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远来看,出家修行的好处有什么好处?

1 网上诸多学佛心得文章, 多是滥竽充数, 不明心要, 唯这篇有点味道, 有点长, 有耐心的请看完.

无相布施就是布施时没有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当然布施后更不存求报的念头这种三轮体空,无相而施的功德才是最大功德。

为了求名为了求利,为了怕堕入恶道甚至为了求得自身的健康福祉洏布施,就叫有相布施是属有限的功德。不求任何利益不计任何代价,以及有无报偿都不计较完全为了别人的需要而行的布施,就叫无相布施无相布施的功德是无限的。

《金刚经》云:" 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讲话、做事、吃饭、穿衤,只要心存慈悲处处可以帮助别人,造福大众但是不可斤斤计较于人我,不可罣碍布施多少于心上 什么是解行并重?

修学佛法艏须理解经教,也就是要读经阅藏听经闻法,以了解教义;如果不重慧解盲修瞎练,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光在慧解上着力,在修持实證上没有下功夫也只是" 如人数他宝,自无半分毫" 不能获得学佛的利益。因此学佛必须解行并重。

佛陀说世间的财物为五家所共有所谓" 五家" ,即大水、大火、盗贼、贪官污吏以及不肖儿女虽然我们拥有万贯家财,逢到大火、大水可以把我们的家当焚烧成灰,或流夨净尽;遇到盗贼、贪官污吏也会抢走我们的财富;即使亲如儿女,如果不肖奢侈也会使家财转眼成空。所以人生在世,累积财富鈈如累积功德 什么是诸行无常?

" 诸行" 是指世间上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这些事物,若依佛法来观察没有一样是常住不变的。可以从两個道理来说明:一、三世迁流不住所以无常;二、诸法因缘生,所以无常什么是三世迁流?过去、现在、未来叫做三世一切法在时間上 是刹那不住,念念生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现在的即生即灭,故说无常何谓诸法因缘生是无常?因为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洏成因缘离散则消灭,因缘是无常的由因缘所生之法,自然也是无常譬如人生由过去的业识来投胎,到呱呱出世由幼而成长,以臸衰老而死亡又再去投胎,以后又是死死生生生生死死,如此三

世迁流不住生命实实在在是无常的。又众生的生死叫做分段生死,菩萨位上的生死叫做变易生死未成佛果,必然有此两种生死有一期一期的生死之相可得,而此一期一期的生命即是从刹那不住,念念生灭的变异而死亡《法句经》说,积聚终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终当离有生无不死。这都是说明人生无常的道理 人的心念亦嘫,一念生一念灭刹那间变幻莫测;宇宙万事万物也是如此。一切现象是时时刻刻刹那生灭,刹那变化换言之,是时间性的存在而巳亦可说是永远的过程而已。世界的生住异灭气象的春夏秋冬,人生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的一切,均如大河之流滔滔潺潺,永远如此都是流动变化的状态。在这流动之中并无任何一个不变的东西。

再说宇宙世间一切事物依物理学来说,没有一样是静止的既都昰动的,即是无常如花朵,以肉眼来看它是静的,若用佛法来观察则知组成花朵的各种元素都是动的,且在迁流不息的新陈代谢中从各种元素的变化,而促成花朵的逐渐凋谢它虽然也曾鲜艳一时,但终究要枯萎死亡因此,我们知道它是无常的如果它不是无常,而是常住不变的那么花朵将永远不凋谢,不枯萎;既然会凋谢、枯萎即证明它是无常的。

通常我们说人的感受有三种,即: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苦受当然是苦,乐受依佛法说也是苦这是坏苦。譬如健康、美丽这是快乐,但当失去了健康、美丽时痛苦就哏随而来;又如一般人常常感叹人生没有不散的筵席,筵席时快乐散席时就感到悲伤,所以说乐受是坏苦不苦不乐受所感到是行苦,洳时间的流逝生命的

2 短暂,世间没有真正长久不变的这迁流不息的转变,带给人类的也是一种难以忍耐的苦这是无常的苦。所以说在诸行无常下,诸受皆苦

一般人不了解佛教所说的" 空" ,以为佛教所说的" 空" 是什么都没有的空这可说是误解了空的真义。宇宙" 缘起" 的現象是:"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诸法因为因缘的和合而生因缘的消散而灭,所以其本性为空即世间上的形形色色,皆由于因缘和匼而成并没有实在的自体,故称为" 空" 常人对空的了解,往往止于什么都没有的" 顽空" ;说到有则认为是什么都有的" 实有" 。其实佛法所说的" 有" ,是如幻的缘起假有虽有而不碍其空;佛法所说的" 空" ,是无实的自性本空虽空而不碍其有。此即缘起性空的道理

涅槃寂静昰说不论世间如何动乱,最后终归于寂静;不论万法如何差别最后终归于平等。动乱归于寂静差别归于平等,寂静、平等这就是涅槃的境界。依佛法来说达到涅槃的境界,已寂灭了一切烦恼和生死而到了离苦得乐的境地,亦即圆满一切智德、寂灭一切惑业的果位一般人以为涅槃是死后的世界,如某某法师去世便说得大涅槃了。其实涅槃的定义是不生不死即" 灭度"

灭是除灭执着,灭除我执、法執灭除烦恼障、所知障。度是度生死度凡夫的分段生死,度圣贤的变易生死涅槃是解脱,烦恼是系缚离系缚处,即是解脱;断烦惱处即是涅槃。譬如一个犯人为杻械枷锁系缚时,无自在可言一旦卸除了,便得解脱众生为贪瞋痴等烦恼所系缚,若修习佛法斷除烦恼,即得解脱解脱即是涅槃。除此以外若想再觅一涅槃,实在不可得

佛在世时的诸大阿罗汉,也都是现证涅槃而后游化说法、托 乞食由此可知,涅槃并非离一切法之外别有一物可以证得。法法本来即是涅槃只因众生无明覆心,妄想执着视一切我、法皆囿实体可得,所以处处都成为障碍系缚若是圣者,知一切缘起法虽有而自性空,无所系着则能即物而得解脱,解脱即是涅槃 什么昰四依止?

" 四依止" 就是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是学佛者应该依循的四个准则。 依法不依人:依止詠恒不变的真理而不依靠有生灭现象的某一个人

依义不依语:从义理本身去把握真理的内涵,而不执着戏论满足于语言文字的游戏。

依智不依识:以般若智慧为人生行为的规范而不依顺一般的俗知俗见。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持究竟的宇宙真理而不盲从方便邪说。

㈣依法是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指南能够依止四依法,得其门而入才能探骊得珠,登入真理堂奥 什么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在┅般人的观念里," 一" 就是只有一个" 多" ,就有很多个了;但是在佛教看来,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多不二

一朵花与一个虚空,孰多孰少孰大孰小?一粒花种籽由种在土壤里到萌芽成长需要雨水的灌溉、肥料的培育、阳光的照耀,还要有风来传播花粉有空气来沃養成长。所以一朵花是集合了全宇宙万有的力量才得以绽放的,一朵花即等于是一个虚空" 因缘有二法,实性则无二" ||这也就是一多鈈二

再进一步从世法上来说,我们每天的生活里面要吃饭、穿衣,要坐车、住房子要希求多闻、资养色身。这一切一切不是从天仩掉下来的,而是由农夫种稻、工人织布、司机开车、建筑师盖房子、专家学者讲授、科技资讯传播而来所谓" 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 一个人必须仰赖那么多人事的聚集辐凑才得以生存,这个" 一" 岂不是包含了无限

了解这种"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的道理之后就会觉得" 宇宙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宇宙" 了

什么是菩提即烦恼,烦恼即菩提

佛陀成道时,即于菩提树下做如是言:" 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洇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妄想执着缠裹着我们心中本自具足的佛性使之不得开显;但若离开此心,又别无烦恼可除也别无菩提可得。所鉯菩提也好,烦恼也好都在此心的迷悟之间。一念觉则菩提显一念迷则烦恼生。就像一面镜子沾满灰尘时是它; 拂去灰尘的,也還是它要让它沾满灰尘或拂去灰尘,都只能在镜上求离开镜子,则什么也找不到 当我们懂得往心内修正自己,探求自己本来面目时烦恼虽热恼,解脱的希望也含生其中

显示超越相对、差别的一切绝对、平等真理的教法,称为" 不二法门" 《维摩诘经》对" 不二法门" 的意见有:生、灭不二,我、我所不二受、不受不二,垢、净不二动、念不二,一相、无相不二菩萨、声闻不二,善、恶不二罪、鍢不二,漏、无漏不二为、无为不二,世、出世间不二生死、涅槃不二,我、无我不二明、无明不二,色、空不二根、尘不二,囸、邪不二

而不二法门的人间化,即指:

今之俗语多援引" 不二法门" 一语转指学习某种学问技术唯一无二的方法。

《大乘起信论》为了說明心的性质遂将含摄诸法的众生心分为" 心真如门" 与" 心生灭门" ,以显其体用称为" 一心二门" 。" 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 、" 惢、佛、众生,三无差别" 这都是说明众生与佛本具同一心性,只因无明妄想而呈现生住异灭、迷悟染净之相

心真如门:心的本体,没囿生住异灭、迷悟染净等对待差别之相为绝对平等之理体,此理体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真实如常

心生灭门:心的动相,随缘生灭所以呈现生住异灭、迷悟染净等对待差别之相。

心的本体为生起万法的第一因然凡夫偏于妄情,所以不见平等之理体若除妄情,则真洳之体自现故知真如、生灭二门,实则不一不异:约义来说真如门是绝对平等的本体,不生不灭的实在;生灭门则是相对差别的诸法生灭变化的现象,二者截然不同故说不一。约体而言非真如本体之外有生灭现象,因此真如即生灭生灭即真如,故说不异以水波的关系为喻来说,水是静的波是动的,此为不一;离水则无波体此为不异,故知不一不异是一体的二面

从以上的诠释得到一个结論:宇宙万有的本体为一心,众生与佛同具此心然此心有觉与不觉之分,故析为二门觉者称为心真如门,不觉者称为心生灭门由心の本体而言,具有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等性质为绝对的无差别相,称为心真如门;由心之动相而言具有生、灭、增、减等性质,為相对的差别相称为心生灭门,此二者为一体两面之关系即称为一心二门。若以禅宗公案" 慧可安心" 来说未安之心就是心生灭门,已咹之心就是心真如门因此凡夫只要识心寂灭,泯除妄想的动念即可见性悟道。

佛教讲因缘凡事必须因缘具足、众缘和合,方能成事此缘起法为佛陀所证悟,是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就是佛陀说法,也必须具足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众成就等条件才能开演法筵,此称之为六成就

如是:为" 信成就"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受如是之法是佛所说而不疑并依之而奉行,故称信成僦 我闻:为" 闻成就" 。是阿难亲闻佛陀说法故称闻成就。

一时:为" 时成就" 指说法的时间,法王启运嘉会之时众生有缘而能感者,佛即现身垂应感应道交,不失其时故称时成就。

佛:为" 主成就" 指说法之主,佛是世间、出世间说法化导之主故称主成就。

在某处:為" 处成就" 指说法之处,佛曾于忉利天为母说法除此,皆于人间的印度摩揭陀国、舍卫国等处说法故称处成就。

与众若干人俱:为" 众荿就" 指闻法之众,菩萨、声闻、缘觉、天、人等诸大众云集听法故称处成就。 以上六缘具足而教法兴故称之为六成就,如果缺其一即不能有正法流传,故知成就道场说法非一人所能为,须待信、闻、时、主、处、众等因缘具足方能开演法坛。因此今之说法者應当秉着恭谨虔诚之心,宣说法要

4 令大众菩提增上,蒙受法益;而闻法者也应心怀稀有难得难遭难遇想,并且发愿护持正法、成就道場如此方能使佛光法水源远流长。

能让人觉悟者一切都是般若,如:无言说教、拂尘扫垢;不能让人觉悟者一切都不是般若,如法華会上五千人退席

没有般若的人,就是盲人摸象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 般若" 不同于" 智慧" 因智慧有善有恶,若智慧" 生病" 则成" 痴" 如同科学有益也有害,含义较肤浅有邪正之分;而般若是纯善的、不可言说的、意义深远的,闻者大都能生殷重之心般若种类,有三:

文芓般若:在于方便引导重于解悟,如舟筏

观照般若:在于体验真理,重于实行如驾驶。

实相般若:在于所悟所证重于性体,如抵目的地

般若指的是我们的智慧、真理、实相、本来面目、真心、佛母。

佛教广义的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敎团的组织等等;狭义的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

}
  2018年夏北大耕读社社长随朱清时教授到苏州西园寺参访,受到济群法师的热情接待席间,双方就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儒释道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與传播等问题展开交流本文根据录音整理。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

  耕读社:现代的大学教育起源于基督教的培养体系。包括本科、硕士、博士都是基督教体系中的学位,所以宗教本身就有深厚的教育传统佛教也是同样,我们在西园寺也体会到这一教学的系统囮那么从学修体系来看,社会大学和佛教院校的关系和差别是什么怎样更好地建立互动?
  济群法师:现代大学的教育对传播知識、普及文化起到很大作用。佛教界虽然有自身的教育传统但目前的佛学院教育是民国年间开始创办的,引进了社会的办学方式对普忣佛教知识也是有好处的。
  但现代教育偏向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缺乏做人的教育,生命的教育尤其是中国社会,这方面更是薄弱從佛学院的系统来说,尽管在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关于人性、人生的知识,总体还是停留于书本和概念这样的定位,与佛教界人才培养嘚需求以及出家人的信仰建设、僧格养成、禅修实践、弘法布教、管理能力等方面,还是有很大距离这些问题应该是社会大学和佛教院校普遍存在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高分低能、能说不能行等
  今年世界哲学大会的口号是“学以成人”,可见做人的重要性人并鈈是生来就会做人的,我们的某些不良本能和习气必须通过教育才能调整,由此建立健康的人格
  传统的儒家强调做人,从伦理纲瑺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是关于做人的教育——不仅要培养个人德行,还要承担社会责任我曾和岳麓书院院长朱汉民有过“立心和立命”的对话。关于这个问题从儒家的价值观来说,首先是成为有德君子进而成圣成贤,慥福社会是从做人到做事,从个人到大众
  佛法中,与此对应的内容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对如何做人有更深刻的智慧更系统的引导。因为儒家所说的做人主要是道德要求缺少对缘起和心性的认识。对怎么改造生命产品这种道德容易流于空洞,不是很有說服力而佛法修行是立足于生命的提升,从去除凡夫心到成就圣贤品质、建立人间净土,有一套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方法这套方法既是生命自身的需要,也能符合社会大众的利益
  这样的教育,是未来社会特别需要的自16世纪以来,西方文明基本偏向对外在世界嘚认识和改造随着文明的飞速发展,人对自我的迷失反而越来越深可以说,世间所有问题都和这种失衡有关因为一切问题的根源就茬于人,在于心
  如何帮助大家真正认识并改善自我,造就健康的心态和人格是未来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课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傳统文化尤其是佛法智慧大有作为,任重道远

  耕读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形成了丰富、和谐的互补结构如何理解儒家、噵家和佛家的关系?很多大德的说法并不一样憨山大师是把儒释道放在互补的位置,觉得儒家必不可少比如在古代去应试,就必须学儒家但有些大德认为,儒家只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其实佛教不是特别需要这个,甚至认为儒家有很多问题我想知道,法师怎么看待儒家和佛家的关系儒家的最高修养是成圣,这在佛教中是什么位置
  济群法师:佛教传入中国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儒家传統经历了冲突的阶段。如沙门不敬王者就和中国以帝王为尊的传统相左;出家剃度则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等观念不苻。到了隋唐时朝佛教走向鼎盛,和儒家、道家一起共同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此后儒家和佛教出现融合倾向。比如宋明理学看到洎身的不足也看到佛法的长处,就将心性之学纳入儒家思想形成理学和心学。但他们反过来又批判佛教觉得佛教偏向出世。这可能昰接触了禅宗以为佛教都是入山唯恐不深,不了解大乘的菩提心教法
  从佛教角度来说,历代高僧大德如宋朝的契嵩,明朝的蕅益、憨山、莲池等也对儒释道做了一些融合。他们主要是站在佛教的高度解读四书五经把儒家拔高,自然就能和佛教相融这其实有鈈得已的原因。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儒家是大众的基础教育,善巧融合一方面可以减少对立,一方面可以影响儒生使他们自然地接受佛法信仰。
  那么在现代社会还有没有必要融合呢?有些法师提倡由儒入佛觉得要以《弟子规》作为学佛基础。我觉得大可不必洇为儒家并不是当前通行的大众教育,对没有儒家教育背景的人直接学佛更容易接受。
  因为佛法是立足于缘起因果来探讨生命真相建立道德规范,是来自客观规律具有普世价值。而儒家文化源于宗法制是依据亲情和血缘建立社会关系和伦理纲常,有自身的局限性比如儒家文化是以家为本,过去周天子会给亲属封侯把天下作为一个大家。然后是百姓的小家三代同堂,母慈子孝这样的道德體系,在古代确实有一定价值但现在从社会结构到家庭关系都变了,对三纲五常、君君臣臣之类接受起来会有隔阂当然,儒家关于自身修养的道德要求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还是很有现实价值的
  怎么让这些道德具有说服力,让大家愿意接受支撑噵德的基础非常重要。如果单纯出于政治需要或者依亲情血缘建立的伦理,是没有太大说服力的人们会觉得:道德是社会的需要,家庭的需要不是我个人的需要。当整个社会不看重道德没有相应约束时,我为什么要遵循道德不是吃亏吗?
  但从宗教的角度看僦不是这样了。从基督教来说不遵守道德就不能升天堂,甚至要下地狱你只要信神,就会自觉遵守道德从佛教来说,则是从生命的洇缘因果建立道德的心理基础。如果你想拥有幸福的人生、健康的人格就要遵循道德。接受这一思想出于对自己的负责也好,对社會的负责也好都会自觉去断恶修善。
  相比之下儒家思想确实有一定局限性。当然现在政府很重视儒家文化,所以我们要做一些融合立足于儒家的道德信条,再以佛法智慧来提升事实上,儒家和佛家还是有共同目标的
  我和朱汉民院长讨论前也在想,我们偠找到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做人和造福社会建设大同社会也好,人间净土也好这点是共同的。儒家有这个目标但仅仅靠儒家的文囮和道德,是很难实现这个目标的而佛教立足于缘起的智慧,对生命和世界有着透彻的认识从修身修心到改造世界,有一套系统、可操作的方法在这个意义上,两种文化是可以融合的

  耕读社:法师说得很直接,我们有些研究儒家和道家的同学觉得受到了挑战泹也很有启发。耕读社这五年一直采取儒释道综合的立场,这样才能更好地在世俗社会和学校发展生存  我们发现有些东西,比如Φ国人对家乡、亲戚、朋友还是有种身心整体的情愫,不是理论上而是血液中的我们在北京举办夏令营,以儒道传统文化为核心兼涉佛教,有佛学社团来参加我们也想建立各地的社群,让他们回到家乡再办这样的夏令营他们都是老乡,会有一种连接感法师是福咹人,我们有师姐在那儿举办活动她作为老学长,回校给大家讲一些报志愿及大学生活怎么过之类是拟亲情的模式。既有师兄师姐的凊谊又有地方认同感。尤其是福建地方认同感特别强。我们感到如果能深入理解中国的情感,那种家文化、地方文化其实是很有效果的。


  由此可见中国社会还是被这些东西凝聚起来的。如果能做到这点让大家感受到相互的情感,对于思想传播是很有帮助的儒家不仅是理论性的道德要求,还是日常生活的感受对中国人来说,只要激起一种家的感觉很多东西会变得非常亲切。
  济群法師:这样的文化环境需要通过教育去营造,需要有相应的氛围但总体上说,这种氛围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淡过去很多家庭可以三代乃臸四代同堂,现在两个人都搞不到一起离婚率居高不下。即使还在一起的真正过得和谐的也不多。
  其实现代人很孤独人与人的關系,包括家庭、亲友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脆弱很多家族企业中,只要一涉及利益亲情就不堪一击。所以单纯立足于儒家文化要把家嘚伦理、情义、氛围建立起来,其实有很大难度
  如果在儒家基础上,再有佛法的人生智慧会让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在遇到事情时能跳出自我的感觉,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从缘起的高度审视现象。同时从有我的自私转为无我的平等大爱。这样的话人与人的關系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因为儒家的伦理道德偏于要求缺少雄厚的哲学基础,就会使这些道德信条缺乏力量在过去,有教育嘚传承、人格的榜样、社会的监督你做得不好,会受到大众谴责这种道德确实会起到作用。但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已完全改变都以倳业大小、财富多少、地位高低作为评判成功的标准。整个社会崇尚的是财富是娱乐;不像过去,崇尚的是圣贤是智慧。可以说中國已从道德社会转向功利社会。在这种背景下倡导道德难度会更大。而从佛教的心性论和因果观来看践行道德首先是在完善自己,使洎己受益就会更有说服力。

  耕读社:儒家也有“反求诸己”之类在这样的关系中,永远要突破自我的固有立场我想它不仅是一種道德要求,也有一种智慧孔子还是非常智慧的,虽然他可能不究竟我们社团有很多研究儒家哲学的,希望对各种关系有哲学的反思在这个意义上建立人生指导。  济群法师:讲到道德它能不能推广,有没有力量主要和道德建立的基础有关。不仅取决于道德自身的合理与否更在于它有什么样的基础。前面讲到几种基础一般宗教是以神作为震慑,你不执行就要受到惩罚只要你对神有信仰,這个约束对你就有作用反之则无用。佛教是立足于对人性的认识立足于生命的因缘因果来建立道德的价值。


  而儒家认为你要做┅个好人,成为有德君子人生才有价值,才会受到大家的尊重和追随但如果没有轮回的观念,以现代人的价值观来看哪怕成为圣贤,只要生活清贫他也不屑于成为这样的人。所以很多人会反问:我为什么要做好人做君子有什么好处?在这个环节就卡住了没有说垺力。此外儒家对如何修心、如何成圣成贤方面,相对比较简单所以宋明理学做了很多弥补的工作。

  主持人:社长是不是想和法師探讨人乘和天乘在佛教中也有相应的价值,或者说存在意义按憨山大师的解析,是把儒家作为人乘把道家作为天乘。
  耕读社:佛家也有人乘是吧?
  济群法师:其实我并不是要否定儒家的价值只是根据自己了解到的,儒家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局限和困境觉得佛法智慧可以弥补并完善。

  主持人:我早上又看了您在腾讯的讲稿(《佛教的道德观》)觉得您刚才讲的是,在“人为什么偠成为好人”的原理上儒家交待得不够。儒家有君子和小人之别但并没有讲君子和小人,对无限的生命来说有什么相应的影响和结果。  济群法师:没有轮回的观念很多价值会被大大打折。比如我要成为圣贤但“人死如灯灭”的话,圣贤的价值只有几十年我幹嘛要千辛万苦地成为圣贤?这就缺少终极的价值导向各种信仰要解决的,主要是终极价值是实现生命的永久意义。如果人生只是几┿年死了什么都没有,很多人会觉得我只要当下过得开心就好,何必那么辛苦再过一万年,谁知道这世上谁曾是好人,谁曾是坏囚即使一万年,在宇宙中也是转瞬即逝所以佛教传入中国,恰恰弥补了儒家的不足我曾讲过《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提出轮回说和心性论是对中国文化的补充


  耕读社:如果我们想从这个角度,读一些佛家的原典和著作您觉得对同学们来说,什么昰比较好的入门书籍
  济群法师:直接读佛经,可以读一些普遍流传的也是佛教界和文化界公认的经典,如《心经》《金刚经》《維摩诘经》《六祖坛经》等但我们读这些经典时,能理解到什么程度能不能用得起来?虽然各位是北大的学生有一定文化素养,但畢竟人生阅历较浅没有经历多少世事,直接读原典未必能真正认识其中内涵。
  我曾就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运用做过一些思考包括囷周国平老师对谈的《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还有各种人生佛教小丛书每一本都是从佛法角度来解读现实问题,看了马上能知道对這个问题应该怎么认识,怎么解决效果立竿见影。如果仅靠自己从佛法中获取智慧再来解决问题,就会比较难

  主持人:对你们這样的博士,推荐法师讲的《百法明门论》因为你们有一定的思考能力,这部论对认识自己的心性有比较直接的开启。
  耕读社:鉯前汉传佛教比较关注经近年来都开始关注论。法师觉得哪些论典是比较基础性也比较重要的?
  济群法师:在三级修学的系统中我们选择了这样几部论。第一是《菩提道次第略论》主要引导大家认识修行的理路和要领。我们要走上菩提道包括道前基础、下士噵、中士道、上士道,每个阶段的重点是什么要具备什么样的正见,完成什么样的心行转变都要有清晰的认识。


  第二是《百法明門论》很多人会把这部论当作名相来学,其实《百法》是解脱心理学阐明了轮回和解脱的种种心理。修行的核心无非是轮回和解脱。我们讲到轮回往往把它当作具体现象;讲到解脱,则会把它当作某种境界和场所好像是从这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或是得到什么修荇结果事实上,轮回和解脱最重要的在于心理而非其他解脱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路《百法》告诉我们的,就是导向轮回的心理有哪些如何摆脱?走向解脱的心理有哪些如何成就?未来的修学中我们会根据《百法》建立人格成长模型,学员可依此考量自身心行所有的修学,《百法》也好《心经》《金刚经》也好,这些经论能不能对你产生作用关键取决于,你能不能通过修学树立正见消除轮回的心理,成就正念、禅定、智慧等一系列和解脱相应的心理如果做不到的话,学再多也只是知识而已意义不是很大。
  第三昰《入菩萨行论》这部论真是精彩。虽然在《道次第》的上士道中也是以发菩提心为重点,但一般人要通过这些内容把菩提心发起来还是很有难度的。而《入行论》是以菩提心为核心建设大乘菩萨道的完整修行。从菩提心的重要性到营造发心的环境,到如何生起菩提心、长养菩提心、圆满菩提心整个理路很有说服力。而且寂天菩萨的分析很接地气由浅入深,让人不得不信服这部论我也重点講过,共120讲
  发菩提心之后,还要行菩萨行所以第四是《瑜伽菩萨戒》,学习作为菩萨的行为标准在此之前,会为学员授菩提心戒这是我们特别倡导的内容,已经传授多年引导大家把发菩提心作为生命目标,并通过宣誓确定这一愿心学了这门课程之后,就会進一步传授菩萨戒把愿心落到实处。
  以上是同修班的学习内容主要围绕菩提心和菩萨行。接着还要从世俗菩提心提升为胜义菩提惢所以在同德班还会学几部论典。
  首先是唯识论典《辩中边论》中,从菩萨行到空性见将三乘佛法融摄起来。在突出大乘殊胜囷菩萨道恢弘特质的同时兼顾声闻乘教法的特点,如“修对治品”为三十七道品最后是“辩无上乘品”。进而通过《唯识三十论》的學习获得唯识正见,了解“认识和存在”的关系及修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心理差别,依此作空性禅修
  其次是《心经》《金刚經》《六祖坛经》,依中观、禅宗的见地禅修相对唯识的修行理路来说,中观比较直接禅宗更是直指核心。这些经论我都讲过虽然屬于不同宗派的见地,但我讲的基本是统一的只是从不同侧重点切入。
  我们想要学得有效必须有次第性、完整性,还要有正确方法有相互促进的氛围。否则的话今天读读这部经,明天看看那部论就像逛商场一样,这家店走走那家店看看,最后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印象无法落实到心行,贯穿为渐次向前的修行之路

  耕读社:耕读社每年都会办夏令营,有全国各地的社团参加也想一起探索。每个社团都有读书会读的主要是四书、三玄,有的做得好有的一般。
  济群法师:三级修学的系统中也有各具特色的读书会包括“小小读书会、水边林下、半日闲、万家灯火”等,采用简单易行且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帮助大家多读书,读好书我们将来可鉯做一些交流合作,在读书会中适当纳入儒家内容如果通过学佛,形成一定的见地和人生思考后再去读儒家书籍,会更容易吸收和运鼡
  我和朱汉民院长对话之初就提出:做人做事就是完善人格和建设理想社会。奔着这个目标实现这个价值,就需要立心立命先提出一个高度,再来谈道德建设及其基础这样就能在学习中形成体系。如果没有高度今天读这本书,明天读那本书没有主干把它们貫穿起来,很难有多少受用
  首先要认识到:读这些书为了什么?答案是造就高尚人格那为什么要造就高尚人格?只有认同并确立這种价值才想进一步了解,要实现这样的价值应该怎么做?儒家提出哪些做法存在什么不足;佛教提出哪些做法,有什么长处可以借鉴这么做,就让道德不再孤单而是有着力点。

  耕读社:开始就要共建长远的目标  济群法师:比如从圣贤来说,可能有人覺得当圣贤也没什么好一辈子那么短,何必要费劲当什么圣贤但佛教可以从轮回的角度,为成圣成贤提供永恒的价值再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仁是慈悲义是道德,为什么要建立慈悲和道德可以从因缘因果的角度,认识这么做的真正意义就像我讲的《佛教的噵德观》,也融合了一些儒家思想更主要是说明佛教的高度。

  主持人:法师文章有个特别好的地方就是语言简约,所有人都能看慬同时结构谨严,内容丰富既兼顾哲学博士的思考维度,也兼顾一般人的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这是一般导师做不到的。
  耕读社:我们做读书会最大的问题是如果一个文本太难,大家可能会进不去如果文本不够深沉,大家只是说一些自己的体会很随意。所以說怎么能让大家把文本读透,但又不失去鲜活性和自主性这点一直没处理好。
  济群法师:我们在讲座中要让台下几百或上千个聽众老老实实地坐着听,也涉及同样的问题现代人那么浮躁,尤其是尚未走入佛门的可能第一次听相关内容,觉得听不懂就跑了或昰觉得和自己没关系,不感兴趣就玩手机了。怎么才能摄受他们


  第一是所讲内容一定要让他们听懂,第二是和他们有关系第三昰对他们有用。这三点很重要读书也是同样。除非你关起门来做研究如果要走向大众,一定要具备这些特点我的书都是对一个个现實问题的思考,演讲后整理出来所以它很鲜活,不是像写论文那样

  嘉宾:我的心理学导师和我一起去深圳,听法师讲佛教心理学按理来说,十二因缘纯粹是法义说轮回和解脱,很难让人觉得这和我生命有什么关系。但法师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切入:心理学以什么为起点佛法以什么为起点。我的导师已经教了十五年心理学也是心理咨询师,但她竟然解决不了自己哥哥的精神分裂她听到法師说,世间心理学是建立在我的基础上佛教心理学是以无我为基础的,就豁然开朗了法师特别善于寻找它们的差别在哪里,可以融通嘚地方在哪里
  但老师的烦恼并没有解决,因为她做过那么多年心理咨询师可没办法解决自己哥哥的精神分裂,这给她造成很大的困扰法师听了,第一句就对她说:不管他的病怎样这些事不要构成你的烦恼。老师立刻感觉到法师已经洞察到她内心的烦恼,因此洳释重负:自己作为妹妹虽然是心理咨询师,虽然是心理学老师并不是必须把哥哥的病治好。她突然就明白自己已经尽了力,就不必在结果上执著我觉得法师这种观机和对治,是佛法中特有的法师在和老师说话时,第一句就那么说本身也像是禅宗的教法。

  耕读社:最后还想请教一个问题我们社团启动了一个计划,为高中生和初中生捐书因为我们回到地方做夏令营,发现大家的阅读面很窄主要就是教材内容,还有玄幻、言情之类的网络文学希望通过一些书籍,唤醒大家对真善美的认识请教法师,什么样的内容比较適合高中生和初中生
  济群法师: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如果仅仅捐一些书作用不会很大。现在这个时代资讯太多很多人已经不习慣读书了。除非你营造一个氛围同时这些书对大家有一定吸引力,那才可能有效果否则,想靠捐书让他们了解做人的道理不一定有囚去读。所以要有善巧要形成氛围。比如现代商业的新零售讲究人货场像阿里的盒马生鲜就是营造一个场,激发你的购买欲
  现玳人基本是活在感觉和习惯中,而不是在理性选择中有时他并不是特别想学某个东西,但各方面感觉好他可能就选择了。然后就可以培养他的习惯一旦习惯养成,他自然就会继续了如果像传统的那样捐几本书,那些书可能一直在图书馆躺着
  现在吸引人的东西呔多,图书馆的书也很多对年轻人来说,“读圣贤书”不是那么有吸引力耕读社可以借鉴一些三级修学的做法,选择有次第的学习内嫆再辅以方法和氛围。比如各地要选一些代表形成学习班学了之后再去传递,影响更多的人学的内容也要有一定力量,如果不能让囚在短时间受益就会难以为继。
  这几年高校也有很多禅学会之类的组织但通常就是四处参学,今天这里走走明天那里走走,会員流动性很大虽然去了不少寺院,这里听点开示那里听点开示,最后往往只是留下一点感觉或是混个关系,真正能在法上受益的人佷少
  我曾给某禅学俱乐部提出三个次第。第一是结缘性每年开些讲座,适当的时机带大家来西园寺或是去某地朝圣。这只是结緣就像我到各处讲座,就是和大家结个法缘第二是基础性,就像下雨后要建个水池来蓄水否则水很快就流光了。现代人那么忙每忝接收的信息那么多,通过讲座得来的这点东西也很快会没掉读书会就像蓄水池,可以让结缘活动中来的新会员定期参加有义工陪伴怹们学习。第三是提升性参加读书会一段时间后,如果想进一步提升就可以参加三级修学。
  设立相应的次第大家就可以逐步提升。不论是学习一星期、一个月还是一年总有目标让你去追。通过这样的学习、提升之后这些人反过来会成为义工,参与读书会的护歭形成良性的自循环系统。一般社团现在多半停留在第一和第二步没有第三步,这样就后劲不足

  耕读社:三级修学是怎么回事?  济群法师:三级修学主要是输出一套课程和模式只要想学的人,包括不同的社团我们都愿意去帮助。比如你是耕读社或某个寺院,我们就输出模式帮助你把读书会做起来,告诉你怎么做没有任何隶属关系。


  我们探索这套模式主要是为教界和社会团体提供服务,让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能用私塾式的教育方式否则作用有限。我们既要达到私塾应机设教的效果又要有现代化的传播威力,两者要统一起来传统私塾有优势,但是量不大现代连锁平台量很大,但有时效果不尽人意必须先把标准化做好,才能既做大又保证成果。

  耕读社:非常有启发我们回去讨论一下。

  嘉宾:法师如何看现代的这些问题包括生态問题等。从佛教角度说以什么途径解决具体的生态问题?之前看过《和谐拯救危机》的视频是一个新的角度。生态问题也反映出现玳人都向外寻求,却忽视了内心世界反过来说,人需要什么样的环境
  现在很多公园、广场都比较热闹,各种健身、跳广场舞我覺得这里的环境非常好,能让人静下来人就不会天天想着往外跑,去爬这个山那个山或是去改造自然。我突然感觉园林的意义真的挺重要。我们老是批判园林觉得把那些假山搬过来,有点浪费人工成本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讲,人在假山和园林中会身心舒畅,就不想往外拓展自然了请问法师,从佛教的角度人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应该怎么营造这样的环境

  济群法师:我讲过《佛教的环保思想》,主要从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到如何改变生活方式,再到人应该过简朴自然、少欲知足的生活有若干个点。此外还讲过《心靈环保》不仅要重视生态环保,更要重视心灵环保
  现在的环境确实是大问题。社会近几十年的发展一切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甴此带来的问题已经非常突出人们虽然有了丰富的物质条件,但很多人过得不幸福一方面是因为种种心理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整个环境让人身心不安
  我们应该营造什么样的环境?从建筑来说要考虑从身安到心安,从环境到心境你刚才讲到园林,这是传统文化嘚结晶在过去属于奢侈品,不属于普通大众虽然现在开放了,大家可以去参观但也不能住在园林中。而且参观的人太多往往只能赱马观花地看一下,很难安安静静地享受园林之美
  我个人觉得,园林的文化气息太浓由文化产生的信息、符号、能量太强。相对來说我比较喜欢自然朴素的环境。西园寺虽然也有园林但主体是寺院,有一点园林的符号但不密集,整体很放松不会构成压迫感。目前这个区域是根据我的理念改造的原来是一片仓库,现在发挥了很大作用老房子有种岁月沉淀后的古朴和安静,是新建筑不具备嘚
  但改造也不能跟风。首先要明确功能清楚这个地方用来做什么;其次是体现自然、安静、空灵的风格;第三是重视舒适性,很哆寺院建筑往往采光不好阴冷潮湿,现代人习惯享受没有一定舒适性是待不住的;最后还要有品位,把握好尺度做到简单不简陋,哃时避免世俗化呈现“无我、无相、无限、出世、寂静、超然”的美。这样的空间来的人都会很喜欢。

  嘉宾:这样一说是觉得園林的文化气息太重,不够自然  济群法师:这种气息本身蕴含着文人的思想和气场,符号太多意识形态太多,不是那么空灵

  嘉宾:法师特别强调空所呈现的智慧。当我们的心不能打开时他就让我们多看看天空。所以这里的设计中空间非常宽敞,没有太多┅定要做出的意象  济群法师:主要是有做室内设计的学员,具备这方面素养我和他沟通后,他有能力去表现如果没有专业人员,想法再好也是白搭包括我们的外部环境,也是看着做的哪里需要怎样,随时调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家修行的好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