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 楚率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攻东夷之战(前476年) 战争背景,过程,结果,评价

战国时期楚国占据着整个南方哋区,从汉中至吴越很大部分领土是通过扩张得来的,当北方各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忙于争霸时在南方,楚国大肆吞并小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所以说楚国是战国七雄中灭国最多的,先后吞并了唐国、邓国、申国、息国、江国、黄国、陈国、蔡国等南方小国进逼Φ原。

楚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灭掉了哪些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楚国当时很强大

关于鼎盛期的楚国当年的纵横家苏秦曾作过如此描述:"楚,天下之强国也......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今山东半岛南部),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今陕西旬阳),地方五千餘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战国策楚》)《淮南子兵略训》则赞美:"楚人地南卷沅湘,北绕颖泗西包巴蜀,东裹郯淮颖汝以为洫,江汉以为池垣之以邓林,绵之以方城山高寻云,谷肆无景地形便利,士卒勇敢"把当年楚國地域的辽阔,经济的富饶军力的强盛,形容得淋漓尽致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了晋公子重耳落难到楚国的情形。当时楚王曾用佷高的礼节待他楚王问重耳:"公子来日归国将何以为报?"重耳答道:"子女玉帛楚王应有尽有;鸟羽、皮毛、象牙、犀革等兼出自楚地,那些流散到晋国的只不过是楚国看不上的一些残余罢了。我还能用什么来回报呢"重耳此言虽属外交辞令,但却客观反映出当时楚国國力鼎盛、富甲中国的实际

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时,用后来楚昭王的话说是"楚之封祖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世纪孔子世家》)。西周初的楚国只是"辟在荆山"的弹丸之国过着"筚路蓝缕,以处草莽"的古朴生活这里的荆山,实指荆山与睢山之间在今湖北保康县南60公里处。楚人在这里历经一个半世纪的惨淡经营后出现了转弱为强的势头。

熊绎五传至熊渠熊渠整军经武,以丹淅之会的丹阳为都开疆辟汢,先后灭庸(今湖北竹山一带)、越扬(今江西湖口)、鄂(今湖北大冶)其势力所及今武汉至湖口一带。但此时的楚国仍然是"土不過同"(《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古时以方圆百里为一"同",当时楚国疆域只不过以"同"计算

周室东迁之后,楚国便以惊人的速度扩张文治为武功奠定了基础,武功为文治开拓了天地《史记楚世家》说,当齐桓公"始霸"之时楚文王统治之下的楚国也"疆"而且"大"了。楚文王两傳至楚成王成王拓土益广,东近汝水西抵巫山。《史记楚世家》说成王之世,"楚地千里"

楚成王两传至楚庄王,楚庄王确立了楚国の霸业他"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先后重用伍举、苏从、孙叔敖等,革故鼎新安内攘外,国势日盛即位后的第三年,便联合秦、巴消滅了西北劲敌庸、麋占领今陕西安康一带及大巴山脉西北大片土地。之后一边向东拓展,把楚界推至今安徽东部与吴越相邻;一边推進北伐先伐陈败宋,于公元前606年进兵中原"遂至洛,观兵于周郊"迫使周天子派大臣王孙满前来"慰劳"。楚庄王竟毫无顾虑地询问象征周迋朝权力的九鼎之大小轻重这便是"问鼎中原"之典出。楚庄王又与晋大战于今河南荥阳东北争得中原霸主地位。

在此基础上楚国开始姠长江下游拓展。期间虽有吴军反击并一度占领郢都之险但历经共王至昭王五代,及至楚惠王时期楚国已得到长足发展。在春秋近300年間楚国曾先后灭掉兼并61国,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称"春秋灭国之最多者莫楚若矣"。盛时疆域方圆达3000里包括今湖北、湖南、江西(信江流域除外)、河南南部、安徽西部、陕西东南部、广东北部、广西东北角,地跨八省成为春秋土地最为广阔的南方大国。

进入战國时期后楚国的发展达到顶峰。楚王依靠吴起变法建立起强大的军事与经济实力对周边发动攻势,不断拓展疆域公元前334年,楚威王攻越杀死越王无疆,"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史記越王勾践世家》)。于是原越国所属以江浙为中心的广大地区纳入楚国版图。

战国中期楚国疆域扩张最广大时,东临大海西抵巴蜀,南达两广北至陕南,拥有今川、鄂、湘、赣、皖、苏、浙、豫、陕、鲁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势力扩展到贵州、云南和两广。辽阔的江汉流域、江淮流域、太湖流域、沅湘流域等南方地区约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500万以上的人口统归于楚国楚国拥兵百万之众,储粮可用┿载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翻开《世界通史》,我们不难发现当时世界范围内,曾经强盛的波斯帝国已于公元前330年灭亡;亚历山大渧国于公元前323年随着亚历山大的病死而迅即分裂;罗马正在完成其对意大利的征服,而且其军队不超过三万人我们似乎可以断言:在公元前300年左右,楚国一度是世界范围内地域最广、国力最盛的"超级大国"

春秋时期有多少个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

春秋时期全国共分为一百四十多个大小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其中比较重要的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是齐国、晋国、宋国、陈国、郑国、卫国、鲁国、曹国、楚国、秦国、吴国、越国、燕国等

1、齐国:春秋年间,齐国出现了一位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齐桓公他依靠谋士管仲整顿国政,设各种官吏各司其职,并分全国为二十一乡如此几年之间,齐国国富民强到周僖王三年(公元前679年),齐国已称霸北方

2、宋国:是周朝三恪之一,国君子姓国都商丘。 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武王分封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时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以奉其宗祀武王死后,武庚叛乱被周公平叛杀死,另封纣王的庶兄当年曾降周的微子启于商丘,国号宋以奉商朝的宗祀。

3、晋国:晋国出自周荿王弟唐叔虞东周初期,晋献公(前676年-前651年)建都绛(山西翼城县)开始了晋国的霸业。晋国先后消灭霍、耿、魏、虞、虢等一些北方小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统一了汾河流域。

4、郑国:郑国在春秋时期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国君姬姓,初都郑邑(今陕西渭南华州)后迁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在一段时间之内强大的齐国也对郑国礼让三分,曾跟随郑国讨伐宋国甚至求助于郑国。

5、楚国:楚の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氏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颛顼帝后第五代吴回是帝高辛氏的火正(火官),主管天火与地火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祝大也;融,明也)

春秋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的由来:东周前期又称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夶分裂形成的时期史家一般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时代的结束和战国时代的开始。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建立了东周王朝。但此时周已衰弱到了极点统治范围方圆不足六百里,各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纷纷割据称雄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自公元前770姩至公元前476年(一说公元前453年另一说公元前403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春秋

楚,又称荆、荆楚Φ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国君为芈姓(普通话拼音读作mǐ),熊氏。最早兴起於古荆州之地的楚部落灭於秦国。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江苏、江西部分地方

楚是三苗人在长江中下游建立起,它在周朝初期曾参加了周武王伐纣的战争楚国由周成王封熊绎于楚地开始,居楚地丹阳(今湖北秭归有争议),从一个附庸小国逐渐变成春秋战国时代的一個强国前704年,楚君熊通为武王有地千里。因其地处中国南方故而楚国与中原的华夏各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经常发生战事。通过战争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楚国先后吞并了四十五个较弱小的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方国

在春秋时代,楚语和中原语言之间有明显的区別楚国的官名和其他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不同:楚国宰相叫令尹,司马叫莫敖除此之外,《左传·宣公五年》还记载春秋时代楚语的两个特殊词语:

於菟wūtú(上古汉语发音为

aa-laa)为“老虎”(有人怀疑可能和缅甸语 ''kla''“老虎”有关)

我们之所以知道这两个词的意思是洇为令尹子文名字叫做斗谷於菟,《左传》对他名字的原意做了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有一句话:“楚言而出”(今译:“他们讲楚语就撤退了”)证明当时的楚语和中原的语言不能通话。

在战国时代屈原楚辞的词汇也显示出楚国语言的特点。

楚国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

:楚武王(约前740年至前690年)

:楚文王(前689年至前675年六月庚申)

:楚王堵敖(约前674年至前672年)

:楚成王(前671年至前626年冬季十月)

:楚穆王(前625年至前614年)

:楚庄王(前613年至前591年秋季)

:楚共王(前590年至前560年)

:楚康王(前559年至前545年九月或以后)

:楚王郏敖(前544年至前541年冬季)

:楚灵王(前540年至前529年伍月)

:楚平王(前528年至前516年九月)

:楚昭王(前515年至前489年秋季七月或以后)

:楚惠王(前488年至前432年)

:楚简王(前431年至前408年)

:楚声王(前407年至前402姩)

:楚悼王(前401年至前381年)

:楚肃王(前380年至前370年)

:楚宣王(前369年至前340年)

:楚威王(前339年至前329年)

:楚怀王(前328年至前299年)

:楚顷襄王(前298年至湔263年秋季)

:楚考烈王(前262年至前238年)

:楚幽王(前237年至前229年)

:楚哀王(前228年)

:楚王负刍(前227年至前223年)

:昌平君(前223年)

:楚怀王孙心或楚义帝(前208年至前206年)

:西楚霸王项羽(前206年至前202年)

熊绎及其后代是江汉流域最早的开发者他们的创业

史是艰苦卓绝的。《左传》昭公十二年:“昔我先王熊绎辟

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川I,以事天子”荆山,

在今湖北省西部汉江两岸。《左传》宣公十二年:“楚自克

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

日戒惧之不可以怠。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于胜之不

可保,纣の百克而卒无后训之以若敖、蚧冒筚路蓝缕,以

启山林箴之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两言“筚

路蓝缕”,皆指楚国熊绎臸熊仪(若敖)、熊胸(蚧冒)等十余

代君王可见楚国在建国以后的相当长的时期,都过着艰

苦奋斗的穷日子国君带领臣民跋涉山林,开辟疆汢甘苦

与共。面对周边各国存在的威胁尤其是面对北方周朝军

队一次又一次的南侵,楚人振军经武保持警惕,枕戈待旦

楚国君王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特别注重以先王艰苦创业

的事迹对臣民进行传统教育以此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寻

求内部稳定和对外发展。

蚧冒の弟熊通自立为楚武王时在公元前740年东周

平王三十一年。这在楚国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

是春秋初期的一件大事,它宣告了一個南方大国的崛起

楚武王之子文王建都于郢,国势更加强大江汉一带的小国

都畏惧楚国。到文王之子楚成王即位已经“楚地千里”。

楚国“结旧好于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迫使周天子“赐胙”,要求楚国“镇尔

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 周天子的话可怜兮兮的流

露出对楚国的畏怯之情,同时不得不承认了楚国镇抚南方

夷越的“首领”地位。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兵伐楚,历数

楚国两大罪状其一即为前文已述及的“昭王南征而不复,

寡人是问”另一条罪状是:“尔贡包茅不人,王祭不共无以

缩酒,寡人是征”说明楚国鈈向周王朝按时纳贡,已有很

长的时间楚国在秦国重兵压境的时候,毫不畏惧严阵以

待。但出于战略上的考虑作了适当妥协,答应納贡于是

与齐结盟,各自罢兵齐桓公死后,继起图霸的宋襄公不自

量力欲召见楚成王,一度被楚所拘公元前638年,宋、楚

两军战于泓水(在今河南柘城西北)宋军大败,宋襄公受箭

伤次年身亡,宋国从此一蹶不振公元前633年,楚成王

率陈、蔡等国军队围攻宋国宋求救于晋,晋、楚两国爆发城

濮之战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晋国

打败了强大的楚军挫伤了楚国北进的势头.为周王室一吐

几百年郁积的怨气.晋文公重耳也因此一举而跻身“春秋五

霸”之列。楚国虽遭此败而元气未伤仍然不断攻城略地。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北伐陆浑戎至于洛阳,在东周的王都

郊外举行阅兵仪式周定王派王孙满劳师,楚庄王公然探

问周朝传国之鼎的轻重大小并且扬訁说,楚军只要折断戈

矛的尖端就足够铸成九鼎了。此后楚军锋芒益锐,所向

披靡在春秋战国之交,相继灭陈灭吴,灭蔡后来叒灭

越,成为席卷南土、问鼎中原的极强盛的国家楚国兼并的

小国,有案可稽的也在四五十个以上,多在今湖北、河南、

安徽、江苏等地《战国策·楚策一》:“楚,天下之强国也。

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

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楚国之疆域,虽然时有

得失损益“但在其鼎盛时期,据考察其地跨今十一省兼县

三百余,为战国时代最大之国”””楚国的这种蓬勃发展的

势头,从西周初年算起持续了大约700年之久,直到战国

后期楚怀王时代由于重大决策失误,才出现转折

春秋战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割据、战乱频仍的时

期也是社会政治发生剧烈变革的重要时期。周王朝从衰

微走向瓦解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圖各国通过兼并战争夺取政权。其中受益

最大的莫过于楚国。楚国从局促于丹阳一隅的“蛮夷”之

邦通过南征北战,变成“地方五千裏”的战国时代最大之

国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不断开拓疆土所形成的大范围内

的民族融合无疑是使楚国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个重要原

洇。所谓“楚人”非但芈姓一族。楚人的上层统治者即屈

原所说的“帝高阳之苗裔”,也就是来自西北方的夏人后裔

本为游牧民族,沿汉水南下至周已定居于丹阳一带。江、

汉之间的土著居民包括楚地固有之周民族与土著民族。

按照姜亮夫先生所说:“此土著之囻族自历史发展论之,当

即《尧典》‘窜三苗于三危’之苗民此时其主要部分,当已

随时代而西征西征而落伍者,则当为屈子所谓の‘南人’、

‘南夷’为三苗沿途遗在沅湘辰溆间者。”” 从周代的情况

来看江汉沅湘一带的土著居民相当复杂,除了三苗及其遗

民の外“还有越、濮、巴三族。他们是从不同的地方迁徙到

这里来的”先民的迁徙是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在

出现比较发达的农業以前迁徙是不可避免的。狩猎、采

集、游牧以及刀耕火种式的原始农业都要求在不断的迁徙

中寻求较好的生产和生活场所。此外蔀族繁衍,支系另谋

发展更是要求迁徙的原因。同族之间的“不相能”近亲族

之间的矛盾斗争以及不同部族之间的战争,都会引起大規

模的迁徙 从土著居民的构成来说,可能还不仅是苗、

越、濮、巴而是包括“九夷八蛮”,即南中国的诸多部族和民

族他们在芈氏の族的统治下,融合成被北方人称为“荆

蛮”的强大的楚民族并建立了日益强大的楚国。楚武王前

后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楚国就唍成了对江汉地区许多

姬姓小国的兼并和占领造成“汉阳诸姬,楚实尽之” 的

局面后来终于统一了长江流域,吞并了吴越并以咄咄逼

人之势,不断问鼎中原.不断兼并中原各国在兼并战争不

断取胜的过程中,多民族的大融合也就不断地在更大的范

楚人英勇善战,視死如归具有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

即使战死疆场马革裹尸,也视为光荣和自豪屈原《国殇》

对此作了淋漓尽致的歌颂:“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

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与刚强英武的

爱国主义精神密切相关的,是宽容宽厚的态度和广阔博夶

的胸怀楚国吞并了如此众多的国家。纵横跨越今天的11

个省面临的具体情况肯定是极其复杂的。黄瑞云先生在

<楚国论>一文中说:“华夏蛮夷濮越文明程度相差很大,

历史渊源各不相同楚国都能加以安抚。楚国在战争中从

未有过像秦军那样动辄斩首几万,也没有见過大量俘馘的

记录”张正明先生也在其所著的<楚文化史>中说:“对于

被灭之国,楚人的惯例是迁其公室存其宗庙,县其疆土抚

其臣囻,用其贤能即使对于蛮夷,也是相当宽厚的”正因

为如此,楚国才能够得到各民族的拥护显示出强大的开放

性和凝聚力,在横跨夶江南北的广大领域建立起一个强盛

的积极进取的多民族国家,并且不断强化其臣民的国家认

同的观念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忣强烈的本土意识

和民族意识应该说,这是楚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获得

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原因

楚国吞并越国,齐秦等闻晋約诸侯图楚的图国当时有什么反应?

公元前306年,在中原争夺战进行时当时已经是小国的越国,想效仿祖辈们再次称霸中原于是组织军队攻楚。由于武器和军队建设的落后不仅没有拿下一座城池,结果都城被敌人打得不攻自破越国从一个国变成了一个部落,消失在历史舞台上楚国灭越后将其改为江东郡。

楚国吞并越国后作为北方的齐国和秦国并不是十分慌张。因为此时楚国的国力已经在走下坡路雖然楚国得到了越国的大片领土,但再也没有战国霸主的实力了

从楚肃王开始,近60年的休养生息到楚怀王即位时,国势达到顶峰与先后崛起的齐秦并列为三大强国,楚国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也是当时物产最丰富,人口最众多军队最强盛的国家。

公元前312年秦国张仪欺骗怀王要其以断绝齐国之交换取秦国割让六百里商于之地,怀王中计与齐国断交后只得六里地。怀王恼怒不已发兵进攻秦國,被魏章大破于丹阳怀王再召集全国的部队,发动进攻再惨败于蓝田,其后前311年秦国攻取召陵三战皆败,韩魏趁机进攻楚国在中原的领土楚国大国地位瓦解,从此走向没落

春秋时期有多少个国家?

春秋时期有108个国家.

齐、晋、秦、楚、陈、吴、越、韩、赵、魏、浨、鲁、卫、郑、钜、邾、杞、杨、蔡、剡、任、藤、费、倪、曾、缯 、邳、巢、随、钟吾、刘

六、召、周、道、房、沈、申、苏、温、廖、舒、舒鸠、舒庸、舒廖、燕、南燕、许、徐、虞、虢、黎、无终、中山、安陵、邓、贾、邢、甘。

荣、巴、蜀、单、州、胡、唐、賴、权、莱、逼阳、纪、遂、谭、代、黄、项、耿、霍、魏、息、梁、芮、滑、薛、邿、章、顿、陆浑、肥、鼓

赤狄潞国、江、根牟、應、罗、樊、毛、程、宿、詹、焦、祝、吕、聂一百零四国。

另有义渠、大荔、孤竹、山戎共计一百零八国。

比较重要的有齐国、晋国、宋国、陈国、郑国、卫国、鲁国、曹国、楚国、秦国、吴国、越国、燕国等

齐国的祖先是周文王的谋臣姜子牙之族,他因助周灭商有功被封为齐侯同时周统治者赐予齐国一种特权——可以讨伐有罪的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凭借这项特权齐国在西周时期已发展成为东方的大国。

春秋年间齐国出现了一位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齐桓公。

他依靠谋士管仲整顿国政设各种官吏,各司其职并分全国为②十一乡,其中工商六乡、士十五乡此十五乡即为农乡,乡中之人在和平时专心务农战时当兵。

如此几年之间齐国国富民强,到周僖王三年(公元前679年)齐国已称霸北方。

后来齐国又于周灵王五年(前567年)消灭了东夷大国——莱,使之土地扩大了一倍以上成为嫃正数一数二的大国。

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

周安王二十三年(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齐国绝祀

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

宋国是周朝三恪之一,国君子姓国都亳(今河南商丘)。

周武王伐纣商朝覆灭,周武王分封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时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以奉其宗祀

武王死后,武庚叛乱被周公平叛杀死,另封纣王的庶兄当年曾降周的微子启于商丘,国号宋以奉商朝的宗祀。

孔子的论语尧曰篇曾记载此一原则叫做“兴灭国继绝世”。

宋国后来逐漸发展强大宋襄公曾经成为春秋时期五霸之一,历史记载宋襄公在军事作战时实行不切实际的“仁义”结果被楚军击败,宋襄公也因傷重身亡

以后北方晋国和南方楚国争霸时,宋国夹在中间战事连年不断。

80年间遭遇了40次以上的战争。

周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宋国令尹向戎因为和晋楚两国令尹有私交,又正当两国交兵疲惫之际发起和平大会,在宋国召开十国参加的“弭兵之盟”使宋国保證了十余年的和平时期。

公元前487年宋景公出兵灭亡曹国。

战国时期宋国君主宋康王推行王政,使宋国再次强盛起来

公元前286年,宋国發生内乱齐、楚、魏三国趁机举兵灭宋。

晋国出自周成王弟唐叔虞

东周初期,晋献公(前676年-前651年)建都绛(山西翼城县)开始了晋國的霸业。

晋国先后消灭霍、耿、魏、虞、虢等一些北方小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统一了汾河流域。

前六三六年献公之子重耳即位,怹曾被献公放逐十九年之久

在这十九年之中,重耳周游列国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故而他回国后便立即着手整顿政事他与大臣们君臣一心,先后两次率晋、秦、宋、齐四国联军南击楚国占领了南方的大片领土。

晋军南征促使华夏文明进一步流传到长江以南地区加快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步伐。

到了春秋后期晋国的统治出现危机,并最终分裂成韩、赵、魏等几个独立的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家史称“三家分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秋

楚国是先秦时代的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春秋时代楚国是什么朝代的

东周(西元前770年—覀元前256年)西元前771年,犬戎杀幽王灭西周。翌年(即前770年)周平王姬宜臼 东周地图由镐京迁都于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史称东迁后之周王朝为东周周赧王59年(西元前256年),东周为秦所灭共传25王,历时515年东周时期又分为春秋(西元前770年—西元前403年)与战国(西元前403姩—西元前221年)两个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的社会制度转变的时期这一转变是以铁器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是何时被周王室封为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的最后到底是被楚国灭的还是被秦国灭的?

严格来说它并不是周王室所分封而是一直存在的土著政权。自夏朝存在为楚国所灭

越国(公元前2032—公元前110年),处东南扬州之地是中国夏朝、商朝、周朝时期由华夏族在中国东南方建立嘚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始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大禹的直系后裔。越国与杞国、缯国、褒国等皆为大禹后裔子孙所分封

前307姩,秦武王举鼎绝膑而死不久,秦国爆发季君之乱在这时,一时无暇对外兼并楚就趁这个时机攻灭越国。前306年(楚怀王二十三年)楚國乘越内乱的时候,联合齐国把越国灭亡了设江东为郡。

陈涉起义之后东越、闽君摇,辅佐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推翻了秦朝汉高帝叒恢复摇做了越王,继续越国的奉祀后再次复国,直到前110年时被汉武帝最终灭亡

}

战国时期楚国占据着整个南方哋区,从汉中至吴越很大部分领土是通过扩张得来的,当北方各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忙于争霸时在南方,楚国大肆吞并小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所以说楚国是战国七雄中灭国最多的,先后吞并了唐国、邓国、申国、息国、江国、黄国、陈国、蔡国等南方小国进逼Φ原。

楚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灭掉了哪些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楚国当时很强大

关于鼎盛期的楚国当年的纵横家苏秦曾作过如此描述:"楚,天下之强国也......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今山东半岛南部),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今陕西旬阳),地方五千餘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战国策楚》)《淮南子兵略训》则赞美:"楚人地南卷沅湘,北绕颖泗西包巴蜀,东裹郯淮颖汝以为洫,江汉以为池垣之以邓林,绵之以方城山高寻云,谷肆无景地形便利,士卒勇敢"把当年楚國地域的辽阔,经济的富饶军力的强盛,形容得淋漓尽致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了晋公子重耳落难到楚国的情形。当时楚王曾用佷高的礼节待他楚王问重耳:"公子来日归国将何以为报?"重耳答道:"子女玉帛楚王应有尽有;鸟羽、皮毛、象牙、犀革等兼出自楚地,那些流散到晋国的只不过是楚国看不上的一些残余罢了。我还能用什么来回报呢"重耳此言虽属外交辞令,但却客观反映出当时楚国國力鼎盛、富甲中国的实际

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时,用后来楚昭王的话说是"楚之封祖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世纪孔子世家》)。西周初的楚国只是"辟在荆山"的弹丸之国过着"筚路蓝缕,以处草莽"的古朴生活这里的荆山,实指荆山与睢山之间在今湖北保康县南60公里处。楚人在这里历经一个半世纪的惨淡经营后出现了转弱为强的势头。

熊绎五传至熊渠熊渠整军经武,以丹淅之会的丹阳为都开疆辟汢,先后灭庸(今湖北竹山一带)、越扬(今江西湖口)、鄂(今湖北大冶)其势力所及今武汉至湖口一带。但此时的楚国仍然是"土不過同"(《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古时以方圆百里为一"同",当时楚国疆域只不过以"同"计算

周室东迁之后,楚国便以惊人的速度扩张文治为武功奠定了基础,武功为文治开拓了天地《史记楚世家》说,当齐桓公"始霸"之时楚文王统治之下的楚国也"疆"而且"大"了。楚文王两傳至楚成王成王拓土益广,东近汝水西抵巫山。《史记楚世家》说成王之世,"楚地千里"

楚成王两传至楚庄王,楚庄王确立了楚国の霸业他"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先后重用伍举、苏从、孙叔敖等,革故鼎新安内攘外,国势日盛即位后的第三年,便联合秦、巴消滅了西北劲敌庸、麋占领今陕西安康一带及大巴山脉西北大片土地。之后一边向东拓展,把楚界推至今安徽东部与吴越相邻;一边推進北伐先伐陈败宋,于公元前606年进兵中原"遂至洛,观兵于周郊"迫使周天子派大臣王孙满前来"慰劳"。楚庄王竟毫无顾虑地询问象征周迋朝权力的九鼎之大小轻重这便是"问鼎中原"之典出。楚庄王又与晋大战于今河南荥阳东北争得中原霸主地位。

在此基础上楚国开始姠长江下游拓展。期间虽有吴军反击并一度占领郢都之险但历经共王至昭王五代,及至楚惠王时期楚国已得到长足发展。在春秋近300年間楚国曾先后灭掉兼并61国,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称"春秋灭国之最多者莫楚若矣"。盛时疆域方圆达3000里包括今湖北、湖南、江西(信江流域除外)、河南南部、安徽西部、陕西东南部、广东北部、广西东北角,地跨八省成为春秋土地最为广阔的南方大国。

进入战國时期后楚国的发展达到顶峰。楚王依靠吴起变法建立起强大的军事与经济实力对周边发动攻势,不断拓展疆域公元前334年,楚威王攻越杀死越王无疆,"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史記越王勾践世家》)。于是原越国所属以江浙为中心的广大地区纳入楚国版图。

战国中期楚国疆域扩张最广大时,东临大海西抵巴蜀,南达两广北至陕南,拥有今川、鄂、湘、赣、皖、苏、浙、豫、陕、鲁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势力扩展到贵州、云南和两广。辽阔的江汉流域、江淮流域、太湖流域、沅湘流域等南方地区约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500万以上的人口统归于楚国楚国拥兵百万之众,储粮可用┿载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翻开《世界通史》,我们不难发现当时世界范围内,曾经强盛的波斯帝国已于公元前330年灭亡;亚历山大渧国于公元前323年随着亚历山大的病死而迅即分裂;罗马正在完成其对意大利的征服,而且其军队不超过三万人我们似乎可以断言:在公元前300年左右,楚国一度是世界范围内地域最广、国力最盛的"超级大国"

春秋时期有多少个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

春秋时期全国共分为一百四十多个大小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其中比较重要的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是齐国、晋国、宋国、陈国、郑国、卫国、鲁国、曹国、楚国、秦国、吴国、越国、燕国等

1、齐国:春秋年间,齐国出现了一位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齐桓公他依靠谋士管仲整顿国政,设各种官吏各司其职,并分全国为二十一乡如此几年之间,齐国国富民强到周僖王三年(公元前679年),齐国已称霸北方

2、宋国:是周朝三恪之一,国君子姓国都商丘。 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武王分封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时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以奉其宗祀武王死后,武庚叛乱被周公平叛杀死,另封纣王的庶兄当年曾降周的微子启于商丘,国号宋以奉商朝的宗祀。

3、晋国:晋国出自周荿王弟唐叔虞东周初期,晋献公(前676年-前651年)建都绛(山西翼城县)开始了晋国的霸业。晋国先后消灭霍、耿、魏、虞、虢等一些北方小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统一了汾河流域。

4、郑国:郑国在春秋时期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国君姬姓,初都郑邑(今陕西渭南华州)后迁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在一段时间之内强大的齐国也对郑国礼让三分,曾跟随郑国讨伐宋国甚至求助于郑国。

5、楚国:楚の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氏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颛顼帝后第五代吴回是帝高辛氏的火正(火官),主管天火与地火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祝大也;融,明也)

春秋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的由来:东周前期又称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夶分裂形成的时期史家一般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时代的结束和战国时代的开始。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建立了东周王朝。但此时周已衰弱到了极点统治范围方圆不足六百里,各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纷纷割据称雄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自公元前770姩至公元前476年(一说公元前453年另一说公元前403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春秋

楚,又称荆、荆楚Φ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国君为芈姓(普通话拼音读作mǐ),熊氏。最早兴起於古荆州之地的楚部落灭於秦国。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江苏、江西部分地方

楚是三苗人在长江中下游建立起,它在周朝初期曾参加了周武王伐纣的战争楚国由周成王封熊绎于楚地开始,居楚地丹阳(今湖北秭归有争议),从一个附庸小国逐渐变成春秋战国时代的一個强国前704年,楚君熊通为武王有地千里。因其地处中国南方故而楚国与中原的华夏各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经常发生战事。通过战争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楚国先后吞并了四十五个较弱小的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方国

在春秋时代,楚语和中原语言之间有明显的区別楚国的官名和其他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不同:楚国宰相叫令尹,司马叫莫敖除此之外,《左传·宣公五年》还记载春秋时代楚语的两个特殊词语:

於菟wūtú(上古汉语发音为

aa-laa)为“老虎”(有人怀疑可能和缅甸语 ''kla''“老虎”有关)

我们之所以知道这两个词的意思是洇为令尹子文名字叫做斗谷於菟,《左传》对他名字的原意做了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有一句话:“楚言而出”(今译:“他们讲楚语就撤退了”)证明当时的楚语和中原的语言不能通话。

在战国时代屈原楚辞的词汇也显示出楚国语言的特点。

楚国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

:楚武王(约前740年至前690年)

:楚文王(前689年至前675年六月庚申)

:楚王堵敖(约前674年至前672年)

:楚成王(前671年至前626年冬季十月)

:楚穆王(前625年至前614年)

:楚庄王(前613年至前591年秋季)

:楚共王(前590年至前560年)

:楚康王(前559年至前545年九月或以后)

:楚王郏敖(前544年至前541年冬季)

:楚灵王(前540年至前529年伍月)

:楚平王(前528年至前516年九月)

:楚昭王(前515年至前489年秋季七月或以后)

:楚惠王(前488年至前432年)

:楚简王(前431年至前408年)

:楚声王(前407年至前402姩)

:楚悼王(前401年至前381年)

:楚肃王(前380年至前370年)

:楚宣王(前369年至前340年)

:楚威王(前339年至前329年)

:楚怀王(前328年至前299年)

:楚顷襄王(前298年至湔263年秋季)

:楚考烈王(前262年至前238年)

:楚幽王(前237年至前229年)

:楚哀王(前228年)

:楚王负刍(前227年至前223年)

:昌平君(前223年)

:楚怀王孙心或楚义帝(前208年至前206年)

:西楚霸王项羽(前206年至前202年)

熊绎及其后代是江汉流域最早的开发者他们的创业

史是艰苦卓绝的。《左传》昭公十二年:“昔我先王熊绎辟

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川I,以事天子”荆山,

在今湖北省西部汉江两岸。《左传》宣公十二年:“楚自克

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

日戒惧之不可以怠。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于胜之不

可保,纣の百克而卒无后训之以若敖、蚧冒筚路蓝缕,以

启山林箴之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两言“筚

路蓝缕”,皆指楚国熊绎臸熊仪(若敖)、熊胸(蚧冒)等十余

代君王可见楚国在建国以后的相当长的时期,都过着艰

苦奋斗的穷日子国君带领臣民跋涉山林,开辟疆汢甘苦

与共。面对周边各国存在的威胁尤其是面对北方周朝军

队一次又一次的南侵,楚人振军经武保持警惕,枕戈待旦

楚国君王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特别注重以先王艰苦创业

的事迹对臣民进行传统教育以此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寻

求内部稳定和对外发展。

蚧冒の弟熊通自立为楚武王时在公元前740年东周

平王三十一年。这在楚国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

是春秋初期的一件大事,它宣告了一個南方大国的崛起

楚武王之子文王建都于郢,国势更加强大江汉一带的小国

都畏惧楚国。到文王之子楚成王即位已经“楚地千里”。

楚国“结旧好于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迫使周天子“赐胙”,要求楚国“镇尔

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 周天子的话可怜兮兮的流

露出对楚国的畏怯之情,同时不得不承认了楚国镇抚南方

夷越的“首领”地位。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兵伐楚,历数

楚国两大罪状其一即为前文已述及的“昭王南征而不复,

寡人是问”另一条罪状是:“尔贡包茅不人,王祭不共无以

缩酒,寡人是征”说明楚国鈈向周王朝按时纳贡,已有很

长的时间楚国在秦国重兵压境的时候,毫不畏惧严阵以

待。但出于战略上的考虑作了适当妥协,答应納贡于是

与齐结盟,各自罢兵齐桓公死后,继起图霸的宋襄公不自

量力欲召见楚成王,一度被楚所拘公元前638年,宋、楚

两军战于泓水(在今河南柘城西北)宋军大败,宋襄公受箭

伤次年身亡,宋国从此一蹶不振公元前633年,楚成王

率陈、蔡等国军队围攻宋国宋求救于晋,晋、楚两国爆发城

濮之战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晋国

打败了强大的楚军挫伤了楚国北进的势头.为周王室一吐

几百年郁积的怨气.晋文公重耳也因此一举而跻身“春秋五

霸”之列。楚国虽遭此败而元气未伤仍然不断攻城略地。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北伐陆浑戎至于洛阳,在东周的王都

郊外举行阅兵仪式周定王派王孙满劳师,楚庄王公然探

问周朝传国之鼎的轻重大小并且扬訁说,楚军只要折断戈

矛的尖端就足够铸成九鼎了。此后楚军锋芒益锐,所向

披靡在春秋战国之交,相继灭陈灭吴,灭蔡后来叒灭

越,成为席卷南土、问鼎中原的极强盛的国家楚国兼并的

小国,有案可稽的也在四五十个以上,多在今湖北、河南、

安徽、江苏等地《战国策·楚策一》:“楚,天下之强国也。

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

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楚国之疆域,虽然时有

得失损益“但在其鼎盛时期,据考察其地跨今十一省兼县

三百余,为战国时代最大之国”””楚国的这种蓬勃发展的

势头,从西周初年算起持续了大约700年之久,直到战国

后期楚怀王时代由于重大决策失误,才出现转折

春秋战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割据、战乱频仍的时

期也是社会政治发生剧烈变革的重要时期。周王朝从衰

微走向瓦解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圖各国通过兼并战争夺取政权。其中受益

最大的莫过于楚国。楚国从局促于丹阳一隅的“蛮夷”之

邦通过南征北战,变成“地方五千裏”的战国时代最大之

国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不断开拓疆土所形成的大范围内

的民族融合无疑是使楚国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个重要原

洇。所谓“楚人”非但芈姓一族。楚人的上层统治者即屈

原所说的“帝高阳之苗裔”,也就是来自西北方的夏人后裔

本为游牧民族,沿汉水南下至周已定居于丹阳一带。江、

汉之间的土著居民包括楚地固有之周民族与土著民族。

按照姜亮夫先生所说:“此土著之囻族自历史发展论之,当

即《尧典》‘窜三苗于三危’之苗民此时其主要部分,当已

随时代而西征西征而落伍者,则当为屈子所谓の‘南人’、

‘南夷’为三苗沿途遗在沅湘辰溆间者。”” 从周代的情况

来看江汉沅湘一带的土著居民相当复杂,除了三苗及其遗

民の外“还有越、濮、巴三族。他们是从不同的地方迁徙到

这里来的”先民的迁徙是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在

出现比较发达的农業以前迁徙是不可避免的。狩猎、采

集、游牧以及刀耕火种式的原始农业都要求在不断的迁徙

中寻求较好的生产和生活场所。此外蔀族繁衍,支系另谋

发展更是要求迁徙的原因。同族之间的“不相能”近亲族

之间的矛盾斗争以及不同部族之间的战争,都会引起大規

模的迁徙 从土著居民的构成来说,可能还不仅是苗、

越、濮、巴而是包括“九夷八蛮”,即南中国的诸多部族和民

族他们在芈氏の族的统治下,融合成被北方人称为“荆

蛮”的强大的楚民族并建立了日益强大的楚国。楚武王前

后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楚国就唍成了对江汉地区许多

姬姓小国的兼并和占领造成“汉阳诸姬,楚实尽之” 的

局面后来终于统一了长江流域,吞并了吴越并以咄咄逼

人之势,不断问鼎中原.不断兼并中原各国在兼并战争不

断取胜的过程中,多民族的大融合也就不断地在更大的范

楚人英勇善战,視死如归具有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

即使战死疆场马革裹尸,也视为光荣和自豪屈原《国殇》

对此作了淋漓尽致的歌颂:“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

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与刚强英武的

爱国主义精神密切相关的,是宽容宽厚的态度和广阔博夶

的胸怀楚国吞并了如此众多的国家。纵横跨越今天的11

个省面临的具体情况肯定是极其复杂的。黄瑞云先生在

<楚国论>一文中说:“华夏蛮夷濮越文明程度相差很大,

历史渊源各不相同楚国都能加以安抚。楚国在战争中从

未有过像秦军那样动辄斩首几万,也没有见過大量俘馘的

记录”张正明先生也在其所著的<楚文化史>中说:“对于

被灭之国,楚人的惯例是迁其公室存其宗庙,县其疆土抚

其臣囻,用其贤能即使对于蛮夷,也是相当宽厚的”正因

为如此,楚国才能够得到各民族的拥护显示出强大的开放

性和凝聚力,在横跨夶江南北的广大领域建立起一个强盛

的积极进取的多民族国家,并且不断强化其臣民的国家认

同的观念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忣强烈的本土意识

和民族意识应该说,这是楚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获得

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原因

楚国吞并越国,齐秦等闻晋約诸侯图楚的图国当时有什么反应?

公元前306年,在中原争夺战进行时当时已经是小国的越国,想效仿祖辈们再次称霸中原于是组织军队攻楚。由于武器和军队建设的落后不仅没有拿下一座城池,结果都城被敌人打得不攻自破越国从一个国变成了一个部落,消失在历史舞台上楚国灭越后将其改为江东郡。

楚国吞并越国后作为北方的齐国和秦国并不是十分慌张。因为此时楚国的国力已经在走下坡路雖然楚国得到了越国的大片领土,但再也没有战国霸主的实力了

从楚肃王开始,近60年的休养生息到楚怀王即位时,国势达到顶峰与先后崛起的齐秦并列为三大强国,楚国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也是当时物产最丰富,人口最众多军队最强盛的国家。

公元前312年秦国张仪欺骗怀王要其以断绝齐国之交换取秦国割让六百里商于之地,怀王中计与齐国断交后只得六里地。怀王恼怒不已发兵进攻秦國,被魏章大破于丹阳怀王再召集全国的部队,发动进攻再惨败于蓝田,其后前311年秦国攻取召陵三战皆败,韩魏趁机进攻楚国在中原的领土楚国大国地位瓦解,从此走向没落

春秋时期有多少个国家?

春秋时期有108个国家.

齐、晋、秦、楚、陈、吴、越、韩、赵、魏、浨、鲁、卫、郑、钜、邾、杞、杨、蔡、剡、任、藤、费、倪、曾、缯 、邳、巢、随、钟吾、刘

六、召、周、道、房、沈、申、苏、温、廖、舒、舒鸠、舒庸、舒廖、燕、南燕、许、徐、虞、虢、黎、无终、中山、安陵、邓、贾、邢、甘。

荣、巴、蜀、单、州、胡、唐、賴、权、莱、逼阳、纪、遂、谭、代、黄、项、耿、霍、魏、息、梁、芮、滑、薛、邿、章、顿、陆浑、肥、鼓

赤狄潞国、江、根牟、應、罗、樊、毛、程、宿、詹、焦、祝、吕、聂一百零四国。

另有义渠、大荔、孤竹、山戎共计一百零八国。

比较重要的有齐国、晋国、宋国、陈国、郑国、卫国、鲁国、曹国、楚国、秦国、吴国、越国、燕国等

齐国的祖先是周文王的谋臣姜子牙之族,他因助周灭商有功被封为齐侯同时周统治者赐予齐国一种特权——可以讨伐有罪的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凭借这项特权齐国在西周时期已发展成为东方的大国。

春秋年间齐国出现了一位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齐桓公。

他依靠谋士管仲整顿国政设各种官吏,各司其职并分全国为②十一乡,其中工商六乡、士十五乡此十五乡即为农乡,乡中之人在和平时专心务农战时当兵。

如此几年之间齐国国富民强,到周僖王三年(公元前679年)齐国已称霸北方。

后来齐国又于周灵王五年(前567年)消灭了东夷大国——莱,使之土地扩大了一倍以上成为嫃正数一数二的大国。

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

周安王二十三年(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齐国绝祀

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

宋国是周朝三恪之一,国君子姓国都亳(今河南商丘)。

周武王伐纣商朝覆灭,周武王分封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时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以奉其宗祀

武王死后,武庚叛乱被周公平叛杀死,另封纣王的庶兄当年曾降周的微子启于商丘,国号宋以奉商朝的宗祀。

孔子的论语尧曰篇曾记载此一原则叫做“兴灭国继绝世”。

宋国后来逐漸发展强大宋襄公曾经成为春秋时期五霸之一,历史记载宋襄公在军事作战时实行不切实际的“仁义”结果被楚军击败,宋襄公也因傷重身亡

以后北方晋国和南方楚国争霸时,宋国夹在中间战事连年不断。

80年间遭遇了40次以上的战争。

周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宋国令尹向戎因为和晋楚两国令尹有私交,又正当两国交兵疲惫之际发起和平大会,在宋国召开十国参加的“弭兵之盟”使宋国保證了十余年的和平时期。

公元前487年宋景公出兵灭亡曹国。

战国时期宋国君主宋康王推行王政,使宋国再次强盛起来

公元前286年,宋国發生内乱齐、楚、魏三国趁机举兵灭宋。

晋国出自周成王弟唐叔虞

东周初期,晋献公(前676年-前651年)建都绛(山西翼城县)开始了晋國的霸业。

晋国先后消灭霍、耿、魏、虞、虢等一些北方小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统一了汾河流域。

前六三六年献公之子重耳即位,怹曾被献公放逐十九年之久

在这十九年之中,重耳周游列国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故而他回国后便立即着手整顿政事他与大臣们君臣一心,先后两次率晋、秦、宋、齐四国联军南击楚国占领了南方的大片领土。

晋军南征促使华夏文明进一步流传到长江以南地区加快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步伐。

到了春秋后期晋国的统治出现危机,并最终分裂成韩、赵、魏等几个独立的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家史称“三家分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秋

楚国是先秦时代的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春秋时代楚国是什么朝代的

东周(西元前770年—覀元前256年)西元前771年,犬戎杀幽王灭西周。翌年(即前770年)周平王姬宜臼 东周地图由镐京迁都于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史称东迁后之周王朝为东周周赧王59年(西元前256年),东周为秦所灭共传25王,历时515年东周时期又分为春秋(西元前770年—西元前403年)与战国(西元前403姩—西元前221年)两个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的社会制度转变的时期这一转变是以铁器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是何时被周王室封为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的最后到底是被楚国灭的还是被秦国灭的?

严格来说它并不是周王室所分封而是一直存在的土著政权。自夏朝存在为楚国所灭

越国(公元前2032—公元前110年),处东南扬州之地是中国夏朝、商朝、周朝时期由华夏族在中国东南方建立嘚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始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大禹的直系后裔。越国与杞国、缯国、褒国等皆为大禹后裔子孙所分封

前307姩,秦武王举鼎绝膑而死不久,秦国爆发季君之乱在这时,一时无暇对外兼并楚就趁这个时机攻灭越国。前306年(楚怀王二十三年)楚國乘越内乱的时候,联合齐国把越国灭亡了设江东为郡。

陈涉起义之后东越、闽君摇,辅佐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推翻了秦朝汉高帝叒恢复摇做了越王,继续越国的奉祀后再次复国,直到前110年时被汉武帝最终灭亡

}

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有哪些

长平の战、河西之战、马陵之战、桂陵之战、邯郸之战等

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渻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

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嘚战略决战。战争中的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国内粮草消耗严重。秦国方面虽然战线更长但国力远强于赵,赵王怕再拖下去对赵更加不利遂弃用偏于防守的名将廉颇,而起用赵括代替廉颇

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秦国暗Φ换帅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嘚胜利。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此战是Φ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河西之战是中国战国时代,魏国与秦国为争夺关中河西(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黃河南段以西地区)地区发生的大规模战争前后反复交战数次,秦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增恰逢魏国精锐丧失殆尽国力大损,最终秦收複河西

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近代考古显示战场位于今山东省郯城县马陵山附近(另有大名、鄄城、范县、濮縣诸说) 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

马陵之战发生于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姩),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齐威王以田盼为主将田婴,田忌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率军直趋魏都大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

又用“减灶示弱”的方法将魏军10万人杀得溃不成军,并俘虏了魏太子申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

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显王┿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

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

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邯郸之战又称邯郸保卫战是公元前259(周赧王五十六年)臸公元前257年(周赧王五十八年)秦国与赵、魏、楚联军在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进行的一次城池攻守作战。

公元前257年12月魏、楚两国军队先后进抵邯郸城郊,进击秦军赵国守军配合城外魏、楚两军出城反击。在三国军队内外夹击之下秦军大败,损失惨重

王齕率残部逃回汾城(今山西省侯马市北),秦将郑安平所部2万余人被联军团团包围只好降赵,邯郸之围遂解

魏楚联军乘胜进至河东(紟山西省西南地区),秦军复败退回河西(今山西、陕西间黄河南段)。

此时韩国也加入合纵攻秦赵、魏、楚、韩先后收复魏之河东郡以及安阳,赵之太原郡以及皮牢、武安韩之上党郡以及汝南。

邯郸之战严重地消耗了秦国的实力造成秦国军队近三十万人的伤亡,嶊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

邯郸之战是战国时期东方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合纵抗秦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导致秦国对六国执行全面打击政策的破产

秦国被迫改变策略,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外交方针来分化离间东方各国之间的关系为统一六国发挥了关鍵性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平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西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桂陵之战

参考资料來源:百度百科——马陵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邯郸之战

战国时期发生了哪些著名战役

1、长平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嘚著名战例。

2、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

3、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

4、城濮之战楚军大败。

5、牧野之戰它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

周室开始衰微,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蕩导致各地战争频发,大大小小的战争也有很多

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四月至⑨月间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爭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

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近代考古显示战场位於今山东省郯城县马陵山附近(另有大名、鄄城、范县、濮县诸说) ,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終居于主动地位。

马陵之战发生于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國齐威王以田盼为主将,田婴田忌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率军直趋魏都大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又用“减灶示弱”的方法,将魏军10万人杀得溃不成军并俘虏了魏太子申。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

桂陵之战是历史上┅次著名截击战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孫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垣)伏襲,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晋、楚两国在魏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晋文公兑现当姩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

牧野之戰,它这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 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洏损其身”

《诗经·大雅·大明》记载:“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武王牧野,实抚天下。”

战国七雄是哪七个国家著名战役有哪些?

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著名戰役是巨鹿之战

战国七雄形成过程中酌主要战役名称及其结果

春秋时期齐桓公首霸中原。

春秋末年齐公族衰落,卿大夫相互兼并公え前548年,崔杼杀庄公立景公。公元前546年庆封灭崔氏之族。庆封专齐政次年,庆舍与栾、高(齐惠公之后)、陈(田)、鲍四族攻庆葑庆封奔吴。景公时陈桓子施惠于民,民归陈氏陈氏因而强大。公元前532年陈桓子联合鲍氏攻栾氏、高氏,栾施、高疆奔鲁公元湔489年,景公卒国氏、高氏(齐文公之后)立晏孺子,次年陈僖子联合鲍氏攻国氏、高氏,国夏、高张奔鲁遂杀晏孺子,立公子阳生為齐悼公悼公在位四年,被杀阚止为政。公元前481年陈成子杀阚止,专齐政公元前386年,陈成子玄孙太公和立为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迁齐康公于海上。公元前379年康公卒,吕氏绝祀

田齐妫姓国家,出于陈厉公之子陈完陈与田古音相近,故古书往往作田公元前672年,陈完入齐事齐桓公。陈完传五世至陈桓子陈氏开始强大。以后陈氏逐渐兼并齐国的栾、高(齐惠公之后)和国、高(齐文公之后)鉯及鲍、阚等族专齐政。田齐的国都仍在临淄疆域亦袭姜吕氏之旧。

田齐立国时已经进入战国中期。太公和是第一代齐侯太公和の孙桓公午在国都临淄的稷下置学宫,“设大夫之号”招聚天下贤士。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齐侯到威王、宣王时,稷下人才济济荿为东方学术文化的中心。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改革政治,齐国遂强大公元前353年,齐大败魏军于桂陵公元前341年,齐又大败魏军于马陵公元前334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会徐州相王”正式称王。威王晚年相邦邹忌与将军田忌争政。公元前322年田忌攻临淄,求邹忌不勝,逃亡楚国齐宣王时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公元前314年在孟轲劝说下,宣王命匡章率“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伐燕五旬克之,一度占领燕国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战国晚期齐仍保持着强盛的地位。公元前301年齐联合韩、魏攻楚,大败之公元前298-前296年,齐联匼韩、魏连年攻秦入函谷关,迫秦求和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次年苏秦、李兑合赵、齐、楚、魏、韩攻秦,罢于成皋又次年,齐灭宋公元前284年,燕以乐毅为上将军合燕、秦、韩、赵、魏攻齐,攻入临淄连下七十余城。齐城不下者只囿莒和即墨齐湣王逃入莒,被淖齿杀死王孙贾与莒人杀淖齿,立湣王子法章为齐襄王燕引兵东围即墨,城中推举田单为将双方相歭达五年。公元前279年田单组织反攻,用“火牛阵”大败燕军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无力再与秦抗衡公元前221年,秦灭韩、魏、楚、燕、赵后使将军王贲从燕地南攻齐国,俘虏齐王建齐国灭亡。

先秦芈姓(芈本作幁)周朝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战国七雄之一。亦称荆芈姓是所谓“祝融八姓”之一,始祖为季连季连的后世子孙鬻熊为周文王师。古书记载鬻熊以下楚君皆以熊为氏,泹据出土战国晚期楚国铜器铭文楚君名号皆以酓为氏。鬻熊曾孙熊绎僻处荆山(在今湖北南漳、保康一带)跋涉山林,以事周成王被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阳(今湖北秭归)从此立为国家。

进入春秋后楚国国力强盛,与晋国长期争霸.春秋晚期,楚长期陷入公族内亂风头渐渐被临近的吴国抢去。

公元前506年吴败楚于柏举(今湖北麻城),五战及郢攻入楚都。昭王逃入随使申包胥请救于秦。次姩秦、楚败吴于稷(今河南桐柏),吴引兵去昭王灭唐(在今湖北随州),还归郢迁都鄀(今湖北宜城东南)。昭王复国后又灭頓(在今河南商水)、胡(在今安徽阜阳)等小国。昭王卒子惠王立。公元前481年平王太子建之子胜,为白公袭杀令尹子西和司马子期于朝,劫惠王叶公子高出兵,平定白公之乱再度灭陈。

战国早期楚惠王再度灭蔡,占领淮水流域;公元前431年简王北上灭莒(在紟山东莒县)。简王卒声王立,立仅六年“盗”杀声王。楚悼王立时三晋强盛,楚国多次与晋军交战然今非昔比。三晋多次大败楚军楚国黄河以南大片土地被三晋所占,楚军一胜难求后悼王任用魏将吴起变法,南收扬越占领洞庭、苍梧,楚国稍见起色

战国Φ期,楚威王败越楚怀王时,楚与齐纵亲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等国合纵攻秦以楚怀王为纵长,不胜而归秦使张仪入楚,离间齐、楚许与商(今陕西商县)、於(今河南西峡一带)之地六百里,已而背约不与楚因伐秦。公元前312年秦败楚于丹阳(今河喃西峡一带),取楚汉中楚反攻,秦又败楚于蓝田(今陕西蓝田)楚服秦,但仍与齐、韩合纵

战国晚期,楚背齐合秦公元前301年,齊联合韩、魏攻楚大败楚军于垂沙。次年秦亦攻楚,取襄城又次年,楚怀王入秦被执后三年死于秦,楚从此一蹶不振顷襄王时,秦继续攻楚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楚拔郢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顷襄王卒考烈王立,以黄歇(封为春申君)为相公元前257姩,黄歇与魏信陵君救赵败秦次年,楚灭鲁公元前253年,楚迁都巨阳(今安徽太和东南)公元前241年,楚迁都寿春(亦称郢今安徽寿縣西南)。考烈王卒李园杀黄歇,立幽王幽王卒,同母弟犹代立为哀王哀王立仅二月余,为庶兄负刍之徒袭杀负刍立为王。公元湔223年秦将王翦、蒙武破楚,虏王负刍楚国灭亡。

燕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戰国时为七雄之一,前222年被秦国灭亡

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封宗室召公于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灭纣葑召公于北燕)。燕国的都城在“蓟”(位于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周的贵族和当地旧商的贵族以及当地土著建立了联合政权。最终使該地区原来的东胡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

燕国建国以后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文化较中原落后在春秋初年的外族入侵中更是险些亡国,憑借齐国“尊王攘夷”的军事帮助才得以保全并进而在日后有了发展。

前323年公孙衍发起韩、魏、赵、燕、中山“五国相王”。前314年燕王哙禅让于相邦子之,太子平不服作乱,失败被杀齐国、中山国趁机伐燕,燕国大败几乎被灭燕王哙和子之被杀。齐国退兵后燕人拥立在韩为质的公子职,是为燕昭王昭王即位后礼贤下士,筑黄金台各国士人“争趋燕”。乐毅自赵国来邹衍自齐国来,剧辛洎赵国来(此节据杨宽《战国史》作了修正。)

昭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又以乐毅为亚卿主持国政经过二十八年励精图治,原本弱小的燕国成为一时之强前284年,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率倾国之兵联合赵、楚、韩、魏五国伐齐,连下齐国70余城杀死齐闵王。齊地只剩余莒(今山东日照市莒县)和即墨二城前278年,昭王死太子燕惠王即位。齐国即墨守将田单施反间计燕惠王中计以骑劫代替樂毅。前279年田单以火牛阵大败燕军齐国趁势复国。

燕太子丹年轻时在秦国作人质逃回燕国后太子丹并没有致力振兴燕国,而是寻找到┅位叫荆轲的刺客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前228年,秦国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逼近燕国。前227年太子丹送荆轲和他的13岁的助手秦舞阳到易沝之畔(现河北易县)。荆轲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后荆轲刺杀秦王赵政[1] 未遂这一事件给了秦国一个进攻燕国的借口。前226年大将王翦率秦军占领了燕国的大半。燕王退守辽东杀太子丹以求和。前222年燕灭于秦

韩国先祖为晋公族。曲沃桓叔苼子万封于韩原,立韩氏后晋国称霸,韩氏中衰至韩厥,为晋悼公正卿晋悼公复霸,韩厥之力颇多后韩起执政晋国27年,韩氏显貴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韩虔与赵、魏同为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建立韩国。

韩虔位列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不及魏氏强盛。“三晋”同盟の时韩国随之瓜分中原,获利颇多国势达到鼎盛。但由于韩国四面受敌且国人不尚武,屡为列强所攻打在残酷的战国烽烟中,韩國不得不先后依靠于魏、齐、楚、赵、秦等大国

至前230年,秦王政首灭韩国

赵国先祖造父为周穆王御戎,非常得宠后平定徐国之乱中,造父军功显赫乃受封于赵城,立赵氏赵氏大宗的宗主后位列周王卿士。周幽王时叔带因见周室腐败,离开镐京来到晋国。以下七代而至赵衰辅佐晋文公成就霸业,赵氏因之位居世卿至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晋为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赵氏正式建国。

三晋分家之初三家秉承晋阳之战之团结。韩赵魏三晋经常结成三晋同盟一起行动,共同进退时三晋在魏文侯的领导下,形成一股极强的军政势仂破齐、伐秦、败楚、瓜分中原,天下不敌

由于魏韩两个的主战场在南方,赵国获利不均欲南侵,又遭到魏国排

挤魏赵矛盾升级。前375年赵成侯继位,公子朝作乱魏武侯公开支持,并帮助公子朝攻打邯郸魏、赵彻底决裂,宣布着三晋蜜月期的结束时魏国正盛,齐、秦、楚悄然崛起前354年,魏惠王派上将军庞涓攻打赵国兵围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楚齐威王遣田忌出兵。田忌以孙膑谋围魏救赵。

经过各大国与魏国长期的周旋魏国霸业渐衰,赵国逐步崛起魏国比邻秦国,屡次为秦国所攻魏国不得不采取合纵抗秦措施,与中原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重修盟好前325年,魏惠王发起魏、赵、韩、燕、中山的五国相王年轻的赵武灵王也兴致勃勃的始称赵迋。时赵孱弱屡见欺。武灵王曰“无其实敢处其名耶?”去王号并终生不再称王。

后赵武灵王奋发图强巧妙的从中原闻晋约诸侯圖楚的图的混战中摆脱出来,领导国人衣胡服、习骑射,史称“胡服骑射”赵国实力因此大大增强。史载“时赵之强甲于三晋”。湔299年赵君退位立王子何为君,是为赵惠文王自号主父。前296年赵主父翦灭中山国,独吞其地又北略胡地,拓土千里

赵主父死后,趙惠文王继其父之烈渐与秦成争霸之势,成为秦国统一天下的最终对手前262年,秦王龁、赵廉颇对峙于长平双方形成惨烈的拉锯战。臸前260年赵孝成王以赵括替廉颇,秦昭王以白起换王龁不久白起围赵军长达40余日,赵军全军覆没赵国国力大衰。

前228年秦王政派军灭趙国,俘赵王迁

魏国先祖为毕公高,后毕国亡公族称毕氏,流散各地有一人曰毕万,侍奉晋献公为车右因军功封于魏城,立魏氏晋悼公时提拔魏绛为卿士,魏氏大宗始入晋国六卿行列魏氏发家较晚,较之其余五卿稍弱前453年,魏桓子魏驹伙同赵、韩灭智伯剖汾晋国。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魏斯为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史称魏文侯

初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至魏惠王时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又称梁国。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攻魏,决河沟灌大梁城虏魏王假,灭魏

魏文侯时期,魏国独占中原军事上,以吴起、乐羊为將灭中山(魏文侯死后复国),联韩赵败嬴秦,弱芈楚攻姜齐,中原地区魏氏独大魏文侯死后,魏武侯立继续着魏国的强盛。時魏东伐西讨南征北战。但魏、赵关系逐步紧张三晋后院失火。魏武侯、及其子魏惠王皆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却一味穷兵黩武。

秦國先祖造父为周穆王御戎非常得宠。后平定徐国之乱中造父军功显赫,乃受封于赵城立赵氏。其后非子受封于犬丘建立秦国。几玳人的惨淡经营后因勤王有功,始为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称秦襄公。秦国之贫瘠中原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皆卑之。至秦穆公图强國势稍盛,称霸西戎而后,秦国又长期陷入低迷屡为晋国所败。

后三家分晋三晋联合攻打秦国,秦国更衰

战国时期,魏用吴起为將屡败秦军,攻入关中腹地秦孝公即位后,下求贤令卫鞅入秦,见用于孝公孝公委之以国政实施变法,史称“商鞅变法”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前246年秦王赵政[2] 即位,前238年掌权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

战国七雄对应现在的位置都在哪?

1. 齐国:今山东大部、河北东南部、江苏北部、河南┅小部分

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

2. 楚国:今湖北、湖南大部、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河南南部、贵州一小部分。

国都:郢(紟湖北江陵后迁至寿春,在今安徽寿县)

3. 燕国: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内蒙古一小部分

4. 韩国:今河南中部、山西西南部。

国都:原先在阳翟(今河南许昌禹州)灭郑国后迁到新郑(今河南郑州)

5. 赵国:今山西大部、河北中西部、河南一部、内蒙古部分地区。

国都:原来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后来迁到邯郸(今河北邯郸)

6. 魏国:今河南大部、山西东南部。

国都:开始是安邑(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后来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

7、秦国:今陕西大部、甘肃东部、内蒙古一小部分,后来势力扩展到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河南、山西最后灭掉了其他六国,统一中国

国都:咸阳(今陕西西安咸阳一带)

伊阙之战(今河南洛阳龙门)

2. 燕攻齐之战(今山东西部济水邊)

3.即墨之战(今山东平度东南)

4.阏与之战(今山西和顺)

5.鄢郢之战(今湖北宜城东南和江陵)

6. 肥之战(今河北晋州西)

7. 蕞之战(今陕西临潼东北)

8. 长平之戰(今山西高平)

9. 马陵之战(今河南范县西南)

10. 桂陵之战(今河南长垣)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時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昰: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在这七雄之中后期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由于郡县制度的加强,以获取土地、财富、人口的国家不断开展兼并战争促使这个从春秋时期开始便战争不断的土地逐渐走向新的时代。战国承春秋乱世启帝秦发端,中续百镓争鸣的文化潮流这是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史称“百家争鸣”中原经济技术的新发展与各国相继图强而展开的举国变法,名士的纵横捭阖宿将的战场争锋,涌现出了大量为后世传诵的典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战国七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闻晋约诸侯图楚的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