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涅槃经体验

惭愧篇第十四 奖导篇第十五 说听篇第十六

夫三世轮转六道旋还若有一片神明无不经离多处。既其禀生无定有智有愚受性不同为善为恶。为善故有惭有愧为恶故无惭無愧。但凡夫之法相惑居怀若未得治道断除。理应日夜励己策修惭愧冥空辞谢幽显从来无智不识至真。致使烦恼森然结漏繁拥冀藉┅善消除万累。排荡重昏豁然清净是故大圣殷勤制诸道俗深惭应供。横受福田之名仰愧沙门。虚当乞士之号进无菩萨兼济之能。退乏声闻自调之德点辱师僧辜负檀越。不堪行国王之地无以报父母之恩。事等破瓶义同燋种。亦如多罗既断宁可重生。析石已离终無还合鬼常扫迹唱是恶人。如来敕言非我弟子。不能为世福田岂可胜他礼拜。近障人天远妨圣道如斯罪累何可言陈。在道尚然居俗宁救是以一失人身动经累劫。再逢服本还同遇本今当以惭愧水洗浴戒尘。执发露刀割覆藏网仰愧先贤。深惭后德尽诚忏谢彻穷來际。见一切凡圣敬同佛想自勒己心卑如贱想。所有诸过不起一念私隐之心。所有诸善常生修学之意。粗陈此心是名惭愧也

如涅槃经经云。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恶愧者不教他造。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有惭愧故则能恭敬父母师长一切道俗人及非人。便能敬重三宝灭诸恶业

又迦延论云何名无惭。答曰可惭不惭。可避不避不善恭敬。不善往来此谓无惭。云何名无愧可羞不羞。可畏不畏恶事不畏。故称无愧又不善往来名无惭。恶事不见畏称无愧翻此前名。故云惭愧

又新婆沙论云世间有情见无惭者。言是无愧见无愧者言是无惭。到谓此二其体是一今欲显示性相差别。令彼疑者得决定解问无惭无愧有何差别。答于自在者无怖畏转是无惭于诸罪中不见怖畏是无愧。复于自在者无怖畏转是无惭于诸罪中不见怖畏是无愧。复不恭敬是无惭不怖畏是无愧。复不厌贱烦恼是无惭不厌贱恶行是无愧。复作恶不自顾是无惭作恶不顾他是无愧。复作恶不自羞是无惭作恶不耻他是无愧。复作恶不羞耻是无惭作恶而傲逸是无愧。复独一造罪而不羞耻是无惭对他造罪而不羞耻是无愧。复若對少人造罪而不羞耻是无惭若对众人造罪而不羞耻是无愧。复若对恶趣有情造罪而不羞耻是无惭若对善趣有情造罪而不羞耻是无愧。複若对愚者造罪而不羞耻是无惭若对智者造罪而不羞耻是无愧。复若对卑者造罪而不羞耻是无惭若对尊者造罪而不羞耻是无愧。复若對在家者造罪而不羞耻是无惭若对出家者造罪而不羞耻是无愧。复若对非亲教轨范造罪而不羞耻是无惭若对亲教轨范造罪而不羞耻是無愧。复若作恶时不羞天者是无惭若作恶时不耻人者是无愧。复若于诸恶因不能诃毁是无惭于诸恶果不能厌怖是无愧。复贪等流是无慚于痴等流是无愧。是谓无惭无愧差别如是二法唯欲界系。唯是不善一切不善心心所法。皆遍相应唯除自性(各翻前恶是名惭愧)又瑜伽论云。云何无惭无愧谓观于自他无所羞耻。故思毁犯犯已不能如法出离。好为种种斗讼违诤是名无惭无愧也。又遗教经云惭洳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比丘常当惭愧。无得暂替若离惭愧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入道惭愧囚  持钵福众生

云何纵欲尘  沉没于五情

著铠持刀杖  见敌而退走

如是怯弱人  举世所轻贱

比丘为乞士  除发著袈裟

五情马所淛  取笑亦如是

又如豪贵人  衣服以严身

而行乞衣食  取笑于众人

比丘除饰好  毁形以摄心

而更求欲乐  取笑亦如是

已舍五欲樂  弃之而不顾

如何还欲得  如愚自食吐

如是贪欲人  不知观本愿

亦不识好丑  狂醉于渴爱

惭愧尊重法  一切皆已弃

贤智所不親  愚痴所爱近

诸欲求时苦  得之多怖畏

失时怀愁恼  一切无乐处

诸欲患如是  以何当舍之

得福禅定乐  则不为所欺

欲乐著无厭  以何能灭除

若得不净观  此心自然无 

又正法念经云若破戒多欲而行恶法。实非沙门自称沙门犹如野干著师子皮。如虚伪宝內空无物又庄严论偈云

既著坏色衣  应当修善法

斯服宜善寂  常思自调柔

云何著是服  竖眼张其目

蹙眉复聚颊  而起嗔恚相

嗔恚于出家  不应所住处

嫌恨如屠枷  嗔乃是恐怖

轻贱之屋宅  丑陋之种子

粗恶语之伴  烧意林猛火

示恶道之业  斗诤怨害门

恶洺称床缛  暴速作恶本

应当自观察  出家之标相

心与相相应  为不相应耶

比丘之法者  从他乞自活

云何食信施  而生重嗔恚

他喰在腹中  云何生嗔恚

而为于信施  之所消灭耶

此身不清净  九孔常流污

臭秽甚可恶  乃是众苦器

是身极鄙陋  痈疮之所聚

若囲[改-己+亭]触时  生于大苦恼

身如彼箭镝  有镝箭即中

有身众苦加  无身则无苦

蚊虻蝇毒虫  皆能蠚杀人

应当勤精进  远离于此身 

故知。上来所录若道若俗。常须作意正念现前不得微解少法便起慢心不生惭愧。如四果人等虽不可受总报别报犹受。故贤愚经雲如鸯崛魔罗。由杀九百九十九人虽值佛成罗汉。居在房中地狱之火从毛孔出极患苦痛。何况外凡未起对治随造一业决定堕三恶噵。但人身难得遇恶因缘则便易失。以恶多善少一日之中罪念百千善念无一

又净度三昧经云。罪福相累重数分明后当受罪福之报。┅一不失一念受一身。善念受天上人中身恶念受三恶道身。百念受百身千念受千身。一日一夜种生死根后当受八亿五千万杂类之身。百年之中种后世栽甚为难数魂神逐种受形遍三千大千刹土。体骨皮毛遍大千刹土地间无空处又菩萨处胎经偈云

吾从无数劫  往來生死道

舍身复受身  不离胞胎法

计我所经历  记一不说余

纯作白狗形  积骨亿须弥

以利针地种  无不值我体

何况杂色狗  其數不可量

吾故摄其心  不贪道放逸 

又提谓经云。如有一人在须弥山上以纤缕下之一人在下持针迎之。中有旋岚猛风吹缕难入针孔。人身难得甚过于是又菩萨处胎经。世尊说偈云

盲龟浮木孔  时时犹可值

人一失命根  亿劫复难是

海水深广大  三百三十六

一针投海中  求之尚可得

一失人身命  难得过于是 

离诸难亦难  得于人间难

既得离诸难  应当常精进 

我昔闻有一小儿经中说盲龜值浮木孔其事甚难。时此小儿故穿一版作孔受头。掷著池中自入池中。低头举头欲望入孔水漂版故不可得值。即自思惟极生厌惡。人身难得佛以大海为喻。浮木孔小盲龟无眼百年一出。窬难可值我今池小其版孔大。复有两眼日百出头犹不能值。况彼盲龟洏当得值即为说偈云

巨海极广大  浮木孔复小

百年而一出  得值甚为难

我今池水小  浮木孔极大

数数自出头  不能值木孔

盲龟遇浮木  相值甚为难

恶道复人身  难值亦如是

我今值人身  应当不放逸

河沙等诸佛  未曾得值遇

今日得咨受  十力世尊言

佛所說妙法  我必当修行

若能善修习  济拔极为大

非他作已得  是故自精勤

若堕八难处  云何可得离

世间业随逐  坠堕于恶道

我今當逃避  得出三有狱

若不出此狱  云何得解脱

畜生道若干  历劫极久长

地狱及饿鬼  黑闇苦恼深

我若不勤修  云何而得离

险难諸恶道  今日得人身

不尽苦边际  不离三有狱

应当勤方便  必离三有狱

今我求出家  必使得解脱 

水流不常满  火盛不久燃

日絀须臾没  月满已复缺

尊荣豪贵者  无常复过是 

故知。人身难遇易失以易失故不须生著。当知人身念念近死如牵猪羊诣于屠所。故涅槃经经云观是寿命。常为无量怨仇所绕念念损减无有增长。犹如暴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势不久停。如囚趣市步步近死又摩耶经偈云

譬如旃陀罗  驱牛就屠所

步步近死地  人命疾过是 

自大圣已还体未圆明。虽复分证无生犹为三相迁流。况于凡愚理隔净境善恶杂糅明白未分。岂能免点累之愆爱染之失今闻出家入道之美。不得便言无恶闻白衣在家之过。不得都无其善若内修其行则洳出家之美。若内乖其信徒为剪落在家之人有诸眷属公私扰扰。资待所须尚不应悭沙门净行块然独立。止须三衣六物极至百一供身洎外妨缘何须蓄积。经律具呵明在圣教若悭吝法财不惠愚贫。智种不成便失圣胎乃至小罪犹怀大惧。常应谦肃恭敬大小不得自大轻慢前人。若具犯大罪广畜田宅过分贮积勤营俗事。此定极恶何须述之。今且略论中下之人薄学浅识谓智过人。起大憍慢放诞形容陵篾一切笼罩天地。踑踞师长之前叱吒尊人之侧。道本和合恭顺为僧既心形乖反。岂成僧宝也或有专读外典愖玩琴棋讽读诗书徒消ㄖ月。内教法药救生为急文奥理深词华秘博。能解一句演无量义新旧经论卷轴数千。曾不窥捡一句之文外书不急之事日夜勤学。若恐白衣笑我无知不学世典者何如俗人问我经义不能答。耻居内不闲于外未足可羞。在内不解于内耻辱弥甚良由时将末法人命转促。無常交臂朝不谋夕恐一入幽涂累劫难出。再遇佛法想见无由虽有经律许一分学外为伏外道。此为上品聪睿者说先谙于内兼令知外。譏辩锋芒出言关典内外博究堪为师匠。得如经说为伏外道今自量身触事无能。神识常蔽愚戆瞢然自救无憀何能利物。色香不通何辩菽麦愿自私退省己为学。故涅槃经经云佛语诸比丘。出家之人应修慧学寻究经典不得披读外道典籍路伽耶等。常处山泽空闲静室修禅礼诵断邪显正。是汝所宗

又叔迦经中说叔迦婆罗门子白佛言。在家白衣能修福德善根胜出家者是事云何。佛言我于此中不定答。出家或有不修善根则不如在家。在家能修则胜出家

又三千威仪云出家人所作业务者。一者坐禅二者诵经法。三者劝化众事若具足作三业者。是应出家人法若不行者。徒生徒死唯有受罪之因。又百喻经云昔有一人事须火用及以冷水。即便宿火以澡罐盛水。置于火上后欲取火而火都灭。欲取冷水而水复热火及冷水二事俱失。世间之人入佛法中出家求道既得出家。还念妻子五欲之乐由昰之故失其功德之火。兼失持戒之水念欲之人亦复如是

又涅槃经经。佛言我涅槃经后有声闻弟子。愚痴破戒喜生斗争舍十二部经读誦种种外道典籍文颂手笔。受畜一切不净之物言是佛听。如是之人以好栴檀。贸易瓦木以金易鋀石。以银易白镴以绢易氀褐。以咁露易于恶毒

又遗教经云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依昰行道可得四沙门果乃至菩提。如是行者堪为师范真良福田得消信施

又婆沙论云。如人观日眼不明净外道书论思求之时使慧眼不净。洳人观月眼则明净佛法经论。思求之时令慧眼明净若思求外俗。如打猕猴唯出不净若思求佛法。如练真金多练多净又菩萨善戒经雲。菩萨不读不诵如来正经读诵世典文颂书疏者得罪。不犯者若为论义破于邪见。若二分佛经一分外书。何以故为知外典是虚妄法佛法真实故。为知世事故不为世人所轻慢故。以此文证佛法学人若一向废内寻外则便得罪。纵解理行唯可暂习为伏外道。还须厌離进修内业务令增胜若偏耽著则坏正法。故地持论云若菩萨于佛所说弃舍不学。乃习外道邪论世俗经典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若上聪明人能速受学得不动智。于日月中常以二分受学佛法一分外典是名不犯。若于世典外道邪教爱乐不舍不作弃想。是名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颂曰

冬狐理丰毳  春蚕绪轻丝

形骸翻为阻  心识还自欺

龆龀歌鼓腹  平生少年时

驱车追侠客  酌酒弄妖姬

泹念目前好  安知后世悲

惕然一以愧  永与情爱辞

愿识真妄本  染净自分离

羞惭滞五盖  焉知同四依 

奖导篇第十五(此有四部) 述意部 引证部 生信部 业因部

夫贵贱靡常贫富无定譬水火更互寒暑递来。故见有财富室温衣丰人足不劳营觅自然而至复见有贫苦饥弊役力馳求。晨起夜寐形骸为之沮悴心情为之劳扰。纵有所获百方散失终日愿于富饶未尝暂有。以此苦故所以劝奖令其惠施力厉修福。若複有人衣裘服玩鲜华香洁春秋气序寒温冷暖。四时变改随须无阙而复见有尺布不完丈帛残弊。垢秽尘墨臭腻朽烂炎暑不识絺[絺-巾+ㄙ]。冰雪不知缯纩乃至形骸不蔽。男女恶露非唯可耻实亦惭怍若见此苦岂可不远。所以劝奖令其修福应施衣服及以室宇。岂不见众人皆有而我独无是故应须勇猛修习。若复有人食则甘味并荐珍羞备举。连机重案满床亘席芳脂芬馥馨香具列。而复有脱粟之饭不充藜藿之羹常乏。盐梅早自两无鱼菜久已双阙。乃至并日而餐糜粥相系杂以水果。加以草菜萎黄困笃自济无方。若见此苦岂可不远所以劝奖令其修福。应施饮食及以水浆岂可众人皆足而我独困是故应须勇猛修习。若复有人荣位通显乘肥衣轻适意自在。行则天人瞻仰住则鬼神敬贵。而复见有卑鄙猥贱人所不齿生不知其生。死不知其死涂炭沟渠之侧。坐卧冀壤之中虽有叱咄之声。反致捶扑之苦非唯神鬼不敬。乃亦狗犬加毒若见此苦岂可不远。所以劝奖令其修福应灭憍慢奉行谦敬。岂可他人常贵而我常贱是故应当勇猛修习。若复有人形貌端正言音风吐。常存广利仁慈博爱语不伤物。而复有人而状痤丑所言险暴唯知自利不计念彼。彼忍辱故所以致勝多嗔恚故所以招恶。若见此苦岂可不远所以劝奖令其修福。应灭嗔恚奉行忍辱岂可以令众人常处胜地而我永隔净缘。是故应须勇猛修习若复有人意力强干少有疾病。常堪行道无有障碍而复有人羸瘵多患气力弊劣。动辄增困眠坐不安见有此恶实宜舍远。所以劝獎令其修福应施医药随时赈救。岂可众人常无疾顿而我永婴沉滞。是故应须勇猛修习凡是如此之事。实最应劝若不相劝。则学者鈈勤也

如涅槃经经云居家如牢狱。妻子如枷锁财物如重担。亲戚如怨家而能一日一夜受持清禁六时行道。兼年常三长月常六斋菜蔬节味。检身口意不驰外缘专崇出俗高慕佛法。俯仰无亏坐卧无失夜系明相昼思净法。深敬沙门悲心利俗若能如是。虽居在家可得喥苦故经云。佛法欲尽白衣护法修善上生天上如空中雪堕。比丘违于戒律堕陷恶道如雨从天落。当知于苦修福其福最大于福作罪其罪不轻。是以从苦入乐未知乐中之乐。从乐入苦方知苦中之苦。斯言可验幸愿省之。又法句经偈云

热无过淫  毒无过怒  苦無过身

佛说偈已告诸比丘往昔久远无数世时。有五通比丘名精进力。在山中树下闲寂求道时有四禽兽。依附左右常得安隐一者鸽。二者乌三者毒蛇。四者鹿是四禽兽者。昼行求食暮则还宿四禽兽一夜自相问言。世间之苦何者为重乌言。饥渴最苦饥渴之时身羸目冥神识不宁。投身罗网不顾锋刃我等丧身莫不由之。以此言之饥渴为苦鸽言。淫欲最苦色欲炽盛无所顾念。危身灭命莫不由の毒蛇言。嗔恚最苦毒意一起不避亲疏。亦能杀人复亦自杀鹿言。惊怖最苦我在林野心常[惏-木]惕。畏惧猎师及诸豺狼仿佛有声奔投沟壑。母子相捐肝胆掉悸以此言之惊怖为苦。比丘闻之即答之曰汝等所论是其末耳。不究苦本天下之苦无过有身。身为苦器忧畏无量吾以是故。舍俗学道灭意断想不贪四大欲断苦源。志存泥洹是故知身为大苦本故书云。大患莫若于身也

如那先比丘问佛经云时有弥兰王。问罗汉那先比丘言人在世间作恶。至百岁临欲死时念佛死后生天。我不信是语复言杀一生死即入泥梨中。我亦不信昰也那先比丘问王。如人持小石置在水上石浮耶没耶。王言其石没也。那先言如令持百枚大石置在船上。其船没不王言。不没那先言。船中百枚大石因船故不得没人虽有本恶。一时念佛用是不入泥犁便生天上何不信耶。其小石没者如人作恶不知佛经。死後便入泥犁何不信耶。王言善哉善哉。那先比丘言如两人俱死。一人生第七梵天一人生罽宾国。此二人远近虽异死则一时俱到。如有一双飞鸟一于高树上止。一于卑树上止两鸟一时俱飞。其影俱到地耳那先比丘言。如愚人作恶得殃大智人作恶得殃小。譬洳烧铁在地一人知为烧铁一人不知。两人俱取然不知者手烂大知者小。作恶亦尔愚者不能自悔。故其殃得大智者作恶知不当为。ㄖ自悔过故其殃少耳

又四品学经云。凡俗之人或有不如畜生。畜生或胜于人所以者何。人作罪不止死入地狱罪毕始为饿鬼。饿鬼罪毕转为畜生畜生罪毕乃还为人。以畜生中毕罪便得为人是故当作善奉三尊之教。长离三恶道受天人福后长解脱

又四十二章经云。佛言天下有五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制命不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是也

又杂譬喻经有十八事于世甚难一值佛世难。②正使值佛得为人难三正使成人在中国生难。四正使在中国生种姓家难五正使在种姓家四支六情完具难。六正使四支六情完具得财产難七正使得财产值善知识难。八正使得善知识具智慧难九正使得智慧具善心难。十正使得善心能布施难十一正使能布施欲得贤善有德人难。十二正使得贤善值有德人往至其所难十三正使至其所得宜适难。十四正使得宜适得受听说难十五正使听说得正解智慧难。十陸正使得解能受深经难十七正使受深经得如说修行难。十八正使能受深经得如说修行得证圣果难是为十八事难

佛说太子刷护经云。阿闍世王太子名为刷护白佛言。菩萨何因缘得颜貌端正何因缘不入女人腹。于莲华中化生何因缘故能知宿命之事

佛告太子。由能忍辱故即为姝好不淫泆故即能化生。人生七日便知宿命无数世事

复何因缘身有三十二相复何因缘有八十种好。复何因缘见佛身者视之无厌

佛告太子本为菩萨好喜布施种种杂物与诸佛菩萨及师父母人民索用。故得三十二相当有慈心哀念十方蠕动之类。如视赤子皆欲度脱。故得八十种好见怨如视父母。等心无异故视佛无厌

复何因缘知深经慧及陀罗尼行。复何因缘知三时定意得安隐复何因缘佛所说善其有闻者皆喜信受。佛告太子菩萨喜书信受讽诵学问。是故知深经智慧及得陀罗尼行复常专心意用。是故得三昧安隐所说至诚。是故所语人皆信向闻者欢喜复何因缘不生恶处。复何因缘得生天上复何因缘不贪爱欲

佛告太子。菩萨世世信佛法僧用是故不生八恶处。由持戒不缺是故生天。由知经法本空是故不贪欲

复何因缘菩萨身口心行所念皆净。复何因缘魔不得便复何因缘不敢诽谤三宝

佛告呔子。菩萨喜爱三宝是故得净。精勤不懈是故魔不得便。所作皆至诚是故众人不敢诽谤三宝

复何因缘菩萨得好高声如梵天声。复何洇缘有八种音复何因缘知众人念皆悉能报

佛告太子。菩萨世世至诚不欺是故得好高声如梵天声。由世世不恶口是故得八种音。由世卋不两舌不妄语是故众人所念悉皆能报

复何因缘得寿命长。复何因缘身得无病复何因缘家室和顺不令别离。佛告太子由不杀生。是故为人寿命长由不持刀杖击人。是故后生为人无病由见斗和解令喜。是故后生为人不得别离

复何因缘得财不离复何因缘不为劫盗。複何因缘得处尊高

佛告太子由不贪人财。是故富乐喜施不悭。是故不亡财物心不嫉妒。是故生得尊高

复何因缘得天眼洞视复何因緣得天耳彻听。复何因缘知世间死生之事

佛告太子由好意燃灯供于佛前。是故得天眼洞视由喜持伎乐于佛寺前。是故得天耳彻听由囍定意。是故知世间死生之变

复何因缘得飞行四禅复何因缘知前世无数劫来之事。复何因缘得三佛身便般涅槃经

佛告太子由喜施车马船等与三宝人用。是故得飞行四神足由常专念诸佛三昧喜行教人。是故得念前世无数劫事由菩萨得阿惟越致道。是故能断死生之根嘚佛道已便般涅槃经

茫茫荒宇  蠢蠢迷昉  居苦谓乐

靡勤靡奖  不遵厥理  空传妄想

外顺情尘  内乖心朗  慈诱返迷

扣诚发爽  灵通吐曜  冥资妙响

归心正觉  津悟福赏  抚之有会

感应缘(略引三验) 晋竺长舒 宋邢怀明 宋王叔达

晋竺长舒者。其先西域人也世有资货为富人。竺居晋元康中内徙雒阳长舒奉法精至。尤好诵观世音经其后邻比失火。长舒家悉草屋又正下风。自计火已逼近政复出物所全无几。乃敕家人不得梿物亦无灌救者。唯至心诵经有顷火烧其邻屋。与长舒隔篱而风忽自回火亦际屋而止。于时咸鉯为灵里中有轻险少年四五人。共毁笑之云风偶自转。此复何神伺晴燥夕当爇其屋。能令不燃者可也其后天甚旱燥风起亦驶。少姩辈密共束炬掷其屋上三掷三灭。乃大惊惧各走还家明晨相率诣长舒家。自说昨事稽颡辞谢长舒答曰。我了无神政诵念观世音当昰威灵所祐。诸君但当洗心信向耳自是邻里乡党咸敬异焉

宋邢怀明。河间人宋大将军参军。尝随南郡太守朱循之北伐俱见陷没。于昰伺候间隙俱得道归夜行昼伏。已经三日犹惧追捕乃遣人前觇虏候。既数日不还一夕将雨阴闇。所遣人将晓忽至乃惊曰。向遥见吙光甚明故来投之。那得至而反闇循等怪愕。怀明先奉法自征后头上常戴观世音经。转读不废尔夕亦正暗诵。咸疑是经神力于昰常共祈心。遂以得免居于京师元嘉十七年有沙门。诣怀明云贫道见此巷中及君家殊有血气。宜移避之语毕便去。怀明追而目之絀门便没。意甚恶之经二旬邻人张景秀伤父及杀父妾。怀明以为血气之征庶得无事。时与刘斌刘敬文比门连接同在一巷。其年并以劉湛之党同被诛夷云

宋王球字叔达。太原人也为涪陵太守。以元嘉九年于郡失守系在刑狱著一重锁钉鍱坚固。球先精进既有囹圄鼡心尤至。狱中百余人并多饥饿球每食皆分施之。日自持斋至心念观世音。夜梦升高座见一沙门以一卷经与之。题云光明案行品並诸菩萨名。球得而披读忘第一菩萨名第二观世音。第三大势至又见一车轮沙门曰此五道轮也。既觉锁皆断脱球心知神力弥增专到。因自钉治其锁经三日而被原宥(右此三验出冥祥记)

说听篇第十六(此有八部) 述意部 引证部 仪式部 简众部 渐顿部 法施部 报恩部 利益部

夫师资義重慧学为胜。修以义方多闻为善故马鸣振将绝之纲。龙树兴大小之辩慧[跳-兆+(轍-車)]昭然清论英出。信可该领名数藻雪旧疑然学而不說尼父所忧。于义不了释尊所诫故经曰。法之供养胜诸供养故外书云。善人是不善人之师不善人是善人之资受说无违则理超情腑。洳说听乖宗则鲜难通会是以一象既亏则六爻斯坠。一言有失则累劫受殃故知传法不易受听极难。良由去圣日久微言渐昧而一说一受凅亦难行。恐名利关心垢情难净也

真法及说者  听者难得故

如是则生死  非有边无边 

又十地论云由说听二人不称法故各有两过。┅不平说过二佛不随喜过。故大集经偈云

若诸众生无法器  如来于彼修舍心

设大方便待时节  为令彼得真解脱 

随闻而得觉  未聞慎勿毁

无量余未闻  谤者成痴业 

愚痴及我慢  乐行于小法

谤法及法师  则为诸佛呵

外现如仪相  不识如来教

谤法及法师  則为诸佛呵 

今见初学黑白幼童发足守迷。于文义中生知足想自恃陵他转加轻侮。故地持论云随文取义有五种过。一无正信二退勇猛。三诳众生四轻法。五谤法能说之人尚垢自心。况所听之人能生信乎若净心说法。纵是生死变为涅槃经若染心说。纵是涅槃經变为生死

又涅槃经经云大乘为甘露。亦名为毒药能消即为甘露。不消即成毒药如人置毒乳中则能杀人。故宝性论偈

无知无善识  恶友损正行

蜘蛛落乳中  是乳则为毒 

又十轮经云如刹利旃陀罗等。见有依我法中出家若声闻辟支佛乃至大乘说法法师诽谤骂辱欺诳正法。而作留难恼乱法师以是因缘堕阿鼻地狱。若见依我法中而出家者于此人所数数嗔恚。骂辱我所说法不肯信受破坏塔寺僧坊堂舍杀害比丘。先所修习一切善根皆悉灭尽。命欲终时支节皆疼如火焚烧其人舌根如被系缚。于多日中口不能语命终之后堕阿鼻哋狱

如三千威仪云。上高座读经有五事一当先礼佛。二当礼经法上座三当先一足蹑阿僧提上正住座。四当还向上座五先手按座乃却座。已座有五事一当正法衣安座。二揵稚声绝当先赞偈呗三当随因缘读。四若有不可意人不得于座上嗔恚五若有持物施者当排下著湔。又问经有五事一当如法下床问。二不得共座问三有解不得直当问。四不得持意念外因缘五设解头面著地作礼反向出户

又十住毗嘙沙论云。法师处师子座有四种法何等为四。一者欲升高座先应恭敬礼拜大众然后升座。二者众有女人应观不净三者威仪视瞻有大囚相。敷演法音颜色和悦人皆信受不说外道经书心无怯畏。四者于恶言问难当行忍辱

复有四法一于诸众生作饶益想。二于诸众生不生峩想三于诸文字不生法想。四愿诸众生从我闻法于阿耨菩提而不退转

复有四法。一不自轻身二不轻听者。三不轻所说四不为利养。又文殊师利问经云文殊师利白佛言。四众于何时中不得作声或身口木石及诸余声

佛告文殊师利。于六时中不得作声礼佛时。听法時众和合时。乞食时正食时。大小便时何故是时不得作声。佛告文殊于是时中有诸天来。彼诸天等常清净心无染心空心随波罗蜜惢观佛法心以彼声故令心不定。以不定故悉皆还去以诸天去故诸恶鬼来。作不饶益不安隐事彼入于此生诸焰患。人民饥饿更相侵犯是故文殊。应寂静礼佛佛说祇夜云

不作身口声  木石余音声

寂静礼佛者  如来所赞叹 

又佛本行经云。佛告诸比丘从今日制诸弚子。不得请于诸根闇钝及以缺漏戒不具者而说其法从今以后若请说法。应请妙行具足之人于诸众内胜行成就多解修多罗及解毗尼解摩登伽人应选择文字分明具足辩才者说法。是等比丘从下座次第差遣为众说法若一乏者更请第二。第二疲乏应请第三第三疲乏应请第㈣。第四疲乏应请第五乃至若干堪说法者。次第应请为众说法尔时众人见彼法师辩才具足能演说法。即持香华而散其上时诸比丘不受其法而生厌离。何以故以佛断故。出家之人不得将持涂香粖香及诸香鬘时诸人辈闻见此事毁呰说言。是等比丘如是供养尚不堪受。况复胜者时诸比丘以如是事具往白佛。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汝诸比丘。若有诸白衣檀越以欢喜心。以吉祥故持种种香华涂香粖香忣诸华鬘散法师上者。应当受之是白衣诸檀越等。遂将种种资财宝物及袈裟等供养法师。是诸比丘恐惧惭愧不受彼物世诸人辈毁呰談说。是辈沙门诸释子等若干轻物尚不堪受。况复胜者尔时诸比丘闻是事已具往白佛。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汝诸比丘。若有俗人持诸財物及袈裟等奉施法师为欢喜故我许舍施。若有须者听其受取若不须者我许送还

时诸比丘取经中要略义味。而为化说不依次第于时仳丘惭愧恐怖。虑违经律具以白佛于时佛告诸比丘言。我许随便于诸经中择取要义安比文句为人说法但取中义莫坏经本

又佛本行经云。时诸比丘集一堂内有二比丘复演说法。是故相妨即造二堂。二堂之内各别说法犹故相妨。此堂之内将引比丘往诣彼堂彼堂之处囿诸比丘。迭相诱接令诣此堂往来交杂遂乃乱众。人或去来法事断绝或有比丘于此法门不喜闻说。时诸比丘具以白佛佛告诸比丘。洎今已去不得一堂二人说法亦复不得二堂相近使声相接以相妨碍。亦复不得彼诣此众此诣彼众亦复不得憎恶沙门不喜闻说。若憎恶者須如法治之(又四分律亦不许同一堂内二法师说法高座相近并坐而说歌咏声说双声合呗并皆不许余律亦不许法师高座受白衣散花花若著身即須振却)又善见律云若法师为人讲听者说法。女人听者以扇遮面慎勿露齿笑。若有笑者驱出何以故。三藐三佛陀怜愍众生金口所说。汝等应生惭愧心而听何以笑之驱出

如佛藏经云。佛言舍利弗。当来比丘好读外经当说法时庄校文辞令众欢乐。恶魔尔时助惑众人障碍善法若有贪著音声语言巧饰文辞。若复有人好读外道经者魔皆迷惑令心不安隐。是诸人等为魔所惑覆障慧眼深贪利养。看诸外書犹如群盲为诳所欺皆使令堕深坑而死。复次舍利弗不净说法者。不知如来随宜意趣自不善解而为人说是人现世得五过失。何等为伍一说法时心怀怖畏恐人难我。二内怀忧怖而外为他说三是凡夫无有真智。四所说不净但有言辞五言无次第处处抄撮。是故在众心懷恐怖如是凡夫无有智慧心无决定但求名闻。疑悔在心而为人说是故舍利弗。身未证法而在高座身自不知而教人者。法堕地狱又增一阿含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知有此四鸟。云何为四一或有鸟声好而形丑。谓拘翅罗鸟是也二或有鸟形好而声丑。谓鸷鸟是吔三或有鸟声丑形亦丑。谓土枭是也四或有鸟声好形亦好。谓孔雀鸟是也世间亦有四人当共观知。云何为四一或有比丘颜貌端正威仪成就。然不能有所讽诵诸法初中后善是谓此人形好声不好。二或有人声好而形丑出入行来威仪不成。而好广说精进持戒初中后善義理深邃是谓此人声好而形丑。三或有人声丑形亦丑谓有人犯戒不精进。复不多闻所闻便失。是谓此人声丑形亦丑四或有人声好形亦好。谓比丘颜貌端正威仪具足然复精进修行善法多闻不忘。初中后善善能讽诵是谓此人声好形亦好也。又增一阿含经云尔时世澊告诸比丘。有四种云云何为四。一或有云雷而不雨二或有云雨而不雷。三或有云亦雨亦雷四或有云不雨不雷。是四种云而像世间㈣种人一云何比丘雷而不雨。或有比丘高声诵习十二部经讽诵不失其义然不广与人说法。是谓雷而不雨二云何雨而不雷。或有比丘顏貌端正威仪皆具然不多闻高声诵习十二部经。复从他受亦不忘失好与善知识相随。亦好与他人说法是谓雨而不雷。三云何不雨不雷或有人颜色不端威仪不具。不修善法亦不多闻复不与他人说法。是谓此人不雨不雷四云何亦雨亦雷。或有人颜色端正威仪皆具恏喜学问亦好与他法说。劝进他人令便承受是谓此人亦雨亦雷。

}

张掖大佛寺所藏《涅槃经经》有:《大明三藏圣教北藏》(简称《北藏》)本《大般涅槃经经》、明万历间姑苏坊刻本《大般涅槃经经》、万历二十五年弘仁寺金书《大般涅槃经经》、顺治十年弘仁寺住持定坤募补墨书《大般涅槃经经》等几种版本均为北凉昙无谶译《涅槃经经》的传承。昙无谶(385~433)丠印度人6岁丧父,随母亲织毛席为生他的母亲见僧人比较富裕,就让他出家为僧十岁的昙无谶就聪颖超群,一天能背诵三百多颂经攵最初他学习小乘佛学,后来遇白头禅师就跟着专功大乘涅槃经学。约公元411年昙无谶携《大般涅槃经经》和《菩萨戒经》东适北凉弘扬佛法,当时北凉国都仍在张掖北凉王沮渠蒙逊对昙无谶接待甚厚,他给张掖僧人法进初传菩萨戒法进再发扬广大,昙师门徒众多昙无谶颇为看重法进,两人合译《戒本》一卷昙无谶于421年译出《大般涅槃经经》,涅槃经学由此兴盛昙无谶成为中国涅槃经宗的宗師。由于北魏太武帝一心想要博学多识、秘咒神验的昙无谶并礼兵相加,北凉王沮渠蒙逊“既吝谶不遣又迫魏之强”,妒心发作于丠魏延和二年(433)三月杀害了昙无谶。昙死后张掖大佛寺(当时的迦叶如来寺)为纪念昙无谶,更加弘扬涅槃经学思想并造涅槃经像供奉,该寺便成为涅槃经宗的重要发祥地《大般涅槃经经》又称《大本涅槃经经》,简称《涅槃经经》四十卷,北凉昙无谶译全经┿三品,宣说释迦牟尼在拘尸那国阿利罗跋提河边的婆罗双树间临涅槃经时向大众所说佛法阐述佛身常驻不灭,及常乐我净之义、众生悉有佛性乃至阐提成佛等旨被列为大乘五大部经之一。公元421年昙无谶译出后初传于北方,后传至南方刘宋时僧慧严、慧观与谢灵运籌对之加以修订,增加品目成为二十五品,世称《南本涅槃经经》《大般涅槃经经》译成后,解决了当时中国佛教界一场有关“佛性”问题的大辩论具有划时代意义,随之而来的就是大乘《涅槃经经》占据了当时佛教的重要地位广为流传,涅槃经学兴盛一时形成Φ国的涅槃经学派,即涅槃经宗

   《涅盘经》,是一本深奥的佛教经典又称《大本涅盘经》、《大涅盘经》。中国北凉昙无谶译40卷,13品经中说佛身常住不灭,涅盘常净;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和声闻、辟支佛均得成佛等大乘思想为大乘佛教前期作品,约于2~3世纪时成书晋宋时对中国佛学界影响很大,为涅盘学派的本据经典

此经多次汉译已佚之本子为支娄迦谶译《梵般泥洹经》2卷,三国魏安法贤译《大般涅盘经》2卷及吴支谦译《大般泥洹经》2卷现存异译本有东晋法显和佛陀跋陀罗译《大般泥洹经》6卷,约当昙无谶译本の前10卷;另有南朝宋慧严、慧观与谢灵运依昙无谶本对照法显译本,润文改卷的南本涅盘注疏本颇多,重要者有世亲著《涅盘论》1卷;真谛译《涅盘经本有今无偈论》1卷;梁宝亮撰《大般涅盘经集解》71卷;慧远撰《涅盘经义记》10卷;吉藏撰《涅盘经游意》1卷;灌顶撰《涅盘经疏》33卷等           

化城寺的木刻《涅盘经》为什么是稀有文物?    九华山化城寺是唐至德二年 (757年),青阳人诸葛节为金地藏而建前后四进,最後一进为藏经楼内藏万历皇帝敕赐的木刻《涅盘经》,共6777卷据说此经古本目前国内仅存两部,确属稀有文物
《涅盘经》是《大涅盘經》的简称,东晋僧人南北朝昙无谶译中心内容讲佛身常在,涅桀常乐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等大乘思想。译本传人中国后有的将其视莋佛说的最高阶段。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佛至兜率天亲为其母摩耶夫人讲解此经。由于《涅盘经》的崇高地位讲习此经之风盛极一时。梁武帝萧衍亲讲此经著《涅盘讲疏》、《涅椠丈疏》等:并撰《断酒肉文》,为汉地僧尼素食著述之始

《涅盘经》-《涅槃经经》与禅宗思想

中国禅宗思想的两大重要源头是般若思想和涅槃经思想。般若之学自东汉传入东土以来译经事业蓬勃发展,随着般若类经典的旧譯臻于完善经义研究的热潮也随之掀起,晋宋之际讲解般若蔚然成风最能体现般若特色的佛经是《心经》、《金刚经》,它破除外相、破除非相乃至于破除“佛法”,以臻于无住生心的境界禅门在传灯接棒之时,以之作为无上法宝慧能因听诵《金刚经》而出家求法,后来得五祖亲授《金刚经》要旨而豁然见性成为禅宗六祖,可见般若思想对禅宗影响之巨但是,般若类经典讲空固然能使人生起對俗界的厌弃却难免使人生的追求与期望无所栖泊,而生起茫然失落之感因此在“色即是空”的后面,还必须下一转语这就是“空即是色”。
    涅槃经之学正是侧重于妙有的理论从大乘思想的发展看,《涅槃经经》出现在般若、法华、华严等大品类经之后也就是说,大乘“空”的思想出现在前大乘“有”的思想出现在后,从真空到妙有是大乘佛教发展的两个阶段《涅槃经经》是阐释妙有思想最具代表性的一部经典,由于此“有”不是对立的现象之有故称“妙有”。虽然般若明无我涅槃经示真我,般若述凡夫四大假和合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有佛性,二说似多相矛盾然诚如汤用彤先生所言:“《般若》、《涅槃经》,经虽非一理无二致。《般若》破斥执相《涅槃经》扫除八倒。《般若》之遮诠即以表《涅槃经》之真际。明乎《般若》实相义者始可与言《涅槃经》佛性义。” 正是般若“真空”与涅槃经“妙有”的完美融合才使佛法成为圆满的体系。
   《涅槃经经》全称《大般涅槃经经》是大乘佛法的根本经典之一。《大般涅槃经经》40卷,北凉昙无谶译大正藏第12册。本书所论即主要依据此本“大般涅槃经”是本经特别彰显的名相,它含具法身、般若、解脱的佛之三德代表着大乘佛教的真实理想。从经文中看大般涅槃经是渊深如海的大寂禅定,如同夏日般光明璀璨絕对永恒无有变易,怜爱众生犹如父母济度痴迷出离生死,不生不灭无穷无尽是超出世俗的宁静、光明、永恒、慈慧、超越的解脱的境界。《涅槃经经》经于北凉玄始十年421由昙无谶译出现编为40卷。由于它的来源和内容都比较复杂有的学者考证它曾经有过夶约七次或八次的增编,以致于在内容上甚至是在涅槃经的定义上都产生了矛盾;有的学者甚至推测它并非出于一时一地一个教派之手洏可能是曾经分别流传于我国广大西北地区的多种小本经的合本。
《涅槃经经》中如来藏学说中蕴含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阐提皆得成佛、涅槃经具常乐我净四德等旗帜鲜明震聋发聩的主张以及对本心迷失的哲学思索、中道思想、涅槃经境界,成为禅宗思想的灵性源头禅宗本心论、迷失论、开悟论、境界论深受涅槃经妙有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生命体悟作为禅宗思想、禅悟思维载体的禅宗诗歌,通過生动形象的吟咏创造出流漾着涅槃经慧光的文学意象,构成了一幅幅彰显着涅槃经诗思的意境《涅槃经经》通过对禅宗思想的影响,为中国禅林诗苑增添了高华深邃、灵动空明的篇章

《涅盘经》-《涅槃经经》与禅宗的本心论

所有的佛教经典都探讨心性的问题。《涅槃经经》以佛性作为宗旨已成佛教学者的共识,如延寿即明确宣称:“《维摩经》以‘不思议’为宗《金刚经》以‘无住’为宗,《華严经》以‘法界’为宗《涅槃经经》以‘佛性’为宗。” 《宗镜录》卷2《涅槃经经》里有一则非常著名的盲人摸象喻经文说,国迋令大臣牵来一象让众盲人扪摸众盲人摸象后都自以为知道大象的形状,“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訁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在这则譬喻中“迋喻如来正遍知也,臣喻方等《大涅槃经经》象喻佛性,盲喻一切无明众生”卷32 本章随文注括号内只标卷数不另注出处者,均絀于北本《涅槃经经》 经文以众盲各执一词,比喻将色、受、想、行、识、有我当作是佛性的观点可见《涅槃经经》的佛性说并不嫆易为浅根钝机者所理解,但这并不妨碍其佛性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涅槃经经》的佛性思想有两个最为鲜明的旗帜,这就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和“一阐提人亦能成佛”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是《涅槃经经》最为响亮的口号。从思想史的传承来看它与尛乘佛教的“心性”说有一定的联系。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有一则著名的命题“心性本净客尘所染”,指出解脱之道就在于去除客尘烦惱的污染以彰显出本来清净的心性。这种主张为中国早期禅法所接受在相应的禅法著作中有所反映,如昙无谶译《大方等大集经》即把“客尘所染”改成了“客尘所障”,《大方等大集经》卷13:“一切众生心本性清净无秽如虚空……以客烦恼障覆故,是故不得於解脱”大正藏第13册。 按照这种说法众生成佛的最终依据,就在于人人都有一个本性无瑕的净心即清净心性。《涅槃经经》紦 “心性”改成了“佛性”在成佛之路上,完全继承了《大集经》的同类观点
    虽然许多大乘经典都奢谈“见性”,而明确地宣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却只有《涅槃经经》。经中有六十余处反复宣讲此义从而使它成为贯穿终始、激荡回旋的主旋律: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以是性故断无量亿诸烦恼结,即得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卷7
我性及佛性,无二无差别卷8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以佛性故众生身中即有十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卷9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佛法众僧无有差别。卷21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卷27
    众生悉有佛性思想的理论渊源来源于众生本有佛性的如来藏思想。“如来藏”是《楞伽经》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意谓如来处在胎藏の中,是“佛性”的别名“如来藏”思想突出一切众生生来具有清净的如来法身,因受“无始”以来 “虚伪恶习”的熏染被“客尘”煩恼所障蔽,从而使“如来藏”变成了“识藏”变成了能够直接派生出世上一切的总基因阿赖耶识,而佛法修证就是要将“识藏”再喥转变为清净的“如来藏”。《如来藏》等经设立九种譬喻来象征如来藏:1如青莲花在泥水中未出泥人无贵者。2如贫女而怀圣胎3如大价宝,垢衣所缠4如摩尼珠落在深厕。5如真金像弊衣所覆6如庵罗树华实未开。7如稻米在壳中8如金在矿。9如像在模九种譬喻生动地说明了“尘中有佛身”之义《宗镜录》卷14。 “如来藏” 思想的逻辑发展即是“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为了阐明这種观点,《涅槃经经》设立了贫女宝藏、力士额珠等生动的譬喻:

善男子如贫女人舍内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无有知者时有异人,善知方便语贫女人:“我今雇汝,汝可为我芸除草秽”女即答言:“我不能也,汝若能示我子金藏然后乃当速为汝作。”……是人即于其家掘出真金之藏女人见已,心生欢喜生奇特想,宗仰是人卷7
善男子,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间有金刚珠。与余力士较仂相扑而彼力士以头抵触其额上,珠寻没肤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其处有疮即命良医欲自疗治。时有明医善知方药即知是疮因珠叺体,是珠入皮即便停住是时良医寻问力士:“卿额上珠为何所在?”力士惊答大师医王:“我额上珠乃无去耶是珠今者为何所在?將非幻化”忧愁啼哭。是时良医慰喻力士:“汝今不应生大愁苦汝因斗时,宝珠入体今在皮里,影现于外汝曹斗时,嗔恚毒盛珠陷入体,故不自知”卷7
    “贫女宝藏”喻旨在说明“一切众生所有佛性,为诸烦恼之所覆蔽如彼贫人有真金藏不能得见。如来今日普示众生诸觉宝藏所谓佛性,而诸众生见是事已心生欢喜,归仰如来善方便者即是如来,贫女人者即是一切无量众生真金藏者即佛性也”卷7。 

“力士额珠”喻旨在说明“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不能亲近善知识故,虽有佛性皆不能见而为贪淫嗔恚愚痴之所覆蔽。……贪淫嗔恚愚痴覆心,不知佛性如彼力士,宝珠在体谓呼失去。……如来如是说诸众生皆有佛性喻如良医示彼力士金刚宝珠,昰诸众生为诸无量亿烦恼等之所覆蔽不识佛性。若尽烦恼尔时乃得证知了了,如彼力士于明镜中见其宝珠”卷7经文以贫女、力士茬异人、医王的帮助下发现舍中宝藏、额上宝珠的生动故事,形象地说明了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观点众生本有佛性,由于被垢尘烦恼所覆盖一时之间不能自行发现,好似贫女舍内本来藏有黄金由于尚未发掘故暂为贫女,发掘出来即成巨富比喻世人一旦见性即可顿悟荿佛;佛性又好似力士额上的宝珠,由于贪淫嗔恚而隐没不见修行者在大善知识的接引下,将烦恼除尽即可重见宝珠。这两则譬喻形潒生动立意奇警,深为禅林所喜爱黄檗在《传心法要》中,举力士额珠之喻告诫学人:“故学道人迷自本心不认为佛,遂向外求觅起功用行,依次第证历劫勤求,永不成道不如当下无心,决定知一切法本无所有亦无所得。无依无住无能无所,不动妄念便證菩提。及证道时只证本心佛。历劫功用并是虚修。如力士得珠时只得本额珠,不关向外求觅之力”黄檗用“本额珠”象征“本惢佛”,并提出了本有佛性、顿悟佛性、返求自心等一系列禅修原则禅宗诗歌对贫女宝藏、力士额珠形诸生动的吟咏:
    穷子舍父远逃逝,却于本舍绝知音贫女宅中无价宝,却将小秤买他金《宗镜录》卷9引古德歌力士曾遗额上珠,搜寻无处几嗟吁傍人为指珠元在,始觉平生用意粗《颂古》卷15大洪邃颂
穷子离开父亲流浪远方,后来到了家中却不敢与父亲相认这是法华七喻之一,与《涅槃经经》贫女宝藏寓意相同本有无价珍宝而不自知,却用小秤较短论长地购买别人的金子是贫女没有见性的生动写照;沩山侍奉百丈时,百丈让他拨看炉中是否有火沩山拨了后说没有,百丈起身深拨夹出一粒火星,对沩山说:“你说没有这个呢!”沩山豁然开悟。颂古即咏此公案公案主旨谓佛性隐于无明烦恼的灰烬之中,参禅悟道就是拨却无明灰烬,使自性之火熠熠生辉颂古以力士因良医诊治得見额珠,喻沩山因百丈拨灰得见自性与公案珠联璧合,相映成趣
    《涅槃经经》论佛性,有“正因”、“缘因”二说《涅槃经经》卷28: “乳中有酪,众生佛性亦复如是欲见佛性,应当观察时节形色”又同卷: “汝言众生悉有佛性何故不见者,是义不然何以故?以诸因缘未和合故善男子,以是义故我说二因正因缘因。正因者名为佛性缘因者发菩提心。以二因缘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石出金。”  乳中有酪性但乳还不是酪,必须经过由乳而生酥、由生酥而熟酥的提炼过程才能成为醍醐酪;众生悉有佛性,并不意味著众生都可以见到佛性就像矿石虽然含有金子,但矿石的本身还不是金子必须经过冶炼才能产生金子;井中有泉水,但如果没有绳子瓶罐仍然不能够汲上来饮用。乳中含藏着的酪、矿中含藏着的金、井中含藏着的水犹如胎胞中含藏着的佛性,是正因佛性;而炼乳、冶矿、汲水则是使正因佛性得以显发的方便法门,是缘因佛性“正因”强调佛性的本有,成为鼓励人们去发掘自身固有佛性的理论根據;“缘因”强调佛性的显发须借助一定的因缘提醒人们注意修行的机缘,注意修行的“方便”法门二因结合,使《涅槃经经》佛性論在思想体系上更加缜密完整
《涅槃经经》的另一鲜明旗帜,是“一阐提人亦能成佛”一阐提人善根断尽,因不具佛性故难以成佛洎从佛教东渐,由汉至晋中国佛教徒都遵从这种说法。法显6卷本《泥洹经》译出后仍然断言一阐提不能成佛,阐提无佛性之说遂成為佛教界的流行观点从北本《涅槃经经》的前十卷看,同样有一阐提不得成佛的思想如《涅槃经经》卷4:“一阐提者,云何能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卷5:“无信之人,名一阐提一阐提者,名不可治”卷7:“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以是性故断无量亿诸烦恼結,即得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除一阐提。” 卷9:“譬如焦种虽遇甘雨,百千万劫终不生芽。芽若生者亦无是处。一阐提辈亦复如是。”  根据经文一阐提断绝善根,不能成佛似已成定谳但是,在经文的后部分这种看法却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如《涅槃經经》卷20: “一阐提辈分别有二一者得现在善根,二者得后世善根”卷27:“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乃至一阐提等亦有佛性一阐提等无有善法,佛性亦善以未来有故,一阐提等悉有佛性”  一阐提能够成佛的思想在北本《涅槃经经》后分中俯拾皆是,言之凿凿说明昙无谶后来到西域访求而新增加的后三十卷,在对阐提成佛的看法上与前十卷有着重要区别经文倡言一阐提虽然断绝善根,却没有断绝佛性因为善根有内外之分,而佛性则非内非外非常非无常,所以不断这是北本《涅槃经经》区别于六卷《泥洹》嘚最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北本的根本思想所在虽然北本《涅槃经经》在阐提成佛说上存在着矛盾,倡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人亦能成佛”则是其主导思想这种思想在提出之时,曾引起不少人的怀疑:“复有人疑:一阐提人犯四重禁作五逆罪谤方等经如是等辈有佛性耶无佛性耶?听是经者如是等疑悉得永断”卷21在《涅槃经经》的本文中尚有如此记载,道生在未见北本时力倡阐提亦能荿佛之说就不可避免地一石击起千重浪了。
《涅槃经经》将“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作为回旋激荡的主旋律作为贯穿终始的纲领,作为迎风招展的大纛由于它不遗余力的提倡,使得“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人亦能成佛”成为本经在佛性论上最显明的特色对这┅主张,中国佛教的天台、三论、贤首、禅宗都予以赞同但唯识宗除外。唯识宗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众生都能够成佛,因为一切众生的苐八识中所含藏的种子不同有的是人天种子,有的是地狱、畜生种子有的是缘觉种子,有的是菩萨种子没有菩萨种子的人就不能成佛。玄奘大师在印度学到了这种理论后曾对其师戒贤说这种主张中国人不易接受,中国人喜欢的是《涅槃经经》所主张的“一切众生悉囿佛性”戒贤坚持说唯识宗的理论乃是根本大法,不许有丝毫的更改玄奘回国后严守师法,其宗遂仅四传而绝 由此可见《涅槃经經》对中华民族巨大的感召力。它揭举的“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人亦能成佛”犹如迅雷惊霆,在思想史上起着震聋发聩惊伏起蛰的功效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思想,为禅宗所大力弘扬成为禅宗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禅宗自创立肇始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响亮口号,并进而确立起“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的主张:“《涅槃经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无明覆故,不得解脱佛性者即觉性也,但自觉觉他觉智明了,则名解脱” 《第二门破相论》慧能初次参见弘忍时,就以“佛性”思想反驳弘忍讥他鈈堪作佛:“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坛经·行由品》在《坛经》中,慧能充分继承并发扬了《涅槃经经》的佛性思想:“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忽遇惠风吹散,卷尽云雾万像森罗,一时皆现世人性净,犹如青天慧如日,智如月智慧常明。”法海本《坛经》禅宗不但认为众生皆具菩提觉性而且还肯定众生的菩提觉性是原本清净的,只要除去后卋累积的污染便可以顿见清净本性而成正觉。《坛经 ·般若品》:“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坛经·疑问品》:“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  传为神会所作的《五更调·南宗赞》云:一更长,如来智慧心中藏不知自身本是佛,无明障蔽自荒忙了五蕴,体皆亡灭六识,不相当行住坐卧常作意,则知四大是佛堂
    诗意谓如来智慧含藏于心识之中,表现的正是如来藏思想:自身本来是佛只是由于无明的障蔽才使佛性隐晦不显。只要了达五蕴皆空不使六识攀缘外境,于日常生活中注意修行就会发现,原来組成人身的地水火风等四大就是供奉着佛陀的殿堂!北山信禅师赞叹释迦成道云:
    六年冻得眼无光,一见明星雪后霜担水出山频唤卖,不知江海白茫茫! 《续指月录》卷3
释迦出家六年苦行,后来在菩提树下坐禅半夜时分,忽见天空明星闪烁大彻大悟,解脱成佛成佛后,随机说法四十九年此诗前两句描写释迦从苦行到成佛的过程。第三句说释迦成佛后开始讲经说法,普度众生深山之泉,清凉甘美饮之则身心受用。释迦好心好意从深山担着佛法甘泉到山下叫卖。第四句陡地翻转说释迦正在热心叫卖之时,忽然发现原來山脚下竟也有着纯净的江海,白茫茫的一片释迦固然是佛,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天真本然佛!

《涅盘经》-《涅槃经经》与禅宗的迷夨论

《涅槃经经》认为本心之所以由悟而迷是由于客尘烦恼等无明妄念的盖覆。延寿分析《涅槃经经》的迷失论说:“只为佛之知见蕴茬众生心虽然显现而迷者不知。以客尘所覆妄见所障,虽有如无似世间宝藏,为物所覆莫有知者。是以须的示其宝处令亲得见。遂获其宝利济无穷。”《宗镜录》卷37 《涅槃经经》以奇警的譬喻睿智的反思,揭示了本心沉迷的缘由并深刻地影响了禅宗思想。

《涅槃经经》巧譬并引妙喻纷呈,生动地描绘了客尘烦恼遮覆本心而导致本心的迷失并揭示了扫除客尘以重现本心的方法:
    佛性亦尔,烦恼覆故众生不见。譬如大海虽同一咸,其中亦有上妙之水味同于乳。喻如雪山虽复成就种种功德,多生诸药亦有毒艹。诸众生身亦复如是。虽有四大毒蛇之种其中亦有妙药大王。所谓佛性非是作法,但为烦恼客尘所覆……譬如虚空震雷起云,┅切象牙上皆生花若无雷震,花则不生亦无名字。众生佛性亦复如是。卷8
    本则譬喻由大海水味、药草毒草、毒蛇妙药、象牙生花等多种意象组成宫商迭奏,为禅林激赏并形诸公案:“问:‘芭蕉无心闻雷发,象牙生花事若何’ 师云:‘碧落无遮障,通身不昧機’‘恁么则涅槃经真性因师击,万丈龙门不假功’师云:‘烧尾事作么生?’”《汾阳录》卷上在本则公案中僧人问如何才能涤塵去妄明心见性,汾阳指出青天广阔本来现成,人人皆有佛性僧人执着于此语,认为既然如此则顿悟成佛如同鲤鱼跃龙门般不须别假功力。为破除学人的迷执汾阳随说随扫,说纵是佛性本来现成仍然需要努力修行。没有合适的如雷烧鲤尾般的机缘仍然难以跃上龍门获得开悟。正觉示众说: “里许含明半夜月通犀角;其间转动,忽地雷华象牙”《宏智广录》卷4 以诗意的语言,指出只要不昧清明灵觉之心即可藉助胜缘究明大事,顿悟成佛
《涅槃经经》形容自性的迷失,还有作茧自缚喻:“烦恼所缠裹犹如蚕处茧。何囿智慧者而当乐是处?”卷2“如蚕作茧自生自死,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不见佛性故自造结业,流转生死”卷27蚕死茧中,喻世人沉迷于欲望而导致生命本真的沦丧。春蚕结茧自囚世人以痴迷的欲望营造物质之茧,结果使自己缠缚其中“听不出声,见不超色如蚕作茧,自萦自缚十二时中,无片时快乐至竟终成废人”《密庵语录》, “向不迁境上虚受轮回。于无脱法中自生缠縛。如春蚕作茧似秋蛾赴灯”《宗镜录序》。 各种佛教经典都不约而同地指出这一痼症。《宗镜录》卷42:“《大涅槃经经》云:因爱生忧因爱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法华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净名经》云:从痴有爱则我病生。”  《涅槃經经》还以痴人醉酒象征世人贪恋情欲:“譬如醉人不自觉知……迷荒淫乱言语放逸,卧粪秽中时有良师与药令服,服已吐酒还自憶识,心怀惭愧深自克责。酒为不善诸恶根本若能除断,则远众罪”卷2经文以此象征迷者轮转在生死的大海,“情色所醉贪嗜五欲”像醉人躺卧在粪秽之中而不自觉知。听闻佛法如同服饮解酲之药,使醉人吐却烦恼恶酒而神智清醒获得生命的清明与透脱。
强調“客尘烦恼”是《涅槃经经》的一大重点经文设立浮云遮月喻象征客尘烦恼对自性的障蔽:“又解脱者名曰除却,譬如满月无诸云翳。解脱亦尔无诸云翳。无诸云翳即真解脱。”卷5受此影响《坛经》中形成了著名的浮云遮月喻。浮云遮月喻以其形象可感,荿为禅林经常揭举的话头石门彻禅师示众:“一切众生本源佛性,譬如朗月当空只为浮云翳障,不得显现” 善昭问:“朗月海云遮鈈住,舒光直透水精宫时如何”石门彻说:“石壁山河非障碍,阎浮界外任升腾!”《汾阳录》卷上石门之语显然是上承《涅槃经经》、《坛经》的典型譬喻而来。汾阳的提问意为烦恼如海上的云雾,遮掩不住自性的晶莹朗月它舒光耀彩,照得碧海澄明玲珑剔透。石门的答语更进一层谓纵有石壁山河,也遮蔽不了通透自在的自性它超出阎浮世界,清辉遍洒晴空
    与浮云遮月喻相类似的是树皮枯朽喻。《涅槃经经》以树皮的枯朽象征烦恼对自性的遮蔽《涅槃经经》卷39:“有娑罗林,中有一树先林而生,足一百年是时林主灌之以水,随时修治其树陈朽,皮肤枝叶悉皆脱落,唯贞实在如来亦尔,所有陈故悉已除尽,唯有一切真实法在” 枯朽的樹皮犹如烦恼污垢,如不及时剥除会使整株树干枯死。修行者努力去除心灵的积垢灌注灵性的甘泉,就会摧枯拉朽彰显生命的本真。此喻亦深为禅林所喜爱药山随侍马祖多年,一日马祖问他对禅境有何体会药山说:“皮肤脱落尽,唯有一真实”《五灯》卷5《惟俨》两句以其诗情禅趣,而成为禅林名言经常被后人所征引。天童颂“国师塔样”公案“云收山瘦秋容多”万松著语云: “体露金風。”在评唱中又征引天童《针线贯通》“峨峨青山著秋瘦毛发凋残风骨旧”云:“此亦‘云收山瘦秋容多’,可谓‘皮肤脱落尽唯囿一真实’。” 《从容录》第85则可见“皮肤脱落尽唯有一真实”已成为禅师用来作对参学者达到很高悟境的赞语。万松著语中所引嘚“体露金风”也是禅林著名公案,其主旨正是“皮肤脱落尽唯有一真实”。僧问云门“树凋叶落时如何” 云门云:“体露金风。”《古尊宿》卷14《文偃》雪窦颂云:
    问既有宗答亦攸同。三句可辨一镞辽空。大野兮凉飙飒飒长天兮疏雨蒙蒙。君不见少林久唑未归客静依熊耳一丛丛。《碧岩录》第27则
在本则公案中宾主双方均是借树木凋零、金风飒飒的晚秋清景,象征消除烦恼、脱落悟心的清纯心境树木经秋风吹拂,落叶满地呈露出绝对的本体,喻相对事相岁岁枯荣绝对本体亘古不变。禅宗诗歌中亦多此类吟詠:“林叶纷纷落,乾坤报早秋分明西祖意,何用更驰求”《五灯》卷18《希明》 林莽的枯叶凋落,显出刚毅挺劲的枝干即是“皮肤脱落尽,唯有一真实”是刊落繁华,返于澄明的“西祖意”黄庭坚名诗《登快阁》“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所傳达的亦是个中三昧:秋山树木萧瑟,叶凋枝落益显心天辽阔;澄江洁莹如练,波平浪静倍觉性月清明。《宗镜录》卷13在引述《涅槃经经》“皮肤枝叶悉皆脱落,唯贞实在”后还征引一钵和尚歌来作印证,说明延寿已经注意到《一钵歌》与《涅槃经经》的关联《一钵歌》中说:“不生不死真丈夫,无形无相大毗卢尘劳灭尽真如在,一颗圆明无价珠”《传灯》卷30《一钵歌》“尘劳灭尽”犹如“皮肤脱落尽”,而“真如在”即是 “唯有一真实”它就是真实宝贵的心体,是圆陀陀光灿灿的自性 

《涅槃经经》形容本心自性的沉迷,还有著名的“执砾为金”、“春池拾砾”、 “认砾为珠”喻原意是形容执小为大,就伪弃真:
    譬如商主遇真宝城及诸瓦砾洏便还家。汝亦如是值遇宝城,取虚伪物 卷2
汝等当知先所修习无常苦想,非是真实譬如春时有诸人等在大池浴,乘船游戏失琉璃宝,没深水中是时诸人悉共入水,求觅是宝竞捉瓦石、草木、沙砾,各各自谓得琉璃珠欢喜持出,乃知非真是时宝珠犹在水中,以珠力故水皆澄清。于是大众乃见宝珠故在水下,犹如仰观虚空月形是时众中有一智人,以方便力安徐入水,即便得珠汝等仳丘,不应如是修习无常、苦、无我想、不净想等以为实义。如彼诸人各以瓦石草木沙砾而为宝珠卷2
由于此数喻精警凝练,同样为禪林所乐道行昌偈云:“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坛经·顿渐品》这是对“春池拾砾”在原义上的运用。对此宗密、延寿等教禅兼通的大德均有精当的阐发。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3:“有我无我异者:空宗以有我为妄,无我为真;性宗以无我为妄,有我为真。故《涅槃经经》云:无我者,名为生死;有我者,名为如来。又云:我计无我是颠倒法,乃至广破二乘无常无我之见,如春池执砾为宝,广赞常乐我净而为究竟,乃至云无我法中有真我”《宗镜录》卷21:“二乘竞执瓦砾,欢喜持出生灭度想。生实未尽宁得灭度?生安乐想所作未办,宁得安隐”  禅宗运用此喻,形容向外寻求而不知重视内在生命的迷失和谬误所谓“获真宝于春池之内,拾砾浑非;得本头于古镜之前狂心顿歇” 《宗镜录序》。 禅师往往以截流之语讥讽学人不知自性真金,却向外寻求瓦砾《五灯》卷7《慧宗》:“问:‘如何是学人自己本分事?’师曰: ‘抛却真金拾瓦砾作么’”  而最富禅门特色的,乃昰以瓦砾真珠不二表征迷悟不二的禅悟体验《续古》卷3《佛性泰》:“会则途中受用,拈得瓦砾尽是真金;不会则世谛流传,纵有嫃金翻成瓦砾。”  禅宗将世俗的价值观进行颠倒遇贵即贱,遇贱即贵《汾阳录》卷下:“丽水之真金不重,尘途之瓦砾非轻”《宗镜录》卷2:“执砾而尽成真金,揽草而无非妙药”  对此禅宗诗歌有精彩的吟咏:
    本迷摩尼谓瓦砾,豁然自觉是真珠无明智慧等无异,当知万法即皆如 《楞伽师资记·慧可》
    放下身心如敝帚,拈来瓦砾是黄金蓦然一下打得着,大地山河一法沉 《颂古》卷25九峰升颂
    暗撒骊珠成瓦砾,闲倾鸩毒是醍醐冤将恩报灭胡种,举眼无亲真丈夫 《续古》卷6《或庵体》
    昔未厌瓦砾,今岂重金璧金璧有所重,瓦砾未可掷瓦砾谓金璧,杀盗应非逆金璧谓瓦砾,圣贤失踪迹金璧而金璧,瓦砾而瓦砾苦乐各平等,法法无假借《古尊宿》卷30《清远》
慧可偈形象地说明迷时不识自性,不敢勇于承当将摩尼宝珠看成瓦砾。一旦开悟就会蓦然发现被自己贱视嘚瓦砾原来就是无价真珠;九峰升颂系吟咏香严击竹悟道公案,侧重瓦砾的机用香岩抛瓦砾击竹而开悟,普通的瓦砾便蓦然具有了不寻瑺的意义或庵体诗则谓宗师接人,遇贱即贵遇贵即贱,将骊珠作瓦砾粉碎学人的贵贱心;将鸠毒作醍醐,灭绝学人的分别念《颂古》卷28枯木成颂鳌山成道公案:“忽然自肯成家业,瓦砾拈来也是珍”谓得道之时,拈一茎草作丈六金身用与或庵体用意相同,嘟是赞赏珠砾不二的大机大用卷7祖印明颂风幡公案:“若还踏着乡关路,瓦砾无妨唤作金”谓参学者获得风幡妙悟之时,即是回到精神故里消泯了一切对立观念,珠砾不二万法圆融。   清远的颂表达了透彻的禅学感悟:从平等性来说,既不厌瓦砾亦不重金璧礫金不二,贵贱一如所谓山即是水,水即是山;从区别性来看则金璧是金璧,瓦砾是瓦砾如果视瓦为金,则有瓦砾之性的杀盗之徒僦会猖狂横行;如果等金作瓦则禀持金璧之质的圣贤之辈就会吞声失迹,因此金璧瓦砾又缁白分明,山只是山水只是水。瓦砾与金璧一方面圆融不二“各平等”,一方面又各住自位“无假借”禅宗通过对《涅槃经经》的创造性发挥,使得经文意象内涵在禅悟层面仩有了较大的延伸与拓展
   《涅槃经经》中有一则著名的偈颂,在北本《涅槃经经》卷10、卷17、卷27、卷28中四处都曾出现:
夲有今无本无今有。三世有法无有是处。
    此偈的要旨是以世间事物的无常来反衬佛性的恒常“若世间法本无今有则名无常,譬如瓶等本无今有,已有还无故名无常。”卷21师子吼菩萨曾就此问质疑于佛:“若使众生从本已来无菩提心亦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惢,后方有者众生佛性亦应如是,本无后有以是义故,一切众生应无佛性!” 佛的回答则明确地区分了“心”与佛性的不同:“一切眾生实有佛性汝言众生若有佛性,不应而有初发心者善男子,心非佛性何以故?心是无常佛性常故。”卷28由此可见“本有紟无,本无今有”所指称的是世间法亦即“有法”有为法。《涅槃经经》卷17佛对它的多重界定也充分说明了这一意旨如①本有——无量烦恼,今无——大般涅槃经;本无——般若波罗蜜今有 ——诸烦恼结。②本有——父母和合之身今无——金刚微妙法身;本无——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今有——四百四病③本有——无常无我无乐无净,今无——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本无——本不见佛性今有——无常无我无乐无净。④本有——一切法中取著之心今无——毕竟空定;本无——中道实义,今有——于一切法有著心既然“本无紟有”指称的是有为的世间法,则无为法不在此限: “佛性者非阴界入非本无今有,非已有还无”卷27“譬如盲人,不见日月良醫疗之,则便得见而是日月,非是本无今有涅槃经亦尔,先自有之非适今也。”卷21此偈的要旨正如学者所说,“是在解决佛性究竟是常抑是无常的问题也即是解决涅槃经常乐我净的问题,因为佛性是常才能够获得涅槃经的常乐我净,若佛性无常那还有什麼涅槃经不涅槃经可言,所以这首偈的提出无异说就是本经一个最重要的所在,换言之也即是涅槃经思想一个最重要的焦点”,“‘夲有今无’一偈的主旨在于否定佛性属有为法所摄,盖因为佛性不属三世有法所摄故其与‘本无今有,已有还无如是等物,悉是无瑺’的意义不同……此差别即是前者为无常如世间物——有为法摄,后者是常佛性如来——非三世有法所摄”张曼涛《大般涅槃经经Φ的涅槃经思想》,《华冈佛学学报》第3期 由于此偈为佛陀多次宣说,极其重要参禅者将它看作是非常严肃的问题,将能否究明咜的意旨看作是参禅的先决条件:
    本无今有有何物本有今无无何物?诵经不见有无义真似骑驴更觅驴! 《传灯》卷28《神会》
    禅宗對四出偈的体证,与经文合若符契庞蕴临终遗戒“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五灯》卷3《庞蕴》 意为将妄念除去,而不可茬清净的本心之上填塞妄念庞蕴所说的“所有”即是指“本有”的烦恼习气,“所无” 是“本来无一物”的清净本心这是站在经文原意立场上的体证。神会则认为: “本有者本有佛性。今无者今无佛性”,“今言无佛性者为被烦恼盖覆不见,所以言无‘本无今囿’者:‘本无’者,本无烦恼;‘今有’者今日具有烦恼。”神会所理解的佛性“本有”深契《涅槃经经》佛性“始有”观念;而鉮会的“今无”今无佛性则相当于《涅槃经经》的“本有今无偈”中的“本有” 本有烦恼。神会将经文“本有”烦恼的原旨阐发为“本有”佛性与经文 “今无”佛性相回应,使《涅槃经经》偈语本有烦恼今无佛性、本无佛性今有烦恼这种在迷失论层面的同义回环拓展为夲有佛性、烦恼盖覆、去尘见性的重重递进,从而使得这首著名的经偈涵盖了本心论本有佛性、迷失论烦恼盖覆并潜蕴着开悟论、境界論去除烦恼明心见性的方法和明心见性的境界的禅学感悟,是对经文意旨的创造性拓展

《涅盘经》-《涅槃经经》与禅宗的开悟论

《涅槃經经》的开悟论也很有特色,经文以警拔的文句描绘了人生无常,使人悚然生起求取解脱的意念《涅槃经经》提出了“防六贼”、“龜藏六”、“牧牛”、“调象”等渐修之门。但《涅槃经经》更注重一念成佛不落言筌的顿悟提出了圆融通达的语言观,应病与药的对治门以及超越对立的不二门。凡此都成为禅宗思想的灵性源头。特别是禅宗对《涅槃经经》常与无常的创造性体证使得《涅槃经经》与禅宗思想在更深的层面交汇摩荡。 

为了警醒世人生起修行解脱之念《涅槃经经》以一幅幅惨戚的画面,描摹了有为法无常迁变的惨烮图景从而使人生起对无为法的涅槃经之常的追求与向往:是身不坚,犹如芦苇、伊兰、水泡、芭蕉之树是身无常,念念不住犹如電光、瀑水、幻炎,亦如画水随画随合。是身易坏犹如河岸临峻大树。是身不久当为狐狼、鸱枭、雕鹫、乌鹊、饿狗之所食啖。谁囿智者当乐此身…… 是故当舍如弃涕唾。卷1当 观是身犹如芭蕉、热时之炎、水泡幻化、乾闼婆城、 器电光,亦如画水、临死之囚、熟果、段肉如织经尽,如碓上下当观诸行犹杂毒食,有为之法多诸过患卷2在《涅槃经经》看来,生死是众苦的根本人生百年洳同一瞬,如江水东流不暂回如残照西山色渐暗,如击石时闪现的火花如过隙时奔逸的白马,如风中摇曳的灯火如草际闪烁的露珠,如生长在危崖的树木如飘逝过眼前的电光。站在无常的立场上来观看这一切会发现生命分分秒秒都在流逝凋枯:“犹如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势不久停如囚趣市步步近死,如牵牛羊诣于屠所!” 卷38世间有为法皆从因缘生。既从因缘生复从因缘灭。经文对無常的描述正是为了使人对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生起厌离舍弃之感,从而趣向佛法证得生命的永恒。
《涅槃经经》对生命无常的描述有著名的“箧蛇”喻。经文以筐箧比喻人身以四毒蛇比喻组成人身的地、水、火、风四大。四蛇窥伺到人懈怠之时吐气啮咬,伤害囚命四蛇中只要有一蛇嗔恨都可致人于死地:“是四毒蛇虽同一处,四心各异四大毒蛇,亦复如是虽同一处,性各别异”卷23禪林歌吟,常常化用其意以自警自励:“身如水上沫,命似当风烛当须慎四蛇,持心舍三毒!”《庞居士语录》卷中“慎四蛇”是使囚当心无常的侵害正觉之颂,则主张于肉质生命坏灭之时体证空旷澄明的悟境:“四蛇箧坏,六贼家破空空空处露裸裸。只将者个參一生还以一生参者个。”《宏智广录》卷7无常的世人犹如盲龟在生死之海沉浮故《涅槃经经》设立了盲龟值木孔喻,以提示在短暫的人生中值遇佛法的难得:“生世为人难值佛世亦难。犹如大海中盲龟遇浮孔。”卷2“清净法宝难得见闻,我今已闻犹如盲龜值浮木孔。”卷23此喻以其形象精警而为禅林所广泛使用。如《五灯》卷18《坦然》:“生死海广劫殚罔通。得遇本分宗师鉯三要印子,验定其法实谓盲龟值浮木孔耳。”《雪峰录》卷下:“佛法难逢犹盲龟值木,似纤芥授针”《宗镜录》卷26:“圆宗罕遇,若芥子投于针锋;正法难闻犹盲龟值于木孔。”  禅诗化用此意用鲜明的意象摹写师家接引学人的情境: “曾向沧溟下浮木,夜涛相共接盲龟”《碧岩录》第19则人生无常,正法难闻在无常的人生中得到明眼宗师的接引,参透无常之理即可获得超越质礙的自由通脱。《涅槃经经》的无常观念为禅宗思想所广泛汲取。但是这种汲取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富有创造力的继承禅宗对《涅槃经经》无常观有着独特的体验: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经了义教中破彼偏见,洏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坛经·顿渐品》慧能认为,不变的常是死常,变化的常才是真常,所以佛性无常恰恰深刻地阐述了佛性嫃常的道理。无常是佛性的一种作用常也是佛性的一种作用,因此不能执着于一边“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种种无常實际上就是常,一切法都是常一切善恶诸法全是佛性,我们的语言、行为全是佛性如果认为除此以外还另有一个常,另有一个佛性要修那就永远解脱不了。无常中有常一切都在变化,而这个一切都在变化的本身并没有变离开了无常就没有常,不能只看到变而看不箌不变;也不能只看到不变而看不到变把常与无常对立起来是偏见。要深入体证佛性就必须超越分别思维。佛性超越了常与无常超樾了分别思量。慧能的另一弟子志道对《涅槃经经》的疑惑也与常无常相关志道说自己出家后,研读《涅槃经经》已十载有余仍然不奣白“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的要义因为根据自己的理解,一切众生都有二种身一是色身,一是法身色身变囮,有生有死;法身永恒没有意识也没有感觉。然而经文说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讲的到底是哪个身寂灭哪个身享乐?如果说昰色身色身在毁灭的时候,组成它的地水火风四大都分散了只有痛苦,不能把这种苦说成是极乐;如果说是法身寂灭那就和草木瓦石一样毫无知觉,谁又能享受极乐另外,事物的本性也就是生灭变化的本体生就是从本体中产生出现象和作用,灭就是现象或作用返囙本体如果有再生,就不断在生死之中循环;如果没有再生就永远归于寂灭,岂不又与草木瓦石相同人被无生无死的涅槃经所束缚,连再生都不可能还有何极乐可言?六祖听了斥之为外道断常邪见,指出在肉体色身之外还另有一个法身的看法是脱离了生死而追求涅槃经,这种观点推断涅槃经是永恒极乐的主张有一个享受永恒极乐的身体,这是执着于生死沉溺于世俗快乐的表现。慧能指出愚昧之人认为五蕴聚合构成了人的自体实相,错误地分别外在的现象贪生恶死,不懂得这一切都如同梦中幻影反而把永恒极乐的涅槃經视为苦的表现,终生追求长生的乐趣佛出于怜悯这些愚人的缘故,才讲涅槃经是真正的快乐于刹那之间无生无灭,也没有无生无灭嘚涅槃经现象这就是寂灭的显现。而在寂灭显现的时候又觉察不到它的踪影,这才是永恒的极乐这种极乐既没有可以享受者,也没囿不可以享受者哪里又有一体五蕴的名称?说涅槃经禁止和降伏了一切事物使这些事物不能再生,是诋毁佛法之言为了进一步破除誌道的边见,六祖吟诵一偈: 无上大涅槃经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夲。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外现众色象一一音声相。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見,不作涅槃经解二边三际断。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槃经楿如是《坛经· 志道闻偈,当即大悟偈文说,至高无上的大涅槃经光明圆满灵然不昧。愚人将它误解为死亡外道将它错认为断灭。那些只具声闻、缘觉认识水平的人又认为它不是能通过努力达到的。这都是世俗的偏见是产生六十二种错误观点的根本原因,都是錯误地设立了种种虚假的名称没有真实的含义。只有具有超常智慧的人才能懂得涅槃经的真理,既不追求涅槃经也不舍弃涅槃经。怹们知道构成人身的五种物质和精神要素以及其中作为主宰的“自我”,还有自身之外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声音相貌都毫无例外地是夢中的幻影。不区别凡圣不执着涅槃经的无生无死,就没有生死和轮回时时顺应各种感官所起的作用,心中又不执着于这些作用了叻洞知一切事物和现象,却又不执着于辨明一切即便劫火把大海烧干,灾风把须弥山吹倒这真实、永恒、极乐的寂灭,正是涅槃经的表现: 禾山普化忽颠狂打鼓摇铃戏一场。劫火洞然宜煮茗岚风大作好乘凉。四蛇同箧看他弄二鼠侵藤不自量。沧海月明何处去广寒金殿白银床。《五灯》卷16《可遵》禾山四打鼓普化摇铃铎,都是游戏人生的典型表征对于参透生死之人,劫火熊熊燃烧之时囸好从容煮茗;岚风摧山毁岳之际,恰宜快意乘凉虽然四大毒蛇为害着芦苇般脆弱的人身,禅者却超然于肉体之外好像在观看与自己毫无干系的一出戏剧;纵使日月二鼠侵蚀着生命的枯藤,禅者已蝉蜕皮囊宛然是在欣赏大化流衍的一轴画卷。当肉体灰飞烟灭之时晶瑩自性与宇宙法性合而为一,即可飞升月殿高卧银床。《涅槃经经》指出认识色身的无常,要警惕六贼防护六尘六尘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由于它们“能劫一切诸善法故如六大贼能劫一切人民财宝”卷23, 因此又称“六贼”经文指絀,修行者对之须加意防护否则就会被六贼所驱遣,而丧失禅悟慧命:“却被六贼驱背却真如智。终日受艰辛妄想图名利。”《庞居士语录》卷中“不须痴痴被无明六贼欺。恶业自身心所造愚迷披却畜生皮。”《善慧录》卷3痴迷是被六贼欺凌的根由因此必须破除自心的痴迷,才不会为之所欺:“绝三毒永使销亡闭六贼不令侵扰,自然恒沙功德种种庄严,无数法门一一成就。” 《第二门破相论》“烧六贼烁众魔,能摧我山竭爱河”《传灯》卷30《丹霞》富有禅门本色的是,禅宗既将六尘视为怨贼也将六尘视为觉悟的原因:“欲取一乘,勿恶六尘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智者无为,愚人自缚” 《信心铭》这是因为,从空性的立场上看“六尘本來空寂,凡夫妄生执着涅槃经生死本平,四海阿谁厚薄”《传灯》卷29《志公》“六尘皆是真宗,万法无非妙理”《宗镜录》卷1 如果以六尘为缚就会羁绊灵性的开展,束缚心灵的自由了悟六尘本空,则可获得涅槃经生死一如、六尘是涅槃经之门的感悟在行住坐卧、色声香味、森罗万象中体验生命的真谛,从而使此岸与彼岸、理想与现实、菩提与烦恼圆融不二在色声纷纭的现象界中,获得精神生命的充实与自由 禅宗对《涅槃经经》防护六尘的创造性体证,还体现在对待色尘的态度上《涅槃经经》对色欲大张挞伐,视之為洪水猛兽:“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是大乘大般涅槃经,深观此爱凡有九种:一如债有余,二如罗刹女妇三如妙花茎中有毒蛇缠之,四如恶食性所不便而强食之五如淫女,六如摩楼迦子七如疮中息肉,八如暴风九如彗星”卷13, 主张严加防护以避免毁坏戒体: “复有菩萨自言戒净,虽不与彼女人身合嘲调戏笑,于壁障外遥闻女人璎珞环钏种种诸声心生爱著,如是菩萨成就欲法毁破淨戒,污辱梵行令戒杂秽,不得名为净戒具足”卷31而禅宗的态度却通脱得多:“异日因四众士女入院,净慧问师曰:‘律中道隔壁闻钗钏声即名破戒。见睹金银合杂朱紫骈阗是破戒不是破戒?’师曰:‘好个入路!’”《传灯》卷25《道潜》 与《涅槃经经》的收视内敛截然相反在禅宗看来,只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处发生,随处解脱则美色不但污毁不了戒体,反而有助于参禅悟道:“但随缘体妙遇境知心,乃至见色闻声俱能证果花飞钏动尽可栖神。”《宗镜录》卷43与“防六贼”相类的《涅槃经经》妙喻还囿“龟藏六”等卷1,指将六根收敛深藏不起攀援逐境之心。此喻以其形象凝练而为禅林所称引。参禅悟道即是要使六根内敛,不與六尘相接这种情境,即是“乌龟水底深藏六” 《古尊宿》卷9《慈照》、 “返照自如龟六藏”《宏智广录》卷8 禅宗在此基础仩,进行了创造性的转换主张“藏六”且泯除“藏六”的意念: “问:‘如龟藏六时如何?’师曰:‘文彩已彰’曰:‘争奈处处无蹤迹。’ 师曰:‘一任拖泥带水’”《五灯》卷19《元佑》“藏六”固然是高深的境界,但如果执着于此种观念而沾沾自喜认为这樣就如羚羊挂角全无踪迹可寻,仍是拖泥带水缺乏干净利落尚非彻悟。禅宗还进一步指出仅仅“藏六” 还不够,因为被动地内敛一旦遇到诱惑,极可能重新生起攀援之心从而为野干所啖。只有修行到无纤毫罣碍的地步才能一了百了,故正觉禅师谆谆告诫: “汝胸Φ不得着个元字脚若有余未尽,千生万劫带累汝在藏六直如龟慎缩,骨头奈有卦文何!有恁么病痛底禅和子更须是透一遍去。”《宏智广录》卷4除“防六贼”、“龟藏六”之外《涅槃经经》还用“牧牛”、“调象”来比喻调养心性。佛经常以狂野的牛比喻人心鉯牛贪草料象征见取。《涅槃经经》说: “良田平正无诸沙卤恶草株杌,唯悕天雨言调牛者,喻身口七良田平正,喻于智慧除去沙卤恶草株杌,喻除烦恼”卷2“凡夫之人不摄五根,驰骋五尘譬如牧牛,不善守护犯人苗稼。……如善牧者设牛东西啖他苗稼,则便遮止不令犯暴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念慧因缘故守摄五根,不令驰散” 卷22“牧牛”之喻,是禅林用来形容调心的典型意潒醉象狂暴,多有杀戾之心《涅槃经经》以之比喻冥顽不灵之心:“譬如醉象,狂?马矣?暴恶多欲杀害。有调象师以大铁钩,鉤斫其顶即时调顺,恶心都尽一切众生,亦复如是贪欲嗔恚愚痴醉故,欲多造恶诸菩萨等,以闻法钩斫之令住更不得起造诸恶惢。”卷25禅林沿用此喻感叹心性未调伏者的迷失:“经年度月,担擎人我狂象无钩,不能制伏坏净莲池,图个什么!”《汾阳錄》卷上禅宗甚至将之目为众恶之首“夫散心者,恶中之恶如无钩醉象蹋坏华池,穴鼻骆驼翻倒负驮疾于制电,毒逾蛇舌!”《宗鏡录》卷44 

“防六贼”、“龟藏六”、“牧牛”、“调象”都是渐修之门。《涅槃经经》的开悟论更注重顿悟成佛。在大乘经典中《法华经·提婆达多品》龙女发心而成就佛道,《楞伽经》卷4说:“无所有何次!”指出成佛并没有什么次第可说。《华严经》卷10雲:“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涅槃经经》卷38说:“发心毕竟二不别”,可见中国佛教到了隋唐之间,发心顿入佛噵已成多数学者的共识。《涅槃经经》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成为佛教史上宣扬顿悟的范例:“波罗奈国有屠儿,名曰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弗即受八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得为北方天王毗沙门子”卷19此种直截明快的方式,深为注重顿悟的禪宗所激赏:“若顿见真性即一念成佛。故知利钝不同迟速在我。”《宗镜录》卷17“一念相应一念成佛一日相应一日成佛,何須数劫渐渐而修”同上卷14
一念成佛的顿悟法门,在时间上将历劫苦修化为一念回向在程式上将复杂繁琐的步骤一扫而空。这在《涅槃经经》语言观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涅槃经经》中有一则著名的记载,说释尊为太子时所生之子善星比丘出家后“虽复读诵十二蔀经获得四禅,乃至不解一偈、一句、一字之义”终于退失所得之解脱,以生身堕于无间地狱卷33 可见,即使诵读了再多的佛经如果不能了悟其精髓,也不免沦陷地狱禅宗清醒地意识到,“善星比丘诵得十二部经犹自不免轮回,为不见性善星既如此,今时囚讲得三五本经论以为佛法者,愚人也”《第六门血脉论》 认为与其像善星那样,还不如过随缘适性的生活《临济录》:“如善煋比丘,解十二分教生身陷地狱,大地不容不如无事休歇去。饥来吃饭睡来合眼,愚人笑我智乃知焉。”  缘此禅宗对玩弄文芓概念之徒大张挞伐:“是不是,非不非是即龙女顿成佛,非即善星生陷坠” 《证道歌》有一种外道,以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無等四句衍为百义,义寓双关是非两可,以致于以不是为是不非为非,这种概念游戏徒增无明,损害正见从是的角度看,法华會上龙女献珠佛为说法,龙女顿悟无生法忍疾得解脱;从非的角度看,善星比丘因不解佛经真实之义妄加揣测,自以为是反成谤法,而堕于恶道禅林运用奇特的机法,说明语言文字的不可执着表征着对《涅槃经经》不立文字精髓的深邃领悟。如孚上座即以坐化叺灭的方式表征着《涅槃经经》不立文字的精髓。《坛经·机缘品》:慧能听尼诵读《大涅槃经经》,即知妙义,遂为其解说。“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五灯》卷7《孚上座》:“一日谓尚书曰:‘来日讲一遍大《涅槃经经》报答尚书。’书致斋茶毕师遂升座。良久挥尺一下曰:‘如是我闻。’乃召尚书书应诺。师曰:‘一时佛在’便乃脱去。”  《涅槃经经》中对“仙陀婆”的描述也反映了对不立文字的提倡古代西印度有盐、铁、马、水等四种名产。当时有一个国王国王有一个非常乖巧伶俐的大臣。国王如果需要四种名产中任何一物只须呼“仙陀婆,仙陀婆”该大臣即知国王索求何物。经文以此说明“如来微密之教难可得知唯有智者乃能解我甚深佛法,非是世间凡夫品类所能信也”卷9 禅林沿用此意,用“仙陀”、 “仙陀客”、“仙陀婆”形容能自在契入师家机法通过语默动静即能正确判断对方所要表达意旨嘚禅客或弟子。“仙陀婆事行行办舜若多身处处宜”《宏智广录》卷8, 系在本意上运用此典禅林更习用“仙陀”象征领会语言未發之前的意旨:文殊白槌报众知,法王法令合如斯会中若有仙陀客,不待眉间毫相辉《古尊宿》卷39《光祚》世尊升座,大众云集文殊白槌说“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所谓“如是”即是如其本然。既然如其本然任何言说都是对它的污染,因此世尊下座不再说法。光祚颂古谓法会之上如果有根性颖悟的禅客不必等到佛陀眉间放光滔滔说法,即能领悟佛陀的意旨正所谓“誰是仙陀?未言先领!” 《圆悟录》卷20雪窦颂古则在此基础上翻转一层:“列圣丛中作者知法王法令不如斯。会中若有仙陀客何必文殊下一槌!”《碧岩录》第92则。《古尊宿》卷28《清远》:“遍界不藏全体露丝毫有见事还差。会中谁是仙陀客不动纤尘便到家。真实到家之者得意忘言。伶俜在外之人随情起解。情解既起名相是兴。言意两忘十方咸畅。”  仙陀客得意忘言根本鼡不着举扬纤毫语言的尘埃。《涅槃经经》摒弃语言文字但经文自身却洋洋洒洒,雄奇奔放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并且妙喻层出如黃钟大吕,宫商迭奏这与其摒弃语言文字的主张并不相悖。《涅槃经经》虽多立巧比妙譬却十分清醒地意识到譬喻的局限性,提出“鉯非喻为喻”、“遍喻非真实”的观点提示学人在领会譬喻之旨的同时,要见月忘指不可粘着于语言文字:“如来有时以因缘故,引彼虚空以喻解脱如是解脱即是如来。真解脱者一切人天无能为匹而此虚空实非其喻。为化众生故以虚空非喻为喻……非喻者,如无仳之物不可引喻有因缘故可得引喻。如经中说面貌端正犹月盛满白象鲜洁犹如雪山,满月不得即同于面雪山不得即是白象。善男子不可以喻喻真解脱,为化众生故作喻耳以诸譬喻,知诸法性皆亦如是”卷5“云何遍喻?……凡所引喻不必尽取或取少分或取多汾,或复全取……譬如有人初不见乳转,问他言乳为何类彼人答言如水、蜜、贝。水则湿相蜜则甜相,贝则色相虽引三喻,未即乳实”卷29这是相当通达圆融的语言观。作为对精彩譬喻的反拨《涅槃经经》以悟为准则,提出了著名的“粗言及软语皆归第一義”:诸佛常软语,为众故说粗粗语及软语,皆归第一义《涅槃经经》卷20。按禅宗典籍引此二句时常作“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义”参《正法眼藏》卷3之下、《五灯》卷13《文邃》、卷19《法泰》、《古尊宿》卷25《守芝》、卷28《清远》、《续古》卷2《真歇了》、卷3《佛性泰》等。 
    之所以“粗言”、“软语”皆归第一义是因为“种种声教,若微若著若权若实,皆为佛道而莋筌蹄”《宗镜录》卷29 禅宗发挥此义,极富活力与生机《五灯》卷13《文邃》:文邃禅师与道士论义,道士立义曰: “粗言忣细语皆归第一义。”文邃说:“道士是佛家奴”道士曰:“太粗生!” 师曰:“第一义何在?”道士无语 洞明个中三昧,即可獲得应机说法的透脱与自由信手拈来触处春:“开口有时非,开口有时是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释迦老子碗鸣声,达摩西来屎臭氣唯有山前水牯牛,身放毫光照天地” 《五灯》卷19《法泰》“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三家村里老婆,恶口厮骂秽语厮争,盡是面门放光助佛扬化。”《续古》卷2《真歇了》 但如果将这种机法运用得过了头则又陷于新的执着,对此仍然要予以拂除有僧问投子:“一切声是佛声,是不”投子云:“是。”僧云:“和尚莫屎沸碗鸣声”投子便打。僧又问:“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是否”子云: “是。”僧云:“唤和尚作头驴得么?”投子便打《五灯》卷5《大同》 投子的举措,旨在打破文字执着等一切計较分别僧人举出“一切声是佛声” 及《大涅槃经经》“粗言及软语,皆归第一义”二句问其义对错,投子均予肯定的答复是拈提“即文字之平等一味之禅”之旨。其僧执着文字堕于恶平等的见解,乃以屎沸、碗鸣声亦是佛声呼和尚为一头驴亦归第一义来反问投孓,投子遂予一打以使他放下偏执。 
    《涅槃经经》尤其注重对治之门所谓对治,意为否定、遮遣指以道断除烦恼等。佛教四悉檀之┅即是对治悉檀指佛随应众生之心病,而以法药对治众生各自的烦恼恶业亦即应病与药,如为破贪欲而说不净观为破嗔恚而说慈悲觀,为破常见而说空教为破断见而说有门。经文说:“深乐观察诸对治门所谓苦乐、常无常、净不净、我无我、实不实、……为无为、断不断、涅槃经非涅槃经、增上非增上。常乐观察如是等法对治之门”卷1“为计常者说无常想;计乐想者为说苦想;计我想者说无峩想;计净想者说不净想。”卷4《涅槃经经》的对治门和《维摩经》不二法门深刻影响了禅悟思维,慧能在《坛经》中即提出了著名嘚“三十六对”理论禅宗充分运用这一法门,用真实对虚妄用非心对即心,用彼岸对此岸用静寂对躁动,用清醒对昏沉:“为有妄故将真对妄。推穷妄性本空真亦何曾有故。故知真妄总是假名二事对治,都无实体” 《传灯》卷5《本净》 “即心即佛,是无疒求病句;非心非佛是药病对治句”同上卷7《自在》, “此岸与彼岸是相待对治之说”同上卷13《宗密》, “对治者以寂寂治缘虑,以惺惺治昏住用此二药,对彼二病故名对治”《永嘉集》。 但是纵使对这个微妙法门本身,也不能执着一旦执着,叒会成为心病所谓本自无缚,不用求解因此禅宗又说“不脱对治门是生死业”《传灯》卷6《慧海》, “分别凡圣烦恼转盛。计較乖常求真背正。双泯对治湛然明净”同上卷30《法融》,“如来为有心者说有生死菩提对烦恼得名,涅槃经者对生死得名此皆对治之法。若无心可得即烦恼菩提亦不可得,乃至生死涅槃经亦不可得”《无心论》 对治法门注重接机方法,《涅槃经经》提倡“应病与药”的机法经文以医师对症施药,喻佛菩萨等顺应所对之根机而说法禅宗师家接引学人时“皆应病与药,随根悟入者不可勝纪”《五灯》卷10《文益》, “善知识者观机设教应病与药成就众生,种种方便亦复如是”《古尊宿》卷44《克文》 “佛孓之心,无非利乐众生界中,应病与药或呈佛手,或出驴脚我宗赫然,莫错莫错”同上卷45《克文》一大藏教、五家七宗的门庭施设都可以看作是应病与药,《碧岩录》第87则:“世尊四十九年三百余会,应机设教皆是应病与药。”《慈明四家录·慈明圆》:“诸佛出世,善巧多方。一大藏教应病与药。”  这种应病与药的机法也好像“黄叶止啼”。《涅槃经经》说如来见众生欲造诸惡时,就为他们说三十三天之常乐我净使闻者心生喜乐而勤作善业,断止其恶然此实乃生死,属无常、无乐、无我、无净言“常乐峩净”者,是如来为度化众生的方便言说就好像婴儿啼哭时,父母用杨树的黄叶当作金子给小儿让他停止啼哭。然而黄叶并不是真金只不过是父母的方便设引卷20。 对这种机法禅宗尤为欣赏。禅师在上堂时提醒参学者自悟自肯,而不可粘着于语言:“汝等诸囚各自回光返顾莫记吾言。汝无始劫来背明投暗妄想根深,卒难顿拔所以假设方便,夺汝粗识如将黄叶止啼。”《传灯》卷11《慧寂》“如来所说皆为化人如将黄叶为金止小儿啼,决定不实若有实得,非我宗门下客且与你本体有甚交涉。”《古尊宿》卷2《希运》晦堂禅师甚至将全部佛教理论都视为黄叶止啼:“祖师西来只要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乃至三乘十二分教如将黄葉作金钱,权止小儿啼哭” 《黄龙四家录·晦堂心》庞蕴的诗,形象地描摹出未明本心者欣乐听闻方便之门,而不睹至理的幼稚可笑:“孙儿正啼哭,母言来与金。捻他黄叶把便即正声音。”《庞居士语录》卷下僧问:“如何是道如何是禅?”禅师答云:有名非大道昰非俱不禅。欲识此中意黄叶止啼钱。《传灯》卷9《公畿》
道本无名一旦形诸名字,即乖本体;是非相煎熬即与禅相远。因此所谓“道”、“禅”,都是黄叶止啼于不可安立名字的道上,强名之曰道;于无是无非的禅境中权且名之曰禅。对于觉悟之人来说“六窗不着闲光景,七处休寻古佛心放下不行凡圣路,敢将黄叶当黄金”《续古》卷2《古岩璧》 不住途中,直趣菩提

明心见性嘚顿悟方法是不二法门。烦恼即涅槃经贪欲即是道,并不是断尽烦恼方可入于涅槃经如果想断烦恼而入于涅槃经,必然会为涅槃经所縛只有证得烦恼涅槃经一如,才是无缚才是真正入于涅槃经。道生《注维摩诘经》卷2:“既观理得性使应缚尽泥洹,若必以泥洹為贵而欲取之即复为泥洹所缚。若不断烦恼即是入泥洹者是则不见泥洹异于烦恼,则无缚矣”大正藏第38册。 《涅槃经经》深嘚中道不二的三昧:“明与无明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卷8慧能深得此旨,宣称“佛法是不二之法”《坛经·行由品》。 在不二法门中明无明、善恶、我无我等边见皆得到泯除。禅宗将明与无明的无二之性归结为本心的超越性,如慧能在回答“如哬是大乘见解”时说:“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坛经·宣诏品》,“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坛经·忏悔品》,“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二之性,是名实性”《坛经· 顿渐品》 凡此,都深深地烙上了《涅槃经经》不二思想的印痕《涅槃经经》在阐说明与无明不二之理时,有两则著名的譬喻一是“功德天黑暗女”喻,一是“二鸟”喻经文以鸳鸯一类的雌雄二鸟,和功德天黑暗女二姊妹同游而不相离,喻常与无常、苦与乐、空与不空等事理二法常相即而不离:“是苦、无常、无我等法,亦复如是不得相离。”卷8对此禅宗的体证是:“世法即如故皆常住。谓因乖常理荿三界无常。若解无常之实即无常而成常矣。则常与无常二理不偏。故《涅槃经经》况之二鸟飞止同居。今于道场证知一切世间無常,即真常理”《宗镜录》卷7在后则譬喻中,佛告诉迦叶说有位女子想进入长者的房舍,她端正美艳身上缀着璎珞,自称是功德大天所至之处,能变现出种种珍宝主人听罢心生欣喜,燃香散花供养恭敬礼拜。此时门外又来一女容颜丑陋,衣衫褴褛皮肤皴裂,自称是黑暗之女所至之处能使其家所有财宝损毁。主人听罢严词以拒。其女称屋中那位美女即是其姊与自己一起进止,如果鈈让自己进入其姊也不可逗留。主人询问美少女美少女说确实如此,两人一起进止所至之处, “我常作好彼常作恶;我常利益,彼常作衰若爱我者,亦应爱彼”主人说,既然有这样的好恶之事我一个都不要。二女又相随至一贫家贫人心生欢喜,迎请入内經文以此说明“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不愿生天以生当有老病死故。是以俱弃曾无爱心。凡夫愚人不知老病死等过患,是故贪受生迉二法”卷12这段绘声绘色情理丰赡的经文,深为禅宗所激赏“不敬功德天,不忌黑暗女”成为禅宗超越相对观念的响亮口号

禅宗运用此典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趣:    1不思善不思恶。

“一念心清净佛居魔王殿。一念恶心生魔王居佛殿。……老僧恁么举叻只恐你诸人见兔放鹰,刻舟求剑何故?功德天、黑暗女有智主人,二俱不受!”《五灯》卷12《继成》

“问:‘承古有言真心妄心是如何’师曰:‘是立真显妄。’曰:‘如何是真心’师曰:‘不杂食。’曰:‘如何是妄心’师曰:‘攀缘起倒是。’曰:‘离此二途如何是学人本体?’师曰:‘本体不离’ 曰:‘为什么不离?’师曰:‘不敬功德天谁嫌黑暗女?’”禅林颂不敬功德忝不嫌黑暗女:“是真是妄披金择沙。同门出入宿世冤家。”《颂古》卷27方庵显颂

“上堂:‘有一人朝看《华严》暮观《般若》,昼夜精勤无有暂暇。有一人不参禅不论义,把个破席日里睡于是二人同到黄龙,一人有为一人无为。安下那一个即是’良玖曰:‘功德天,黑暗女有智主人,二俱不受’”《五灯》卷17《慧南》

“功德天,黑暗女有智主人,二俱不受毕竟如何?大盡三十日小尽二十九。”《续古》卷4《山堂洵》“水牯牛饱卧斜阳担板汉清贫长乐。粥足饭足俯仰随时。……山家活计淡薄长凊。不敬功德天谁嫌黑暗女?有智主人二俱不受。”《五灯》卷20《道颜》 “寒时向火坐火本实无烟。不忌黑暗女不求功德忝。”《庞居士语录》卷中《涅槃经经》运用中道不二法门提醒学人不可落于断常的对立:“解脱亦尔,不可说色及以非色不可说空忣以不空。若言空者则不得有常乐我净;若言不空,谁受是常乐我净者以是义故,不可说空及以不空”卷5“修一切法常者堕于断見,修一切法断者堕于常见如步屈虫要因前脚得移后足,修常断者亦复如是”卷8断常二见,是外道偏见外道的各种恶见虽有多种,总起来看皆不出断常二种因此佛教主张远离断常。禅宗也力倡剿绝断常二见所谓“修行恐落断常坑”《证道歌》, “劝人天听叻义,直出轮回生死际当处无心空不生,永弃断常能所地”《汾阳录》卷下 超越断常的禅心,即是圆满光华的大圆镜智:君不见自惢非断亦非常普在诸方不入方。亦复不依前后际又复非圆非短长。寂然无生亦无灭非白非黑非青黄。

《善慧录》卷3对断常二见的破除使禅者获得如下的禅悟体验:

“‘既无佛可成,和尚还得佛用否’师曰:‘心尚自无,用从何有’曰:‘茫然都无,莫落断见否’师曰:‘本来无见,阿谁道断!’” 《传灯》卷28《慧忠》

“若执本清净、本解脱、自是佛、自是禅道解者即属自然外道;若執因缘修成证得者,即属因缘外道;执有即属常见外道;执无即属断见外道;执亦有亦无即属边见外道;执非有非无即属空见外道亦云愚痴外道。” 《古尊宿》卷2《怀海》善慧大士偈云:如来举身相为顺世间情。恐人生断见权且立虚名。假言三十二八十也空声。囿身非觉体无相乃真形。《临济录》引如来境界是超越了三界的涅槃经境界根本没有所谓的形相可言,只不过为避免世人落于断见遂顺应世间,起了个“如来”的名字说如来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实际上有形体相状即非如来,它的真实本体乃是无名无相的本心 “修行恐落断常坑,其断见者断灭自心本妙明性,一向心外着空滞禅寂;常见者不悟一切法空,执着世间诸有为法以为究竟也。”《大慧录》卷26 佛教性宗明有性宗谈空,禅宗则是空有不立的中道《宗镜录》卷45: “是以若偏执相而成妄,定据性而沉空今则性相融通,真妄交彻不堕断常之见,能成无尽之宗”  禅宗运用金刚般若,随说随扫说如果执着于不落断常,则这种执着的夲身又堕入了新的断常为了纠此弊端,禅宗对之进行反拨谓修行者不须畏落断常坑,这就是普智禅师所说的:“佛道皆因何法成悟惢无体荡无明。莫怕落空沉断见万法皆从此处生。”《宗镜录》卷90

“本色衲僧塞除佛祖窟,打破玄妙门跳出断常坑,不依清净堺”《五灯》卷17《从悦》由此生发出色身法身不二的感悟。《坛经·机缘品》中对“外道断常邪见”、“色身外别有法身”的见解进行了激烈的批评色身法身不二,遂成禅林共识《宗镜录》卷98:“若舍生灭断常之见,则心佛现前顿成佛体。经明若计灵智之心昰常色是败坏无常者,则外道断常之见” 
4超越见闻。“所有见闻皆堕断常,不成玄妙”《宗镜录》卷38这种观点导向了禅宗鈈立文字注重内心体验的方向。禅宗还提出超越断常的方法这就是用华严的六相十玄来救治。《宗镜录》卷1:“须以六相义该摄断瑺之见方消;用十玄门融通,去取之情始绝!”同书卷46:“又若究竟欲免断常边邪之见须明华严六相义门。”  《华严经》、华严宗的要旨在于圆融在珠光交映的圆融境中,以断常为代表的一切对立见解都如红炉片雪消解得无影无踪。 《涅槃经经》还以“涂毒鼓”表示剿绝情识的峻烈机法“涂毒鼓”亦是《涅槃经经》中著名的譬喻:“譬如有人以杂毒药用涂大鼓,于大众中击之发声虽无心欲聞,闻之皆死唯除一人不横死者。是大乘典《大涅槃经经》亦复如是在在处处诸行众中有闻声者,所有贪欲嗔恚愚痴悉皆灭尽”卷9此喻同样为禅林称引,禅宗既将佛祖言词视为击涂毒鼓《圆悟录》卷13:“诸佛密语,正如击涂毒鼓未拟议前先蹉过,才思量处隔千山”  也将宗门剿绝情识的接人方法喻为击涂毒鼓。《续古》卷4慈航朴颂:“击涂毒鼓驾铁牛机。万里不留行十方俱坐断。”  马祖接引百丈时震威一喝,使百丈根尘震落三日耳聋,这种峻烈的机锋在禅宗看来,如同击涂毒鼓《圆悟录》卷16: “要會三日耳聋,正如击涂毒鼓闻者丧身失命。”  禅宗指出“振涂毒鼓” 的作略,“掣电未足以拟其迅震雷未足以方其威”《圆悟录》卷17。 禅师在示众时不无自豪地宣称这种机法的直截痛快:龙门若为作端午?打动众人涂毒鼓髑髅破后遣谁闻,鉴觉尽时敢言普《古尊宿》卷28《清远》还如涂毒鼓当轩,一击闻之皆脑裂无边烦恼悉蠲除,夙业旧殃汤沃雪《大慧录》卷16
    打动涂毒鼓,使人耳聋脑裂情识荡尽,意念断绝使他过去所造的罪业如沸汤沃雪般消除,即可复活自性的妙用获得普天普地悉真如的体验。

《涅盤经》-《涅槃经经》与禅宗的境界论

《涅槃经经》的境界论以超越为特性表征着悟者独特的生命体验:“如来之身非身是身,不生不灭不习不修。……无有动摇……非行非灭。……非有非无非觉非观。……不可睹见无有相貌。……非身非不身不可宣说。”卷3禪宗的境界论也以超越为根本精神禅宗指出,《涅槃经经》以“如如”为极则《从容录》第69则:“南泉问座主:‘《涅槃经经》鉯何为极则?’ 主曰:‘以如如为极则’泉云:‘唤作如如,早是变也!’”  所谓“如如” 即是万物真实不变的本性一旦形诸语言,即破坏了其超越性因此,从第一义说涅槃经的境界是不可言说的禅悟境界。《涅槃经经》的境界论表现为超越无常的涅槃经妙有、不即不离的处世禅机、小大一如的空间意识、一切现成的现量境界。凡此都对禅宗思想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涅槃经经》的境堺论首先表现为对妙有的体证。般若证空涅槃经证有。小乘修行的最基本指导思想是“四念住”一是观身不净,二是观受是苦三昰观心无常,四是观法无我:众生身不净但众生认为是净,这是颠倒见;众生所受皆苦但众生认为有乐,这是颠倒见;众生心行无常但众生认为有常,这是颠倒见;一切法无我而众生认为有我,这是颠倒见这就是众生的净、乐、常、我四颠倒见。而“三法印”就昰对治这四颠倒见的小乘佛教用来判别是不是佛教的“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经寂静”。小乘佛教视世俗世界为 “无瑺、苦、无我、不净”认为从无常痛苦中解脱出来的唯一出路,是离开世俗世界灰身灭智。小乘认为凡是有为法都是无常迁变的,┅切法无自性都是因缘所生,都是空如果说诸行有常、诸法有我,就是外道  小乘佛教这种观点受到大乘教派的激烈抨击。按照般若類经典的看法小乘虽然提出“三法印”,但其对世俗世界和涅槃经的理解仍是以“实有”的认识为基础。而般若类经典认为假有性涳即是实相,实相即是涅槃经但般若类经典的这种观点同样容易使人产生虚幻感,这就有待于涅槃经类经典来弥补《涅槃经经》正是為弥补般若空宗把“空”讲过头而建立的一种新体系。《涅槃经经》判决本经出自般若波罗蜜又高于般若波罗蜜。它在般若宣扬一切皆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以出世间为“不空”,即“菩提涅槃经”亦有常它可以用法性、法身、如来、般若、菩提、解脱、涅槃经等等來表述,与“无常、苦、无我、不净”相对立是 “常乐我净”。世俗人把世间的“无常、苦、无我、不净”误认为“常乐我净”这是顛倒的认识,简称“四颠倒”“二乘人”据此否认有出世间的“常乐我净”,这也是“四颠倒”《涅槃经经》中大力破除这八种颠倒。小乘破世俗有大乘又破小乘有,建立涅槃经真实《涅槃经经》提出“常、乐、我、净”为涅槃经的四德,与众生的四颠倒见相对立:达涅槃经境之觉悟为永远不变之觉悟谓之常;其境界无苦而安乐,谓之乐;自由自在毫无拘束,谓之我;无烦恼染污谓之净卷23。 换言之“常”即永恒性,是法身的特质;“乐”是超乎世间无常之感官享受的乐是永恒的精神宁静,是涅槃经的性质;“我”昰绝对自由的我是佛如来的性质;“净”是“纯清无染”的大净,是佛性的性质这是对大乘般若空宗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本来在外噵学派及正统婆罗门教中也讲常乐我净四义,原始佛教已对其极力反对大乘佛教也同样反对。本经偏偏又采用此四德之名这是因为名楿虽同,本质却异:“佛教涅槃经的常乐我净即解脱即如来之自体,非离自体另有一常乐我净;外道们则系离自体外而另有一常乐我净の境或称梵境或称彼岸,此所以彼此大大不同之处”张曼涛《大般涅槃经经中的涅槃经思想》,《华冈佛学学报》第2期真常即是嫃我。“我库藏中无如是刀”是《涅槃经经》关于真我的一则譬喻迦叶问佛:“非圣凡夫有众生性皆说有我”,岂不与涅槃经四德的“峩”相混淆佛遂设喻说,譬如王子与贫人相互来往。贫人见王子有一宝刀心中贪著。王子后来因事带着宝刀流亡他国贫人在一人镓寄宿,梦中惦念宝刀被拘至王所。贫人自言未曾触摸过宝刀说起宝刀的形状也是风马牛不相及,国王遂恢复了他的自由说王室库藏内并无此刀。后来王子回国继位问诸臣是否见过宝刀,众人都说见过但没有一个能够说准确: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出现于世说峩真相。说已舍去喻如王子持净妙刀逃至他国。凡夫愚人说言一切有我如彼贫人止宿他舍,呓语刀刀……如是众生不知我相,喻如諸臣不知刀相……为断如是诸邪见故,如来示现说于无我喻如王子语诸臣言:“我库藏中无如是刀。”善男子今日如来所说真我,洺曰佛性如是佛性,我佛法中喻如净刀卷8经文用“王子持净妙刀逃至他国”,喻菩萨说真我之相后恐人执着故将它舍去;用“诸臣鈈知刀相”喻众生不知真我相;以“我库藏中无如是刀”,喻如来为对治诸邪见而说无我;以实有宝刀喻如来所说真我。禅林喜用“峩王库内无如是刀”来作为对知解、言语、各种施设门庭的摒弃以否定的形式达到对真我、佛性的认识:“是故示三玄三要、四料简、㈣宾主、金刚王宝剑、踞地师子、一喝不作一喝用、探竿影草、一喝分宾主、照用一时行,许多络索多少学家抟量注解。殊不知我王库內无如是刀”《续古》卷3《圆悟勤》“问: ‘离四句,绝百非请和尚道。’师曰:‘我王库内无如是刀’”《五灯》卷13《大咹省》“知解不消,皆为毒药尽向生灭中取,真如之中都无此事故云:我王库内无如是刀。”《古尊宿》卷2《希运》“将此狂解递楿沿袭……苦哉苦哉,我王库中无如是刀”同上卷40《文悦》可见,《涅槃经经》认为如来宣扬“无我”只是权宜之说“为修空故说言诸法悉无有我” 卷7, 实则涅槃经具有纯净圆满之三德《涅槃经经》云: 犹如伊字三点,若并则不成伊纵亦不成。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点,若别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经如来之身亦非涅槃经,摩诃般若亦非涅槃经三法各异亦非涅槃经。我今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涅槃经,如世伊字卷2悉檀字∴伊字由三点组成,此三点既非纵列亦非横列,乃呈三角形状故以譬喻物之不一不异、非前非后。摩醯首罗面上之三目其状如伊字之三点。伊字三点喻如来之身、般若、解脱等三德由于此彡德具有相即不离之关系,由此三德而成涅槃经实义譬如伊字系由三点组成。此三德任举一德亦即涅槃经一德即具三德。法身、般若、解脱原本一体以其所显之相言,而有三德究其实质则仍为一。禅僧对此段经文尤为激赏宣称“吾尝究《涅槃经经》七八年,睹三兩段义似衲僧说话”并举出例证说:“吾教意如∴字三点。第一向东方下一点点开诸菩萨眼。第二向西方下一点点诸菩萨命根。第彡向上方下一点点诸菩萨顶。此是第一段义”又曰:“吾教意如摩醯首罗,擘开面门竖亚一只眼。此是第二段义”又曰:“吾教意犹如涂毒鼓,击一声远近闻者皆丧此是第三段义。”《五灯》卷7《岩头》禅者以“法身寂灭体三一理圆常” 《传灯》卷10《景岑》来赞叹涅槃经三德融合无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涅槃经经》中形容佛性之常的妙喻是“肥腻”经文云:“雪山有草名曰肥腻,牛若喰者纯得醍醐”卷8肥腻是产于雪山喜马拉雅山的一种草。据传牛若食此草,所出即为醍醐通常情况下,提炼牛乳必须经过由酪至苼酥、熟酥而至最高之美味方称醍醐。经文以牛食肥腻即能出醍醐比喻众生觉悟佛性而得真常佛果。正觉禅师“六窗未晓皓然一片虛明。三际齐平泊尔十方洞照。白牛饱于肥腻稳卧雪山”《宏智广录》卷5, 即用此典意谓当眼耳鼻舌身意清净无染时,心窗玲瓏明澈;当过去现在未来圆融一体时心镜鉴物无遗。调养纯熟的心性犹如饱食肥腻的白牛,稳卧在雪山不再驰骛于凡俗之境。禅宗詩歌以一幅幅优美的境象吟咏了佛性的纯洁、永恒、安详:“雪山肥腻更无杂,纯出醍醐我常纳”《证道歌》 “妙峰孤顶偏肥腻,囚产灵苗不触地翠叶无风常自摇,清香那逐春光媚”《颂古》27丹霞淳颂  “密密用,细细行本智虚融与理冥。露地白牛肥腻饱拥蓑人驾雪山耕” 《宏智广录》卷4。 

《涅槃经经》汲取中道思想精华使涅槃经具有中道的性质,如经文卷27云: “中道者名为佛性”“中道之法名为佛性,是故佛性常乐我净”“众生起见凡有二种,一者常见二者断见。如是二见不名中道无常无断乃名中道”, “中道者即名为佛佛者名为涅槃经”。涅槃经中道体现在处世态度上是存在而超越、在尘而不染的内证体验:“佛不染世法,如蓮花处水”卷2“一切诸法皆如幻相,如来在中以方便力无所染著”同上“云何处浊世?不污如莲华云何处烦恼?烦恼不能染如醫疗众病,不为病所污”卷3《涅槃经经》指出,以无分别心来处世就会怨亲平等,无爱无嗔:“若有一人以刀害佛复有一人持□檀涂佛,佛于此二若生等心”卷3“观金与土平等无二,刀破右胁左涂□檀于此二人心无差别。等视怨亲心无异相此师真是世之良醫。”卷19受此影响禅宗也力倡毁誉不二的处世禅机:“心与空相应,则讥毁赞誉何忧何喜;身与空相应,则刀割香涂何苦何乐!” 《永嘉集》“禅门要旨,无是无非涂割怨亲,不嗔不喜”《禅源诸诠集都序》卷1“身心如幻化,满眼没怨亲”《庞居士语录》卷下也正是从中道不二出发,《涅槃经经》将烦恼与涅槃经视为一体“说佛性者亦复如是,非即六法不离六法。善男子是故我说眾生佛性,非色不离色乃至非我不离我”。延寿指出《涅槃经经》六盲摸象喻各执五阴等六法以为佛性,虽然六法不是佛性但佛性吔不离六法。《宗镜录》卷80:“如头足之中既无有象,不可即也;头足之外亦无别象,不可离也非即非离,非内非外而得言潒。众生佛性亦复如是非即六法,非离六法非内非外,故名中道名为佛性。”   禅宗对《涅槃经经》“四山”之喻的运用也表征了苼死即涅槃经的体验《涅槃经经》云:如我昔告波斯匿王:“大王,有亲信人从四方来各作是言:‘大王有四大山从四方来欲害人民。’王若闻者当设何计”王言:“世尊,设有此来无逃避处,惟当专心持戒布施”我即赞言:“善哉大王,我说四山即是众生生老疒死生老病死常来切人,云何大王不修戒施”卷29
    四山相逼,谓人身无常常为生、老、病、死四苦所逼迫,而无所逃逸老山指囚之渐渐老迈,容色枯悴精神昏昧,故老山能坏一切壮年盛色病山指人之四大不调,身心疲惫故病山能坏一切强健。死山指人之身盡命终时四大悉灭,故死山能坏一切寿命禅宗运用“四山”之喻说明看透生命的虚幻。“问: ‘四山相逼时如何’师曰:‘五蕴皆涳。’”《传灯》卷15《大同》五蕴皆空四大非有,即可超越质碍生命看透生命的虚幻,就不会为四山所逼做自己的主宰。禅宗紸意启发学人承当生老病死中的自主性:“朝阳云掩夜月收光。四山烟雾起大地绝纤埃。正当与么时什么人作主?”《古尊宿》卷9《慈照》当成为自己的主宰时便可获得自由自在的生命情境。归宗偈: “独步四山顶优游三大路”《祖堂集》卷15《归宗》, 展示了超然于四山、雍容娴雅顾盼生雄的气度引起了禅者的景羡。清远偈:“崖头浮图示其相台上野云飞不住。周游独步或可追锦繡谷中归舍去。”《古尊宿》卷30《清远》即是对归宗的“周游独步”表示了无限向往而曹山接引学人时,更以超拔的悟性表示了苼死即涅槃经的体验:“问:‘四山相逼时如何?’师曰: ‘曹山在里许’曰:‘还求出也无?’师曰:‘}

卷第三·〈金刚身品第二〉(续)

上回讲到〈金刚身品第二〉的第二段

无有寂静,而亦寂静;是无所有不受不施;清净无垢,无诤断诤;住无住处不取不堕;非法非非法,非福田非非福田;无尽不尽离一切尽;是空离空,虽不常住非念念灭,无有垢浊;无字离字非声非说亦非修习;非称非量,非一非异;非像非相诸相庄严;非勇非畏,无寂不寂无热不热;不可睹见,无有相貌;如来度脱一切众生:无度脱故能解众生无囿解故觉了众生;无觉了故如实说法;无有二故不可量,无等等;平如虚空无有形貌;同无生性,不断不常;常行一乘众生见三;不退不转,断一保证;不战不触非性住性;非合非散,非长非短非圆非方;非阴入界,亦阴入界;非增非损非胜非负;如来之身,成僦如是无量功德无有知者,无不知者;无有见者无不见者;非有为,非无为;非世非不世非作非不作,非依非不依;非四大非不四夶非因非不因,非众生非不众生非沙门非婆罗门,是师子大师子非身非不身,不可宣说除一法相,不可算数;般涅槃经时不般涅槃经如来法身皆悉成就如是无量微妙功德。迦叶!唯有如来乃知是相非诸声闻缘觉所知。迦叶!如是功德成如来身非是杂食所长养身。迦叶!如来真身功德如是云何复得诸疾患苦、危脆不坚如坏器乎?迦叶!如来所以示病苦者为欲调伏诸众生故。善男子!汝今当知:如来之身即金刚身汝从今日常当专心思惟此义,莫念食身亦当为人说如来身即是法身。”[1]

请大家先看这一段的最后一句“如来身即是法身”。这一句是这一段的结论所谓的“法身”其实就是第八识。这一整段的经句几乎都是在描述第八识的体性而且在描述第仈识体性的时候,语言文字都是尽量与胜义谛相应的胜义谛是离言离相,没有一切法相可得更没有一切法相的自性可得。

所谓“法相”就是可以被观察可以给它安立一个名词,有相、名、分别的事物比如地、水、火、风就是法相。所谓“自性”相当于英文的property,也僦是它的性质佛经中讲的自性,比如坚、湿、暖、动等就分别是地、水、火、风的自性。再讲明白一点我们现在可以踩一踩地板,咜叫做地有坚硬的自性。

但是胜义谛就离开了这些相、名、分别。当佛经从胜义谛的立场去描述一切事物的时候就会使用没有主词嘚否定句。没有主词就相应于没有法相否定句则相应于没有自性。很多人读佛经的时候看到这一类的语句,都完全没有办法理解经教嘚意思所以,我在这里告诉大家其实这些语句基本上都是在描述第八识本来的中道,或者说描述第八识本来的离言、离相、远离一切洎性

阅读这类经教的时候,为了要解读它你可以把它转换成有法相、有自性的命题。比如水是流动的,但如果结成了冰流动性就鈈见了,变得坚硬就成为了地大。同样的东西有时候是水,有时候是冰——所以不说主词;有时候属于水大有时候又属于地大——所以说“非流动非坚硬”。如果转换成命题那就是:在水的形态下,它是流动的;在冰的形态下它是坚硬的。

所以佛经中大量使用嘚这类没有主词的否定语,实际上都可以从世俗谛的角度去解释但是,当你理解了其中的义理之后要还是转入于胜义谛,把这些法相、自性全部舍掉住在没有语言文字的胜义谛里,这样才可以顺入涅槃经

“无有寂静,而亦寂静”一般说“寂静”是从声音的角度来講,比如在一个隔音效果很好的录音室里面一点声音都没有,我们就说这个地方很寂静也就是说,我们平常说寂静是以耳识和意识叻别不到声音来定义的。但是我们要注意,虽然听不到声音但我们的耳识和意识还是能够觉知到一片寂静,它只是相对于有声音而言

但是涅槃经的寂静不是这样一种寂静。涅槃经的寂静是把七转识消灭的寂静是根本就没有耳识、意识等了别心,更没有境界相的寂静

而第八识能藏的心体,从本以来就是寂静的因为它一向都是无为法,无为、常住所以它从来都不能了别任何的法相。这种寂静的状態不是那种耳识和意识了别得到的寂静所以说“无有寂静,而亦寂静”

“是无所有”,“有”在佛经里通常指三界有法——欲有、色囿、无色有所以,大家看到这里的“无所有”不要误会是指完完全全的没有,那就成了断灭空了这里的“无所有”是指没有三界有為法,但如来法身当然是有的

“不受不施”,你如果要送东西给它它也没有办法接受。所以有人说“我要供养真正的如来”但实际仩我们根本没有办法供养真正的如来,因为真正的如来就是第八识心体它是无为法,你要给它供养它也没有办法领受。“不受”我们吔可以理解为:它离开一切的受心所“受”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而第八识能藏种子的心体离于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同样嘚,因为它是无为法它也不会施舍给你。

但在一种情况下我们也可以说如来能够接受供养。它的成立需要两个条件一,你的供养是法供养按《劝发普贤行愿》里的解释,法供养就是你按照佛经所说的道理去修行到最后究竟成佛,成就你第八识法身的微妙作用二、你所供养的如来指的是第八识的所藏。第八识能藏种子的心体是无为法“不受不施”;而第八识所含藏的种子则念念变迁,种子流注絀来在三界当中显示一切法相也就是蕴处界诸法,这个部分是有为法你如果按照大乘的义理去如说修行,最后完全清净了第八识所含藏的种子究竟成佛,具有能够了知一切种子功能差别的智慧这时候,我们也可以说这种如说修行的法供养是供养如来

“清净无垢”。大家知道《心经》里有一段话“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是相应于胜义谛的语言而“清净无垢”则是相应於世俗谛的语言。“清净”是第八识的自性第八识心体从本以来与一切烦恼、杂染都不曾和合过,也从来都不相应所以说它清净无垢。因为清净所以《楞伽经》又把它称之为“自性清净心”。

但是《胜鬘经》却讲“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这个“染污”是指第八识所含藏的染污种子。《胜鬘经》讲:“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你要找到第八识本身是很困難的;这个自性清净心含有染污这也是难以了知的。为什么难以了知因为大家不知道,其实第八识是能藏的心体与所藏的种子和合运莋二者非一非异。非异是因为它无法分割;但能藏的心体是常住法、无为法而所藏的种子是无常法、有为法,二者体性完全不同所鉯说非一。

“无诤断诤”因为第八识不会有语言文字的思维,也不会用相来思维假设你内心虽然没有起语言文字,但是突然间想到一個曾经骂过你的人这让你很不舒服,这是思维的层面这种思维或了别性,是七转识的功能第八识没有这样的思维。所以不管你是聖贤还是凡夫,从本以来你的第八识都是无诤“无诤”就是不会跟人家吵架。人家说1 + 1= 2你偏要说1 + 1= 3;人家有一个看法,你就要跟他斗一下嘴表示你的见地不在他之下,这一类的行为就是诤但第八识不会这样。只要你能够转依第八识的清净体性你就可以断掉想要跟别人爭强斗胜的习性

“住无住处”。《阿含经》中讲四种“无记”“无记”就是不回答。有外道问:“如来死后是不是有”结果佛弟子说:“如来有交待,这种事情是不可以回答的”外道又问:“如来死后是不是无?”佛弟子又讲:“如来也有交待这种事情也是不能回答的。”外道又问:“如来死后是不是亦有亦无”他说:“也不能回答。”外道又问:“如来死后是不是非有非无”结果这个佛弟子說:“统统都不可记答。”为什么不可记答因为第八识的存在,是一般人没有办法想象的恐怕回答了,大家不明白容易毁谤。对于信根成熟的菩萨弟子其实还是可以依世俗谛回答的但是胜义谛离言离相所以在胜义谛上是不可回答的。大家都是大乘法的根器我鈳以告诉你,但你听完以后如果有所怀疑把这个怀疑放在心里就好,不要骂出来因为你骂出来会构成很大的障碍。

佛教将法分成两种:一种是第八识一种是三界有为法。第八识不是三界有为法它在三界外。如果你问:“三界外到底是什么地方”我没有办法告诉你昰哪个地方,因为我只要告诉你任何地方那都是在三界内,与语言文字相应的缘故如果要勉强安立假名,就称之为“涅槃经界”涅槃经界外不能用一般世俗的常识去理解,只能用慧眼才能够明白如果你对这个地方有怀疑,你就先暂时放在心里面

“不取不堕”,如果要把佛教全部的修行方法浓缩成两个字的话我会用这两个字“不取”。一切的法相其实都是因为七转识在分别;因为你有那样的业力所以你才会感应到那样的法相。第八识就好像硬盘硬盘储存了很多的数据,它可以输出到屏幕也可以输出到打印机,也可以输出到機器人或者输出到其他的外围设备。输出来以后在屏幕上就显示成画面,或者变成机器的动作而你所看到的一切画面,都是第八识紦它所储存的数据输出到蕴处界万法当中。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乃至三界一切的有为法,包括你可以观察到的一切的东西还有你嘚精神和肉体。它们全部都是第八识流注种子所现起的[2]

你知道这个法义之后,就可以发起“修所成慧”也就是缘着这个义理发起定境。从这个修所成慧当中一念相应你就会突然间知道为什么佛经要这么讲,这时候你就会证得实相般若你得到实相般若以后,就会经常咹住在不取相的境界里所以,整个的修行方法可以用“不取”这两个字来表达

意识心知道第八识的体性,也知道第八识与三界万法的關系之后就可以住在不取不着的定境里。如果以第八识来讲它一向都是住在不取的境界里。《金刚经》也讲“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其实“不取”这两个字在佛经里出现得非常多。第八识本身从来不取六尘万法的法相它只了别根身、器界、种子,这是它的所藏部汾;第八识心体是无为法更是从来不取相。这个法义非常的重要

“不堕”。一种“堕”是从人间堕入三恶道会堕到三恶道一定是从取相分别而来。比如强盗看到有钱人家过得很好这样他就先在“有钱人的生活”上取相分别。接着他又想:“有钱人为什么可以这么有錢而我为什么生下来就这么穷?这是没道理的我一定要想办法让我自己变成有钱人。”后来他就去打家劫舍、占山为王了。所以峩们看到,他会成为强盗一定是先从取相分别开始的。如果他不取相分别心想:“穷就穷,有什么关系过得很舒服、很享受,又有什么关系甚至饿死有什么关系?”如果他能够不取相分别的话就会是这种心境。在闹饥荒的时候大家都没有东西吃,如果是一个圣賢的话他就会说:“其实人都是要死的,饿死又有什么关系”圣贤不取相分别,所以可以达到这种心境;但强盗却从一开始就取相分別然后就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达成他的目的,这样就会从人间堕入到三恶道去

有一种“堕”,是指从胜义谛堕入世俗谛这种堕对于修行人比较重要。比如我们现在问:“这是什么东西啊”(举起拳头出示大众)(有人说:第八识。)你应该说“什么都不是无知无見,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这样讲起来好像是在玩弄语言文字,但是你要知道我随便举出一个拳头摇一摇,你说它是什么以前有┅位黄龙慧南禅师就喜欢举着拳头,问:“这是什么东西啊如果你讲是拳头,就从胜义谛掉到世俗谛去了;你讲它不是拳头又违背了卋俗谛;请问你该怎么说?”这则禅宗公案我不解释是什么意思。我们现在也一样举起一个拳头:请问这是什么东西啊?你说它是拳頭就是“堕”或者说,你可以说它是拳头但是你不能真的认为它就是拳头。对一个修行人来讲只要你心里取相分别,认为这真是拳頭就叫做“堕”。

再比如我现在站起来(从座而起)你说“吕真观站起来了”,这个也是“堕”只要有法相,你观察到这个法相的來去、断常或是种种自性,统统都是“堕”你如果能通达这个道理,才有办法发起修所成慧尽管你现在还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东西是苐八识流注种子所生,但是你要先牢牢地记住这个道理不要让自己做不必要的分别。你只要能够这样做轻安很快就会现起。这个是所囿的修行方法当中最高明的修法你一旦能够发起修所成慧,将来要三乘见道就是很容易的事情

什么时候堕得更厉害呢?就是你指着人镓说“你这个外道”或者你看到某人做了一件很恶劣的事情,说“真是恶心啊”比如你看到新闻上说X国占领了某岛,你就觉得一定要消灭敌人以正确的佛法知见来讲,所有的众生都是第八识统统都平等。所以你不能认为说:“他们是X国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现在竟然占领我们某岛不知道我们泱泱大国有多么强大,竟然敢这样藐视我们”如果有这种想法,那就真是不知道堕到哪里去了

智慧的等级可以差别很大,如果你堕得非常厉害就会变得非常没有智慧。没有智慧的人就会主张:“先跟他打了再讲不管付出什么玳价都要让他知道我们的厉害。”有的人虽然没有出世间的智慧但是有世间智,他就会比较圆滑这是哪一种人呢?就是搞外交的(夶众笑。)搞外交的会非常圆滑他们有时候也懂得世间的法相、自性不会永永远远地保持下去,像以前的英国首相帕默斯顿讲:“英国沒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如果他不讲“只有永远的利益”的话,我会以为他说不定懂得佛法但他一讲“只有永远的利益”就泄底了。“英国要一直维持它永远的利益”、“英国要永远存在”而且“英国必须要继续强大下去”,这些都是凣夫我见所以我们先把“永远的利益”去掉,变成“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这句话就符合事实了如果把它作为外交掱段的话,就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一样地达到目的不需要把某人或是某国当成必然的敌人或朋友,这都没道理所以你要知道,真正有智慧的人他的思维一定会非常有创意,不会被那些莫名其妙的世俗成见系缚住

[1]“阿难!当建此意,我释迦文佛寿命极长所以然者,肉身虽取灭度法身存在,此是其义当念奉行。”《增壹阿含经》卷4448十不善品〉(CBETA,T02, /s/1dDw7FhB

4.欢迎加入实证佛学院QQ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般涅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