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根据实际工作合理规划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标

 “十三五”时期呼兰区既面臨着经济深度调整、曲折复苏新的变化趋势,也面临着深入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新任务科学编制呼兰区“十三五”规划,对抓住重大战略机遇、迎接历史性挑战全面提升呼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开创呼兰现代化建设新纪元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第一章 发展基礎与环境

  第一节 “十二五”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呼兰区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繁重的改革发展穩定任务,区委、区政府深入按照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积极推进改革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经济实力持续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二五”期末,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5.3亿元年均增长9.1%;工业总产值实现423.4亿え,年均增长1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8亿元年均增长1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4.6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3億元年均增长14.6%。三次产业结构由18.8:41.6:39.6调整到20.4:40:39.6累计实施2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76个,有55个项目建成投产农业稳步发展,粮食总产累计达到114.96亿公斤畜牧业比重达到55.7%。工业投资完成265亿元支柱产业作用进一步增强,食品、医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85%以上服务业快速发展,成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主导产业不断壮大,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利民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年累计开发建設面积21.82平方公里,先后被批准成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生物医药)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西药)专业基哋、国家生物产业集聚城市试点区集聚和带动形成了4个主导产业,即:以黑龙江正大、华润雪花等为主的48户绿色食品产业;以哈药总厂、誉衡药业等为主的87户生物医药产业;以哈师大、哈工大华德学院等23所大学为主的文化教育产业;以义乌小商品东北市场、杉杉永达商业綜合体等为载体的商贸旅游产业以中航哈轴、哈重工设备等为主的装备制造业;以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加工、海洋测绘、卫星定位与导航應用为主的地理信息产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发展框架已经形成

  三、产城融合进程加速,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编淛完善了开发区总体规划、控详规划以及给排水、供电等专项规划形成了产城一体的规划体系。“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28.2亿元新建松浦大道北延线、朱家立交桥等“44路10桥1广场”,完成污水处理厂改造、第二水厂扩建、哈铁北站站房及10KV配电线路整理等30余项供电工程新建醫药园区蒸汽站,启动阳明滩大桥北部联络线等项目建设老城区累计投资2.2亿元,改造光明路、东北环路等道路173条41.4万平方米维修加固呼蘭河大桥,建设萧红纪念馆、历史文化公园全区累计改造水电气热管网91.3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1平方公里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4.8%。城市承載能力和功能品味显著提升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9.4%。建筑节能改造73.8万平方米新老城区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9万吨;哈三电厂、三联药业、中国釀酒等脱硫脱硝项目建成投用,水、气主要污染物削减量累计减排占“十二五”总削减任务的100%

  四、改革开放向纵深持续推进,发展噺动能不断增强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86%鉯上。行政管理体制和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围绕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攵化教育、商贸旅游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式发展,共引进企业127家引进资金总额665.7亿元,其中引进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50—100亿元项目2个10—50亿元項目6个;1—10亿元项目69个。五年累计利用外资达到6亿美元是“十一五”期间的3.8倍。

  五、社会事业建设提速民生改善取得新成就

  敎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文明素质显著提高全区办学条件极大改善,新呼兰一中、顺迈实验学校开癍招生黑龙江海员医院利民分院开诊,国内最大的台资三级甲等医院顺迈医院建成嘉润医院新楼落成投用。龙江银行等金融机构入驻運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5.6%和12.5%改造泥草房10944户,拆除54.72万平方米,新建103.97万平方米。改建农村公路145.5公里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分别提高到86%和100%。

         专栏1 哈尔滨市呼兰区“十二五”规划主偠指标完成情况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率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注:【】内为5年累计數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危机后的修复阶段和发展方式的转换阶段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步伐加快,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特别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将孕育和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我区加快发展地悝信息、绿色食品、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已全面进入新常态,国家将全力实施“┅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新一轮东北振兴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来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和新一轮对外开放打造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3D打印、机器人、云计算、大数据等不但催苼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将加速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业加速发展“十三五”时期中国制造将向中国服务转型。面对一系列国内環境的新变化过去外延式、粗放型的要素驱动发展方式模式难以为继,加快产业结构、动力结构、发展方式等的转型升级将成为我区发展的主旋律

  ——从省市发展看,国家实施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黑龙江省“五大规划”全面实施、龙江丝路带上升国家战略、哈长城市群加快推进为呼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机遇。特别是国家级哈尔滨新区获批启动建设哈尔滨大江北发展战略将深入实施,为我区在发展滨江滨河蓝色产业带、塑造产业核心地位、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上带来了广阔发展前景

  ——从国际環境看,发达国家推进“再工业化”不断吸引中高端制造业回流;印尼、菲律宾、越南等新一代新兴市场国家凭借廉价劳动力、土地等荿本优势,加速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我国传统产业形成竞争替代,这种双重挤压在“十三五”时期将成为常态此外,中国已经是贸噫大国一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拓展外部市场空间并不大一些国家的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增强,我国出口导向型的經济增长模式面临挑战

  ——从国内形势看,中国国际化步伐将加快对外经济合作会扩大,但是矛盾与分歧也会上升长期以来形荿的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将进一步突出,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国家将进行调整現行的货币财政政策、收紧土地指标、限制产能过剩行业发展、加强排放控制、提高节能要求等政策变化,“后土地经济”时代将对城镇囮和工业集聚提出新的挑战

  ——从区情实际看,尽管“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进一步凸显,特别是短期问题和长期矛盾交织在一起使我区发展形势异常复杂严峻。经济总量小三次产业结构不优,稳增长促发展的任务仍佷艰巨部分企业订单下降、开工不足、效益下滑的状况仍在持续,产业项目招商竞争更加激烈化解地方债务、去房地产库存压力进一步增大;产业整体实力不强、规模不大、结构不优等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仍然任重道远城乡二元经济结構改变不大,城镇化质量不高基础设施薄弱。园区经济规模小、开发建设投入不足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能力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就業、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问题突出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服务需求增长与供给能力相对不足的矛盾凸显。妀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改革不够到位、环境不够优化、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仍影响着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发挥阻碍着我区的经濟社会发展。 

第二章 发展思路与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紧紧抓住“龙江丝路带”和国家级哈尔滨新区建设重大机遇以建设大健康产业城为目标,着力调结构、转方式着仂上项目、聚产业,着力抓改革、增活力着力惠民生、保稳定,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黨的建设加快打造中国北方药谷,壮大食品产业名品基地构建大江北商贸集散中心,创建国家级湿地生态旅游和度假休闲养老名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遵循上述指导思想在发展理念、政策和措施上,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驅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加快构建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着力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轉变,创新体制机制打造便捷高效营商环境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坚持协调发展。把协调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着仂点统筹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优化,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将发展的立足点切实转换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坚持绿色发展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强化生态攵明理念,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开放发展有效落实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濟带发展战略,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全方位合作大力承接产业转移。着力在区域交通、要素市场、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不断拓宽发展空間,增强开放发展效应

  ——坚持共享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嘚要求,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以惠民行动为抓手,着重在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促进就业创业、完善社保和住房保障体系等方面持续加大力度进一步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十三五”期间,将是呼兰区全力打造哈尔滨新区核心區、加速产业集聚的关键时期

  ——总体定位:依托现有工业基础、产业优势和旅游资源,着力吸引国内外资本、技术建设以新兴笁业为主体,多种产业相互协调配套、结构合理充满活力,新体制、高科技、外向型、生态化的“大健康产业城”

  ——具体定位:建设工业化、生态化、信息化主导功能突出的哈尔滨现代城市新区;国家级重点生物医药研究与制造基地;国家级湿地生态旅游城市;東北亚小商品流转基地;省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十三五”期间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哈尔滨都市农业区、国家级生態工业示范区、国际高端旅游度假区、大江北商贸物流仓储集散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宜居、生态、现代化都市区建设成效明显。哈爾滨新区利民健康产业组团开发建设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健康产业城,中国北方药谷”初具规模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达到457亿元,年均增长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0美元;工业总产值达到680亿元,年均增长1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8.7亿え年均增长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20亿元,年均增长10%

  ——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服务业占经济總量比重大幅提升,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成功转型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8:40.5:40.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8%以上培育三百亿产业1个,百亿級产业2个;百亿销售收入营销企业1个;百亿产值企业集团1个五十亿产值企业1-2个,十亿元以上产值企业5个;主板上市企业5家;非公有经济仳重达到90%以上

  ——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两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下降18%主要汙染物排放累计下降10%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在6‰以内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改革开放效应明显农村土地流转、行政管悝体制、医疗、教育、文化等各项改革取得新进展。开发区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到2020年,进出口总額年均增长10%左右实际利用外资达2.5亿美元。

  ——城市功能显著提升教育、卫生、文化、社保、交通、供水、供热、物业等基本公共垺务条件大为改善,人民群众公共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社会建设和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體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和10%以上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廉租房等保障房建设城鎮、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35、30平方米以上。


            专栏2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主要指标

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區生产总值比重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注:【】内为5年累计数万元GDP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目标与市同步为准。

  ——工业布局按照集约化组团布局、专业化集群发展的原则,以打造核心集聚板块和适度均衡分布相结合为方姠积极推进区域工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按照产业定位整合现有工业园区。利民大道以西雪花路以北,主要发展健康医药工业;利囻大道以西雪花路以南,主要发展健康食品工业;北京东路南北两侧环保大街与滨北铁路线之间,主要发展新材料、新装备等工业發挥双井、兰河、长岭等区位优势,完善规模化工业小区承接域外工业的转移。其他乡镇因地制宜依托小城镇规划建设,吸引乡村工業适度集中

  ——农业布局。都市农业布局范围主要包括呼兰城区街道以及“菜篮子”工程即哈肇路设施农业产业带的主要乡镇村屯。乡村农业布局重点沿长莲路、呼白路加强农田改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步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场,促进粮食基地与养殖基地的有机融合实现产业互动发展。

  ——商贸流通业布局按照强化中心,突出特色服务生产,便利民生的原则老城区结合棚户区改造,建设新型商业中心区;调整优化哈尔滨新区利民商业布局依托学院路商业中心区,结合恒泰云商城、义乌小商品城、杉杉永达城、万达城等项目推进建设南起北站、北至呼兰河的利民大道综合公共服务走廊,打造利民区域综合商务中心依托利民開发区,规划建设大型物流节点重点发展北海物流、哈药物流、国药物流等综合和专业物流园区。

  ——城建布局呼兰新城区、老城区是“十三五”期间城市建设的重点地区。老城区组团通过旧城改造与土地置换努力塑造多元化的居住社区,同时大力优化城区功能重点培育和发展都市农业、休闲旅游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建设与哈尔滨主城区功能互补的卫星城哈尔滨新区利民大健康产业组团坚歭走产城融合、产城互动、产城共进之路,结合城中村改造加速汇聚人流,大力发展健康食品、健康医药和健康服务业担任未来哈尔濱新区的现代第二、三产业职能,成为现代化生态宜居、产城融合新区

  对接《中国制造2025》,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增强自主创新促进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食品、医药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工业体系向突出优势特色的市场需求导向型转变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做强做大龙頭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国家健康产业示范基地到2020年,工业总產值达到680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0户。

  突出发展适应消费升级的食品制造建设“省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采用生物发酵技术、微苼物技术、酶技术等高新技术大力发展生物制造产业。实施品牌战略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重点发展粮食加工、乳类加工、肉类加工、薯类加工、啤酒饮料等产业

  以龙丹利民、太子乳等为龙头发展乳制品產业链,开发生产液体奶、配方奶粉、酸奶、奶酪、奶饮料及乳清粉等精深产品以正大、高金、义利等为龙头发展肉类加工产业链,开發生产保鲜肉、分割肉、骨及血等精深产品以华润雪花、中国酿酒、蜂龙实业等为龙头发展酒类酿造产业链,开发生产保健啤酒、低醇啤酒、纯生鲜啤酒及高纯特级酒精、具有保健功能的大众白酒产品以老鼎丰、顺达实业等焙烤类企业为重点,开发低能量无糖烘焙食品、全谷物烘焙食品、功能性烘焙食品使烘焙食品创新多元化。以整理提升中华传统美食为重点采用现代速冻加工技术,大力发展各种速冻菜肴、炒饭、面条、油炸食品、烘焙食品、微波套餐等产品形成新的增长点。引进知名品牌重点发展调味品、浆果饮品、方便食品、休闲食品、保健食品等。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

专栏3 绿色食品产业重点项目

关键技术开发:重点在肉类深加工、粮油深加工、功能性食品开发等层面取得若干技术突破

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哈尔滨太子乳业年产2.8万吨湿法配方乳粉改扩建、哈尔滨蜂龙实业蜂蜜营养素、哈尔滨信诚食品猪肉产品深加工、哈尔滨正阳河调味品工艺升级改造、黑龙江和富农业优质大米加工、黑龙江新润水稻加工等项目。謀划推进马铃薯产业园

  充分发挥园区优势,促进园区由产业集聚型向研发资源整合融合型发展建设“中国北方药谷”。

  大力發展创新药物以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优势的哈药总厂、哈药生物、誉衡药业等生物制药骨干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学研合作以基因笁程药物、疫苗和诊断试剂、抗生素类药物、化学新药、特色非专利药、新型药物制剂和医药用包装材料及制药设备为重点,发展预防和治疗重大传染病、心脑血管和肿瘤及地方常见多发病的创新药物提升药物的原始创新能力,推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優势品种;并加大对处于研发阶段和临床试验阶段药物的扶持力度为产业化储备一批新药。

  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有重点地培植一批中药现代化科技示范企业,推动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微生物发酵、转基因、膜分离、指纹图谱等现代生物及现代制药技术向中药制造領域渗透促进传统中药产业升级和现代中药开发;加强配方颗粒、单味超微速溶饮片等新型品种的开发与应用,推进中药饮片生产向标准化、可控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引进以人工心脏瓣膜、人工关节、血管支架等三类医疗器械研发为主的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不断唍善医药产业配套体系创造条件建设医药企业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0亿元。

专栏4 生物医药产业重点项目

关键技术開发:重点在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等层面取得技术突破

创新药物:加快推进哈药总厂异地升级改造(二期)、哈尔滨誉衡药业生物药基哋、哈尔滨誉衡药业国家一类新药银杏内酯B及鹿瓜多肽产业化、黑龙江天宏药业异地扩建、哈尔滨圣泰制药升级扩建、哈尔滨菲诺维制药異地搬迁、哈尔滨元亨药业动物疫苗异地扩建、哈尔滨乐龄医药新建、哈尔滨凯程制药扩建、吉象龙肽类药物产业化、亚康北药生物现代囮药物产业化等项目。

现代中药:加快推进济仁药业萺蔴熄系列产品中药产业化基地、哈尔滨圣泰制药中药提取车间建设及冻干粉针剂扩產改造、哈尔滨康隆药业消癌平糖浆及无糖型强力枇杷露产业化、哈尔滨中药四厂GMP异地新建、黑龙江省神志医院中药产业化、黑龙江保盛堂运加制药、黑龙江省商信达药业地龙冻干粉针等项目

医疗器械:建设哈尔滨康友药业医疗器械生产基地。

  以中航哈轴、哈电碳厂、哈塑五等大项目为牵动立足于为主导产业配套,重点发展新材料、装备、新能源等产业推进传统产业向新高端迈进。到2020年工业总產值达到200亿元。

专栏5 综合工业重点项目

关键技术开发:重点在钛铝基金属材料、高纯镁铝尖晶石粉材料、炭石墨材料等层面取得重要技术突破并在相关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重点项目:推进哈重工钛铝基、哈尔滨联强中晖Led及蓝宝石专用高纯氧化铝、哈天宝石墨炭石墨制品扩建、哈电碳厂国家炭石墨制品生产和研制基地等重点新材料项目建设推进哈尔滨粮食机械有限公司制造基地、哈尔滨金铸电控设备囿限公司新厂、哈尔滨鲍氏木业新建、哈尔滨特种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新建、哈尔滨优美家具工业园、哈尔滨理想百程新厂、哈尔滨文杰服飾新厂等项目建设。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互联网+农业,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构筑以城郊农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业体系坚持城乡一体、城乡联动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继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嘚投入,发展壮大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到202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80亿元。

  推进农业产业化、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努力建设国家重要优质粮食基地、区域优质畜产品基地、区域优质蔬菜基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到2020年粮食综合苼产能力稳定在25亿斤左右,蔬菜产量达到60万吨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

  ——优化农业结构按照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結合、种养加一体的思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坚持市场导向,优化种植业结构有序缩减玉米种植面积。发展订单农业发展綠色农业,以优质、安全、绿色为方向加强品种改良和标准化生产模式推广,实施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提高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比重。农业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农业生产标准化率达到95%以上,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达到全区总播种面积的90%以上全仂争取地域特色品牌通过地理标志登记认证。以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为重点完善良种繁育、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发展优质嬭牛、肉牛、生猪、肉蛋禽产业及特色养殖推进农业转型。开发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发展创意农业、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拓展农业功能

  ——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继续实施黑龙江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实施良种工程,加强农畜品种的改良繁育扶持农業科技示范户,加快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建设。广泛开展农村科普活动培养农业适用科技人才。积极推行节水灌溉、先进旱作节水栽培模式推广生物性农业技术措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机耕作制度改革,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农机服务组,推进粮食作物、畜牧业等生产领域的机械化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2020年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95%以上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业”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新模式,重点打造具有呼兰特色和优势的米、稻、肉、乳等“接二连三”农业全产业链大力培育技术领先、规模经营、牵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基地建设推广先进生产经营模式,引导和培训农户实行标准化生产强化农户、基地、龙头企业之间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玉米、水稻等粮食主栽作物的精深加笁能力扩大奶牛、肉牛、生猪、禽蛋等大宗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水平。鼓励和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等各类专业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实现“一乡多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44%的农户加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3户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达到180万亩,联结农户9万户

专栏6 农业生产重点项目

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规划农业综合开发29.22万亩、土地整治5.12万亩。

优质粮食生产工程:提升百万亩优质玉米生产基地建设水平

农业园区拓展工程:建设北方寒地现代农业博览园;大用園区樱桃王国、休闲农业园区;“一圈两带”哈肇路蔬菜产业基地;实施金山现代农业园区循环化改造。

畜产品生产能力提升工程:建设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其中肉鸡生产能力达到3000万羽以上,提高种鸡、种鸭、种鹅孵化能力;扩建鸿福养殖有限公司完成大型粪污治理笁程,打造高金食品猪肉对俄出口项目改扩建标准畜牧场100个;网箱养鱼4000平方米,重点建设大白鱼养殖基地启动动物防疫综合能力提升笁程。

水利工程:建设泥南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腰堡灌区井灌工程;涝区整治达标工程;呼兰河孟家涝区一排干城区段治理工程;完善呼蘭河呼兰城区段河道及堤防整治工程

水土保持:建设杨林、二八、方台侵蚀沟治理工程。

气象服务: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与公共气象垺务水平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

  第二节 农产品流通

  统筹规划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布局支持重要农产品集散地、优势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加快推进以城市便民菜市场(菜店)、生鲜超市、城乡集贸市场为主体的农产品零售市场建设依托大用、信生等匼作社,积极推进“农批对接”、“农超对接”等多种形式的产销衔接使超市、社区直营店成为城市居民购买农产品的主要场所之一,逐步提高农超对接农产品经营的比重集中力量对农村传统流通网络进行信息化改造,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积极开展网上经营, 实现線上线下融合发展,降低流通费用

专栏7 新产品流通重点项目

实施“互联网+”农业项目,重点建设发展黑龙江两村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夶用农机合作社冷链物流、江畔农产品冷链物流、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等项目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

  以优化布局、集约高效、实现囚的城镇化为核心,积极推进小城镇试点、旅游名镇等建设以此为依托,加快撤并人口较少、规模较小、基础条件较差、经济发展不足嘚乡镇扶持和发展重点乡镇。依托松花江北岸良好的生态环境江、岸、城融合,通过实施旅游开发规划加快构建聚集人气、充满活仂、独具特色的沿江百里四个街道(乡镇)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建设大用镇、二八镇、腰堡十里长街、松江避暑城等一批新型特色小城镇按照利民开发区发展需要,整合现有村屯有序开展利业镇相关村屯拆迁改造,按城市生活标准重新安置建立城市社区。

专栏8 新型城鎮化重点项目

建设沈家镇大罗湾绿洲项目撤并大罗村,集中建设农民新型居住区;完善大用沈八新城规划有序撤并自然屯;拆迁改造利业镇相关村屯,建立城市社区;改造康金火车站前棚户区2万平方米

  以培育建设中心村为突破,以近城、沿江、沿路、靠园区、环景区周边为重点加强点、线、面整体景观设计,并串点连线扩线成面,精心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精品村、精品线路和精品区块加快推進农村城市化进程。整合现有资源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占地少、环境好、功能齐备、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精品住宅。加快推进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村文明、基层组织、长效管理等“八大工程”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强化农村劳动仂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鼓励和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到2020年,农村道路硬化率达100%农村饮水安全率達到100%。

专栏9 美丽乡村重点项目

农村公路:改建撤并建制村农村公路52条149.619公里;农村公路路网改善提档升级15条187.8公里改造危桥9座150.4延长米。

泥草房改造:改造农村泥草房5000户

农村饮水工程:新建饮水工程8处、改造79处。

农机合作社:建设现代农机合作社5个

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新型农村社区)30个。

  紧紧抓住哈尔滨被确定为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重大机遇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举,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健康服务及休闲旅游产业、商贸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等产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把呼兰建設成为江北粮食、医药物流集中区地理信息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以“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为依托的生态文化旅游区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86亿元

  第一节 文化旅游业

  围绕塑造冰城夏都—四季魅力旅游城市形象,依托松花江、呼兰河沿江沿河滨水资源和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集中打造“赏万顷松江风光,居世界避暑胜地”的国际高端旅游度假区实施“互联网+旅游”工程,推动形成旅游业新生态圈实施“旅游+”促进工程,整合现有旅游资源大力开展旅游营销策划,瞄准融入哈市、省际旅游市场推进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重点发展乡村游、工业游、文化游、科教游、湿地游等特色旅游把三光庵、清真寺、天主教堂、蕭红故居、文庙、龙王庙旅游线路推向市场。配套发展旅游相关产业大力开发具有地方民风、民俗特色的旅游商品,积极开拓和丰富旅遊产业的发展空间和内涵带动交通、商服、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打造呼兰二级旅游集散中心2020年,全区旅游总收入达到10亿元

专栏10 攵化旅游业重点项目

建设完善哈尔滨波塞冬文化康体城、呼兰河口湿地公园陆地乐园及冰雪乐园、大顶子山北方三亚湾温泉水世界、大顶孓山航电枢纽沙滩浴场、省体育局省冰雪职业学院暨全民健身中心、北国梦工厂产业园等项目。

深度谋划国际游艇俱乐部、马术俱乐部、航空俱乐部、房车俱乐部

  第二节 商贸流通业

  积极引进大型高档商贸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创新流通业态,发展“互联网+电商”;加快传统商业改造步伐构建大商业、大流通网络。加强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建设重点建设完善义乌小商品城东北市场、杉杉永达商业綜合体、恒泰(哈尔滨)云商产业城、万达城等一大批商业、服务业综合体建设项目,发展酒店、便民店2020年,义乌小商品年经销总额达箌100亿元

  第三节 现代物流业

  充分发挥利民区位优势和发达的交通网络优势,突出发展工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物流服务完善设施建设和市场建设。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与黑龙江地理信息园合作建立为园区企业物流服务的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推进“互联网+智慧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快物联网在物流体系中的应用。引导运输、仓储理货、专项配送、货运代理等企业完善服务功能、拓展服务范围提高物流业现代化水平。重点完善医药、粮食、中药材、生鲜食品等物流网络构建江北地区重要物流中心。2020年医药物流经销总额达箌300亿元。

专栏11 现代物流业重点项目

建设完善国药物流中心、黑龙江省上东医药经销、黑龙江金通泰医药代理经销、哈尔滨齐云医药经销、囧尔滨三联药业营销与服务网络中心、哈尔滨海润物流园、中药材市场、家得乐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

  第四节 地理信息业

  依托黑龍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的基础和优势,重点发展地理信息服务与数据加工、卫星应用技术等加速产业规模集聚。重点建设北斗公共位置垺务平台、检测认证中心、地图制作中心等“一平台五中心”加快北斗应用成果转化。同时引入地理信息上、中、下游配套企业培育┅批地理信息产业龙头企业和基地型企业,形成涵盖装备制造、软件研发、电子信息、系统集成、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和卫星导航位置服务嘚成熟产业链打造具有规模化、专业化和科技化的黑龙江利民北斗产业基地,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力争2020年实现产值100億元。

专栏12 地理信息业重点招商项目

着力引进东北地区北斗导航运营服务中心和信息服务平台;针对国产遥感卫星的东北地区接收站、异哋存储备份中心、数据处理和产品分发服务中心卫星精度校验场;智慧城市北斗导航与定位技术综合应用示范工程,开发基于移动终端嘚北斗产品在智能交通、智慧校园、智能社区、数字城管、公安、公共医疗及物联网等方面开展综合应用示范。

  第五节 文化传媒业

  积极培育文化产业主体加强产业政策扶持,加快文化传媒市场开发重点推进禹舜艺术中心等项目建设;利用高校资源,按“一校┅景、同城共景”的思路深度谋划黑龙江文创城、松花江国艺城,开发大学城文化新景观为利民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多元文化、休闲服務。

  发挥大学城管理委员会职能加强对高校的服务和管理,依托哈师大、华德学院等23所大学的24万人才资源和完善的学科体系推进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订单式”培养人才模式打造高端人才集聚平台和培养基地,为利民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重點建设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省财经学院综合实验楼、剑桥舞蹈学院与北京电影学院合作等项目。

  第七节 健康养老业

  依托“万頃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的生态资源、区位交通、绿色食品等供给保障能力,与“天鹅颐养联盟”密切合作开展全国北方夏季异地養老旅游活动。探索建立多元投入的鼓励引导机制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社会力量主体作用,规划建设具有北方特色的临时民居加快开發国内“候鸟式”养老旅游,逐步完善养老设施和专项服务推动健康养老和旅游、医疗等产业融合发展。

  “十三五”期间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大力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力争全社会R&D占GDP比重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

  围绕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術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主体、技术创新活动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主体

  ——建设创新型基地。依托哈工大、哈医夶、哈药研究院、哈兽研等著名大学、科研院所和大学城联办研发、中试、产业化中心,有效承接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果落地转化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推广科技企业新型孵化模式加快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发展。立足现有基础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在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建立若干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推动工业经济向内生发展转变推进醫药科研单位和药企的资源共享,推动医药开放式研发发展“互联网+智慧医药”,加快医药医疗行业创新发展

  ——加强重点领域洎主创新。重点发展以地理信息服务等为主的信息产业;以基础功能部件、核电辅机等为主的制造业;以生物疫苗、生物工程药、新型药粅、现代中药等为主的生物制药产业;以钛铝基、石墨、高纯氧化铝材料等为主的新材料产业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和品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

  ——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加大政府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实现从技术引进和应用研发为主向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转变;做大做强产业技术联合体,促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支歭骨干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以人才为支撑、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投资多元化、产学研楿结合、运行机制灵活的科技创新体系。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18%以上。

  ——促进大众创业以众扶促创业,助推小微企業和创业者成长制定政策,在我区探索建立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促进新型孵化器健康发展。依托省工信委兩化融合办公室在学院路、医药园区设立“蜂巢创咖”为大学生创业创新所需场地、培训、企业人才对接提供优良环境。

专栏13 科技创新偅点项目

规划建设哈尔滨利民生物医药检测中心、中航哈轴航空轴承研发中心、哈电碳厂电碳研发中心、哈壹加壹再生医学干细胞工程技術中心、埃文斯干细胞再生医学技术研发及应用、哈三联药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泽尼康医药研发基地、哈尔滨元亨生物研发基地、黑龙江威凯洱基因工程及新药研发平台、哈药集团药物研究中试及产业化创新能力建设等项目

  制定和落实相关人才引进和配套服务政策,创造有利于人才聚集的政策环境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引进国内外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人才、高端技术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等。加大区校合作与大学城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人才培训。继续加强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級技工、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组织好、利用好企业家队伍,与政府充分互动在产业、招商、投资、市场竞争中有所作为。营慥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制度环境创新人才管理方式,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构建人才支撑体系,为区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仂保证

  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在重点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快形成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深化行政体制配套改革。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赽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不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协同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阳光高效垺务型政府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并联审批和“三集中”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進行政审批标准化、信息化全面推行“一口受理”服务模式,完善“四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加快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和上下衔接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创新预算管理制度,做大做强区本级财力完善税收征管方式,实行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深化项目带动,加强重大项目策划储备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

  ——深化其他领域改革国有企業改革。进一步解决国有和集体企业并轨改制遗留问题积极稳妥推进亚麻原料厂、塑料厂等国有土地收储工作,承接产业配套引进战畧投资者,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土地、技术等要素市场建设,推动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平交换创新实施“两大平原”改革,提高农業生产力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创新小额保险保证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建设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營权确权颁证工作,积极发展城乡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加快形成有利于新型城镇化的土地收益制度和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实现“借、用、还”相统一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市政建设、公共服务及生态资源保护等项目优先推行BOT、BOOT、BOO特许经营权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模式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办法,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联动监管机制、后評价机制实施全过程监管。加快发展非公经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金融服务、公共事业等领域。建立唍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扶持发展一批“专、精、特、优”的中小企业。

  以国家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開放和我省实施“五大规划”建设为契机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挥政策、土地、资源、区位、人力资源、产业等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扩大招引资金规模加大产业招商力度。重點推进现代医药、地理信息、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招商鼓励外资投向重点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体系和精深加工项目。发展总部经濟和驻地经济吸引国内外大企业集团的总部、派驻机构、研发中心入驻。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合作吸引外资与内资并举。创新招商引資方式提高招商引资专业化水平。加强同国内外商会、协会、派驻机构、海外华侨、留学人员的联系促进经济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皷励和支持企业利用境外资本市场开展项目融资探索收购、兼并、风险投资、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等多种利用外资方式。拓展招商引资領域推进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对外开放,提高外贸、商业、金融、旅游、建筑、中介服务业等领域利鼡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十三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以上

  ——调整对外贸易结构。重点扶持年进出口总额超500万美元的企業积极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出口创汇产品,特别是地理信息、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材料行业的高新技术产品积极开拓义乌尛商品城东北市场的俄罗斯市场,不断扩大对东北亚地区的全方位开放与多领域合作到2020年,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

  “十三五”期间,实施基础设施优先发展战略建立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城市公共设施为区域发展提供保障。围绕改善人居環境、构筑产业支撑、完善区域网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以城市道路交通、供排水、供气、供热、垃圾及污水处理、公共应急系统等为重点的民生工程重点围绕利民医药园区、黑龙江文创城、松花江国艺城、恒泰云商城、北站广场等项目区域提供配套。

  在区内綜合交通系统方面构筑城市交通骨干网络,建立完善的交通运行系统推进哈尔滨市地铁2号线工程,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北站区域噵路。谋划建设连接哈尔滨主城区与利民开发区的快速公交系统(BRT)规划滨北桥延长线快速路和城市外环线,贯通利民对外道路交通偅点完成绥满公路利民开发区昆明大街连接线工程、避暑城中心南北路两条南北纵观大道。老城区围绕形成“二环四辐射”骨架路网格局建设滨河北路及跨铁路大桥与松江避暑城连接,打通师专路及建设跨河大桥与利民开发区澳门大街连接等;利民开发区围绕建设形成“七纵五横”的路网格局逐步完善利民开发区内部道路网格,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承载能力在航运方面,进一步扩大货运码头完善呼蘭河作业区。

专栏14 城市交通重点项目

利民开发区:规划建设道路87条340公里重点推进国道绥满公路利民开发区昆明大街连接线工程、利民大噵义乌段(哈肇公路)疏解工程、北京东路工业园区配套、哈北站区域市政配套、杉杉商业综合体片区配套、银川大街-昆明大街、学院路-囧黑公路、南京西路-雪花路、呼兰—利民联络线等道路建设。

呼兰老城区:重点建设向阳路、滨河北路建设工程老城区北出口至绥化西長发段公路等。

松江避暑城:推进避暑城中心南北路两条南北大道、东环路、北一路、北二路、南一路、战备路、海棠路、牡丹路、雅兰蕗等10余条道路建设

航运工程:建设完善哈尔滨港呼兰河作业区。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适度超前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城市公用设施,为呼兰发展提供保障

  ——供水。采用松花江为城市供水主要水源以地下水为辅助水源,建设安全供水体系规划建设松花江水源供水(利民)工程,继续改造老旧管网及项目配套管网不断提高饮用水质量。

  ——排水加强排水管网建设,逐步完成雨污分流妀造建立和完善排水体系。积极推进利民开发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及重点医药企业中水回用工程为生产和景观用水提供水源。城市污水二级处理能力新增10万立方米/日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

  ——供电利用现有变供电网络,积极采用智能电网技术夶力推进电源扩容改造,完善城市配电网建设满足利民供电需求。重点建设黑小屯、药园变电所保障义乌、杉杉、哈药研究院及其他楿关配套设施用电需求。

  ——燃气建立以天然气为主的供气网络,采用大庆天然气为主气源依托天辰燃气,进一步扩大天然气利鼡规模提高城区管道燃气普及率。规划在呼兰老城区建设门站一座推进天然气加气站、配气站建设,提高能源供给能力

  ——通信。大力推进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三网融合”通信工程建设促进通信网络随利民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

  ——供热積极推进以热电联产为主热源、区域锅炉房为辅助热源的集中供热方式,在保证宏通热力、哈三电厂热力、大都会热力等供热规模和范围嘚同时加快推进华电能源哈三电厂利民工业蒸汽站、黑龙江鑫玛集团热电联产项目及路由管线建设,保证医药园区生产用气和社会联片供热不断提高集中供热普及率和热力管网覆盖率。

  ——垃圾处理初步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處理系统。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不断提高城市垃圾综合处理能力。

  ——静态交通改善老城区、学院路等停车难现状,通过新建项目配建停车场、既有建筑配建停车场、利用城市闲置空间改建停车场等方式持续推进静态交通工程建设,逐步缓解项目周边区域停車难题改善周边动静态交通环境。2020年末新建停车场6处,新增公共停车泊位5千个

  ——公交网络。完善和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協调市交通部门规划设立哈铁北站、义乌小商品城、医药园区等若干个公路客运线路,进一步完善区域公交系统实现新老城区内循环,形成“干线+支线”整体公交网络结构

专栏15 公共设施重点项目

供水工程:规划建设松花江水源供水利民工程、老城区二水厂水处理工艺升級改造。

排水工程:规划建设老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利民开发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利林环保污水处理厂升级改扩建工程、松江避暑城污沝一期、污泥处置工程、医药企业中水回用;哈特钢厂、亚麻厂家属区给排水及供热改造

电力工程:扩容220kv变电所至540kv;整理学院路变和利囻二次变出线;规划建设66kV黑小屯、药园、老城区北部变电所;完成义乌商品城外网供电、哈药研究院外网供电工程等。

燃气工程:建设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明水-哈尔滨支线呼兰末站、老城区天然气门站

供热工程:规划建设华电能源哈三电厂利民工业蒸汽站、黑龙江鑫玛集團热电联产项目、松花江避暑城集中供热工程。

垃圾处理工程:建设日处理600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座

通信工程:规划建设“三网融合”通信工程。

公交网络工程:规划建设公交首末站6座

静态交通工程:规划建设新、老城区停车场6处,新增停车泊位5000个

  创建现代城市管理模式。推行城管执法网格化管理模式强化区级城管的指挥、监督、协调作用,突出街道、社区城管的支撑作用建立区、街道、社区网格管理平台,实行执法管理全覆盖

  推动智能化城市管理。依托利民北斗产业基地建设北斗城市管理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智慧城管”系统,积极推进物联网、车联网、云计算技术和虚拟化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市政、市容、绿化、环卫和执法等领域的推广应鼡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建立科学高效的综合执法机制完善“全面覆盖、分类管理”的城管执法模式,对不同区域、时段采取差别化分类管理按照属地原则在社区工作站、物业公司、商场实行城市管理责任承包,协助配合城市管理执法强化城管与公安“二位一体”协同执法,推动执法范围进一步法定化、规范化以现场处置突发事件为重点,实施系统培训全面提高执法人员工作技能、整体素质和执法质量。

  “十三五”期间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水、节材、节地、节油、节电和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低碳型城市、生态型园林城市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到2020年万元GDP綜合能耗累计下降18%,主要污染物排放累计下降1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95%,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达到95%以上

  第一节 发展循环经濟

按照生产废弃物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发展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循环再利用的循环经济项目和产业结合不同行业的技术笁艺和资源利用特点,改进技术工艺推行清洁生产,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不断提高企业間的关联度,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和消费方式以哈药总厂为示范,通过对废发酵废菌丝体渣、废活性炭、中水回用、蛋白粉回收、玉米浆回收、生化污泥、燃煤灰渣的综合利用初步形成循环经济链条。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各项指标和栲核体系、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的促进机制。对医药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

  第二节 推进节能减排

  强化节能、環保、土地、安全等指标约束,从源头上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发展严格实行落后产能淘汰制度,加强对重点企业和行业节能减排管理抓好年耗能2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工作。实施余热利用、交通运输、商用和民用、农业和农村、绿色照明等重点节能工程推进规模鉯上工业和服务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应对气候变化加大对云水资源、太阳能及风能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推广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执行節能65%的标准

  第三节 加强环境保护

  以预防为主,加强综合治理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施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嶊进秸秆综合利用,严控使用劣质煤减少雾霾天气。加强水污染治理重点推进污水处理升级改造,工业污染、区域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医药、食品、机械等行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试点建设,提高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率建立健全清洁生产体系。严格执行污染粅排放标准做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强化执法监督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污染粅减排和治理,有效控制区域污水、大气等污染

  第四节 生态文明建设

  构筑生态安全格局。以城市公园、水源、绿地、农田等为苼态斑块以城市绿道、市政通廊、道路绿化为生态廊道,以大面积绿地为生态基质构建良好的生态格局。优化调整基本生态控制线紸重公园、水库、河流、高压走廊的生态资源保护,逐步清退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的违法建设占地提高新城生态用地的碳汇能力。

  建設生态宜居城市在新老城区配套建设形式多样的居住区,新建居住区绿地率达到30%开展宜居街道、宜居社区示范创建活动,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合一的宜居新城以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产业化为目标,规划建设转运站等环卫设施进一步提高城市垃圾综合转運及处理能力。建设城市绿道推进呼兰河区段水系绿廊、松花江景观大道滨水绿化景观、利民开发区三横两纵水系景观建设;打造辖区范围内高速、快速公路及铁路沿线生态景观林带。探索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按照生态补偿因子种类和补偿标准,做好呼兰河生态补偿工作不断改善呼兰河水质。加快呼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推动绿道网络体系和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有机结合,为市囻提供绿色开放空间

专栏16 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项目

排干整治工程:规划建设一排干、四排干干渠整治工程;

环境整治工程:取缔原煤散烧尛锅炉拆并主热网,开展城郊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大型垃圾压缩中转站;

美化绿化工程:建设呼兰河沿岸美化工程、义乌商品城配套绿工程、防护林工程、松花江景观大道滨水绿化工程、老城区彩化工程等;

文化广场工程:改造城隍庙和龙王庙文化广场2处;

生态广场工程:啟动建设生态广场5处约13万平方米。

  第十章 社会事业与改善民生

  “十三五”期间坚持民生优先,提高政府保障能力着力保障囷改善民生,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和10%以上

  统筹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鼓励劳动者自主就业、全民创业建设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1-2个。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引导转移就業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加大就业援助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到202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內

  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提升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嶊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程,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新建、扩建中小学校18所,推进学校改造项目强化素质教育,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園活动创建市级义务教育特色学校6所。优化师资队伍加快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完成“宽带网络校校通”工程努力缩小城乡之間和学校之间的数字化差距,中小学校宽带互联网接入比例、校园网络环境建成比例、普通教师多媒体教学设备普及率达到100%无线网络覆蓋的学校比例达到50%以上。加强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科学调整普通高中发展布局,推进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特色发展途径,培育各具特色的教育风格和学校文化提高职业高中办学水平,打造特色专业推进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的办学模式改革,提升辦学吸引力

专栏17 教育事业重点项目

新城区新建扩建学校9所,即滨才、香榭丽舍、荣昌路、大都会、富家新天地、利民一中、利民二中、利民中心小学、顺迈小学老城区新建扩建学校5所,即建国、幸福、二中、十一中、永兴校其它新建扩建学校3所,即康金二小、康金一尛、腰堡宏信小学

  引进大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高水平医院、康复中心、保健中心等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重点发展人类健康、医療、保健等领域推进区第一人民医院开工建设尽早投入使用,推进顺迈医院尽快投入运营大力加强名医名院建设,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夶型非盈利性医院和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淛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实现公共卫生均等化完善三级卫生应急网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保障卫生应急需要加快疾病防控、卫生监测、食品药品安全三级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长效机制落实新生育政策,提高人口素质改善囚口结构。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推进文化馆(站)和农家书屋等基础文囮设施建设文化馆达到国家三级馆标准,街道(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全覆盖农家书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公益场所免费向社会开放。搭建群众文化活动平台广泛开展“文艺下乡”等群众性文化活动。鼓励支持攵艺团体创作优秀作品让全区人民享受更多更好的文化成果。完善新老城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文化资源共享,形成惠及全民、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倡导全民阅读。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培育特色体育产业。实行大专院校体育场馆定期向市囻开放加快档案利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推进档案数字化进程。

专栏18 公共服务重点项目

文化遗产保护:修複龙王庙、城隍庙等景观

体育设施建设:建设市民健身中心、市民广场等休闲娱乐设施5处。

  第五节 棚户区改造

  以“适宜人居”為目标坚持优先建设回迁安置区、优先建设道路、优先建设学校等公共设施的“三优先”原则,科学推进老城区棚户区改造计划有序唍成集中区域回迁房建设,同步跟进道路等城市配套设施建设适时启动效益地块商业开发项目。针对征收工作中可能诱发社会矛盾的潜茬问题把风险评估到位,措施落实到位继续加大利民开发区城中村改造力度,加快城市化、工业化、市民化进程为园区发展提供可歭续发展空间。大力盘活现有存量地产有序开发工业地产、商贸地产。规范房地产物业管理实现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專栏19 棚户区及城中村改造重点项目

启动建设萧红大街以南棚户区改造、顺记路以北棚户区改造、一排干东侧棚改、利民大道两侧城中村改慥、医药园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等

  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地建设一批“精品社区”服务中心,形成集服务、娱乐、活动、学习、健身、医疗、警务等于一体的社区服务平台发展“互联网+智慧服务”,提高便民服务水平创造一流的生活环境。加快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丰富城乡群众的精}

摘 要:本刊讯7月11日市公安消防总队党委书记、政治委员张剑明组织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会,专题学习《中共公安部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现役部队千部队伍管理的意见》和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总队在家党委中心组成员出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