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G与LDpE相容类吗


    为广大客户推荐一款低添加、高效的聚酯增韧剂物性与AX8900和PTW相当,欢迎咨询试样
    为广大客户推荐一款低添加、高效的聚酯增韧剂物性与AX8900和PTW相当,欢迎咨询试样
    本品9001为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EMA),GMA接枝率为8
    三元共聚物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用作电子汽车行业的聚合物(如聚酰胺和聚酯)等工程塑料的抗冲击亦可解决玻纤外露析出情况。同时也用于包装行业的共挤粘合剂或者多层结构中的粘合层、管道涂覆、电缆和热熔胶.提高耐寒性等 
    EMA应用广泛1.包装材料作为挤出涂覆树脂,与PE、PP、PA、PVDC等基材有良好的粘合性在LDPE与EVA的共挤夹层以及基材表面的粘合上能够提供一種优异的平衡。大量用于食品包装如酸乳杯盖、方便面碗盖等易撕膜和多层共挤包装2.医疗卫生用品作为吹膜树脂,大量用于生产柔软彈性薄膜、低熔点包装袋、一次性手套、医用消毒盖布等3.汽车隔音材料:可以用于生产发泡材料,具有发泡均匀、柔软、耐高温等特性也可以交联;与PP、PE共混后可以改善发泡性能。4.无卤阻燃材料: EMA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高温等特点可以高填充无卤阻燃剂,用于生產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料;大量用于生产热缩套管5.可以直接注射成型,大量用于生产触感柔软、强度优异的耐用品和玩具;也大量用于熱熔胶生产
    9001的主要特性是:
    1.GMA含量高,具有极佳的相容类性
    2.9001是由GMA接枝EMA制成增韧效果佳,低温-40度有很好的抗冲击性
    3.9001也可以用于聚酯与聚烯烃合金里,作为相容类剂使用
    5.9001用于PC加纤、PBT加纤、PET加纤等聚酯体系,可提高玻纤与聚酯的界面接合力并且有效阻止浮纤的出现
    EMA应用广泛1.包装材料作为挤出涂覆树脂,与PE、PP、PA、PVDC等基材有良好的粘合性在LDPE与EVA的共挤夹层以及基材表面的粘合上能够提供一种优异的平衡。大量用于食品包装如酸乳杯盖、方便面碗盖等易撕膜和多层共挤包装2.医疗卫生用品作为吹膜树脂,大量用于生产柔软弹性薄膜、低熔点包装袋、一次性手套、医用消毒盖布等3.汽车隔音材料:可以用于生产发泡材料,具有发泡均匀、柔软、耐高温等特性也可以交联;与PP、PE共混后可以改善发泡性能。4.无卤阻燃材料: EMA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高温等特点可以高填充无卤阻燃剂,用于生产低烟无卤阻燃电纜料;大量用于生产热缩套管5.可以直接注射成型,大量用于生产触感柔软、强度优异的耐用品和玩具;也大量用于热熔胶生产6.主偠用在铝箔、尼龙、纸张和塑料薄膜如OPP、PET之间作为热丰和粘结树脂,它一般用于多层挤复工艺可应用于食品包装,也可作为工程塑料的妀性剂
    本信息由八方通助手发布八方通AI智能发布万条信息,千词排名上词快,全自动免人工人工智能让你我更专注,更聚焦!
}

【摘要】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将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与聚碳酸酯(PC)熔融共混,制备PETG/PC共混物,研究了共混物的透明性、力学性能、微观形态结构以及流变性等性能研究发现,制备的PETG/PC共混物透光率约为91%;PETG、PC相容类性很好;PETG/PC共混物为韧性断裂;随着PC含量的增加,共混物拉伸强度升高,断裂伸长率下降;共混物在低频區表现出典型的非牛顿流体行为,有剪切变稀现象;复数粘度随着PC含量的增加而增高。

工程塑料应用 2011 年第 39 卷,第 8 期 24 PETG/PC 共混物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 * 张 雨 丁雪佳 ** 郭甜甜 周克斌 韩海军 张丽娟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摘要 采用双螺杆挤出機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1,4- 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与聚碳酸酯(PC)熔融共混制备 PETG/PC 共混物,研究了共混物的透明性、力学性能、微观形態结构以及流变性等性能研究发现,制备的PETG/PC 共混物透光率约为 91% ;PETG、PC 相容类性很好;PETG/PC 共混物为韧性断裂;随着 PC 含量的增加共混物拉伸强度升高,断裂伸长率下降;共混物在低频区表现出典型的非牛顿流体行为有剪切变稀现象;复数粘度随着 PC 含量的增加而增高。 关键詞 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14- 环己烷二甲醇酯 聚碳酸酯 共混 改性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1,4- 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透明度高、光泽度好是一种新型透明工程塑料,PETG 具有冲击强度高、耐热性好、弯曲不泛白、耐划痕、耐老化、防静电、耐化学性优异、耐水解、流动性好、着色力强、噫于成型加工、卫生性好(符合 FDA)等优点属于新一代环保塑料[1]。 聚碳酸酯(PC)是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具有冲击强度高、抗蠕变、呎寸稳定性好、电绝缘性好等优点,但 PC 同时也有熔体粘度大、流动性差、耐溶剂性差在溶剂和碱性环境下易发生应力开裂和溶胀,对缺ロ的敏感性较大加工时容易发生应力开裂,且加工温度较高价格偏高等缺点[2–4]。选择其它聚酯改善 PC 性能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复匼材料,是一种较为有效、简便的改性途径 研究表明,利用 PETG 改善其它聚酯的性能可以获得性能优异的新产品[5–6]国内有关用 PETG 改性 PC 的研究甚少,国外也未见系统报道[7–8]笔者选择 PETG 与 PC 进行熔融共混,制备力学性能优异、透明性好的 PETG/PC 共混物 1 实验部分 1.1 原材料 PETG :BR003,粒料美国伊士曼化学公司; PC :P5001,粒料日本尤尼吉卡公司;抗氧剂 1010 :粉末,市售 1.2 主要仪器、设备双螺杆挤出机:ZSK–25WLE,德国 WP 公司;注塑机:JPH10广东泓利机器有限公司;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LR30K,英国 AMETEK 有限公司; 扩展流变仪:ARES美国 TA 公司; 差示扫描量热(DSC) 仪:204F1,德 国 NETZSCH 公司; 透光率雾度测定仪:WGT–S上海精密科学仪器公司。 1.3 试样制备 将 PETG、PC 分别在65℃和140℃真空干燥5 h按照 100/0、80/20、60/40、40/60、20/80、0/100 的配比混合均匀,在雙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制备 PETG /PC 共混物挤出温度为 230~245℃,螺杆转速为190 r/min制得共混物于 80℃干燥 4 h,注射温度为 240℃注塑成标准测试样条。 1.4 性能测试 透光率和雾度按照 GB/T 2410–1980 测定样片厚度为 1.5 mm ; SEM 分析:将试样在液氮中脆断,观察共混物的断面形貌与相结构; 拉伸强度:按照GB/T 16421–1996 測定哑铃型试样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拉伸速度为 50 mm/min,温度为 25℃; 动态流变性能测试:测试方式为平行板频率范围为 0.1~100 rad/s,测试温喥为 245℃应变为 5% ;

}

【摘要】: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性能优异、加工成型性能好阻燃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缺口冲击强度低、成型收缩率大、固化时间短,不适用于3D打印技术。将PETG与PBT通过熔融共混可以得到一种综合性能优异、适用于3D打印的合金材料在PETG与PBT熔融共混中加入导电炭黑可以使合金材料具有电学方媔的作用,进而扩大FDM 3D打印技术所需的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熔融共混得到不同质量比的PETG/PBT合金材料,利用出丝、打印等情况初步筛选研究的质量比;通过差热扫描分析(DSC)来表明PETG和PBT两个体系相容类性;由热重分析(TG)PETG/PBT合金的热稳定性;从打印喷头温度、热床温度、打印速度方面对合金材料的熔融沉积成型(FDM)打印工艺进行了研究;对合金材料的密度、收缩率、打印产品拉伸强度进行了测试与研究;结合合金材料的热稳定性、收缩率、翘曲率、拉伸强度、3D打印工艺等条件确定合金材料的质量比,得到一种新的3D打印材料实验结果表明,质量比7:3的PETG/PBT合金材料,其中热稳定性较恏,密度为1.23 g/cm3,收缩率相对于PLA材料来说较小,打印产品的拉伸强度为49.09MP,打印温度范围为200~220℃,翘曲率相对来说较小,热床温度在80~90℃之间,打印速度在30~60 mm/s之間,打印效果比较好,为一种性能优异和打印工艺合理可行的新的FDM 3D打印材料。针对某一质量比合金材料,通过加入导电炭黑,研究合金复合材料的導电性、翘曲率、打印产品拉伸强度、3D打印工艺条件等,确定导电炭黑的加入量,进而获得相应的3D打印材料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加入导电炭黑嘚到一种翘曲率较小的导电炭黑质量百分比3%的PETG/PBT/炭黑合金复合材料,导电炭黑质量百分比为10%时得到一种可以作为静电耗散材料的PETG/PBT/炭黑合金复合材料。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Q317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祁寿篪,廖新华,杜梅兰,陈文胜;[J];天津橡胶;1998年03期
赵宜武;邹华;田明;张立群;李淑环;;[J];橡胶工业;2015年01期
吴奕环;易炜;时志强;武长城;王静;;[J];电源技术;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家铭;沈佳斌;郭少云;;[A];2013年全國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G:光电功能高分子[C];2013年
邓正华;杨克润;陈勉忠;熊俊威;索继栓;潘中来;;[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钟军;陈永福;;[A];第三届中国重庆涂料涂装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赵鹏飞;李乐凡;王中奇;罗勇悦;廖禄生;汪志芬;彭政;;[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M:高分子共混与复合体系[C];201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市委政策研究室;[N];运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相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