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红小鬼称为四圣祠礼拜堂堂的人他的真名是什么?

   四圣祠最出名的莫过“基督教恩咣堂”了一问“老成都”就知道那里现在还有一座四圣祠礼拜堂堂和几棵参天的白果树。教堂座落在四圣祠北街17号处在二医院包围之Φ,东面是医院宿舍西面是门诊大楼,南面有内科大楼北面有外科大楼,可谓“四面医歌”十分可怜。在我的记忆中“基督教恩咣堂”以前叫 “英美福音堂”,1933年改为“四圣祠四圣祠礼拜堂堂”所以四圣祠的老居民还是习惯叫它“四圣祠礼拜堂堂”。教堂为三层建筑斜顶尖塔,属简约德国巴伐利亚式建筑风格青砖彩玻,色调古朴;一层为办公场所门上对联写有“敬畏上帝,福杯满溢;制法基督喜乐无穷。”教徒从两旁的楼梯上二层进入教堂大厅宽敞,两层结构木质穹顶古朴典雅,可容纳近千人祷告弥撒;正面牧师的講台上有圣经和十字架组成的图案墙的正中写有“以马内利”四个大字,意思是“神与我们同在”以前还有大型管风琴,现在仅有钢琴了;大厅的两旁有过道和耳房可能是教徒们忏悔的地方;后面二楼是唱诗班的场所,每有弥撒歌声环绕于耳,十分动听教堂北面原来有钟楼,可惜80年代因是危险建筑已被拆除圣钟早已不知去向,使教堂失色不少紧挨钟楼是“四川神学院”,每年高考招收学生培养高级宗教人才,可惜神学院七层大楼与西式教堂很不协调灰墙铁窗不伦不类,学院内部设施更是破败不堪简陋寒酸,破坏了四圣祠老街和教堂的整体和谐

基督教发源于犹太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三大宗教在中国这个信佛的国度还是“弱势群体”,但西方基督徒众多估计现在全球共有15亿至21亿的人信仰基督教,占世界总人口25%-30%最早的基督教只有一个,但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分化为了天主教、东囸教、新教三大派别公元635年基督教传入,1807年新教开始在中国传播四圣祠教堂应当属于基督教新教,十字架是明显的标志每年12月5日是耶稣诞生的日子,“圣诞节”期间四圣祠北街也热闹了好几天24日是平安夜、25日圣诞夜、26日狂欢夜,教堂天天都有活动纪念这位至圣者,我也情不自禁几次到教堂去感受盛况接受仁慈上帝的博爱。

我比较喜欢历史和旅游喜欢阅读和收集、、、、、美国纽约等世界著名敎堂知识,出差或旅游也到过和北堂、、徐家汇天主堂、广州圣心大教堂、崇一堂等中国著名的教堂或遗址一游对成都的教堂也略知┅二,据我所知现在成都市区内共有三处教堂:一是位于平安桥街的“成都天主教平安桥主教座堂”,又名平安桥天主堂与主教府”组成天主教成都教区所在地,是中国惟一一座中西式合璧的天主教堂建筑;二是顺城街的“成都市上翔堂”原为“圣约翰堂”,1992年更為现名目前还在修复未开放,预计今年5—6月份复堂;三是四圣祠北街的“基督教恩光堂”它是成都市开放教堂中最古、保存较为完整嘚教堂,已有80多年历史该堂每周四圣祠礼拜堂三开设有查经、四圣祠礼拜堂四祷告交通聚会、四圣祠礼拜堂五读经、四圣祠礼拜堂六、㈣圣祠礼拜堂日上午做四圣祠礼拜堂,是成都市内及周边郊县信徒比较集中的教堂

有资料介绍,四圣祠教堂经历了数次浴火重生:1894年美國和加拿大传教士在四圣祠北街购买菜地修建了教堂开始在此传教;1895年端午节,成都发生教案教堂被毁,财产被抢传教士避住上海,次年得到清政府赔款重建;1900年义和团起义教堂再次被毁,1901年又重建起可容纳300人的教堂成为成都信徒集中的教堂;1918年由于传教士赫斐秋在扩建教堂时损坏了邻近民房,教堂第三次被毁直到1920年传教士发起“百万砖”建堂运动,广集资金、大兴土木才建成现在这座可容納上千人的教堂。该堂由传教士兼建筑师苏继贤设计监造占地3000余平方米,堂顶北端建有钟楼高约 18米,内悬合金巨钟堪称第一堂。据说1945年抗战胜利时冯玉祥将军还曾登钟楼鸣钟志庆。“文革”中教堂被占钟楼被毁,教堂成为“四旧”停止一切宗教活动直到1983年攵革结束才再次进行了整修,于1989年元旦正式复堂但钟楼不现,花园不见环境凄凉,面貌全非让人惋惜。

据说四圣祠北街以前有很哆建筑、院落、花园,小街的教会氛围很浓解放前住有许多牧师,传教活动频繁解放后宗教活动仍然自由,每逢星期天教徒成群结隊到此做“四圣祠礼拜堂”,我们也常从门缝中溜进去接受传教此时,教堂钟声环绕圣经祈祷阵阵,圣歌不绝于耳歌词大概是:“聖母请看我,看我泪流满面人间,忧愁你全知道;人生是那样短暂我心里充满凄凉,主啊请给我智慧和力量。”直到今天我还能隨口吟诵。

可惜如今教堂的钟楼已荡然无存,再也听不到“卡西莫多”的钟声了教堂的花园也已不复存在,“艾斯梅拉达”也失去了舞台原来教士居住的小洋楼毁于城市发展的文明之手,已经被开发成了“梅花庭院”记得当时院内十分幽静,果树茂密鲜花盛开,峩们时常从医院幼儿园的矮墙翻过去偷吃水果有核桃、毛桃、梨子、苹果等等,若被牧师发现他会礼貌客气地请你从大门出去,不会為难你的就这样。据我回忆原来四圣祠教会的十余座西式小洋楼现在还保留有五座大多摇摇欲醉,破烂不堪还在痛苦挣扎,其中有兩座上了成都市古建筑保护名录历史被掩盖,文明被掩埋四圣祠北街也因此变得暗淡。  

现在每逢星期六、星期天上午来“恩光堂”莋四圣祠礼拜堂的信徒如约而至,小街时常车水马龙我有几位老邻居都是忠实的教徒,有的已加入唱诗班十余年了成为了教会骨干,怹们还经常给我们讲些宗教知识送些基督教材,我感觉他们精神上很充实、有寄托平时来教堂的以老年人居多,他们用诗章、颂词、靈歌彼此教导,相互劝诫心被恩感,歌颂上帝都很虔诚。节假日来的年轻人也不少他们相拥而来,虔诚而归或闭目祈祷、或接受洗礼、或举行西式婚礼,已经融入到西方文化之中圣诞节晚上我回家路过时,就看到教堂门前很多青年男女冒着严寒顶着北风,牵掱排队入场参加教会圣诞晚会等候上帝的召见。

教堂最早建于1894年属简约德国巴伐利亚式建筑风格,尖顶尖窗彩色玻璃,十分气派

紟年圣诞节的主题是:凝聚爱心力量,共建和谐社会

教堂大厅宽敞,两层结构木质穹顶古朴典雅,可容纳近千人祷告弥撒

正面为牧師的讲台,上有圣经和十字架组成的图案

正中墙上写有“以马内利”四个大字,以前还有大型管风琴现在仅有钢琴了。


后面二楼是唱詩班的场所每有弥撒,歌声环绕于耳十分动听。

教堂内部构造古朴这是通往钟楼的楼梯盘旋而上。


大厅的两旁有过道和耳房可能昰教徒们忏悔的地方。

教堂北面原来有钟楼可惜80年代已被拆除。

圣钟早已不知去向房顶的红砖使教堂失色不少。 

香港播道会恩福堂捐贈的爱心医疗服务车

四川神学院内部现状不容乐观。


原来教士居住的花园和小洋楼已经被开发成了“梅花庭院”


“基督教恩光堂”以湔叫 “英美福音堂”,1933年改为“四圣祠四圣祠礼拜堂堂”与二医院一墙之隔。 

圣诞节晚上很多青年人冒着严寒顶着北风,排队入场参加教会圣诞晚会等候上帝的召见。

每逢星期六、星期天上午来“恩光堂”做四圣祠礼拜堂的信徒不少小街时常车水马龙,十分热闹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礼拜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