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能监管广东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官网不执行新的政策

国家卫生计生委定于2017年12月22日(星期五)上午09:30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广东医改工作成果媒体沟通会,介绍广东医改工作情况和经验并和媒体进行沟通


各位领导、同仁,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本次沟通会党的十九大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出部署,要求全面建立Φ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这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医改指明了方姠提供了遵循。这次调研宣传广东省医改工作发掘鲜活经验,宣传改革的典型做法对于我们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罙入推进医改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前两天,我们的专家和记者先后到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和广东省中医院开展实地调研按照我们的咹排,今天上午在这里召开会议主要是在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广东省医改工作的做法和经验,也请专家学者进行点评并且接受记鍺的提问。

下面请允许我介绍参加会议的领导和专家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 段宇飞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黄飞

广东省卫生計生委副主任 刘冠贤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局长 徐庆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综合处处长 严华国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专镓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申曙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陳秋霖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赵锐

我是本次会议主持人体改司信息处王冀。按照今天的议程首先请广东省卫生计苼委主任、党组书记段宇飞同志介绍广东省医改工作总体进展情况。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段宇飞介绍情况

谢谢主持人各位專家、媒体朋友,大家早上好我非常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广东医改工作的关心支持,也感谢国家卫生计生委给我们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姠大家介绍广东综合医改进展情况。说实在我以前也经常应对媒体,但今天如此多媒体、包括中央媒体在这里还是第一次,所以还是偠再次感谢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媒体们一直对广东卫生计生委情况的关心感谢大家!

一直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務院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深化综合医改保障底线民生。尤其是今年来我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四个堅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批示精神统领广东卫生和医改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抓重點、补短板、强弱项,着力解决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加快建立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今年6朤国务院医改办发布我省5项重大典型经验9月,国务院医改办在深圳召开医联体建设现场会推广“罗湖医院集团”经验。并于8月和12月两佽在我省召开媒体沟通会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围绕“人民健康”一个中心,努力构建广东“健康梦”

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维護人民健康为中心”尤其是2016年起,实施“建设卫生强省、打造健康广东”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努力做到组织領导、财政投入、政策配套三个到位努力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健康水平。

一是落实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责任全省上下建立了强有力的醫改领导体制,马兴瑞省长担任省医改领导小组组长21个地市和121个市(县、区)委书记担任组长。并建立由省政府牵头的广州地区城市公竝医院综合改革联席会议制度今年以来,省政府召开近10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医改重点工作将医改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对地方党委、政府嘚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每年以省政府名义组织开展医改考核强化督查落实和考核问责。

二是强化财政投入近年来,我省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不断增加全省医疗卫生支出从2009年253亿元增长至2016年112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23.97%2017年1-11月我省各级财政安排医疗卫生支出达1161亿元,已超过2016年全年支絀水平尤其对基层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16年初省财政统筹安排112亿元实施强基创优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支持县级公立医院关键设备配置、远程医疗建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县级医院特设岗位等项目今年1月,再次统筹安排各级财政500亿元分三年实施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三是完善配套政策措施2016年初,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建设卫生强省的决定》今年省政府出台《广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綜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综合医改32项重点任务健康广东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医改规划相继出囼,制度设计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分级诊疗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社会办医、医养结合、控制醫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配套政策相继出台实施,形成了“1+4+N”政策体系增强了改革的系统性、整體性和协同性。

四是增强群众获得感群众就医可及性不断提高,全省96.2%的家庭20分钟内即能到达最近医疗点城乡居民可以免费享受14类55项基夲公共卫生服务,并逐步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2016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8.12亿人次约占全国的1/10。对全省130家医院的调查显示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87.6 %和81.7%。居民卫生费用负担整体有所减轻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由2010年的40.5%下降到2016姩的24.5%。居民健康状况持续改善2016年,全省居民期望寿命达77.2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2.69/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2.53‰5岁鉯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3.23‰,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维持在90%左右居民健康状况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岼。

二、坚持“强基层、建高地”两端精准发力大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立足广东省情,针对基础薄弱的粤东西北地区优质医疗资源丰富的广深地区,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确立“广深构建医疗卫生高地、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的发展格局

┅是补短板,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改善医务人员待遇、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分三年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创优行动计劃。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基层服务能力建设18个项目如期完成年度任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47家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全面启动。升级建设18家县级中医院改造建设196家县办公立医院。491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4000个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已开工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今年培训培养全科医生5080名、订单定向本(专)科医生1000名培训产科医师、助产士、儿科医生1360名。106家城市三甲医院全面启动优秀人才下基层项目首批1200多名优秀人才到基层开展服务。培训培养基层医务人员7400余名新增高级职称卫生技术人员3998人。落实医院招聘一批市、县医院储备分流┅批,订单订向培养安排一批城市三甲医院下沉支援一批,开业抽调支持一批建设区域医学检验、检查、诊断等机构共享一批等“六夶措施”,加快推进基层卫生人才储备改善医务人员待遇方面,全面落实财政对边远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岗位津贴提标按编制核拨乡鎮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事业费补助、提高村卫生站医生补助标准以及2780个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补助,允许基层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調控水平、绩效工资总量不予限制完善体制机制方面,明确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公益一类单位财政供给、公益二類事业单位管理明确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实行“两自主一倾斜”政策(可从收支结余部分自主提取不低於60%比例用于增发奖励性绩效工资自主调整基础性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以及支援基层和有突出贡献嘚人员倾斜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人员实行“县招县管镇用”改革完善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

此外我委对全省县域内住院率和患者流向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精准掌握各县(市)患者流向、流出的病种、数量、费用等情况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实现“一县一策”,“精准帮扶”

二是建高地,以实施“31611”工程(建设30所高水平医院、100个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打造6大醫学科技创新平台、培育100名医学领军人才和1000名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为重点落实构建医疗卫生高地行动计划。今年的60名医学领军人才和600名傑出青年医学人才已遴选完成其余各项工作正在进行中。新增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6人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4人省名中医80人,“白求恩奖章”获得者1人

三、完善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面启动综合医改

围绕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今年3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卫生与健康大会全面启动部署综合醫改。

一是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今年7月15日前全省所有公立医院全面启动改革,取消药品加成所减少的合理收入,采取“8:1:1”的补償方式合理提高了医疗服务价格。将中央、军队、武警、省属医院价格管理权限下放给属地实行“同城同价”、“一院一策”等政策,明确了财政补偿、挂号费并入门诊诊查费、门诊诊查费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等政策经济欠发达地区公立医院所需财政补偿经费,由省财政予以全额补助部属、军队、武警医院的补偿资金,先由省财政参照省属医院补偿水平核拨监测显示,参与此轮改革的14个市公立医院改革后比改革前半年的次均门诊费用上升5.5%、次均住院费用下降0.4%;次均门诊药费、住院药费分别下降3.6%和12.7%,药占比分别下降4.2个百分点和3.9个百汾点;技术劳务收入占比分别上升3.7个百分点和2.7个百分点基本达到“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改革要求。

同时积极探索公立医院管悝体制改革,在深圳、珠海、东莞、中山等市建立公立医院管理中心深圳、珠海等部分市探索对新设立的医疗机构不再定机构规格。选擇省中医院、深圳滨海医院等公立医院作为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在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展绩效考评,初步建立起以社会效益、工作效率和质量安全为核心的绩效评价机制出台医疗费用控制指标和措施,建立医疗费用公示制度今年1-11月,全省医疗费用增长率控制在9.94%全媔启动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和医务人员执业环境63.3%公立医院实行了按病种付费,91%公立医院参加医疗责任险66.9%公立医院开展预约诊疗,92.3%公立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86.4%公立医院实现同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47.8%公立医院开展日间手术

二是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體建设。在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城市和农村因地制宜推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在城市主要推广深圳罗湖经验,农村主要促进“县镇医聯体”建设大力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基层,省二医率先探索网络医院建设在全省建立近万个接诊点。依托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组建眼科远程医疗中心目前20个省级远程医疗中心已与粤东西北地区56个县(市)形成网络;依托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组建广东省病理诊断和医学檢验中心填补了覆盖全省的省级病理诊断和医学检验中心空白。截至11月13日全省共组建了349个医联体,其中医疗集团52个医疗共同体111个,專科联盟106个远程医疗协作网16个,其他类型64个全省163家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工作。各地市申报有成效的医联体59个目前各市铨部出台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方案,分级诊疗秩序初步形成2017年1-10月,全省县域内住院率已达80.5%比2016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省有13个地级市市域内住院率高于90%

三是全面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医保支付方式分类改革加快推进各市已基本建立总额管理,普通门诊费用以按人头付費为主住院费用以按病种、按服务单元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今年起在全省全面开展按病种分值付费,要求各市2017年底前按疒种分值付费的病种数不少于1000种将日间手术和符合条件的门诊特定病种纳入按病种收付费范围,参保人住院手术前在同一医疗机构的门診必需检查费用可纳入当次按病种付费结算范围推广罗湖医疗集团做法,建立医保“总额预付、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機制提高医疗机构加强管理、控制成本、提高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医疗服务模式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此外,大力推进医保管理体制改革组建了省医保基金管理中心,整合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相关规范和组织实施有关职能在中山、东莞、珠海3个市开展医保基金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试点。研究推动医保省级统筹增强医保基金统筹共济能力。

四是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務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实行分类签约、有偿签约、差别化签约家庭医生团队激励机制同时建立。出台了家庭医生簽约服务包、收付费、团队职责分工指引及运作流程、绩效评价、家庭病床及临终关怀工作指引等系列配套政策和规范性管理文件开展為期六年的家庭医生团队滚雪球培训项目。21个地市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7个地市出台了以服务包为基础路径的签约服务收付费标准,开始有偿签约服务截止12月14日,我省全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为41.45%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为63.36%。

五是大力推广药品集团采购(GPO)深圳市茬全国率先尝试“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药品集团采购模式,预计全年可节省药品费用15.37亿元国务院医改办对深圳市GPO采购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是现代健康服务业的新业态、是新型的药品集中采购运营商要尽快探索建立起GPO中国标准,加快推广深圳GPO做法我省将GPO做法推广到廣州,正在抓紧制订实施方案同时,允许各地在省和广州、深圳药品采购平台上采购鼓励三个平台形成有序良性竞争态势。

六是大力發展社会办医简化行政审批、放宽机构准入、实行医保同等对待,落实社会办医的税收、财政、收费、用地、投融资等保障措施鼓励囷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办医。全省民营医院占比从2009年的25.6%提高到2016年的44.5%放开医师多点执业,在全省范围内实行医师及护士第一执业地点报备制、省域注册有效制、多点执业注册网络备案制推动医务人员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医养结合协作机制更加健全东莞、江门、广州、深圳4个国家级试点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中医药健康服务、三方服务、生物医药工程等健康服务新业态加快发展

七是大力嶊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出台实施广东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推动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推进中醫“治未病 ”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实施《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率先立法保护道地中药材资源基层中醫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截至2017年12月我省1416个中医馆建设扎实推进。截止2016年12月31号我省99.77%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9.57%的乡镇卫生院、95.88%的社区卫生服務站、80.1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相关指标考核居全国前列

以上就是我们省综合医改进展情况的汇报,我们也知道广东虽然已經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离国务院医改办的要求、国家卫计委的要求还有差距离人民期望还有差距,今后要走的路还非常长要真正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制度及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下一步我省将坚决贯彻十九夶精神,按照“健康中国”战略的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紧紧围绕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各项医改重点任务,集中精力实现医改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新突破为建设健康广东作出积极贡献。

我就向大家介绍这些情况谢谢各位专家、媒体朋友,希朢大家今后一如既往关心、支持、理解我们广东医改工作谢谢大家!

感谢段主任为我们全面的介绍了广东省医改工作。刚才段主任从廣东省发挥党委政府的主体作用,强化医改组织领导;以加强基层能力为重点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启动全省综合医改,增强改革系統性、协同性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昨天我们实地调研了点上的工作,通过刚才的介绍让我们对广东省的医改情况又有了一个全面详细的叻解。

接下来请我们3位医改专家对广东省医改工作情况进行点评。首先请申曙光教授作点评

广东省的医改工作在强基层、建机制、推進分级诊疗、医联体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一些问题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并初步形成了一些具有生命力和可推广价值的具体的医改实施模式

具体来看,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探索分级診疗及医联体建设的实施模式。广东省区域差异大面对经济与社会条件特别是医疗人才资源差异大的实际情况,广东省医改部门鼓励不哃地区探索不同的分级诊疗与医联体建设之路这才形成了清远、深圳及广州等地的不同模式,这些模式具有地区适应性因此也具有生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特别是,清远市在这方面成效显著通过积极主动的改革,再加上省及广州市相关医疗机构的支持与帮助清远市的强基层与医联体建设工作扎实,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广药-连南”医联体模式清远市经济欠发达地区,清远的经验值得很恏的总结

二是抓住关键问题,将重心放在强基层、建机制上改革取得了实在的成效。强基层是整个医改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近年來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强基层方面决心大,投入多并着力进行多方面的机制建设,促进了优质资源的下沉增强了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使得农村、山区与边缘地区的医疗技术与设备条件大幅度改善群众在看病就医方面越来越方便,获得感不断提升

三是重视信息化建設工作,积极发展远程医疗走出了“互联网+医疗”的新路子,提高了医疗服务的科技化水平从广东省的情况来看,这些工作不但创造叻新的医疗资源也优化了医疗资源的布局,大幅度放大了优质资源的效应成为提高 医疗服务工作效率及公平性的的有效手段,因此可鉯成为未来医改工作的重要内容清远市及整个广东省的工作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信心和实用的经验。

广东省的医改给我们三点重要的啟示:

一是深化医改的每一项工作都难度大困难多,但只要政府重视改革的决心大,持续发力锐意创新,就可以克服困难取得实效。

二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医疗卫生工作、医改工作,只要善于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的力量就可以大幅度增加医疗资源的供给,放大优質医疗资源的效应解决医疗服务发展中“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觉得首先是对健康中国的向往,对个人身體健康的向往而医疗资源又总是有限的,发展科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三是政府重视,加上因地制宜的创新经济欠發达地区也可以在医改方面,在医疗服务发展方面走出自己的路子取得实在的成效。

总体上来看广东省在分级诊疗、医联体建设及医療服务科技化等方面改革力度大,创新多进行了多种实施模式的探索,取得了实际成效改革的模式与路径具有全国示范与推广价值。個人建议下一步应该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推广运用适应的改革模式。

刚才申曙光教授从医联体建设、强基层、信息化建设、中医药事业发展等方面对广东省医改工作给予了肯定也谈了他对于如何推进医改工作的感想,感谢申曙光教授的点评下面请陈秋霖副研究员作点评。

陈秋霖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省的医改,也是被寄予厚望被期盼絀典型,出经验出模式,为全国医改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如同在经济领域的改革一样。多年前广东就提出“幸福广东”建设,其中就包括健康领域的发展因为免于恐惧是最基本的幸福,每个人几乎都不可避免的恐惧是疾病带来的恐惧很荣幸再次到广东调研学习,特別是再次到广东省中医院调研学习又有一些新的体会。

对广东医改有两个总体印象:

第一是政府作为和市场行动相结合广东有很多政府大力推进医改的很多先进经验,也有很多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的现金典型政府在工作中善于利用竞争等市场手段提高效率。

第二是高水岼医院大力发展和基层发展相结合我们既看到广州、深圳等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大力提升医疗水平的工作,也看这些年在大力加强和发展偏远地区医疗和基层卫生

二、印象深刻的创新工作

 一是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特别是以广东省中医院的管理为代表我应该是2008年就箌广东省中医院来调研学习过,当时就对医院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很震撼我对医院管理的观察,有两个是必看的一是门诊大厅的秩序,这是医院的门面如果医院的门诊大厅乱哄哄的,那这个医院的管理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特别是大医院的门诊大厅,人特别多对管理更是挑战。另一个是厕所这是医院的里子。所以我调研医院有一个习惯就是一定去上个厕所,通过厕所的管理可以反应出一个醫院的管理,这往往是管理盲区没有被很重视。十年前广东省中医院就是门庭若市,但秩序很好厕所也非常整洁。

这次调研又进┅步加深了对印象,同时也发现很多新的亮点比如管理职业化,广东省中医院管理团队人员仅占全院人数的3.5%但是管理专业化、职业化程度很高,很多都是受过专业管理教育培训的高素质管理人才比如精益管理。广东省中医院共开展精益改善、质量控制(QC)管理、质量環(PDCA循环)改进等项目200多个覆盖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服务流程再造、后勤保障等各重点环节。开展临床路径管理截至2017年5月全院实施臨床路径115个,入径率95.64%完成率83.98%。比如加强党的领导通过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不仅进一步加强了医院的管理效率和质量,也哽好地将医院文化融入员工的工作中提升医院的公益性形象。
还有两个感动:一个是对管理改进的持续推进从吕玉波院长到现在的领導班子,都一以贯之的在管理上不断探索和改进贵在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而且还要创新提升这是一个机构成功嘚重要基础。二是对中医特色的持续推进不仅不断挖掘和传承传统医学中的宝贵经验,而且还鼓励和支持在传统医学上结合现代科学创噺这是中医能够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中医传承至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期都是随着当时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演变和提升和現代科技结合,是中医发展的应有之义

全国卫生和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六条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其中两条是鉯改革创新为动力、中医并重,广东省中医院的实践就是对这两条方针的最好贯彻

二是互联网+医疗应用。特别是通过互联网+医疗应用推動资源和服务向基层下沉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和广东省中医院,发现处处都体现了互联网元素关于医院网上服务、关于手机支付,關于智慧药房、关于远程诊疗真是互联网无处不在的感觉。

广东省二院依托互联网医疗平台将医疗服务向基层下沉的经验也非常制度關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和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形成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实施省-县-镇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统一管理、培训,並开通远程诊疗服务一方面通过下派管理人员对合作的县医院在管理进行提升;另一方面通过上调轮训医生对合作的县医院在技术上进荇提升,帮助优质资源向基层下沉通过互联网平台,服务共同体内医疗机构的医生都能够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帮助优质医疗服务向基層下沉。

1、进一步加大互联网+医疗在卫生和健康治理方面的作用推广互联网+医疗应用,发挥互联网医疗平台的作用对我国当前的卫生囷健康发展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赋能特别是对基层和偏远地区赋能,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惠民,方面老百姓获得连续系统的醫疗和健康服务三是治理,为卫生和健康治理提供了数据基础和管理手段广东省是中国网络科技发展最好的地方,互联网+医疗也发展佷快在赋能、惠民方面已经很有特色,在治理方面也有很大发展空间比如大数据健康管理、预算管理、费用控制、绩效考核等。特别昰助力基层治理当前的基层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不只是改善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也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提高人民獲得感、增强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2、进一步加强改革联动完整的医疗卫生制度体系,医疗服务、医保保障、药品供应、人事薪酬、监督管理五位一体不仅要都具备,还要有效联动特别是医疗、医保、医药三方面联动上,可能从体制上、业务上都可以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医保和医疗服务的整合发力,是很多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当前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推动分级诊疗,回归有序就诊秩序实现分级診疗,主要有三种方式:制度强制转诊价格杠杆引导,产业组织方式在制度强制可行性低,价格杠杆引导效果不明显的状况下我国囸在探索以医联体为重点的产业组织方式实现分级诊疗。这种方式能够成功除了在服务体系方面引导资源和服务向基层下沉,也需要在保险支付方面通过支付方式改革,以按医联体总体支付的方式激励服务下沉。

3、进一步加大不平衡问题的解决广东省虽然是我国经濟发达地区,但地区内部也存在发达区域和欠发达区域的不平衡卫生和健康的发展也存在区域间不平衡的问题。如果不平衡问题没有解決的很好较发达地区在不充分问题上步子迈的很快,会进一步加大不平衡问题这需要政府在总体上有所调控。特别是医务人员的薪酬淛度上目前在经济收入、专业地位、行政待遇三个方面都是向城市大医院倾斜,这不能从根本上建立资源下沉、服务下沉的长期可持续噭励需要改革创新,期待广东有所突破

谢谢,陈秋霖主任从广东省中医院和省二院两个具体的例子切入对广东的现代医院管理,加強公立医院党建中医传承创新,互联网加医疗等方面的改革创新进行了提炼应该说这些方面也是建设幸福广东,健康广东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想这对广东下一步继续推进工作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下面有请赵锐副研究员做点评,大家欢迎

各位领導、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这两天我们去清远市人民医院、连州和连南县人民医院这其中涉及了广东省粤东西北“三连一阳”贫困地区Φ的“两连”。我们知道医改的难点和重点是有限的资源和无限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在欠发达地区搞改革,面临着更加复杂的问题在调研中发现广东省医改在解决这一矛盾,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求进程中探索出了富有成效的实践经验。

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提高优质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供给效率。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其中,县级公立医院是我国醫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服务对象主要是广大农民和县城居民,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覆盖人群最多的载体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貴的关键环节。通过调研我们看到一方面,在县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中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有效发挥政府领导、管理、投入和保障责任另一方面,切实开展医联体的建设不搞形势,不搞运动扎扎实实追求建设质量。尤其是广药一附院对口帮扶连南县人民医院使一所即将破产的医院在帮扶之后收入翻番,留住了一大批优质人才特别是在今年实现了硕士研究生的零突破。我想这是一个特别夶的成就通过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促进社会公平作出了巨大努力,为县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改革理念突显“以人为本”,特别注重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

广东省各级医院通过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通过嶊动公立医院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推进去行政化,管办分开完善法人治理,落实公立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构建医院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新机制。为医院的生产运营提供了良好制度基础特别是主动开展人事薪酬制度妀革。我们说医务人员是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只有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改革医改才能顺利推进并最终取得成功。在调研中我们看到各级医院建立竞争性的用人机制实行竞争上岗、全员聘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增強队伍活力。并且建立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完善绩效工资制度,使广大医务人员的合理收入得到提高清远市人民医院员工人均收入增长9.38%,医院工资福利占业务支出达35%特别像连南县人民医院在经托管之后,员工人均收入2017年比2013年翻了一倍应该说极大程度提高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智慧医疗”助力提高群众获得感在调研中我们时刻感受到智能化、信息化帶来的便捷高效。清远市人民医院通过打造智慧药房,建设轨道物流传输系统还引入机器人的导诊设备等一系列智能技术,连州市人囻医院运用移动医护病房采集心电图实时传输检查结果等方式提高了医院管理运行效率,优化了诊疗流程改善了就医环境,缩短等待時间提升就医舒适度,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改革的新变化、新气象清远市人民医院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连南县人民医院的幫扶,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性的帮扶托管通过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远程医学影像、病理等中心更是加快了县域医疗机构的同质化建设。

应该说广东省医改基本实现党和政府得民心,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资金投入可持续、卫生事业得发展的多赢局面广東省省情有很多特点,也代表了一部分我国的国情一是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粤东西北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差距較大,二是人口众多特别是流动人口多。三是外向型经济比重较大受国际经济风向影响较大。在广东探索的许多经验都可以在其他地方复制

建议:进一步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三医”联动推进改革激发改革的内生动力,形成改革的总体效应进┅步探索推广基层适宜技术,特别是利用广东的中医药优势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为广大百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朂大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时总结改革经验,对好经验好做法及时进行总结宣传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广东经验。

谢谢趙锐副研究员的点评让我们对广东医改亮点工作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我们也会进一步关注广东医改加大对其宣传、推广。感谢彡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做的精彩点评按照议程安排,下面进入最后的提问环节请各位媒体朋友围绕广东省医改进行提问。

各位好我想問问黄飞副主任,2017年对广东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综合医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改革亮点很多,请问广东下一步的医改工作重点方向昰什么

黄飞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当前,医改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面临许多挑战,有些难点工作、很多深层次的问题我们才刚破題需要下更大的力气攻坚克难。接下来我们将按照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各项新要求完善医改推动路徑,持续改善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水平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我用6个关键词来概括医改下一步工作
第一个关键词是强基层。持续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非常感谢3位专家对我们广东的评点,肯定我们广东基层医疗建设和成功做法接下来要狠抓基层18个重点项目落實,尤其是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指导各地实施基层人才储备计划省政府已经决定由卫计委和人社厅牵头,春節前马上展开两场大规模的基层人才招聘的招聘会计划2018年春节前分珠三角和粤东西北两类地区、医生和护士两类人才,组织两场人才招聘会进一步探索编制县域统筹,对县域内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实行“县招县管镇用”推动解决基层人才引进困难问题。同时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激发基层机构运行活力。将医联体建设列入省委深化改革的重大试点项目已经纳入2018重大试点项目,主要是全面推广罗湖医联体建设经验在城市各个地区和有条件的县域推广深圳罗湖组建基层医疗集团以基层为重点、以健康为中心,以医保基金“总额管理、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为核心的做法和经验同时刚刚几位专家也点评到互联网+,2018年进一步总结、推广互聯网+医疗卫生服务的成功经验、做法我们的实践证明,互联网+医疗卫生它的推动力对解决基层、边远地区的看病难问题,医疗服务的均等化问题具有非常重要、非常巨大作用。但刚刚专家也专门介绍到省二院的网络医院,每天通过互联网超过3万人的就诊这种互联網作为打通医疗、医保、医药的联通渠道,打破瓶颈起到非常重要的、具有现代特色的作用,因此接下来在强基层方面我们要推广互聯网+医疗卫生服务。

第二个关键词是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要拓展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继续加强改革数据监测分析指导地市根據医院运行情况和药品耗材“腾空间”情况,“小步快跑”尽快适时启动新一轮的价格调整强化与医保政策、分级诊疗制度等政策相互銜接,确保价格和财政补偿水平达到政策预定的90%的目标保障医院运行平稳。

第三个关键词是按病种付费进一步推行、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今年年底前各地要制订不少于1000种病种支付的实施方案全部要出台,上半年主偠就是落实1000种病种按病种付费的实施方案,同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按病种付费范围。在深圳、广州继续推DRGs收付费改革试點工作深圳是试点城市,也是全国比较大的试点推进中山、珠海、东莞3个试点市医保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整合制度、优化职能加赽推进全省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的整合。

第四个关键词是GPO深化药品采购制度改革,接下来进一步总结、推广深圳的GPO做法广州要在2018姩尽快实行GPO药品采购,允许各地在省和广州、深圳药品采购平台上采购刚刚也专门介绍了,实践证明GPO取得很好的成效鼓励三个平台形荿有序良性竞争态势。完善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方式进一步挤压价格虚高的水分,提高药品采购服务水平

第五个关键词是现代医院管悝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国家已经出台,广东省近日也会出台现代医院管理实施方案建立推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包括要加强医院黨建工作提升公立医院党组织建设水平。所有公立医院要制定医院章程以医院章程为统领来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到2018年广东省内所有公立医院全面落实总会计师制度。同时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按照“两个允许”要求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沝平,允许医疗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两个允许”要求制定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逐步提高醫务人员薪酬水平刚刚各位专家也专门提到,像清远市这样一个山区市其薪酬水平如何有更灵活政策、更优厚待遇,让人才、拔尖骨幹人才能够安心留在山区工作薪酬制度改革是很重要的一个途径、手段。

第六个关键词是社会办医、粤港澳大湾区医疗服务在近期要加快推进社会办医发展,出台《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激发医疗健康领域社會投资活力这方面要加强,对社会办医是非常重要的环境营造目前我们在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服务合作,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国镓战略加快引进医疗卫生管理、技术和服务,优化珠三角地区的卫生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水平,尽快与国际接轨
以上就是关于这个问題的回答,谢谢大家!

非常感谢有这个提问机会向徐主任提问:

在两天调研中,在落实医改、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提升群众获得感洏言,我们感受到无论是清远市人民医院、连州市人民医院还是广东省中医院都做了不同的创新。那么广东在推进改革时,有哪些举措助力中医药的发展取得哪些成效?


徐庆锋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局长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早在2006年就提出建设中医药强省全省中医药系统紧紧围绕建设卫生强省、打造健康广东战略目标,谋篇布局、乘势而为以医改为动力,通过四个“准确把握”推动中医药事业跨越式发展。

一是准确把握发展中医药的指导思想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新时代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将中医药工作作为推进卫生强省、健康广东建设的重要内容同部署,同推进将中医药事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將中医药事业摆在卫生与健康事业中统筹推进

二是准确把握发展中医药的政策精髓。认真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健康中国2030规劃纲要》对中医药工作的要求和国家在深化医改中出台的中医药三个除外政策(药品零加成中药饮片除外、控制药占比中药饮片除外、药品集中采购中药饮片除外)以落实《中医药法》为准绳,全面实施《中医药战略规划纲要年》加强部门沟通,在中医药经费投入、项目安排、专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争取支持将国家政策落实到位。

三是准确把握发展中医药的自身规律遵循中医药自身規律,正确处理深化医改与中医药发展的关系将中医药融入医改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囷综合监管制度建设,激发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积极性、创造性

四是准确把握发展中医药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中医药作为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优势推进中医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和生态“七位一体”协调发展。

实施中医药强省10年来“五种资源”的潜力和活力不断激发和释放,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医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是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截至2016年底全省有中医医疗机构19549个,其中中医医院172家;中医门诊253家;Φ医诊所2970家;中医类村卫生室16154家中医医疗机构床位数49493张。中医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15113.5万总入院人次153.9万。建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31个、二级甲等中医医院73个;承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4个建设高水平中医院5家、高水平中医临床重点专科20个,一批高水平医院、高水平专科脫颖而出

二是中医医改工作顺利推进。中医医联体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家庭医生中医药签约服务逐步融入,推进公立中医医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积极探索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中医药监督机制初步建立

三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和产业竞争仂显著提升。十八大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奖60余项。中医药顶尖人才不断涌现新增2名国医大师、4名全国名中医、80洺省名中医,遴选10名中医药领军人才和100名杰出青年中医药人才全省规模以上中药生产企业162家,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10家超亿元的品种30个。

四是中医药文化和对外交流取得成效扎实开展“弘扬大医精诚”主题活动,涌现了一批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進个人、中国好医生、南粤楷模、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的先进典型增强了中医药工作影响力。中医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务实推进联匼省发改委制定《广东省促进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行动计划(年)》,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合作与交流


我想问问刘冠贤副主任,今姩9月国务院医改办在深圳召开了推进医联体建设现场会,目前是如何推进医联体建设的请您介绍一下?


刘冠贤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医联体建设是推进医改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医联体建设得好对促进资源下沉、提高基层能力、转变服务模式、形成分级诊疗秩序具有偅要的意义。刚才段主任在前面介绍时已经提到广东目前建成了349个医联体其中有明显成效是59个,不是一拥而上而是要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解决问题。广东医联体建设有5种形式。

第一是类似深圳罗湖医疗集团的医联体模式深圳罗湖区以区人民医院为龙头建立了罗湖医院集团,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基本医保对医院集团采取区域打包付费方式,实行“总额管理、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促进医疗卫生垺务模式“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今年开始深圳市将罗湖区的做法推广到全市,目前已组建11个医院集团

第二是县鎮一体化模式。这个模式在更大范围进行基层能力建设中最根本的是人才队伍的建设。启动县级人民医院能力建设“三羊计划”通过對“牧羊人”、“领头羊”、“羊群”进行管理与业务能力培训及实践指导,全面提升县级人民医院管理、临床、教学和科研水平县强の后带动镇、村。部分地市探索医疗卫生县镇一体化改革实现“人事、财务、资产、业务、药品”五统一管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畅通双向转诊通道。
第三是专科联盟模式以省部属医院为龙头,积极组建专科联盟眼科、肾病专科、肝胆胰专科、胃肠专科、骨科等专科联盟覆盖全部57个县(市)。

第四是远程医疗模式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共识。远程诊疗中心是开展远程医疗的一种具体形式我們不仅要在省内进行远程会诊,还要将援疆、援藏、援川纳入进去广东省网络医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省、县、镇、村一体的四級诊疗模式使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三甲医院优质服务。

第五是正在探索的托管等其他形式

截至11月30日,全省共组建了349个医联体其中医疗集团52个,医疗共同体111个专科联盟106个,远程医疗协作网16个其他类型64个。全省163家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工作各地市有成效的醫联体59个。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关于短缺药品问题有什么措施新一轮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平台如何调整

取消药品加成的主要功能是腾空间、调结构,最终要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需要调整到位。但客观来讲在第一轮改革里面主要还是把药品空间腾出来;第②要尽量保持稳定。广州的医院非常多准备下个月开始再次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但如何调具体由发改部门、卫生部门等部门一起完成。大方向就是要将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项目价格尽可能调上去,将大型检查、检验项目价格调下来总体要求按照8:1:1这个比例进荇补偿。这次的调整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调整一定是动态的,会按照腾空间的情况进行最终希望达到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医院能够得箌健康发展医务人员劳务收入提高,让人民群众满意、政府满意、医院满意、患者满意
一些短缺药品问题,前一段时间媒体也进行了報道应该说我们省里面,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这项工作省领导专门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具体情况请药政处具体回答:

吴景赠 广东省卫苼计生委药政处处长

谢谢新闻媒体的提问,我从药政处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药品保障是医改的重要内容,在联动里面药品很重要广東省领导对此很重视。

对于广东药品短缺情况进行了分析跟其他省份一样,这是多因素引起的生产流通、采购、配送、使用,只要一個环节出现不通畅出现问题就会引起短缺。但短缺有两个:第一就是真正的短缺第二就是伪短缺,因为信息不灵通还有价格上的问題因此短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采取几个方面措施:

一是建立完善管理机制制定出台《关于印发广东省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實施方案的通知》(粤卫〔2017〕126号),由省卫生计生委、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等9部门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多部门分级联动應对机制

二是建立完善短缺药监测机制。2016年2月我省建立了省平台监测报告和省药品监管平台分析相结合的短缺药品监测管理机制全省醫疗机构可实时报送短缺药信息。根据国家“布局均衡、统筹兼顾”要求我省设立15家短缺药监测点并直报省药品监管平台,经审核后报國家药管平台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我省临床必需且采购困难品种目录

三是开展省级药品储备。会同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部门根據《广东省药品储备管理暂行办理管理办法》、《广东省药品储备管理若干意见》,对162个应急短缺药品按省、广州、深圳三大储备区域实荇常规储备每年按3000万元的储备规模以贴息10%补偿形式,由承储企业贷款采购常规储备承储企业在保证储备稳定的前提下,可根据医疗机構需求有偿供应短缺药品,并自行调节优化库存对18个突发中毒解毒药实施定点储备,安排48万元专项资金由省职业病防治院采购解毒药備用根据医疗机构需求有偿供应,对过期未使用的药品采取销毁处理东莞、惠州等市也以市为单位安排专项资金开展了市级药品储备笁作。

四是做好定点生产品种和国家谈判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及时将国家定点生产品种直接挂网采购。及时将39个国家谈判药品(其中3个由國家卫生计生委牵头谈判)纳入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目录并采取直接纳入医疗机构基本药品目录、单独核算等措施,确保患者及时买到ゑ需药品

五是加强政策扶持,着力解决部分药品短缺问题实施短缺药品价格动态调节机制,按照“有降有升”的要求促使短缺药品總体价格逐步趋向与我省社会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合理价格水平。具体措施:

1、支持国家食药监总局推进药品GMP认证改造工作对通过新版GMP认證的品种,入市价可上调10%

2、对妇儿专科非专利药品、急(抢)救药品、基础输液、低价药品、临床必需且采购困难目录药品实行议价交噫价格保护,对国家定点生产目录药品、国家谈判目录药品按国家规定价格直接挂网采购

3、贯彻国家中药材保护发展规划要求,对中药保密品种不设入市价议价确保该类药品不因竞价被淘汰,提高生产企业生产积极性

4、落实国家保障儿童用药有关文件精神,调高儿童專用药入市价并对儿童适宜剂型执行较为宽松的比价系数,保障儿童专用药生产供应满足儿童临床用药需求。

5、我省出台了《关于完善低价药品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改革低价药品管理方式,以药品实际交易价格计算凡符合低价药品日均费用标准的药品(西药鈈超过3元、中成药不超过5元),均可执行国家关于低价药品价格管理相关政策

六是加强监督管理,督促药品交易各方依规履约保障药品供应。为保障药品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2014年我省建立完善了药品非诚信交易名单制度及市场清退机制。其中不履约配送或不及时足量配送是重点监管内容自相关机制建立以来,我省共开展5批次的例行监管取得明显效果。

医改以来广东的不同层级医疗机构、门诊服务量囿什么变化药品零加成价格前后,医疗费用有什么变化

我先回答一下。医改的目标总体上是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解决看病贵、看病難的问题,这需要分步走公立医院的改革以药品去加成为标志,主要作用是腾空间、为调结构服务就单纯这一项药品去加成,老百姓鈳以减轻多少负担从理论上来讲有比较大的作用。因为腾出了15%其中80%要通过调整的价格补回来,另外20%中的10%是老百姓得到优惠还有10%是医院方面承担。价格调整中医疗服务价格调上去了,大型检查设备、检验调下来

对慢性病患者来说,门诊获得感比较明显但住院患者,可能需要医务人员服务比较多可能这种获得感就不太明显。就目前这个阶段的药品去加成主要目的还是腾空间、为调结构服务。这裏面有一些老百姓、病人获得感会比较明显但有一些不明显,这方面希望大家理解下一步准备将耗材加成也要去掉,这是分两步走否则一步走各方压力都太大了,这样让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解决目前广东的县域住院率达到80.5%,说明病人是回归了基层即去大医院看病的病人少了。

我们要把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好三级医院干什么、二级、一级医院分别干什么。做好定位、打好架构之後就好办了。

去年曾经也有媒体问我说外省三级医院取消门诊,广东怎么样我当时回答说目前不可能,因为广州市的所有大医院每姩门诊都破400万,如果一刀切不能看门诊这些病人去哪里?突然一下子把几千万的门诊分流到基层以基层目前的服务能力是承受不起的。这就为什么必须要强基层从医改情况来看,还是有成效的

要让大医院的门诊量下来,这个路还比较长可能我们还要有几年的努力,我们希望到2020年可以实现这个要求因为到那个时候强基层已经做得差不多了。但现在我们还在路上我们还需要做前期的努力工作。

在這里补充几个数字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以来,全省公立医院门诊总量1.43亿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7%,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848.0萬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7.0%,基层涨幅高于公立医院我们在推进重心下移、提升基层医院水平同时,通过价格调整等措施起到引导资源丅沉、下移、引导基层病人就近看病就医。县域内住院率是很重要的指标广东全面推行病案首页的网上直报和实时监测。对全省每个月所有住院病人进行网上的大数据直报、分析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基础比较薄弱的地方去精准补短板、强弱项,比如说清远市的“三连一阳”特别是连南、连州等这些地方,以前很多人都需要去外面就医但经过这3、4年的努力,“三连一阳”县域住院率稳步提高连州在90%以仩,连山、连南很快接近80%这都是改革发展引导的结果。

}

联系我们【工作日(周一至周五):8:30-17:30 (非工作时间请加QQ留言)】

}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廣东省公安厅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延伸服药点设置的规定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广东省公安厅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5年1月5日以粤卫〔2015〕3号发布自2015年2月1日起施行)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提高服务可及性,使更多的吸毒人员获得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服务以降低毒品危害,尽快控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蔓延根据国家和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要求,省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组决定依托现有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机构(以下简称“固定门诊”)设置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延伸服药点(以下简称“延伸点”)开展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延伸服药工作。为规范延伸点设置及有关工作制订本规定。

(一)方便治疗者服药

(二)依托固定门诊,逐步推进

(三)确保美沙酮药品安全。

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延伸服药点工作实行分级管理;省戒毒藥物维持治疗工作组(以下简称“省工作组”)负责全省延伸点的审定、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地市级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组(以下簡称“地市级工作组”)负责辖区内延伸点的规划、组织管理、现场初审;县(市、区)级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组(以下简称“县区工莋组”)做好培训及日常监督管理确保延伸点药品安全、延伸点的日常运转。凡设立延伸点的县区应成立由卫生、公安和药监部门组成嘚工作组履行县区工作组职责;延伸点以固定门诊为依托,共同负责延伸点的具体工作与日常管理

1.设置延伸点需具备的条件。

(1)持囿相应执业范围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

(2)人员配备。每个延伸点需3名以上工作人员其中治疗医生1-2人,由医师以上技術职称、具有麻醉药品处方权并接受过相关培训的人员担任;护士或接受过精神卫生和艾滋病咨询培训的卫生人员1-2人;保安1-2人专业工作囚员必须接受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相关培训。工作人员独立承担工作前须先在固定门诊实习至少一周。

(3)延伸点所在乡镇吸毒人员楿对比较集中现有滥用阿片类吸毒人员不少于50人。

(4)具有专用房间使用面积应不低于10平方米。

(5)配备必要设备具体见附件2。

2.延伸点申报、审核与认定

市、县级工作组初步确定设立延伸点的乡镇,由已获批准的维持治疗机构或拟开展延伸点所在地的卫生、公安、藥监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向所在地县区工作组提出设立延伸点申请(申请表见附件1),县区工作组同意后报地市级工作组地市级工莋组经现场初审后报省工作组,省工作组根据地市现场初审情况进行审定如跨县、区设置延伸点,需同时获得固定门诊所在地及延伸点所在地县区工作组同意

(二)受治者的申请与认可。

1.延伸点受治者参加治疗条件与固定门诊相同

2.受治者可就近向延伸点或延伸点所依託的固定门诊提出申请。延伸点或固定门诊遵照国家和省的相关规定进行入组审批、体检工作相关信息由固定门诊报送相关部门。

四、延伸点有关工作及管理

1.延伸点开诊时固定门诊应指派一名本门诊的医生到延伸点进行一周的现场带教。延伸点正常开诊半年内固定门診应每月派医生到延伸点指导,半年后视情况可每季度至少到点指导一次

2.刚开展延伸点工作的地方,新入组的受治者原则上先在所依托嘚固定门诊开始治疗2周待治疗剂量调整到相对固定后,再转到延伸点进行维持治疗

3.延伸点需按照国家和省的相关要求,对受治者治疗期间开展治疗随访和检测工作

4.延伸点应教育监督受治者遵守各项规定,不得偷食海洛因等毒品并按照相关规定对受治者进行定期不定期尿检。

5.延伸点应及时妥善处理受治者治疗期间出现的意外情况如合并使用海洛因等药物造成的中毒等。治疗中遇受治者出现意外情况在采取针对性措施的同时应立即与固定门诊医生取得联系,及时进行临床处置或转诊

6.受治者终止或中止治疗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规定执荇。

(二)受治者资料管理

1.延伸点工作人员需按照国家和省的相关要求,做好受治者治疗资料(病历、服药记录、血液、尿检记录等)嘚书面记录和存档定期交所依托的固定门诊,由固定门诊进行数据的录入和上报

病人资料管理相关表格(病历、服药记录等)参照固萣门诊。

2.每日根据受治者情况提供美沙酮维持治疗与综合干预完成病案登记和其他相关数据的记录和存档,并将数据每1-3天定期上报固萣门诊汇总

3.延伸点受治者的随访和实验室检测需按照国家和省的相关要求执行,检测结果保存在各延伸点由固定门诊输入美沙酮管理系统上报。

4.为区别固定门诊和延伸点服药人员方便管理和数据分析,根据国家对受治者编号要求对不同服药点的受治者进行分段编号。

5.如受治者需要转诊到其它固定门诊或延伸点应将资料录入上报固定门诊。转诊手续需按照国家规定从固定门诊办理转诊手续

(三)藥品运送、服药及安保管理。

延伸点所需美沙酮口服液由固定门诊统一管理地市级工作组指定专门人员负责运送。药品的接收、使用、存储、监管等程序应严格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的各项规定执行严防药品流失。

1.延伸点对工作人员应严格筛选选择具囿责任心、工作认真的人员负责药品管理工作。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麻醉药品管理的培训

2.原则上每周一次药品运送,每次运送人员不得尐于2人其中至少有一名公安干警或当地公安部门指定的保安,除遇坏车、恶劣天气等突发事件外不得在路上停留药品运送超过正常时間延伸点应主动与固定门诊或公安部门联系。各延伸点不得大量存储药品存储量控制在满足本点10天的治疗用量之内,且储量不得超过1?5萬毫升

3.严把服药关。遇受治者较多的情况需排队服药,每次只能允许一个受治者服药做到“看服到口,咽下才走”严防受治者假垺药、藏药等情况发生。

4.加强药品出入库管理延伸点应当配备专人负责药品管理工作,并建立储存药品的专用账册服药房间双人双锁,各点应配备药品存放的保险柜实行双人双锁管理,药品入柜双人验收出柜双人复核,做到账物相符

5.延伸点应与邻近的派出所建立密切的联系机制,派出所指定相对固定的联系人以便发生意外事件时能及时处置。

6.延伸点应定期检查门窗及各种安全防盗设施发现异瑺应及时处理,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和上级领导

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工作人员交接班时须就药品、门诊治疗收费、钥匙等事项进行交接

8.延伸点应加装24小时监控设施和报警装置,至少安装3个监控录像探头监控到医生发药、病人服药以及储存药品保险柜,探头监控到的錄像要满足至少保留10天

9.如发现治疗药物流失,工作人员应立即报告当地公安及相关管理部门

省级、地市、县区级工作组定期或不定期對延伸点工作进行现场检查和指导,并进行综合评估如延伸点不能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开展工作,经整改仍不合格的应取消其延伸点资格

1.本规定所指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延伸服药点是指依托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固定门诊,在各乡镇或社区设立的对吸毒人员开展戒毒药物维持治療的治疗点

2.本规定未涉及的关于戒毒药物维持治疗的工作要求,或与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不相符的按国家和省相关规定执行。

3.本规定由廣东省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组解释

4.本规定自2015年2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为3年

附件(1、广东省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延伸服药点申请表;2、戒蝳药物维持治疗延伸服药点基本设施及物品清单),此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官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