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当中为什么是佛家七宝要有七宝

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运用的最高境界就是四会——听说读写,因此相应的要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很多同学在学英语的时候往往只是用了眼睛、或者用了手、用叻嘴、用了耳用了某一个器官,而没有想到在一个单位时间里面其实可以五官并用,这样的话可以提高自己学习英语的效率 <br/>我觉得朗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读的过程中既训练了听力又提高了阅读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对英语的语感语感是在面对英语试题时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有时它是说不清楚的但往往就是这种能力使我们在考试中能够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英语的学习应该在平常的生活Φ见缝插针仅仅利用在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课后投入大量的时间以巩固和完善 <br/>1.坚持不懈,从不间断每天至少看 15-20 分鍾的英语,早晨和晚上是学英语的最好时间 <br/>2.方法要灵活多样。一种方式学厌了可以变换其他的方式,以便学而不厌 <br/>3.上下相连,從不孤立记忆英语要结合上下文,不要孤立的记单词和短语要把握句中的用法。 <br/>4.熟记常用语确保准确无误。把常用的交际用语背熟熟能生巧。 <br/>5.尽量用第一人称来记忆习惯用语和句型以便记忆牢固。 <br/>6.多方位多角度来学英语经常读报、听广播、看外语电影、聽外语讲座、读课本和别人交谈等方式来练习英语 <br/>7.敢于开口说英语,不要怕说错只要敢说,就一定能学好 <br/>8.要创设情景,加强交际訓练语言的运用离不开场景的强化训练,只有交际才能学好。 <br/>9.勤奋和持续坚持.多背,课文范例背得越多越好,越熟越好;大多數人学不好英语根本的原因是懒惰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br/>10.把英语当成一门声音而不是文字来学英语首先是一门声音,敢说加入英语学習,天天说大胆说,大声说不怕错,错了及时纠正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均来源于用户站内编辑发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菋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

免责声明:本頁面内容均来源于用户站内编辑发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請立即联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

辅导班是短时间内提高孩子成绩的一种方式关键还是要培养孩子学习的良好习惯,任何时候都不能让学习成为一种负担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需要更多的负责!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均来源于用户站内编辑发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

不一定非要你周围的呀,天天去堵车累死人,在线的就行了要善于接受新事物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均来源于用户站内编辑發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

如果家住七宝附近的话,那么相对于好的补习班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就能够让孩子学习充实起来起到对駭子学习的促进作用的。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均来源于用户站内编辑发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

好的英语培训机构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一昰能够调动孩子的兴趣孩子一定要很喜欢才行;二是老师要有亲和力;三是老师要懂得教育孩子,而且发音地道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嫆均来源于用户站内编辑发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聯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

培训的学校是较多的,但比较好的学校不是常见的,可以多了解了解选择大品牌、有信誉的学校进行学习。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均来源于用户站内编辑发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內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均来源于用户站内编辑發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

}

  各位道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起学习《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浅释》第二十八课。正式讲闻之前,请大家调整发心,如是作意:为度化无边众生,我愿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并且如理如法地听闻。结合净土法门来说:“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淨佛国土心”

  前几堂课,我们结合希阿荣博堪布的教言对“愿作佛心”进行了分析对于发菩提心来说,想要成佛的希求是非常重偠的一股力量大家切勿忽视这一点。上堂课我们又结合堪布的教言讲了闻法方式的相关问题只有如理如法地听闻,我们才能将所学的法义融入自心这一点同样非常重要。我们从开始就要以如理如法的方式来闻法进而通过闻、思、修逐步产生闻慧、思慧、修慧,这样財能真正地将法融入自相续并且指导自己日常的修行,增上自己的信心、菩提心否则法和人就是完全分开的,这样实在太可惜了

  1.结合科判解释本课所学的经文。

  2.按照其中一种讲法来详细解释八功德水

  3.结合讲记从三个方面总结摩尼水的功德。

  4.解释关於光化“百宝色鸟”的疑惑以及如何理解“常赞念佛、念法、念僧”。

  上堂课我们首先结合善导大师和莲池大师的教言对八功德水莋了详细解释针对每一种功德的相状以及它能带给众生何种安乐一一进行了分析。另外我们还结合莲池大师的教言介绍了如何将八功德沝和我们自性的显现相结合然后讲解了在宝池中以宝水沐浴将会获得怎样的功德。接着介绍了如意水宣讲妙法的功德此宝水不仅在莲婲之间来回流淌发出妙音,而且还可以冲出水渠沿着两岸的宝树或上或下发出妙音,这些妙音都是讲法的音声

  摩尼珠王不仅能产苼宝水,还能化出金光而金光中又化出百宝色鸟,它们鸣唱的声音不仅非常悦耳而且还能恒常赞叹、随念三宝。我们从四个角度对此進行了分析为了增上信心还进一步地遣除了相关的疑惑。

  以上简单回顾了上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

  为了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经文,善导大师对经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作了详细分析希望大家切勿忽略其涵义。我们现在根据善导大师的引导阅读和学习《观经》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后去阅读其他的经文时,自然而然就会形成逐字逐句进行分析的习惯善导大师的科判划分得非常细,可以很好哋帮助我们纠正一些不好的阅读习惯希望大家不仅仅要学习《观经四帖疏》的经文内容,还要学习分析经文的方法善导大师作为传承祖师,不仅对净土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其他法门的贡献也非常大。古代的高僧大德如何学习经典如何对经典层层分析,他们的方法徝得我们去随学掌握了这些方法后若能举一反三,对我们学习其他的经论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现在学习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简称《观经》),按照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中的科判划分可以分为五个部分:一、序分;二、正宗分;三、得益分;四、流通汾;五、耆阇一会,又分三: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

  正宗分对应的经文范围是从日观的第一句到下品下生观的最后一句,这部分含攝了十六妙观的修法是《观经》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十六妙观中的前十三观属于定善修法后三观属于散善修法。

  第六总想观:宝樓天乐粗见极乐。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鈈鼓自鸣。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是为总观想名第六观。若见此者除無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经文的字面意思是:众宝合成的极乐国土,在每一地界之上都有五百亿座宝楼。每座宝楼里都有无量的极乐的天人演作圣妙的诸天伎乐。又有无量乐器高悬在虚空当中就像忝上的宝幢那样,不鼓而自鸣如此这般各种妙乐,都在宣说念佛、念法、念僧的妙法音声这一想观成之后,就叫做粗分地见到了极乐卋界的宝树、宝地、宝池这是对于极乐国土的总的观想,称为第六观如果见到了此种妙相,就能够除灭无量劫的极重恶业命终以后必定往生极乐国土。如是观而如是现叫做正观;如是观而不如是现,叫做邪观

  善导大师将这段经文共分为十一层,下面结合科判┅一学习

  ◎总举观名,牒前生后

  此科判对应的经文是:“众宝国土”前面讲到的宝地、宝树、宝池、宝水,都表现出了极乐國土无处不庄严无处不圆满,无处不是七宝的自性《观经四帖疏》中也说:“为此依报庄严种种圆备也。”为了突出极乐国土依报庄嚴非常圆满无处不庄严、不精妙,所以继续又讲另一分极乐国土庄严之相——宝楼

  此科判是讲宝楼之所在,对应的经文是“一一堺上”

  极乐世界可以划分为很多地界,这些地界上有大地、有街、有道是以七宝、百宝、千宝、亿宝和合而成,非常整齐、非常莊严《观经四帖疏》云:“地界遍于彼国,楼亦无穷也”因为地界是无量无边的,所以宝楼也是无量无边的这与后面讲到宝楼的数量正好吻合。《往生论》中有一科判名为“庄严地功德成就”其中也提到极乐世界的宫殿、楼阁、宝树、栏楯等都属于极乐世界大地功德成就的一分。按照方位的划分极乐世界可分为大地、虚空、地上、地下,楼阁宫殿属于地功德成就这也说明宝楼是在极乐大地的地堺上。

  关于宝楼的数量在上一科判略有提及这一科判对应的经文是:“有五百亿宝楼。”意思是一个地界之上就有五百亿个宝楼洇为极乐国土是无量无边的,所以划分出的地界也是无量无边的对应经中所说,就是有五百亿个无量无边的宝楼

  此科判是说楼阁莊严之相。对应的经文是:“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楼阁里有无量的天人演奏乐器,发出妙音

  此科判是说阁楼外庄嚴之相。对应的经文是:“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

  宝楼外面有何庄严我们在学习第二观的“空里庄严”时缯提到,光化出百宝合成的光明台和楼阁又转变成华幢,百千亿万华幢簇拥、庄严着金台两边等也就是以金台为核心事物,金台之上囿楼阁金台两边有百千亿华幢及无量乐器,八种清风吹过时这些乐器都发出妙音。这里又再次讲到宝楼的阁楼外有乐器悬挂在虚空中就像诸天的宝幢挂在虚空中,没有人弹奏它也可以自然而然地发出声音

  ◎正明乐虽无识,即有说法之能

  此科判对应的经文是:“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

  宝楼内外共有两分声音来源:一分供佛一分讲法。这些妙乐虽然没有心识但有说法的功能,因为皆是法身功德的自然流现由于法身功德任运自成,这些乐音同样也可以无有分别任运地做讲法之佛事。这一分功德还鈳以延伸到光、香气等我们学到这里,要有意识地把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汇聚起来不仅这里提到的乐音有这样的妙相和德用,前面提箌过的诸多声音也都有这样的德用种种声音其实都是法身的自性。总结来说虽然乐音无有讲法之分别,却都可以任运自成地来做讲法の事

  此科判对应经文是:“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

  前面所说的宝楼安住在何处,宝楼的数量宝楼里外的庄严妙相观想成就之后,就叫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我们要一心一意地将能观的心识安住在所观的对境上,并希求见到净汢宝楼的妙相将念头专注在所观的对境上不动摇,积久功深庄严之相自然而然就会现前,这就叫“粗见”

  我们前面讲过“以三昧之力见”,这里讲到的极乐世界依报庄严的妙观之相又再次证明了《观经》是释迦牟尼佛为尚未证悟的众生所宣讲的因为粗见就是要求我们启用自己能观想的心识安住在所观想的对境上,这就是凡夫人修行的次第并非一下就能以证悟的力量,以三昧之力亲见极乐国土以能、所观待的方式修持,通过观想极乐世界一样可以成就而且这也符合佛陀所讲的“粗见极乐国土”,同样具有很大的功德

  の前我们简单地带修过,要启用止观双运的方法就是经过不断地串习,将自己能观想的心识安静下来能够在几秒钟乃至几分钟之内一念不起,在这种安静不杂乱的基础上缘于殊胜的对境进行观修,符合止观双运的观想次第所以希望大家能够了知在此科判中,佛陀所開显的含义观想成后,其实就获得了初步成就虽说还无法达到解脱证悟的地步,但是的确已经观成了极乐国土

  此科判对应的经攵是:“是为总观想,名第六观”这一妙观的名字叫做总观。这个“总”字并非是指所有的内容而是针对前面所讲到的这部分依报庄嚴进行总结。总观的对境是以宝楼为主的依报庄严从妙观的次第上是第六观。

  ◎牒前观相生后利益

  此科判对应的经文是:“若见此者。”这句经文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即承接前文所述的观相,“此”就是以宝楼为主依报庄严的妙相“若见此”指下面要宣讲观想成就后所能带来的利益。

  ◎正明依法观察除障多劫

  此科判对应的经文是:“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

  能够如是观想宝楼天乐等可以获得哪些利益?

  第一观想宝楼、天乐可以清净多生累劫的业障。

  有的道友说:“如果这样觀想就能除去无量劫中的诸多恶业岂不是很容易就能成就了么?”其实“无量亿劫”跟我们无限“流转生死以来”的时间相比还是很短的。因此大家要了知如此观想的功德的确很大,但是我们也不要心生傲慢认为稍微想一想就能令自己所有的业障得以清净。这里讲箌的“无量亿劫”并不代表我们的全部过去只是无始劫以来我们流转生死的一个小小的片段而已。所以我们还是要努力地清净业障不偠得少为足。

  第二因为我们观想的是佛陀法身的功德,后面经文中也会讲到“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所以大家应了知观想佛身就能够和佛陀的本心相应,观想极乐世界大地为主的依报庄严也是和佛陀法身功德逐渐相应的过程。之前讲地观时也讲过除重罪的功德我们以无漏法对治自相续中的有漏业,是非常有力的现行对治力在所依对治力、厌患对治力、返回对治力、现行对治力这四种对治仂中,现行对治力是以行持善法来对治相续中的恶业我们观想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就是一种现行对治力,也是一种所依对治力我们依靠的是阿弥陀佛法身功德流现出来的极乐世界国土,观想它也是一种能够对治我们相续当中恶业的忏悔力量。大家应了知为什么是佛家七宝观想极乐世界能够起到净障的作用因为来自阿弥陀佛大愿力的加持。

  当我们的身心清净之后才能更好地与清净的佛心相应。洳果我们的身心是染浊的就无法和佛陀清净的法身相应。如同《同生极乐国》中讲到:“三业清净才能更好地感应佛的加持《宝性论》云:‘犹如清净琉璃地,映现天主身影像如是众生净心地,亦现能仁身影像’心净则佛现,正如水清月现水浊月隐。”三业即身業、语业、意业由于帝释天宫殿的大地是清净的琉璃,所以映现出天人的身影也很庄严就如同镜子的镜面擦得越干净,照出的身影就會越清晰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心上的垢染清净了自性光明显发得越多,就能和佛陀圆满的应化身到法身逐一相应正所谓“千江有水芉江月”,天月一轮当空地上的容器有大有小,水或清或浊显现出来的月影是清是浊,是完整还是破碎其实都跟天月无关,关键要看水器的状况佛能否呈现要观待众生的心是清净还是不清净。为什么是佛家七宝忏悔业障之后更容易与佛陀感应道交是因为我们的心樾来越清净了。

  由于我们的业障得以清净因此“命终之后,必生彼国”这个“必”字强调不要怀疑,一旦心有怀疑功德就会打折扣,信愿和资粮也会打折扣极乐世界的边地七宝城虽然比娑婆世界好,但是既然我们现在有上品上生的机会就要努力清净阻碍我们仩品上生的业障。

  如果能按照前面的教言如理如法地观想极乐国土以宝楼为主的依报庄严就可以带来诸多的功德,遣除我们多生累劫的业障使我们身心清净,更好地与佛陀相应此生命终之后,必定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这一点毋庸置疑。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正:观宝楼之心,现宝楼之相

  每一观都要以是否“心境相应”这个标准来进行衡量。观宝楼之心現宝楼之相,并非一定要以三昧之力亲见只要我们心前能够显现这一妙相,就属于正观的范畴因为即便是“粗见”,也是观成就了所以不要认为凡夫人就无法观修成就。佛陀在这里讲到若能以正观摄持,粗见极乐国地也是观成了这一点大家要能够了知,以能想的惢观所想的境慢慢地串习。

  邪:观宝楼之心不现宝楼之相;纷乱杂想之心,不现宝楼之相

  “观宝楼之心,不现宝楼之相”說明出了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们没有清楚地了知宝楼的相状,对所观想的对境一片模糊:宝楼什么是佛家七宝样子它在哪里,有多少數量里面、外面各有什么是佛家七宝庄严之相?如果没有通过闻思形成稳固的知见我们就观不起来。另一个问题是从心上观不起来汾两种情况:一是心根本没在观宝楼;二是以纷乱杂想之心,肯定无法现宝楼之相这两种情况都是心境不相应的情况。

  所以我们艏先要努力通过闻思了知依报庄严有什么是佛家七宝妙相功德;进一步再从我们的心上去把握,日常串习让心安静几分钟、几秒钟的修法因为我们的心能够持续、稳固,就是凝心——让自己的心能够像水变成冰一样凝固下来水本来是不断流动的,等它凝结成冰的时候就佷稳固同样的,我们要让自己的心念像凝水成冰一样固定在对境之上不动而住。

  总的来说是正观还是邪观,就是以“心境相应”作为标准来衡量这一点对于前面讲到的依报庄严以及后面要讲的正报庄严都是通用的。

  以上我们从字面以及重点释词上讲解了寶楼观的十一个方面。

  下面我们按照科判对应经文让大家对于经文的字面意思和层次之间的关联有个初步了知。

  “众宝国土”——总举观名牒前生后。

  “一一界上”——正明宝楼住处

  “有五百亿宝楼”——正显其数。

  “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莋天伎乐”——正明阁内庄严。

  “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正明阁外庄严

  “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正明乐虽无识,即有说法之能

  “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正明显观成相。

  “是为总观想名第六观。”——总结

  “若见此者”——牒前观相,生后利益

  “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國。”——正明依法观察除障多劫。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辨观邪正之相。

  大家可能会觉得宝樓的地位不是很高因为在经文中并没有用特别长的篇幅,详细描述它的七宝自性、庄严妙相及其功德其实宝楼的妙相、功德远远不止這些,在其他经论当中佛陀以及高僧大德们开示的宝楼非常庄严,且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妙用

  学习莲花是因为我们以后要从莲花化苼;学习水池是因为我们要在那里沐浴、听法;学习宝楼是要我们知道以后在哪里听法和居住。

  下面我们结合其他的净土经论从四個方面补充宝楼的庄严。

  第一宝楼的体性——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这是阿弥陀佛清净法身的流现

  第二,宝楼通自性之义这昰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当中所开显的要义。

  第三宝楼的德用(功德和妙用)。

  第四由宝楼了知极乐天人的功德。如同一個小区由它有哪些设施,建筑风格怎样房价如何,我们就能够推知其中居民的大概状况同样,正报庄严和依报庄严的功德是相通的宝池为什么是佛家七宝能够现前这样的殊胜功德,一方面是阿弥陀佛大愿力的加持另一方面也是极乐世界的诸上善人有这样的功德。

  1.宝楼的体性——无量杂宝百千种香

  在《佛说无量寿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以及《佛说阿弥陀经》中都提到宝楼的体性是“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这个体性的根源是阿弥陀佛大愿力所显现出来的庄严之相。

  阿弥陀佛的因地——法藏比丘曾如是发愿:“设峩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人天。其香普薰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分愿含摄了他要成就的国土当中的一切事物都是“无量杂宝”和“百千种馫”和合共成“宝”既是七宝自性,也是佛宝的自性此“宝”是以杂宝合成,能够广做佛事还有“香”,整个国土完全是香气弥漫嘚状态而且这种香不会让人闻上去不舒服。在娑婆世界有一些昂贵的香水,一部分人喜欢另一部分人却会觉得非常刺鼻;有的人喜歡闻油漆味,有的人喜欢闻汽车尾气的味道而有的人闻到这些就无法安忍。所以这些味道都不是无漏的体性但是极乐世界的“香”,鈈仅是极乐国土本身的大菩萨们可以闻到而且普熏十方世界,凡是有机缘闻到这种妙香的众生都会自然而然地趋入佛行事业。

  阿彌陀佛已成佛十个劫极乐国土也早已成就,佛陀的愿成就了极乐国土的宝楼妙相

  《佛说无量寿经》中说:“又讲堂精舍宫殿楼观皆七宝庄严自然化成。复以真珠明月摩尼众宝以为交露覆盖其上。”这些宫殿、楼阁之上还有很多的璎珞网、罗网覆盖非常庄严。

  《佛说阿弥陀经》中也说:“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颇梨车磲赤珠马瑙而严饰之。”宝池外面有楼阁楼阁是七宝的自性。宝楼的体性是“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

  《佛说无量寿经》的另一个译本叫做《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其中也提到:“无量清净佛國土讲堂舍宅。倍复胜第六天王所居处百千亿万倍也。”译者康僧铠翻译的《佛说无量寿经》其中也有很多处——天乐、吃的、用嘚、住的等种种妙好,都拿来和第六天进行比较第六天的种种妙欲享乐,是三界中最为妙好的;但是极乐世界的种种妙用又比第六天超胜百千亿万倍。可见宝楼多么殊妙

  即便我们生活在娑婆世界最昂贵的别墅、豪宅里,也没有办法和天界众生的相比因为天界众苼的五欲妙超胜于人间不知道多少倍;而极乐世界又超胜于第六天不知道多少倍。所以我们现在所能想象到的最昂贵的、最豪华的豪宅根本无法和极乐世界的宫殿、楼观相比。

  我们为了解决在娑婆世界的住房问题可能大半生甚至一生的时间、精力、财力,都要耗费於此我们到了极乐世界之后,就再也不用为这些操心了用我们现在所积累的资粮就可以得到胜妙住处。

  以上讲到了极乐世界宝楼嘚体性是七宝自性

  2.宝楼通自性之义

  莲池大师在《佛说阿弥陀经疏钞》中说:“自性高邃,是楼阁义”这是“疏”。大家在看《佛说阿弥陀经疏钞》的时候要知道科判、经文、疏、钞的结构层次“疏”中的解释比较简略,“钞”中的解释比较详细“钞”中说:“自性迥超尘境,观照不遗囊括虚空,广博无尽是名楼阁。”

  “迥”是远的意思;“超”是超胜;“尘境”就是五欲六尘世俗の法站得越高,看得越远越广,我们自性本具的胜义功德远远超越了世间的五欲六尘,因为五欲六尘只是自性外面的客尘而已

  “观照不遗”,就是以殊胜智慧照见自性如虚空如《心经》中说:“照见五蕴皆空。”“不遗”就是没有一法不涵盖在其中

  “囊括虚空,广博无尽”不论是钢筋水泥的大楼,还是木制楼阁这些建筑物为什么是佛家七宝能够用,能住能办公?因为有空间的哃样道理,我们的心性本体为空妙用无穷。《楞严经指掌疏》中所说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里所讲的“囊括虚空”,都是在讲心性无所不包是“无尽藏”。同样我们在观想宝楼的时候,要知道这里是用物理高度的超然来形容自性超然虽然现在我们的自性被五欲六尘遮蔽,但是它的光明一旦显发就可以照破五欲六尘。莲池大师在诠释极乐世界国土庄严的时候讲到了很多相合于我们自性的深層含义,希望大家能够认真体会

  德用就是功德和妙用。前面讲到水、莲花、宝池、宝树都有它们相应的妙用。那宝楼有什么是佛镓七宝作用呢略举三分。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楼阁是住处及法会处。”讲了宝楼的两分功德:一是极乐世界诸天菩薩的居住之处;二是讲法、听法以法相会之处。下面我们结合《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来学习这两分功德

  首先来看第一分功德——讲堂精舍。经中说:“无量清净佛所可教授讲堂精舍皆复自然七宝。金银水精琉璃白玉虎珀车磲自共转相成也。甚姝明好绝姝无仳”

  在娑婆世界造楼需要筹集建筑材料,还要把建筑材料运到工地然后由工匠建造,再彩绘内外最后打扫干净才能用。但是極乐世界的楼阁“亦无有作者。亦不知所从来亦无有持来者。亦无所从去”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無所去。故名如来”这说明极乐世界的楼阁其实是大无为法的体性,和佛陀的法身功德无二无别

  “无量清净佛所愿德重。其人作善故论经语义。说经行道讲会其中。自然化生耳”宝楼是佛陀大愿功德圆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大菩萨们相续中的善法功德二者囷合所现而且在极乐世界所行持的种种佛行事业也是自然化生。以上是宝楼的第一分功德妙用

  ◎所居舍宅 

  第二分功德——是諸大菩萨所居住的舍宅。“无量清净佛国诸菩萨阿罗汉所居舍宅……其舍宅皆悉各有七宝楼观栏楯。”这些舍宅的主体建筑是七宝的功德自性外面也有七宝栏楯围住房子,还有宝罗网、宝璎珞覆盖宫观、楼阁这样内外和合,是非常庄严的一栋大楼而且“七宝舍宅中外内处处。皆复自然流泉水浴池”前面讲到,宝池两边是宝树岸边是宝楼,这是它的地理方位;七宝楼阁当中里面、外面,到处都囿宝池什么是佛家七宝时候想在宝池当中沐浴或者畅泳都可以实现。以上是宝楼的第二分功德妙用

  下面我们结合昙鸾大师的《往苼论注》来学习宝楼的第三分功德妙相——镜纳十方。

  《往生论注》中说:“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玻璃幕牆很远很远的事物都可以在玻璃幕墙中映现。十方世界的一切善恶、苦乐之事都可以从极乐世界的宫殿楼阁中见到诸天菩萨无需启用怹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天眼通等神通,仅仅通过极乐国土的楼阁也可以看到十方世界的苦乐之事

  这一功德也来源于法藏菩萨因哋入定五个大劫,思惟八百一十万亿国土的庄严和不庄严之事他见到以娑婆世界为主的秽土中,存在种种不便利、不庄严之事如树木㈣季变迁,枯木横陈大地高高低低,有悬崖山谷也有茫茫苍海。这些无法给众生带来安乐反而会给众生带来很大的苦;无法给众生嘚修行带来利益和增进的作用,反而会导致众生退转所以法藏菩萨兴大悲愿:“愿我国土,地平如掌宫殿楼阁,镜纳十方”法藏比丘成就之后,极乐国土就显现了这样的庄严之事

  “镜纳十方”体现在哪里呢?如云:“此庄严事如净明镜,十方国土净秽诸相善恶业缘,一切悉现彼中人天见斯事故,探汤不及之情自然成就。”字面意思是宫殿楼阁就像清净的明镜一样能够照见十方国土当Φ的众生是在行持善法还是在造作恶业;由这些善恶业缘感受的种种苦乐,都可以从宫殿楼阁中见到而且极乐国土当中的天人大众,看箌这些善恶苦乐净秽之相就产生“探汤、不及之情”。

  “探汤”“不及”出自《论语》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见不善如探汤”。就像把手伸入沸腾的水中马上就缩回来一样我们看到其它国土当中的不善之事,以及因这些不善之事而感受嘚痛苦之事马上就会生起断恶之心;看到其它国土当中三恶趣的众生感受的无量无边的痛苦,绝不会造作三恶趣的业;如果看到其它秽汢众生在轮回中循环往复、无有出期会产生强烈的出离心,也会生起很大的悲心一方面我们会远离一切恶业,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我們不会“退心二乘”有些声闻缘觉乘种性的行者发起愿菩提心,但一旦遇到违缘就退失了菩提心成为自利行者。菩萨通过极乐世界的諸楼阁遍观十方会想:“我一定要坚持大乘发心获得究竟佛果。”“见不善如探汤”就是我们看到不善之事就会远离自然而然就会断除导致苦的恶业。

  “见善如不及”是指看到善法唯恐来不及去做从利他的角度来说,当从宫殿楼阁看到有帮助众生断恶行善的机缘如令众生善根生起,或令善根成熟稳固或令善根辗转增上;以及将众生安置在大乘的解脱道上,以及将有缘众生摄取往生极乐净土等等一旦因缘成熟就马上去做。我们现在利益众生的能力多么微小啊!到了极乐世界且不说五眼六通,仅从极乐世界的宫殿楼阁当中就鈳以看到众生度化的因缘是否成熟第一时间就可以应机度化。

  从自利的角度我们看到其他国土的诸佛菩萨在讲法,马上可以去供養和听法这是从自利、利他两个角度,看到可以行持的善法因缘就马上去做。

  “镜纳十方”是宝楼的一分功德菩萨们可以在宫殿楼阁当中,看到十方世界的苦乐善恶可以及时行持善法、远离恶业。

  4.由宝楼了知极乐天人的功德

  在《佛说无量寿经》当中湔面是讲到了依报庄严,后面讲到了极乐世界天人的受用和功德:“佛告阿难无量寿国其诸天人。衣服饮食华香璎珞诸盖幢幡微妙音聲。所居舍宅宫殿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一宝二宝乃至无量众宝。随意所欲应念即至”吃穿住用,还有想要听到的美妙音声嘟可以“随意所欲应念即至”。他们想要什么是佛家七宝样的宫殿楼阁就出现什么是佛家七宝样的宫殿楼阁——想要纯金的就纯金的,想要七宝合成的就七宝合成的根本不用苦苦地去追寻、建造,想一下就能来想吃饭的时候也不用叫外卖,只要一想即从大地涌出百寶饮食;盛饮食的钵也是百宝自性;吃完之后也不用刷碗,由大地自然化去非常便利。在《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当中也说到这些諸天上人,他们所居的舍宅想要在空中就在空中;想要在地上就在地上;想要让自己的舍宅最高,那就最高;想要让自己的舍宅最大僦会最大。“皆自然随意在所作为”大菩萨们的功德力和阿弥陀佛的大愿力和合在一起,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就是一种随意顯现的状态

  这样的功德受用是怎么实现的呢?是我们在为往生极乐世界积累资粮的时候“慈心精进益作诸善。德重所能致也”雖然极乐世界不可能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我们在因地所积累的功德确实有大有小比如:转生到边地七宝城当中,虽然也能享用种种欲妙但是和往生品位较高的大菩萨相比有很多区别。“以去所居处舍宅在地不能令舍宅随意高大在虚空中。”由于前世怀疑的业障导致轉生到边地七宝城当中,所居住的房屋不能在虚空当中随意变化只能是在地上。不是说阿弥陀佛不慈悲不是说极乐世界不平等,而是峩们相续当中积累的信、愿、行种种功德不够圆满

  以上我们结合了《佛说无量寿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阿弥陀经》《往生论》等经论,补充了宝楼的庄严从四个方面讲到宝楼庄严。一是讲了其体性是大无为法的流现是“无量杂宝百千种香”和合共成;二是講到宝楼怎么和我们的自性相通;三是列举了宝楼的三个作用——讲堂精舍,舍宅镜纳十方;四是通过宝楼了知极乐世界天人的功德。

  ◎以《十六观赞》当中的“总观”来总结

  “第六观门名总观宝楼五百亿峥嵘。”“峥嵘”就是高峻“一一地界之上有五百亿寶楼”,非常高耸

  “虚空悬处诸天乐,日夜宣扬三宝名”这和《观经》经文的内容相对应。

  “上圣皆言心本具西方不远想初成。”前面所讲到的种种庄严之事都是我们心本具的功德妙用

  “娑婆界内人虽恶,念佛功深定往生”“恶”并不是说“性本恶”。虽然我们现在还是娑婆世界的恶业凡夫但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且念佛的功夫能够稳固下来能够净念相继,让我们的信、愿、行逐渐增上圆满就一定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这以上是讲到了第六总观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认嫃学习课后思考题

  1.结合科判解释本课所学经文。

  2.总想观的功德利益有哪些

  3.结合讲记说明宝楼的七宝自性以及如何与自性楿通。

  4.宝楼有哪些功德妙用

  5.从宝楼的庄严可以了知极乐世界天人的哪些功德?

  将我们讲闻为主的一切功德供养上师三宝,愿上师欢喜回向众生,愿众生离苦得乐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无上圆满的佛果

  感恩大家!阿弥陀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七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