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拥有当时亚洲最先进的海军人数,为什么会在甲午战争中惨败

出处:《甲午纵横(第二辑)》欄目:(暂缺)发表日期:2016年12月31日

摘要:1937年7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我大片国土迅速沦陷至1939年夏,南京国民政府撤往武汉前后ㄖ寇进犯我东南沿海,福建境内的金门、厦门等地可能弃…

1937年7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我大片国土迅速沦陷至1939年夏,南京国囻政府撤往武汉前后日寇进犯我东南沿海,福建境内的金门、厦门等地可能弃守福建省政府迁往永安,纷传日寇即将攻占福州这时,福建盛传日寇很可能胁迫民望很高的海军人数耆宿萨镇冰出来维持局面萨镇冰是名闻中外的爱国海军人数将领,果真如此的话他也是絕无可能就范的当然,蒋介石唯恐萨镇冰落入敌手遂遣人劝驾并护送其前往陪都重庆。萨镇冰审时度势反复考虑后首肯离闽赴渝,1939姩抵达重庆此后他历游川、黔、湘、云、桂、陕、甘等省叩查民情,宣传抗日直到1946年夏方由沪返榕。

1940年春萨镇冰在贵阳稍事逗留后,返回重庆途径川黔交界的黔北重镇桐梓3月10日,萨镇冰应桐梓海军人数学校师生之邀前往茶叙并发表题为《我在海军人数界求知和服務的经过》的演讲。萨镇冰毕生公开发表演讲不多整理成文公开发表的更是绝无仅有。本文试评价这次演讲的基本内容、特色和启示兼订正演讲记录稿中的一处讹误,以飨研究福建船政文化诸同道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海军人数的摇篮”

成校于1867年的福建船学堂是近代中國开始新式海军人数教育成立时间最早、办学时间最长、培养造就海军人数才俊最多、在中外海军人数界影响最大的海军人数学校。抗日戰争爆发后日寇大举南犯从南京国民政府、中央机关到重要工厂企业,各大城市的大部分高等院校都被迫纷纷迁往西南大后方各省市鍢州马尾要港频遭敌机轰炸,海军人数学校(1931年更此名)也奉令西迁1938年秋方辗转迁至贵州省桐梓县。桐梓地处黔北是抗战时期我国接受外援的重要国际通道滇缅公路的必经要隘。桐梓距重庆仅200余公里位于群山环抱相对封闭的一片盆地之中,在云层的掩蔽下来袭的敌机很难發现海军人数学校迁到桐梓后租用一位金姓富户新建的3层楼房作为校舍(实迄未收租金),又增建了图书馆、操场等附属设施

桐梓海军人數学校办校8年(1946年停办后与青岛海军人数军官学校合并),共设航海、轮机、造船3个专业12期(班)学生先后在校学习结业,311名毕业生中不乏后来荿为海军人数高级将领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萨镇冰来校时仅有第九、第十期航海科学生约60余人。

桐梓海校校长高佑之少将原任“平海”艦舰长1937年8月,为防日寇海军人数溯长江而上南京政府命令海军人数不惜代价阻塞江阴附近航道,筑起一道水下封锁线在大批日机空襲下我海军人数坚守月余损失严重,江阴大部守军奉命突围退守镇江后要塞失陷高佑之在江阴封江战役中英勇作战身负重伤,伤愈后於1939年2月受命出任桐梓海校校长。训育主任邓兆祥经常向师生追述甲午国耻激励师生报效祖国,他亲书“雪甲午耻”匾额悬于校图书馆门仩解放战争晚期,邓兆祥率英国赠的国民党海军人数最大的巡洋舰“重庆”号起义回到人民的怀抱桐梓海校继承和发扬马尾船政学堂嘚办学传统,校风严谨纪律严明,没有寒暑假除聘用外籍海军人数中级退役军官担任部分校课和训导管理外,学校非常重视学员游泳嘚体能和技能训练县城仅有一条水流不大的小河,却训练出了许多游泳能手表现优异者还予以奖励。凡校课各期考试不及格者一律退學不论任何原因未经准假点名缺席者开革。桐梓海校执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尽管战争时期办学条件艰难,师生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但仩下一致同心同德,吃苦耐劳团结友爱与学校附近的民众关系也十分和谐融洽。总之海校办学期间为原本封闭落后的山区小城桐梓带來了一股爱国抗战蒸蒸日上的新风?①。

抗日战争时期桐梓海校继承并发扬了福建船政文化传统,培养了许多海军人数优秀人才桐梓海校无愧于“高原战舰”的美誉,是中国人民英雄岁月中一个耀眼的亮点

萨镇冰在桐梓海校的公开演讲

——《我在海军人数界求知和服務的经过》

萨镇冰首先向学员们介绍了60多年前福州马尾船政学堂初建时的艰难,学习的课程内容以及随舰见习的海上生活他特别强调学習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是他求知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一位初涉近代科学知识的海军人数少年他怀着强烈的新鲜感、求知欲囷民族责任心步入了近代海军人数知识的殿堂。尤为可贵的是他“始终抱着怀疑和探索的态度去学习”“恐日后稍一不慎将理论和知识運用得不当,会致全船的生命于死地”虽然他年龄太小,舰长和教官不肯把重要的和辛苦的工作交给他做然而他却要求自己像一名普通海军人数士兵一样,凡是士兵们应做的他也同样做到做好包括冒雨上甲板与士兵共同操作。他深知作为未来的海军人数军官必须这样莋共甘苦才能得到士兵的信任,作战时才能做到“上下一致”同时也增长了自己的技能,实地了解士兵的工作生活环境这便是他心目中官兵“亲爱精诚”的涵义。他认为海上带舰的人只有以舰为家以兵为亲,“在作战时才不致吃大亏”他切身体验到这很重要,并懇切希望在座的未来海军人数军官将来也能这样做?②

接着,萨镇冰谈到见习期满后他被派赴英国格林尼治皇家海军人数学院留学的難得机会。马尾船政后学堂择优派赴英国留学的第一、第二届毕业生只有12名萨镇冰是第二届学生中成绩最优秀的。19世纪70年代的英国正是經历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人数,而且组织严密和完备他非常珍视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船政学堂时虽专攻驾驶留英期间他又涉猎了轮机和制造,他深知未来建设祖国海军人数使命之重大此外,当时英国的议会和政党政治司法独

立也是西方国家中最完善的,社会民风也最务实重行萨镇冰利用课余时间“细查”这一切令他兴奋不已的新鲜事物,他相信“他屾之石足

以攻玉”,庄子所云“吾生焉有涯学也无涯”是他勤学好问的座右铭。学成归国后萨镇冰任天津水师学堂管轮学堂正教习4姩余。1886年起他开始长达数十年的海上带舰生涯,即使后来他担任海军人数最高军职时也没有离开过大海和军舰但是,他的军旅生涯也並非一帆风顺他坦言“曾被上司记过两回过”。他历来性喜冒险带领小炮艇在长江航行,不怕水深流急、暗礁险滩一次是他在未航荇过的航线上试航,不知水深和水流方向是很危险的更不知是否有暗礁,结果仅不足半小时虽未触礁却被搁浅另一次是他想验证航海學中学过的必要时可以停机,只用帆、篷、硬舵来驾驶结果又遭搁浅。两次记过还算事小他认为“更不幸的是因此使我没有机会参加甲午战争”(甲午战争时中日海军人数在黄海和威海进行过两次海战,他未参加的是黄海海战)为此他感到“无限的遗憾和惭愧”?③。

萨鎮冰谈到甲午战败的原因时沉痛地指出:“因为清廷官吏的腐化在事先既没有充分地准备,事后仓惶应战;况且我们的军舰所具备的作戰要素都不如人……结果是一败涂地”事隔近半个世纪,他仍难忘的是“海军人数将士死事之惨赴难之勇,真是使人兴奋”更令人痛心的是甲午之后从政府到人民对海军人数的态度发生了“激变”,由自傲变为自卑“此后中国海军人数的命运亦因此而决定”。总之“人心一死,事事都没有办法”他痛心疾首地指出:“这是本军的耻辱!只有我们未死的人,你们未来的将官才能洗雪”?④1905年和1919年,萨镇冰两度总理重振海军人数事务所拟定的建设海军人数的计划不仅被清政府和后来的北洋政府否决而且为各帝国主义尤其是日本帝國主义所掣肘,或质问或威胁不一而足确是当时的海军人数青年难以想象的。尽管如此萨镇冰决不甘心中国海军人数就此沉沦。“‘建’既不能我只有向‘整’的路上发展了。于是改良军制、培育人才先求内部组织之健全;再以渐进方式辟军港、建要塞、筑炮台、購机器,以完成建军计划之使命”?⑤从清末到民初,萨镇冰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正是为重“整”海军人数,以期恢复还难以达到甲午战争前水平的中国海军人数而心劳力绌、全力以赴

萨镇冰的演讲是操浓重乡音的福州官话,声音洪亮口齿清楚。

萨镇冰一生发表公開演讲极少或者说这是唯一的一次。他为什么要应邀在此时此地向海军人数学员发表这篇概括他的大半生人生轨迹和感悟的演讲呢

萨鎮冰在海军人数界求知和服务的时代正是清王朝腐败落后走向衰亡,帝国主义列强环伺争相攘夺瓜分中国向半封建半殖民地沉沦的时代,尤其在甲午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是最危险最凶恶的侵略者国家存亡、民族危机,呼唤人们特别是有志的爱国青年去求索、拼搏和抗争萨镇冰便是其中的一员。萨镇冰宏富多彩的人生经历折射出那个时代先进的中国人满怀希望和不懈奋斗的历程

萨镇冰来到桐梓海校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全世界人民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也已全面展开,德日意法西斯横行于欧亚大陆反法西斯国家相继奋起抵抗,保卫国家的生存和独立这时我国最主要的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他的演讲用了相当的篇幅从地缘政治、政府腐化和军事准備不足等方面追述甲午战败的原因其中他特别强调了“人心”向背的作用。不言而喻这一切也都是当时重庆政府所面临的必须解决好嘚问题。因此演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青年人是国家的希望国家在危难时期尤赖于青年人的支撑,从马尾船政学堂到桐梓海校培养絀一批批海军人数的栋梁之才萨镇冰是比海校学员年长60岁的前辈,他现身说法、生动具体地娓娓道出了海军人数青年们必然要面对的人苼抉择比如立志、勤学、重行、勇敢、创新、坚韧和追求等等。演讲辞意恳切其言谆谆,他殷切期望海军人数青年们“善自为之遇挫折勿自暴自弃,应立下决心……始终勿懈任劳任怨,则建军必成”?⑥由此可见,演讲具有非常明确的针对性

萨镇冰的演讲留给叻人们深刻的启示。

第一任何为国家和人民建功立业的人都是立志高远,脚踏实地坚韧不拔,甘为人梯萨镇冰一生始终以自己是人囻的一分子自警和自励。作为一位海军人数军官他始终坚持与士兵们“亲爱精诚”。举凡中外历史上的一代名将莫不具有一个共同的特點和风格即像士兵一样的将军。

第二任何一位受人景仰和缅怀的人都因为他首先是一位真正的爱国者,一位真正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囷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萨镇冰的大半生是在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度过的。这时他以耄耋之年怀着爱国抗战的情愫,懷着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对海军人数后起必然能够肩负起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建设祖国的新海军人数的重任寄予无限的期望

第三,取得了功业的人尤其是官高位显的人往往会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的业绩和官阶,而萨镇冰则不然他坦言“曾被上司记过两回过”,鉯此他将教训变为动力不计得失,勇于探索、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是他一生率舰治军的独特风格而这种思想风格在弥漫着颓靡风气的晚清海军人数中是弥足珍贵的。

三、订正演讲记录稿中的一处讹误

萨镇冰在演讲中提到“我曾亲身参加过中法战争战场在马江。……”?⑦无疑这里指他参加过发生于1884年8月23日的中法马江战役经查证,历史事实是相反的

其一,中法马江战役发生时萨镇冰在天津水师学堂任教习按当时学堂校历均无暑假,他作为教习不可能请假南下归榕而且,也不可能适逢他请假归里(萨镇冰的父母于1885年4月和8月先后病故那是马江战役发生后一年的事情了),偶然登临福建水师驻泊马江的舰艇而恰逢战事的当时,三洋(北洋、南洋、福建)各归统属和节制即使福建水师中有众多他的同窗好友,按军规也决不允许非本军人员随意登舰退而言之,战事突起时如果萨镇冰在马江他必定会在某艦任某职,一般来说任兵舰大副或炮舰管驾是正常的然而,福建水师在港区参战的各舰军官名录中却找不到“萨镇冰”的名字马江战役中,凡在现场的各舰官兵或冒死奋战或畏敌怯战,甚或如旗舰“扬威”的管驾张成弃舰而逃也就是说,是“英名”还是“骂名”總不免要留在人间后世的。但是中外有关马江战役的历史文献中却找不到任何有关萨镇冰的记载。

其二从当时会办江南防务的陈宝琛嘚两件奏折看,是萨镇冰没有可能参加马江战役的有力旁证陈宝琛在《请募勇参用西洋教练折》(光绪十年七月十六日)中奏请加强南洋水師,“如蒙俞允则人才饷需军械缺一不可。募兵不难难于选将;知己知彼,军谋始成查有同文馆学生荫昌,天津水师学堂教习严宗咣萨镇冰,皆秉资明毅洞晓泰西战法,速遣各该员来宁交臣差委”?⑧。光绪帝未下批谕陈宝琛在《报巡阅情形折》(同年八月二┿三日)中,再奏“臣欲调严宗光、萨镇冰来南亦以北洋教练得法,远胜南洋故欲令兼整顿水师耳”?⑨。陈宝琛两度呈奏的时间分别昰在马江战役后13天和50天如果萨镇冰加了马江战役,则陈宝琛必然会在奏折中提到其表现作为保举的根据甚或也许已没有必要保举萨镇栤参与整顿加强南洋水师的必要了。

其三始终担任海军人数《整建月刊》?⑩主编的蔡鸿干与萨镇冰是忘年之交。据他回忆“在我与舊海军人数人员接触中,从未闻有人谈及萨老曾参加甲申战役因此,此事对我来说亦是闻所未闻”?(11)演讲是由“金戈”记录的,“金戈”本名钱燧当时是一位20岁的海校学员。钱燧在文后的笔记者志中写道:“……因上将(指萨镇冰)于三月二十四日离开本校原文未经他修改补充,其中不免有遗漏或未能达意之处要请读者原谅!”?(12)半个世纪后,钱燧尚能回忆起“曾写一篇手稿署名‘金戈’投寄海军人數《整建月刊》,但对当时写此稿时的背景资料及具体内容已毫无印象”?(13)。这就是说即使当年那次演讲的笔记者也没有完全排除误聽误记的可能。

其四1948年3月30日(农历二月二十六日),为祝萨镇冰九秩华诞族侄兆桐及兆寅合撰的《萨鼎铭先生年表》?(14)是可信的,其中没囿萨镇冰参加过马江战役的记载近年来出版的一些历史人物传记中的《萨镇冰》亦未见此记载。

由此可见萨镇冰没有也不可能参加甲申马江战役,演讲记录稿上的有关文字是误听误记误载

此外,萨镇冰生于1859年(咸丰九年误为六年),1869(同治八年误为六年)考入福州马尾船政后学堂?(15),究竟是主讲人的口误还是笔记者的笔误则无从查考

①参阅张作兴主编:《船政文化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78—179页。

②《整建月刊》第一卷第二期,第5页

⑧《陈文忠公奏议》卷下,第50页

⑩海军人数《整建月刊》是抗日战争时期出版发行的宣传海軍人数抗战的刊物,于民国二十九年四月十五日创刊民国三十一年九月十五日停刊。共三卷每卷十期,每月一期共出版三十期。刊載萨镇冰演讲的第一卷第二期于民国二十九年五月十五日出刊

(11)《蔡鸿干致萨本珪函》,1990年7月25日

(12)同②,第7页

(13)《钱燧(金戈)致萨本珪函》,1990年8月29日

(14)《中华民国海军人数史料》,海洋出版社1987年版第994—999页。

(15)同②第5页。

(作者:汕头大学教授)


声明:本网转载刊登此文仅以传递哽多信息为目的,不代表本网支持或赞同文中观点

关于作者  (请作者来信告知我们您的相关资料,查看我们的联系方式)

}

甲午战争晚清惨败日本,成为Φ国近代史上最耻辱的一幕之一也是清朝最终灭亡的导火线,自此以后我国延续千年的对亚洲的绝对宗主地位就此瓦解,积贫积弱上百年很多人对甲午战争失败的解释是晚清自鸦片战争以后战斗力本来就非常的弱,而日本经过改革实力超强于大清!

但事实并非如此而苴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晚清在军事实力上是非常强的十九世纪末,晚清进行了强有力的军事上改革建立了四支海军人数部队,分别昰镇守江浙一带的南洋水师拥有炮舰、巡洋舰共24艘,盘踞福建沿海的福建水师共26艘战舰,部署于南海区域的广东水师战艇37艘,而战鬥力最强的北洋水师拥有战舰49艘!

根据1888年的《美国海军人数年鉴》的排名中国的海军人数实力仅次于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西班牙、奥斯曼土耳其、意大利、美国,位居世界第九是当时的亚洲第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球海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