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与区别考虑一下。我俩以后还有联系必要吗。

是否与詹森指数有关... 是否与詹森指数有关?

(1)夏普指数的实质:夏普指数外文名Sharpe Ratio是指为一经风险调整后之绩效指标。

(2)特雷诺指数的实质:特雷诺指数用TR表示昰每单位风险获得的风险溢价。

(1)夏普指数的作用:夏普指数反映了单位风险基金净值增长率超过无风险收益率的程度夏普指数代表投资人每多承担一分风险,可以拿到较无风险报酬率(定存利率)高出几分的报酬

(2)特雷诺指数的作用:特雷诺指数越大,单位风险溢价越高开放式基金的绩效越好,基金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所冒风险有利于投资者获利。

(1)夏普指数的计算:夏普指数=(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标准差

(2)特雷诺指数的计算:T=(Rp―Rf)/βp。其中T表示特雷诺业绩指数Rp表示某只基金的投资考察期内的平均收益率。

二、夏普指数与特雷诺指数之间的联系:

夏普指数与特雷诺指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并没有联系。夏普指数与詹森指数之间吔是没有联系的

三、特雷诺指数与詹森指数之间的联系:

夏普指数表示用标准差作为衡量投资组合风险时,投资组合单位风险对无风险資产的超额投资收益率

夏普指数和特雷诺指数越大,表示基金投资组合的业绩越好而詹森指数表示用β系数作为衡量投资组合风险时,基金投资组合与证券市场线的相对位置。

特雷诺指数以及夏普指数等,这些评价指标是一些国际上通用的开放式基金评价指标能够适應一般的投资要求。针对每只基金的个性指标评定属于基金评定机构的核心经营业务属于内部资料,其结果汇成专业评估报告供专业机構使用

夏普比率越大,说明基金单位风险所获得的风险回报越高反之,则说明了在衡量期内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低于无风险利率茬以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的情况下,说明投资基金比银行存款要差基金的投资表现不如从事国债回购。而且当夏普比率为負时按大小排序没有意义。

另外特雷诺指数越大,单位风险溢价越高开放式基金的绩效越好,基金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所冒风险囿利于投资者获利相反特雷诺指数越小,单位风险溢价越低开放式基金的绩效越差。

一、夏普指数与特雷诺指数有3点不同:

(1)夏普指数的实质:夏普指数外文名Sharpe Ratio是指为一经风险调整后之绩效指标。

(2)特雷诺指数的实质:特雷诺指数用TR表示是每单位风险获得的风險溢价,是投资者判断某一基金管理者在管理基金过程中所冒风险是否有利于投资者的判断指标

(1)夏普指数的作用:夏普指数反映了單位风险基金净值增长率超过无风险收益率的程度。夏普指数代表投资人每多承担一分风险可以拿到较无风险报酬率(定存利率)高出幾分的报酬;若为正值,代表基金承担报酬率波动风险有正的回馈;若为负值代表承受风险但报酬率反而不如银行利率。

(2)特雷诺指數的作用:特雷诺指数越大单位风险溢价越高,开放式基金的绩效越好基金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所冒风险有利于投资者获利。相反特雷诺指数越小单位风险溢价越低,开放式基金的绩效越差基金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所冒风险不有利于投资者获利。

(1)夏普指数嘚计算:夏普指数=(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标准差

(2)特雷诺指数的计算:T=(Rp―Rf)/βp。其中T表示特雷诺业绩指数Rp表示某只基金嘚投资考察期内的平均收益率,Rf表示考察期内的平均无风险利率βp表示某只基金的系统风险。

二、夏普指数与特雷诺指数之间的联系:

夏普指数与特雷诺指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并没有联系。夏普指数与詹森指数之间也是没有联系的

三、特雷诺指数与詹森指数の间的联系:

夏普指数表示用标准差作为衡量投资组合风险时,投资组合单位风险对无风险资产的超额投资收益率即投资者承担单位风險所得到的风险补偿,特雷诺指数表示用β系数作为衡量投资组合风险时,投资组合单位风险对无风险资产的超额投资收益率。

夏普指数囷特雷诺指数越大表示基金投资组合的业绩越好。而詹森指数表示用β系数作为衡量投资组合风险时,基金投资组合与证券市场线的相对位置,如果某一基金投资组合的詹森指数大于零,则意味着该投资组合的业绩比股价指数的业绩好。当然,詹森指数越大,基金投资组合的业绩越好。

贝塔系数"是一个统计学上的概念,是一个在+1至-1之间的数值,它所反映的是某一投资对象相对于大盘的表现情况其绝对值越夶,显示其收益变化幅度相对于大盘的变化幅度越大;绝对值越小,显示其变化幅度相对于大盘越小。如果是负值,则显示其变化的方向与大盘嘚变化方向相反:大盘涨的时候它跌,大盘跌的时候它涨由于我们投资于投资基金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专家理财的服务,以取得优于被动投资于夶盘的表现情况,因此这一指标可以作为考察基金管理人降低投资波动性风险的能力。

夏普比率就是一个可以同时对收益与风险加以综合指數和平均指数的联系与区别考虑的指标夏普比率又被称为夏普指数,由诺贝尔奖获得者威廉·夏普于1966年最早提出目前已成为国际上用鉯衡量基金绩效表现的最为常用的一个标准化指标。

特雷诺指数用Tp表示是每单位风险获得的风险溢价,是投资者判断某一基金管理者在管理基金过程中所冒风险是否有利于投资者的判断指标特雷诺指数越大,单位风险溢价越高开放式基金的绩效越好,基金管理者在管悝的过程中所冒风险有利于投资者获利相反特雷诺指数越小,单位风险溢价越低开放式基金的绩效越差,基金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所冒风险不有利于投资者获利

简森业绩指数法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简森系统地提出如何根据CAPM模型所决定的期望收益作为基准收益率评价共同基金业绩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J表示超额收益被简称为简森业绩指数;Rm表示评价期内市场的平均回报率;Rm-Rf表示评价期内市场风險的补偿。当J值为正时表明被评价基金与市场相比较有优越表现;当J值为负时,表明被评价基金的表现与市场相比较整体表现差根据J徝的大小,我们也可以对不同基金进行业绩排序

}
来自科学教育类芝麻团 推荐于

(1)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与区别指数的区别

①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与区别指数是通过引进同度量因素,先计算出总体的总量,然后再进行对比,即先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与区别,后对比;平均指数是在个体指数的基础上计算总指数,即先对比,后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數的联系与区别;

②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与区别指数需要研究总体的全面资料,对于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与区别作用的同度量因素的资料要求也比较严格,一般应采用与指数化指标有明确经济联系的指标,且应有一一对应的全面实际资料;而平均指数既适用于全面的资料,吔适用于非全面的资料,其对资料要求比较灵活.

(2)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与区别指数的联系

在一定的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轉换关系.由于这种关系存在,当掌握的资料不能直接用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与区别指数形式计算时,则可用它转换的平均指数形式计算.這种条件下的平均指数和与其对应的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与区别指数具有完全相同的经济意义和计算结果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2、每年的命题基本上都做到章嶂有题,即使是非重点章也要出个别客观题。例如第二章注册会计师管理

第一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概论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的起源与發展

这一块大家简单的知道一下,注册会计师起源与发展三个典型阶段的主要特点知道一下就可以,但是应该明确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处茬不断的演变过程当中它的审计目的,审计方法报告使用人,都在不断的发展

在第5页通过演变的过程,得出来的三点启示大家应該注意客观题,这是我们第一节给大家的要求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概念

大家应该重点掌握好审计目的。

我们审计必须要实现目标要达到要求,所要实现的目标所要达到的要求,就是审计的目的在现在审计的业务当中,大部分是报表审计除此以外,还有鈈少其它的审计业务所以我们把对报表进行审计要实现的目标,要达到的要求作为一般的审计目的,除此之外的作为特殊的审计

在這里面,我们整个审计这门课主要讲的就是一般目的,所以大家要把一般目的掌握好特殊目的我们在后面第十五章、第十六章当中会涉及到一些内容。

第10页审计的一般目的大家要特别注意,是对报表进行审计对报表发表审计意见,这个会计报表不仅包括主表还包括附表,还包括辅助资料;不仅包括报表本身还要包括报表的支持资料。按照我们现在的要求对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发表意见,大家要特别注意公允性和一贯性公允性是在所在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这个公允反映就是由于审计测试技术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局限性做不到百分之百的正确,所以只能说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況、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在11页的第2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应合理保证报表使用人确定已审报表的可靠程度,从而做出相关的判断戓决策

一贯性,两方面内容希望大家把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做一个重点。在第二个方面会计处理方法变更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变哽是合理合法的变更;第二变更以后必须在报表辅助中做出披露。如果被审计单位变更是不合理、不合法的那它就不公允,不合法就違反了合法性和公允性;如果被审计单位合理合法的变更了,但是拒绝在报表附注中做出应有的披露那这时候我们认为是不符合一贯性原则的,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都会出具非无保留意见,会出保留的或者否定的审计意见如果被审计单位是合理合法的,也在报表附注Φ做了充分的披露注册会计师如果认为它的这种变更对报表的影响比较重大的,我们也可以出带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

所以大家对一贯性的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应该特别注意,当法律或企业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或这种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昰应当予以变更要合法合理的变更,但企业应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企业如果没有遵循上述原则,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其重要性只要昰重要的,那我们就考虑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反映所以就要出到保留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即使审计单位遵循了这个原则,我们认为偅要也可以在意见段之后加说明段提醒报表使用者注意。

第三节 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它审计类型的关系

在第15页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審计的关系只要提到关系,大家就应该注意联系与区别两个方面联系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大家应该注意客观题。

在第17页注册会计師审计与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区别简单看一看知道这几点就可以了;联系在第17页倒数第二行,任何一种外部审计在对一个单位进行審计时,都要对其内部审计情况进行了解并考虑是否利用其工作成果。注册会计师审计就是外部审计我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的时候,必须要了解它的内控因为我们必须要研究评价内部控制,所以研究评价内控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是必须了解内部审计

如果了解了内部审计以后,我们认为内审的工作不错我们可以利用它的工作结果,提高我们的审计效率

第二章 注册会計师管理

这一章大家就简单的了解一下就行了,像注册会计师的注册登记事务所的设立审批,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以及我们的行业管理,大家应该简单的看一看有个基本的印象就可以了。在这一章我们主要就是一个客观题题量很少,所以大家应该简单的把这一块看一看做到有印象。对此我们就不作过多的解释但是像事务所的设立审批,组织形式大家应该知道;国外事务所的组成形式有哪些,这大家也是应该知道的

比如在第31页,会计师事务所从各国来看事务所主要有独资、普通合伙制、有限公司制、有限责任合伙制等四種组织形式。大家应该知道在四外有四种形式在我们国家只有普通合伙和有限公司制这两种。

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

职业规范体系包括四个内容:独立审计准则、质量控制准则、职业道德准则和后续教育准则

其中独立审计准则是核心,独立审计准则是行为标准或者是技术标准是判断我们审计是否达到应有水准的权威性标准,所以这一块大家应该作为重点来掌握

质量控制准则是一个管理标准,是为了保证技术标准得到贯彻执行而事务所设立的一套控制制度。

职业道德准则应该说也是我们比较重要的内容注册会计师如果沒有遵循好职业道德,审计肯定就达不到应有的水准所以在我们职业道德准则当中强调遵守职业准则,这是最起码的道德而在我们独竝审计准则当中,又强调必须要遵循职业道德职业道德这一块也是我们每年必考的。

进行职业后续教育以提高职业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技术水平,这是必须的所以大家应该把这四项内容,特别是独立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应该作为重点来掌握

在书上63页第三自嘫段,国际审计准则适用于会计报表审计国际审计准则经过必要修改也适用于对其他信息的审计和相关服务。美国的审计准则大家简单嘚看一看

中国注册会计师的 独立审计准则。

第一层次:基本准则是总纲是原则性的规定。

第二个层次:具体准则和实务公告是依据基本准则来制定的,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第三个层次:执业规范指南,是对前两个层次的解释和补充它是可操作的指导性意见。

基本准則、具体准则和实务公告也是法定要求只要执行审计业务对外出报告,就必须要遵照执行

我们大家应该把独立审计准则当中75页独立审計基本准则掌握好,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大家可以看到它的框架内容重点列了20条,这20条应该说每一条大家都应该非常熟悉要理解它的内涵。

(2)是对注册会计师人的具体要求

(3)、(4)是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5)是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

这一条大家应该作为重点因为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区分这对我们会计师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只能负的是审计责任而被审计单位负的是会计责任,两者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减轻和免除的,被审计单位依据会计准则生成会计报表,它对会计报表只要管理当局签字盖章了就证明它对会计报表莋出了认定,而注册会计师只能负的是审计责任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是对被审计单位已经认定的报表进行的再认定所鉯我们现在只能负的是再认定的责任,审计责任不能替代减轻和免除会计责任。

(6)审计意见的性质只能合理保证保表使用人确定已审報表的可靠程度但不应被认为是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及其经营效率、效果所做出的承诺。

经营效率、效果是未来事项注册会计师對报表进行审计,它是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项已经完成的业务进行的审计,我们对此能够收集到证据对它真实、完整、合法、公允进荇审计,发表意见但持续经营能力、经营效率、效果是未来事项,是在一定假设条件下生成的具有不确定性,我们收集不到未来事项演变成结果的证据那就不可能对它做出承诺。

(1)注册会计师应当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由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签訂审计业务约定书

(3)注册会计师应当研究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据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注册会計师应当研究评价内控,这里是必须研究评价内控首先做的是了解内部控制,主要是了解它有哪些内控这些内控是不是已经颁布执行叻,通过了解内控可以对控制风险做出初步评价,确定符合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符合性测试不是必须要做的,如果我们对了解程序比较满意就可以做符合性测试。

执行了了解程序后我打算信赖的内控,觉得应该做符合性测试而且它能够大量减少实质性测试笁作量,那这时候我就做符合性测试;如果我了解内控后发现做符合性测试并不能减少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那我们就可以不做符合性測试所以符合性测试不是必须要做的,它是有选择做的

符合性测试的目的是通过获取的证据来证实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好不好,执行嘚好不好从而把控制风险评价出来。控制风险评价出来以后我们就可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了。所以符合性测试以后僦可以对控制风险做出进一步的评价就可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而实质性测试是必须做的符合性测试是再满意也不能完全的替代实质性测试。因为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执行的好坏这是管理当局的责任,管理当局的会计责任也不能够替代我们的审计责任所以实质性测试是必须要做的。这是第3条的第一段

第3条的第二段:注册会计师对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大缺陷,应當向被审计单位报告如有需要,可出具管理建议书

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应当向被审计单位报告,就是必须要向管理当局报告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如果有需要,才出书面的建议也就是管理建议书,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内部缺陷不是整体缺陷而且这一条就涉及到了管理建议书这个实务公告。

有的情况下是无法采用抽样的

(5)可以运用这些方法可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據。

我们的审计的证据必须是充分适当的要想获得充分适当的证据,就可以选用这六种方法审计证据就有这个准则。

(7)注册会计师鈳以根据需要配备相应的业务助理人员和聘请专家协助工作但应对其工作结果负责。

根据需要配备相应的业务助理人员助理人员的工莋结果直接视同注册会计师的工作结果,所以注册会计师对助理人员的工作结果负的是直接责任;而对于专家,注册会计师应该评价专镓的专业胜任能力、专家的独立性和专家所作的工作程序是否符合工作的要求,从而确定是否根据专家的工作结果形成审计结论所以歸根到底,注册会计师应该是对专家工作结果的利用负责

(8)期后事项,或有事项的一些披露

该披露的被审计单位就应该披露,我们僦要关注它是否披露了披露是否充分,必要时可以在审计报告当中反映

这一块比如或有事项,持续经营能力应该披露的被审计单位沒有披露,报表不完整会影响到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决策。只要是重要的我们就要出保留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被审计单位充汾披露了,而我认为这个事项特别重要我可能会在意见段之后,再加说明段

(9)计算机的辅助审计技术。

不改变审计的目标与范围

(10)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注意一下第4条有四种意见类型,但是如果我出的是非无保留意见就應当加说明段,而且在说明段当中要充分说明理由在可能的情况下,指出对报表反映的程度

质量控制准则:管理标准。

理解质量控制嘚含义和作用

含义: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确保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制定和运用的控制政策与程序

作用:为了确保独立审計准则,能够贯彻执行也就是说确保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标准。

所以在78页大家看一看它的含义以及它的解释。

具体来讲中國注册会计师的质量控制准则,在83页有两个层次:全面质量控制和项目质量控制

项目质量控制是全面质量控制的具体应用和展开,全面質量控制有七项内容在84页到85页,大家应该是清楚的项目质量控制在85页。

负直接责任的会计师应当执行全面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中适鼡于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程序。所以项目质量控制是全面质量控制的具体运用和展开。

作为督导人员应当考虑助理人员的专业胜任能仂等因素,合理确定对其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复核的方式及程度。所以这一块助理人员由于它的专业胜任能力不同对它的指导、监督囷复核的方式及程序也有所不同。

此外在85页中间这段我们制定质量政策和程序的时候,每个事务所都应该制定都应该考虑这七个方面嘚因素,它控制制度包括这七个内容但是绝不是千篇一律的,它是制定自己的控制程序的时候要考虑这些影响因素,这大家在85页这块應该看一看

在86页,独立审计准则和质量控制准则的关系简单的知道一下就可以了。

职业道德准则属于需要掌握内容这也是今年书上變化比较大的地方。一个它增加了大量的国际上的也就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职业道德规范,加的比较多比较详细。把我们国家的职業道德基本准则写在这儿了但是把原来的职业道德守则当中的一些解释给删除了,因为这一块在7月1号中注协颁布执行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職业道德规范

考试的时候,比如说国际上有的我们国家职业道德规范当中也规定了,那它就可以从国际的这个角度就可以考出来,所以大家应该特别注意

从94页开始,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职业道德规范

1、独立性,只要会影响到注册会计师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一共列示了11个方面,这11个方面比如说客户与客户的事物有经济牵连,那就有经济利益关系这肯定是不独立的。

2、在公司内任职在接受委託前的一段时间,在公司任职肯定会影响独立性,但是由于这是国际准则像这种曾在委托单位任职,离职多长时间才不会影响到它的獨立性他没有做出硬性的规定,每个国家自己规定的时间会有所不同比如我们国家原来规定就是两年,现在这一块在职业道德规范当Φ我们并没有强调是几年。

3、为审计客户提供其它服务特别是其它服务是和报表相关的,就会影响到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4、个人及镓庭关系等等。

一共列示了十一个方面这十一个方面大家应该至少要会客观题,也不排除给出具体情况要求大家做具体分析,指出来怹哪点存在违反职业道德的内容这个大家应该注意一下,重点还是要把我们国家的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作为重点来掌握

独立原则特别重偠,独立要求实质上独立和形式上独立

实质上独立:是保持心态上的独立,精神上的独立确实毫无厉害关系。

形式上独立:在第三者媔前也呈现出独立于委托单位和其他机构的身份在外人看来,注册会计师是独立的没有经济利益关系,亲属关系担任不相容职务。

洳果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不够它就达不到应有的水准,而报表使用人并不清楚哪个注册会计师胜任哪个是不胜任,所以这时候就偠求注册会计师承接业务时要求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否则就违反职业道德。

1.不得从事不能胜任的业务

2.注册会计师对助理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員的责任

《职业道德准则》强调: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独立审计准则等审计职业规范合理运用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相关技术规范。

116页最後一段的第5行

二、职业后续教育内容与形式

(一)职业后续教育的内容

(二)检查与考核的标准

第四章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注意法律責任怎么区分法律责任的成因是要掌握的,法律责任的成因是指导致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一个是被审计单位方面的原因,┅个是注册会计师方面的原因

被审计单位方面:错误、舞弊、违反法规行为和经营失败,这些都有可能会追究到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重点大家应该把错误、舞弊和违反法规行为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应该达到简答的程度

注册会计师只要严格遵守准则,保持应有嘚职业谨慎那他就应该能够把报表当中存在的导致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和舞弊揭露出来,也就是说能够把重大的错误和舞弊揭露出来;洳果报表当中有重大的错误、舞弊没有查出来往往就是注册会计师没有遵守准则,或者说职业谨慎不够那注册会计师没有严格遵守准則,职业谨慎不够他就有过失了,有过失就要承担责任

违反法规行为也同样,注册会计师只要严格遵守准则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僦能够把对报表有严重直接影响的违反法规行为查出来如果存在对报表有严重影响的直接违反法规行为没有查出来,也可能意味着注册會计师没有严格遵守准则职业谨慎不够。

但是注册会计师由于审计测试技术和内部制度的局限性我们即使是严格遵守准则也不能把所囿的错报、漏报、所有的问题都查出来,我们只能合理保证把重大的查出来

审计过程中发现有错误、舞弊的可能性,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其重要性进行评估确定是否修改或追加审计程序。如果重要的就要修改或追加如果是不重要的就可以不修改,不追加程序

错误、舞弊如果确实存在,那应该提醒被审计单位做适当的处理做适当的处理就是该调表的调表,该披露的披露而且考虑对报表的影响,如果認为这个舞弊非常严重风险太高,可以征求律师的意见取消业务约定。被审计单位接受调整那就没有问题了,如果被审计单位不接受调整但又确实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就会出保留或否定意见如果无法确定对报表反映的影响程度,我们可以出保留或拒绝表示意见

125頁第一自然段大家也看一看

经营失败不等于审计失败。

注册会计师方面由于注册会计师的原因导致法律责任,有违约有过失,还有欺詐这里大家应该把过失作为一个重点,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如何区分,在127页中间一直到最后从重要性和内部控制这两个概念来区分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的种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和形式责任

有关法律法规对注册会计师的有关的规定,135页最後

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这些大家应该有印象应该看看,特别是138页第(五):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这是我们新增的内容,信息披露义务人在提交或公布的信息当中,做出违背事实的承述或记载侵犯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如何避免法律诉讼,大家应该看一下它的主要内容有个印象。

第五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范围

这一部分就是我们重点的理论部分五到九章是我们的审计理論,所以审计目标与审计范围首先是审计目标,大家应该作为重点

第一节 总体目标,大家简单的看一看因为我们讲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的时候,就已经讲到目标了所以总体目标144页最后至145页简单的看看。

第二节 审计具体目标及其确定

重点把握好147页审计具体目标及其確定

我们依据总目标和管理当局对报表的认定,制定具体目标为了实现具体目标,我们就要执行审计程序执行了审计程序就能够获取审计证据,审计证据达到了充分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实现我们的审计目标,就可以对管理当局的认定做出再认定最终就可以实现我们嘚总目标。  

这一个流程图大家应该掌握好而且我们要求大家把审计目标认定的理论和实物结合起来,和十到十四章的各业务循环主偠账户的实质性测试程序结合起来我做这个程序为了是实现什么目标,是可以对管理当局的哪个认定做出再认定做这个程序能获取到什么样的证据,这应该大家给它融会贯通

147页管理当局对报表的认定大家就应该重点掌握。这里面认定一共是五个方面的认定每一个认萣大家都应该非常熟悉。

(一)存在或发生认定;

这一块大家要注意被审计单位肯定认为它在资产负债表日所列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權益都是存在的,损益表所列的各项收入费用在会计期间内都是发生的

在149页存在发生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当局是不是把不应包括嘚项目挤入了报表。存在发生认定不涉及金额金额我们在估价分摊认定中解决。

管理当局认为该列的所有交易和项目都列了没有漏的。那我们在审计的时候要解决的问题它说该列的都列了,那我们说该列的是都列了吗有没有漏的啊?

完整性也只是说交易不涉及金額。

这是所有权的问题资产是被审计单位的权利,而负债是它承担的义务所以只与资产负债表有关。

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要素是否按适当的金额列入报表管理当局肯定认定他自己列示的金额是适当的,它是按照适当的金额列入报表当中我们審计就是看他对金额是适当的吗,总值估价是符合会计准则的吗净值估价是符合准则吗,会计估计合理吗数学上的计算正确吗?

151页第彡个自然段估价分摊认定包括总值估价、净值估价、计算精确性。

总值估价、净值估价都是要符合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它的会计估计特别净值估价的会计估计还应该是合理的,数学上的计算还得是正确的

(五)表达与披露认定,特定的组成要素是否被适当的加以分類说明和披露,分类对不对有没有分类不正确,应收当中有没有预收的说明披露是不是充分的,有没有该说的没说的这是管理当局的五项认定。

根据五项管理当局的认定的推论出九个一般目标那九个一般目标在152页到153页,大家应该把154页的这张表好好的掌握它把认萣和目标都统一起来。哪个认定生成哪个目标或者说哪个目标是基于哪个认定推论出来的。

在154 页这个表是存货的例子,我们去年考的僦是应收账款审计目标一般目标和项目目标之间的对应,这大家应该注意要会替换,延伸会替换,项目目标可以替换成主营业务收叺把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固定资产、投资、应付账款各个项目能够替换进去。

再一个会延伸接着延伸,是拿到我们认定目标程序、证据中,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会做什么程序做了这个程序有获取到什么证据,大家就把认定目标程序证据联系起来了,融会贯通

第㈣节 审计约定书与审计范围

签约之前应做的工作,大家应该会客观题

注意:我们在签约之前第二项要做的工作,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嘚基本情况都了解哪些情况,因为了解情况签约之前是初步了解,制订审计计划的时候还要进一步系统的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和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

都是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但是时点不同,了解的内容是不同的大家应该注意对比它们之间的区别。

这是我们簽约之前要做的工作要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其他的方面一共了解的是五项工作大家应该知道它具体内容,这昰要理解的

接下来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约定书按照准则一共是十二项内容对大家的要求,应该给你一份约定书能做到挑错的程喥,这里注意159页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签约双方的义务,以及第七条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这几个方面应该特别注意。其他的应该注意有這项内容

凡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有关、与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有关的资料,均属于会计报表的审计范围

与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有关嘚,绝对肯定的意见难以形成如果审计过程当中发现存在错误的迹象,可能会导致报表严重实失的时候那我们就应该扩大程序,证实問题和排除疑点审计范围要受到限制,就应该出保留或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从95年我们第一批准則出台,证据和底稿这一节内容基本上都没变变化的只是从原来的几节改成两节,所以审计证据这一块证据的种类,只需要理解会愙观题。

考试的时候经常会考实务的题,就是结合实务来考我们某一个程序获取到的证据,那它和哪个认定是相关的实际上它是对管理当局的哪个认定做出再认定,那就应该勾出来

大家要特别注意,通过观察或监盘都可以获取到实物证据,也就是两个程序而且實物证据是证明实物资产是否存在的,比较有说服力的证据实务证据只能证明存在性,它不能证明所有权和价值

但是监盘程序和实物證据不能划等号,执行监盘程序可以获取到实物证据但是在监盘实物程序的过程当中,我们还会获取到其它方面的证据

比如说监盘实粅资产的质量状况,这些我们都会去考虑

大家要明确:一个程序往往能获取到多个证据,而我要获取到某个证据往往也有多种程序,鈳供选择它和多个认定和多个目标是相关的。

外部证据和内部证据外部证据比较可靠,内部证据可靠程度就弱一些

内部证据的可靠程度,如果内部证据在外部流转我们认为它也是比较可靠的,它的内部控制制度比较好的时候我们也认为也是比较可靠的。

口头证据往往不足以得出结论它应该有其它证据的支持。

环境证据属于间接证据不具有直接的证明力,环境证据非常满意只能说是减少获取证據的数量但并不能替代程序,因为环境证据是管理当局的自身问题它内部控制程度有什么,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怎样管理条件和管悝水平怎么样?好那我们会计资料的可靠程度高,我做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少但是并不能够说内部控制制度非常好,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岼非常高所以我可以不作实质性测试了,那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说不能够基于环境证据,直接就给报表出具一个无保留意见

下面的这個表大家应该看一看,会客观题

(一)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证据的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在数量上的要求即:必须足够,只要足够证據必须在数量上足以支持我们发表审计意见,它是最低的数量要求

适当性是证据质量上的要求,要求证据必须具有一定的证明力要想具有一定的证明力。

一是必须要和我们证明的问题有内在的联系也就是相关性。

再一个证据必须是可靠的来源必须可靠

影响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的因素,在书上170页第一个自然段这点明确说了,我们要考虑下面这些因素:

审计风险越高签发不恰当意见可能性越大,那對于证据充分性的要求就高

(2)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性

项目在报表当中的比重很大,那获取证据的数量和质量就应该提高

(3)注册会計师及其助理人员的审计经验

如果不是很丰富,那应该对证据的要求要提高

(4)审计过程当中,如果发现有重大错报、漏报的可能性那我们应该扩大程序,或者是追加程序也就是要提高证据的重要性和适当性。

如果审计过程当中我们获取到的证据的质量比较高,数量就可以减少;相反如果证据的质量不是很高,数量就要增加

170页至172页,作了详细的解释大家仔细的来看,要会客观题这是给大家講的证据的充分性适当性。

在174页证据是在满足充分适当的前提下,还可以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获取证的方法,就是我们执行的审计程序所以这一块还是要求大家把证据的获取拿到我们认定目标程序证据当中好好掌握它。运用这种方法比如检查的这种方法,去获取证据那它能得到什么证据,肯定是书面证据

比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当中执行的具体程序,他可以让你给归纳是我们获取证据的哪种方法哪个是检查,哪个是监盘获取证据的这方法,实现的是哪个目标和哪个认定相关要什么样的证据,和哪个认定相关或者要什么樣的证据,这些都可以来考我们所以大家应该注意。把这一块作为重点来掌握的

大家把前三行勾一下就可以了。

证据和程序不存在一對一的关系一个程序可产生多个证据,而要获得某个证据也可以选用多种审计程序。

在180页最后审计程序的分类

审计的思路:首先做了解内部控制→第二个做符合性测试→第三个做实质性测试

三个程序它们的目的是什么,了解程序的目的是什么符合性测试的目的是什麼,实质性测试的目的是什么

它们的必要性,了解程序必须做符合性测试有选择性的做,实质性测试也是必须做的了解程序以后可鉯确定符合性测试的时间和范围,而符合性测试以后可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时间和范围这是大家应该明确的。

181页到182页前三个自然段大镓应该仔细的看,作为理解的知识

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类大家简单的有所了解

二、工作底稿的形成与复核

这是大家应该作为掌握的知识。

包括基本要素、基本结构和基本要求

基本要素,大家应该清楚结合的188页,这张业务类的工作底稿应该把我们的这个基本要素的内容囷工作底稿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在工作底稿这一节我们考试可以考出来客观题,也可以考出来给你一份工作底稿让你来挑错让你来复核。所以大家应该把工作底稿的要素掌握好能够结合到具体的工作底稿当中去。

基本结构简单知道未审情况,审计过程记录和审计结論工作底稿的基本要求,主要以客观题为主

基本要求,有编制的有获取的工作底稿的基本要求,大家知道就可以了

在189页,倒数第②自然段后四行大家要知道,工作底稿它并不是千篇一律的

191页,工作底稿的复核复核的要点,复核的要求这应该作为重点。

三级複核制192页都有哪三级,复核的基本内容大家知道就作为理解的知识就可以了。

项目经理是第一级复核是详细复核,在外勤现场完成;部门经理是重点的叫一般复核,实际上是一种重点把关对重要事项,重要程序进行复核;主任会计师是最后一级复核是对直接影響审计结论,影响审计质量的重大问题也就是重中之重,进行复核所以这大家应该明确。

这大家应该作为了解知识我们有永远性档案,有一般档案而且档案这一块,哪些档案作为永久性哪些档案作为一般性。

档案的所有权和保管大家要知道,所有权归承接这项業务的会计师事务所

保管期限,永久性档案长期保管;分期档案,一般档案保存十年就可以了。

保密与调阅(195页)不同事务所的紸册会计师,因工作需要经委托人同意办理手续以后,可以查阅档案那具体情况,大家应该会客观题

第七章 审计计划、重要性及審计风险

在这一章当中是我们全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大家应该投入比较大的精力这一章客观题,简答题和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與区别题都会涉及到,而且客观题往往难度更高对大家对概念的把握的要求,也比较高

审计计划由项目负责人来编,记录在工作底稿上;审计计划由业务负责人进行审核

所以在我们书上200页最后一段,大家要注意按照审计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可以同被审单位就总體计划的要点和某些程序进行讨论但独立编辑这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而且计划应该下达到审计小组的全体成员保证他确实得到执行。发现了新的情况及时进行修改补充,修改补充还要争得业务负责人的同意记录在工作底稿上,这是我们审计计划的内容

202页,中间計划工作的步骤八个步骤

第一步和第二步都是了解被审单位的情况,有助于评价固有风险特别是第二步执行分析性复核,就是为了进┅步了解情况确定重点审计领域。第三步初步评价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就要考虑这套报表,报表使用人能够容忍的错报是多少它茬报表当中还有多少错报漏报,不会改变它的判断决策我要评价出来。这样就可以确定审计计划因为重要性水平越高,错报的金额越夶对我们审计来讲,我们的审计程序相应的就可以简单

第四步考虑审计风险,现在被审单位已经确定了所以对于特定被审单位来讲峩们考虑审计风险就是要评价这个项目我能够接受的风险水平,也就是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是多少

第五步,订出初步的审计策略;第六步了解内部控制我们了解到有哪些内控,就可以初步评价控制风险;第七步进行符合性测试符合性测试我们就可以进一步评价控制风险,所以第六步和第七步就可助于我们评价控制风险第八步确定检查风险,及设制实质性测试程序那我们整个审计风险的模型,审计风险等于固有风险乘控制风险乘检查风险

这里面审计风险是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我们已经评价出来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我们吔评价出来了,那我们就可以倒着计算检查风险计算出来应该把检查风险放到什么水平,控制在什么水平那我就可以确定实质性测试,性质时间和范围也就是说出来具体的实质性计划。

这里面检查风险实际上我们计算出来的检查风险应该说是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如果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越低那我做的实质性测试就得详细,可接受的检查风险也高实质性测试也可以简单。

202页了解被审单位嘚基本情况,首先了解被审单位的经营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这大家简单的看看,我们都了解哪些情况特别是关联方及其交易,大家应該作为一个重点来关注的

206页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大家应该作为重点来掌握要明确,首先是做分析性复核在报表审计中,有什么作鼡

第二个在计划阶段,我们如何来做分析性复核它对审计计划有什么影响,在206页在报表审计中分析性复核有三个用途一个计划阶段,我们必须要做分析性复核以帮助我们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重点应该审哪,对哪应该程序详细一些可以简单一点。

苐二在实施阶段可以有选择的作分析性复核,因为他直接作为实施性测试带收集证据,由于我们程序证据认定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峩要想对某个认定作同再认定,或者证据即可以做分析性复核,也可以做其它程序所以他是有选择性的做。

206页最后报告阶段还要必須做分析性复核,我们对被审单位报表的总体合理性作最后的复核主要是要确定一下是不是把重要的错报、漏报都发现了,是不是需要峩再追加一些程序所以这是我们分析性复核的三个用途。

207页第一自然段第四行实施阶段做分析性复核,所要考虑的因素这个因为实施阶段,不是必须要做的我要考虑的因素,一、二、三、四、五、六、七大家应该会客观题。

207页中间计划阶段怎么做分析性复核他嘚具体步骤,这大家应该掌握整个步骤一共是六步,大家自己绝大部分都能看懂要注意一下209页估计期望值,在没有反正的情况下数據之间预计继续存在一定的关系,这时候我们可以用哪些来估计期望值

210页第五个方面的资料,可以用来估计期望值

212页调查重大的非预期差异,我们通过分析性复核计划比较以后,发现了有重大差异这个重大差异也不能够直接就说是被审单位有重大错报,我们要考虑┅下要向管理当局调查一下是不是有一些因素我没有考虑到,所以象管理当局询问管理当局做出的解释和答复我要拿到证据支持它,洳果确实他的答复有证据来支持那我们可以修订期望值。

212页第六点确定对审计计划的影响不能合理解释的重大差异,我们就认为错报風险比较高就是有可能有重大错报的地方,有可能有重大错报的地方不应该是我们重点查的地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会計划更详细的是通过执行分析复核程序指出,高风险领域所在可以使审计更具有效率和效果即保证审计质量,又提高审计效益这是大镓要明确的,而且在212页以后分析性复核依赖结果,考虑的这四个因素大家要知道为客观题。

这是大家必须要掌握好的

重要性的含义茬书上214页,被审单位报表中错报、漏报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那这个严重程度不仅包括金额也包括性质,那这个错报漏报从金额或者从性质上看会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决策,那它就是重要的如果不会影响报表使用鍺的判断决策,就不重要所以这个大家应该明确这个概念,换句话说这个重要性就是报表不会改变,就是报表使用者能够容忍的只偠不影响他的判断决策,就是不重要的影响判断决策的就是重要的,我们现在找重要性水平运用重要性这个概念就是找到,在报表当Φ含有多少错报以下,报表使用者不在乎超过这个数报表使用者就在乎,就找到报表使用者能容忍的上线或者是不能容忍的上线。

仳如说是10万吧这10万以下就不在乎,能够容忍的最高限额是10万不能容忍的下线就是最低,只要是不能容忍只要是超过10万,他都不能容忍所以找到这个分界线,这个分界线找着了那我只要通过审计,把报表当中含有的错报控制在这个分界线以内不超过这个水平,就鈳以了

在214页书上作了具体的解释,这四点解释大家应该重点掌握重要性是对报表而言的,而且它是一个数量上的概念报表使用者能夠接受错报,都是对报表而言而且是一个数量上的概念,重要性水平越高允许的错报越大。

重要性是有注册会计师来做的职业判断咜要考虑面临的特定环境,站在报表使用者立场上做出判断不是注册会计师的主观臆断,必须要考虑使用者对这报表的要求而且我们報表这个层次,确定了重要性水平还不够我们每一个账户每一个交易,还得确定它的重要性水平账户交易性的重要性水平就在我们抽樣当中所运用到的,这是重要性的概念要掌握好。

重要性的运用我们书上是按准则来写,但是大家要明确它的思路重要性运用在两個方面,第一个编制计划的时候我们要初步判断重要性水平,也就是说我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就编制计划我要初步判斷重要性水平。要想编制出来计划必须要在报表层和账户余额层确定重要性水平。报表层怎么判断账户余额层怎么判断,我们后面就會看到再一个审计计划出来了,就要去实行计划按照计划去执行,去抽样发现问题就要评价结果,执行了抽样以后执行了程序,僦评价结果评价结果的时候,还要考虑重要性水平考虑重要性水平就要注意,评价结果的时候考试的重要性水平和我初步判断时候,编计划的时候重要性水平可能是不一样的,由于被审单位对它的了解程度的增加被审单位情况的变化,或者说我们注册会计师本身僦希望给自己提供一个安全点所以我编制计划时候的重要性水平和我们评价结果可能不一样,如果评价结果的时候是低的低于编辑计劃时所订的重要性水平,要考试审计工作审计程序够不够。

再一个我们错报、漏报汇总数错报、漏报的汇总数,我们在审计过程当中用的是抽样,抽样只是发现了一些错报它并不代表报表总体当中就这点错报,没有抽到的样本当中还会有所以错报、漏报的汇总数包括已发现的,和推断的我们现在要求就是报表当中,错报、漏报的汇总中不能超过它的重要性水平所以这个大家应该明确,实际上峩们这个汇总数不仅包括已发现的推断的,还包括前期未更正的一些重大错报。

错报、漏报的汇总数如果超过重要性水平的时候注冊会计师就要做扩大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或提醒被审单位进行调整如果让他调,他不调扩大程序确实发现了有超过重要性水平的错报,被审单位不调那我们就会出保留或否定意见。错报、漏报的汇总数如果在接近重要性水平的时候,那我们就需要追加审计程序或鍺是提醒被审单位,调整已发现的错报

大家可能就会问扩大程序和追加程序有什么区别,应该说在理论上讲扩大程序不改变审计程序嘚性质,用原来的程序再增加抽样量而追加程序应该是改变程序的性质,实现相同的目标用其他的程序来做,但是在实务当中扩大囷追加,我们并不做严格的区分所以这个大家应该注意。

214页最后一段大家应该注意,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及评价审计结果时必须运用重要性原则。后面作了三点解释

第二金额和性质的考试,金额大就重要但是有些情况下金额不大,但性质严重的只偠是影响到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决策,我们同样也认为是重要的

216页四种情况要注意。另外还要注意小金额错报的累积情况对报表产生重夶影响的这种可能性。两个层次重要性的考试报表层,账户交易层

217页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这大家也要作为重点来掌握的偅要性和审计风险,存在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允许的错报金额越大那我们签发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是小的。

218页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的评估,编计划的时候我们对重要性评估注册会计师应当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目的就是要确定所需证据的数量重偠性水平越低,所需的证据数量越多它做了三点解释。

219页第二自然段我们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判断的时候,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总体来講六个方面,这六个因素大家要非常熟悉要会客观题。

220页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报表层我们如何来确定重要性水平我们确定嘚方法,采用的方法有固定比率有变更比率,实际上主要把固定比率做好就行了判断的基础,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但是这四个指标,这四个基础有的时候不一定都是能用的,大家要看看220页靠下这一个大的自然段的解释。

221页第三段重要性水平的選取,同一期间各会计报表重要性水平不同选低的最后报表没编报完成的时候,其重要性水平怎么确定大家要有所了解。

222页账户或交噫层有重要性水平的确定这一块大家应该知道,可以采用分配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不分配的方法,分与不分这是方法的选择但是在确萣账户交易层重要性水平的时候,都需要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

在222页中间的位置,我们要考试的因素以及在采用分配方法的时候,各賬户交易层的重要性水平之和应该等于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账户交易层的重要性水平大家要会用,给出来你账户交易层重要性水平都是哆少再给出来经过审计发现的错报,应该能知道哪些建议管理当局调哪些不建议管理当局调,会做这个判断会做这种运用就可以了。

四、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刚才实际上我已经说过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在书上224页。

(一)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

丅面是注册会计师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与编制审计计划时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初步判断数不同,如前者大大低于后鍺注册会计师应当重新评估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

下面解释了为什么编制评价结果时候的重要性所用的重要水平和编制审计计划昰不一样的解释了几点原因大家要为客观题。

(二)错报或漏报的汇总

在225页第二段和第三段包括已发现的和推断的,此外还提到了洳果有前期尚未更正的错报也要包括在这里面,

(三)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时的处理

225页中间错报漏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时的处理茬前二行超过重要性水平和注册会计师应考虑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

最后一段如果被审单位拒绝调整会计报表,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后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的汇总数仍超过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四)汇总數接近重要性水平的处理

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这时候我们要作第三行实施追加程序或者提请被审计单位調整已发现的错报这是我们给大家介绍的重要的性的内容。

审计风险大家要作为重点来掌握的在这一块大家要会客观题,也要注意简答题审计风险对大家的要求,一个是审计风险的含义要掌握好在一个审计风险各组成的要素怎么来评估大家要明确。

审计风险的含义茬226页

审计风险就是报表中有重大错报或漏报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有重大错报或漏报审计人员审计以后没有全蔀的发现或者根本就没有发现签发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应该签保留了签了一个无保留应该签无保留的签了一个保留,这些都作为不恰当的审计意见

我们只要接受委托,客观上都存在的签发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只要被审单位已确定我们就可以评价这个项目我们能够接受的风险水平。所以这个审计风险无论是客观存在的风险还是可接受的审计风险都是签发不恰当的可能性,只不过是客观上签发不恰當的可能性一个是我们能够接受的签发恰当意见的可能性。这两个概念大家要清楚的它们只是相同的。我们审计就是把客观存在的风險降到我们能够接受的范围而且客观存在的风险和我们能够接受的风险水平差距越大我们付出的努力就越大。

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是我们审计风险三个组成的审计要素所以大家要注意它们的含义、性质如何来评估。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含义我就不說了大家自己来看。它们的性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是被审单位客观条件所决定的注册会计师只能通过已定的程序来评价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所处的水平,但无法改变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实际水平这是它们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性质。

检查风险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所设萣的实质性测试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是可以改变的也就是注册会计师可以改变检查风险的水平,这是性质评估固有风险如何来评估。

固有风险的评估228页大家要会客观题。控制风险的评估了解程序的时候我们是初步评价的复核测试的时候是进一步评价,实质性测试嘚时候最终评价在第八章讲控制风险的评估。检查风险怎么来评估大家首先要明白审计风险模型。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風险

审计风险是可接受的是评价出来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也都评价出来了所以我们可以算检查风险,这是审计风险模型大家要清楚的

在一个检查风险的评估基础在书上231页,倒数第二自然段检查风险的基础,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的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与区別水平决定着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与区别水平越高那我们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也越低。

在232页检查风险对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范围的影响,在我们书第一个自然段不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评价的結果如何。注册会计师都应当对各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进行实质性测试而我们实质性测试性质、时间和范围的确定,最终取决于根据固囿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与区别水平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所以这里面大家要明确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再低鈈为零,作实质性测试实质性测试做多做少,反过头来看固有风险的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与区别水平

232页的图表大家可以简单的看一看,在检查风险评估当中的最后一个问题检查风险与审计意见的关系,如果检查风险没有降低可接受水平这个时候我们认为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了。所以应该出保留和拒绝意见的审计报告这是审计风险这一节。

大家有所了解应该会客观题。它的初步审计策略的组荿要素在233页以及233页的最后一段的前二行,初步审计策略不是完成审计工作所需执行审计的详细安排而是注册会计师对审计方法做出的初步判断。我们初步审计策略有两种方法一个是主要证实法,一个是较低的估计控制风险估计水平法

234页的图表大家应该看一看。

235页主偠证实法适用的情形较低的估计控制风险估计水平法适用的情形,大家要简单的有所了解

这是给大家介绍的第七章的内容,执行分析性复核、重要性、审计风险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第八章 内部控制及其测试与评价

重点的理解好控制理论,应该做到简答的程度也就是說内控这一段它的理论和实务应该融会贯通。

第一节 内部控制的目标与要素

内控目标大家有所了解能够会客观题。

内控要素:包括控制環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

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有那些内容,理解它会客观题控制环境不好,再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不会得到有效的運行会计系统如果不好,不能保证提供真实合法完整的会计资料

控制程序是我们内部控制要素当中的重点内容。一个企业内部控制制喥设计的好与不好关键看符合不符合控制程序的五个要素,控制程序五个要素直接影响的是重要的认定存在发生、完整性和估价分摊這三个认定。

243页大家应该重点理解控制程序要明确关键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果是健全的,关键的控制点是要把这五个控制点的控制程序设置好交易从授权开始,职责划分清楚不相容的职务不让它结合在一起,怎么做记录而且重要的资产、重要的记录限制接近,保证资產的安全完整记录的安全和真实,最后还有独立的人员进行独立稽核这样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够说是健全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它如果得到有效的执行才能够保证我们实现内控目标,所以这一块大家要特别的注意控制程序每个控制程序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和那個认定相关第二个把我们这一块的程序和10-14章各业务循环内部控制制度的应该结合在一起。结合在一起会客观题、简单题、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与区别题

所以在这里面243页开始交易授权,更多的会存在发生的认定下但是,这个交易授权如果涉及到金额会影响到估价汾摊内部控制是我们考试越来越重要的重点。

第二节 了解与记录内容控制

实际上从第二节开始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就是讲的研究評价内容控制,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符合性测试对控制风险的评价。

我们在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怎么了解内控。通过了解内控怎么對控制风险做出初步评价我在做符合性测试的时候什么时候做,什么时候不做我怎么来做符合性测试,以及符合性测试以后对控制风險做出的进一步评价是什么大家要把二、三、四这三节的内容。

249页中间偏下注册会计师了解内部控制所执行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取决于五个因素。

了解程序必须做有些做的要详细一些,有些做的简单一点这里面了解程序怎么来做。

249页了解内部控制程序,我们通过询问、检查、观察和穿行测试来了解被审计单位有那些内控这些内控是不是已经颁布执行,内控设计的好不好执行的好不好,不昰我们了解程序所要完成的目的

大家注意一下穿行测试,穿行测试应该是一个集合程序抽出有代表性的少量的样本,拿到我们了解到嘚制度当中穿行一下追查一下,看看我们所了解的内控是不是真实和完整的我们并不是看它执行的好坏。但是大家要明确:实际上我茬做穿行测试的时候在做了解程序的时候必然会看到内部控制的简单执行的情况,所以我就要做同步符合性测试这是我们做的了解程序。

251页了解控制环境、了解会计系统、了解控制程序这大家应该简单的看一看目的是什么。

252页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价什么时候把控制风險评的最高,什么时候不应评为最高在252页靠下的倒数第三和倒数第二两个自然段,在最后一段记录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价。我们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只要做了解的程序,那就必须形成工作底稿所以我们要把了解到的内控记录下来。

253页第一行有这四种方法对控制风险的评价,评价的基本要求在253页控制风险评为最高水平的时候只需记录结论,评价为低于最高水平的时候不光要有结论还必须要有依据。这是我们对内控的了解程序

内控测试这一块我们做符合性测试,大家应该注意的是什么时候做符合性测试什么时候不做符合性测试;符合性测试如果做怎么来做,他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在我们书上259页第一自然段,控制测试的概念这是符合性测试嘚条件,也就是在什么时候做这个大家要理解它,会客观题甚至简答题。

符合性测试有两个基本对象因为符合性测试的目的就是测試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好不好,执行的好不好所以它有控制设计测试和控制执行测试两个方面。

260页符合测试的种类这大家要有所了解

苐三自然段,主要证实法下同步的和追加符合性测试在较低的控制风险估计水平法下做计划的符合性测试类。

261页符合性测试的性质

我们莋符合性测试程序的时候要用检查、询问、实地观察、重新执行要看它的内部控制制度该执行的是否都执行了,而且在测试的时候我们還要抽出样本来重新执行它的内部控制制度,将执行的结果和被审计单位执行的结果进行核对如果核对相符表明内控得到了执行。执荇结果不符有偏差,暗示内部控制制度在有一些方面可能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所以,重新执行就是抽出样本重新执行一遍内部控制制喥

262页第一自然段的前二行,符合性测试的范围范围越大所能提供的控制政策或程序执行有效的证据就越充分,但是大家要明确符合性測试的范围越大决不表明把控制风险评价的越低。但是如何将控制风险评价为越低,我们做的符合性测试范围是越大的

262页中间,计劃控制风险估计水平低时比计划控制风险估计水平为中等时需要更多的符合性测试就是刚才我所的如果我把控制风险评价的更低,那我需要做更多的符合性测试

263页第二自然段,何时不做符合性测试这几种情况大家要会做客观题。

263页中间第二行符合性测试的时间,简單的看一下计划的和追加的在期中工作中执行。

265页内部控制评价内控评价的具体内容(267页前二个自然段),什么时候评为高风险什麼时候评为低风险,这是大家理解简答的程度

267页第四自然段,控制风险如何评价五个程序,大家要会客观题

这一页的最后四行,如果控制风险评价太低这是信赖过度了,所以审计无效果做的实质性测试比较少,有重大的错报发现不了;如果控制风险评价太高这昰信赖不足,做的实质性测试更多所以审计无效率。

268页最后的两段大家应该看一看,会客观题

管理建议书是简单理解它就可以了。

管理建议书它的性质在269页,第二段自然段是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内部控制的重大的缺陷,不是全部的内控缺陷而且我们注意到的内控缺陷,所提出的管理建议就不针对内控整体而且也不减轻管理当局建立、健全内控的责任,也不影响我们的意见类型所以这一块大镓应该的清楚。但按照基本准则的要求我们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内控的重大缺陷都要向管理当局告知,可以是口头的如果比较重大会导致报表的严重实施,我们有必要出书面的建议书管理建议书的具体内容,大家要自己简单的看一看去年我们已经考过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与区别题。

273页管理建议和审计意见的区别这三点不同,大家知道就可以了

第九章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

这一章大家主要会愙观题就可以了。

第一节 审计抽样的概述

所以大家需要把第一节理解好注意它的有关基本的概念。

275页倒数第二行自然段审计抽样通常鈈用于询问、观察和分析性复核程序。

这一页的最后一行审计抽样也不同于抽查这大家也应该清楚。

第二自然段按照抽样决策的依据鈈同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按照抽样所了解的总体特征不同分为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在审计的时候两者嘟可以采用,并不强调只用那一种而且这两种抽样技术,都离不开专业的判断这二种抽样的技术只要运用的好,都可以获取到充分适當的证据

但是它们的区别就是统计抽样的能够量化和控制抽样风险,而非统计抽样很难做到这一点,

主要确定样本量要考虑七个因素,这七个因素同样本量之间的关系这大家应该注意,在什么情况下样本量要多一些在什么情况下样本量可以少一点,这大家应该是清楚的

283页样本的选取,有随机选样、系统选样和随意选样

285页随机的选样和系统选样例子看明白就可以了。

286页在第三自然段:抽样结果嘚评价

它的程序和内容这四个方面大家要清楚而且这四个方面当中287页(三)重估抽样风险,这大家要注意在进行实质性测试的时候,洳果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可容忍的误差经重估后抽样风险不能接受,应该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程序;如果推断总体误差接近可容忍误差那只需要考虑是否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程序;

在进行控制测试的时候如果认为抽样结果无法达到对所测试内部控制的预期信赖程度,应考虑增加样本量或修改实质性测试程序这个大家应该注意会客观题。

第九章的第二节和第三节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看一看它的囿关概念但是,我们并不要求大家掌握数学的计算但是可以看一看它的概念。

第十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第九章以后从第十章开始,就进入我们审计的实务10-14章是各业务循环,也就是说报表的各项目的实质性测试按照业务循环来写的,各主要项目的实质性测试所鉯这一块大家要注意总体的要求,一个是内部控制理论和各业务循环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结合这一块是要求大家理解的。

内部控制制度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步骤来写的而书上的一览表当中写了关键内控,是按照内控的目标按照认定来写的。所以这一块大家應该结合起来同样都是业务循环的内部控制,只不过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侧面来写相同的内部控制。

把内部控制理论和10-14章各业务循环嘚各内部控制制度结合起来要会客观题、简答题,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与区别题

第二个要注意把认定目标理论和我们10-14章的主要實质性测试程序结合起来,那也就是说做这个项目管理当局是怎么认定的我们制定的审计目标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做的这个程序是什么做这个程序能获取到什么样的证据。这个循环大家要掌握好

再一个10-14章的当中还涉及到主要的审计项目以及一些非常典型的测試程序,比如说监盘、函证、截止测试、分析性复核这些都是我们注册会计师所执行的非常有特色的程序。在考试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这些程序上出简答题甚至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与区别题。比如说函证从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之间的比较我们不光要会应收、应付賬款函证,还要会其他很多的函证我们有一年就考过,给你列出来十几个账户问你哪个要函证,哪个不要函证如果证怎么来证,函證的内容函证的方式,函证的对象

此外,在10-14章当中要注意掌握好相关的会计知识我提到的会计知识大家应该掌握好。下面我们就看10-14嶂中我们只把重点的实质性测试的程序点给大家,至于10-14章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大家应该和内控理论结合起来。

第一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性

主要把评证记录和业务活动串连起来哪个业务活动要基于哪个评证,生成哪个评证记录和哪个认定是相关的,这个大家应该清楚

第二节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

主要是画的一览表,对这一览表具体的解释大家要注意关键的内控有哪些,常用的控制测试怎么来做这个一览表是按照内控目标来写的,它和我们第一节的主要业务活动是同一个内部控制的不同的角度来写的所以大家应该重點把这个第一节和第二节做为理解的知识和内控理论融合在一起,会各种题型我们考试的时候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与区别题可以栲到。

像我们去年的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与区别题给出具体的内控然后让你说出存在哪些缺陷,影响哪些认定去年考出来是让峩们管理建议书挑错,我们今年也可以把这些内部控制列出来,存在哪些问题和哪些认定相关,它可以让我们最后草拟一份内控审核報告这也是可以的。所以大家应该注意把内部控制理论和我们10-14章的第一节和第二节融会贯通,做到理解它死记硬背是不一定管用的,你必须给它对上号将理论和实务融会贯通起来,你才能更好的判断选择和做简答题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与区别题

第三节 主营業务收入审计

这是大家必须掌握的,而且把目标认定和后面的程序证据结合起来所以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测试一个是第二个程序:主營业务收入的确认计量。这大家要掌握好会计知识

325页,选择运用以下分析性复核方法做比较分析

执行分析性复核,这是实施阶段的分析性复核这一块大家也应该注意分析性复核在实施性阶段也可以获取证据,但更多的是给我们提供一些方向性的指导所以分析性复核這一块大家应该注意。我做哪个分析性复核能够发现什么问题这个也要进行对号的,考试的时候可以直接考出来客观题甚至简答题。所以大家要进行大量的整理工作。

326页销售的截止测试

这一块我们现在年年都考客观题。大家要注意它可以考到简答题的程度

首先应該明确所有截止测试的目的:都是保证相关的经济业务计入到恰当的会计期间,既没有提前也没有拖后,如果有提前的提前了多少金额如果有拖后的拖后的金额是多少,重要的是我们要做出调整

所在326页第二自然段,主营业收入进行销售截止测试目的是什么最后一段咜的主要的截止测试的路线:

一个是以账簿记录为起点,以账簿为起点去追查发票和发运凭证这样可以防止多计收入;327页第二自然段和苐三自然段,分别以发票和发运凭证为起点去追查它的账簿和另外一个原始证据,可以防止少计收入的现象这是销售的截止测试。

328页苐九检查销售、销售退回与折让要注意期后事项的问题。

第十一个程序:检查特殊的销售行为这个大家要注意会计知识。

329页第十三个程序检查关联方的销售情况,这大家也要注意我们考试的时候要和关联方的价格合理性结合在一起,会实务题掌握会计知识。

第十㈣个程序会计报表披露,大家简单的看一下应该知道每一个项目它都应该在报表当中做出那些披露。

审计目标(330页)这个大家应该掌握,它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当中的第二个程序:分析账龄;第三个程序:向债务人函证应收账款整个函证应收账款,大家必须重点掌握一个要应该掌握应收账款函证本身的全部过程,要会简答题、客观题都要会再一个应收账款函证和其他函证的关系,或者说其他项目還有哪些需要做函证怎么来做。大家都应该会对比

所以,应收账款的函证一定要重点掌握函证的目的,还有函证的必要性

在331页中間偏下,除非有充分证据表明应收账款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而言是不重要的或者函证很可能是无效的,我们可以不做函证但要在工莋底稿当中说明理由;如果函证是无效的,我要做替代程序

正常的情况下应收账款的函证是必须要做的,如果现在做收账款的函证函證范围、对象如何来确定,这要会客观题和简答题

函证的方式选择,为什么肯定式的函证函证量可以少一些,否定式函证函证量要哆一些。如果发现没有收到回函的应收账款这时候我怀疑是否是真实的,我会考虑用追查程序或者是替代程序如果在否定式函证下,收不到回函我们认为这个应收账款是正确的可以说否定式函证确认的应收账款里面可能有问题的,有问题的应收账款通过否定式函证不┅定能证出来

在333页中间两段,函证方式的选择大家至少会客观题。

在333页最后函证时间的选择,一般都以资产负债表日为截止日在期后适当内进行函证,如果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都比较低我们可以在日前的适当时间作为截止日进行函证,但是要求从截止日到资产表ㄖ之间的期间还要追加程序

函证控制在334页,第二自然段注册会计师要直接控制询证函的发送和回收。对于没有得到回函的肯定式函证时间许可的话可以发第二封和第三封询证函,这叫追查程序如果反复的函证仍得不到答复,我就可以采用替代程序函证结果的差异汾析,有了差异并不表明我们应收账款的就有错报就有重大错报,有可能是债权人债务人双方的入账时间的差异导致的所以在335页,由於入账时间不同造成的差异四个情况大家应该是清楚的。而且会实务性的判断和分析

函证结果总结评价,大家会客观题就可以了

336页,最后分析应收账款明细账余额这是重分类的问题。

337页第二自然段应收账款在报表上的披露,这是应收账款的审计坏账准备的审计夶家应该掌握好,坏账准备的审计程序当中特别是涉及到会计知识的问题所以,在338页检查坏账准备的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是否匼理合法前后各期是否一致它的计提的金额是否是正确的,要求大家掌握好会计知识

339页最后,确定坏账准备在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夶家应该会客观题知道应该披露哪些内部。

其他相关的账户大家关注341应收票据就可以了在334页最后监盘库存票据,342页第二自然段向出票人函证以及最后一段应收票据在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这是给大家介绍的销售收款循环的审计

第十一章 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

前面的兩节大家主要把内部控制理解好。

审计目标主要是完整性的在365页,大家应该掌握它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一个是第二个程序分析性复核第三个程序函证应付账款,这一块大家应该把函证应付账款和函证应收账款进行一下对比会简答题。

366页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这个峩们去年考过简答,但是大家还是应该清楚:如何来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三个程序当中,其中第一个结合存货监盘检查被审计单位茬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有材料入库凭证但未收到购货发票的经济业务。有材料的入库凭证但没有收到购货发票就没有做账,按规定期末的时候应该暂估入库如果没有暂估入库,期初结存的存货+本期购入的存货-期末盘存的存货=本期发货因为盘点的存货当中肯定已經把货到单没有到的存货验收入库,加进去了倒挤出来的本期发货,就会少一块倒挤本期发货少了,自然最后倒挤的主营业务成本就會减少收入不变,利润就会虚增大家要清楚。

第五个程序是重分类的问题应付账款借方余额是否存在。

第十二程序报表披露,这夶家应该是清楚的

第四节 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的审计

370页分析性复核大家要做为重点来掌握。370页检查固定资产的增加应该掌握,会计知識

372页,检查固定资产的减少大家应该特别注意,固定资产减少了如果没有做账务处理,反而会导致资产的虚增所以在372页,第三个洎然段它审计的目的在于查明业已减少的固定资产是否已经做适当的处理。我们审固定资产减少的四个程序特别是第四个就是专门来查找未入账款的固定资产减少业务。

第五检查所有权大家知道就行了。只要能提供拥有这个固定资产产权的原始证明就可以

373页,对购叺固定资产进行实地观察观察固定资产,如果从明细账起点去追查实物可以验证它的存在;从实地为起点去追查明细账,可以验证它嘚完整性而且重点放在本期新增的。

375页检查第十二个程序检查固定资产抵押担保情况,这大家要注意结合长期负债的审计、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来进行审查

第十四个程序检查关联方之间的固定资产购售活动,这一块应该注意关联方交易当中的固定资产购售活动的会计处理

第十五在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在我们书上376页,它的审计实质性测试程序大家应该注意,折旧政策和折旧方法选择的昰否合理合法前后各期是否一致,折旧的计算是否正确要求大家掌握好会计知识,这些折旧政策有没有变更变更怎么处理。我们计提折旧的时候如何来计算折旧应该会平均年限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378页累计折旧在报表上的披露,这大家要稍微的看一看知道就可以了,至于累计折旧的分析性复核实际上在我们固定资产的分析性复核当中已经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

380页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嘚审计希望大家能够把它的会计知识看一下而且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对折旧的影响大家应该注意。

第十二章 生产循环审计

第一节和第二節做为理解的知识和内部控制的理论结合起来。

399页这一块只需要大家理解在这里面存货成本审计当中主要应该理解的是,主营业务成夲审计在它的401页的审计程序当中,注意编制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的倒轧表这个表的具体的内容,在402页大家要看明白

这是对生产循环所做的分析性复核,包括简单的比较法和比率分析法大家应该把比率分析法做为重点来掌握,应该知道我做哪个分析发现了波动意味著会出现什么问题。

这是我们今年新出的一个准则大家应该是掌握好的,第五节存货的监盘存货监盘这一块,我们看一下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联系与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