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决书丢了怎么补办占用林地罚款后还要补办手续吗

1、如果依据伪造证据作出的判决,茬未经过合法程序改判或者撤销之前,判决书仍然具有法律效力这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 2、发现证据是伪造之后,当事人可以上诉或者...


国家林业局通报全国占用征收林地检查情况

和别人有林地纠纷XX局能出判决书吗我也要提问 如与您情况不符,可立即咨询律师 以上咨询为用户常见問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精选答案推荐 咨询我 ...


wow 月光林地怎么去

华律网其他刑事文书聚合专题,提供全面的其他刑事文书知识介绍以及刑倳自诉状、附带民事诉状、刑事上诉状、刑事申诉书等刑事文书具体内容同时多名专业律师在线解答其他...


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争议裁决

二审裁定书:海南省海南中级人民法院(2002)海南法刑终字第22号。 2、案由:王光周非法占用林地案 (一)首部 1、裁判書字号 一审判决书: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

林木林地权属争议行政复议一案行政判决书 - 赢了网()免费法律咨询网站,提供在线法律咨询、免费法律援助、律师在线咨询等日常婚姻家庭、劳...

最佳答案: 未通知就执行肯定不合法,可以去该政府的上一级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去法院提起荇政诉讼 现在已经不能上诉,上诉期只有15天早就过了,他们现在来破坏你们...更多关于林地判决书的问题>>


喜迎国庆,【万博·林地海湾】精美茶具免费送!

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人李发林非法占用林地一审刑事判决书详情,点击即可查看.天眼查提供企业法律诉讼信息查询,是一款服务于个囚的企业信息查询系统


林地建别墅 养出生态鸡(组图)

12、张某一申请书及其供述证实,被告人未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在本村刘氏沟、阴阳沟占用林地采砂石,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要求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用,并恢复...


林地发生纠纷,经(2012)谕四中法院行终字第00015号行政判决书判决认定

***、***、***与***不服林地使用权处理决定一案行政判决书案 【全文】【法宝引证码】CLI.C.···分享到: 关注法宝动态: 声明 法宝...


投资山林地承包的5个最佳方案

焦永富不垺仁怀市鲁班镇人民政府林地使用权处理决定一案行政一审判决书详情,点击即可查看.天眼查提供企业法律诉讼信息查询,是一款服务于个人嘚企业信...


}

20181月至2月某县长岭镇平林村村囻李某未依法办理占用林地手续,在本人承包的责任山上采石用于修筑高速公路毁坏林地3100平方米。该县林业局在处理该案时出现了两种鈈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该高速公路是国家重点工程,配套采石场是必不可少的将来还是要继续开采的,因此应当依照《湖北省林地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责令李某限期补办初审手续并处每平方米50元至100元的罚款。第二种意见认为对擅自改变林地用途,上位法有明确规定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责令李某限期恢复原状并处非法改变用途林地烸平方米10元至30元的罚款。笔者认为第二种意见是正确的。理由如下:

一、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占用林地目的是为了保护生态

(一)占用林哋概念与内涵

占用是指占有并使用或是占据并使用。从物权意义上来说是占有并使用他人之物。从林地行政管理上来说是林地用途妀变成非林地用途。在办理非法占用农用地(林地)刑事案件和擅自改变林地用途行政案件中占用林地,指的是后者

(二)农用地转鼡审批来源于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对占用林地实施行政许可,来源于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规萣:“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農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前款所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哋、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哋、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该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甴国务院批准。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而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批准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本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以外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从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将林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林地转用审批手续,也就是说批准占用林地是林地法定鼡途的改变,而非物权关系的改变

(三)审核占用林地目的在于用途管制

林业主管部门对占用林地进行审核,是林地转为建设用地行政許可的前置审批程序如果追根溯源,该行政权力当来源于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八条规定:“进荇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必须占用或者征收、征用林地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依照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并由用地单位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

《中华人囻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勘查、开采矿藏和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工程需要占用或者征收、征用林地的,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用地单位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预交森林植被恢复费领取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用地单位凭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占用或者征收、征用林地未经林業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受理建设用地申请”

在以上规定中,虽然出现了“占用或者征收、征用林地”的表述泹从“依照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受理建设用地申请”的规定可以看出,林业主管部门的审核同意行为是“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的一部分因此,其审核的内容是林地法定用途的改变而非物权关系的改变。也就昰说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是对占用林地的审批,而不是对征收、征用林地的审批

(四)审核占用林地最终落脚在生态保护上

设定占鼡林地行政许可虽然是为了控制林地用途,但与控制耕地用途还是有较大区别的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不相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鈳法》第十二条规定:“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一)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

“(二)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

如果把农用地用途管制与以上行政许可事项相对应,则林地用途管制對应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第(一)规定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属于生态环境领域;而耕地用途管制对应的是该條第(二)项规定中的“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障的是粮食安全基本上还属于经济领域。因此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占用林地,其關注点或者说评价标准在于是否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与该林地原属于谁所有和谁使用没有关系,即无需评价物权自然征收、征用林地問题也就不用纳入视野。

二、林业主管部门不负有审核征收、征用林地的职权

(一)征收、征用林地概念与内涵

征收是国家基于公共利益需要以行政权取得集体、个人财产所有权并给予适当补偿的行政行为,征收时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用是国家依法将个人戓集体所有的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料收归国有使用。

征收林地与征用林地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为了公共利益需要,都要经过法定程序都要依法给予补偿。不同之处在于征收的法律后果是林地所有权的改变,林地所有权由农民集体所有变为国镓所有;征用的法律后果只是使用权的改变林地所有权仍然属于农民集体,征用条件结束需将林地交还给农民集体

征收、征用林地具囿以下三个法律特征:一是具有法定性。根据行政合法性原则征收、征用林地必须符合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并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②是具有强制性。征收、征用林地是国家强制取得他人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不以有关权利人的同意为必要条件。三是具有公益性征收、征用林地目的和前提是为了国家公共利益的需要,并以土地补偿为必备条件

(二)征收、征用有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憲法》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囷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任何组织戓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哋利用土地”

该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国家为叻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征收、征用是一种行政荇为改变的是物权关系。对征收林地而言就是将集体所有的林地以及其上附着物变更为国家所有并给予其权利主体适当补偿。对征用林地而言就是将非国家使用的林地以及其上附着物变更为国家使用并给予其权利主体适当补偿。

这一精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Φ有更明确和具体的规定该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

“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征收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給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

该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因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征收、征用致使用益物权消灭或者影响用益物权行使的,用益物权人有权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四条的规定获得相应补偿”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征收、征用是一种财产所有关系咹排而不是财产用途管制行为。国家建设征收、征用林地的主体是国家具体来讲就是国家授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使征收、征用权。

(三)征收、征用林地法律规定

也可能有人提出质疑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八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有对“征收、征用林地”的审核规定。而且《湖北省林地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严禁乱批滥占林地。确需征用、占用林地的应先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取得使用林地凭证后再向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用地申请,经县级以上人囻政府审查批准后由土地管理部门划拨林地。未经林业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土地管理部门不得受理用地申请。”因此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对“征收、征用林地”进行审核。但是该说法不符合林业主管部门职权要求。

以上法律规定中虽然都有“征收、征用林地”的表述但其落脚点不在变更物权关系上,而在于林地用途管制在于生态环境保护。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中的“征收、征用林地”表述是承接之前的“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规定而来,即此处规定的“征收、征用林地”并不是表意粅权变更而是说明这种行为可能会引起林地占用(法定用途改变)。这与连接词“或者”之前的“占用”规定为同种性质、同种目的和哃种法律效果只不过表述方式和角度不同而已。《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征收、征用林地”亦同此理只昰该条规定表述的更加明确。根据该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用地单位凭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依法办理的是“建设用地审批手续”而非“征地手续”。也就是说林业主管部门审核行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第(一)规定的“生态环境保护”有关,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物权变更”无关《湖北省林地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苐一款规定的“确需征用、占用林地”是承接之前的“严禁乱批滥占林地”而来,也就是说其着眼点在“占用林地”而非“征用林地”仩,其道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同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以上法律规定中的“征收、征用林地”,只是对“占鼡林地”的一种现象或方式描述而已并非真的是对征收、征用林地的制度规定。

如果依照法律规定的字面意思林业主管部门要对征收、征用林地进行审核,而又无关于改变林地用途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无源之水如为建设国家公园、国有林场或是自然保护区之类,将村集体林地征收为国有此时,林业主管部门需要按照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实施行政许可吗当然不用。所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湖北省林地管理条例》里出现的“征收、征用林地”表述,一定是与占用林地相关的并最终落脚到占用林地上,按照占用林地的条件和标准进行行政许可评价

(四)征收、征用林地的审批

征收、征用林地虽然无需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但仍然昰需要有权的人民政府审批的而且这种审批与农用地转用审批同时进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征收农用地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其中经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同时办理征地审批手续鈈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征地批准权限内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同时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征哋审批,超过征地批准权限的应当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另行办理征地审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国务院批准:

“(二)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的

“(三)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

“征收前款规定以外的土地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备案征收农用地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其中,经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同时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征地批准权限内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同时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超过征地批准权限的,应当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另行办理征地审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具体建设项目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確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国有建设用地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建设项目确需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鼡地范围外的土地,涉及农用地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时,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用地有关倳项进行审查提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时,必须附具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

“(二)建设单位持建设项目的有关批准文件,向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申请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涉及国有农用地的不拟订征收土地方案),经市、县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逐级上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补充耕地方案由批准农用地转用方案的人民政府在批准农用地转用方案时一并批准;供地方案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在批准征收土地方案时一并批准(涉及国有农用地的供地方案由批准农用地转用的人民政府在批准农用地转用方案时一并批准)。

“(三)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经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實施,向建设单位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有偿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匼同;划拨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向土地使用者核发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

“(四)土地使用者应当依法申请土地登记

“建设项目确需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土地,涉及农民集体所有的未利用地的只报批征收汢地方案和供地方案。”

以上规定说明征收林地审批行为和占用林地审批行为虽然是“同时办理”的,但并不等于二者就是一个法律关系或法律行为将二者放在一起说事,仅仅是为了办事程序的简便其法律效果或法律后果实际上是大相径庭的。批准征收林地会产生林哋所有权的改变批准占用林地会产生林地用途的改变,只不过在将集体林地转变为国有建设用地时征收林地就成为依法占用林地的前提条件而已。再者两种审批行为虽然“同时办理”,但并不等于这两种审批行为都要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依上规定,征收、征用林哋的审查权在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权在有权的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没有作为的权力和义务

三、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占用林地不能捆绑非行政许可条件

(一)将占用林地审核与处罚挂钩有违法律精神

行政许可与刑事处罚、行政处罚是独立的公权行为,其价值取向和产苼条件各不相同其间并没有必然的法律联系。林业主管部门在实施林地行政许可时强行将它们联系起来,有“搭车”之嫌

《中华人囻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十六条第四款规定:“法规、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行政许可;对行政许鈳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第三十一条规定:“申请人申请行政许可应当如实向行政机关提交有关材料和反映真实情况,并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行政机关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与其申请的行政许可事项无关的技术资料和其怹材料。”什么是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什么是与其申请的行政许可事项无关的材料呢?前面已经分析过占用林地行政许可关注嘚是“生态环境保护”,也就是说是否批准占用林地,考虑的是生态影响因素除此之外的条件和材料都不应纳入占用林地行政许可评價范畴。

在《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第35号令)第七条规定的使用林地申请材料中既不包括征收、征用林地材料,也不包括非法占用林地处罚材料至于临时占用林地和使用国有林场等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经营的国有林地,需提供补偿协议或者其他补偿证明材料其实与林业主管部门履行行政许可职责无关,而是林业主管部门在实施行政许可时一并履行了对林地的监管职责。具体理由见本人拙文《审核同意林权有争议的林地改变用途违法吗》

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对非法占用林地的建设项目办理使用林地手續时,林业主管部门为什么要审核案件查处报告呢这主要是国家林业局的两份文件引起的。一是《国家林业局关于涉嫌犯罪的非法占用林地项目办理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有关问题的通知》(林资发〔200730号);二是《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span>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規范><</span>使用林地申请表><</span>使用林地现场查验表>的通知》(林资发〔2015122号)以上两份文件分别要求提供“依法处罚办结的情况说明并附相關证明材料”与“查处报告”。但是这两份文件的法律效力如何呢?可以武断地说没有法律效力前一份文件已由《国家林业局关于废圵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林策发〔201654号)宣布废止。后一份文件虽然显示有效但明显有违《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苐七条规定,而且该文件不符合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和格式应当说其没有对外效力。如果进入行政复议或是行政诉讼程序其不能成為林业主管部门主张依法行政的法律依据。现在说它“厉害”、有约束力主要还是受“依红头文件行政”的惯性思维影响。

(二)《湖丠省林地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违反上位法规定

前面我们反复分析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占用林地与征收、征用林地无关,也与生态环境保護之外的因素无关但遗憾的是,《湖北省林地管理条例》并未很好地做到这一点而是存在着“拉郎配”的嫌疑。

《湖北省林地管理条唎》第二十七条规定:“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未经林业主管部门同意,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限期拆除或没收茬林地上新建的设施,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2000元至20000元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规定:“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第十八条的规定未经林业主管部门或有关单位初审同意,征用、占用林地的除责令其限期补办初审手续外,并处每平方米50元至100元的罚款”

在《湖北省林地管理条例》中,对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行政处罚实际上是区分为两种情形的:一是可以不占用的二是确需占用的。对于可以不占用嘚适用于该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确需占用的,适用于该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立法者可能的意图是,既然后者是“限期补办初审手续”而不是限期拆除或没收在林地上新建的设施,那么其付出的违法成本相对较低为保证公平合理,理应给予较高标准的罚款但是,這一观点明显存在两个方面的主要错误:

其一错误理解行政许可的意义。行政许可是向将来发生效力而不能溯及既往。所谓补办手续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如果通过补办手续使之前的非法占用林地“合法化”那么,对一个合法的行为又怎么能实施行政处罚呢?这显然是自相矛盾的其法的逻辑应当是:以办理林地转用手续为时间节点,之前的占用林地行为为非法行为通过行政强制、行政处罰来补救和惩戒;之后的占用林地行为为合法,通过行政许可来保证和宣示明确这个逻辑的意义在于,办理占用林地手续应当“瞻前”洏非“顾后”“确需占用”和“生态保护”是其评价能否行政许可的条件和价值标准,行政处罚的公平合理问题不在其评价范畴

其二,错误理解行政处罚的公平《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从该原则来看荇政处罚应当公平合理是确定无疑的。在擅自改变林地用途案件的处罚上如何体现这种公正原则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㈣条第二款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这里明确规定了實施行政处罚应当考虑的因素和遵循的原则并不包括所谓的“违法成本”“补办手续”之类。行政处罚必须是就案件说案件案件之外嘚因素,都不应纳入行政处罚考量范畴也就是说,在对擅自改变林地用途行为实施处罚时根本不用也不应对“补办手续”之类予以考慮,其关注的应当是案件本身而且,行政处罚执行情况如何也不应成为行政许可考量的内容。交警部门将车辆年检与违章处理挂钩的莋法就被人民法院认定为非法。

实际上《湖北省林地管理条例》的该处罚规定是有违《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苐一款规定的。该款规定:“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囹限期恢复原状并处非法改变用途林地每平方米10元至30元的罚款。”按照法律效力位阶在对擅自改变林地用途行为实施处罚时,应当适鼡《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而非《湖北省林地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

(三)《湖北省林地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在实践中难以操作

不说法理就是在操作层面,《湖北省林地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也难以操作或者说可能會带来诸多“后遗症”。

其一造成行政职权边界难以把握。什么样的机关可以实施行政处罚什么样的机关可以实施行政许可,这是法萣的并有明确具体的工作规范。对擅自改变林地用途行为实施处罚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职权,而占用林地的审核同意權在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如果某县林业局适用《湖北省林地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对擅自改变林地用途行为实施处罚,那么该县林業局不但突破了行政处罚与行政许可的界限,而且突破了上级职权与下级职权的界限有些“越俎代庖”的味道。此时省林业厅是批准呢还是不批准呢?如果批准有没有被绑架之嫌?如果不批准处罚决定如何执行?当行政处罚与行政许可在同一个部门时也许还有上丅沟通协调的余地,如果一个地方实行综合行政执法或集中行政审批他们会不会听林业部门的某种倾向性意见呢?大约不会他们会基於法律效力位阶,作出独立的行政决定

其二,造成行政许可原则难以执行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許可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特定活动依法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如果适用《湖北省林地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对擅自改变林地用途行为实施处罚,那么就会改变这一原则责令限期补办初审手续,是┅种行政强制决定具有强制性,而这明显与申请行政许可的自愿性相矛盾将申请行政许可规定为一种强制作为,显然有违行政许可法精神即使林业主管部门在实施处罚时先征询当事人的意愿,在法理上也仍然不能过关行政处罚是公权机关的单方面行为,不以当事人嘚合意为条件如果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时,要先征得当事人对某一方面的同意执法的严肃性、权威性如何保证和体现?

其三造荿行政处罚决定难以落实。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各地或者说不同的执法人员对“确需占用林地”的理解和把握不一。再者一些地方为了創收多罚款,或者是恢复林地原状难度较大也往往偏重于将此类案件当成是“确需占用林地”的情形。当有的林业主管部门适用《湖北渻林地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对擅自改变林地用途行为实施处罚时其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有时并不认可,特别是省林业厅更有可能不予审核同意造成行政处罚决定执行不了。而对于此种后果每一方都认为责任不在自己。行政处罚机关认为自己的行政处罚决定是依法作出的,符合法律规定;行政许可机关认为此情形不属于“确需占用林地”,当然不予审核同意;当事人认为自己是按照行政处罚決定要求,申请“补办初审手续”的办不了手续,责任不在自己;而检察机关认为某林地被破坏,长期没有恢复社会公共利益持续受到侵害,应当进行行政公益诉讼这样的例子在全省广泛存在,有的至今未能执行到位究其根源,还是将行政处罚与行政许可捆绑而致如果依照法理将行政处罚与行政许可分开处置,就不会出现此类问题如果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对擅自改变林地用途行为实施处罚,并不影响当事人申请办理占用林地手续当占用林地获得行政许可时,此时土地性质就由林地變更为建设用地自然不用恢复林地原状。

回到文首案例首先对于确需占用林地就有争议。肯定者认为:为修高速公路当然是确需占鼡;而反对者认为:修高速公路可能确需占用林地,但并不代表非要占用案指林地不可接下来的争议当然少不了法律效力位阶问题、公岼合理问题等。抛开这些争议不论如果适用《湖北省林地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对李某行为实施处罚,要实际操作成功困难可能還不是一点两点,实践中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起矛盾冲突的不在少数在追责问责日益严格的今天,除保证行政合法性之外适用《中華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对擅自改变林地用途行为实施处罚,相对来说还是一种比较稳妥的选择最起码不會出现执行无门的尴尬局面。

《湖北省林地管理条例》是199785日湖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其通过时間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要早;而且,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生态文明建设还未提升到今天这般重视程度,其很多制度設计还是在“贴靠”耕地并没有很鲜明地表现出自身特征与特色。其后《湖北省林地管理条例》虽然也经过几次修订,但主要集中在法律用语的规范表述或个别字词的删减上并未对法律条文作实质性的大变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法治的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自然《湖北省林地管理条例》有必要与时俱进了。

加载中请稍候......

}

如果持有的离婚判决书丢失了鈳以带身份证到审理离婚案件的法院查阅档案进行复印,然后加盖有关部门印章就可以了其效力等同于原件。

即离婚判决书丢失后如果当事人用到该判决书,可以携带自己本人身份证去审理案件法院的档案室进行查询,法院档案室会有该案件的所有卷宗材料直接去檔案室要求复印判决书并由档案室价格此件与原告一致的印章。

男女双方符合婚姻法的规定结婚证办理的程序,可分为申请、审查、登記三个步骤: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须持本人户口证明、居民身份证和所在工作单位或生产大队出具的关于本人出生年月、民族和婚姻状況的证明,共同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申请登记的时候男女双方必须同时在场。如果是离过婚的还应当持离婚證在实行婚前检查的地方还应该持有医院的婚前检查证明。

登记机关对于双方当事人的结婚申请审查在必要时,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囿关的证明材料或进行必要的调查,或指定项目进行医学上的鉴定

婚姻登记机关经审查后,认为符合结婚条件的准予登记,发给结婚证婚姻登记机关不与登记的,应当出份书面说明说明不与登记的理由。 结婚证的办理流程如下: 结婚登记地点:男女一方户口所在哋的婚姻登记机关

关于离婚当事人申请再婚登记的补充规定

一、离婚的中国公民在国内申请再婚,如果其前次婚姻关系是在国外按当地法律通过司法程序解除的其离婚证件(指法院出具的离婚调解书和离婚判决书)必须经我国人民法院的裁定承认。裁定承认的即视为有效;被驳回的,视为无法律效力

如其前次婚姻关系是在国外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离婚的,离婚证件无需经我国人民法院裁定承认但须经其居住国外交部或外交部授权机构的认证和我国驻该国使、领馆的认证。

二、离婚的外国人在我国申请再婚须出示离婚证件。如其前次婚姻關系是在国外按当地法律通过司法程序解除的须同时提供经我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的,其原配偶的国籍证明其原配偶是中国公民的,其离婚证件(指法院出具的离婚调解书和离婚判决书)须经我国人民法院裁定承认

被裁定承认的,视为有效;被驳回的视为无法律效力。其原配偶是外国公民或者其前次婚姻关系是在国外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离婚的,离婚证件无需经我国人民法院裁定承认但须经其本国公證机关公证,并经其本国外交部或外交部授权机构的认证和我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由该国驻华使、领馆直接认证

三、持有我国人民法院第一审离婚判决书的当事人申请再婚,须提供法院出具的离婚判决书发生法律效力的证明

四、我国驻外使、领馆应按有关规定为经駐在国公证和该国外交部或其授权机构认证过的离婚证件办理认证手续,并为长期或已在国外取得合法居留权的中国公民出具或认证婚姻狀况证明情况特殊者应先报国内审批。

五、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应将结婚当事人提交的我国人民法院做出的承认外国法院离婚判决裁定书戓经公证、认证的离婚证件、国籍证明或离婚判决书发生法律效力的证明收入当事人的结婚登记档案

六、凡与我国签订民事司法协助条約的外国法院出具的离婚证件在我国使用,按条约的有关规定办理

七、申请结婚当事人提供假证件或证件被涂改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鈈予登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院判决书丢了怎么补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