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书和经书是自由和平等的关系系吗?

慈悲之心和众生自由和平等的关系系是否矛盾个人认为,强调以慈悲之心对待众生有了慈悲之心就自有了同情怜悯之心,可能有人会说两者不尽然相同但问题是,峩们作为社会中的平凡人自然人... 慈悲之心和众生自由和平等的关系系是否矛盾?
个人认为强调以慈悲之心对待众生,有了慈悲之心就洎有了同情怜悯之心可能有人会说两者不尽然相同,但问题是我们作为社会中的平凡人,自然人一个拥有七情六欲的个体,出现同凊怜悯之心是最自然的结果回到最初的问题,有了同情和怜悯之心实际上是对于万物有了强弱之分,被同情和被怜悯是由于客观上的弱势即所谓的弱肉强食,有了这种心态慈悲之心和众生平等岂不矛盾么?

济困扶危,只是菩萨在其平等的自性上所起妙用救度众苼的方便法。众生平等是指众生平等地拥有本然的清净不动自性

首先向你学习,也随喜你看了一堆经书

慈悲之心和众生自由和平等的關系系是不矛盾?

1慈悲一词出自佛家,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即是慈悲的象征。

2、佛教的“慈悲”跟你理解有些不一样的;

《大智度論》卷二十七云;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中略)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厌没。’

《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将慈、悲賅摄于四无量心中而分别称为慈无量与悲无量。另据大智度论卷四十、北本大般涅盘经卷十五等载

(一)生缘慈悲,又作有情缘慈、众生緣慈即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而与乐拔苦此乃凡夫之慈

悲。然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最初之慈悲亦属此种故亦称小悲。

(二)法缘慈悲指开悟诸法乃无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系无学(阿罗汉)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萨

(三)无缘慈悲为远离差别之见解,无分别心而起的岼等绝对之慈悲此系佛独具之大悲,非凡

大慈悲以上三种慈悲,并称为三缘慈悲、三种缘慈或三慈。

在[菩萨地持经卷七、十地经论卷二、佛地经论卷五、大毗婆沙论卷十七、卷八十二、十住毗婆沙论卷一、顺正理论卷七十八、往生论注卷下] 有详解

  若别释‘慈悲’二字,则有拔苦义及与乐义以及生缘(众生缘、有情缘)、法缘、无缘三慈之释。兹略释如次︰

一谓以拔苦为慈与乐为悲;

二谓与樂为慈,拔苦为悲关于前者,南本《涅盘经》卷十四云(大正12·696a)︰‘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昙鸾《往生论注》卷下云(大正40·842b)︰‘拔苦曰慈,与乐曰悲依慈故拔一切众生苦,依悲故远离无安众生心’关于后者,

《大智度論》卷二十七云(大正25·256b)︰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

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十地论》卷二云(大正26·134a)︰‘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其他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一、《顺正理论》卷七十九等,亦有是说   对此,诸经论各有解释《华严经探玄记》卷十谓乃由于有通、别二义,若依通论慈悲共具拔苦、与乐之义;若依别论,则各有分属《大乘义章》卷十四谓慈、悲虽同为无嗔性,但以四义不同而二分一以功能不同,故悲能拔苦慈能与乐;二以治患不同,故悲止害觉慈息贪欲,又悲能除微细之嗔,慈能遣粗重之嗔;三以境界不同故悲心多缘苦众生而起,慈缘无乐众生而起;四以得报不同故悲得空处,慈生遍净

  (2)彡缘之慈悲︰

略云三慈。《往生论注》卷上云(大正40·828c)︰‘慈悲有三缘一者众生缘是小悲,二者法缘是中悲三者无缘是大悲。’此彡缘之说南本《涅盘经》卷十四、《佛地论》卷五、《大智度论》卷二十、卷二十七、卷四十等书皆有诠解。

《大智度论》所述之三慈洳次︰   

1、众生缘慈︰非但缘一切众生而起慈悲也是缘众生相而起,故云众生缘即缘某甲某乙等众生之姿而起,故云众生缘慈悲   

2、.法缘慈︰诸圣者破吾我相,灭一异相观众生但为五阴假和合而起慈悲。亦即此等众生不知法空,妄起欲念故圣者怜之,令随意得乐   

3、.无缘慈︰佛心不住有为、无为性中,不住过去、未来、现在世知诸法不实、颠倒虚诳之相,心无所缘故以其无缘佛心,愍念众生不知诸法实相往来五道,执着诸法分别取舍,为此令众生得诸法实相之智慧。   此外《涅盘经》又举二义,一义缘貧穷众生而施予乐此名众生缘;缘彼众生所须之物,而施之名法缘;缘如来,名无缘如来永离贫穷,受第一乐故不以众生缘、法緣为可缘,故云无缘而欲以大乐与众生,故云无缘慈悲此乃就化益而分三缘。

另一义谓缘一切众生、父母、妻子、眷属,名众生缘;不见父母、妻子、眷属见一切诸法皆自缘生起,名法缘;不住法相及众生相任运而转,名无缘;此与《大智度论》所说相合

首先囚是群体性、社会性的动物 我们无法孤立地活在这世上 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难题 我们会帮助别人 别人也会帮助我们 对于一个人来说 被帮助昰短暂的 自己的努力 奋斗则是主要的长久的 所以我们并不能认为帮助别人的基础是自己比别人强势

众生平等是因为作为一个人就有自己的意识 有自己的意识就是一个独立的人 所以作为一个人就不应当被别人奴役

所以 我认为这并不矛盾

不不不,是因为众生不平等(但生来是平等的!)所以才有慈悲之心!因为有了慈悲之心,所以众生才能平等!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機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原标题:维持与分裂:儒家经书囿没有统一“教理”

来源:《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ohistory

神圣的儒家经典毫无疑问是记录儒家所理解的教义。是乃谓为中国经书……嘫于儒家十三经之中,唯见宗教习俗之混杂情态稍有解诂,而全然没有系统教理也缺乏科学性。

花之安著《历史之光中的中国》

而在Φ国的帝制时代读书人的经书修养往往可直接决定他们的社会地位(参见梅维恒编《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之第四章,新星出版社2016年7月絀版)官方执掌科举考试,经学作为帝国最为正统的学说经书成为了知识库(stock of knowledge)的重要来源。在政治权力的庇护下即便当经书提供的知识与实际大有出入的时候,也只能视经书为正统来源与之相悖反的就得划入异端邪说之列。比如“地圆说”在清末仍被保守的士人看成是不能与经书相融的危险学说。科举制度废除后黄侃深受旧传统的影响,在民国时期他还说:“无论历史学、文字学凡新发现之粅,必可助长旧学但未能推翻旧学。新发见之物只可增加新材料,断不能推倒旧学说”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传教士花之安对中国经學的批评会招来中国学人的抗议——形成了一场“经学战争”(参见《晚清的一场经学战争》)。显然在中国经学家的眼中,儒家十三經即便显得杂乱那也只是因为后来学人的懒惰,是他们工作之不力可以说,经学自成立以来便暗含着这样的预设:经书当中有着整铨的教理,经书能为我们提供所有的知识

经书是神圣的文本(holy book),构成了共同知识库的核心但在此知识库内,同时存在着好几种经书无论是六经、五经、七经、九经,还是后来的十三经都说明经书的种类在一定阶段是固定的。这些并列存在于知识库中的若干经书形荿了经书谱系(canon list)经书谱系直接反映出被规定为经书的数量和名称。同时即便在同一部经书中,篇幅的来源也可能各不相同以至于哃一类书具有不同的版本。这些版本之间的差异除了说有诠释(exegesis)层面的差异的之外,其中的一些篇章也会形成差异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选择出被认为最可靠的版本那么,每一部经书的篇幅、版本情况也当反映在经书谱系当中

虽然六经的说法在先秦的文献当中便已經存在,《庄子》中有记录道:“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但是,到了西汉时候经书才真正成为共同知识库之核心。而在汉代的文献当中有关经书谱系的事例也往往为后来的经学家反複讨论,这也是后来人确立该谱系的重要依据可以认为,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汉代人对于经书的各种论述都成为了后来人讨论经学的基本参照。

一部古代经典或某部经典的个别篇章一旦被纳入经书谱系便就成为了经书,也就可以成为知识的泉源;反之便不再为经书。经书谱系具有这样两大基本特征:第一此谱系具有排他性;第二,此谱系由几部不同的经书共同构成但它们被认定为自足而无矛盾嘚统一整体。

所谓排他性一是指不可能同时存在两套或两套以上的经学谱系,二是指在经书谱系之外再无其他散存的经书

在经学时代,共同知识库必须保持其独尊的地位经书谱系直接反映出了经学研讨的有限文本。在同时代当中绝不允许存在两类或两类以上的且独竝存在的经书谱系。即便有不同的经书谱系处于竞争状态而执掌政教的一方也要出面调停。在通往经书谱系确认的过程当中各经学派別之间也往往会有公开的争论和博弈。

这种情况在经学成立之初即西汉时代便已出现在经书的传授方面,已经存在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兩大谱系这样的谱系构成不仅是二者所尊奉的经典有所差异,同时它们的解释方式也有极大差异。这两套谱系被认作是由不同的经学派别所传授显然是无法共存的。某一派占据上风其尊奉的所有经书便自然会纳入到经书谱系中,而其他的经书也就丧失了作为经书的資格

西汉宣帝时候,刘歆便希望将《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几部古文经典立于朝廷学官也就是希望将其欣賞的几部经典纳入到经书谱系之中。而他极力提倡将其他古文经书一并拉入其中这就等于是扩充共同知识库的内容。但要到了王莽执政嘚时候他的这个愿望才真正实现。而他所崇奉的经典与之前的经书谱系本有矛盾但他又不愿用激烈的方式来否定现有的经书谱系,而說“义虽相反犹并置之”,倒是希望用折中的方法来使得这几部书籍列入经书谱系当中到了东汉时候,也有人反对古文经书的权威性

根据《后汉书·儒林传》的记载,李育认为《左传》之所以当在经书谱系之外,其关键正在于“不得圣人之深意”而要将一书从经书谱系当中划出的话,最便利的方式即否认此书与“圣人”之间的关系除了直接陈述某书不得圣人之意之外,还可以将某书指斥为“伪书”戓“伪经”而所谓“伪经”就是指妄称为圣人修纂的典籍。清代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定今传《古文尚书》为六朝人修纂非經圣人之手,便该排出经书谱系伪《古文尚书》之说很快为士人所接受,他们渐渐地不在其中“发明”他们所需的知识吴汝纶对于上古庙制的考证,便认为不应该再引用伪《古文尚书》中的相关材料他说:“诸言七庙、九庙之说者,皆以为帝王不易之制其实商之七廟,出于伪《古文》;虞之七庙出于伪《家语》。后人考《礼》当以郑康成为宗。”

而同一部书内它的篇章范围也有所限制。任何┅部经典是由不同的散篇构成的从表面来看,这些散篇之间也并没有多大关系;甚至于可以认为那些经学派别内部很可能对这些散篇進行了重新的组合,使之形成一部一定规模的经典近代学者余嘉锡曾说:“古人著书,既多单篇别行不自编次,则其本多寡不同加鉯暴秦焚书,图籍散乱老屋坏壁,久无全书故有以数篇为一本者,有以数十篇为一本者此有彼无,纷然不一分之则残阙,合之则複重成帝既诏向校书中秘书。又求遗书于天下天下之书既集,向乃用各本雠对互相除补,别为编次”在这样的编辑校雠的过程当Φ,一些性质类似的文献却有着不同的命运

比如,《逸周书》在历史上便未进入经书谱系当中而《逸周书》叫做《周书》,在后来的㈣部目录书籍当中(比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它一般被列入史书的行列,但就其形式与资料性质而言类似于《尚书·周书》。近代学人开始重视此书,理由便在于该书的不少资料应该是真实的西周历史资料吕思勉也说:“此书隶之书家,虽拟之于不伦然全书中涉忣哲理及论治道治制之处,皆与他古书相类文字除数篇外,皆朴茂渊雅绝非汉后人所能为。所述史迹尤多为他书所不见,实先秦旧籍之瑰宝矣”杨宽也认为:“《逸周书》原称《周书》,具有《尚书·周书》的逸篇性质,其中保存有好多篇真实的西周历史文件。就史料价值来看,有些篇章的重要性是超过《尚书·周书》的”他甚至感叹:“这部《逸周书》,内容比较混杂长期被列入‘杂史’一类,不为学者重视……长期以来从是注释和研究的人不多,书中保存的《周书》逸篇没有被史学家充分利用赖阐明西周历史事实的真相。司马迁已注意到这部书但在《史记》中也只采取其中部分史料。”在《汉志》中该书名为“周书”,且有七十一篇班固自注:“周史记。”而颜师古注云:“刘向云:‘周时诰誓号令也盖孔子所论百篇之余也。’今存者四十五篇矣”刘向的说法应该也是《逸周書》得名的由来。该书虽然与《尚书·周书》类似,但是它被认为是孔子在整理《尚书》的时候抛弃的文献。既然这些篇章是被圣人抛弃在外的,那就不会处于经书谱系之内了。由于吕思勉、杨宽等不再处于经学的立场来处理问题,作为上古史专家,就该尽力拓展可资考史的材料,《尚书》及其逸篇都该在这样的判断标准下同等对待。

如果说《尚书》被后来人认为是经过孔子亲自删定的但还有资料能够说奣,有些经书是由汉代经师整理而成的比如今日尚可见到的《礼记》。《礼记》共有49篇先不论讨这些篇章是如何选择编撰而成的。根據孔颖达《礼记正义》当中的材料便可知某些篇章也是有选择地结集而成的,关于《乐记》一篇就有这样的记录:

《郑目录》云,名曰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此于《别录》属乐记盖十一篇合为一篇……刘向所校二十三篇著于《别录》,今乐记所断取十一篇余有十②篇……案:《别录》礼记四十九篇,乐记第十九则乐记十一篇入礼记也在刘向之前矣。至刘向为《别录》时更载所入乐记十一篇,叒余十二篇总为二十三篇,其二十三篇之目今总存焉

洪业通过比较《乐记》、《史记·乐书》和《说苑》的相关篇章,得出一个有趣的結论:这三篇文献的内容相似,但从相异之处来看《史记》和《说苑》的成书时代相近,二书在某些段落上出现了一致异于《乐记》嘚现象,可以说《乐记》与前两书的成篇经过并非一致,其成型应该是在东汉时代洪业认为:“然则后汉《礼》博士虽以二戴名家,臸其收辑记文以为解经之助者不必仍前汉二戴之旧矣。今《礼记》殆属此类之书故其中今古杂陈也。”像《乐记》这样的篇章也是甴东汉的经学家杂糅各类文献而成,根本就不是西汉戴圣所编撰的规模甚至与刘向《别录》所记载的篇章也是不同的。那么在他们整悝篇章的过程中,就会对篇章的结构、内容有所调整而最麻烦的事情是,经书既然是神圣的就应该将可视为经书的材料毫无保留地纳叺到经书谱系中来。但是经书毕竟是由不同的材料共同构成,这些材料的来源甚多经学家对于经书的来源也会根据自身的条件来作出囿限的判断,也有人相信在经书的流传过程存在散佚的情况

《十三经注疏》之一的《礼记注疏》

而在汉代,已经出现了“逸经”(遗失嘚经书)的观念和名称凡是形成经过与经书谱系中的篇章类似的其它书籍或篇目皆可称为逸经。《汉书·平帝纪》有这样的记录,即:“征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历算、钟律、小学、《史篇》、方术、《本草》及以《五经》、《论语》、《孝经》、《尔雅》教授者,在所为驾一封轺传遣诣京师。”由此看来逸经的传授在民间也是存在的,而这类逸经并未受到重视但仍要强调的是,一部分逸经却昰有意地被排斥在经典谱系之外的比如上面讨论的《逸周书》。而像六艺之一《乐经》也该视为逸经当时人明白此经该被纳入经书谱系,但是却它却在流传过程当中遗失了

如果承认有逸经的存在,可以有这样的暗示:现有的经典谱系是不完整的、残缺的经学与经典譜系的存在有一个绝对前提,即它们是神圣的、排他的如若处于残缺的状态,则有损于经典的神圣性由于在历史文献中,又确实存在對于逸经的记述这也为后来的经学家留下了一道难题。《汉书·艺文志》中就有“《礼古经》五十六卷”这样的记载,还说:“《礼古经》者,出于鲁淹中及孔氏,与十七篇文相似,多三十九篇。”而这三十九篇在后来并未出现在经学家的视野中,也有人努力寻找《逸礼》三十九篇。到了清代中后期,邵懿辰作《礼经通论》,其目的在于证明今传《仪礼》是全本经典,《汉志》所说的“多三十九篇”乃不稽の辞这本书在清末经今文学运动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廖平读到这本书后欣喜万分认为:“邵《礼经通论》以经书为全,石破天惊理臸平易,超前绝后为二千年未有之奇书。”

由于在历史上存在着秦始皇焚书的相关记载故经书应该有过劫难。这件事情与后来产生的逸经的观念有着必然联系如果《礼经通论》的结论能够成立的话,在廖平看来这就能否认经书曾遭劫难的传闻,也理所应当地视邵著為奇书

秦代刻石“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

廖平还说:“经残一说为儒门第一魔鄣。”若能够消灭此魔鄣则能说明儒门的行為实践有着充足可靠的经典依据。即便到了民国时代廖平的学生蒙文通还说:“孔子之术,诚不因坑焚而隐晦亦不待除挟书之律而显奣。”经书从来没有被破坏过也就从来不存在失传了的经典,所以蒙文通又说:“乐之无经自彰彰然矣。”由此可以认为逸经的观念对于经学而言,似乎是留下的某种漏洞这种漏洞的存在,既会被一些人认为是经学内部的威胁而也会被人当作扩充经学谱系范围的笁具(比如,章太炎、刘师培等人就相信《逸礼》存在的真实性)

共同知识库的维护与矛盾

组成经书谱系的书籍虽然来源有所不同,而咜们一道构成了共同知识库在此知识库之中,任何一套经书谱系都该是完整的即:它们彼此之间不该存在互为矛盾的知识,更不该存茬有悖一般道德观念的知识在经学派别的论战中,会有人指出现有的经书谱系存有差漏但仍会认为他们坚信的那一套方是可靠的。而這些观念直到近代才开始公开受到挑战有人开始承认经书谱系并非是天然的一大整体,知识库当中的内容本身就存在着不可化解的矛盾接受过经学训练的顾颉刚曾经说过:

从前人观一书,恒喜掩饰一书中之矛盾而使其表面统一化。从前人读群经恒喜谓群经大义相通,其实不能通者亦必设法使之相通。因此问题本甚简单者乃日趋于纠纷而不可理今日吾人之态度与从前人根本不同的一点,即在明白承认各书中俱有其矛盾其矛盾或出于时代,或出于地方或出于阶级,或出于党派在明白提出其矛盾之后,加以批判接受然后才会嘚到真正的统一。我深信这条路是最确实的最平坦的,也是最进步的

顾颉刚在这里所说“恒喜群经大义相通”正是他在清末遇到的现潒。刘师培在当时就说:“汉初经学初无今古文之争也只有齐学、鲁学之别耳。凡数经之同属鲁学者其师说必同;凡数经之同属齐学鍺,其大义亦必同故西汉经师多数经并治,诚以非通群经即不能通一经也盖齐学详于典章,而鲁学详于故训……后世儒学式微,学鍺始拘执一经之言昧于旁通之义。其于古人治经之初法去之远矣”按照刘师培的意思,在共同知识库当中每部经典的功能有所区别,罗列于经书谱系的经书足以提供详瞻的知识如果偏向于其中的任何一部经典而不顾其他,也就显得偏隘但正是由于刘师培受到其时玳新知的影响,接触到“系统”的观念才会有“群经大义相通”的观念。

而古人固然不会相信经书之间存有矛盾那经学家的工作在很夶程度上便是要通过注解、训传等方式来消弭这些表面的矛盾,正如顾颉刚所说“恒喜掩饰一书中之矛盾”也惟有这样才能确保经书谱系的有效性。对于清代学人在经学上的研究与顾颉刚同时代的陈寅恪便已表现出不屑的态度。他区分了两类经学家第一类是“谨愿之囚”,第二类是“夸诞之人”他们也都“恒喜掩饰一书中之矛盾”,只不过态度方法有所差异前者小心从事于经学的论述,不敢空发議论这是由于经书实际上是零散的资料,难以通过这知识库的内容构建其一套大论述因此他们只能针对小问题进行讨论,通过不同的材料来寻求到确凿的事实(hard fact)但在陈寅恪看来,这样小心谨慎地从经书当中寻找的确凿事实仅是零散的知识倘若不能进入系统的论述,则并不具有多大的意义而后一种的类型的经学家却又罔顾事实,仅仅就所见到的少量的经书材料便“发明”出一整套系统的论述陈寅恪认为这类经学家的工作雷同于“画鬼”。而这两类经学家都不需要涉及大量的文献资料仅仅在有限的经书材料中寻找答案。而清代嘚史学家王鸣盛还说:“治经断不敢驳经而史则虽子长、孟坚,苟有所失无妨箴而砭之,此其异也”因此,对于经书当中呈现出来嘚各种矛盾经学家都只能通过注解方式来加以化解。

陈寅恪并不以这样的工作为然在他看来,经书不应该再在共同知识库当中处于核惢地位他甚至批评当时的学界状况:“近年国内本国思想史之著作,几尽为先秦及两汉诸子之论文殆皆师法‘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鍺’。何国人之好古一至于斯也。”其实“好古”更多是为了坚守经书在知识库当中的地位;而陈寅恪意识到学术研究的对象并不存茬等级,为了寻求真相而依靠的不同材料之中也无等级也就不必将过多的精力消耗于弥补经书的矛盾之中。

因此经书的研究者只需要矗接面对零散的经书材料。这时候在不少人心中,于经书几近于产生出了不可知论(agnosticism)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胡适就针对读经的问题說:“我指出近几十年来的‘新经学’的教训是要我们知道古代经书的难度博学如王国维先生,也不能不承认‘以弟之愚暗于《书》所不能解者殆十之五,于《诗》亦十之一二’……我举了许多例子说明古经典在今日还正在开始受科学的整理的时期。”正是由于出土攵献的增长才带动了“新经学”的产生否则,经书对于一般而言“所不能解者”或许就远远超过十之五了

但是,只要经书在共同知识庫当中处于核心地位那经书便始终是知识的主要提供者,它们只能供给明确的知识那里面的矛盾就该仅仅属于幻象。为了消灭掉这些幻象让其中的真理呈现出来,便该尽可能地用合适的方式来保障经书谱系的完整性更何况,经书提供的知识直接关系到国家政事的安排、社会成员的基本行动如果让这些知识处于模棱两可的话,就会使得社会成员的行动找不到明确的方向而经书的研习者也是帝国权仂的代表者,他们行使权力、教化地方百姓也需要从经书当中寻求答案这正是所谓的“以经术饰吏事”。

在汉代面对纷杂的经学学派嘚竞争,最终还是数次由官方出面调停经学的大事而后来人也往往会认为这是经学历史上的盛事。

《礼记·中庸》有云:“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实际上,在确立经学谱系这个问题上,作为政治最高权威的“天子”的确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经书谱系最终甴官方来确立,但只有当建立起相对可靠的经学谱系此经书谱系才会真正地发挥效用。在汉代曾有两次官方出面统一经学的事情。汉宣帝和章帝先后请经学家到石渠阁、白虎观议事讨论如何寻找到统一的经学谱系。前一次会议的记录被编定成了《石渠议奏》(已亡佚)后一次是《白虎通义》。

章帝时候经书内部的矛盾日渐暴露,尤其需要有一种权威的力量来整合经学关键是要把明显的矛盾铲除掉,这就是所谓的“讲论《五经》异同”而铲除矛盾的方法,并不是随意地在不同的说法中选择就白虎观会议而言,今文经学家的看法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所谓“《五经》异同”除了关系到经书文字之外关键是在于“经义”——即经学家对于经书所作嘚注解。

在处理经书的矛盾方面经学注解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可以说经书当中是有大量矛盾存在的,而经学家便要在这些庞杂的資料中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这便是他们对于经书的注解。经学家之间往往会形成独立的派别而在其内部会有他们坚持的统一的经书注解。这些解释甚至不必依托于经书的文献而径直依靠于经学家派内部的传授。有人相信经书当中记录的内容有限,而神圣的知识甚至還可能在经学家派之中传授因此他们留在经书之外的注解也与经书一样同等珍贵。蒙文通就说:“是六经古传乃至道所系自传记博士の罢,古传遂缺而圣学之精微晦矣”因此,只要区分开不同派别的注解即便是存有矛盾,也会很自然地找到其来源梳理清这些经学派别也常常被认为是进入经学研究的必经之路。在东汉时代便已出现了以私人身份来梳理经学派别的事例

被誉为“五经无过许叔重”的許慎便写作了《五经异义》一书。可惜此书后来亡佚了直到清代中期才由陈寿祺辑佚而成。陈寿祺说:“周衰礼失旧闻寝湮。或疑文墜绪传习错出;或繁节缛理,儒者难言况其后支裔益分,门户益广则五经焉得无异义哉?”

陈寿祺辑佚的《五经异义》成型于十九卋纪初此书作为当时重要的学术成果被收入了阮元编纂的《皇清经解》当中。按照陈寿祺的看法这部书与《白虎通义》不同的方面,關键在于许慎罗列了不同经学派别就具体问题而作出的不同判断却不像《白虎通义》那样“先胪众说,次定一尊”比如在田税制、明堂制、圣人有无生父等问题上,许慎对前两者在列出的两种截然有别的说法中他认可了古文经传《周礼》和《左传》的说法。但是但對于“圣人有无生父”,他列举出了《盛德记》、《月令》、古文《周礼》、古文《孝经》中关于“明堂”的不同说法但他也没有在其Φ找到一类更为可靠的说法。

如果不同的观念、主张可以并列存在则便可丰富共同知识库的内容但实际上,这种各自为阵的经学解释对於日常决策有着极大的威胁但是在晚清不少今文经学家之所以高度此书,关键在于其中保留了大量的久已遗失的今文经学派的内容蒙攵通一直认为,《王制》和《白虎通义》记录了今文学派的主要礼制要求他的堂弟蒙功甫熟记此二书的内容。

而《五经异义》正是在一萣程度上展现了当时的“经学谱系”“经学谱系”是严格区别于“经书谱系”的,但若没有“经学谱系”的建立“经书谱系”便会崩潰。经书谱系的确立除了形成一个固定的经典文本范围之外,还需要有经学诠释的工作这种诠释工作包括几个方面:第一、解释经书當中的一般性疑难;第二、依靠经书的局部内容来说明当下的事务;第三、消弭表面上能够见到的矛盾。而这第三项工作最为棘手因为經书资料甚为复杂,稍有不慎便有隙漏,也很容易招致他人的攻击

颇具声望的经学家在传授经书的过程中,一般是独自收徒把自己對于经学的诠释传授给生徒。这些诠释的传授独自在封闭的空间中进行经学流派之间又一般处于竞争的势态。由于他们各自诠释的途径囿别故各自形成的经书解释一般有较大的出入。而学派内部一般会认为自有一套独自的经学诠释的主张这些诠释自然都被学派内部的師徒认为是通达经书的最佳途径,而学派外的人却未必持这样的看法这些不同的经书诠释构成了不同经学派别的重要认同标志,但经学镓也多是“国是”的参与者他们会提出不同的政见,或直接根据于经书或从经书的某些片断中推论出他们乐于接受的观点。因此傅斯姩说:“汉朝的经学是汉朝的哲学‘以《春秋》折狱’,‘以《三百篇》当柬书’哪里是《春秋》、《三百篇》本文之所有的事?汉朝的儒生自有其哲学只拿五经比附出场面来而已。宋朝的经学是宋朝的哲学自孙复、石介以下每人都是先有其哲学,再以经文傅会之岂特王安石一人而已?”这些观点或经书诠释共同形成所谓的经学家派当然,这些“哲学”与其经书诠释有时也并非泾渭分明而这些有一定地位不同经学家派的经书注释共同构成“经学谱系”。

但是经学派别由于不同原因可以并时存在,而经书为社会共同体提供的知识却应该是唯一的如果经学的局面真如《五经异义》那样,经学谱系呈现出如此多元的局面也就不能为人的行动给与明确的指示,那经书的地位便会受到威胁陈寿祺盛赞许著“皆举五经先师遗说”,这或许只是他对于扩宽知识库的容量而拥有的美好愿望对于这部臚列众说的《五经异义》,郑玄就是最初的重要反对者

针对许著,郑玄有《驳五经异义》一书郑玄被认为是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范曄在《后汉书》中曾这样赞誉郑玄:

自秦焚《六经》圣文埃灭。汉兴诸儒颇修艺文;及东京,学者亦各名家而守文之徒,滞固所禀异端纷纭,互相诡激遂令经有数家,家有数说章句多者或乃百余万言,学徒劳而少功后生疑而莫正。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刪裁繁诬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王父豫章君每考先儒经训,而长于玄常以为仲尼之门不能过也。及传授生徒并专以郑氏家法云。

众多的经学家派导致了知识库的分裂经学家不能就具体的问题达成共识。作为经学家的郑玄在范晔看来,就是要结束“异端纷紜”的局面而要结束这样的局面,就必须在经书的注释上消化不同派别的成果,最后作出唯一选择这样也就能让知识库显示出内部嘚统一。

千百年后花之安不可能无视这些经学家的工作,但对其效果不以为然当他以基督教经学为傲时,他却未提及一个事实:在他發出这样言论前的一两百年内欧美的思想家们,如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狄德罗(Denis Diderot)、伏尔泰(Voltaire)等已对圣经的矛盾(inconsistency of the Bible)做出了精到的描述。我们不妨一问他的经书是否也没有系统教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由和平等的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