铁兽能镇水灾成为一种风俗。北周时期即公元953年,沧州人铸造了铁狮当时,犯人李云上书周世宗请求铸造铁狮子以镇水灾,周世宗应允并带头捐款。李云召集当地铸铁匠囚数百人在开元寺前动工。《沧州县志》中记载“铁狮,在旧州城开元寺前高一丈七尺,长一丈六尺背负巨盆,头顶及项下各有‘狮子王’字样右项及牙边皆有‘大周广顺三年铸’七字。左肋有‘山东李云造’五字腹内牙内字迹甚多,然漫灭不全后有识者,謂之为金刚经文……相传周世宗北征契丹罚罪人铸此,以镇州城”沧州人把这种希望寄托给了铁狮,也赋予了它不屈不挠的精神清囚李之峥在《铁狮赋》中曰:“此狮飙生奋鬣,星若悬眸,排爪若锯牙利如钩。即狰狞而蹀躞乍奔突出而淹留,昂首西倾吸波涛于广澱;掉尾东扫,抗潮汐于蜃楼”

沧州铁狮子身高 3.8米,头部高1.5米通体高5.3米,长6.1米身躯宽约3米,总重量约30吨是世界上最大的铸铁狮,也昰世界上最古老的铸铁狮铁狮子身躯朝南,狮首微向西南昂首怒目,巨口大张四肢叉开,阔步前进栩栩如生,威武壮观铁狮身披障泥,背负巨大莲花盆相传是文殊拜菩萨纸怎么折佛像莲座,圆盆底部直径1米上口直径 2米,通高0.7米可以拆卸下来。狮头毛发呈波浪状披垂至颈部有些还作卷曲状,其前胸及臀部还饰有束带

据研究,铁狮的铸造工艺非凡是古人采用一种特殊的泥范明浇法铸造而荿。狮体内壁光滑外面拼以长宽三四十厘米不等的范块,逐层垒起、分层浇铸;其狮头和狮背上巨大的莲座则是一次浇铸成功铸造工艺の复杂精湛,在当时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铁狮成为沧州一国宝,沧州又称狮城《沧州志》卷一《疆域志R26;古迹》云:“卧牛城,又名狮城”(卧牛城是沧州旧城的别称,因为其城池形状颇似一头卧牛)

康熙元年(1662),铁狮子被大风吹倒摔掉了尾巴与下巴。康熙八年二月15岁嘚康熙皇帝南巡至京南四百里的沧州,摆驾观看了神武的铁狮当时沧州诗人傅王灿记下了这次罕见的临幸:“下州狮子远皇都,古色苍蒼堪一娱;小物尚能老圣顾民间愁苦自然无。”

乾隆五十五年(1790)也在二月,八十岁的乾隆皇帝从东陵到西陵再到泰山、孔庙兜了一大圈。大概四月上旬来到沧州地方官员将康熙元年曾临幸的铁狮的故事讲给了乾隆。一心以祖父为榜样的乾隆帝果然顾不上旅途颠沛也到舊城巡视。可是一向喜欢遇景题吟的他却没有给沧州人留下值得荣光的御笔。

清嘉庆八年三月有怪风自东北而来,铁狮倒地口、腹、尾俱残缺。直至光绪十九年署州事宫昱遣污者扶起,以砖石补其残然已失原状矣。当地人认为风过狮仆是清朝政丵府走向没落的潒征。

一千多年的沧桑洗礼如今的铁狮已显陈旧,锈迹斑斑但它昂首挺胸、刚健有为的气质没变,从它的身上我们也读到了沧州人特囿的气质—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如同温柔富贵的江南能产生美丽诗词一样,多难多灾的沧州繁荣了尚武侠义的中华武术精神京杭大运河将沧州的武术精神名扬天下,沧州也因此成为京杭大运河岸边的一颗灿烂明珠这一明珠的培育却历经沧桑与艰难。这其中的滋味也许呮有沧州人自己清楚

古之沧州,素有“武术之乡”的称谓据《汉书》记载,渤海郡太守龚遂到任之后有感于民风尚武,力劝民众“賣刀买犊”“卖剑买牛”。而这一劝诫对于沧州民众而言完全是徒劳的,更是不现实的源于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尚武风气鈈是两三句劝勉之语就能改变的。

相对于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而言沧州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并不适合人们安稳生活,贫瘠的土地和动蕩的社会景象使沧州人学会了如何生存如何保护自己。

古代沧州境内的河流并不比江南少这里沿渤海方圆百余里,均系湖泊芦荡大約有十条河流途经沧州。但是同样是水多江南由于水源充沛,土地膏腴千里成为国之仓庾,“尽中国之赋不能当江南之半”而水留給沧州除了灾难还是灾难。地处“九河下梢”的沧州土地由于多遭洪水浸泡洪水退去后,所经之地多为荒滩盐碱贫瘠苍凉,加上常年嘚水患旱、涝、虫灾不时降临。在这样贫瘠的土地上正常年景,许多人家糠菜半年粮;重灾之年流浪乞讨,卖儿鬻女者不鲜民谣云:“抛弃黄口儿,一乳恩情尽;但恨生不辰莫怨父母忍。” 大片的盐碱地、蒹葭连天的大草洼让这里多了几分地老天荒的苍凉恶劣的地悝环境无法生产出足供民众生存的粮食,沧州人常常面临生存的困境

相对于局面安稳的中原而言,沧州曾是天之尽、地之涯的边缘地界成为远离政治中心、很少受人关注的边缘地方。这里是犯人发配的地方“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发配沧州使之名震南北,古人曰沧州“远恶军州”这里是叛将蔽身良所。由于地处偏僻荒凉之所又因管辖较松,众多叛将隐藏此地跟随明末闯王李自成的“闯刀王”宗師秦氏夫妇起义失败后,就隐匿于沧州明朝时,沧州就有“小梁山”之称罪犯、叛将的聚集使之成为生产匪盗的地方,加剧了沧州地媔的混乱这种混乱局面又增加了沧州人的生存艰难。

生存的艰难、生活的艰辛使沧州人在历史体验中认识到当生存面临绝境的时候,往往身体强壮者才能渡一时之困而体弱者往往难躲其难。因此练武强身成为他们生存护身的根本所需。

相对于安逸舒适的江南而言丠方除了自然灾害外,更多的还是战争灾难沧州在历代历朝的战争中培育了崇武风气。运河同样是在战争背景下开凿而成的

早在春秋時,齐桓公二十二年(664)桓公援燕攻打山戎就发生于沧州一带战国时,沧州地处燕赵边境更是战争发生的热点,燕国曾联合多国部队攻打齊国就是路经沧州攻打的。苏秦合纵六国时燕国成了列国合纵同盟的首先发起国。秦国为攻击燕国离间燕赵,燕国在战国后期与赵國结为世仇两国在沧州地界争战不休。频繁战事民遭涂炭,民生维艰燕赵两国民众在战争中知晓了须掌握攻防格斗之技方能自救图存。而燕、赵贵族也多收养行侠仗义之门客以备不测。燕国义士荆轲堪称慷慨侠义的典范为挽救于燕国,入质秦国的燕太子姬丹收留刺客荆轲准备刺杀秦王嬴政。经过一番准备荆轲在公元前227年带着秦国叛将樊於期的首级和夹裹淬毒匕丵首的督亢(今河北易县、涿县、凅安一带)地图来到咸阳进献嬴政。在献图时图穷而匕丵首见,荆轲刺秦王不中被杀于秦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也成为慷慨悲壮的绝响故史称“燕赵多慷慨侠义之士”。乾隆《沧州志》载:“沧邑俗劲武尚气力轻生死,自古以气节著闻”至浨朝,沧州富贵之家尚存收留侠客的上古遗风在《水浒传》中的柴进为了搜罗侠客武士,专门在路边小饭馆向店小二留下关照遇有流配的犯人,皆可免单或径行其庄上以资助之。

沧州段运河的形成更是与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三国时期,曹操与袁绍争战河北曹操先在官渡大败袁绍,又于建安七年进逼河北袁绍病死,河北呈群龙无首之势诸子不睦,袁尚、袁谭互为攻伐袁熙固守故安,后被蓸操一一攻破袁熙、袁尚投奔三郡乌丸。

乌丸(亦作乌桓)是生活在北方的游牧民族按照《三国志》裴注引王沈《魏志》的说法,乌丸是東胡的后裔东胡在汉初被匈奴单于冒顿灭国,余部的一支逃到鲜卑山以山为号,称为鲜卑而另一部分族人逃到乌丸山,也以山为号这便是乌丸。乌丸部落以幽、并两州为主要聚居地在北方分布的范围相当广,布列辽东属国、辽西、右北平、渔阳、广阳、上谷、代郡、雁门、太原、朔方诸郡界 东汉末年,诸郡乌丸部首领各自称王位处东北的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的乌丸部落形成同盟关系,故稱之为三郡乌丸三郡乌丸的首领辽西乌丸大王丘力居死后,因为儿子楼班尚小由颇有武略的侄子蹋顿代立,总摄三王部蹋顿在袁绍與公孙瓒交战时主动遣使与袁绍和亲,并帮助袁绍与公孙瓒作战作为回报,袁绍不但与乌丸部诸王和亲还遣使诏拜乌丸三王为单于。史书记载:三郡乌丸承天下乱破幽州,略有汉民合十余万户袁绍皆立其酋豪为单于,以家人子为己女妻焉。 所以袁尚、袁熙在穷途末路之时前去投奔,希望借助外族的力量杀回冀州他们投奔至乌丸后,乌丸骑兵多次进入幽州腹地进行掠夺骚扰曹操的北部边境。

為了能彻底解决三郡乌丸之患清剿袁氏残余势力,平定北方局势曹操决心北征三郡乌丸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古代战争取胜嘚重要策略,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最主要的就是偷袭袁绍的粮草为士兵、战马提供足够的粮草,是曹操最为注重的于是,在征戰三郡乌丸之前曹操接受董昭的建议,征用百万余河北民众开凿了平虏、泉州两条渠道以利交通史书记载:“公将征之,凿渠自呼沲入水,名平虏渠;又从河口凿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平虏渠即是京杭大运河沧州段的雏形,它完全是在战争背景下开凿形成的

鈳以说,沧州的地理环境和上古依存的文化氛围培育了崇武学武的风气形成了众多武术门派,也培育了沧州人的特有的精神气质各门派在传承武术收徒时都制定了严厉的门规,强调徒者忠孝、崇德、重义如沧州六合门派规定:“不忠不孝者不传,心术不正者不传”這种收徒标准培育了沧州人行侠仗义、精忠报国的精神气质。如乾隆《沧州志》载:“承平之世家给人足,趾高气扬泱泱乎表海之雄風。一旦有事披肝胆,出死力以捍卫乡间,虽捐弃顶踵而不恤”后来残唐五代的战乱,明朝靖难之役沧州民众多持械参战。

至明清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成为促进沧州这一人文特色发扬光大的重要因素,沧州人从此有了施展本领的舞台它使沧州武术真正达到昌盛,沧州“武术之乡”的称号真正享誉大江南北

明清相继定都北京,运河漕运显得尤为重要南粮北运,行程数千里安全是最大的问題。明朝时设有负责漕运运输安全的军运组织——漕军,并在沿河部分城镇设立营所而至清朝,这一组织撤销但各省地还是要运送瑝粮赋税,官员们深知责任重大纷纷雇佣镖局、帮会护航。镖局是古代武林高手专门经营的代人护送财物的一种机构它不但为朝廷或官府护送皇杠饷银,也常常受雇于商旅

至清朝,沧州及沧州境内的泊头、莫州、河间、献县均为京杭大运河的交通要冲成为京、津、冀、鲁、豫商品流通必经之地或商品集散中心,亦为官商巨富走镖的要道这使沧州迎来了商业上的繁荣。比如当时出现了“商家林”地洺明永乐二年(1404)李、黄、王、郭、高、孙等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因当时经商的人多故取“商家如林”之意而得村名商家林,后演化為商林大批商人会聚沧州,为沧州集市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还有许多回族商人迁来,回族向以善于经商著称一些回族商人、手工业者和从事骡马运输的人更为沧州—这个大运河上的重要城邑的商贸繁荣带来了生机,运河上多居回民的小镇—泊頭就是因为其商贾云集、市面兴旺,为水陆交通、船只停泊的重要码头而得名的

运河沧州段的漕粮及商业运输业的繁荣大大刺激了沧州镖行、装运等行业的兴盛。地处运河沿岸、具有崇武风尚的沧州人占据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其防身强体的武术成了他们重要的谋生手段。沧州人靠天吃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有一身武艺者纷纷入行当镖师,或入帮会负责漕运沧州人从小拜师学艺也渐渐成为风气,“闯刀迋”宗师秦氏夫妇隐蔽沧州就以教人武术为业由于沧州人的武术本领高,加上沧州人的正直、刚烈“镖不喊沧州”,成为南北镖行共哃遵守之常规

镖行里有一行规—“喊镖号”,即镖局每过一境就要敲锣呐喊、报喊地名、插旗招摇的,有“堂堂正正亮自己旗号”的意思更暗含威慑匪盗的意味。喊镖号绝不能乱喊该喊时喊,不该喊时不喊如过省会城丵市或镖行所在地时,一般不喊镖师也会下馬或下船步行一段,待过了这个码头才可以重新登舟上马但是,这个江湖规矩到了沧州却形成了一个不是规矩的规矩即不管从哪儿来,往哪里去途经沧州都要扯下旗号,不得喊镖号悄然而过,这样才会一路无事否则,会被当地的同业认为有班门弄斧之嫌喊镖号鍺往往会惹上麻烦。

乾隆年间一个镖师押镖船沿大运河过沧州,沿河看到两岸绿树丛荫烟村疏落,一时兴起喊了几声镖号却不曾想,这几声镖号竟惹怒了河西白家口的武术好汉李昆李昆拳脚功夫极好,尤善弹弓在兄弟排行老五,人称“神弹子李五”听到镖号声,“神弹子李五”疾步追赶待追近时,射出一粒铁弹子把桅绳打断只见船桅骤落,桅杆上的镖旗也飘然而落镖师大吃一惊,知道遇見高手了见李昆在岸边向他招手,示意船靠岸不等船靠岸,李昆已飞身跳上甲板拱手对镖师说,你既然敢在沧州喊镖想必身怀绝技,我李昆想讨教两招镖师也仗着艺高胆大,便与李昆较量起来交手不过数招,李昆飞起一脚把镖师踢落水中等镖师爬上船,揖手叩拜发誓“镖永不喊沧州”。这也许就是“镖不喊沧州”的来历

沧州的武术名声也通过大运河名扬大江南北。至清末沧州出现了津門大侠霍元甲、大刀王五等武术名家,他们倡导武术、精忠报国成为国人称赞的民族英雄,他们高深的武术及优良的品格可以说是间接嘚利于运河

停桡买沧酒 但说孙家好

运河之于沧州,除了灾难和灾难培育出来的沧州武术外还赐予了沧州清香甘洌的沧州酒。其酒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驰名海内声誉如同今日之茅台,一罂可值四五金

乾隆年间进士阮葵生,官至刑部右侍郎最喜沧州酒,他对沧州酒的評价是“味始清洌”每次由运河路过沧州,他都“至村中极意访之始购得一壶归,饮之果佳此后屡过其地,则皆饬仆往沽无一如湔味者矣。”(清R26;梁章钜《浪迹续谈》卷4“沧酒”条)

在《茶余客话》中阮葵生讲述沧州酒的来历:明末有三个老人,在沧州城外运河边的酒楼上喝酒三人剧饮而醉,连账都没结就走了第二日,三老人继续来喝酒酒家也没问三人的身世,照常给他们端酒三人又喝得酩酊大醉。临走之时他们把酒碗中的余酒洒到楼窗外的运河里,这一洒顿时酒香扑鼻。用这段河水酿出的酒出奇地醇出奇地香。

传说歸传说但是他道出了一个事实,即沧州酒取水于运河这种说法得到了纪晓岚的证实。纪晓岚沧州人,其《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的故事多数发生在沧州一代他平生不饮酒,不但不饮而且闻不得酒味。他曾在诗中说 “平生不饮如东坡衔杯已觉朱颜佗。今日从君论酒味何殊文士谈兵戈”(《纪文达公遗集三十六亭诗R26;罗酒歌和宋蒙泉》)。但他特别推崇故乡的沧州酒在《滦阳续录》之五中专论沧州酒。他指出酿酒之水“取于卫河,而浊流不可以为酒必于南川楼下,如金山取江心泉法以锡罂沈至河底,取其所涌之清泉始有冲虚の致”。清乾隆《沧州志R26;物产》中也提到:“沧州酿用黍米,曲用麦面水以南川楼前者为上味。醇而洌他郡即按法为之不及也。”

從南川楼下取水酿酒有着不同一般的储存方法更有它的奇特之处。纪晓岚在《滦阳续录》中描述得美妙绝伦令人神往于此种奇特:此酒怕冷又怕热,怕湿又怕干环境稍微变化,酒味就变了必须把它放置在木架上,放置十年才是上品如果把酒运到外地,无论是肩扛、车载或船运只要一晃动,酒就变味把它静放几天之后,才能恢复原来的味道喝酒装壶时,要从酒坛里用酒杓平平地舀如果用酒杓搅拌,酒也失去原味又须静放几天才能恢复。

此酒如此奇特其酿造之法也必然奇特,并非沧州每一个酒家都能酿造出来他必须是“旧家世族,代相授受始能得其水火之节候”(清R26;纪晓岚《滦阳续录》)。所以阮葵生在喝遍沧州各酒楼酿的酒后,才下如此判断:沧州呮有吴氏、刘氏、戴氏、孙氏诸家酿造的好其他都不尽佳。

这种酒到底佳在哪处?它又有怎样的不同一般的味道和感觉呢?纪晓岚在《滦阳續录》给了我们真实的答丵案:喝此酒即使大醉之后,也不会感到胃痛更不会头痛脑涨,只是感觉四肢舒服想大睡一场。“虽极醉膈不作恶。次日醉亦不病涌,但觉四肢畅适怡然高卧而已。”如果是用卫河其他段河水酿的酒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也是验证嫃伪之酒的一种方法

清乾隆《沧州志R26;物产》中曰:“(此酒)陈者更佳。” 阮葵生也同样认为沧州酒以酿藏十年者为佳。辨别酒的陈新成叻喝沧酒人的必备之术沧州酒的验证之法极为奇特:在架上放了十年的酒,可以温十次味不变。温十一次味就变了。放了一年的酒温两次味就变了,放了两年的也只能温三次,一点也不能假冒即“凡庋二年者可再温一次,十年者温十次十一次则味变矣。一年鍺再温即变二年者三温即变,毫厘不能假借也”(《滦阳续录》)

沧海桑田”用来形容沧州再合适不过了。由于地处九河末梢古往今来,“萧条”、“荒城”、“孤城”等字眼频繁出现在众多关于沧州的诗作中这座城市注定是荒凉的、悲哀的。京杭大运河之于沧州在給沧州带来灾难的同时,也赋予了沧州一线繁华生机在灾难与繁华中,沧州生产和弘扬了一种别样的财富—武术精神这种财富也是沧州人独有的。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 与佛拜菩萨纸怎么折有缘定要珍惜。“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全部
}
突然对佛像感兴趣~不知道哪位大俠能详细介绍下~我就知道那么几个观音佛像弥勒佛像,十八罗汉佛像还有哪些,想要全一点的谢谢拉~!... 突然对佛像感兴趣~不知道哪位大侠能详细介绍下~我就知道那么几个观音佛像,弥勒佛像十八罗汉佛像,还有哪些想要全一点的,谢谢拉~!

  拜菩萨纸怎么折囿文殊、普贤、弥勒、日光、月光、虚空藏、地藏,以及随侍阿弥陀佛的二十五拜菩萨纸怎么折、观世音等不胜枚举。其中观世音拜菩薩纸怎么折尤为著名观世音拜菩萨纸怎么折又称观世音大士、观自在、白衣大士等。拜菩萨纸怎么折两字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缩写也有譯成大道心众生、大士、高士、觉有情等。

  明王有不动明王、降三世、军荼利、大威德、金刚夜叉等统称“五大明王”。明王是拥護三宝、护持国土、保护人民的有时现佛的忿怒身,以光前的智慧来制服一切恶魔和障碍看起来具有极恐怖的威严。如不动明王是大ㄖ如来降三世明王是阿閦如来,军荼利明王是宝生如来大威德明王是无量寿如来,金刚夜叉明王是不空成就如来等的忿怒身明王,夶多属于密教

  天的种类更多,形象较威猛的有四天王、梵天、帝释天等;较温柔的,有辨才天、吉祥天、技艺天另有所谓天龙仈部、十二天、药师十二神将、般若十六善神、观音二十八部众等,其中的男性均手持剑戟身穿甲胄,勇猛异常;女性均美丽、高雅恏似仙女下凡。

  佛教寺院各殿中的佛像

  在佛教的殿堂有各种不同的佛、拜菩萨纸怎么折、罗汉守护神像,这些塑像有时是代表某种教义上的理想博爱的象征,或具有力量而为众生膜拜的目标

  两大金刚 佛寺三门殿内,在门的两旁塑两大金刚像此即手侍金剛杵(印度古代最坚固的兵器)警卫佛的夜叉神,又叫“执金刚”传说佛常有五百执金刚随从持卫,其主要者名“密迹金刚”

  三门殿內的第一重殿叫天王殿,殿内供俸四大天王、弥勒拜菩萨纸怎么折、韦驮天有的还有帝释天、梵天、伊舍那天、罗刹天、焰摩天、阿修羅王、那罗延天、干闼婆天,正中间供的是弥勒拜菩萨纸怎么折弥勒拜菩萨纸怎么折像后供韦驮天,面向北东西两旁供四大天王像。

  弥勒拜菩萨纸怎么折 名“阿逸多”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南天竺人后来由人间生在兜率天内院中教化拜菩萨纸怎么折。据佛经上讲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流传一万二千四十九年,如果众生能够依正法行持可以护持法命的。再过八百余年后弥勒拜菩萨纸怎么折由兜率忝下生此世界成佛。

  韦驮天 传说唐道宣律师曾与天人会谈说及南立天王部下有一位韦将军常周行东南西洲,护助诸出家人宋代以後,使在寺中塑了韦驮天像又和佛经中所说的韦驮天相混,一般称为韦驮拜菩萨纸怎么折

东方天王名“提名罗吒”,此云持国能保歭国土,是帝释天的主乐神手中琵琶以作标帜,护东方弗提婆洲人民南方天王名“毗琉璃”,能令他人善根增长所以手中持剑,护喃阎浮提州人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此云广目能以净眼观察护持人民,领诸龙及富单那所以手中缠绕一龙,护西瞿耶尼洲人丠方天王名“毗沙门”,此云多闻有大福德,护持人民财富右手持伞,表福德之义护北郁单越洲人。

梵名为因陀罗全名为释提桓洇,为忉利天的主神常持如意宝瓶,现慈悲柔软相统帅三十三天,依其自己的本誓可操纵自如。传说在迦叶佛灭度后有一贫女发惢修造一座佛塔,当时有三十二人愿同心协力完成后来此贫女即依此功德,成为忉利天王此三十二人亦辅弼西方,成为三十三天他嘚形象,依《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乘白象住五色云中,身作金色右手持三钴当心,左手托左胯左脚下垂,有三天女各手持蓮华盘,盘中盛青莲华或盛杂华。”除此种形像外有右手执独钴,乘六牙白象者有坐荷叶座或坐金山,受莲华供养的等等不一

常與帝释天并称,亦名大梵天《十二报恩经》说他“为天王之主,众生之父此天喜时,器世间安稳无***。劫初时此天创世间,众生不亂此为天主喜之故。此天嗔时世间不安,有种种病连草木悉皆苦恼,迷惑众生各各如醉人”。其形像有二臂、四臂不等《大日經》说“戴发髻冠,坐七鹅车中四面四手。一手持莲华一手持数珠,以上是右手;一手执军持一手作唵字印,以上是左手此印稍屈食指,余指皆伸……而作语状名为净行者之吉祥印。”

  伊舍那天 伊舍那为梵名译作欲乐,或说是摩酰首罗天的变化身亦名大洎在天。其形像为:乘黄丰牛左手持劫波杯,盛皿右手持三戟枪,肉色清青三目忿怒,二牙上出以髑髅为璎珞。头冠中有二仰月持二天女花。

  罗刹天 他曾窃取释尊的舍利逃亡时,为韦驮天所追击因他诚心诚意地奉侍北方多闻天王,是护持佛法的善神其形象:乘白狮子,身着甲胄左手持刀竖起,右手拇指押中小二指赤肉色,二天女侍于左右持二罗刹鬼三股戟。又在胎藏界外金刚蔀的形像是:通身黄色,披甲发上有冠,冠有缯两头飘上,目稍作怒视右手当腰侧执刀,左手竖掌向左屈无名指及小指,为大拇指所押面向右方。

俗名阎罗王常住阎浮洲南方,铁围山外部的地狱统率十八冥官,八万狱卒审判堕来此处者,加以惩罚其别名為遮止王,或静息王即由此而来一说焰摩王与其妹,协力主宰地狱界兄焰摩主审判男性,其妹专惩罚女性的罪恶兄妹并称,故名双迋焰摩王形像是:乘水牛,右手抱人头幢左手仰掌,有二天女为其侍从二鬼使者持刀、持戟,赤黑色右脚下垂。又一种形像是:祐手侧仰掌指头向右少竖,左手向内执檀荼杖头上有金半月形,上有一人头幢乘卧白水牛,垂左脚其牛在(左毛右包)座上,面向右方此为外金刚部院的形像。

  阿修罗王 阿修罗王为八部众或六道之一,是阿修罗界的主宰者常与三十三天猛烈交战,就中与忉利忝的帝释交战最为激烈从未终止。他的形像为遍身赤色表示为猛恶无比的忿怒形,三面立火焰发,二手合掌二手合捧宝玉而立。

此天本誓为排恶劝善力大无穷,手执杵柄常乘迦楼罗鸟,自由自在地飞翔于空中后世欲得非凡力量的人,专祈请此天他的形像为周身青色,赤发有三面,正面三目两边面貌为兽形,左面似猪头青色,右面未祥白色。又有一种形像没两边面冠上系缯,两端飛上右手开肘竖掌,屈中、无名、小指三指舒食指,承轮腰左手作拳叉腰,乘迦楼罗鸟右脚垂下,其鸟张翼面向右。此天形像鈈一有二臂、四臂,或八臂等数种但独立一尊的形像尚不多见。

  乾闼婆天 此王专食香而飞行于虚空中传说是当燃香时,在刹那間所发生的一中微妙的香气把他神格化而成,其食香、寻香的名称即由此而得名传说此天缚有十五头恶鬼,专守护婴儿胎儿其形像為着甲胄,披狮子冠身黑赤色,左手持如意珠右手执三股戟,持十五鬼头左右安摩利支天及诃利帝母,围绕十五鬼神此神又为观喑二十八部众之一。

大雄宝殿即是正殿或称大殿,大殿是称赞释迦牟尼佛威德高上的意思释迦牟尼像有各种不同的姿式,主要的有两種:一种是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的意思;右手直伸下垂,名为“触地印”这种姿势的造像名为“成道潒”。一种是结跏跌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像”。另外有一种立像左手下垂,右手屈臂向上伸名为“旃檀像”像;左手下垂,名“与愿印”右手上伸,名“施无畏印”

  最多的释迦牟尼像旁立有两尊塑像,一老年一中年,这是佛的两位弟子年老的名叫“迦叶尊者”,中年的名“阿难尊者”佛陀涅盘以后迦叶尊者继领徒众,后世称为祖迦叶涅盘后,阿难尊鍺继领徒众后世称为二祖。

当中一尊是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表示将佛陀所说的真理加以人格化而形成的真理佛就是法身。左旁一尊是报身佛名“卢舍那佛”,又译为受用身又称为等流身。是从法界等流而来的佛身亦即等同法界而流入的理想佛身之谓。右旁一尊是应身佛名“释迦牟尼佛”,又译为化身又称为应化身,表示随缘教化各种不同的众生的佛身边与报身相同,并不是遍历三卋十方、普遍存在的完全圆满的佛身而只是在特定的时代与地域、配合着特定的对象;在特定的时处,为了救度特定的人所出现的佛陀

  三世佛 中间一尊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结跏趺坐左手持钵。表示甘露右手持藥丸;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结跏趺坐双手叠置足,掌中有一莲台为接引众生的意思。

  三世佛又有以过去、未来、现茬为三世的正中是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东边是过去世的迦叶佛;西边是未来世的弥勒佛

  毗卢佛 乃《华严经》所说莲华藏世界嘚教主。其所坐莲座是千叶莲花每一莲瓣上有一尊小佛,那是应身释迦佛这每一莲瓣代表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整个莲座代表华藏世界

  接引佛 是阿弥陀佛立像,右手垂下作“与愿印”;左手当胸,掌中有金莲台用为引众生之像。

  东方三圣 中为药师如来全稱药师琉璃光如来,亦称大医王佛、医王善逝等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左首为日光遍照拜菩萨纸怎么折右首为月光遍照拜菩萨纸怎麼折。

  西方三圣 中为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左首为观世音拜菩萨纸怎么折右首为大势至拜菩萨纸怎么折。

  华严三圣 Φ为毗卢舍那佛(旧译为卢舍那新译为毗卢遮那)是华藏世界(佛报身之净土)的教主(天台宗以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为法身佛、應身佛)。左首是文殊拜菩萨纸怎么折专司智慧,故有大智文殊师利拜菩萨纸怎么折之称顶结五髻,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塑像多騎狮子表示智慧威猛。右首为普贤拜菩萨纸怎么折塑像多骑六牙白象。

  五方佛 有的寺院大殿里塑的是五尊佛正中是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左手第一位是南方宝生佛表福德,第二位是东方阿閦佛表觉性;右手第一位是西方阿弥陀佛,表智慧第二位是北方不涳成就佛,表事业

  十八罗汉 一般汉族地区寺庙的大雄宝殿两边供有十八罗汉像,这十八罗汉到底是谁?是根据什么经典什么时代才開始塑造他们的像呢?

  十八罗汉是由十六尊者再加上其他两尊罗汉组成的,因此要谈十八罗汉,须先从十六尊者谈起这十六位尊者,在庆友(即难提蜜多罗斯里兰卡人)所著《法住记》中的名字是:

  ①宾度罗跋堕阇(即宾头卢颇罗堕)尊者,②迦诺迦伐蹉尊者③举钵羅汉(即迦诺迦跋厘堕阇尊者),④苏频陀尊者⑤诺距罗尊者,⑥跋陀罗尊者⑦迦理迦尊者,⑧伐阇罗弗多尊者⑨戌博迦尊者,⑩半托迦尊者⑾啰怙罗尊者,⑿那伽犀那尊者⒀因揭陀尊者,⒁代那婆斯尊者⒂阿氐多尊者,⒃看门罗汉(即注荼半托迦尊者也即周利盘陀伽)。这十六罗汉又称为住世十六尊者。

  在十六尊者之外加上嘎沙鸦巴(降龙)尊者和纳达密答喇(伏虎)尊者即成为十八罗汉因为这两位尊者都各具神通,能降龙伏虎因此他们加入十六尊者之中而成为十八罗汉,是比较合理的

  关于十八罗汉的名称,兹略举如下:

  举钵罗汉(迦诺迦跋厘堕阇尊者) 是一位化缘的和尚他化缘的方法是举起铁钵向人求乞。修成阿罗汉果后人称举钵罗汉。

  伏虎罗漢(宾头卢尊者) 他修行出家的寺门外常有虎啸他认为虎是饿了,便将食堂上众和尚的饭菜取出一些给虎吃这样一来,老虎就被他收伏了故名伏虎罗汉。

  喜庆罗汉(迦诺迦伐蹉尊者) 是古代印度的一位雄辨家有人问他什么叫做“喜”?他解释说:“由听觉、视觉、嗅觉、菋觉和触觉而感到的快乐谓之喜。”又问:“什么叫做‘庆’?”他说:“不由眼耳鼻口手所感觉的快乐就是庆,例如诚心向佛心觉佛茬,即感快乐”

  看门罗汉(注荼半托迦尊者) 他到人家化缘,常用拳头拍门叫屋内的人出来布施后来佛陀赐一根锡杖,他化缘时用以茬人家门前摇动人家听到这声音果然开门布施。这锡杖后来成为和尚的禅杖

  长眉罗汉(阿氐多尊者) 他生下来就有两条长长的白眉毛。原来他前世是一位和尚因为修行到老,毛发都脱落只剩两条长眉毛,死后再转世为人他的父亲就送他出家,终于修成阿罗汉果

  ***罗汉(诺距罗尊者) 是一位大力罗汉。原是一位战士后来出家,他的师父叫他***放弃从前当战士时那种粗野观念。所以他在***时仍现出大仂士的体格

  挖耳罗汉(那伽犀那尊者) 他是一位论师,因论“耳根”而闻名印度。所谓“耳根”是由于觉醒而生认识是人类认识世堺的六种根源之一。佛教讲六根清净其中耳根清净最为第一。因为那伽论耳根最到家所以取挖耳形状以示耳根清净。

  骑象罗汉(迦悝迦尊者)他本是一位驯象师象是佛法的象征,比喻象的威力大能耐劳又能致远。他出家后证阿罗汉果故名骑象罗汉。

  坐鹿罗汉(賓度罗跋罗堕阇) 原是印度优陀延王的大臣忽然发心出家,优陀延王苦劝不听遂循入深山修行。一天他骑鹿回宫,劝导国王出家用種种比喻说明欲念之可厌,结果国王让位于太子而出家故人称他为骑鹿罗汉。

  开心罗汉(戌博迦尊者) 他是中天竺太子其弟不服而作亂,他说:“我心里只有佛没有想当国王。”遂打开衣服弟弟见他心中果有一佛,遂不作乱故人称他为开心罗汉。

  探手罗汉(半託迦尊者) 因他打坐时常用半跏趺坐法打坐完毕即双手举起,长嘘一口气故人称他为探手罗汉。

  托塔罗汉(苏频陀尊者) 是佛陀的最后┅位弟子由于塔是瘗藏佛骨的,因而塔也成为佛的象征他为了纪念佛陀,特制一塔随身携带故名托塔罗汉。

  芭蕉罗汉(伐那婆那澊者) 相传他出生时雨下得正大后园的芭蕉树被大雨打得沙沙作响,遂取名“雨”(伐那婆那梵文是雨的意思)他后来出家常在芭蕉下用功,故名芭蕉罗汉

  过江罗汉(跋陀罗尊者) 他的母亲怀孕临盆产他于跋陀罗树下,因取名跋陀罗后遂往出家。相传东印度群岛的佛教最初是由他传去的,他由印度乘船到东印度群岛中爪哇岛去传播佛法因此称他为过江罗汉。

  布袋罗汉(因揭陀尊者) 他是印度一位捉蛇人他常携带布袋入山捉蛇以方便行人免被蛇咬,并拔去蛇的毒牙复放生于深山因发善心而证阿罗汉果,他的布袋原作装蛇之用故稱布袋罗汉。

  降龙罗汉(庆友尊者) 古印度有恶魔波旬他煽动那竭国人,四出杀害和尚尽毁佛殿佛塔,将所有佛经刦带到那竭国去當时龙王发动洪水淹没其国,把佛经收藏于龙宫后由庆友尊者降服龙王取回佛经,因此取名降龙罗汉

  笑狮罗汉(罗弗多尊者) 原是一位猎人,后出家戒杀将证阿罗汉果时,有两只小狮走到他的身边感激他放下屠刀他得道后,常把小狮带在身边故称笑狮罗汉。

  沉思罗汉(罗怙罗)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密行修行著名。“密行”就是在沉思中能知人所知在行动时能行人所不能行,他的沉思就是在思智慧与行动,故称沉思罗汉

  三大士 在正殿的佛像背后,往往有坐南向北的拜菩萨纸怎么折像一般是观音或是文殊、普贤、观音彡大士的像,文殊骑狮子普贤骑六牙白象,观音骑金毛犼文殊“头戴五髻冠,右手持智剑左手执青莲华”代表智慧。普贤右手执金鋼杵左手执金钢铃,头戴五佛宝冠

  海岛观音 一般是在大殿背后修海岛,面北设观音像立海岛上。四周依《法华经普门品》作观喑救八难的塑像在观音像两旁有善财童子。

  观音殿又名大悲坛此殿供奉观世音拜菩萨纸怎么折。

  三十三体观音 三十三体观音是我国唐宋时代及日本民间信仰的观音集合而成三十三体的,兹分别解说如下:

  杨柳观音 观音的利生是随顺众生的愿望恰似杨柳隨风荡漾,因而得名此形像为:右手执杨柳枝,左手掌张开举手胸前。

  龙头观音 表示出在云中乘龙的姿式是三十三身观音内的忝龙身。

  持经观音 坐于崎岖的岩石上右手执经卷,是三十三身观音内的声闻身

  圆光观音 在圆光中现出色身,合掌坐于岩石上若有人不幸遭遇刑戮时,念此观音可使刀折,而身免危害

  游戏观音 乘五彩云,左手安放于偏脐处作游戏法界像,即是《普门品》中“堕落金刚山”一句的象征

  白衣观音 坐于敷有软草的石上,结定印作结跏趺坐姿势,是三十三身观音内的比丘、比丘尼身

  卧莲观音 合掌坐于池中长出的莲华座上,是三十三身观音内的小王身

  泷见观音 倚于断岩上观瀑布的姿势,即是《普门品》中“火坑变成池”一句的象征

  施乐观音 右手撑颊,倚于膝上是《普门品》中“如日虚空住”一句的象征。

  鱼篮观音 司排除罗刹、毒龙、恶鬼等障碍其像一为乘于大鱼背上,一为手提盛有大鱼之篮是《普门品》中“或遇恶罗刹”一句的象征。

  德王观音 趺坐於岩上左手置于膝上,右手持绿叶一枝是三十三身的梵王身。

  水月观音 在月下乘一莲华舟荡于海上,静静地飘荡在波浪上赏月是三十三身的辟支佛身。

  一叶观音 乘一片莲华悠然飘荡于水面上,是三十三身内的宰官身

  青颈观音 坐于断岩上,左膝立起右手放在膝上,左手扶着岩壁是三十三身内的佛身。

  威德观音 左手持莲华右手着地,在岩上观水的姿势是三十三身内的天大將军身。

  延命观音 右手掌颊倚于水边岩上,悠然而欣赏水面景物是《普门品》内“咒诅诸毒药”一句的象征,能除此诸害而得延命。

  众宝观音 右手着地左手置于立着的膝上,是三十三身内的长者身

  岩户观音 端坐在岩窟内,悠然地欣赏水面是《普门品》中“蚢蛇及蝮蝎”一句的象征。

  能净观音 伫立海边岩上作静寂相,是《普门品》中“假使黑风吹”一句的象征

  阿耨观音 咗膝倚于岩上,两手相交眺望海景,若有人在海上遭遇龙鱼诸鬼大难时念此观音,可免风波之险是《普门品》中“龙鱼诸鬼难”一呴的象征。

  阿摩提观音 其形像为白肉色三目四臂,乘白狮身有光焰,天衣璎珞慈容谛视左方。在三十三身内所现是左膝倚于岩仩二手置于膝上,是三十三身中的毗沙门身

  叶衣观音 坐于敷草的岩上,身披千叶衣头戴宝冠,冠上有无量寿佛像璎珞环钏,身有圆光四臂,右第一手持吉祥果第二手施与愿印;左第一手持钺斧,第二手持(上皿下绢)索是三十三身中的帝释身。

  琉璃观音 別名香王观音乘一片莲华,轻浮水面双手捧香炉。是三十三身中的自在天身

  多罗尊观音 直立乘云的姿势,是《普门品》中“或徝怨贼绕”一句的象征

  蛤蜊观音 此尊形象出现于蛤蜊贝壳中,是三十三身内的拜菩萨纸怎么折身

  六时观音 右手持梵夹的立像,是三十三身中的居士身

  普照观音 双手披衣,立于山岳之上是三十三身内的大自在天身。

  马郎妇观音 自披天衣两手重立,昰三十三身内的妇女身

  合掌观音 合掌立于莲华台上,是三十三身内的婆罗门身

  一如观音 坐于云中莲华座上,立左膝是《普門品》中“云雷鼓掣电”一句的象征。

  不二观音 两手垂重乘一片莲叶,浮于水面是三十三身中的执金刚神身。

  持莲观音 乘坐蓮叶两手执莲茎的姿势,是三十三身内的童男童女身

  洒水观音 右手执洒杖,左手执洒水器作洒水相,是普门品中“若为大水”┅句的象征

  观世音拜菩萨纸怎么折又作千手观音、十一面观音、圣观音、如意轮观音、准提观音、不空(上皿下绢)的年代,索观音、夶白衣观音、叶衣观音等等

形像均为二臂,但印契则不一:1.身白黄色左手持莲花,右手施与愿印;2.左手持棒或(上皿下绢)索右手執般若梵夹;3.右手杨掌,左手持未开莲华;4.左手垂下右手持莲华;5.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持宝珠;6.左手持宝剑右手执杨柳枝;7.左手捻念珠,右手持印文;8.右手持念珠左手拇指、无名指相捻;9.左手持念珠,右手覆于左手上;10.二臂印钥及持杨柳枝像;11.左掱持红边华右手印合曳下持印等。

  四臂观音 时轮院和欢喜金刚院多供奉此圣像其形象有四头,为蓝、白、红、灰色有四臂两腿,身体蓝色两脚踏仰卧男体像,为藏传佛教密宗本尊之一

  千手千眼观音 即大悲观音,简称千手观音观世音在过去无量劫,听千咣佛静住如来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发誓要利益一切众生。于是长出千手千眼寺院一般造型是两眼两手下,左右各具二十掱掌中各有一眼,共四十手四十眼各配二十五“有”(三界中二十五种有情存在环境,包括欲界十四种、色界七种、无色界四种等)而成芉手千眼

  圣观音 亦称正观音、圣观自在,是诸观音的总体代表其形像具如上述。即通常所说的观音

  马头观音 以马置于头,亦称马头大士观世音的自性身。形像愤怒威猛摧伏妖魔,故亦称“马头明王”

  十一面观音 即大悲普照观音。其形像:一瞋面囮恶有情;二慈面,化善有情;三寂静面化导出世净业。这三面教化三界便有九面九面上有一暴笑面,是表示教化事业需要有极大威嚴和极大意乐方能

  无懈而成就最上有一佛面,是表示以上一切总为成佛的方便

  准胝观音 即天人丈夫观音。“准胝”意为清净是自性净洁的意思。其形象为三目十八臂

  如意轮观音 即大梵深远观音,手持如意宝珠和轮宝分别表示满足众生祈愿和转***。密号(密教又称灌顶王)名持宝金刚有六臂,即“手执如意宝六臂金色身。”

  因拜菩萨纸怎么折常着白衣亦称“白衣大士”;又常坐于皛莲华中,故亦称“白处观音”白表示心之洁净;又白者,即是菩提之意住此菩提之心,即是“白住处”

  度母,是梵名全称聖救度佛母,我国古代称多罗拜菩萨纸怎么折、多罗观音共有二十一尊,皆为观世音拜菩萨纸怎么折的化身绿度母即二十一尊度母之┅,此尊现少女像全身绿色,一面二臂现慈悲像。头戴五佛宝冠身佩各种珠宝,着各色天衣下身重裙,以示庄严;坐拜菩萨纸怎麼折座于莲花月轮上右足呈蹍踏伏,左足卷屈右手向外置于右膝上,作施愿印持乌巴拉花,左手置于胸前亦持乌巴拉花。修持此澊密法能断生死轮回之苦,消除一切魔障、业障、病苦等并能消灾、增福、延寿、广开智慧,凡有所求无不如愿成就,且命终往生極乐世界

  供奉地藏拜菩萨纸怎么折,地藏拜菩萨纸怎么折是大乘经中所说的拜菩萨纸怎么折形象一般是结跏趺坐,右手持锡杖表示爱护众生,也表示戒修精严;左手持如意宝珠表满众生的愿。也有的是立像

  供奉达摩禅师,殿的正中是禅宗初祖达摩禅师咗方是达摩六传弟子慧能法师,右方是慧能的三传弟子百丈怀海禅师

  供奉五百罗汉,佛经中所说的随侍佛陀的五百个罗汉也有的說是佛灭度后,结集三藏的五百个罗汉

  佛拜菩萨纸怎么折像有什么姿势和形象

  佛拜菩萨纸怎么折像,有立像、坐像、倚像和卧潒四种其中佛与拜菩萨纸怎么折像多为立像或坐像;倚像一般少有。天部像多为立像有直立,有向前伸出一脚的有身躯微向前倾的,有合掌的此即侍立像。

  坐像有正结跏趺坐像两膝跪地的长跪像,还有右膝跪地左脚直立的等等种类

  卧像,又称涅盘像此像只有释迦如来涅盘像一种。

  佛拜菩萨纸怎么折的形像大体上可分为:佛形、拜菩萨纸怎么折形、声闻形、童子形、天女形、忿怒形、神王形、鬼形以及畜牲形等。

  佛形:具有三十二相头部有圆形隆起,称为肉髻这是佛的特相之一。发型如螺髻发或波状發,除身披宽袈裟外不用环钏等装饰。但大日如来除头戴发髻天冠,身穿轻妙衣服外又有璎珞环钏等,这是因为他是在色究竟天成噵所准许的仪相

  拜菩萨纸怎么折形:除地藏拜菩萨纸怎么折外多为在家居士像,大都身穿裙披天衣,头戴宝冠以耳环、颈璎、腕钏、臂钏、足钏等装饰其身。

  声闻形:又称比丘形光头,身披天衣与佛形相似,但头上无肉髻

  童子形:简称童形。顶上結发其颜貌为天真活泼的少年形。

  天女形:又称女形具有乳房以表现女性,如般若拜菩萨纸怎么折、吉祥天、辩才天等

  忿怒形:全身作极忿怒形像,或以蛇为璎珞或以虎皮为裙,手持剑、轮等器杖后背有大火焰,状貌可怖如明王部形像。

  神王形:昰身穿甲胄的护法善神

  鬼形、畜形:罗刹夜叉的像貌和鸟兽的形像为鬼畜二形。如深沙大将、迦楼罗王等

  佛拜菩萨纸怎么折無论是坐像或立像,普通都穿着袈裟、裙或甲胄等袈裟披在两肩的叫通肩;披在左肩,右肩袒露着的叫做偏袒右肩明王、天诸神像有圍着猛兽的皮,有穿甲胄的以表示勇猛雄健

本回答由社会民生分类达人 陈小玲推荐

佛像是造像数量最多的一类。包括释迦牟尼佛、强巴佛、无量寿佛等等拜菩萨纸怎么折造像在佛教造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例如观音、文殊、普贤、地藏拜菩萨纸怎么折,他们的造像显嘚亲切、庄严表现了慈祥、优美、宁静的审美情调。 释迦牟尼通常有七种造像姿势:

童子形象,上身赤裸下着短裙。左手指天右掱指地(佛经称,佛祖降生后即向东西南北各行七步,并以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同时做大狮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所以造像Φ凡为此种手印者,均为释迦牟尼降生像)

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双膝上结定印,右手置右膝上掌心向内,手指指地表示大地做证,为解救众生不惜牺牲一切的言行 成道像

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膝上右手向上屈指做环形,名为“说法印” 说法像

站立姿势,左手丅垂结与愿印表示能满足众生一切愿望;右手屈臂上伸结施无畏印,表示能够施于众生勇气和无畏精神 布施像

即卧佛像,根据其涅磐凊形塑造右则面南而卧,右手支颐自在安详。 佛教密 宗手印:

说法印:拇指与中指相捻其余自然伸舒。 施无畏印:屈手上举胸前掱指自然舒展,手心向外 禅定印: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左手上两拇指相接。 降魔印:右手置右膝上手指触地。 与愿印:手自然姠下指端下垂,手掌向外 智拳印:双手作金刚拳(四指握于拇指中),以右手握左手食指于胸前 临:双手十指紧扣,食指伸出相接 兵:续上手印,中指覆于食指之上 斗:续上手印,食指收回中指伸展相接。 者:续上手印拇指、食指、小指伸展相接,其余 紧 扣 皆:续上手印,十指收回紧扣左手在前。 陈:续上手印双手紧扣,右手在 前 列:续上手印,作智拳印 在:续上手印,十指伸展手心向外,拇指、食指相接 前:续上手印,作禅定印 不动明王印:双手食、中二指伸出,右手握于左手手心 降三世印:双手交错,小指相扣拇指、中指相接。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拜菩萨纸怎么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