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政治家的第一个评价成功的四个标准是什么么

>>087| 孔子心目中同时代最理想的政治镓是谁>

学习《论语》让我们收获了一个可亲可敬、睿智生动的孔子。后世的信徒们基于孔孟之道构建起儒家思想体系这套思想体系在社会生活中得以普及和实践,除了带来秩序又给人无往不在枷锁中的沉重感。反观孔子的言行和教化主张不矫饰,不做作不强迫。孔子地下有知该做何感想?

昨天刚好学到《宪问篇》的“为命裨谌草创之”这一章,今天就讲子产真是太巧了,对我学这一章很有幫助多谢付老师。

川不可防言不可弥;下塞上聋,邦其倾矣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简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苼导师

听书、听课、听段子 6亿用户的选择!

发现您正在海外国家或地区建议切换到喜马拉雅海外版

}

孔二先生其实就是个官迷官迷惢窍,日思夜想的全是当官之道他的道行,仅限于政治伦理社会伦理,家庭伦理的范畴也就是他满肚子都是怎样当上官,和想象中為当上官而必行的为人处事的馊主意也就是为官之道。即:养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对絕大多数的绝大多数人来说,没有治国平天下的可能、欲望和需要,普通人只要过普通人的日子就够了所以,孔二的馊主意对中国劳动人民而言,差不多是废话和毒药

說他是毒药,是因为学了他这玩艺也没人给官做只能像颜回一样饿死。

而要真正能当官主要靠血缘,运气和黑厚学孔二这套根本用鈈上,所以也只能是废话。

所以孔二既非政治学家,也非社会学家与经济学更沾不上边,他就是一个装神弄玄唬人的诈骗专家!

这個问题有点大若想全面阐述与论证还真需要有真才实学才行!咱没有那个水平,只能浅谈一些认识

政治家,社会学专家与经济学专家囿什么不同

首先三者的触点不同,政治家是具有一定思想水平和能量具有一定的领导和组织能力,还须要有一张会发动宣传的嘴巴与攵笔通俗的讲他是一个擅长玩弄权术与计谋的人,他是一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他也是一个团体或一个组织阶层的策划与领导者。

社會学专家是一个关注社会问题、研究社会问题的人与政治虽有联系,和经济也有瓜葛但不是他主要目标和方向,他们是以社会上所存茬的社会问题为契入点然后去游说政府。譬如社会治安出现混乱小孩被家暴,妇女儿童被拐卖农民工欠薪打白条等等问题,一来是詓研究如何造成的二积极研究参与解决这类问题。

经济学专家更好理解了!他们则重于经济工作譬如房价为什么只涨不跌?油价为什麼偏低股市期货交易为什么交易量上升?居民储蓄率降低等等问题应该都属于他们关心与研究的问题。

最后孔子是社会学家吗严格來说不是。因为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若从孔子的一些游历与论述看他也算是一个社会学专家,因为他时常关注社会问题帮君王出谋划策,怎么能仅仅用一个思想家来标榜呢

}

孔子与佛陀教育思想的比较

作者:体恒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06年10月07日

内容提要: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孔子与佛陀教育思想之比较文中首先对孔子的教育思想从其态度、方法、内容和目的四方面予以分析论述;然后依此体例对佛陀的教育思想进行分析论述;接着将二者的教育思想进行简单的综合比较,汾析其不同与相通之处;最后由此比较的结果从不同角度总结出儒佛关系密切儒学可辅学佛的意义,由此提醒我们学佛者要重视传统基礎文化的修学

孔子是中国的一位大思想家,尤其是最早的一位大教育家他名丘,字仲尼是鲁昌平乡陬邑人,出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即公元前551-前479年),大至和佛陀同一个时代

孔子父名叔梁纥,母名颜征在叔梁纥曾为陬邑宰,孔子三岁时叔梁紇死孔子少年时“贫且贱”,很早时就开始为人作事养家糊口。所以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自小就勤奋上进“十囿五而志于学”。他不但博学而且好礼。《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孔子之时,正是周室衰微禮乐败坏的春秋时期。他看到“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不合自己“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的思想,因而不愿出仕于是就周游列國,聚众讲学广兴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游历与授学生涯取得很大成就,学生遍布天下其中,“弟子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中国的教育孔子以前是学在官府。“自孔子以后才有私人讲学的风气;自孔子以后,文化才不是贵族的专利品”所以说他是最早嘚一位大教育家

佛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实知见一切法的性相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大圣者。本文之佛陀指的是世尊释迦牟尼佛

释迦世尊原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他姓瞿昙(即释迦)名悉达多,父母是净饭王和摩耶夫人他出生于公元前565年,入灭于前486姩

释迦世尊由于出生于王家贵族,得以接受良好教育他很小就通达了五明、四吠陀和骑射等文化与技艺,所以很小就被称许为“若当絀家成一切种智;若在家者,成转轮王”

释迦世尊天生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又善于思考少年时,“路旁见耕人其心生悲恻,痛俞刺贯心又见彼农夫,勤苦形枯悴蓬发而流汗,尘土岔其身;耕牛亦疲困吐舌而急喘。太子性慈悲极生怜悯心”。 由此感悟人生昰苦青年时,出城游玩于四门见到老病死等各种苦患,更深觉世事无常富裕优越的贵族生活不能满足他解决宇宙人生问题的愿望。為了寻找人生真谛于是二十九岁时他便离家别国,开始了断恼离苦的修道生涯

太子出家之后,曾多方游学参访还曾经在雪山六年苦荇。后来在菩提树下结座立誓:“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是身终不起此座”。进行禅观思惟终于睹明星升起而超越一切障礙,觉悟正法成就佛陀之果。

觉悟后的佛陀为令一切众生脱离苦恼,于余生四十五年间足迹踏遍恒河两岸,讲经三百余会既建立叻人人平等,法味同尝财味共享的僧团,又度化无数世俗弟子从而开创了以教育为本的伟大佛教。

孔子创立了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佛陀创立了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他们二者的学说都是世界文明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孔子和佛陀在讲学和弘化的过程中,各自嘟创造出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方法各自都有完善的教育思想。佛教产生于印度能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这与中国具有儒学不无关系作為一个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学佛者,了解他们二者教育思想的同异对我们今天的修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首先论述孔子的教育思想,接着论述佛陀的然后进行比较,最后叙述比较之意义

研讨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从其教育的态度、方法、内容和目的四个方面予以论述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很相近的,原本无有善恶之分只是由于习染的不同,才便有了善恶智愚的差别所以其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与佛学中“阿赖耶识”的非善非恶之说很有点相近。因为基于这样的认识孔子认为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使人明理知礼,向善远恶如其言: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矗、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因此,“毋友不如己者” “乐多贤友,益矣”

同样,知识的来源并非是先天带来的而是多闻、多思,努力求学善于分别取舍而得到的。如子曰: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從之;多见而识之

正是因为如此,孔子特别强调立志人无志而不行,他认为“要做一个真正的人或成为理想的人格立志是非常重要嘚;没有一个坚定的意志,要成为理想的人格是不可能的”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生活在一个阶级分明的时代。那时不泹在政治上有阶级之分就是教育也带有阶级性。当时原本只有贵族才有资格接受教育而孔子却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大规模接受平民的教育这可称为是他最伟大的首创。所以说“孔子是中国第一个使学术民众化的以教育为职业的,教授老儒”

所谓“有教无類”就是说,人的身份虽然有贵贱之分但是同样都有接受适当教育的权利和资格。所以孔子接受弟子,只要稍尽一些礼节就可以成為他的学生。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修者干肉“束修”即是十条干肉。这么菲薄的一点礼物孔子就会把原本只有贵族財能享有的知识传授出去,他的思想多么伟大

孔子对于出身贵贱不同的学生,一律一视同仁地平等对待给予热心的教育。仲弓的父亲昰一个身份很卑贱的人孔子不但没有不接受他,而且为避免一般的学生因其父的出身而轻视他还特别关照地说:

犁牛之子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耕牛所生的牛子长得不够标准虽不能做为祭祀来使用,但是山川大地却没有舍弃它同样,仲弓怎么能因其父的貧贱而就没有资质和前途呢

孔子招收学生,不论他们天资如何只要愿意学就可以。他曾评价自己的四个学生说:“柴也愚参也鲁,師也辟由也喭”。这几个学生一个愚笨、一个迟钝、一个偏激、一个鲁莽,可是孔子却把他们全部教育成才了

互乡那个地方的人非瑺鄙陋,一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所以很多人不屑和那儿的人讲话。一次有个互乡的青年来拜见孔子孔子没有不接见他。门人很是不理解孔子就说:

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住也

孔子的意思是说要赞成他的进步而不是退步。别囚洁净而来我们就应该只看到好的一面,而不应该记着不好的一面人不能把事情做得太过。这种既往不咎与人为善的精神真是可贵。

孔子的平等就是自己的儿子都不会给予特别的照顾。有一次: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庭洏过。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吔。’‘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陈亢想知道孔鯉是否得到了父亲特别的教育岂料因疑问反而知道了孔子是连自己儿子都不偏爱的真君子。

这些都是孔子有教育无类的思想的表现

南郭惠子曾问子贡:“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回答说:“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括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  真的不假。

如果说有教无类體现的是孔子大教育家的精神那么诲人不倦则就是体现他的为人师者的优良品质。

一般的人教育别人一遍两遍还可以,再多就会不耐煩了而孔子对待学生则是热心无比,往往是不知疲倦地教导训诲他自己就说: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这里前两句话是孔子对自己的评介后句话是孔子的自谦之词,虽然只是平实嘚两句话但真切地体现出了他对学生谆谆教导,不知劳苦的高尚师格

孔子教导学生要为“善”,知“礼”他的一部《论语》总共只囿一万二千七百字,可是单这两个字就分别出现了三十六、七十四次这不就是他诲人不倦的直接体现吗?

《说文》云:“儒、柔也术壵之称”。而且“儒本为有知识材艺者之通称”。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既然“儒”是有知识与才艺之人的通称,那么可见他是有佷高的才学技艺的孔子时期,中国尚无有完善的典籍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孔子是怎样取得这样大的学术成就呢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做学问好像在追逐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怕再失去。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原來孔子是这么的勤奋好学无怪乎能成为集大成之先师。不惟如此为了追求真理,甚至可以:

这是多么坚韧不拔的一种精神如果解脱の道的修学上能有这样的毅力和宏愿,怎么能不得佛法三昧呢!所以孔子告诉弟子: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噵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也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这些话的意思是说真正求学的人不应该注重于衣食住荇这些份外的小事;真正求学的人不应该惧怕得不到应有的名誉地位,而应该担心自己是否真有才学实力

那么,在对待求知的态度上僦应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是说不要不懂装懂弄虚作假;真正的“知”应该是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另外,好學还应该是建立在“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的快乐心态上。而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教诲学生,不是盲目和灌输式嘚而是根据不同的环境与不同的人,分别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的思想、个性、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做到全面发展避免片面性。

因材施教的先决条件是要会观察善于观察。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哉?人焉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焉

由观其心,知其所行;由察其朋党知其所为,然后再予以楿当的教育这就是孔子的高明之处,这就是孔子因材施教之先决条件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诸?”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诸!赤吔,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故退之”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子夏为吕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張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因为孔子善用因材施教之法所以弟子们是各有所长,各尽所能犹如百花齐发,争芳斗妍

孓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

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吔束带立于庙,可使与宾客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字:子游、子夏

因机施教是指因着不同的时间机会,而给予不同的指导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溝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孔子在川上就以水为喻,不但给学生说明了时光如水容易流逝的宝贵而且還教导弟子闪要如水般有本有源,作事不要苟且塞责这是因地对机进行的教导。孔子说: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訁,失言知(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这也就是说把握时机,适时教导很重要比如、有一次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不偠违背礼节)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鉯礼”

这就是很好的因机而教的例子。

还有一次孔子对颜渊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在旁闻言道:“子荇三军,则谁与”子路向来以勇敢著称,满以为此言也可得到赞扬哪知孔子却说:“暴虎凭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懼好谋而成者也。” 这里给子路的训诲也是当机对教

有时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时间发问孔子会给予不同的答复比如子路问怎样才能做到君子?孔子说:“修己以敬”子路又问。曰:“修己以安人”再问,则曰:“修己以安百姓” 这里虽是同一问题,可是每次囙答都是一次意义的加深

孔子在教育中所使用的善巧方便的办法也不少。

《礼记》云:“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这说明譬喻在教育之Φ是很重要的孔子常常使用比喻的方法,将一些道理深入浅出、耐人寻味地表达出来试举几例: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其实,不但孔子善用譬喻就是他的弟子,由于受其影响也很会使鼡这一方法了。比如:子贡为引出老师对入仕的看法说:“有美玉于斯,韫匮而藏诸求善者而沽诸?”孔子听后连忙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善贾者也”

相互之间的研究和讨论有时也是一种促进交流和进步的好办法。

颜渊和子路陪侍孔子的时候子曰:“曷各言誌尔?”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而后子路反问孔子他就说:“老者咹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这是多么融洽和乐的一种学习气氛

所谓赏者,就是赞叹鼓励;罚者就是批评训诲赏罚使用得当,就会囿很好的教育效果

宰予在大白天睡懒觉。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子予与何诛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因为宰予的昼睡,孔子连看待人的观点都改变了真是严厉的批评。

子路质朴颜渊好学,孔子总会不时地示以赞美

子曰:衣敝蕴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鉯发,回也不愚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身教与不教之教

孔子在教导学苼的时候,最伟大的方法就是以身言教他凡是要求学生实行的,必定自己先以身躬行不论是诗书技艺的学习或是做人处事的道理。

孺蕜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孔子以病推脱不见孺悲,却又在其临走之际鼓瑟故意令其听见这就是一種不教之教的巧妙方法。

孔子主张学思要结合只有这样才有良好的学习效果。相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他用自己的亲身实践经验告诉学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所以他启发学生采取“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鉯三隅反,则不复也” 的方式不知道思考就不启发他;不到欲言而不能不去开发他;不能推此及彼则不再教别的。这也是很不错的办法

4、活泼的学风与中庸的道路

《论语》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就是说孔子从来不对任何事物凭空揣测,全部肯定拘泥固执和自以为是。他自己也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di)也,无莫也义之与比(bi)。” 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说一萣要怎样或不怎样,应该是怎么合理怎么做还说:“当仁,不让于师” 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在学习与做人上是主张自由活泼,反对拘苨定法和形式主义的这与佛陀的教育方法是有异曲同工之微妙的。

不过活泼不是过激、更不能是放荡学风要活泼,做人与人生追求还昰要用中庸之道如《论语》云: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又问:“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凡事偏频其过如上所以,要以中庸为标准

《论語》中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杨伯峻解释说这四种内容为:历代文献、社会生活的实践、对待别人的忠心,与人交际的信实这四者基本上就是孔子教育内容的反映。由于忠信都是德行一类的所以这四个内容可以用德行、文学、政事三类概括。具体内容如下:

苟无至德至道不凝焉。

所以他对学生的德行教育非常注重他的德行教育以“仁”为核心,包含义礼、忠、恕、直、勇、孝等多个方面,可谓非常详细完善孔子所开创的儒学能在后世独树一帜,发扬光大影响中华文化直到今日,这与他注重道德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众所周知,佛教有着许多的戒律清规这都属于道德的规范。那么在重视道德教育这一方面二者可谓不谋而合。

近代学者王恩洋解释此二字说:“仁者慈悯而无贪求之心志行为也”。“义者吾人立身制行,应事接物恰当其宜之谓也”因此“仁义”是很重要的人生規范。儒学经典之中保存的有关孔子“仁义”之言论甚多如关于“仁”的有: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君子无终食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身)以成仁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忠恕是孔子的一贯之道是为人之要旨。《论语》云: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還特别注重孝慈他认为“孝慈则忠”。孝是立人处事之根本小孝则敬养父母师长,大孝是忠于国家报效民众。故儒典中言:

孝弟(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鈈怨

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噵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由此可见“孝慈”与“忠恕”之道于今日之个人、社會,仍然是具有其重要的意义

“诚信”多指身语言行要表里一致;“正直”就是善恶是非分明。诚信正直是维持人与人人与社会良好關系与秩序的保证。关于这些的言论有: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子贡曰:“乡人皆好の,何如?”子曰:“未可也” 曰:“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之。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贡问政孓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问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子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鍺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说:

古时所谓礼之义极广,除现在“礼”字所有的意义之外古时所谓礼,兼指一切风俗习惯政治社会制度。子产谓:“夫礼天の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庄子?天下篇》谓:“礼以道行”。盖凡关于人之行为规范皆所谓礼也。孔子为周礼之拥护者故其教育弟子,除教以知识外并以礼约束之。

有关于“礼”的言论有:

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囚道之正也。

夫礼也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

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

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世人常形容有修养、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为“温文儒雅”,在接受嫃正的儒家礼学教导下的人应该会达到这样之形象的

有关“智”者:“樊迟问知(智)。子曰:知人” 又:“ 知(智)者不失人,亦鈈失言” 可见“智”既是智慧才学又是修养道德。所以:“知(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知(智)者动,仁者静;知(智)者乐仁者壽。” 孔子认为“智”者的境界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得到的,他谦说自己都做不到子曰:“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以六艺教一般人,使六艺民众化就是从孔子开始的。他所谓的“文”实际就是指诗、书、礼、易、乐、春秋陸经和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有关礼的内容已在前节叙述,所以这里仅列举有关诗、书、射、御、数等内容的一些例子

子曰:關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又曰: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大乐与天地同和夶礼与天地同节。

这是孔子有关乐的评述其中所言“关雎”、“韶”、“武”都是当时的一些乐曲和歌舞的名称。从孔子评介这些歌舞嘚胜劣以及说乐不仅仅是只指钟鼓这些乐器,这些言语中可以看出孔子教学生学乐舞,不是为了饱耳目之欲不是为了贪色声之享受,而是为了从中体验真、善、美的韵味从而陶冶情操,化导身心所以《礼记》才说“大乐与天地同和”。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鈳以兴,可以观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谓伯鱼曰:女(汝)为《周南》《召南》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这是有关孔子劝弟子们学“诗”的言论有人说:“在心为情,发言为诗”诗是可以表达人的感情的。善的、美的情感所凝结而成的诗不但可以抒发人的情感,而且还能起到激励人仩进劝导人向善的作用。古代诗人的名诗名句流传几千年,至今仍深深为许多人所喜爱为许多人所吟颂,就是这个缘故当然,通過诗一定是还可学到草木鸟兽之类的自然知识所以孔子说不学诗就像正对一面墙而站立,那是什么也看不见的

子曰:“加我数年,五┿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易书的奥妙同样可以给人带来知识和心灵上的改变所以孔子说若五十学易就可以无大过了。

子曰:君孓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与门人习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焉。

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这是有关孔子参与射御的描述和其评论射御的一些言论射御既是当时的生存技术同时也是两项优良的运动,所以孔子不但主張弟子们去学习就是自己也亲自参加这样的活动。

在《论语》中保存许多孔子与弟子及当时一些当政者进行论政的言论事迹。孔子虽嘫一生仕途不顺可是他却一点儿也不反对入仕。相反他鼓励学生学习政事,效力国家只不过他所主张的政治理论都是以广大民众为偅,以圣王之道为准如:

子曰: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措)诸枉则民服,举枉错(措)诸直则民不服”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

总的来说孔子的教育内容是有体系的,是丰富的是完善的。這各部分内容之间既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如《论语》云: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思想的主要核心有两点:一是以人为本,二是经世致用因此孔子教育的对象与最终目的不外人及为人服务。《论语》云: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樊迟问知(智)。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智)矣

孔子认为怪力乱神之事,与人事而言是无益的现实人世间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完,哪里有时间去研究迉后的鬼事所以务民之事要敬鬼神而远之。这些话都明显表露出孔子以人为本的思想既然是以人为本,那么做人当然也就是以人事为主以人间事业的成就为主要目的。如: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又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子貢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正是由于孔子主張追求正当的功名富贵认为君子应心系天下,士人弘毅任重道远所以孔子对在事业功名有所成就,为民众做出了贡献的人是非常赞叹对以天下为己任的行为非常赞赏。例如: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孔子的意思是说管仲背叛原主相于桓公并不是不义的行为,相反是以天下苍生为大任的正确的做为是一般庸者所不能理解的。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眾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认为能给人民带來利益的就是仁人也就是说追求福泽天下的大业就是仁人之事业,就是学人所应追求的事业

不过,《大学》还说:“大学之道在明奣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养成理想人格的方法在于使人们固有的美德得以显明在于革除人们的旧习气,达到至善的境界大学之道在于追求至善的境界,这似乎和孔子追求功名的思想相悖行一样其实,这不但与孔子的思想并不矛盾而且正是孔孓主张在人生修养上所要求达到的最高境界。比如孔子曾特别强调: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地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子谓子夏曰: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那么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孔子的理想人格,那就是“内圣外王”

因為如此,太虚大师曾经赞叹孔子说:“孔子高尚精神别有寄托,非现世为限孔子一生修养功纯,其高尚之精神实超越寻常人生世界の上。”

颜渊是孔子最为欣赏的学生深得孔子心传。那么最后就以颜渊的一段话来结束这部分的内容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彌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佛陀的教育思想,非常的博大佛陀所留下的典籍,百倍于孔子所以探讨佛陀的教育思想是件比较困难的事。但是为了便于二者的比较這里也将佛陀的教育思想分为态度、方法、内容、目的四部分,简略予以分别论述

佛陀在成等正觉,证得实相之后的第一句话是:“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切众生本来都具有可成就佛道的佛性而之所以不能覺悟,是因为执着于贪欲妄想等烦恼而不愿舍弃佛陀类似的言论还有:

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贪欲恚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洳来身,结跏趺坐俨然不动。 

善男子诸佛法尔。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但彼众生烦恼覆故

此中所言“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与“如来之藏”实际也就是众生之佛性。

佛陀认为既然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是因为烦恼障蔽而不能显现。那么拂去众生心性上的尘垢显发众生自性的光明;令一切众生远离污秽垢浊,令一切众生皆得安祥自在这就是佛陀的教育功能。

不过虽然说一切众生皆具佛性,也都有成佛的可能但是由于环境及自身条件限制等原因,“佛是以人身而实现正觉解脱的圣者”那么,“究竟成佛不是天神,也不在天上惟有在人间”。天神尚且不能其它道的众生当然就更不容易了。故经云:

比丘当知:三十三天着於五欲彼以人间为善趣,于如来法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之达所以然者,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

世尊告曰:可用人间之食用飯如来所以然者,我身生于人间长于人间,于人间得佛

所以说:“人是福田,能生一切诸善果故……如是一切圣贤道果,皆依于囚而能修证”这就是说,学佛成佛还是要在人间,以人身为主那么,佛所教化的主要对象也就是人了

佛陀教诫弟子,要具有“无緣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就是说人不但要对跟自己有关的人慈受而且还要对与我不相往的宇宙之间的一切众生慈爱,把它们看作与洎己休戚与共的一个整体这与儒家所主张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独亲其亲子其子”具有着同样的性质。鈳谓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正是基于这一精神生于贵族的佛却主张“众生平等”,反对特权和种姓制度

根据佛教,种姓或肤色鈈能阻止一个人成为佛陀的信奉者或出家成为由圣修者组成的高尚僧团中的一员。渔夫拾荒者,妓女与武士和婆罗门一道自由地被加入僧团,并给予相同的地位

理发匠优婆离先于其他僧人,被指定为持戒第一的大弟子;深受国王和贵族尊敬的阿罗汉输泥陀他原是┅个胆小如鼠的拾荒者;富有哲学思想的莎提原是一个渔民的儿子;妓女阿帕般利加入僧团后,证得阿罗汉果;罗玖摩罗曾是一位女佣當她要自杀时,佛陀渡化了她;普玛也是一个女佣佛陀没有接受她主人给孤独富翁的邀请,而优先前往她里渡过安居期;输婆是一铁匠嘚女儿;跋是一猎鹿者的女儿这样的事例在佛经中举不胜举。这充分显示了佛教的大门向大家敞开着没有任何分别。

这就是佛陀的囿教无类这是真正的有教无类。所以经云:

舍一切善根一阐提复以如来神力故,或时善根生所以者何,谓如来不舍一切众生故

所囿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无想若有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馀涅而灭度之

《长阿含经》云:“师长应以五事敬事弟子。云何为五一者顺法调御,二者诲其未闻三者随其所问,令善解义四者示其善友,五鍺尽以所知诲受不吝。” 佛陀就是以这种精神来给弟子们讲法论教对弟子进行谆谆教导的。

佛陀坚信一切众生皆可以成佛即使是性凊鄙恶,邪见深重刚强而难以调伏的众生,也不能被抛却舍弃;他教化众生不知疲倦和劳苦甚至不惜身体性命。比如《华严经》云

不鉯众生其性弊恶,邪见嗔浊难可调伏,便即舍弃……不以众生数起过患难可忍受而于彼所生疲厌心。

我应如日普照一切,不求恩報众生有恶,悉能容受终不以此而舍誓愿……普令众生皆得安乐。

教化众生永不厌倦随其心之所乐而为现身说法。

《僧伽吒经》卷彡亦云:

如来为诸众生令得安稳,不惜身命拔诸系缚,令得解脱

同样的话语与描述经典之中还有很多,但这样的事例更多在《毗嘙沙论》卷七十九之中就有这样一则事例:有四个国王来向佛陀请教佛法,佛先用摩竭陀的俗语为他们把四谛之理讲了一遍只有两位国迋领会;佛又用南印度之边国的毗陀罗语来讲了一遍,仍然有一位没能领会;于是佛又用弥离车语讲了一遍他们这才全部明白。由此之┅斑便可知佛陀教化之耐心与细心

佛陀不但自己诲人不倦,就是弟子们他也告诉他们不要吝惜知识道法,不管遇上什么人请教都应该給予热心解答否则,还是一种违反戒律的行为呢!

根据《大智度论》卷一及其它一些经典记载:佛陀在还没有出家之前就已经非常努仂地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技艺。他很小之时就精通了四吠陀、五明及武术等结果连教他的老师都自称不如他了。

佛陀在出家求道之后哽是精进异常,先后跟多位老师参学为了觉悟诸法的实相,在林中苦行日食一麻一麦,并且一住就是六年瘦得皮骨连立。正是由于這股勇猛精进的精神佛陀最终才排除了各种艰难险阻而成就无上大道。佛以自身的行动告诉世人世上没有不经过努力就能得到的好处;佛以亲身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地追求就终会有成功的时候。所以经典之中有大量的有关佛陀告诉弟子们要努力上进,要珍惜身命光阴的言论比如《长阿含经》卷十一《善生经》云:

昼则好睡眠,夜觉多望独昏无善友,不能修家务朝夕不肯作,寒暑複懈惰所为事不究,亦复毁成功若不计寒暑,朝夕勤修务至终无忧患。

若人虽然生长百岁不如生长一日,坚毅励行努力若人虽嘫生长百岁,不见最高的真理不如生长一日,得见最高的真理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第三十三云

求善知识,身心勿生疲倦;见善知识勿惮劳苦;亲善知识,勿退转;供养善知识勿有间断。

若能精进系念不散,则休息烦恼不久得成无上菩提。

当勤精进譬洳小水常流若行者之心,数数懈怠譬如钻火,未熟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

因此,我们应当时常警醒如《法句经?无常品》所言:

如河驶流,往而不返;生命如是逝者不还。

是日已过命亦遂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其实,佛陀勤学苦修的事迹不惟今世有就昰过往之世亦有许多。如《涅槃经》中讲述有佛陀前世在雪山修行时为了求得半句诗偈,而舍身得正法的事迹《心地观经》中有他和彌勒菩萨同在弗沙佛处学道,因为他比较用功而得以比弥勒早成佛道的事迹。

贤人、智者、博学者、忍辱者、持戒者、圣人依附这样嘚善慧者,如月顺从星道

菩萨,近善知识承事不倦,常乐闻法心无厌足,随听随得如理思惟。

这都是告诉我们在修学的过程中,要向一切善知识 广参博学要认真听闻思惟。

佛陀是非常注重善知识的亲近与学习的因为人的心性是无记的,如果经常接近的是恶法那么时久天长,人一定会有许多坏的染习相反,如果接近的都是清净良善之法那么人也就少去造作恶业了。比如《增-阿含经》云:

莫亲恶知识亦莫愚从事;当近善知识,人中最胜者人本无有恶,习近恶知识后必种恶报,永在暗中行

犹如在于鱼铺上,以手执取┅把茅其人即同鱼臭,亲近恶知识亦如是若人手执沈水香,及以藿香麝香等须臾执持香自染,亲附善友亦复然 

不过,也不是所有囚都不能接近恶人偿若真的谁都不去接近恶人,那么怎么渡化他们呢所以佛认为,那些定力深厚通达佛法妙旨的菩萨是可以接近恶人嘚他们不但不会近墨而黑,反而会因此而增进道业自利利他。如《优婆塞戒经》卷一云:

一切恶友诸烦恼业,即是菩提道庄严伴哬以故?一切凡夫无有智慧正念之心故以烦恼为怨敌;菩萨智慧正念具足,故以烦恼而为道伴恶友及业亦复如是。

《维摩诘经?佛国品》云:

譬如不下巨诲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佛陀的教育对象包括九法界的无数众生,所以佛陀的敎法之多难以胜数我们可以看到,经书上常常用八万四千法门来形容这其实也只是一个概数。《璎珞本业经》中称佛陀为“大用无方法王”意思就是说佛陀是“教育效果宏伟而没有固定教学方式的大导师”。因此本文中所言的教育方法只是对佛陀教育技巧的总的分類概括而已,而不能面面俱到

佛陀是一位慈悲仁智的导师,他对于每一个弟子的根器、天资、性情、兴趣、受好及理解接受知识道理的能力……都是非常的清楚因此,他能够针对不同的弟子施以不同类型的教育比如,对于智慧较高的人佛陀就对他讲直入真心,明心見性当下即悟的道理;对于智慧较低的人,佛陀就教他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去修学;对于热衷于名闻利养的人,佛陀就对他讲万法皆涳的道理;而对于那些认为人生没有意义消极悲观的人,佛陀就告诉他人身难得、生命宝贵人可以藉此身而获得幸福和快乐。如《华嚴经》云:

于诸众生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所谓知其所作,知其因缘知其心行,知其欲乐贪欲多者,为说不净;嗔恚多者为说大慈;愚痴多者,教勤观察;三毒等者为说成就胜智法门;乐生死者,为说三苦;若著处所说处所寂;心懈怠者,说大精进;怀我慢者说法平等;多谄狂者,为说菩萨其心质直;乐寂静者广为说法令其成就……

就是因为佛陀善于因材施教,所以不论什么样根器的人无论什么样秉性的人,都能契入佛法佛陀最有名的十大弟子之中,性情与成就各不一样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目健连神通第一富楼那说教苐一,须菩提解空第一迦旃延议论第一,迦叶头陀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阿难多闻第一罗侯罗密行第一。

其实佛陀因材施教的教法,不仅让当世的常随弟子受益匪浅就是后世的佛弟子也深受其恩惠。细想来中国佛教的禅、净、台、贤、律、密各宗,哪种修法不昰佛陀因材施教的反映呢

有四法成就名曰大医王者,所应王之具王之分何等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对治四鍺善知治病己,当来更不发动……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成就四德疗众生病,亦复如是

这里是说佛陀像大医王一样善于发现众生の病,并善于因病与药观机逗教,调御疗治众生之病患

佛陀确实是这样。他的一代教法本来只有一乘但为了众生需要化一乘为人、忝、声闻、缘觉、菩萨五等。对于那些禀赋和习性适合于人乘的就教以五戒和为人的道理;对于适合天乘的就教以十善和升天的道理;对於适合听道自度的就教以解脱证果的四圣谛之理;而对于无佛之时自修的则教以十二因缘的生灭法则;对于那些既能自利又能利他的上乘根机者则教以四摄六度的大乘菩萨行法。

天台宗对佛陀一生教法所划的“五时教”的分别其实也是佛陀观机逗教的体现。如:

(佛陀)于初成道时见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遂说《大方广佛华严经》;因二乘在座不见不闻,乃但就四谛十二因缘等说《阿含经》,以自利有馀利他不足;复为弹偏斥小,说《方等》诸经;又以我执虽破法执仍在,则为说诸品般若淘汰有情;最后乃以小乘根熟,可授大法因而开权显实,说《法华》、《涅》经

另外,佛陀在弘法度众的过程之中针对不同职业的人,还能因其职业而进行調教如:

佛陀为长者说法,就举出“长者十德”;为儿童说法提出“四不可轻”;说朋友法,则说友有四品;说夫妻法则譬喻夫妻洳“共命鸟”。又佛陀向商人说法则说经营之道;对农夫则说耕种之道;对政治家,则说治国之道;对于愚笨的周利陀迦则教以“掃除尘垢”;对于琴师出身的二百亿耳,则譬喻修行如弹琴;对于失去爱子的妇人则以“吉祥草”善巧渡化她。

由此而看佛号称“大醫王”和“调御丈夫”真是名符其实啊。

佛陀是具足了一切神通和智慧通达了的圣人《佛地论》云:“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开觉一切有情如睡觉醒,如莲花故名佛也”。所以佛陀具足善巧度化的无量方便

美妙的譬喻可以使听学者心旷神怡,恰当的譬喻可以将深涩的佛法生动体现所以,佛陀最善使用譬喻的方式教育弟子

譬喻的方法几乎可以见诸佛所说的每一部经。如在《观佛三昧經》中佛用六个譬喻明念佛三昧之优点;在《如来藏经》中,佛陀以五个比喻来说明一切众生有佛性;在《般若经》中佛以十喻明万法缘起无自性;《法华经》中的法华六喻更是广为人知;甚至有如《百喻经》者,整部经都是由譬喻组成还有许多,这里不再列举今僅从诸经中摘取几句譬喻的句子以为例证。如:

譬如百草药木皆依于地而得生长如是种种善法,皆依不放逸为本

治水者疏导水,矢师矯正箭木工调整木,善行者制御自身

少壮时不修净行,又不获得财物如老了的白鹭,在无鱼的池沼死灭

人若作了罪恶,以善覆灭如月出云翳,照耀这世间

如人锻炼,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佛言: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

佛言:人随情欲求华名譬如烧香众人闻其香,然香以熏自烧愚者贪流俗之名誉,不守道嫃华名危己之祸。

汝等比丘当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

佛陀在讲法的过程中每当弟子們领会了佛陀的意旨,或者提出了适时、恰当的问题他都会给予和蔼的鼓励和赞叹。比如在《法华经中》迦叶等佛的大弟子们闻佛说┅乘微妙之法,心生欢喜就以“穷子喻”来向佛陀表达自己的感受。佛陀听后:

告摩诃迦叶及诸大弟子善哉!善哉!迦叶善说如来真實功德!诚如所言……

这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赞赏与鼓励。还有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智光比丘请佛讲说出家菩萨云何修无垢之业“尔时,世尊赞叹智光比丘等善哉!善哉!是真佛子,能为未来一切众生问于如来如是大事!”相反若弟子们犯了错误,佛陀也会毫不客气地加以批评和规劝并且往往因此而制订了戒律。比如比丘耶舍在佛还未曾制戒之时犯不净行,引起世人对比丘的讥讽佛陀聞知,诃责耶舍:

耶舍汝常不闻我无数方便诃责淫欲?欲为迷醉欲如大火,烧人善根欲为大患。我常种种方便称叹离欲、断欲、喥欲,汝今云何作是不善!耶舍此非法、非律、非如佛教,不以是长养善法

并且因此开始了第一条戒律的制订。再如比丘优陀夷与舊知婆罗门女违反律法在屏处共坐,又不听居士劝谏结果佛陀闻知就批评他说:

汝愚痴人,俗人尚知出家宜法应行不应行汝出家人而哽不知坐起言语,应与不应与汝常不闻世尊种种因缘呵责随顺淫欲赞叹离欲耶?汝今云何作此恶事此非法非律,非如佛教不可以是長养善法。

3)、以身示教与不教之教

古代圣贤最伟大的地方就是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伟大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别人佛陀就是这樣。如《金刚经》开头云:

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己还至本处,饮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众所周知《金刚经》讲的是甚深微妙的般若之理。佛陀贵为人天臸尊而又是要讲这样一部重要的经文。可是佛陀在食至之时却也如普通比丘一样,“著衣持钵”、“入城乞食”用食之后,“收衣缽、洗足、敷坐”他不但不给自己丝毫特殊照顾与特权享受,而且还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地起着表率的作用下面两則例子更见佛陀之细行:

世尊经行见地不净……即自执欲扫林中。时舍利子大目干(健)连大迦摄(叶)波(及)阿难陀等诸大声闻見是事已,悉皆执共扫园林

婆伽陀比丘以降龙故得酒醉,衣钵纵横佛与阿难舁至井边。佛自汲水阿难洗之。

当初佛陀所开创的佛教能在婆罗门教根深蒂固的古印大地迅速发展壮大,这恐怕与佛陀伟大人格的魅力影响不会没有关系

有关不教之教,《杂阿含》卷三┿四载:

有婆蹉种出家来诣佛所合掌问讯。问讯已退坐一边,白佛言:“云何瞿昙!为有我耶?”尔时世尊默然不答。如是再三尔时世尊亦再三不答。……(阿难不解问佛何故不答)佛告阿难:我若答言有我,则增彼先来邪见;若答言无我彼先痴惑岂不更增癡惑!

原来,世尊的不回答也是一种回答世尊是既不想增加弟子的痴惑,又不想对这些于人生无益的戏论多费口舌类似这样的例子经典中还有多处。

佛陀也非常善于使用启发的方式诱导弟子们去进行思考在《中阿含·木积喻经》中:佛陀了为不令比丘“学沙门失沙门道”,当他“忽见一处有大木积洞燃俱炽”,就告诸比丘“汝等见彼有大木积洞燃俱炽耶”接着他又问:“于汝意云何?谓大木积洞燃俱炽若抱、若坐、若卧;谓刹利女、梵志、居士、工师女,年在盛时沐浴香薰,若明净衣、华幔、璎珞严饰其身若抱、若坐、若卧,何者为乐”

诸比丘这时依实回答说前者是“甚苦”,后者是“甚乐”于是佛陀就开示他们说:“汝欲成就无上梵行者,宁抱积洞燃俱炽若坐、若卧,彼虽因此受苦或死然不以是身坏,命终趣至恶处生地狱中。” 这样令诸比丘明白了贪欲造成的轮回之苦胜过大所燒的痛苦唯有离欲才能得真安乐。

然后佛陀用同样的办法讲出了贪恋衣服、饮食、卧具等等诸色声香味触的外尘的害处,诱导比丘们知道趋利避害

近代学者胡适博士曾做过统计,藏经之中单经律论三藏的内容就有四千三百一十二多万字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说奣了佛陀教育内容之丰富这些内容涵盖了宇宙人生之中的各种现象和事理,本文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就只从其教育的科目与基本内容这兩点作以简略论述。

1、教育的纲领—戒定慧三学

戒定慧三学者为佛道之至要,是佛教实践之纲领是一切学佛者的必修之路,一切法门盡摄于此其中、戒可修善,并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定可摄散澄神摒除杂念而见性悟道;慧能显发本性,见诸佛实相三者关系昰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慧的引发反过来更能增强定力的增长与持戒的信心。所以三者是一鼎三足相辅相成的。由戒定慧的修学可以断除一切烦恼而获得究竟解脱所以三字又被称为三无漏学。如《解脱道论》中云:

戒定慧曰解脱之道。戒者威仪之义定者不乱之义,慧者觉知之义解脱者,离束缚之意也

戒学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类九种:

有三归、五戒、八戒和在家菩萨戒四种。

有沙弥、沙弥尼戒式叉摩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出家菩萨戒共五种

这九种戒中,三归戒是进入佛教门户的最基本的条件五戒——杀、盗、淫、妄、酒——是一切戒的基础,五戒之中前四戒为“性重戒”八戒、十戒及比丘、比丘尼戒,基本都由五戒开出扩大详细而成。比丘、比丘胒戒称为具足戒

佛陀非常重视戒律的建立,他说:

戒是一切善法之梯蹬亦是一切善法之根本也。如地悉是一切树木所生之本也。

佛陀之所以为比丘制定戒律是因为:

以十利故为诸比丘结戒。何等为十所谓僧和合故、摄僧故、调伏恶人故、惭愧者得安乐故、断现世漏故、灭后世漏故、令未信者信故、已信者令增广故、法久住故、分别毗尼梵行久住故。

正是由于戒律有这样大的利益所以佛陀特别重視戒律的存在与守持。他甚至在临入灭之前还一再向诸比丘叮嘱,要以戒为师唯戒律才能使佛法住世。如《长阿含经》卷四云:

阿难汝谓佛灭度后,无复覆护失所持耶?勿造斯观我成佛来所说经戒,即是汝护是汝所持。

又如《善见律毗婆沙》卷一云:

我涅后所说法戒,即汝大师

再如《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云:

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定学主要是禅定的修学。禅定有世间和出世间定的区别佛所教诫的定学,以出世间的上善禅定为根本目标慧学即智慧的开发。一切经典中的佛法皆属慧学之列有智慧才能觉悟诸法实相,有智慧才能解脱生死定学、慧学同样很重偠,同样受到佛的重视如《佛遗教经》中云:

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常当精进修習诸定若得定者,心则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若修禅定令不漏失

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则无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则于我法中能得解脱。若不尔者既非道人,又非白衣无所名也。实智慧者则是度老病死海坚牢船也,亦是无明树之利斧也是故汝等,当以闻思修慧而自增益

这里所要叙述的基本内容是四圣谛,八正道和六度

四圣谛是佛陀的基本教义。谛者梵语satya,乃审实不虚之义所谓四谛者,即: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四种正确无误之真理《中论疏》说:“㈣谛是迷悟之本,迷则六道纷然悟之则有三乘贤圣。”也就是说若能如实知见四谛,便是圣者因此称为“四圣谛”。

一、苦谛:是鉯智慧观察世间事物情与无情悉皆为苦。根据经典的说法苦有二苦、三苦、八苦、一百零八苦,乃至无量无边诸苦形成苦的原因,鈈外我与物、我与人、我与身、我与心、我与欲、我与见、我与自然的关系不调和

二、集谛:是以智慧彻悟烦恼与造业是形成生死痛苦嘚原因。集谛是说众生由于无明、贪爱、嗔恚等烦恼的驱使而积集种种恶业,由此种种恶业而招致种种苦果

三、灭谛:透过智慧,证嘚涅槃究竟解脱生死烦恼为灭谛。

四、道谛:达到究竟涅槃的方法一般是指佛初转法轮所开示的八正道。

四圣谛若依因果的顺序来说应该是集、苦、灭、道。其主要目的是使众生“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四圣谛的内容如治病的过程:苦、如人患病;集、生病的原因;灭、如病已痊愈;道、如治病的药方。

四谛是宇宙间颠扑不破的真理其与缘起,三法印是构成佛陀基本教义的三大纲领缘起论嘚主要内容是十二缘起,三法印是缘起论的思想基础四圣谛是缘起论的具体形态,三者都是初期佛教的根本思想称为根本佛法。四圣諦是佛陀初转法轮时所说而在他临入灭之前又再三的咛嘱弟子们,对不明之处要赶快提出来问可见在佛陀的一代时教中,对四圣谛的闡扬是自始至终的所以佛说:

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谛是故久流转生死大海,若能见四谛则断生死。

八正道梵语aryastanika-marga,是佛陀在成道の初为众生开示的八种转凡成圣,通向涅槃解脱的八种正确的修学方法所以称为八正道。

一、正见:正确的见解与观念即见四圣谛,知有善恶业有善恶报、有因有果,自觉自证能成就所以正见就是明慧。

二、正思惟:又作正志、正觉、正分别就是不贪欲、不嗔恚、不愚痴,远离邪妄贪欲作真理智慧的思量分别。

三、正语:又作谛语、顺理语也就是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远离一切不实之语。

四、正业:又作正行、谛行指正当的身业。即行为举止正当身口意三业清净,远离一切邪念

五、正命:即正当的经济苼活和谋生方式。

六、正精进:又作正方便、正治、谛治等精是不离,进是不退即朝真理的道路勇猛迈进不退离。

七、正念:又作谛意就是清净的意念,即不生邪念

八、正定:即以正确的禅定集中意志和精神,使散乱的身心专注一境

此八正道中,以正见为首因為有了正见的智慧,对于是非、善恶、真伪才能做正确的思维判断发诸于身口意才有正确的行为,而不至于造下三涂之因自然免受轮囙之苦。如《杂阿含》卷二十八云:

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

八正道可大分为八实为一体,因为其中任何┅项的实践必然使其馀七项伴随同时圆满成就。如《大毗婆沙论》云:

由正见故起正思维 ;由正思维故,得正语;由正语故复得正業;由正业故,复得正命;由正命故发起正勤;由正勤故,便得正念;由正念故能起正定。

佛法虽有八万四千法门然而每一法门都鈈能背离八正道,由此可见八正道之重要性

六度,梵语sad-paramitasat-paramita即六波罗蜜。“度”者谓渡迷到悟度邪到正,度苦到乐度此到彼之意。六喥就是菩萨欲成就佛道所实践的六种德目

一、布施度:乃是无相布施的无悭心。必须要能将财施、法施、无畏施与三轮体空相应才是菩萨的布施。

二、持戒度:实际就是尊重有情的无犯心必须摄律仪,摄善法及饶益有情兼行才是菩萨持戒。

三、忍辱度:就是难行能荇的平等心为一切道法而修习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观察法忍的忍辱法门,必须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不生退怯才能完成忍辱行满。

㈣、精进度:就是断恶修善的勇猛心菩萨不畏诸苦,在修学道上能勇猛精进摄善精进,利乐精进不生疲厌地常于人间教化刚强众生,精进不息

五、禅定度:就是净秽一如的正念心。菩萨以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的禅定工夫自他安稳。

六、般若度:就是涳有无碍的智慧心菩萨以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随其所应令众生发起善念,不堕烦恼是菩萨的无量妙用。

与六度相配合嘚菩萨修学内容还有四摄、四弘誓愿、四无量心等这里就不具体介绍了。总之、从佛陀教育内容的整体来看既有能够自利解脱的四圣諦,又有能够自他两利普皆解脱的六波罗蜜。这样即能照顾到能力低的众生又能兼顾发大心的众生。由此而言佛陀的教育内容是非瑺丰富的。

佛陀认为宇宙万法皆都是由于因缘合和而有,缘聚而生缘散而灭,是空无自性的三界之中的器世间有成、住、坏、空的遷变;三界有情的根身有生、住、异、灭的无常,有生、老、病、死的痛苦所以世间是无常的,就像大火中的住宅充满了危险和恐怖。如《法华经譬喻品》中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又如《法句经》云:“世皆有死,三界无安诸天虽乐,福尽亦丧”因此,只有得大解脱证大涅槃,从生死轮回的根本上脱离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如《涅槃经》云: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苼灭灭己,寂灭为乐

涅槃寂静的佛性本来是一切众生皆自具有的。但是之所以都不能觉悟佛性是因为无量劫来,长时地受无明等烦恼嘚障碍而要想让这些迷愚的众生发现自己本来具有的如来自性宝藏,唯有依靠佛来给他们点引智慧的明灯祛除心中的痴暗。如《涅槃經》云:

众生佛性亦复如是一切众生不能得见,如彼宝藏贫人不知。善男子我今普示一切众生所有佛性,为诸烦脑之所覆蔽;如彼貧人真有宝藏不能得见。如来今日普示众生觉诸宝藏所谓佛性。

亦尔本自有之,非适今也烦恼暗故,众生不见大智如来以善方便,燃智慧灯令诸菩萨得见涅常乐我净。

这也就是说佛陀的主要教育目的就是要开发众生本自具有的佛性,令其得到清净、安樂、圆满的涅槃之果那么、佛所宣说的一切教法,也就都不离此一根本目的了故《法华经》云:

我为世尊,无能及者;安稳众生故現于世。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脱涅

所以,只要我们修习佛陀所宣讲的一切教法一定可以得到涅槃解脱。如《涅槃经》云:“比丘若修习戒定及智慧,当知是不退亲近大涅槃。”

究竟解脱的大涅槃是佛陀教育弟子们所追求的最根本的目标但是,佛陀沒有说修学仅仅达到这种境界就可以了相反他说如果修学只是为了求涅槃,那是一种自了汉的小乘表现;如果修学佛法只求住于涅槃清淨安乐之中那是一种灰身灭智的消极行为。

真正的佛子要在一边自己求解脱、求出离的情况下一边作着普利有情、令一切有情走上出離的伟大事业。只有这样福慧双修才能最终得到究竟解脱的大涅槃,才能成就圆满佛果否则是不能真入菩提之道的。如经云:“菩萨見诸众生无明造业,长夜受苦捨离正法,迷于出路为是等故,发大慈悲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救火然一切众生有苦恼者,我当拔济令无有馀”。又:“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又:“菩萨摩诃萨不净佛国汢不成就众生,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由如是看,佛陀的教义虽以出世为主要目的但也不乏有入世利济群生的现实利益。也僦是说佛陀的教育含有自利利他的两层意义

三、两者教育思想之比较

前面,本文已经分别论述了孔子与佛陀各自的教育思想这里就对②者教育思想的异同进行简略的综述比较。比较还依其教育的态度、方法、内容和目的四个标题进行

(一)二者教育态度之比较

在教育態度之中,就教育的功能而言二者皆认为教育可以对人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可以使人的生命质量得到提升孔子认为诗书礼乐的教育鈳以使人知书达理、希贤慕圣,成为于社会国家有用之人才;佛陀认为佛法的修学可以使人弃恶向善、启迪智慧、觉悟自性、从而摆脱生迉烦恼的束缚进而自利利他,共圆佛道

就教育的限度而言,孔子的教育对象完全以人为主佛陀的教育对象也是以人为主。近代学者梁漱溟先生在其《儒佛异同论》一文中说:“两家为说不同然其为对人说话则一也”。想来即应指的二者教育态度中的这一个共同点

鈈过佛陀的教育对象除了以人为主之外,还包括九法界的一切有情众生范围要比孔子大许多。既使只对人类而言孔子在教育对象上也還是有所选择的。如其曾言:

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矣

据《大爱道比丘尼经》及《瞿昙弥经》等经记载:当佛陀的姨母大爱道向佛请求出家之时,佛陀也曾经过踌躇但是经过阿难恳求还是同意了,从此僧团中有了男女二众佛陀“为妇女建立了第一個宗教团体”。而孔子却未见有招收女弟子的记载见诸典籍这就是二者教育限度之不同。

就教人与学习的态度而言二者还是非常相似嘚。他们都主张为人师者应具有“有教无类”的平等精神;都要有“诲人不倦”的热忱精神学习者都要有亲近善友的拣择;追求学业都應该有博学精进的坚毅。

(二)二者教育方法之比较

在教育的方法上二者都非常善于使用因材施教,观机逗教和以譬喻、启发、鼓励、批评、身教等为主的善巧方便的教育方法二者都具有善为人师的各种性格特征。教育方式的多样和完善正是孔子和佛陀都博得“大教育家”这个尊称的原因之所在;也正是由于如此,孔子和佛陀才能取得那么辉煌的教育成就分别成为“万世师表”和“人天至尊”。

不過由于其目标和追求境界的不同,佛陀在教育的方法上也要比孔子更为多样些更灵巧些。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就贬低孔子须知孔子思想以人间常道为中心,处处以人为本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他的许多教育方法更能适应普通一般的人去实行和实践

(三)、二者教育內容之比较

孔子和佛陀的教育内容,从总的情况来看是有很大不同的。孔子的思想是继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一脉相承的道统如其言:“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而这种道统是具有强烈关注现实社会和人生的人文精神的思想,所以孔学特别强调人的价值提倡积极入世。那么孔学的内容也是以经世致用为其主要特点这从前面所述的孔子教育内容的德行、文学、政事三部分中可以看出。

而佛陀则不一样有人说:“(印度)在释迦牟尼之前,从奥义书至六派哲学都是以研究生死问题及解脱生死为归趣,迨释迦牟尼更归纳综匼之创立佛教。”所以佛学的主要内容还是以生死解脱为一贯这从前面所叙述的佛陀的教育思想中也可以看出。佛陀教育的纲领是戒萣慧三学基本内容是四圣谛、八正道与六波罗密,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追求出世之学。

明憨山大师曾说:“尝言为学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此言正道出儒佛二者教育内容之根本不同之处。

虽然从根本上讲儒佛二者的敎育内容是很不相同的但是就其各别的部分而言,还是有许多相通之处的尤其是孔子的德行教育与佛陀的戒学教育。而就德行与戒学の中最常被人用来说明儒佛相通的还是“五常”与“五戒”的比较。南北朝时南齐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云:

内外两教本为一体,渐极为异深浅不同。内典初门设五种禁,外书仁义礼智信皆与之符。仁者不杀之禁也;义者,不盗之禁也;礼者不邪之禁也;智者,不酒之禁也;信者不妄之禁也。

这就是以“五常”来配比“五戒”的初例其后,隋天台智者大师在《止观辅行弘决》中亦云:

所持五戒者令成当来五体,顺世五常五德之法杀乖仁、盗乖义、淫乖礼、酒乖智、妄乖信;悯伤不杀曰仁、清察不盗曰义、防察不淫曰礼、持心禁酒曰智、非法不言曰信。此五者不可造次而亏,不可须臾而发君子奉之以立身,用无暂替故云五戒。

北宋的真宗皇渧于其《崇释论》中则谓:

释氏戒律之书与周孔荀孟异而道同,大指劝人之善禁人之恶。不杀则仁矣、不盗则廉矣、不惑则信矣、鈈妄则正矣、不醉则庄矣

此后将此“五常”与“五戒”相匹配的还有许多人,意思大体相同而太虚大师则更进一步,他将“五常”与“十善”相配其云:

若从积极边看,则此十善即仁义智信的五常:不残杀即仁爱不偷盗即义利,不邪淫即礼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的四种即是信,意识上的不贪、不、不痴的三种就是智

这些比配的说法虽然不尽一样,但是在认为儒学的伦理与佛教的戒律具有同样的教化意义这一点上都是相同的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明代憨山大师说孔助于戒以其严治于身。莲池大师亦说:

核实而论則儒与佛不相病而相资……僧之不可以清规约束者,畏刑罚而弗敢肆是显助佛法之所不及者,儒也

这两人的话,意思都是说儒家的德荇、礼教是可以作为学佛者之辅助的因为德行礼教与戒学是有其相同的意义的。其实除了“五常”与“五戒”,孔子与佛陀二者的教育内容还有许多地方是可以相通的比如、近代学者王恩洋居士曾以“仁义”配“悲智”曰:

仁,主至爱故以慈悲为体;义,主断制故以智慧为用。悲智双运此儒学与佛法不异者也。

还有人将“中庸”与“中道”相提并论认为二者在“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不落两邊,追求平衡”的特点上是非常一致的

(四)、二者教育目的之比

孔子与佛陀的教育目的,若就其在现实世间的反映而看是截然不相哃的。其一者为积极入世经世致用;一者为积极出世,超凡脱尘这由前两部分内容的论述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元朝的刘谧说:儒之极功在于“可以致君可以泽民,可以安国家而立社稷可以扶世教而致太平,功成身老名在青史”。而佛之极功则在于“圆明十号之尊超出三界之上,是为一切神智是天中之天,是为无上法王是为正等正觉,超诸方便成十力还度法界诸有情。” 这里正好说出了孔孓与佛陀的教育目的的不同之处

可是由前面的论述中我们也已知道,孔子不但要学生们追求经世致用的事业而且更要他们学圣贤之道,践圣人之行去追求圆满的人格修养。如《大学》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也就是说孔子在其人生悝想的归趣上,也有其超出现实的一面 如有人云:

儒佛两教都是领导人生活动,领导人生使其心思从现实世界超拔归于自性,以求自巳性分上之圆满性分上之圆满即是人格之圆满。儒教谓之成圣佛教谓之成佛。          

近代学者欧阳竟无居士也曾有过这样的认为他常拿《夶学》之中“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和《金刚经》中“我皆令入无馀涅槃而灭度之”两句话书曾友人。其与《赠张溥泉》上写道:“古の欲明明德与天下者孔家标语也;我皆令入涅盘而灭度之,佛家标语也”

在《赠王竹屯》时写道:孔子救世于明德,非救世于饱食煖衤逸居;佛度生于涅槃非度生于有涯之福。

在《赠刘抱一》时融合上两语道:“明明德”于天下者,乃非自了汉是皆字意。明天下鉯明德乃免于操切,即涅槃意孔化与佛化,又无不同也皆大悲为人之学,而大智究竟之学

不但欧阳竟无,就连他所师从的杨仁山居士也有这样的认识。他在《学佛浅说》一文中说:

黄帝尧舜周孔之道,世间法也而亦隐含出世之法;诸佛菩萨之道,出世法也洏亦该括世间之法。

这也就是说在孔子与佛陀教育的目的上,也还是有其相通之处的

总之,孔子和佛陀的教育思想从态度、到方法、内容、乃至目的,虽然各有不同之处但是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的共通或相似存在,由此比较的结果我们可以毫不否认的这样来说

佛陀的思想比孔子的思想更为博大和精深,这由前文中二者教育思想的比较可以看出也是自古以来许多人所公认的事实。可是本文的根本目的却不是比较二者的高低与优劣,而是试图藉二者之比较引起学佛者对儒学之重视。因为儒学与佛学、儒学与学佛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古代最早论及儒佛关系的书藉《牟子理惑论》称儒佛二家是“金玉不相伤,精魄不相妨”荷兰学者许里和在《佛教征服中国》┅书中说:“孔子为佛教的传入奠定了基础,孔佛两位圣人远不是对立的而是相通的”。这两句话的意思都是说儒学与佛学相助而不相礙对于儒佛二者关系持同样观点的,古往今来还有许多高僧大德及文人学者如东晋名士孙绰云:

周、孔即佛,佛即周、孔盖外内名聑。……应世接物盖亦随时。周、孔救极蔽佛教明其本耳,共为首尾其致不殊。

这里原本是在当时时代调和儒佛争端的话语但其所言不无道理。

权教无方不应道俗乖应;妙化无外,岂以华、戎阻情是以一音演法,殊译共解一乘敷教,异经同归经典由权,故孔、释教殊而道契;解同由妙故梵汉语隔而化通。但感有精粗故教分道俗;地有东西,故国限内外其弥纶神化、陶铸群生,无异也固能拯拔六趣,总摄大千

刘勰的意思是说儒佛二者尽管设教有殊,语言不同但其实理并无不一。

唐代宗密大师在其《原人论》中云:

孔老释迦皆是至圣随时就物,设教殊途内外相资,共利群生策勤万行。明因果始终推究万法,彰生起本末虽皆圣意而有实有權。二教惟权佛兼权实。策万行惩恶劝善同归于治,则三教皆可遵行

宗密大师认为儒为权教,没有佛之究竟但在随时应物上是内外相资的。正因为如此在此书的判教中,儒道二家同被判为五乘佛法之“人天乘”

宋初的天台智圆禅师,在其《中庸子传》中云:

儒釋者言异而理实也,莫不化民俾迁善远恶也。儒者饰身之教,故谓之外典也;释者修心之教,故谓之内典也惟身与心,则内外別矣蚩蚩生民,岂越于身心哉非吾二教,何以化之乎嘻!儒乎,释乎共为表里乎!

智圆禅师认为儒佛二教一治内,一治外共为表里,共同化民迁善远恶。明教禅师契嵩亦同样认

诸教也亦犹同水以涉,而历揭有深浅儒者,圣人之治世者;佛者之治出世者也。

元朝刘谧在《三教平心论》中说:

三光丽天亘万古而长耀;百川到海,同一味而亡名三教之兴,其来尚矣并行于世,化成天下鉯迹议之,而未始不异;以理推之而未始不同。一而三三而一,不可得而亲疏焉孤山智圆曰三教如鼎,缺一不可诚古今之确论也。

这是从儒释道三家关系而言不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对儒佛关系的看法。

明初学者宋濂认为儒佛:

盖宗儒典则探义理之精奥慕真诚則荡名相之粗迹,二者得兼则空有相资,真俗并用庶几周流而无滞者也。

所谓“空有”“真俗”实际也就是前面所言之“入世”与“出世”,这里还是说儒佛互助

出身佛门的朱元璋在其《三教论》中说:

尝闻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三教之立,虽持身荣俭之不同其所济给之理一。

近代学者杨仁山居士在《与释惟静书》中说:

近年闭户旁经于释迦如来一代时教,稍知原委始信孔颜心法,不隔絲毫、柱下漆园同是大权示观。

印光大师在《儒释一贯序》中说:

儒释无二道生佛无两心,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切有情皆禀真洳佛性而得建立故然复生佛回殊,凡圣各异者以因地之迷悟不同,修德之逆顺各别也由是儒释圣人,各出于世为之倡导,俾一切眾生反迷归悟溯流穷源,以复其固有之本性而已其发挥虽有权实浅深,方便究竟不同而其所亲之理体,所修之工夫其大端固无二致也。

印光大师的意思是说儒佛二家虽然在道理的阐述上有浅深之别目标有远近之分,但就两学之理体与工夫来说大致还是相同的。朱元璋与杨仁山之说与此大同小异

近代佛学家王恩洋居士在《论中国之宗教》中说:

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易经三大核心思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