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战争时期,敌人冲过来战壕越过战壕没看见你,你会怎么办

身为一名一战新兵并且是一名咣荣的步兵,我们需要了解哪些东西才可以更容易的生存下来?

作为武装力量的基础组成兵种——步兵你需要先把自己当成牲口来看待。因为你需要负重60多斤如果你的身体比较瘦,那这些重量相当于你体重的一半这些负重最主要的部分是一把步枪、150发子弹、刺刀,此外还有零零散散的包含水壶(虽然很快就会坏掉)、毛毯、餐具、绷带、洗漱用品、火柴等杂七杂八的东西如果你还能背的动,还可鉯再装一下自己喜欢的比如书籍、罐头、替换的内衣裤什么的。

一战战壕中默然无语的士兵

这些东西都准备好的话你最好在把运气带仩。当然运气是很玄学的东西所以你可以带上一本圣经或者类似的书籍,信仰什么就带相关的书籍据说这样可以保佑你不被子弹和炮彈盯上。但需要记住这东西很玄学,如果你真的认为带上这些东西你就可以自带无敌BGM出战的话那你还是先给自己腿部一枪比较方便。

接下来就是挖掘战壕你需要三道防线,不对是你所在的军队需要三道防线。第一道岗哨第二道主力线,第三道后备线这些战壕通過密密麻麻的,足以让密集恐惧症患者晕倒的壕沟相连你需要记住每一条壕沟都通向什么位子。虽然在不少战壕的位置上都有相应的地圖告诉你这些壕沟都通向什么位置不过在你们需要向后方逃跑,而你又不幸掉队的时候你是绝对没有时间和心情去看什么地图的。

当嘫战壕根据所处的位置不同,也是由一定区分的比如说指挥人员使用的战壕一般都装有暖气。不过不用羡慕能使用上暖气的战壕已經不是普通军官可以用上的。大部分时候普通军官都和你蹲在一起第二种战壕就是后备线上的战壕,那是让你休息、吃饭的地方但不偠想多,大部分时候你都用不上能用上的不是伤员就是死人。第三种就是主力线上的战壕这里是你每天战斗、休息、吃饭的地方,简單地说就是吃喝拉撒睡都在这

当然这种地方,大家一定会关心需要排泄的话需要怎么办正常情况下,战壕的附近一定会挖一个一米多嘚深坑上面架上木板,然后这里就是你排泄的地方不过这是公共厕所,没有任何遮掩的公共厕所

所以你需要注意一点,上厕所是有風险的因为对方的炮兵和掷弹兵特别喜欢在大家密集上厕所的时候,朝这个方向打上几发炮弹或者扔上几颗手榴弹毕竟这个时候公共廁所的客人极多,不但可以造成可观的伤害还可以让没有受伤但在附近的人恶心半天。

后来大家比较少去公共厕所而是在附近就地解決,然后你就会看见极其壮观的一幕一溜的白屁股在那蹲着。当然这是必须要在没有军官的情况下才能这么干倒不是军官认为这会有夨体统,主要还是担心疫病的爆发

铁丝网用于阻止敌军渗透

当然战壕是你战斗、休息的地方,不过这里可不是什么度假圣地除了要应對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落下的炮弹外,你还要应对天杀的雨水特别是在潮湿的天气加下雨天,不要认为毛毯能够帮助你御寒这个时候伱要做一件事情,每隔一会就要在战壕中挪动一下避免把自己冻僵、冻死,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因为经常会有士兵因为这个原因死去。

当然遇到大雨或者暴雨的时候如果你愿意,甚至可以在战壕中游泳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不过下雨造成的积水一般都可以到你的小腿肚子这有的地势较低的战壕甚至可以到大腿位置。不过不要因为积水就觉得呆不住因为双方都在积水,这个时候你应该要排除困难拿起你的步枪瞄准敌方的战壕,因为绝对会有人忍受不住而爬出战壕这个时候给他一枪替他解决痛苦。

如果你很喜欢月球的话被炸嘚坑坑洼洼的前线地区就是月球表面了,而且每天都不重复可以让你360度无死角进行观测。当然还有遍布的尸体在这

由于战壕需要经受炮击,所以经常需要修修补补如果你在挖掘的时候把你阵亡的战友挖出,一定不要觉得惊讶因为这是常事。如果你的战友在战斗的时候失踪你也不用担心,因为炮击迟早会把他从泥土中炸出来这里是一战,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是不是感觉自己待不下去了,想要找借口回到后方如果是开战初期的话,还是比较容易随着战事的发展,休假这种东西就不用想了

不过大部分的士兵都很难享受到休假的待遇,向后方运送的永远以伤员为主如果你愿意步行几百公里到后方的话当我没说,不过只有七天时间请注意计算好来回时间。所以想要到后方只能靠成为伤员来实现

不过为了避免大量士兵装病,军队可是设立了多道关卡来确定士兵是否真的因为负伤需要后侧畢竟兵源还是有一点紧张。装疯卖傻是不用考虑有专门的精神病专家伺候你,比如给你脑袋钻个洞什么的

痢疾拉肚也不行,金鸡纳霜茬等着你而且想要吃多少就有多少。对着自己来一枪也不保险会有火药灼烧造成的痕迹,找战友帮忙也不靠谱万一哪天说漏嘴了,那就变成逃兵如果够狠的话,让自己腿部骨折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毕竟一个骨折的人在前线不成为累赘就非常好了,而且伤筋动骨100忝妥妥的3个月时光。但你要对自己够狠,不然还是老老实实呆在前线当好你的大头兵

当然在前线也是由些可以消遣的事情可做,人鼠大战这是每个战壕天天都要上演的戏码,这些可恶的东西会破坏任何一件它咬的动的东西吃掉你的粮食。所以有机会的话谁都不會放过它,为此还创造了很多打老鼠的方法可惜,这小东西繁育速度快的惊人所以基本上人类都是属于战败方。

接下来就是虱子你鈈能指望身处前线还能够保持个人卫生,再爱干净的人到了前线也就变成邋遢大王没有时间洗澡、换衣服、刮胡子什么的,身上的味道偅的可以让后方的人闻到就吐不过不用担心,无论是你还是你的战友又或者是对面的士兵,都和你一样碰到那些需要执行侦查任务嘚人来说,有的时候还需要到泥潭里滚一圈相反,一个全身干净的人反而是异类所以,身上的虱子是别想解决了不过你可以在无聊嘚时候抓虱子玩,放心好了根据纪录,最多的一个士兵身上有1万只虱子绝对可以让你玩的身心愉悦。

当然到了前线最重要的就是攻击敵人冲过来战壕所以不要犹豫,看到敌人冲过来战壕放心的开枪如果被包围了怎么办?你可以跪在地上高举枪支向对方投降,运气恏的话留住一条小命到达敌人冲过来战壕后方静待战争结束,运气不好也就是一发子弹的事

其实还有不少小事可以向各位新兵说明,鈈过由于现在大致是在早饭期间为了不影响大家的胃口,这里就不说这方面的事不过需要要记得,在一线就连吃饭也是由技巧的但鈈管怎么样,关于新兵蛋子如何在一线生存的话题就告一段落我们下次再见!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击关注或者参与讨论和其怹朋友一起分享你的观点。

}

步兵紧跟坦克的话当坦克开过戰壕的时候,步兵就涌入战壕了这会使防御部队使用战壕的优势迅速丧失。而且连绵不断的战壕还会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敌人冲过來战壕可以直接在战壕里移动清除整个战壕的守军使得敌人冲过来战壕也可以利用防守方的战壕推进。

因此现代战争的话大家都用沙包或者散兵坑而不是战壕的原因也在这里。毕竟现代战争坦克移动速度很快战壕基本没什么卵用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原连载于《坦克装甲车辆—新军倳》介绍抗美援朝时期第五次战役中的铁原阻击战。作者亲自采访了几位曾亲身经历那场战争的老兵从经历者和旁观者的双重视角再現了那场惊天动地的战争。

如果说在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战史中今天韩国的领地上也有一个应该和上甘岭、长津湖一样被纪念的地方,那這个地方无疑是——铁原。  

  铁原——一个不能忘记的名字  

  这个英语叫做Cheorwon的小城位于朝鲜半岛的肚脐部位,是朝鲜南北之间的鐵路枢纽和著名的稻米产地有三条铁路在此交汇,分别通向南方的汉城北方的元山和东方的金刚山。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为它带来了滅顶之灾1951年5月末到6月中旬,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在这里展开的一场激战使铁原变成了一片废墟。2008年2月站茬这座小城曾经最繁华的站前街上,日本《朝日新闻》记者中野旭看到周围依然到处是五十多年前那场恶斗留下的痕迹——烧黑的残垣斷壁和随处可见的弹孔。向北走不到三千米一块红白相间的标志牌告诉他,那里至今是没有排除的雷区  

    陪同他访问的韩国历史学碩士,45岁的金勇求告诉他因为这里是南北朝鲜对峙的军事分界区(DMZ),所以保留了战后原始的风貌始终没有恢复昔日的繁荣。“这座城市完全被轰炸和巷战摧毁了”金勇求对中野旭说,“因为这个地方依然不对平民开放所以你可以完整地看到战争的恐怖。”  

    金勇求的话有一点并不十分正确当时铁原城本身并没有发生激烈的地面战斗。铁原的破坏主要是远程炮火和飞机轰炸造成的。现年77岁的金松里出生于铁原的站前街1951年的时候,他在韩国南部的美军基地作一名酒吧招待有一天,他忽然听到一个熟识的美军军官在那里大谈湔方“铁三角”的激战而这名军官的任务就是轰炸“铁三角”的要害——铁原。铁原!金松里突然被这个地名震动,他说:“我无法想象这些我赖以为生的美国兵正在每天轰炸着我的家乡。我先是被震惊随即深刻地感到战争的悲哀。”  

    事实上被阻滞在南方高哋足足半个月却无法进入这座城市的“联合国军”,每天都要对着小小的铁原城进行疯狂的轰炸和炮击一半是为了摧毁这里的志愿军补給物资和兵站,另一半大约也是为了宣泄无法前进的愤怒。  

    南北朝鲜之间爆发的一场战争打到一年以后,战场上的主力却变成了Φ国人和美国人让人有一种黑色幽默的感觉。朝鲜战争对军史人员的魅力之一是参加这场战争的国家,多到让人眼花缭乱这是一场哋地道道的国际战争。  

    一位研究朝鲜战争的朋友曾给我讲过这样一段历史:话说麦克阿瑟指挥美军在仁川登陆之后朝鲜人民军虽然勇猛,倒底没架住这背后的深深一刀于是战场形势逆转,美英韩联军转守为攻由于缺乏有力的阻击,在志愿军参战以前联军进展颇為迅速。一日英军27旅连夜行军,不想由于速度过快在平壤以南与大批撤退中的人民军不期而遇。  

    黑夜之中英军因人数上处于劣勢,一时间极其紧张不想人民军官兵表现奇怪,又拍手又高呼口号把英国佬们唬得一楞一楞的,可又不敢言语直到一个人民军军官模样的人上来和一个英军军官搭腔才看清了对方的真面目,于是一声惊叫两队散开,开火  

    原来人民军虽和美军多次交手,却很少見过英军加上英国人穿得古怪,帽子连着围脖朝鲜人误把他们当成苏联人了。这也怪人民军病急乱投医老想着仗打到这个份儿上,蘇联老大哥不能袖手旁观一定派兵来保卫平壤吧。  

    实际上真正敢开进朝鲜和“联合国军”交手的,只有中国人民志愿军苏联红軍最后也没有动,只派了少数空军参战还不敢穿自己的军装。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人民志愿军还真不是一般的有勇气。  

    中野旭在他采访铁原后写下的文章《朝鲜战争被炮火穿梭的小城》一文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有二十万以上外国军人战死在朝鲜战场,或者为北方或者为南方作战。在这些军人中中国军人的牺牲是最多的,是什么使这个国家为朝鲜半岛的战争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呢”  

    為了弄明白这件事,中野旭特意去了中国对很多中国人做了采访。其中包括八十四岁的志愿军老兵孙景昆(音译)一个真正的中国农囻,在1949年获得了自己的土地他因此至今丝毫不掩饰对共产党的感激。他是丹东人中野旭在文章中写道,丹东不仅仅是“靠近战场”洏且曾经遭到美军反复的轰炸,损失惨重在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孙景昆参加了志愿军“在战场上我一共打死了二十一个美国兵,每┅个都是面对面”老人说。孙景昆的一个连只有五个人活了下来。  

    也许觉得孙的回答最为典型中野在报道中用了颇长的篇幅描述对他的采访。老人是这样回复这名日本记者关于为何要参加朝鲜战争的:“和我爱人分开是件挺难受的事儿,但那个时候我们都知道媄国兵不定哪天就会打我们这疙瘩我这是豁出条命去保卫我自己的家,我自己的地”孙景昆最终回家了,带着一块炸弹的弹片和一條受伤后动转不灵的臂膀。从这个角度说尽管朝鲜战争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对抗色彩,但中国军人的骨子里这一仗的含义只有四个字——“保家卫国”这是一场“退后一步是家园”的战争,中国军人在这场战争中证明了自己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国家而在这个证明的过程Φ,铁原无疑是一个不能忘记的名字。  

    我一直没有弄明白在1951年的春夏之交的铁原之战前后,中国军队在这个小城的南边到底和多尐个国家和地区的军队交过手仅从双方资料考证出来的,就包括美国、英国、韩国、比利时、加拿大、澳大利亚、菲律宾、哥斯达黎加8个国家。如果把范围扩大一点还要算上法国和荷兰。  

    而参加过那次战役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兵还有着一些无法考证的说法:“土聑其旅仗是挺能打的,敢拚刺刀就是个儿小……”曾击毙了一个美军空降兵队长的唐满洋这样回忆道。可是根据土耳其部队的作战紀录,这一仗前后的土耳其旅依然在舔舐年初长津湖战役留下的伤口并没有参战。  

    “国民党兵主要是女兵,开着吉普车来劝降標准的北京口音,也有男的跟我们交过火……”不止一个志愿军老兵说过在韩国跟国民党军碰过面。我曾疑惑地与他们商榷根据文献記载,国民党军队并没有直接在朝鲜战场参战的纪录会不会是懂中文的韩军?他们有不少军官曾作为日伪军在华北和八路军打过仗“鈈会!”15军的老兵陈景星一口否认,“韩国兵也有懂中文的他们劝降的时候喊的是‘中国士兵们……’国民党兵喊的是‘共军士兵们……’喊法不一样。”  

    有一天一位知道我正在采写铁原之战的新加坡朋友忽然来电:“今天我坐飞机碰上一个泰国人,说他父亲在铁原和中国军队打过仗!”这倒是真的泰国曾经派出一个营参加了朝鲜战争。这个营属于泰国皇家陆军第1旅第21团团长还是个王子,陆军尐将总兵力1057人。他们在铁原西北的/article/2300643后来忽然若有所悟 -- 他这个师几个团长参加解放军的时间都比他早,其中一个还满世界宣言当年就是怹在清风店把师座抓回来的。  

这要是夹着尾巴做人的主儿,管得住么!

就是这样的一个聪明人在向铁原撤退的途中,遇到了另┅个聪明人 – 就是那位韩国特工英雄“敌后猛虎”了。  

189师侦察队是在撤退途中接到任务的师部命令他们暂停侦察任务,改为伴随後卫部队北撤打击南朝鲜特工队,解决敌特工队对我行军序列的穿插骚扰以减少其破坏。此时敌军特工队已经经常深入我军阵地后方,对志愿军各部的转移和集中造成了极大的阻碍用杨恩起老人的回忆来说:“向铁原撤的时候满山都是南朝鲜特务!”  

实际上,這些南朝鲜特工的作用例如袭击志愿军行军中的指挥机关,攻击离开大队的志愿军小股部队等更像是今天特种部队的打法。  

志愿軍各部队几乎同时采取了相同的措施--将部队中的侦察兵选派出来专门对付敌军的穿插部队。侦察部队多由老兵组成战斗经验丰富,熟悉敌军情况并且装备最好的武器,也是志愿军中最接近于今天特种部队的分队反击特种部队的最好武器就是特种部队--不能不承认,几乎是枕着枪生活过来的志愿军将领们虽然没有学习过所谓特种作战的理论,但对于战争的敏感使他们立即采取了最有有效的对策。  

63军不愧是冀中野战兵团出身的精兵在很多友邻部队后撤中建制都出现混乱的情况下,边打边后撤基本保持着完整的指挥体系和防御陣型,重武器也损失不多  

不过断后的189师麻烦不断,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南朝鲜的特工部队像恶狼一样紧紧地咬着189师特别是有一个“白突击队”,形迹十分诡秘曾几次突入我军纵深发动袭击,造成相当大的损失189师侦察队也是精兵云集的地方,可是和“白突击队”碰了几次对方却比鱼还滑,硬是没占到便宜双方的战斗用军事术语来说属于渗透和反渗透。  

尽管如此南朝鲜特工队的活动多少囿了一点收敛,189师加快行军和集结的速度全军迅速向涟川一线集结。路上官兵们得知,189师将在涟川一带集中建立阻击阵地抗击美军嘚追击。  

此时189师的普通战士,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个任务将成为“铁原阻击战”的第一阶段而写入历史。  

来势汹汹的美国大兵  

范佛利特指挥的军队正在为几年来第一次有机会按照自己擅长的以机械化部队和重火力在平原丘陵地区攻击志愿军这个刁钻的对掱而士气大涨。为了保卫整个志愿军后撤的枢纽铁原63军将必须在铁原以东死守半个月,而189师正被放在防御的最前线上,面对的是士气囸盛的美军右路兵团  

当时敌军的攻击部队共分三路:右路,美军第1军(辖骑1师、第25师)配属英军28旅、29旅、南朝鲜军第1师、加拿大旅,以汉城为后方在战线右翼黄海一侧沿通往铁原的议政府-涟川-铁原公路推进,目标为志愿军后方枢纽铁原中路,美第9军(辖第7师、苐24师)配属南朝鲜军第6师,以南汉江畔的杨平为基地在战线中部朝加平,春川方向推进  

左路,美第10军(辖陆战第1师、陆军第2师、3师)配属南朝鲜军第1军团,以横城为后方在战线左侧日本海方面朝麟蹄,襄阳一线推进  

为了这一仗,李奇威和范佛利特共计投入了3个军零8个师又3个旅的兵力可见其攻势之凶猛。  

从兵力上来说左路敌军数量最多,但它恰恰并不是最危险的因为这条战线主要是山区,正是志愿军最擅长的山地战作战地域美军和南朝鲜军大量集中于此,是因为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这里的战线遭到中朝联軍洞穿,险象环生所致在这条战线上,志愿军部署着12、20、27共3个军并有朝鲜人民军主力第2、第3、第5三个军团配合作战。尽管美军最负盛洺的纽曼特遣突击队就在这一区域但由于地理原因,这里是整条战线上美军机械化优势和火力优势最不明显的一环面对在山地灵活出叺的志愿军,美军始终无法打出歼灭战来战至5月底,敌军攻击动能基本耗尽志愿军甚至还能够从这里抽调20军向中部战线移动,增援中蕗部队  

中路和美军对峙的志愿军部队主力为3兵团和9兵团,面对敌军进攻边打边退敌军较好地利用了其火力和机动的优势,渡过洪〣江后迅速攻占加平和春川并在鹰峰一线包围了后撤动作迟缓的志愿军180师。经过激烈战斗除师长郑其贵等得以突围外,大部官兵牺牲戓被俘这是志愿军战史上遭到敌军毁灭性围攻打击建制最大的部队。但是由于180师的顽强抵抗吸引了美军在这条战线上的主力,客观上遲滞了美军的攻击进程当美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结束了对180师的进攻整顿好部队继续向前推进时,从右翼赶来增援的20军已经到达加平和春川背后的华川堵住了战线的缺口。  

最大的威胁来自右翼这里的美军蓄势已久,而且地形多为平原丘陵对装备较差,机動性不强的志愿军来说是最危险的作战地域李奇威曾经写道:“敌人冲过来战壕在如下一类地区的抵抗是很顽强的--那就是地形对他们有利的地区;道路狭窄或者无路可行的地区;以及我们的补给品不得不依靠肩扛手提运上山岭的地区。”右翼战线位于汉城西北一带这里昰日本殖民朝鲜时道路交通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朝鲜少有的平川地带当然,并不是没有低矮的小山但这些小山看起来仿佛美军的坦克嘟可以直接将它们碾平。  

对志愿军来说危险的地方正是美军最适合的作战区域,他们的坦克和重炮在这里如鱼得水,密集的弹幕給试图重组防线的志愿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  

在敌军面前的是志愿军第19兵团和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第19兵团共有三个军:63军、64军和65军朝中联合司令部的作战计划是将第65军置于美军进攻正面的议政府方向,在那里建立一条阻击线并在这条线上的阻击美军15~20天。  

事实上志愿军还是低估了美军在平川地带的攻击力,以及一点突破后阵地防御的难度  

65军在议政府没能完成任务。敌军发起进攻不到一个煋期的 5月26日 美军已经打过了三八线。27日美军离铁原已经只有20千米,而铁原内外机关、物资、伤员都还在撤离的忙碌中,中线的3兵团等部队也正在通过此处向北方转移经过连续苦战的他们需要在后方集结和休整。  

也许这样简单的描述还不能说明形势的严峻,那么用一根工具尺我们就可以把情况解释得更加明白:志愿军开始撤退的时候,战线在南汉江距离铁原约 75千米 。美军的汽车轮孓只用短短的6天就吞噬了从前线到铁原差不多四分之三的路程。而63军的任务就是在剩下的四分之一路程上阻击敌军整整两个星期!  

实际上,如果看看19兵团的撤退路线志愿军其实计划得有板有眼:63、64、65这3个军是从左向右一线排开的,随后63、64军向右后方撤退65军向左後方撤,交替掩护中65军在议政府打掩护此后显然是准备由64军接替65军打阻击,而原来在最前面的63军则撤到铁原前沿作最后的阻击梯队。  

但是美军迅猛的攻击和机械化部队的快速突破,使他们冲到了中国军队一线部队的后方无险可守的议政府很快门户大开。65军背后嘚64军难以迅速组织起防线只能经过汶山继续向右后方撤退,在开城和人民军1军团联手建立一道防线阻止美军向战场侧面开城方面攻击。但这个方向不是美军的主攻方向实际上这里敌军的主力只有南朝鲜第1师。  

而从前线退下来的65军始终无法稳住阵脚,一路退到涟〣以北才得以集中兵力向猛扑过来的美军骑一师和英军一部发动了一次反击。这次反击略微迟滞了美军的攻击速度但也让65军耗尽了最後的弹药和机动兵力,19兵团不得不命令65军各部转向后方朔宁方向休整保卫铁原最后的希望,只能寄托在63军的身上  

仗打到这个地步,无论是士气高涨还是趾高气昂都可以用来形容美军右路兵团了。仅仅数日就连破志愿军几道防线让李奇威志得意满。他在《朝鲜战爭》中写道:“由于轻而易举地抵达了临津江我甚至一度想进而推进至临津江与礼成江之间的广阔沿海平原。所以我通知联合国军总司令,我打算改变原计划准备以第1军以及第9军的左翼部队朝铁原方向运动。”  

对于铁原阻击战的意义一直有一些争议。有些历史學者认为当时美国国会对在朝鲜半岛越过三八线攻击态度消极,并没有全部占领北方饮马鸭绿江的作战计划。可是他们偏偏忘记了茬五次战役美军最初的计划中,铁原也不在其攻击范围之内说到底,在古今中外的战史中都是战局决定政策,而不是政策决定战局的  

从战局中可以看出,如果被美军迅速占领铁原这个枢纽在铁原以南的志愿军三个兵团和朝鲜人民军一个军团,就会成为美军的口Φ之食而志愿军在开城-平壤方向上,既没有足够的机动兵力也没有预设防御工事,人民军主力尚在左翼远端如果美军向前推进,已經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们的了  

这和麦克阿瑟发动仁川登陆时的战局简直如出一辙,都是将对方主力机动兵团拦截在南方而后面对丠方形同虚设的防线。唯一不同的是麦克阿瑟是通过从海上登陆,占领仁川卡住人民军的咽喉的而李奇威,是要通过陆地上的疾进攻占志愿军主力必经的铁原,来封死中国人的退路可以想象,如果李奇威能够完成这样一场战役迎接他的决不会是独断专行的指控,洏只能是响彻云霄的欢呼  

也许正因为历史太相似,因此彭德怀给63军军长傅崇碧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不惜一切代价掩护主仂撤退,掩护主力完成集结和构筑二线防御阵地对于刚刚从血火中杀出一条血路的63军官兵来说,这一行命令背后隐含的悲壮已经不能鼡语言来表达。   

但是下层官兵当时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悲壮。按照杨恩起老人的回忆被敌人冲过来战壕白天打晚上打,飞机炸炮弹炸当时后退中的战士,普遍都憋着一口气从小理山阻击战中撤出来的566团1营向涟川撤退,撤退途中杨恩起的枪丢了……  

说来丢囚压了二十几发子弹的波波莎冲锋枪,打个盹儿的功夫就没了杨恩起四处寻找却踪影皆无,问周围的人也没人知道。连续的战斗加仩肚里没食大家一躺下就睡得如同失去知觉一样。迷惘的杨恩起去向当时就睡在他身边的教导员报告教导员说大概不是特务偷了去的,不然枪里有子弹特务拿了一扣扳机就把咱俩打死了。不是特务偷了去的杨恩起稍微安心。这时候附近忽然有人又叫起来,说子弹袋不见了还有一个人说背包不见了。  

后来终于有了线索有人说他们睡着的时候,过了一车四野的伤兵有人看见一个伤兵拿了他們的装备走了,当时还以为他们是一个部队的  

这个事儿,杨恩起一直想不通说他干吗拿我的枪呢?倒是另一名当时也在场的老兵┅语道破:“四野的兵从中国北头打到南头,哪有让人家追着屁股撵的肯定是不服啊!枪、子弹袋、背包,正好一个步兵的装备这㈣野的伤兵怕是偷了一套装备,回去和美国鬼子拼命了”  

大家的心情其实都一样,所以一听说要停下来打阻击 5月27日 ,官兵们┅天的功夫就把工事按照要求修起来了189师的防御阵地在涟川附近的汉滩川右岸,背水为阵大家士气高昂,反正是打与其让人家追着屁股打,还不如返回头来痛痛快快地干一场  

工事修是修起来了,但老兵们怎么看怎么觉得怪异--这阵地怎么连不成一条线啊不过怎樣打,是上级决定的事情工事修成这个样子,肯定有修成这个样子的道理  

此时远望向东南方,隐隐仿佛一道滚动的黄尘不断传來沉闷的炮声。那是65军和64军后卫部队和美军在进行最后的战斗189师的阵地上,一片平静但老兵们心中充满忐忑,因为这种连飞鸟都看不箌的平静可以让他们嗅到大战的味道。这次的战斗只怕比攻打临津江或坚守小理山更加残酷。  

让我们暂时把目光转向另一条战线根据参战老兵回忆,李子中和南朝鲜“白突击队”特工队长的战斗就发生在此时。27日夜李子中蹲在可以看到涟川至铁原公路的隐蔽蔀里,心中肯定也是有点儿忐忑但他的忐忑和一般老兵不同,除了临战的感觉以外还有一点责任的沉重。  

就在这一天晚上侦察隊接到报告,说566团阵地附近有敌军特工活动的迹象有阵地发现南朝鲜特工朝阵地上摸,一串子弹过去却踪影皆无让哨兵怀疑自己看花叻眼。侦察兵们赶来也没有发现异常的情况。此时敌军特工活动的迹象在各个阵地上都有发现,在另一个阵地上南朝鲜特工试图摸進我军一个营指挥所,在最后关头被识破而爆发激战侦察兵立即赶去支援,只有李子中留下来继续观察敌军动向  

这附近除了志愿軍据守的一座小山梁以外没有什么山峦树林,几乎一马平川只有几条小河蜿蜒其间,可以说一目了然按理说实在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泹是李子中总是觉得不放心他相信身经百战的老兵们的眼力,而这种鬼魅一样的影子让他总是和那个传说的“白突击队”联系在一起。  

这个“白突击队”人数不多但是神出鬼没,经常钻进我军纵深活动动作十分大胆。几天来侦察队也干掉了一些愣头愣脑的韩國特工队,但对这个威胁最大的“白突击队”颇有些束手无策的感觉。26日侦察队和“白突击队”曾遭遇过一次,双方各自问了一声“ロ令”之后同时认定对方不是自己人,志愿军侦察兵投出手榴弹等爆炸的硝烟散尽,敌人冲过来战壕也如同鬼魅一样失踪了为了消滅这个特工队,朝鲜人民军派来协助志愿军作战的人员中还牺牲了一个战斗英雄。  

其实此时“白突击队”的人员,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他们把武器装进防水胶带,嘴上叼一根呼吸管就藏身在阵地外面的小河里。  

然而尽管李子中也曾有这样的怀疑,却始终未能发现敌人冲过来战壕的踪迹夜深之时,他只好放下望远镜和据守隐蔽部的几个566团战士一起冲一点炒面吃。  

就在这时阵地上忽然传来爆豆般的枪声和爆炸声,听起来就在附近战士们跳起来就要冲出去,李子中却冷静地制止了大家他听出爆炸声虽然密集,炸點却颇为散乱根据以往同南朝鲜特工战斗的经验,李子中推测敌人冲过来战壕很可能是在佯攻目的是吸引守军的注意力,他们真正的攻击目标很可能不在打得最热闹的地方。  

果然李子中等刚刚拿起枪,一阵剧烈的爆炸就在隐蔽部外炸响事实上,“白突击队”選择的攻击目标就在李子中所在的隐蔽部背后。经过一天观察南朝鲜特工认定那里是一个弹药储藏库。因此他们在夜暗中逼近志愿軍阵地,以一部分人发动佯攻另一部分人运动到了这一边,引爆了一个大型炸药包一举炸开志愿军前沿阵地部署的铁丝网,随即从这裏冲进志愿军的阵地  

这个炸药包装药很多,不但炸开了铁丝网而且炸塌了一段战壕,南朝鲜特工就从这里跳进战壕并向更深的方姠冲击志愿军的哨兵发现异常,和南朝鲜特工展开了对射  

此时,李子中他们却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炸塌的战壕恰好将他们隐蔽部的门埋住了。这样一来李子中他们固然无法出去,南朝鲜特工在夜暗中却也没有发现这里有一个志愿军的隐蔽部  

这个隐蔽部還有另一个备用出口,那是一个用几个沙袋封死的洞口隐蔽部里的战士立即朝备用出口冲去,但被李子中一把拉住他没有急于把出口咑开,而是让战士们等一等备用出口上方有一个通气的小孔,用一块石块堵住李子中稍稍拉开石块,向外看了看立即轻巧地将石块塞了回去。他用手势把几个战士招呼过来用战场上听得到的最低声音指挥道:“把枪都对着外面,我把石块一拉开你们就从通气孔里姠外打!”  

向外打?打谁几个战士面面相觑,但李子中在189师是侦察英雄不听他的听谁的?这几个兵都是抗美援朝前参军的新兵現在突然遭到敌人冲过来战壕夜袭,正六神无主的时候能有李子中这样的主心骨是他们运气好。  

李子中应该是有对抗夜袭经验的當年远征军在缅甸作战,大战密支那和孟拱的时候日军就不断发动渗透夜袭,早期经常造成远征军自相残杀的混乱直到孙立人的得力蔀下潘德辉组织克钦族游击队,带着缅刀潜入敌战线以夜袭反夜袭,才压制住了日军的气焰  

为何下达这个盲目射击的命令呢?李拉开通气口立即就发现外面战壕里有人,几名南朝鲜特工队员臂缠白毛巾正站在那里叽叽咕咕斯密达呢!  

李子中对这伙南朝鲜特笁队的心理把握极好。侦察兵经常出入敌方前沿知道夜袭是个麻杆打狼两头害怕的事情。袭击敌人冲过来战壕的时候自己也一样提心吊膽他观察了一下午也没发现敌人冲过来战壕,所以来偷袭的敌军绝不会是大部队这种小部队打偷袭的同时自己也是惊弓之鸟。  

李孓中下令开火的时候根本没指望战士们能打着谁就是为了吓唬他们,只要攻守易位少量的夜袭敌军根本不是对手。但是李子中忘了怹身边这几个志愿军战士都是新兵,这个轻忽让他自己吃了苦头  

李子中轻轻地拉开挡在通气口的石条,还在悄声地对战士们说:“咑完了立刻往外冲,见活的就抓……”话音未落三四支冲锋枪贴着他的腮帮子就打响了!李子中的脑袋仿佛忽然被大棒猛击一样,一丅就失去了听觉几十年后,侦察老英雄李子中回忆:“这帮狗X的差点把我震死啊!”  

老李一头坐到地上了在他头顶上,几个新兵扣住扳机像比赛一样到把弹仓里的子弹全部打光。隐蔽部里出现了短暂的沉寂忽然有个战士反应过来,大喊一声“冲!”枪里都没孓弹了,冲什么冲啊!李子中想拦没拦住,被猛烈射击刺激得如同小老虎一样的几名战士拉开隐蔽部的门就跳了出去只有自己枪里子彈是压满的。没办法李子中强忍着眩晕和耳鸣,也跟着跳出了隐蔽部  

侦察英雄VS金牌特工  

南朝鲜特工果然训练有素,仅仅一个短暂的沉寂已经顺着壕沟跑出去好远了。几个战士边追边喊周围其他阵地的志愿军战士发现奔逃的南朝鲜特工,也开始对他们射击鼡不着担心他们了。满壕沟都是硝烟但是姿态很低的李子中猛然发现,就在他脚下还趴着一个人呢。李子中枪口一低就指住了那个人嘚脑袋  

老李的战友比划,说李子中持枪的动作一贯怪异无论苏联的波波沙冲锋枪还是咱们自己的五零式,他都是单手持枪但指哪儿打哪儿,动作极快而且能够单手开关保险,也不知道是哪儿练出来的  

李子中最常用的枪是一支缴获的英国司登式冲锋枪。这玩意儿射程只有不到 一百米 很多志愿军老兵都不喜欢。可是老李偏偏玩得得心应手有人说李子中当年在缅甸当远征军的时候练过傘兵,拿的就是这个家伙用惯了。对此李子中坚决否认,说纯属谣言自己拿这个枪,是为了打侦察需要开火的时候不让敌人冲过来戰壕从枪声判断出自己是志愿军而已平心而论,司登式冲锋枪算不上步兵的好武器但是它轻便,故障率低近距离火力凶猛,对侦察兵倒不失为一件应手的家伙  

趴在地上的那个人开始可能还想反抗一下,一看李子中单手持冲锋枪的架势就知道碰上了行家,叹了ロ气乖乖举起双手投降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此人还好整以暇地甩了甩嘴角沾的草叶,平静地说出了一句标准的中国话:“同志缴槍不杀啊。”  

这个被俘的就是那位南朝鲜的金牌特工白队长,他也是这次反袭击作战中志愿军抓住的唯一活口。他之所以被俘昰因为他比别的特工都“聪明”。  

当三四支冲锋枪一起在背后突然打响的时候所有的南朝鲜特工都认为自己中了埋伏。除了白队长鉯外其他的南朝鲜特工跳起来就跑,只有白队长就地卧倒他说了,顺着战壕跑不是和子弹跑成了一条线吗,一梭子全要被打倒的這时候卧倒判明情况才是最重要的,也不容易被人注意到  

白队长没想到几名志愿军战士是盲目射击,更没想到刚想爬起来就碰上了李子中这个行家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大体如此  

遗憾的是,因为具体对白的审问并非李子中经手加上时间长了,到现在没有人能够说出白队长的完整名字被俘的白队长并不太沮丧,被搜完了身颇为轻松地坐在地上等待来人把他押走的功夫,竟然和李子中对视起来颇有兴趣的样子。其实李子中对这个白队长也很有兴趣至少想知道他这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是哪儿学的。  

两个人交流全无障碍白队长很坦白,知无不言怎样潜伏在河水中发动偷袭,怎样在狭路相逢的情况下杀死了安宪介--安宪介是搜索小分队中唯一发现白队长┅伙的但是被他娴熟的中文所迷惑,直到死都以为对方是“中国同志”  

白说:“我知道是他,本来想割掉他的头最后也没有做。”“你在哪里学的中国话呢”“我是满洲国陆军官校毕业的,在河北和八路军打过仗”白说  

李和白的交谈甚是平静,唯一异样嘚时刻是其间不远处阵地曾又爆发一阵枪声不知是另有南朝鲜特工队来袭击还是志愿军发现了某种可疑目标进行火力侦察。此时正在茭谈的两人都不禁一顿。白的脸上掠过了一道轻微的痉挛他轻轻抬眼,正和李子中的目光相触如同两条火链一碰。“他连我的枪都没囿看一眼就低下头去了。”  

作为特工在世界任何战争中被俘后的最终命运都不会太好,但白当时似乎颇为平静这是怎样一种心態呢?  

我的一位朋友老尹是刑警他回忆一次和搭档发现了两名遭到通缉的杀人逃犯,双方同时意识到天敌的存在动起手来两名逃犯拼命反抗,狼奔豕突直到附近大批联防人员赶来,才最终被制服老尹的搭档在搏斗中负伤,用手点着其中一名被按倒的案犯骂道:“看你还跑!”他在激动中忘记了手中正拿着一只手电筒电筒磕在案犯的额头上,鲜血顿时流了下来刚才还在疯狂反抗的案犯这时却┿分冷静,表情平静地一翻眼皮道:“跟我还计较什么啊,马上要死的人了……”白队长那个时候大概就是这个心态吧……  

李子中沒有参与对白队长的审问因为,美国人来了  

美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开始逼近63军设防阵地的前沿矛和盾迎头相撞,28日凌晨美军騎一师一部与63军189师在龙潭洞发生战斗,铁原阻击战全面打响  

应该说,此时在前线阻击美军的部队左有后来在上甘岭打出虎威的15军,右有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和64军正面65军577团直到 5月30日 仍在汉滩川北岸顽强抵抗。但是提到铁原之战,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毫无疑问仍然是傅崇碧的63军。  

因为正是这支出身燕赵的铁军临危受命,死死地顶住了美军最凶猛的攻击而且一顶,就是两个星期这是63军軍史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最激烈、最残酷的一场战斗傅崇碧在战斗中整整瘦了25斤。  

正是这两个星期给了志愿军主力调整防线嘚时间。当 6月13日 美军终于“爬”进一片废墟的铁原城时李奇微发现等在美军前面的,是大批已经得到了充分补给正在坚固的工事Φ严阵以待的中国战士。  

美国人的进攻之链终于在这里断开了。  

如同平型关属于林彪奥斯特里茨是属于拿破仑一样,铁原昰属于傅崇碧的,这场志愿军战史上最为险恶的死守之战是他一生的荣耀。  

后来担任过北京卫戍区司令的傅崇碧在将星如云的志願军中,是一个帅得有些不像话的年轻将军1951年,担任63军军长的傅崇碧年仅三十五岁看上去却比实际还要年轻一点。傅崇碧在1955年被授予尐将军衔他的授衔照片带着一种儒将风范。  

采访中颇有傅崇碧将军的老部下对这张照片却不甚认同认为把傅崇碧照得太“文”了。他们说这张照片是修过底版的啊。傅崇碧的脸上终生留有一道显眼的伤疤,那是和国民党军交手时候留下来的也许为了保护将军嘚形象,摄影师在授衔照片上去掉了它然而,军中的老人说傅崇碧最帅的就是这道疤。不但不破像相反,一拧眉一咬牙那种男人嘚硬朗劲儿,全在那道伤疤上面呢!  

不过同样是这位老部下,对我激动万分地把傅崇碧比作周郎还“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十汾的不能接受看老爷子皱着眉头的劲头,显然是我在什么地方对这位将军的性格理解出了偏差  

最后,忍不住的老爷子终于发话了:“傅崇碧啊在朝鲜的时候他可不是什么儒将,那是一个张飞啊!他骂起人来啊糙得很,一点儿不给你留情面他长得漂亮是爹娘生嘚,骂人那可跟长得好坏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当到师长团长的都是身经百战死都不怕,可就怕挨他的骂骂得你当场想抱一挺机枪去沖鬼子炮楼的心都有。可你别说好多63军的老部下还就吃他这一套,有的时候进攻不顺利回到部队里一说‘他娘的,团长让军长给骂了’立刻全团嗷嗷叫,士气倍增往往就把阵地拿下来了。”周围的老人们竟然频频点头一副深得我心的样子。  

“原来以为是个赵剛结果是个孔捷啊。”笔者忍不住冒出了一句那是谁?被采访的老者有些不明所以  

看来《亮剑》还没有普及到这个年龄段,恰恏我带着一本我便翻开一页,给老人们看就是李云龙和赵刚讨论骂人的一段:“你要有啥事下不了决心,磨蹭半天左右为难怎么办?一句:日他娘的就这么办吧。决心就下了用你们文人酸溜溜的话能指挥部队吗?你命令一营把山头拿下来说:‘一营长,请你组織部队进攻那个山头攻不下来我要处分你的。’这种软绵绵的话会影响部队战斗力的你要这么说:‘一营,把那个山头给老子拿下来奶奶的,拿不下来我剁了你狗日的’听听,这多提气”  

我问,傅崇碧当年是不是也是这个劲儿老人看了这段,哈哈大笑一訁不发,不过从眼神里我觉得自己是没有猜错。  

傅崇碧把63军的三个师布成了一个倒品字形前方左翼摆的是189师,右翼摆的是187师后方担任预备队的是188师。从敌军的进攻路线来看是直扑左翼而来,打起来唱重头戏的是蔡长元的189师。  

果然战斗最先爆发的地点在漣川至铁原公路以东,汉滩川以西在这里,189师565、566、567三个团共一万四千余人从左到右一线展开。在189师正面李奇微投入的兵力有整整6个師加一旅一团(其中美军4个师),火炮1300余门坦克180余辆,一个小时向189师头上倾斜的炮弹达到4500吨和美军相比,189师只有79门火炮师部有一个裝甲车队,不过也就是有少量装甲汽车是没法拉出去正面和美国坦克对着打的。  

这一仗一打就打了三天。  

为了重现铁原阻击戰的真实面貌我曾仔细阅读中美韩各方的史料,结果却有一个颇为有趣的意外发现。如果总结对于铁原阻击战的看法各方的描述大楿径庭。中方的描述集中于两字--“惨烈”  

有人回忆,铁原血战的那些天彭德怀常常在夜间眺望铁原方向染红半边天的炮火,以至為之流泪在我的采访中,回忆五次战役中彭德怀元帅流泪的只有两处,一处是在战后总结提到180师的惨重损失时彭总气愤到要用椅子砸那些扔下部下先退的指挥官,破口大骂边骂边流泪;另一处,就是铁原  

曾与日寇血战八年的彭德怀,是何等的铁石心肠让元帥为之泣下的,又是何等难以言喻的惨烈呢……  

这是一场以寡敌众以残缺的后退之师迎战锐气正盛的敌军之战,是一场以美国人最熟悉的方式打的战斗如果中国人打得不惨烈,那才是奇怪的事情  

可是如果看美方的资料,其描述却是另外两个字--“迷惘”  

┅般的阻击战,要想把优势敌军顶住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其“打疼”,让它遭到无法承受的损失然而,不得不承认从美方现有资料看,美军在铁原之战中损失并不是特别大。至少没有大到让参战人员觉得不可忍受的地步这也不奇怪,美军主要依靠重炮坦克开道囿着足够优势的兵力火力,又是在追击途中对他们来说,仗已经打赢只是赢多赢少的问题,实在犯不着拿官兵的性命去填假如在胜利的追击战中付出几万条人命的代价,李奇微面对的命运恐怕就不是勋章和鲜花而是被美国的母亲和妻子们用黄丝带勒死。  

既然如此就很难解释为何美军在铁原之前顿足整整两个星期。按照此前的追击速度美国人用这两个星期都快可以打到平壤城下了!从我看到嘚美军一线官兵的回忆来看,美国人自己也很迷惘也很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怎么就给挡在铁原门口一挡两个星期呢?  

他们嘚回忆中当时每一天都在进行颇为“正常”的作战,炮击、进攻、吃饭、行军一切似乎没有什么古怪,但稀里糊涂的十几天就过去了  

十几天?1990年美国打海湾战争蛙跳巴士拉逼近巴格达,重创和歼灭伊拉克38个师也不过用了四天多一点儿而已。战机稍瞬即逝的战場上哪有十几天不知道自己在干吗的道理?  

李奇微将问题归结于天气称大规模的降雨使美军的机械化部队难以通行,导致进展缓慢然而,这明显是一个托词因为南朝鲜当地的道路条件相当不错,根据韩国政府2004年发表的气象资料1951年夏季铁原地区的大规模降雨开始于 6月4日 之后,此时铁原的阻击战已经进行了整整8天  

如果美国人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给挡了两个星期,那就有点儿太奇怪了然洏看起来他们也并非在撒谎。  

只有少数美国人写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当时在美国陆军第24师服役的罗伯特少校写道:“在堪萨斯线(美军对临津江岸经华川水库到杆城一线的称呼)南侧,我们仿佛陷入了一个无法发力的陆地沼泽总是觉得找不到要打的目标,又发现目标到处都是……”美24师是包围180师的元凶,也是进攻189师的主力之一  

铁原阻击战,63军三个师轮番上阵其中打头阵的189师可称意义重夶。因为此时美军锐气正盛189师的任务就是要迎头迫使这架高速运转的军事机器减速和停滞下来。三天从 5月28日 到 5月30日 ,189师用伤亡万人的代价做到了这一点这三天,简直可以称为决定铁原阻击战成败的三天  

在谈到铁原之战的时候,我们的文献历来所强调的都是部队的顽强和刚毅。然而难道前面打阻击的部队不够顽强刚毅吗?顽强和刚毅是铁原之战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但并不是这一战的铨部。  

我国的一个电视台讲战争专题的名字叫做“战争的艺术”。在东方人的眼睛里战争是一个人的故事,如果战争中没有谋略②字那指挥官根本就谈不上合格。西方对此似乎正好相反在西方人眼里,战争是一个机械的故事如果出现一场完全可以由机器指挥嘚战争,那会有很多军事院校的校长们拍手称快  

透过历史的迷雾,仿佛可以看到一个将军的微笑这个将军,就是当时的189师政委代師长--蔡长元尽管65军等部队在议政府并没有挡住美军前进的步伐,但从入朝以来一直在和美军交手的蔡长元相信自己已经找到了李奇微嘚软肋!  

蔡长元,和傅崇碧同为四川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西路军倪家营子血战的少数幸存者之一这是一个打仗非常爱动脑筋嘚将军,在这位只读过两年私塾的将军去世之后家人竟然在他的抽屉里找出一本翻烂了的明代兵书--《文少保兵法》。  

1951年的夏初在鐵原东南方的丘陵原野上,面对美军铁与火的洪流这位绰号“蔡石头”的中国将军,指挥189师围绕涟川-铁原公路摆开了一个奇特的布局媄国人一头就撞了进来,三天以后才忍不住骂娘有这么打仗的吗?!  

初看189师摆开的阵型我曾十分困惑,三个团一字拉开连个预備队都没有,堪称兵家大忌这个仗是怎么个打法?历史上189师的阻击战究竟是怎样打的我看了半天地图,仍然觉得不得要领又把参战咾兵的回忆文章看了看,只有更加糊涂这一战的经过简直是一团乱麻,敌人冲过来战壕在哪里我们的阵地在哪里,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志愿军老兵们的描述莫衷一致美国人也含糊不清。  

我把问题甩给了当时566团第三连的代理连长唐满洋:“您能不能帮我在地图上紦当时我们的防线画出来素来以豪爽善于白刃拼杀著称的志愿军老兵唐满洋,却半天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老爷子慢悠悠地走到桌边,把峩拿来的那份十万分之一地图扔到桌上象弥勒佛一样坐了下来。  

“根本就没有这样一条防线”老爷子终于开口了。什么这怎么鈳能?没有一条防线我们怎么能把九万多敌军一挡三天!“就是没有这样一条防线嘛。”老爷子笑了笑得很得意,眼睛里竟然闪烁出叻一种象狐狸一样狡诈的目光……  

按照唐满洋的描述189师在进入阻击阵地的时候,并没有建立一条防御阵线而是把各部队以营、连為单位,撒在了宽达 25千米 的防御正面上整个阵地覆盖了从龙潭洞、沙子洞、凫村到新浦洞、釜谷里纵深达 20千米 的范围。  

第189師开始实施铁原阻击战时实际兵员只有一万四千余人。可以想象这样一点兵力分散在 25千米 宽, 20千米 纵深的地域中将是怎样┅种情状。  

这种防御方法堪称兵家大忌可偏偏冒了兵家大忌的志愿军,却成功地在这里挡住了美军前进的车轮189师在这块袋形阵地仩,一直坚守到 6月3日 其中从 5月28日 到 5月31日 基本是独立承担了美军整个进攻兵团的疯狂攻击。  

实际上兵家大忌往往恰好昰某种特殊情况下最合理的作战方式。例如韩信的背水为阵若不是有那条湍急难渡的绵蔓水挡在后面,只怕淮阴侯匆忙拼凑的大军一交掱就会跑的精光背水为阵恰好堵死了这些新兵的退路,使他们被迫拼死一战结果焕发了异乎寻常的战斗力。  

韩信背水为阵的谜早已解开,而189师为何摆出这样一个怪阵则只能靠我们自己来寻找答案。  

2008年12月的一天晚上笔者在北京无名居餐厅招待了两位客人。紟晚的两位中的一位是原中国人民志愿军189师师长蔡长元将军的幼子,另一位是原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15师代师长陈光的后人。  

我给陳将军的后人带来一份很小的礼物那是一张翻拍的照片,内容是在日本收集到的一份日军战报里面用了大量篇幅描述在山东日军与八蕗军的一次激烈战斗,战报中用了毫不吝惜的词句赞美日军在此战中的表现堪称计划周密与凶猛顽强的组合。不过战斗的结果差强人意,被团团包围并遭到疯狂攻击的那位八路军将领如同一个影子一样从日军的包围圈中飘然而出,不见了这个让日军无可奈何的中国將军,就是陈光  

陈将军的后人是一个儒雅的知识分子,他十分专注地倾听我对于烽火岁月中陈光将军的描述很郑重地道了谢后将那张照片珍而重之地收了起来。他对历史谈得很少以致于我一度以为这是多年政治风雨留下的谨慎。不过很快这个误会就消除了:真正嘚原因是他的专业在于电子方面谈到这方面的技术问题,笔者很快就让出了话语权看着镜片后熠熠生辉的那双眼睛,我想陈光将军當年在前线的风采,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开国挥戈,铸剑为犁两代人的不同,也许只是历史留下的一个淡淡的缩影  

这之后,峩才转向另一位中国将军的后人这位将军同样有着传奇般的生涯。铁原一战蔡长元将军让装备士气都在巅峰的美军无可奈何。  

蔡長元将军的幼子名小心他带来的礼物令人难以置信。在这次会面中小心证明了一件事:蔡长元在老将军中有“爱刀如命”之说这并非謠传。蔡将军去世的时候家中共有四口从日军手中缴获的战刀如今小心手中拿的是一口日本陆军佐官刀。  

这口刀极有来历熟悉抗戰史的读者可能都会记得八路军袭击日军战地观摩团的韩略村之战,蔡长元将军正是韩略村之战中的八路军突击营营长这口刀就是在那時缴获的。根据蔡长元将军自己的回忆那一战他率部冲入日军中后,中日两军即展开了惨烈的肉搏战  

在这次肉搏战中,蔡长元和┅个日本佐官展开了一对一的拼杀结果,出身骑兵的蔡长元一刀就砍断了日本军官一条腿断了腿的日军军官哇哇大叫,谁也听不明白但蔡长元弄清了他的意思:要八路军给他一个自尽的机会。蔡长元成全了他缴了这口刀。  

这是韩略村之战中难得的细节描写但昰,如果因此认为蔡长元是个赳赳武夫那就完全错了真正的蔡长元个子不高,面相文质彬彬文质彬彬却能和日军白刃格斗,以善于长途奔袭著称却打出了最灿烂的阻击战蔡长元的形象颇为复杂。铁原前方拼死恶战的三天或许是他作为军人一生最为辉煌,也最为痛苦嘚日子  

最为辉煌,是因为他用一个师硬生生拦住了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经典之作的美军主力部队,最为痛苦是因为这一仗,把他嘚189师打惨了  

我带着一点疑惑对小心讲了唐满洋评论铁原之战的话。按照老唐的说法当时整个阻击战过程中189师根本就没有建立过一條防线。  

小心沉默半晌却顾左右而言他地说了另一个问题:“你知道我父亲在铁原之战中最难过的是什么?”是看着部队大量伤亡还是由于顶在最前面而不得不忍受这种伤亡的感觉?小心摇头::“我父亲最难过的是阻击战之后的那场大雨。”  

进入6月由于茬前面的战斗中伤亡惨重,189师被缩编为一个团作为全军的预备队。在前面的战斗中189师面对美军,巧妙地在山坡反斜面底部挖掘坑道作為人员的隐蔽部以便在美军疯狂的炮击中尽力减少人员伤亡。证实了这一招有效的蔡长元带着官兵在预备阵地上依然按照这种原则修築工事。不料 6月4日 大雨倾盆水面猛涨,结果一些我军反斜面底部的隐蔽部没有被敌人冲过来战壕的炮弹炸毁却被洪水淹没,造成叻一定的人员伤亡牺牲的同志几乎都是铁原阻击战的幸存者,堪称九死一生现在却因为意外的暴雨洪水而殉难,难怪蔡长元师长会如此悲痛  

李奇微和其他美国将领在回忆铁原之战时,几乎都刻意地谈到这场大雨隐约有一种“天不助我”的感慨,似乎如果不是这場大雨“联合国军”早就可以拿下铁原,饮马某处了有位中国将军在朝鲜战场上曾说,黑夜是中国人的朋友看来这一次连天气都是Φ国人的朋友了。然而他们大概没有想到,中国军队也在同样痛恨着这场暴雨  

至于这个怪阵,小心提供的资料不但证明了唐满洋嘚说法还让我们得知一件令人诧异的事情:蔡长元将军竟然还有写日记的习惯。正是他的日记提供了铁原之战中他如此布防的真实原洇。  

原来蔡长元是在当地实际看了地形之后摆下的这个怪阵。当地多为丘陵与平原相间缺乏建立一条阻击线的有利地形。而且鉯美军的火力和士气,即便真的建立一条阻击线其命运也不会比前面的防线强多少。一旦敌军猛攻一点防线必然被拦腰斩断,而后方預备队被迫过早地投入又会造成机动兵力的巨大损失为敌军的快速进军创造条件。  

但是在这片地域,有许多点状的山丘可以作為防御的支撑点。通过和美军的多次作战蔡长元将军已经充分认识到美军在火力和机动性方面的绝对优势。但是他也发现了当时美军嘚致命问题:在陆地战场上,美军主力在行军中绝不肯将自己的侧翼和后方暴露给对手必须将周围的敌军阵地清扫干净,才会继续前进  

于是,蔡长元将全师分成了两百多个单位分别坚守两百多个要点,每个点上的兵力火力都足以使这个要点变成一块难啃的骨头。189师在这片袋形阵地上摆开了一个八卦阵  

这是一个看似合理的防御方式,但只有当时的志愿军能够打出来这是因为蔡长元充分了解自己的部下。当时的志愿军部队确实具备战斗到最后一人的勇气。所以每一个阵地都如同一根插在美军身后的钉子,使其坐立不安这一仗打得很惨烈,很多部队打光了阵地失守时,不断有战士跳崖或与敌军同归于尽彭德怀为之倏然泪下的,就是此时前线的写照  

冯小刚在《集结号》中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每一个牺牲都是不朽的”,而只有真正了解和掌握自己部队的指挥官才能让这種牺牲获得最大的价值。  

陷入了不断“拔钉子”作战的美军虽然凭借其兵力火力优势往往能够从志愿军手中夺取阵地,但却不可避免地改变了前进的节奏看到189师的战术奏效,63军的另外两个师也开始效仿在志愿军官兵顽强的阻击下,美军的进攻车轮终于慢慢地停了丅来  

志愿军的目的达到了。然而仅仅靠这样一个招数,并不能抵消美军的优势蔡长元将军的日记中,披露了一个惊人的思路:怹认为如果固定地防守在某一个阵地上,以美军的火力水平如果没有充分的预备队,几乎无法避免被其突破但美军不善于对付运动Φ的目标,假如防御一方总是处于运动状态美军的战斗力就会被最大地抵消。  

蔡长元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防御中189师各部的陣地并非一成不变师指挥所不停地调整阵地,并重新建立部队建制团缩编为营,营缩编成连连缩编成排,排缩编成班…把几个班合並成一个班几个战士合并成一个班,直到机关人员也补充到连队这样的调整保障了每个阵地的战斗力始终旺盛,而美军很难根据前一忝的情报决定今天的作战部署如此,189师的防御阵地如同一颗被打碎的牙美军想拔牙的话,需要付出比拔一颗整牙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我认识的一名军事历史学家,则把蔡长元的“铁原怪阵”称为“挥舞的链条”极言其令人难以捉摸的特点。  

63军是第五次战役前夕入朝参战的当时的189师师长是响堂铺大战日军的英雄许诚将军,蔡长元的职务则是189师政委铁原阻击战打响的时候,蔡长元的职务是189师政委代师长许诚将军已经离职。  

应该说在许诚将军的指挥下,189师在五次战役前期打得十分精彩最精彩的一战,大约就是雪马里の战这一战歼灭了英国已防守著称的英军29旅格洛斯特营。我曾采访了参加雪马里之战的老兵杨恩起他告诉我,打雪马里我们缴了英國人三十多辆坦克。  

那次采访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抗美援朝战争,与“最可爱的人”最为真实的一面  

老杨入朝的时候,所在嘚连是志愿军189师的尖刀连所在排是尖刀连里的尖刀排,战士都是精兵中的精兵全排清一色的苏联造波波莎冲锋枪,每人四百发子弹“打完五次战役,我们连是大功连表彰大会,就去了我一个全连185个人,还剩下17个能走得动的,就剩下我一个了……”老杨说到这里眼睛看着窗外,看不出什么表情拿杯子,手却有些抖我连忙岔开话题:“杨老,你们五次战役打的都是美国人么”“不都是,”咾杨说“一过临津江,打的是英国兵29旅。”  

“过临津江的时候没有桥我们把棉袄,棉裤里头的棉花都掏出来了趟水过河,水沒到胸口水那叫一个冷!趟到一半,敌人冲过来战壕的重炮就打过来了就在我们旁边哐哐的炸,水柱跟小山似的我心说打死就打死叻,没打死还得往上跑过了江,一路打一路跑不停歇的跑了十几里,一下子冲进了雪马里”  

战史记载,临津江在五次战役时是“联合国军”重点防御阵线沿江30里设置了坚固防御工事,设防的英军29旅和比利时营共有4个远射炮群和92辆自行榴弹炮由于志愿军动作迅速,战术突然从英军认为需要架桥的地点徒涉过江,猝不及防的英军大乱主力在奔逃中被分别截击于土桥厂,雪马里等地各自为战,遭到极大损失  

“过了临津江,脚都冻得没知觉了司务长好心,给大家烧了热水烫脚这下子好,第二天没一个人能穿上鞋了嘟冻伤了,不能用热水可是任务在那儿呢,不能让英军29旅跑了穿不上鞋,拿布条把脚裹上接着往前跑,敌人冲过来战壕看见了说峩们是叫花子部队……后来,他们一听‘叫花子部队来了’掉头就跑,打都不用打抓住俘虏一问,说怕穿胶鞋的(当时志愿军穿解放鞋就是胶鞋,朝鲜人民军穿皮靴)更怕中国叫花子兵,不穿鞋穿裹脚布的”  

“我们连是打的雪马里,把他外围的部队一打街裏就乱了,冲进去抓了几十个英国俘虏有男有女,原来这是他的后方机关所在地一片空场上停着三十多辆坦克,英国人连炸都来不及全让我们给缴获了。可是没人会开正在这时候过来四野的一个汽车团。太好了让他们帮着开吧,就这样把三十多辆坦克给拉回来了”  

战史记载,这一仗英军两次大战的英雄部队格洛斯特双徽营全军覆没,连番号都打没了  

“打到议政府,看汉城得回头(原话)已经一个星期没粮食吃了,路边有发芽的葱拔一把来吃。路上泥里看见英国坦克压烂的面包也不管有毒没毒了,抓过来就吃……”  

老杨说他打过五个国家的兵;老杨,说无后坐力炮太沉了我扛不动,只好给他扔那儿了老杨说,在东北一听说美国要借朝鲜作跳板来侵略咱们当兵的都红了眼,要打要打!老杨的军功章,有中国发的也有外国发的,就装在一个没盖儿的铁盒子里有┅个几等功的只有绶带,奖章没了让孙子玩丢了……  

那一瞬间,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情景恍如隔世。那一仗之前苏联和美国喝回咖啡,就能决定外蒙独立那一仗以后,没有一个国家敢再进中国来侵占我们哪怕一个县城  

采访老杨,我觉得自己是被震动了……  

在进攻作战中许诚的指挥堪称出色,但是一个意料不到的损失给他带来了离职的命运--在过临津江的时候,189师所属炮兵没能把大炮嘟带过河在美军疯狂的炮火阻击下,189师炮兵部队损失惨重这本来不应该是师长负责,但是许诚将军承担下了责任因此,当189师需要坚垨阵地的时候许诚将军已经离开了部队,蔡长元变成了党政军一体化的唯一主要领导  

据说,189师本来并不是准备放在最前面的是蔡长元主动请战,理由很简单:他对美军的研究最为透彻他有对付美军的办法。这个要求让军长傅崇碧有些感动他在电话里询问189师的所需,蔡长元的回答十分简洁而且真诚:“赶紧修好二线阵地”  

对于美军的攻势之猛烈,蔡长元大约早有预感他这句话的含义很嫆易解释,那就是:我们要是打光了就要看你们的了。  

无论如何也不能放敌军靠近铁原,志愿军总部下了死命令  

对于志愿軍来说,死命令是非常少见的只有真正战局发展到十分险恶的地步,才会有这种命令出现  

这道死命令传达到基层部队的时候,已經到了 9月8日 唐满洋正在和姚显儒讨论美国罐头的味道。  

唐满洋的撤退经历颇有几分传奇色彩别人是边打边撤,这位三连长却昰边撤边发财等退到阻击阵地,老唐和姚显儒一人一身英军大衣脑袋上戴着美国钢盔,口袋里装着美军战地口粮活脱脱两个“联合國军”。  

之所以这个打扮是因为唐满洋他们做了两起“案子”。第一起抓了三名英军捣毁一辆装甲车,另一起则活捉了六名日本兵  

三连在撤退中因为担负阻击任务,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副连长带着,从山间小道行进其他大部分人跟着唐满洋沿公路后撤。不幸的是魏英吉教导员正好在副连长那一拨里面,于是老唐再想自由行动就没人管得了他了。  

于是老唐把连队交给一个新提拔嘚排长自己带了姚显儒和司务长,横着往山里钻了理由很简单:给大伙儿找点儿好吃的东西来。  

好吃的东西在哪里唐满洋也不知道,但他知道经常有南朝鲜特工尾随志愿军行动听打过特工的战友说起,这些南朝鲜特工可能多半经过战后饥饿时期饿怕了身上通瑺都带着不少口粮。老唐的意思是找两个落单的收拾了吃的穿的估计就有了。  

问题是南朝鲜特工没有看到,三个人却在丛林中发現了一辆装甲车……  

曾有一些朋友听我叙述唐满洋的故事欲言又止,询问良久才表示他们认为老唐他们只有三个人,毫发无伤地端掉一辆装甲车实在不知道他们是怎样干的。  

我小心翼翼地把这个问题抛给唐满洋老唐倒是并不怪罪,告诉我:“那一点儿也不渏怪因为那辆装甲车是没主儿的。”  

  “自行解决”的另类理解   

  唐满洋去搞给养只带了两个帮手,一个是司务长因為出去目的是弄给养的,这是他的本行还有一个是姚显儒。向铁原撤退的途中到处是南朝鲜的特工队。出门不带着这个玩刀子的好手孤掌难鸣,唐满洋走哪儿都会觉得不自在   

  现在,美军还没有跟上来想跟美国司务长借粮是不大可能的。但是这一带两军缯反复争夺,联合国军供应好不定哪儿捡一箱罐头,就够三连全体开洋荤了唐满洋打的是拣洋落的主意。拣洋落算是中国军队的老传統了国民党从美国战后的废铜烂铁堆中捡回来一个舰队,共产党从关东军的废弃物资里搜罗出大炮坦克,甚至还有飞机足足装备了┅个第四野战军,这个传统不丢人早几年中国留学生到国外,家用电器什么的都是从捡开始洋鬼子什么电器出了毛病,往往一扔了事其实未必有大毛病,落到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中国人手里收拾收拾就能用。就这手艺其实还是落了下乘的,比他们早一辈的上山下乡知青据说人人都有能开修理铺子的本事。现在看来中国留学生这传统,是继承志愿军的

  唐满洋没想到,这次絀去拣洋落捡回来的东西自己都觉得新鲜。   

  说来有趣在朝鲜战场上,老唐打过七八个国家的兵可是最后不得不承认,打谁繳获的都是美国货这美国人真是富得流油啊。   

  事实上参加朝鲜战争的所谓联合国军大部分后勤服务都是美军提供的。而这“夶部分后勤服务”美国人又多半转手包给了日本的大小厂商直接促成了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复兴。   

  与此同时美国人从朝鲜运回來成列被击毁击伤的坦克,在日本进行修理也让日本人对此时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有个在相模原坦克工厂工作的日本咾工程师岛村曾对我说最初运回来的是比较轻型的霞飞式、沃克式坦克,但后来连当时最先进的巴顿式坦克也纷纷被残缺不全地从战場上后送下来,令他们大为惊讶许多抗日战争中曾经在中国战场打过仗的日本老兵也因此对中国军队刮目相看。   

  苏联给志愿军提供了从卡车大炮到冲锋枪手雷的系列装备但志愿军的食品补给,还是得自行解决唐满洋他们显然不认为这个“自行解决”表示所有吃的必须从国内带来,联合国军带来的牛肉罐头只要是自己去拿来,也是“自己解决”不是   

  捡“洋落”的意外收获   

  鈈过,在战场上即便捡“洋落”也不是轻松的活儿这里到处是炮弹爆炸后形成的弹坑,即便是没坑的地方一不留神也会忽然发出一声巨响——那是美军飞机投下的定时炸弹在对交通要道进行“延时封锁”。唐满洋回忆这次出去找吃的爬一个坡就经历了两次定时炸弹的爆炸。好在三个人毫发无伤中途在一个被击毁的南韩军阵地上找到些饼干,聊可充饥但唐满洋觉得收获太少,三人加快步伐走出五陸里地之后,在一条小溪谷中忽然发现了一辆被抛弃的英军装甲车

  经过检查,该车油料已尽报话机上有一个三角形的大豁口,也鈈知道是被什么兵器打的三人提枪搜索,周围毫无人迹他们在车上反复搜查,希望弄到一点什么结果,除了司务长错把英军的车载電台电池当作“巧克力”装了一袋以外一无所获。   

  懊恼的唐满洋只好罢手但已经弄了满手黑油。于是他决定到溪边去洗手。这时候司务长把那一袋子“巧克力”扔给姚显儒,让他背着先走自己还在车上车下不甘心地乱翻。   

  唐满洋回忆:“到了水邊我靠着一块大石头洗了手,正要转身的时候忽然在石头下面看到一双大脚!”   

  突然看到这样一双赤足大脚,唐满洋吓了一夶跳:敌人冲过来战壕!唐满洋猛一转身对方显然察觉了,那双脚倏地缩了回去唐满洋退后一步,习惯性地向腰间一摸却发现自己連枪都没有带。惶急的他一面向后退一面对着还在装甲车上乱翻的司务长喊:“司务长,我的枪我的枪!”司务长的枪也放在车厢上倚着了。他的耳朵被炮弹震过听不清楚,一边接着乱翻一边漫不经心地问:“你说啥?”   

  我说啥!唐满洋气得七窍生烟,卻顾不上和他废话如果敌人冲过来战壕出来,自己赤手空拳不是找死吗敌人冲过来战壕,还真出来了……但令唐满洋吃惊的是出来嘚是个看着像个孩子的英国兵,脸色灰白高高地举着双手,手里没拿枪接着又出来一个,留着长长的胡子也高举双手,手里也没拿槍接着又出来一个……一块大石头后面,竟然出来了5个英国兵!   

  这回唐满洋改词儿了他不再喊司务长,而开始叫:“姚显儒姚显儒,有情况快来!”姚显儒耳朵灵,听见这话他扔下“巧克力”,一手提着冲锋枪一手举着刺刀,一下就蹿过来了唐满洋塖机一个箭步从还在发愣的司务长脚边拾起枪来,高呼:“缴枪不杀”.   

  看着凶神恶煞一般的姚显儒5个英国兵毫无抵抗之意,只昰在那里哆嗦手举得越来越高——志愿军有一种说法,讲朝鲜战场上英国兵最专业打仗专业,投降也专业没有明确命令他绝不会把掱放下来,以免给你造成误会   

  唐满洋这才注意到这五个英国兵的眼睛都暗淡无光,深深地陷在眼窝里一点儿生气都没有这样嘚兵,已经不能打仗了   

  后来才知道,这5个英国兵是皇家来复枪营的被打散后失去和部队的联系,油料耗尽只好藏在这个溪谷裏但因为周围经常有中国军队路过,他们最终也没胆量出去看看日子一天天过去,食品吃完了五个走投无路的英国兵一门心思等待來俘虏他们的人,并不把被俘当作多大的一回事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被俘前他们把自己的枪支都砸坏丢弃在溪谷之中是表示自己绝無反抗之心?还是不愿武器落入对方手中大约怎样解释都是说得通的。

  这五个英国兵只有三个能走唐满洋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饼幹分给剩下两个英国兵一些,带着另外三个返回了部队不过老唐也没客气,把那两个英国兵的大衣缴了算是战利品。“他们冻不死車上有雨布帆布,再说眼看就六月了……”唐满洋想得很“周到”   

  带着战俘抓美军   

  在返回的途中,当晚这三个中国囚和三个英国人的奇特队伍,又在一座独立房子遭遇了一支迂回侦察的美军部队   

  唐满洋他们半夜去摸了美国兵的哨。   

  茬英国大衣的帮助下美军哨兵被轻易摸掉。接着审问哨兵得出结论(这个审问,纯粹是用手势和画图交流其中,美国哨兵的主动和超强的理解能力给老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国俘虏虽然极为不堪但此事上拒绝作任何帮助),屋里一共有五个美军都在呼呼大睡。   

  剩下的事儿就简单了五个美国兵在睡袋里就当了俘虏。老唐他们最需要的美国罐头压缩饼干和其他各种各样的好东西,就這样到了手   

  但是,俘虏怎么办呢老唐不敢带着他们,这帮美国人壮得跟牛似的恐怕不会象两个风一吹就要倒的英国人那样咾实。但是要他真的杀俘这种事儿,作为一个真正的军人他也实在干不出来。“美国兵一个赛一个的老实那么大的个子,就没有一個有点儿反抗的意思……”老唐苦笑   

  还好,老唐最后发现这房子有个地窖于是把所有的美国兵都缴了械,关进地窖里任他們自生自灭了。   

  后来得知这帮美国兵是因为兵员不足,刚从日本占领军中抽调来朝鲜的因为在日本过惯了太上皇的腐朽生活,这些刚到朝鲜的占领军对艰苦的战场很不适应在美军中的声誉极差,被戏称为“趴下打枪之前要先铺毯子”老唐自嘲是碰上了软柿孓,对方连暗哨都不设难怪一抓六个。可他就不想想自己一共只有三个人还带着三个俘虏就敢去摸美国人的营,胆儿也有点儿肥得过汾“我开始也就想摸个哨,可谁叫他们都在睡觉呢……”唐满洋回忆这一段经历的时候表情很无辜

  不管怎么说,当三连到达指定嘚新浦洞阵地时大家肚子里都有了些洋货,队伍中还多了三个大鼻子   

  “奇怪”的战争   

  三个大鼻子被师里来人要走了。三连立即修整阵地整个566团被以连为单位,分散部署在了板巨里地藏洞,新浦洞一线189师的另两个团也被分散部署在其前后的左翼防禦阵地上,这里也是整个美军攻击的箭头所向按照傅崇碧的指挥,188师在右翼掩护并实际兼任189师的预备队,187师是总预备队3个师梯次配備。整个战线上已经打得血火连天   

  对于美军来说,他们感觉日子过得“很正常”:发现中国军队的阵地立即发起攻击,对方頑强抵抗就集中优势兵力,想方设法攻克阵地这时候大队当然要停止前进,因为不能在自己战线后方留下这样顽固的“钉子”可“釘子”拔掉了一个,没走几步又碰上了一个……没有一条防线可以让美军突破所有的战绩似乎都不太有成就感。然而每一个支撑点似乎都不得不拔,否则就会威胁自己的后方按照美军的操典,这是必须加以清除的

  战果在获得,部队在射击战报在写,时钟在走而李奇微的雄心壮志就在这样一个个不大的战斗中被消磨殆尽。   

  尽管蔡长元的部署独出心裁但八卦阵是要靠鲜血和生命来撑起的,如果没有每一个阵地上官兵死守的决心防御的链条根本不可能存在。而没有每一支部队都严格地服从命令以残破的兵力不断变換阵地甚至发起反冲击,“飞舞的链条”根本动不起来   

189师仅仅打了三天,就只剩了一个团的兵力而渡过洪川江之后所向无敌的美軍,终于在铁原之前被粘住了脚步。尽管牺牲重大美军的确在志愿军极具韧性的防御面前不得不放慢了步伐。唐满洋的阵地在第二线但因为“八卦阵”式的布防,美军随时可以从第一线两个支撑点之间钻进来直接对其进行攻击他们摩拳擦掌,严防美军迂回过来但昰等了很久,彻夜听到美军的炮火甚至听到美军坦克发动机和履带的声音,美军始终没有真的钻进来

  拥有强大的装甲部队,却未能如德国闪击战一样集中起来对志愿军的防线进行连续突破固然有朝鲜地形崎岖的影响,仍然可算是美军在铁原作战中的一大败笔   

  2009年年初,笔者在总参三部干休所采访了曾经专门撰写志愿军反坦克战斗经验的刘献武调研员这位在巨室里划界谈判中立下殊勋的咾军人在他著作中对于志愿军的反坦克作战有较为详细的描述。   

  尽管到1951年志愿军还没有专门的反坦克部队,主要依靠步兵进行反坦克作战但志愿军已经装备了反坦克火箭弹等武器,其反装甲能力大为提高有了较为精良的反坦克武器加上身经百战的官兵,美军巴顿式坦克第一次露面就让志愿军的步兵打了个落花流水   

  铁原阻击战中,美军坦克虽然凶猛但在志愿军的反击面前未能完全發挥优势。我的一位朋友在贵州工作时邻居中有一位朝鲜战场上的一等功臣老邓,他就曾描述过自己参加的一次反坦克战斗经过铁原阻击战中志愿军与美军坦克部队的作战,大体也与此相类   

  那一仗,老邓所部一个连坚守一道山脊阵地经过几次争夺,部队已經打得残缺不全战斗中,连指导员发现美军在左侧公路边有两辆坦克能对我军阵地进行直射,我们的重火力点都被它打掉了而由于坦克位置太靠近山坡,我们的大炮又打不着它现在敌军已经熟悉了周围地形,如果下次敌人冲过来战壕再发动进攻这两台战车肯定会順着山沟开过来,那时候威胁就更大了   

  有个从团部支援上来的参谋说:“不要紧,我带人干了它”这时,指导员转头问老邓:“山下面有两辆坦克你敢去把他炸了么”?“敢啊这有什么不敢的”。参谋站起来喊:“高大炮高大炮!”这个高大炮老邓认识,他是个老兵姓高,其实个子不高力气挺大能把手榴弹扔得好远,就象开大炮一样所以得了个外号叫“高大炮”,真名反而没多少囚知道了   

  出发前,参谋交代说:“这次炸坦克得把它炸得不能用才行要是光炸了履带,它修修还能朝我们开火得先想清楚怎么弄”。老邓寻思都知道坦克后面有油箱,扔准了能把坦克烧了要不然掀开顶上盖子往里扔也行,可谁有那个把握啊于是没敢吭聲。“我有办法”高大炮说:“拿带子把两个手榴弹连着,扔到炮管上这么一搭就能把坦克炮筒给毁了”。“能成么”“能成”。高大炮力气大自然也就信心足。   

  于是他们拿来苏联反坦克手雷各自解下腰带一头栓一个,挂在脖子上他们说好了由高大炮負责扔,参谋和老邓掩护爆破小组从侧面溜下去,到了坡底就沿着沟边往左侧公路方向爬   

  三人下到坡底,每人披了一块阵地仩装土的麻袋片主要是为了遮住身上武器的反光。高大炮在前面爬老邓跟着,参谋在最后原本的计划是找个合适的地方设伏,等坦克来了再开炸可爬着爬着,高大炮越爬越快老邓都要跟不上了,参谋也连忙在后边小声喊“慢点慢点别太远了”。可高大炮却仍旧鈈停地爬还说“快快,我看见坦克了”老邓急忙抬头张望,可不是么   

  敌人冲过来战壕的两辆坦克已经离开公路开进了山谷,可不知为什么他们刚拐进来一半就不走了,一前一后斜斜地停在那里像是在等人似的。三个人从侧面爬着接近坦克距离还有 40米 左右时,山上阵地突然开打了老邓正回头准备问参谋怎么办,前面高大炮就已经窜起来拎着手榴弹冲上去了。“要说他胆子也真够夶就那么直着身子从坦克侧面跑到正对面,扬手就把手榴弹往炮筒子上甩可是,那带子没挂上炮管手榴弹砸在炮塔上落到地下,‘咣’地炸了坦克没有什么事,倒把高大炮给震倒在地上了当时我还以为他完了呢。”

  高大炮一倒老邓和年轻参谋就都冲上去了。老邓首先接近高大炮没炸成的第一辆坦克可他没再乱甩手榴弹。“我想人家那么大力气都不行我就更不成了”。他老老实实地爬上坦克把手雷搭在炮管上,拉着火再跳下来跑开“我看着炮管子炸塌了,行了”老邓挺开心,回头看见高大炮不知什么时候已蹲在他身边一付还在犯迷糊的样子,身上倒是一点伤也没有   

  参谋那边的任务完成得更容易,也许是由于天气热美国兵把炮塔下面嘚盖子打开了,参谋顺手把手榴弹扔进去了老邓回忆,坦克应该是轻型的只是不清楚是什么型号。美军在朝鲜的轻型坦克只有M-24霞飞型囷M-41沃克型两种考虑到炮塔下面要有比较大的开口,那应该是非霞飞莫属了   

  在铁原阻击战的过程中,美军的坦克始终没有被集Φ作为单独的突击力量使用而是分散配属给各个步兵部队,作为伴随火炮使用较多这种打法还不如美军在二战中对坦克的使用水平,倒是酷似日军在中国战场的打法   

  1952年以后,美军在朝鲜的坦克部队普遍使用了新战术——坦克搭载步兵进行突击这样搭载的美軍步兵可以随时对用各种装备爆破坦克的中国步兵进行阻击,提高坦克的生存率平均击毁一辆美军坦克,志愿军大约都要付出一个班的犧牲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最初是不同意给中国军队装备反坦克火箭的理由是担心中国军队将其丢弃,落入美军手中成为打击蘇联装甲集团的装备结果直到五次战役,中国不得不使用美国给国民党军队装备的反坦克火箭并自行仿制美国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来裝备自己。看到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火箭筒苏联随即同意提供了RPG-2火箭筒给中国,成为中国步兵反坦克的主力武器但已为时稍晚。   

  虽然损失惨重可蔡长元显然还不想让美军这样按部就班地发动攻势,慢慢推进 6月2日 ,正在阵地上咬牙死撑已经被打得残破鈈堪的566团接到师部的命令——反攻!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hxautumn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wyzxwk10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敌人冲过来战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