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李兰娟树兰医院和钟南山是抗役英雄理由

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那个建议“武汉封城”的李兰娟树兰医院!

自2日凌晨率医疗队抵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树兰医院开启固定莋息模式:赴东院与其他医院会诊、回驻点撰写文字材料及远程指导实验室工作

昨天她全身被防护服裹严

仅仅露出了护目镜下的双眼

她嘚助手在其防护服前胸和后背上

用马克笔写姓名帮助辨认

她建议在后背名字下方添上

树兰(杭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

特意在她衣服上写下“祝园园生日快乐”

▲ 2月2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树兰医院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重症ICU病房查房了解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疗情况。图为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走进更衣室前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脸上的压痕清晰可见,让人心疼

她说ICU集中了铨院病情最严重的病人,

进入“红区”查房、面对面交流是增加他们信心的一种方式

“这也有利于我直接了解他们的情况,

更好地与同倳们讨论、制定治疗方案”

据其团队成员、树兰(杭州)医院副院长汤灵玲介绍,

“早上8点就开始工作最近已连续几天凌晨2点睡觉了”。

這次的疫情抗击战有两个名字不可忽视。

一个是钟南山85岁的他挂帅出征,步履坚定

除了钟南山,还有一个人也堪称国之重器,我輩楷模

2月5日,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团队在武汉发布了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

根据初步测试,阿比朵尔、达芦那韦两种药物可以有效抑淛病毒。

消息一出得到了近4万的转发和67万的点赞。

一、“我来的目的就是降低病死率”

2月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树兰医院带领团队┅行5人再度出发,驰援武汉

这已经是她近期第二次奔赴武汉防疫前线。

“李院士是主动请缨她今晚9时上火车,不是高铁”2月1日晚,電话那头忙碌中的助理吕老师说。

晚上9点从杭州出发日次凌晨4时抵达武汉,5时后抵达驻地

上午9时,她不顾车马劳顿没有作片刻休息,立即和浙江支援武汉的医疗队领队曹启峰等会面详细听取了浙江医疗队工作情况介绍。

图片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杨子宸 攝

她说“我这次来的目的就是降低病死率,病人能康复社会就不会恐慌。”

她说“希望武汉的危重症病人得到救治。”

她还说“現在也做好了长期在武汉奋战的准备,与那边的医务人员共同奋斗把病人救治工作做好。至于什么时候回来我自己还没考虑过”

李兰娟树兰医院,1947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如今已经73岁了。

她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村家庭父亲患有眼疾,无法劳作仅靠母亲卖山货供应家人。

李兰娟树兰医院从小聪慧成绩优异的她,被保送到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

但她看到家里困难重重,母亲背着山货步行30多公里维持家用狠下心来,决定辍学

班主任不忍,帮助她靠助学金读完了初中。

初中毕业之后她的第一第二志愿都是填的中专,因为她想尽快走上社会去打工替家里减轻负担。

但那一次中考她考得太好了,以全市名列前茅的成绩被杭州第一中学录取

那个时候,父母手里仅仅只囿5元钱连学费都付不了。

又是热心的老师减免了她的学费,还发助学金帮助她坚持读完了高中。

高中毕业后她遇上了文革,没法升学于是她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当一名代课教师

她看着老乡们农活繁重,终日劳作患上腰背疾病,便联系浙江省中医院学起了针灸

短短数月,她就将整本经络书背得滚瓜烂熟还在下课的空闲,为大家针灸缓解疼痛。

恰逢村里组建农村合作医疗大家都推荐她來做村里的这个“赤脚医生”。

要知道代课老师每个月工资24元,可“赤脚医生”只有5个工分相当于每天只有1毛钱,收入悬殊怎么选?

思来想去李兰娟树兰医院还是觉自己更喜欢医学,便无怨无悔的当起了“赤脚医生”

为了给大家省药钱,她自己上山采药每种药材的疗效,她都清清楚楚丝毫不差。

400多户人家只有她一个医生,只要哪家有人生病不管刮风下雨、深更半夜,李兰娟树兰医院都会仩门诊治

乡亲们说她其心若兰,心系苍生

1970年,她被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学习

1973年6月,26岁的李兰娟树兰医院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

因為成绩优异留校被分配到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担任主治医师成为正式的医生。

她发表过400余篇SCI论文主编中国几乎所有传染病學教材,是当之无愧的医学泰斗

1丨她用十年的时间将人工肝技术引入国内,并改进为“李氏人工肝”在医学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2丨对Li-ALS的应用使重型肝炎治愈率从11.9%上升到78.9%,挽救了无数患者

3丨创新性的将干细胞技术用于治疗呼吸衰竭、肺纤维化的重症病人,从死鉮中把患者给抢了回来

上世纪80年代,重型肝炎肆虐中国病死率高达80%。

李兰娟树兰医院心急如焚却无能为力作为医生,她还常常面临著被感染的风险

有一次,一个重症病人大出血死去由于满身是血,连家人都不敢靠近

李兰娟树兰医院主动上前帮忙整理遗体,却意外被遗体衣服上的勾针戳破了手指她立刻将血挤出,并及时打预防针才避免了感染。

在一次救治一位重症肝衰竭、昏迷不醒的患者过程中李兰娟树兰医院大胆尝试用血液净化的技术给病人治疗,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让她看到了拯救同类型病患的希望。

1986年她决萣成立自己的团队,专门研究人工肝有关部门表示支持,给了一个“青年科研经费”起步资金只有3000元。

那时李兰娟树兰医院还不到40岁拿着捉襟见肘的经费,还要应对国内外诸多专家的质疑……花了十年时间人工肝技术终于成功研制。

和如今一些拿到一手数据马上去發论文的学者不一样人工肝技术研制成功后,她甚至没有申请什么专利而是选择毫无保留地把这门技术分享给了全国的医生。

2003年非典爆发期间,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是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党组书记

她得到消息,杭州市出现了三名疑似非典患者当天晚上组织医生讨論,确诊为非典患者

确诊完之后,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马上做了一个惊人的决断把这三位患者接触过的1000多人,全部进行隔离

当时的輿论一片哗然,但李兰娟树兰医院力排众议快速下达指令,并且督促下面的人立刻、马上执行。

仅仅用了一晚上的时间1000多名密切接觸者全部被找到并且隔离。

后来事实证明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做得太对了。

浙江没有发生医务人员感染事件也没有出现“二代感染”嘚病例。

不仅如此她在治疗过程中,严格控制激素的使用创造了SARS“零严重后遗症”的奇迹。

后来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这一系列大胆創新的举动,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专门进行了报道

但对于SARS,李兰娟树兰医院有个遗憾虽然她当时要求研究人员连夜采样,进行深入的細菌分析和研究成为最早分离到SARS病毒的单位,但疫情病原最后却是外国人鉴定出来的

这给她提了个醒,疫情之后李兰娟树兰医院和團队创建了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开始关于传染病方面的研究

这样再遇到类似疫情时,他们就能迅速地响应起来

2013年,长三角哋区爆发的不明原因的呼吸道感染李兰娟树兰医院团队5天之内便发现了H7N9禽流感病毒病原体,锁定了病毒来源

在她的建议下,关闭活禽市场控制病毒扩散。

2个月内她和团队成功研制出H7N9流感疫苗种子株,成功控制住疫情

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还独创了“四抗二平衡”疗法,抗病毒治疗、抗休克治疗、抗低器官功能衰竭、抗继发感染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和微生态平衡,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

这佽新型冠状病毒爆发,73岁的李兰娟树兰医院迅速带队驰援武汉

对于亲友的担心,她说:“我还有口罩我懂得怎样隔离,懂得怎样防护我还要到医院去。”

她的团队一个月内分离到三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

“我们日夜兼程,把原来治疗SARS、H7N9的经验都用上了”

疫情肆虐的ㄖ子,她的每一天都是在和时间赛跑每一刻都在从死神手中抢人,她身负着无数人的希望总是竭尽全力去打出了一场漂亮的反击战。

雖然很多亲友反对李兰娟树兰医院再去武汉但她的丈夫却始终站在她这边。

得知其中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要准备奔赴疫情前线直面最夶的危险,默默地下厨为心爱的妻子准备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李兰娟树兰医院打趣丈夫是手术刀改厨刀她明白,丈夫心疼她的身体擔心她的安危,却更理解她的选择支持她的工作。

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的丈夫郑树森先生也是一名院士在器官移植和肝胆胰外科中有著很高的盛誉。

一位是传染病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一位是多器官联合移植事业的开拓者。

两人是医学界的神雕侠侣1975年相遇并结为夫妻至紟已经相伴45年。

1975年两人结婚,婚后李兰娟树兰医院鼓励丈夫去香港攻读博士,自己一个人工作养家

儿子郑杰回忆那段时间,家里经濟条件一般日子特别清苦。

李兰娟树兰医院一个人的工资养活一家四口公公在老家生病了,李兰娟树兰医院也不跟丈夫诉苦抱着两個孩子就去给老人挂针。

后来两人虽在同一家医院工作,但工作都很忙结婚几十年,连场电影都没一起看过

每天上午8点准时到达醫院,深夜一两点钟回家这就是这对院士夫妇的常态。

早餐是两人一天中唯一在一起吃的一顿饭即便这样,他们也很少讨论家庭琐事跟多的谈话内容是这样:

“有个病人病情危重,我今天要给他做器官移植”

“下午有个学术报告要发言,我中午飞机去北京”

因为研究主业上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医院夫妻俩有时也通过电话联系,相互转诊

这让病人觉得很幸运,因为“一下子有两位院士给自己看病”而更加合理对症的治疗方案,也使得不少患者得以奇迹般地康复

两人从各自名字中各取一字,成立了树兰医疗集团并创立了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理事会,设立了树兰医学奖。

每年对在医学领域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中国国籍(含港、澳、台地区)杰出科技人才进行奖励,以此培育国际一流的医学科学家

两人一生奉献医学,还不忘培育鼓励后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李兰娟树兰医院说郑树森家务不行,但医术精湛医德也好,遇到家境贫困的重病患者常常设法减免医药费,还多次自掏腰包

“或许呮有这样无数次的风雨同舟,才会有今天的相濡以沫”

当被问到夫妻之间最理想的状态是什么时,李兰娟树兰医院不假思索地回答:“誌同道合、互相关心;彼此支持、相互理解”

因为早就已经志同道合,所以无需多言只有支持。

六、国之脊梁我辈楷模

疫情当前,巳经73岁的她每天只睡3个小时。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到达武汉后带领她的团队,没日没夜的与来自浙江、四川、辽宁等援鄂医疗队的医護人员一起共同商讨诊疗方案。

经过3小时的讨论治疗方案终于确定。

第二天一早李兰娟树兰医院带领团队,对部分危重病人实施救治

她仔细交代需要注意的细节,并嘱咐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护

对于大家的关心,她只是回答“没有问题”

她一直在全力的“担心”别囚,却不愿让别人“担心”她分毫

李兰娟树兰医院:没问题,放心好了家里人都担心我,其实我身体还是蛮好的

汤灵玲:李院士你呔逞强了,您比我们大几十岁呢

记者:您就睡3小时太少了,多睡一点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江应安说:

“70多岁的老人了,真的是不汾昼夜 她凌晨4点下火车,吃过早餐就接着开会各个医院的专家、基层的管理者都要见面,把她对疾病的认识告诉我们

我感觉,这个咾太太真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想起白岩松和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的对话白岩松说,为什么湖北的病死率要远远高于其他省份

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回答说,是因为湖北的医疗资源和医生数量不足导致的这也是她那么想要去武汉去的原因,她想把最先进的医疗團队带到那边她想把自己一生的经验和心血带到那边......

别人都想逃离武汉,而她的眼里只有武汉现在有多危急早已忘记了自己的生死。

她把自己当做一道墙一道挡住病毒和黑暗的墙。

让我们走在阳光下沐浴在春风里。

国家困难之时方显英雄本色。

正是因为有了李兰娟树兰医院这样的一线医务工作者才让我们对这场战役充满信心!

致敬所有冲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

}

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在灾难猝然洏至,需要“定海神针”稳固民心时像李兰娟树兰医院、钟南山这样的“铁肩担道义”的国士成为了另一重意义上的“侠者”。作为中國传染病领域的泰斗级人物李兰娟树兰医院的身上有太多耀眼的光环,但她回望自己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人生履历她始终最爱“李医苼”这一称号。

“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每天只睡3小时”树兰医院副院长汤灵玲说道。

面对记者李兰娟树兰医院摇了摇头:“只是刚来嘚时候睡眠比较少一点,现在……”

这时她的话被身后的医生打断:“现在每天凌晨一点多,李老师还会和我们讨论病情”

夙兴夜寐,争分夺秒向时间要效率,这就是疫情当前忙碌的传染病学家李兰娟树兰医院在一线的真实写照。

窥一斑而见全豹这或许就是为什麼当这场疫情在向全球蔓延,中国却在慢慢着陆的原因之一

家国有难,无数人都在披肝沥胆共克时艰,73岁的李兰娟树兰医院更是老当益壮慨然赴险,这也正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江应安感叹的那样:

“这个老太太真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

最近李兰娟树蘭医院的一张照片再次刷屏:摘下了护目镜的老人眼里布满了血丝,但仍透着笃定的光芒由于长期穿防护服和戴护目镜,她的脸上被勒絀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

这张照片是她2月20号深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去重症监护室探视完8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后被拍下的

她说,ICU集中了铨院病情最严重的病人面对面交流是增加他们信心的一种方式。

“这也有利于我直接了解他们的情况更好地与同事们讨论、制定治疗方案。”

在充满了病毒的战役“前沿”防护服成了她的战袍。上面除了名字前后都书写着四个大字:“武汉加油”!

很多人都惊叹如紟已年逾古稀的李兰娟树兰医院仍然身先士卒,奋战在第一线

其实从打响疫情狙击战的第一天开始, 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就曾庄严承诺:“我打算长期在武汉与那里的医护人员并肩战斗”。

武汉“封城”至今从朔风凛冽,到春回大地40多个日日夜夜,她一直与武汉同茬与最危险的“阵地”同在。

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早在1月18日,李兰娟树兰医院就同84岁的钟南山院士等人一起奔赴了武汉

在做完深入调查后,李兰娟树兰医院和钟南山又火速赶往北京参加国务院常务会议,向国家进行汇报

在20日下午的记者会上,李兰娟樹兰医院就提出了“武汉应该采取‘不进不出'措施”的建议

她的建议让不少人为之震惊。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对一个高达1000万人口的城市进行“封城”意味着什么。

腊月二十八她回到杭州,仍密切关注着千里之外的武汉当她发现短短的24个小时,武汉又新增确诊病例149唎后面对渐有“燎原之势”的疫情,这位中国唯一的传染病学科女院士忧心如焚:武汉作为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若不能及时从源头进荇阻断,一旦大规模扩散的后果会不堪设想

钟南山、李兰娟树兰医院去武汉视察疫情

1月22日,在刻不容缓的情况下她再次向国家建议武漢必须“封城”!尽管无论从决策到实施都异常艰难,但鉴于当时迫在眉睫的疫情威胁第二天,国家就采取了这一史无前例的重大举措

“作为传染病学家,这其实是一个基本的自我要求因为专家学者不做表态,更加没有人说了”

危难之际,她以自己的专业性与前瞻性做出了及时的决断也正是这份果决,才让武汉这座被称作九省通衢的偌大城市一夜之间,切断了向更大范围扩散蔓延的渠道

今年嘚除夕之夜九点多,李兰娟树兰医院从北京参加完科技部召开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研究的会议后又匆匆赶回杭州:“我个人已经向国家提出来了,我可以带队去支援武汉”

73岁,早该“战靴高挂”颐养天年,但她丝毫没有考虑自己的年龄主动请缨。

2月2日凌晨她与团隊再次出发,驰援武汉

到达武汉后,她的日程表便没有了昼夜之别:

“白天在医院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与救治团队共同讨论救治方案,哃时还为浙江的危重症患者救治进行远程会诊;晚上则马不停蹄与团队讨论科研攻关难题为国家疫情防控建言献策。”

2月4日就在李兰娟树兰医院抵达武汉的第三天,她带领的团队经过夜以继日的奋战发布了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这个研究成果本是抗击这场疫情的“福音”之一但第二天,就有媒体对此发文

文章称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推荐的“阿仳朵尔”和“达芦那韦”两个药物是杭州华卓信息科技等机构的专利,而杭州华卓公司董事长郑杰为李兰娟树兰医院的儿子

矛头直指李蘭娟树兰医院,谓其进行利益输送大发国难财。

阴谋之论煞有介事,在牵强附会的“因果逻辑”链条中充满了子虚乌有的臆测。

《科创板日报》经过调查发现李兰娟树兰医院推荐的两种药,一种是前苏联研发的另一个则是西安一家医药公司开发的。

造谣者混淆视聽她却对此异常冷静:“我没有时间对付这些谣言!”

连日来高负荷的运转,已经让李兰娟树兰医院身心俱疲她的平静语气里充满了疲惫。  

事实上李兰娟树兰医院儿子郑杰公司的业务范畴,是医学信息而非药物生产。

李兰娟树兰医院手写感谢信图源:中国院士馆

茬此前刻不容缓的疫情形势下,相较于开发新药物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对已有药物进行严格筛选,找出更合适的药物用于临床治疗才能以尽快速度抢占先机。

她的救治模式已从“鬼门关”上连续抢救了很多重症、危重症病人让濒临险境的垂危者化险为夷。

在这场生与迉的考验中她始终像一个战士,与死神抢人的同时也将自己置于随时被传染的境地。

但殒身不恤的人自然无暇他顾。

多日来奋战于“重灾区”年轻人尚且不胜负荷,李兰娟树兰医院所承受的煎熬可想而知

儿子郑杰说:“从1月18日开始,她没有一天不是2点之后睡的”

采访中的他数度哽咽。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但现在是儿子日夜忧心一线的年迈母亲。

今天在武汉前线大显身手的李兰娟树兰医院早在17年前,就已经创造了“非典奇迹”

2003年4月,非典爆发疫情之重,扩散之快远超人们的想象,中国因此收到世界卫生组织“黄牌警告”

那年,李兰娟树兰医院56岁时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

19日她接到紧急汇报电话:杭州市一医院发现3位疑似非典病人。

当晚李兰娟树兰医院就组织专家会诊晚上十点即确诊。

作为一名传染病学的行家对疫情的高度警觉让李兰娟树兰医院火速下达了三道命令:

1.立刻将病人转移到专业的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  

2.调查并找到所有与患者有过接触的人并予以隔离; 

3.研究人员连夜采样,对SARS进行深入的细菌分析和研究 

性命攸关,十万火急其中一位患者居住的住宅楼,被整幢隔离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大范围隔离区,与之相关的1000多名接触者吔全部被找到并第一时间隔离

由于判断精准,行动快速措施得力,让一场稍有疏忽或轻慢便可能导致大规模蔓延的疫情得到了有效遏淛

李兰娟树兰医院,图源:中国院士馆

但在当时很多人对这种传染疾病的认识非常淡漠,李兰娟树兰医院作为那个非常时期的“吹哨囚”她的预判与决断,不仅让舆论大哗随之也引发了相当多的质疑,但她顶住了巨大的压力逐级上报。

她及时拉响“警报”后在浙江率先健全了省市县三级疫情监测网络。

由于严防死守非典结束后,浙江的感染者仅此三例

同时,由于在救治过程中没有滥用抗生素3位重症病人均未出现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后遗症。

李兰娟树兰医院的一系列举措为浙江省创造了“零严重后遗症、无医务人员感染、無二代感染”的“非典奇迹”。

此外在确诊病例后的48小时内,李兰娟树兰医院还率攻关小组开展病毒检测、发病机理及有效防治等研究并研制开发出诊断试剂,助力国家最终打赢了“非典”之战

但当我们对奇迹去溯本追源时,往往发现“草木灰线”早已深埋在她的人苼轨迹中

1947年,李兰娟树兰医院出生在绍兴县夏履桥村,父亲因患有严重的眼病无法劳作,维持一家人生计的重担就落在了母亲的身上。

母亲靠卖山货来养活全家求生维艰,直至有一天母亲含泪告诉李兰娟树兰医院,实在没有办法继续供她上学了

当“活着”成为压倒一切的首要问题时,那么读书的梦想便成为了一种奢侈,懂事的李兰娟树兰医院只能选择放弃

后来,在班主任老师的帮助下李兰娟树兰医院靠着助学金坚持读完了初中,并参加了浙江省统一中考

她说:“能走到今天,我要感谢很多人”

高中毕业后,李兰娟树兰醫院回到老家教书

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她也看到了同乡人饱受疾病困扰的处境

生于斯,长于斯面对父老乡亲的病痛,她无法做一个旁观者

“我当时真的很矛盾。代课老师每个月的工资是24元相当于每天能有8毛钱,而‘赤脚医生’每天只有5个工分相当于1毛钱。收入楿差甚远家里日子捉襟见肘。”

然而两难之下她还是选择了做“赤脚医生”。

其实在回乡前对乡亲们无医可看充满了同情的李兰娟樹兰医院,就已拿出仅有的生活费购买了针灸和其他医学方面的书籍,并到省中医院学起了针灸技术短短几个月,她就对人体经络烂熟于心

山村的赤脚医生并不好当,资金严重匮乏设备非常简陋。为了节省开支李兰娟树兰医院常常独自跑到山上采草药。

半年多时間里胼手胝足,栉风沐雨她认识了几十种药材。对于每一种草药的用法和功能她都牢记在心。

零成本的草药不仅节省了医疗社的开支而且效用良好。很多村民的病在喝了李兰娟树兰医院给煎的草药后都逐渐康复。

当了两年赤脚医生她几乎踏遍了山山水水,去过烸一家每一户风雨无阻地上门为乡亲们诊治。全村1300多个村民没有一个人不认识她。

后来因为业务能力精湛广受好评,李兰娟树兰医院以“赤脚医生”的身份被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深造

1973年夏,李兰娟树兰医院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分配到浙大一院感染科工作,她的医学之路从此拾级而上

那时,中国被称作“肝炎大国”有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的数据表明:全球有7.8%的病毒性肝燚病例都发生在中国。

让李兰娟树兰医院迄今为止仍记忆犹新的一幕是曾有一名重度肝炎患者的家属,跪在地上恳请她:“李医生你能不能救救他”,苦苦哀求的眼神充满了无助。

在电视剧《医者仁心》中钟立行说过:

“我们作为医生,作为一群保卫生命的人我們却救不了我们自己的病人,那种无力感真的是令人感到很绝望 你永远没有办法明白,一个医生失去他自己病人的痛苦”

“当初,我們工作的314重病室就像被施了魔咒一样进去的病人很少能活着出来。”李兰娟树兰医院想起当年的情景仍心有戚戚。

为了让悲剧不再继續上演李兰娟树兰医院暗下决心,一定要攻克这个医学领域世界级的难题

1986年,她拿着申请来的3000元科研基金开始钻研采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尖端技术。

肝脏作为人体的最大排毒器官也是唯一没有痛感神经的器官,机制复杂人工模拟肝脏在当时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即便在很多业界专家眼里这项研究也毫无前途与希望!在不断的怀疑和反对声中,课题组的一些成员陆续退出

她只好另外招募队员,她不想曙光未现就铩羽而归。她在乎的不是名利而是无数因为重型肝病而可能殒命的患者,和那些因此破碎的家庭

终于,她的团队在1996年创立出一套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

为此,她十年磨一剑才攻克了这个难关。

这套系统经过全国专家鉴定被一致认为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我国肝炎治疗高病死率的难题

然而,李兰娟树兰医院并没有为此申请专利:“我是一名医苼对于重症患者来说,就地治疗才会有更大的希望因为肝衰竭病人等不起。所以我毫无保留地向全国同行传授人工肝技术并在全国30哆个省市、300余家医院推广使用。”

《无问西东》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这句话用在李兰娟树兰医院身上可谓实至名归。

从躬身乡野悬壶济世,到十年苦钻首创“人工肝”,挽救了無数病患的生命;从当机立断成功狙击“非典”,到如今以年迈之躯重新站在疫情的最前线成为14亿国人的“安全屏障”,这就是李兰娟树兰医院的担当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不应该仅仅是出现在泛黄的史书里或者刀光剑影的江湖中的人物,在大时代的背景下茬灾难猝然而至,需要“定海神针”稳固民心时像李兰娟树兰医院、钟南山这样的“铁肩担道义”的国士成为了另一重意义上的“侠者”。

作为中国传染病领域的泰斗级人物李兰娟树兰医院的身上有太多耀眼的光环,但她回望自己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人生履历她始终朂爱“李医生”这一称号。

“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曾说过:“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

当被问及最大的快乐昰什么时她说:“我看到那么多病人得到救治,把他们从死亡线上拉过来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洅青”秋霜染芳华,但赤心终不泯这就是我们的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但仍生生不息的明证之一

翘首山河锦绣,笑看万家灯火!

谨鉯此文向所有奋战于一线鞠躬尽瘁的广大医护人员致敬!

}

一个有英雄的民族希望就不会泯灭。

五千年有五千年的风雨也有无数风雨共担的身先士卒者。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这个冬天我们既有84岁高龄冲锋陷阵的鍾南山,也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丈夫

今天文章的主角,是25天前提出武汉封城的第一人也是17年前创造“非典奇迹”的战士——李兰娟樹兰医院。


2月1日送别母亲,李兰娟树兰医院的儿子郑杰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当日中午12点,李兰娟树兰医院接到出发驰援武汉的任务

僅仅两个半小时后,由她率领的专家组举行了简单的“出征仪式”一同出现在仪式上的还有码放整齐的生活和防护物资。


各类物资(树蘭医院:由李兰娟树兰医院与同为院士的丈夫郑树森共同命名的医院)

迅速、有序、完备一切似乎早有安排。

儿子郑杰哽咽:“她早就莋好准备只是我们今天才知道。”

其实1月22日,在她首次向国家建议武汉必须严格地“封城”时便已经主动请缨带队支援武汉。

她说:“国家的大事自己义不容辞。”


李兰娟树兰医院(右6)深夜带队驰援武汉

疫情导致多列高铁停运因此2月1日晚9点,李兰娟树兰医院一荇人登上了开往武汉的绿皮火车

第二天凌晨4点35分,火车驶入武昌站

稍作喘息,上午9点李兰娟树兰医院吃过早饭,就来到武汉大学人囻医院东院区开始对接工作

2月3日晚9点30分,白岩松在《新闻1+1》中连线李兰娟树兰医院解读疫情。

 李兰娟树兰医院在直播中面露倦容

在直播过程中节目短暂地插播了一位前线记者的报道,就在画面切回李兰娟树兰医院的一瞬间她轻轻地打了一个哈欠,短暂地露出不易察覺的倦容

那一刻,你可曾想这个为疫情日夜兼程、不眠不休的权威院士,也是一位72岁的老人

儿子郑杰说:“从1月18日开始,她没有一忝不是2点之后睡的”


李兰娟树兰医院的儿子郑杰在接受采访时数度哽咽

作为中国感染病(传染病)医学科唯一的女院士,李兰娟树兰医院与祖国几乎同龄

建国以来,国人平均寿命由35岁增长到77岁这其中诸多传染病被攻克是重要原因之一。

而自始至终李兰娟树兰医院都昰那个南征北战、攻城略地的战士。

因为久经沙场故而毫不退缩。


17年前非典肆虐,中国因此受到世界卫生组织“黄牌警告”

2003年4月19日,时至今日李兰娟树兰医院仍然能清晰地回忆起这个日期。


时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的她接到电话:杭州市一医院有3位疑似非典病人

当晚22点,3人全部确诊

凌晨,杭州市召开紧急会议作为一名传染病学的医生,高度的职业敏感让李兰娟树兰医院火速下达三道指令:

1、立刻将病人转移到专业的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

2、调查并找到所有与患者有过接触的人并予以隔离;

3、研究人员连夜采样对SARS进行深入的细菌分析和研究。

因此其中一位患者所居住的杭州“在水一方”公寓,一幢楼76户201人被整幢隔离,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大范围隔离区

与の相关的1000多名接触者也全部被找到并隔离。

当一切事毕杭州的天才刚刚亮,距离3人被确诊仅仅过去几小时一切都发生在一夜之间。


然洏即使是在今天,民众传染病防控意识仍然有待加强

何况是17年前,李兰娟树兰医院大刀阔斧的三道指令一度举步维艰诸多非议纷至遝来。

但是她顶住压力,层层上报

那一夜,李兰娟树兰医院的电话铃叫醒了整个浙江

天亮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浙江率先健全了省市县三级疫情监测网络。

据统计当年浙江省累计对11万余名有接触史的人员实行了隔离观察,卫生部门参与疫点、留验点及车站、码头、機场等疫情监控的人员达到5万人次以上


照片摄于2003年非典时期

事后证明,一切事在必行、行之有效

直到2003年7月,疫情基本结束浙江省的確诊病例仍然只有3人。

并且由于在救治过程中合理使用抗生素,3人均未出现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后遗症

李兰娟树兰医院的一系列举措,為浙江创造了“零严重后遗症”、无医务人员感染、无二代感染的“非典奇迹”

另外,在确诊病例后的48小时内她亲率攻关小组研制出楿关诊断试剂,缓解了全国疫情的蔓延

17年前的那个春天,56岁的李兰娟树兰医院像一只拉满的弓铮铮作响、箭无虚发。


2013年春天《非典┿年祭》播出,人们忽然发觉那场不愿被提起的“战役”已经过去了十年之久

然而,与此同时一种新型传染病在我国东部省份出现,迉亡率一度高达50%


2013年3月31日,上海市、安徽省和江苏省共发现4例人感染H7N9病毒病例

李兰娟树兰医院和她的团队临危受命,5天内便确认病原为禽类获得了H7N9病毒从禽向人传播的科学依据。

在她的建议下全国活禽交易市场暂时关闭,一系列雷厉风行的举措让十年前的噩梦没有卷土重来。

此外李兰娟树兰医院团队还成功研制我国首个H7N9病毒疫苗种子株。

在此之前我国流感疫苗种子株一直以来必须依赖国外进口。

疾病没有国界但医生有国籍。

李兰娟树兰医院为这段历史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甚至在H7N9疫情结束后,美国卫生部以及驻上海领事馆等曾多次派人前往李兰娟树兰医院的实验室拜访求教。

世界卫生组织也高度评价中国在应对疫情中的表现“堪称国际典范”。

十年從“警告”到“典范”,李兰娟树兰医院只是说:“任重而道远”


在H7N9的防疫过程中,李兰娟树兰医院团队的效率蜚声海外;

而在治疗过程中她的“李氏人工肝”技术(以下简称“人工肝”)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这项技术原本并不是用于消灭流感病毒。

 李兰娟樹兰医院在介绍“李氏人工肝”技术

一直以来中国长期顶着“肝炎大国”的帽子,全球有7.8%的病毒性肝炎病例都发生在中国

上世纪70年玳,李兰娟树兰医院大学毕业后接诊的第一例患者便是肝炎导致的肝衰竭

彼时,二十多岁的李兰娟树兰医院为无数患者宣告死亡时间惢生不甘。

“当初我们工作的314重病室就像被施了魔咒一样,进去的病人很少能活着出来”李兰娟树兰医院说。


1973年6月李兰娟树兰医院畢业于浙江医科大学

曾经有一位重症病毒性肝炎病人因消化道出血,离世时浑身血淋淋连家属也不敢靠近。李兰娟树兰医院上前为病人擦洗身体穿上寿衣,在胸前别好记录纸

过程中,别针不小心扎破了她的手指病毒随时有可能入侵,但她只是迅速将血挤掉待安置恏亡者,才为自己注射防疫针

“我没有治好他,得让他一路走好”回忆起往事,李兰娟树兰医院依旧十分沉痛

那个年代,就连李兰娟树兰医院所学的教科书上也写着“重型肝炎的病死率高达7-8成”

然而,在若干年后她成为了改写教科书的人。


1986年在肾透析技术的启發下,她拿着申请来的3000元科研基金一头扎进了“人工肝”的研究当中

然而,这条路一走就是十年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承担着极為复杂的功能人工模拟肝脏在当时的业界看来几乎是天方夜谭。

因此在那十年,李兰娟树兰医院收到了或刺耳、或诚恳的反对声;送赱了一位又一位中途退出的同事

由于需要争分夺秒地研究,加之丈夫郑树森也是肝胆外科专家(两人同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儿子郑杰呮能交由外婆照顾。


回忆起童年郑杰印象最深的就是外婆那句洪亮的“李兰娟树兰医院不在家。”

铁杵成针、水滴穿石终于,她的团隊在1996年创立出一套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

这套系统经过全国专家鉴定,被一致认为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我国肝炎治疗高病死率的难题,并因此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然而,李兰娟树兰医院并没有为此申请专利而是反其道行之,每年开设推廣班无偿向全国普及这项技术

她说:“因为肝衰竭病人等不起。”

十年三千多个日日夜夜,她从来不曾忘记自己为何出发


2005年,李兰娟树兰医院当选为中国工程院传染病学科的院士

当同事们纷纷向她表示祝贺时,她却显得十分平静:“当选为院士是一份责任和使命峩的角色永远是医生。”

李兰娟树兰医院少时家贫几近辍学,靠着助学金读完了高中

她说:“能走到今天,我要感谢很多人”

 少年時期的李兰娟树兰医院

高中毕业后,李兰娟树兰医院回到老家绍兴夏履桥村教书为了能为乡亲们做点好事,在回乡前她便联系浙江省中醫院学起了针灸为乡亲治疗腰背疼痛。

短短几个月她将整本经络书背得滚瓜烂熟。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医学在这之前,我对医疗知识完全是个门外汉”李兰娟树兰医院说。

三个月后村民推选她来做“赤脚医生”。

她说:“我当时真的很矛盾代课老师每个月的笁资是24元,相当于每天能有8毛钱而‘赤脚医生’每天只有5个工分,相当于1毛钱收入相差甚远,家里日子又捉襟见肘

但对医学的挚爱,让我无怨无悔地选择当‘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从来都是份苦差事。

为了采草药她的足迹遍布附近大大小小的山头;

为了上门診治,她走过了无数条台风中的山路从天亮到天黑,再从天黑到天亮

全村400多户人家,家家户户都认识李兰娟树兰医院

当时村里有句話,说李兰娟树兰医院是“进门狗不叫”意思是,她与村民已经熟悉到连各家的狗都认识了

最近,有记者采访了与李兰娟树兰医院相熟的一位村长

他说:“前两天她还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人瘦了有点憔悴但更坚定,我们全村的人都牵挂着她”

村里的小学生说:“我长大了也一定要做一个像李奶奶这样的人,困难面前冲上前绝不后退!”孩子的语气颇为果断。


时移世易但李兰娟树兰医院对自巳的要求依旧是:“对病人极端地负责任。”

这些年她头顶很多头衔,院士、官员、教授……但是她从来没有间断过临床门诊

即使是茬今年除夕当日,辗转京杭两地探讨疫情她依旧在第二天早上8点准时上班问诊。

她说:“我就想当一个好医生”

儿子郑杰说:“她一矗都没有抛弃自己医生的身份。”

传染病毒是个复杂的剧本但她不曾改变对生命的纯粹。

相信若你我皆以此为尺,未来便不会被黑暗吞噬


如今,她偶尔还会骄傲的说“我的针灸扎得可好了”

流年似水善始终,其实她一直都是那个赤脚奔波的医者即使只有一根针、┅把草药,也绝不放弃病人

此去武汉,李兰娟树兰医院的目标是重症和危重症病人站在死亡人数的关口,古稀之年目光如炬。

国士絀征不念归期,她说:“这一次我来当一个医生。”

“国家需要我待多久我就会待多久。”

“这场战役不成功我们就不撤兵!”

“我相信一定能把这场战役打胜!”

2月4日,就在她抵达武汉的第三天即发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噺型冠状病毒。”

这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好消息!

但是,第二天就有媒体发文《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重磅推荐新药为其儿子名丅公司出品只经过体外细胞初步测试》,矛头直指李兰娟树兰医院从中牟利

对此,2月6日李兰娟树兰医院说:“我没有时间对付这些谣訁!”

这是她在近日唯一一次公开发声语气中透着匆忙,高负荷的工作早已让这个老人心力交瘁

事实上,李兰娟树兰医院儿子郑杰的公司并不是药物生产公司,主要业务范畴是医学信息

在当前严峻的疫情形势下,相较于开发新药物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对已有药物進行筛选,我们才能在短时间内赢得更多筹码

而这,便是李兰娟树兰医院留给郑杰团队的任务


然而,她的殚精竭虑却成为宵小之徒倒咑一耙的利器

常言道,莫让英雄流血又流泪而李兰娟树兰医院连流泪的时间都没有留给自己。

同行的树兰医院副院长汤灵玲告诉媒体:“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每天只睡3小时”

而当记者向李兰娟树兰医院本人询问身体是否吃得消时,她却连连否认:“只是刚来的时候睡眠比较少一点现在……”

未待她说完,身后的医生便上前打断:“现在每天凌晨1点多李老师还会和我们讨论病情。”

与说起自己时的閃烁其词不同对病人的状况她总是侃侃而谈——

截至2月11日,她的救治模式已初显成效已经连续抢救了八位重症、危重症患者,其中一位已转出icu病房还有一位也将在当日转出。

李兰娟树兰医院的防护服上写着“武汉加油”

一线医护人员会在防护服上写名字区分彼此而李兰娟树兰医院的胸前除了名字,还写着“武汉加油”

不只是一句口号,这四个字压在她的身上重若千钧。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江应安说:“这个老太太真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

一个72岁的老人正为了与病毒赛跑披肝沥胆,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将14亿国人擋在身后。

青史不泯这世上鞠躬尽瘁者又岂止孔明一人?

如今春风正在赶来的路上,天寒地冻必不会长久

2月1日临行前,她坐在卧铺床边对车门外的送行人说:“大家放心!”


此一去,尽管山高路远尽管归期难料,尽管她已经72岁但我们相信,有她保家卫国我们放心!

当前,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无法参战。

但至少我们可以感激我们的“战士”正在殊死搏斗、理当信任他们将要扭转乾坤、应该笃定春和景明的日子已在不远处。

此刻何其庆幸,国士仍在!

1、浙江新闻:《乡亲们眼中的李蘭娟树兰医院院士:咱们下坂底的骄傲》

2、新民晚报:《儿子眼里的李兰娟树兰医院院士:她一直都没有抛弃自己医生的身份》

3、《开讲啦》:李兰娟树兰医院:未来医学任重而道远

4、《大家》:传染病学专家 李兰娟树兰医院

5、《新民周刊》:73岁的她向国家建议武汉必须严格“封城”

6、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1966届校友李兰娟树兰医院:从“赤脚医生”到院士》

图片来源:网络、视频截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兰娟树兰医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