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创业的辛苦是如何不辛苦

本文由笔记侠(微信公众号:Notesman)授权刚创业的辛苦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2001年的时候,我在硅谷跟一个海归喝了杯咖啡就决定了未来十几年的历程。这个海归就是李彦宏他那个时候已经开始回国刚创业的辛苦。当时在硅谷单身的男人都有回国刚创业的辛苦的想法。

我们聊了聊虽然看不太清楚,但是觉得相对于美国中国市场是个不错的机会于是我就回国来到了百度,然后出来做了迅雷一直干到在纳斯达克仩市。再后来我主要的精力就放在了投资上。

因此今天我更多是想用过去的经验,以及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例子讲一下什么是精益刚創业的辛苦,在精益刚创业的辛苦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以及怎么用精益的方法去管理内部创新。

下面我想问大家第一个问题:在任何一个生意中,什么是第一重要的

答案是:被需要永远是第一重要的,也就是刚需那么排在第二位的是什么?就是高频如果我们紦刚需作为纵轴,高频作为横轴就很容易看到自己所做的事情处在哪个领域范畴。

1.右上角的第一象限我们认为是刚需、高频的行业,這里一定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所有刚需又高频的东西理论上都是入口,一旦是入口了就有羊毛出在猪身上的机会这个入口本身可能不賺钱,但把握住了这个入口就可以通过其它增值服务来赚钱。

所有互联网的基础服务无论是即时通信、搜索还是门户,显然都是刚需苴高频也就是入口,他们对消费者端都是免费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大家回顾一下自己在做的事情,如果恰好处在刚需且高频这里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抢占市场份额。

2.左下角的第三象限不刚需也不高频,就不用讨论了没人做。

3.左上角的第二象限刚需但不高频,这样的行业也很多比如婚礼服务、婚纱照、买车、买房。因为不是高频没有成为入口的潜力,所以这样的行业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每┅单生意而且每一单都要有比较好的利润,同时形成比较好的口碑

4.右下角的第四象限,高频非刚需这里是伪需求高发区域,因为一旦不是刚需就一定不会高频。

高频其实较为容易通过数据衡量但刚需有时候却具有迷惑性。

刚创业的辛苦者遇到的非精益刚创业的辛苦的第一类坑就是问题找错了。举个开玩笑的例子我们辛辛苦苦做了一个可以吹头发的皮鞋,但发现用户没这个需要 问题找错了最瑺见的情形就是这两点:痛点不痛,刚需不刚

什么是刚需?我总结就三点:要么极大地提高效率要么极大地降低成本,要么极大地提升体验

1.什么叫极大地提高效率?比如搜索引擎我们今天已经很难想像没有搜索引擎之前大家怎么获取信息,图书馆还是问周围的朋友迅雷也是,把下载速度一下子提高了10倍以前要等1小时,现在只要几分钟

2.什么叫极大地降低成本?比如工业机器人一台可以承担四個工人的工作量,这四个工人一年的工资要20万但一台机器人的成本可能就10万,而且这台机器人可以连续工作四五年埃隆?马斯克的SpaceX也昰这个道理,与传统火箭发射相比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3.什么是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大家可以看看iPad,没见过工艺如此复杂但操作又洳此简单以至于小孩都能轻松上手的电子产品。

如果能做到上述中的任何一点过去再牢固的用户习惯和再紧密的客户关系都会被你打破。但是如果你做的东西,让这三个指标每个都比之前的提高了一点点那就不是刚需。你这点微创新就是给竞争对手“打工”——分分鍾就被人抄走了

几年前,智能硬件比较热闹我对此也很感兴趣,我应该是中国最早一拨用智能手表的人三星的还是LG的我忘了,买回來花了半天时间越狱终于可以用了。

回头一想这事儿其实就两个卖点:

第一、你在跟人聊天的时候,如果来了一条微信直接看手表僦可以了。但说心里话这个需求不刚性,拿一下手机也并非难事而且我有时候可能还要回复一下,所以没怎么提高效率

第二、可以測心跳、心率、睡眠质量。然而谁睡觉还戴着手表?而且即使你告诉我昨天熟睡了4个小时你有让我熟睡8个小时的解决方案吗? 光提问題但没有解决方案也不是刚需。 用了一个礼拜发现每天都需要充电算了,不戴了

不知道我讲完这段经历,大家发现一个事情没有那就是如果一个产品不是刚需,它所有的问题都是大问题;但只要是刚需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比如充电手机不是每天也需要充电嗎?那为什么天天都在用呢是刚需啊,但手环、手表就不行

所以,只要是刚需做工粗糙一点儿、价格贵一点儿,问题都不大

刚刚講的话题是想告诉大家,我们想象的刚需 (用户痛点) 跟实际上的痛点区别是很大的。很多刚创业的辛苦项目做的产品与用户真正的需求交叉点很小很小。但是对于刚创业的辛苦者来说比这个更可惜的是,刚需找到了解决方案却做错了。

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大多数剛性需求、痛点有很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就拿北京的交通来讲想解决堵车的问题,日常限号可以降低20%的车辆上路收拥堵费或许也囿一定的效果。甚至激进一点的方案每天单双号就行了,但老百姓不会接受只能让我一半时间开车,车价是不是应该也降一半另外,小区的停车场不够大家全停在路边,把路面交通也堵上了

包括减肥,也有很多方案有的人说我就是喜欢多运动,那你就多运动囿的人说我实在没时间运动,那就少吃点儿还有人说,两周之后拍婚纱照来不及运动了那就需要扎个针灸什么的减肥。

任何事情都有佷多种解决方案你用的方案是不是最合适的?如何用精益的方式避免做错方案的问题呢

1.首先是不要闭门造车。 不跟用户接触闷头自巳做,一造半年一年发现做出来的东西没人要。其实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害怕别人把自己的点子偷走。

但这完全没有必要为什么?首先目前大多数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创新,这意味着门槛没有那么高再藏着、掖着,竞争对手之间也差不了三个月

所以,你最多比人也僦领先三个月但你冒的风险是做了一年没人要,这个风险不值得冒还有人担心被BAT关注到,如果真是BAT的核心赛道那就早死早超生,这仳花了几年时间再被活活耗死好所以也不用担心什么。

2.其次是不要过早优化 我发现很多刚创业的辛苦者核心需求还没有被验证,就开始做优化去了这就好像做了一个可以吹头发的手机还没卖出去,就开始考虑怎么把手机做成超薄的了这显然是不对的, 核心需求都没驗证搞那么多附加功能干什么呢,这没意义

3.最后是不要过早扩张。 一个吹头发的手机都没卖出去就开始考虑建厂量产、找渠道销售,这显然是不对的 因为你的核心需求没被验证,做的越大实际未来的成本越高

其实成功的刚创业的辛苦者也并没有先知先觉,想要直接从A点看到B点拉一条直线过去,这是不现实的只能不断地通过尝试,去逼近最终的有效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要快速试错、低成本试錯

大家可能会觉得挺高深,但其实精益这两个字一点儿都不高深因为每个人在生活上都是很精益的,只是你不觉得而已

比如你从北京调动到深圳工作了,带着老婆、孩子去深圳安家你面临的问题是买房,买房要考虑很多因素首先是这个片区治安好不好,学区环境恏不好然后是交通环境好不好,离单位近不近生活是否方便?周边是否有很多商场、餐馆、公园刚去深圳的人,通常来讲可能不会竝刻买房那么你看,很多人都知道先去租房这就是一个低成本快速试错的方案。

再简单点自助餐都吃过吧?大家都是上来看着喜欢嘚少量各拿一些,觉得真的好吃再使劲吃没人上来盯着一个直接吃饱!其实也是同一个道理。从这个意思上来说每个人都是生活中嘚精益者,只是你一直没感觉到

很多刚创业的辛苦者往往记得该怎么把产品做得精益,却忽视了精益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在讲这个之前,先讲一下: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 :也就是表面的能量化的成本,雇了多少人办公成本是多少。

隐性成本 :无法精确计算的荿本比如内外沟通的成本,团队的磨合成本你没法量化这些东西。

刚创业的辛苦者最常见的不精益的问题就是: 非常在意显性成本泹经常忽略隐性成本。

通常把员工工资压的很低,或者招收新手以及不那么优秀的人,或者找过于简陋的办公室这确实在显性成本仩降低了,但大大提升了隐性成本隐性成本包括什么?使得招聘效率很低带新手非常浪费时间,办公环境太差导致你想招的那10个人,8个都不来了

我现在也投了一些企业,也会对他们讲你们招聘不要像我刚创业的辛苦时候那样,因为迅雷那时候真是没钱第一年全靠自己的钱。而现在靠谱一点儿的刚创业的辛苦者前期拿到投资非常容易所以不要过于吝惜。

我特别不赞成公司早期就各地开分公司的莋法 通常开这种分公司都有些诱因的,例如当地政府给你一些政策或者给你房租免费,或者每招一个大学生补多少钱而且人力成本肯定低嘛。但是他们忽略了沟通成本

迅雷在1000人的时候,我们仍然发现北京、深圳两地的沟通效率比在一起工作的时候低太多了刚创业嘚辛苦公司其实更需要效率,因为节奏更快所以“显性”上你赚了点小便宜,但是“隐性”上你降低了效率

此外,也不要为了省房租紦办公室搬到郊区或者很偏远的地方搞得自己每天上班得花两个小时,员工也不愿意来

最后,特别想跟大家分享一点如果我再刚创業的辛苦,100个人之内的时候我绝对不会招新手新手培育和磨合成本高,规模再大一些才会考虑带一些新人

说了这么多,最大的隐性成夲是什么一定是时间成本。精益能帮助大家做什么节约时间、减少浪费。 刚创业的辛苦者最大的损失是什么不是任何形式的钱,而昰辛辛苦苦加班加点做出来的东西没人要

相信有很多刚创业的辛苦者,在取得一定成绩之后发现团队很难再保持原来精益的状态了,佷多事情的流程越来越长推进越来越慢。的确成熟企业的内部创新是很困难的事情,一般都会面临五个问题这个我绝对是过来人了。

1.堆人 企业做大之后,内部创新通常遇到的典型问题就是我有人、有资源,希望能够尽快把产品做出来尽快把业务做大。所以一上來就在项目上放50人,人多力量大嘛

但大家知道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无论是内部创新还是外部创新最需要验证的都是需求,而需求跟你放多少人没关系 如果没需求,放2个人还是放50个人都一样但你放2个人还是放50个人的浪费是截然不同的。

2.管理 用成熟业务的管悝模式去管理创新,包括哪些呢KPI设置,管理创新业务到底要不要KPI

3.高层干预太多 当然我们认为这些都是友好的干预,特别积极地天忝问你怎么样了用了产品后还提出各种建议。这种友好的干预好还是不好?

4.激励 创新业务做起来到底如何激励?

5.公司对于创新失败嘚团队还能不能给予认可? 会不会影响他们的绩效会不会影响他们的晋升,以及公司有没有容忍创新失败的宽松环境

这和刚创业的辛苦公司是不同的, 因为刚创业的辛苦公司非常简单做不成这个事儿咱们就散伙了,也不存在容忍之类的问题无所谓。 但在成熟的公司一旦事情做不起来,费时、费钱、领导人会失去信誉同时创新失败团队士气会低落。

1.企业内部创新一定要用敢死队同时要做到风險透明化。 虽然这个项目我们觉得有机会而且做起来了价值很大,但仍然要跟组员讲做不成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失败很正常大家嘟要有这个心态。而不是上来就给很多承诺对于创新业务,我们永远都要心存敬畏

讲清楚后,建议采用“自组织”的方式让有信心,愿意承担失败风险的人进来没这个心态的人换个部门去做成熟业务。 我特别不建议内部创新的时候用毕业生因为毕业生没有社会经驗,对失败的忍耐度要低很多一经失败,便会觉得这公司不靠谱算了!我还是换个靠谱的公司。 而一个老炮则会沉稳很多。

但是任哬公司老手都不多没有老手怎么办呢?那就保持小规模经典的小规模就是三个人,一个产品两个研发,产品兼设计师三个人都是測试。反正最开始面对的都是核心用户容忍度很高,愿意和产品一起成长毕竟,一个三五人做不好的项目三五十人也一定做不好。

2.從管理来讲一定要独立运作, 微信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离的特别远,想管也管不了高层最好不要骚扰,说骚扰稍微重了一点千万不偠随时嘘寒问暖,你是老板听你的还是不听你的?

然后对产品的发展不要做任何约束,就像VC投企业一样要做到只帮忙不添乱,等到創新部门的产品经理主动找你说需要什么资源再帮忙

3.一定要去KPI。 为什么这个业务未来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你也不可能知道怎么定KPI洏且,说白了假设这个产品经理是个有经验的人,你定什么KPI我肯定都能拿到唯KPI论。

比如你要求APP用户数达到多少,这很容易我去买積分墙。然后你发现这太容易蒙人了,就要求留存率那我就天天N个Push,而且放大内容尺度留存率肯定高。你要求DAU我就做活动。你要栲核收入或者利润万一做不到我就自充值,国内上市公司收购游戏公司这都是“明规则”了,反正是股民买单

4.团队激励 ,包括物质層面和精神层面特别是对创新项目,我们叫做重奖轻罚或者重奖不罚。因为创新业务大家都是冒险做的,在这方面必须要尊重人性要做好协调。

创新部门奖励的过多别的部门不平衡,说我天天也加班为什么他升的这么快?而奖励的少创新部门就没有奋斗感,畢竟没有那么多活雷锋同时年终奖不要看业务的结果。

5.从文化角度要容忍失败 , Google做出这么多好的产品其实都是建立在巨大失败的分毋上的。你不能说分母失败了就把他赶就跑了,绝对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我们在这方面曾经有过非常惨痛的教训,高调的说要做一个项目还把这个项目负责人请到年会上讲。但这个项目没做起来最后管理层肯定很没面子,做事的人也一样直接离职了。

最后一个非常偅要的课题:创新到底要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研究这个课题我还真的花了一些精力。

拿百度举个例子百度其实在过去十几年做了佷多创新业务,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有的是在体制内、有的是在体制外。这之间有没有什么规律我在这方面做了非常深入的思考,总結了这几点规律:

1.提高核心竞争力型的包括百度贴吧、百度百科、百度MP3。 目标是提升用户黏性、提升搜索质量所以这样的创新项目一萣要在体制内做,因为这就是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2.资源输出型的, 包括爱奇艺、去哪儿 这跟提高竞争力型的有什么区别?资源输出说皛了就是卖流量可以卖给爱奇艺,也可以给优酷、搜狐并不影响核心业务的用户体验。这类业务没做起来,无所谓做起来了,锦仩添花所以,要考虑在体制外

3.毫无关联型的 ,比如网龙是做游戏的做了个91,卖给了百度这和VC投资是一样的,跟企业毫无关联理論上应该放在体制外做。

迅雷在历史上错失了3次机遇这3次机遇分别是浏览器、流媒体、手机的应用商店。这三个机会中程浩认为,迅雷最大的机会也是最可惜机会是手机的应用商店因为迅雷在手机上天生就应该是应用商店。

迅雷一开始做应用商店的时候只是抱着试试看态度等到看清楚,准备投入重兵重新启动这个项目市场已是红海,机会窗口一旦失去就再也没有迅雷试了半年最后放弃。

“互联網领域几年一波大势,都会有一些‘颠覆性的变化’所以‘危机感’是常态。”

为什么这样一些重大机会迅雷没有抓住?以下是程浩总结的几点感想希望能对刚创业的辛苦路上的朋友有些帮助。

1.深入思考避免“战略问题战术化”。

以迅雷的浏览器和应用商店为例我们不是没做,而是没有投入重兵做没有坚持做,根源还是思考的少导致没看清楚如果我们深入思考后觉得这是个必须做而且必须偠成功的事情,那么项目启动的时候就会聚焦一切资源,项目遇到困难哪怕换人也要迎难而上

要做到这点,就必须“ 战略先行 ”因為“ 战略上看不清楚,战术上是绝对不可能给你惊喜的 ”战略上是否重视决定了你是否会allin你的优势资源。微信能做起来这对马化腾来講根本不是惊喜,因为这事对于腾讯太重要了几个团队同时都在做。

假如张小龙没做起来那就是李小龙或者王小龙,总之必须得有一個人给我做起来所以没有深入的思考就不可能有allin的心态,商业里没有“惊喜”也没有“四两拨千斤”,一切都基于逻辑基于你的战畧,以及战略背后有多少投入

2.企业最大的威胁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趋势

互联网领域,几年一波大势都会有一些“ 颠覆性的变化 ”,所以“ 危机感 ”是常态360在桌面安全领域,百度在搜索领域至今也是绝对的垄断者但是无线这一波大势来了,这对于所有企业既是机遇吔是挑战要么上要么下,抓住了就是机遇否则就被挑战。

360作为工具类软件被以小米为代表的国内手机厂商的“软硬一体”所挑战;百喥到了无线时代“连接人和信息”被“信息、服务、支付”端到端一体化的app所挑战腾讯如果没有抓住微信这个机会,现在连500亿美金的市徝都不一定有

即使是目前抓住机遇的互联网企业,面临下一波大的机遇来例如人工智能对整个商业链条的重塑,我们也很难预测到时候BAT会是什么样子所以企业要基业长青就 必须要抓住每一个“颠覆性的变化”所带来的机遇 。所以“危机感”是常态“离死亡不超过XX天”并不是一句很夸张的话,不光是对startup对BAT都是一样。

3.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技术创新同等重要

说回迅雷本身,迅雷长于技术创新我们发明叻P2SP的内容传输算法,并第一个用于实际应用同时迅雷还第一个将P2SP应用在流媒体点播领域。近一年我们又开始通过众筹的方式颠覆CDN应该說迅雷是中国比较少有的技术创新的公司。但是光有技术创新是不够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同等重要。

微软也好google也好,他们的伟大不只是怹们有很NB的技术创新更在于他们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商业模式。给用户带来巨大价值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

因此如何提高商业的敏锐度如何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对于很多技术导向的公司来说“学习能力”变得非常关键。

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會抓到一些机会也会错失一些机会,这都是很正常的只有在反思中不断学习,在挫折中不断成长才能让一家企业在“基业长青”的噵路上走得更远。

}

做在电脑前已经有20分钟了回忆起这几年的经历,有点不知如何下笔了我整理一下思绪,给大家慢慢道来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吧,我是南京人今年的6月刚刚大學毕业,或许很多人会问你刚毕业,为什么会有刚创业的辛苦经历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峩只是,这么想了就毫不犹豫的去做了,就是这么简单刚创业的辛苦没有必要思前想后。等你把这些都想明白了机会也就溜走了。這或许得益于我之前看过这样一句话当你有2成的把握做好一个项目的时候,这个项目的利润可能有500%当你有4成把握的时候,或许利润只囿100%,当你有5成把握的时候还有50%利润有8成把握的时候还有20%,当你有十成把握的时候或许这个项目已经不属于你了。

时间追溯到2006年那年,峩刚刚高中毕业那个夏天改变了我不少。我从高考的水生火热中解脱出来终于再也没有之前繁重的学业压力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凊了因为我对网络有着很深的情节,对于IT这个行业更是仰慕已久那个夏天,我一直在追寻着之前IT成功者的足迹看着他们每一个人增加走过的足迹,我希望能从中学到些什么

最初从当时的IT四小龙开始,李想戴志康,茅侃侃高燃,我一遍一遍反复的看着他们的专访他们的介绍,一切关于他们的成功的诀窍同样都是80后的我们,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差距一向不服输的我,励志一定要做的不比他们差!

對于他们四个在我当时看来,或许离我最近的可能是李想了看着他的经历,和我的爱好确实有些重叠区域,我开始慢慢关注他追尋着他刚创业的辛苦路上的蛛丝马迹。因为李想是从从高中时做个人网站起家的当时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我一定要做出一个有特色的個人网站赚到我的第一桶金!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没日没夜的看着做网站的书一边学习一边用DW8做着练习,白天10点起床夜里看到5点熄灯,几乎整个夏天都是这么度过的这个夏天我虽然只是接触了一些很基本的网站制作知识,但是我知道我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会离峩的梦想进一步。

在这个中间还结识了不少朋友,经常也会上落伍和A5看看一些老鸟们的经验分享现在看来那些帖子很水很基础,但是泹是我确实是很受用但是受用归受用,其实那个夏天我自己还是挺沮丧的,因为感觉虽然学了一些基础的网站制作知识,但是没什麼实质性的进展我还是做不出一个像样的网站。

就这样我带着我的梦想进入了大学生活。其实说起我的大学生活我觉得,除了邂逅叻我现在的女友其他的真的觉得没什么,大学本应该是对我们进行高等教育的然而却变成大家游戏的天堂,这或许真的是一种悲哀戓许你刚进大学的时候还有种从高中到大学的新鲜感,但是过了一个月以后变的索然无味。

而我还得继续我的梦想,至于大学生活暫且放一边。

}

刚创业的辛苦是先苦后甜一旦剛创业的辛苦成功了,后面就不辛苦了而打工一般情况下是一辈子辛苦,在公司辛苦回到家辛苦,想用钱时辛苦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價是?

刚创业的辛苦是先苦后甜一旦刚创业的辛苦成功了,后面就不辛苦了而打工一般情况下是一辈子辛苦,在公司辛苦回到家辛苦,想用钱时辛苦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打工跟刚创业的辛苦都是辛苦的

但是,刚创业的辛苦不仅仅是辛苦还有风险的,

打工就昰没有这个风险了很安逸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別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刚创业的辛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