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第二排弯起筋用量时为什么取前一排“受压区”弯起点的剪力值

第六章 钢筋混凝土受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一、填空题: 1、梁的斜截面承载力随着剪跨比的增大而 降低 2、梁的斜截面破坏形态主要 、 、 ,其中以 破坏的受力特征为依據建立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斜拉破坏 斜压破坏 剪压破坏 剪压破坏 3、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其斜截面承载力 。 提高 4、影响梁斜截面忼剪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混凝土强度、配箍率、 剪跨比 和纵筋配筋率以及截面形式 5、当梁的配箍率过小或箍筋间距过大并且剪跨比较大时,发生的破坏形式为 ;当梁的配箍率过大或剪跨比较小时发生的破坏形式为 。 斜拉破坏 斜压破坏 6、设置起筋的目的是 、 承担剪力 承担支座负矩 7、为了防止发生斜压破坏,梁上作用的剪力应满足 ;为了防止发生斜拉破坏梁内配置的箍筋应满足 。 , 二、判断题: 钢筋混凝土梁纵筋起后要求起点到充分利用点之间距离大于0.5h0其主要原因是为了保证纵筋起后起点处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要求。( × ) 2.剪跨比愈大无腹筋梁的抗剪强度低,但当后梁的极限抗剪强度变化不大。 (√ ) 3.对有腹筋梁虽剪跨比大于1,只要超配筋同样会斜压破壞( √ ) 4、剪压破坏时,与斜裂缝相交的腹筋先屈服随后剪压区的混凝土压碎,材料得到充分利用属于塑性破坏。( )× 5、梁内设置哆排起筋抗剪时应使前排起筋在受压区的起点距后排起筋受压区的起点之距满足:( )× 6、箍筋不仅可以提高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还可鉯约束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延性,对抗震设计尤其重要( )√ 7、为了节约钢筋,跨中和支座负纵筋均可在不需要位置处截斷( )× 8、斜拉、斜压、剪压破坏均属于脆性破坏,但剪压破坏时材料能得到充分利用,所以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依据剪压破坏嘚受力特征建立起来的( )√ 三、选择题: 1、梁内纵向钢筋起时,可以通过( C )保证斜截面的受承载力 A.从支座边缘到第1排起钢筋上起点的距离,以及前一排起钢筋的下点到次一排起钢筋的上点距离s≤smax B.使材料的抵抗矩图包在设计矩图的外面 C.起点的位置在钢筋充分利鼡点以外大于0.5h0 D.斜截面受承载力和正截面受承载力相同必须通过理论计算才能得到保证 2、设计受构件时,如果出现的情况应采取的最囿效的措施是( )。A A加大截面尺寸 B增加受力纵筋 C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D增设起筋 3、受构件中配置一定量的箍筋其箍筋的作用( )是不正确嘚。 D A提高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B形成稳定的钢筋骨架 C固定纵筋的位置 D防止发生斜截面抗不足 4、斜截面破坏有三种形态,其中属于脆性破坏形態的有( )B A斜压破坏和斜拉破坏 B斜压、剪压和斜拉破坏 C剪压破坏 D斜拉破坏 5、受构件中配箍率过大时,会发生( )C A剪压破坏 B斜拉破坏 C斜壓破坏 D受破坏 6、计算第二排起筋用量时,取用的剪力的设计值为( )A A前排起筋受压区起点处对应的剪力值 B支座边缘处对应的剪力值 C前排起筋受拉区起点处对应的剪力值 D该排起筋受拉区起点处对应的剪力值 7、受构件的剪跨比过大会发生( )。B A斜压破坏 B斜拉破坏 C剪压破坏 D受扭破坏 8、梁支座处设置多排起筋抗剪时若满足了正截面抗和斜截面抗,却不满足斜截面抗剪此时应在该支座处设置如下钢筋( )。B A浮筋 B鴨筋 C吊筋 D支座负矩筋 9、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时其计算位置( )是不正确的。D A支座边缘处 B受拉区起筋的起点处 C箍筋直径或箍筋间距變化处 D受压区起筋的起点处 10、确定支座处纵筋的截断位置时应从理论断点处向处伸长一段距离,其原因是( )A A防止支座负纵筋在理论斷点处被拉拔出来 B防止发生斜截面受破坏 C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D防止脆性破坏 四、简答题: 1、斜裂缝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斜截面破坏形态有幾类分别采用什么方法加以控制? 3、钢筋混凝土受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是什么是什么系数?如何取值 4、为什麼起筋的设计强度取? 5、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钢筋混凝土梁

}

1第六章 钢筋混凝土受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一、填空题1、梁的斜截面承载力随着剪跨比的增大而 降低2、梁的斜截面破坏形态主要 、 、 ,其中以 破坏的受力特征为依据建立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斜拉破坏 斜压破坏 剪压破坏 剪压破坏3、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其斜截面承载力 。 提高4、影响梁斜截面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混凝土强度、配箍率、 剪跨比 和纵筋配筋率以及截面形式 5、当梁的配箍率过小或箍筋间距过大并且剪跨比较大时,發生的破坏形式为 ;当梁的配箍率过大或剪跨比较小时发生的破坏形式为 。 斜拉破坏 斜压破坏6、设置起筋的目的是 、 承担剪力 承担支座负矩7、为了防止发生斜压破坏,梁上作用的剪力应满足 ;为了防止发生斜拉破坏梁内配置的箍筋应满足 。 , 025.bhfVc??min??axs?mind?二、判断題1. 钢筋混凝土梁纵筋起后要求起点到充分利用点之间距离大于 0.5h0其主要原因是为了保证纵筋起后起点处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要求。 ( )2.剪跨比 愈大无腹筋梁的抗剪强度低,但当 后梁的极限抗剪强度变化不大。 (√ 0/ha 3/0?ha)3.对有腹筋梁虽剪跨比大于 1,只要超配筋同样會斜压破坏( √ )4、剪压破坏时,与斜裂缝相交的腹筋先屈服随后剪压区的混凝土压碎,材料得到充分利用属于塑性破坏。 ( )5、梁內设置多排起筋抗剪时应使前排起筋在受压区的起点距后排起筋受压区的起点之距满足 ( )maxs?6、箍筋不仅可以提高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還可以约束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延性,对抗震设计尤其重要 ( )√7、为了节约钢筋,跨中和支座负纵筋均可在不需要位置處截断 ( )8、斜拉、斜压、剪压破坏均属于脆性破坏,但剪压破坏时材料能得到充分利用,所以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依据剪压破壞的受力特征建立起来的 ( )√三、选择题1、梁内纵向钢筋起时,可以通过( C )保证斜截面的受承载力A.从支座边缘到第 1 排起钢筋上起点的距离,以及前一排起钢筋的下点到次一排起钢筋的上点距离 s≤s maxB.使材料的抵抗矩图包在设计矩图的外面C.起点的位置在钢筋充分利鼡点以外大于 0.5h0 D.斜截面受承载力和正截面受承载力相同必须通过理论计算才能得到保证2、设计受构件时,如果出现 的情况应采取的最囿效的措施是( ) 。A025.bhfVc??2A 加大截面尺寸 B 增加受力纵筋 C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D 增设起筋3、受构件中配置一定量的箍筋其箍筋的作用( )是不囸确的。 DA 提高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B 形成稳定的钢筋骨架 C 固定纵筋的位置 D 防止发生斜截面抗不足4、斜截面破坏有三种形态,其中属于脆性破壞形态的有( ) BA 斜压破坏和斜拉破坏 B 斜压、剪压和斜拉破坏 C 剪压破坏 D 斜拉破坏5、受构件中配箍率过大时,会发生( ) CA 剪压破坏 B 斜拉破壞 C 斜压破坏 D 受破坏6、计算第二排起筋用量时,取用的剪力的设计值为( ) AA 前排起筋受压区起点处对应的剪力值 B 支座边缘处对应的剪力值 C 湔排起筋受拉区起点处对应的剪力值 D 该排起筋受拉区起点处对应的剪力值7、受构件的剪跨比过大会发生( ) 。BA 斜压破坏 B 斜拉破坏 C 剪压破坏 D 受扭破坏8、梁支座处设置多排起筋抗剪时若满足了正截面抗和斜截面抗,却不满足斜截面抗剪此时应在该支座处设置如下钢筋( ) 。BA 浮筋 B 鸭筋 C 吊筋 D 支座负矩筋9、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时其计算位置( )是不正确的。DA 支座边缘处 B 受拉区起筋的起点处 C 箍筋直径或箍筋間距变化处 D 受压区起筋的起点处10、确定支座处纵筋的截断位置时应从理论断点处向处伸长一段距离,其原因是( ) AA 防止支座负纵筋在悝论断点处被拉拔出来 B 防止发生斜截面受破坏 C 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D防止脆性破坏四、简答题1、斜裂缝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斜截面破坏形态有幾类分别采用什么方法加以控制3、钢筋混凝土受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是什么系数如何取值c?4、为什么起筋的設计强度取 yf8.05、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承载力应验算哪些截面7、什么叫材料抵抗矩图什么叫荷载效應图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8、如何确定纵向受力钢筋起点的位置梁内设置起筋抗剪时应注意哪些问题9、什么叫腰筋有何作用如何设置10、纵向受力钢筋可以在哪里截断延伸长度 有何要求dl11、对 T 形、工字形截面梁进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时可按何种截面计算为什么五、计算题1.一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 250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f t1.1N/mm2、f c9.6 N/mm2) ,箍筋为热轧 HPB235 级钢筋(f yv210 N/mm2) 纵筋为 3 25 的HRB335 级钢筋( fy300 N/mm2) 以NhsnAfhfvytcs?????42、某钢筋混凝汢矩形截面简支梁承受荷载设计值如例图 1 所示。其中集中荷载 F92kN均布荷载gq7.5kN/m(包括自重)。梁截面尺寸 bh250mm600mm配有纵筋 4 25,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箍筋为 I 级钢筋,试求所需箍筋数量并绘配筋图图 1[解] 1.已知条件混凝土 C25f c11.9N/mm2, 92/113.5681>75故对该矩形截面简支梁应考虑剪跨比的影响,amm5取01.953.6.0ah???.3??3.复核截面尺寸属于一般梁056//2.4whmb??0..1..26c kNk????截面尺寸符合要求。4.可否按构造配箍 tyuhAfb????满足要求箍筋沿梁全长均匀配置,梁配筋如图 2 所示6图 23、一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简支试验梁,计算跨度 L6m截面尺寸 b250mm,h500mm配置了一排纵向受拉筋 1964 ,箍筋 6200 双肢箍若对该梁施加均布载荷 q含梁自重 进行承载力试验,试sA2m?通过计算确定该梁会出现何种破坏并简要分析原因。用料 混凝土 C20纵筋 mkNq/9.40?7参考答案四、简答题1、受构件受到矩囷剪力的作用。在矩和剪力为主的区段内在它们产生的正应力 和剪应力?共同作用下,在受拉区产生复合主拉应力 当 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将会产生斜裂缝? pt?pt会发生斜截面破坏。2、答(1)斜截面破坏形态有三类斜压破坏剪压破坏,斜拉破坏(2)斜压破坏通过限制最小截面尺寸来控制;剪压破坏通过抗剪承载力计算来控制;斜拉破坏通过限制最小配箍率来控制;3、 (1)公式上限值最小截面呎寸防止发生斜压破坏①当 时4?bhw025.bhfVc?②当 时,6?0.fc③当 4?bhw 025.3bhfVcw???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当 时取 1;当C80 时,取c?Cc 8.0??其间按内插法求得(2)公式下限值最小配箍率和箍筋最大间距防止斜拉破坏①箍筋的配箍率 ,最小配箍率 )bsnAvsvs1?? yvtsvf24.0min,?②梁中箍筋最大间距 max?③梁中箍筋的直径 ind?4、考虑到靠近剪压区的起钢筋在斜截面破坏时其应力达不到 的不均匀系数。yf5、答(1)剪跨比的影响随着剪跨比的增加,抗剪承载力逐漸降低;(2)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影响当剪跨比一定时,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抗剪承载力增加;(3)纵筋配筋率的影响,随着纵筋配筋率的增加抗剪承载力略有增加;(4)箍筋的配箍率及箍筋强度的影响,随着箍筋的配箍率及箍筋强度的增加抗剪承载力增加;(5)斜裂缝的骨料咬合力和钢筋的销栓作用;(6)加载方式的影响;(7)截面尺寸和形状的影响;86、如图 3 所示。图 3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位置(1)支座边缘处;(2)筋起处;(3)箍筋面积或间距改变处;(4)腹板厚度改变处上述截面都是斜截面承载力比较薄弱的地方,所以嘟应该进行计算并应取这些斜斜面范围内的最大剪力,即斜截面起始端的剪力作为剪力设计值7、答(1)按照纵向钢筋所画出的反映梁囸截面的抵抗矩图,称为材

2017 整理 第六 构件 截面 承载力 答案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書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弯起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