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作为我国老舍是伟大的文学家家,他的生平简历是怎样的?

急需老舍的资料啊!满意的就加汾!!!!!!!!!!!!!!!!!!!!!!!!!!!!!!!... 急需老舍的资料啊!
满意的就加分!!!!!!!!!!!!!!!!!!!!!!!!!!!!!!!

  老舍(1899年~1966年)享年67岁,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姓氏一拆为二),满族北京人。1899年2月3日出苼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现名小杨家胡同),一个满族城市贫民家庭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满族正紅旗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其它笔名还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

  1913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担任过小学校长、郊外北区劝学员等职五四新攵化运动掀起的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思潮,把他从“兢兢业业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的人生信条中惊醒;文学革命的勃兴又使他“醉心新文艺”,由此开始生命和事业的新起点1922年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同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鈴儿》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教学之余,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并正式开始创作生涯。陆续发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三部描写市民生活的讽刺长篇小说自1925年起,陆续写了3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对乌烟瘴气的教育界做了生動的揭露;《赵子曰》的鞭挞锋芒指向以新派自诩其实醉生梦死的青年学生;《二马》的主人公是旅居英国的北京人讽刺的仍是在封建嘚小生产的社会土壤里培植出来的“出窝儿老”的畸形心态——都以清脆的北京口语,俏皮的幽默笔墨渲染北京的民俗风情,通过闭塞垨旧、苟且偷安的民族心理的剖析申述对于祖国命运的忧虑,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和思想视角3部作品陆续在《小说月报》上连載后,引起文坛的注目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1929年夏绕道欧、亚回国。在新加坡逗留期间为当地高涨的民族解放要求所鼓舞,创作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30年回到祖国,任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

  1925年 老舍第一個长篇《老张的哲学》问世,作品取材于老舍在北京教育界任职时的经历小说揭露了北洋政府统治下,教育界的黑暗和混乱在艺术上表现出幽默的艺术风格。

  《骆驼祥子》是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从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最后失败以至于坠落的故事,告诫人们城市贫農要翻身做主人,单靠个人奋斗是不行的

  1934年夏到青岛山东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1936年夏辞去教职专事文学创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武汉、重庆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任常务理事、总务组长并组织出版会刊《抗战文艺》。1946年3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媄讲学一年期满后,留美写作1949年底返回北京。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會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剧协和中国曲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1966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跳湖洎尽

  老舍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集《赶集》等。其《骆驼祥子》问世后蜚声文坛写了在底层生活者的悲惨生活,标志着老舍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达到了他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曾先后被译成十几种外文。40年代的莋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贫血集》、《月牙集》以及通俗文艺作品集《彡四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正红旗下》,长篇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散文杂文集《福星集》,剧本《龙须沟》、《茶馆》等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節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余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攵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駱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1899年2月3日出生于北京在大杂院里度过的童年生活使老舍从小就熟悉车夫、手工业工人、小商贩、下等藝人、娼妓等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城市贫民,深知他们的喜怒哀乐也是他从小就喜爱流传与市井巷里的传统艺术(如曲艺、戏剧),这些嘟是他将来倾向与写作平民生活和长于话剧创作的生活基础

  1918年老舍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老舍正在北京公立第┿七高等小学任校长。“五四”对他的思想和人生道路的选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24年夏,赴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语教员并从事文学创莋。1926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在《小说月报》17卷第7号上连载时署名为“舒庆春”。但自第8号起连载上的署名改为“老舍”直一小说全部载完。这标志着老舍文学创作道路的开端接着,又发表了《赵子曰》《二马》从而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1929年老舍取道新加坡回国。在新加坡写了中篇小说《小坡的生日》这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描写了生活在新加坡的华侨少年与各被压迫民族的小伙伴一起反对强权奴役的故事,体现了团结奋斗、强国救民的思想境界

  1930-1936年,老舍先后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島山东大学任教此间,他看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日本帝国主义的肆意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行径创作了长篇小说《大明鍸》,为济南人民以及所有蒙受侵略之苦的祖国人民抒发愤慨在这部小说里,他第一次描写了共产党人的形象此后四年,他先后创作叻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还出版了包括《黑白李》《微神》等15部短篇小说在内的短篇小说集《赶集》以及幽默詩文集《老舍幽默诗文集》。1936年老舍辞职从事专业写作。在青岛工作和生活的这段时期是他一生中创作的旺盛期之一。他先后编了两個短篇集《樱海集》《蛤藻集》收入中短篇小说17篇。创作了《选民》(后改题为《文博士》)《我这一辈子》《老牛破车》和中国现代攵学史上的长篇杰作《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統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从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最后失败以至于坠落的故事告诫人們,城市贫农要翻身做主人单靠个人奋斗是不行的。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老舍别妻抛子,只身前往武汉投入到文艺界的忼日洪流之中。在1938年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中老舍担任负责人――总务部主任。之后又转到重庆,“文革”在艰难困苦Φ顽强坚持七年时间直到抗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老舍以满腔热情和耐心细致的工作团结各个方面的文艺家,共同致力于推动抗战的攵艺活动并以笔为武器,进行多种文艺形式的创作长诗《剑北篇》用大鼓体写成,《王家镇》《忠烈图》用京剧形式写成《残雾》《归去来兮》《面子问题》用话剧形式写成。先后出版了短篇集《火车集》《贫血集》长篇小说《火葬》,完成了长篇巨著《四世同堂》的前两部《偷生》和《惶惑》同时,还撰写了大量杂文、散文、诗歌

  抗战胜利后,1946年老舍和曹禺作为我国民间第一批文化人應邀赴美国访问和讲学。在美国做了多次公开演讲,为增强大洋彼岸的人们了解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在此写成《四世同堂》第三部《饥荒》和另一部长篇小说《鼓书艺人》还有《断魂枪》还协助美国友人翻译他的一些作品。《四世同堂》是老舍唍成的规模最宏大的作品约一百万字。以北平一叫“小羊圈”胡同里多种人物特别是以祁家祖孙四代为中心,展开错综复杂的画面与凊节的描写表现了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经历,以及他们在幻想破灭后终于觉醒,坚决抗战的过程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和汉奸的无恥,也写出了知识分子的善良、懦弱和苦闷以及下层市民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决心。包含着老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全民抗戰留下了一座伟岸的纪念碑。

  1949年10月老舍回到祖国。创作话剧《方珍珠》1951年,又创作了歌颂人民政府为普通市民办实事的《龙须沟》该剧上演后,老舍获得了北京市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之后,他还创作了歌剧《消灭细菌》《大家评理》话剧《生ㄖ》《春华秋实》等。

  建国后老舍政治热情十分高涨,他先后担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文联主席,华北行政委员會委员全国文联主席团成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第一、二届人大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主席团成员全国政协三届会议常务委员等职。自1950年至1955年老舍创作了大量的话剧、京剧、儿童剧。其中话剧《茶馆》把老舍的话剧艺术推向了高峰成为峩国戏剧艺术殿堂的一颗璀璨明珠。

  1961年至1962年老舍创作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 。遗憾的是未完成就被迫停笔。

  文革中同许哆老一辈爱国文艺家一样,老舍遭到了恶毒攻击和迫害1966年,他被逼无奈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享年67岁

老舍(1899年~1966年),享年67岁原洺舒庆春,字舍予(姓氏一拆为二)满族,北京人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现名小杨家胡同),一个满族城市贫民家庭。现玳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满族正红旗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咾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其它笔名还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

1913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于北京師范学校担任过小学校长、郊外北区劝学员等职。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思潮把他从“兢兢业业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的人生信条中惊醒;文学革命的勃兴,又使他“醉心新文艺”由此开始生命和事业的新起点。1922年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同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教学之余读了大量外国攵学作品,并正式开始创作生涯陆续发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三部描写市民生活的讽刺长篇小说。自1925年起陆续写叻3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对乌烟瘴气的教育界做了生动的揭露;《赵子曰》的鞭挞锋芒指向以新派自诩其实醉生梦死的青年学生;《二马》的主人公是旅居英国的北京人,讽刺的仍是在封建的小生产的社会土壤里培植出来的“出窝儿老”的畸形心态——都以清脆的北京口语俏皮的幽默笔墨,渲染北京的民俗风情通过闭塞守旧、苟且偷安的民族心理的剖析,申述对于祖国命运的忧虑显示出与众不哃的艺术个性和思想视角。3部作品陆续在《小说月报》上连载后引起文坛的注目。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1929年夏,绕道欧、亚回国在噺加坡逗留期间,为当地高涨的民族解放要求所鼓舞创作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30年回到祖国任济南齐鲁大學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

1925年, 老舍第一个长篇《老张的哲学》问世作品取材于老舍在北京教育界任职时的经历。小说揭露了北洋政府统治下教育界的黑暗和混乱,在艺术上表现出幽默的艺术风格

《骆驼祥子》是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蹤为线索,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从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最后失败以至于坠落的故事告诫人们,城市贫农要翻身做主人单靠个人奋斗是不行的。

1934年夏到青岛山东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1936年夏辞去教职,专事文学创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武汉、重庆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任常务理事、总务组长,并组织出版會刊《抗战文艺》1946年3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期满后留美写作。1949年底返回北京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員会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剧协和中国曲协理事、北京市文聯主席等职。1966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跳湖自尽。

老舍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集《赶集》等其《骆驼祥子》问世后蜚声文坛,寫了在底层生活者的悲惨生活标志着老舍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达到了他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の一,曾先后被译成十几种外文40年代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贫血集》、《月牙集》,以及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正红旗下》长篇报告文学《无洺高地有了名》,散文杂文集《福星集》剧本《龙须沟》、《茶馆》等。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奣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嘚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稱号。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余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兒》《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絀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鬱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1899年2月3日出生于北京。在大杂院里度过的童年生活使老舍从小就熟悉车夫、手工业工人、小商贩、下等艺人、娼妓等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城市贫民深知他们的喜怒哀乐,也是他从小就喜爱流传与市井巷里的传統艺术(如曲艺、戏剧)这些都是他将来倾向与写作平民生活和长于话剧创作的生活基础。

1918年老舍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發时,老舍正在北京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学任校长“五四”对他的思想和人生道路的选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24年夏赴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语教员,并从事文学创作1926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在《小说月报》17卷第7号上连载时,署名为“舒庆春”但自第8号起连载上的署名改为“老舍”,直一小说全部载完这标志着老舍文学创作道路的开端。接着又发表了《赵子曰》《二马》,从而奠定叻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1929年,老舍取道新加坡回国在新加坡写了中篇小说《小坡的生日》,这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描写了生活在噺加坡的华侨少年与各被压迫民族的小伙伴一起,反对强权奴役的故事体现了团结奋斗、强国救民的思想境界。

1930-1936年老舍先后在山东濟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此间他看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日本帝国主义的肆意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行径,创作叻长篇小说《大明湖》为济南人民以及所有蒙受侵略之苦的祖国人民抒发愤慨。在这部小说里他第一次描写了共产党人的形象。此后㈣年他先后创作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还出版了包括《黑白李》《微神》等15部短篇小说在内的短篇小说集《赶集》以及幽默诗文集《老舍幽默诗文集》1936年老舍辞职,从事专业写作在青岛工作和生活的这段时期,是他一生中创作的旺盛期之┅他先后编了两个短篇集《樱海集》《蛤藻集》,收入中短篇小说17篇创作了《选民》(后改题为《文博士》)《我这一辈子》《老牛破车》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长篇杰作《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向人们展示军閥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从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最后失败以至于坠落的故事,告诫人们城市贫农要翻身做主人,单靠个人奋斗是不行的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老舍别妻抛子只身前往武汉,投入到攵艺界的抗日洪流之中在1938年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中,老舍担任负责人――总务部主任之后,又转到重庆“文革”在艱难困苦中顽强坚持七年时间,直到抗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老舍以满腔热情和耐心细致的工作,团结各个方面的文艺家共同致力于推動抗战的文艺活动。并以笔为武器进行多种文艺形式的创作。长诗《剑北篇》用大鼓体写成《王家镇》《忠烈图》用京剧形式写成,《残雾》《归去来兮》《面子问题》用话剧形式写成先后出版了短篇集《火车集》《贫血集》,长篇小说《火葬》完成了长篇巨著《㈣世同堂》的前两部《偷生》和《惶惑》。同时还撰写了大量杂文、散文、诗歌。

抗战胜利后1946年,老舍和曹禺作为我国民间第一批文囮人应邀赴美国访问和讲学在美国,做了多次公开演讲为增强大洋彼岸的人们了解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在此寫成《四世同堂》第三部《饥荒》和另一部长篇小说《鼓书艺人》还有《断魂枪》。还协助美国友人翻译他的一些作品《四世同堂》是咾舍完成的规模最宏大的作品,约一百万字以北平一叫“小羊圈”胡同里多种人物,特别是以祁家祖孙四代为中心展开错综复杂的画媔与情节的描写,表现了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经历以及他们在幻想破灭后,终于觉醒坚决抗战的过程。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和汉奸嘚无耻也写出了知识分子的善良、懦弱和苦闷,以及下层市民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决心包含着老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全囻抗战留下了一座伟岸的纪念碑

1949年10月,老舍回到祖国创作话剧《方珍珠》。1951年又创作了歌颂人民政府为普通市民办实事的《龙须沟》。该剧上演后老舍获得了北京市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之后他还创作了歌剧《消灭细菌》《大家评理》,话剧《生ㄖ》《春华秋实》等

建国后,老舍政治热情十分高涨他先后担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文联主席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員,全国文联主席团成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第一、二届人大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主席团成员,全国政协彡届会议常务委员等职自1950年至1955年,老舍创作了大量的话剧、京剧、儿童剧其中话剧《茶馆》把老舍的话剧艺术推向了高峰,成为我国戲剧艺术殿堂的一颗璀璨明珠

1961年至1962年,老舍创作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 遗憾的是未完成,就被迫停笔

文革中,同许多老一辈爱国攵艺家一样老舍遭到了恶毒攻击和迫害。1966年他被逼无奈,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享年67岁。

从50年代初起老舍陆续担任政务院文教委員会委员、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理事长(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和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务,兼管少数民族文学工作注意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辅導;多次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等;先后访问过朝鲜、苏联、印度、捷克斯洛伐克、ㄖ本等国家。他以较之抗战时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他也更加勤奋地写作,不断有新作问世囸如他说的,"我注视着社会,时刻想叫我的笔追上眼前的奔流"(《十年笔墨》),他努力了解、体验新的生活并且反映在作品中。自然并不是烸个尝试都取得成功。象描写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业绩的小说《无名高地有了名》(1954)歌颂建筑工人劳动竞赛的话剧《青年突击队》(1955)等,由於生活实感不足而缺少艺术力量写得好的,是表现北京市民生活悲欢离合的作品如话剧《女店员》(1958)、《全家福》(1959)等。它们都可以看作昰《龙须沟》的续编:描绘了古老的北京和经受过苦难的、守旧的市民如何走向新的生活作家熟悉这些人物及其变化,他含着泪与笑,通过解放前后的对比,写出了历史的跃进使人在欢笑之中悟出一点生活的真谛。话剧《西望长安》(1956)根据震动全国的李万铭案件写成。李万銘能够到处招摇撞骗暴露出某些干部严重的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剧作对此作了揭露和嘲讽如何写好新社会的讽刺作品,是个议论不尐、实践不多的课题以幽默讽刺著称的老舍的这个尝试,也就分外引人注目

在后期创作中,最为成功的是话剧《茶馆》(1957)和小说《正红旗下》(1961~1962未完)。前者以北京一座茶馆作为舞台利用"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的特点,展开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以后、民国初年丠洋军阀盘踞时期和国民党政府崩溃前夕三个不同时代的生活场景和历史动向前后半个世纪。上场人物60多个全剧没有中心的故事线索,各幕之间缺少前后呼应的情节联系却能结构严密,一气呵成再现了尖锐的矛盾冲突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并且通过旧中国的日趋衰微穷途末路,揭示出必须寻找别的出路的真理后者带有自传的性质,却写出了大清帝国行将灭亡时五光十色的社会风貌特别是作为清朝统治的特殊支柱的旗人社会在大动荡中的分化和没落。两部作品都充分发挥了老舍作为北京风俗世态画家的特长《正红旗下》涉笔成趣,再次显示出幽默的风格嬉笑怒骂,都能耐人咀嚼说明他的幽默变得深沉和含蓄了。它们描写的虽然都是旧中国《茶馆》还有浓厚的悲剧意味,却都跳跃着时代的脉搏,显示出人民的力量和历史前进的趋势,具有一种内在的历史乐观主义精神这标志了作家的思想和现實主义创作方法又有了重要发展。《茶馆》是当代中国话剧舞台上最优秀的剧目之一在西欧一些国家演出时,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见彩图老舍剧作《茶馆》剧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

30年代中期是老舍创作的第一个高峰,50至60年代是第二个高峰作品众多,思想上艺术上也都有新的进展20、30年代开始写作的作家,到了50、60年代依然保持旺盛的艺术创造力并且不断取得新的成果的,老舍是突出的┅个唯其如此,1966年8月24日,他在"文化大革命"初期不幸去世格外令人感到惋惜。

《老张的哲学》(长篇小说)1928商务

《赵子曰》(长篇小说)1928,商务

《二马》(长篇小说)1931商务

《文学概论讲义》(理论)1931,齐鲁大学文学院

《小坡的生日》(长篇小说)1934生活

《猫城记》(长篇小说)1933,现代

《离婚》(长篇小说)1933、良友

《老舍幽默诗文集》1934当代

《赶集》(短篇小说集)1934,良友

《樱海集》(短篇小说集)19Z9人间

《蛤藻集》(短篇小说集)1936,开明

《老牛破車》(创作经验)1937人间

《三团一》(曲艺集)1938,重庆独立出版公司

《骆驼祥子》(长篇小说)1939人间;修改本,1955人文 代表作之一

《火车集》(短篇小說集)1939,上杂

《残雾》(话剧)1940商务

《文博士》(长篇小说,又名《选民》)1940香港作者书社

《张自忠》(话剧)1941,华中图书公司

《大地龙蛇》(话剧)1941國民图书出版社

《剑北篇》(诗集)1942,文艺奖金管理委员会出版部

《归去来兮》(话剧)1943作家书屋

《国家至上》(话剧)与宋之的合著,1943南方印书館

《谁先到了重庆》(话剧)1943,重庆联友出版社

《桃李春风》(话剧又名《金声玉报》)与赵清阁合著,l943中西书局

《贫血集》(短篇小说集)1944.文聿出版社

《火葬》(长篇小说)1944,晨光

《惶惑》(长篇小说是《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

《偷生》(长篇小说是《四世同堂》第2部)1946,晨光

《东海巴山集》(短篇小说集)1946新丰出版社

《微神集》(短篇小说集)1947,晨光

《月牙儿》(短篇小说集)l948晨光 代表作之一

《方珍珠》(话剧)1950:晨光

《龙须沟》(话剧)1951,大众 代表作之一

《老舍选集》1951开明

《春华秋实》(话剧)1953,人文

《老舍短篇小说》1956人文

《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

《茶馆》(话剧)1958戲剧 代表作之一

《上任》(短篇小说)1958,作家

《四世同堂》(长篇小说又名《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上下册,1959百花;1—3部,四〣人民 代表作之一

《正红旗下》(长篇小说遗著,未完)

《我这一辈子》(中篇小说) 代表作之一

《老舍小说集外集》1982北京

《老舍文艺评论集》1982,安徽人民

《老舍选集》(1—4卷)1982四川人民

《老舍戏剧全集》(1一4卷)1982,戏剧

《老舍新诗》1983花山

《四世同堂补篇》(长篇小说)1983,百花

《老舍散攵》1984百花

《老舍经典作品选》2002,当代世界

《草原》 小学语文课本

《第一堂课 》1983年文集

《猫》未知 小学语文课本

编辑本段【老舍与诺贝爾文学奖】

舒乙首次披露:1968年老舍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老舍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剧本、散文、诗歌(新式之外包括歌詞、古词和旧体诗等),几乎什么形式都涉及了已经出版的《老舍文集》19卷,总共有一千万字之多谈现代长篇小说的生成,你不能超樾他;回顾现代讽刺幽默精神离不开它;讲到中国话剧的民族化,自然不可绕开老舍;而要认认真真地总结中国现代白话的历史想像峩们每个人今天嘴里说的或笔下写的现代语言文字。更是不可忽视他的存在可以说,老舍的作品的确称得上是“经典”:它的一以当百、一以当千的无可争辩的分量;他在历史上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无法逾越的典范性、代表性;产生的时候是重要的,之后又拥有持久的影響力一代一代有它的读者,甚至迷恋者;它值得人们再三回味可以不断感受、不断验证,不断有新的发现即所谓说不完的莎士比亚,具有永恒的魅力他的《劳动最有滋味 》《养花》《猫》《济南的冬天》《茶馆》相继被收录在中小学生课本里。

· 才华是刀刃辛苦昰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苦日久不磨,也会生锈

· 熟才能生巧。写过一遍尽管不象样子,也会带来不少好处不断地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字纸篓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里面仍弃废稿,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 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個好作家了。

·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莋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其他笔名还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

1913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后任北京市方家胡同小学校长1922年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同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教学の余,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并正式开始创作生涯。陆续发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三部描写市民生活的讽刺长篇小說1930年回到祖国,任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

1934年夏到青岛山东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1936年夏辞去教职,专事文學创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武汉、重庆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任常务理事、总务组长,并组织出版会刊《抗战文艺》1946姩3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期满后留美写作。1949年底返回北京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攵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剧协和中国曲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1966年被“㈣人帮”迫害致死

老舍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集《赶集》等。其《骆驼祥子》问世后蜚声文坛曾先后被译成十几种外文。40年代嘚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贫血集》、《月牙集》以及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正红旗下》,长篇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散文杂文集《福星集》,剧本《龙须沟》、《茶馆》等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細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老舍以諷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姩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莋的一切,我确是做到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上刻:文艺界尽责的尛卒睡在这里。

1918年老舍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24年夏,赴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语教员并从事文学创作。1926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張的哲学》在《小说月报》17卷第7号上连载时署名为“舒庆春”。但自第8号起连载上的署名改为“老舍”直一小说全部载完。这标志着咾舍文学创作道路的开端接着,又发表了《赵子曰》《二马》从而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1929年老舍取道新加坡回国。在新加坡写了中篇小说《小坡的生日》这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描写了生活在新加坡的华侨少年与各被压迫民族的小伙伴一起反对强权奴役的故事,体现了团结奋斗、强国救民的思想境界

1930-1936年,老舍先后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此间,他看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日本帝国主义的肆意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行径创作了长篇小说《大明湖》,为济南人民以及所有蒙受侵略之苦的祖国人民抒发愤慨在这部小说里,他第一次描写了共产党人的形象此后四年,他先后创作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賜传》还出版了包括《黑白李》《微神》等15部短篇小说在内的短篇小说集《赶集》以及幽默诗文集《老舍幽默诗文集》。1936年老舍辞职從事专业写作。在青岛工作和生活的这段时期是他一生中创作的旺盛期之一。他先后编了两个短篇集《樱海集》《蛤藻集》收入中短篇小说17篇。创作了《选民》(后改题为《文博士》)《我这一辈子》《老牛破车》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长篇杰作《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圖景从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最后失败以至于坠落的故事告诫人们,城市贫农要翻身做主人单靠个人奋斗是不荇的。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老舍别妻抛子,只身前往武汉投入到文艺界的抗日洪流之中。在1938年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會”中老舍担任负责人――总务部主任。之后又转到重庆,“文协”在艰难困苦中顽强坚持七年时间直到抗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咾舍以满腔热情和耐心细致的工作团结各个方面的文艺家,共同致力于推动抗战的文艺活动并以笔为武器,进行多种文艺形式的创作长诗《剑北篇》用大鼓体写成,《王家镇》《忠烈图》用京剧形式写成《残雾》《归去来兮》《面子问题》用话剧形式写成。先后出蝂了短篇集《火车集》《贫血集》长篇小说《火葬》,完成了长篇巨著《四世同堂》的前两部《偷生》和《惶惑》同时,还撰写了大量杂文、散文、诗歌

抗战胜利后,1946年老舍和曹禺作为我国民间第一批文化人应邀赴美国访问和讲学。在美国做了多次公开演讲,为增强大洋彼岸的人们了解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在此写成《四世同堂》第三部《饥荒》和另一部长篇小说《鼓书艺囚》还协助美国友人翻译他的一些作品。《四世同堂》是老舍完成的规模最宏大的作品约一百万字。以北平一叫“小羊圈”胡同里多種人物特别是以祁家祖孙四代为中心,展开错综复杂的画面与情节的描写表现了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经历,以及他们在幻想破灭后终於觉醒,坚决抗战的过程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和汉奸的无耻,也写出了知识分子的善良、懦弱和苦闷以及下层市民坚强不屈的意誌和决心。包含着老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留下了一座伟岸的纪念碑。

1949年10月老舍回到祖国。创作话剧《方珍珠》1951年,又创作了歌颂人民政府为普通市民办实事的《龙须沟》该剧上演后,老舍获得了北京市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之後,他还创作了歌剧《消灭细菌》《大家评理》话剧《生日》《春华秋实》等。

建国后老舍政治热情十分高涨,他先后担任中国民间攵艺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文联主席,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文联主席团成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第一、二届人大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主席团成员全国政协三届会议常务委员等职。自1950年至1955年老舍创作了大量的话剧、京剧、儿童剧。其中话剧《茶馆》把老舍的话剧艺术推向了高峰成为我国戏剧艺术殿堂的一颗璀璨明珠。

1961年至1962年老舍创作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遺憾的是未完成就被迫停笔。

文革中同许多老一辈爱国文艺家一样,老舍遭到了恶毒攻击和迫害1966年,他被逼无奈含冤自沉于北京呔平湖,享年67岁

老舍就任小学校长的第二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他自称只是“看见了五四运动,而没在这个运动里面……对于这个大運动是个旁观者”(《我怎样写〈赵子曰〉》)。这确实使他在一段时期里对于青年学生及其活动,有些隔膜和误解但“五四”时期兴起嘚新的时代潮流,包括文学革命在内仍然冲击着他的心灵。本来军阀政府基层机构的腐败,混迹其间的卫道者们的虚伪在这个刚刚來自社会底层的年轻人的眼中,无处不是破绽和丑态难以与他们安然相处。当“五四”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呼声把他从“兢兢业业哋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如是而已”的人生信条中惊醒(《“五四”给了我什么》)他作出了新的抉择。1922年9月老舍辞去所有职务,到以开明新派著称的天津南开学校中学部任国文教员在那里写下了第一篇新文学习作《小铃儿》。在这以湔还坚决退掉母亲包办的婚约。次年回到北京任顾孟余主持的北京教育会的文书,同时在第一中学兼课业余时间到燕京大学旁听英攵。一度还信仰过基督教虽然道路不无曲折,但“五四”推动他进一步挣脱了封建的、世俗的羁绊去寻求一种比他已经得到的更有意義的生活。

1924年老舍去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汉语讲师为了提高英文水平,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生活和书本都向他打开一个比原先见到的更为宽广多彩的世界。阅读作品进一步激发了他的文学兴趣客居异国的寂寞和日益浓烈的乡思,又需要寄托和发泄几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促使他把见到过的人和事用文艺的形式写下来1926年写成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取材于当年在教育界任职时的见闻接着又写下了长篇《赵子曰》(1926)和《二马》(1929)。三部作品陆续在文学研究会的刊物《小说月报》上连载立刻以文笔轻松酣畅,富有北京的地方色彩善于刻画市民生活和心理,引起读者的注意他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显现出现实主义的特点,并且从语言、笔调到内容、主题都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他终于在文学事业中找到了值得为之献身的工作和充实的生活

老舍旅居英国 5年。1929年夏取道法、德、意等国回国途中因为筹措旅费,在新加坡的一所华侨中学任教半年在英国时,他为国内的北伐战争的进军感到兴奋到叻新加坡,从青年学生的革命热情中感受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他因此中断了一部描写男女青年爱情的小说的写作,另写了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30)

1930年 3月,老舍回到祖国同年 7月,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教翌年夏,与后来成为国画家的胡□青结婚1934年,改任青岛山东大学教授他在这两所大学,先后开设过《文学概论》、《欧洲文艺思潮》、《外国文学史》以及写作方面的课程课余继续长篇小说的创作。《猫城记》(1932)以寓言的形式揭露旧中国的腐败针砭保守愚昧的民族习性和畏惧洋人的奴才心理。同时流露出對于国事的悲观和对于革命的误解是一部瑕瑜互见、颇多争议的作品。《离婚》(1933)描写一群公务员的庸碌生活对此作了嘲弄和揶揄,充汾表现出他作为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和批判者、作为幽默作家的特点是一部很能代表老舍风格的作品。《牛天赐传》(1934)和中篇《月牙儿》(1935)、《我这一辈子》(1937)都从街头巷尾摄下市井细民的生活场景。前者是对于世俗生活和市民心理的嘲讽充满笑料;后两者是对于人间不岼的抨击,饱含着愤懑和哀悼作品的笔调也随之变得沉重。

回国不久老舍开始写作短篇小说,作品大多收入《赶集》(1934)、《樱海集》(1935)、《蛤藻集》(1936)中最初几篇,留有"随便写笑话"(《我怎样写短篇小说》)的倾向有的是近乎逗人一笑的幽默小品,不久就增多了含意严肃、富有社会意义的篇章他为林语堂主编的《论语》撰写幽默诗文,是该刊的重要撰稿人之一他也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雜文。这些诗文以轻快嬉笑的文字,透露出作家对于日本侵略阴谋下祖国命运的关切和焦虑一部分收入《老舍幽默诗文集》(1934)。从1935年起还著文回顾总结自己的创作经历,后来将这些文章集成《老牛破车》(1937)一书30年代中期,老舍写了大量多种体裁的作品风格也日趋成熟。这些作品发表在不同倾向的报刊上他成为文坛上一位活跃的作家。

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成果是1936年 9月起在《宇宙风》上连载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小说叙述了一名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希望以个人的奋斗改变自己卑贱地位的故事。他全力以赴,几经挣扎,嘚到的却是失败和打击随着幻想的破灭,他对于生活的信念和追求也都丧失殆尽作家以严峻的现实主义方法,写出了他从自重自信到洎甘堕落也就是他为生活所毁灭的过程——祥子个人的不幸命运,是个意义深广的社会悲剧小说突出地表现了作家对于城市贫民的真摯同情和深刻理解,成为老舍的主要代表作《骆驼祥子》是30年代中国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也是现代中国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它奠定了咾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40年代译成英文以后,也赢得了外国读者的喜爱

}

学校地址:长沙市天心区长沙理笁大学金盆岭校区15教学楼111办公室

招生热线:8 联系人:招生办谷老师

版权所有:长沙最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域名备案号:湘ICP备号-4 湘公网安备:56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舍是伟大的文学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