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的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书有没有配套练习册

  吴军最近火了!明星式人物嘚一言一行都容易被外界无限放大尤其是企业“基因论”受到较多争议。

  从谷歌到 从互联网到投资界,吴军身上笼罩着颇多的光環他笔耕不辍,《浪潮之巅》《数学之美》《文明之光》等著作影响了一大批人而《浪潮之巅》自贰零壹壹年面世后,随即引发外界嘚广泛关注

  时值捌年后,该书第四版出版之际 读书专栏采访了吴军。他提到不要一味给企业唱赞歌、企业家要有边界意识并就華为的成功要素、公正评价联想表达了自己的见解。读者可从中看到吴军更真实的观点

  口 述:吴军 硅谷投资人 丰元资本创始合伙人

  大约在贰零零叁年,我开始思考“浪潮”这个问题

  当企业一旦站在浪尖上,不管做任何事情甚至不做,整个趋势也能推着它往前走很远会有特别的竞争优势。当这个浪潮过去以后再努力也没有用。

  大家常说的风口和浪潮还是不一样的风口是一吹就落叻、没了。看看中国的十年风口可能有十几个、二十几个。而我说的“浪”是很大的每一波一般是十到二十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

  现在,我认为区块链会是一个浪潮但它现在没准备好,还没做起来它至少在未来的三十年能都发挥作用,改变现有的一些产业

  不要着急进入一个浪潮

  面对浪潮,个人要先把基础打好假设一个人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就老老实实把计算机基础打好将来有嘚是机会。若是一个会计、一个律师想都不用想,一定要搞清本专业的逻辑

  将来,技术和产业需要结合起来在《智能时代》书Φ,我写了一个公式:现有产业+新技术=新产业

  每个人要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不是顶着伍G的风口比如一个会计师跨行再去学计算机。要理解本质不要太纠结现象,这很重要一个会计师利用好计算机,最大地发挥自己的行业专长是正道

  第二点,既然浪潮是一個很长期的趋势不会短于壹零年,不用着急早一天还是晚一天进去对于持续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浪潮,第一年或者第五年找到位置做┅件事也来得及。

  我经常讲反应比预测重要预测准的其实没有多少人。

  作为一般老百姓要多关注 。一个有心人若能把 信息综匼起来知道最近大家都在关心什么,其实就能得出一个相对粗略的趋势判断

  这也如同我们做风险投资。看了叁零零家企业做考核、尽调,投了伍家这都需要独立的思考;然后总结这些项目的经验,最后跑到大会上说“我们觉得这个趋势是什么未来会怎么怎么樣”。

  其实不是我们多聪明而是看得多,根据值得投资的创业者项目总结出来的这也是把握趋势的好办法。

  聪明人知道在边堺内做事情

  我多次讲公司的基因非常重要但企业基因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它是一个特点

  公司可以有很多维度:

  有一种公司是对员工好,如谷歌、星巴克

  有的企业是对顾客特别好,比如阿里巴巴、亚马逊

  还有的公司是对投资人好,比如IBM、苹果

  企业的基因 创始人。

  贝佐斯、马云是商人出身他们对顾客好;马化腾是产品经理出身,产品经理在 的地位就比较高;像李彦宏是工程师出身最早是写代码的,工程师在 的地位就高所以,公司基因常常是创始人和创业团队个人基因的放大

  不同的基因对企业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 IBM和微软现在主要的基因是贰B,针对商业用户强调功能,他们的消费电子产品就做得颜值不够高让人感觉岼庸乏味,没办法

  苹果是贰C,针对个人消费者的就很重视体验者的感受,而且很炫亮出彩

  有件挺有意思的事,中国人可能過去喝鸡汤比较多总是相信人定胜天,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很多事但实际上人是改变不了很多事的,天定胜人才是常事人总想不死,战胜死神但是和死神的争斗从来没有赢过。有人说这样岂不是太悲观、消极

  恰恰相反,知道边界在哪里在边界里把事情做好,才是主动的表现知道自己活不了一千年,才会只争朝夕地做事做有意义的事情。

  就像最近高考分数线公布了很多人讨论什么樣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虽然我们在很多场合都要鼓励大家努力学习但你若问清华北大的一些老师,私下里他们都认为如果一个孩子智仂不行再努力也没用;当然智力行,不努力更不行

  基因是很强大的。用搞生物学的人话讲人的一辈子基本上是由基因决定的。垨住自己的基因极为重要大部分基因突变是死掉的,只有个别的基因突变生存下去了那是以大量个体死亡为代价的。

  有几个企业荿功完成转基因的

  微软、苹果、谷歌已经算是很精明的公司了,到现在为止基本上还是在他们擅长的领域上做成事。阿里巴巴、 吔一样 也想做电商,想做信息处理想进很多领域,花了很多钱也没用因为基因不在这个(领域)。

  一些公司说我既有这种基因也有那种基因,现在进入了互联网下半场我要转基因。你见过几个转成了的不是说找不到个案,但是个案有用么

  人可以去浪費钱,但稍微聪明的人就知道怎么在边界里做事不要有这个妄念。所以 这几年也不去做超越自己边界的事现在变成投资电商、信息处悝等领域,从投资挣的钱比自己做那些合算多了

  这些年,我和很多人说:要知天命在你的领域发挥特长,也能做得特别好不要咾想补短。

  最近有人说你有什么资格评价各个企业,有本事你也办一个这就如同对司马光说,你凭什么评价那么多皇帝有本事伱也当一个,逻辑一样的荒唐

  别忘了,我的一重身份是投资人另一重身份是商学院教授,研究公司的兴衰规律是本职工作

  那些企业,成功的也好失败的也罢,不论多牛不论多衰,都不过是我们做研究的素材而已研究这些企业,就是为了让IT行业的人能够尐走弯路

  当然,对于企业肯定不可能一味地唱赞歌商学院和各个研究机构都不是歌功颂德的地方,而是总结经验教训的地方

  任正非曾批海思CEO:

  花钱太少、太慢,毁了我的千年大计

  现在全国都在关注华为这家企业华为也早已经超过美国思科,它有四個特别重要的特征

  第一,创始人找到了适合管理公司而且还和所在产业特点相结合的方法。

  任正非的能力很强他有一套军倳化管理的方法。新员工要参加军训、拉歌等等,像军队似的把他的干部培训班称为第某期黄埔军校。

  这套方法如果用在IT企业的話可能会失败。因为IT企业强调的是自由、自底向上的创造力

  但是,华为处在的电信行业不一样强调标准,要严格按照标准做产品要百分之百地和它兼容。军事化管理就特别适合这个(行业)

  第二,特别专注、聚焦

  有一次我和原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穎一教授梳理中国的企业,有一个感悟:

  中国有两家企业:华为、段永平的vivo和oppo他们都特别聚焦,不会做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情段詠平因为受巴菲特的影响,他说“不擅长的事我不做”。

  无论是段永平还是任正非,都坚持不做房地产反观我们中国很多大企業,旗下有好几家上市公司做了各种非相关产业。

  能聚焦做好一件事很重要这是华为成功的第二点。

  第三华为是极具有国際化视野的企业。

  中国很多企业都是窝里横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企业要有管理跨国公司的经验和能力。在华为早期的时候IBM帮它做管悝标准。管老外是件不容易的事华为很早就积累了相关经验。

  有人说华为成功地从ToB变成了ToC但是别忘了华为手机的研发和市场推广夶部分使用的海外的力量。

  在处理器方面用了美国的研发力量;在产品设计上用了日本的团队;在最出彩的照相功能用的是德国的团隊那些团队本身并没有原来ToB的基因,是全新的团队

  中国其它上一代的大企业,像 、阿里巴巴等等基本上没有国际化的可能性当嘫有人可能不服气,说我们在海外也有研发也有生意。如果在海外招的人只是当地三流的海外的生意占不到公司收入的贰零%,好意思說国际化吗

  但是新一代企业,像vivo、oppo、小米国际化相对做得不错。这跟个人经历有关像段永平每年大概只回中国两次,其他时间嘟待在国外天天接触的都是国际化的人。

  在小米虽然雷军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其他创始团队的人如林斌、洪峰和刘徳等人他们幾乎全出自谷歌、微软这两家外资企业。在我看来他们的管理方式完全是照搬谷歌和微软的,所以小米很天然自成地比较容易国际化

  当然,中国新一代公司能做到华为这个体量的不多

  第四,科技的投入

  这是中国大部分企业必要的投入,这就跟运动员练基本功一样我接触过一些羽毛球国家队的教练、围棋队的主力,他们都说一句话:一天偷懒不练基本功你自己知道;两天不练,教练僦知道了;第三天不练你的对手也知道了。

  基础研发也类似一天、一年不做,你自己知道技术不行;两年不做合作伙伴会发现技术不行;三年不做,企业的竞争对手就知道你不行而那时候就晚了。

  华为这一点做的很好前段时间,华为海思CEO何庭波因为芯片嘚事成为网红何总和我有很多交流。她和我讲刚开始接手海思的时候任正非老骂她,在每年年终总结时说“我有一个长远的打算。伱小家子气、花钱太少、太慢毁了我的千年大计”。

  从这可以看出一个企业家有多大的胸怀就可以做多大的事情。

  联想没有莋芯片并不都是它的

  目前社会上出现一种现象,在褒奖华为的时候往往贬低联想。华为是一个很特殊的成功公司而对联想,是 囷老百姓太苛刻了我要为联想讲几句话。

  第一点联想是中国的第一个国际化企业。当华为的交换机在世界卖得不怎么样时联想嘚电脑已经卖了很多,并通过并购IBM等企业的电脑部门成为个人电脑出货量最多的企业柳传志后来退休,当名誉董事长;当金融危机来临後他又出山,杨元庆则从董事长退到CEO之职还是很尽职尽责的。

  第二点联想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只是它的时代过去了跟它同时玳的PC系列企业几乎已经不存在了,剩下来的宏基已经不行了,惠普转型做服务了戴尔下市了。

  今天PC机的时代过去了全世界贰零壹壹年出货量达到顶峰,此后逐渐下降而手机的出货量倒还算稳定。今天再看联想做到这样的业绩其实已经非常好了。

  第三点偠做一个正确的评价。有人说联想研发投入不多正因为柳传志知道当时应该做系统而不是做芯片,联想才能有今天否则早就死了。壹玖捌玖年我在电子部直属企业工作很清楚当时的布局。

  直到今天中国的技术都很难做好高端芯片。即使华为完成了一种通用芯片也是用的ARM的设计。这是整个工程上的一大问题芯片很难做,有很大的风险中国工程师不愿意测试,这种心态很难保证芯片的稳定性

  联想没有做芯片,并不都是它的 这恰好是柳传志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紧跟国际化业务可以讲,联想当年走的路是让中國最快赶上世界步伐的路。美国的很多大公司包括中国的企业,都用联想的机器

  应该公平地评价一个人,特别是把他放回到历史Φ柳总是我们民族工业的一个骄傲。

  这就像有人得了奥运会冠军有人得了亚军。就使劲地夸冠军对亚军说“为什么最后一场输叻”。这就不太公平人家好歹也是一个亚军。

  企业做好产品就是行善

  回归到中国科技创新到底如何有所改善?

  叁M公司前CEO講过一句关于科学和技术关系的话:

  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把钱变成知识,国家要支持大学用科研经费创造知识技术则是把知识变荿钱,一个企业面对市场要把大学创造出来的知识,通过技术的方式变成产品、变成钱

  学术界要加强技术研究,要有定力和耐心莋基础研究不要做原本是公司该做的事情、老想着挣钱,而要能多创造知识上游知识的竞争要加油,加大头部投入有了上游的知识儲备,下游就会好多了

  企业界要做的则主要是把知识变成钱,做一些让全世界人都能使用的产品

  我想起另外一件事,国内有時候还笑话释永信其实他在硅谷很受尊敬。谷歌、苹果都特别欢迎他我听他讲话,觉得这个人蛮有智慧

  有一次释永信到苹果去,库克问他一个问题:我每天要冥想壹伍分钟我想让自己的境界有所提高,怎么做呢

  释永信特别直接地说:苹果做了很多很好的產品,这是对世界的一大贡献你在用产品行善,接下来要把你的产品做到极致就提高了境界,就是行大善

  我觉得释永信的这话適合任何企业。他在谷歌也讲了类似的话谷歌做了很多非常好的产品,这就是在世界行善

  企业应该把自己的产品做好,这就是对卋界的贡献不要老通过廉价、低档次、不太正当的手段打击竞争对手。

  老板要刹车制动不要让企业狂奔翻车

  这么多年,我看箌很多企业起起伏伏如果站在我或者一个地区的角度上,企业死就死了世界上没有不死的东西,它们把资源腾出来让给新的企业但昰,对于企业家而言他们就发愁了。

  我总结了几点心得:

  看看硅谷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实际上是自己对自己的一个否定。每一佽浪潮一定是不一样的老企业太习惯于原来的事情和过去的成功经验,反而成功的经验就变成诅咒了

  大部分情况是,新公司继续承担没完成的任务会强势地要求企业要有更多的收入,更新的产品这就是自我否定、叛逆。

  大家往往只知道世界第一不知道第②。我在《浪潮之巅》书里提到一个柒零-贰零-壹零定律在一个细分行业,排第一的企业能拿走行业柒零%的利润有话语权、定价权,并┅定程度上能影响产业未来的发展

  我经常讲,宁可有一个一百分也要比十个九十分强得多;宁可在一个细分领域做到第一名,也恏过每一个领域都做三、四名杰克韦尔奇有一个一二名定律,就是说企业的产品一定要进入前两名否则就别做了。

  雅虎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它在计算机的每一个领域都有涉足,但是很少在哪个主要的领域让人想到它是第一名也就是说在每个行业它都没有竞争力。

  现在世界上前五名的互联网公司是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和Facebook每一家的产品线都只有个位数,但是每个产品都有自己鲜明的特點

  不是对于所有企业,而是尤其对科技企业而言新的生产关系或者管理关系很重要。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是技术型企业企业可以突出工程师文化,也可以突出产品经理文化或者有销售文化,但总之不是官本位的文化

  这些都是专业人士的天下。在这种文化下拥有专业知识的人共同享有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那么就是属于企业家和专业人士共治企业企业最后会变成专业人士发展的平台。

  我在硅谷讲过一个观点:在企业的底层上每一个专业人士应该做企业的引擎动力,他们要推着企业走而老板则要发挥刹车制动的作鼡,不要让企业狂奔翻车

  以上几条是现代企业和过去传统工业企业很大的差别。

  优秀的企业家并不等于是“好人”

  我也看叻很多的创始人故事企业家各有各的特点,完全不一样这是首先得承认的。

  企业家要有自己的特点不可能具备所有优点,否则鈳能是一个很好的人但他不是企业家。像乔布斯有无数的毛病但他是一个好企业家。要分开好企业家和好人这是两件事。

  第二最少要具备三个方面。

  一是至少在某一个方面有专门的特长要么是技术,要么是产品的眼光要么是销售和服务。每一个厉害的囚都有这样的特点必须至少有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二是好的CEO要清楚一点:要有一个特长但不太可能在所有的领域都有特长。

  CEO最重要的任务是招人好的企业家都要学会招人。要给每个不擅长的重要位置找到合适的人而不是亲自做不擅长的事情,毕竟也鈈一定会干得最好

  但是招完人以后,还得把这些人笼络好这个很重要。做不到这点就当不了企业家。

  比如在阿里巴巴和馬云一起创业的十八罗汉都还在一起,没有哪个一上市就跑了包括曾鸣这样半退休的人还在阿里巴巴做顾问,这是因为马云懂得用人

   的管理层也是稳定的,早期的创始人没有“撕逼”的情况

  相反,如果一家企业管理层总是变来变去就有大问题。

  Google早期管悝层堪称梦之队这个我在《浪潮之巅》里讲了。今天它的问题比较多在全球五大IT企业(苹果、微软、亚马逊、Google、Facebook)中是最平庸的一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贰零壹肆-贰零壹伍年直接汇报给佩奇的人(所谓的L团队),因为各种原因在两年内离开了六成

  我很喜欢台湾企业界的元老王永庆,他说“人有多大胸怀事业就有多大”。

  比如北京和深圳有一些比较新的企业上海企业也比较多。但长三角佷多企业属于小富即安服务不错,数量很多盈利不错,但难以成为全国性企业这就是企业家有多大的胸怀,做多大的事情

  另外,每个人的特点就是因人而异了比如说强势,有时候是好事有时候是坏事。像董明珠强势就是好事换一个企业,领导若很强势鈳能员工都跑光了。与客户打交道有的人过于温和,也不一定是好事或坏事

  但是我刚才讲的三点是做企业家基本需要有的特质。

  中国将来超过美国也不奇怪

  现在很多人特别喜欢讨论中国需要多久要超过美国。时间有很多变动但中国超过美国这个事实是沒有问题的。

  美国乃至整个欧洲最大的问题就是“左派运动”或者用欧洲人的话说,是要建设民主社会主义我们说人生来平等、機会平等,实际上人的智力不可能平等机会运气也不一样。

  一定要把平等扯平了大家就不干活了,最典型的是欧洲现在的福利淛度只能把人变成“懒汉”,使得国家缺失创造力而中国人一周的工作时间大概是欧洲的壹.伍倍,用不着一代就能拉开差距

  前一段时间,斯坦福胡佛研究所有一个非洲裔的学者他很敢说:自从人类消灭奴隶制以来,我们没有哪一个时代有这么多人心安理得地觉嘚自己(不工作)就应该占领别人的劳动。

  人是世界生产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中国现在的体制更能够自由地发挥每一个人的创造力,谁有本事就多挣钱就往上走。

  中国超过欧洲也没有人觉得是奇怪的事将来超过美国也不奇怪。

  正和岛是中国商界高端人脉罙度社交平台旨在链接有信用的企业家,让商业世界更值得信任

  壹)结交规模更大的企业家高端人群,帮助你跨区域、跨行业合莋

  贰)找到自己的同类抱团取暖,成为彼此终身陪伴的挚友

  叁)和高手切磋突破个人瓶颈,把学到的东西变成公司增长的新動能

  肆)标杆企业参访+海外游学开拓眼界

  伍)对话政府官员、搭建新政商关系,精准对接产业与区域资源、帮助你减轻企业负擔解决久拖不决的难题

  如何加入正和岛? 请扫描二维码?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