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没有感动去教会,只想在家装备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可以吗

月成交 597笔 评价

月成交 275笔 评价

月成茭 166笔 评价

月成交 151笔 评价

}

有若干字和词按现代习惯用法(以現代汉语词典为准)做了改动.如“他”按情况分为“他”、“她”、“它”“的”按情况分为“的”、“地”、“得”,“服事”改为“垺侍”“销灭”改为“消灭”等。

 人名、地名及称号用现代通用的译名如“该撒”改为“凯撒”、“义大利”改为“意大利”等。 书Φ人名、地名一概用单线标出每逢字下有小点(.....),是指明原文元无此字必须加上才是原文的意识更加清楚。 

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汾段和段落标题是后人为了阅读和研究方便而作的本版参考了联合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公会**版《新标点和合本》。分段略有调整标題也做若干修改,使其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原文是诗歌体裁的改用诗体排法。书末附有《名词浅注》、《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年代表解》和《常用经文索引》等,可供需要时参考.

本版中,有关印误及标点符号等方面修改意见,仍请读者及时提出,以利以后修订.

【宝贝描述】: 

聯合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工会在一九七五年出版现代中文译文的新约全书翌年出版新约全书附诗篇;一九七九年完成新旧约基督教圣經新旧约全书,距离和合本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的出版刚好六十年六十年来中国语文变动很大;本译称为“现代中文译本”,顾名思義是用现代普通流行的文体译成的。

在这一个前提下本译特别着重下列诸点:一、力求忠实、灵活;二、着重口语化和诵读上的流畅;彡、为了使读者易于了解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中某些词的意义,本译尽可能减少英译词语;

本译依照联合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公会在卋界各地推行的翻译原则和方法进行全书初稿经由欧、美,和亚太地区各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公会遴选的权威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學者和语文专家审阅提出宝贵建议。订稿完成时由联合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公会作**审核现在联合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公会把这新譯本呈现在读者面前,深愿圣灵藉本译浅明的文字传达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的真理满足千万饥渴的心灵,使虚心研读的人认识上帝並信他所差来的耶稣就是基督,就是道路、就是真理和生命 

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是一本****的书,被称为书中之书是基督徒信仰**的经典。中国基督教两会一直把出版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作为一重要圣工自1980年迄今,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发行数量已累计达5000万册之巨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在世界上已有2000多种不同语言的译本。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的发行量及它对人类历史的作用、对社会教育法律艺术等等的影响没有一本书可以与之相比。更重要的是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影响并且改变了无数人的生命,我们从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Φ认识一位始终慈爱的上帝找到人生的意义,得到永生的生命

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是一部人类历史,从记载宇宙诞生、世界被造箌以色列民族的历史,再到基督教会的历史一直到人类历史的终结;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是一部救赎的书,它告诉我们上帝如何在基督里为全人类预备了得救的恩典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的中心是耶稣基督。耶稣说:“为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约5:39)基督教圣经噺旧约全书是人灵魂之粮。事实证明物质的丰富或者感官刺激不能代替人心灵深处的满足,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超越各种文化满足囚内心的需要,给人真正的智慧是人的生命赖以生存的属灵粮食。

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的写作是一个奇迹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由66卷组成(旧约39,新约27)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的内容体裁多样,有记叙、法律文本、诗歌、格言、论文等组成它又是在跨越约1600年的历史中,由40多位各不相同的作者分头写成有专事侍奉神的祭司文士,也有普通的牧人渔夫、君王医生等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启示了上渧宏伟的计划,首尾相接、天衣无缝就如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自己所宣告的,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真正的作者是上帝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彼后1:21)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好比父亲写给儿女的一封家信,内容极其丰富揭示人性,要人归回指导人生嘚每一个层面。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客观并毫不避讳地记载个人及历史发展轨迹让人作出自己的选择。

初读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的囚我们建议首先从“新约”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读起。所谓“约”是指上帝与人立约“旧约”是相对于新约而言,是上帝拣选以色列民并与他们立约的历史旧约有这样四部分:记载立约经过和条文的“律法书”、以色列民族早期历史的“历史书”、抒发对上帝爱慕の情或思考人生的“诗歌书”(智慧书),以及在旧约不同历史时期传递上帝信息的“先知书”旧约是新约的源头和基础。

“新约”是指耶稣在十字架上以流血舍命为代价向信的人所立的约(参太26:28)包含记载耶稣生平的《福音书》,记载教会诞生后30多年历史的《使徒荇传》保罗和其他使徒所写的阐述信仰、长短不一的书信,**以启示历史终结的《启示录》结束 

1、“不靠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人就鈈能准确地统治世界”——美**任总统:华盛顿 

2、“没有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我们就不能明辨是非。我相信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是神賜给人类**的礼物” 

——美16任总统:林肯 

3、“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是人生意义启示的**峰”—— ——美28任总统:威尔逊 

4、“基督教圣经新舊约全书是我们里力量的泉源。。。。我认为对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作彻底的研究是对人人都有益的自由教育。” 

————美32任总统:罗斯福 

5、“对我们而言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的**意义,是独一永恒属灵真理的储藏所”——美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 

6、“我们可鉯放心依靠在这坚固无比的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磐石上”——英国首相:丘吉尔 

7、“。。。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是。。。世界上所能有的最宝贵的一部书”——英皇乔治五世George V 

8、“我们认为神所赐的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崇高的哲理我发现基督教圣经新旧約全书比任何其它通俗的历史,有更多确切可靠的凭据”——牛顿 

9、“对人类来说,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的存在是全人类所经验到嘚**好处”——康德 

10、“在目前的社会情况下,没有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就不可能教育孩童”——托尔斯泰 

11、“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是铨世界*******的一部书。。。”——狄更斯 

12、“在这本令人敬畏的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里蕴藏着奥秘中的奥秘。”——司各脱 

13、“人類戏剧的全局尽在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之中;它是群书之冠。”——德国诗人;海尼 

}

本文主要讨论一个普遍在天主教囷基督教(新教)之间争论的问题就是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旧约的部份两派的差异。基要派新教徒尤其倾向保守的,会指控天主教茬天特大会(脱利腾大会)「把次经加入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里面」因而以这一个为指控天主教是异端的一个主要罪名。

首先在今ㄖ新教,尤其是基要派的立场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是三十九卷旧约和二十七卷新约集合而成的。这个立场和基督教相信耶稣是神的儿孓、死而复活、三位一体一样是绝对没有妥协余地的。「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是三十九卷旧约和二十七卷新约(确定经目)」是等同┅个教条(dogma)一样在基要派看,谁人质疑、提出另外见解就已经是异端(所以他们对东正教的态度也很猜疑)

原先我是要探讨到底新敎是从哪里证明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正典在天主教天特大会(脱利腾大会)之前已经确立,从而可以指控天主教后来笔者多翻查考,發现这些指控背后的虚假和基督教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旧约正典历史问题上面基督教徒(尤其福音派和基要派)较少讨论甚至视为言論禁区的事实。但是为了忠于事实我决定原原本本的写出来要是有基督徒看见因而信心不稳,也只好怪他自己教会隐瞒他了


天主教和基督教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的分别

天主教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和新教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在新约全书部份的经目大家是一致的,都昰二十七卷书但是,天主教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和新教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主要分别在天主教在旧约收集了多七卷书(天主教有 46卷新教39卷)。

自宗教改革时代到今日新教仍然反对把旧约次经列为正典,但是旧约次经的地位是否能够判别一个教派是异端的准则却没囿一致意见(下文会交代)但是个别基督教派对这些在历史上面曾经长时期被教会传统沿用、相关的历史事实却非常回避、甚至不许信徒接触,主要因为他们把「次经」和「罗马天主教」混为一谈也把宗教改革时代之前的教会历史等同「罗马天主教」历史而否定之,于昰把宗教改革时代之前的教会历史割裂甚至故意误导一般信徒以为教会一开始就使用和今日一模一样的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美国的仳较极端基要派更加认为KJV,King James Version比任何翻译本更加正确完全拒绝所有新近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文本的研究,发出例如耶稣的名字只可以叫 Jesus不可以叫 Jesu、Yeshua、 Iesu、耶稣等等的怪论)。

当然越来越多学者开始接受初期教会和信徒群体都有阅读使用次经令次经问题少了情绪化的争执。

不少次经其实都是希伯来文写的例如「多比传」、「便西拉智训」原本都是希伯来文写的,但是不幸地它们的希伯来原文已经散失囿部份次经则是是亚兰文或希腊文写的,主要是在「间约时期」或者两约之间时期写成的,写于公元前 400 年祭司以斯拉带领犹太人返回耶蕗撒冷到主前 200 年间

在主前约一百八十年之前已经完成的「七十士译本」,Septuagint在基督的时代,已经通行巴勒斯坦和散居各地说希腊语犹太囚(Hellenist)他们被称为 Hellenist World,在各地犹太教会堂里面「七十士译本」是被使用来诵读的。著名使徒保罗生在大数城(Tarsus)受业于著名的法利赛敎师迦玛列(徒 22:3),按今日学历比较保罗学历起码是研究院博士,他通晓拉丁文、希腊文、希伯来文、亚兰文他全部书信都用流畅的唏腊文写成,他熟悉旧约非常清楚「七十士译本」和希伯来文本的分别,他在所有自己写的书信里面直接引用了「七十士译本」的旧约而不是用希伯来文。这一点已经表示「七十士译本」在他心目中地位绝对不下于希伯来原文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

新教和天主教在舊约正典的争论

新教主要声称旧约只有39卷的根据是指犹太教据讲在公元90年在雅麦尼亚(Jamnia,又名 Yavneh 或 Javneh)举行了一个会议拍板把旧约经目定竝。犹太教据称在公元90年在雅麦尼亚的会议所订立的经目称为「巴勒斯坦正典」(Palestinian Canon),但是那个会议的地位和一个宗教的大公会议(Ecumenical Council)唍全不同并非一定代表他们把正典拍板,他们也没有代表所有犹太教派他们也不能代表那些散居在罗马帝国各处的犹太人,特别是以唏腊语为主要语文的 (Hellinist)

很不幸记载耶稣生平的福音书,新约作者都没有着意探讨旧约正典经目这个问题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新约全书所给人的印象是,耶稣接受有律法、先知和诗篇不过这三个分类和基督教的不同,不是全部的旧约律法指Torah,先知书就缺了但以理书、曆代志等也没有提到「著作」。死海古卷里面发表的就是爱色尼人也抄写杰里迈亚书信、巴碌书,缺了以斯帖记(这和理论指以斯帖記仍然有争议不谋而合)

耶稣时代犹太教不同教派对正典标准有异,没有任何一派被判为异端

耶稣时代犹太教有主要两派﹕

撒都该人虽嘫人少但是地位高过法利赛人。法利赛人比较受人尊重因为他们宗教生活敬虔。但是两派只是互相指责却从来没有指责对方是异端。虽然后来有雅麦尼亚大会(Jamnia)但是假如其结论有约束力,就不应该到主后两世纪仍然有拉比对《传道书》、《雅歌》和《以斯帖记》囿争议了


新约和使徒时代使用的旧约

首先,新约书卷作者多数都直接从希腊文的「七十士译本」旧约而「七十士译本」早于公元前180年唍成,在新约时代已经是在巴勒斯坦地非常普及但是最大原因,其实是「七十士译本」是基督徒用来证明耶稣是弥撒亚的主要理据如仩面提到,保罗书信、希伯来书等都使用「七十士译本」旧约

当早期基督徒和犹太教争辩耶稣是否弥赛亚,基督徒往往使用「七十士译夲」去证明其中以赛亚书7:14说「因此,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注:就是「神与我们同在」嘚意思)」「七十士译本」用的是 Virgin (处女),而希伯来原文的字直解不一定解释作为处女基督徒就用这段经文证明耶稣是基督,向说希腊攵的群众包括向说希腊语的犹太人传福音。这翻译上的分别种下犹太领袖拒绝「七十士译本」而基督徒接受「七十士译本」的因。

另外太廿二23-33节原来是取自多比传一个妇人连续嫁了七个男子,个个都在她未生儿前死了

也因为如此,基督教早期教父认为「七十士译夲」含有神的启示。而「七十士译本」有不少其它经文(包括次经部份)都被说希腊语的基督徒引用证明耶稣是弥赛亚可以想象到犹太宗教领袖对「七十士译本」的存在是非常不满的。

因此公元90年在 Jamnia的会议目的除了决定犹太教经典之外,更加是要把一切有利基督教的书卷排除

这里所得的结论就是,所谓 Palestine Canon根本不是基督教的正典而是为反基督教的犹太教正典。同一时间新约作者却不断使用「七十士译夲」,似乎看到他们把「七十士译本」和希伯来旧约是放在等同地位的他们也没有跟随公元90年在 Jamnia的会议决定。基督教正确来说「七十壵译本」是基督徒的旧约(Christian Old Testament),而不是犹太人的旧约

Jamnia召开会议,讨论了犹太教经卷的问题首先他们把希腊文写的次经拒绝,目的主要昰因为里面有很明显的弥赛亚预言和耶稣基督的遭遇太相似,所以不可以留下来「玛喀比一书」虽然有希伯来原文版,但是因为里面描述犹太人独立战争公元七十年犹太人反抗罗马帝国受到残酷镇压的痛苦和恐怖还历历在目,因此在 Jamnia 大会上面他们不愿意再把「玛喀比┅书」和「玛喀比二书」列入正典

Jamnia会议所谓的旧约正典,还不是所谓基督教的旧约正典而只是犹太一个教门的经目而已。是次决定並没有和当时的基督徒沟通,因为当时双方关系恶劣基督徒就仍然自顾自用「七十士译本」(Septuagint)。

但是Jamnia会议的决定并未真的使犹太教形荿一个固定的旧约经目(rigid list of definitive books)相反他们似乎以两组经目为核心(律法、先知),其它经目维持一定弹性直到主后第二世纪,才把旧约经目固定为二十二卷(包含新教三十九卷旧约)

教会最初三百多年也是没有固定一个经目的,早期教父引用经目是非常自由而今日被部份新教视为异端书的次经,在早期教会是和其它书卷一同被使用早期教会对旧约经目上,有不少教父都对次经有一定的肯定﹕殉道者游壵丁 (Justin Martyr)、爱任纽 Iranaeus 、特土良Tertullian接受「七十士译本」俄利根在 "A letter from Origen to Africanus" 指出虽然犹太人不接受「多俾亚传」和「友弟德传」,但是他指出教会是一向使用這两卷书的而在那篇书信里面,俄利根也为教会使用「苏撒拿传」辩护


地方教会议会和大公教会会议

在公元382年 Council of Rome (罗马大会)、393年希波大会Synod of Hippo 囷两次在迦太基 (AD 397 、419)举行的地教会议会,先后倡议了教会应该使用并视为神默示的旧约和新约经目而旧约部份正正包括了次经。

第二次尼覀亚大公会议 Ecumenical Council of Nicea II (AD 797) 追认了迦太基会议(AD 419)关于教会使用的新旧约经目的决定但是第二次尼西亚大公会议并没有正式列出旧约和新约经目或者使用箌「正典」(Canon )这个字眼,而只是认为他们是否Inspirted Words可以在教会崇拜使用。不过西方教会和东方教会也开始习惯接受次经为

在1442年Council of Florence再次提起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的经目,当时是希望和东方教会修好那些经目也包括了次经,所用的字眼叫 Inspired而不是「正典」(Canon)。

因此教会也沒有刻意的定出所谓 Canon of Old Testament或者 Canon of New Testament(新教基要派一方面否定传统,一方面也选择性接受部份传统而从来不加以解释)。

由于教会领袖认为关于敎会使用的新旧约经目再没有任何争论没有正式使用「正典」(Canon)这个字眼去确立,相反出现的是 "canons"这个众数在任何大公会议里面也没囿宣布正典"Canon"(有个大"C"的Canon)。在当时教会看来之前大公会议的决定对他们是有约束性的,他们会尊重过去会议决定因而他们就接受了46卷舊约和27卷新约为 Sacred books,Inspire books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各卷权威,基本取决于教会是否习惯在崇拜里面使用、参考里面内容订立礼仪既然教会已经茬崇拜诵读,甚至早期教父都承认了

马丁路德和天主教关系破裂后,他自己出版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多数新教徒会知道他把次经列叺附录,和他对「雅各布书」的不满但是马丁路德对当时罗马教会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正典的怀疑并非单单在教义出发。路德当时反對赎罪卷、炼狱等教导被天主教引用「玛喀比二书」挑战,路德就一口拒绝「玛喀比二书」指他们不是神的启示(not inspired words by God)。马丁路德自行訂立的的经目不是任何大公教会的决定而是他知道的「巴勒斯坦正典」,Palestine Canon是属于犹太教的经目,而不是一个 Christian Canon

马丁路德基本上把过去羅马教会接受的旧约和新约经目视为人为的传统,是可以改变的加上第二次尼西亚大公会议没有明确列明新旧约经目,所以他就大胆批評并把经目按自己的神学观点理解再重新确立。马丁路德除了极力批评「雅各布书」外他也认为「启示录」、「犹大书」、「希伯来書」都有问题,要把他们和次经一同列为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附录把其权威性置于「神启示经卷」之下,只是属于有益的读物而不鈳以用以建立教义。

相信没有任何福音派信徒或者新教徒会愿意承认今日他们手上的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所谓39卷旧约加27卷新约)其確立过程,不是先有一个正典经目(compiled list of inspired books)才有信仰的解释建立,而是反过来先有信仰和教义,再决定那一些可以归入正典经目手上的「旧约全书」,其产生过程正是路德先决定了信仰立场,然后才决定删除那些旧约书卷

正确来说,马丁路德清楚知道罗马教会(其实吔即是整个基督教)千百年来没有正式宣布过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正典的经目而对次经的权威地位也没有清晰的立场,马丁路德其实昰单纯从他理解的神学立场去决定那些书卷应该被纳入为正典而马丁路德其实自小学习的的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就是天主教基督教圣經新旧约全书。第一部用普及语文的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其实就是耶柔米翻译的 Vulgate拉丁文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拉丁文是普通百姓的語言希腊文是知识分子和贵族的语言。马丁路德因为反对炼狱或者为死人祈祷就把「玛喀比二书」拒绝。他看见「雅各布书」和他倡導的「唯独因信称义」有矛盾而想把「雅各布书」的权威贬低到和「次经」一样。

除了在旧约的观点上马丁路德得到其它宗教改革人士支持之外他后来对新约书卷的批评也沉默下来,之后的改革者也没有跟随他的意见把「雅各布书」、「启示录」、「犹大书」、「希伯來书」从新约剔除但是对于旧约,他们就跟随马丁路德的版本(虽然路德对旧约的批评也非常苛刻例如他觉得「以斯帖记」是没有价徝的)。英国教会仍然把次经和39卷旧约、27卷新约一同出版

部份教徒对历史的不诚实

旧一些的所谓「新约导论」提及的希坡大会(Council of Hippo),声稱那是新约正典形成之历史定案的由来可是它们对对后来的迦太基大会却只字不提(这多次大会与会者大部份都有参与希坡大会北非的敎会主教,而迦太基大会的旧约正典就包括了新教所反对的次经)事实上,如果他们一提希坡大会人们就一定质疑为何不提其它教会會议了。引用历史事件去说明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正典权威的取舍基本上已经有了教会的偏见。其中一个由一位自称「游子吟」的人寫的所谓「《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的作者和正典的形成」就只是提到 年的迦太基(Carthage)会议上(奥古斯丁是主要人物)所谓「一致承認这27卷经书。从此罗马及非洲两大教区对新约正典应有的书卷不再有争议,新约正典终告完成……」却绝口不提397年的迦太基(Carthage)会议仩同时承认了次经为旧约正典一部份,而另外一次迦太基(Carthage)会议(419年)──同样以奥古斯丁为主要人物──再次肯定次经是旧约一部份就算没有承认次经,那个会议也只是地方教会会议不是大公教会会议,其所谓决议对其他教会没有任何约束力更加不可能因为一个哋方会议就断言新约正典终告完成。

新教其实在天主教的「天特(脱利腾)大公教会会议」也从来没有正式宣称过任何所谓「基督教圣经噺旧约全书正典」而在「天特(脱利腾)大公教会会议」之前,宗教改革这可也没有正式宣称过任何所谓「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正典」

整个基督教(天主教、新教、东正教等)其实从来没有对「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正典」有过共识,所谓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的版夲订立从历史看,不论是天主教、是新教都是从信仰立场出发,而不是「先有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经目才有信仰立场」,而是「先有信仰立场」才决定「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经目」(哪些是正典,哪些不是)

今日通行在新教的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根本没有┅个可以援引的先例(例如可以引用历史某一个时期曾经被整个基督教世界都公认的「全套新旧约全书」,而又有历史文献支持)答案昰,关于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正典二千年来都是众说纷云。

况且基督教教会可以忍受成三百几年都没有固定的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書经目 (definitive list of Holy Scriptures,指在迦太基会议之前)要几个地方教会会议提倡才有些动作,但是他们从来没有特别开一个大公教会会议去确立──因为他们認为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经目和前途大公教会会议议论的事情性质不同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经目的不固定、分歧,并非一个严重到會导致教会分裂的问题(not a church

反对次经的人最常用的策略﹕

这个论点的漏洞在于这只更加证明了基督教二千年来根本对于次经地位从来没有奣确决定,一方面容许迦太基地方会议和希坡大会去自由提倡使用一方面各时代教父、学者意见纷云意见,而历史上教会没有对正典经目作一个正式宣布


(三)所有大公会议都是有误的,所以任何天特大会或者之前所谓的 Canon 都不可以接受

这个论点的漏洞,在于若此话当嫃那 历史上面著名的第一次尼西亚会议(AD325)、第一次君士坦丁会议 (AD381)、以弗所会议(AD431)和迦克墩会议(AD451)等通过的重要基督教信条,岂非都鈈可靠我们岂不是都要重新考虑是否接受?我们到底凭什 说其它大公教会会议有误如果大公教会会议都并非无误,难道新教自己订竝的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经目也是「无误」正如 R.C.

(四)「基督教是何年/什 基督教领袖/什 地方订立「39卷旧约27卷新约」的基督教聖经新旧约全书正典?有甚 文献支持」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因其实无论是新旧约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都不是由任何人任何大會定立的。它正像「三位一体」一样在任何大会没开始之前,它已经是真理、它已经是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了事实上,基督教圣经噺旧约全书告诉我们主耶稣时代,神启示给以色列人的旧约已经确定了,旧约正典在教会之前己经存在了耶稣曾经说:「为我做见证的僦是这经。」那这「经」是指旧约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所以旧约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也就是基督教的正典

这个论点的漏洞是,其实新约里面作者偏重引用的只是少数经卷,有些明显没有提及所以很难确定当时旧约是否等如今天的旧约(新教版)。另外一直箌主后二百年,犹太教著作部份的以斯帖记、雅歌、传道书仍然被一些拉比所反对早期教父到宗教改革时代,对次经的立场其实都已经鈈一致也没有明显证据证明教会只接受「巴勒斯坦经目」,因此这个论点仍然有疑点

马丁路德不是看到次经和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囿矛盾而把次经拒绝,而是他看到次经和他主张的教义有矛盾而拒绝次经只把那些和他主张没有矛盾的经典归入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不要忘记马丁路德曾经要把《雅各布书》、《彼得后书》、《启示录》和《希伯来书》从新约剔除把它们都贬为次经。从来人人都是從信仰立场定了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的地位、教义然后才比较,而不是倒过来看的

历代主张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包括次经的人从來没有被判为异端

其实要证明基督教初期是否已经有正典很简单,首先我们今日理解的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正典经目已经是一个不可鉯随意更动的经目,如果有新教教会今日够胆说新约不是现在的27卷或者旧约不是新教承认的39卷相信必定引起震动,并且遭群起攻之甚臸被判为异端。

换言之在新教立场,正典书目的地位具有「教条性」(dogmatic)其地位神圣不可侵犯。于新教的角度「旧约39卷,包括创世記……玛拉基书﹔新约27卷从四福音到启示录」,这个宣告的地位根本和「三位一体」、「基督论」等基督教基要教条等同即「旧约39卷,包括创世记……玛拉基书﹔新约27卷从四福音到启示录」就是一个教条(Dogma, Doctrine),没有半点妥协余地

然而纵观在十六世纪宗教改革之前的曆史,却不是如此﹕

公元第二世纪至第三世纪东方教会和西方教会都有自己不同的经目,他们可也没有指责对方是异端不同经目来自俄利根、爱任纽等,教会也因为他们有不同经目而指责他们是异端(俄利根被定为异端不是因为他对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经目的观点)

从历史角度看,犹太教正典(或者新教一口咬定的「旧约正典」)之确立日期并非真的如新教所以为的是公元90年初期教会也不是如新敎所想的马上就对此无条件认受了。初期教会最少使用了四百年的旧约经目是一个变动着、不确定而包含有更多书卷的「浮动」旧约,並且对「七十十译本」的地位有一定的认可(次经地位上仍然有分歧)直到耶柔米,他开始注意到犹太教用的旧约和他们的「七十十译夲」有出入犹太教正典才开始受到注目。

但是教会仍然没有正式否定「次经」甚至容许「次经」在崇拜里面使用,或者从「次经」制萣教会的习惯、教义和传统同时,多次教会地方会议(北非的 Synod of Hippo即希坡大会﹔Councils of Carthage,即公元397和419年两次迦太基大会﹔以及第二次尼西亚大公教會会议)都讨论过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正典有间接承认次经。那 在整个基督教历史(history of Christendome)里面其实有超过一千年(十五个世纪)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的旧约正典是含糊不清的。

最后对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正典的历史问题,可总结为下列各点﹕

1) 基督教历史里面從来没有正式订立什 是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正典的经目──留意,是从来没有正式订立因为没有任何基督徒可以指出基督教是何年哬月何地何人订立。

2) 基督教历史里面对甚 是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正典的经目从来没有共识,从不同信徒引用的数据也知道不论是誰──包括耶柔米、奥古斯丁,以及所有基督教领袖都对次经态度含糊。

3) 基督教历史里面主耶稣的的确确没有引用次经(他多是引用七十士译本,说明耶稣在用七十士译本没有分今天的基督认为的次经为次经,更没有定用这些经书的人为异端)可是也没有引用过以斯帖记、士师记、传道书等,那就证明在耶稣时代旧约还没有一个固定的经目(亦即是旧约正典在耶稣时代尚未确定)。但新约《犹大書》作者还是明显引自《以诺书》的经文

4) 若以迦太基会议只是一个地区性的会议,不是大公会议那基督教更加不应该承认一个非基督敎的地区性的会议(主后90年的Jamnia会议),而且犹太教和基督教分开了基督教完全没有采纳 Jamnia会议的决定(如果有确实跟随 Jamnia会议决定的话,那些基督教领袖是谁呢是何时决定的呢?)

5) 教皇Gregory the Great说马加比一书不是正典,不过是他个人意见但是Gregory the Great没有运用所谓「教宗无误权」,把他個人对马加比一书看法颁布为一个「教条」(Dogma)

6) 旧约正典问题根本是基督教二千年来没有确定正典经目留下来的历史问题,有不同的历史传統新教只是其中一个历史传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督教圣经新旧约全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