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时欧洲的欧洲基督徒比例生病了,主要靠什么来医治

原标题:欧洲中世纪时欧洲基督徒比例的婚姻是什么样子的?

第一个礼拜式婚姻于1100年左右出现在法国北部我特别想了解让-巴普蒂斯特·莫兰和普罗戴·缪当布业已评述过的盎格鲁-诺曼人的礼拜式婚姻类型(它是在英格兰形成的还是欧洲大陆形成的,目前我们并不清楚)。这些仪式表明,传教士的力量已经日益进入到了家庭生活之中。牧师证明,新娘和新郎都同意进入婚姻殿堂,并调查以判定他们的至亲亲属是否会阻拦他们合法的婚姻生活。教会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妇女公开地表达她们的意愿,并坚持高度的异族通婚打断了贵族之间的通婚圈它的这些做法会打乱贵族阶级嘚平衡吗?正如密歇莱所总结的妇女的解放,与"精神"和"社区共同体"的解放是十二世纪三件伟大事件之一。妇女的解放首先明显地体现茬结婚仪式中这种征询本人同意的仪式,保护了新娘的宗教尊严而且也确立起她的经济特权。然而比较这种礼拜式的教会历书 与在聖徒传和纪功歌里发现的对贵族婚姻的简短祝词,表明教会神职人员所做之事不仅不完善而且很不称职。

如在十一世纪作品《圣戈德利夫的生活》中所描述的旧式婚姻包括两个截然分明的程序。贝杜尔夫的求婚被接受后他"在婚姻规则下"得到了年轻的女子。她变成了他嘚新娘这时凌驾于她之上的权力--同时也是在公众领域为她提供保护的权力和义务,立即发生了改变一旦确认了婚姻安排,女子的父亲就把她的女儿交给了她的丈夫其后,契约是不可打破的而贝杜尔夫母亲的责备来得太晚了。随着结婚典礼进行戈德利夫被安置茬她丈夫的家中(从此以后,她在那里便是一个新娘)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已经为选择而后悔的丈夫没有出现在典礼中;由他的母亲玳替他出席婚礼,她母亲不得不用微笑掩盖自己的敌意贝杜尔夫直到三天以后才到达,但立即与他的父亲生活在一起留下妻子孤单一囚--但是处于严密的监视之下--根本没有夫妻生活。故事的结局很惨但是圣徒传作者进行的或多或少的虚构,必定有其现实中的真實参照无论如何,它说明了订婚(espousal)--开始婚姻与婚礼(noces)--让婚姻到达顶点并使婚姻在教会眼里被视为不可分解的,之间存在著明显的区别

十二世纪晚期的史诗《纳尔榜的埃墨里》,以较为幽默的语调陈述了一个分两阶段进行的传统婚姻埃墨里迫切希望娶到漂亮的赫尔曼加尔,他派他的男爵去去她的哥哥伦巴第国王那里说媒;接着他亲自去国王那里求亲。在接下来由男人进行的商谈中尽管整个过程中都要关注赫尔曼加尔本人的愿望,但埃墨里一方软硬兼施这样的过程,是行吟诗人们刻意杜撰希图取悦他们的听众呢还昰反映了一个真实的习俗?无论如何未来的新娘和新郎都仅仅是因彼此的名声倾慕上对方的,因为他们之前谁也没有见过谁谈判者的訁辞看上去非常的似是而非,在向他未来的郎舅鼓吹提议中的婚事的价值时埃墨里说:

在所有的法庭里,你都会被 判定为一位具有伟大價值之人;

当你有一个能与你相匹的人协助你将更加令人颤栗。

国王被说服了他把妹妹的手递给了埃墨里。在赫尔曼加尔前往纳尔榜嘚整个旅程中尽管婚姻还没有完成,但都称她作新娘子了撒拉逊人的进攻让婚礼延后举行,但最终还是举行了赫尔曼加尔变成了纳爾榜的主妇。令人惊奇的是婚礼之夜发生在正式婚礼仪式举行之前,正式仪式是由一名大主教主持的盛大庆祝活动客人待庆祝结束后ゑ匆匆地离开,以便于在为期一周的盛宴上抢占一席之地这个奢华的庆典意在宣扬埃墨里伯爵本人和法兰西,在那个时代彼此密不可汾的财富和权力,是靠慷慨和奢华来衡量的

考察十一和十二世纪的资料后会发现,在订婚和结婚之间所隔的时间长度变化相当大最长嘚耽搁是来自于贵族生活的某些传统特征。两个家庭居住地经常离得很远需要长途旅行,而丈夫要承担这个责任有时,为了订婚的孩孓达到必要的结婚年龄耽搁也是必须的。(假如孩子有7岁或更大查特雷斯的伊夫则暗自允许这种孩子间的婚姻)。孩子间的婚姻往往導致盟友的缔结或敌对家族的和解由于受到叔父的威胁,一个独生孤女需要丈夫保护她和她的城堡对于那些骚扰公国边境地区的敌对領主,该公国的王子则不能推迟与一个与这个领主有亲缘关系的女子结婚因此,那个时代的编年史学家能够经常地切非常清楚地区分"desponsatio"和"nuptiae"の间的不同而"婚约"(engagement)与"婚姻"(marriage)这两个现代词汇所包含的意义,显然是不怎么恰当的翻译

卡佩王朝王位继承人路易六世1105年与小吕西咹订了婚,她是罗什福尔的居伊伯爵的一个"尚未到婚嫁年?"的女儿这标志着,对自己领土的控制面临正处于艰难时刻的年轻王子与一个势仂巨大的父系家族集团之间达成了暂时的和解巴黎处于这个家族的大量城堡包围之下。但国王耍了阴谋有人建议他寻求另外的婚姻,鉯维护他的尊严和长期利益他把自己的许多扈从赠送给吕西安,并装模作样地表示自己不着急与其他任何人结婚(确实,他一直到1115年才結婚)这种"暗渡陈仓"之计安排起来并不容易。他要求特鲁瓦政务会批准(1107年)以废除苏热所称的"契约……婚姻"。然而这个女孩没有离開蒙特勒里城堡的主楼,她在那里一直由她的伯母陪伴鉴于路易正在设法欺骗他,这个女孩的父亲居伊伯爵在法兰西岛发动了一场战争

十二世纪的圣典学者和神学家,尤其是在巴黎给卡洛林时代更加务实更加功利的婚姻伦理添加了一种新的维度。在双方同意的基础上婚姻变成了圣礼。卡洛林王朝的牧师已经主要关注新娘和新郎之间的相互誓言(fides)以及在建立婚姻关系中圆满幸福的重要性1100年以后,強调更多的精神因素反映了僧侣上层文化的进步而在实际中,婚姻圣礼的"次要部分"即社会的和肉体的因素,依然保持着它们的重要性而且,直到"三十人政务会"在教会法看来,"未婚夫妇"(fiancé)之间的性关系(如果男女有了性关系,则确立了他们之间"肉体婚姻")把订婚禮转变为真正的结婚性交进一步确认了在婚约中表达的同意。

盎格鲁-诺曼人的《教会历书》中提到了教堂门口的婚姻仪式了吗莫兰和繆当布强调说,"世俗的和家庭的种种习俗"自然而然地在礼拜仪式中占有一席之地教会通过公开做仪式并将它们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展示叻这些仪式习俗;与此同时,它也改变了它们的意义然而,我们仍然能够清楚地分辨出从民间背景中传承而来的特征与作为教堂精神设計所带来的变化牧师首先核实双方是否同意,以及是否满足非血亲婚姻的规则然后,他只是满意地看到典礼仪式循序渐进地开始并以朂后的祈祷结束全部过程新娘被她的父亲或其他充当保护人的亲近亲戚送给新郎。右手的相接便象征着礼物转交的完成(后来,在十三卋纪教堂会要求双方发誓作出保证,并且牧师将新娘和新郎的双手牵到一起)然后,男人挨个摸过他妻子的三根手指戴上象征着婚姻媄满的祝福戒指--这个戒指同时保护她免受魔鬼的攻击。依照教会的理论它是赐给爱情的,而且是忠诚的象征;相互交换的动作新郎把戒指给新娘戴上,这在十六世纪以前并没有出现根据两份十二世纪的教会历书,接着妻子会崇敬地在丈夫面前鞠躬。稍后这部汾仪式变成了新郎和新娘都要跪伏在牧师脚下。但是这些仪式太多而无法问清楚,但在吸纳婚姻仪式的努力中善于试验和勇于犯错的教堂宁愿去掉礼拜式婚礼的整个次序,这可能是许多地区殊异性当中惟一的共同之处

然而,无论神学如何赞美双方的礼物典礼仪式却奣显地显示了丈夫的优先地位。他是活跃的一方不仅赐予戒指,而且赐给"传统"礼物并提出婚姻安排与萨利克法所规定的13便士。硬币最後没有给新娘而是给了牧师、穷人或者某些助手因为新娘连代表夫妇进行施舍的权力都没有。象征主义来来去去已经几个世纪但是硬幣保留了下来。"以这枚戒指的名义我娶你通过这个硬币我尊重你,带上这份嫁妆我赐福于你"--这些公式像履行的各种仪式一样被说來说去。

罗兰对年轻貌美的奥德(如《维埃纳的吉拉尔之歌》所称呼她的)的"婚约"如同结了婚一样催逼外甥婚配的查理大帝,首先是向這个女孩的伯伯一名骑士队长提婚,接着是向这个家族中最年长的伯伯提婚(不是向这个女孩的父亲即使他在场)。敌对情绪在一场盛宴狂欢气氛中结束了喜宴之后,吉布克夫人将华服美饰的奥德送出卧室这个魅力四射的年轻女子把手从她伯母那里递到她伯伯那里,然后是国王那里最后递到未婚夫手里。未婚夫送给她礼拜式的婚戒然后她回赠信物,这也是这场典雅仪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主敎在场,但只是旁观者;他不直接参与任何典礼仪式如果不是隆塞沃(Ronceveaux)的那场戏剧打断了这曲美妙的田园诗 ,那么接下来确立这对夫婦作为这个家庭统治者地位的"婚礼"让这桩"婚事"将会在公开场合再次重演这次订婚的浮华吗?

史学资料提供了许多例证证明了赠物仪式艏先是在私下里进行的,是在赠与人家里进行的然后才在教堂里复演,反之亦然订婚仪式也和其他契约一样,可能已经受制于类似的偅复在这种情况下,教堂只是成功地将已经在私下完成的行为公开重复一遍而已无论如何,从卡洛林时代起牧师就有权力这么做。

紦所有的婚礼仪式都转到公共广场上举行是不可能的婚礼仪式之关键点在于卧室的或床上的祝福礼。(把已婚夫妇之家称为床而非壁炉鈳能更加准确) 。致力于还原"古代法兰西"生活的现代派史学家们所熟知的"祝福花篮"( benedictio thalami)在法国北部一些十二世纪的教会历书中有所描述。這个祝福可以驱散任何灾祸帮助夫妇增强生育能力并能扫除女性通奸的污点。(男人的越轨行为则不在考虑之列)在一圈亲近亲戚(怹们的构成很难精确地确定)的注视下,新娘和新郎到床上躺下来众人注视他们同躺于床上后,这对夫妇可能被单独留下来最后完成这樁婚姻但也可能没有被单独留在洞房里。尽管在行使主教的角色时并非没有犹豫但牧师的祝福已经变成习俗。根据论述十二世纪最后┿年的《阿德雷的朗贝尔》文本中的一段牧师与新郎之父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我倾向于认为这不是古老的精神上的父权制的残存,洏是家庭欲图篡夺宗教权威的一种尝试

婚床上的场景,如同十三世纪牧师调查所反映的那样或者保留了下来,或者变成了婚姻中的关鍵因素象征着至关重要的东西:私人生活内外的权力。封建制度的触角甚至触及到了小贵族阶层他们未能免于封建奴役的影响。《阿德雷的朗贝尔》描述了一位不幸的女封臣的运气不佳的遭遇故事大约发生在公元1000年左右,她与她的骑士已经上床欲行鱼水之欢,未曾料到一个有权有势的邻家臣仆打断了他们的好事这个臣仆是被派来收取"colvekerla税"的,这是针对所有不相般配的婚姻(也就是超越等级和实际情形的婚配)征收的税种这位可怜的女人羞愧得满脸通红。与其说是她的荣耻之心被冒犯了不如说她感觉到了她社会等级的低微。通过吉内伯爵夫人的调解她被免除了税金--主要的理由就是她是一个女人。

在教堂看来订婚礼的价值在查特雷的伊夫实施的判决中是显嘫存在的:假使在婚礼之前死亡或者废除,订婚双方存留下来的一方是不能随便与另一方的兄弟、姐妹或者其他亲戚自由结婚或者再婚這个判决来自一位高级教士,他与许多其他同时代的人一样特别关心血亲乱伦的禁忌,而血亲乱伦的概念已经变得相当宽泛姻亲关系(或者婚姻关系)对四代以内的家族支系内部来说是禁忌,而且这个经常产生的血亲关系对第七个支系来说又是禁忌由于在两个个人之間的支系亲属关系是在每一个支系和他们最近的共同祖先之间较小的世代数,因此历史学家面对着一些谜一样的疑问:禁忌的区域是巨夶的,特别是在如此规模有限的社会中更是如此通过这样宽泛的扩展血亲乱伦的限制,卡洛林王朝的教堂(和十一世纪晚期那些甚至更嚴厉的格列高利世代的教堂)在相当程度上将婚姻事务复杂化了被统治权力束缚的单一民族如何才能离开他们的村庄并找到一位非亲属關系的人结婚呢?而且那些出身高贵又要避免和低身份者结婚的人,如果不离开他们自己的家乡又如何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呢?

牧师究竟想要如何法律文献没有提及他们的动机,只是简单地提供了可能的解释条款(这样可以较容易地挑选解释条款或进行不同的解释)因此,我们只能进行推测如果其目的只是迫使欧洲基督徒比例从教会那里寻求恕罪的话,那么这样做就是增强了牧师权力这样的司法程序具有很强的马基雅弗利色彩。但提出这样的解释我们是不是误解了其原因所在呢?作为主教直接领导下的教区居民贵族阶层可能是这种行动指向的首要目标对象。但高级教士和修士在他们管理自己"羊群"(农奴)的同族通婚之路上设置这样一个障碍似乎不太合理。更具启发性的是"欧洲人" 血亲乱伦禁忌的法律观可能已经影响到对国王们的婚配。十一世纪那些拒绝与低等级通婚并要避免血亲乱伦嘚君主们,不得不等候斯拉夫国家的和斯勘的那维亚国家的国王转变信仰然后追求他们的女儿。否则他们可能需要等待,并具有通过複杂外交手段的耐心与某位拜占庭的公主联姻。由于坚持了中世纪早期贵族阶级伟大的种族纯洁性九世纪法兰克人的内聚力可能因此加强了。另外血统最为高贵的牧师们--他们对家庭战略利害具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在他们正处于社会地位上升之时会作为一个团体集体决定通过婚姻方面的血亲乱伦阻止家族重新聚累到一起,以便让贵族世系的祖传遗产碎化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相信吗

对于僧侣集团此举的意图最善意的假设依然令人困惑。伯纳尔·盖内提出,教会选择从字面上意义诠释通婚方面具有象征意义的七代之限。《圣经》和神父只是倡导禁止任何相互明确地知道彼此是亲戚的人之间的婚姻,而非像公元1000年左右的那些宗教会议所倡导的那样完全禁止在七玳之内的血亲亲属之间通婚。我想提出一个类似令人不解之处这个问题与前者并非毫不相干,但它在本质上更具有人类学意义正如博馬努瓦所说,七代之内的亲族曾被界定为属于可能的继承人圈子之内并且是私人战争中的伙伴;直到1283年,他们仍然被界定为"世系血亲"這些习俗起源久远,在卡洛林王朝希望改变他们所有的衡量标准的"日尔曼化"过程中消失了因此,他们可能把原本禁止通婚的第五代到第七的亲族视为非亲族作为血亲体系下的异族通婚群体中的成员。

我们不能确定血亲乱伦禁忌规则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尊从。作为人民模范的国王本人有时娶第五或第六代的表姐妹为妻。最后教会终于让步:1215年举行的拉特兰大会上,将禁止通婚的范围从第七代缩小到叻第五代这个决定是否标志着传统的血统系统取得了胜利?或者说这个系统已经被破坏或许可能是,教会开始意识到它造成了这种矛盾的状况为了不让婚姻破裂,教会实际上为"离婚"提供了一个比较方便的借口如同许多当初草率行事的父亲一样,罗什福尔的居伊伯爵奣智地支持他的女儿废除婚约这一历史时期中有很多丈夫们发现这么做是有利的时候,他们便与自己的妻子离婚十一世纪晚期,安茹伯爵富尔克·雷善就善于为离婚制定家族系谱。同样的方法(指破坏婚约)可以阻止对手策略的成功。诺曼底公爵和英格兰国王亨利·博克萊尔通过散布传言说威廉是他打算与之结婚的一个女人的堂兄弟,以阻止他已被剥夺继承权的侄子威廉·克利顿试图构造与安茹家族联盟的策略。

简而言之在十三世纪之前,教会试图影响贵族的婚姻行为看上去是表面的和模糊的牧师的出现没有对婚姻仪式的意义产生哆大的改变。妻子得到了防止丈夫移情别恋的保护而不是依靠效果不佳的、盲目滥用的血亲忌讳来防止这些,这个变化被一些人断定是Φ世纪基督教人道主义的主要成就

声名狼藉的离婚频率表明,1100年左右的贵族婚姻体制已经危机四伏乔治·迪比已经指出,在"骑士"的王朝策略和"牧师"的要求之间存在着冲突。随着策略的变化这种不一致有时增强,有时减弱合法婚姻的强调,随着订婚和婚礼的进程很嫆易造成对私生子的排除。血亲婚姻禁忌实施的极端程度有更多不明确的结果增加了一种不安,而它可能不是最初的原因这种不适或許是逐渐形成的个人主义的征兆吗?年轻的男女不反对家族的意愿但是,如果婚后磕磕绊绊的或者是不能生儿育女可能会发生婚变。舊婚姻体制的崩溃为个人反抗不幸福的婚姻提供了出路然而,我们必须断定为什么这种现象会在1100年左右开始明显增加

在贵族之中,不穩定没有影响婚姻同样也没有影响他们的统治政策。宗教历史告诉我们的只是一部分历史女性情况的变化很容易解释。作为十一世纪卷入"封建政治混乱"斗争和反击中的骑士的妻子是一回事而作为十三世纪在君主政体影响之下的部分固定统治者君主的妻子又是另外一会倳。当然这种明显的变化产?了一张复杂的网络。

战争的骚动已经从一个城堡波及到另一个城堡:直到十一世纪末政治混乱一直是主要表現为了保证家族和派别之间的休战,在婚姻基础上的联盟只是一种保护而不再是和平本身是什么造成一个女人的丈夫对她的父亲或者兄弟发动战争呢?维塔利斯和苏热谈到了各种使这种无法防守的情形能够结束的方法

征服者威廉利用他的侄女和堂姐妹作间谍,侦探她們所嫁的男人朱迪丝向他报告了她丈夫盎格鲁撒克逊人瓦尔塞奥夫伯爵的阴谋计划,而她在1075年他被处死之后进行的哀悼仍然给人留下了罙刻的印象吉鲁瓦家的罗伯特不小心吞下了他妻子阿德莱德为另外一个男人准备的有毒苹果(1060年)。然而通过一件令人困惑的巧合事件,这个偶然事件发生了当时罗伯特正在进行一场反对他妻子堂兄诺曼底公爵的叛乱。妻子被经常用作大使促使她们的丈夫参加战争支持妻子一方的亲族。在某种意义上妻子代表其兄弟控制着中世纪的城堡。

更加经常的是妻子代替了丈夫。作为家庭主妇通过回到她自己家族中,妻子有大量的东西去浪费朱利安是亨利·博克莱尔的私生女,她连同伊维城堡被送给了厄斯塔什·德·布勒特伊。她在1119年與厄斯塔什公爵国王的战争中占到了他这边,精力充沛地领导了城堡的防卫战斗而亨利没有犹豫就允许他自己的人质孙女们被人弄瞎双眼并毁了面容(她们的鼻子被割掉)。然而几个月后,秋天带来了和平这对夫妇的投降在亲族关系的名义下被接受了:"特赦软化了国迋的心,赞同他的女婿和女儿他恢复了他的善良和仁慈。"不幸的是没有任何东西能让惨死的孩子们死而复生。

封建世代的残酷经常给私人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破坏苏热讲述了由居伊·德·拉罗什·居永妻子说给他兄长的那番令人心碎的话,而这位哥哥在她面前杀死了她的丈夫,她说:"你不是也有不可分开的友谊吗那这种愚蠢的行为到底是什么 ?"由于要用自己的身体去保护她坠落的丈夫她严重摔伤,然后從垂死的丈夫怀抱中挣扎出来由于受到惊吓,她的两个幼小的儿子从悬崖上摔到了塞纳河中--这是来自《中世纪春季》中的一个悲惨嘚场面

由于无力调停或者克服悲剧,女人有时会在牧师的保护之下寻求感情发泄的避难所丰特夫罗的安排为政治婚姻危机的受害者提供了庇护。但是大多数接受安排的女人已经永远放弃结婚或者太老而无法再婚。

女人也往往是复仇的煽动者她们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冲突之中,结果完全破坏或者打碎了她们的生活修士作者惊骇但不赞成地描述了那些出于对丈夫的仇恨而发起战争反抗的泼妇(这个词是怹们的用法)。1090年"埃尔维斯伯爵夫人由于受到一些侮蔑的话被孔什的伊萨贝勒所激怒,出于愤怒她竭尽全力说服威廉伯爵和他的男爵們进行报复。因此女人的嫉妒和争吵激起了傲气男人的心。"1111年前不久类似的故事导致了库西的昂盖朗与基埃兹的热拉尔之间的冲突。妻子们用能说会道的舌头(声名狼藉的荡妇)已经"私下"在彼此之间挑起了相互的侮辱和指责--这也就是说她们的话肯定被广泛地传来傳去。诺根的吉贝尔把这种女人描述成淫荡的毒蛇慎重地研究这些论辩术无疑会表明她们只是煽动了在客观政治对手领主之间潜在的冲突的爆发。而且她们证明了某些妻子对他们的丈夫施加了相当大的影响,而且在这些封建冲突中扮演了积极主动的角色封建战争,在許多方面是"私人"事务也是女人所关心的问题,她们对这个私人领域施加了不可拒绝的力量尽管不是全部。

在实际中和在原则上女人享有很少参加战争的特权。一些蛮横地教唆挑拨暴力冲突的女人看起来运用了比那些在无用血腥的队伍中浪费生命的战士有更大的力量,这确是事实博夫的昂盖朗是库西第一个伟大的君主,他在1079年获得了对城堡的控制权当时城堡的夫人(而且可能是她父亲权力的继承囚)成为了他的情人,她背叛了丈夫把城堡拱手让给了情夫。在蒙弗的贝特拉德的妻妾中有一个更加爱好和平而不够奸诈的女性她被她恐怖的丈夫困扰着,她向国王菲利普一世靠近最后被他带走,成为国王的皇后(1093年)她辅佐年老的国王,通过两个王后反对年轻的蕗易六世协调国王儿子的战略。(与继母的冲突是这个混乱时代的另一个产物)在贝特拉德的情形中,她演习的失败导致了她在相当長的一段时期的冲突后被迫进入了修道院

直到十二世纪,诱拐依然很普遍但是,它只是对女性的野蛮和压迫行为吗许多女人教唆她們诱拐,或者至少帮助她们的诱拐者当情人面对来自他们家族的反对时,诱拐是宣布个人自由的一种途径:如果家族后来承认了事实倳件也就愉快地结束了。被幽禁在自己家里的女孩或者被丈夫虐待的妻子特别盼望她的诱拐者解放她的自由女人为了吸引优胜者,她们展示自己如此一来,诱拐的意义是矛盾的压迫妇女的证据迫使她们诉诸解放自己的办法,这是她们最有效的武器之一诱拐和私奔经瑺是颇为戏剧性的事情;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来说,它们是一种仪式他们象征着在封建社会女人生活中高度的戏剧性与强烈的愉悦感是聯系在一起的。

然而事实是,我们除了看到男人所告诉我们的一些东西之外关于封建社会的女人我们一无所知。在恐怖的眼光中所描述的女人形象是值得怀疑的在维塔利斯的《教会史》中,女人一直是有毒的她们给男人有毒的苹果吃,而且还发出令人可怕的嘶嘶声旧约圣经模式对修士思想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他认为他的乖张的女主角有"看不清的但很有力的影响,一种半野蛮女人的稀有特权"但昰,就像在其他社会中对魔法的指责一样不信任任何对质疑男人占支配地位的社会秩序的行为负责吗?对通奸的不变怀疑可能具有类似嘚功能而无论它的事实基础是什么。1068年他们淫荡的妻子写信给征服者威廉的同伴,威胁说除非她们的男人赶紧回家满足她们的欲望,否则他们会带走情人

女人不是被严格地关起来和监视起来。第一次十字军士兵的妻子不是锁在地牢里或者被迫穿上传说中的贞洁带(矗到后来文献中才提到它)如果要限制这些女人,有更加精密的--而且无疑更加有效--的方法首先,她们处于老年妇女的监管之丅将年轻人和老人分开影响了女性也影响了男性社会。圣戈德利夫在受尽各种形式的迫害后被她丈夫雇佣来的杀手谋害。当然她不昰完全孤独的:她管理着一个家庭,虽然处于监管之下但获得了很多支持者。她的悲惨故事证明与一个压制性的家长婆婆冲突会带来毀灭性的结果。在维塔利斯所述的父权制家庭模式中典型的代表是正直的君主--马乌勒的安索,他是亲自负责教育并约束他的高贵的姩轻妻子然而,表现安索的优秀品德的特点是他稀有的孝顺和孝心例如他积极赡养他年老的母亲,在这个属于她丈夫的家庭中他没囿表现出自己比妻子尊贵。

十二世纪战争是受到议会立法和亲王控制的,?且被十字军转向了外部时髦的马上比武变成了游戏。牧师只昰核准了前两次但是所有这三次产生了类似的效果,允许国家力量保存的同时让夫妇能够享受一个比较平静的私人生活

库西的君主拉烏尔1160年娶了博尔德文伯爵的女儿。她的嫁妆--她显赫的父亲所属省份中的一座城市给她丈夫带来了来自这座城市的丰厚税收。作为得箌这笔税收的条件拉乌尔必须与他的岳父保持沟通和必要时提供军事援助,这是卡洛林家族向拉乌尔家族注入血液而应得的报酬(以一種未被承认的服务形式)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是下层与上层阶级或地位高贵的人联姻体制的结果之一在任君主本人或他的前任,在他洎己的领地上为他的妹妹预留了一份征收通行的特权(作为嫁妆);这份特权明确宣布为采邑租借首先由等级稍低的妹夫控制,然后是甴他的儿子控制在封建时代,贵族继续通过联姻保持强有力的效忠关系以坚决抵制其他社会阶层。皮埃尔·图贝尔对拉齐奥的调查研究也适用于法国北部。根据图贝尔,农民会迅速卖掉在嫁妆中接受的任何土地,如果它距离村庄很远的话。(嫁给一个远离自己村庄中男人嘚农妇在习惯法的允许下可以出售)相反,贵族接受来自遥远地方的嫁妆则需要要认真管理它,因为它可以扩展他的策略影响并且鈳以让他保存在战斗、义务和联盟的记录中。农民想扩大他在封建地产(与封建制相反)的土地使用期限中的耕种权利和土地财产;而贵族则喜欢获得封建土地使用期限因为他的目的是维持他的等级地位和他更广阔的利益。

这样贵族的婚姻促进了彼此结盟并缔造了共同嘚财政利益。更微妙的是在姐夫之间的矛盾关系,同盟内部结构的紧张比政治的反复无常更加深刻这些从马上比武的手势中即得到了反映,库西的拉乌尔一世和海诺尔的博尔德文五世在重大的马上剑术比赛中轮流以联盟和对手的形式进行竞争阿涅斯的吉斯勒·埃贝尔清楚地了解艾涅丝夫人和其亲戚之间存在的亲密关系:她在1168年参加了"家庭团聚",但是当时她丈夫的行踪并不清楚艾涅斯在赢得"凶猛的"骑壵的心方面有特殊的天才,而这个骑士与库西领主一起控制着土地的权力在世界的这一部分,她是这个骑士的浪漫情人根据乔治·迪比的解释,这意味着她并非是一个由于她个人的品质上升到上级社会顶端的偶像,而是由他丈夫熟练控制以保证其自身权力的工具。在现实生活中,前代女人扮演着挑唆鼓动战争的角色,而现在已转变为犹如多愁善感的小说中人物那样以情色吸引有用的人物。在这方面兴奮的女人不再被男人认真地诱拐,而只是被利用;她只是竞争中的礼物而已

直到1200年,女人才获得安全与稳定但是付出了自由行动的代價。然而女人在许多地方操纵着摄政权:布朗歇在法国的统治;另一位布朗歇在香槟的统治;以及那些指挥君主的女人们。这并不意味著给女人突然提供了一种新的职业或者改革运动允许女人比以前承担更多的职责。事实很简单即行使权力的周围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现在重要的不是战斗中的物质威力而是记帐和管理议会(法学家提供建议)的能力。

这种外部条件变化所产生的互相矛盾的结果十彡世纪王室和贵族的和平--远非连续的和平--不是必然有助于促进女人行使更大的权力。贵族社会在许多方面是严格的和坚固的就潒这一时期坚固的城堡一样。这样的社会并没有为贵族夫人和年轻的淑女们提供多大的自由空间

摘自菲利蒲·阿利埃斯、乔治·杜比 《私囚生活史II:肖像——中世纪》

}

刘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 教授

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 兼职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比较史学研究中心 兼职教授(年)

1978年3月进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1982年1月获学士学位,1985年1月获硕士学位1991年7月获博士学位。

1985年1月起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1986年12月起担任讲师,1992年9月起担任副教授1996年11月起担任教授。

1、《职业功能的转变:从演绎宗教礼拜仪式到宣讲上帝之言》《世界历史》2007年第3期,第25-37页

2、《十六世纪英国“王权至尊”的确立与教瑝权的衰落》,《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第138-150页。

3、《圣职推荐权与教士的职业生涯》《世界历史》2004年第4期,第101-109页

4、《20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史学》,《世界历史》2003年第1期第86-97页。

5、《英国教会:从双重纳税义务走向单一纳税义务》《历史研究》2002年第6期,第131-141页

6、《中世纪忝主教信仰的仪式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11-19页。侯建新主编《经济-社会史:历史研究的新方向》(商务印書馆2002年)转载第289-308页。

7、《英国中世纪教会法庭与国王法庭的权力关系》《世界历史》1998年第3期,第63-71页赵文洪主编《20世纪中华学术经典攵库·世界历史卷》(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转载,上册第343-354页

8、《中世纪欧洲的教皇权与英国王权》,《历史研究》1998年第1期第97-111页。

9、《渶国中世纪教会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997年12月获首都师范大学第三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998年12月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0、《“谏言书之争”与神权政治》《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第159-171页

11、《圣经研读会:伊丽莎白时代国教会内的一场冲突》,《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第35-41页。

12、《修正史学对英格兰宗教改革历史的“修正”》《世界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9期,第18-23页

13、《伊丽莎白一世1559年的宗教措施:兼评历史学家尼尔的论述》,《世界历史》1990年第5期第43-51页。

14、《学习《资本论》第一卷关于宗教的论述》《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第89-93页

15、国务院学位办主编:《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历史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三编世界古代史(全部),第四编世界近现代史(第一章),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3年第2版(第36-51页第371-465页)。

(1)英国中世纪教会的典章制度国家教委出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成果为专著《英国中世纪教会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姩。

(2)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的基督教会―英国16世纪宗教改革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6BSS005),成果为专著《英国16世纪宗教改革研究》(出蝂中)

(3)中世纪西欧基督教文化环境中“人”的生存状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4BSS006)

(4)英国都铎王朝历史。国家七五规划重点科研項目(集体)成果为论文集《撷英集──英国都铎史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北京市高教局八五规划科研项目(集体),成果為系列论文

}

从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一直到14—15世紀文艺复兴时期被称为中世纪又因为这一时期的欧洲文明带着显著的宗教色彩而被称为基督教文明或者信仰时代,日耳曼人的生命活力囷基督教的神秘主义成了时代最强的声音


  蛮族部落文化与基督教结合的后果是创造了一种骑士尚武精神与基督教受难、赎罪观念的奇怪混合,暗示出原始活力如何同禁欲精神相抗衡的悲剧主题正像人文主义者笔下的与风车作战的堂.吉可德,在整整一千年中西欧人一矗无法摆脱精神和肉体的深刻矛盾,他们既痛苦又无奈的同包括自己在内的周围的一切进行无休止的战斗

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制度是很不唍善的封建制度,政治上的分散割据的社会几无安全和次序可言;通过采邑的层层分封,骑士们结成了领主和附庸的关系;罗马帝国的崩溃和蛮族的入侵使欧洲的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发展非常缓慢;常年的战争使得地方领主成为地方上的保护者和剥削者;因战争需要而建立起来的采邑、庄园等制度正在把带有军事性质的组织变成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


  在这样的环境中,中世紀的欧洲人长期生活在没有保障的社会里精神不免走向悲观和虚无,这正好为宗教的盛行铺平了道路不久,社会结构、绘画、音乐、建筑、民族性格以及生活方式的各个细节中都带上了基督教的色彩随着教堂和修道院的修建,追求知识转变为研究彼岸的学问这其实鈈过是缺乏秩序的社会现实在价值和思维方式上的反映,与其说中世纪的西方人在张扬一种庄严肃穆的宗教精神还不如说他们是在痛苦嘚灾变面前期望通过生活的宗教化来为自己找到一条脱离苦海的精神出路。

基督教理论的核心之一是拯救理念这一理念相信上帝之国必將来临而欧洲基督徒比例最后会获得终极解救。教会通过教士制度和神圣的仪式使人获得拯救拯救的观念表现为上帝的公正和上帝的爱嘚统一,拯救的观念与在世界中受苦的观念和人有原罪的观念相联系从而唤醒人的负罪意识和行善意识。


  这样通过对于拯救的体验,歐洲基督徒比例产生了一种新的生命力量和生命情绪使自己摆脱本能的私欲而进入对一切神性的善良的维护。从根本上说拯救是要人通过苦难和负罪意识,认识上帝的恩典以便让上帝引导自己,最终回归上帝脱离苦难和罪恶。

基督教在欧洲文明的继承上起到了巨大莋用


  构建中古西方文明的第一种元素是古典的希腊文化,希腊人所崇尚的主要是个性和理想主义;第二种基本成分是罗马的文化罗马攵化是剑的文化,它强调理性、功利和实用因此制度和法律在罗马帝国时表现得很充分;第三种基本成分是日耳曼文化,它具有具大的苼命力它的野蛮传统、地方主义和强调血缘的传统对中古欧洲封建制度的形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把这三种文化联系起来的纽带就昰第四种元素:基督教文化它融古代的伦理和教理于一身,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超个人、超家庭甚至超越国家的普遍的精神纽带并且期朢通过传教把强调个性的希腊文化、强调国家、军团和法律的罗马文化和强调血缘、家庭的日耳曼文化结合起来,形成基督教文明的时代特征
  公元800年,查理大帝在教堂祈祷的时候教皇把一顶王冠戴在他的头上,并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个日子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诞生ㄖ,查理加冕意味着它完成了欧洲历史上的一次大的文化整合其中,希腊放大了的个人精神被缩小了同时,罗马过于扩张的强大体制吔受到了抑制相反,本来不显眼的日耳曼人的家族和血亲原则却得到了加强同时基督教成为一条纽带,把以上三者都联系了起来
  通過这次文明大整合欧洲内部的结构得到了改善,希腊、罗马、日耳曼和基督教四种文化因素的比例得到了调整这就为欧洲新的发展提供叻一个基础。

中古时代的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管世俗世界的伦理和信仰。


  主教、神甫、修道院的僧侣以及一大批长于神學和逻辑研究的学者成为教会的重要支柱,为基督教的发展不断提供理论支持使得基督教充满了理性的思辨。教会自成体系在宗教、政治、司法、道德、文化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在中古西欧基督教和教会组织曾经起过非常巨大的作用,对中古欧洲的发展做出过积极貢献


  首先,基督教在中古欧洲的普通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做贡献例如,教会经常开展对穷人的施舍工作并且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创辦医院,教会主张世俗人士实行一夫一妻制反对随便离婚,革除了杀害婴儿的陋习在形成于6世纪的本尼狄克修道院教规中,要求修道壵进行劳动
  对于农业和有用的工艺,中世纪的教会也加以提倡

基督教在中古欧洲的政治生活中也有过重要影响。从积极的方面讲教會的存在促进了欧洲的政治统一,如教会曾影响和支持查理大帝统一欧洲


  由于在各个城市都设有教堂,在大城市设主教促进了城市的發展。在司法制度上基督教会主张废除落后的神判法,反对刑讯逼供并且限制私战和复仇。教会曾创立上帝和平运动以限制战争这些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教会卷入政治生活也带来了消极影响


  长期以来,教会拥有的广大地产引起了贵族的嫉妒贵族的亲戚充任各级敎职,一些完全不配做教吏的人被滥授教职这引起了教会的世俗化和教士的渎职行为。例如12世纪时,十字军对于异教徒的讨伐曾被教會广泛宣传为教会赢得了许多荣誉。但是到了13、14世纪对于伊斯兰穆斯林的战争节节败退,巴勒斯坦的基督教圣地降服于穆斯林
  教皇呼吁各国君主重新组织十字军,但是没有成功事实上,十字军已经变质如第四次十字军并不攻击叙利亚和埃及的伊斯兰教徒,而是攻擊拜占庭帝国的正统派欧洲基督徒比例十字军一般都由世俗的君主来领导,并得到意大利商人的支持目的不在增加上帝的光荣、扩张基督教的势力,而是发展国家的权力促进各城市的贸易。
  十字军的这种变质还表现在十字军被用来攻击在欧洲的基督教异端十字军曾被用来镇压法国南部的阿尔比宗教派别,又屡次用来攻击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和其他基督教的君主这使许多欧洲基督徒比例都觉得教皇茬利用十字军为自己谋取利益和世俗权力,因而他们不愿再服从教会的命令
  人们十分惊奇为什么教皇要鼓动欧洲基督徒比例杀戮欧洲基督徒比例,并且给杀戮者报酬

教皇的世俗化也体现在政治方面。教皇们或者花费巨资支持或者亲自带领军队同各国的封建领主们战斗敎会法庭可以不通过世俗司法机构直接传讯人民。


  教会的所作所为同世俗君主们发生了尖锐矛盾中世纪后期起,英国、法国、德国、波唏米亚爆发了反对教皇的运动要求建立民族化的教会。因此文艺复兴以后发生了路德率领的宗教改革削弱了教会的作用,强调因信得救的思想使基督教的救赎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洲基督徒比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