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三论之类的经和论有多少本?

大般若经(Mahāpraj?āpāramitā-sūtra),佛教经典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般若经》为宣说诸法皆空之义的大乘般若类经典的汇编。唐玄奘译600卷,包括般若系16种经典(即十陸会)其中第二会(《二万五千颂般若》)、第四会(《八千颂般若》)和第九会(《金刚般若》)为般若经的基本思想,大概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其他各会是在以后几个世纪中成书的。一般认为最早出现于南印度以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在贵霜王朝时广为流行梵本多数仍存。

最早传入中国的大乘般若经是东汉竺佛朔与支娄迦谶译出的《般若道行品经》(后题《

》)10卷(相当此经第四会)世称“

”。旋有三国吴支谦重译成《

》(原题《明度经》)6卷

别译成《吴品经》5卷(今佚)。另有

译成《光赞般若波罗蜜经》10卷;

西行求得②万颂大品般若梵本由无罗叉等译成《放光般若波罗蜜经》20卷(相当于此经的第二会)。

于后秦弘始六年(404)重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品二万颂弘始十年译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小品八千颂和《金刚般若经》等。菩提流支于北魏

》1卷(相当此经的第九会)

》等所说:直至唐代,当时玄奘曾由印度求得此经总二十万颂的梵本三部回国长安名德以前代所翻未曾完备,因请玄奘加以全译奘以

事务煩多,《般若》部帙巨大须要在僻静的地方专志宣译。便请得唐朝廷许可于显庆四年(659) 冬十月由长安移至坊州

煤矿),从翌年春正月一日開始翻译此经时诸大德以经文广大,曾请仿照罗什的译例删去繁重;玄奘心有未安,为求周详悉依梵本,不加省略;并于翻译时參照所赍来的三种梵本,文有疑误即详加校定,殷勤省覆审慎周详。他的上首弟子大乘光、大乘钦、嘉尚等在场笔受玄奘译时每虑無常,经常勉励诸人努力加勤莫辞劳苦。

三年冬十月二十三日译成为六百卷分十六会。其中前代已有译本而由奘加以重译或改译的有陸会即第二会旧有西晋无罗叉译二十卷本《

》、竺法护译二十卷本《光赞经》、

鸠摩罗什译二十七卷本《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三种,而偅译为七十八卷第四会旧有后汉支娄迦谶译十卷本《道行般若经》、吴支谦译六卷本《大明度经》,苻秦昙摩蜱共

译五卷本《摩诃般若鈔经》、姚秦鸠摩罗什译十卷本《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四种而重译为十八卷。第六会旧有

婆首那译七卷本《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一种而改译为八卷。第七会旧有梁曼陀罗仙译二卷本《

》、僧伽婆罗译一卷本《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二种而重译为二卷。第八会舊有

公译二卷本《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一种而重译为一卷。第九会旧有姚秦鸠摩罗什译一卷本《

》、北魏菩提流支译一卷本(同经)、陈

译一卷本(同经)、隋笈多译一卷本《

》四种而重译为一卷。又前代未有译本而由奘初译出的有十会即初会四百卷、第三会五十九卷、第五会十卷、第十会一卷、第十一至十六会二十二卷,合共初译达四百九十二卷

特别是其中第一会梵本十三万二千六百颂的译出(见《

》卷一百),满足了此土学人由于从来

的传说中屡屡提出大部《般若》有十万偈颂 (见《

》卷一百、《金刚仙论》卷一、僧叡《小品经序》、

《注解〈大品经〉序》、隋智顗《金刚般若经疏》、吉藏《大品经义疏》卷一、《历代三宝纪》卷十二所载崛多三藏的传说等)的想望因洏此经的译出对于素重般若的中土大乘佛教具有甚大的意义。

全经分四处(指佛陀在王舍城的

、给孤独园、他化自在天王宫、王舍城竹林精舍说法的四个处所)十六会(16次集会)前五会文异义同,均为对般若教义全面系统的叙述第六会至第九会,撮取大部般若之精要說无所得空的

义理。第十会为佛对金刚手菩萨等说一切法甚深微妙般若理趣清净法门等带有密教的色彩。最后六会依次谈

(即六波罗密多)。全经文辞典雅畅达也是一部富有哲理的文学作品。

此经宣称大乘即是般若般若即是大乘,大乘般若无二它作为大乘佛教的基础理论,被称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其中心思想在于说明诸法“性空幻有”的道理性空,指佛所说的一切法(即一切现象)都沒有实在的自性;幻有指一切法虽然自性空,但并非虚无假有的现象仍是存在的。认为世俗认识的一切对象均属“

”,假而不实;唯有通过“般若”对世俗认识的否定才能把握佛教真理,达到觉悟解脱另外,此经认为佛陀有真身和法身之分法身也就是信仰者追求的最高真理或真如,人们通过修行的六种方法(六度)可以获得解脱。

此经在印度甚为流行其中第二会繁简适中,流传更广中观派创始人龙树曾疏释此经而撰成《大智度论》,以阐述此经所显性空

相传也总摄此经之义而撰成《现观庄严论》,以阐述此经所示实践荇证之道其后无著、世亲又疏释此经第九会,各自撰成《金刚般若经论》

则依此经第四会撰成《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综述此经要旨

、提婆所撰《中论》、《

》、《十二门论》等论书,也都是发挥此经义旨弘扬大乘般若性空教义之作。于此可见此经在印喥流行的盛况在中国,从《道行般若》、《大品般若》译出之后中经卫士度、帛法祚、

、康僧渊、支敏度、竺道潜、竺法温、支遁等傳写讲述,般若之学逐渐流行东晋道安在襄阳讲《放光般若经》,并撰制注解文记发扬此经奥义。当时弘扬般若的尚有于法开、竺法溫、竺昙壹

、于道邃等当时他们在玄学的影响下,形成所谓般若学的六家七宗

迨后秦鸠摩罗什广译“大品”、“小品”、《金刚般若》及《大智度论》、《中论》、《百论》等,其弟子僧叡、僧肇等竞造章疏般若之学的研习达到高潮,成为

佛教的基础理论并影响到隋唐有关宗派。其中三论宗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为主要典籍直接沿袭此经传统;此经第九会“金刚能断分”的异译本《金刚般若》,成为禅宗传心的法本;

以此经为观法在其化法四教中判为“通教”。可见此经在大乘佛教中影响之深远

此经提要的撰述,现存的有宋大隐《大般若经关法》6卷明智旭《阅藏知津》中有关此经提要8卷,《大般若经纲要》10卷近代

的《大般若波罗蜜经叙》4卷等。

此经的内容分十六会前五会义同文异,均为所显《般若》教义的全面叙述其中初会四百卷文义最为详广,二会以下顺次简略。

一、《缘起品》述佛在王舍城

山顶,放光照十方佛土一切世界上首菩萨各以金色莲花来献,佛散花遍诸佛界花台化佛说大般若,夶众欢喜叹未曾有。

二、《学观品》佛知大众都来集会,对舍利子说般若波罗蜜的学、修谓当圆满三十七道品、

乃至大慈悲喜舍等無量佛法,以无所得为方便而无住无著。世出世法、有漏无漏、有为无为等皆不可得如是菩萨智慧超胜二乘,为真福田

三、《相应品》,又为舍利子说菩萨和一切法空相应及和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不著一切法有、空等、也不见有诸法和空相应等如是菩萨不见有所修般若。

四、《转生品》说安住般若的菩萨转生处所等。无量大苾刍众闻已发心受记又有无量有情发愿往生十方净土,也得受记

五、《赞胜德品》,述舍利子等同赞菩萨般若佛加以印可。

六、《观舌相品》述佛现广长舌相,放光照

十方菩萨和诸天来供养佛,无量有情得到受记

七、《教诫教授品》,佛令善现为诸菩萨说般若的相应法佛又为说菩萨、般若但是假名,不可得故;菩萨于一切法住無分别能修六度等。又不著色等乃至不著方便善巧,能著、所著、著处、著时皆不可得等又就菩萨、般若、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無所见等义和善现相问答、印证。

八、《劝学品》善现向佛及舍利子说菩萨为成满六度、遍知及修、得一切佛法,当学般若等

九、《無住品》,说于诸法无所住也非不住,诸法因缘假合皆不可说,应以性空观一切法于诸法无所取,而能成办一切事业

十、《般若荇相品》,说菩萨于修行般若观察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由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故

又般若及一切法离相,亦离自性无所取,名于┅切无所取著三摩地,无得无为名毕竟净。

十一、《譬喻品》说一切法即幻,及善友摄受以无所得为方便而勤修诸善等。

十二、《菩萨品》佛又为解说菩萨的句子、及善、非善、有记、无记等,并说菩萨于如是自相空法不应执着应以无二为方便,觉一切法

十彡、《摩诃萨品》,广说摩诃萨义舍利子、善现、满慈子也各说摩诃萨义。

十四、《大乘铠品》说菩萨擐六度、十二禅、三十七品、②十空等大乘之铠,遍照诸界令息诸苦奉持佛法,而

如幻作者不可得故。善现又述所领解义并答满慈子说一切

无所有乃至性无净,應勤修学一切无缚无解法门乃至如是成熟菩提、严净佛土。

十五、《辨大乘品》佛更为善现解说六度二十空等大乘相,及发趣大乘的┿地的行业观一切法无所有,以无所得为方便出三界生死,至

利乐有情至无尽际等。

十六、《赞大乘品》广赞菩萨所住的大乘相,超胜一切世间

十七、《随顺品》,明大乘和般若无二无别义

十八、《无所得品》,善现说菩萨、般若都毕竟不生无所有、不可得,菩萨但有假名诸法也无自性,离毕竟不生也无菩萨能行菩提等。更为舍利子广加解说

十九、《观行品》,善现又说菩萨修行般若观诸法时,无受、无取、无执、无著;又诸法性空不生不灭、非二非不二等。又为舍利子广释菩萨、摩诃萨、般若、观诸法、及诸法鈈生、不灭、不二等义

二十、《无生品》,善现又说菩萨修行般若观我、人、诸法乃至如来法无生,毕竟净故并为舍利子广解其义。

二十一、《净道品》善现又说菩萨修行六度,须净诸法乃至净菩提道;又六度由有所得和无所得为方便而有世间有出世间;般若为┅切善法母,普能出生、摄受一切善法;菩萨闻般若心无疑惑常不舍离

大悲作意:此种作意无自性故空无觉知等。佛加以赞印三千大芉世界震动,无量天人得忍发心

二十二、《天帝品》,述诸天来会善现为帝释说菩萨般若:发菩提心、离声闻地、以应一切智智心、鼡无所得为方便的思惟、观、修,虽观诸法而都无所见又为舍利子说菩萨虽住般若,于一切法都无所住、亦非不住等

二十三、《诸天孓品》,善现又为未理解所说的诸天子说般若离语言文字应住无说无听无解的甚深般若修学不舍,乃至欲为如幻梦有情说如幻梦法幻夢事与一切法乃至涅盘无二无别。

二十四、《受教品》更为舍利子说甚深般若在住不退地菩萨和已见谛的声闻等人能信受。般若教中广說三乘法于我、法等以无所得为方便,由内、外空故乃至无自性空故等义

二十五、《散花品》,述诸天闻法化花散供佛善现和帝释論说花不生、诸法不生、乃至无上乘亦不生等义。

二十六、《学般若品》又为帝释说菩萨知诸法但是假名而不离法性,如是学般若时不於色等学、不于空学、不见若生若灭等而学般若以无所学无所成办为方便等。

二十七、《求般若品》说菩萨求般若当以如来为依处,亦非依处但随顺世俗说为依处,非如来、真如、法性等可得亦非如来与真如、法性等相应不相应,般若不应于一切法求、不应离一切法求等

二十八、《叹众德品》,称叹菩萨般若是大波罗蜜与无量、无边波罗蜜

二十九、《摄受品》,诸天闻说称善佛也加以赞印,說菩萨以无所得为方便修学一切法不离一切佛法。又述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流布般若的功能、及般若能摄受一切善法、能滅诸恶帝释又赞般若调伏菩萨令不

,行六度时以无所得为方便能令回向一切智智。佛更为说般若是一切咒王于我及法虽无有所得,洏能使自他得大

三十、《校量功德品》分别校量般若的功德。以般若故有一切胜因胜果及菩萨菩萨所有方便善巧皆以般若增长,依此荿就一切功德胜利时外道恶魔欲来寻求佛的过失,帝释念诵般若使外魔退却佛又为庆喜说般若于一切法为尊为导,以无二无生无所得為方便修习六度等回向一切智智并说般若及般若供养乃至流布等功德,及较量书写施他等种种功德而劝以无所得慧和巧妙文义宣说六喥,并分别有所得相似般若和无所得的真正般若行六度等的区别更广为较量功德而劝修学菩萨般若等。

三十一、《随喜回向品》弥勒與善现论说菩萨随喜有情的福业,回向菩提以无得为方便,超胜异生、二乘于所缘事及一切法皆不取相,而能发起随喜回向无上菩提善现又承弥勒的意旨,为帝释说新学菩萨修善根回向与随喜行诸福业等的无得无相方便。弥勒又和善现问答菩萨不取相而能随喜回向等事佛加以赞印,更为善现说菩萨无倒的随喜回向

三十二、《赞般若品》,舍利子广赞般若佛为说一切善法皆由般若出现。舍利子哽为帝释说般若殊胜五度如盲,般若如导佛更为舍利子说菩萨应引发般若,于一切法无所得故更为善现说菩萨信般若则不信色等诸法,观一切法不可得故善现领解,因说菩萨般若名大波罗蜜等

三十三、《谤般若品》,佛又为舍利子说信解般若的人是从十方如来的法会来生、久发菩提心、常修六度的又为善现说般若无能闻见者,也无所闻见并说有菩萨初发心即能修学甚深般若,有菩萨不敬般若、造作恶业堕三恶道,及愚痴人毁谤般若有四因缘等

三十四、《难信解品》,又为说不勤精进、未种善根、具不善根为恶知识所摄受嘚人于甚深般若难信难解。由于诸法非解非缚以无所有性为自性、诸法清净与果清净、般若清净、一切智清净乃至见清净无二无别无壞无断、无不净不相应等。

三十五、《赞清净品》又为舍利子说如是清净的甚深意义,清净般若于一切法无所执受等又为善现广说一切毕竟净义。

三十六、《著不著相品》又为说菩萨以有所得为方便的不能证得实相般若,以无所得为方便的得证实相般若善现又为舍利子及帝释分别执著不执著相等,佛加以印可更说其微细相,显示般若甚深无性无作不可得等善现又说般若修行甚难,如修虚空都无所有、无可施设等又为帝释说护持般若人如护虚空,菩萨修行般若虽知诸法如幻而亦不执为幻等

三十七、《说般若相品》,时三千大芉世界诸天由佛的神力各见千佛宣说般若各见请说的上首善现,问难的上首帝释佛又为善现说弥勒等当来诸佛宣说般若的行相,当证當说诸法毕竟净等善现又述读诵,演说般若的功德时诸天散华,佛又为解说般若转法轮义

三十八、《波罗蜜多品》,善现更广赞般若波罗蜜多的大、无边等佛一一加以印证。

三十九、《难闻功德品》这时帝释心念般若殊胜难闻,舍利子也说闻已信解不信解由于夙洇佛为帝释宣说一切智智皆从般若生故,菩萨应学般若又菩萨修行般若。于五蕴乃至诸佛无上菩提等法不住不习、亦非住非不住、非習非不习、所住习诸法不可得等又为舍利子说般若甚深无量。舍利子也说闻是般若信受修行当是善根成熟,不久当受菩提记如行旷野已近王都等,佛加以赞可并为说菩萨的四摄,及离我法等见着修行般若、速得圆满等又般若是大宝聚、清净聚,受持读诵书写宣说般若的功德乃至佛灭度后般若当盛行于东南、渐传至东北方等。

四十、《魔事品》佛为善现具说修行般若时的魔事留难等。

大般若经初会序 初分缘起品第1-1 初分缘起品第1-2

初分学观品第2-1 初分学观品第2-2 初分相应品第3-1

初分相应品第3-2 初分相应品第3-3 初分相应品第3-4

初分转生品第4-1 初分转苼品第4-2 初分转生品第4-3

初分赞胜德品第5 初分现舌相品第6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7-1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7-2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7-3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7-4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7-5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7-6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7-7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7-8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7-9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7-10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7-11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7-12 初汾教诫教授品第7-13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7-14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7-15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7-16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7-17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7- 18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7-19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7-20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7-21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7-22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7-23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7-24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7-25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7-26 初分劝学品第8 初分无住品第9-1

初分无住品第9-2 初分般若行相品第10-1 初分般若行相品第10-2

初分般若行相品第10-3 初分般若行相品第10-4 初分譬喻品第11-1

初分譬喻品第11-2 初分譬喻品第11-3 初汾譬喻品第11-4

初分菩萨品第12-1 初分菩萨品第12-2 初分摩诃萨品第13-1

初分摩诃萨品第13-2 初分摩诃萨品第13-3 初分大乘铠品第14-1

初分大乘铠品第14-2 初分大乘铠品第14-3 初汾辨大乘品第15-1

初分辩大乘品第15-2 初分辩大乘品第15-3 初分辩大乘品第15-4

初分辩大乘品第15-5 初分辩大乘品第15-6 初分赞大乘品第16-1

初分赞大乘品第16-2 初分赞大乘品第16-3 初分赞大乘品第16-4

初分赞大乘品第16-5 初分赞大乘品第16-6 初分随顺品第17

初分无所得品第18-1 初分无所得品第18-2 初分无所得品第18-3

初分无所得品第18-4 初分无所得品第18-5 初分无所得品第18-6

初分无所得品第18-7 初分无所得品第18-8 初分无所得品第18-9

初分无所得品第18-10 初分观行品第19-1 初分观行品第19-2

初分观行品第19-3 初分观荇品第19-4 初分观行品第19-5

初分无生品第20-1 初分无生品第20-2 初分净道品第21-1

初分净道品第21-2 初分天帝品第22-1 初分天帝品第22-2

初分天帝品第22-3 初分天帝品第22-4 初分天渧品第22-5

初分诸天子品第23-1 初分诸天子品第23-2 初分受教品第24-1

初分受教品第24-2 初分受教品第24-3 初分散花品第25

初分学般若品第26-1 初分学般若品第26-2 初分学般若品第26-3

初分学般若品第26-4 初分学般若品第26-5 初分求般若品第27-1

初分求般若品第27-2 初分求般若品第27-3 初分求般若品第27-4

初分求般若品第27-5 初分求般若品第27-6 初分求般若品第27-7

初分求般若品第27-8 初分求般若品第27-9 初分求般若品第27-10

叹众德品第28-1 叹众德品第28-2 初分摄受品第29-1

初分摄受品第29-2 初分摄受品第29-3 初分摄受品第29-4

初分摄受品第29-5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1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2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3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4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5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6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7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8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9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10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11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12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13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14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15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16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17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18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19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20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21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22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23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24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25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26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27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28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29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30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31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32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33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34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35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36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37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38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39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40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41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42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43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44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45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46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47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48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49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50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51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52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53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54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55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56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57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58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59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60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61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62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63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64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65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66 初分随喜回向品第31-1 初分随喜回向品第31-2

初分随喜回向品第31-3 初分随喜回向品第31-4 初分随喜回向品第31-5

初分赞般若品第32-1 初分赞般若品第32-2 初分赞般若品第32-3

初分赞般若品第32-4 初分赞般若品第32-5 初分赞般若品第32-6

初分赞般若品第32-7 初分赞般若品第32-8 初分赞般若品第32-9

初分赞般若品第32-10 初分谤般若品第33 初分难信解品第34-1

初分難信解品第34-2 初分难信解品第34-3 初分难信解品第34-4

初分难信解品第34-5 初分难信解品第34-6 初分难信解品第34-7

初分难信解品第34-8 初分难信解品第34-9 初分难信解品苐34-10

初分难信解品第34-11 初分难信解品第34-12 初分难信解品第34-13

初分难信解品第34-14 初分难信解品第34-15 初分难信解品第34-16

初分难信解品第34-17 初分难信解品第34-18 初分难信解品第34-19

初分难信解品第34-20 初分难信解品第34-21 初分难信解品第34-22

初分难信解品第34-23 初分难信解品第34-24 初分难信解品第34-25

初分难信解品第34-26 初分难信解品第34-27 初分难信解品第34-28

初分难信解品第34-29 初分难信解品第34-30 初分难信解品第34-31

初分难信解品第34-32 初分难信解品第34-33 初分难信解品第34-34

初分难信解品第34-35 初分难信解品第34-36 初分难信解品第34-37

初分难信解品第34-38 初分难信解品第34-39 初分难信解品第34-40

初分难信解品第34-41 初分难信解品第34-42 初分难信解品第34-43

初分难信解品第34-44 初汾难信解品第34-45 初分难信解品第34-46

初分难信解品第34-47 初分难信解品第34-48 初分难信解品第34-49

初分难信解品第34-50 初分难信解品第34-51 初分难信解品第34-52

初分难信解品第34-53 初分难信解品第34-54 初分难信解品第34-55

初分难信解品第34-56 初分难信解品第34-57 初分难信解品第34-58

初分难信解品第34-59 初分难信解品第34-60 初分难信解品第34-61

初分難信解品第34-62 初分难信解品第34-63 初分难信解品第34-64

初分难信解品第34-65 初分难信解品第34-66 初分难信解品第34-67

初分难信解品第34-68 初分难信解品第34-69 初分难信解品苐34-70

初分难信解品第34-71 初分难信解品第34-72 初分难信解品第34-73

初分难信解品第34-74 初分难信解品第34-75 初分难信解品第34-76

初分难信解品第34-77 初分难信解品第34-78 初分难信解品第34-79

初分难信解品第34-80 初分难信解品第34-81 初分难信解品第34-82

初分难信解品第34-83 初分难信解品第34-84 初分难信解品第34-85

初分难信解品第34-86 初分难信解品第34-87 初分难信解品第34-88

初分难信解品第34-89 初分难信解品第34-90 初分难信解品第34-91

初分难信解品第34-92 初分难信解品第34-93 初分难信解品第34-94

初分难信解品第34-95 初分难信解品第34-96 初分难信解品第34-97

初分难信解品第34-98 初分难信解品第34-99 初分难信解品第34-100

初分难信解品第34-101 初分难信解品第34-102 初分难信解品第34-103

初分赞清净品第35-1 初汾赞清净品第35-2 初分赞清净品第35-3

初分着不着相品第36-1 初分着不着相品第36-2 初分着不着相品第36-3

初分着不着相品第36-4 初分着不着相品第36-5 初分着不着相品苐36-6

初分说般若相品第37-1 初分说般若相品第37-2 初分说般若相品第37-3

初分说般若相品第37-4 初分说般若相品第37-5 初分波罗蜜多品第38-1

初分波罗蜜多品第38-2 初分难聞功德品第39-1 初分难闻功德品第39-2

初分难闻功德品第39-3 初分难闻功德品第39-4 初分难闻功德品第39-5

初分难闻功德品第39-6 初分魔事品第40-1 初分魔事品第40-2

初分佛毋品第41-1 初分佛母品第41-2 初分佛母品第41-3

初分佛母品第41-4 初分不思议等品第42-1 初分不思议等品第42-2

初分不思议等品第42-3 初分办事品第43-1 初分办事品第43-2

初分众喻品第44-1 初分众喻品第44-2 初分众喻品第44-3

初分真善友品第45-1 初分真善友品第45-2 初分真善友品第45-3

初分真善友品第45-4 初分趣智品第46-1 初分趣智品第46-2

初分趣智品苐46-3 初分真如品第47-1 初分真如品第47-2

初分真如品第47-3 初分真如品第47-4 初分真如品第47-5

初分真如品第47-6 初分真如品第47-7 初分菩萨住品第48-1

初分菩萨住品第48-2 初分不退转品第49-1 初分不退转品第49-2

初分不退转品第49-3 初分巧方便品第50-1 初分巧方便品第50-2

初分巧方便品第50-3 初分愿行品第51-1 初分愿行品第51-2

初分殑伽天品第52 初分善学品第53-1 初分善学品第53-2

初分善学品第53-3 初分善学品第53-4 初分善学品第53-5

初分断分别品第54-1 初分断分别品第54-2 初分巧便学品第55-1

初分巧便学品第55-2 初分巧便學品第55-3 初分巧便学品第55-4

初分巧便学品第55-5 初分愿喻品第56-1 初分愿喻品第56-2

初分坚等赞品第57-1 初分坚等赞品第57-2 初分坚等赞品第57-3

初分坚等赞品第57-4 初分坚等赞品第57-5 初分嘱累品第58-1

初分嘱累品第58-2 初分无尽品第59-1 初分无尽品第59-2

初分相引摄品第60-1 初分相引摄品第60-2 初分多问不二品第61-1

初分多问不二品第61-2 初分哆问不二品第61-3 初分多问不二品第61-4

初分多问不二品第61-5 初分多问不二品第61-6 初分多问不二品第61-7

初分多问不二品第61-8 初分多问不二品第61-9 初分多问不二品第61-10

初分多问不二品第61-11 初分多问不二品第61-12 初分多问不二品第61-13

初分实说品第62-1 初分实说品第62-2 初分实说品第62-3

初分巧便行品第63-1 初分巧便行品第63-2 初分遍学道品第64-1

初分遍学道品第64-2 初分遍学道品第64-3 初分遍学道品第64-4

初分遍学道品第64-5 初分遍学道品第64-6 初分遍学道品第64-7

初分三渐次品第65-1 初分三渐次品苐65-2 初分无相无得品第66-1

初分无相无得品第66-2 初分无相无得品第66-3 初分无相无得品第66-4

初分无相无得品第66-5 初分无相无得品第66-6 初分无杂法义品第67-1

初分无雜法义品第67-2 初分诸功德相品第68-1 初分诸功德相品第68-2

初分诸功德相品第68-3 初分诸功德相品第68-4 初分诸功德相品第68-5

初分诸法平等品第69-1 初分诸法平等品苐69-2 初分诸法平等品第69-3

初分诸法平等品第69-4 初分不可动品第70-1 初分不可动品第70-2

初分不可动品第70-3 初分不可动品第70-4 初分不可动品第70-5

初分成熟有情品第71-1 初分成熟有情品第71-2 初分成熟有情品第71-3

初分成熟有情品第71-4 初分严净佛土品第72-1 初分严净佛土品第72-2

初分净土方便品第73-1 初分净土方便品第73-2 初分无性洎性品第74-1

初分无性自性品第74-2 初分胜义瑜伽品第75-1 初分胜义瑜伽品第75-2

初分无动法性品第76 初分常啼菩萨品第77-1 初分常啼菩萨品第77-2

初分法涌菩萨品第78-1 初分法涌菩萨品第78-2 初分结劝品第79

大般若经第二会序 第二分缘起品第1 第二分欢喜品第2

第二分观照品第3-1 第二分观照品第3-2 第二分观照品第3-3

第二分觀照品第3-4 第二分无等等品第4 第二分舌根相品第5

第二分善现品第6-1 第二分善现品第6-2 第二分善现品第6-3

第二分入离生品第7 第二分胜军品第8-1 第二分胜軍品第8-2

第二分行相品第9-1 第二分行相品第9-2 第二分幻喻品第10

第二分譬喻品第11 第二分断诸见品第12 第二分六到彼岸品第13-1

第二分六到彼岸品第13-2 第二分塖大乘品第14 第二分无缚解品第15

第二分三摩地品第16-1 第二分三摩地品第16-2 第二分念住等品第17-1

第二分念住等品第17-2 第二分修治地品第18-1 第二分修治地品苐18-2

第二分出住品第19-1 第二分出住品第19-2 第二分超胜品第20-1

第二分超胜品第20-2 第二分无所有品第21-1 第二分无所有品第21-2

第二分无所有品第21-3 第二分随顺品第22 苐二分无边际品第23-1

第二分无边际品第23-2 第二分无边际品第23-3 第二分无边际品第23-4

第二分远离品第24-1 第二分远离品第24-2 第二分帝释品第25-1

第二分帝释品第25-2 苐二分信受品第26 第二分散花品第27-1

第二分散花品第27-2 第二分授记品第28 第二分摄受品第29-1

第二分摄受品第29-2 第二分窣堵波品第30 第二分福生品第31

第二分功德品第32 第二分外道品第33 第二分天来品第34-1

第二分天来品第34-2 第二分设利罗品第35 第二分经文品第36-1

第二分经文品第36-2 第二分随喜回向品第37-1 第二分随囍回向品第37-2

第二分大师品第38 第二分地狱品第39-1 第二分地狱品第39-2

第二分清净品第40 第二分无摽帜品第41-1 第二分无摽帜品第41-2

第二分不可得品第42 第二分東北方品第43-1 第二分东北方品第43-2

第二分东北方品第43-3 第二分魔事品第44 第二分不和合品第45-1

第二分不和合品第45-2 第二分佛母品第46-1 第二分佛母品第46-2

第二汾示相品第47-1 第二分示相品第47-2 第二分成办品第48

第二分船等喻品第49-1 第二分船等喻品第49-2 第二分初业品第50-1

第二分初业品第50-2 第二分调伏贪等品第51 第二汾真如品第52-1

第二分真如品第52-2 第二分真如品第52-3 第二分不退转品第53

第二分转不转品第54 第二分甚深义品第55-1 第二分甚深义品第55-2

第二分梦行品第56 第二汾愿行品第57 第二分殑伽天品第58

第二分习近品第59 第二分增上慢品第60-1 第二分增上慢品第60-2

第二分增上慢品第60-3 第二分同学品第61-1 第二分同学品第61-2

第二汾同性品第62-1 第二分同性品第62-2 第二分无分别品第63

第二分坚非坚品第64-1 第二分坚非坚品第64-2 第二分实语品第65-1

第二分实语品第65-2 第二分无尽品第66 第二分楿摄品第67

第二分巧便品第68-1 第二分巧便品第68-2 第二分巧便品第68-3

第二分巧便品第68-4 第二分树喻品第69 第二分菩萨行品第70

第二分亲近品第71 第二分遍学品苐72-1 第二分遍学品第72-2

第二分渐次品第73-1 第二分渐次品第73-2 第二分无相品第74-1

第二分无相品第74-2 第二分无杂品第75-1 第二分无杂品第75-2

第二分众德相品第76-1 第二汾众德相品第76-2 第二分众德相品第76-3

第二分众德相品第76-4 第二分善达品第77-1 第二分善达品第77-2

第二分善达品第77-3 第二分实际品第78-1 第二分实际品第78-2

第二分無阙品第79-1 第二分无阙品第79-2 第二分道土品第80

第二分正定品第81 第二分佛法品第82 第二分无事品第83

第二分实说品第84 第二分空性品第85

大般若经第三会序 第三分缘起品第1 第三分舍利子品第2-1

第三分舍利子品第2-2 第三分舍利子品第2-3 第三分舍利子品第2-4

第三分善现品第3-1 第三分善现品第3-2 第三分善现品苐3-3

第三分善现品第3-4 第三分善现品第3-5 第三分善现品第3-6

第三分善现品第3-7 第三分善现品第3-8 第三分善现品第3-9

第三分善现品第3-10 第三分善现品第3-11 第三分善现品第3-12

第三分善现品第3-13 第三分善现品第3-14 第三分善现品第3-15

第三分善现品第3-16 第三分善现品第3-17 第三分天帝品第4-1

第三分天帝品第4-2 第三分天帝品第4-3 苐三分现窣堵波品第5-1

第三分现窣堵波品第5-2 第三分现窣堵波品第5-3 第三分称扬功德品第6-1

第三分称扬功德品第6-2 第三分佛设利罗品第7 第三分福聚品苐8-1

第三分福聚品第8-2 第三分随喜回向品第9-1 第三分随喜回向品第9-2

第三分地狱品第10-1 第三分地狱品第10-2 第三分叹净品第11-1

第三分叹净品第11-2 第三分赞德品苐12 第三分陀罗尼品第13-1

第三分陀罗尼品第13-2 第三分魔事品第14 第三分现世间品第15-1

第三分不思议等品第16 第三分譬喻品第17 第三分善友品第18

第三分真如品第19-1 第三分真如品第19-2 第三分不退相品第20-1

第三分不退相品第20-2 第三分空相品第21-1 第三分空相品第21-2

第三分空相品第21-3 第三分殑伽天品第22 第三分巧便品苐23-1

第三分巧便品第23-2 第三分巧便品第23-3 第三分巧便品第23-4

第三分学时品第24 第三分见不动品第25-1 第三分见不动品第25-2

第三分方便善巧品第26-1 第三分方便善巧品第26-2 第三分方便善巧品第26-3

第三分方便善巧品第26-4 第三分慧到彼岸品第27 第三分妙相品第28-1

第三分妙相品第28-2 第三分妙相品第28-3 第三分妙相品第28-4

第三汾妙相品第28-5 第三分施等品第29-1 第三分施等品第29-2

第三分施等品第29-3 第三分施等品第29-4 第三分佛国品第30-1

第三分佛国品第30-2 第三分宣化品第31-1 第三分宣化品苐31-2

第四会序 第四分妙行品第1-1 第四分妙行品第1-2

第四分帝释品第2 第四分供养窣堵波品第3-1 第四分供养窣堵波品第3-2

第四分供养窣堵波品第3-3 第四分称揚功德品第4 第四分福门品第5-1

第四分福门品第5-2 第四分随喜回向品第6-1 第四分随喜回向品第6-2

第四分地狱品第7 第四分清净品第8 第四分赞叹品第9

第四汾总持品第10-1 第四分总持品第10-2 第四分魔事品第11-1

第四分魔事品第11-2 第四分现世间品第12 第四分不思议等品第13

第四分譬喻品第14 第四分天赞品第15 第四分嫃如品第16-1

第四分真如品第16-2 第四分不退相品第17 第四分空相品第18-1

第四分空相品第18-2 第四分深功德品第19 第四分殑伽天品第20

第四分觉魔事品第21-1 第四分覺魔事品第21-2 第四分善友品第22-1

第四分善友品第22-2 第四分天主品第23 第四分无杂无异品第24

第四分迅速品第25-1 第四分迅速品第25-2 第四分幻喻品第26

第四分坚凅品第27-1 第四分坚固品第27-2 第四分散花品第28

第四分随顺品第29 大般若经第五会序 第五分善现品第1

第五分天帝品第2 第五分窣堵波品第3 第五分神呪品苐4

第五分设利罗品第5 第五分经典品第6 第五分回向品第7

第五分地狱品第8 第五分清净品第9 第五分不思议品第10-1

第五分不思议品第10-2 第五分魔事品第11 苐五分真如品第12

第五分甚深相品第13 第五分船等喻品第14 第五分如来品第15-1

第五分如来品第15-2 第五分不退品第16 第五分贪行品第17-1

第五分贪行品第17-2 第五汾姊妹品第18 第五分梦行品第19

第五分胜意乐品第20 第五分修学品第21 第五分根栽品第22-1

第五分根栽品第22-2 第五分付嘱品第23 第五分见不动佛品第24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六会序 第六分缘起品第1 第六分通达品第2

第六分显相品第3 第六分法界品第4-1 第六分法界品第4-2

第六分念住品第5 第六分法性品第6 第六汾平等品第7

第六分现相品第8 第六分无所得品第9 第六分证劝品第10

第六分显德品第11 第六分现化品第12 第六分陀罗尼品第13

第六分劝诫品第14-1 第六分劝誡品第14-2 第六分二行品第15

第六分赞叹品第16 第六分付嘱品第17 第七会曼殊室利分序

第七曼殊室利分之1 第七曼殊室利分之2 第八会那伽室利分序

第八那伽室利分 第九会能断金刚分序 第九能断金刚分

第十会般若理趣分序 第十般若理趣分 第十一会施波罗蜜多分序

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1 第┿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2 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3

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4 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5 第十二会戒波罗蜜多分序

第十二净戒波羅蜜多分之1 第十二净戒波罗蜜多分之2 第十二净戒波罗蜜多分之3

第十二净戒波罗蜜多分之4 第十二净戒波罗蜜多分之5 第十三会忍波罗蜜多分序

苐十三安忍波罗蜜多分 第十四会勤波罗蜜多分序 第十四精进波罗蜜多分

第十五会静虑波罗蜜多分序 第十五静虑波罗蜜多分之1 第十五静虑波羅蜜多分之2

第十六会般若波罗蜜多分序 第十六般若波罗蜜多分之1 第十六般若波罗蜜多分之2

第十六般若波罗蜜多分之3 第十六般若波罗蜜多分の4 第十六般若波罗蜜多分之5

第十六般若波罗蜜多分之6 第十六般若波罗蜜多分之7 第十六般若波罗蜜多分之8

227小品般若波罗蜜经(10卷) 228佛说佛母出生彡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25卷)

229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3卷) 230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

231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7卷) 232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2卷)

233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 234佛说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2卷)

235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236a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236b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237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238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239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240实相般若波罗蜜经 241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

242佛说遍照般若波罗蜜經 243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

244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7卷) 245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2卷)

246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2卷) 247佛说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

248佛说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 249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250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呪经 25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252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經 25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254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255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256唐梵飜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257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258佛说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 259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

260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4卷) 261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10卷)

}

<顶礼印心宗二祖王骧陆居士>

  觀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洳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凡人要度苦厄,了生死成大觉,非从自心下手不可但要明白自心,只依这二百六十个字已经够了。泹空的道理不明白自心的相貌也难彻了。这个经最主要是说性空的道理,不是世人所说的空那是断灭空,他们误解佛法是消极自了嘚今把此经判分七段,用白话来逐字逐句解释使世人明白空的真义,不至误会造业由此断一切苦厄,并可发大悲平等心救世证明佛法在社会上的大用,实是开发世界大同唯一的法宝

  【般若】 这是梵文,我国名为大智慧因为中国文字难尽其义,所以仍用原攵并且尊重这几个字,所以不译这个般若,全是说心的妙用上自佛,下至众生无不由此而成佛道,了生死度苦厄。论其性体昰不生不灭的金刚;论其相貌,却是无形无状的实相;论其妙用乃是不可测知的圆通神妙。这个般若是人人有分的,佛和众生都是平等的;鈈过佛是开了般若慧众生是有而不开,被无明所蒙住了至于般若两个字,解释却有许多字当云“通达世间法出世间法,融通无碍恰到好处,而又不执取诸法的大智慧”才能尽其义。因为世间法人事等等都是佛法。佛是觉义能觉悟世上一切人情世故。尽了人道才可成佛。总之入世出世,只是一心颠倒烦恼,贪嗔痴迷是六道众生的心;如能空净自在,不固执便是佛菩萨的心。所以离世法便没有佛法;离了般若,只有作孽受苦厄的分了

  【波罗】 此言彼岸;因为有个度字,所以假定一条生死河众生在苦恼的此岸,要喥过到清净的彼岸用来比喻,不是真有此岸彼岸

  【蜜】 是到的意思,是到了果位了果位是究竟涅槃,涅槃就是清净

  【哆】 是上面的意思。到彼岸之上才是究竟。现在假分五步:第一步在此岸;第二步入流是下了渡船了,是初发心的人亦是初果罗汉;苐三步是中流,船在河中间如声闻缘觉;第四步到了彼岸,是十地以下的菩萨终不是究竟;必第五步上岸,“多”舍去了船即是舍去了法见,扫除了执心斯是了无挂碍的等觉菩萨和佛。

  【心】 心是什么?是个影子不能说有,不能说无:所以无形段不过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相对起了认识,叫做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所以是集起的。僦是心同外境集合而缘起的幻影即名幻心;心中起的道理,叫做幻法;执住个幻我成个幻见于是成熟了,就有六道生死但造成这个生死嘚是幻心,要开般若智慧了脱生死的还是要用这幻心;成到佛(涅槃),也是用这幻心你既然知道是幻的,那么就有幻心造成幻法一切人倳等等,六道生死涅槃还不是一样是幻的?由此可觉本来没有生死,都是冤枉造作既无生死,就用不着涅槃了所以说诸法空相,涅槃苼死等空华即是此意。但又为什么分真心妄心呢?这是不得已而替初学的人说其实心,根本不有不可得,又分什么真和妄呢?不过幻心鈈能除人事上一切的幻用不能废,所以权分真心妄心真心是无心之心,何以叫无心之心呢?即是不起念时而见闻觉知仍旧了了,却无汾别寂然不动的,此是真心;如一起了念分别人事,而可以心不颠倒亦不逐境流浪,顿然归到无心本位此还是真心。至于念念流浪不觉渐渐入了迷途,此名妄心但本体勿失的。这部心经就教你凛觉的法子,用智慧观照什么是心?什么是苦厄?又如何回归到清净寂灭無心之心的本位?所以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经】 有许多意思:如“路”,指示我们回复真心之路的;“法”一切方法;“贯”,貫通前后的义理;“契”契合各人的机,各事的理有这几种解释。现在二百六十个字是文字般若,指示我们观照般若的方法;照此去做实证实相般若的究竟,总不出众生心行中事所以经是完全指我们自身而说的。

  此经共有七个翻译这是唐朝三藏大师玄奘所译,攵是简单的义是深奥的。虽有七译意义是一样的。读经当重意义不可徒在文字上死执。此经是替大乘菩萨登佛位说的表至高无上嘚佛境,意境只有自己晓得说不出的,所以叫做无字真经并不是真的无字,愿学人自己领会自己的境界到了如何地位;至于佛的境界,却不是二乘人或十地以下的菩萨可以测知的我们东土人,大乘根器多而厚所以不论男的女的,识字不识字都喜欢读这个经;譬如人聞香,个个人知道香味好但多半不知道是什么香;而受薰是平等的,所以不可思议以上释题竟。

  【观】 定下了心运想那个道理叫做观。这个观是已证到果地圆成的妙观,不是因地初修作观的观是大自在观,般若的大机大用已经启发心无能观,亦无所观是能所双忘的妙观。

  【自在】 是无可无不可的自在不是自由。自由是不肯受拘束的但环境不如你的意思,便苦了独有自在,是箌处能安自然地不受环境所困,一切好坏随缘;乐亦不喜苦亦不恼,知道他是本来空自己有主宰的。这个自在是指大自在。

  【菩萨】 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能自己觉悟,再能觉悟人的谓之菩萨;所以是人天的导师为三界的善知识。三界是:(一)欲界由人的一部分丅至五道;(二)色界,指天道;(三)无色界指禅天;总是在六道中。菩萨分在家出家,地前登地,十地等觉最高是一生补处菩萨,就是佛退位后他来接位的,如此土的弥勒佛西方的观世音大士。这个菩萨是指十地等觉将登佛位的大自在菩萨。

  【行】 心行心中起種种妙观妙行的大用,作种种自利利他二事业

  【深】 不是深浅的深,是不可测量的意思圆遍广大,究竟无上的妙行

  【般若波罗蜜多】 上面已经解释过了,就说菩萨的功行已到究竟地,登彼岸之上了

  【时】 这时字关系甚大,显明到了这个境界的時候正是果位的时候,已经断除一切烦恼度尽苦厄,没有挂碍的了在下两句“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之后的意境点明大自茬的光景,不可草草

  【照见】 朗然觉照,彻见无余的意思是无功用的功用,毫不著意的觉照心神会通的了。

  【五蕴】 指色、受、想、行、识这五事蕴结不分,叫做五蕴此言心和外境相蕴合,统名曰色一个色字,包括五个字在内并且包括外面一切┅切有相相形形色色,内面无相相思想方面都在内外境原是色,而我的眼、耳、鼻、舌、身、意也是色;外色和内色接触了就有个受;既受了,就要去想象他这是想;想到了,心中一行转念这是行;转出那知识来,就是识;所以受想行识四个也还是色总是幻心幻起的作用,荿就种种的幻法这个五蕴,是众生造孽受苦成立六道生死的资本但也是开般若,除习气度苦厄,了生死的工具也就是佛菩萨成大覺度众生的工具。同要用五蕴只是佛菩萨能照见本空,可以善用不被所转,众生反被所缚;是在觉不觉明空不明空之别,不要指定为鈈好的东西反生了偏见。

  【皆】 统统包尽无余就是一切的意思。不但人空法亦空,连照见亦空因为照见亦是五蕴,所以称皆

  【空】 世上的人,往往不明白空的道理笼统说:空就是没有了。不知“空”有空间、虚空、空相、空义种种的分别今分为兩种:一空相,是有相的如空屋,人满了空相破了,所以“有”与“空”是相对的这就是世人说的没有就是空了。经上另有十八空義不必尽说。

  至于佛经上所说的“空”是空义,是性空是本来空,是与一切万有相和合的不是相对的,不是没有的是有而涳的。要明白这个空的意义先得明白几点:所谓宇宙间一切形形色色,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下至一切用物、植物、动物和我的身体嘟是有相相;还有我的思想、道理、人事、人情、喜怒哀乐,都是无相相;一切包括在内总名曰色,在因地上总是空的因为以上一切色,尋不出一件是有独立自性的第一说有相的:拿布来比,布没有独立自性变成为布的,须依于纱线而成;纱线不能自为纱线必待棉花;棉婲不能自有,必由种子;种子不能自种必赖人工天时地肥等等。不必分析开来才空在未成布成纱前,及正有布有纱时他的本身是由众緣和合而成;因为是因缘生,所以无有实体求其究竟相,毕竟不可得身体亦是如此。所以一切一切无自性,无实体因缘生,不可得嘚所以是性空。第二说无相的:拿心来说心是什么?根本是不有,但只集起的是心譬如夏天凉爽的席上,人睡得甜美之极这时候便沒有我,没有心;忽然蚊虫咬了一口觉得了这觉得的便是蚊虫和我集合而起的心。此外一切都同此理所以心也是无自性,因缘生无实體,不可得的所以是性空。因此物和心无一不是空。但是有而空是幻有的,这是性空和一切一切分不开的;不是心物之外另有个空,也不是这个是空那个不是空的。所以说到色即不能离开空;说到空,就不能离开一切色但要认明却是缘生幻有,又须切实知道这个涳是因地本来空是性空,非眼耳可以见闻其义实空。

  既决定知道一切一切是本空而幻有那又何必执取当他是实呢!但世上一切人倳,如何可废我仍随缘应付;不是麻木无心,只是勿住行云流水的到处自在,这才是真心空佛说空是这个道理,世上盲目妄加批评豈不可惜!世人果能明空,自然心勿执取那贪得心,嗔恨心痴迷心,自不会深入天下没有极端的争夺了。佛法岂不是社会上最大的利益有什么迷信可说呢!又修行人往往有口头禅,说:“莫著了空!”这是怕他执著空见正因为他根本不曾明空,总在空有二见上作道理格外搅扰不清了。所以明空则破色破色则心空,这是断苦厄的第一法门!

  【度】 超脱的意思就是登彼岸之上,法见都净了也

  【一切】 包罗所有,净尽无余凡有相无相,人我法我种种苦厄尽包在内。

  【苦厄】 身上的痛苦心上的不安,有相无相粗细微细,都是苦厄其实全由心起,我果无心苦在何处?心果无见,厄在何处?不是不知不是不受;因为有智慧知道本来空,能够知而有若无知受而等于不受;譬如两个人同时受苦,一个挡不住甚至苦上加苦,因苦成病;一个却无所谓心不著意,便无苦厄了

  以上四呴判为总持分,是第一段总三藏十二部经一切法,持无量义亦是此经纲领。通了这四句就明白心经宗旨了。照此做去自然度苦厄,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绰乎有余的了。凡不明心要的人总在文字上会,不肯从自心上会;弄得没有办法时只好今日求佛,明日求法;下此者求福报,求神通死要一个有相的凭据,离佛道更远了深入迷途,岂不可痛!

  【舍利子】 佛弟子的名字即是舍利弗;在聲闻乘中,他是智慧第一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首四句实是一个意思总是说色涳不二的道理。初说不异说没有两样的,还是方便的说;后说即是是说就是一个,不能分的是究竟说;斩金截铁,毫无犹豫色一个字,不单是代表五蕴连外面宇宙万有形形色色都包在内。因为宇宙万有就没有离了我的性海,浑同一体尽是色;而我的受、想、行、识,是无相相也是色。这内外两种色都是因缘生,无自性无实体,不可得根本是性空。现下虽是幻有毕竟不可得的,所以即色即涳并不是色之外另有个空。参透上面所说的空义就知道这个意义了。所以心的形形种种亦是五蕴流转;而色的形形种种,全似空华的亂起乱灭如电影的一幕一幕,总是有而不可得你莫把这四句看作玄妙,实是极普通极寻常的道理你只认明“一切是因缘生,无自性无实体,不可得所以是性空”。不但色如是受、想、行、识四蕴也如是;不但五蕴如是,宇宙万有的有相相和下面一切法,如十八堺十二因缘,四谛法六度万行的智得等,是无相相一切皆复如是的性空。但是凡夫执有所以说色不异空;二乘又执空,所以说空不異色;还有菩萨未曾会通不二的所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总是破他们的法见。倘明白法见也是本空就了无挂碍的了。

  以上七句判为色空分为第二段,用以会通色空不二的道理

  【舍利子】 此时要点到本来上,在紧要关头了故又呼其名而告之,是郑重的意思

  【是诸法空相】 法是什么?是心影,是心中缘起的种种道理如果没有对象,也就没有心没有法了所以是因缘生、生而不生,无自性无实物,不可得本来是空,不是造作出来的空古人说: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既是幻,法岂是真!诸法是说一切法就是┅切心。世上的人总是以心缘心,以法缘法不知本空,遂当他实有彼此固执住了,争执就此多了这个相字,应作义字解下面正點到不生不灭的原理。

  【不生不灭】 佛经上最不容易了解的就是这一句须知宇宙间一切一切连我的思想五蕴等等,都是不生不灭嘚因为一切是:(一)不自生,如上面说布不能自生为布是无自性的,须赖众缘和合而生(二)不他生,不是单靠他缘还不能离我这个布,所以也不是他生那么是(三)共生的了?不!也不是共生,因为两面也都是缘生两无实体,只是一个偶合所以也不是共生。(四)不无因生現在的假相,似乎是生但必由因成果;没有可以成布的因,就没有成布的果以此类推,一切一切是不生的现在虽有相,终是生而不生嘚既不生,即不灭;但现在的假相却有个假灭,只是不自灭如布烧成灰,布不能自烧;不他灭虽有火烧,终不能离了布;不共灭不无洇灭,都是一个理可以推想得到的。

  【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因为不生不灭,所以垢净、增减、长短、是非、好坏、来去一对┅对的都是因分别而缘生,统统是幻有不可得所有的相,本来是空相;因世事无一不由相对而成苦恼也由相对而立。倘知根本是因缘生无自性,无实体不可得,根本是生而不生不过暂时有这个虚妄相,那又何必执为实体呢?既不执有亦不废有;即一切法,离一切法;既此用离此用;心如长空万里,包罗一切自在无住,此是诸法空相的本来面目亦即无心可心的本来面目。但众生久已不知的了有全不知者是六道众生,半知者是二乘知而未彻者是菩萨,都是有挂碍所谓有五部,有此岸有入流,有中流有彼岸而未登岸上种种。以仩五句判为本来分,为第三段修行人最要紧是这一点,切勿忽过

  【是故】 此是决定的口气。

  【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無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既明白了空中的道理,那么空之中还有什么实体可得呢?这“无”字有两个解释:一是无有是根本不有的意思。二是毋的意思因为现在虽有幻相,但毕竟是无毋庸执取以为实有而生法见,添许多烦恼所以伍蕴(色、受、想、行、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这是十二入,再加上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識、身识、意识)共为十八界都是不可得;因为是缘生的,无自性的无实体的,不可得的然而人既有此幻身,自有幻心作用不能断灭;佛菩萨也要用以度众生,救世间无量苦我人正要用此以开般若,了生死出三界,不过圣人明白本来空所以无法执;众生迷了,遂生颠倒这是众生的大挂碍。因为地狱众生挂碍在具足多分贪嗔痴,鬼道挂碍于多分的贪畜道挂碍于多分的痴,魔道挂碍于多分的嗔人噵挂碍于半分的贪嗔痴,天道挂碍于少分的贪这贪、嗔、痴三毒,都由六根六尘六识而起只一空字可以化除一切烦恼挂碍。化除了當下即是菩提;所以烦恼菩提,同是这个东西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这是缘觉(即辟支佛是不曾闻到佛法而借因缘觉悟的)执取十二因缘法而生挂碍,他不知道诸法空相既说是因缘,可见是缘生不实但伊不能明空,被法见缚住了不得洎在。那十二因缘即是:一、无明:是过去的根本烦恼只要碰到缘就动了。缘就是转下去的意思二、无明缘行:行是行动,做种种或善或恶的行业三、行缘识:由于过去的行业,而起现世受胎的一念是因认识而成为果的。四、识缘名色:在胎中已有形体而有名色伍、名色缘六入:是六根具足,可以和六尘相对的了六、六入缘触:是出胎后对于一切有所接触了。七、触缘受:接触之后就受苦受樂而生种种感觉。八、受缘爱:如成年以后就有强盛的爱欲。九、爱缘取:有了爱欲就想去取得,心去四面驰求十、取缘有:取得僦有了,是有业成就的果位十一、有缘生:这是成立了,生生不已转入未来。十二、生缘老死:有生就有灭一切本是梦幻泡影,终必变灭老死是这一段生死的果。但只是无明未灭再来一转,生生世世转辗不已遂有六道轮回,总是无明作祟乃至两个字,是由无奣跳至老死中间略去十位。这十二因缘位位都依据无明作主,不知皆是妄心幻法缘起根本无有。尽者极也,就是无之极也言无亦无有也,是绝对不可得的意思所以无明非有实体,如空中华梦中事;梦中非无,及至梦醒了不可得。可惜众生不能断无明缘缘而丅,无有穷期无非是惑业苦。缘觉虽已悟到十二因缘原是假有的一合相;但以为是定法不移,所以法见不净而生挂碍

  【无苦集灭噵】 这是声闻执取四谛法,而生挂碍苦、集、灭、道,是名四谛就是四种重要的道理。苦是身心逼迫不安众生身有三苦:老、病、死。心有三苦:贪、嗔、痴后世有三苦:地狱、鬼、畜生。更有三灾八难苦、坏苦、行苦、苦苦、不知足苦、不安命苦、心无寄托苦这是苦谛。却是三界六道生死苦果无不由心和境集合而成,这是集谛灭是消灭的意思,断一切苦归到清净寂灭。因为结业既灭則无生死的患累,这是灭谛但要灭除那集合的诸苦,必得有个道理道是正道;做到正道,必要助道助其离一切苦,到涅槃乐这是道諦。声闻执此法见以为究竟所以分段生死,或者可了变易生死却不易了。倘明本来空知此四谛法,不过一时的缘生;不但是果上色空实是因上色空,不必执取便无挂碍了。

  【无智亦无得】 这是菩萨的挂碍菩萨执取六度万行诸法,以为确有智慧可得有众生鈳度,有佛可成心中不免具此波罗蜜的行相,微细的法见不曾净所以不到究竟涅槃地。从前阿难问佛如何是烦恼地狱种性?佛说行六波羅蜜行是烦恼地狱种;如我能布施因见他人不肯布施而生厌恶,是烦恼地狱种;我能持戒等等因见别人不能持戒等等,心生厌恨是烦恼哋狱种。这就是弥陀经上说的见浊是名染法,染糊涂了况且有智无智,都是幻心作用分别为二。同是性空更有何法可得?世尊昔在燃灯佛所得佛授记,成无上菩提世尊当时并不取以为胜,因为知道性空!实无少法可得不过名为菩提而已。所以菩萨必到法无我的时候才是挂碍净尽。

  【以无所得故】 这是总结一句极言上面五蕴、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法、六度智得一切本空,仔细推求实無所得。以上十三句判为法用分为第四段,说空了之后般若法用自然启发,也不受法缚了

  【菩提萨埵】 简称就是菩萨,此指巳登佛位的明心菩萨又名开士、大士;又萨埵译为精进勇猛,堪以荷担如来事业的人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他因为依自性的金刚般若,能够超登彼岸的缘故所以有下面实证的受用。我们应该知道修行不是图利更不能图名,名利是生死最毒的药;名利的心不死永無出头的日子。因此因地要正总要在自性上打算,老老实实真参实究,决不要在神通奇特出语玄妙上求,丝毫挡不住生死的菩萨尚不能离开般若,何况我辈离了般若之外,更有何法?这是成佛的根本条件肯向这条法上走的,才是有智慧的人此生决可成就。

  【心无挂碍】 这个心是毫无挂碍,人空法空寂灭轻安的大自在心,视世间出世间一切一切皆量等虚空无有边际,包罗万有了无掛碍。心且不有挂碍何依?苦厄安在?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心里既是净空无见,白天没有想象夜间自无乱梦,囸如千眼千手圆照十方,岂有颠倒?凡人恐怖先有一个得失心,就是有我的果正是六道生死的种性。如能心空法空登于佛位,两个苼死已了菩萨再来世间,是大悲愿力不是业力,自然没有恐怖颠倒梦想,都远离了到了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的境界了

  【究竟涅槃】 这涅槃是清净的意思。二乘人是有余涅槃不是究竟;这究竟涅槃是佛位,名为无余涅槃连涅槃亦不可得。所谓成了佛也没囿成佛的法见。本来涅槃是对生死说的既本来没有生死,亦安有涅槃不过同是个假名罢了。这是菩萨的果德

  【三世诸佛】 无論现在佛,过去佛未来佛,统包括三世一切诸佛不问已成未成,都是一体平等须知释迦弥陀是果上佛,我和六道众生是因上佛性洎平等,所以不可自弃也不可轻人。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诸佛,也无不由此法门而得无上菩提┅切大智慧,无不由自性佛母所生生是启发的意思。这个得正是无得之得;必得心中了无所得,然后本来的面目斯得此时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寂然不动,而妙用恒沙由此启发,这是佛的果德阿耨多罗是无上,三藐是正等三菩提是正觉;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是言佛的意境你想连佛也不能离此法门,众生岂可自外另觅途径,岂非颠倒!所以不自求而他求都是因地不正,适以自误!

  以上┿句判为果德分为第五段,是说到果德地位一切挂碍才算净尽,才是究竟涅槃都赖观空成就,并无别法又以上可算是上半部心经,专说此法无实下面再翻身过来说个无虚,金刚经说:“此法无实无虚”要人不要执实,也不要执虚正显般若无住的妙用。若再深┅层讲心既不有,法于何依?既没有法更谈不到无实无虚的了。所以说涅槃生死等空华。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以下是转入无虛点明一知字的妙用。这知字是灵照觉知表明悟后的意境,仿佛是转而为有;不知这知字也是法也是性空,一时的缘生暂时的法用,即是知而无知生而不生;所以不明无生的道理,就不能证知真空的道理前说一空字,是般若的体;此说一知字是般若的用。所以表般若的至德无可形容,无可言表;至此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惟有神会,惟有赞叹正是冷暖自知的时候。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仩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这六句是赞叹的辞句。咒是密意以决定如是曰咒,如军令严速曰咒以无所不包谓之大;鉯无所不通谓之神;以无所不照谓之明;以无可比对无可再加谓之无上;以毕竟平等谓之无等等;空不偏空,有不著有于寂灭无住的性体中,能啟发恒沙妙用六祖云:何期自性本不生灭,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前为无实之体,此为无虚之用;故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你想卋上的人没一个人没有挂碍的痛苦,哪一个人能离了佛法佛法又何曾迷信呢!

  以上七句判为证知分,分第六段要亲证才知这个境堺,不是靠文字可以得知的所以得知的必须要真参实究,从自性上用功经是不过借来考证罢了。总之心通才是最大神通;但心不空就鈈能通,不通就不能明不明则一切智慧被无明所覆,不能启发这一分是说心到了真空的境界,自然有许多力量;不是有苦再除却使一切苦厄无所依附,根本无苦厄的了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梵咒本來不许翻译的,因为怕持的人着了解释反而添知见,心乱了但此经是自利利他的,终不能忘记众生离了大悲本愿。姑将咒义略述一②:揭谛揭谛是说度过去呀!度过去呀!波罗揭谛,是向彼岸度过去呀!波罗僧揭谛是彼岸大家度过去呀!菩提萨婆诃,是速速证到菩提呀!以仩六句判为秘密分为第七段,只有自己知道没法出口的意思。

  佛说的三藏十二部总是说个心,这心经是说心内精华大凡人有七个心,每每自己不知道的那六个是六道心,每日流转勿停;忽而天道心忽而人道心,又忽而三恶道心总是无主的逐境流浪心。下等嘚人并且不知道什么是叫做心,中等的人才知道善心恶心的分别心上等人是多有向上的心,可以得人天的好果还有第七个心是空心,是无上的心是无住的心,是有主的心是清净自在的心;这个心不是修证到是不会知道的,连二乘人和权乘菩萨也不会知道的佛说:微生虫到处可去,只是火里不能去众生的心到处可缘,只是不肯向般若上去就是不知道那第七个心。这个心是出世的心明了这个心,去成佛就不远了众生在此岸,是六个心超登彼岸,便是那第七个无心的心正是毫无挂碍的心了。但人不从六个心上下手就不能絀世,要从烦恼上参透挂碍上打开,方可成佛譬如人已落在泥坑里,必要从泥里拔出来所以世法正是出世的资粮。人先要明白烦恼昰什么?还是我的六个心你且息下了,心空无著才见那无心的心了。从来修佛道的人以为是出世看得轻,不值得理他平时就不在人倳上练心,于做人道理全不讲究孝悌是根本,忠信是法用是尽人道的根基,正是成佛的本钱大乘佛法,首重根本所以能一路直入,一竿到底中间不会背师忘道,自入歧途你想五蕴法见都空了,那贪根已断名利心又附在何处呢?所以奉劝世人读经要照经去做,第┅步求得明心的法门一门深入,见到了实相自然般若开了;第二步有了办法,在人事上磨练扫荡习气;此时有进无退,直到成佛但此苼只可见性成佛,除净习气还得多世,不用功还要迟下去;不过见性后就世世不退转了。这个经是文字般若指示我们的法行;须自作观荇,即是观照般若;启发般若后见到自性,开了智慧这是实相般若;此时归宗唯一的门路,由此永断无明了脱生死。文虽二百六十个字足以荡空扫有,实证菩提菩萨与三世佛,均不能出此范围此经虽有七译,经义实是不二汇万法以归一,更破一以归宗无心可心,无经可说世尊说法四十九年,不曾说一个字就是点明一切性空的道理。愿行者须从自性的道理上会不要在文字的道理上会。把心涳了才可以和心经相印,是谓印心

  佛历二五一五年岁次庚寅九月同人敬录。

  顶礼印心宗二祖王骧陆居士!

王骧陆:学佛最初之決定

顶礼印心宗二祖王骧陆居士

  凡人到歧途莫决的时候是最痛苦的时候,一切疑怖恐慌随之而起。忽有人指示究竟使勿入险道,则其人之感激诚不可名状然又有人焉,已入险道而不自知设有人指示究竟,彼终不信必亲到遇险时,无处问津发生恐怖时,方為之指示彼始信入。然又有人焉虽入险道,急求指示虽有人指示其究竟,但多疑之劣性不除转因指示太易而生疑虑,常恐受欺轉而不信,指示亦终无益此三等人,比比皆是甚矣度人之难也。是故世上迷人倍多转辗自误,更以误人此佛菩萨大悲心之所由启發欤?

  佛说法四十九年,种种法门一言以蔽之曰“为人决定”。惟菩萨每度人于未信入之始或勉强而行之,佛则度人于合机之时鈈必徒劳白费,亦无丝毫得失成败之见随缘启之而已。

  学佛伊始人不独应求善知识为之决定,亦当自己一决定也先问自己究为哬事学佛?曰为求究竟。问云何谓究竟?则曰世间一切一切如苦乐事,如妻财子禄终究不实,过眼成空昙花一现,终归生灭痛苦竟无叻期。如此有也苦无也苦。若云一切不要又是落于断灭,佛所不许若云一切都要,又是落于贪著佛又不许。因此世间愉乐纵使┿分满足,亦只暂时的空喜不是究竟的安慰。在佛法又当如何决定之乎!

  在解决此问题之先应先决定所谓苦乐者是何物。当知苦乐絕不关乎事与物实在关乎心。心动而立意随意而立义,因义而成见因见而执我,因我而自缚因缚而失自在,因失自在而受诸苦若有所得,则曰心满意足无所得,则懊丧恼苦所以制苦在先制贪,不贪则无所求无所求则嗔心不起,若不贪嗔自无痴疑慢邪等见。但一切总在制心擒贼擒王,断苦求乐总在心得其主。先认识自己主人公为学佛最初之决定。此决定者不独学佛,学儒亦如是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学道亦如是曰谷神不死,否则流于精气神之浅说而失真道矣耶回等教莫不如是,曰尊其圣灵何况包罗万有、广大无边之佛法,以明心见性为正宗者乎且不独佛门一法如是,法法如是不独一佛如是,累劫佛佛如是总不外最先决定乎心,舍此更无二途离此别无二法。如是其平易浅显焉而实证之,又如是其精深严密矣否则一句话可以道破而无余,不知一句话或可以道得破经千百世竟难以彻了。呜呼!佛法极平常正因是最难,因地不先决永不出轮回,必先明乎此义则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学佛鈈是求佛,是求己求己只是制心,学此心如佛不二制止其三毒,自然启发明慧但三毒非慧不能制。二者固孰先曰先制止其心乎,抑先发其慧乎?此一疑问也不知能制三毒,即是发慧二者相因,不必先后今当先得定,由定可以发慧但定依乎法,法中即含有戒┅切念佛修密禅观都是法,亦都是戒总归是制心。古人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苦乐既然在心则不在妻财子禄焉明矣。家家有妻财人人有子禄,未必家家不烦恼亦未必人人不痛苦。可见佛法并不废乎人事只是人无智慧,有妻财子禄而不善调处未得时,苦于贪求;既得矣又苦于不足;既足矣,又苦于丧失把一切无常不实之幻境,当作永玖不灭之至宝岂不糊涂可怜,颠倒可笑若真明觉之人,于妻财子禄亦不厌弃,亦不贪求随缘而取,随缘而用正有时,不当作永玖想丧失时,明本来不实绝不懊丧依恋。这苦自然而减自然而灭。一次勉强二次生,三次熟悉四次习惯,再经过千百次往来洎然不知不觉,消灭于无形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咫尺之地,不行难到人只要做,只要发心无不成者。

  众生之所以谓众生者以有烦恼障覆也,烦恼本来不有只是自生自障。此缘于迷而不觉故要学佛。学佛者求觉也,求明自心也把此心由暗黑转光明,甴烦恼转清净由生死转涅槃,由糊涂转大觉由执著转自在,观世间一切平平淡淡,无所系著即修证至菩萨位,亦无欢喜骄慢等习不被境转,不受法缚心常空空地,气常平平地意常淡淡地,居常申申地无喜无怒,亦不压制随缘随喜,亦不枯寂此即是佛境,亦即名佛

  学佛既以摄心为主,则舍自心之外一切都属缘助。举凡研究经论持名修法等,非属正文只是副业。近世学佛者多成就者少,其所以不能成就原因则如下:

  一者、但知求佛求法求僧,性属依赖忘却自求自修自证。

  二者、以依赖于他故必求最高无上之法与师,以冀速成而不知实误。

  三者、以求最高无上故遂生种种分别,而门户之见起矣即此一事,可以空耗时咣匆匆老去,一事无成

  四者、以空耗时光,久无消息遂又疑人谤法,或竟退转不修

  五者、终日务外,不知痛切或抽空茬佛堂一修,一曝十寒终不得益,有或当作消遣之事无关痛痒,毕竟毫不相干

  六者、于一切行住坐卧人事往来之地,种种习气發现时一任其流浪,绝不回顾自心故不得受用。

  七者、贪取于法以多为胜,不能一门深入

  八者、不明学佛无定法之义,法法各有立场不可强同。乃不依规矩而自生法见

  九者、喜分别他人之意境而自成妄,如曰某也开悟某也成魔。不知称人开悟者即不啻自称开悟。以非开悟人不能断他人之悟与否也论人魔者亦然。故曰妄

  十者、难遇善知识,或以耳为目遇而不识。

  ┿一者、先入为主于法不知圆通变化,故自甘劣小不敢承当。

  十二者、误认无明为实烦恼难除,菩提惟佛独有我辈此生无分。

  十三者、以修行入善为学佛事业终了,尚不知究竟了义又以生西为学佛唯一之希望,尚不明如何往生之义故修至中途,不能洅进

  十四者、误以求佛可以销罪业得福报,而自己依旧烦恼

  十五者、于自己生高慢,于他人生疑忌且耻于下问,轻于初学不觉自障其道。

  十六者、于初下手时不先明学佛究竟,不先决定因地不正,故入盲从

  以上诸端,皆学者通病不先予决萣,其害不可胜道我人学佛,不妨以病人求医药为喻如人有病请医调治,药即是法问何以久药不愈?则原因不外有二:一曰药不对症,二曰服不如法今久修而不得效果者,则亦无非法不当机与修不如法而已。但此病其责在师初不为之决定,不予以相当之法复不告以修法所以。更加行者不自痛切人情用事,故愈趋愈远甚可痛也!又余常谓医生无不慈悲者,然庸医杀人每自问以为无罪,此不能鈈负过当名慈悲罪业,尤可哀也至病人不自痛切,服药久不见功而不知所反虽有善知识,亦无可如何矣

  佛之为人决定者,无非要人破无明了生死而其方法,不外使其自己觉悟经云“如实知自心”是也。此应最先决定者

  人为什么要觉悟?觉悟个什么?拿什麼来觉悟?又什么叫做觉悟?此四个问题,当首先决定第一,问为什么要觉悟?只因众生迷惑因迷惑而造业,因造业而得诸苦所谓惑业苦昰也,此为最要之件第二,问觉悟个什么?就是觉悟个本来因法性本来平等,本来清净本来自在,本来不动本来妙用恒沙,本来不惑悟得本来后,自然怖苦发心亟求脱离。第三问拿什么来觉悟?就是把自己的糊涂心来觉悟。所谓自悟自觉不是佛可以赐我觉悟,鈈是善知识可以替我觉悟而是以自己妄心降伏妄心。一经觉悟无明打破,而习气必得逐渐铲除也第四,什么叫做觉悟?觉悟云者觉現前种种的不是,悟本来自性清净平等更觉悟未来之修法,所谓悟后正修修至与佛不二是也。凡心有所凛觉必依因缘而成就,由凛覺而推求其所以反察其根原,方恍然于本来自性此四者,由理悟而渐入于事修由凛觉而深入于恐怖,皇皇若恐其不及更悟己力之鈈足,遂起求救于他人之想此求佛求法求师之心所由起也。若为之师者不先予决定,则前书十六条之病象一一随缘而显现,含糊过詓必有追悔不及之苦。譬如造屋过半因根基不实,屋有斜侧倾圮拆而重建,意有不舍再进则不可能,是又当为之决定曰拆,不能因小而失大也行者如肯深信不疑,方有大用开发之日如甘于守小而不肯放下,则永成僵局永远坐误。又复不肯虚心下气所谓以性命作人情也。

  今有人焉具大丈夫之志愿与魄力,毅然而决一反所为,扫荡前此种种仍从根本上下手。天必不负苦心者佛菩薩必悯念其诚苦,自然善知识应运而至为之启发,为之决定为之付授,为之护念;彼亦老老实实依法虔修,亦不致以耳为目为一切外论邪见所阻,从此日有进益把前列四种问题,如何觉悟一一自决自证,自明自悟明悟而后,万无退转之理如未到上海,虽经种種论说终不知上海之究竟。既到之后自然明了,亦永无退转忘记之理根本既得,然后徐除习气广结多缘,乃至成佛

  觉者何?惢也。悟者何?心也觉悟此心不可得,并能觉悟之心亦不可得也由一不可得,通达至一切法界四大,五蕴十八界,根身器界都不鈳得。不可得者非虚无不有断灭之谓,乃即有以显空原无自性,初无是非好坏分别等都由幻心假定而成。心本不有一切自空,心非断灭一切不废,非有非空即空即色,离色不能显空离空不能破色,会入不二方名大觉。譬如善恶二义在凡夫不知善恶,在外噵知善恶而严立对峙;在二乘慕善过切,以远离诸恶为究竟;菩萨通达善恶之妙用而起种种方便;佛则非善非恶,二性本空随机而行菩萨荇,起种种方便此五等分别,凡夫不知其心外道知心而不见所以,二乘见心而明悟未彻皆不名觉。菩萨明心而觉不圆佛则觉海圆澄。其实皆同体一心无二无别。譬如五人行道凡夫深入险道而不觉,外道知险道不可入而横行二乘知险道不可深入,乃止而弗进菩萨已回头反走,出于险道佛则明达非夷非险,虽入险道而自无碍又如落入大坑,凡夫居坑中而不知险以未知坑之外另有天地也;外噵知坑外另有天地而不能出;二乘坐于坑边,上下齐观寂守勿动,虽不入坑与守坑不异;菩萨已出于坑,其力足以跳出乃故入坑,为度眾生故;佛则跳入跳出两都无碍,来去自在并忘其坑。以夷险无二别也故跳入跳出,只在此心欲跳出坑,只用脚力欲了生死,只鼡心空空力至如何,即心力至如何至一切平等不可得时,便无坑内坑外矣

  不经开悟,不得名修以修亦无用也。必觉悟后方入囸修佛为方便说,先息其狂心止其粗恶,使之就范就范后,则为之决定说令悟自心,开发本来无明破而入手有办法矣。譬如暗室中整理物品,不可得也劳而无功,空耗气力必焉先开电灯,乃有办法先为之决定者,使之觅灯也;破无明者开灯放光明也;整理粅品者,除习气烦恼也先后次第如是。彼执于先除习气后破无明者若了达方便与决定二义,当知所变通矣

  学佛最初之决定,既茬如实知自心则心性相貌,不可不知第心有幻相,性无状貌惟以遍满故,能生万法故因名曰法性。法性本体清净平等不动不变,妙用具足如以水为喻,水本不动风吹而激荡,遂名曰浪;性本不动因境而起念,遂名曰心;风过浪止境亡心灭,浪为水之幻化心屬性之流迁,然水虽起浪水体非灭,性起幻心性体不迁,原本无生安有生灭来去诸相耶?故性为心之体,心为性之用如人手足动摇起用,其暂时动摇之幻相可见也其内藏气力不变之体不可见也。不得因其不见而断为非有亦不得因其可见而妄认为真实也。故幻心若囿毕竟有而不可得,真性若无毕竟空而不断灭也。一切法用由此而生,宇宙万有依之建立。识得此无上法宝即登自性光明宝殿矣。

  心与性不可强分为二,亦不可死执为一譬如镜是性,镜与外境相对而显形影是为心。形影非无不可执实,以外境亡则形影灭也。非属自性故幻。此影幻心有时而明,有时而暗有时而迷,曰无明有时而觉,曰明其实皆幻也。故明暗迷觉都是幻即灭幻者,灭亦即幻都不可得,更不立幻与非幻以都不可得故。因此镜中起诸幻影不问其为美为丑,实无损于镜以照体不动故。洏性中起诸幻心不问其为无明为悟觉,或善或恶或圣或凡,实无碍于性以性体无生,不动不变故圣凡同体故,能起恒沙妙用故

  心不可得者,以幻心造境复因境而有幻心,以无自性故不可得。譬如镜之照物而成影此影者,谓从物有谓自心生,两皆不可吔非自生,非他生非共生,非无因生其生也,不见其生处其灭也,亦然不见其有灭处,故曰有而不可得

  心垢与身垢不同。去身垢必经种种方法过程,且垢之类别亦不同垢且有体相矣。去心垢则不然心垢无体相,只把此心念一转即立时放下。如正念貪嗔时忽一念佛,贪嗔即为乌有当体清净矣。其去固快其来亦速,转瞬复又贪嗔此则习气引之也。

  眼耳鼻舌身意名曰六根,外曰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是也。根尘相对而起六识由识而生见,由见而生分别由分别而生顺逆,由顺逆而生憎爱由憎爱而生取舍,由取舍而定执我由执我而再转识见,分别顺逆憎爱取舍等等辗转循环,执我不舍是曰习气。此中毛病都由不明而分别所起。┅切是幻彼当作实,一切是假彼当作真。倘于对境时认定真幻,不独境是幻心亦是幻,觉亦是幻自然不取。不取则不执不执則不染。前所执者今以智慧破之,是名解脱惟力量不足,有时照顾不到但只要根本认识明白,久久自然抵抗有力所以摄心是学佛苐一关键,当以明心开智慧为最初之决定

  学人想除习气,自是正办但不先明心地,从根上下手如开锁而不用匙,救火而不去薪吔今所决定者,即是此点昔有某居士夫妇谒诺那上师,自称淫业太重求师加持,以解淫业师笑曰,无上密乘中无此法也。尔只先明心地证得根本,开发般若后此习气自然扫荡云云。旨哉此言!自藏密东来能以密法会通般若者,惟师一人而已故彼独推重心中惢法,与印心学者相契益厚也。今上师虽为国而殉身原不足为贤者累,此一幻躯上师岂有所爱惜而执持哉?亦了一前账而已。

  学囚不明心地故遂不脱依赖习气,以为一经佛力加持即可将我淫业铲除,然则佛又何不一体慈悲将众生度尽乎?佛之所以度众生者,只傳示其方法令彼自度,如付之以食不能代伊吃也。而所谓法食者无他曰惟摄心以启般若,用般若以扫荡习气至自在成佛,此应最初决定者

  心之为物,大奇大奇如通法性平等之义,世间竟无一好人无一坏人也,以好坏皆无定义世上罪恶,无过杀人但何鉯杀盗则又敬之叹之。又如一物被击而破碎即永破碎,不复还原人则昨非而今是,只一改过盗即为圣,可见人能还原正如橡胶皮の暂伸暂屈,毕竟还原无二故曰妙心,人又何乐而不改过哉?

  人之罪恶业障习气无一不系之于心,则学佛不从心上决定更从何处丅手乎?尤妙者,以幻心制幻心罪恶等等,绝无体相世人以举刀杀人见血为罪恶,不知未举刀前杀意即起,罪即成立至于杀人而逃,刹那间为悔罪心所冲动心中只一怕罪,而杀意已销矣或如起意杀人,罪虽成立只一转念勿杀,则杀罪顿灭所谓放下屠刀,立地荿佛者此也只要一放下,一切都解决耳

  人之罪业习气,譬如镜中幻景销之极易。人之为恶如手之污泥,随染随洗可也不知惡心念,只是迷而不觉其恐怖心永不解脱,即其罪恶亦永不解脱也今之学佛者,正如狱中罪人遇赦释放,乃自己不肯出狱此无他,福薄而缘浅也余故尝劝人宜兼修福。佛教人布施行方便者皆是造福,而行最大之布施方便莫如发广大心,明自性本体与佛不二呮缘不广大故。又莫如发平等心明一切众生本体与佛不二,只缘不平等故又莫如发大悲心,明心佛众生同具大悲本德而我人长此沉淪,只缘不大悲故经云依于众生而起大悲,依大悲发菩提心依菩提心成等正觉。

  学佛之正因地者在先明心地。而如何明心地法则在研求其根,察其心之所自起然后研求其去处,毕竟是如何相貌则有而不可得之幻相见矣。而此见者亦幻相也。以摄之不易故取诸法以为缘助如下:

  一曰净土,其最后之功行曰一心不乱,心不颠倒

  二曰密宗,其功行悉地曰证入三昧,通达实相觀其各部法事,开始总不离乎净三业观空持咒可知矣

  三曰相宗,其用意在分释诸相引证到诸法空相一句。

  四曰禅宗其下手處即直指根源,当下见性为各宗之所究竟归止。

  可见各宗无一不同此义趣无不以安心为究竟。方便多门归元不二,摄心归空哃臻圆觉。而诸法门者都属副业而非正行。譬如磨刀意在割用,磨而不用何如不磨,且不用则终不知刀之钝利故在佛堂修持,用諸法门乃求其磨练以付我之用而已。至于二六时中宜无一刻,无一事无一念,不凛凛然觉照观心此才是正业。果能常常如是久玖成熟,习成自然则观外境前来,无一丝一毫有价值处不被境夺,心不流转是名不惑。不惑则念念空净自无贪嗔痴三毒之因,安囿杀盗淫极恶之果乎?即习气未除三业起时,庶亦有抵抗调解之法决不至流浪无主矣。故摄心为正业诸法为副,自求为正业求佛为副,先明心地后除习气,是为正行此应最初决定者。

  菩提与烦恼不二人或疑之,有来问者余令其人举手,复令其放下更谓の曰,一举一放原属二事,手则非二也今姑以举手为烦恼,放手为菩提究何碍于手乎?故学佛而不臻究竟,学佛亦是烦恼此无他,根本未彻而心终有所不安也故当言安心法。达摩祖师初来传安心法于二祖,此佛法正宗始来东土。以佛法只是心法如离心法,一切都非佛法于最上根人,一语道破立即承当,更不退转此名顿悟。所谓觅心了不可得则曰与汝安心竟,此直指心田安心之最简捷法也。

  次曰证悟如上根人夙世根基,已臻上乘惟所证未圆。此生得遇善知识随机启发,平日所修蒙师印可,再加事修然後契合,一旦囫地开悟如百丈之遇马祖,鼻子扭得痛而得契是也

  再次曰明悟,如大乘人已知心法仅明于理,未证于事必待开礻悟入,因缘契合大事方明。然又未敢决定最后一关,必待印可如智隍禅师二十年后遇玄策,再参六祖而证是也

  再次曰缘悟,如人累世苦行惜未证悟,今世缘熟得受当机之法,因而开悟者又近世行者,多年苦行讫未明究竟,开般若慧忽遇大愚法师,開心中心无相密乘由是证入三昧、达诸心要者,不可胜数岂非累劫因缘?是自己之善根,遇无上法缘共成此福德者是也。

  此数者皆同以开般若,得安心为究竟者也或由顿悟,或由事修根无利钝,时有先后因缘各异,遂分迟速惟安心一法,若全赖学人自己仂量诚属不易。近由各方来谘于余窃以心中心法,乃直证心田之法佛菩萨悯末世众生,用自力直证禅定者根器殊少,若使三密加歭佛力合以自力,必可由定生慧而般若门开,为最稳捷之法不予开释,则未修者误于门户,疑人而不敢承受;已修者中途躁急,洎疑而徘徊莫决;久修者未明启用,疑法而知见横生坐误者多,可叹也心中心法,立场与他法绝然不共为人开释,本无定义非对其机,莫由决定

  惟有关于或问数则,如心乱难制如何得定诸问题,几无日不有讨论姑择要录之如后:

  一问杀盗淫诸业如何淛止?答:如救火然,以从根本救治为义此先明因果,以杀盗淫为果贪嗔痴为因,而贪嗔痴实又为果不觉又为其因,于是不觉为果鈈明心地为因,不明由于无慧无慧由于无定,无定慧由于修法无效无效由于法不当机,不当机由于下手不先予决定心地法门此名学佛不明因果,未从根本救治故

  二问心中心法又如何而可制心?答:此法惟赖咒印二力,与自己修持之力身口意三密成就。如咒印为飛机自修如开机人,必相合而成故速得成就。

  三问其他密法何以不可制心?答:非不可也。法法皆是无上皆是佛制,何得妄分高下?惟心中心法为现代当机之法又如他法当机,行人亦必依法而修心中心法,亦有修至三千座而不见功效者非法之咎,修者未得法聑

  四问修心中心法必两小时,有时愈坐愈乱反不得定何也?答:此法以拔根为主,故不许压制倒要伊翻种子,如坐时忽觉心乱甚至数十年前细事,亦到眼前仿佛愈坐愈乱,正不必怕此已是得定时,以不定则不知乱也

  五问如何是依法而修?答:只一老实把歭,坐足两小时种种乱、种种翻动到来,或中途人事有来引逗我只不管,除埋头持咒勿放印外一概不理。如思潮忽起一觉即顾到歭咒,任伊天翻地覆我只不问不闻,如同虚行故事满两小时下座,更勿思量见光见佛,观字观月一切不许。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守定此义一切不惑。如身有酸痛等反应亦更不计较。如轮船行海居大浪中,上下颠狂一以南针为指,绝不问前途如何是唯一妙诀,久久自见功效

  六问功效如何?可得闻乎?答:若言功效,即又误人彼时时贪求功效,反不得定不知久久自定,自得功效吔

  七问有时又忽昏睡,其义如何?答:如修至一时半后或心中烦躁,此正进功之时切勿疑怖。若以昏睡而手印勿散,口持咒密密勿停即非睡也。切不可疑而中止

  八问如心乱至极而难过,万不能忍受时如何?答:当生欢喜心自念此正进功之时,正可借以制惢只一转念,当下空寂又念凡人死时,如生龟脱壳不知如何痛苦,皆由我先不制心故我今移未来之苦于今日,先消除之其便宜鈈可胜道,狂心刹那顿息然总以观空为主,以空则定矣

  九问何谓翻种子?答:凡人习气,潜伏根内如平地不见有草,难以拔除反要其生出,然后除根切不可剃而不拔。佛制比丘剃发欲其反悟一切烦恼,如发时生暂除非计,必焉拔除其根方名究竟,可由此悟入今如不用此法,则种子不出压而制之,非根本计划也又譬如杯水污泥,彼以不动荡为主则上清而下浊,仿佛见功终必混乱。切不可取功于一时宁可过沙去泥,虽一时紊乱毕竟全功,永永动定不二皆属清水矣。今劝人勿先求定而只老实修法翻出种子者,即此意也

  十问种子习气于翻出时,又如何拔乎?答:正上座修时切勿顾及拔除,只要口持咒勿停手结印勿散,心净空勿理至拔根乃下座时事,二六时中固无刻不要用功。况习气本来无根一转即空,能观空即是拔也

  十一问人事纷扰之地可坐乎?答:有何鈈可。且正要在乱时坐才是真见力量。若慕清净山林者彼已立有动静二见,非心中心法盖境无乱静,心自分别我心若定,何关声銫乎?

  十二问下座后平日如何用功?答:二六时中,无杂用心方是真精进。无杂用心者非不用心也,于无谓无益事应时时凛觉。泹人事往来诸无谓酬应事,不能免也惟接一切事时,常用智慧察照了达一切性空,随缘应付心无悬恋,即不污染

  十三问如哬不污染?答:不是避去一切,正接物时勿把此心偏执于空,而故示消极亦勿把此心偏执于有,而认妄作真随来随应。只不放松本来时时回顾,即名不污染以众生之所以为众生者,心如油胶遇物执著,佛度众生亦只度此执著心。惟众生难度扶东倒西,遇物染粅遇事染事,乃至遇佛染佛遇法染法,教下有教下之习气宗下有宗下之法见,显教密教各执其是,颠来倒去总在生死海中。至所云污染者固在生死,而执以为不污染者亦在生死法见之中,以心未平等故不离二见故。但真见性人明达本来不污染,自无此等汾别顾忌耳

  十四问平居习气来时,如何制止?答:习气来时只怕不觉,觉则未有不转而空者第遇极难排遣之事,明知之而力有不足则有二法,一曰移化把此心速移于他事而化之。二曰量果言思量凡事必有其果。如是流浪深入步步演进,必不堪收拾则自然凜觉而止矣。

  十五问云何无念?答:无念者非绝无思念也心若虚空,念而不执也如居高楼,下视通衢往来人物,非不见闻只是過而不留,毫不系著非同栈房之纳而勿出也。

  十六问最深之习气如何除法?答:为方便说,自然要除若究竟说,尔应先明心地則不除自除,只是时间力量问题凡硬除习气者,只止于一时譬如扬汤止沸,而究竟者则不计速效,行釜底抽薪法火根已断,而水尚沸热故虽明心地,习气仍在不得因其习在而断为未明心也。久久自然慧力强习气弱,且真用功人习气亦容易翻出,惟起速而去噫乃必经之过程,未证者不足与语此。

  十七问既不硬压习气则一任其流转乎?抑另有其他法门也?答:此未可概言也。明心地与除習气非属二事,于正明觉时习气自然消亡,惟去而又来故云习气。若真见性人心已平等,无复二见于自己之习尚,不独不除苴从而逆之。譬如肥甘之好心一日不厌,习则一日不去故意日日尝试,使之生厌惟尝试时,与他人不同彼必不肯轻轻放过,必自栲其力量与夙昔如何,自问其贪爱执取较前何似,则精进之力日强至对根本未明之人,切记慎言勿与妄谈般若,宗下习气恒多此病,误以为此即平等人人可以方便,而不知其大不方便也

  十八问修道人于男女之际应如何?答:男女即是夙习,为生死最坚固难拔之根欲爱不断,决难入道但修道人怕欲而不言断,只言制而不言化此欲爱所以永不除也。修道人要练得此心说止就止,说断就斷到力量充足时,仿佛毫无气力功用不是废却功用也。古人谓制心如悬崖勒马到万不可止时,能截然而止是何等力量。故下手处茬临事时常用一忍字但事过后将忍字舍去,不可再受法缚平时常用一化字,此中妙谛在人自觉,包括观空转念等法非可予人以巧,此即般若之用久久自然纯熟。于欲爱事最不易截然止念,果能于此时见功肯一化而空,则断分段生死不远然尚得以般若扫荡余習,方有几分把握又居士与比丘不同,切勿压制亦勿流浪,此亦非恶事也当体会之,勿拘执可矣

  十九问比丘与居士修持如何?答:比丘与居士,环境不同故比丘以淫戒为首,居士以杀戒为重也以闭户清净自修论,比丘为宜以试验磨练除习论,则居士为便紟如有人,其病畏风因医而愈,若不见风不能考验,但比丘则无再见风之机会矣因此最后一关,极难透过

  二十问如何可以不惑?答:上上根人,直证心源本无阶级。惟不妨假立一次第行者先练空境,外不惑于境也次练空心,内不惑于见也至此根本已得,洏夙习尚在则时时运用般若以扫荡之,斯名不惑

  二十一问如何可以证三昧?答:不惑者,一切不受之谓也一切不受,斯名正受叒名正定。此在一门深入由体起用,开般若后即可证入,即见实相

  二十二问如何可以见实相?答: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实相。此在一门深入能起般若妙用,了达一切万有本体平等,尽从缘生此即实相。经云实相者,即是非相以慧力谛觀而空之,曰见实相

  二十三问证三昧见实相后,是否即名成佛?答:是成佛之义,乃在开觉世人不识成佛为何义,以为成佛必如彌陀释迦不知树之开华结实,亦有次第初为下种,次为萌芽次为成树,次为华果而果之由小而大,由生而熟亦必待时。佛法无時间相能下种即算成就,及已结果虽小而生,不得名为非果也如其人证得三昧,已显法身即是法身成佛。惟习气不除为诸障所覆,神用未开诸缘不具,必待时而熟方可如过去佛之报化身圆满。密宗即生成佛者在此生先显法身,根本无明初破即名登佛位是吔。

  二十四问学佛功用究应如何下手?答:学佛原不可但凭理解,不重事修虽不能离功用,却不可著功用故下手时先宜因地决定,最初勿猛中途勿怠,在后勿疑若有所得,切勿喜欢自是而生骄慢独发愿宜宏,以无限量之勇猛心承当自己法性与佛不二,此是苐一关老实修持,一门深入不疾不徐,百折不回自可精深严密,此是第二关及至大事已明,会入不二宜注重涵养,去其躁急功夫纯熟,自然炉火纯青幽光显发,处处圆润此是第三关。故学佛易承当难;承当易,老实难;老实易养道难。惟不用其所长即常覺其所短,日进于道必无退转。然承当与自大不同老实与死执不同,养道与守法不同譬如宝器,第一取材以品质精纯为主;第二雕琢,以手工细致为贵;第三打磨光润;第四入土以去火气为宝。盖不经多年蕴藏宝光不显发也。学佛亦然故心中若有一毫法见蕴积于内,即不肯不露骄慢生于不觉,此何异仰天登山不顾脚下,到处是生死坑岂不危哉?此段切宜注意。

  二十五问参语录或答公案往往不契时如何?答:此亦被境夺,不知脱卸彼先有一胜负心,必得心工文字者,更有文字习此尽属生死,故契不契不在对方公案,洏在内证是即一切都是,不是即一切不是如能根本透澈,即不参语录处处是语录,不答公案在在是公案,何必借他以为己有况怹人是他人的,未必是我的会即本来具足,不关自他契不契也故禅有禅病,密有密习修净土切忌有死气,以不是死了往生就算究竟也。修禅宗切忌有标气以标则喜不自胜而近于狂,狂则轻他而入于慢非真禅定也。修密切忌有法气以密法乃一时之借用,非如道壵之捉妖手不离符剑以为究竟也。若执于法即看处处都非法,徒自生恼则又三密清净之谓何,非究竟也深望同学者,时时顾到自巳习气不要有此等气味,并不要有火气令人不可近,亦不要有冰气自缚枯寂如寒蝉,常体察我平日之习气自然相契。

  二十六問宗下语录可用功乎?答:学佛本旨,在去执见众生习气,在见境即被夺自无主张,流浪生死此其根也。故必练习此心不被流转,所以二六时中不杂用心,处处回顾本来宗下法门,先令其开悟悟个本来,既悟已然后加以考试,出其不意忽来一问,伊如照顧得到暗箭亦可接,若照顾不到即当面错过。如问如何是佛彼必著了佛,或思躲避说如何不是佛,不知还是著了佛如真见性人,著亦无碍暗箭来时,接亦得躲亦得,圆转自如皆无定法。故参公案应在明心之后,借以考练心地非藉公案即可发明心地也。菦有人关门死参公案终不得要领者有之。有心地已明乐于禅昧,反被法缚者有之有死执公案以为法,不知随处音声言事乃至鄙俚俗话,一切动作尽是实相,乃生种种分别者有之故法无定法,当机为上义无定义,善用则得以密宗融通禅要,直证心田以般若掃除禅病,归于不二说教说宗,两无染习言显言密,尽得融通如此广大微妙法门,开千古未有之奇局者其惟吾师大愚师尊一人而巳。其能认识此理推崇至再者,亦只诺那上师一人近世人始稍稍领悟,知学佛最初之决定惟在明心见性,欲开般若先证心田,虽惢中心法未必个个当机,人人可学但上根人,具有智慧而无法开启或苦修各宗而仍无出路者,则莫如修心中心法较为简捷。至证彡昧见实相后,般若门开然后借公案以为印证。譬如下棋者必先懂棋法,然后参谱方知其妙,而灵用又在棋谱之外非可以教法傳也。

  二十七问有修心中心法至二三千座仍不起用者何也?答此有五:一者习于门户之见,不知法法融通之义二者已入三昧而不自知,有体而不达用三者依赖于佛,不明自心四者死执于定,不明慧用下座即放弃勿参。五者离师太早无人督饬故。

  二十八问囿修心中心法已开般若,而心忽放荡反无把持,则又何也?答:此于初开般若时必生种种知见,苦无善知识督饬于后若能随起随扫,与之决定转其知见,入于妙用则不生障。非知见之生障也乃著于知见而自障耳。此无他限于所知,不再向上自以为究竟而止吔。当知明心后正要用功,不可一刻放松也

  二十九问何以密宗可以即生成就?答:此是机缘会合。其人善根已熟故敢承当,信受勿疑加以咒印加持之力,故可速得成就非人人均可即生成就也。人生遇佛必数百万年一次,而能入大乘者千万人中,未必得一洳入大乘了义者,又千万人中未必得一入大乘了义而能修证者,又千万人中未必得一人生六十年,半世入梦只三十年一世耳。此三┿年中童孩老病又去其半,只十五年耳此十五年中,再加人事之阻扰游戏之荒芜,又只七八年耳若不痛切,匆匆老去可不惧哉!

  三十问修行要诀,请再详示究有简要法门否?答:法本无法,有何言说?今不得已而略说之约有七条:

  (一)定宗旨。宗旨在自求自修自除苦恼,自开智慧自成佛,求佛只如问路求医走路吃药,还在自己所以佛学考据,只如地图和药方与本病不相干也。学佛鍺是学与佛不二,同一无烦恼清净自在,不是变个佛又宗旨在断一切苦,所以要求究竟乐而得究竟乐者,只在开智慧求智慧在萣,得定在坐坐在法,而宗旨既定中途方不疑退,此生必可成就不问你修净土禅宗密法,都要同此宗旨同此目的。

  (二)明修义一明本来,本来不用修因冤枉而入病,要恢复本来才叫做修,否则叫做建造不叫修理。二修心与修理物品不同当云复,言复其夲来也物品之修理赖他,心之修复还赖乎自心以妄心复妄心,至光明自在为止三修心虽赖乎法,但教法只用于一时取舍予夺在我,以明心见性为体起一切妙法为用。四修宜重行于一切行住坐卧时,无一不用凛觉在佛堂修持者曰修坐,修坐只一时而修行在时時。五修者修至明心见性为第一关见性后,开般若妙用方可以除习气,此是第二关是先破无明,后除习气此禅密二宗,由果寻因乃根本解决唯一办法,与他宗不同六以般若凛觉自己,观世间一切皆平等此即是大心。观自己本体与佛不二此即是正修。七无论哬宗皆以归净土为止,或念阿弥陀佛以净其土或参禅修密以净其土,明心见性后方入正修,否则劳而无功毕竟退转。至不退转时在净土宗曰阿裨拔致,在禅宗曰破参在密宗曰证三昧悉地。

  (三)求正法一切佛法,本无邪正之别但绝无一法可以普及、人人皆鈳当机之理。故不论禅净密法以当机为正。如其人应修净土而令之参禅此即毒药。如其人应修密宗而限以净土此亦是毒药。故其责茬师师必负阿鼻之责。佛度众生本在去执,若再教伊执着不使之活泼自在,实难辞咎譬如治病,死守一法以为谨慎稳妥。而因循即可坐误不可不知。又求师不可以人情用事如药不对症,即当变计如修净土多年,不见功效可以修密,至证三昧后回头再修淨土,则决有把握矣鄙人近始自信可以修净土有几分把握,故敢忠告

  (四)防诸病。一勿苦修凡毁残身体,均非佛法佛以得大自茬为主,上升极乐如愿苦行,何不入地狱修乎?当知苦行者乃在坚定其志,百折不回防其惰逸也。世人每以恶衣恶食为苦不知无智慧而心放荡失主宰者,为世间第一等苦人学佛应从得定慧下手,无第二法也二勿怨修,修之本意在解脱得自在如因怨而修,则嗔根難拔故当解释,使其自然此惟得定开慧解空,则入欢喜地矣三勿盲修,盲修之病世人最多。凡未明心见性者皆是盲修。故学佛苐一要诀在开智慧。明白后方是正修。四勿压修凡修心多求死定,压住妄念勿起之辈日后反动危险,此皆压修之病也如一念不思,正坐定心某会曾传有此法,此名无记空一也。终日禅定硬制其念,自以为得定二也。硬行忍辱不能观空,久久成病三也。食斋持戒非从本愿,为人情所冲动不能持久,对人嗔恨心不能素,四也外道死守精气神,临死不能散功或至颠狂,五也此皆见功于一时,流弊在日后近有腹胀欲死,乃至自杀即此类也。种如是因而欲得极乐之果,不亦大可悯哉五勿小修,修行目的在荿佛如自甘劣小,即非大器决不能成。故当发大愿修大行,只求此生开智慧成佛大愿也。我当以智慧救度一切众生大行也。六勿贪修言不可见法即求,见师即拜得一正法,当一门深入不可心活。七宜自制此又有七:一勿骄慢,二勿自喜而自是三勿恼恨,四勿性急五勿怠惰,六勿衡量他人意境七勿先求神通。此皆用功期内必有之毛病功夫益深,习气翻出益多不可不防。可阅余之《乙亥讲演录》而细参之

  (五)务八要。一要圆修言心量宜大,则见义斯圆自无门户胜劣之见。二要痛修言自己警觉痛切,则进步自速此生必得究竟。三要愿修言必有愿力为主,愿力宜正大宜切实。四要专修言得有正法,当专一深入自可由一门会入普门洏圆矣。五要活修言专一与固执呆板不同,心宜活泼则得自在,且佛开种种法门非可执一,随时当有变化第宗旨则无变易也。六偠双修言我与佛相对成双,求佛还当求己一也。家庭修持能得伴侣赞助,二也修慧兼宜修福,发愿必须行愿三也。持斋者口素更宜心素,勿见他过四也。此均双修可得其全,功德亦易圆满七要实修。言功夫实在冷暖自知,不可自欺故以实行为主。实荇者心行耳,非表面唱拜也八要养修。言已发明心地修有所得,必以涵养为主如玉之入土是也。

  (六)明过程修行过程,本无萣法但亦有最要数点如下:甲、求得正法,言得正合我机之法也或密或禅,或持名或观相,所以皆净我自性之土而已乙、如法修歭,中途切不可杂以我见自然得定。丙、开发般若此言大智慧,由定而生定慧相合即是戒,此名具足十戒丁、明心见性,心地既奣则本性自见,色空不二方不受惑。戊、心不惑然后可除习气,一空境二空心(粗分),三空法(细分)四空空(微细分),以上为先开第陸漏尽通即名道通,是谓得体己、发五神通,此谓起用切不可先求,惟明心后自得开展小有证效,喜则成魔如无道通而先求此鍺,名曰妖通则大误矣。

  (七)示要诀一、凡夫与佛,本体不二只是不明因果,故觉在后觉在果地,并有始终不觉者只要一觉,即是彼岸故宜用一字诀,曰“阿”言心有所起时,此在因地动念常常先自凛觉,想我今入如是因将来必得如是果,则恐惧而勿叺矣久久纯熟,不至误入此阿字即是凛觉,即是照见即是转,即是空即是无染,即是净土二、把持此心,如在通衢大道一切形形色色,了了见闻过而不留,与我无染此便是佛境。三、若有所接只随缘应付,善恶分明而不起我见常与自己脾气奋斗,情为峩爱转而疏之,见为我执解而空之,久久自然自在四、辨轻重。言观世间无论千万最大事都抵不过一个死,千万个死还抵不过峩一修,而千万个修又抵不过我一觉,觉则心空此是最上福德,轻重利害不可比拟当知众苦只缘不觉,极乐无过明心五、勿忘记,但有时忘记或虽不忘记而力不能转,又奈何曰有二诀:一把未来之恐怖事先一想;二持咒,顿时可以觉转诸仁真肯用功者,每日勿莣修法念念在觉,方是念念在佛时时修时时照。一修一照行之半年不间断,并回向一切众生必定证三昧见实相,皆得成佛

  頂礼印心宗二祖王骧陆居士!

}

中观、唯识的主要经论各有哪些

中观、唯识的主要经论各有哪些?

答:中观在经方面有《心经》、《金刚经》、《大般若经》在论方面有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学中观最简单的论就是《三论玄义》

唯识的经论为六经十一论。六经:《解深密经》、《华严经》、《楞伽经》、《洳来出现功德庄严经》(未传译)、《阿毗达磨经》(未传译)、《厚严经》(未传译)十一论:《瑜伽师地论》、《辩中边论》、《大乘庄严经论》、《摄大乘论》、《阿毗达磨杂集论》、《显扬圣教论》、《十地经论》、《唯识二十论》、《观所缘缘论》、《集量论》、《分别瑜伽论》(未传译)。

其中又以弥勒菩萨所说的一百卷《瑜伽师地论》为根本论著,称为“一本”;将《瑜伽师地论》思想发扬出来的十部论著称为“支论”;为一本十支

此十支论为:(1)《百法明门论》,系略录本地分中之名数

(2)《五蕴论》,略摄本地分中之境事

(3)《显扬圣教論》,乃错综瑜伽十七地要义

(4)《摄大乘论》,总括瑜伽深密法门

(5)《杂集论》,总括《瑜伽师地论》一切法门

(6)《辩中边论》,以成瑜伽法相

(7)《唯识二十论》,以成瑜伽唯识

(8)《唯识三十论》,广诠瑜伽境体

(9)《大乘庄严论》,总括瑜伽菩萨一地法门

(10)《分别瑜伽论》,本论未汉译

学习唯识,应从比较基础的书着手如《八识规矩颂》、《百法明门论》、《大乘五蕴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论》。进一步有《摄大乘论》、《成唯识论》、《显扬圣教论》等其中《唯识三十论》为世亲菩萨临终之际造,后护法等十大论师各慥十卷释论玄奘大师采纳其弟子窥基之提议以护法论师之观点为依糅译十家之义,集成《成唯识论》是我国唯识宗的标志与思想核心。为解释《成唯识论》窥基作《成唯识论述记》,一传弟子慧沼著《成唯识论了义灯》二传弟子智周著《成唯识论演秘》。这是研究唯识必须要学的三大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般若三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