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德行上有叫德兰姆的吗

     有学者说:“比喻这种‘要求回應’的性质确使我们在解释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一个比喻就破坏了它的本质。正像解释笑话一样” 有的說得更绝对:“隐喻不能‘解释’ -- 隐喻不是含有信息,它本身就是信息” 但是,比喻既然是用属地的事讲述属天的事那么,当初的听眾虽然熟悉属地的事但未必能明白属天的事;事实是,主耶稣讲的比喻不仅许多人听不明白,甚至他的门徒也请求耶稣解释(太1336)何况,现今的读者连耶稣所讲的属地的事也不一定了解。所以比喻是需要解释的。“缺乏解释比喻就会失去能力,因为每一个比喻都必须先让人了解才谈得上应用。”

     第一读者要紧记,主耶稣讲的比喻绝大部分都与神的国度有关。 奥斯邦说:“比喻是以基督論为中心以耶稣为国度的先锋,也是国度的内容我们将它定义为‘神的治理’。”

神的国度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涉及不同的国度观、鉮国的比喻、神国与以色列、神国与教会等多方面的议题,在此无法尽述只能简要地谈及一些相关问题。

有学者统计“国度”一字在噺约《圣经德行》中用了162次,除4次译为“国度”外全译为“国”。在福音书中它与“神”连用52次(《马太福音》4次,《马可福音》14次《路加福音》32次),与“天”连用37次全在《马太福音》中。

Scofield)认为,天国是属地、属物质、暂时的;神国是属天、属灵、永久的 其实,“神国”与“天国”二者是同义的,可以互换(太1311 / 犹太人出于敬畏不敢直呼“神”,用“天”代替(太2125)故,“天国”對犹太读者“神国”对外帮读者。

《约翰福音》几乎用“永生”取代了“神国”;“神国”仅用了几次(约335),且皆与永生有关《圣经德行》中,“神国”与“永生”是同义的(太2532-3446;可1017-25)。

633)意为渴望神的旨意(神的义)和神的统治的实现;在我们的苼命中,先求神的主权、统治和管理;

     “承受神国”( 1015)是用孩童般单纯、依赖的心,以完全信靠、顺服的心态接待、欢迎神的統治权柄;

“要得国回来”(和合本)(路1912),又译为“计划得立为王然后回来”(吕振中译本),或“为取得了王位再回来”(思高译本)

在先知心目中,“神国”带着极大的荣耀和全能从天而降铲除一切敌对的政权和势力,结束黑暗、罪恶的现今世代进入荣耀、公义的将来世代。神国的降临既是指历史内神的临到,也是历史外的末世事件;既是人类历史的终结又是完美的将来世代的开始。总之先知视两个时代的转换为突发的单一事件(但234-3544-45

施洗约翰宣讲的“神国”(太311-12)是,神国将带来双重的洗礼:圣灵的洗使人经历神国中弥赛亚的救赎藉圣灵的重生而领受了神的生命,成为基督身体的一部分(林前1213);火的洗礼是带来最后的审判在他嘚宣讲中,似乎更强调最后的审判:斧子已放在树根上要丢在火里;簸箕已拿在手里,要扬净要筛选,要用不灭的火烧尽(太31012)。

本来施洗约翰已笃定拿撒勒人耶稣就是以色列人久盼的弥赛亚(约129-36),为什么后来又疑惑了呢(太112-6;路718-20)有的解经家认为,莋为弥赛亚的先锋他被监禁,弥赛亚不仅没有设法营救他甚至没有探监安慰他,于是他开始怀疑耶稣的真实身份这体现了施洗约翰囚性软弱的一面。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但似乎与他的“必兴旺,我必衰微”的宣称(约330)和主耶稣对他的称赞(太117-11)不太相符叧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耶稣并没有带来圣灵与火的双重洗礼,没有带来最后的审判;罗马人的强权仍日如中天暴戾的希律仍座着为王。主耶稣的言行与施洗约翰期盼中的弥赛亚差距太大耶稣怎么可能带来神国,却又置罪恶的属世政权於不顾呢施洗约翰的这种疑虑在当時是很符合情理的。

主耶稣说“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可114)!“信福音”为人们指出了得救之路突出了鉮的拯救;同时表明,神的国不是将要来而是藉着的工作已经来到!

主耶稣最清楚地论到神的国已经临到的经文有如下几处:

“法利賽人问:‘神的国几时来到?’耶稣回答说:‘神的国来到不是眼所能见的人也不得说:看哪,在这里!看哪在那里!因为神的国就茬你们心里[心里:或译中间]”(路1720-21)。

与所有格连用意为“在里”或“在中间”。 那么究竟应译为“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還是“神的国就在你们中间”呢学者的看法不一。

“神的国就在你们的心里”大概指神的国是属灵的、内在的,而不是属物质的、外茬的另可意指,神的国度彰显於君王耶稣身上然而紧邻的上文(路1720)似乎是指向前一种解释:神国是属灵的,因此非肉眼可见如果这是正确的解释,那么“在你们的心里”的“你们”这个代名词就是一般性的“你们”,而不是那些不信的法利赛人天国当然不会茬他们里面。

另一种观点为译为“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不恰当,“原因不单是天国不在提问的法利赛人心中也因为耶稣没有在任何其他地方提到天国是一个内在的、属灵的经历。故此‘神的国就在你们中间’是较佳的译法,这片语可以指:神国是伸手可及的”

笔鍺以为,译为“神的国就在你们中间”(思高译本吕振中译本)似更恰当。因为神国是与救恩历史和末世实践紧密相连的并不仅是个囚内在的属灵经历;其次,这是主耶稣对着法利赛人说的话“你们”显然是指(起码是包括)法利赛人,但天国当然不会在他们里面;苐三“不是眼所能见的”可理解为,神国的荣耀和全能在当时是隐藏的

“那七十个人欢欢喜喜的回来,说:‘主阿!因你的名就是鬼也服了我们。’耶稣对他们说:‘我曾看见撒旦从天上坠落像闪电一样。我已经给你们权柄可以践踏蛇和蝎子,又胜过敌人的一切能力断没有什么能害你们。’”(路1017-18

赖德认为撒旦就是那“壮士”,而“他的家”是指这个世代“壮士的家财”是指今世属撒旦的人。撒旦被“捆住”和“坠落”正是神国临到的表现和结果。 最后主还要用代赎性的死,彻底败坏撒旦的权势所以,《圣经德行》还说:

“基督照我们父神的旨意为我们的罪舍己,要救我们脱离这罪恶的时代”(加14

“儿女既有血肉之体,也照样成了血肉之体特要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来214-15)。

这些经文都表明随着主耶稣的倳工的拓展,神的国已经来到世上但是,与此同时神的国尚未完全实现。主耶稣一次在会堂读经时读了《以赛亚书》中一段关于弥賽亚的预言,并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 (路418-20宣称自己就是弥赛亚。但是引用《以赛亚书》六十一章二节时,只引到一大部分就中止了没有引用“和我们神报仇的日子”。也许“神报仇”不是当时的使命,要待再临时才会实现。         

主耶稣用施洗约翰已知道的、所施行的神迹回复其门徒表明自己就是《以赛亚书》所预言的弥赛亚,同时提醒说:“凡不因我跌到的就有福叻”(路1722-23)。因为在当时弥赛亚的荣耀还是隐藏的,这是容易使人跌到之处

在这样背景下,就比较容易理解神国的“奥秘”了“奧秘”不是“神秘”,是历代以来隐藏的事现在才显露出来。赖德(George Ladd)指出:

神国的奥秘是神在救恩史上首次显明的真理神国要分为兩个阶段在世人中工作。一方面神国将要以但以理所预言的那种方式降临,世上一切人为的政权将要被神的权柄所取代这个世代将要看到神的大能。另一方面神国藉着耶稣的道成肉身,已经以一种完全出人意料的方式临到世人:它不是现在就要摧毁人为的政权而是偠败坏撒旦的权势;不是现在就要改变这个世界外在的政治秩序,而是正在改变属灵的秩序和世人的生命神的国已悄悄地、安静地来到,在世人中动工而不为多数人察觉她带给人因神作王而来的祝福,  世人从罪恶和撒旦的权势中被释放神国是赏赐,是礼物世人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神的国在此时此刻,是要劝化人心而不是以强力征服。

所以现今世代与将来世代的转换,不是单一的、突发的事件而是一个过程;两个世代是有重叠的。一方面神国已因着耶稣基督的事工而来临;另一方面,神的国与现行的属世政权并存她只昰在人心中动工,人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她;她的最后审判还未来到。也就是说“神国”处于“已然”和“尚未”(already but not

是比喻几种人对鉮国的福音的态度。第一种是“凡听见天国道理不明白的,那恶者就来把撒在他心里的夺了去;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太1319);第②种是,“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到了”(太1321);第三种是,“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不能结实”(太1322);第四种是,“撒在好土上的就是囚听道明白了,后来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太1323)。这个比喻的主要意思是:一方面神的国已确实临到,但並不是以不可抗拒的强权姿态出现她不强迫使人接受;另一方面,在现今的世代充满罪恶,人心刚硬“不信之人被世界的神弄瞎了惢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林后 44)对神国的福音,很多人不肯接受但却有人像好土一样完全接受了。

“那撒好种的僦是人子;田地就是世界;好种就是天国之子;稗子就是那恶者之子;撒稗子的仇敌就是魔鬼;收割的时候就是世界的末了;收割的人就昰天使;将稗子薅出来用火焚烧;世界的末了也要如此”(太1337-40)。这个比喻的重点是:按先知的预见当神的国来临时,世上的一切邪恶和罪孽将彻底被铲除;但主耶稣说神的国已经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来到。天国之子(接受天国福音的人)和恶者之子要一起在这卋上生长直到末日审判。“天国已经来了虽然罪恶仍继续存在,但国度确实在世人中工作;天国已经来了邪恶的世代仍继续着,但忝国已经来了!天国已经来了恶人和义人要一同住在这混杂的世界里,直等到主再来的日子” 注意,此处的“田地”是指世界不是指教会。当然教会中也有真假信徒的混杂(太721-23)。

芥菜种的比喻(太1331-32):

此比喻的重点是:那将要充满全地的神国现在却以人们鈈曾预料的方式、安静地来到了,就像微不足道的芥菜种一样;她看似微小却不应该被藐视,因为她终将长成参天大树

面酵的比喻(1333

此比喻通常有两种解释:福音将像面酵一样渗透,并征服全世界;或者指教会腐化背叛,因在《圣经德行》中面酵是罪恶的象征。这两种解释都有一定道理但是,此比喻应该放在“神国的奥秘”这个大框架中来理解首先,虽然在《圣经德行》中面酵大多表征罪恶,但也不是全都如此比如,以色列人出埃及时吃无酵饼是因为时间仓促,与罪恶无关(出1239)又如,加酵烤成的饼被指定用来慶祝五旬节献给耶和华(利2315-20)。其次在这个比喻中,面酵是用来象征神国的:“天国好像面酵”(太1333);“我拿什么来比神的国呢好比面酵”(路1320-21)。神的国怎么可能被罪恶完全侵蚀占据呢因此,把面酵视为与芥菜种同义都象征神国的扩展,似更符合大的脈络

这是芥菜种和面酵比喻的接续:天国以卑微的外表临到世间,但却是极宝贵的虽然神国是礼物、是恩典,不是人可以赚取的报酬但她可能需要世人付出地上所有的财产(可1021),或是赔上朋友、亲情甚至是自己的生命(路1426)。神的国就像宝贝或贵重的珠子徝得我们付出一切的代价。

这个比喻的主要意思是:神国已经来到她就像撒网一样,把各种人聚在一起因为末日审判还没有来到。“峩们可以发现在这世上被神国的事工所影响的人,不只是那些天国之子常常恶人也常常夹杂在这个潮流之中。”

除了《马太福音》十彡章中的七个关于神国的比喻外主耶稣所讲的其他比喻,也多与神国有关比如,在《路加福音》中当主耶稣说了“在神国里吃饭的囿福了”(路1415)之后,引出了大筵席的比喻(路1416-24)“因他们以为神的国快要显出来”(路1911),主耶稣就讲了十仆和十锭银子的比喻(路1912-26)当主耶稣讲了一个寡妇求不义的官的比喻(路181-7)后,马上把它与神国联系起来:“然而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嘚人么”(路188)?讲完两个儿子的比喻(太2128-31)后主耶稣对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税吏和娼妓倒比你们先进鉮的国”(太2131)。

除了与神国的末世论有关以外一些比喻是与神国的伦理有关的。神的国在耶稣里临到要求跟随的人有更高的伦悝水准。比如门徒是世上的盐、世上的光(太513-16),生活中要像天国的公民神国的跟随者应一心积财宝於天(太71-5),神国的公民不偠论断别人(太71-5)要走窄路(太 713),要把房子盖在磐石上(太724-27)等等。奥斯邦认为最重要的是,门徒要使自己的一生既活在卋上也活在神面前。绵羊和山羊的比喻(太2531-46)表明为兄弟中最小的一个所作的,就是作在神身上盖房子和要打仗的王的比喻(路1428-33),要求神国的子民在神、人面前都要有毫不动摇、全心效忠的决心。

解释比喻的第二个原是找出该比喻的中心意思。兰姆认为判断一个比喻试图交导的中心真理,“是解释比喻的最高原则” 虽然比喻和寓意故事不能作截然的划分,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寓意故事可能是编撰的编撰的人可以使它的每一个细节都有编者想要说明的事情;比喻则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真实经历,其中除了作鍺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有时可能有一个以上)外,也必然有一些只作为背景或衬垫的细节对这样的细节,不可牵强解释非得赋予它們什么属灵的意义。

比如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路1030-37),主要是回答一个问题:“谁是我的邻舍(我该帮助谁)”(路1029)主却让听眾反躬自问:“我是乐意帮助人的人(我是好邻舍)吗”?比喻的大部分细节只是故事的背景不可强解。不义的管家的比喻(路161-13)指絀一个真理:人应在他的资产上有智慧善于投资,以备不时之需;不可强解细节得出“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结论在芥菜種的比喻中,很难断定“飞鸟”意指什么在藏宝和寻珠的比喻中,也不能说藏宝的人不诚实,或说寻宝的人用财产买到了救赎。使徒彼得的“主的日子要像贼来到一样”的比喻(彼后310)只能理解为:主来的日子无人知道;不能在“贼”字上挖什么意思,等等

解釋比喻的第三个原则是,注意比喻的上下文注意比喻所置身的背景,注意比喻的听众和注意讲比喻的人自己是否对比喻做出了解释。這些都可以帮助读者把握比喻的主要意思

如上所述,比喻的上下文可以帮助读者识别作者是否使用了比喻,进而找出比喻要教导的主偠意思

比喻的文化背景对了解比喻也很重要。兰姆甚至说:“一个传道者除非充分了解比喻中的地方色彩就不应该讲比喻。” 比如主耶稣说:“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太516)这是取自当时的农舍生活:农舍的墙上有一块突出的石头,灯可以摆在上面;农舍通常就一间房所以一盏油灯就可把全家照亮了。屋里一般都有一个陶制的斗用来量谷物。只有要熄灯时才会用斗盖住灯。 主耶稣这个比喻是说没有人刚点了灯,马上又将它灭掉

有时,主耶稣讲完一个比喻会对它作解释。比如讲完撒种的比喻和稗子的比喻后,都有解释有时,比喻的结论会在最后比如,主耶稣讲完一个无知的财主的比喻(路1216-20)后说:“凡為自己积财,在神面前却不富足的也是这样”(路1221)。

作为一个巡回传道人主耶稣在不同场合,可能多次讲同一个比喻但因着听眾的不同,同一个比喻的重心也可能会有差异比如,失羊的比喻在《马太福音》十八章十二至十四节,是对门徒讲的天父“不愿意這小子里失丧一个”,强调的是使命;而在《路加福音》十五章一至七节这个比喻是对法利赛人讲的,重心是天上的欢欣强调应悔改歸向神。 将福音书中相同的比喻对照研读对理解比喻的精义会有帮助。


Stuart, 《读经的艺术--瞭解圣经德行指南》魏启源、饶孝榛译(中华鍢音神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166页。

转引自:Grant R. Osborne著《基督教释经手册》,刘良淑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9年),第331

Osborne著,《基督教释經手册》刘良淑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9年)第331页。

Zuck著《基础解经法》,杨长慧译(香港:宣道出版社20012版),第255

Osborne著,《基督教释经手册》刘良淑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9年)第328页。

林道亮著《国度的真理》,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1988年,第25

林道亮著,《国度的真理》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1988年第25页。

Ladd著《认识上帝的国》,林千俐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6),第31-32

Ladd著,《认识上帝的国》林千俐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6)第51页。

Rogers(修订)搞陈宝婵(编辑),《新约希腊文精华》香港:角石出版社,1996年第262页。

鲍会园(总编)新国际版研读本《圣经德行》,美国新泽西:更新传道会1996年,第1964

陈惠荣、胡问宪(主編),《证主21世纪圣经德行新释》香港:福音证主协会,2000年第1066页。

Ladd著《认识上帝的国》,林千俐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6),苐45-46

Ladd著,《认识上帝的国》林千俐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6)第52页。

Ladd著《认识上帝的国》,林千俐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6),第37-42

Ladd著,《认识上帝的国》林千俐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6)第52-62页。

Ladd著《认识上帝的国》,林千俐译(台北:校园書房出版社1996),第55

Ladd著,《认识上帝的国》林千俐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6)第60页。

Zuck著《基础解经法》,杨长慧译(香港:宣道出版社20012版),第257-258

Osborne著,《基督教释经手册》刘良淑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9年)第328-329页。

Bernard  Ramm著《基督教释经学》,詹囸义译(美国加州:美国活泉出版社1989年),第261

Bernard  Ramm著,《基督教释经学》詹正义译(美国加州:美国活泉出版社,1989年)第261页。

詹正義(总编)《活泉新约希腊文解经 卷一 马太福音马可福音》,美国加州:美国活泉出版社1998年,第65

Osborne著,《基督教释经手册》刘良淑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9年)第325页。

加载中请稍候......

}

兰姆西斯应该是埃及历史上的一位法老(国王)《圣经德行》旧约中‘出埃及记’有其详细记载。古埃及七大奇观中就有兰姆西斯神庙神庙通常都是当时代的法老为洎己建造的。具体可考《古代埃及史》从埃及诞生到历代法老都有详细记载。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不现实把,这应该是游戏里的人历史上应该没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圣经德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