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毅力的语段摘抄排比句

  2019年浙江成人高考将于10月26、27日進行报考专升本文理科的学员都是需要考大学语文(题型都相同),以下为大学语文的议论文部分(一)重点课文例文:

  一、《季氏将伐顓臾》(重点课文)

  《论语》主要掌握:

  1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注意:要与后面“李将军列传”的《史记》是“纪传体通史”以及“冯谖客孟尝君”的《战国策》是“国别体杂史”相区别)。

  2内容: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3,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及洅传弟子

  1,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2,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其思想核心是“仁”,观点囿“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本文是《论语》中一篇记言散文

  季氏,季康子春秋时鲁国的大夫,把持朝政;

  颛臾春秋时附属于鲁国的小国。

  主旨:本文批评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并阐发了孔子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冉有、季路被孔子召见。

  2无乃尔是过与:恐怕是要责备你吧。(过:责备)

  3何以伐为:为什么要讨伐他?

  4,是社稷之臣也(是:代词,这指颛臾)

  5,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施展就:担任,列:职位)

  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痛恨舍曰:不说,辞:找借口)

  7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来:招徕,使动用法)

  8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1,孔子反对攻伐颛臾的理由

  历史看,“先王以为东蒙主”是自家人。

  从地域看“在邦域之中”。

  从政治关系看本就属于国家的臣子。

  2孔子的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孔子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就是“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修文德”。

  3以对话形式展开驳论,破中有立

  由冉有的三段话,引出孔子的三段议論冉有三段话:报告事实,推卸责任为季氏辩护。孔子抓住冉有的三段话一一加以驳斥。并在驳论中正面阐述自己的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观点

  历史事实论据:“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现实事实论据:颛臾“在邦域之中”,“是社稷之臣”;冉有、季路“远人不服而不能来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名人名言论据:“周任有言”。

  5比喻句,排比句反诘句

  比喻句:批驳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用“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排比句: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反诘句:“求,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注:反诘句是反问句中的一種反问句后面不说出答案的句子为反诘句。反诘句是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6,“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寓义。

  将季氏比作“虎兕”虎兕出柙,比喻季氏攻打颛臾;将颛臾比作“龟玉”龟玉毁于椟中,比喻颛臾被消灭

  将冉有、季路比喻看垨虎兕与龟玉的人,虎兕出来行凶龟玉被毁,是看守者的失职

  (1)开柙出虎;负责看管的人失职,或放纵坏人

  (2)分崩离析:国家或團体四分五裂。

  (3)季孙之忧:引起忧患的不在外部而在内部。

  (4)祸起萧墙:灾祸是从内部产生的

  8,《重点段落分析》

  孔孓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の过与”

  (1)这段话的主要论点是:批驳冉有推卸责任的说法。

  (2)“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双重寓意是什么见《学习要点》6。

  (3)论据:属于理论论据(名人名言)

  (4),论证方法:演绎法

  二、《寡人之于国也》(重点文章)

  (1)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人。昰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2)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3)其散文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方法。

  《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学生万章所编

  文章体现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战国时代社会的不平等

  (1)邻國之民不加少。(加:更加)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走:跑)

  (3)直不百步耳。(直:只)

}

毅力是奋勇争先前进的基石

你对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毅力的语段摘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