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歼16战机能打败越南战机苏35战机吗?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施洋】

本周五随着第三批苏-35战机飞抵中国,不知不觉中国向俄罗斯采购的苏-35已经交付过半苏-35战机来华也已经快一周年了。国内的军迷们对于苏-35引进的态度也从开始的坚决不承认,逐渐变为默认和接受

目前抵达中国的苏-35战机共计13架,分别于2016年12月、2017年6月和2017年12月交付4架、4架、5架裝备空军南部战区某歼击机旅。

由于中国订购的苏-35战机数量只有一个团在数量上与空军“团改旅”之后4个歼击机大队的标准编制数量还存在差距。不管是补充采购新的苏-35还是换装其他机型该旅都将在苏-35的数量上“缺位”一段时间。

一架伏尔加第聂伯公司伊尔-76带领着最新┅批5架苏-35战机回国交付中国空军 图片来源:@Morpheus-DU

正好也在本周,中国空军使用低可视度机徽的歼-16战机也首次亮相标志着歼-16这款国产四代半戰机也已经开始向真正实战化的训练做好了准备。虽然中俄空军在四代机的装备年代上相差了至少10年但在四代半战机的装备数量上,却昰差不太多

配备低可视度机徽的歼-16 图片来源:鼎盛军事

俄罗斯空军目前正在批量列装的两款战斗机中,苏-30SM是基于对印出口的苏-30MKI战机完全國产化后的产品虽然也使用了无源相控阵雷达,但其性能水平与当代的机载相控阵雷达差距较大整体技术水平停留在2005年前后,依旧是┅种世纪之交水平的四代战斗机

苏-35则是真正的四代半战机,俄罗斯空军从2011年开始正式接收量产型苏-35S至今累计已经接收了64架,未来如果順利的话还将以每年大约16架的速度交付俄军。

除此之外俄军只有米格-35在进一步升级后才能成为真正四代半战机。

中国空军的四代半战機的情况就比较复杂目前已经停产的歼-10B、正在持续生产的歼-10C、歼-16、仍处于研制试飞阶段的歼-11D、目前还没见到样机的歼-10D以及外购引进的苏-35,都属于四代半战机的范畴中累计装备部队的总数已经达到100架以上,并且还会以每年30-40架甚至更快的速度继续装备空军

如果考虑到中俄兩国在五代战机上的差距,歼-20在今年已经批量装备部队并将从明年开始批量交付空军的作战歼击机旅;而苏-57仍未完成国家测试,只是在俄军的计划里将于明年开始列装(近年来俄军装备交付跳票的事件早已经多得让人见怪不怪了)那么中俄两国战术航空兵力量在新一代裝备上的差距,显然还会越拉越大在美国空军依然会稳居世界第一空军力量的时候,世界第二战术空军的竞争即将在未来的几年里脱離军迷和各种“军事专家”的分析和统计而变得逐渐明朗。

尽管如此这些苏-35战机上仍然有着当前中国航空工业暂时需要虚心学习的东西,那就是以苏-35的矢量喷口为代表的飞-火-推一体设计相比之下,中国的几款四代半战机和五代机在设计上也已经采用了相同的思路但在將矢量推力系统融入进飞机这件事情上,中国的航空工业虽然已经做了不少准备工作但依然与美俄有不小的差距。

说起矢量喷口的研制中国虽然至今没有一款实用化的矢量推力发动机,但发动机配套的矢量喷口的研制工作早已开始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涡扇-10发动机和涡扇-15发动机都有配套研制的矢量喷口,而相关的测试工作甚至早在2000年前后就已经开展了(时任军委主席江泽民就曾经视察过当时研制的矢量噴口)但由于中国航空发动机与美国发动机相比一直有推力差距,为了将宝贵的推力全部用到提升战机性能上会损失相当推力的矢量噴口一直都没有得到应用,以至于不少军迷必须发挥想象力甚至创造力用“微矢量”这样的原创概念寻求安慰。

型号研制的缺乏又导致叻中国的矢量喷口本身缺少试验和使用的机会和场合连带影响了矢量控制系统与整体飞控的整合。就像印度空军装备的苏-30MKI战机使用的矢量喷口需要飞行员单独控制一根操纵杆进行调节因此往往会出现格斗中使用矢量推力反倒贻误战机的情况,中国如果没有经过充分整合僦强行在战机上运用矢量推力系统类似的情况也难以避免。

从这个角度来看苏-35S所具备的整合了矢量推力系统的完整的飞-火-推一体设计,尤其是其专门的飞控系统对于中国空军而言更加重要它是中国第一次接触到的成品化的飞控和矢量系统,且整体水平不低既可以培養中国空军使用这一系统的心得和经验,也能从其使用和结构中反推出飞控和矢量喷口设计上的注意事项这对于中国航空工业而言,确實是能够大大节约时间和资金的好办法

当下,俄罗斯苏-57战机“2.0”版本计划采用的“产品30”发动机已经亮相而从其明显的锯齿形尾喷口仩,能够看出俄罗斯在矢量喷口技术上已经驾轻就熟相信通过对苏-35SK相关技术的分析和中国在矢量喷口研制上的积累,一定能够在国产涡扇-15发动机上实现突破将国产的推力矢量系统装上国产的新一代战机上。

10月19日莫斯科市长参观礼炮公司图中疑为“产品30”的尾喷

}

众所周知中国空军成立之初,所拥有的战机数量非常之少主要还是靠引进的苏制战机来填补空缺。

但数量仍然有限况且空军战机又发展为多种形式,例如对地作战嘚时而中国空军自成立以来,主要是轰-6系列的战略轰炸机和歼轰7战术轰炸机来实现

受制于此,中国空军又相继的研发出歼10、歼-11等先进彡代和三代半战斗机但是这几款战机作战方向主要还是制空,对地打击能力非常有限

因而中国只得采购俄罗斯的苏-30MKK和苏-35这种既能空战叒能对地攻击的多用途重型战斗机,用于弥补中国空军这一短板

不过总是采购别人的战机,也不是长久之计况且这样还有诸多的限制洇素在里面,比如要挂载中国自己研制的对空对地导弹和炸弹在俄制战机上面就会出现无法兼容的情况,这就将使得战机的战斗力大大限制无法施展手脚。

}

2018年11月26日,据俄罗斯媒体报道Φ国于2015年签署订购的24架苏35已全部交付,并包括备用发动机等其他设备总金额约为25亿美金。这对中国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一份大礼!毕竟苏-35號称是五代机一下最强战机!并被誉为超级侧卫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配备有了,五代机最重要标志性的矢量发动机!让军迷们很是疑惑Φ国已经有了很多先进战机,例如第五代战斗机歼20以及歼10C、歼16等等,为什么还要进口苏35呢

于引进这款战斗机值不值,仍在不断发酵無论是国内外媒体还是网友都在热烈讨论,其中最普遍的说法是试图通过其仿制其矢量发动机来提升自家发动机水平,过随着与苏35同根哃源的歼11D和歼16等战斗机先后亮相又有人说是为了吸收吸收消化升级沈霍伊系列战机。那我们先来看看苏35到底有何本事让中国如此大动干戈呢首先苏35战斗机性能绝对能在目前四代机中鹤立鸡群,而且而且它的价格也并不高几乎买到就是赚到。

此前在各种国际航展上苏35戰机都展示过自己的强大机动性,在这款战机装备的三元矢量推进系统的支持下苏35战机不但可以做出战斗机所能做出的任何机动,就连各种堪称匪夷所思的过失速机动也都能做出这也是俄制战斗机一款的做法,相较于美制战斗机在机动领域就显得没那么炫酷了更推崇嘚是整个空战体系,而不是一味提高单机机动性能毕竟随着五代机时代的到来,如今空战能够拼刺刀的机会已经很少了

这也是为什么會有不少人认为,在导弹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空空导弹射程越来越远,速度也越来越快一旦被锁定就等于判了死刑,为此飞机的机动性没有任何用处发展矢量推力并没有意义。虽然导弹的机动性远强于战斗机但是超机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只是对掱从飞机变成了空空导弹还有就是从主动技能变成了被动技能保命技能!

而实际上,推力矢量技术超机动能力的概念本来就是在发展 F-22 隱形战斗机的时候提出的,对于五代机洛克希德和波音等开发商提出了 4S 理念,即 F-22 战斗机要同时具备先进隐身性能、超音速巡航能力、超機动能力、超级信息优势 4 项指标其实美军F22的矢量喷管虽然结构比较简单,但已经是相当高的技术了不过只能有俯仰一个方向,而苏35装備的全向矢量可以朝向任意方向转动全向矢量更是相当的高精尖,就连美军也不敢将它装备在战机上使用只敢装在试验机上测试,但這一点可以说就算是美国F22也要自叹不如

如今中国航空领域发展并不弱于俄罗斯,尤其是航电等新技术还优于老大哥不过航发这块硬骨頭不得不承认还需要向老大哥学习。那么苏-35所使用的是AL-41F-S轴对称矢量发动机究竟有何过人之处首先,目前全球批量生产且服役的矢量发动機只有2款一个是F-22所用的F119-PW-100二元矢量发动机,一个是就是117S三元轴对称矢量发动机可以实现俯仰偏转幅度15°、航向偏转角8,同时也是全球第一款已经服役的三元矢量发动机。总而言之,买回来24架不管是为了过渡和是为了发动机都能起到不小的帮助!从性价比上看花钱买技术是楿当赚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越南战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