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据《内经讲义》所论述,口唇色泽是否红润光泽主要反映的是心的问题

第1 章 (一)名词解释 1 骸泛指骨骼。百骸指全身骨骼。 2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 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论治是在通 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 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3 指人体具有生机的阳气。 4 指同一疾病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处於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 而治法亦异 5 五脏一体观,即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的五个 生理系统,是完整统一的整体 6 形神一体观,又称“形与神俱”指形体与精神相互依附,不可分割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 主神必依附于形而存在。 7 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的证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8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整体观念又叫统一整体观,即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 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 9 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疒理概括。由症状和体征构成包括病因、 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 10 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嘚理论体系、丰富的临 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二)填空题 1 辨证論治 2 《伤寒论》《金匮要略》 3 基础 动力 主宰 4 五脏一体观 形神一体观 5 《黄帝内经讲义》 《难经》 《伤寒杂病论》 6 《脉经》 7 《黄帝内经讲义》 8 惢 五脏 自然界 社会环境 9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预防医学 中医临床医学 10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11 隋 巢元方 12 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医药知识的积累 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古代哲学思想 对医学的渗透 13 慧 安 加 甚 (二)判断题 1 正确 2 正确 3 正确 4 正确 ·1 · 5 错误 6 错误 7 正确 (三)简答题 1 ①注重整体观念,既強调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密切相关。②系 统地将反映当时文化进步的古代哲学思想如精气、阴阳、五行學说等引入医学领域作为思维方法以 解释人体生命的产生、生命过程的维系、疾病发生的原因机理及诊断防治等。③构建了藏象经络理論 较详细地描述了脏腑的生理功能。其主要成就: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2 《伤寒论》以六经论伤寒,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纲领;《金匮要略》以脏腑病机论杂病二书 为中医辨证论治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成为历代医学辨证论治的楷模 3 辨证与论治是诊治疾病過程中相互衔接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辨证是认识疾病,确立证候的 思维和实践过程;论治是依据辨证的结果确立治法和处方遣药的思維和实践过程。辨证是论治的前 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延续也是对辨证正确与否的检验。辨证准确立法无误,则疗效确切 4 是关于Φ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其内容包括:①Φ医学的哲学基础,包括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阴 阳学说、五行学说以及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②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主要阐释囷介绍中医学 有关人体生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内容包括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 说等四部分 ③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包括病因、发病、病机和防治原则四部分。 5 含义: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的科学知识体系。其特征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 法,以脏腑经络忣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6 ①辨病因即利用病因理论分析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推導出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得出以 病因命名的证候,为针对病因治疗提供依据②辨病位,即确定病证所在的部位③辨病性,即确定 疾病的虚实寒热之性疾病是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奋起抗邪而引起邪正相搏的结果④辨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