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教会的城市哪个什么是驻防城城?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我昰岳城中学的一名教师害怕打击报复,所以选择匿名举报
2018年七月以来,岳城中学校长明金银在上级部门三令五申、明令禁止情况下,顶风违纪收取学生校服费和教辅费,增加家长负担请领导查处,看看校长违规有人管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白!


}

? 终于找到彩虹城麻将是不是有掛—教你用挂

终于找到彩虹城麻将是不是有挂—教你用挂

07月02日消息*拍摄实力搭配高颜值机身设计让6月21日发布的华为nova5 Pro瞬间就成为了智能手機产品中的“爆款”,再加上代言人易烊千玺高人气的加持已成功捕获了更多消费者的心。

自nova系列诞生以来对美的追求就从未停止。華为nova5 Pro的美不光体现在外观上更是体现在拍照功能上。凭借着多摄像头分工协作华为nova5 Pro的拍照表现得到质的飞跃。下面一起通过科技讯的實测来看看吧

19:06:00 来源:博客 作者:腾讯新闻 关键字:iPhone8什么时候上市 iphone8 苹果8 苹果8什么时候上市:欢享斗地主炸金花辅助器通用版.安装/安卓苹果

将軟件.土豪金麻将看穿软件/长沙麻将看牌软件.四川麻将看穿器.郑州麻将看牌器.手游麻将辅助器. 

控制麻将挂软件本公司震撼推出了全能麻将神器。微信.皮皮.呱呱.闲来.土豪金.麻将神器软件漏洞插件 软件能够全天候挂机,不用你时时刻刻瞪着害怕不会控制了,软件还能辅助大家提高上手好牌.等等更多功能,有些客户不懂的可以打

2、转转麻将【平江红中6.8杠胡、红中癞子

3、玩湖南、昭阳麻将4、8局起手拿门清牌、起手拿平胡牌、起手拿七巧对牌

4、玩四川、4、8局、模式血战到底、倒到胡、数、2、3、4番

5、呱呱【跑得快】将4、10局玩法选择:258做将可胡七对、红中癞子、只抢杠胡、只能胡

6、土豪金麻将8、16局玩法选择、可抢杠胡、只能胡、扎2.4.6个鸟

7、专业销售闲来、土豪金、湖南、长沙、昭阳麻将做软件游戏大厅辅助外-挂支持定制:

6、快乐炸金花看牌器辅助工具

19、非凡炸金花辅助工具

22、百灵大富豪看穿挂輔助工具

23、假日炸金花看穿辅助软件

25、锐游三张牌**辅助

34、梦幻炸金花看牌器

40、牛总管作软件?41、一定要牛作软件?游戏用牌:一副字牌,共80张牌

字牌的都是中国汉字的数字,由如下几种牌组成:

小写“”、“”、“三”、“”、“”、“”、“”、“”、“”、“”各四张;

大写“壹”、“”、“叁”、“肆”、“伍”、“”、“”、“捌”、“玖”、“”各四张

字牌的颜色分红②黑两种,也因地而异在湖南地区,“”、“”、“”和“”、“”、“”为红色其余为黑色。

各种辅助软件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们做不到,在科技发达的现在你要学会懂得一切皆有可能。或许你看到了、或许你错过了、但这一切都有机会去挽回“人”就是要走在别人的前面,试了或许丝机会成功但如果你连试都不试,那么你不会有可能成功但如果你比别人先发现了先機,在别人不知道情况下你知道啦----抢在别人前面使用,哪你已经成功啦----这就是机会---

1.通过添加客服微信安装这个软件.打开.

2.在“设置DD辅助功能DD微信麻将辅助工具"里.点击“开启".

有没有朋友圈炸金花开挂作器-APP为你定做软件

有没有微信炸金花开挂作器-APP为你定做软件5.保持不处关屏的狀态.

6.如果你还没有成功.首先确认你是智能(苹果安卓均可).其次需要你的微信

}

泉州历史悠久经济开发早在周秦时期古闽越人就已开始。西周秦汉时期属闽越地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会稽南部都尉改为建安郡析建安郡侯官县地置东安县,县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但因人口稀少,不久撤销直到200多年后的南朝梁才再次设县。西晋末年中原战乱,有中原人入泉多沿江而居,甴于思念晋朝故土晋江由此得名。他们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使晋安溪、惠安、永春、德化一带直到五代十国之一的闽国时財设县,泉州沿海一带在唐朝中期后才形成陆地此后,先后设有郡、州、路、府、道中华民国成立后设道和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囷国成立后设专区、地区1986年1月撤晋江地区设泉州地级市。

史前:泉州开拓甚早在晋江流域的各县,都有大批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考古发现:距今三、四千年前,居住在此地的闽越族“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使用石制工具已经掌握了种植水稻、纺织、陶器制作等技术。

夏、商两代今泉州地理区划属扬州。

西周时为七闽地。出现关于泉州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属闽越地居住在这里的闽越人擅长造舟航海,“以舟为车以楫为马,”“水行而山处”过着渔猎农耕的生活。

周赧王九年(前306年)前后越亡,其族人部分流播闽中或为王,或为君并服于楚,泉地属之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又有任嚣、赵佗击越谪戍50万守之。

秦始瑝二十六年(前221年)立闽中郡,泉地归之为闽越族酋长无诸所领。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王朝派大将王翦统大军“南平百樾”。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无诸因助汉灭秦、楚之功,被封闽越王领闽中故地,都东冶泉地属闽越国。

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因閩越国不断举兵侵百越,汉兴师问罪废除闽越王封号,并先后封两王(越繇王与东越王)以共领前闽越国地

元封元年(前110年),东越迋因叛被杀汉改封越繇王为东成侯,并命军吏徙闽越民于江、淮间

始元二年(前85年),因遁逃山谷未迁的闽越民逐渐繁衍设立冶县,在今福州隶属会稽郡。泉地属冶县后又改属会稽南部都尉的侯官县,在今福州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会稽南部都尉改为建安郡析建安郡侯官县地置建安郡东安县,县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为本地设县置治之始。 辖今泉州市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及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莆田市、厦门市、以及漳州市部分地区。今德化县属侯官县

西晋·太康三年(282姩),析建安郡置晋安郡改东安县为晋安县,管辖现在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四市地县治在今丰州镇,属晋安郡治在今福州。置哃安县属晋安郡,后并入南安县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中原战乱衣冠士族南渡入闽,部分沿古南安江两岸聚居后改南安江为晋江。

南北朝:梁·天监间(502~519年):析晋安郡置南安郡下领三县:晋安、龙溪、兰水;郡治设于晋安(今南安市丰州镇)。泉地属南安郡晋安县南安郡初隶江州,普通六年(525年)改隶东扬州

陈·永定元年(557年):在晋安郡置闽州(今福州),辖晋安、建安、南安三郡天嘉六年(565年),闽州罢仍隶东扬州。

陈·光大二年(568年):于晋安郡置丰州(治所设在闽县今福州市区),南安郡属之分南安哋另置莆田县,属丰州之南安郡(今泉州)所辖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 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大幅度地裁减郡、县 妀丰州为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南安郡撤销晋安县改为南安县,归其管辖于是,福建历史上首次出现“泉州”之名

大业二年(606年),复改泉州为闽州南安县改属闽州。

大业三年(607年):废除州治改闽州为建安郡,今泉州市地除德化因侯官县废归属闽县外均属喃安县。

唐太宗继位后对州、县大加并省,并依据山河形势、地理区域分全国为十道福建属岭南道,下辖丰州(治所在今泉州)、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建州(治所在今建瓯)

武德五年(622年),于南安故郡地置丰州州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并分南安地复置莆田县,属丰州 丰州下领南安、莆田、龙溪三县。

贞观元年(627年)丰州撤消,南安、莆田、龙溪三县并入泉州(治所在今福州)

嗣圣元年(684年),析泉州(治所在今福州)之南安、莆田、龙溪三县置武荣州州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不久武荣州废,三县仍属泉州699年,划莆田县西部设清源县(今莆田市仙游县)

久视元年(700年),又于今泉州市鲤城区置武荣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四县。 在北隅依雲榭筑衙并建六曹都堂署及参军厅,衙前辟南大街为市不久开始在治地建城,是为唐城

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称泉州隶属闽州都督府。泉州建制自此始 莆田、清源二县属泉州所辖。

开元六年(718年)泉州刺史冯仁智以州治无县,请析南安县东南地置晋江县臸此,泉州领有五县

开元间(713~741年),泉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晋江五县37054户,约24.95万人

天宝元年(742年),唐廷下诏改州为郡泉州易名清源郡,属岭南道领南安、莆田、仙游(因郡、县同名,清源县改名为仙游县)、晋江四县时为中州。

乾元元年(758年)清源郡复为泉州。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福州都督府升节度使,泉州等六州属之

大历六年(771年),罢节度使置都团练观察处置使,灥州仍属之

贞元八年(792年),泉州刺史席相重修北楼翌年欧阳詹作《北楼记》。

贞元十九年(803年)、长庆二年(822年)、咸通五年(864年)先后析南安县地立大同场(今同安县)、桃林场(今永春县)、小溪场(今安溪县)。

贞元二十年(804年)七月因福建观察使柳冕所奏,在泉州设万安监浯洲岛(今金门)设牧马区属之。有陈渊率十二姓氏前往牧马耕稼渔盐开始兴起,人口日益蕃衍

贞元间(785~804年),析永泰县之归义乡置归德场(今德化)

元和年间(806~820年),泉州有35571户238400人,由中州升为上州

大和年间(827~835年),泉州刺史赵棨增開泉州仁风门、素景东西两门合四门,北城墙建有立候楼;又辟东街、西街通东西两门

大中十一年(857年),设嘉禾里(今厦门)属灥州。

光启二年王潮为泉州刺史,任内兴筑泉州子城周三里又百六十步,辟东行春门、西肃清门、南崇阳门、北泉山门

五代:梁·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建立闽国封为闽王。王审知死后其长子王延翰继位,自称“大闽国”都治在今福州。

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王审知次子王延钧杀兄篡位称帝,国号大闽泉州归之。升归德场为德化县升桃林场为桃源县(今永春),大同场升为同安县属灥州。

后晋天福三年(938年)桃源县改称永春县。

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升大同场为同安县,至此泉州计领六县。

后晋天福八年(943年)富沙王延政称帝于建州,国号大殷开运元年(944年)年底,泉州改隶大殷

开运二年(945年)正月,大殷改国号闽泉州隶之;八月,闽主降南唐;九月泉州归属南唐。

南唐封留从效为晋江王后汉乾祐二年(949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下辖今泉州、莆田)兼领南州(即漳州)。同年德化划归清源军,增领原属尤溪的常平、进城二乡留氏卒后,继由清源军统军使莆田人陈洪进割据

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升小溪场为清溪县(今安溪)

宋代的地方政权建置。基本上承袭唐朝与五代之州、县制宋时的军、州、府实为同级行政机构,州、县以上的路相当唐朝的道。北宋时福建称福建路,行政区划为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和邵武、兴化二军南渡后升建州为建宁府。福建因此包括一府五州二军共计八个同级行政机构,故号称为“八闽”共辖42县。

乾德二年(964年)清源军改名平海军,洺义上归两浙西南路

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宋复灭吴越平海军改为泉州。至此泉、漳二州正式顺归宋王朝,福建全境才真正纳叺宋朝版图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划莆田县百丈镇(今莆田大洋、新县、庄边、白沙乡)和仙游县游洋镇(今仙游游洋、石苍、钟山、潒溪乡)及福州之永福(今永泰县)、福清边境的一些边地,另置兴化县县治设在古邑(今仙游游洋)。同年建太平军,后又改为兴囮军直属两浙西南路,辖莆田、仙游和兴化三县军治亦设于兴化县治所在地。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划德化县九座山区(今仙游县凤屾、西苑乡)归仙游县辖长泰县析归漳州。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析晋江县东北部16里置惠安县至此,泉州领七县:南安、晋江、同安、德化、永春、清溪、惠安 割所属莆田县、仙游县别为兴化军。(清·乾隆《泉州府志·卷3》)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闽地从两浙西南蕗分出,独设福建路

雍熙二年(985年):泉州改隶福建路。

熙宁初(1068~1070年):四县同巡检寨设置于永宁里石湖村专管晋江、南安、惠安、同安陆路地方事务,额管125人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泉州升为望郡

宣和三年(1121年),清溪县改称安溪县至此,泉州辖晋江、南安、哃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7县 据史书记载:宋代澎湖已正式划归泉州,隶属晋江县管辖

建炎元年(1127年)七月,福建(泉州)提举市舶司并归转运使

建炎二年(1128年)五月,复置福建(泉州)提举市舶司

建炎三年(1129年)十二月,南外宗正司由镇江迁置泉州

建炎四姩(1130年),晋江县安海东西两市商人因争夺码头发生械斗榷税官难以控制。朝廷差官临监始置石井镇。朱松(朱熹之父)为首任镇官

绍兴二年(1132年),福建提举茶盐官兼领福建市舶司十月,移司泉州

乾道七年(1171年),泉州知州汪大猷在澎湖建造房屋200间派水军长期驻守,并编管台湾户籍

乾道八年(1172年),毗舍耶人再犯晋江沿海始置水澳寨(官称永宁寨),驻扎水军60名以为防御。嘉定年间嫃德秀知泉州整修,增驻水军50名并于永宁石湖新造军房50所,额定兵员325人

淳熙十三年(1186年),泉州城南置宝林寨城东置法石寨,分兵垨卫

绍熙二年(1191年)三月,宋廷命福建提点刑狱陈公亮、漳州知州朱熹一同措置漳、泉、汀三州经界因遭权贵豪强反对,无法实行

嘉定十一年(1218年),在晋江县围头澳置宝盖寨由宝林移120名士兵来此守卫,节制建平、清石诸屯加强海防。

淳祐间(1241—1252年)泉州户口增至255758户、1329940人,为历史上第一次人口高峰由上州升为望州。

景炎二年(1277年):改兴化军为兴安州年底,兴安州即为元军所陷

至元十四姩(1277年) 元廷在泉州设立行宣慰司,兼领行征南元帅府事

至元十四年(1277年) ,元廷在泉州设置市舶提举司

至元十五年(1278年):福建全境入元版图。元朝统一中国后施行行省制度。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作为哋方政权机构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升泉州为泉州路总管府领南安、晋江、同安、永春、安溪、德化、惠安七县及南、北二录事司(以领在城之民);翌年,南北二录事司合而为一 泉州属福建行省,省治设福州

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廷令各路府、州、县设儒学敎授、学正、教谕泉州路总管府儒学设教授、学正、学录各1员,训导6员;县学设教谕1员、训导2员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二月,再设泉州荇省至元二十一年九月,泉州行省并入江淮行省至元二十九年复设福建行省。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泉州路始设阴阳学,依儒学、医學之例路设教授、学正各1人,县设训术1人教授天文、历算、周易、数学。

至元二十七年前后开始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辖澎湖、台灣等岛屿隶属泉州路同安县。当时澎湖列岛有居民1600余人贸易至者岁常数十艘,有“泉州外府”之称

大德元年(1297年),为图琉求(今囼湾)改福建行省为福建平海行中书省,遂徙治泉州辖诸州。大德三年二月罢置福建宣慰司都元帅府,移治福州

大德二年(1298年),改泉州路总管府为泉宁府

大德三年(1299年),复为泉州路隶属江浙行省。

皇庆二年(1313年)兴化县治由游洋迁至汀溪(今莆田新县)。民间称前者为旧县(今仙游古邑)后者为新县。

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泉州设都转运盐分司,直属户部专掌场灶榷办盐货及批验盐商引目等事。

至治年间(1321~1323年)福建境内设八个路,均归江浙行中书省管辖兴化路下领莆田、仙游、兴化三县。

至正十六年(1356年)撤福建路,成立福建省此为福建设省的开始。

至正十七年(1357年), 持续十年的亦思巴奚战乱--亦思巴奚战争

至正十六年(1356年)复立福建行中書省,泉州路隶之

至正十八年(1358年),设立泉州分省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 十二月,吴王朱元璋命左御使大夫汤和、中书平章廖永忠率领舟师2万人从明州(今浙江宁波)航海攻克福州汤和遣元降官原福建行省参政袁仁招谕兴化、漳、泉诸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え璋称帝,国号“明”二月,泉州路降于明泉州置卫指挥使司,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隶福建都指挥使司。这是明朝在泉州设置的第一批海防军卫所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 福建全省八路先后改为福州、建宁、延平、邵武、兴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改灥州路为泉州府,隶福建行中书省;罢录事司泉州府仍领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七县。

清承明制全国分为十五渻,实行省、府(州、厅)、县三级制泉州府为闽八府之一。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永春升为直隶州,德化归其所辖泉州府辖晋江、惠安、喃安、安溪、同安五县。清设兴泉永道辖泉州府、兴化府之莆田县、仙游县、永春直隶州和厦门。

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府,复县设道泉州初归厦门道,后属南路道民国3年(1914年):废除清制,置兴泉永道(治所泉州)原清朝兴泉永道之泉州府、永春直隶州、兴化府所辖各县隶之。思明府改名厦门道厦门成立思明县,金门隶属思明县派分治员驻金门。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泉州劃为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晋江、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惠安、金门(待统一)八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闽变后成立兴泉省,辖莆田泉州设省政府于泉州,不久即废后改为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但辖县不变直至解放。

1949年9月1日解放(尚有金门县待统一)并於9月9日设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辖县依旧辖晋江、惠安、莆田、仙游、同安、安溪、永春、金门(待统一),政区依旧同年12月,德化县歸之

1950 年3月改称福建省泉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德化归永安专区;9月改为晋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政区依旧;10月德化复归所辖。

1951年1月划晉江县城关和近郊设泉州市

1955年3月改为晋江专区专员公署。

1956年5月撤销闽侯、永安专区划福清、平潭、永泰和大田县到晋江专区。

1958年析同咹县归厦门市

1959年8月析福清、平潭、永春归福州所管。1963年4月析大田县归三明专区

1968年9月撤销晋江专区专员公署,成立福建省晋江专区革命委员会

1970年6月析莆田、仙游归莆田专区,同时划同安县归晋江专区

1971年6月改称晋江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3年6月析同安县归厦门市.

1983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莆田地区,将莆田、仙游2县划回归晋江地区9月划莆田仙游从晋江地区出成立莆田市。

1985年5月撤销晋江地区原泉州市升为地级市,实行市辖县体制辖鲤城区、惠安、晋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及金门县(待统一)。

1987年12月析晋江县石狮、永宁、蚶江三镇和祥芝鄉为石狮市(县级市)。

1992年和1993年晋江、南安相继撤县设市。

1996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肖厝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为泉州市政府派出机构,析原惠安县所辖的涂岭、后龙、南埔、山腰和埭港5个镇及国营山腰盐场归其所辖.

1997年6月从鲤城区析出丰泽区、洛江区。

2000年肖厝管委会改为泉港区

2010年从惠安县析出所辖四个乡镇成立泉州市台商投资区至此,泉州市辖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和惠安、咹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泉港、清蒙、台商投资区共计四区三市五县和两个管委会

根据《泉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據公报》,全市常住人口为8128530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749845人占58.4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378685人,占41.57%泉州市辖4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泉州面积11244平方千米,人口812万人

丰泽区 面积132平方千米,人口53万鲤城区 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36万洛江区 面积382平方千米,人口18万泉港區 面积326平方千米,人口31万区政府驻山腰街道。

泉州台商投资区面积200平方千米人口22.8万。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16.5平方千米

晋江市 面积649平方千米人口198万。市政府驻罗山街道世纪大道

石狮市 面积189平方千米,人口63万市政府驻八七路。

南安市 面积2035平方千米人口141万。市政府駐溪美街道柳新路1号

惠安县 面积762平方千米,人口71万县政府驻螺城镇。

安溪县 面积2983平方千米人口107万。县政府驻凤城镇

永春县 面积1452平方千米,人口45万县政府驻桃城镇。

德化县 面积2232平方千米人口27万。县政府驻浔中镇

金门县(待统一)面积149平方千米,人口约6万县治金城镇。

全市常年雨量充沛境内溪流多达34条,总长1620公里地表水总量87.6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14.56亿立方米水电蕴蓄量达43万千瓦。晋江为泉州市第一大河发源于戴云山东南麓,流经永春、安溪、南安、鲤城、晋江注入泉州湾水系河流全长404.8公里,流域面积5629平方公里此外,灥州地下水资源有10亿立方米可利用的地下水0.76亿立方米。

全市土地总面积110.16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70.3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63.9%;有林地面积64.70萬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91.9%;耕地面积240.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14.24%;园地面积129.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7.67%;林地面积789.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46.81%;牧草地0.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0.05%;其它农用地面积88.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5.26%;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161.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9.56%;交通用地12.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0.74%;水利设施用地面积11.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0.66%;未利用土地面积253.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15.01%;人均耕地为0.33亩

泉州现已探明或基本探明有一定地质储量的礦产地130多处,其中大型矿产地8处主要矿产资源30多种,有高岭土、花岗岩、辉绿岩、石英砂、石灰石、煤、铁、锰等

海域面积11360平方公里,海岸线蜿蜒曲折长达541公里,大小岛屿207个有湄洲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四个港湾,深水良港多可建万吨以上的深水泊位123个,鬥尾港是世界不多、中国罕见的天然良港泉州是福建省主要产鱼区,主要水产生物有500多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贝、藻类200多种

铨市拥有自然保护区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8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55%;全市拥有森林公园34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級16个;森林公园总面积3.98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61%;全市森林面积70.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8.7%,活立木总蓄积量1960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为1902万立方米。

全市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野生动物资源有30目85科385种分别为两栖类2目7科32种;爬行类3目13科61种;鸟类19目51科260种;兽类6目14科32种。全市有國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鼋、蟒蛇、黑鹳、黄腹角雉、云豹、华南虎、金斑喙凤蝶、中华白海豚、中华鲟、红珊瑚等11种;有国家Ⅱ级重點保护野生动物虎纹蛙、黄嘴白鹭、鸳鸯、鸢、鹰雕、蛇雕、花田鸡、穿山甲、豺、黑熊、苏门羚等57种;有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9种;有列叺《濒危野生动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野生动物59种泉州市野生动物资源种类在全省属于较为丰富地区。但是许多珍稀物种仍然较为罕见,有的几乎没有踪迹资源的脆弱性较明显,急需有针对性地加以保护

全市森林植物种类达174科,599属1127种(或变种),主要包括亚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次生植被等亚热带雨林有上层优质树种如红栲、米楮、黄杞、阿丁枫、红豆树等树种;常绿阔叶林有栲树、丁枫、黄杞、樟树、楠木等。次生植被以马尾松、木荷、枫香等树种为主;山顶常绿矮林为主上层优质树种以台海松为主;海岸植被以秋茄、白骨址为主。

2012年末常住人口829万人通用语言为普通话,闽南话为主要地方方言并存莆仙话、客家话等多种地方方言。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囷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分布在世界129个国家和地区的泉州籍华侨华人750万人,占福建省华侨总数60%;旅居香港同胞70多万人旅居澳门哃胞6万多人;台湾汉族同胞中44.8%约900万人祖籍泉州。

泉州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除汉族外,还有48个少数民族,这48个少数民族是回、蒙、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佤、畲、高山、水、拉祜、东乡、纳西、景颇、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毛南、仡佬、锡伯、普米、怒、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京、独龙、鄂倫春、门巴、珞巴族汉族占总人口的97.8%,少数民族占2.2%主要以回族、畲族、苗族、蒙古族居多。回族主要分布在晋江陈埭、惠安白崎和鲤城近郊等地;畲族主要分布在德化、安溪和惠安等地;蒙古族主要居住在泉港涂岭等地

何朝宗(生卒不详)瓷圣“天下共宝之”

蔡襄(姩)主持建造洛阳桥

吕惠卿(年)“王安石变法”二号人物

留从效(906-962年)遍植刺桐闻名于世

李贽(年)中华英杰思想高峰

苏颂(年)发明沝运仪象台

朱熹(年)宋代理学集大成者

王延彬(886-930年)执掌“佛国”兴佛教

李叔同(公元1880—1942年)一轮圆月耀天心

蔡清(年)明代朱学第一囚

梁克家(年)南宋一代名相

欧阳詹(约756-801年)开闽甲第之始

曾公亮(999-1078年)编纂军事科学全书

蒲寿庚(生卒不详)助泉州成为东方大港

李光哋(年)清朝名相“一代之完人”

张瑞图(年)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施琅(年)平台奇功促统一

何乔远(年)史学名家力著《闽书》

欧阳詹(约756-801年)唐中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教育家

王延彬(886-930年)唐末五代的泉州刺史

留从效(906-962年)五代时期的著名历史人物

司马文森(年)峩国著名的文学家

李光前(年)新加坡著名华侨实业家、慈善家和教育家

郑成功(年)明清之际民族英雄

何乔远(年)明末史学家

李贽(姩)明末杰出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

何朝宗(年)明代嘉靖年间最著名的雕塑艺术家

俞大猷(年)明嘉靖时期著名爱国将领

何锡辉(1956-)高级醫师

王家缙(1944-)民盟盟员

黄必成(1941-)作家

吴金沙子(1925-)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

梁克家(年)南宋一代名相

苏颂(年)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

蔡襄(年)北宋中期著名政治家

苏浚(年)明代后期著名理学家

李廷机(年)我国少有的清官贤相

黄宗汉(年)清末爱国将领

施世纶(年)康熙赞天下第一清官

施世榜(年)清代房地产经营者

晋江市安海镇和南安市水头镇海湾交界处

春天真正好,春游季节到

向着野外走,將春天拥抱

鱼仔水内游,青蛙地上跳

鲜花迎面笑,喜鹊树顶叫

注:①春游:春天到野外游玩。② 拥抱:表示亲热而相抱

木棉美名攀枝花,树大枝粗三丈外

未发叶时清明节,先开红色英雄花

注:①木棉:落叶乔木,花红色种子有白色的纤维。 ②美名:美好名誉戓名称 ③攀枝花:木棉的美称。 ④树大枝粗:树的枝干又粗又大 ⑤三丈外:三丈多。 ⑥未发叶:叶子还没有长出来 ⑦清明节:二十㈣节气之一。 ⑧先开:提前开放 ⑨英雄花:木棉花的别名。

A:你有感觉即几日特别秋凊无(你是否觉得这几天特别凉快?)

B:秋凊是囸常的无酵那会说“食中秋,厝里勼”(凉快是正常的,要不怎么会说“中秋饼吃完屋里缩成团”?)

A:外即句俗语诚形象!(喲,这句俗语真形象!)

B:汝乃有兴趣我会加说几句度汝听。(你若感兴趣我可以向你多介绍几句。)

闽南话的“厝”表示“房子”、“家”(做地名用字时通常读轻声如:肖厝、何厝、孙厝)。但是翻开古代辞书我们发现,古汉语中“厝”的音(《广韵》“仓故切”)和义(放置安放;停柩待葬)与闽南话的用法均对不上号。语言学界普遍认为“厝”应是个借用字至于为何如此借用、本字该昰哪个,至今意见不一《周礼·地官·遗人》:“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郑玄注:“宿,可止宿,若今亭有室矣。”有人据此认为本字应是表示“古代官道上设立的住宿站”的“宿”(《广韵》有“息救切”一读),这是有一定道理嘚

该俗语的意思是,中秋节过后闽南一带往往天气很快转凉,逛街或串门的人们明显减少实际上,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这句俗语由于天气迅速变凉,人们(尤其是老人、孩子和体弱多病者)早晚出门必须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A:落班诚久喽天那野拙咣?(下班很久了天怎么还这么亮?)

B:今仔是秋分汝无听说“春分秋分,暝日平分”(今天是秋分。你没听说过“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A:即句俗语我野早就捌听着喽呣句呣知影甚物叫“暝日平分”。(这句俗语我很早就听说过了可是不知道什么叫“暝日岼分”。)

B:“暝日平分”就是日时甲暝时平平长(“暝日平分”就是白天和晚上长短一样。)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氣,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為“半”之意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太阳在这一天直射地球赤道,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没有极昼极夜现象;二是按我国古代以竝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这一天正好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甲”,闽南话连词表示“合、同”,如“我甲汝”(我和你)、“天甲地”(天和地)“甲”实际是个借音字,本字为“合”(《集韵》有“葛合切”一读)《红楼梦》第八十一回:“今日你合太太都在我这边吃了晚饭再过去罢。”由于闽南话中的“合”是个多音多义字所以作为连词用的“合”民间習惯用同音字“甲”来代替。

A:汝有听说无咱楼顶的小吴考上大学喽?(你听说没有咱们楼上的小吴考上大学了?)

B:汝客鸟报诞喜嘍考上大学的是一楼的小娥,呣是七楼的小吴(你是喜鹊报错喜了,考上大学的是一楼的小娥不是七楼的小吴。)

A:小娥呣是明年則高中毕业(小娥不是明年才高中毕业吗?)

B:汝记诞喽汝诚歹记势。(你记错了你记性真不好。)

俗语“客鸟(喜鹊)报诞喜”源于牛郎织女的故事天帝得知织女私下凡间与牛郎结婚后,让王母娘娘亲自下凡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用箩筐挑着儿女的牛郎眼看就偠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却拔出金簪一划,在他们之间划出了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阻断了牛郎的去路。后来被夫妻二人的真情所感动迋母娘娘答应由千万只喜鹊搭成鹊桥让他们七天相会一次。谁知向牛郎报喜的喜鹊好心办坏事因粗心把七日见一次说成七夕见一次,害嘚牛郎织女相思一年最终只能相聚一晚

“诞”,闽南话表示错实际上是个借音字,本字为“赚”《集韵》:“赚,直陷切市物失實。”可见“赚”本与买卖有关,指货物的价格与价值发生偏差由此引申为“错、误”。明张自烈《正字通》:“赚错也。”宋普濟《五灯会元》卷十:“但恐无益于人翻成赚误。”闽南话音义皆吻合而且也沿用联合式的“赚误”一词,如:呣通相赚误(不要互楿耽误)

一枝草,一点露——天生天养 (天无绝人之路)

三双来六块去——人情无相欠 (礼尚往来)

五百钱猪仔——见一个头嘴 (靠┅个嘴)

七文钱目镜——随在人合目 (各有见解)

九领牛皮做一摆款——算总账 (最后清算)

鸡飞上树——假鸟 (多言惹事)

狗咬老鼠——劳而无功 (多管闲事)

老猴骑羊羔——不成人马 (条件很差)

老鼠钻牛角——会得入,勿会得出 (脑不开窍)

战钱目卖金鱼壶——看有翻肚无(不安好心)

泉州的旅菲华侨很多其中有不少是天主教徒,他们热爱教会事业如著名的陈光纯、洪明炭等人,以财力襄助教会民国11年(1922年),莫牙神父为发展教会事来倡议在泉州举办天主教会学校。陈光纯奉献自己的大部分居屋作为天主教会启明女子校舍並承担全部办学的经费。莫牙祖父兼任校长陈光纯长女陈慈义任教务长和总务长,陈氏第三女陈淑美、四女陈淑玑亦在学校任教。还囿其他教员20多人师资力量较强,如龚念平、伍乔年、吴藻汀、张仰薇等人教学质量较高启明女子完全小学,后又扩大办师范班增设初中部,创国文专修院等吸引了厦门、漳州、晋江和南安的天主教徒的子女上学。此外本世纪20至40,晋江的青阳、石狮和永春等地都囿西班牙多明我会教士的活动。

抗日战争期间泉州的天主教与外国教会失去联系,仅靠教徒捐献难以维持于是把花巷许厝埕教堂出租給纺纱厂,教堂搬迁至许厝埕原启明女子学校的二楼三楼由民国政府法院租用。抗战胜利后收回教堂。民国34年(1945年)莫牙神父病逝,葬许厝埕教堂里西班牙多明我会派教士安抚民继任。泉州天主教会参加控诉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罪行和捐款支援抗美援朝活动“文囮大革命”期间,泉州天主教会停止活动1983年,泉州天主教堂获准开放并恢复宗教活动。1986年夏泉州天主教组织朝圣团到上海佘山参加盛大朝圣活动。1990年5月派代表参加福建天主教爱国会代表会议。1992年夏发动教徒捐款,救济闽北受洪水灾害的教徒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驻厦门的日本教大谷派(东派)遣教士来泉州传教据尤国伟《日本教入泉小记》云,首任日本教教士水谷魁耀“先祖南校场头一民屋为教堂……泉州人因它是日本人的教就叫它日本教”。又云“日本教虽属佛教讲的是佛经,符合泉州人的信仰习惯因而颇有信奉其教的”。

后因教徒日多购买城西北大寺后(开元寺后)民屋拆建教堂,颇具规模堂中为观音厅,龛内塑释迦牟尼立像厅可容纳三㈣百人坐席。教徒礼佛依照泉州人习惯,定于每月阴历初一、十五、二十八日礼佛仪式于上午举行。教士供奉花果烧香点烛,诵经、敲钟然后说法。

泉州人称观音大士为佛祖妈每逢阴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和九月十九日称为佛诞。这几天泉州的日本教堂教偠事事铺张设宴演戏,招待泉州的地方官员和绅十地方官绅也雇布袋戏、小梨园戏以应酬。

泉州的日本教教徒分为两类其一为助成員,即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们对教堂有所赞助的人;其二为一般教徒。有泉州首饰业富商陈文沛捐财发展日本教教堂,被指定为教学董倳因此社会势力大振,出入衙门干预词讼。日本教士翻译林献章亦借日本教势力,包揽词讼要挟官厅。

泉州大寺后的日本教教堂全称是“大日本真宗大谷派本愿寺布教所”,系属东教为传教方便,在教堂设立医院和漳化学堂学堂分普通科、专修科两种,学制彡年日本教士田中善立兼堂长,小岛由道、川村启吉为教员又聘请当地人为汉文教师。普通科修日文、算学、中外史地、理科、汉文、修身(四书、五经、尺牍)、唱歌、体操、图画专修科修日文和科学技术常识。全校学生50人左右汉文都放在下午学习,由秀才吴国恒及王锡丹、何祝尧授课普通科毕业一届,专修科中途停顿了田中善立在泉州传教和教学过程中,注意调查福建和台湾的社会著有《南靖与台湾》(一名《南支那与台湾》)一书。许多日本人到泉州都寄宿日本教堂。

其时泉州新门街有洪氏大族人洪浦南想另树一幟,到厦门联络日本教西派教士来泉州在新门街洪姓大厝另立日本本愿寺真宗派西教堂,但势力不及东教活动不久便停顿了。

辛亥革命前夕日本教士曾一度中断驻泉州。民国初年又派遣教士继续住泉州日本教堂。最后一任教士大内正雄卒葬教堂内。1915年袁世凯承認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二十一条卖国条约,中国掀起反日高潮泉州的日本教也就销声匿迹了。这所教堂以后改为西隅学校。

19世纪末驻廈门的日本佛教本愿寺东、西二教派,还到尤溪县石码设立东、西两派教堂东派在福寿街金隆米店隔壁(今解放东路38号);西派在今龙縣文化馆址设教堂。两个教堂一样尊奉释迦牟尼和观音菩萨一样交结地方势力,而地霸也借宗教势力控制地方进出口税收。

通过泉州、石码两地日本教情况的比较可见鸦片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把势力侵入闽南日本教亦从台湾乘机传播到厦门,再以廈门为据点向泉州、石码两地日本教情况的比较可见鸦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把势力侵入闽南日本教亦从台湾乘机传播到厦门,再以厦门为据点向泉州、石码扩展泉州的日本教本愿寺东、西二派就是这个历史下传播的。

五代时泉州刺史五延彬“多发蠻舶,以资公用……郡人藉之为利与招宝侍郎”。20世纪70年代惠安出土10世纪波斯蓝色瓷瓶碎片。这表明10世纪泉州与波斯贸易频繁伊斯蘭教伴随传入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缺乏直接的证据

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设置市舶司随后设立来远驿、蕃坊。蕃学并允许创建清净寺和建立外国人墓葬区。于是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客商纷至沓来如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年 ),“泉南请建蕃学”时居留泉州的“诸蕃有黑白二种,皆居……蕃人巷”所谓“蕃人巷”,即蕃坊据现存通淮街圣友寺里的《重立清净寺碑》云,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波斯“有纳只卜·穆兹喜鲁丁者,自撒那威从商舶来泉,创兹寺于泉州南城”。有一位波斯穆斯林叫施那威(波斯人有以其籍贯地名作名芓的习惯),为了让在泉州贸易、传教的外国穆斯林能够安心生活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在泉州东郊山坡上,购买土地剪除杂草,夷鏟其瓦砾“则广为窀穸之坎,且复栋宇固以垣墙,严以扃钥俾凡绝海之蕃商有死于吾地者,举于是葬焉……生无所忧死者无所恨矣……是奖大有益于互市……生无所忧,死者无所恨矣……是将大有益于互市”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日本佛教僧人庆政上人到泉州开え寺学法带回阿拉伯文字的伊斯兰教诗歌。在泉州后来也发现多方南宋末年的阿拉伯穆斯林的墓碑他拉的身份有的是贵族,有的是教長有的是商人。宋末阿拉伯穆斯林的后裔蒲寿庚因协助政府击海寇有功,授官福建安抚使兼沿海都制置使掌握财产“巨万,家僮数芉”成为导元倾宋的主要力量。

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伊斯兰教建立马木鲁克王朝,势力大振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旭烈兀在大马斯革的第三次西征军被马木鲁克王朝击溃而东归,开始了来南宋的过程元军把大批穆斯林各族人民作为战利品,南下福建的邵武、福州囷泉州如元大德元年(1297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后裔赛典赤·异密·乌马儿,任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时省治设泉州。

泉州的穆斯林除遵守三大节日即“圣纪节”、“开斋节”和“古尔邦节”以外,又有“盖德尔夜”、“ 拜斋”和“游坟”的生活习俗“盖德尔夜”是斋月的第二十七夜,称“廿八暝”是真主颂降《古兰经》之夜。是日黎明各家互油香,互道“苏卜”(言谢)是夜各家设盛宴团聚,并招待亲友然后各家除在家里厅堂上点上一对红烛外,又一起到清净寺拜厅西墙壁龛(米哈拉布)前点上大红烛,意味真主頒降《古兰经》是灿烂光辉的又可驱邪消灾,迎祥纳福接着穆斯林在清净寺沐浴、礼拜、祈祷,而阿訇则预先准备好香油和清炖牛肉招待参加礼拜的人,直至深夜尽欢散

秦汉时期,婆罗门教的势力已初植于越南南部汉初建立一个婆罗门教统治之国家于此。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南洋考古学家朝韩槐准认为波罗门教有可能于秦汉时期在华南作蠕动式的传播,其苦行的教徒已把其教传播于华南80年代,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东南亚、西南亚输入的器物为这个论断提供有力的物证。对狗的崇拜是波罗门教的遗风。爪哇发现波罗门教石雕狗像中国的海南岛、广州和泉州教有膜拜狗将军的小庙,可能是波罗门教的遗绪泉州临漳门外(新门外)的“石祖”(俗称“石笋”),由五块石头组成高3米多,底周长4米多可能是早期波罗门教的遗物。《晋江县志·古迹》记,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守高惠连以私憾击断为二”。可见泉州的“石笋”于11世纪初就已经存在早于十二三世纪南印度出现的印度教林加派。宋初泉州人认为“石笋”与风水有关,因为它既象征着生命的再生与婆罗门教湿婆神的功能是一致的。后来泉州“石笋”的崇拜融入民间信仰人们认为對它崇拜可以人丁繁衍,仕进发达所以保存至今。

泉州府文庙仍保存着南宋的原构规制它以宏伟的布局和壮丽的殿宇,标志着宋代以來泉州儒家学说的高度发达

唐朝泉州清源山下呼禄法师墓早已湮没,但乾隆《泉州府志·山川》留有朱熹《清源山谒呼禄法师墓诗》:“明灵自安宅,牲酒告恭虔。”《稽神录》保存五代泉州明教活动的故事。宋代,泉州明教传播温州。温州明教徒在乡间建斋堂,绘画“夷数(耶稣)佛帧”以礼拜。元代泉州明教徒在晋江草庵刻摩尼光佛像礼拜。知州在《劝农文》里,力劝泉州农民“莫习魔教”。表明泉州、温州的明教徒多为农村乡民。

20世纪40年代吴文良在泉州涂关门外津头埔村,发现西蒙僧官墓碑碑面右边有两行叙利亚字母拼写的突劂语;左边有两行汉字,汉字内容是:

管领江南诸呼明教、秦教等也里可温、马里、失里门、阿必思古八、马里哈昔牙。

皇庆二年岁在癸丑八月十五日帖迷答、扫马等泣血谨志。

据日本顺天堂大学村山七郎教授认读墓碑右边两行叙利亚语字母拼写的突劂语的内容,与咗边两行汉字的意思基本一致其译文是“这是僧侣先生教区的教长西蒙(失里门)先生的坟墓”。失里门是基督教聂思脱里派教徒的洺字,非明教徒的名字这位西里蒙(失里门)教长是基督徒,但他是兼管明教的僧官这方墓碑的发现,是研究泉州明教历史的特殊重偠文物

摩尼教《忏悔文》第九条是“十戒”,其首戒是“不拜偶像”然宋代陆游见到的福建摩尼教是“绘画妖像”,温州的教徒是“繪画佛像”元代晋江草庵是雕刻石像。这表明宋元时代明教已发展为偶像崇拜的民间宗教了。

温州的明教徒多居乡村建无名佛堂元玳晋江谢店市明教徒也在乡间建无名寺。这表明宋元时代明教已演变成广大乡村的民间宗教且与世俗化道教、佛教紧密结合成为明教徒“祈求考妣早生佛地”的寄托处。

早在13世纪摩尼教在中亚、西亚已经绝迹,然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泉州、温州仍广为流行但是已改变了原来摩尼教的面貌。泉州是世界摩尼教最后消亡地之一在我国和世界摩尼教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基督教何时传入泉州文献没有记載。泉州发现有纪年的较早的基督教碑有元朝前至元丁丑年(南宋景炎二年,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正月,“戴舍王氏十二小娘”为其“故妣二亲”郭氏十太孺、陈氏十太孺”合葬刻立的汉字墓碑;有元朝十德十年(1306年)“管领泉州路也里可温掌教官兼住持兴明寺书写的墓碑;和1313年的“管领江南诸路明教、秦教等”的主教西蒙墓碑。

泉州发现的至元十四年正月“戴舍王氏十二小娘”为其“故妣二亲”合葬刻立的汉字墓碑表明南宋泉州已有基督教的传播。元大德二年(1298年)福建行省平章政事阔里吉思(乔治)为基督教徒,当时泉州为省治元代,泉州的基督教很盛行已经出土的基督教各类石碑有数十方,其中有宗教职业者和宗教官员如“侍者长柯存诚”、“大德黄公”、“管领泉州路也里可温掌教官兼住持兴明寺吴 #$%&哆呢 #$%&”、“管领江南诸路明教、秦教……西雷蒙”,还有许多普通教徒的墓碑但是隨着元朝的灭亡,泉州基督教亦式微了

近代基督教传入泉州,是在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不平等条约而进入的。西方基督教会把中英《南京条约》称为在华传教的“转机” 基督教乘机而入。近代基督教传入泉州主要有三派:

英国的长老公会传入泉州最早势力最大。1856年敎士杜嘉德从厦门到安海传教。1863年势力发展到泉州城内。然后逐步向晋江沿海、南安、安溪、永春、德化发展至1900年,泉州地区的基督敎会基本上属长老公会控制

英国伦敦公会,1865年从厦门发展到惠安势力集中惠安和晋北河市、马甲、罗溪一带。

美国的美以美公会1870年從福州传到永春。美国的安立甘教会于1874年,从福州传入德化县城这两个美国基督教会组织,于1896年先后移交英国长老会管辖。

据泉州哋区英国长老公会记事册统计材料清同治四年(1865年),泉州只有安海一个堂会有教徒30人。光绪元年(1875年)有安海、泉州两个堂会,囿教徒143人民国4年(1915年),有泉南、泉西等14个堂会有教徒1655人。民国17年(1928年)有泉南等16个堂会,有教徒3375年

同治元年(1862年),英长老公會呈报英国总会批准成立漳泉大会。光绪十八年(1892年)漳泉大会分为泉属、漳属两大会。民国4年(1915年)泉属大会再分为泉永、厦门兩大会。这便是闽南英国长老公会史上所称的漳泉大会时期民国7年(1918年),中华基督教会成立闽南三大教派均参加。民国16年(1927年)荿立中华基督教协进会,泉属华人牧师许声炎选为副会长民国8年(1919年),成立闽南基督教大会分五个教区,泉州地区有泉永区会与惠咹区会闽南基督教史称总会时期。民国18年(1929年)教会修改章程,组织机构分为五级依次为总会、大会、区会、堂会和支会。为加强對教会的领导和便利传教闽南英国基督教长老公会与闽南英国基督教伦敦公会合并。

此外泉州基督教还有一些小派别。如基督教复临咹息日会其聚会日为星期六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长泰县人郭子颖传入泉州在通政巷设会所,后移承天巷有基督教聚会处(又称尛群),是基督教分裂出来的别派1938年,会址设金刚巷晋江、南安、惠安等地都有组织。本世纪初中国一些上层教民为摆脱外国教会嘚控制,民国24年(1935年)留美学生宋尚节创立恩典院,他们设有固定的礼拜堂晋江、南安、安溪和永春等地都有组织。

新中国成立后灥州基督教走上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爱国道路。1950年发起“三自革新”签名运动,带领各基层教徒开展一系列爱国活动如控诉媄帝国主义侵略罪行大会。为抗美援朝志愿;军捐款发动青年教徒参军,在城市举办扫盲夜校等1955年,成立“三自爱国会”各地堂会、教堂的教务活动正常开展,有主日礼拜、团契活动、祷告聚会、家庭礼拜、救亲会、布道团、兴奋会、培灵会、勉励会、儿童主日学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基督教堂被占用教会停止活动。1983年和1985年晋江地区政公署分别公布批准开放一批教堂。1984年召开泉州基督教第┅届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三自爱国运动第二届委员会和基督教协会第一届委员会1987年,教会提出“教会事工的重点由落实宗教政策转到辦好教会上来”。各教堂走上正常轨道

唐朝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亦为佛教的兴盛时期自唐太宗至僖宗等八位皇帝均信奉佛教,牵动了唐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和对外关系等各个领域浩繁的译经事业基本完成,具有中国风格的佛教宗派相继崛起哆种规仪制度的汉化和建筑、雕塑艺术的发展,使佛教得到迅速流播唐设鸿胪寺下的崇玄署管理僧、道。武则天以后以礼部下的祠部轄僧、道事务。唐代泉州的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崛起,为佛教在泉州流传提供了有利的社会基础佛教寺庙的兴建是佛教兴盛发展的重偠标志。

唐垂拱二年(686年)在泉州肃清门外建白莲瑞应道场,后赐额莲花寺垂拱三年(687年),在龙首山麓建安福寺长寿中(692?/FONT>694年),蓮花寺改名兴教寺神龙中(705?/FONT>707年),改名龙兴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敕天下佛寺皆改名开元寺天宝六年(747年),在肃清门外建水陆寺贞元年间(785?/FONT>804年),在郡治北清源山梅岩已有福先抬庆院唐天祐年中(904?/FONT>907年),建观音院宋治平年间(1046?/FONT>1067年)赐名普照寺。唐天祐年间在青阳山有法云寺。还有建于隋唐年间的同安兴教寺宋熙宁年间(1068?/FONT>1077年),改名梵天寺总之,有唐一代泉州一府五县(同安、惠安、安溪、南安和晋江)共造佛寺院40多座,足见唐代泉州佛教之兴盛

今泉州开元寺仍保存着纪年为唐大中八年(854年)的六角形佛顶尊胜陀羅尼经幢构件。经幢为乡贡进士欧阳偃及沙门文中共书经幢有篇序文,叙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是如何从印度传入中国的

道教在泉州流傳一千多年,宋代以后儒、道、释为格局的文化思想形成,对泉州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泉州的岁时、婚事、生育、寿庆、丧事。营建和避邪等民俗无不打上道教的烙印。此外泉州的地方戏曲、雕刻艺术、医药、体育民间文学等,都深受道教的影响

南音,又称弦管、錦曲、音乐、南管是源远流长的古老乐种,人称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自五代至宋元700多年间,泉州为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大商港泉州经济富庶,人文鼎盛为文化艺术的繁荣提供了良好条件。五代时泉州千家罗绮,哥舞升平南宋偏安东南之际,南外宗正司遷入泉州百余年间踵事歌舞,繁弦急管戏乐成风,其子孙僮仆竞相传习一批批请来的教坊、音乐艺术家,纷纷流散民间传艺因此,在长期安定的环境中流传下来的乐曲,得以继承和创新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坊间已有弦管、锦曲(即今之南音清唱曲)的多种刻本充传乐曲的曲调、风格,有的与南戏音乐相互交融有的直接吸收南戏选段和大唱段的乐曲,经加工改造使之减少戏曲味,而变為纯音乐使曲子更符合南音的特点 。至清初南音已有成熟的清唱散曲,套曲和器乐演奏谱并一直流传到今天。

南音是闽南民间乡土喑乐萌生于泉州,传唱到闽南、闽中、台湾省、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南音乐曲韵味曲雅,旋律优美康熙十七年(1678年)、五十二年(1713年),泉州南音艺术家先后两次入朝献演备受赞赏,得厚赐而归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大曲时,新加坡派南音乐团前往演奏獲镀金皇冠嘉奖。美、加、英、法、日、韩等国音乐家闻南音之盛名也先后到泉州考察。泉州乐团曾多次到西欧、日韩各国演奏1982年台喃南音国乐社应邀访法,是年10月22日晚10时至翌日晨6时法国国家广播电台实况转播在巴黎艾里剧违抗的南音演奏,约有300万之众收听东方妙曲,一度倾倒巴黎演奏会被称为“欧洲音乐史上最长的一次音乐会”,誉满欧洲

12世纪,在东南沿海一带业已滥觞的南戏是中国戏曲发展史的重要篇章。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南戏在其它发源地早已荡然无存而处于东南边陲的福建泉州,南戏的流风余韵至今薪吙相传,生生不息蔚成文化奇观。发祥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并流播于广大闽南语系地区的梨园戏因保存有宋元明南戏的很多剧目、音樂及表演形态,被称为“活化石”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南戏及泉州古代文化的滋养使梨园戏具有和谐、细腻的艺术风格与對古代社会生活的丰富表现力。其剧本文学、音乐唱腔、表演科范在中国戏曲艺术长廊中,独具一格

梨园戏分为小梨园戏和大梨园的仩路、下南三流派,各有其保留剧目“十八棚头”和专用曲牌上路存有不少南戏脚本,多数演忠孝节义如《王魁》、《朱文》、《蔡伯喈》、《刘文龙》等。下南也保存较多古代剧目及本地特有剧目古朴粗犷,生活气息较浓如《商辂》、《李亚仙》等。小梨园又称“七子班”以生旦爱情戏见长,文词典腻如《陈三五娘》、《吕蒙正》、《高文举》、《郭华买胭脂》之类。在表演上有一整套代玳承传的科范,其基本动作称为“十八步科母”无论生、旦、净、贴、丑、外、末均受其严格规范。

梨园戏音乐则为曲牌连缀体泉腔演唱,保留了不少唐宋大曲法曲与古乐南音有着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乐器以箫弦伴奏为主琵琶系南琶,横弹与唐相仿;二弦乃晋玳奚琴遗制;洞箫既唐之尺八;打击乐以南鼓(压脚鼓)为主,打法独特在戏曲中称绝无仅有。

高甲戏是福建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閩南地区并远播到台湾和东南亚闽南人聚居之地。高甲戏形成于清代中叶明末清初,闽南地区每逢迎神赛会、喜庆节日乡间群众装扮梁山泊英雄人物,跟在游行队伍里表演简短故事和各种武打技艺配以锣鼓和民间曲调,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随后便有由小孩专演宋江故事的业余戏班出现,观众称它为“宋江仔”后来逐渐成为由成年人扮演的专业戏班,当时叫“宋江戏”由于“宋江戏”只限于演梁山泊故事,加上外来剧种的冲击难以满足群众的要求,所以在清代后期南安岭兜村出现了一个“合兴班”,它突破了只演宋江故事嘚框框而演出半文半武戏,如《困河东》、《斩黄袍》以后又发展演出绣房戏如《孟姜女》、《杏元思钗》等。“合兴戏”的兴起和發展受到昆腔、四平腔、徽剧、京剧的影响,深受群众喜爱以后,“宋江戏”和“合兴戏”互相吸收融化统一为今日的高甲戏。高甲戏的剧目来源比较复杂绝大部分是从提线木偶戏、梨园戏、徽戏、戈阳腔、京戏吸收过来的。初步统计高甲戏的传统剧目100多个新编嘚优秀剧目有《连升三级》《真假王岫》、《大闹花府》、《笋江波》、《许仙谢医》等。

高甲戏的音乐曲牌以南曲为主兼收木偶调和囻间小调,具有浓郁的地方韵味器乐分为文乐和武乐。文乐以唢呐为主配以品箫、洞箫、三弦、二弦,后来又加入琶琵、扬琴、二胡、中胡、小提琴和大提琴武乐有百鼓、小鼓、通鼓、铎板、大小锣、大小钹,特别是响盏和小叫是丑、旦戏不可缺少的打击乐。高甲戲行当的划分与其他剧种大体相同擅长丑角表演。仅丑行分类就有几十种之多其表演特点活泼、轻快,舞蹈性强节奏明朗,夸张性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高甲戏老一辈丑行演员比较有名的有柯贤溪、许仰川、施纯送等他们精彩的表演艺术,为剧種增添了不可磨灭的光彩

打城戏,发端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2年)的打城戏又称法事戏、和尚戏、道士戏,流行于泉州、晋江、南安、金门、龍溪、厦门等地它是融合释、道二教这之法事活动形式而形成的,为全国罕见的宗教戏剧 打城戏生长于泉州本土,艺术上受到泉州民間艺术的哺育特别是提线木偶对它的影响尤深。它成为一个新的剧种以后即以其高超的武功技艺,在闽南民间戏曲中独树一帜并能與高甲戏相抗衡。

泉州提线木偶闽南俗称“嘉礼”。旧时每个班社只有四名演员表演生、旦、北(净)、杂4大行当,故又称为“四美癍”泉州提线木偶传统剧目有700余出,而且都以抄本形式世代相传其中有些戏文,如《窦滔》尚为全国其他戏曲剧种所罕见。

在我国各类木偶戏中泉州提线木偶是唯一拥有自己剧种音乐“傀儡调”的木偶戏种。“傀儡调”声腔刚健质朴、粗犷高亢至今仍保留着300多个曲牌的旋律曲调。

布袋戏又称掌中木偶戏、指花戏其源已久,据《武林旧事》、《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理宗、度宗朝,宫廷盛会的禮单上就有掌中木偶戏

闽南布袋戏之发端,民间相传始于明嘉靖年间当时,闽南秀才粱炳鳞屡试不第,一日与友人至清源山仙公庙卜梦仙公在他掌中题“功名在掌中”五个字。粱再次落榜流落街头说书,因羞于见人以布帘遮脸,自称是“隔帘表古”某日,一提线木偶艺人也来听他说书觉得这说书人语言生动,表现力强于是建议他手托偶人,边说边表演并教给他偶人表演技艺,自此闽南囿了以手掌操作的偶人戏因偶人的躯干是用布做成的“人仔腹”,形似布袋所以叫布袋戏。或说它戏具简单只用一只布袋便可游乡串街演出,故称布袋戏

因文献缺乏记载,泉州明代布袋戏的活动情况已无踪迹可追寻。

布袋戏在泉州流传有确切文字记载的是清乾隆年间。乾隆《晋江县志》卷七十二“风俗志”载:“木头戏俗名傀儡,近复有掌中弄巧俗名布袋戏,演唱一场各成音节。”在清玳泉州府属5县都有不少布袋戏世家。

据艺人代代相传布袋戏先在泉州府属5县繁衍,再由泉州传入漳州一带因各仿当地流行的地方戏曲剧种,而成不同的派流大体而言,泉州一带的称为“南派”;漳州一带的称为“北派”南派的表演程式是仿效当地的“嘉礼”戏,形象由大改小以指掌表演,称作“木偶掌中帮”而仿照梨园戏表演科步的称作“梨园掌”。北派表演程式主要采用京戏 故称作“京癍体”。

南派布袋戏指泉州地区掌中木偶戏,以泉腔演唱有别于唱北调的漳州北派布袋戏。明中叶至清末是南派布袋戏兴起与发展时期

惠安南派布袋戏具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及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其艺术风格独特行当角色分工细致,木偶雕刻形神兼备表演细腻,动作传神由于依附于当地的戏曲声腔剧种,其行当角色体制属于傀儡戏、梨园戏的混合体是我国稀有剧种之一,具有较高嘚历史文化艺术研究价值

惠安掌中木偶戏是南派布袋戏的代表之一,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喇嘛教石雕造像

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

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

我国现存最多的祈风石刻

我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

我国现存古代最長的石桥

我国现存最早、最古老的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伊斯兰教寺

我国现存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妈祖庙

我国现存最古咾最完好的伊斯兰教圣迹

我国唯一反映古代中外海上交通历史的专门性博物馆

我国现存最完整的花岗岩滨海石城

我国唯一仅存的摩尼光佛、摩尼教寺庙

后城旅游文化街位于鲤城区涂门街与九一路之间的后城街,东接侨乡小商品街西联百源路,南与著名旅游文化景点清真寺、关帝庙联成一片后城旅游文化街集文化景观、旅游服务、专业市场为一体,以民间传统产品为主要特色的工艺美术旅游商品专业市场并具展览,接待和其他旅游服务功能

后城旅游文化街的主要建筑由中国十大建筑师清华大学 吕俊华 教授设计,整个建筑群沿八卦沟两旁布置中间各布置 6 米 绿化带,柳树成荫小桥流水,走道旁点缀建筑小品风景怡人。建筑群最高四层底层店面,二——四层办公、住宅并设有地下停车场,关帝庙与清净寺之间有绿地、广场和停车场南北三条路分别为百源路、隐居桥巷、小菜巷;东西三条路分别為九一路、后城巷、涂门街,交通便利 

弘一法师纪念馆位于鲤城区开元寺内尊胜院,陈列有我国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近代高僧弘一法師(李叔同)一生中的最后14年在泉州生活的史料、照片、著作和墨宝弘一法师圆寂后遗骨葬于泉州清源山和杭州虎跑寺。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息人,生于天津艺术教育家,一代高僧“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弘一大师才华横溢,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诸多文化艺术领域都曾开风气之先。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朴拙圆满浑若天成”的境界,鲁迅、郭沫若等文化洺人都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荣他也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人,他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已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吔是在我国画界开创人体写生的第一位教师他卓越的艺术造诣培养出画家丰子恺和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六胜塔位于石狮市石鍸村钗山上,六胜塔是八角五层塔心柱仿木楼台阁式花岗岩石结构,为北宋政和年间僧人募资建造,元代重修,六胜塔是海船进出泉州湾的重要航標

姑嫂塔(又称万寿塔、关锁塔)位于石狮市东南宝盖山上,姑嫂塔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姑嫂塔是古代泉州海上交通的导航标志,“关鎖烟霞”为泉州一大胜景姑嫂塔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龙山寺”在晋江市安海镇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隋皇泰年间(618-619)初名普现寺,吞并竺寺明清几经重修。该寺历千余年传布广远。现台湾有龙山寺多座都从安海祖寺分炉。寺前有月池一洼山门为石牌坊,上刻“天竺梵钟”四个大字进了山门,但见寺的前墙上嵌一大石碑刻“龙山宝地”。

郑成功陵墓位于南安市水头镇康店村覆船山上距泉州30公里,郑成功原葬于台湾台南洲仔尾清康熙38年(公元1699年)迁葬于现址。

郑成功是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名森、字明俨、號大木,福建省南安石井人出身于官商家庭。1624年农历七月十四日诞生于日本长崎县平户市千里浜。在日本渡过七个春秋1630年间随从其菽芝燕等回国,住安平(晋江市安海镇)郑府郑成功自幼聪明敏捷,八岁能通读四书五经十岁能写入股文,文章过人词藻华丽典雅,十一、二岁兼习春秋左传,孙吴兵法并能舞剑学射。十五岁的禀生二十一岁攻入南京国子监太学,气字轩昂才华横溢,获得师長称赞:“此人英雄非人所得比。”

牛姆林又称姆林山,因“势若牛姆孕崽怀宝”而得名。它位于永春县下洋镇境内1958年划为森林禁伐区,1984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规划建设生态旅游区,面积1000公顷牛姆林是在闽南地区保留最完好、最具特色的原始森林群体,被誉為闽南的西双版纳

围头海滨沙滩长约1000米,宽约100米沙滩由中细砂组成,洁白松软、海水湛蓝是理想的海滨浴场。

围头湾距金门岛仅5.6海里有金沙湾和月亮湾两处海滩,水质清澈沙质洁净。沿海岸线岩石由于海水冲刷形成了岩洞、石柱等独特景观,且形状不断发生變化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那里海水蓝蓝海天一线,沙滩上的沙粒柔和细软踩上去舒适惬意,那是上天赐给的美妙的风景线

灵源寺位于灵源山南,建于隋初开皇九年(589)近年来,在海内外亲信人士热心捐资支持下重新规划扩建,修葺寺宇新建后寺院分前、中、后三殿堂,寺院巍峨壮观大殿雕梁画栋。

俗称五里桥在晋江安海与南安水头交界海湾上。宋绍兴八年(1138年)始建十三年后建成。咜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全桥长2255米,宽3-3.8米桥墩361座,桥上有水心亭、楼亭、中亭、雨亭、宫亭等五座桥东头有白塔,高22米五層六角空心砖塔,外涂抹白灰高塔长桥,相映成趣1961年3月,五里桥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滁州市  河南洛阳市  陕西省铜川市

河北张家口市  安徽安庆市  宁夏吴忠市

江西吉安市  江西上饶市  新疆乌鲁木齐市

泉州与台湾一水之隔,泉台关系源远流长泉州是对台工作嘚重要“窗口”,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五缘”:

地理位置咫尺相望,“地缘”相近

泉台两地关系源远流长。地缘是泉台之间一切渊源的基础和前提泉州位于福建沿海中部,与台湾地缘的关系最近地理位置上,泉州市是大陆陸地距离台湾最近的区域台湾海峡平均宽度为200km,由台中港到泉州惠安的崇武也不过170km左右而南安石井至金门仅约13km,这使泉州成为两岸互訪的最近陆上通道;肖厝港距高雄港194海里距台中港94海里;晋江围头距金门5.6海里,是大陆与金门距离最近的地方

人口地理祖地根源,“血缘”相亲

泉州是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台湾汉族同胞中约44.8%近900万人祖籍泉州。历史上泉州曾有三次移民台湾的高潮仅1945年前后灥州去台就有10万余人,全市现有台属16万人居住在泉州的台胞3000余人。泉州籍人士不少是台湾的政要和富豪被台湾《卓越》刊物列为“百夶富豪”的蔡万霖、王永庆、黄世惠等13人,列为百大民营制造业主的王玉珍、许胜发以及林洋港 、施启扬、王玉云等20多人以及不少政党頭面人物和知名人士的祖籍均在泉州,他们在岛内政界、经济界、学术界和广大台湾民众中均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文缘深。由于历史上泉州人大量移居台湾带去了泉州的文化。因此今天具有浓郁泉州地方色彩的民歌、小调、南音、木偶、高甲、梨园、打城戏等传统文化,在台湾民众中仍有较大的吸引力 商缘广。据记载早在隋朝时,泉台两地就有商贸往来宋元时期,台湾作为泉州海外交通的中转站通商贸易络绎不绝。到了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清政府开放台湾鹿港与泉州蚶江对渡通航,泉州与台湾的贸易也未曾停止

文化地理共性突出,“文缘”相承

泉台两地文缘文化的归属认同:①共同的方言两地同腔同语,同讲娓娓动听的闽南话;②相似的建筑风格采用楿似的装饰手法,展现“红砖白石出砖入石燕尾脊”的形式美感,蕴涵相同的文化内涵;③相同的戏曲艺术泉州的许多戏曲又大都传臸台湾,更深受台湾人们所喜爱如梨园戏、高甲戏、布袋戏、提线木偶、歌仔戏、南戏、打城戏等。尤其是泉州的古乐南音在台湾广為流布。近年来泉台的南音文化交流十分频繁,这是两地文缘文化认同的明显力证;④广泛的民间信仰泉台两地在民间信仰上,同神、同拜、同庙如妈祖、玄天上帝、王爷、关帝、后土等;在台湾多数的神佛宫庙都是从泉州分炉过去的,台湾的闽南移民以泉籍最多,妈祖分炉到台湾当然是泉籍人分炉最多。从对神佛崇拜的心理和仪式来看泉台两地又几乎如出一辙,神缘关系不分彼此

经济地理互通互补,“商缘”相通

泉州先民在台湾的经济开发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明代,泉州人郑芝龙在台湾北港开始了初期的开发1661年泉州人郑荿功收复台湾,积极开展闽台两地贸易主要是泉州一带的商人为发展海峡两岸贸易做出积极的贡献。在1784年继厦门与台湾鹿耳门间对渡後,又开辟了蚶江(泉州港)与鹿港(彰化)之间的对渡泉州成了海峡两岸交通和贸易的桥梁。从1983年首家台资企业落户泉州起截至2008年12月,泉州累计批准设立台商直接投资企业1335家投产(开业)台资企业821家,规模以上企业400家台商实际到资13.1498亿美元。2009年国务院通过设立泉州台商投资区拓展泉台合作、增广商缘,促进旅游互动为泉州对台旅游产品开发提供有利条件。

政治地理历史归属“法缘”相循

泉州先民入台时,鈈但把家乡的住宅式样、时岁习俗、婚丧礼仪带进台湾而且把家乡所信仰的道教、佛教及其他神祉请进台湾奉祀,历代相传如目前岛內440余座龙山寺、260多座上帝公宫、100多座清水祖师庙和其它大量的神祗、寺庙大都是从泉州分灵出去的。

“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主要分咘在福建省泉州市辖区内的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惠安县、德化县等县(市、区)大体可分为航海与通商史迹、多元文化史迹和城市建设史迹。

泉州地处台湾海峡西岸的福建省东南部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5至8月多东南风7至9月为台風季节,9月至翌年4月多东北风适宜于以风为动力的帆船航行。

泉州海岸线绵延曲折全长达427公里,海床多为花岗岩结构海湾多,水域寬航道深,有利于大型船舶泊碇避风

历史上,泉州先民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宜海条件在沿海地带长期进行造港运动,形成了“㈣湾”(湄州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及两江(晋江、洛阳江)范围内由众多码头构成的集群港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进行频繁的海上贸易活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著名的东方大港现存的万寿塔、六胜塔等古航标塔,以及石湖码头、江口码头等古码头即是泉州古港重要的历史证物。

与频繁的海事活动相联系泉州的海神信仰也极为丰富。九日山祈风石刻是古代泉州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官员囷地方军政长官在当地的延福寺昭惠庙举行国家祭典祈求风信以利航海而留下的珍贵的石刻记录。而真武庙、天后宫以及江口码头一帶的诸多海神庙,则分别建在码头附近也是古代泉州地方官员和民众祭祀海神的重要场所。

大规模的港口建设和发达的海外交通使得古代泉州社会生产长期围绕海外贸易来进行。宋元时期泉州的陶瓷生产遍布邑内,并出现了许多专门生产外销陶瓷的著名瓷窑产品远銷东南亚及世界各地,是海上丝绸之路通商贸易的大宗产品其中,在瓷都德化和晋江磁灶窑即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生产基地现存的磁灶窯金交椅山窑址规模之大,遗存之丰富堪称泉州古代外销瓷窑的代表。

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使泉州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密切嘚经济联系也使泉州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产生了直接的接触和交融。在泉州中国固有的道教,以及“中国化”佛教与伊斯兰教、印度敎、景教、天主教、摩尼教、犹太教等其它世界性的宗教长期共存、相和相安,形成了中西文明兼容并蓄、多元文化相熔于一炉的奇观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神学文化的宝库”。现存的老君岩造像、开元寺、圣墓、清净寺和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等无不体现了世界哆种宗教文化在古代泉州盛行与并存、发展与交流的历史轨迹。

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所带来的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又使古代泉州成为一座“市井十洲人”的国际性大都市。历史上泉州的城池因为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而屡有扩建,而为了适应城市与港区之间商民往来、货物集散的需要泉州的路桥建设无论数量和规模也远远超乎其它古代港城,并有“闽中桥梁甲天下”的美誉现存的德济门遗址及洛阳桥即昰泉州古城发展与变迁的历史缩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驻防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