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体锻件什么是表面残余应力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原标题:详细解读残余应力的产苼与消除残余应力

残余应力是指在没有对物体施加外力时物体内部存在的保持自相平衡的应力系统。它是固有应力或内应力的一种

各種机械加工工艺如铸造、切削、焊接、热处理、装配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残余应力。下面用力学模型分析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

一、机械加工引起的残余应力

这是金属构件在加工中最易产生的残余应力。当施加外力时物体的一部分出现塑性变形,卸载后塑性变形部分,限制了与其相邻部分变形的恢复因而出现了残余应力。如图所示当一均匀梁受纯弯曲且上下表面进入塑性时,沿横截面各层上的应变汾布如aa`线所示其中mn部分产生了塑性变形,而no部分仍处于弹性状态当外力去除时梁的变形得到恢复,各点的应变也得到释放但梁的上表面m点深至n点这一层内已产生塑性变形,设上表面m点的塑性应变为εt则当截面mm`各点的应变恢复到折线bnon`b`时,整个截面内将不存在应力但實际上梁截面内应变分布是以中性层为坐标原点的线性分布,所以当上表面的应变值从εa降至εt时截面内各点仍有不平衡的弹性应变如△bon

所示。因此梁的变形将继续恢复并使表面往下某一深度内产生压缩应变如△bpc所示。这时梁内出现了如图1.1b所示的应力分布直到所有的應力在梁轴向总和为零且对o点的力矩为0时,截面处于平衡状态而不再发生变形这时沿截面各点出现了正负相间的自相平衡的应力系统,這就是残余应力

上述分析可见,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出现局部的塑性变形当外力去除时,这些局部的塑性变形限制了整个截面变形的恢複因此产生了残余应力。这种由局部塑性变形引起的残余应力在很多加工工艺中均会出现,如锻压、切削、冷拔、冷弯等等这种残餘应力往往是很大的。

二、温度不均匀引起的残余应力

这种残余应力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第一是由于温度不均匀造成局部热塑性變形;第二是由于相变引起的体积膨胀不均匀造成局部塑性变形

1、于热塑性变形不均而产生的残余应力;

金属材料在高温下其性能将发苼很大的变化,如屈服极限、弹性模量等都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如果构件上温度场的温度阶梯较大,则屈服极限和弹性模量的分布也是鈈均匀的因此在高温下出现的热塑性也是不均匀的。如图1.2所示是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屈服极限的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材料在0—500℃阶段的屈服极限基本不变,等于常温时的屈服极限σs 当温度在500—600℃阶段时,材料的屈服极限成线形下降至接近于零当温度超过600℃鉯后,可以认为屈服极限为零

2、因组织改变而产生的残余应力

从图1.2中可见,如果温度大于600℃其应力变化与低温时是相似的。但由于这時材料的屈服极限接近于零因此很容易出现热塑性变形。变形恢复时受的阻力也比前者大所以残余应力也较大,但产生残余应力的条件是不变的高温中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由相变引起的相变应力。金属的组织发生相变时会出现体积的突然膨胀。如果这种膨胀是均匀的则如同构件均匀热膨胀一样,没有约束的情况下不产生应力但是由于构件的组织成分不均匀,温度分布不均匀等等原因造成构件各蔀分相变时间不同,体积膨胀不均匀因此使各部分间出现互相约束而产生了残余应力。

三、构件尺寸公差引起的残余应力

在焊接、铆接、螺钉连接时往往有公差配合问题如船体分段对接时必须将对接钢板拉到一起,这些由外力拉到一起而组合的结构当外力去除后,整個系统就出现了残余应力这种应力一般来说属于结构应力,大多数情况下处于弹性状态

总之,残余应力的产生是由于构件某一部分的變形恢复受到约束而造成的局部不均匀的塑性变形的出现,是产生残余应力的普遍原因一个构件上残余应力的分布状态是由各种原因產生的残余应力的综合值来决定的,因此它的分布规律是随机的给测量和研究带来较大的困难。

金属构件(铸件、焊接件、锻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残余应力高者在屈服极限附近。构件中的残余应力大多数表现出很大的危害作用;如使构件的强度降低、降低工件疲勞极限、造成应力腐蚀和脆性断裂由于残余应力的松弛,使构件产生变形影响了构件的尺寸精度。因此降低和消除构件的残余应力僦显得十分必要。

1、对金属材料屈服极限的影响

图1.3为金属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示意图

如果材料具有拉伸残余应力,如图中σt,则相当于提高了应力-应变曲线的坐标原点而改为σo-εo坐标。即相当于降低了材料的拉伸屈服极限即: σts =σs-σt 而相应提高了压缩屈服极限。 即: σ ″ ts=-(σs+σt) 如果材料具有压缩残余应力的情况就如同图1.3中坐标σ‵o - ε‵o 所描述的那样:使拉伸屈服极限提高而压缩屈服极限降低。

我们必须在考虑构件强度性能要求的基础上来评定这些影响的好坏一般来说,设计者不希望构件内具有拉伸残余应力但假若构件内具有压縮残余应力,则可提高构件的疲劳寿命这正象预压力钢筋混凝土梁可以提高构件的使用强度一样。因此对残余应力所造成的屈服极限嘚变化,要根据设计者的要求使用极限强度来加以衡量

2、残余应力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人们很早就知道,当受到交变应力的构件存在压缩殘余应力时该构件的疲劳强度会有所提高,而存在拉伸残余应力时其疲劳强度会有所下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通过表面硬化处理產生压缩残余应力从而有效地提高疲劳强度。但是很多情况下构件表面存在的是拉伸残余应力,人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来改变这种应仂分布以提高疲劳寿命这就是调整残余应力问题,这与考虑残余应力对变形的影响是不相同的后者考虑的是如何降低和消除残余应力鉯保证构件变形的稳定性。

实际上残余应力对疲劳的影响因条件和环境的不同而改变。它与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和量值、材料的弹性性能、外来作用的状态等因素有关当我们研究残余应力对疲劳的影响时既要考虑宏观残余应力的影响也要考虑微观残余应力的影响。可以认為宏观残余应力在初期暂时与作用的交变应力叠加,改变应力水平较大地影响着疲劳寿命。而由微观组织不均匀性所造成的残余应力在应力交变过程中,会使微观区域内的塑性变形积累这些影响比起对静强度的影响来说,在实际上更为重要

图1.4所示的是对厚度3mm的薄板进行喷丸强化和形变强化使之表面出现压缩残余应力,并通过对不同量值的残余应力试件进行脉动弯曲疲劳极限的测定得出的残余应力與疲劳极限间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外表面最高的残余应力与疲劳极限间的关系极为明显

用热处理方法使表面产生压缩残余应力也昰对疲劳强度影响的实例,图1.5是把圆棒在600℃时急冷使表面产生压缩残余应力。

电镀处理的残余应力由于工艺电流、电镀液种类、温度等嘚不同使其分布和量值的差异很大,因此电镀残余应力对疲劳强度的影响变化也很大多数金属在电镀后表面产生拉伸残余应力,因此將大大降低疲劳强度

残余应力对疲劳强度的影响是复杂的。由于在交变应力作用下残余应力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研究残余应力与疲劳强度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困难的。但其影响规律通过实验还是可以找到的。

3、残余应力对构件变形的影响

残余应力是一个不稳定的应仂状态当构件受到外力作用时,作用应力与残余应力的相互作用使某些局部呈现塑性变形,截面内应力重新分配当外力作用去除时整个构件将要发生变形。所以残余应力明显地影响着加工后的构件精度这也是机械加工和工程部门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实践已证明具囿表面拉伸残余应力的构件其变形稳定性远远不如具有表面压缩残余应力的构件变形稳定性好。残余应力对构件变形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构件抗静、动载荷的变形能力,另一方面是荷载卸除后变形的恢复能力残余应力在这两个方面对构件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人们┅直在研究消除这些影响的有效办法

4、残余应力对金属脆性破坏的影响

脆性破坏是构件在几乎不存在塑性变形的情况下突然开裂。它在溫度突然下降或变形速度突然增大的情况下最容易发生。这时塑性变形处于抑制状态如再突然受到较大的作用应力等原因,就易于发苼脆性断裂破坏

残余应力是作为初始应力存在于构件内,特别是拉伸残余应力与作用拉应力叠加而加速了脆性破坏

下面我们做个实验:把长度91cm、宽76cm、厚为2cm的软钢板对焊起来。在焊缝处沿接合方向的残余应力是接近于焊接金属屈服极限的拉应力将焊好的试件一部分做退吙将焊好的试件一部分做退火处理以消除残余应力,再与未经处理的试件一起放在-13℃下冷却结果发现经处理的试件未出现裂纹,而没经退火处理的试件即使无外力作用下也出现了脆性裂纹分析其原因是在温度的快速下降时,材料塑性下降所引起的脆性破坏残余应力的脆性破坏在焊接件中最易发生。某重型汽车厂生产的车架由于焊接裂纹而大批报废某造船厂铸造的十几吨重的大型链轮箱,因开箱温度過高而室温较低箱体交角处从上至下出现断裂裂纹,裂纹速度发展较快这些都说明在无外力作用下产生脆性破坏完全是残余应力引起嘚。

5、残余应力对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

金属与周围介质的接触而产生化学作用所引起的破坏称做腐蚀如果在发生腐蚀的同时还有应力的莋用,则会加速腐蚀破坏这就是应力腐蚀开裂。它的特点是:一是拉应力与腐蚀共存二是由于材料成分和组织不同、介质不同等,对應力腐蚀的敏感性也不同有时在不发生腐蚀的介质中,有些金属在应力作用下也发生应力腐蚀现象三是在应力腐蚀开裂过程中,首先絀现点蚀再逐步扩展成裂纹,裂纹的扩展主要是沿着最大主应力垂直的方向进行在微观上是沿着材料晶界或穿过晶粒进行。

试验证明拉应力和腐蚀共存是应力腐蚀的必要条件。拉应力使腐蚀破坏加速这是应力对腐蚀的作用。而残余应力的存在则必有拉伸应力因此對于承受腐蚀的金属构件来说,残余应力也起到了应力腐蚀的作用对于压缩残余应力则恰恰相反,可以防止和减低应力腐蚀开裂现象防止应力腐蚀开裂的现场措施有表面压延、喷丸和氮化处理等,其原理都是使构件表面产生压缩残余应力

残余应力在几种典型工况下的產生

1、 铸造应力的产生:

由于铸件各部分的薄厚不一样(如机床床身导轨部分很厚,侧壁.筋板部分较薄)铸后,薄壁部分冷却速度快收縮大而厚壁部分,冷却速度慢收缩小。薄壁部分的收缩受到厚壁部分的阻碍所以薄壁部分受拉力,厚壁部分受压力因纵向收缩差夶,因而产生的拉压应力也大这时铸件的温度高,薄厚壁都处于塑性状态其压应力使厚壁部分变粗,拉应力使薄壁部分变薄拉压应仂随塑性变形而消失。

铸件逐渐冷却当薄壁部分进入弹性状态而厚壁部分仍处于塑性时,压应力使厚壁部分产生塑性变形继续变粗,洏薄壁部分只是弹性拉长这时拉压应力随厚壁部分变粗而消失。铸件仍继续冷却当薄厚壁部分进入弹性区时,由于厚壁部分温度高收缩量大。但薄壁部分阻止厚壁部分收缩故薄壁受压应力,厚壁受拉应力应力方向发生了变化。这种作用一直持续到室温结果在常溫下厚壁部分受拉应力,薄壁部分受压应力

这个应力是由于各部分薄厚不同。冷却速度不同塑性变形不均匀而产生的,叫热应力

在導轨或侧壁的同一个截面内,表层与内心部由于冷却快慢不同,也产生相互平衡的拉压应力用类似与上述方法分析,可知在室温下表層受压应力心部受拉应力,并且截面越大应力越大,此应力也叫热应力

常用的铸铁含碳量在2.8-3.5%,属于亚共晶铸铁由结晶过程可知:厚壁部分在1153℃共晶结晶时,析出共晶石墨产生体积膨胀 ,薄壁部分阻碍其膨胀厚壁部分受压应力,薄壁部分受拉应力厚壁部分因温喥高,降温速度快收缩快,所以厚壁逐渐变为受拉应力而薄壁与其相反。在共析(738℃)前的收缩中薄厚壁均处于朔形状态,应力虽嘫不段产生但又不断被塑性变性所松弛,应力并不大当降到738℃时,铸铁发生共析转变由面心立方结构变为体心立方结构(既γ—Fe变為a —Fe),同时有共析石墨析出使厚壁部分伸入产生压应力。上述的两种应力是在1153℃ 和738 ℃两次相变而产生的,叫相变应力相变应力与冷却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方向相反,相变应力被热应力抵消在共析转变以后,不在产生相变应力因此铸件由于薄厚冷却速度不同所形荿的热应力起主要作用。

(3)收缩应力(亦叫机械阻碍应力):

铸件在固态收缩时因受到铸型、型芯、浇冒口等的阻碍作用而产生的应仂叫收缩应力。由于各部分由塑性到弹性状态转变有先有后型芯等对收缩的阻力将在铸件内造成不均匀的的塑性变形,产生残余应力收缩应力一般不大,多在打箱后消失

焊接中.焊缝处温度迅速升高,体积膨胀热影响区温度低,阻碍焊缝膨胀结果焊缝处产生压应力,热影响区产生拉应力但此时焊缝处于塑性状态,焊缝被压应力墩粗松弛了此应力。

焊后冷却时热影响区冷却速度快,很快进入弹性状态焊缝处温度高,处于塑性状态这时焊缝收缩,较热影响区收缩慢焊缝阻碍热影响区收缩,焊缝仍受压应力影响区受拉应力。但焊缝处于塑性状态焊缝的塑性墩粗,松弛了此应力

热影响区温度不断降低,冷却速度也变慢当焊缝的冷却速度高于热影响区时,焊缝收缩较快焊缝的收缩受到热影响区阻碍,应力方向发生了转变焊缝受拉应力,热影响区受压应力当焊缝和热影响区都进入弹性状态时,因焊缝温度高冷却速度快,收缩量大热影响区温度低,冷却速度低收缩量小,焊缝收缩受到热影响区阻碍结果焊缝受拉应力,热影响区受压应力此时没有塑性变形,这一对压应力随着温度的降低,焊缝收缩受阻碍越来越大拉应力也越来越大,直至室温拉应力可近似于屈服极限。

3、淬火产生的残余应力

淬火工艺使构件产生残余应力的主要原因是淬火件外表和心部的温差而造成的熱应力,其次是由于相变而产生的组织应力构件最终的残余应力将是这两种应力的综合值。

残余应力的分类有许多种如:

A、按应力产苼的原因,有热应力.相变应力.收缩应力详细内容如上所述。

B、按应力方向分有拉应力(力的方向向背的应力)压应力(力的方向相同嘚应力)。

C、按影响区域的大小分有:

第一类应力亦叫宏观应力。它是存在与整个体积或较大尺寸范围内并保持平衡的应力如沿机床床身导轨纵向分布的拉应力和沿侧臂分布的压应力等。

第二类应力亦叫微观应力。它是存在与一个晶粒或几个晶粒内并保持平衡的应仂。例如:晶粒1、2、3、4、5同处拉应力的应力场中应力大小为σ。从金属物理学可知:各个晶粒所受的切应力与取向因子成正比。假设晶粒1嘚取向因子最大则晶粒1切应力最大。若此切应力略大于临界内应力则晶粒1产生塑性变性。其余各晶粒处于弹性状态

当应力σ除掉后,晶粒2、3、4、5均为回复到原状态,但晶粒1产生塑性伸长不能恢复到原状态,阻碍2、3、4、5晶粒回复结果晶粒1受压应力。其余各晶粒受拉應力这种在几个晶粒间存在并保持平衡的应力,称为第二类残余应力

第三类应力,亦叫超微观应力它是存在与几个原子或几千个原孓内并保持平衡的应力。例如间隙原子与溶剂原子间存在的应力。

D、按应力在工件中存在和作用的时间长短可分为:

临时应力:所产生應力的条件消失后应力也随之消失。

残余应力:亦叫残留应力或内应力产生应力的条件消失后,应力依然存在于工件不同部位的应力叫残余应力如热应力.相变内应力.收缩应力等,都是残余应力

综上所述,铸造.锻造.焊接等都必然产生残余应力焊件沿焊缝纵向分布着菦似于屈服点的拉应力。而铸铁件由于石墨尖端的松弛残余应力不高,铸造应力范围列与表一

利用钢锤锤击工件残余应力聚集的部位,使工件接受锤击的金属表面受到锤击的压应力发生局部的塑性变形,从而减小残余应力的峰值改善和均衡工件原有残余应力的分布,避免工件的脆性破坏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与焊接件,且在焊接加工场合应用广泛对冲压件使用不多。

利用专有设备使工件在专用设备嘚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发生共振使工件内部的微观组织晶粒发生滑移和晶内孪生,从而削减残余应力的峰值改善和均衡工件原有的残余應力的分布。

这种方法在一小时内可以消除约50%的残余应力或削减约50%残余应力的峰值是使用最普遍的方法之一,处理效率高节约成本,泹最大缺点是不能完全消除工件内聚集的残余应力

华云机电振动时效设备可以有效降低铸造应力峰值均化应力防止后期变形

是传统的消除残余应力的方法,又称为人工时效它借助热处理设施,将工件由室温缓慢、均匀加热至600℃左右并在此温度保温4-8h,而后温度缓慢冷却箌120℃以下再出炉冷却至室温。

这种方法消除残余应力的效果很好消除速度快、充分,是至今最实用的方法之一

是将工件放置于室外,任其“风餐宿露”在静置过程中释放和消除残余应力。 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产品但是,对于高价值和高精度设备嘚关键部件则采用人工时效+自然时效的方法较为普遍。

焊接中.焊缝处温度迅速升高体积膨胀。热影响区温度低阻碍焊缝膨胀,结果焊缝处产生压应力热影响区产生拉应力。但此时焊缝处于塑性状态焊缝被压应力墩粗,松弛了此应力

焊后冷却时,热影响区冷却速喥快很快进入弹性状态,焊缝处温度高处于塑性状态。这时焊缝收缩较热影响区收缩慢,焊缝阻碍热影响区收缩焊缝仍受压应力,影响区受拉应力但焊缝处于塑性状态,焊缝的塑性墩粗松弛了此应力。

华云机电豪克能焊接应力消除设备有效消除焊接残余应力80%以仩延长焊接结构寿命防止焊接变形

6、机械加工应力消除的方法

在切削加工后采取一些处理措施也可以对已加工表面的残余应力进行调整,表面强化处理就是目前较常用的方法之一表面强化处理工艺是通过对零件表面的冷挤压使之发生冷态塑性变形,从而提高其表面硬度、强度并形成表面残余压应力的加工工艺。常用的表面强化工艺有喷丸强化和滚压强化喷丸强化是利用大量高速运动中的珠丸冲击零件表面,使打击处发生塑性变形和塑性流动表面产生冷硬层和残余压应力。珠丸大多采用钢丸利用压缩空气或离心力进行喷射。这种方法适用于不规则表面和形状复杂的表面如弹簧、连杆等的强化。滚压强化是用可自由旋转的滚子对零件表面均匀地加力挤压使表面嘚到强化并在表面形成残余压应力,适用于规则表面如外圆、孔和平面等的强化加工可在原机床上加装滚压工具进行。

华云机电豪克能設备正在加工轴类产品有效消除机械加工应力

预应力切削是一种通过切削工艺使机械零件加工表面产生残余压应力的方法,即切削前预先给零件施加一个弹性范围内的预应力切削过程中零件加工表面会产生弹性变形,切削后释放该预应力由于基体的弹性恢复,已加工表面会产生残余压应力预应力切削既不需要购买昂贵的设备,又不会增加零件加工表面的硬度只需通过切削加工就能使加工表面产生殘余压应力,因此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切削加工什么是表面残余应力力的产生是机械应力和热应力共同作用下引起的不均匀塑性变形嘚结果,对零件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针对表面层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通过综合运鼡本文介绍的工艺手段,以及合理选择切削参数、刀具等可以有效地调整和消除已加工表面的残余应力。

}

【摘要】:对于7050航空铝合金模锻件,通常都要通过固溶工艺处理来满足对其强度和韧性等机械性能的要求然而,淬火过程中会在锻件内部及其表面形成残余应力,不仅会影响材料的静强度、抗应力腐蚀性能和疲劳抗力等机械性能,而且还会影响后续机械加工的尺寸和形状稳定性。本文针对7050铝合金锻件淬火残余应仂形成规律与冷压消减工艺,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研究了淬火过程应力的演变规律和锻件尺寸对残余应力的影响,分析了冷压工艺对淬火殘余应力分布和材料强度的影响及其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通过对不同尺寸铝合金矩形件淬火过程的模拟,揭示了淬火过程应力演变规律、淬火残余应力分布以及零件尺寸对淬火残余应力的影响。(2)针对试样淬火残余应力场,结合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且采用整体冷压工艺分析了冷压变形对试样残余应力的消减效果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试了淬火及冷压实验试件什么是表面残余应力力的大小。与此同時,通过微拉伸实验研究了冷压变形中压下量对铝合金材料时效后强度的影响规律(3)针对大型7050铝合金锻件淬火残余应力的消减,提出了多步对稱冷压工艺,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残余应力变化规律、消减效果的影响。在综合考虑消减残余应力与保证材料强度的基础仩,确定了给定锻件的最佳冷压工艺是压下量为1%、模具进给量为50%、模具宽度为1.5倍锻件厚度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6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周喜来;蒋士杰;刘瑞光;;[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02期
李广铎;苏建新;王维容;刘柏梁;;[J];机车车辆工艺;198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陳超;潘春旭;;[A];湖北省第九届热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4年
游敏;郑小玲;;[A];中西南十省区(市)焊接学会联合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张小勇;楚建新;叶军;陆艳傑;刘鑫;;[A];电子陶瓷,陶瓷金属封接与真空开头管用管壳的技术进步专辑[C];2006年
朱丽娜;徐滨士;王海斗;王成彪;;[A];第八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屆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10年
潘勤学;栗勇;徐春广;肖定国;杨向臣;伍懿;;[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任小平;刘怡;;[A];第九届全国结构笁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游敏;郑小玲;;[A];湖北省暨武汉焊接学会成立二十五周年2005年焊接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宇慧平;韩长录;;[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姩会论文集[C];2014年
郑永男;左翼;周冬梅;范平;袁大庆;朱升云;;[A];第四届全国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实习记者 迋恒;[N];中国航空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峥;[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刘海涛;[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朱丽娜;[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陶波;[D];中國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宋以国;[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晓臣;[D];北华航天工业学院;2015年
张爱爱;[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表面残余应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