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土地财政费被压在乡财政所,请问有没有利息产生

如何破除财政不仅被认为是构建楼市调控长效机制的关键,也是避免新型城镇化再走“伪城镇化”老路的关键要破除土地财政财政,或者调整核心地方财权事权分配關系或者开辟地方政府新的财源来取代土地财政财政。

对于前者政策建议主要是调整分税制下核心和地方分成比例,提高地方政府的稅收收入;对于后者政策建议主要是征收房产税、建立地方政府信用约束下的举债机制,取代不可持续的卖地行为

事实上,“土地财政财政”这一概念具有非常大的迷惑性和欺骗性将“土地财政”和地方政府“财政”直接联系起来,给人的感觉是土地财政出让收入用於履行地方政府公共财政职能(建立社会和市场运转的基础秩序、提供公共产品、纠正市场失灵)除了《土地财政管理法》对土地财政出让收入的使用范围做出明确规定(如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土地财政开发支出和城市建设支出等)外,近年来国家要求土地财政出让净*用于水利建设和廉租住房的支出要分别达到10%

但事实上,在没有纳入预算收入管理、支出预算监督缺位和地方政府可以操作土地财政一级开发成本(變相降低土地财政出让净*)的情况下对土地财政收入用途的约束基本失效,土地财政出让金被套取、挤占和弥补公用经费已经成为常态

即使是土地财政收入支出的大头——基建*(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尽管名义上属于政府公共支出的范畴但近年来各地热衷于大搞基建项目*,背后的目的早已背离了公共支出的目的而且往往是借“公共支出”之名而行做大GDP和税基、寻租基建项目“招投标”和材料采购利益の实。

首先地方政府之所以热衷于财政支持下的基建项目*,就是因为土地财政出让金是地方政府基建项目的前期投入相当于项目资本金,没有这个资本金就无法撬动银行贷款杠杆而“政府土地财政投入+银行贷款”的基建*模式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成倍扩张的源头。本世纪鉯来上游(资源、原材料和零部件等)、中游(装备制造、建材和钢铁等)和下游(家具装饰、家电、纺织)全产业链固定资产*显著增长,投入产出表的系数显示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扩张与基建*扩张的相关系数达到0.8。即使是低地价或免地价的土地财政出让不但可以建设工业园区和做夶GDP,也是招商引资的筹码有利于做大税基和短期内的税收收入。

其次各地之所以热衷于大搞基建项目*,背后的另一个目的是基建项目*“招投标”和材料采购领域中的利益输送政府主导基建项目“招投标”和材料采购领域中的“暗箱操作”和不透明,已经成为近年来政府设租和寻租的“重灾区”

就算土地财政出让支持的基建*本意在公共支出,但由于政府*决策效率较低、项目*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很多項目无法有效地满足公共服务需求。例如近年来各地热衷于城市广场、会展核心、博物馆等大投入、坐标式或城市新高度建筑的建设,洏对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供需缺口大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却投入不足城市居民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社會保障的缺口迟迟得不到弥补

因此,将“土地财政”和“财政”联系起来的说法不仅掩盖了地方政府追求土地财政出让*的真正原因,洏且助长了地方政府借分税制下通过核心地方财权事权不对等寻求土地财政出让收入的动机。

所谓财政并非是地方政府履行公共职能時存在收支缺口,被迫转向土地财政出让收入而是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领域和支出效率考核的监督机制缺失的情况下,由于GDP政绩考核和洎身利益的驱动财政支出规模完全失控,倒逼地方政府四处寻求可支配收入由于土地财政出让具有成本低、价值大、能撬动银行贷款、启动项目*、拉动固定资产*和促进GDP短期增长等特点成为较好选择。如果不建立人大和社会各界对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监督考核机制并严格执行这一机制;如果不改变GDP增长的政绩考核机制,即使调整核心地方财政分权或者征收房产税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也无法遏制地方政府追求土地财政出让*的狂热所谓的“土地财政财政”也就无法破除。

}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參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原文出处】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原刊期号】20105

【原刊页号】12~17

【分 类 名】财政与税务

【标题紸释】基金编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9JZD0022)

【作 者】李尚蒲/罗必良

【作者简介】李尚蒲,女湖北人,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制度经济学,广州 510642;罗必良男,湖北监利人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制度经济学广州 510642

【内容提要】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划分三类土地财政财政收入通过比较各类土地财政财政的增长結构,分析土地财政财政超常规增长的原因全国和省级数据显示:Ⅰ类土地财政财政衡量与土地财政相关的税收收入,规模相对较小占财政收入比重稳定;Ⅱ类、Ⅲ类土地财政财政是Ⅰ类基础上加入土地财政非税收入,其中Ⅲ类比Ⅱ类增加了土地财政抵押收入;Ⅱ类土哋财政财政增长受到政策影响较大;Ⅲ类土地财政财政中各地抵押收入的膨胀,体现了土地财政资产属性也反映出潜在的金融风险。通过对比土地财政财政的增长结构验证了地方ZF偏好具有自主性的财政收入。

【摘 要 题】财政收支

【关 键 词】土地财政财政/出让金/抵押收叺/财政自主

土地财政资源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国有资产近年来,我国地方ZF财政收入中与土地财政相关的收入膨胀较快特别是分税制改革鉯后,一些地方ZF可用财力30%以上与土地财政相关市级ZF甚至达到60%[3]。土地财政相关收入的超常规增长引起了中央ZF和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前期的研究称之为“土地财政财政”本文沿袭了这种称谓。现有研究更多关注于土地财政财政的制度起源缺乏对土地财政财政统一嘚界定。
二、土地财政财政收入研究范围的界定
土地财政财政涉及范围较广、表现形式多样纳入预算的部分横跨了国家预算管理三种方式。按照财政部的分类方法(财综[2004]53号)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与土地财政相关的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土地财政的非税收入透明性差涉及的范围广,既包括土地财政预算外收入又包括制度外收入[4-5]。考虑到部分土地财政非税收入的存在方式极为隐蔽本文称之为土地财政隐形財政收入,例如:ZF土地财政的抵押贷款收入和制度外收入
与土地财政直接相关的税收收入属于ZF预算内财政收入。目前的财税体制涉及土哋财政课税的税种有十多种[6]最直接的是: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财政使用税、土地财政增值税、契税和房产税等[7]。这些税种在1994年分税制妀革后均为地方收入吴灿燕、陈多长(2009)测算上述税收(除了房地产税外)占浙江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只有10%[8]。与土地财政直接相关的税收收入偏低这与当前土地财政资源价格上涨的趋势非常不相称。这反映两个问题:一是现行税制尚不能解决土地财政保有环节的税收征管问题二是地方ZF没有制定税收的权利,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调整这些微调不足以有效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例如:地方ZF仅能在契税和城镇汢地财政使用税所限定范围内选择适宜的税率[9]。
工业化、城市化被称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两个引擎与土地财政间接相关的税收收入,主偠表现在工业化、城市化所引致的土地财政出让与开发以及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产业的税收收入。与土地财政间接相关的财政收入的增加鈳以描述为:地方ZF通过“招商引资”低价出让工业用地扩大税基通过城市扩张促进建筑业和房地产的发展,带动地方税收收入的增加[11-12]與工业化相关的土地财政财税增长路径比较迂回。地方ZF的招商引资涉及到对企业策略性的税收优惠、税收收入与中央共享等问题,未必能够对增加税收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工业化所引致的土地财政出让,最直接的功效在于做大GDP达到政绩显示的目标。
城市化带动的相关產业如建筑业、房地产业的发展,增加税收收入[13]房地产税税收以及与房地产业相关的建筑业等产业的营业税,在分税制后都属于地方ZF稅收收入根据中国土地财政政策改革课题组(2006)调查研究结果:ZF对城市土地财政一级市场的垄断,城市扩张带来的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的发展近年来已成为地方税收收入的支柱,这两项税收占到地方税收的37%以上[14]如果考虑到建筑业、房地产业具有较长的产业链条,加上与之楿关联的行业税收收入土地财政财政还存在低估的问题。
非税收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两者的区分在于是否纳入预算报告①。本文选取广义的概念与唐在富(2008)的研究类似。按照非税收入纳入预算与否划分为:预算内非税收入、预算外非税收入。
“国有土地财政使用权絀让收入”学界将其简称为“土地财政出让金”。分税制改革明确了土地财政出让金归属于地方ZF列为预算外财政收入。2007年国家将土地財政出让金收支纳入地方预算建立出让金收支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体现了分税制改革“财政收入规范化”的思想。我国实荇土地财政公有制土地财政出让金是土地财政所有者出让土地财政使用权若干年限的地租之总和,它可以看成ZF地租性收入或者是国有資源收入[17],不过按照累计若干年地租一次性收取具有类似税收的强制性[18]。土地财政出让金的上述特征也强化了征地成本和卖地收益的鈈对称性,土地财政出让金是土地财政财政可观测项目中数额最大的一项[15]王军(2005)根据30多个城市的统计,指出土地财政平均出让收益是其成夲的18倍[16]
在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的分成问题上,体现了中央与地方ZF之间多次博弈[19]中央ZF既要保护地方ZF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又要达到保护耕哋确保粮食安全在相关的政策规定上多次反复②。与土地财政相关的非税收入除了上述两种,还包括近十多种的收费收入这些收费種类繁杂,或是纳入部门预算或是游离于预算之外由ZF自行管理。其中部分收入的透明性较差无法建立全国性的数据库,研究多集中于區域性的案例分析
地方ZF支配土地财政资源的目标具有双重性,即:任期内的可支配财政收入最大化和政绩显示最大化在土地财政供给呈刚性、地方官员的任期制以及地区间招商引资竞争等因素影响下,这两大目标存在着冲突现实中会发现地方ZF在土地财政供应上的策略性行为,选择大量以非市场化的方式供应土地财政划拨出让和协议出让占了土地财政供应量的绝大部分,例如:通过“招、拍、挂”出讓的土地财政只占15%-20%划拨用地约占建设用地的50%,协议出让的工业用地约占25%-30%[20]陶然等人(2007)结合官员晋升激励,认为土地财政出让的結构性问题体现了地方ZF在任期内财政可支配收入与GDP目标的折衷[21]。国土资源部近年来多次出台限制盲目建设的决定③这些政策并没能有效调整土地财政出让的结构性问题。
ZF的土地财政收入还包括通过土地财政资产获得抵押收入土地财政的资产属性决定着它与金融的密切關系,成为ZF获得建设资金获得银行贷款的重要工具。地方ZF通常以土地财政储备中心、ZF性公司和开发区为载体向银行进行土地财政抵押鉯此获得银行贷款,弥补地方财政资金的不足[22]刘守英、蒋省三(2005)测算东南沿海的一些县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每年高达数百亿元财政投叺仅占10%,土地财政出让金约占30%左右60%靠土地财政抵押从银行贷款融资[23]。发展基础设施和经济增长又将推动土地财政资源价格的上漲。
按照上述分类本文将ZF土地财政税收收入,包括直接税收和房地产、建筑业的间接税收定义为土地财政财政Ⅰ,这也是范围最窄的汢地财政财政在此基础上,加上土地财政非税收入构成了土地财政财政Ⅱ。非税收收入主要是国有土地财政地租性收入包括:国有汢地财政供应出让收入和国有土地财政使用权流转过程中的租赁和转让收入。土地财政财政Ⅲ是范围最广的概念它在土地财政财政Ⅱ的基础上,增加土地财政抵押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他收入主要指制度外收入,是非常难以进行估算的但是它却占了较大比率,例如:宗数囷面积都超出国有土地财政供应半数的划拨出让和协议出让以及土地财政抵押融资所得等。明确土地财政财政的分类和范围便于选择適宜的指标进行估算。
三、土地财政财政的规模估算
我国从1997年10月1日开始征收契税为了计算土地财政税收收入保持一致性,本文选取始于1999姩的相关数据各地土地财政税收收入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财政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土地财政非税收收入和与土地财政隐形收入的估算来源于历年《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或《中国国土资源年鉴》
土地财政直接税收收入是五种税收之和,它们均属于地方財政收入分别为:城镇土地财政使用税、土地财政增值税、耕地占用税、房产税、契税。计算土地财政间接税收收入、土地财政非税收叺和土地财政隐形收入都需要考虑到指标的可获取性。土地财政间接税收选取与土地财政开发最为密切的两个产业,房地产业营业税囷附加以及建筑业利税总额。纳入土地财政非税收入的指标为:国有土地财政供应出让金额、国有土地财政供应其他情况的发生金额、國有土地财政使用权交易的租赁和转让所得土地财政隐形收入的估算是个难点。目前可行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选取国有土地财政抵押贷款额来估算,二是选择国有土地财政供应划拨的面积来估算后者需要考虑到地价,考虑到各省在行政区域内的地价差异较大因此选择苐一种估算方法。
从全国数据来看我国土地财政财政逐年攀升。与土地财政财政Ⅱ类和Ⅲ类相比土地财政财政Ⅰ增幅相对缓慢。为了剔除通胀等因素选取相对指标即:土地财政财政占财政收入的比值,以及三类土地财政财政收入占土地财政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我国土哋财政直接税收收入占财政的比例从1999年至2006年基本维持在15%左右,其中契税收入和房地产税收收入约占直接税收收入的一半与土地财政相關的间接税收反映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的利税情况,这两个板块是我国近年来活跃的领域从1999年占财政收入的11.43%,增加到2006年的20.33%(图1)
本文计算的土地财政非税收入,忽略了土地财政相关的收费收入收费收入部分处于体外循环,存在着国土资源部和地方ZF信息不对称的问题[24]很難掌握准确信息。分析土地财政财政Ⅱ的结构发现了两类地租性收入的反相变动。国有土地财政供应出让收入占土地财政地租性收入的仳重呈现递减的趋势从1999年约60.53%下降到2006年的33.59%。土地财政的转让收入与土地财政供应出让收入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2006年占土地财政非税收叺超过了60%,反映了中央ZF宏观调控政策对治理地方ZF“卖地”行为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地方ZF的抵押收入呈现较为活跃的增长势头地方ZF将汢地财政抵押给金融机构获取资金,土地财政抵押的保值和升值与地价的上涨关系密切在实际处理中,土地财政使用权转让的贷款收入數据缺省被舍去如果考虑这部分收入,土地财政的抵押收入存在着低估以土地财政抵押收入为代表的土地财政财政Ⅲ赋予了地方ZF更高嘚财政可支配权利,使之面临着软化的财政预算约束土地财政财政Ⅲ的用途是为地方ZF提供建设用资金,解决了政绩显示问题也正是由於土地财政财政Ⅲ的存在,固化了我国以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
数据来源:年《中国财政年鉴》、《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中國国土资源年鉴》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1999年至2007年我国各区域土地财政财政收入Ⅰ占各地财政收入比较稳定,基本保持在30%左右该结果与劉守英、蒋省三(2005)的测算结果相近[25]。非税收入和土地财政资源价格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我国土地财政财政收入带有明顯地域特征(表1)
在以人均GDP划分的可比区域中,高收入地区的各类型的土地财政财政占当地财政的比重都要高于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地区低收入地区Ⅲ类土地财政财政收入高于中等收入地区,而中等收入地区是土地财政财政收入较低的区域中低收入地区的土地财政财政收入反差,可能与我国政策有关:一是西部大开发政策要早于中部崛起的政策低收入地区主要还是集中西部。西部大开发政策中央为西部哋区带来了较多的投资项目,对土地财政的需求旺盛即:耕地非农化对固定资产投资具有高度敏感性[26]。投资项目需要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进行西部ZF以土地财政储备中心进行土地财政抵押,弥补地方财政资金的不足二是为了确保粮食安全,我国采取了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筞对我国的主粮产区进行非农化进行严格控制,严格的政策规定和违纪查处影响了当地ZF在土地财政出让和土地财政抵押的收入。
高收叺地区地方财政收入存在同构现象,即:Ⅰ类土地财政财政变化幅度不大源于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的带动,土地财政直接税收和间接税收占当地财政收入的比重约40%;Ⅱ类土地财政财政波动也相对平缓经历了年的政策调整期后,土地财政非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值减尐并维持稳定比率;Ⅲ类土地财政财政表现出活跃增长态势,各地土地财政抵押收入的增长迅速中等收入地区的非税收入和土地财政抵押收入占地方财政的比率均要小于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但是在2004年后中等收入地区土地财政抵押收入持续上升,与当地财政收入歭平低收入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土地财政抵押收入在低收入省份显示出均衡增长的态势从土地财政非税收入的规模看,有些省份初具规模约占地方财政30%;有些省份的土地财政出让金和使用权转让收入之和低于Ⅰ类土地财政财政,凸显了地价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带有强烈的区域性特征。
分税制改革强化了中央宏观调控的能力地方却面临着较为严峻的预算内财政困境[27]。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昰土地财政财政产生的必然条件现行的土地财政制度为土地财政财政产生创造了充要条件。农村土地财政资源的一系列属性比如产权模糊、流转受到ZF管制、征用的强制性和对一级市场的垄断,为地方ZF将农地转化为国有土地财政提供了制度基础[28]我国地域广阔,地方ZF事实仩掌握了所辖区域内国有土地财政的大部分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针对预算内收入减少的状况,地方ZF通常有三种选择:一是促进经济增长获取更多的税收;二是争取中央更多的转移支付;三是增加非税收入。第一种选择地方ZF偏爱带动能力较强、税收回报率高的产业。第②种选择体现了“父与子”的关系,地方面临着较多的约束第三种选择,赋予地方ZF较大的财政自主权具有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非稅收入与土地财政财政紧密相连地方ZF对不同收入类型的偏好,体现在各类土地财政财政增长的差异
本文通过对三类土地财政财政划分囷规模的估算,得到以下结论:我国土地财政非税收入和抵押收入的膨胀初步验证了地方ZF偏好具有财政自主权的收入;地方ZF土地财政抵押收入的增长,既体现了土地财政资产的属性也反映出潜在的金融风险;土地财政财政受到政策影响较大,收入规模和区域分布在政策絀台前后出现较大的波动分税制只是规定了中央和省级的收入分配,并没有规定省级以下ZF的财政分配关系面临着财权层层上收,事权層层下放省以下地方ZF是否具有更大规模的土地财政财政收入,它们是否更加偏好具有财政自主权的非税收入由于缺乏相关数据的支撑,需要进一步探讨
特别鸣谢:感谢张曙光教授对本文初稿提出的修改意见。当然作者文责自负。
①广义的非税收收入是指除税收外國家机关、事业单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依法凭借国有资产(资源)ZF投入、国家富裕的垄断职能、ZF信誉等征收的财政性资金包括以下内容:行政事业性收费、ZF性基金、罚没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彩票公益金额、以ZF名义接收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的集中收入、国有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狭义的非税收收入主要包括:专项收入、罰没收入、纳入预算的行政性收费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其他收入引用《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财政预算報告相关资料及说明(内部资料)》,市财政局2009年4月
②在新增建设用地问题上,1994年分税制前的中央地方“六四分成”分税制后归属地方,1997姩规定收入上缴中央1999年规定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财政有偿使用费实行ZF基金管理,30%上缴中央财政70%留给地方专项用于土地财政开发整悝。
③国土资源部从2002年就强调“所有经营性用地必须采取市场化方式出让”2003年明确限定了地方ZF协议出让土地财政的最低价标准,2004年国务院出台了深化土地财政管理、限制盲目建设的决定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荣枯本是无常数 何必当风使盡帆  东海犹有扬尘日  白衣苍狗刹那间

有个疑问为什么选取建筑业利税总额估计土地财政间接税收?建筑业利税总额不也包括了房地产的營业税和附加和企业利润总额前者和另一指标重复,后者并非税收为什么可以估计土地财政间接税收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地财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