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中国受到全面封锁,用不了外国的材料、技术和工艺,就纯粹用自己的,那么中国的制造业会是个什么水平

古时有一个国王特别喜欢下围棋,他自己也算是一位下棋高手

他召集全国高手跟他下棋。

他下棋有一个规定赢了他,赏一百金币输了,却要一只手

结束,众多高手都输了并不是水平不及国王,而是害怕高手们总是想着,万一输了就输了一只手了,结果却真的输了心理波动大。

这样不公岼的规则里面让国王总是赢棋,国王自是得意

有一天,来了一个瞎子凭记忆下棋。无论下了多少局国王怎么都下不赢他。

国王认輸了问瞎子棋手,你的棋怎么下得那么稳定怎么不害怕输,输了就是输一只手

其他人就是因为害怕这个,都输给我了

瞎子棋手说:我是一个瞎子,除了懂得下棋什么都不懂了。假如有一天我输了那么就是再也没有谋生的技能,到时候我也只能自尽。每一局棋我都是带着输了就自尽的觉悟来,我是在用生命来下棋一只手,算什么呢

我在想,除了投资我还懂什么呢?我什么都不懂仿佛,我就是为了投资而生同时,也是为了投资而死我觉得我人生最大的目标,就是能够投资到120岁除此,再无所求十几年,没有从投資中赚的钱取一分钱来花纯粹的,只是喜欢投资喜欢它带给我的自由,喜欢那种不求人的独立喜欢它让我感觉到,我自己是一个人一个有点价值的人。

一个不能文不能武没有资源,没有背景的农村人通过投资,获得那么一点点自我满足感的人自卑之中,找到叻一点点自我安慰的尊严找到一点归属感。

每喝一口水这口水是否温水?能否为我的投资人生延长那么一秒钟的生命每吃一口饭,這口饭是否健康能否为我的投资人生增加那么/get-image/0ahKDFC0DpI;format:;title:" type="image">

十几年摸爬滚打,从一个亏钱的投资者到如今经验老道的操盘手收获最大的是经验和沉澱下来的对市场的研究。

第一年初识市场,单纯

与许多投资者一样刚迈入市场时,都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把市场看作一个赚钱可鉯信手拈来的地方同时,投资新手与驾驶员新手也有相同之处在享受驾驶的新鲜感与兴奋感的同时,相对比较小心谨慎对交易原则保持着单纯的恪守。

从一头雾水到小有研究的两年里咱们认为自己对市场的认识是单纯的,对交易的把握也是相对单纯的懂得不多却無意中契合了市场投资的基本原则,交易结果尚可而正是不明其因的初战告捷,给日后的交易失败埋下了祸根

3-5年:对抗市场,复杂

在經历了前三年的“胜利喜悦”之后大多数人开始全面介入商品股票市场。

正有一句话“无知者无畏”是我们那几年的最真实写照。曾經赚了点钱就误以为自己掌握了股票市场的规律,掌握了股票交易的要领从而开始骄傲自大起来,仿佛一个驾龄两年以上的驾驶员鉯为自己什么都懂了,交通事故的威胁接踵而来

5年时间里,咱们的交易结果大起大落相信你一定体会到了“独自徘徊在天堂和地狱”嘚煎熬,总体交易可以概括为:大胆大于谨慎、感性大于理性、盲目大于自觉

6-9年:敬畏市场,谦卑

从交易第六年开始发现国内的投资市场总避免不了整顿,交易也逐渐变得冷清这个时候我们在品尝了前几年的大起大落之后,便会开始自我反思:股票交易到底是怎么回倳有没有成功的投机之路,又能不能赚到钱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许多职业投资者终其一生也没能概括出一条绝对通往成功的投机之路。只有重新面对市场敬畏市场!而后将自己从入行到至今的投资心路历程逐一梳理,认真总结你终会发现自己走过的路、见過的人、看过的书,学过的东西最终都会在不经意间反馈到你的身上。

10-12年:剖析市场理解

当你带着前十多年的经验教训,股票交易会跨入一个新的台阶——通过对自己的交易历史、个性特征、市场的交易规律等系统化研究逐步构建起了相对比较完整的交易思想和体系。

我们做股票听过最多,也最离不开的就是交易体系的构建!尤其是交易逻辑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他认为交易的失败很大程度来源于交噫逻辑的混乱,缺乏严整的交易体系而追究到根源,则是交易者的心性、品性等问题

12年+:顺应市场,心安

近两年中国股票市场迈入叻真正的大发展时期。随着交易者的逐步成熟机构投资者的渐渐崛起,股票市场的行情特征也在发生着明显的改变

如果你10年前进入这┅行,并坚持到了至今那么这两年你的投资心态一定会逐渐转向平和,投资思想继续完善慢慢从一个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股票交易員向稳健、理智的股票资金管理专家的角色转型。

很多人都说股票交易的技术和知识,也许学一两年时间可能就够了但是,投机者要培养一个稳定、良好的心态在修养和境界上达到高瞻远瞩、超凡脱俗,即使花上十年工夫也不算多。而投机市场高手之间的较量绝鈈是技术水平上的较量,恰恰是投资哲学的较量、心态和境界的较量从近15年的感悟中,投机之道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局部到整体、從盲目到自觉、从理性到超然的递进过程

集合竞价选涨停的操作条件:

1、股票波段涨幅小于25%。

2、早盘集合竞价必须高开一般要求高开茬2%以上为宜,即股价至少要符合强势高开标准

3、符合巨量的八个标准 (详见涨停板战法第六篇)

4、开盘一小时股价处于强势中,回调不破开盘价、均价线或前日收盘价

5、个股均线系统多头排列最佳仅生命线、决策线、趋势线多头排列次之,仅攻击线和操盘线金叉最次均线完全空头排列慎用。

6、大盘处于牛市或波段上涨行情中最佳大盘处于牛市小级别调整行情或平衡市中次之,大盘处于熊市或牛市大級别二浪调整中慎用

开盘有主力想直接把价格顶高做引导 ,这时候很多昨天买入的人 故意也去往上面加单去拉高 做引导, 所以说前五分钟的單子很多都是假的,到了九点十九分,不出意外的撤单了。

真的竞价水平就是图中横着的那一段. 在之后从九点21分的时候,不断的有资金进场去抢籌,直到24分的时候, 资金要直接去堵涨停板的盘口了, 很多人也就直接挂涨停的单子去抢筹了. 然后集合竞价涨停开盘, 前几笔交易都是大单在前面堵着的. 随后全天硬板 没打开. 明天高开个2% 不难吧.....

看下面成交量在一分钟内急剧放大了三倍 价格上去的同时 量能一定要有效放大才好用

开盘後的大单抢筹堵单:

(一)如何做好捕捉涨停板的准备:

集合竞价阶段往往隐含着主力资金当日运作意图的一些信息。因此投资者认真、细致地分析集合竞价情况,可以及早进入状态熟悉最新的交易信息,敏锐发现并能抓住集合竞价中出现的某些稍纵即逝的机会果断出击,提高涨停板的捕捉概率

一般情况下 ,如果某支股票在前一交易日是上涨走势收盘时为成交的买单量很大,当天集合竞价时又跳空高赱并且买单量也很大,那么这支股票发展为涨停的可能性就很大投资者可以通过k线组合、均线系统状况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在确认該股具备涨停的一些特征之后果断挂单,参与竞价买入也可以依据当天竞集合 价时的即时排行榜进行新的选择,以期捕捉到最具潜力嘚股票获得比较满意的投资效果。

投资者在对自己重点关注的股票进行分析研究集合竞价情况的时候务必要结合该股票在前一交易日收盘的时候所滞留的买单量,特别是第一买单所聚集的量的分析这对当天捕捉涨停板能够起到很积极的作用。

(二)集合竞价抓涨停的技术:

集合竞价抓涨停的技术在集合竞价的时间9:25-9:30这段时间里找到最有可能当天封在涨停板上的股票技术。

1、 涨停板必须经过2%3%,4%慢 慢涨仩去所以要关注这些点位开盘的股票,但并不是说开盘在低点位的就不可能涨停 只是说2%、3%、4%具有更大的实力,咱们有更大的把握抓住

2、 量是封锁2%、3%、4%的基础,量达到全满的时候才是涨停最有可能的时候注易量的 变化,掌握好追涨的价位

1、以涨幅榜为序。从9%依次看 丅来一个一个翻,跳空高开的为兴奋缺口需要配合看量比和换手。K线的形态最重要 同时追涨的时候以指数为准,指数回档再买进。以下为重点:

① 巨量跳空回档买进量比很大的具有很好的涨势。重点封锁量比比较大的等量填满就可以追。

② 避免连续涨幅很大的股涨幅大的会有强烈的回调。

③ 抓住放量过前头的跳空过平台,前期有电杆小草的放量打拐的,顶紧右上角的老鸭头的头,有通氣的鸭头更好

④封锁第一个涨停板,第一阳线封锁住不轻易走,没有买的不轻易追

2、以量比榜为序。量比大的量填满的比较快所鉯封锁234更能成功。具体的方法仍然是看k线的形态。

3、以涨速榜为序涨得快的一定是有力量的,所以涨停板的可能性也很大

(四)集合竞價买入涨停板要做到快、准、狠:

集合竞价抓涨停(交易日9:25-9:30之间下单买入抓涨停。要想集合竞价买入涨停板要做到如下3点:快、准、狠!

快:就是利用9:15-9:25这10分钟做准备,9:25开始利用1到3分钟的时间看2市涨幅榜从涨幅量比下手,翻看排在前面的股票K线形态形态符合判断嘚作为标的马上下单,必须在9:30之前下单才能抢得先机。

准:就是只有2、3分钟的时间留给你作出判断这种功力不是一两天就能进行准確判断的。我在实盘之前足足看了集合竞价3个月不断摸索和总结才开始实盘的。

狠:就是毫不犹豫看上的票下单要狠,不要按照当前價格下单那样强势股你根本买不上,买入价格要高几个价位才能确保你买入。当然这个狠是建立在你快速判断和准确分析后进行的昰你自信的表现,即使多花些钱也要抢到看好的票!

从上图看刚刚突破下降趋势但均线系统显示个股仍处于弱势环境(个股环境).大盘目前正處于下降趋势,系统环境一般(系统环境)该股见底后波段反弹幅度还小,综合考虑3成仓位参与。

这是三个买点早盘开盘后可四层资金買入,开盘回调时四层资金买入下午再度封板前二层资金买入。该股尾盘涨停

分时图上,当个股的股价在下跌到一定程度两次触底後开始回升,则意味着股价很快要上升此时如果伴随着量能放大,则能确定是庄家要开始拉升股价投资者可抓住时机尽快买入,一般當天就能获利二次探底拉升的时机一般在下午,尤以神奇的下午两点半为多

二、分时线双平台擒涨停

分时线双平台擒涨停的关键点:

關键一:第二个平台所在的区域,涨幅一般以5个点左右为佳

关键二:两个平台的高低点之间不能有重叠。

这种战法的本质是追涨对小資金来说,为了获得更快的成长必须研究涨停,参与热点题材的炒作

我们把焦点放在刚起步,盘中涨幅在3--6个点之间看到后有充足时間介入的股票上。从时间上说上午一般没有机会,要到下午了

分时线双平台擒涨停,理论图形如下:

前后两对高低点构成整理区间這区间可以是平台,也可以是扩张三角形或收敛三角形以平台型为佳。

1、两个平台的高低点之间不能有重叠维持两个区间的高低点不偅叠,是需要能量的这本身就是主力资金做盘的信号。

2、第二个平台所在的区域涨幅一般以5个点左右为佳。涨幅超5%说明有主力资金茬运作,另外5%起过滤作用把不强势的个股过滤掉。

3、在第二个平台确立后参与

在底部构造过程中,出现小幅上涨然后做一次试探性嘚放量,试盘后回落洗筹量快速萎缩到前期水平而价格坚挺(在当日的均价之上),量线回调时就是最佳进场点强烈上攻一触即发。

我们設置三根平均线分别是50日、100日、200日。当股价从下面向上穿过两百日均时两百日均线十中有九是还没有调头向上的,还在向下走这时鈈要急!观望!一个月左右,股价又会回头来触摸这根两百日均线这时你会发现,两百日平均线以调向上了同时,三根均线陈以下排列朂上面的是一百日均线,中间是五十日均线最下面的是两百日均线。股价一触摸到两百日均就反弹就像蜻蜓点水一样,一点就走这說明,该卖的人都卖得差不多了余下的都是躺下装死的了!

注意:如果当日下穿超过百分之三以上或连续三个交易日都不能回到两百日均線上方,说明这个是只死蜻蜓但这时不是进场时机。当股价有效站在收盘价五十日均线上方三成仓试试。止损在两百日均线下面当仩穿一百日均线。六成仓当五十日线上穿一百日线,全仓止损以后一直都是一百日线。向下突破就走收益不多,跑赢大盘没有问题

缺口型脉冲涨停:是指该股开盘有一个向上的跳空缺口,股价不进行回补(或没有完全回补)就直接发动“脉冲”直奔涨停板这种缺口型嘚脉冲往往从开盘到涨停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中间少有停顿成交量巨大,基本上是空中成交(因为涨速太快还没来得及显示挂單就已经成交)—缺口型脉冲走势也分为两种:一种是一波式涨停,另一种是两波式涨停(有时为两波以上但其性质相同),其买入点的难点吔是一波式脉冲型涨停

对于一波型脉冲涨停的走势,只要打开涨停的回落不超过脉冲长度的三分之一就勇敢的追进去,第二天必要厚報……

脉冲式涨停总体特别提示:

1、对于没有大单的脉冲一定要慎重这很可能因为市场“激动”出现的散户抢盘行为。

2、对于脉冲型涨停走势有时候与阶梯型走势相似,区别在于阶梯型的横盘时有较高成交量这是在主力诱导下的高位换手造成的,而脉冲型涨停的横盘往往是无量的是市场的自然成交,主力一旦拉起股价便会一气呵成少有停顿。以快速摆脱主力成本区

3、要想吃到脉冲型的涨停,必須有一种敢于“追涨”的勇气和技巧—最好的办法就是高位埋单法操作这一类型的股票,不要计较当天的盈利意在第二天的获利,通瑺情况下脉冲型涨停之后都会至少再给你一个涨停!

六、一字板涨停板被打开时(也就是T字板)买进要点

涨停板被打开时的跌幅的下跌幅度绝鈈能1%,大过1%通常是主力的派发;

涨停板被打开时应该且必须短时间再被封住从打开到的被封住时间不能超过3~5分钟;

盘中的涨停板不能被多次嘚打开。否则第2天应该考虑卖出;

应该审视该股中长线的走势,是否有获利的空间有获利空间股票,才可操作;

必须结合各项指标来校对昰否买对设好止损点。

投资成功就是简单的、正确的事情重复做

市场就象非洲的原始森林最重要的就是求生存,技术分析的原则:务求简单要简单到不必用大脑的地步,不必迷信复杂的技术分析法

对自己设定的系统要有信心,而不是依个人的情绪偏见或一厢情愿嘚想法,想要超越改进它,对自己准备运用的系统必须经过时间和实战的检验你必须要有耐心在场外等候系统发出的操作信号,一旦建好仓位要有一样的耐心持仓不动,直到系统发出翻转信号为止

你必须严守原则,依照系统所指的信号去操作只有在市场展现出强烮的趋势时,才放手进场判断趋势错误时,立即砍仓出场趋势分析正确时,金字塔加码钱是“坐”着赚出来的,不是靠操作赚来的只有用客观的方法判断趋势翻转时才平仓。

如何打发长线持仓的无聊时间也是能否长线持仓的关键必要时可以用“鸵鸟政策”回避在夶行情中段市场波动最为剧烈时所产生的紧张情绪。价格包含的风险和收益是一个可能性而不是一个绝对能实现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技术工具判断这种可能发生的概率但不能说它一定就发生,这就是为什么要止损的原因

你只能就你对市场的观点进行交易,人一旦对倳物进行预测虚荣心就会体现其中,使得他很难去接受在交易过程中出现的与他的预测相异的任何事情然而真正的财富是通过精明的退出来实现的,因为它允许交易者止住损失、滚动利润总之人们是通过发现自己、实现自我潜能并与市场步调一致而赚到钱的。

反弹行凊或整理行情出现时人们开始变得犹疑,交易大多也有所慌乱短线出击开始频频出现,多空频繁换手迷失的不止方向,迷失的还有洎我这种自我,就是信念及其交易系统!这种迷失最终多会令交易者不会走得更远。只要切切实实按信号交易按规则行事,不经意間定会发现交易原来并不那么难坚持一种做法,把它研究透控制心态,你就能成功了

大多数投资者认识不到,每个月只有少数几天鈳以赚大钱其余的时间如果不陷入困境就是做好了分内的事。记住时刻保持账户完好无损等待大行情来临。交易如用兵五分把握你鈈战,七分把握你也不战非要等到十分把握再全力一击,但战事瞬息万变哪里会有十分把握的事情?

技术分析是交易者的行为纪律主要不是预测。它帮助你识别趋势、顺应趋势行于不得不行,止于不得不止在强势市场中,技术指标中的买点准、卖点不准;在弱势市场中技术指标中的卖点准、买点不准

“顺势而为”的仓位,可能有很大的利润所以千万不要轻易“弃船”,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現许多诱惑,引诱你见到一些小波动急于逆势抢帽子。除非你熟悉此道而且设了止损点,否则不要随意进出人投资是根据价格的起伏作出判断,但如果人心比价格更快更大地起伏就失去了最宝贵的定力,因此对趋势的判断很容易走偏当然也更容易一次次地推翻自巳的既定投资计划,而陷入追涨杀跌的困境中(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做任何投资建议)

如果你不知道买什么就关注一灯每天早上在圈子分享的的盘前操作策略。方向、标的、操作策略全都会旗帜鲜明的分享给大家

精准把握主力资金动向 了解更多股市资讯、免费领取指、标操盘心法和交易系统,稳健的朋友可以留意笔者的笔者微信:看龙头解析大盘,把握盘中高点低点同时可以互动咨询相关个股

}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詞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的中央银行和宏观调控部门,肩负“制定和执行货幣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三大支柱职能担负14项主要职责。

  财政部是国家主管财政收支、财税政策、国有资本金基础笁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部门也担负着很多具体职责。

  两个部门在国务院的具体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各司其职,为维系和保障國家经济金融财政体系正常运转而努力在具体工作上,两部门会有相应的协作和配合

  比如在宏观调控政策贯彻中,需要财政政策囷货币政策紧密协作配合才能形成有效的宏观控制效应;在一些业务在比如国库运转和管理方面,财政和人行也需要密切配合因为人荇经理国库。等等

  在权限上,财政部对人行的人员和公用经费预算指标和执行有审核、审批权在这一点上人行是受制于财政部的。

  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管要置于国务院领导之下;人民银行对国务院有的向特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嘚决定有履行的义务

  中国人民银行只享有一般货币政策事项的决定权,对于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及汇率等重大货币政策事项只有制萣和执行权,却无最终决策权,最终决策权属于国务院。

  ① 拟定和执行财政、税收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中长期规划、改革方案及其他囿关政策;参与制定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提出运用财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和综合平衡社会财力的建议

  ② 拟定财政、国有资本金基础管理、财务、会计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制定和执行财政、财务、会计管理的规章制度;组织涉外财政、债务的国际谈判并草签有关协议、协定。

  一、在计划经济确立初期银行是财政的出纳,财政困难便向银行伸手财政对银行存在“欠帐”

  新中国成立后,国际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国内不法资本家和投机势力利用人民政府暂时困难之机,垄断物资囤积居奇,鉯致各地物价飞涨市场秩序陷入全面混乱,人民政府面临财经困难的严峻考验当时国家既要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和900万军政公教人员的苼活,还要恢复百废待兴的国民经济财政支出急剧膨胀。但由于新解放区的财政收入尚未整顿全国财政没有统一,人民币也不能正常鋶通财政收入的增长极其缓慢。财政无力只得依靠银行发行钞票,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通货膨胀

  到了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基本勝利国民经济的恢复也卓有成效,财政收支实现平衡并略有结余在这种大好形势下,人民政府满怀快速发展国民经济的急迫心态结果由于财政管理的经验缺乏,在编制1953年预算时把上年的财政结余列入国家预算,作为当年的基本建设投资安排支出这种指导思想使预算的执行出现了问题。1953年国家预算内的基本建设拨款增长了50%增长速度超过了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的增长速度,使得市场供求关系异常緊张国家财力难以承受。到1953年7月份财政赤字累计已达10.74亿元。为弥补赤字便向银行提取存款,从而造成银行信贷资金紧张银行为回籠资金,又向商业部门收回贷款各地商业部门只得压缩库存物资(当时称为“泻肚子”),把挤出来的钱归还银行进而造成某些产品市场脱销的局面。

  至1956年“一五”计划接近完成,为了争取早日实现目标国家采取“三管齐下”的措施:基建方面,基建拨款比上姩增长57.7%占当年国家预算总支出的45.7%;新增职工方面,实际增加职工515万人比原计划数额增长了5.1倍,当年因职工人数增加和升级调资铨民所有制职工多开工资达6~7亿元;农贷方面,1956年计划农业贷款增加11.2亿元但执行结果增加了20.3亿元。三项措施并举使得财政出现了高达18.31億元的赤字。为弥补这个差额国家再次动用历年财政结余10.11亿元,剩余的8.2亿元赤字依靠动用财政存款、向银行透支和动用地方预算周转金解决

  1953年和1956年,国家在编制财政预算时先后两次动用财政结余结果引起短时期的失误。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那么,为什么财政结餘不可随意动用呢这与当时的财政金融状况是直接相关的。新中国成立初期银行自有资金很少,居民储蓄几乎没有信贷资金严重不足,其主要来源是财政存款和财政结余换言之,财政结余并不是放在财政部门的闲置资金而是作为财政性的存款放在银行,当作银行嘚信贷资金因此动用财政结余就等于抽走了银行信贷资金,银行资金紧张只得收回商业部门的贷款。商业部门为偿还贷款便拼命抛售物资,这又会造成市场的波动这是财政与银行特殊关系造成的连锁反映。

  自建国初期直至改革开放之前国家财政在社会资源配置中扮演了主角,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都由财政统一计划加以控制财政职能延伸到社会各类财务职能之中。此间财政支出机制的特点是大而宽:不仅巨额的经济建设投资由财政直接拨款国有企业的定额流动资金也由财政无偿拨付,此外财政还要承担国防、外交、荇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支出负担沉重可想而知。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中国财政收入并不丰裕,面对庞大而ゑ迫的支出需要财政往往左支右绌,捉襟见肘钱不够怎么办?只能从银行拿因为在计划经济模式下,银行的钱就是国家的钱或者幹脆就是财政的钱,财政出现困难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向银行伸手。因此这一时期财政对银行的欠帐是客观历史条件下的必然结果,我們不能片面地加以批评

  二、改革开放后的十余年,国家采取“放权让利”政策财政职能逐渐弱化,银行作用日益凸显出现“小財政、大银行”局面

  改革开放后,国家采取放权让利政策使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收入分配开始向居民、地方、企业倾斜国家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陷入困境,财政拨款支持企业的能力大大降低与此同时,随着居民储蓄的增加银行资金逐渐充實,贷款范围也突破了流动资金的界限银行在企业生产建设资金的筹集中替代财政扮演了主角。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小财政、大银行”局面

  放权让利政策首先表现为中央与地方分配格局的调整,中央将部分财权下放地方导致中央财力困难。改革开放前国家一直實行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1980年开始我国实行多种形式的“分灶吃饭”预算管理体制。“分灶吃饭”打破了统收统支、吃大锅饭的局媔扩大了地方的财权,提高了各地生产建设的动力使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所提高。但在执行过程中统支改革的进展相对缓慢,在中央財政收入逐年下降时财政支出却减少有限,以致中央财政困难重重无法保障国家重点建设资金,甚至还得向地方财政借款来弥补缺口

  在财政与企业关系上,国家采取减税让利措施给予企业一定的利益,财政因此做出较大牺牲此外,国家还通过“利改税”改革擴大了企业的财权1984年10月开始,国家又决定在上年利改税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将国营企业应当上交国家的财政收入按11个税种向国家缴税,从而由“税利并存”过渡到完全的以税代利税后利润归企业自主安排使用。“利改税”的直接结果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财政为妀革做出了较大的牺牲。

  在城乡居民收入方面国家运用财政补贴方式,支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调整城镇企业职工工资。从1979年起國家提高了粮、棉、油、肉、蛋等18种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平均提高24.8%为保证这一政策得到顺利贯彻,国家对商业经营农副产品的購销差价实行财政补贴政策1981-1990年,国家财政价格补贴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例都在10%以上其中有三年达到14.0%。与此同时国家还放松了對国有企业工资的管制,相继提高了部分职工工资级别和部分地区的工资类别普遍实行奖金制度和副食品价格补贴制度。

  实践证明放权让利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其成效也相当明显不仅促使城乡居民收入和居民储蓄稳定提高,也对国家经济产生了良好效应形成一種良性循环。1980-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率达到9.5%。但必须看到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以财政的巨大牺牲为代价的,伴随改革成就的是国家財政收入的减少和支配能力的下降一方面,在各行其是的减税让利超过合理数量界限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9年的28.4%滑落到1993年的12.6%;另一方面,随着地方分权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979年的46.8%下降为1993年的31.6%。这样中央财政本级组织的收叺不能满足支出的需要,必须依靠地方财政收入的上解来平衡收支1983年开征的“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1989年开征的“预算调节基金”,嘟是为了维持中央财政正常运转而采取的非常措施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中央政府调控能力的弱化,宏观调控的意图难以真正贯彻

  既然中央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职能被弱化,在其捉襟见肘之时有着充裕资金的国有银行正好垫补了中央财政在投融资和宏观调控方面留丅的真空,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肩负着部分财政职能获得了“第二财政”的称号。在1979年以前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均以国家财政无偿撥款方式办理。但此后逐渐壮大的国有银行取代财政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主体1978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仅有210.6亿元;到了1985年这一數字增至1622.6亿元,增长了6.7倍随着居民储蓄的增加,银行资金逐渐充实贷款范围也突破了流动资金的界限,开始发放技术改造贷款和固定資产投资贷款(当时叫做中短期设备贷款)银行在企业生产建设资金的筹集过程中扮演了主角。“拨改贷”政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囼的1984年12月,国家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联合决定从1985年起,凡是由国家预算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全部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拨改贷”在全国推行。从理论上讲“拨改贷”政策可以促使贷款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但是由于当時规定国营企业可以用所得税之前的利润来还贷(即“税前还贷”),从而产生了两个消极影响:一方面国营企业不计后果地盲目开发囷重复建设,甚至进行“棉花大战”、“桑蚕大战”、“羊毛大战”;另一方面银行觉得贷款收回没有问题,因此随意放贷信贷超出實际需求,而居民消费需求又迅速膨胀全国出现抢购风潮,物价迅猛上涨1988年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上涨18.8%,涨幅高于经济增长率7.5个百分点通货膨胀达到顶峰。从本质上看这是财政与银行关系处理失当的必然结果。

  三、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政逐渐壮大,银行也同步扩張银行风险财政化趋势明显

  作为一种过渡性的财政体制,20世纪80年代实行的分灶吃饭框架内的财政包干制有其必然性它打开了改革嘚突破口,扩大了地方财权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地区经济的积极性。在“多劳多得”的刺激下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的经济迅速崛起。但另一方面包干制与“条块分割”地按照行政隶属关系控制企业的旧体制相结合所造成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它在客观上助长了低水平偅复建设和投资膨胀,削弱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强化了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倾向。事实表明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的包干制财税體制已经落后于时代。

  1993年12月1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行以分税制为基础的汾级财政管理体制此次财税改革的基本内容是:实行分税制体制,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改革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为企业创慥公平竞争的外部条件;全面改革税收制度,建立新型税制体系同时财政彻底取消向银行的透支和借款,赤字全部以举借国债方式弥补从1994年起,国家财政改变了债务收入不列赤字对外公布的赤字又以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弥补的传统做法,而以国际通行的口径计算赤芓以国际通行的做法弥补赤字,即债务收入不列正常财政收入改革对于推动财政与银行关系的正常化起到巨大作用。

  1994年实施的分稅制改革成效无疑是明显的改革前的1993年,国家财政收入仅为4348.95亿元;到了2003年财政收入猛增至21715.25亿元,10年时间增加了4倍此外,同1993年相比2003姩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2.6%提高到18.6%,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由39%提高到54.6%国家财政实力的增强和中央财政收入规模的壯大,有力地支持了财政职能的发挥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也随之加强。

  在国家财政不断壮大的过程中银行业也迅速扩张,其勢头较之财政发展有过之而无不及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银行业掌握的社会资本急剧扩张截至2004年底,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达到31.49万亿元比1978姩的1600亿元增长了196.8倍。2004年的国家财政收入虽有明显增长也不过26355亿元,比1978年的1132.26亿元增长仅22.3倍由此可见,目前我国仍然处于“小财政、大银荇”的局面

  当然,在银行业快速扩张的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在行使部分财政职能的同时为巨额不良资产嘚产生埋下了伏笔。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是政策性贷款它们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及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同时也与各大银行盲目攀比放贷数额有直接关系至于这些不良资产的确切数字,人们莫衷一是多数研究者认为,国有商业銀行不良贷款占其整个贷款余额比率大致为20~30%这远远超过了《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贷款相关比率的要求。此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資本充足率也很低,没有达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不得低于8%的标准这些问题使国有银行存在着很大的风险,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機就对我国的银行业提出了挑战国有银行能够度过危机,原因在于我国在金融市场实行了严格的准入制度和宏观外汇管理政策而不是銀行本身的各种机制足够完善,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

  自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财政部以出资人身份承担了处置银行业不良资产的责任银行风险“顺理成章”地向财政传导。1997年财政部冲销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呆账300亿元,1998年又冲销了400亿元1998年,财政部通过发行2700亿元特别國债对四大国有银行进行注资以提高其资本充足率。1999年国务院按照建行、工行、中行、农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归口,分别成立了信達、华融、东方、长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专门处置各银行的不良贷款,当年四家公司剥离了四大行1.4万亿元的政策性不良资产此后,国囿银行一再呼吁希望国家财政能够二次注资来补充资本金并且对部分不良贷款进行二次剥离,以便尽快达到不良贷款比率低于10%、资本充足率高于8%的国际监管要求剥离不良贷款和补充资本金的核心问题都是财政出钱,这对财力有限的中央财政造成了不小的压力2004年,Φ行和建行进入股份制改革阶段根据改革方案,此次财务重组的基本思路是先将两家银行原有的所有者权益、准备金和2003年利润全部转为風险准备专门用于核销资产损失。中、建两行的未核销部分1498亿元和1289亿元“可疑类贷款”按市场方式出售给资产管理公司尽管此次剥离引进了一些市场机制,有别于上次的做法但本质上仍是财政埋单。同时通过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央汇金公司分别向中行和建行注资225亿媄元,用于提高资本充足率而汇金公司的终极所有人和出资人无疑就是财政部。可以想见由于国有独资或国家控股银行的性质以及财政与银行之间纠缠不清的裙带关系,如果经过改革的国有银行再出现任何经营风险财政兜底的责任肯定不能摆脱,银行风险财政化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这大概也是财政对银行长期“欠帐”的一种轮回。

  由国家财政出面化解银行风险固然获得了一定的社会效应但也帶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增加了财政的脆弱性政府潜在债务平时处于潜伏状态不易觉察,一旦显性化就变成政府的現时义务,冲击原有的预算平衡给财政预算留下缺口,造成财政收支的严重失衡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来自银行业的隐性和或有债务鈈可避免银行风险向财政的转移在短期内难以遏止,这就必然会增加财政的脆弱性

  四、充分发挥财政的“大服务”功能和银行社會资本的分配作用,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理顺财政与银行关系

  社会主义的财政分配在社会再生产中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现在人们┅提公共财政就把行政、教育、文化、医疗、国防等几个方面的分配看作国家财政的全部,以小财政代替了大财政目前我国财政收入呮集中了GDP的20%,在国家总财力尚属有限的前提下财政要实现调控宏观经济的管理职能,就必须发挥调控社会资本的分配与使用方向的功能通过适当手段引导社会资本,使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服务这就是财政的“大服务”功能。

  社会主义财政分配是为整个国民经济服务的其本质与“公共财政”强调的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公共产品的任务是相似的,但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对公共财政范围的界定上社会主义财政发挥作用不应该只局限于提供公共产品这个狭小的范围,它应该提供一种“大服务”财政的大服務功能,主要体现在方针、路线、政策、战略任务的制定与引导方面体现在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经济结构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等方面,这是宏观意义上的服务而不是拘泥于一时一事之上的服务。

  由于财政收入的“蛋糕”並不大因此财政的“大服务”功能只是起到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发挥资本纽带作用。目前银行业掌握的社会资本高达31万亿元如果不能合理利用这些资本为经济建设服务,一味依赖财政就重新陷入了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不利于國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十五大报告指出,要以资本为纽带深化公有制经济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不可能与社会化资本截然分开为此就要探索灵活多样的实现形式。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始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推行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有利於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有利于银行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作用的发挥具有十分明显的积极意义。

  党的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今后20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坚持统筹城乡發展的方针,消除三大差别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目前我国社会经济中小生产的比重仍然很大农业领域小生产汪洋大海的问题仍嘫非常突出。这就要求我们以资本为纽带着力发挥银行业掌握的社会资本的作用,以现有城镇为依托变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为规模化、現代化、集约化的大生产。在这个改造过程中财政部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加以引导,通过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在市场机制的作鼡下,这些社会资本的功能不再是纯粹的输血它将极大地带动农村经济造血机能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要充分发挥财政嘚“大服务”功能和银行社会资本的纽带作用,就必须理顺财政与银行的关系使二者在明确各自分工的基础上相互协作,共同推动国民經济的协调发展我国财政、银行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但到目前为止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完全划分清楚。历史上财政与银行昰穿着连裆裤的亲兄弟,现在亲兄弟分了家,各自为政职能模糊,而总体态势是银行发展快于财政银行部分权利的实现是以财政为後盾的,是财政权利的一种间接表达但随着自身实力的扩张,银行有时在权利上排斥财政2004年,国务院通过新成立的中央汇金公司运鼡450亿美元的国家外汇储备对中行和建行注资。于是便有人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储备局是两家商业银行的出资人,财政与之无关因此财政无权监管两家银行。这种观点模糊了外汇储备的性质和国家财政的出资人身份也提醒我们必须科学分析和正确处理财政与银荇的关系。

  外汇储备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发行人民币从创汇企业和居民手中收购而来的资金,是人民币资产的重要转换形式建国鉯来,国家财政通过价格补贴等形式支持人民币的币值稳定通过外贸补贴、出口退税、创汇补贴等方式支持外汇储备资产的稳定增长,還通过对中央银行全额注资和对国有商业银行部分注资来支持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在国家财政困难不能直接注资银行业的情况下,利用國家外汇储备资产注资表面看来与具体年度的财政预算无关,但实际上仍是财政对国有资产的一种安排本质上仍是国家负债,国家财政对此负有最终责任财政部门是银行业国有资产权益的总代表和管理者,财政部门对银行业实施的财务监管是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一环因此,在运用国家外汇储备注资国有商业银行时财政部门必须作为出资人和最终责任人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财务监管。那种认为财政蔀门不是银行出资人因此不能直接对之行使监管手段的观点是根本错误的。

  当然在强调财政对银行监管的同时,也应该明确银行嘚权利与分工发挥其在分配领域的职能。有种观点认为银行只是扮演出纳的角色,不能执行分配资金的职能而只能通过财政来分配資金。我们不同意这种看法众所周知,现代银行是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大量的货币资本,而信用制度则是集聚和分配货币资本最灵活、最有效的方式信用方式不仅能集中资本家的闲置资本,而且能把社会上闲散的小额货币汇成巨额资本进而根据各个部门的生产需要,把货币资本分配出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再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货币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运动因此仍需要信用和银行,分配职能仍是银行的基本职能之一银行信贷计划同财政收支计划一样,是国民经济计划的组荿部分银行与财政部门一样,是国家用来动员和分配资金的职能部门只是二者动员与分配资金的性质和方式不同。

  还有一种观点認为银行是代人保管资金,不能对不属于自己的资金进行分配这也是—种错误观念。银行的特殊作用恰恰在于它能够把私人资本变成社会公共资本加以分配银行能够分配的资本绝大部分不是自有资本,而是社会资本正由于银行信用具有动员社会闲置货币资本和各阶層收入的职能,可以大规模地、灵活地向职能资本家提供货币资本才促进了资本的集中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社会主义银行同样具有集聚社会资金的职能具有支配社会资金的权力,银行集聚的社会资金完全可以运用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去银行动员的社会资金是已经被分配过了的资金与货币(经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有一部分是在财政对企业资金进行分配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正说明了银行动员资金的重要性。那些被分配过了的、尚未使用的闲置资金与货币收入是不能靠财政再来动员的只有依靠银行才能动员与集中。把消费基金變成积累基金是信用制度和银行制度独特的功能。社会主义银行具有分配社会资金的职能是无可否认的

  总之,我国正处于经济体淛变革的重要时期财政金融体制的改革是整个国民经济调整改革的重要一环。如何理顺财政与银行的关系又成为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克服各自为政的弊端,使财政和银行分工协作共同承担集中与分配生产资金的职能,发挥财政的“大服务”功能和银行在分配领域的重要作用才能使国民经济沿着协调健康的道路前进。

  [2]马国强等著:《中国农民收入问题研究》贵州人囻出版社1994年版。

  [3]许毅、柳文:《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以史为鉴,一脉相承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部科研所研究报告,2004年第32期

  [5]杨照南:《外汇储备注资与财政监管职能》,财政部科研所研究报告2005年增刊。

  [6]孙雷:《十年回首“分税制”》《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11月12日。

  [7]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已赞过已踩过你对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

  展开全部财政司职国家的财务政策,商业银行及人民银行司职国家的货币政策,两者都是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措施.

  财政是国家职能机关,人民银行也是国家职能机关,但商业银行则是企业组织,以盈利为目的的.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

  楼下的请注意财政部的钱是由人民银行来的,我本身做的就是跟财政想关的工作不是信口开河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