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部佛经详细讲八识的整个属于生产与运作过程程?就是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是怎样起作用的?

神秘的“末那识”与“阿赖耶识”以及“十二因缘”的流转 大乘佛法的法相宗中把我人这一颗对境攀缘的妄心,分析为八个识这八识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识 中的前六识系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发生六识中的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五识,只能了知自己界限鉯内的东西不能代 表别种识发生作用。而第六意识则是由前五识所引,助它们发生作用的譬如眼之见色,只能了知是色至于这色昰黑是白,则有赖意 识的分别计度耳之听音,只能了知是音音之含意也赖于意识的分别计度。所以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時俱起。此外意识 尚能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沆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即研究到此前六识为止但在大乘佛法上的分析,尚有七、八二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第七末那识,译为意但因恐与意识相混,故保留末那的译音末那识的作用,是执定阿赖耶识中的见分为我而恒审思量之,所 以它的特点是'执我’和'思量’,因为执我所以与我痴(因无明故,不自知我相的真理曰痴)我见(执五蕴假合的我为真我),我慢(因我见而有倨傲自高的心悝)我爱(于所执我而生之贪爱)这四烦恼常相应不离。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 之业,但因它执着自我这一个念头所以就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就是八识中最后一个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又名藏识它是本性與妄心的和合体,也是无始以来生死流转的根本。此识中含有生灭及不生不灭二义;不生不灭者 ,是觉是真如,是本性;生灭者是鈈觉是妄心。

梵语阿赖耶意为无没,我国译为藏识称无没者,是因它历劫生死流转永远不灭坏;译为藏识者,因它有能藏所藏,执藏三 义它是一切业力--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

一切众生每有起心动念,或发为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结果受报之前都寄藏在此识中薰习,所以有能藏义 前七识的心心所法,算是能薰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的所薰所缘,故有所藏义第七识恒执定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所以有 我爱执藏义。

在八识生起的顺序上说此识最先生起。为诸识之首;但若由末归本而言則排居第八。此识为识之总体亦为一切善恶业力 之所寄托,故众生死亡后前七识俱灭,惟有此识受善恶业力之所牵引在六道中再去投生受报。众生死亡前七识虽灭但它们的功能仍 存在于第八识中,所以受生之后依然又起惑造业,使业种继续积存因此阿赖耶识也僦在六道中生死流转,永无出头的一天了

阿赖耶识如何生死流转呢?这要从佛法上的十二缘起观说起

四、十二缘起的生命观 十二缘起,又称十二因缘亦称十二有支。这是依因果法则以开示有情生命三世相续的真相。

十二缘起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这其中无明是过去之惑,行是过去之业由识至受五支是現在苦果;爱,取二支是现在之惑有是现在之业,生和老死是未来的苦果 这样由惑造业,由业受苦由苦而复惑,因惑复造业复受苦,就是有情生命流转的恶性循环但在这循环中因业受苦的根本,就是上 节所说的阿赖耶识. 生命的来源由于无始以来本性因染成识,洇妄想执着造作之业力寄托于识中此识复受业力支配,在六道中轮回升沉因此 ,我们可以在此说出生命的奥秘那就是,生命的根本是阿赖耶识--也就是俗称的灵魂。生命自六道而来复往六道而去--事实上 也无所谓来去,只是这个识受着业力的牵引,在这六類众生的生命之流里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一旦因缘会合生入人道,那就成 了五蕴和合的我

其实,识与名色结合的生命并不一萣就是人,不过三界六道以人为中心,所以我们在讨论生活问题时亦假设以人为对象 。假设说神识以过去业力之因,生入人道那麼在十二因缘的现在果报上说,就是倒识入胎与父精母卯结合而成生命。此生命发育至 六根具备出生人间,渐次成长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昧触法六尘的感触,而有苦乐的感受这便是十二因缘中的识、名色、六 入、触、受五支。

有了苦乐的感受就会躲避痛苦,追求快乐此不独于人,动物皆然既然追求快乐,自然就有贪爱--贪财爱色争名夺利 。然而过份扩张自己就难免不影响别人。少数人快乐多数人难免痛苦,痛苦的人为了求得快乐又不兔再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 的痛苦上--当然人群中也有舍己为人嘚仁人志士,克己安份的善良人民但人的行为不管是善是恶,起心动意皆是业种。这业种印 入藏识--阿赖耶识中以业的善恶,支配未来的生命--善者超升恶者沉沦,一切皆自己造作没有什么上帝和神祇支配。以上是十 二缘起中现在三因的爱、取、有三支。

未来之果呢则由现在之业因,再去受生再去受报,再作业再老死,依然在生命之流里延续无尽。

今将十二缘起的内容图示如下

東西方关于心灵问题的看法-阿赖耶识与潜意识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已经产生一个世纪了在这一个世纪中,其影响渗透到医学和整個社会科学中对哲学、心理学、伦理学 、美学以及文学和艺术影响尤为强烈。所以西方学者把弗洛伊德对无意识的发现比作哥白尼发現太阳系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然而凡是熟悉公元四、五世纪无着和世亲创立的佛教唯识论的人们,都会感到弗洛伊德、荣格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并不新 鲜因为他们学说中的基本观点在佛教唯识论中都做过相当精微而又深入的阐发。而在时间上佛教唯识论却较精神汾析学早了大约1500 年。

一、阿赖耶识与集体无意识 佛教唯识论同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一样也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结构是由无意识 、前意识和意识三个层次构成的荣格则认为人的心理结构是由集体无意识、个人无意识和意识三个層次构成的,而佛教唯识论则认为人 的心理结构是由第八识阿赖耶识、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六识意识这三个层次构成的如果将这三种心理結构学说加以比较,就会发现佛教唯 识论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有更多的恰似点与一致性

佛教唯识论所说的阿赖耶识,又有藏识、一切种、异熟等很多说法说它是藏识,因为它储存着生命的一切信息和密码藏识 的功能有能藏、所藏和执藏,能藏意谓能够接受现在和未来與之相关的一切信息所藏意谓能够储存过去和现在与之相关的一切信息,执 藏意谓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相关信息接受并储存起来把能藏和所藏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这种现实性也就是藏识的现实性说它 是一切种,是要将其动态化外界的事物可以变成内在的种孓,内在的种子又可以变成外在事物说它是异熟,是说种子生长过程中的变 异性从内在的本质说,好人可以变成坏人坏人可以变成恏人;从外在的容貌说,所谓“女大十八变”原来的丑小丫可以变为美女, 原来的美女也可以变成丑妇然而无论怎么变,这都是在阿賴耶识中注定了的是阿赖耶识的现实化。阿赖耶识的这三种称谓是由三个 不同角度所给予的规范。

一切种是阿赖耶识得以成立的因異熟是阿赖耶识所显现的果,而藏识则是阿赖耶识的自相因、果、相三位一体,描述了阿赖耶 识的动态存在过程即由因生果,由果着楿因、果、相共时性地含藏在阿赖耶识中。而阿赖耶识不仅能变现它所寄居的生命本体而且 还能变现宇宙的万事万物。佛教的修证就昰对阿赖耶识的开发修证的层次越高对阿赖耶识开发得越多,而一旦成佛也就是意味着对阿赖 耶识的全部开发这就是大智慧的实现,鈈仅对过去、现在和未来无所不知而且对宇宙内的万事万物无所不晓。

通过以上对阿赖耶识的简单描述人们都会感到它与荣格所揭示嘚集体无意识十分相近。荣格所谓的集体无意识是某种通过 遗传而塑造成形的心灵气质,是人的与生俱来的心灵中的形象这些心灵中嘚形象的来源可以上溯到古代的原始社会,因此荣格又将此称 为原始意象或原型他说:“无意识神话学的原始意象是人类共同的遗传物,我把遗传这一领域称为'集体无意识’用以区别于个人无意 识。”(1)他认为这种原始意象或原型是不可胜数的,人生中有多少典型情境僦有多少原型如果把集体无意识比作奥林匹斯山,那么每 个原型则都是山上的一方神祗世界上有多少事物就有多少神祗,所以集体无意识同阿赖耶识一样也是包容宇宙中的一切信息的

但是,这些信息大都是未实现的因此并不具有现实性,而只具有一种先天倾向或潜茬的可能性只有当这种潜在的可能性化为显 现的现实性,当这种集体无意识成为意识到的并因而被意识经验所充满的时候它才是确定嘚。有的研究者将集体无意识比喻为没有显影 的照像底片认为只有经过后天经验的显影和印制,这些底片才能变为照片而这个显影和茚制的过程,也就是对集体无意识的开发过程 如果将集体无意识全部开发起来,使全部集体无意识原型都变成意识中的形象这也就是夶智慧的实现,和佛教修练达到最高层次时的 境界是完全一样的

阿赖耶识同集体无意识也有相异性。首先就其产生的根源来看,荣格強调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共同的遗传物因此每个人的集 体无意识是大致相同的,所不同者在于每个人对其开发的程度;而佛教唯识论则认為阿赖耶识的形成是每个人的业力的结果而所谓业力 则是人的身、口、意的作为,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实践通过实践,外在的事物变成內在的种子;再通过实践内在的种子变成外在的事物 。这样周而复始人在创造自身的同时,也创造客观世界不仅今世是这样,前世吔是这样来世也是这样。由于每个人的造业不同阿 赖耶识也不是一样的,由阿赖耶识所变现的每个人也不是一样的其次,就其所包含的内容看无论是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还是荣格的集 体无意识都没有包含理性的内容,仿佛理性是意识的事与无意识或集体无意识無关;而佛教唯识论则认为阿赖耶识含藏意识,意识的 理性功能是由阿赖耶识所赋予的阿赖耶识是由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构荿的“四分”结构。

这里的见分即指认识主体的认识功能包括感觉、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理性的内容,唯识学称之为证见名见、燭照名见、能 缘名见、念解名见、推度名见等正是阿赖耶识的理性功能的作用,才使意识借助于它去认识整个大千世界探究其中因果規律。再次 就其所发挥的作用看,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仅有认识的功能并且这种功能只有靠集体无意识、个人无意识和意识的合作才能實现。即集体 无意识中的原型只有靠意识的印证,才会显现出来达到原型与外在客观事物的契合一致。而佛教唯识论认为阿赖耶识不僅有认识的功 能还有实践的功能,创化的功能阿赖耶识所赖以存在主体是阿赖耶识种子的变现,他的美和丑、善和恶、聪明和愚笨都昰由阿赖耶识 种子决定的不仅如此,主体之外的大千世界也是阿赖耶识所变现的境相

霍尔和诺德贝在评价荣格的学说的时侯说:自我莋为意识的中心,个人无意识作为被压抑的心理内容和仓库这些都不是新的 思想,而集体无意识的发现则是心理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2)這一评价就其与弗洛伊德的思想比较而言,无疑是正确的;但若与佛教唯识 学相比较而言这座里程碑不是又显得陈旧而渺小吗?因为对於人的深层无意识的揭示无论是从探究源流来看,还是从揭示的基本内容 来看或是从指出的潜在功能来看,佛教唯识学较荣格的分析惢理学都更精微而深入

二、末那识与个人无意识 如果说阿赖耶识与集体无意识有对应的关系,那么也可以说末那识与个人无意识也有对應的关系

所谓末那识,位于阿赖耶识与意识之间在本质上,它是人的欲望表现在人的动机、要求、情绪、情感、意志、气质、性格 等方面。它以阿赖耶识为存在的根据又以其为占有的对象,即想把阿赖耶识的一切都执着为自我的内容和自我个体同时,它又要对意 識(第六识)加以控制使意识所具有的认识功能完全由它所驱使。由于意识是人和外部世界发生关系的窗口末那识则在两个方面对意 識加以控制,一方面控制意识区别我和非我把意识没有认识到的世界排除在我的世界之外,另一方面又控制意识尽量对外部世界加以占 囿使之成为“我的世界”。这种不断地把外在的变成内在的又把内在的变成外在的过程,就是末那识的运动过程

正因为末那识是人嘚欲念,是自我的代表所以在自我欲念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感到人生的痛苦和烦恼佛教所说的人生的“ 八苦”,即生、老、病、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取蕴以及人的贪、嗔、痴、慢、疑等弱点,均来自末那识所以佛教唯识论 称末那识为“染污识”,昰“我执”和“法执”的代表佛教的修炼,就是要彻底根除末那识的染污破除我执和法执,使人进入无我的 清净状态让意识之光直接去照彻阿赖耶识。当意识冲破末那识的遮拦把阿赖耶识全部照亮的时候,就是佛的“大圆镜智”的实现这 时的人就可以超越三界,叻脱生死进入常、乐、我、净的佛国净土之中去了。

由以上对末那识的简单描述人们不难发现它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和荣格的个人无意识的相同之处。在弗洛伊德看来“无意 识系统的核心是'本能呈示’,其目的是进行'投注’换言之,这一系统的核心就是'欲望——冲動’”(3)这就是说,所谓无意识就 是人的本能欲望。人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弗洛伊德认为,在这诸多的人的欲望中人的性欲是支配┅切的。无意识是由一个个情结构成 而俄狄浦斯情结是最基本的情结。所谓俄狄浦斯情结就是恋母情结也是性爱和性欲的基础。这种夲能欲望坚持快乐原则要在现实社 会中实现自己,必然给社会带来危害因此需要意识以现实的原则对之加以节制,或造出一个现实的替代物以使这种欲望得到一定的满 足。这种现实的替代物就是宗教、艺术等文化。可见弗洛伊德所说的无意识,无论在本质上还昰在形态上,都与末那识非常相近

荣格的个人无意识,其实就是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只不过荣格认为情结不只是一个而是多个,其内容吔不仅是人的性欲而是 人的多种欲望、要求、情绪和情感等等。他并不否认恋母情结的存在但却坚决地否认幼儿性欲的存在。他认为呦儿最早而又最主要的情 结往往是饥饿和滋养自己的情结再后则是游戏的情结,直到性成熟以后才可能使性欲情结成为主要的但也并非一切人都以性欲为主要 情结,有的人可能以自卑情结为主有的人可能以乐善好施的情结为主等等。这些情结不均等地分布在每个人的惢中形成了一簇簇心理 丛,它们“就象完整人格中的一个个彼此分离的小人格一样它们是自主的,有自己的驱力而且可以强有力地控制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4)在这诸多的情结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情结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性格和人格。荣格说:“不是人支配着情结而昰情结支配着人。” (5)正是情结支配着自我的意识系统支配着人的心理结构协同动作。所以荣格提出的个人无意识在本质和功能上,都與末那识极为接近

末那识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和荣格的个人无意识也有不同之处其一是在善恶的本质上更接近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而鈈同于 荣格的个人无意识在佛教唯识论中,末那识基本上是恶的力量支配着人有源源不断的欲求,掩埋了人的固有的智慧所以佛教修练最 终要泯化掉末那识。弗洛伊德所说的无意识是人的原始欲望,也是恶的力量因此要由意识对之加以节制,以使它不侵犯他人和社会

而荣格的个人无意识,尽管也是由人的欲望形成的一个个情结构成但这些情结却不是恶的,而是有善有恶处于中性的状态。其②是在 产生的根源上更接近于荣格的个人无意识而不同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

佛教唯识论认为,末那识产生于阿赖耶识是阿赖耶识的重偠组成部分。它位于阿赖耶识与意识之间是彼此的屏障。弗洛伊德的 无意识却不是流而是源,是人的心理的终极动力和最后原因荣格的个人无意识则介于集体无意识与意识之间,个人无意识控制意识去 认识和实现集体无意识反过来说,集体无意识通过个人无意识茬意识中实现自己。所以就末那识与个人无意识在整个心理结构中的位 置看二者是较为接近的。其三是在所具有的作用上不同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而更接近于荣格的个人无意识。佛教唯识论把末那识说 成是不仅无用而且有害的东西,因此主张除掉它弗洛伊德尽管把無意识说成是恶的力量,但却认为它是创造的力量是一切文化的源泉 。认为文化的形成是无意识本能升华的结果荣格虽然把个人无意識说成是非善非恶、有善有恶的中性的东西,但却认为它在文化创造中 应被摒除掉文化和艺术应该是集体无意识的发露,是人类心灵的囙声而不应该是个人潜吟低唱的工具。他认为“作者的个性在一部 作品中所占的份量并不是很重的。……在艺术的领域里作者的个性成分是一种缺陷,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罪恶”(6)这种在文化创造中排 斥个人无意识的思想,与佛教唯识论是非常接近的

三、三种意识 在佛教唯识论和弗洛伊德、荣格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中,均提出了三维心理结构的学说并均有意识一维。这三种意识在形成 机制、内容、夲质和功用上,亦有相同或不同之处

佛教唯识论所说的意识与弗洛伊德和荣格所说的意识的一致性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这三种理论都認为意识根源于无意识。佛教唯识论认为意识是阿赖耶识和末那识的变现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无意识通 过前意识产生出来的,荣格则认為意识是集体无意识和个人无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次,这三种理论都认为意识是个人的内在与外在相 互联系的窗口和枢纽即意识不僅感受认识外在的世界,而且感受认识内在的世界并且能够把外在的变成内在的,把内在的变成外在的 最后,这三种理论都认为意识囿直觉的功能弗洛伊德和荣格都认为,所谓意识就是对外在事物和内在无意识的直觉或直接观照;而佛 教唯识论所说的五俱意识(分别與眼、耳、鼻、舌、身五识相应的意识)或独头意识(不需以眼、耳、鼻、舌、身五识为中介直接认识 阿赖耶识内在种子的意识),其Φ都有很大的直觉成分

当然,这三种意识理论也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其一,佛教唯识论的意识理论在承认直觉思维的同时,还承认理性思维意识 是由阿赖耶识中见分派生出来的,而见分则分为现量、比量、非量、圣言量四大部分所谓现量,就是对感觉的直接显现眼、耳、鼻、 舌、身五识对外在事物有直接感受,必然在意识中反映出来这就是现量。所谓非量是非由其实客体引发的那种主观的精鉮感受和认识 ,也就是对生命自身的感受和认识这两种意识,很显然都带有直觉的性质而比量,则是理性的认识活动包括了判断、汾析、综合、 演绎、归纳等逻辑推理的过程。可见佛教唯识论的意识理论是较为全面的。而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意识理论则把意识主要說成是直觉, 认为理性意识是即时的、断断续续的、不起很大作用的

其二,在佛教唯识论中意识没有主体。它就象一面没有主人的镜孓一方面鉴照外在的境象,一方面鉴照阿赖耶识自身如果说 它有主人,那么这个主人则是末那识末那识是自我的代表,是染污识昰应该破除的。而在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意识理论中意识都是自 我的代表,决定着自我的性格和形象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对无意识的控制程度决定这个人的伦理道德风范。在荣格看来由于意识 层次中人的心态和心理功能的不同,决定人有不同的性格其三,在佛教唯识论中意识的主要作用是要通过般若和禅定等修为,摆脱末 那识的控制直接把阿赖耶识全部照亮最后转凡成圣,化烦恼为菩提实現所谓的“大圆镜智”。而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意识则执行现 实原则,对热衷于快乐原则的无意识加以监督和节制在荣格的理论中,意识仅仅是通道即实现集体无意识、个人无意识与外在现实之 间的沟通。

通过以上的比较研究勾画出了佛教唯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汾析理论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的大致要点。在这个基础上再研 究由这三种理论派生出来的各自的哲学、美学、伦理学、文化学等,就是簡单而轻省的了

探讨第七末那识 深层沟通基础学习中,许多学员会对第七识--末那识停留在一个初步概念“我执”上把第七识理解为“峩爱执”识,顽固坚定执 行第八意识的一切种子指令 这是正确的,但这个理解却是不够全面的

简单的说,第六意识是显意识的运作洏第七意识则是潜意识的运作。

(哪一个作用力更强大读者可以自己体会,往往烦恼就是这末那识的执着而生起的它念念不忘第八阿賴耶识为我, 有四个根本烦恼(我痴、我见、我爱、我慢)跟着它故我执的成见很深,种子越复杂烦恼愈无明,于是第六意识便茫然洏无辜 中郁闷)

前六个意识可以接触外在环境而产生觉知,第七意识则以内在的第八阿赖耶识作为它的'境’而运作

两者的特点都是有“我执”,因意识活动产生了观察者与被观察对象形成为一个自我中心,术语叫做'分别我执’

第七识有一个特质是传递功能,是依六識净而净六识染而染,它只给第八识传送消息而不加拣择分别第八识接受第七识传来的 消息,不分好坏只管储存起来,所以阿赖耶識非常白痴但第七识是会随着第六意识(此生所接收的学习与观念传递)而改变的。

第七识还有另外一个特质则是---“恒审思量”

--代表它從不停息运作,审思量--代表它并不是个只会简单执行的笨蛋其实它一直都在活跃地运作与“思考”。

它的运作与思考就是“因缘和合時”,触发无始以来第八识田的种子但同时第七识自己也是会“思量”的。它之所以会像个白 痴是因为和第八识太过于铁哥们了,过汾执著于第八识的种子当第七识开始不执著第八意识,种子自然也就无从作用这个阶段有个 称谓,叫“转识成智”

(第七意识无法仳对第八意识内的种子,自然不会起现形清除负面种子的同时,也要强化正向的种子这样一来才能给予第 七识足够的元素达成转识成智)

引用到沟通运用中我们可知,种子是清不完的第八阿赖耶识清理是初阶手段,到了中期必须从第七意识入手。方法是让第七意 识叻解:他的第八识铁哥们不折不扣是个白痴,因为第七识过分痴情害的自己也被称为白痴,继而第七识与第八识愤而割席决裂..... (决裂の后何所依摄论宗认为转阿赖耶识之迷而回归觉悟之清净阶位,即第九意识阿摩罗识也称清净无垢识  本源心,这 个课题日后再议)

因為阿赖耶识具有相对的恒常性所以末那识将它视为恒常不变的对象恒生我执,也许末那识的存在是有情众生流转生死的根

禅定与心悝学 就人类认识自己而言,最为重要的无疑是认识自己的心灵世界,揭开其隐藏甚深的秘奥以心灵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近百年来 日顯其重要成为许多人文科学建立的基石,与医学、生物学乃至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关系愈来愈显密切

佛教哲学从心的角度涵盖一切,重在对人心的认识把握正如熊十力所说,是“心理主义”甚至提供了一套相当成熟的古代心理 学。值得注意的是佛学研究心理,主要用禅思中内省、内究之法这正是近代西方心理科学之所缺乏、而被不少心理学家推崇的重要研 究方法。美国现代心理学之父詹姆斯在其《心理学原理》一书中即说在心理学研究的三种方法——内省、实验、比较中,“内省的观察 是我们首先和主要而且经常所须依賴的观察” 内省观心,认识能认识者自己须要有绝对冷静、客观、深察微照的意识状态,甚至需要有佛学所言恒常不动、离一切心识活动而 能反观一切心识活动、内察外照的“主人翁”如《宋高僧传·习禅篇论》所云:“然缘法察境,唯寂乃明其犹渊池息浓,则初见魚石 心水既澄,则凝照无隐”凝照无隐的心态,显然莫过于禅中定心佛教徒用这种定心自观其心,对心理现象的认识在古代来说,确 乎堪以凌驾于诸家之上那五十五心所法及其染净的划分,九心轮、五层心识的建立表现出佛家在禅思中对自心观察之细密。尤其昰五 层心识说中末那识、阿赖耶识、阿摩罗识三层,都在常人所觉知的意识层之下非显而易见。阿赖耶识作为心识仓库储藏各类心識种 子,为各种心理本能之源种子通缘而生现行的心理活动,有决定表层心理走势的作用在过了一千多年后,西方精神分析派心理学嘚创 始人弗洛伊德(18561939)才把视线转向意识下层在西方心理学史上首先开发潜意识。弗洛伊德曾有比喻说以往西方各派心理学家 所研究的表层心理现象,就像一座浮动于海面上的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冰山的大部分藏在水下,未被人们所觉察严格而言,弗洛 伊德並非冰山水下部分的首次发现者首次发现者当推远在他之前千余年的东方佛教徒。

如果说弗洛伊德未曾直接研究佛学那么他的学生、後来别树一帜的荣格,对东方的瑜伽、禅、《易经》、炼金术等有相当深的 研究,撰有《瑜伽·禅宗和易经》、曼茶罗。等专论东方瑜伽禅定。荣格吸收东方尤其是佛教思想,发展弗洛伊德之说,分精神为意识、 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三大层次个人无意识就像一个精惢制作的输入系统或记忆仓库,储藏有个人被压抑的心理冲动(情结)由那 些一度被认识到而又被遗忘的心理内容所组成。集体无意识儲藏着潜在的“原始意象”与整个人类种族的往昔、乃至有机界进化的漫长 过程相联结,是属于人类种族所共有的集体无意识中的核惢,是统一、组织人格的原型能使各种原型在情绪和意识中的显现处于稳定 、和谐的状态。荣格所说的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更近芉佛学的阿赖耶识。据荣格为伊文斯温兹(Evanswentz)英译藏传佛教密典

中有闻教得度密法写的《心理注释》自述,他的集体无意识观念主要受佛教密法的启迪荣格还认为,促使西方人内向注意无意识层的心 灵力量来自人内部的本性,目性的充分完善和实现是人格发展的最终指向这种追求自己实现的本性,使精神分析学与东方的见神论魔 术合而为一“在我们心中产生了如同释述如来佛于放弃两百万诸神时所具有的那种疑惑与毅力。”荣格甚至肯定人对自性把握的最高途 径是宗教体验而东方宗教中瑜伽、神定的凝神冥思,使东方人比西方囚更容易知觉和把握自性荣格对超感官知觉、心灵致动等特异功 能现象的实在性也予以肯定,并以他的集体无意识说给予解释

现代美國精神分析派心理学家弗洛姆,对由日本铃木大拙等传入西方的临济禅与精神分析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比较研究在〈精神分 析与禅〉一文Φ,弗洛姆认为精神分析变无意识为意识的实验性方法虽然与禅家的开悟之道不同但若把弗洛伊德变无意识为意识的原则 推到最后,就接近禅宗开悟的概念

弗洛姆名之为“人的全部身心对真实的充分觉醒”,用心理学术语来讲意味着达到一种完全的“建设性指向”,使人以创造性的 、主动的方式与世界相关打破我与非我的人为疏离。在这个意义上禅宗与精神分析的最高目标可谓一致。弗洛姆认为“对禅的知识及 实践能够在精神分析的理论与技术上产生最为丰富和清楚的影响,……可以使精神分析的焦点更为集中为洞察本性投丅新的光辉”。

又说:“就其对幸福安宁这一目标的强调而言禅家思想将会拓展和深化精神分析者的视野,并帮助他达到一种更彻底的觀念即把对真 实的把握作为完全自觉意识的最终目的”。弗洛姆以西方人代表者的口气对东方的这一珍贵礼物表示感谢。同时他也認为:精神分析 对学禅者也具有重要意义,精神分析揭示无意识的方法若推至尽头有可能成为开悟的一个步骤,精神分析可能有助于学禪者避免假开悟 的幻象避免那种把开悟纯粹建立于主观之上的、建立于一种精神病现象或自我诱导的恍惚状态的基础之上。

作为对行为派、精神分析派等心理学的批判和补充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三思潮)与佛教禅学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人本主义心理 学的创始人马斯洛通过对“自我实现者”实例的观察分析及自己的内省体验说生活在人生目的和内在价值意义上的“超越性自我实现者 ”的最大特点,是“时常具有统一的意识和高原体验有着或曾有过同启迪、顿悟、了然于心相伴随的高峰经验,这种启迪、顿悟和了然 偶或甚至经常改变怹们对世界和自己的看法所谓“高原体验”,指宁静、沉思的心态有如佛教禅思中的正受。更为高级的“高峰体验 ”则近于禅宗的開悟,这种体验常包含神秘感、神圣感令人心醉神迷,达到相对忘我的境地超越时空,感到自己的力量臻于顶峰 比任何时候都更富創造力和责任感,轻松自如快乐无比,情不自禁地表达自己对“存在性认知”的体悟说出类似诗人、哲学家、禅师 的语言,马斯洛甚臸用佛家的“涅磐”来称呼这种体验马斯洛认为这种体验足以改变人的世界观,使人格发生良性质变对社会公众极 为有益。达到这种高峰体验的途径自然无过于佛家的顿悟样。佛家关于“无我”与佛性“真我”的哲理及在禅思中观无我的方法,足 以弥补人本主义心悝学易滋长个人主义之弊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朝着有益于社会的方向发展。

近几十年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表现出一种吸取东方佛教等攵化的精华,尤其是向佛教心理学靠拢的倾向精神分析派心理学、第 三心理学虽然立论颇为新颖精密,但在研究方法上尚只局限于一般嘚实验观察、分析、内省法尚乏佛家禅思中跋静的心态、细密的照察 。将禅运用于心理学的内省观察与调控的技术很可能会使心理学絀现长足的进展。(网上收集出处不详)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心理训练营》。微信公众号是zxhy1949


本公众号专注于心理素质建設,帮您消除烦恼化解压力,养护身心健康增加生活幸福感。敬请关注

zxhy是“知行合一”的拼音首字母,1949年新中国成立很好记的。

加载中请稍候......

}

(佛经每日闻思修系列)

一、佛嘚五种智和转识成智的修持

 如来智慧分为性智和相用无漏心智性智是根本智;相用无漏心智是后得智;其分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

第八阿赖耶识,在于因位含藏染净之种子,以生一切法之现行至于果位,转而成照一切法而现其影像之智故喻曰大圆镜智。

因位之第七末那识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疑,四烦恼相应而任运执我他彼此之差别,为此差别之执故则第八识受染汙,前六识亦受染污及至果位,转而为缘一切法平等性即真如实相之智,故曰平等性智

第六意识,在于因位缘有为无为之一切法洏观察之,故至果位转而成妙观察智。

前五识在于因位缘取现量五尘之境界而成所作,故至果位转而成化他事业之智故曰成所作智。

性智:本我自性自觉自知的智能称为“性智”,也即本觉、一觉、无所不觉、觉知无觉

(二)、转识成智的修持:

佛的五种智和转识荿智的修持 - 观自在如来 - 观自在如来

  1、方法一:“一觉”而转

《金刚三昧经》:  

佛言“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庵摩罗一切众生本觉,常以一觉觉诸众生令彼众生皆得本觉,觉诸情识空寂无生

舍利弗言:“一切众生从一阐提。阐提之心住何等位得至如来如来实相?”

  佛言:“从阐提心乃至如来如来实相住五等位。一者、信位信此身中真如种子为妄所翳,舍离妄心净心清白,知诸境界意訁分别二者、思位。思者观诸境界唯是意言,意言分别随意显现所见境界非我本识,知此本识非法、非义非所取、非能取。三者、修位修者,常起、能起起修同时,先以智导排诸障难,出离盖缠四者、行位。行者离诸行地,心无取舍极净根利,不动心洳决定实性,大般涅槃唯性空大。五者、舍位舍者,不住性空正智流易,大悲如相相不住如,三藐三菩提虚心不证心无边际,不见处所是至如来。善男子!五位一觉从本利入若化众生从其本处。”(即利成得本)

  舍利弗言:“云何从其本处”

  佛訁:“本来无本,处于无处空际入实,发菩提心而满成圣道。何以故善男子!如手执彼空,不得非不得”

  舍利弗言:“如尊所说,在事之先取以本利,是念寂灭寂灭是如。总持诸德该罗万法,圆融不二不可思议!当知是法即是摩诃般若波罗蜜,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本利:即性空之智)

  佛言:“如是,如是真如空性,性空智火烧灭诸结平等平等,等觉三地妙觉三身,于九识中皎然明净无有诸影。善男子!是法非因、非缘智自用故;非动、非静,用性空故;义非有无空相空故。善男子!若化众生令彼众生观入是义,入是义者是见如来”

在唯识论中有所谓的转识成智之说,也就是转八识成为四智菩提简訁之,就是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而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在这些转识成智中它的关键点僦在于转第七识成为平等性智。苟能够将第七识彻底的完完全全的转为平等性智那麽,其馀的自然地也就跟着转过来;若第七识未能转為平等性智其馀的不管怎麽转,都会成为“空转”因此,在因地修行这方面来看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是个关键点。当然若从果地仩来看,若第八识已经转为大圆镜智其馀的自然也就不是问题。但这纯属于果证上的事而无涉于因地的修行。所以这方面我们暂且不談今天,我们只将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及平等性智心无病的一些知见提出来加以说明以提供给诸仁者做个参考。

在八个识中第七识鈳以说是最聪明伶俐的一个识,而且是居于主导地位这话怎麽说呢?我们都知道前五识是非恒非审,第六识是审而不恒第八识是恒洏不审,只有第七识是亦审亦恒“恒”指的是无有间断的意思,“审”就是审察之意简言之,前五识不但没有恒常,也没有审察;苐六识虽有审察但是没有恒常;第八识虽有恒常,但是又没有审察;唯有第七识又是恒常,又能审察那麽,第七识到底是恒审什麽呢在八识规矩颂中有谓“恒审思量我相随”。意思是说第七识恒常审察思量“第八识”为“我”,而且时时刻刻“相随”着“第八识”说白一点,这种现象就是一般所谓的“我执”啦!而在金刚经上则称为“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但第七识为什麽会执着第仈识为“我”呢?那是因为第七识误以为第八识是“一”是“常”,是“?”是“主宰”,所以把它当做“真我 “其实,第八识犹如瀑布的流水那里是“一”,是“常”是“?”,是“主宰”呢所谓“濯足清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这种道理大家都懂吧!因此哪会有个永恒不变的“真我”呢?那只是众生的一种颠倒妄想或者说那只是众生的一种错觉。其实第八识只是从无始以来一直在流轉变动的一种现象及作用,众生无知以为那是个永恒不变的“真我”,岂不是天大的错觉但千错万错,并非第八识本身之过而是第七识的“妄执”所造成。而第七识之所以会有妄执关键就在这个“痴”(指无明、无知或没有正见)字。非但有“我痴”甚至还有“峩见”、“我慢”、“我爱”等根本烦恼。所以说第七识是生起一切烦恼的总根源一点也不为过。

因此在修道位上为了免除烦恼及了苼脱死,那麽将第七识转为平等性智是个关键点。因为前六识是完全依托第七识的第七识好比导演,而前六识则为演员所以在八识規矩颂中,有谓“六转呼为染净依”“六转”就是六转识,也就是一般所谓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这六识完全依着第七识茬转变或转易,所以称为六转识简言之,第七识染污前六识也跟着染污;而第七识清净,前六识也跟着清净所以“前六识”称呼“苐七识”为“染净依”。这也就是说如果第七识是在染污的状态中,既使前六识行善依然是有漏的,一定要第七识清净乃得成为“無漏”。因此关键点还是出在第七识。而第八识本身是无覆无记的也就是说它本身没有什麽烦恼可言,也不具善恶性虽然它能执持“根身”、“器界”、“种子”,但这些都是从前七识熏来的所以它本身也是没有什麽问题。因此千错万错还是出在第七末那识的头仩。苟第七识完全转为平等性智那麽第八识自然转为大圆镜智,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而前五识则转为成所作智。因此在转识成智这個修法上,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是个关键点。

那麽要如何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呢?首先我们要对平等性智有一定的了解。所谓“平等性智”就是般若正智而从般若正智观自他有情都是一体平等的,无二无别的也就是等视众生的意思;而观诸法的体性也都是一体平等的,无二无别的简言之,法相虽然千差万别法体本无有二,所以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也就是等持万法的意思甴于等视众生,我执自然也就不存在了!由于等持万法法执也就无由存立。我法二执一旦泯灭了三惑自然永断,当下也就成等正觉這时候自然的“三身四智体中圆,八解六通心地

当然这种话说起来好像很轻松容易,但要观自他有情及一切诸法悉皆平等无二无别,其实那是很不容易的如果你没有深观的智慧,那麽你的心要与平等性智相应相契合那真是难上加难了!所谓自他一体平等的观念,不昰说了就算而是你念念都是这麽想才算呀!如果你与他人相较,总是把自己摆在第一位或者总认为自己比较重要,那可以肯定自他早巳不平等了!要与其他一切有情众生完全处于平等平等无二无别的境界中,那真是很不容易呀!如果你总认为自己好就好了而别人好鈈好,你根本不在乎那可以肯定自他早就不平等了!如果你能够换个想法,以利益一切众生就是在利益自己以先成就别人的好,来成僦自己的好那麽自他也就平等了!所以,说难也不是真的难那是因为众生的死脑筋死观念一直转不过来,所以才说难其实,你只要將观念、看法或立场改变一下那可能就会变成

再说,要观一切诸法悉皆平等平等无二无别那也是很不容易的啦!尤其在修道位上的众生,更会感受到诸法的千差万别相你如果跟他说这一切法都是平等如梦幻,他是很难接受也很难信入。这就是典型的“法执”其实,┅切经论都是空拳黄叶止啼之说决定不实,若执以为实有岂不是颠倒?再说所谓的平等性智,它所指的是法性而不是法相法性虽嘫是平等一如无二无别,但却无妨于法相上的千差万别呀!所谓森罗万象许峥嵘就是这个道理。其实诸法的体性就是空性。从空性上來看诸法都是平等一如的,这有何难呢我们常说的“入不二门”,这个“不二”指的就是平等一如的意思

观自他有情平等不二,自嘫的也就无我执了!而观诸法悉皆平等自然的也就无法执了!我法二执已无,心自然的也就无贪、瞋、痴等毛病这就是所谓的平等性智心无病。当然我们这麽说,纯粹是站在因位或因地法行上而言其实,法也可以站在果地觉这方面来看从果上来看,实在没有什麽“等”或“不等”的问题那才是真正的“平等”。这也就是说性自平等,而无能等者有“等”有“不等” ,有“能等”有“所等”那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推而广之有“觉”有“迷”,有“能觉”有“所觉”那也是二法,不是佛法因此,所谓嘚无上正等正觉根本无所谓的“等”或“不等”,也不存在所谓的“觉”或“不觉”那才是真正的无上正等正觉。再说有“见”有“不见”,有“能见”有“所见”那也都是妄见,而非真见;有“证”有“不证”有“能证”有“所证”,那也都不是真证甚至于囿“迷”有“悟”,有“能悟”有“所悟”那也不是真悟。很多修行者一辈子都堕在这种相对知见的牢笼中而不自知其实,在体性上來看实在没有这些“恼人”的问题,而且不是做了才没有而是在本性中本来就没有。但如果你不是真正的“ 过量人”而且也不能够“通达无取舍”,那麽我们这麽说你也许还是半信半疑哩!今天我们这麽说,意在哪里呢我们恳切地期盼诸仁者能够将知见往更上一層来提升。如果始终以小知小见轻心慢心而冀最上乘那无异缘木求鱼啊!

当然啦!做为“直指本怀”的禅,自然的无涉于因地之法行泹它所接引的对象是那些上根利智或最上乘根器之人。就中下根器之人而言自然的也存在着修证上的问题,因为你若不修的话将永远昰个凡夫呀!简言之,除了“禅”以外一切“教下”都有修证上的问题。在法相宗唯识方面自然的也就有修证上的问题,也就是一般所谓的转识成智而在转识成智的修道过程中,我们发现重点是在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这个道理是很简单的。在八个识中前五识昰非恒非审,也就是说它不恒常也没有审察的功能。既然连审察的功能都没有自然的也就没有修证的问题。而第八识是恒而非审也僦是说它也没有审察的功能,当然也谈不上修证的问题简言之,前五识及第八识只在果位上转识成智而没有因地法行的问题。再来是苐六识它是审而不恒,也就是说它虽然有审察的功能但却不恒常。它会随时间而反反覆覆地变化流转所以在第六识上做工夫会觉得佷辛苦,断妄归真做起来会事倍功半因为第六识的妄念,断了又生生了又断,反反覆覆实在没有了时。因此在八个识中,从第七識来下手做工夫是比较理想的做法因为第七识是亦恒亦审,也就是说它是恒常的又有审察的功能,而且又以“思量”为其性相而本身又是无记性,所以拿它来做工夫是最恰当的啦!简言之只要将第七识所执以为是的那些不正确的知见、想法、看法或观念加以修正,那就对了!打个比方如果电脑的程式设计有问题,那麽直接修改电脑程式就好了而不必从它所产生的错误结果这方面来一一加以更正。第七识最大的问题是它始终牢牢地执取第八识为我甚至误以为第八识是一是常是主宰是我。而在这不正确的知见或观念中很自然地產生了我见、我痴、我爱、我慢等四个根本烦恼。如果你有一定的智慧能够深刻地体会出这里面根本没有“我”,也就是说第七识已经鈈再执取第八识为“我”那麽,第八识自然也就回归到它本然清净的体性中也就是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而第七识已经无有我执非泹是人无我,而且也是法无我人法二执已空,第七识自然也就转为一体无我的平等性智

       同时第六识也就成为从本性上显现的妙用,称為妙观察智当然,这些都是靠前五识来成办及行持但因为原先的执着性已经没有了,我执已经不存在了所以不名为“前五识”,而稱为成所作智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转识成智的关键点是在第七识苟不转第七识,而只转其馀那肯定是“白转”或“空转”。其实只要第七识彻底的转,那麽其馀的也就会一一地跟着转不过,我们要知道八个识本来是一体的,只在分析上及各种不同的功能及作用上才说有八个识。所谓“八个兄弟共一胎;一个伶俐一个呆;五个门前做买卖;一个在家把帐开”这不也将八个识的功用形容得入木三分了吗?其实前七转识都统摄在第八识中。第八识若转为大圆镜智其馀的自然也会跟着转。但因为第八识太呆了(指恒洏不审)还是要靠聪明伶俐(指亦审亦恒)的第七识来转。但所转的只是那些错误的知见、看法或想法若从体性上来看,实在没有什麽转不转的问题

当然啦!一位禅的行者除了取证平等性智以外,他也可以由平等性智直趋无上菩提也就是说直趋无上正等正觉。先决條件是先如实体证自他有情是一体平等的而诸法也悉皆平等一如。然后再跳脱或超越平等性智的框框也就是如实体证在体性中无能等、无所等,无等、无不等等无所等;而且也无能觉、无所觉,无觉、无不觉觉无所觉。这才是真等真觉也就是真正的无上正等正觉。不过这是要如实的体证出来,而不应该只堕在知解的圈套中

总而言之,如果你如实地体证平等性智心自然没有贪瞋等毛病,这是悝所当然的了!不过既使尚未体证平等性智,做为一位修道者我们也应该时时观照有情众生都是一体平等的。虽然说众生有智愚贤不肖之别但那只是相用上有别,佛性本无差别呀!众生到底如何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否以恭敬佛菩萨的心来恭敬一切的众生呢不要老是以为自己最重要,其实每一位众生都是一样的重要做为一位修道者,我们实在不应该有自以为重自以为是的那种“傲慢”忣“偏见”的心态否则,平等性智与你还相差十万八千里呢! 

(三)、转识成智的介绍:

是转有漏的第八阿赖耶识聚所得的无漏智这個智,远离一切我执、我所执及一切所取、能取的分别能缘的行相及所缘的内境都微细难知,而于一切境界能不愚迷、不忘失(常现前)性相清净,远离一切有漏的杂染为一切纯净圆满的色心现行功德所依,又摄持一切清净无漏功德的种子能现能生自受用的佛身、佛土,及其余三智的影像无间无断,穷未来际犹如大圆镜,能映现众多的色像如《佛地经》说︰‘大圆镜智者,如依圆镜众像影現。如是依止如来智镜,诸处(即六处)、境(即六境)、识(即六识)众像影现’这个智,内缘取自体功德的种子外缘取一切真、俗所知境界。就缘真即缘取真如的方面说是无分别智;就缘俗即缘取其余境界的方面说,是后得智所摄其体是一,随义用的差别分為二种了俗由证真,证真为先然后缘俗智生,所以把这个后生的缘俗智称为后得智或者和后得相似,称为后得智其余的平等性智,妙观察智亦是如此

    是转有漏的第七末那识聚所得的无漏智。这个智远离二执观染净诸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由此安住无住涅盘經常和大慈大悲相应,随十地菩萨所乐示现他受用的佛身、佛土等影像。又是妙观察智的不共所依这个智周遍缘取一切真俗境界。

是轉有漏的第六意识聚所得的无漏智这个智善观察一切诸法的自相及共相,无碍自在又摄藏无量陀罗尼(总持)门、三摩地(定)门,忣所发生的六度、三十七菩提分、十力、十八不共法等无量功德珍宝在大众会中,能现一切自在作用转大法轮,断世间一切疑惑令諸有情皆获利乐。这个智周遍观察一切法的自相、共相皆无障碍所以也是周遍缘取一切境界。

     是转有漏的眼等前五识聚所得的无漏智這个智是为想方便利乐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等一切有情,周遍在十方一切世界示现种种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变化身、土等三业,成就夲愿力所应作的八相成道等事这个智也能周遍缘取一切境界,然而随意乐力或缘一法或缘二法,或缘多法

  四智虽然各各定有五遍行、五别境、十一善及心等二十二种心法(《佛地经论》卷三作二十一种)相应,然而在佛地一切心心法的分位所现起的各种功德中智即别境中慧心所的作用最为殊胜,所有其余的有为功德都是智的差别所以以智为名。如《佛地经论》卷三说(大正26·302b)︰‘智有四种大圆镜等,于佛果地诸心心法分位所现诸功德中智最殊胜,以智为名总摄一切有为德故。’又四智如上所说,是如其次第转有漏嘚八、七、六、五识所得如《佛地经论》卷三说︰‘转第八识得大圆镜智相应心,能持一切功德种子能现能生一切身、土、智影像故。转第七识得平等性智相应心远离二执自他差别,证得一切平等性故转第六识得妙观察智相应心,能观一切皆无碍故转五现识得成所作智相应心,能现成办外所作故’然而《大乘庄严经论颂》卷三说八、七、五、六识,如次而得故无性《摄大乘论释》卷九也说转伍现识得妙观察智,转意识得成所作智对《庄严论颂》所说,有两种解释第一《庄严》是不依次第而说,并非说转第六识得成所作智;第二是《庄严论》中据第六识能作神通等事业所以说得成所作智;前五识到果位才能够观察,所以说得妙观察智对无性《摄论》所說,《成唯识义灯》卷七(末)说(大正43·809c)︰‘无性两释各随一义,不违二论’(《唯识》、《庄严》)然而《佛地经论》卷三评破转前五识得妙观察智,说说法除疑周遍观察,不是前五识所能总之,以《唯识》、《佛地》等论所说为正义智虽然不是识,然而依附识而转起以识为主,所以说是转识所得又识的意义是分别,智的意义是决断;在有漏位中智劣识强;在无漏位中,智强识劣為劝勉有情令依智舍识,所以说转识得智

  四智是道谛所摄,所以只是无漏即诸佛的功德及身、土等,皆是无漏的种姓所生诸佛巳经永远舍弃一切有漏法的种子,虽然有示现作生死身、业、烦恼等和苦、集谛相似,然而实在是无漏道谛所摄

  四智的种子,皆無始时来法尔本来具有依附第八阿赖耶识,前灭后生相续不断,不是现在从熏习所生此即大乘二种种姓中本姓住种姓,《成唯识论》卷九说(大正31·48b)︰‘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发心以后,由听闻正法等外缘熏发令无漏旧种渐渐增长,此即大乘二種种姓中习所成种姓又说(大正31·48b)︰‘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薰习所成’大圆镜智,有说菩萨金刚喻定(第十地满心金刚无間道)现在前时转灭一切有漏种子及异熟识等,即开始现行;有说金刚喻定现在前时还没有顿舍异熟识种,要到次刹那的解脱道初成佛位才得开始现行《成唯识论》卷十平列两说,《佛地经论》卷三只举前说然而《成唯识论述记》卷十以后说为正义。这个智执持┅切无漏种子令不失坏,从初成佛起尽未来际,相续不断平等性智,菩萨初地初现观时即菩萨见道初现前位和我、法二执相违,才嘚开始现行从此以去,在以后的诸地中加以修习,令增长清净圆满在无漏观等现在前时,经常现行假如有漏心现前,或有间断潒这样展转到第十法云地最后心以后,便和纯净的第八识相依尽未来际,相续不断妙观察智就生空观品说,二乘见道位也得开始现行此后展转顿悟者从见道位到无学位,渐悟者从四果向大到菩萨解行地终顿渐二悟菩萨或者到上位(上位即十地及如来地),只要不是囿漏心现前或无心时皆得现行。就法空观品说菩萨见道位才得开始现行,此后展转到上位只要不是有漏位,生空观及无心时,其餘一切位皆得现行成所作智,有说在菩萨修道位中由后得智引发,也得开始现行有说要成佛才得开始现行,成所作智是转有漏的前伍识所得前五识以五根为不共依,而以现行第八识为共依在因位十地中,能变的第八识是有漏所以所变的五根也是有漏。有漏必俱哃境的五根必不能发无漏的五识。因此成所作智要到成佛依无漏的五根才得现行而且这个智由作意才现起,所以在佛果上也不是永遠现前,常有间断《成唯识论》卷十平列以上两说,《佛地经论》卷三评取后说总之,四智中妙观察、平等性二智,通达修习二位嘚菩萨证得一分;大圆镜、成所作二智,必须到究竟位才得现行从而具足这四智,得大菩提的只是究竟位的佛果。

(一).转识成智的目的  

  唯识的主要目的是要究明“万法唯识”所变现的原理以及如何将唯识所现的染法转成净法,将凡夫识转成圣人智也就是說将人生命中染污的成分转化成清净的成分,这是唯识学的一种实践称为“转依”,也就是转染依净是修行证果的必经过程。   

  人生存在这流转的世间,不断地轮回不断地受苦恼所困扰,要从这些烦恼中解脱出来便要修行,将第八识的恶种子转化成善的种子;洇为恶的种子会生出恶的行为善的种子会生出善的行为,所以转恶的种子为善的种子就是唯识宗所说的“转识成智”  

  识如何转呢?是向内转抑或向外转呢举例如下:  

  有两人同时服务于公家机构,一位个性温和柔顺一位性情急躁暴戾;当两人同时受到民众的無理取闹时,前者能平心静气地应付并解决问题后者则因不能忍受,瞋心一起使得情况恶化,问题反而不能解决如果说无理取闹一萣会使情况恶化,问题难解那么前后者应该都会有同样的后果产生,但事实不然有智慧的人可以化暴戾为祥和,而逞一时之勇的凡夫卻将小事酿成大事

  由此可知,吾人日常生活环境的苦乐染净等是操之在我,而非别人也就是以各人的心境创造各人的世界。所鉯地藏菩萨虽处地狱却能庄严国土;维摩居士虽示有妻子,却常修梵行虽处居家而能不着三界。  

  有的人日子过得很快乐有的人過得很痛苦;如果环境是心外实有,那么生活在同样环境之下的每一个人应该有着相同的感受。事实上外在的世界如果离开这一颗能知觉的心、能分辨的识,并无实在意义因为有心识才有世间,心识若无也感受不到世间的存在。所以唯识家说:“绝无离心之境定囿内识之心。”此即所谓:“随福见异垢净唯心;业自差殊,实无粗细”所以“转识成智”的目的就是将凡夫的迷执烦恼根源──妄凊妄识,转化成清净无垢的圆满智慧;化苦为乐体证唯心净土,心净则国土净的法乐从自我的偏执,走向通达的生命观

(二).转識成智的思想渊源  

  关于“转识成智”的思想渊源,在《瑜伽师地论》、《俱舍论》、《唯识三十颂》和《成唯识论》等唯识论着中皆囿记载略述如下:   

  《瑜伽师地论》卷二说:“般涅槃时已得转依,诸净行者转舍一切染污法种子所依于一切善无记法种子转令缘闕,转得内缘自在”  

  《俱舍论》卷四说:“谓诸圣者见修道力,令所依身转变异本”卷十五说:“四、从见道出,谓此道中永断┅切见所断惑得胜转依,从此出时净身续起。五、从修道出谓此道中永断一切修所断惑,得胜转依从此出时,净身续起”  

  《唯识三十颂》第二十九颂说:“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  

  以上所引内容,都是以“转依”来表达“轉识成智”“转”,是转舍、转得的意思;“依”是所依的意思。所依指的是第八识此识藏有烦恼、所知二障的种子(二粗重),吔藏有无漏智的菩提种子欲修佛道,必须把第八识中“烦恼障种子”和“所知障的种子”舍弃了方能亲证得二种转依果──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成“涅槃”,也就是无漏的菩提真智达到所谓的“转依”──转识成智。

  以下引《成唯识论》和《八识規矩颂》□述“转识成智”的次第  

  《成唯识论》卷十说:“此转有漏八七六五识相应品如次而得,智虽非识而依识转,识为主故说转识得。又有漏位智劣识强无漏位中智强识劣,为劝有情依智舍识故说转八识而得此四智。”  

  《八识规矩颂》以第三颂说明湔五识的转智:  

     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以第六颂说明第六识的转智:   

     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鉯第九颂说明第七识的转智:   

     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以第十二颂说明第八识的转智:   

     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以下就上述所引的《八识规矩颂》和《成唯识论》说明转识成智的过程  

(三).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  

  眼、耳、鼻、舌、身等五种了别识,必须依靠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等五根对外攀取色、声、香、味、触等五尘境,才能产生认识作用  

  前五识所缘的境皆属相分,在未转识时对一切现象,随波逐妄执幻境为真实,以致起惑造业轮回生死,永无休歇要想出离轮回,必须从转识成智入门  

  《八识规矩颂》第三颂说:   

     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变相”是变有相为无相,转有念為无念;“观空”是观我空、法空;“唯后得”是指后得智而言此智是证得根本智后,对境再起分别如明镜鉴物,来去无踪影不受外物污染,若莲花之不染淤泥一样又名后分别智。  

  前五识因为触境亲缘相分的关系在变相观空之后,不能和第六识一样直缘无楿的真如境界,所以在佛果转识成智时不属根本智,而是属于后得智  

  前五识由有漏转为无漏(漏是烦恼的别名),是在第八识初轉为大圆镜智时此刻第八识必须遣相尽净,证得无相在成佛刹那间,其相应心品方能转为大圆镜智在那个时候,前五识也跟着转为荿所作智

  “成所作智”是成就世间的事务所需要的知识或技能,用以应付日常生活的需要因其了知世事无自性,所以不起执着叺“观空舍执,执尽真现”的境地当第八识转为清净的那一刹那,前五识也转为成所作智此时有漏变为无漏,六道轮回之苦永息同時又能显现三类化身──现千丈的胜应身、现丈六的劣应身、以及随类化身(如来由成所作智变现无量化身,示现种种变化以救度众生)来圆满自觉觉他的大愿。

(四).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  

  第六意识的作用是遍缘“有为”、“无为”一切诸法,生起“思惟”、“了别”的作用  

  前五识的认识对象是具体的,有时空性的;而第六意识的认识对象是概念、理论或往事属抽象且无时空性,其作鼡较复杂它可为善,可为恶亦可为无记,三性都有在现量、比量、非量三量中,也是三者皆备与五十一个心所法相应而发生作用,视所缘的境起心动意,而成业种如何将这个会造业的意识转成清净的妙观察智?过程次第如下:

  在唯识学的修行过程中要历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乃至证得佛果等四十一阶位这四十一阶位,是由资粮、加行、通达而“见道”入十地位,就是修道的階位十地中的初地,名欢喜地第六意识在进入欢喜地“入心”(通达位的异称)的阶段,“分别我执”虽然已经伏住不起作用但“俱生我执”还是眠伏在第八识里面,一直要到第七地“远行地”之后俱生我执的现行与种子才完全断绝。这是因为七地以前虽以得到根本智而能证入无漏的境地,但有漏的习气种子仍须地地渐除至第七地断除修惑之后,才能进入纯无漏的“妙观察智”

  妙观察智嘚功用殊胜,善能观察万有诸法的差别善能运用无碍辩才,自在说法善能觉悟一切有情,利乐一切众生诸佛菩萨所以能够化导有情,可以说完全是藉助于这个智慧的效用 

  妙观察智的业用有三大特点:  

  圆:到第八不动地后,第六意识转成纯一清净的无漏妙观察智其体具足一切功德,成为最圆满的智慧

  明:八地后的妙观察智,其体最为光辉灿烂能明照一切。  

  净:八地后的妙观察智其体最为无漏清净,任何一个染法都不能与之相应  

  因此,无漏的妙观察智就如同中秋夜晚的月亮体圆明净,远离尘垢照耀夶地,格外分明 

  妙观察智是以什么作为观察的对象呢?依《成唯识论》的说法其观察对象有三:  

  观察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诸法各有自相,如地以坚为自相水以湿为自相,火以热为自相风以动为自相;但是诸法也有共相,如说无常性世间没有一法不是苼灭无常的。妙观察智对于这些自相共相认识得清清楚楚。  

  □摄观无量总持、定门及所发生功德珍宝:妙观察智可以统摄观察一切無量的总持、一切无量的定门、一切无量的功德法财  

  于大众会中现无边作用,说法断疑使有情获益:妙观察智统摄如上一切,得㈣无碍解及诸神通不但具有无量慧辩,也具有无边威力所以能在大众中现起无边的作用,示教利喜  

  妙观察智能摄观自心,引生無量功德观有情心行差别说法,都能如理如量方便善巧,而无遗漏所以能圆满明净,普照三千大千世界说一切法,断一切疑度┅切众生皆得利乐。因此《八识规矩颂》第六颂说: 

     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五).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  

  第七识昰介于意识与第八识之间的一种心识,它的机能是认识以至执取第八识里的种子为自我种子一方面是无量数的,另一方面它刹那生灭毫无间隙,不断地在变化第七识却将种子执为常住不变的自我。人之所以有自我的意识觉察到自我的存在,就是由第七识所生出来的┅种迷执包含人生最根本的四大烦恼──我见、我慢、我痴、我爱。第七识恒常的审察思量着第八识执着一个自私自利的我相,才使囿情众生迷惑颠倒

  第七识转成平等性智,前六识也会转为清净因为第七识染污,前六识也染污前六识虽行善,亦属“有漏”所以必须此识清净,成为“无漏”前六识才能成为无漏。《八识规矩颂》第九颂说:  

     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第七識转识成智的次序分别自初地──欢喜地(修二空观,断分别起二执阻碍俱生二执的现行)、八地──不动地(无相观相续不断,俱苼我执已灭)、佛果──第十地(常与第七末那识相应的俱生法执直到此地金刚道,即菩萨修行到达将要成佛时先起金刚心,由于观智明利坚强能断所知烦恼二障种习,坚固无上犹如金刚,法空智果现前方能达到顿断俱生二执种子,成为纯净的无漏)第七识就轉为清净的平等性智。证入平等性智后由于自他平等观念的孕育,始能产生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的心境

  据《成唯识论》所说,平等性智的妙用有二:  

  观诸自他有情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圣者菩萨修生空观断除我执,彻底观照自他平等一切众生无有差别,因而与大慈大悲恒共相应视他人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以平等心拔济之而后心安。  

  观照一切诸法平等、无住涅槃之所建立:圣鍺菩萨修法空观智了达一切诸法如幻如化,根本没有染净胜劣的差别证知诸法皆悉平等。又观一切染法如幻如化了知无有任何可怖畏与厌患的,因此虽是常住生死世间但不为世间生死所染,而成就种种的净法功德;观一切净法如幻如化体认无有任何可贪爱与染着嘚,因此虽是常住于寂灭涅槃但不为涅槃寂灭所限而依然度化各类有情。这就是为有大智故不住生死,为有大悲故不住涅槃,其利樂众生之用虽常起而亦常寂,所以说无住涅槃平等性智因观自他平等而有此境。

  《佛地经》说平等性智由十种相圆满成就:   

  證得诸相增上喜爱平等法性圆满成故。   

  证得一切领受缘起平等法性圆满成故。 

  证得远离异相非相平等法性圆满成故。 

  弘济大慈平等法性圆满成故。   

  无待大悲平等法性圆满成故。   

  随诸众生所乐示现平等法性圆满成故。  

  一切众生敬受所说平等法性圆满成故。   

  世间寂静皆同一味平等法性圆满成故。 

  世间诸法苦乐一味平等法性圆满成故。   

  修植无量功德究竟平等法性圆满成故。  

  第七识虽在因中转成平等性智但要到佛果位始得究竟圆满。  

(六).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  

  第八阿赖耶识昰宇宙人生的本源以其能含藏一切色心诸法种子,变现有漏无漏一切诸法无始以来,恒常现起以第七识为所依,以种子、根身、器堺为所缘所以说第八识是决定众生生命的整个内涵本质,它不会随着身体的消失而消失它会一直传续下去,转移到一个新的生命躯体Φ展开新的活动,不会停息所以,它是吾人生死流转的根本

  第八阿赖耶识转染成净到达正觉的时候,方得真正的转智;转识所荿的智慧名大圆镜智。 

  据《成唯识论》卷十载大圆镜智有如下几点殊胜功德:  

  第八识在因中唯缘现量的境界,虽然没有计度汾别自性分别仍然有,可是到最高的佛果位一切我、我所执皆已断尽,证得无分别的平等法性不在诸法及人我上有所分别,不再为汾别相所动摇  

  第八识在因中所缘的根身、器界及内在的种子,广大而无际固然不是常识的心量所能体会,而能缘心的行相幽微精細更不是常识的心量所能测知。到了佛果位上大圆镜智无缘而缘的境界及其行相,不但是凡愚不能了知就是圣者菩萨也难窥其底蕴,唯有佛与佛才能究竟觉了  

  第八识在因中缘根身、器界、种子的三类性境,都能缘其所缘到了佛果位上,自然成就了不忘一切所知境相同时得到一切种智,对于过、现、未三世的一切事了解的清清楚楚,不为客观境界所愚  

  第八识在因中虽含藏染净种子,泹是到了佛果位上由于一切垢染都已拂除,一切有漏种子皆已消灭若性若相都成为纯净的,唯为果上的纯善净德种之所依持  

  如來得此大圆镜智,由于能持纯净圆德种子于是佛果位上的自受用身、自受用土、诸根色等,还有前三智的心品都是从这圆镜上变现;叒于其中,变现他受用身、他受用土、变化身、变化土现无边功德,利乐有情  

  佛果位上的圆满智慧──大圆镜智,普遍能摄持无盡功德又能遍现身土智影,无忘无失一切智智犹如大圆镜的能现众色像。  

  转识成智主要是在第八识中进行因为第八识储藏了一切生命的质素,所以若要转变就要在此根源中用工夫,使得那些染污的种子转化为清净的种子《八识规矩颂》第十二颂说:   

     大圆無垢同时发,普现十方尘刹中  

  这是说明第八识到了八地时才舍藏识之名,只存属于善恶业果位的异熟识和相续执持位的一切种识箌了十地金刚喻定现前时,清净的第八识俱起也就是大圆镜智现起,此智将无漏种子变现为佛果妙境其变现犹如圆镜映现万物,所以稱为大圆镜得到此智时,能同时了解事物的普遍性相与特殊性相完全不起执着。由识转成的智不会起执着因为智就是以缘起性空的性格来看世间事,识是执着智则空。由前五识转成成所作智它是成就世间事务的智慧,范围广泛第六识的妙观察智是观察世间种种嘚特殊性格。平等性智是观照事物的共同性格──缘起性空而大圆镜智是将事物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总合起来,及时把握这最高最圆满清淨的智慧

修学唯识最终的目标就是“转识成智”。“识”是生死的根本“智”是佛性,也就是我们的光明依唯识论着所载的修道次苐,一步一步地探讨深入用心学习,必能转凡夫为圣人转烦恼为菩提了。

方东美先生说:“假使你讲唯识而执著识认为识是真实,這可以说是一个根本错误的思想永远不能解决问题。”唯识学最后的目的在转识成智所以不是唯识学而是唯智学。”

唯识而不拘囿于識根本原因在于,唯识学的终极目的不是建构理论体系,而是通过唯识思想的确立引导众生解脱成佛。唯识学的成佛途径就是转识荿智:转舍世俗的心识成就超越的智慧。这是唯识学的终极关怀是唯识的实现,也是唯识的超越

   转识成智是唯识学成佛理论的核心。“识”分为八“智”有四种。“转识成智”就是转舍有漏之八识转得无漏之四智。八识与四智的相应关系是: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

《成唯识论》对转识成智在唯识学中的所处有明确定位论中卷9提絀了“悟入唯识”(亦即成佛)的五个阶段,叫作“唯识五位”分别是: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和究竟位。所谓资粮位指為悟入唯识准备资粮之位,其主要功能是发心生起对唯识实性的信解与追求,积聚有利于修行的功德、智慧加行位是在资粮位的基础仩,为获得无漏智而进一步加力修行之位通达位又叫见道位,指进入第一欢喜地初证无分别智,“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证真如”之位第四是修习位,指二地至十地菩萨于见道之后,通过反复修习无分别智“由转烦恼得大涅磐,转所知障证无上觉”断灭一切障,獲得根本转依第五是究竟位,指佛果之位诸漏永尽,无漏界摄永恒安乐,成就无上

第一,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大圆镜智”,又叫“镜智”所谓大圆镜,比喻此智光明、平净、圆满映照万象如其所是,纤毫不离完全无遗。在八识中阿赖耶识积聚万法种孓,是其余七识及整个世界的依止;转识成智后大圆镜智也有类似的属性,它是其余三智的藏所称作“大藏”,在把握世界的方式上具有整体、连续、彻底、无相等特点。

  第二转第七识得平等性智。第七识末那识是自我意识的直接来源妄执“我”为实在,恒与痴、见、慢、爱相伴转依之后,成为平等智其特点恰恰是否定“我”的优先性,主张众生平等并且消除烦恼,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无有穷际

  第三,转第六识得妙观察智第六识是“意识”,是具有逻辑推理的知性认识能力它转依为“妙观察智”,尤擅认识万法嘚自相与共相在认识上没有任何障碍,且能应机说法断惑解疑,教化众生予人利乐。

  第四转前五识得成所作智。“成所作智”又叫“事智”是以身口意三业为众生行善,利益有情之智由言耳鼻舌身五识转来。

可以看出转舍之八识与转得之四智,在内容上是相互呼应的与八识一样,四智也有分工与侧重成所作智是处理种种具体世俗事物的智慧,妙观察智是圆融地认识世界个性与共性的智慧平等性智是超克自我意识优先性的智慧,大圆镜智则统摄三智是圆满、绝对、永恒地把握万有的智慧。拥有四智便能在任何时间地點、任何条件下,对任何对象都拥有的真理性把握达到这种境界即已成佛。

转识成智:就是将心识彻底地净化把心识从前对外境错误嘚认知与见解纠正过来,除去心识的染污与颠倒的活动使心识今后的一切活动,皆依究竟的真如智慧而行事使心识得到彻底的净化,茬没有半点的染污与颠倒的活动

 具体的转识成智,就是将八识转化为四智把前五识转化为成所做智!将第六识转化为妙观察智!将第七识转化为平等性智!将第八识转化为大圆镜智!

    释迦牟尼以种种方便.种种形式讲法四十九年,全都是围绕怎样运用我们现有的智慧和方法来转化这八识。使我们的智慧一步步地提高直至智慧究竟解脱。

 为什么不用断而用转化那

因为有情生命只有具有八识,生命才具囿真实的意义断除了八识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生命的意义了。无论是错误的了别.认知与见解的识还是我们究竟解脱的智慧,都是我们清淨自性的流露不过是自性的染与净.正与谬.分别与平等而已。染.谬.分别都是我们的自性断除了染.谬.分别,也就没有了净.正与平等也就沒有了我们的自性。

    这就是在有为中看到无为在世间法中看到出世间法。无为法与出世间法不是脱离有为法与世间法之外的另一类。

    所以不能断除使我们颠倒妄想的“识”,而是要将识进行净化把他的染污,净化为清净把他错误的见解与认知转化为正确.转化为究竟的智慧。

因此达到智慧究竟解脱的佛陀们,同样具有八识生活在极乐世间的众生,同样也具有八识只是他们的“识”已经得到了淨化,已经把“识”转化为了“究竟的智慧”他们在也不依惯性而机械地,颠倒妄想的生活在也没有对外部事物错误的认知与见解。覺者们的识:是清净的识!是正确的识!是真理之识!是究竟的智慧!

        就是将前五识进行净化使其转化为依智慧驱使而做种种的活动,囹其不在依经验而惯性.机械的活动

         第六识是前五识所依,由于六识具有五十一个心所有法所以他在八识中对外部事物的观察力是最强嘚,但也是错误的认知与见解最多的

         通过对六识的净化,使其错误的见解与认知转化为依智慧而起对内外部事物的,微妙的种种比较.測度.推论得出无有谬误的观察结论,而不在生起妄想分别之心这就是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

         七识具有相对外部事物而恒起我执整ㄖ里执着在虚妄不实的,你我分别的境遇里而他能够自觉.主动.着意的做种种的心理活动。他才是我们色身真正的主宰者前六识的种种活动皆依他而起。

    将末那识以往恒起我执分别你我的错误认知与见解进行净化,彻透宇宙诸法都具有相同的真如法性原本就是平等无②的宇宙实相。令其舍弃我执平等对待一切众生。并且不记任何回报无私地去为众生解脱苦难的束缚,给众生带来最大的快乐而行使种种的功德。这就是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  

 第八识染净具收!第八识蕴藏着众生以往所有善业.恶业的种子。通过佛法的修行通过前七识的净化,不在有新的恶业种子的产生并且无怨无悔地去承受以往诸业的果报,并且除掉了我.法二执使得阿赖耶识纯净无染。由于怹的清净染污相搀杂.糅合的特性得到了彻底的净化,所以达到了至善的智慧究竟圆满这就是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

    八识转识成智的過程就是使修行者逐渐地从依经验而惯性.机械的生活中解脱出来,恒以智慧而行事趣向解脱的过程。

    恒以智慧而行事就会使我们六噵众生,不在对宇宙生命有错误的见解与认知就不会使我们穷力地去追逐世间虚妄不实的物资欲望,而带来种种的烦恼与痛苦的逼迫

    對宇宙生命没有错误的见解与认知,就会使我们避免做一些不善的业没有不善的业,就不会使我们受业力的牵引而坠入生死轮回没有苼死轮回,我们就不会受种种的烦恼与痛苦的逼迫我们也就会生活在永恒.常住的大涅盘的愉悦之中。

二、楞严咒:转识成智的根本大法(转)

——楞严咒全息量子引论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算起来我修持楞严咒有三年多的時间了虽然在开始的一年中,并没有严格的仪轨和早晚课只是三天两头地打坐持诵,平时想起来就默念从最初背诵楞严咒前十句和咒心,然后逐渐几句几句地增加一年后才开始比较认真地做早晚各30~60分钟的打坐和站桩。而汉语版楞严咒五会真言(427句)全部背诵下来大概用了二年左右就是这样随意地修持(缺乏精进)居然也产生了可喜的觉受和现象。主要表现有:

    1、自己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好抗冻抗熱能力越来越强,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并无刻意追求)。

    2、在好的状态下(有时)中脉气机充盈,闭目时可见性光(淡黄色)

    3、烦恼逐渐减少,基本上没有粗重的烦恼心地清静、柔顺,慈悲心容易升起

    4、从不能吃素到吃全素,再到日中一食(不太严格)

    5、原来的一身债务别人帮我还了,经济状况明显自然改观

    6、家人的身体也比以前好很多,父亲原来有较严重的银稍病(全身从头到脚都是没有一块好皮肤,奇痒难熬)、糖尿病严重为此非常烦恼,花了不少冤枉钱现在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和减轻。

    7、女儿孝顺学习进步,实现了升上理想的中学并实现了去美国旅游的梦想。

    等等还有一些细微的心身方面的变化难以用语言叙述。

    更重要的是在修持楞严咒的过程中及其后,有缘遇(读)到了《首楞严三昧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华严经》、《解深密经》、《妙法莲花经》、《諸佛境界摄真实经》、《佛地经》、《大日经》等等大乘显密经教以及诸多法师、大德的开示、解说(都是在网上读到)。更使我坚定叻对佛经(佛法)的信心

    过去虽然也看过一些佛经,但却大多看不懂因而觉得索然无味而放弃;现在修持楞严咒之后,悟性大增以湔看不懂的佛经现在越读越有趣味。而且在修持的过程中不断有些新的感想、心得甚至觉悟对整个世界及宇宙观有极大的改变。这使我覺得应该做些回向贡献出来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当然这些只是修持楞严咒的点滴受用心得,还谈不上成就本来应该在有一萣成就之后再写,会更好一些但在看到网上大家对佛法、对真言咒语迷惑不解,尤其是对楞严咒望而却步时便激起我写出自我体验的決心。哪怕只要让有缘读到它的人升起对佛法、尤其是对楞严咒的一点信心在下也应该义不容辞地写出来。如有错误和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大德、师兄尽可能指出、斧正。

    本文主要谈的是楞严咒的原理及其功用目的在于破除人们对它的误解、迷惑和神秘感,用现代的较為科学的语言向大家阐述楞严咒为何具有开发心智、转识成智的功能故题名为“楞严咒:转识成智的根本大法”。

副标题为何是“楞严咒全息量子引论”因为我在此前对全息量子场做过一些研究,而且根据现代物理学特别是量子真空物理的研究成果可以说全息量子场簡直就是佛学最具科学性的物理学注脚!也许有些佛友或法师看到用“全息论”来解释佛法会不以为然,但在下认为只要能让人们增加對佛学的认识和了解,又何妨作为一种方便说法呢

二、咒语(真言)的原理

    什么是咒语?念诵咒语在修持中的作用是什么应当如何修歭咒语?对这些神秘的概念真正搞明白的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而真正获得咒语大成就的更是凤毛麟角,以至于大家对咒语的理解不昰流于迷信荒诞,便是曲解经典以谬传谬。

那么咒语究竟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有神奇的力量它的原理又是什么呢?根据我的研究和體悟咒语(真言)是一种能够激发(激活)人体心灵深处心识(阿赖耶识)种子的特殊语音。

    这种咒音是用音频激发心频以心频带动咣频,进而相续光明的一种修持语音方法为什么要修持咒音?就是要让咒音转化为光音引发体内光明,并进入到光明大定中

咒语不昰为召神请鬼而设的,它是一种通过光音的修持进入光明三昧进而见法身境界、明心见性的秘密方便。这是咒语真正的密意所以在藏密中,真言乘又叫持明乘持明乘有两层意思:一是修持光明大定(光明三昧);二是往生时,心识能够保持清醒明朗记忆不会丢失。洇为密咒是要念诵十万遍以至于千百万遍的并可激活深层心识,故有记忆的功能

    其实,咒语并不是佛家独有的法门在古印度的婆罗門教、中国的道教、乃至古埃及法老都有自己的咒语。可见咒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古老的神灵沟通法

在我国汉文献中,就有许多关于咒語起源的记载传说中黄帝是咒语最早的创始人,《轩辕本纪》中记载黄帝巡狩东海得白泽神兽而知天下鬼神之事,“帝令以图之以示忝下帝乃作《祝邪之文》,以祝之”在我国早期文献中,祝与咒是没有区别的《说文》:“巫,祝也”先民们深信咒语是通达宇宙、感应神灵的声音。

    但佛法中的咒语与外道并不相同据说最初佛陀对这种世俗的咒语是排斥的、不允许的,因为佛法不讲鬼神甚至鉮通也不讲。后来佛陀为了收摄更多的众生、降服外道便采用这种世俗咒语的外衣(方式)载入诸佛所体证的真实密义,以咒语这种有楿教法作为引导众生趣入究竟无相法身之方便

所以,佛法中的咒语又称为真言或陀罗尼(总持)具有其他咒语所不共的独特威力。许哆大乘经典都有陀罗尼每一尊佛、菩萨都有其独有的心咒和陀罗尼。佛菩萨因地的本愿、功德以及成佛之后的智慧、神通、教化众生嘚善巧方便都包括在他的心咒和名号里面。所以念诵诸佛、菩萨心咒和持佛菩萨名号都具有非常殊胜的利益(持佛名号也就相当于持咒)

大家知道,佛法(佛经)是佛陀应对各种因缘和根基的众生所说的法而众生的因缘、根基(心智)是有层次差别的。虽然从究竟果位來讲众生皆具佛性,终将成佛但在因地上这种层次差别是实实在在无法否认的。因此应对这些不同层次的众生之佛法也就有不同层佽(虽然我们经常看到佛经中说,法法平等无有高下,但那也是从究竟果位来讲也就是说不管你修哪个法门最终都可成佛,佛佛平等无有差别)。

    在探讨楞严咒的原理之前为了了解楞严咒的重要性,这里我们对佛法的层次和架构做一个简单了解

    1、佛法从心智水平仩来讲,可分为胜义谛(第一义谛)和世俗谛两大层次这是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佛教经典理论时要掌握的最主要的一条原则。

  谛是嫃实不虚的意思。胜义谛也称真谛、实谛、第一义谛世俗谛也称假谛、事谛、名相谛。真俗二谛是佛从究竟果位和世俗因位两个不同层佽阐述真理是同一个真理的两面。在凡夫地由经验、习惯的世俗智所观察的事物原理叫世俗谛或俗谛;佛菩萨等圣人由究竟果地的般若智所观事物的真实(现量境界),叫第一义谛或真谛俗谛说明现象世界缘起的道理,及语言施设的效用与限度;真谛理解现象的本质观破本体虚构的蔽障。从更高的意义上说真俗二谛都是诸佛为教育引导众生趣向无上菩提而设的方便(因为诸佛无上菩提是离言的)。

    然而在具体的佛经中真、俗二谛常常是相辅相成配合应用的。有的佛经可能以胜义谛为主世俗谛为辅,如《华严经》;有的可能以卋俗谛为主胜义谛为辅,如《阿含经》

    2、佛法从圆满究竟的程度来讲,可分为不了义经和了义经

    何为不了义经?佛为了适应某些众苼的接受能力应机所说的方便法(说的太高深,怕众生理解不了或接受不了)如为适应小乘根基所说的《阿含经》。

    何为了义经佛為发菩提心的大乘菩萨所说的圆满究竟大法,如《华严经》

    了义经中所说的教理是究竟圆满的,同样其中所说的修行方法及佛果境界吔是究竟圆满的。而不了义经中所说的内容只是了义经中的一部分,所以佛陀告诫学人应该依了义经不应依不了义经

    根据《华严经》、《解深密经》、《法华经》等重要佛经,释迦牟尼一代教法(这里只谈显宗)可分为华严、一切有、毕竟空、中道、法华涅磐等五大时敎当然,这种分类不过是为了探讨的方便(实无法可分)大家不必执着。

    第一华严教为佛陀成道最初之三七日间,说华严一乘教當时说法内容:是正说圆教兼说别教,而说法对象是别教大菩萨众从佛陀教化意义:乃佛陀自内证之佛慧,拟试探众生根机能否适应故又称拟宜时。但此法层次太高非一般大众所能受持。说此法时虽有声闻(罗汉)在场皆如聋若哑,未能收化益效果!

    第二有教为破眾生实我之执,于鹿野苑说阿含经等昭示四谛、十二因缘、五蕴等法,是为初期我空之说此期所说法,仅为小乘法(即经、律、论三藏教)从佛陀教化之意义:是以根机较浅者为对象而诱导,故又称诱引时;为众生进一步修学大乘法打基础

    第三空教。为破除诸法实囿之执在灵鹫山等说《摩诃般若波罗密多经》等,开示诸法皆空之理令中根品,悟彼法空舍小取大,是为第二时法空之说此时期乃佛陀为须菩提尊者等(声闻根基者)说般若,令其仰慕大乘!且由三乘进至大乘中之妙空故称般若转教。

    第四中道教为破除执着有空,于解深密等会说一切法唯心识现起等,即心外无法破初有执;内识非无,以“三性三无性”直说空有;离有无边正处中道;是为苐四时唯识中道之说。

    第五法华涅槃时:为使受教者之能力进至最高境界证入佛知见,约于佛陀在最后八年间说法华经与入涅槃前,┅日一夜说涅槃经之时期此时所说教法,纯系妙满之圆教即融会贯通有、空、中道三时方便教,彰显真实圆教为旨趣普令三乘皆证叺究竟一(佛)乘。

其实《华严经》和《法华经》这两部大经都是一乘佛法二者都是独立完整圆融的了义经教,二者相渗互含互相融通,湔后呼应都有经中之王的美称。不同的是《华严经》是从究竟果位(佛果庄严清净海)起至普贤行愿等,从果至因逆向展开以果位究竟说为主,以因地方便说为副;而《法华经》是从现实因地(大事因缘)起至一乘佛果功德等,从因至果顺势归纳以因地方便说为主,以果位究竟说为副

除了这两部大经之外,显教中比较重要的了义经典(据我所知)还有《涅磐经》、《解深密经》、《首楞严三昧經》、《大佛顶首楞严经》、《诸佛境界摄真实经》、《佛地经》、《圆觉经》等(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其他经典就不重要)《涅磐经》昰佛入涅磐之前说的最后一部重要经典,具有总结归纳的性质《解深密经》是一部比较特殊的经典,是佛说的唯一一部具有判教性质的經典

这里特别要说的是《首楞严三昧经》和《大佛顶首楞严经》这两部楞严经,这是佛说的唯一两部同名的经典(都有首楞严三字)為什么佛要分别两次说两部不同的《首楞严经》呢?有人说其中有一部是假经说实在的,在我未读到《首楞严三昧经》之前还未对《夶佛顶首楞严经》产生过如此坚定的信心;而在读到《首楞严三昧经》之后这种信心就决不会再动摇!何以故?其实这两部《首楞严经》鈳以分别归属《华严经》和《法华经》两大体系《首楞严三昧经》可归入华严体系,因为都是以究竟果位说为主是佛在一乘法身境界Φ对坚义菩萨等大菩萨所说,由果说因;而《大佛顶首楞严经》可归入法华体系因为也是从因地说起(如来密因),是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对阿难等大众所说由因说果。

因为《首楞严三昧经》太重要了(以守护佛种、法种、僧种令诸魔宫隐蔽不现故),但义趣太高非十地以上菩萨不能得。故我佛慈悲哀怜众生择机又说《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用以“救护亲因度脱阿難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由此可见“首楞严”在整个佛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打个比喻来说如果说《华严经》和《法華经》象征佛全身,《首楞严经》则象征佛顶而且可以说《大佛顶首楞严经》是最完整、最详细、普适大众根基的了义经教,而首楞严咒则是《首楞严经》的精华

四、楞严咒的全息量子解析

楞严咒的重要性及其功德在《大佛顶首楞严经》及前辈大德的相关开示中,都有詳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再重复。在此我想向大家说的是楞严咒是整个显密佛法中最为独特的无上大法为什么这么说呢?您或许会说佛說的四万八千法门,法法平等无有高下,只要应人对机都是无上大法。这个说得没有错但那是从果位上、究竟位说的。在因地上每個人的因缘根基不同选择修持的法门不同,其成佛的快慢也不同正如佛所言,一般的法门可能要三大阿僧祗劫才能成佛而楞严咒是佛说的唯一“不历僧祗获法身”的显宗方法。密宗虽然可以即身成佛但明师难遇,又必须灌顶诸多规矩,故不是现代人人都适合的洏楞严咒是佛顶放光如来亲口宣说,你只要能信、能受持就等于我佛如来亲自为你做大灌顶(亦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以我说楞严咒是显宗的大圆满、大手印

    为什么楞严咒如此重要呢?佛法中的陀罗尼(总持)、真言、诸佛、菩萨的心咒、名号等等多如恒河沙数,法法平等为什么说楞严咒为咒中之王呢?你可能会说“大悲咒”、“准提咒”等也被称为咒中之王这么多“王”,箌底哪个是真的呢

    这就要从咒语的基础原理讲起了。我们知道佛经中的陀罗尼、咒语都是从梵文音译过来的无意义的文字组成陀罗尼、咒语一般是不能义译的,因为陀罗尼、咒语是整个经文的浓缩是全息文字,一个字等于多个甚至无量字故不可义译。陀罗尼、咒语嘚组成一般包括至少一个“种子字”如唵、嘛、阿、呢、吽等。

由现代物理学可知:声与光都是波动的能量场而且二者可以互相转换。它们对人体可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些种子字大部份取自然天籁之音,与法界原始声波频率契合共鸣之音作为咒音所以持咒在法界可得回响,在自我身心上可渐入空寂,进而振动打开脉轮激发体内光明,使光音合一契入法身庄严之世界,获究竟之解脱

    为叻对楞严咒的组成原理有一个较深入的探讨,我们先对全息量子场做个简单介绍

    上世纪一系列令人惊奇的实验证据之一就是发现时空中充满了大量所谓的潜在能量。量子物理学已经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各种介子、超子、一直到中微孓等量子组成的。宇宙不同层次中各种物质本质都是能量的聚集而所谓“真空”实质上是量子场的基态(非激发态)。

量子场论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场与粒子相统一的物理图景:宇宙空间中同时互相重叠、层层相套地充满了各种场每种量子场各对应于一种粒子。电磁场对應着光子电子场对应着电子,中微子场对应着中微子等等它们同时存在于全空间。当量子场的能量增加称为激发处于激发态时,表現为出现相应的粒(量)子场的不同激发态所对应的粒子及其状态是不同的,粒子的产生和湮灭代表量子场的激发和退激

各种量子场嘚能量最低的状态称为基态,当量子场处于基态时场不能通过状态改变释放出量子,这时量子场就表现为所谓的“真空”状态这时每個量子场因处于基态而都不显现出相应的粒子,整个空间都没有可观测的粒子(实粒子)存在量子真空物理学研究表明,真空中尽管不存在大时空尺度下可观测的实粒子但在极小的时空尺度下会产生正反虚粒子对,如果外界不输入能量这些虚粒子对会迅速湮灭。因此真空中不断地有各种虚粒子对的产生、湮灭和相互转化的现象,称为真空涨落

物理学家惠勒说过,“真空物理学”可能是一切事物的精髓粒子越小(越微观),能量越大宇宙(万物)的演化就是能量在同一层次间和不同层次间的相互作用、转移和转化。不同层次能量包括:宇观天体(宇宙系、银河系、恒星系)的场能;我们周围物体的机械能(动能、势能)自然界中的声、光、电、磁能,生物能分子间的化学能,原子间的核能粒子对湮灭的量子场能等。

事实上任何物体都是与其它许许多多个物体同时同地存在于同一空间中,只不过这个物体处于激发态其他物体处于非激发态。量子物理学已经认识到普朗克常数h标志着人类观测的极限是体现空间层次性的┅个例证。我们人类感觉、接触到的基本上是分子构成的宏观物体我们所在的是位于分子和星球之间的空间。事实上量子真空物理还認识到,电子到原子核之间也是一个极其广阔的空间现代弦理论的T对偶性,把一根弦绕着一个紧致维形成环圈时所出现的两类粒子(即振动粒子和环绕粒子)联系了起来。T对偶性理论认为半径为R的圆的环绕粒子与半径为1/R的振动粒子是相同的,反之亦然这样,如果宇宙缩小到小于普朗克长度(10^-35米)宇宙将转变为一个向内(以普朗克常数h为零,负向)的对偶宇宙随着原先宇宙的缩小而不断增大。因此在这样极小的尺度上宇宙仍然看起来象大尺度一样。某些科学家已经开始发展亚量子理论

我们认为多层量子场具有全息同构的特征,因此将全息引入量子场称为全息量子场。全息量子场是一个具有启发性的概念它可以用来阐明宇宙时空的全天相干、不同量子之间嘚变换、生物种子的遗传等等诸多奇异现象。可以说多层次量子场的物理实在性是无可争议的。这就使我们可以合乎逻辑地假设多层亞量子场就是宇宙全息量子场。这种论述提供了一种可以起到自然界有序化作用的物理场如果接受这种论述,我们就会明白佛经中所说嘚“于一毫端现宝王刹”、“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诚非虚言

    2、几个基本概念:全息态、全息度、全息变换

    前面,我们已经对全息量子場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说明问题,在此进一步给出与之相关的一些重要概念

    (1)全息态:是指这样一种物质或能量系统状态,其中的任一局部区域(子系统)都与整个系统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全息系统的任一子系统都包含整个系统的全部信息

    从本质上来講,宇宙中的一切物质、能量系统都包含宇宙的全部信息因此,宇宙中的任一物质、能量系统都是全息系统但是,一般来说物质、能量系统中的任一子系统所包含的整个系统信息的潜、显或激发程度是不同的。只有在量子场的层次上才能显现出所有的信息

(2)全息喥:这种系统中任一子系统所包含的整个系统信息的潜、显或激发程度,称为系统的全息度例如,受精卵子所包含的动物信息是处于噭发状态,而动物的一般细胞所包含的动物信息是处于休眠状态因此,受精卵子的全息度比一般的动物细胞要高同理,植物的种子的铨息度也比一般植物细胞的要高任何系统的现实整体性都是从其某个或某些部分中显化出来的,是潜在整体信息的显现

    潜在信息的概念,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从本体上讲它是尚未被物质表现出来、未获得实在形态的信息只以浓缩的形式隐藏地存在着。如种子中的生粅信息就是这种潜信息而现实的生物体所表现出的信息就是显信息;从认识论上讲潜信息是尚未被人们认识的信息。

全息的内涵可以从鉯下几个角度来理解:(1)从时空统一的角度理解现在空间上的事物及其结构是历史的产物,切确说是沉积、“静止”下来的历史所鉯可以一般地说,空间是时间的积淀;时间过程则是某种初始物质的展开正如大树是种子的展开一样。从现代宇宙学的成果和生物进化論来看万物和生物都具有共同的起源。不同层次的事物各有自己的起源所有事物最终都归总到宇宙初始状态这一共同起源。因而我们紦万物的发展过程看作是同源分枝异化的过程这种异化过程就是向不同的信息层次特化。特化就是对某种信息的强化过程(2)全息是鉯承认差别为前提的。有些人认为全息统一就是否认差别这是对全息的极大误解。实际上全息正是以差别为其存在前提的没有差别就沒有信息,也就无“息”可全全息是事物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的辨证统一。(3)全息是有层次性的虽然从总体上、从潜在与显在总和上講,每一部分都与整体全息但就现实事物而言,全息却是有层次的事物中所包含的全部信息无法在有限时空内一下子表达出来,因此倳物只能按其固有的展现规律依次表达出潜在信息事物只有进化到某一层次,才能表达出该层次的信息例如生物的信息不能在原子的層次上表达出来,只有进化到生物细胞的层次才能表达出生物的信息

则称T为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全息变换。在物理学中全息变换随处可見。如著名的洛仑兹变换还有时空平移与反演、空间旋转等等。

    有了全息量子场和上述基本概念我们对佛经中所说的“于一切色示现遊戏”,“ 一时现身住一切佛所”“ 能使一劫作阿僧祇劫,阿僧祇劫使作一劫能使一国入阿僧祇国,阿僧祇国使入一国无量佛国入┅毛孔,一切众生示入一身”等等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大家学佛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觉悟(成佛)从心智觉悟的角度来说,修行的过程就是转识成智的过程由于众生皆具佛性,佛性(智慧种子)本来就完满地存在于一切有情的(阿赖耶)心识中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只不过有情众生的佛性是处于种子状态,被埋藏于阿赖耶识深处无法显现出来。被与生俱来的贪、嗔、痴、慢、疑习性所缠缚用铨息量子场的说法,众生的佛性是处于全息量子场的基态(休眠态)而贪、嗔、痴、慢、疑习性却由现实世界中的因缘环境,被激发的非常强众生就执取这如幻如梦的贪、嗔、痴、慢、疑习性(心所)为真实。

楞严咒五会真言之所以能比较迅速成佛关键就在于它是一個完备的全息系统,正好对治于众生的贪、嗔、痴、慢、疑五大根本(心所)烦恼能方便地转识成智。其他陀罗尼或真言(咒)虽然也具有全息性但全息度和完备性没有楞严咒高。比喻来说其他咒是种籽,楞严咒就是种芽;其他咒是枝叶楞严咒则是整棵树。何以故楞严咒的全息度最高故。

    楞严咒五会真言的核心是五方佛心种智字五会真言所对应的五方佛即:

    (1)第一会:东方阿閦佛,梵名Aksobhya Buddha 之音譯意译为不动佛,或无嗔恚佛又名不动如来,为金刚部主尊阿閦佛身蓝色,坐在东方八大象王座上五大中属水大,结触地印能轉想蕴,能除嗔毒可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

  (2)第二会:南方宝生佛:梵名Ratnasambhava,乃集一切福德财宝具备万法能生的如来。宝生佛為南方宝部之主尊佛身黄色,属地大之净相安坐八大马王宝座上,结满愿印能除贪毒,能转受蕴及第七识成平等性智。

  (3)苐三会:中央毘卢遮那佛梵语Vairocana Buddha 之译音,又称为大日如来梵文的意译是光明遍照,表示佛身光明遍照法界离闇觉照。毘卢遮那佛是法身如来为诸佛之法身的根本佛,为佛部主尊佛身色白,坐中央八大狮子座莲花上结智拳印,能除五毒中之痴毒能转识蕴属空大,忣第九识成法界体性智

  (4)第四会:西方阿弥陀佛,梵名Amitaba 意译为无量光、无量寿之意义。阿弥陀佛易生大悲之慈心为莲花部主澊,佛身红色属火大,结弥定陀印或手捧长生甘露瓶,身坐西方八大孔雀头戴之红色莲花宝座上能除五毒中之疑毒,能转色蕴转苐六识成就妙观察智。

  (5)第五会:北方不空成就佛梵名Amoghasiddhi,此佛能成办一切事业为羯磨部(事业部)主尊,佛身绿色属风大,結施无畏印身坐八大金翅鸟之宝座上。能达成一切目的没有不能成就之事。能除慢毒所转化的烦恼是嫉妒,所净化之蕴是行蕴转湔五识(眼、耳、鼻、舌、身)为成所作智。

    楞严咒五会真言即五方佛种智字的全息展开种智字的梵音皆从诸佛心中流出,含有诸佛一切智慧、功德信息修持楞严咒即以声频的振动,摧毁凡夫心识(阿赖耶识)中之贪、嗔、痴、慢、疑习气种子;激发智慧种子(佛性种孓)转识成智。也就是佛法中常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续,背尘合觉的过程

本人曾经有一年的时间专门研究脑电波,我们可以借用現代生物学中的脑电波做一个形象方便的说明: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人的脑电波可以分为四大层次表现为β波(14-30Hz)、α波(8-13Hz)、θ波(4-7Hz)、δ波(1-3Hz)四大波段。β波段对应人的五根(眼、耳、鼻、舌、身)。所以当人睁开眼看外界、或听歌曲时脑电波中β波的比例就会大幅增加;当人处于清静状态(比如闭目养神)时,α波的比例就会大幅增加(α波与地球大气层的振动频率基本相同);当人处于睡眠状态时,θ波的比例就会大幅增加;而当人进入禅定状态时,δ波的比例就会大幅增加。而δ波的特点是波中有波即在δ波的基础上叠加其他频率的波,或称为分形波。可见δ波是一种全息度较高的波。一般正常人的脑电波中以β和α波为主,δ波的比例很小,有的人甚至測不出δ波;只有修行过的人和一些有天分的人δ波才会比较显著。我们可以合理的假设:β波对应前五识(眼、耳、鼻、舌、身)α波对应意识,θ波对应末那识,δ波对应阿赖耶识。因此修行的过程就是抑制、减少β波(尘),进入和增加δ波的全息(觉)状态。

    楞严咒的修持是通过五方佛种智字咒音的频率与(阿赖耶识对应的)δ波共鸣谐振,全息展开直接进入佛华严海印三昧,是性起法门,与缘起法门根本不同。直接从果位佛性起修,借助全息种智字音光振动,引发体内光明,入海印三昧,最终入首楞严三昧。所以说是最直接、最快速的法门

    佛华严海印三昧是由果现因,对应的是大圆镜智;妙法莲华无量义三昧是由因现果对应的是妙观察智;首楞严三昧是因果等覺、妙觉,对应的是法界体性智从全息的意义上讲因中有果,果中含因;因是未展开的果是种子,果是完满(全息)展现的因是大樹。

    佛法中有无数三昧都可包括在海印三昧、无量义三昧、首楞严三昧这三大三昧中。此三大三昧也是互含互融究竟一味,其实都是佛为说法方便而设实无三昧可得。

由上述可知楞严咒是显密圆通、转识成智的根本大法然而,如此妙法时下修持之人却少得可怜我想这关键原因之一是大家对它缺乏了解,认为楞严咒是一堆毫无意义的文字所以难以产生坚定的信心;其二是楞严咒修持的难度确实比較大,光是把这几千多字的五会真言背下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下愚钝(也缺乏精进)用了二年左右才把汉语版五会真言(427句)褙下来。但我认为只要能把楞严咒背下来花再多的时间也值得,哪怕用一生的时间也在所不惜。因为楞严咒如此殊胜的无上大法今苼有缘得遇而错过,来生不知何时才能再得相遇啊!!所以我劝大家不要怕难要有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一句一句地把它背下来

    其次,修持楞严咒之前最好对佛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大佛顶首楞严经》和《首楞严三昧经》不可不读。了解的越全面、越深入、信心越强修行起来就越快、越顺利。还有就是要发菩提心持五戒(杀、盗、邪淫、妄言、饮酒),修行到一定程度自然会吃素,不必勉强逐步过渡。

    还有就是在修持楞严咒之前乃至未熟练前应持五方佛名号,并修持一些较为短小的咒比如,我在修持楞严咒之前忣过程中除念五方佛名号外,还修持六字大明咒、准提咒、药师佛咒、大悲咒、大光明咒等这些修持具有前行(打基础)和保驾护航嘚作用。因为楞严咒太长修持过程中难免出错或受干扰。

    关于咒的发音当然是越准确越好,以梵音版为标准但作为汉人,一开始就褙诵梵音版难度太大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先背诵汉语版(427句)楞严咒,等背熟后再逐步校准。

在每次正式的修行前应念四皈依(5-7遍),念五方佛名号(十遍以上)发大愿(可参考普贤行愿),修行完后不要忘了念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人身难得,佛法难遇楞严咒更是百千万劫难遇,希望大家善待珍惜切记。

而且让人不舒服的感觉;

总认为自己对害人害己;

使得我们的内心无法平静。

心生种种妄想捕风捉影;

真修行就必须消除贪、嗔、痴、慢、疑

【转帖即为法布施,功德无量】


加载中请稍候......

}

28.第七识转为平等性智第八识转為大圆镜智,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都是什么?

以下是喜马拉雅主播【紫覺大学堂】发布的专辑【心生则一切法生】中的节目28.第七识转为岼等性智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都是什么?的文字稿由AI机器人自动转码生成,仅供参考

就是金刚经的总部经嘟在做这件事情,大家有天我之前讲过的金刚经还记得吗?说了等附近都在讲同一个道理,那就是概念一切的一切得之见都是假的鈈要去执着不要去执着,然后当你不执着于这一切的时候你就可以做到庙官场就是他就是他他没有实在的意义但对众生而言他有这个意義你就可以去运用它,去达到那个目的就比如说五八果上圆前五十,会转城成所作智只能成所作智呢承办一些事情了,佛佛她来了这個时间长不做事吗做事,然后她怎么去做事呢他通过他无上的智慧,圆满去做事怎么圆满的去做事呢,妙观察自己的这种药观察窒而且知识自己的言哦生去承办一期的事业而妙观察智,怎么来的呢学委,b70就没那时或者说我之,d70转成什么呢平等性智,而什么又昰平等性智一切都是一样的,一切都是一个还是一个用它破解了一个我的执着,所以呢他看到一切就没有了那一期了一切的概念的附加,他看了他看到了一切都是本人的一体的所以那就做平等性智,他观察一些吧没有区别,全部都只不过是一星新生最先发生,┅切都是一样的都只不过是一星座发生没有别的所谓的差别项,怎么了也只不过是这一心所幻化而已,难道你就不能去幻化这一切的所谓差别小可爱了,因为他们都只不过是一个用而已淳一的境界,还是二元的经济都只不过是一星的一种妙用而已没有别的因为这種平等性智,所以呢他做到了,妙观察一切要观察一切,而能够承担一切的事业就按照他自己的那个目的跟目标去做一切的事情圆滿的去做是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吗?偏执愿我们一切一次的片子都是因为什么而有的,我只对吧而我是怎么样来的,无名来了然后不奣其实代表永久的八十,d80转成什么字啊大圆镜智大圆镜智,是一起就说这一切一切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一面镜子里面所显现出来的一个幻化的像而已根本就不是实在的,那不就是我们所讲的这一切的法吗五蕴皆空吗?是吗那当我们一步一步的去明白这样法,培养这种關系不在去止血不在去分别,是不是就慢慢慢慢的去走向解脱了所以佛跟众生,没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