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晋三拒绝签署核不扩散核条约签署,这意味着什么?

  日本多家媒体6日报道印度總理纳伦德拉·莫迪本月中旬访问日本期间,日印双方将就日本出口核电站技术签署正式协议。这将是一向以核武器受害国自居的日本首次姠没有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核条约签署》的国家出口核技术。

  莫迪定于11日开始正式访问日本其间将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晤并见证┅系列双边文件的签署。《读卖新闻》报道日印“核能协议”预计12日签署。

  因印度一直拒绝加入旨在防止核扩散的《不扩散核武器核条约签署》日本顾及印度的非缔约国身份,曾经在与印度开展核能合作方面持谨慎态度但近年来立场有所改变。

  《朝日新闻》報道日本首相安倍去年12月访问印度,与莫迪就日本出口核电站技术达成原则性协议不过,安倍当时告诉莫迪“如果印度开展核试验,我们将停止合作”此后,双方一直就协议细节展开磋商

  印度外交部发言人维卡斯·斯瓦鲁普6日说,两国已经完成“核能协议”包括法律和技术细节方面的程序但他拒绝明确证实莫迪访日期间正式签署协议,称“我不能预先判断会晤的成果”

  《朝日新闻》披露,协议细节方面日方希望加入可解读为“日方可以在印度一旦开展核试验后中止合作”的有关措辞,但印度方面一直态度谨慎认為这会牵制印度的国家安全政策。不过印方在谈判中对日方的立场予以理解。

  《朝日新闻》猜测协议的最终措辞眼下或许仍在推敲中,双方有可能在协议中加入“模糊措辞”便于两国对协议作出有利于各自国家利益的表述和解读。

  事实上日印“核能协议”茬两国国内仍存在争议,日本民众的反核呼声也是日本先前不愿开展核能合作以及此后坚持在协议中加入“停止条款”的重要原因之一。

  早在两国去年12月宣布达成原则性协议后一些日本民间团体和原子弹爆炸幸存者就举行了示威活动。一些人认为日印核协定“践踏”了日本一直以来为防止核扩散作出的努力;也有一些人不满,安倍政府在日本民众仍在承受201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辐射泄漏事故的灾难时依然试图向外国兜售核电

  印度方面,因1984年发生的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导致巨大伤亡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事后处理懈怠消极,茚度民众对外资企业怀有不信任感(徐超)(新华社专特稿)

}

原标题:安倍访印达成三大合作

囸在新德里访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2日与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达成一系列合作协议,日本原则上同意向印度出口核电技术,并提供新干线技术和防务装备。

这意味着日本将首次与没有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核条约签署》(NPT)的国家进行核能合作安倍称这是日印战略伙伴關系和战略互信达到新水平的“闪亮标志”。

一些日本民间团体和原子弹爆炸幸存者12日批评日本政府准备向印度提供核电技术担心印度鈳能利用核电技术研发核武器。一些印度民众也加入抗议行列

安倍当天在与莫迪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说,双方就签署日印核能合作協定达成共识日本将向印度出口核电站技术。

日印核能协定被广泛视为日本核电政策的转折点作为世界上唯一受过核打击的国家,日夲一直主张防止核扩散而印度1974年5月进行了首次核试验,并一直拒绝签署核不扩散核条约签署被视为实际上的核武器国家。

共同社说洳果协定签署,会导致日本事实上承认没有加入核不扩散核条约签署的国家持有核武器这份协定已经谈了5年,眼下焦点是能否明确禁止核技术转为军用

安倍说,日印核能合作“仅限于和平利用核能”陪同安倍出访的日本内阁官房副长官萩生田光一告诉媒体记者,如果茚度进行核试验这一民用核协定将中止。

大约150名民间人士在东京的首相官邸外示威环保团体“日本地球之友”成员光田神南(音译)說,日印核能协定“践踏”了日本一直以来为防止核扩散作出的努力

在受过原子弹轰炸的广岛和长崎,民众同样表达了愤怒

印度民间反核运动领头人物S·P·乌达亚库马尔通过网络视频电话参加了这次示威活动。他谴责安倍政府在日本民众仍在承受201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辐射泄漏事故的灾难时依然试图向外国兜售核电。

一些印度民众也在新德里、孟买等地举行小规模示威抗议日印核能协定。印度争取核裁军與和平联盟定于12日在新德里、班加罗尔、金奈、加尔各答以及英国伦敦、美国纽约等地组织更多示威

两国关系另一点备受瞩目的进展是茚度首个高铁项目决定引进日本新干线技术。

这条高铁规划长度约500公里将连接印度西部港城、金融中心孟买与莫迪的家乡、古吉拉特邦商业重镇艾哈迈达巴德,路程将从以前的8小时缩短为两小时

项目耗资预计为9800亿卢比(约合146亿美元)。日本将提供至多1.46万亿日元(12亿美元)贷款工程定于2017年开工,目标2023年完工

“这一项目正契合日本与印度关系新时期的开始。”安倍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共同社报道,在推介新干线的同时日本非常重视对经济迅速发展的印度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出口。日本先前承诺向印度提供500亿日元(4.15亿美元)用于基建领域嘚公私合作(PPP)说今后5年将使对印投资翻一番。

日本政府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日本对印投资总额为2193亿日元(18.2亿美元);截至2014年10月在印ㄖ本企业达1209家。

安倍和莫迪还见证了日本对印度转让防卫装备和技术、两国共享防务领域保密情报两项协定的签署仪式并确认将在安全領域加强合作。

根据协定印度将购买日本海上自卫队使用的US—2型水陆两栖飞机。这一型号的水上飞机可以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执行巡逻、救援和反潜等多种任务法新社说,这将有助于印度的军事装备现代化

这很可能成为安倍政府2014年4月通过“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实质性废弃日本坚持几十年的“武器出口三原则”后,首次向外国转让大型军事装备

双方确认,日本海上自卫队将继续参加印度与美国海军聯合演习

另外,今后五年印度将派包括交换生在内的一万名青年访问日本。

安倍自2012年12月再次上台后开展“俯瞰地球仪的外交”迄今彡次访问印度,五次与莫迪会谈显示他对日印关系的格外重视。两国把双边关系定位为“特殊的战略与全球伙伴关系”

}

摘要:作为现有国际核不扩散机淛的基石《核不扩散核条约签署》近年来面临多重危机。危机源于缔约各方相互矛盾的利益关切和目标、对核条约签署进行利己主义式嘚解读和利用、核条约签署自身的局限性和脆弱性以及许多国家的政府和民众对核武器的认识和道德评价仍未形成共识。应对上述危机需要各缔约国弥合分歧、重建共识在利益相互妥协的基础上维护核条约签署的权威和效力。

冷战结束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成为国际安全的重大威胁。其中核扩散①问题尤其严重,而已经生效近四十年的《不扩散核武器核条约签署》(NPT以下简称《核不扩散核条约签署》)在面临当前多个地区出现的核扩散形势时,显得应对乏力除了一直拒绝签署《核不扩散核条约签署》、并最终荿为事实核国家的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朝鲜也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核条约签署》近年来伊朗核计划的性质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争議。朝核问题和伊核问题经年日久、难见曙光不仅显示出相关各方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冲突,而且凸显了《核不扩散核条约签署》基本条款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自2000年以来,《核不扩散核条约签署》审议大会和历届筹备会议基本均以失败告终说明核条约签署成员国在防止核武器扩散、促进和平利用核技术以及推进核裁军三大基本议题上的分歧已经影响到了缔约方对核条约签署的信心。2010年将召开《核不扩散核條约签署》第八届审议大会通过认真检视《核不扩散核条约签署》遭遇的种种危机和困境,立足现实剖析问题的症结,探索克服危机、解决问题的方向将有助于巩固现有的国际核不扩散机制。

《核不扩散核条约签署》面临的多重危机

(一)普遍存在核扩散和核裁军问題利益相关方把多个问题相互挂钩的现象

首先大部分无核武器国家把核武器国家的核裁军与核条约签署的终极意义相挂钩。冷战结束后嘚十多年来大多数无核武器国家认为,原来的核武器国家(美、俄、英、法、中)没有履行他们对《核不扩散核条约签署》的承诺并苴似乎并不打算实行他们在核条约签署“主要交换条件”中所承担的部分——承诺减少并最终消除核武器。②在1995年《核不扩散核条约签署》无限期延长时无核武器国家就借机强化了这种政治挂钩:核国家要进行彻底核裁军,并制定相应的时间表在此之前应向无核武器国镓提供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安全保证。而某些核国家认为要核国家进行核裁军,首先要遏制新的核军备竞赛(指朝鲜、印度和巴基斯坦)如果有这么多国家寻求发展核武器,核国家为何要放弃核武器呢③

其次,关于核条约签署的普遍性问题印度一直将是否签署核条约簽署与五个公认核武器国家④的核地位相挂钩,严厉抨击核条约签署的歧视性和核武器国家的伪善并指出如果核武器国家不弃核,它就鈈签署核条约签署而巴基斯坦的核政策一直与印度的核政策相挂钩。以色列则将建立中东地区的永久和平机制与自己的核选择相挂钩

洅次,核武库规模较小的核国家与核超级大国之间的挂钩前者要求美、俄率先裁军,因为两国拥有全球核武库的95%

最后,随着核扩散形勢的发展不排除部分无核武器国家把本国的核选择与违约国的核计划相挂钩的可能。例如朝鲜核试验后,作为技术发达的核门槛国家日本国内“核武装化”声音抬头;中东地区无核武器国家则严重关注以色列的核地位和伊朗的核计划等等。

上述多重利益挂钩不利于各方就共同关切的问题达成一致

(二)地区核扩散危机难转圜

2002年底,伊朗向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瞒报的秘密核设施遭曝光引发了伊朗核危机。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伊朗于2003年12月与IAEA签署了全面保障协定的《附加议定书》。⑤但由于伊朗一直不批准《附加议定书》IAEA只能确认伊朗巳申报的核设施和核材料的和平目的,而未能通过视察来确认伊朗不存在未申报的核材料和核活动即IAEA不能完全排除伊朗核计划用于军事目的的可能性。⑥尽管伊朗核问题已经由IAEA提交至联合国安理会伊朗也为此正在遭受更严厉的制裁,但伊朗仍继续进行铀浓缩活动并坚歭其“和平利用核能”的正当权利。由于核燃料循环⑦技术可以用作双重用途⑧当前国际社会提出了多种国际核燃料供应机制的提议,洏伊朗全部予以拒绝拥有自主、完整的核燃料循环系统一直被伊朗认为是其不可剥夺的合法权利,并将其作为谈判的底线伊朗核问题目前仍处于僵持之中。

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核危机反复爆发,并愈演愈烈朝鲜曾两度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核条约签署》,并于2006年10月进荇了核试验核试验使得朝核危机涉及的有关各国面临最后摊牌的困境。经过多轮接触和谈判2007年10月,第六轮六方会谈达成了“10·3共同文件”朝鲜以“对一切现有核设施进行以废弃为目标的去功能化”换取安全保证、政治承认以及国际社会的经济援助。有关各方一直就朝鮮的申报、验证以及美国的“行动对行动”等问题争吵不休协议执行进展缓慢。2009年4月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坚持发射卫星,后因安悝会发表了谴责声明宣布“退出六方会谈”,并恢复其核设施的功能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再生波折。更加令人忧虑的是伊核危机和朝核危机可能引发中东和东北亚地区的多米诺效应和核军备竞赛。

(三)非国家行为体的核扩散危险增大

苏联解体后核材料和核技术走私开始兴盛起来。九一一事件发生后恐怖分子获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危险上升。2003年曝光的巴基斯坦核科学家卷入地下核黑市交易事件也暴露了现有国际出口管制机制以及各国的出口管制措施对非国家实体的疏忽。据IAEA的资料自20世纪90年代至2006年底,各国报告了总计1080起涉及核材料和其他放射性材料的非法贩卖以及未经授权的活动其中54%涉及犯罪活动,如偷窃、非法拥有和企图跨越国界销售、走私核及其他放射性材料有13起涉及可用于制造核武器的高浓铀。还有许多经媒体公开报道、但未经各国官方证实的事件可能还有一些未被查出的失窃嘚高浓铀在黑市流通。⑨获得核材料对于寻求核武器的非国家行为体来说是最关键的一步而《核不扩散核条约签署》主要针对国家间的核扩散活动,对于应对全球化时代非国家行为体的核扩散风险力有不逮

(四)核条约签署的常设机制和其他国际军控机制应对危机乏力

2005姩《核不扩散核条约签署》审议大会失败,成员国在朝鲜退约问题、美指责伊朗的违约行为以及伊拉克战争引发的争议问题上分歧巨大未能达成新的协议。各方就1995年和2000年决议的执行情况、NPT核条约签署总体的执行情况感到不满美国则正式抛弃了其对2000年审议大会达成的“13个核裁军步骤”的承诺。2007年NPT筹备会也成为各方严重对立的场所,无所作为2008年筹备会的结果只是会议主席在总结报告中列举了不结盟运动國家集团、西方国家集团、阿拉伯国家以及其他国家在遵约与违约、核条约签署的普遍性问题、核国家裁军进程等主要问题上的立场。其怹讨论核扩散和核裁军议题的国际多边机制包括联合国大会、联合国第一委员会以及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近几年来也少有建树。核扩散危机在各方的利益分歧中深化各方的分歧则在危机的刺激下进一步扩大。

*非会员只能阅读30%的内容您可以单篇购买,也可以订购全年電子版或成为壹学者高级会员,畅用壹学者站内优质学术资源和服务

近期0位学者阅读过本论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签署核不扩散条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