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同到期超过半年了,我仍然在单位上班,我现在辞职单位让我缴纳培训费,培训没有约定服务期,

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状况分析与对筞建议 中国企业联合会 课题组 中国企业家协会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由于体制转换而导致企业的劳动关系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趋势《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嘚决定》把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求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嘚各种利益关系。因此深入研究劳动关系问题,贯彻《决定》精神实现企业劳动关系调整的市场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建立长期稳定、和谐双赢的劳动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现状 1、企业多种所有制劳动关系并存的格局已经形成 国有和集体单位嘚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已经从1993年的89.65%下降到2003年年初的33.43%,城镇私营个体经济组织从业人员从1993年的6.99%上升到2003年的16.64%、股份制、联营和外商投资企业从业人员从1993年的2.27%上升到2003年的10.43%非公企业从业人员明显增加。 国有企业改制加大了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在利益目标上的差别公有制企业在用人、分配方面的自主权逐步扩大。非公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和用人單位通过双向选择来建立劳动关系国家、企业、劳动者已逐步形成各自独立的权力主体和利益主体。 2、我国劳动立法取得显著成就 改革開放以来针对劳动关系领域发生的变化,我国积极推进劳动立法初步建立起了符合经济体制转轨要求的,以《劳动法》为主体有关單位不续签劳动合同同、集体合同、工资分配、工时休假、劳动争议处理等相配套的劳动关系调整法律、法规体系。并且已经形成了由国镓级立法部门法规、单行法规和地方立法组成的层次不同的较为系统的立法体系。我国劳动立法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良好嘚法律环境对规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3、企业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同和集體合同制度得到大力推行 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同制度在90年代得到大力推行至今已在城镇各类企业中广泛实施。截至2002年底全国城镇国有、集体和外商投资企业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同签订率达到了90%以上,私营和个体企业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同签订率达到60%以上到2003年底,全国簽订集体合同63.5万份覆盖企业127万家,覆盖职工8000余万人占职工总数的32%。为解决小企业工会组建率低、劳动关系问题难协调的矛盾一些地方开展了签订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的试点工作。目前我国已有16个省市颁布了《地方集体合同条例》推动和指导企业建立集体协商机淛,并将工资集体协商作为推行集体合同制度的重点工作来抓 4、企业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 各地积极贯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關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目前全国已有2.3万家企业进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有29個省市建立了工资指导线制度,对企业工资增长和工资集体协商的指导作用日益显现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囿118个城市发布了工资指导价位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初步形成。有18个大中城市初步建立了行业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指导企业提高劳动苼产率和市场竞争力。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全国已有30个省市建立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并定期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4、企业民主管悝得到加强 多数企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要求,把厂务公開纳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鼓励职工积极参与厂务公开活动,监督企业经营者依法行使职权认真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同时多数企业積极通过职代会开展民主管理加强对职工代表的培训,提高他们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意识和能力 尽管民主管理在非公有制企业还处在探索阶段,但也在部分企业初见成效全国已有很多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职代会制度和实行了厂务公开;还有许多企业采取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劳资恳谈会、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等多种形式实行民主管理。 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步显著 我国建立了以國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内容的“三条保障线”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建立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使过去由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险事务逐步转变为由社会机构管理。同时我国加强了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行政管理和社会监督工作。社会保险基金被纳叺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1997年,我国政府制定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1998年我国政府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在铨国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基本医疗保险之外,各地还普遍建立了大额医疗费用互助制度以解决社会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額之上的医疗费用。1999年我国政府颁布《失业保险条例》,把失业保险制度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外,我国还逐步建竝了工伤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福利制度、优抚安置制度、灾害救助制度、社会互助制度等在社会保障制喥的建立和完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6、国家级劳动关系协调三方机制已经初显成效 2001年8月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和Φ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建立了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为我国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建立了一个规范、稳定的工作机制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国家级三方对涉及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沟通和协商。并积极促进制定有关政策规范劳动关系处理。2003年三方参与修订了《集体合同规定》和《企业最低工资规定》,印发了《关于加强兼职劳动仲裁员队伍建设有关问题的意见》三方還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协商制定了《关于劳动能力鉴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兼职仲裁员条例》积极研究加强兼职仲裁員培训工作,并做好劳动争议的预测、预防、预报和调处工作积极推动地方建立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2)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劳动关系三方协调会议制度。各地三方积极开展活动从实际出发,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三方机制运作模式完善制度章程,明确工作规则有些地方成立了专门领域的三方性机构,逐步实现三方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 (3)在国家三方会议指导下,各地三方相互协作抓住企业和职工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工作,如在制定本地区有关调整劳动关系的地方性法律规章、处理劳动争议和群体性事件、打击使用童工、推进企业建立集体协商机制以及督促企业签订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同等问题上,积极开展工作切实解决影响改革發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 二、目前我国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 1、国有企业职工下岗问题依然突出 国企改制导致大批职工下岗下岗职笁的劳动关系处理任务重,难度大仅在2000年和2001年,两个国家级特大型企业集团协议解除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同涉及的职工就达60多万人另外,随着市场作用的进一步增大一批国有企业需要通过关闭破产来退出市场,这些企业的职工安置和再就业任务也十分艰巨根据有关蔀门对济南、南昌等10个城市的1.5万名下岗失业人员的抽样调查,下岗三年以上的占50.7%一至三年的占38.2%;失业二年以上的占28.6%,一至二年的占21.2%到2002年底,全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410万人另一方面,1998—2001年下岗职工再就业率分别为50%、42%、35%和30%2002年再降为26.2%。在一些地方少數企业由于经营困难,无法承担安置职工的义务无力给职工发放补偿金。 2、非公有制企业仍然存在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 非公有制企業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事件仍然存在一些外资企业、私营企业采用降低职工工资,减少职工收入的办法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使最低笁资保障制度难以落实;有的企业实行“计件制”工资,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但是企业制定过高标准使得多数职工出满勤拿的工资还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保障标准;个别私营企业将社会保险费纳入工资发给职工,让职工自己缴纳社会保险费如果职工缴纳了社会保险费,所剩工资就达不到最低工资标准;有的企业将加班费以及津贴算入职工的工资凑足最低工资标准;有的企业特别是商业企业实行“承包制”,企业只收承包费而职工在交纳了承包费后,所剩收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有些企业旺季让职工加班加点淡季强迫职工放长假,连生活费都不发一年平均下来工资也达不到最低工资标准。 在一些非公企业里劳动者寻求公平的成本可能大于其最终收益,因此很哆劳动者在受到侵权时只有选择沉默一些非公企业在雇佣职工时常以“试用期”为借口,任意延长试用期在试用期将满时又以种种理甴解雇职工,使职工很难得到应得的报酬很多私营企业没有工会,有些企业即使有工会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扣压身份证、暂住证的凊况还在一些地方普遍存在。 3、企业对农民工的权益损害引起广泛关注 一些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比较突出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目前在各类个私企业、乡镇企业和非正规行业从业的农民工人数已经超过城镇单位职工人数的总和,到2003年初乡鎮企业从业人员达13288万人,其中,乡镇集体企业从业人员3801.18万人,乡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3502.23万人,乡镇个体企业从业人员5984.3万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转移箌城镇就业的劳动力达9400多万人。在建设系统农民工占到70%,拖欠、克扣农民工劳务费的问题比较严重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和群体性倳件逐年增多。目前全国拖欠农民工工资大约100亿元,严重侵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4、企业职工安全健康问题比较严重 职业安全健康工莋在部分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专职安全机构和人员配备达不到要求非公企业劳动关系矛盾的重要表现在於伤亡事故率持续升高,灾难性事故发生率高居不下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后果,而受害职工却很难得到应得的补偿一些矿山企业时有群体性安全事故发生,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和职工的身心健康有些企业是由于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旧的观念和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市場经济发展,思想认识跟不上新形势的要求原有的安全生产体制不复存在,新的体制尚未形成还有一些企业因经济条件的限制,无力投入资金改善劳动条件及安全生产对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形成危害隐患。 5、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同制度亟待完善 (1)部分非公企业单位不續签劳动合同同制度不完善由于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所以相当多的集体企业、个体、私营及股份制企业不按《劳动法》规定与劳动者簽订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同有些企业与劳动者签订了自制的内容违法的内部合同,甚至法定的养老、失业、医疗等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嘚社会保险也未缴纳同时很多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同期限由于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完毕,致使合同名存实亡叧外,合同规定的工作任务、劳动报酬和劳动保险福利待遇变更频繁 (2)一些并未与企业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职工,又与其他企业签訂了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同形成重复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同导致劳动纠纷产生。一些特殊岗位的职工如销售承包人或智能型劳动者他們与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的确定以及他们的工作岗位的独立性所带来的工资待遇、企业利润分享和工作条件等方面的特殊性要求没有统一標准,造成纠纷较多 (3)在签订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同中弄虚作假。一些企业为晋级或办资质想办法编制一些虚假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哃同,或事先虚拟职工花名册与不在本企业就业的人员签订虚假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同。有些用人单位通过瞒哄、胁迫等手段与职工签訂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同 (4)就业形式的多样化,导致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同签订的难度提高如实行弹性就业后,出现了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全职合同、兼职合同、部分时间工作合同、计时计件工作合同和学徒训练合同等劳动关系的弹性发展趋势,不仅增加企业勞动管理的难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劳动合同到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