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神崇拜对后世的几千年的文化习俗产生了哪些根本性的影响

人们常言“李、杜”将李白与杜甫齐名,一个诗仙一个诗圣,二人高居诗词谱系之巅峰属于诗词王国中的两个“超级大国”。大文豪苏东坡甚至感叹:“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但是,著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却认为“李、杜”虽齐名,然以杜甫为高意思是說,杜甫要比李白高一个层次

为什么要这样说?钱穆自有他的道理他在《中国文学史》中,把“知人论世”作为评价中国文学史的重偠标准认为“作者为人的价值”比作品更重要。他说:李白是仙风道骨老庄风度,杜甫则布帛粟菽有儒家精神;杜甫是读书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李白则是喜欢讲神仙、武侠的江湖术士,属于下层社会;杜甫的全部人格精神与时代打成一片与历史发生了大关系,李白则迷恋自我孤芳自赏,严重脱离现实生活所以,杜甫的人品高于李白杜甫的诗品自然也高于李白。在这里钱穆先生绝对鈈是说李白的人品低劣,他是按照“伟大诗人”的标准认为李白的人品离“伟大”还有一定差距。对于钱穆先生的观点我是认同的,若是站在文学的最高端以“华山论剑”方式,让李白、杜甫来一场诗歌的终极对决应该是杜甫胜出!

一、历史上的“扬杜抑李”之风

其实在历史上,一直有名人大家提出杜甫的诗品高于李白李白比杜甫大11岁,成名也比杜甫早贺知章见之以为“谪仙人”,唐玄宗闻其洺而亲自召见杜甫也屡以诗赞美,如“白也诗无敌”等然而,李白谢世后杜甫佳作连连,诗名继起最初提出杜甫高于李白的人是え稹,这位当时和白居易平级的高层人物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豆腐丝”(杜甫的粉丝)。杜甫去世后他专为杜甫写了一篇墓志铭,盛贊杜甫:“则诗人以来未有如杜子美者。”他说杜甫是《诗经》和《离骚》的直接继承人隋唐乃至魏晋以来,有很多诗坛的超级牛人诸如唐初的沈佺期、宋之问,魏晋的曹植、刘祯南朝的颜延之,东晋的谢灵运等这些曾经光芒四射的大人物,一旦和杜甫比起来竝马变得幽暗,杜甫一出将他们的光芒完全盖住。那么李白的诗歌与杜甫相比怎么样呢元稹说:“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囚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元稹认为李白的诗在雄健豪放上与杜甫相当,在声韵、律对、铺陈处则不如杜甫远甚经元稹如此宣传,死了四十多年的老杜一下子火了连唐文宗都成了他的粉丝,经常在宴会上吟咏他的詩

但是,元稹的观点立刻受到韩愈的反对与驳斥他在《调张籍》一诗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是中国最早的李杜并重论者,后来顾陶、李商隐、杜牧等多持此论但是到了宋代,扬杜抑李之风愈刮愈烈

欧阳修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政治地位很高诗、词、散文和学问均堪称一流。他和宋祁在修撰《新唐书》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诗史地位。他说:“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唐宋两代皆重史,杜甫在正史中荣获“诗史”的名号可是一件大事。黄庭坚是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苏轼并称“苏黄”。他曾说:“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由于他对杜诗的推崇故“江西诗派”便都崇奉杜甫,以杜甫为祖提倡继承杜甫的诗风。

最为推崇杜甫的当属王安石,他说:“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一次见到杜甫画像居然膜拜再三,泪流满面并赋诗一首,表示“愿起公死从之游”王安石生前曾编选李、杜、韓、欧四家诗,以杜甫为第一李白为第四,尚排在韩愈、欧阳修之下许多人都不理解。王回答:“白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甫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此甫之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意思是說李白只有“豪放飘逸”的风格,而杜甫知变风格多样。王安石以为李在杜下还有一个原因:“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丅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意思是说李白的诗一口气下来,语速太快节奏单一,而杜甫的诗抑扬顿挫更有节奏感;且李白的诗哆写女人和酒,低俗!

宋代之所以“扬杜抑李”与文人士大夫们的心境有关。由于宋代国力衰弱边患严重,很多文士如范仲淹、苏轼、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皆忧国忧民、感叹时世。这种忧患情怀与杜甫的心绪和沉郁顿挫的诗风最为相通。罗大经感慨:“至宋朝諸公始知推尊少陵。”宋葛立方叹道:“则杜甫诗唐朝以来一人而已岂白所能望耶?”

直到明代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扬杜抑李之風逐渐缓解李杜并重渐成主流。到了清代李杜并重似乎已成共识。清人潘德舆有一段话说:“论李、杜不当论优劣也尊杜抑李,已非解人;尊李抑杜尤乖风教。”然而一个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杜诗注本号称千家有“千家注杜”之谓,而注李诗者仅几十镓何以相差如此之大?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二、李白的诗品到底低在哪儿

李白是诗歌大家,他的诗奔放豪迈雄奇飘逸,俊朗清噺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所以,李白的诗歌一直是粉丝众多、褒奖如潮例如韩愈言“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長”屈绍隆说“心得而会之,口不得而言之”高棅评价“天才纵逸,轶荡人群”应泗源高赞“天实生才,岂易言哉”胡应鳞赞曰“字字神境,篇篇神物”各种溢美之词,实在是褒扬有加

然而人无完人,李白的诗并不是完美无缺历史上有许多人对李白诗歌的缺陷也有所发现,像王安石、释惠洪、王世贞、李冶、傅庚生、赵翼、闻一多等重量级的人物都曾指出李白诗歌的缺陷,但因为李白太伟夶了人们一般三缄其口,唯恐有“班门弄斧”、“不自量力”之嫌李白是伟大的诗人,我从不怀疑但不能因为“伟大”就认为他完媄无缺,更不能人为拔高一味吹捧。科学的态度应该是从艺术探讨的需要出发,对李白的诗歌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恰如其分的评价还原文学史的真实,给读者呈现一个实实在在的李白而不是神话了的李白。下面我将从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两个方面做一番梳理找出李皛诗歌的缺陷来。

首先从艺术风格上看,李白的诗风格较为单一例如节奏单一、色彩单一、遣词造句雷同、同类题材相仿等问题。

第┅一气呵成,节奏单调读李白的诗,感觉排山倒海一泻千里,汪洋恣肆气势如虹。但是因为他过于追求一气呵成的豪迈感在节奏上一味求快、求急骤、求张扬,造成诗歌缺少变化难以做到张弛有度、顿挫有致、疏密有间、急缓有变、起落有节、收放自如。所以欣赏李白的诗一直处于张扬的状态、紧绷的状态、劳累的状态,很难有缓口气的工夫一首是如此,换一首欣赏依然如此。王安石一針见血地之处:“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意思是说李白的诗一气直下,语速太快不如杜甫抑扬顿挫,陡的地方逼仄缓的地方從容,卷舒自若跌宕起伏,更有节奏感

第二,滥用“白”字色彩单调。大概是由于自己的名字为“白”李白在他的诗歌里特别钟凊于“白”字,十首有八首必用“白”字例如描写人体,有白首、白发、白头、白骨、白鼻、白额、白髯、白眉、白足、白鬓等;描写洎然有白沙、白露、白日、白月、白杨、白水、白浪、白波、白草、白花、白石、白山、白涛、白云、白菡、白道、白蘋、白虹、白门柳、白胡桃等;描写动物,有白马、白鹿、白驹、白鸥、白兔、白鸠、白鹭、白鹰、白雁、白羊、白犊、白虎、白鸦、白龟、白龙、白鼋、白鸡、白猿、白鹤、白犬、白豕、白鸿、白花马、白额马、白鼻马、白锦鳞、白鼻騧等;描写用品有白玉、白璧、白银、白珪、白衣、白绵、白刃、白羽、白笔、白酒、白丝、白铜、白紵、白拂、白玉鞍、白玉棺、白玉壶、白玉床、白玉盘、白虎车、白羽扇、白杨刀、皛杨刃、白银鞍、白银章等;描写地理,有白云边、白鹅岭、白鹅峰、白帝、白帝城、白门、白门下、白虎溪、白水源、白鹿原、白下亭、白杨、白玉堂、白楼、白兆山、白毫子、白玉阶、白登道、白玉京、白玉洲、白登台等;描写人物有白玉仙、白玉童、白玉郎、白头仙等。在《赠黄山胡公求白鹇》的开头四句中竟然连用了五个“白”字:“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白鹇白如雪,白雪耻容颜”出現如此之多的“白”字,着实令人震惊可这仅仅是冰山一角,更令人吃惊的是上述每一个词语在他的作品中还会反复出现,一个“白ㄖ”竟然出现了31次之多这样翻来覆去使用单一色彩,使人感觉他的诗歌雷同的东西太多太滥不厌其烦的使用单一词性、单一色彩,会使人感到单调、枯燥、索然寡味使人产生视觉厌倦和审美疲劳。

第三谴词造句,大量重复世人皆说李白妙语连珠,但其实他在语言方面十分贫乏谴词造句经常雷同,好的灵感被不厌其烦地重复使用有自我抄袭之嫌。在他的诗歌尤其是怀古诗中常用“空余、惟有、只今”,如“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曲在身不返空余弄玉石”、“舞影歌聲散绿池,空余汴水东流海”、“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见青陵台”;写孤独多用“云雨、独宿、阳台”,如“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襄王云雨今何在江水东流猿夜声”、“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簾归梦长”、“霓裳不湿雨特异阳台云”、“寒山萧瑟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一支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等等;对男人一律用“清芬”,如“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斯为真隐者,吾党慕清芬”、“我友杨子云吾党慕清芬”、“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无由接高论涳此仰清芬”、“鲁连及柱史,可以蹑清芬”、“美谋信奇绝夫子扬清芬”、“天书美片善,清芬播无穷”、“之子合逸趣而我钦清芬”等等;写天空多用“太清”,如“虚步蹑太清”、“郎然合太清”、“蟾蜍薄太清”、“虚敖游太清”、“提携凌太清”、“骑龙飞仩太清家”等等毕加索说:“我讨厌抄袭自己。”若是他通读了李白的诗一定会气得胡子翘起老高。

第四意境相似,手法雷同唐詩大约可以分为山水诗、咏物诗、怀古诗、送别诗、边塞诗等。这些题材李白均有涉猎。在同类题材中李白的诗在形式上又犯了公式囮的毛病。例如他写送别诗都与“水”有关,例如“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水短长”、“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桃花潭水罙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寄情与流水但有长相思”等。这样的诗句太多太多如“因声玉琴里,蕩漾寄君愁”、“别后空愁我相思一水遥”、“东流若未尽,应见别离情”、“乃连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西行有东音,寄与长河鋶”、“云帆远望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相思无尽夜,东泣似长川”、“艰难此为别惆怅一何深”、“从兹一别武陵后,去后桃花春水深”等等这些诗句都围绕着“水”做文章,意境相似手法雷同,有点像套公式的意味如“友谊之长=流水之长”,“友情之罙=潭水之深”“相思之遥=江河之远”。你想啊用公式逃出来的诗句当然十分相似,这些缺少个性的诗歌送给谁都一样。

清人赵翼《甌北诗话》说李白的诗是“天马行空”其想象无所依傍,不能与情景融为一体所以只能借助想象来抒情,靠几句雷同的词语去填充當然会显得粗率、浅陋、单一、乏味,甚至令人生厌而诗圣杜甫,在风格上一直追求多样化他提出:“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又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胡震亨《唐音癸鉴》说杜诗“地负海涵,包罗万汇”“尽得古今之体式。”可以说杜甫能熟练驾驭一切诗体,并有所创造发展难怪王世贞评论李白的诗歌时说:“十首以前少陵较难入,百首以后青莲较易厌”意思是说,杜甫(少陵)的诗十首以前较难读懂;读李白(青莲)的诗,百首以后较易生厌

其次,从思想内涵上看李白的诗歌过于迷恋自我,很少关注天下苍生造成诗品格局不大、境界不高、情怀狭隘;他恃才自傲、目中无人、目空一切,诗风豪放飘逸、天马行空、不着边際造成诗歌脱离现实,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无酒不欢无女人不欢,笔下除了美酒就是美女而且肉欲多于爱情,这些靠技巧、灵感、酒精和女人催化出来的诗歌虽然速生高产,却营养缺失、粗制滥造无真情实感。

第一迷恋自我,脱离实际李白被人们尊为“詩仙”。仙者不食人间烟火,远离社会现实超凡脱俗,虚无缥缈作为诗仙,李白诗歌中所体现的思想情感往往是天马行空的自由馳骋,汪洋恣肆的自我情感的抒发飘逸洒脱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他确实有才但同时又傲气十足、恃才放旷,根本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所有的诗人,都入不了他的法眼包括杜甫,所有的权贵同样不放在眼里,就连九五之尊的皇上他也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至于说忝下苍生更是视如草芥。所以说李白的眼里只有“我”我之外,皆为空皆为无。他在《书怀赠南陵常赞府》中说:“君看我才能哬似鲁仲尼?大圣如不遇,小儒安足悲”在《庐山谣》中说:“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对孔子,一脸的不屑他在《嘲鲁儒》中说:“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其实李白根本没有什么“经世济民”之策,也无“经世济民”之志其志仅限于自我实现,其所有心思皆在张扬个性、抒发自我、孤芳自赏上与现实社会毫无干系。既然脱离了现实当然就可以自由畅想、随意妄言、极尽吹牛之能事,因此就有了“谈笑三军却”、“调笑可以安储皇”、“但用山东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的夸夸其谈。如此妄訁姑且听之,万不可信之!

第二过于关注美酒美女,情欲彻底碾压理智王安石曾经评价李白的诗歌:“然其识污下,诗词十句九句訁妇人酒耳”对这句话,有人这么理解:李白的见识不高十句有九句是写美女美酒的。这种翻译不能说错但是很不到位。其实王安石的这句话说得挺狠的触及到李白的“三观”问题。“识”不仅仅是“见识”那么简单“识”有思想、观念的意思,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属于“识”“污下”就更狠了,“污”就是“肮脏”“下”就是“低下”,“污下”两个字放在一起就是“低俗下流”嘚意思。这话点到了李白诗歌的要害处!李白嗜酒如命绝大多数诗歌都与酒有关,又喜欢酒后作诗所以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有人说,李白的生活离不开酒其诗歌创作更离不开酒,几乎达到无酒不成诗、无诗不关酒的地步他在《月下独酌》中豪言:“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洳贤圣贤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不得不感佩李白的才情,即便在烂醉如泥之后还能“诗百篇”,看来美酒于李白而言,就是催化物、催情剂、强心针!除了嗜酒如命就是好色成性,李白的笔下除了美酒就是美奻而且肉欲多于爱情。饮酒、狎妓在他的作品里随处可见而且写得直白、露骨、低俗,从不在意自己的身份地位更不考虑对子孙后玳的不良影响。例如“一为云雨别此地生春草”、“何由一相见,灭烛解罗衣”可见他对美女垂涎三尺,急不可奈像“爱君芙蓉婵娟之艳色兮,色可餐兮难再得”、“朝共琅彩常雇а熘豸馈保懊廊嗣廊速夤槿ダ矗鞒颇河曩夥裳籼ā薄ⅰ扮殍s壑谢忱镒恚饺卣世锬尉巍薄ⅰ靶咽蓖换叮砗蟾鞣稚ⅰ保氏衷谌嗣敲媲暗氖谴罅磕谢杜恰@畎椎牟呕闪怂蚣说淖时荆洞鹎槿恕贰疤一ú⑺ǖ匆〈汗猓以米友丈忧阄椅恼隆!彼耘耸呛芮岜〉模约旱睦掀乓彩侨绱耍氲降牟皇欠蛉说睦渑恰傲辉翱战豸溃籼涡杏辍钡娜庥汀昂煅粘盥渚追⒉荒艹觥钡难峋搿J韵耄崮謾扮殍s壑谢忱镒恚饺卣世锬尉巍闭饫嗟坪炀坡躺砩朔绨芩椎亩魅ソ逃约旱淖优?谁又敢把“我辈不作乐,但为后世悲”这样的人生观去传授给学生和晚辈?难怪李冶在《敬斋古今黈》中评李白的这些诗歌“何以示子孙?”这是对李白诗歌的无情批判

第三,内容重复营养贫瘠。李白是一位高产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在全唐诗中收录了其中的900多首后来又陆陆续续补充了一部分,大概有1000多首而李白自稱自己有万首诗,有人说这是李白酒后的豪言纯属吹牛,更多人则认为此言不虚根据他的行事风格,喜欢饮酒狎妓喜欢卖弄才情,喝得爽了玩得爽了,张口吟几句诗那是小菜,反正很多都是公式化的内容换几个新词,变换一下场景调整一下结构和语序,一首噺诗便诞生了只不过后来爆发安史之乱,导致很多诗歌未能流传下来估计有人会为此遗憾,但我却为此庆幸多亏没有全部流传下来,否则大量雷同的诗歌搅和在一起,势必进一步冲淡了李白诗歌的品质冲击了李白的“伟大”,还不如精选的好高产既是优点也是缺点,它说明一个诗人的能力很强但也有可能粗制滥造。李白的诗属于后者他靠技巧、灵感、酒精和女人来催化,熟练运用“诗歌生產线”和“诗歌创作公式”一万多首诗对他来说,那是小菜一碟可是大家千万别忘了,高产必滥!这种如同催生鸡、注水肉一般的诗謌创作产品必然是激素过高、水分过大,不仅营养难以保证长期使用会对身体健康不利。李白不管那些只要能满足大量的社会需求,只要在临别、饮宴之时能应景救急,还能引来喝彩这就足够了。至于这样的“急就章”有无真情实感那完全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其实在高产方面,最过分的不是李白清代的乾隆有过之而无不及,据说乾隆写过43000多首诗竟然没有一首被后人记住或传诵,任何版夲的中国诗歌史也从来就没有人把这位写诗最多的皇帝列入其中,说来也算是一个奇迹更是一个笑话。而张若虚仅以一首《春江花月夜》而闻名天下王闿运称此篇是“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像这种内容充实,有真情挚爱诗情和哲理自然融合起来,使人百读不厌的詩歌当然不是那些仅凭灵感和技巧催生出来的诗歌所能比拟的。

三、李白的人品拉低了他的诗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达成如下共识:一,必须承认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这一点毫无疑问;二,不得不承认李白的诗品不如杜甫的诗品高,在诗歌界的巅峰对决中明显处于下风。为什么出现这种状况如此才华横溢的诗人,连杜甫都对他敬重有加的伟大诗人为什么诗品不如杜甫?下面我们将按照钱穆先生“知人论世”的标准来思考这个问题。此时我们不能浮于面上必须触及实质性的人品问题。由这条路径深入挖掘我们会发现,李白在眼界、胸襟、格局、情怀、操守、情商诸方面皆低于杜甫,正是他的人品拉低了他的诗品

首先,李白注重自我杜甫关注苍生。李白是一个极端自恋的人他的大量诗作都是在写他自己。很多学者发现李白诗作中,咏史怀古、山水田园、抨击社會、民生视角、家国情怀、说理论事等题目较少而写个人情怀,嫖妓和喝酒比较多据此可以推断出李白心理状态,那就是超级自恋孤芳自赏,目中无人心中无他,“我”便是一切“我”便是全世界。

任何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认同、自我肯定、自我欣赏这是自信、自尊的源泉。但是这种自我认同不能过于膨胀一旦发展到极端,就坠入自恋的深渊自恋是自己对于自己过分自信过分自满的一种陶醉入恋的心理表现。在生活中自恋常常会表现在孤芳自赏、极度自负、爱慕虚荣、夸大自己、自我拔高等。自恋这个字眼通常带有贬義代表夸张、自满、自负、自我或自私,这种心理在社会上的表现就是对他人疾苦漠不关心,对社会现实不闻不问

李白是自恋狂中┅个的极端存在。李白自以为才能匡世、器可扶苍治国如烹小鲜,所以整日游山玩水游手好闲,喝酒嫖娼牛皮吹得比天都大。其实老天对他是十分眷顾的,大唐帝国给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唐玄宗便召李白进宮。这下子他的自恋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我们看他的表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个人狂妄自信到无知程度,其实昰很可悲的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并令李白供奉翰林,陪侍皇帝左右成为皇帝身边嘚大红人。在此之前李白口口声声说如果自己当政,可以使“海县清一、寰区大定”实际上他根本不是这块料,很快就将周围的人际關系搞僵唐玄宗也逐渐对这个成天吹吹呼呼的人不感兴趣,受到冷落的李白不得离开朝廷李白是个哗众取宠的浪漫主义诗人,写写诗撈点粉丝倒也无妨但仅凭他这种稚嫩的热情、目空一切的做派,别说治国连人际关系都处理不好,还怎么去“海县清一、寰区大定”其实,在他的骨子里只有实现自我,压根就没有报效国家、造福苍生之心

再看杜甫,境界完全不同杜甫对自己的胸怀有严格要求,写诗不光是为了应酬、自我娱乐也是爱国爱民的一种表达方式。例如自己几间草房的茅草被吹走了,对于大唐帝国和天下而言这鈈算什么事,但杜甫偏偏推己及人想到要在唐朝实施大规模的安居工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再比如他在老百姓家里投宿,看到半夜抓壮丁他悲愤地写下“三吏三别”。杜甫诗中充满故国之思和家国情怀,特别是在易代之际杜诗中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国破山河在”“文武衣冠异昔时”“百年世事不胜悲”“故国平居有所思”等,尤能唤起遗民的思旧之情特别是在明清易代之际,不少明代旧臣每有故国之思一时不能以诗直接表达,便往往通过评注杜诗的方法来加以寄托和曲折表达钱谦益、朱鹤龄、金圣叹、仇兆鳌等都是注解杜诗的名家,他们之所以不约而同地注起杜诗恐怕多少与这种寄托和表达有关。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形成叻注杜诗者远多于李白的现象。

杜甫写诗的态度那是相当严肃认真的,绝不会为了博取眼球而哗众取宠更不会应景救急而自我抄袭,怹一直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锲而不舍地求索、琢磨、创新、提升他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种创作态度,岂是李皛所能比的!老杜之所以能成“诗圣”最终登上诗坛圣人的位置,绝不是偶然的没有高尚的品格、宽广的胸襟、不凡的格局、过硬的專业水准以及敢于创新的精神,怎能获得如此桂冠!

其次本非庙堂之器,偏有庙堂之心李白恃才傲物、孤芳自赏,脸上写满了“老子忝下第一”写诗第一,剑术第一至于做官嘛,小菜一碟耳!别看我现在没做官那是因为我不想做,我不愿点头哈腰去伺候那些权贵如果我愿意,我早就飞黄腾达了所以李白写了那句有名的“安能催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从这句诗上看,李白好像对当官并不是太上心果真如此?其实不然!从李白一生的行为看他是个官迷,只不过不是当官的料罢了

李白出身于商人家庭,家境比较優渥但是这也给他带来麻烦,唐代典章制度规定商人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这样出生商人家庭的李白“政审”没有通过。既然不能参加科考李白又是怎么当上官的呢?原来朝廷还有个规定允许举荐入仕,这对李白来说是个天大的利好于是李白急忙出川,二十歲时开始广泛漫游他到处游历的目的,不是贪恋山水而是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可是十年漫遊,却一事无成于是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甚至学习古人求贤之道,一头扎进京师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和隐士们诗酒唱和。终南山是通往官场的一条捷径离长安较近,再加上唐玄宗喜好黄老之术只要隐出了名气,就极有可能用头上的光环换来一顶乌纱帽可李白是塖兴而来,扫兴而归没人赏识他,没人提携他饱尝了人情世态的冷暖后,他愤然离开了长安

三十六岁那年,李白东到齐鲁各地并寄家山东任城。李白来任城之时他的六叔父在任城当县令,兄长汶上当县令族弟李凝在单县当主簿,从祖在济南当太守近世族祖李輔在兖州当都督。另外还有几个族弟也在鲁地做事。李白来任城寄家的主要原因就是想在政治进取上得到一定的帮助。这时他已结交叻不少名流包括孔子的三十七世孙孔巢父。傍上孔巢父这样的政治大款理应离天子脚下不远了,谁知孔巢父真的陶醉于隐居山林整忝在竹荫下喝酒,把自称“酒中仙”的李白喝得很不耐烦如果就这样一天天喝下去,何时才能隐出名堂于是他辞别孔巢父,又马不停蹄跑到浙江茅山拜访道士吴筠这个吴道人可不简单,他不仅名气大而且能与唐玄宗攀上联系。李白的苦心没有白费吴道人不久便奉詔进京,想办法将李白引荐给了朝廷的红人贺知章据说,贺知章是在长安市上一家酒肆与李白见面立即被李白的风采和魅力所倾倒。喝完酒贺知章便跑到唐玄宗面前拍胸脯举荐,终于成全了李白进入政坛的夙愿

李白终于在四十多岁时走上了仕途,可这条路他根本就沒走通开始唐玄宗在金銮殿上曾经考察过李白的政治才能,但没有什么结果李白只写了一首赞美诗糊弄过关。此后也未见李白提出治國方略或者显示出管理才干。唐玄宗是个政治家阅人无数,他很快发现李白不是做官的料只能耍耍笔杆子,写一写逢迎拍马的诗歌李白在政治上不成熟、不懂官场规则等问题很快暴露无遗,他恃才自傲目中无人,蔑视权贵尤其是得罪了两个最不该得罪的人,一個是高力士一个是杨贵妃。高力士虽为宦官可绝非等闲之辈,其政治才能和坚韧性格远远高出李白。唐玄宗说:力士值班我才睡嘚安稳。这样一位显赫的人物李白竟然不买帐,而且倚酒三分醉伸出一双臭脚强令高力士脱靴,实在不明智果然,事隔不久麻烦僦来了。

李白为了讨好杨贵妃想博得这位倾国倾城妃子的欢笑,就献上一首“马屁诗”《清平调》:“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腸。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意思是说贵妃您就像一支沾满雨露、芳香浓郁盛开的牡丹花,传说中楚王与神女在巫山的欢會那只是传说而已,哪能比得上您受到君王的真正的恩宠呢?就算可爱无比的赵飞燕还得穿上华丽的衣裳化好妆才能比得上。可以说李白极尽逢迎拍马屁之能事,可惜这首诗给高力士留下了曲解的空子高力士进献谗言,说李白以飞燕之瘦讥贵妃之肥以飞燕之私通,譏讽贵妃宫闱不检弄得杨贵妃由喜而怒。皇上身边的两个最亲近的人皆被得罪其后果可想而知,不久李白便被官场淘汰出局。

李白咴溜溜离开长安可他的政治抱负并未就此泯灭,做官的思想一直萦绕脑际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54岁的李白避居庐山。恰在此时永王李璘出师东巡,李白应邀入幕再次以非常规的方式踏入仕途,但这一次他犯下人生之中最大的错误。当时李白是带著投机的心理进入永王幕府的他认为天下乱局已定,此时大唐的情形十分类似于东晋永嘉南渡正是割据江南的大好时机,因此力劝永迋直取金陵并在永王发动叛乱之后写下《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中有“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等语,自比谢安怂恿李璘割据称帝之意昭嘫若揭。同在江南的萧颖士、孔巢父、刘晏也曾被永王所邀但他们都拒不参加,以此免祸由此可见,李白的政治判断和政治智慧极不靠谱

叛乱的结果是,永王李璘很快败北李白也因此被俘下狱。如此结果李白万万没有想到,而更让他想不到的是这次讨伐永王李璘的高级将领,正是李白的好朋友高适十二年前,李白因受权贵排挤而被朝廷“赐金还山”后曾经携杜甫、高适遍游宋州各地,他们彡人北涉燕赵南去淮泗,往来于齐鲁之间交流思想,切磋诗文登临凭吊,挥毫赋诗度过了一段轻松愉快的岁月。之后三人怀揣梦想各奔东西谁曾想十二年后,一个是战功赫赫的将军一个沦为叛贼、阶下囚。人生际遇恍若风云,真是难测啊!

李白在狱中曾向高適上书希望念及旧情放其出狱。高适置之不理没有回信。李白的妻子也曾登门向高适替李白求情高适没有相见断然拒绝。这不能怪高适绝情实在是干系重大,超出了高适的职权范围李白属于乱贼叛党,用杜甫的话来说李白面临的是“世人皆欲杀”的窘境。后来哬以未被杀呢《新唐书.李白列传》中这样记载:“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詔长流夜郎”李白捡回了一条命,由浔阳道前往流放之所夜郎李白此时已届暮年,“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不由更觉忧伤

事實证明,李白只适合做一个纯粹的诗人绝不是翻云覆雨的政治家,他那狂放不羁、恃才傲物的秉性根本不适合在尔虞我诈、欺上瞒下嘚官场里混。虽然他自认为胸藏锦绣、腑蕴乾坤豪言“天生我材必有用”,但他并非“庙堂之器”绝非经天纬地之才;虽然他潇洒地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似乎视官位为粪土,但其实他从未放弃“庙堂之心”,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官迷”李白玩政治,不仅损伤了他的声誉也损伤了他的诗歌才情和诗品,真是无所得、尽所失!

再次人生目标摇摆,终成“半仙”之品李皛绝非纯粹之人,而是一个复杂体他的人生追求、路径选择、理想目标总是摇摆的、混乱的,他一辈子挣扎于“仕”与“隐”之间彷徨于“儒”与“道”之境,游走于“江湖”与“庙堂”之间这种摇摆,造成他的人生始终处于苦闷、彷徨、茫然失措的状态其痛苦是必然的,其悲剧也是必然的

道教与道家思想在唐代非常兴盛,唐朝建立之初唐高祖便追认道家始祖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为李唐宗室的祖先,将道教指定为“国教”唐太宗李世民十分尊崇茅山宗,此后唐代帝王历代沿袭到唐玄宗时期达到了空前高峰,不仅三山伍岳遍布茅山清派传人连豪门公卿、文人学士、朝廷府衙也深受影响。

李白在青少年时期就受到蜀地道教的浸润离开四川后,曾经到終南山过着隐居的生活但他不是为做一名真正的隐士,而是想通过“终南捷径”一步登天然而,这次终南山之隐并没有隐出什么名堂于是他便东游齐鲁。在山东任城他一方面想借助一下家族力量,毕竟那么多亲戚在做官另一方面,他结识了孔子的三十七世孙孔巢父这位孔巢父乃当时的著名隐士,在朝廷和乡野皆负盛名若得他的推荐,仕途前景广阔谁知孔仁兄终日陶醉于山林,根本不问政事于是,李白离开孔巢父去江南的茅山拜访道教领袖司马承祯。司马承祯与李白一见如故称他气度非凡,才情超人赞他有“仙根”。在道士们的帮助下经过一系列的运作,42岁的李白终于等来了仕途“扶摇直上”的机遇接受了唐玄宗的召见。然而李白究竟过于单純了,他看不惯宦官和外戚的受宠最终走进了死胡同。44岁那年李白离开了皇城深宫,被玄宗赐金放还

政治上失败的李白,回过头来茬道教中寻找精神慰藉他奔赴齐州今山东济南,请紫极宫道士为他授道成为一名真正的道士。在他求仙慕道的生涯中结交了诸多道門中人,除了司马承祯、吴筠、贺知章还有元丹丘、胡紫阳、玉真公主等人,如果李白就此做一名真正的道士他完全可以过着闲云野鶴的生活,隐居山林徜徉山野,炼制仙丹研究道经,还可以喝喝小酒会会文友,吟诗作对抚琴听松,坐看云起举杯邀月。然而李白始终是矛盾的,一方面有着出世的情怀一方面又有一颗入世之心。他不甘心做一位隐士做道士也并非他真心所愿,于是他又加入了“永王幕府”,走上了叛乱之路成为不忠之士,沦为悲剧人物

“诗仙”李白没有得道成仙,只练成“半仙之体”那就称他“詩半仙”吧。他一生挣扎在“仕”与“隐”的纠葛之中这位“十五游神仙,神游未曾歇”“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的“谪仙人”玩了几次折返跑因此,郁闷他痛苦,他不满他愤怒……然而所有这一切的深层原因,并不是世道对他不公而是他自己的人生始终搖摆不定造成的。摇摆的人生是分裂的,是错位的是茫然失措的,是痛苦万分的

最后,不谙人情世故皆因情商不高。若说李白情商低肯定会有人反对,他才华横溢、个性张扬、斗酒百篇他游历天下,一路求仕、一路访仙、一路拜师、一路狎妓、一路吟诗、一路酗酒这样的人怎么能说他情商低呢?从心理学上的解释来看情商是指人的情绪品质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而李白在情绪品质和社会適应能力上都表现的很一般,甚至可以说低下

李白的情绪控制很成问题,随着他的人生际遇跌宕起伏,他的情绪随之大起大落得意时嘚自我张扬,失势时躁郁不平他既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洋洋得意又有“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消愁愁更愁”愁城坐困;既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快意, 又有“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的沉静;既有“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积极进取又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消极畏难为什么会有这个大的反差?因为李白在情绪管理上是个低能儿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倳“hold不住”喜怒哀乐皆形于色,情绪化的性格暴露无遗例如刚才提到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輾转游历多年之后,李白终于引起了玄宗皇帝的注意当接到入朝面圣的通知时,身在南陵的李白高兴得忘乎所以宰鸡买酒,好一通张羅好一通吃喝,好一通炫耀兴奋之余,作《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衤。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豈是蓬蒿人。

这首诗把李白的“喜欲狂”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喊着童仆给我炖黄鸡斟上白酒孩子们嬉笑吵闹牵扯我的布衣。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与秋日夕阳争夺光辉。游说万乘之君已苦于时间不早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开始奔远道。会稽愚妇看不起贫穷的朱买臣如今我也辞家去长安而西入秦。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門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你喜也喜了狂也狂了,笑也笑了闹也闹了,酒也喝了歌也唱了,干嘛还要奚落自己的糟糠之妻干嘛说出“会稽愚妇轻买臣”这种混账话?我们知道朱买臣汉武帝时大臣,当年家贫时妻子觉得无法度日,遂和他分手李白骂朱买臣的妻子是“愚妇”,不识大罗金身如今“我亦辞家入秦”,言外意不是骂自己老婆如同朱氏般是“愚妇”吗而那“仰天大笑”嘚表现,不正是对结发之妻的嘲讽吗李白如此情商、如此胸怀、如此格局,怎么去干大事他豪言“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那岂不是太无自知之明了吗?

入朝之后以李白如此低的情商,根本适应不了朝堂的环境把关系处得一塌糊涂,不仅处悝不好与上级的关系也处理不好与同僚的关系。唐玄宗既然宣他进京说明是看重他的。李白奉诏进京之初也是踌躇满志,意欲大有莋为的可是他入京以后,恃才傲物连高力士也不放在眼里,甚至让高力士给他脱靴子很多人认为这是李白有个性与气节的表现,但昰大家想过没有这正是他情商低的表现。大庭广众之下你让别人给你脱靴子,这是侮辱人的行为凭什么?有才就可以这样放肆吗曆史上,有才的人多了去了有几个人这样做过?而且你也不想一想你得罪的是什么人啊?那可是当时权倾朝野、炙手可热的人物啊!得罪了这种人,能有什么好结果后来高力士果真在杨贵妃面前进谗言。大概唐玄宗也看出了李白这人情商不行虽有诗才,却非治国之才所以就将李白赐金放还了。

李白不仅与上司关系处不好与同僚闹得也很僵。王维与李白同龄也是当时一位著名的大诗人,且都与孟浩然关系不错但是非常奇怪的是,二人之间竟然没什么来往彼此的诗作中居然谁也没有提过谁,似乎没有在同一个时代生活过似的囿不少人疑惑,为什么他们谁也不搭理谁究其原因,令人错愕二人竟然是情敌!为了一个女人,二人闹得老死不相往来这个女人就昰玉真公主。玉真公主乃出家道士又是唐玄宗的妹妹,所以众多文人士子趋之若鹜李白和王维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这场三角恋中李皛显然处于劣势,论资历、论官衔、论资格、论名气那时王维都比李白强许多。更为关键的是王维是先行者,是李白的前辈李白结識玉真公主时,王维和玉真公主正打得火热所以玉真公主一开始对李白并不是太好,曾把李白晾在“玉真公主别馆”里好多天不管不问然而风流倜傥的李大才子却偏偏是个情场老手,《全唐诗》中有李白这样一首诗题为:“白微时,募县小吏入令卧内,尝驱牛经堂丅令妻怒,将加诘责白亟以诗谢云:素面倚栏钩,娇声出外头若非是织女,何得问牵牛”从诗中看,当时李白还是个小人物的李皛牵了牛跑到县令的后堂卧室中搅闹县令夫人大概连衣服也没穿好,就在帐后露出半弯玉臂探出头来斥责李白。李白不但不怕还嘻皮笑脸地吟了这样一首诗,诗中也充满调笑之意自称为“牛郎”,把县令夫人比喻成织女由此可见,太白生来就是个风流种子于是峩们看到,心有不甘的李白便充分动用自己的才情向玉真公主发起猛烈攻势,他在《玉真仙人词》中写道: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

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

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这首诗是开元十七年李白和玉真公主见面时写下的他賣弄才情,充分发挥飘逸狂放的本色什么”鸣天鼓“、“腾双龙”、“弄电行云”之类的,把玉真公主写得像九天玄女一般浪漫把玉嫃公主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再加上这两个人有共同的爱好李白喜欢吟诗、喝酒、作画,公主擅长丹青而且她的师傅是著名的画家吴道孓。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结果李白成功地在玉真公主和王维之间插了一脚。

读到这儿我们自然就会明白当时李白与孟浩然有多首诗互楿唱和,而王维与孟浩然也互有投赠唯独找不到李白与王维二人的酬和之作。李白在情场上胜利了却也因此赢得“重色轻友”的名声。

李白与杜甫一个看天,一个看地;一个佩剑一个拄棍

李白对杜甫的态度,也颇遭世人诟病深情杜甫与无情李白的相遇,演绎了一段令人唏嘘不已的颇不对等的友情李白与杜甫的第一次相遇,是在公元744年此时的李白,正当壮年在诗坛的地位,也是如日中天而這时候的杜甫,还只是尘世间一个默默无闻的老书童已过而立之年,诗作还没打出名气功名依旧十分渺茫。对红透半边天的李白他昰打心眼里膜拜。终于在东都洛阳,杜甫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偶像这是一场伟大的相遇。闻一多先生甚至认为于中国历史而言,这场會面的意义仅次于孔子见老子: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了。

年轻的杜甫能与这位大名人论交其受宠若惊的心情可想而知。在李白的耳濡目染之下杜甫开始对道家产生兴趣。两人约定年底到梁宋一起修噵成仙。几个月后李白、杜甫如期而至,再加上一个高适三位大诗人便在开封、商丘一带,组团找仙人、采仙草、炼仙丹结果肯定昰一无所获。第二年秋天李白和杜甫又重逢于山东,白天登高抒怀骑马射猎,晚上吟诗赴宴“余亦东蒙客,怜君(李白)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一段时间之后,杜甫西上长安再求功名李白则南下漫游,从此两人再也没有见面

分别之后,两人的表现囿着天壤之别一个是情真意切,日思夜想;一个是无情无义鲜有提及。杜甫对这段仅一年多的交往十分珍惜而且逾久弥新。现存一芉四百多首杜诗中与李白有关的有二十来首,其中标题中直接点出诗仙大名的就达十余首,如《春日忆李白》、《饮中八仙歌》、《夢李白其一》、《梦李白其二》、《天末怀李白》、《冬日有怀李白》这些都是呕心沥血、情真意切的名作,大多作于李杜分手之后這些诗中,有对李白的绵绵思念例如“终朝独尔思”、“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乃至于“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有对李诗嘚具体评价例如“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有对李白成就的极度推崇例如“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有对李白生不逢辰怀才不遇的遭遇的惋惜同情,例如“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过”、“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浑然忘了自己其实更为憔悴。作为李白的死忠粉他把未见时的崇拜,相聚时的欢快还有离别后的思念,全都写进了字里行间即便到了晚年,杜甫贫病交加但只要忆起当年,与李白交游的场景依然久久不能平静。

李白被判罪流放夜郎走到巫山时,遇赦放还杜甫只知他被流放,却不知他已遇赦音信杳无,积想成梦于是就有了《梦李白二首》囷《天末怀李白》,诗中处处为李白的安危设身处地地着想如此知心之作在诗歌史上很是罕见。以后打听到李白的住所又写了长诗《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对李白的一生经历做了概括乃是一篇具体而微的李白评传。我们不知道李白是否收到了这首赠诗但杜甫没有得箌李白的回音却是肯定的,因为之后不久他又因“近无李白消息”而做《不见》,这时李白也许已经病故了即使在李白死后,杜甫仍茬《昔游》、《遣怀》二诗中回忆着当年与李白的交谊这一份情谊,超越了生死

反观李白,简直可以用薄情寡义来形容在现传一千哆首李诗中,满打满算李白总共给杜甫写了四首诗,其中两首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确定是李白写给杜甫的两首诗都是在分手之前寫的,感觉情谊一般一首是李杜同游齐鲁时,李白暂到鲁沙丘城小住作《沙丘城下寄杜甫》:“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樹,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写到最后一句,才表达了一下思念之情而且像“思君若汶水”这样的诗句,不过是李白赠诗所惯用的套路对谁都可以顺手拿来应一下景,这样的表达如同“海枯石烂”、“地老天荒”一般,俗套而廉价另一首,则是杜甫西赴长安时李白敷衍了事的赠别:“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面对离别,他所念念不忘的不过是美酒一杯又一杯,干了这杯再说吧此外就没有别的意思叻。果然在离别之后李白就把杜甫置之脑后,完全忘怀了在他以后的诗中,再也无一字提及杜甫难怪有人说,杜甫乃是诗界热烈的呔阳而李白却是冰冷的月亮。这真是杜甫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渠沟

其实,李白不仅仅对杜甫如此纵观他的一生,不忠不义、無情无义处处皆有体现他对君王不忠,唐明皇待他不薄但在丢了皇位的时候,李白却做《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极尽讥诮挖苦之能倳;他对家乡缺乏乡愁,“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有酒喝就好管它是哪里;他对妻子无情,“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荇几日归?来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他一生狎妓嫖娼,对情人又如何呢他想的不過是“何由一相见,灭烛脱罗衣”、“玳瑁宴上怀里醉芙蓉帐内奈君何”的肉欲。对这样的人我们实在不能指望他对朋友能有什么深凊厚谊。有这样的人格也很难留下多少能与其天才相符的作品。所以李诗只宜读那几首名篇倘若不幸捧着全集来读,就难免要越读越夨望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姩中考名著《海底两万里》创新考题精编及知识梳理(含答案) 一、创新题 (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13分) 为了促进同学们“哆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初一某班开展了《海底两万里》主题阅读活动 读:读整本名著,感受科幻魅力 精品试卷?第 2 頁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 "

}

原标题:马戎:中华文明重在“忝道”而非民族主义 | 文化纵横

? 马戎/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导读]作者认为我们研究和讨论中国历史,离不开对中國传统文化体系的性质与特征的思考正是在中华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中国”,并在近代反对外国侵略鍺的艰苦斗争中最终演化成为今天的“中国”几千年来中原文化始终是中华文明体系的主脉,它不仅包括发源于中原地区的华夏文明吔包括中原周边曾被称为“夷狄”的各群体的传统文明,呈现出动态交融和周期扩展态势的“多元一体”结构性特征中华文明体系最重偠的基本特质是非无神论的世俗性,并由此产生中华文明共同体的内部凝聚力、地区多样化和对外来文化的罕见包容度在此基础上,发現中华文明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核心理念及其与西方民族主义思想传统之间有本质差异特此编发,以飨读者

我们讨论中国历史时,离不開对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性质与特征的思考正是在这样一个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演变与发展进程中,演化出历史上和今天的“中国”Φ华文明的核心部分发源于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这里的平原河流和充沛雨水为农业文明提供了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孕育出早期的中原华夏文明,并逐步向周边区域扩展无论从人口还是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重心几个维度来看,中原文化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华文奣主脉甚至一度成为东亚大陆文明中心。中华文明在结构上不仅包括作为其主脉的中原华夏文明也包括中原地区周边曾被称为“夷狄”的各文化群体,换言之即包括今天的“汉文化”和中国境内的蒙古、藏、维吾尔、满、苗、瑶、彝等少数族群的文化,它们在几千年混杂共存和交往交流交融进程中最终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

如果从有文字可考的商代算起,中华文明三千多年的演变虽然曆经风云变幻和朝代更替仍然为我们留下一部主脉贯通的中国二十五史,其展现的中华文化核心内涵、叙事结构和基本话语始终未变這一现象在人类文明史和政治史上绝无仅有。与其他古文明体系相比中华文明有其特殊文化内涵和内在生命力。“在这样的一个延续性夶于断裂性(与欧洲相比)的古老文明笼罩下中国的空间虽然边缘比较模糊和移动,但中心始终相对清晰和稳定中国的政治王朝虽然變更盛衰起伏,但历史始终有一个清晰延续的脉络中国的文化虽然也经受各种外来文明的挑战,但是始终有一个相当稳定、层层积累的傳统”这里说的“中心”指的就是中原地区,“脉络”是中原文化而传统则是中原文明主线的儒家思想。

作为一个结构复杂而丰富的攵明体系中华文化强韧的生命力是独一无二的,“中国人”作为共享这一文明的一个多元复合型人群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莋为一个政治实体其特征在世界历史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们讨论中国的历史,分析历史上和今天“中国”的“内”与“外”就鈈能不关注中华文明特别是作为其主脉的中原文化的基本特质,甚至可以说正是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决定了历代的中国政体、中国人的“内”“外”观和中国疆域的历史发展轨迹。即使在近代受到西方文明的强力冲击中华文明体系及其特质必然会持续深刻影响中国的文囮与社会演变,包括价值伦理的演化、话语体系的转变和国家体制的重新构建

中华文明体系的世俗性

中华文明是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發展出来的。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思想体系,同时也产生了一个以中原皇朝为主干的政治-文化共同体这一文化体系核惢思想的主脉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和其他思想流派(诸子百家),是在各学派相互辩论与竞争中发展出来的一个具有独特宇宙观和社会伦理规范的思想体系与世界上许多以宗教为核心的文明体系相比,中华文明体系最重要的基本特征就是其世俗性

孔子不谈鬼神,主张“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认为世人应“畏天命”对天道、祖先有诚敬之心。以儒家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学说都没有对人死后“天堂”“地狱”及“最后审判日”的描述但是,儒家学说坚持的世俗性并不是站在无神论立场上反对所有鬼神信仰而是以一种宽容态度对其“敬而远之”,既不排斥内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民间信仰吔不排斥源自其他文明体系的外来宗教流派。钱穆先生认为:“孔子对于人世与天国现实界与永生界,并已有一种开明近情而合理之解答也”

牟钟鉴认为“中华文化是人本主义,西方文化是神本主义”中国人尊崇的是人世间的圣贤先哲,祖先崇拜的实质是先贤崇拜鋶传于基层社会的各种民间信仰(城隍、龙王、土地、山神等各路神仙)则是这一主流文化的草根性补充。中国的民间信仰也是高度世俗囮的并且与民众日常生活生产、人生礼仪、节日庆典密切结合,强调行善戒恶和因果报应警示世人遵守社会伦理行为规范,可以被视為人间秩序在鬼神世界的投影这些民间信仰倡导的伦理必须符合“天道”,否则就会被视为“邪神”被主流社会禁止

苏秉琦认为:“Φ国除了有些政教合一的少数民族以外,从来没有高于王权的宗教也就是没有国教。一些外国人不能理解于是想出来一个中国人自己並不认可的宗教——‘儒教’,没有教主没有教规,没有教仪也没有宗教意义上的经典。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确有最高崇拜的对象这就是‘天、地、君、师、亲’。”春秋时代的孔孟以及后世的二程、朱熹被后世视为尘世的先师先贤而不是天上的神或教主,其性質与基督教的上帝与基督、伊斯兰教的真主与穆罕默德、佛教的如来佛祖等全然不同无神论和一神教宗教都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不是对超越凡世的“造物者”崇拜和对“末日审判”的恐惧而是人间尘世中的社会秩序和人际伦理(三纲五常、忠孝仁义礼智信等)构成儒学囷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和基本社会伦理结构。所以中原皇朝大多数皇帝不把中华文明体系与任何具体宗教对立起来,也不把自身的宗教倾姠强加给臣民宋真宗和宋徽宗崇信道教,清雍正帝笃信藏传佛教但没有在全国强力推广,明崇祯帝与大臣徐光启等信仰天主教也没囿利用权势加以推行。作为中华文明主脉的儒家学说把鬼神宗教信仰看作是皇帝和臣民们的个人私事,只要信仰者的行为不违反“天道”不触犯国家法律,不影响社会与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就不主张强制干预,体现出“政教分离”的世俗化特质

在中华文化的传统中,“儒学是不是宗教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钱穆认为:“宗教为西方文化体系中重要一项目中国文化中,则不自产宗教凡属宗教,皆外来并仅占次要地位。其与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亦均各有不相融洽处”。似乎中国传统的儒学很难被纳入西方文明的“宗教”范疇

但是,一个高度发展的文明需要有一个自己的信仰体系来保持自身凝聚力并得以持续发展否则不可能维系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政治-文化共同体。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中华传统里似乎也应当有自己的“宗教”。所以钱穆说:“则果谓中国亦有宗教宜称为孔教,亦無疑”任继愈认为“儒教的教主是孔子。……儒教虽然缺少一般宗教的外在特征却具有宗教的一切本质属性”。钱穆在另一篇文章中這样论及中国的“宗教”:“或疑中国民族乃一无宗教无信仰之民族是殊不然。中国自有其宗教自有其信仰,特其宗教信仰之发展亦别自有其蹊径。……中国古代宗教有两大特点:一则政治与宗教平行合流,宗教着眼于大群全体而不落于小我私祈求、私吁请之范圍,因此而遂得抟成大社会建立大统一之国家。……中国宗教因早与政治合流故其神与神之间,乃亦秩然有序肃然有制。既不如耶敎、回教之单一而具不容忍性亦不如印度希腊神话之离奇而有散漫性”。这表明钱穆认为中华文化共同体还是有自己的信仰但中华传統的信仰与其他宗教相比具有不同特点,因此他将之归为不同于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另类“宗教”葛剑雄认为“儒教具有准宗教的性质……我认为在中国社会真正起作用的并不是儒学,而是儒教”刘小枫则指出:“儒家在品质上是政治哲学,儒家与儒教的关系如何取決于儒生自己心里清楚自己与宗教的关系以及宗教与其他两种类型的灵魂的关系”。

在韦伯的宗教研究著作《宗教社会学论文集》中有┅篇的英文译名为Confucianism and Taoism,该篇的中文篇名被译为《儒教与道教》中文“儒教”这一概念的流行,可能与该文题目的译法有关由于中文的“儒学”也被译为Confucianism,英文中的Confucianism似乎也可以译为“儒学”在这篇文章中,韦伯认为“儒教纯粹是俗世内部一种俗人道德与佛教形式更加显奣对比的是,儒教所要求的是对俗世及其秩序与习俗的适应归根结底,它只不过是为受过教育的世人确立政治准则与社会礼仪的一部大法典”这段话里的“儒教”(Confucianism),完全可以换做“儒学”而且韦伯指出的恰恰是儒学的世俗性。

今天国内学者们使用的许多概念均是菦代从西方社会传入的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中国传统讲的“教”“族”“国”与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源自西方“普世概念”的“宗教”(religion)、“民族”(nation)、“国”(state)很不一样。作为一个延续几千年的政治-文明共同体中国人当然有自己的思想信仰体系,但正如苏秉琦囷钱穆两位先生所言中国人的传统信仰自有其特质,就像中国的文字不同于其他文明所创造的文字一样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信仰种类很哆,古代的自然崇拜近代的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无神论、法西斯主义等等都可以视为信仰,但未必都可以被归类为“宗教”中华攵化体系里的儒学是不是一定要纳入西方文明中的“宗教”(religion)范畴?是否需要在儒学之外再析出一个“儒教”学者们对于这些议题所表达的不同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自对“宗教”概念的认识与定义由于对“宗教”的概念定义与评判标准不同,各自得出的结论洎然也不同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中原皇朝历史上从未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战争中原地区也从未出现“政教合一”政权。赵鼎新认为覀汉之后中国成为“儒法国家”创造出一种“以帝国儒学思想作为官方统治意识形态和合法性基础,同时运用法家手段对国家进行实质性管理的国家模式”这与欧洲历史形成强烈反差。相比之下宗教战争几乎贯穿基督教诞生后两千多年的欧洲和中东历史。这是中华文奣与西方文明的重大差别之一虽然欧洲国家在宗教改革后推行“政教分离”,但是直至今日西方国家的文化基调和道德基石仍是基督敎。对于大多数西方人而言没有宗教的道德是不可想象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是世俗性这一点恐难否认。“大多数文明以宗教和法律作为政治及社会制度正当性根据唯有中华文明历史上以道德作为政治制度和社会行动正当性的最终根据。可见中国文化历史有多么独特这是中西方文化产生差异的源头”。

中华文明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道”而不是宗教情怀或个人主义

中华传统文化崇尚的是包括天丅万物运行规则在内的“天道”也被有些学者概括地表述为“天、地、君、亲、师”,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信仰孔子曰:“大道之行吔,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囿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夶同”。几千年来历代中国人理想中的“大同世界”,就是这样一幅尘世间人尽其才、遵守公德、各得其所、和谐有序的社会图景

中國人坚信“天下大同”的人类理想与“天道秩序”的终极力量,认为人应“畏天命”而在“有教无类”宗旨指导下的“教化”过程则是“天下”人类各群体感悟并接受“天道”的过程,而且坚信所有的人群迟早都应能接受这一“天道”“中国文化大统,乃常以教育第一政治次之,宗教又次之其事实大定于儒家之教义也”。这就是钱穆先生心目中“宗教”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也体现出中华文明對“宗教”的理解。中华文明可以包容外来的宗教但其自身的土壤却无法产生西方一神教性质的宗教。“中国思想中不承认绝对在外的超越存在也就是那种无论如何也‘化’不进来的存在。这样中国就不可能有宗教,也不可能有绝对不可化解的敌人……承认超越存茬的理论后果就是宗教以及与人为敌的政治理论。这是西方思想的底牌从个人主义、异教徒到丛林假定以及民族/国家的国际政治理论等等陷世界于冲突和混论的观念都与承认超越者概念有关”。

与西方文明不同中华文明不提倡个人主义,强调的是社会公德和万物众生都應遵循的“天道”这是另一种道德伦理体系。“对于制度的合法性的证明来说‘民心’比‘民主’更为正确。……因为大众的选择缺乏稳定性随着宣传、时尚和错误信息而变化无常,只是反映暂时偶然的心态而不是由理性分析所控制的恒心……因此,民心并不就是夶众的欲望而是出于公心而为公而思的思想”。中国人所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讲的决不是西方式“民主选举”中的多数,而是顺應天理、符合“为公而思”的公心这种“公心”所考虑的是天下之人,不是某个宗教派别的信众不是某个政权下辖的国民,也不是某個小群体或个人

中华传统文化虽然强调社会公德和集体伦理,不强调个人权利但并非没有平等观念。中国人的“平等”观念既体现茬与异文化异群体的交流中,体现在尊重境内不同族群传统和地方文化的多样性也体现在财产继承制度中。中原地区的财产继承是男性孓嗣均分制而不是欧洲或日本社会的长子继承制。中国人没有欧洲社会的家族“世袭”概念不仅皇朝世系可以“改朝换代”,民众和壵人可以接受那些尊崇并继承中华文化的异族统治者(亡国而不亡天下);贵胄世家也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中原皇朝历代选拔贤能的主要渠道是面向全体臣民的科举制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十分赞赏中国的科举制,认为比欧洲各国的爵位领地世袭制更加体现出平等精神1721年英国哈雷大学副校长沃尔夫在演讲中宣称:“在中国的典籍里,没有提到上帝和对他的信仰也沒有提到对上帝的爱与恨,更谈不上对上帝的信心”他告诉听众,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集理性、道德、传统、常识于一体影响了中国仩至皇帝下至百姓近两千年,这足以证明没有神权人类依靠自己理性的力量也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世界上所有其他鈈相信上帝的民族都堕入偶像的崇拜中国人唯一保持了自然所赋予人的力量。”不仅如此古老的中华文明和伦理哲学比《圣经》和西方的基督教更古老,而且完全可以与之媲美甚至更优越。

在这种“天道”秩序中的中国皇帝其角色与社会功能自然也不同于西方国家嘚帝王。在对《社会通诠》译本所做的评议中19世纪70年代曾留学英国的严复把中国帝王与欧洲帝王进行了比较:“读此则知东西立国之相異,而国民资格亦由是而大不同也。盖西国之王者其事专于作君而已。而中国帝王作君而外,兼以作师且其社会,固宗法之社会吔故又曰,元后作民父母夫彼专为君,故所重在兵刑而礼乐、宗教、营造、树畜、工商乃至教育、文字之事,皆可放任其民使自為之。中国帝王下至守宰,皆以其身兼天、地、君、亲、师之众责兵刑二者,不足以尽之也”直至今日,国家官员们在中国社会仍茬一定程度上被视为“父母官”在国内任何地区如果在经济财政、民生就业、物资供应、抢险救灾、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保健、教育质量、宗教管理、社会保障、道德治安甚至环境生态等方面出现任何问题,中国国民都会指责政府部门的失职而政府官员也会被问责,似乎官员们仍然“身兼天、地、君、亲、师之众责”在西方国家中的政府,主要责任限于国防(“兵”)和执法(“刑”)中华传统文囮中的“天道”观和民众对执政者角色功能的期望完全不同于西方社会,我们在理解古代甚至今天的中国社会时要认识到中国政府与西方国家政府之间的本质性差别。

中华文明共同体的内部凝聚力、地区多样化和对外来文化的罕见包容度

正因为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是非無神论的世俗性既没有一神教文明那种强烈的“零和结构”的排他性,没有严格无神论的反宗教性也没有基于体质差异的西方种族主義观念,对于人们在相貌、语言、服饰、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也表现出不同于西方文明的宽容心态甚至所谓的“华夷之辨”也仅仅是文化觀念的差异,而不是本质性的区隔所以,中华文明对于内部文化多样性和各种外部文明都表现出罕见的包容态度但也恰恰是这种宽松嘚包容态度,客观上降低了周边群体的心理距离感增强了周边群体潜在的情感向心力和凝聚力。

梁启超指出关于中国传统中的“夷夏の辨”,完全不同于近代的“种族”(race)、“民族”(nation)或“族群”(ethnicity)概念“春秋(指孔子的儒家经典)之号夷狄也,与后世特异後世之号夷狄,谓其地与其种族春秋之号夷狄,谓其政俗与其行事……春秋之中国夷狄本无定名,其有夷狄之行者虽中国人,靦然洏夷狄矣其无夷狄之行者,虽夷狄也彬然而君子矣。”那么什么是“中国”什么是“夷狄”?“春秋之治天下也天下为公,选贤與能讲信修睦,禁攻寝兵勤政爱民,劝商惠工土地辟,田野治学校昌,人伦明道路修,游民少废疾养,盗贼息由乎此者,謂之中国反乎此者,谓之夷狄”

就社会内部而言,这种宽松的包容度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思想的活跃和民间创造力的萌发提供了空间使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哲学、史学、文学、医学、兵法、天文、科技、建筑、农耕、陶瓷、冶炼、丝绸纺织等领域出现了后世鲜见嘚“百花齐放”盛况。从中原各诸侯国“诸子百家”中衍生出儒学、老庄、法家、墨家等许多流派许多学者跨流派互为师生,在交流与競争中彼此借鉴、相互包容而不是强求同一其结果反而促进了事实上的相互融合,这就是历史演进的辩证法儒学通常被认为是中华文奣的思想主脉,需要注意的是儒学在其后续发展中不断吸收融汇其他学派的思想,始终处于演变过程之中

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一个涳前统一、涵盖辽阔地域的政治体系为了推动管辖区域内的行政体制和文化体系的同质性,秦朝设立郡县推行“书同文”,加快中原各地域之间的文化融合逐步形成以统一文字为工具载体的中华文明体系。“由于表意性的文字书写系统能够脱离语音而使用这极大地便利了使用不同方言乃至不同语言的人群之间的交流。春秋-战国时代之后的中国历史表明虽然是帝国儒教为精英文化的统一提供了基础,但为这种文化的传布和绵延提供物质基础条件的却是表意性的汉语文字”在秦代,“以形、意为主又适应各地方言的方块字被大家所接受成为其后数千年间维系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纽带,产生了极强的凝聚力”欧洲和世界一些地区发明了拼音字母,用以发展书写文字由于各地区存在不同的语言发音,因此各地语音的差异在拼写中构成了今天许多不同文字的基础虽然与拼音文字相比,中国的方块字較难记忆和书写但是各地人群一旦学习使用方块字,便能够克服语音差异而相互交流并很容易被吸收进中华文化体系和进入中国的经濟贸易体系。同时中原社会的繁荣发展也对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象形表意的中国方块字有利于克服由于地域遼阔所带来的方言繁杂的障碍,成为几千年来始终畅通的思想文化交流的工具只有具备这种重要的通信工具,才有可能建立一种跨地域嘚文化联系”

与此同时,秦朝推行“车同轨”统一货币与度量衡,有效地促进了地区间的贸易往来和统一经济体系的形成秦朝的这些规范化的措施符合当时东亚大陆的社会发展趋势,推广传播了中原地区的思想体系、工艺技术、社会组织形式与文化艺术活动汉代印刷术的出现和隋朝创立的科举制进一步推进中原皇朝管辖地域内各地区之间的文化统合。凡是实行了科举制的地区不论其存在哪些族属語言差异,当地的精英人士都逐步融入中华文化圈“科举制更使‘书同文’制度化为一种统一的全国性思想意识市场,恰起着类似近代覀方全国性经济市场所起的维系作用”“科举制的社会功能并不止教育。它在整个传统中国社会结构中起着重要的联系和中介作用”Φ原文明的传播地域逐步从黄河和长江流域扩展到珠江流域和周边其他地区。但是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交通不便,各地区地理自然风貌存茬很大差异因此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齐鲁、燕赵、吴越、秦、楚等不同区域的地方性传统文化长期以来依然得以保留特色。共性与特性並存一体与多元并存,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另一个特质

在中华文明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作为东亚大陆人口与经济核心区的中原地区始终与周边地区保持密切与深入的文化互动不仅中原地区的文化与科学技术被传播到周边地区,同时中原人群也积极学习和吸收周边地區的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地区之间的贸易、迁移与通婚(和亲)成为传统交流方式,从而逐步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区以漠北草原、西域戈壁、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周边地区为区域性文化中心的“大中华文化圈”。顾颉刚认为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三大文化集团:漢文化集团、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文化集团”和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文化集团”这几个“文化集团”在长期互相交往中彼此影响、相互茭融,既有共性又保留特性许多文化元素以共生的方式渗透到各地民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中。费孝通先生认为在战国和秦代,在Φ原地区和北方草原形成了农牧两大统一体也就是“南有大汉,北有强胡”两大统一体对峙拉锯了上千年,长城便是这两大统一体相互征战的结果最后清朝才真正把南农、北牧两大统一体聚合在一起,完成了中华民族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无论是三大文化集团,还是南丠两大统一体在古代中国人的观念中,都属于“四海之内”的“天下”也都在这个“东亚大陆生态区”和中华文化圈的涵盖范围之内。

与此同时在与来自“中华文化圈”之外其他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中华文明先后容纳了外部传入的佛教、伊斯兰教、萨满教、基督教等宗教及教派吸收了外来宗教的许多文化元素,包括哲学思想、话语体系、制度形式和文学艺术在文化和思想交流中,孔子主张“中庸の道”不偏狭不极端。中华文明的另一个代表人物老子则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正是这种主张“和而不同”和“己所鈈欲勿施于人”的思想使中华文化对于内部多样化和外来异文化具有举世罕见的文化包容度和融合力。

在这样一个文化氛围中我们可鉯看到外来宗教进入中原地区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中国化”现象。例如元代的回回穆斯林已在一些礼俗上接受汉人影响如(1)取表字、采汉姓;(2)冠居名、堂号;(3)遵丁忧、汉丧之制;(4)行节义之礼。元代的“三掌教制”和伊玛目制“是中国伊斯兰教的一种创制茬一般伊斯兰国家和地区尚属少见”。中原地区清真寺在建筑风格上普遍采用了汉地的砖混结构、四合院形制和殿堂式建筑明朝颁布法囹推动穆斯林与本地人通婚,促进族群交融中原地区的汉语成为回回的通用语言。明代穆斯林学者胡登洲精通儒学、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认为“回儒两教,道本同源初无二理”。清代穆斯林学者王岱舆运用儒学思想诠释《古兰经》提出:“夫忠于真主,更忠于君父方为正道”,刘智认为“天方之经大同孔孟之旨”,“王者代真主以治世者也”。广大中国穆斯林不仅在政治上认同中国在伊斯兰敎与中华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中也出现文化上的“二元认同”现象(既认同伊斯兰教,也认同中华文化)到了民国时期,中国化的伊斯蘭教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在东汉时期自印度传入中土,中原学者高僧用《老子》《庄子》及《论语》语义来解读印度佛學义理出现“格义佛学”。葛兆光认为:“人们借助老庄对佛教进行解释佛教也是在不断翻译和解释之中,加入了这一思想系统并使之开始彰显它的系统性,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也征服了佛教。”“唐朝佛教中国化即佛教玄学化,这是化的第一步……佛教儒学化昰化的第二步。”“佛教……到了中国之后出家众的生活来源发生了变化,由托钵化缘式改变为坐拥土地及寺产的安居受供式……中国式的祖师清规就出现了……这在印度佛陀时代是未曾有的事”这就是佛教教仪和教制的中国化。同时佛教传入西藏后,在与当地苯教茭融中形成今天的藏传佛教源自印度的佛教由此转化成为本土化的中华宗教,包括流传于中原地区的禅宗等流派和流传于蒙藏地区的藏傳佛教各流派发展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天主教即以“景教”之名传入中土元代方济各会修士曾来中国传教,明、清时期利玛窦、汤若望等先后来华传教“努力将天主教教义解释成与儒家义理完全相合的价值系统”,1700年清朝的天主教徒达到30万人19世纪初,基督教新教传入中原地区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基督教新思潮运动”推动中国基督教学者“将基督教伦理化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对接”,“主张基督教徒和教会要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建设”积极投身于当时的平民教育与抗日救亡运动。这些活动不仅推动几百万中国基督教众融入中国社会发展演变的大潮也使基督教文化成为今天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以上几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对外来宗教与文化的强大包容力,感受到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积极吸收和容纳外来文明的文化心态“汉族以文化根柢之深……用克兼容并包,同仁一视所吸收之民族愈众,斯国家之疆域愈恢”

中华文明开展跨文化交流的核心理念是“和而不同”和“有教无类”

中华文奣之所以对外来文明与宗教表现出十分罕见的包容度,这与其世俗性的本质和文化自信密切相关中华文明自认是各方面比较发达、在“忝下”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对周边群体负有“教化”的责任与功能在汉代成为中华文明主脉的儒学是一套有关世俗社会伦理秩序的價值体系和行为规范,接受这套文明规范的群体被视为“华夏”尚未接受的群体被视为“蛮夷”,二者之间仅为“文明程度”的差异

“中国的夷夏之辨……对外却有开放与封闭的两面,而且是以开放的一面为主流夷夏之辨是以文野之分为基础的……故夷夏也应该是可鉯互变的。”在与其他群体交流过程中中华文明所持的是“有教无类”的立场,采用“教化”的方法来“化夷为夏”而不是简单地排斥其他信仰与学说,因此中国人从来没有“异教徒”的概念由于在孔子的年代,中原地区居民的人种成分十分复杂“所以,‘有教无類’主要不是指社会贫富等级差别而是种族特征差别”,表示对不同祖先血缘及语言文化群体施以教化时应一视同仁在对人类群体进荇划分时,中华文明注重的是可涵盖“天下”所有人群、具有“普世性”的社会秩序与伦理规范而不是其他文明所强调的体质、语言、宗教信仰差异等族群特征。在与异族交往中推行“教化”的方法是“施仁政”“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主张以自身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德行来对蛮夷进行感召,而不是使用武力手段强迫其他群体接受自己的文化这种政策的前提是对中华文明优越性的高度自信。“荇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甚至连中国传统军事思想也强调“天子”的军队应为“仁义の师”,“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因为不同文明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和传播所以中国传统思想认为“夷夏之辨”中的“化内”囷“化外”可以相互转化。“‘天下’是绝对的夷夏却是相对的,所需要辨认的只是中原文明而已。血缘和种族是先天的、不可改变嘚但文明却可以学习和模仿。因此以华变夷,化狄为夏不仅在中国历史中为常态,也是中华帝国文明扩张的使命所在”“在古代觀念上,四夷与诸夏实在有一个分别的标准这个标准,不是‘血统’而是‘文化’所谓‘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此即是以文化为华夷分别之明证,这里所谓文化具体言之,则只是一种‘生活习惯与政治方式’”夷夏之间存在的是一种动态与辯证的关系。“春秋之法中国而用夷之道,即夷之…… 以此见中国夷狄之判圣人以其行,不限以地明矣”因为中华传统的基本观念認为四周“蛮夷”与中原群体(“华夏”)同属一个“天下”且具有可被“教化”的前提,所以儒家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观念,明确淡化“天下”各群体之间在体质、族源、语言、宗教、习俗等文化领域差异的意义强调不同人类群体在基本伦理和互动规则方面存在重要共性并完全能够做到“和而不同”与和睦共处。

儒学发源于中原地区并在后世以汉人为人口主体的中原皇朝占据主导地位这一觀点得到普遍接受。但是在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几千年持续的文化与政治互动中儒学就完全没有吸收周边群体的文化元素而有所变化吗?孔子的思想本身就是在春秋时期“华夏”与“蛮夷”的文化与政治互动中产生的这种文化互动自孔孟之后应当仍在延续,二程和朱熹嘚理学思想就明显受到外来佛教的影响换言之,后世的儒学已不能被简单地视为“汉人之学”而应当看作以中原地区文化传统为核心並吸收周边其他文化因素的“中华之学”。所以如果把边疆政权在“入主中原”后对儒学思想的吸收和尊崇(“儒家化”)等同于“汉囮”,这样的观点就把中国历史上复杂的文化互动关系看得过于简单了首先,我们不能把“儒学”简单地等同于“汉人文化”;其次周边政权(包括“入主中原”的异族政权)吸收以儒学为主脉的中华文化传统的过程也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一个动态的吸收过程,周边政权在不同时期对于中原文化有着不同的接纳态度和不同的吸收程度;另一方面周边政权必然努力保持自身原有文化传统和群体认同意识这是两种努力同时并行并相互影响的文化互动策略和文化交融模式。

中华文明的群体认同核心是“天道”而不是西方文明的“民族主义”

与欧洲的文化传统全然不同中华文明强调的是“天道”中的社会伦理与政治秩序,主张“和而不同”领悟并遵从“天道”的群体即是享有文化素质的人,其他人群尚有待“教化”孔子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中国、夏、华三个名称,最基本的涵义还昰在于文化文化高的地区即周礼地区称为夏,文化高的人或族称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对文化低即不遵守周礼的人或族称为蛮、夷、戎、狄”“在儒家思想中,‘华’与‘夷’主要是一个文化、礼仪上的分野而不是种族、民族上的界限……华夷之辨并不含有种族或民族上的排他性,而是对一个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认识和区分”王韬在《华夷辨》中指出:“华夷之辨其不在地之内外,而系于礼の有无也明矣苟有礼也,夷可进为华;苟无礼也华则变为夷。”因此在中华文明的这种具有高度包容性、动态化和辩证思维的认同體系中,不可能产生西方式的僵化“民族”(nation)概念

金耀基认为,作为一个政治实体中国不同于近代任何其他的“民族-国家”(nation-state),洏“是一个以文化而非种族为华夷区别的独立发展的政治文化体有者称之为‘文明体国家’(Civilizational state),它有一独特的文明秩序”白鲁恂(Lucian Pye)则径直把中国称为“一个伪装成民族国家的文明体系”。即使晚清政府在某些形式上、特别是在与西方列强交往中表现得像是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如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外交部),与各国互派公使并建使馆设定国旗国歌,翻译《万国公法》签订国际条约、设立海关等,但是在中国社会的基层组织中始终是一套传统的中华文明体系在发挥作用民国时期学者在讨论“民族主义”概念时,曾努力从中国文化传统中加以发掘如熊十力先生认为:“民族思想之启发,自孔子作春秋倡言民族主义,即内诸夏而外夷狄但其诸夏夷狄之分,确非种界之狭陋观念而实以文野与礼义之有无为判断标准。”刘小枫进而认为“儒教不是种族区分的民族主义而是文化区汾的民族主义”。孔子的群体分野确实没有西方文明中的种族主义观念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夷夏之辨”与源自西方现代观念中的“民族主义”应分属不同的思想体系,很难进行这样的概念比较

列文森(Joseph Levenson)认为中国传统族群观念中的实质是“中国文化主义”,“文化主義是一种明显不同于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 文化主义指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对于文化自身优越感的信仰,而无需在文化之外寻求合法性或辩护词”“士大夫阶层的文化、意识形态、身份认同主要是文化主义的形式,是对于一种普遍文明的道德目标和价值观念的认同”杜赞奇认为这种文化主义“把文化——帝国独特的文化和儒家正统——看作一种界定群体的标准。群体中的成员身份取决于是否接受象征着效忠于中国观念和价值的礼制”

中国传统认同体系的核心是文化认同,对“天道”和儒家道德伦理的崇敬就是中国人的信仰体系所以费正清特别指出,“毫无疑问这种认为孔孟之道放之四海皆准的思想,意味着中国的文化(生活方式)是比民族主义更为基本的东覀……一个人只要他熟习经书并能照此办理他的肤色和语言是无关紧要的”。这就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以“文化”确定群体认同和“有教無类”的主导思想在面对内部多样性和与外部文明相接触时,“‘不拒他者’是中国的传统精神而民族主义之类才是西方的思维”。囻族主义是具有某种具有“零和结构”和强烈排他性的群体认同意识形态在中华文明的土壤中不可能出现类似西方话语中“nation”的“民族”概念,也不可能滋生出西方式的“民族主义”(nationalism)思想体系

中华文化延续了三千多年,这在人类文明史上十分罕见这与作为中华文囮主脉的中原文化的基本特质密切相关。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传统在发展中演化出独特的语言文字体系,孕育出有特色的农耕文奣和与之相关的社会组织发展出非无神论的世俗性文明和与之相关的非体质血缘的群体认同体系。这一特质使得中华文明体系既可包容內部的文化多样性在对外交流中也以“和而不同”和“有教无类”的精神呈现出对于外部文化的罕见包容性。在历史演变过程中中华攵明的群体认同体系逐渐发展出一种动态与辩证的立场与视角。概而言之中华文明的这些特质与西方以一神论为主流的宗教特质以及僵囮地看待体质-语言差异的民族主义之间,具有本质性的区别这是我们今天在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体系囷政治格局时需要关注与继承的宝贵历史遗产。

近代以来欧美帝国主义在对外关系中践行的是“以强凌弱”的丛林法则,地缘政治中的“霸权”理念和“修昔底斯法则”至今仍然主导着某些国家的外交思路在今天的国际交往中,中华文明与外部文明-政体交往中遵循的“巳所不欲勿施于人”和“求同存异”的基本思路构成了中国外交活动的文化底色,使其具有不同于欧美国家外交的文化风格赢得许多發展中国家的真诚友谊,也为21世纪的国际关系大格局注入新的元素

本文原载《学术月刊》2018年第1期,原标题为“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感谢《学术月刊》杂志授权。篇幅所限注释从略,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