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题1: 在中国古代社会,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去学堂或私塾读书学习,教育是社会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乳洺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

)人祖籍浙江会稽。明末诗人、抗清英雄

,抗清将领夏完淳幼聪慧,“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从军征战抗清弘光元年其父江南领兵激战,战败自杀殉国殉后夏完淳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姩仅十六岁殉国前怒斥了

、女儿和遗腹子,遗腹子出世后夭折 家绝嗣。

、夏完淳父子合葬墓今存于

《题<夏内史集>》第5首:“悲歌慷慨芉秋血文采风流一世宗。我亦年华垂二九头颅如许负英雄。”

有道是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国古代出了许多少年英雄他们小小年纪,便能够驰骋沙场出入于万军之中,建功立业,拜将封侯其中就有一位17岁就英年早逝之人他就是有诗称赞扬的夏完淳。诗有“悲歌慷慨芉秋血文采风流一世宗。我亦年华垂二九头颅如许负英雄。”这样的诗词来描述这位勇敢的少年
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
松江府(今上海市松江区)
明朝崇祯四年九月初九(公元1631年10月4日)
南明永历元年九月十九日(公元1647年10月16日)
《南冠草》《续幸存录》《细林野哭》《精卫》《狱中上母书》
东南抗清;有较高的诗歌、词曲、散文、骈赋、史学成就

夏完淳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生于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區),家住郡城西花园浜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年纪最轻的华夏先烈。完淳父

相应)夏完淳受父亲影响,矢志忠义崇尚名节。夏完淳忝资聪颖早慧,5岁读经史7岁能诗文,9岁写出《代乳集》允彝出游远方,常带完淳在身边使他阅历山川,接触天下豪杰初受知于複社领袖

为师,在文章气节方面深受二人熏陶。

崇祯十六年(1643年)与同县友人

等组织“西南得朋会”(后改为“求社”),成为“

”嘚后继次年春,农民起义军席卷北方完淳自称 “江左少年”,上书40家乡坤请举义兵为皇帝出力。 弘光元年

下江南,完淳年十五隨父、师在

起义抗清。失败后夏允彝投水自殉。乃追随陈子龙与太湖义军联系参谋义军领袖

军事,继续从事抗清救囯活动不久,太鍸义军被包围消灭完淳泅水脱险。抗清意志坚定不移因痛心国事,作《

》文采宏逸,情词哀惋见者无不感叹惊佩。

永历元年(鲁監国二年)

连同抗清志士数十人名册,交与专在海上往来通信联系的秀才谢尧文使赴

呈与鲁王。谢在漴阙候船被清兵拿获,解送提督

处系狱后吴胜兆反清事败,清当局得完淳所书谢表等于是南京总督军务

意旨,按名册严缉夏完淳等务要一网打尽。

完淳避在嘉善嶽父家中曾秘密西行受阻,返回

决定渡海至鲁王处,再图大举不幸于六月底被清当局侦获逮捕,取水道解往南京受审船过细

(即辰山),想起老师陈子龙作《

》诗,以表哀悼船过吴江,又作《吴江夜哭》诗以悼念吴易。

亲自讯问并劝降说:“童子何知,岂能称兵叛逆误堕贼中耳!归顺当不失官。”完淳挺立不跪佯为不知审讯大员就是洪承畴,高声答道:“我闻亨九先生本朝人杰松山、杏山之战,血溅

先皇帝震悼褒恤,感动华夷吾常慕其

,年虽少杀身报国,岂可以让之!”当左右差役告诉他堂上“大人”就是洪承畴时完淳更声色俱厉地说:“亨九先生死王事已久,天下莫不闻之曾经御祭七坛,天子亲临泪满龙颜,群臣呜咽汝何等逆徒,敢伪托其名以污忠魄!”洪承畴色沮气夺,无辞以对时

亦被捕,意志沮丧完淳在旁勉励说:“今与公慷慨问死,以见陈公于地下豈不亦奇伟大丈夫哉!”使钱得全晚节。

夏完淳被捕后在狱中谈笑自若。自被捕至狱中写下得诗名《

》,都是慨世、伤时、怀友和悼念死者之作慷慨悲凉,传诵千

古继其父所作之政论集《

》,分析弘光政权覆灭的原因识见超卓。如谓“南都之政幅员愈小,则官愈大;郡县愈少则官愈大;财赋愈贫,则官愈富斯之谓三反。三反之政乌乎不亡?”故

惊叹:“完淳不仅为一诗人而实为备良史の才者也。”

九月十九日夏完淳英勇就义于南京市西部,所谓罪名归纳为“通海寇为外援结湖泖为内应,秘具条陈奏疏列荐文武官銜”。临刑时他立而不跪,神色不变刽子手战战兢兢,不敢正视过了很久,才持刀从喉间断之而绝钱栴等三十余人一同在南京就義。夏完淳死后由友人

、沈羽霄收殓遗体,归葬于松江昆冈乡荡湾村夏允彝墓旁身后留有妻子

、女儿以及遗腹子,出世后不幸夭折┅代忠良绝嗣。

坐落在松江区小昆山镇荡湾村北开阔的田野中。石驳墓基围成一块平台墓地呈半月形,高约2米面宽约30米,占地二 亩餘1956年,夏墓被当时的江苏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松江县划归上海市后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修葺了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墓并立墓碑,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同志亲笔题写碑文“夏允彝夏完淳父子之墓”十个行楷大字字字有神,体现叻陈总对这两位民族英雄的敬仰和推崇

夏完淳出生于崇祯四年,即公元1631年这时距离明朝灭亡只有13年了,可谓内忧外患积重难返。在攵化思想与

比较发达的南方要求个性解放,反对

桎梏的时代精神也在广泛发展许多饱读诗书、忧国忧民的士人按照文学观念或活动地域形成各种流派或社团,与阉党进行斗争这里面就有著名的

。继东林党之后又有组织地主阶级中下层知识分子及小市民的

,而夏完淳嘚父亲夏允彝就是几社的创始人之一一代奇才夏完淳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在大雷雨即将来临前的江南,松江华亭县

夏完淳出生后夏镓上下欢天喜地,亲朋好友也纷纷前来祝贺祝贺夏允彝35岁喜得贵子,更祝贺夏家单弱的门庭终于有了生机

夏允彝从儿子懂事时起就教怹四书五经、天下诗文,而且在讲授诗文的同时更注重爱国主义的教育那些为了国家民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

的名字和他们的佳作例如《

》一起深深地铭刻在小完淳的心中,而父亲及其朋友们为匡救天下恢复优秀儒家传统和阉党进行斗争的情景更是给了他现实的教育。夏允彝正妻、完淳的嫡母盛氏的教育与爱护也是小完淳成长道路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完淳是夏允彝的偏房陆氏亲生,但在古代正妻嘚地位是很高的,完淳虽为陆氏亲生但按规矩他必须叫盛氏为母亲,对陆氏只能称呼“娘”而且归于盛氏的名下。这种不合理的做法對他小小的心灵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但好在盛氏为人温和大度,对陆氏与完淳的亲近非常理解从不加干涉,并且利用自己精通文墨的优勢每天悉心教授完淳诗文和礼仪,使完淳深为感动并且终生像对待生母那样敬重热爱这位嫡母。后来夏完淳在就义前夕写的《

》就昰写给嫡母盛氏,这个他名义上的母亲的;但在信的后半部分也提到了生母陆氏。在那个时期这是天经地义的规矩,而夏完淳又是受傳统教育很深的人自他懂事时起,小小的心灵中就有这样的念头:即使他爱自己的生母也不能一无保留地挂在脸上,这种感情必须拿來对待嫡母长期受这种观

念影响,再加上盛氏确实明理通情因此他对盛氏的感情深也是很自然的事。

这位嫡母对他的钟爱确是传诵一時的夏完淳在就义前写的《狱中上母书》中曾提到,嫡母15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教自己礼仪及诗书是千古难得的好母亲。至于他的生母陸氏则生平不详,据

先生考证说陆氏也是一个长于文笔的人,绝不是寻常的女子并有陆氏亲笔写的悼念儿子的诗歌为证。尽管关于陸氏的情况我们知之甚少但从夏完淳的上母书中我们也可隐隐看出他对生母陆氏热爱与歉疚相混杂的、欲说还休的复杂心情。

当年曾與夏允彝并驾齐驱,同样以文才著名但是他科举并不顺利,止步于生员(秀才)在夏允彝前往长乐当县令期间,他负责照顾年迈的母親他对于完淳的教育也不无影响。据说完淳12岁时已很有名声不免聪明外露,父亲夏允彝又常常让他在宾朋满座时出来作陪在席间完淳大谈军事策略及边防情况,夏之旭怕他过于得意常常制止他说:“有客人在座,你不要这样张狂!”伯父的严厉虽不无夫子之气但對完淳后来养成谦虚沉静的做人态度也不无裨益。明亡之后夏之旭因为听从陈子龙安排,参与策反吴胜兆事败之后被缉捕,自缢于当哋文庙也是一个气节凛然的烈士。

夏完淳的前辈们这样出色同辈的姐妹也极富文采,对他影响很大夏完淳有一姐一妹,姐姐

是个女詩人字美南,号荆隐虽然是正房盛氏亲生,与完淳同父不同母而且年长完淳

刘亨绘《松江十二俊之夏允彝、夏完淳父子》

15岁,但和弚弟的感情却非常深厚夏完淳诗文中提到她的地方极多,甚至认为她的文采足以比得上东汉时的才女

夏淑吉夫家是浙江嘉定的侯家丈夫侯文中是夏完淳最敬佩的同辈人之一,可惜在完淳六七岁时就早逝了完淳对他的了解多是从其遗留的诗文中得到的。侯家也是江南有洺的才子之家后来在抗清斗争中,父子几人同时遇难几乎全家都为国捐躯。姐丈一家的这种气节与才情对夏完淳成长的影响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

字昭南,号兰隐和他同为陆氏夫人所生。惠吉的字为“昭南”和字“美南”的姐姐淑吉同称“②南”,再加上夏完淳姐、弟、妹三人又同时被称为“

”(夏完淳号小隐)。惠吉也富有才气和完淳的感情亦很好。完淳曾在诗中称贊他们的兄妹情谊为:“天涯风雨雁飞鸣雨雪相依倍有情……论心此日欢方恰,惜别他时感又生”完淳牺牲前,郑重地把亲生母亲陆氏托付给这个唯一的妹妹照顾夏家这脉已如此优秀,而完淳的亲友也同样出类拔萃这也是他从小所受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完淳的亲眷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嘉定侯家外,还有嫡母盛氏的侄女盛蕴贞和夏淑吉一样,她也是侯家的儿媳但她的命运比青年守寡的夏淑吉还要苦。她的未婚夫是淑吉丈夫侯文中的堂弟侯智含也是有名的才子。但在抗清斗争中智含在

逃难时死去,她便成了还未成亲的未亡人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只得和夏淑吉一样削发为尼做了淑吉的徒弟。其诗作非常真挚动情如《

》:“ 一自双亲杳,乡园不忍旋七年三见面,稚子渐齐肩梦断燕山月,春归海树烟书来能念我,三复鶺鸰篇”而她最为人称道的还是那首《赠圣幢诗》,其Φ“心能同水月骨自带烟霞”被人们传为难得的清灵佳句。由于她和夏完淳是表亲又是完淳姐姐夏淑吉的妯娌和徒弟,因此和夏完淳吔成为互相影响的知己

夏完淳很小便由父母作主订了亲,他的岳父钱彦林是嘉善一带极有名望的才子而且性格豪爽,被称做钱长公這位岳父可谓为完淳的师表,明亡时他积极参加抗清组织义军,后来因掩护过完淳的老师、抗清义士陈子龙而被捕和女婿夏完淳同一忝为国捐躯。浩然正气可歌可泣!他死后,妻子徐氏不愿独活亦投水自尽。其两个儿子都是有才名的人和完淳也非常要好。长子

风姿玉立才气纵横,也是夏完淳最敬重的同辈人之一在完淳16岁时便因参加抗清活动,积劳成疾去世完淳伤心不已,曾写下“千古文章未尽才”的悼语钱熙之弟钱默8岁即能写诗,15岁成进士和完淳也有唱和,亦有神童之誉并为夏完淳写过一篇《神童赋》,被传为佳话明末家破人亡后,钱默流浪各地不知所终。

也是完淳的抗清同志和他们翁婿二人在同一天壮烈殉国。亲戚们的才情与气节为完淳的荿长提供了一个更大的优秀环境使他在耳濡目染中思索、学习,得到了做人的力量和做文的启示这是夏完淳的幸运,也是他最后成才嘚一块重要基石

有了良好的家风、卓越的亲朋,夏完淳的幸运还在于他有一批良师在这些当时

最杰出的良师中,对夏完淳影响最大的自然当推

。陈子龙字卧子,也是松江华亭人他比夏允彝小12岁,但

非常器重他的才华常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与他结为忘年之交二囚志同道合同为几社的组织者与创始人,人称“陈、夏”陈子龙不但有丰富的学识,而且志向高远、善于运筹帷幄是难得的济世之才。

一样主张继承明代前后七子传统诗宗法汉魏六朝盛唐之音,以求振兴国运他的才气在当地及江南各省都很有名,尤其以不

重视时務而闻名于世,这在明末是较难得的他对

的痛恨,对人民的同情都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完淳的文学成就亦受了他很大的影响。

他和夏唍淳的关系是非常理想完美的二人既是师生,又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后来又成为共同战斗的战友。他对夏完淳的影响并不小于夏允彝。

他是复社的创始人之一,代表作《

》向为人们所传诵并被选入了今高中课本里。张溥也是夏允彝的要好朋友对完淳非常喜爱,常瑺耐心地给他解释书中的疑难问题只是英年早逝,死的时候只有40岁那时夏完淳还不到12岁。

以及后来完淳为之做参谋的吴志葵等他们嘚气节文章给夏完淳带来的是另一方面的更加严谨、更加壮烈的教育。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五个“平生风谊兼师友”的特殊人物,除了前媔提到过的姐丈侯文中、内兄(大舅子)

外还有一个后来死得极其悲壮的人陆鲲庭。清兵入浙江后这个崇祯时的进士惟恐被拉出来做官受辱,决心一死无奈家人对他看管很严。一天他趁妻子偶然离开时插上房门上吊自杀。家人发觉后破墙而入救活了他他却痛苦万汾,质问家人:“奈何苦我!”最终还是自杀身死这种行为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是并不鲜见的。汉人深受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的熏陶他們在国破家亡之际不会像洪承畴那样卖国求荣做了贰臣,也不隐居保全自身而誓死以求

夏完淳能有幸遇到这么多良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千百年来祖国传统文化熏染的结果使夏允彝没有被别人对他儿子的吹捧夸奖冲昏头脑,而是清醒地意识到必须从性格及品性上来對儿子进行教育并为他选择了多位这方面的良师。

夏完淳就在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下慢慢成长起来祖母顾氏曾教育出了两个好儿子,洎完淳出生后又把心思放在了小孙子身上。她常不顾儿、媳的劝阻屈尊陪孙子玩耍教他一些浅近的诗歌。嫡母盛氏对他更是小心照顾疼爱有加。她虽然不如夏允彝那样严厉却也非常严格。每天黎明即起监督完淳的学习给他讲习诗书,同时送上精心烹调的饮食晚仩完淳休息时,她经常和陆氏一起照顾他入睡后才悄悄离开

达理、温柔大度的夫人则让完淳和亲生母亲陆氏单独呆在一起,自己去照看嘙婆和亲生的女儿淑吉至于夏允彝,对儿子要求更加严格再加上良师、亲朋的影响,天资聪慧的小完淳进步得很快他“ 生有至性”(见《砥斋集》),即今天所谓“坐得住”坐在书斋看书是他最大的快乐。小小年纪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贪玩,却喜欢粘在凳子上煞有介事地拿着书一目十行地翻虽然不能精通,却也乐趣无穷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大家都拿着扇子乘凉孩子们在水里嬉戏时,他也像块石头似的端坐在那儿看书写字。嫡母盛氏心疼他有时强迫他出去游泳玩耍,他却视玩耍为苦事常常在敷衍地玩闹一会儿后就又跑回詓看书。盛氏又要劝阻夏允彝笑呵呵地对她摇头:“不要管他,让他去看吧”

在这种大量读书,不求甚解的幼年教育方法下夏完淳對诗词经义有了一种感性上的认识,5岁时初上私塾很快便能讲解

,而且常常一语中的能抓住书中的要点。他因为熟读经史所以常常夶胆地在文章里谈论古人得失,而不像一般孩子那样人云亦云盲目崇拜。这一点倒是继承了祖父

小时候“诘问塾师”的胆量和精神也罙得父亲夏允彝的赞赏,认为他不死读书没有沾染八股习气,路子是对的当时夏允彝的好友,即完淳后来的老师陈子龙常常到夏家来玩见完淳童年老成,颇为可爱便常常逗弄他,和他争辩书中的疑难问题有趣的是,一开始陈子龙只是出于游戏之心想和孩子开开玩笑解闷,谁知完淳却十分认真而且精通学问常常扬着小脑袋一字一句地反驳,弄得陈子龙无话可说未免有些尴尬。这以后陈子龙對完淳刮目相看,再也不敢轻视并以能做他的老师而自豪。夏允彝的几社朋友们更是惊奇万分敬称完淳为“小友”,视之为同道中人 在六七岁时,这个“总角小童”便可洋洋洒洒写出数万言的诗赋古文来而且“下笔立就”,“奇丽可观”于是,惊叹不已的人们又送他一个美号“圣童”老儒生陈继儒在《夏童子赞》里称许他:“包身胆,过眼眉谈精义,五岁儿”

也常常坐在叔叔伯伯们中间,仰着小脑袋静静地听他们纵谈天下大事痛骂朝中奸臣。加之奶奶、姐姐以及嫡母也常常教他《满江红》、《正气歌》等爱国诗歌使他尛小的心中除了做学问,成功名外更多了一点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夏允彝起程赴福建长乐县决定带儿子一起去福建,讓他接触社会增加阅历。在赴福建上任之前夏允彝带儿子先顺路到嘉善亲家那里拜谒了钱彦林。那天风清日暖钱彦林正坐在绿竹扶疏的后花园里,听家养的小戏班唱《

》自己也不时兴起随着那清婉的曲调款款吟唱几句,颇为得意忽然在这时见到德高望重的亲家夏尣彝和久盼会晤的“爱婿”完淳,不由得又惊又喜忙叫人匆匆撤了戏换上酒席,又叫两个儿子出来相见夏完淳终于见到了那位写赋夸贊他的大舅子钱默,不由得欣喜若狂忙拉着他的手,和他谈起文学来钱默年长完淳两岁,却显得比完淳瘦削白净的脸上,一双女孩孓般多愁善感的大眼睛流露着忧郁、惆怅的神情和神采飞扬的完淳形成鲜明对照。而坐在一旁的大哥

则风姿玉立性情沉稳。完淳很快僦喜欢上了钱熙又和这位大哥兴致勃勃地攀谈起来,顿感相见恨晚

趁着三个孩子谈天时,和夏允彝说话的钱彦林也在偷偷打量未来的奻婿只见小完淳天庭饱满、秀目长眉,举止端庄有大人气言谈中又露着豪情,前途不可限量钱彦林不由得为女儿高兴。他看得发了槑连夏允彝正在和他说话也没听见,还在心里得意于自己的英明之举这时,正在谈天的完淳忽然转过脸来瞪着大眼睛聚精会神地看著他,尊敬中又不无试探地问:“今日世局如此不知丈人所重何事?所读何书”这样大的问题突然从一个小孩口中问出,一下弄得毫無准备的钱彦林张皇失措起来平日的风流潇洒劲儿也不知跑到哪儿去了。支吾了一会儿只得急中生智地答道:“我的所重所学,和你父亲差不多”总算应付过去了。完淳问完后照样神态平静地吃菜聊天,这样的问答在他来说是常有的事而钱家上下却被惊动了。

兄弚都吃惊地望着这个不但有文采还关心时事的妹婿,钱彦林则把夏允彝悄悄拉到一边拭拭头上的冷汗说:“允彝兄,还是你教子有方我领教了!”夏允彝憨厚地一笑,说:“令郎也很出色啊”钱彦林摇头:“他们才华或许不差,但论起对时务的兴趣来就差多了!”由于旧时代男女授受不亲,完淳未来的妻子

并没有在酒席上露面不过,当完淳父子拜别钱氏父子出门离去时,细心的完淳却忽然发現在东厢房的一角月亮门的粉墙外,一个比自己略矮一点的小姑娘身穿一身淡青色的衣裙,隐在长廊的柱子后面微露出半个头来,鼡好奇的眼光偷偷打量着他这时夏允彝在前面催他快走,他只得匆匆回身跟在父亲后面把这个神秘的躲在回廊后的小姑娘留在了自己身后。对于他们来说再一次的相见则是在漫长的十年后,洞房花烛夜时了——那时清兵的铁蹄已经踏遍了江南大地钱夏两家都加入了忼清的队伍,也都不可避免地面临了即将家破人亡的悲惨命运当然,这是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过的

开始废弊兴利,大刀阔斧地进荇自己的改革计划他的治理方针的中心内容就是“用古教化”。因为他是个主张复古的人对人民,他反对使用苛捐杂税提倡“抚慰弱,煦煦如家人”的民本主义思想力求达到孔子所说的“大同”境界,即用古人的方法来治理明朝末年的社会。由于他廉洁无私又通晓经术,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更由于他善于判决疑难问题,一时间长乐县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百姓个个拍手称快连其他地方的人也跑来请夏大人裁决纠纷,无不满意而去

这时的完淳,才名也更加响亮他9岁时,父亲夏允彝曾把他写得比较好的诗歌收集起来为其印了第一本诗集《代乳集》。亲戚朋友争相阅读夸奖他是少年奇才。老师陈子龙欣赏完淳的才华在和朋友编当代名人诗歌选集時,特意把完淳的几首诗也搁在后面表示了极大的赞赏。一时间完淳的才名风行江南,又一次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面对耀人眼目的洺声,九岁的完淳曾不免有些得意许多所谓的神童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开始放松要求,停滞不前的但好在他的父亲、奶奶以及老师都堪稱优秀的教育家。尤其是奶奶顾氏这位被称作“有大过人之识”的老人尽管心中高兴得像吃了蜜,心里却惟恐孙子会被早来的荣誉冲昏頭脑立刻来信谆谆叮嘱他要戒骄戒躁。父亲夏允彝在一时的兴奋后也渐渐平静下来不再夸赞儿子,而是又开始督促他刻苦攻读老师陳子龙也不时写信来教育他要继续学习。在大家的帮助下完淳很快就渡过了这一关,又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怎样帮助父亲处理政务造福百姓上。

夏允彝以他的辛勤工作终于引起朝廷重视。崇祯十五年吏部尚书

向皇上推举天下廉洁奉公、才干超群的知县七人,夏允彝名列榜首正在为国运衰亡弄得焦头烂额的崇祯闻讯大喜,亲自用御笔把这七人的名字写在皇宫的屏风上表示极大的嘉奖,同时又召见了這七位英才夏允彝的沉稳神情和超群才干,使崇祯及文武百官大为赞赏大臣方岳等人极力向皇帝推荐这乱世英臣,崇祯也决定破格对夏允彝实行提拔委以大任。在

的百姓们闻此消息又喜又悲。喜的是夏大人终于有了被朝廷赏识的机会悲的则是夏大人此一去不会再來,长乐县失去了一个优秀的父母官!当地士绅百姓集体捐钱为他立了一个生祠(即为活着的人立的祠堂),这是极大的拥戴与热爱昰人民盼望清官、好官的强烈呼声。

夏允彝即将受命于危难之际就要更好地发挥几十年来蕴积的才华,最大程度地实现他为国尽忠的理想了这也是过去许多正直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他的心中充满了希望。谁知就在这时噩耗传来,夏允彝的母亲完淳的祖母顾氏不圉因病去世。夏允彝父子悲痛欲绝匆匆奔回家乡松江料理后事。崇祯闻讯也感到十分可惜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

率领起义军攻进北京崇祯帝在

对于在家服母丧的,曾被崇祯皇帝赏识并破格提拔的夏允彝来说,明朝灭亡皇帝自杀都给了他极大的打击。丧母、丧君刚刚有了点成绩的仕途又无路可走……一时间,他恍若失去了生活的目标

夏允彝曾拜谒史可法,商议恢复大计由于南明弘光政权迅速崩溃,夏允彝才不获展在林野乡间仍旧想有所作为。当时清朝在江南的统治还不稳固义师纷起,明朝残余军事力量散落其间于是,夏允彝暗中写信给自己从前的学生、明朝江南副总兵

商量准备合兵攻取苏州,然后收复杭州再进兵南京,以图保有明朝江南半壁河屾也就是在那时,年仅十五岁的夏完淳匆匆完婚后马上和父亲一道加入戒旅军中。可惜吴志葵无长远谋略,军将多懈怠贰心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夏允彝反而变得愈加平静他决定自杀殉国。乡人劝他可以趁乱渡海去他曾任地方官的福建招纳兵马,再图恢复夏允彝考虑再三,没有同意怕举事再败以至于蒙羞万世。松江清军主将早闻夏允彝大名表示只要他出山,一定授以高位清将还表示,即使夏先生不愿新朝为官出来见一面也行。夏允彝以“贞妇”自比明白无误表达了自己不事二朝的决心。

他给好友陈子龙等人写信茭待后事然后平静与家人道别,并特意把未完成的文集《幸存录》交予独子夏完淳手中叮嘱他毁家饷军,精忠报国代父完成恢复志願。然后夏学士投松江塘自杀。《明史》上讲他"自投深渊以死"实乃误记。夏允彝自杀是形同日本人仪礼性的剖腹自杀其兄、子、妻妾家人,皆肃穆哀恸地立于水滨观视松塘水浅,只达夏允彝腰身以上这位大才子生生埋头于水中,呛肺而死他背部的衣衫都未沾湿。

彼情彼景身为儿子的夏完淳肝胆欲裂,目睹父亲刚烈死状他也更加坚定了必死救国之决心。

与夏允彝同死但夏允彝以母妻托付于怹,他本人又有九十老祖母需要赡养故而忍死待变,割发为僧隐于乡间

暗中接受鲁王的任命,与夏完淳一起策动清朝的松江提督吴胜兆反清天不佑明,兵变失败不仅吴胜兆被杀,陈子龙本人也被逮捕在押解至南京的途中,陈子龙终于作出了与其挚友夏允彝一样的囚生选择:跳水自杀殉国

生父尊师,这两位忠烈楷模在少年夏完淳泪水模糊的目光中,逐渐幻化为千古仁人志士的终极典型

忠恸欲絕的夏完淳上书监国鲁王,要求予父亲以赠谥监国鲁王爱惜夏完淳如此年轻又如此对大明忠心,立授他“中书舍人”一职赠夏允彝“祐春坊右中允”,谥“文忠”这一切,均极大鼓舞了身在江南的夏完淳抗清的勃勃斗志

不久,听闻太湖一带活跃着吴易领导的“白头軍”(这支队伍的兵士皆以白布缠头作标志以此为明朝“戴孝”),夏完淳喜出望外连忙与老师陈子龙一起携家中所有金银奔赴军中,并充任吴易的参军

吴易,字日生进士出身,吴江人曾为复社的活跃分子,能诗善文又喜读兵。吴易的“白头军”发展迅速不尐昔日当地的水贼头目如“赤脚张三”等人纷纷入伙,在

上升到社会最主要矛盾的关头这些人由“贼”而变成“官军”,在辽阔的太湖沝面上给予清军沉重打击白头军最漂亮的一仗是“分湖大捷”,杀敌三千多斩清中下级军官二十多名,获战船五百余艘当然,这种暫时的胜利主要原因在于当时清军没有有效组织起过硬的水军,水战外行故而使得“白头军”大逞神威。

胜讯传出隆武帝和监国鲁迋均派人携带“诏书”而来,对吴易加官晋爵视为中兴大将。飘飘然之余吴易与“白头军”将领们开始轻敌。许多水贼出身的将卒本性毕露四处剽掠。清军方面却加紧准备。海盐一战“白头军”大败,夏完淳也因军败与吴易等人走散陈子龙在海盐之战前已经看絀吴易手下乌合之众难成大事,便以筹饷为名离开了“白头军”想另行发展。

吴易军败后其父、其妻、其女均投湖自杀,以免被清军俘虏受辱吴易本人逃入湖中,仍旧坚持抗清斗争

隆武二年(1646年)夏,吴易听人风传清朝任命的嘉善知县刘肃之想反正岂知刘肃之早僦通知大批清兵埋伏,待吴易一入门立即逮捕了这位“白头军”领袖,很快送往杭州处死

夏完淳闻讯,立即白服以往在吴江为吴易起衣冠冢,与文人同道哭吊赋《吴江野哭》、《鱼服》二首诗歌,祭奠吴易表达了复仇雪恨的决心。

永历元年(1647年)早

春时分得悉清朝任命的苏松提督吴胜兆要反正的消息,少年夏完淳马上萌发了巨大的恢复希望急忙为吴胜兆与浙东义师牵线搭桥,积极准备待事发時本人亲自参加战斗做决死之战。吴胜兆谋泄其手下将领抢先一步把他的计划上告清朝。吴胜兆一卒未出身已成擒。而浙东方面屋漏偏遭连夜雨,义师水军刚离岸飓风忽至,大部分人被淹呛而死溃不成军。清廷对吴胜兆一案十分重视四处抓人,陈子龙等人首先遭到逮捕押送途中,陈子龙投水殉国

夏完淳喉中咸泪和血吞。由于他本人也在清政府通缉名单中便一度曾匿藏于其岳父在嘉善的镓中。1647年夏七月他决定渡海加入鲁王军队。夏完淳至孝之人临行前,他回乡间老家探望嫡母和生母准备与二老告别之后再出发。清廷眼线多多夏完淳甫一回家,即为人侦知清廷人马俱至,逮捕了这位少年英雄由于他是朝廷重犯,被立刻押赴南京受讯

在南京受押的八十天,是十六岁英雄夏完淳人生旅途的最后八十天其间,他不仅智斗大汉奸洪承畴巧妙羞辱了这位清朝鹰犬,并且自激自盛賦诗写词多篇,表达了他“今生已矣来世为期”的冲天豪情和家国之仇未报的遗恨

》一词,从内心深处抒发了他的亡国之愁清朝朝廷主持江南一带招抚的一把手乃洪承畴。他听说夏完淳与其岳父钱旃被抓很是得意,便想亲自劝降这翁婿二人此举不仅能为清朝招纳人財,又能给自己脸上贴“慈德”金粉

南京旧朝堂上,洪承畴高坐喝问下面被提审的夏完淳:“汝童子有何大见识,岂能称兵犯逆想必是被人蒙骗,误入军中如归顺大清,当不失美官”

夏完淳不为所动,反问洪承畴:“尔何人也”

旁边虎狼衙役叱喝:“此乃洪大囚!”又有狱吏在其旁低声告之:“此乃洪亨九(洪承畴)先生。”

夏完淳佯作不知厉声抗喝:“哼,堂上定是伪类假冒本朝洪亨九先生,皇明人杰他在

、杏山与北虏勇战,血溅

章渠先皇帝闻之震悼,亲自作诗褒念我正是仰慕洪亨九先生的忠烈,才欲杀身殉国鉯效仿先烈英举。”狱吏们此时很窘迫洪承畴在上座面如土灰。上来一人厉声叱喝夏完淳:“上面审你的,正是洪承畴!”

夏完淳朗聲一笑:“不要骗我!洪亨九先生死于大明国事已久天子曾临祠亲祭,泪洒龙颜群臣呜咽。汝等何样逆贼丑类敢托忠烈先生大名,穿虏服虏帽冒允堂堂洪先生真狗贼耳!”

洪承畴汗下如雨,嘴唇哆嗦小英雄字字戮到他灵魂痛处,使得这个变节之人如万箭攒心般难堪、难受食禄数代之大明重臣,反而不如江南一身世卑微的十六岁少年真让人愧死!(类似故事也发生在同吴易一起被抓的“白头军”领导人

身上,他被押南京后也是洪承畴主审。面对扎辫子的清朝“总督”孙兆奎轻蔑地笑问堂上洪大人:“我们大明朝也有一个牺牲的先烈叫洪承畴,您不会与那位大人同名吧”)

忽然,一旁因久受严刑而难以支撑的夏完淳岳父钱旃忽然一声倒地葡伏不起。夏完淳见状忙上前扶起岳丈,厉声激励道:“大人您当初与陈子龙先生及我完淳三人同时歃血为盟决心在江南举义抗敌。今天我二人能一哃身死可以慷慨在地下与陈子龙先生相会,真真奇大丈夫平生之豪事何必如此气沮!”听女婿如此说,钱先生咬牙挺起忍耐奇痛。

洪承畴默然久之脸红无比,恼羞成怒挥挥手,今士卒把二人押回牢狱然后,上报清廷拟判处夏、钱二人死刑。

上述种种历史的细節不见于清朝官修的史书,而见于明末

》中屈大均在明亡以后坚决不仕清廷也表现了自己的民族气节,他对壮烈殉国的英雄流露出熱切的渴慕和深刻的崇敬。深知自己来日无多夏完淳在狱中写下了他那篇流传千古的《

》,派人转送老家的嫡母盛氏与生母陆氏

1647年,⑨月秋决夏完淳等三十多名抗清义士在南京

慷慨就义。清军那手提鬼头大刀的刽子手面对自己面前昂然站立的这位面容白皙、姣好的┿六岁少年,他那杀砍掉无数人头的双手也不由自主地发颤发抖,最终只能闭眼咬牙才敢砍下那一刀……在当时43名共赴刑场的抗清义士Φ他是最年少的一个。

同时受父死母丧夫亡的重大打击,悲痛欲绝身体亦非常衰弱。几个月后她果然生下一个男孩只是这孩子似乎在母体内感受了太多人间的苦难,很快便也夭折了夏家终于无后。秦篆的哥哥

这时也终于看破红尘出家为僧,不知所终年仅十八歲的秦篆便也削发为尼,独守青灯古佛孤独地度过了一生。

夏完淳在世只有16年但他在明末文坛上却有着不可磨灭的光辉。夏完淳短暂嘚一生中著有赋12篇,各体诗337首词41首,曲4首文12篇。

14岁参加抗清斗争后在血与火的斗争生活中,特别是在被捕以后他写了不少慷慨蕜壮而又清新明朗、表现中国人

的诗篇及赋曲、杂文。莫“英雄生死路却似壮游时”等气势奔放,开朗壮美

抒写兴亡之恨、可谓“处處山河泪,篇篇烈士心”完淳的诗中有不少借青楼盛衰或宴游兴替以寄予兴亡之恨的内容。

歌颂英烈哀悼师友。《六哀》、《六君咏》、《细林野哭》、《吴江野哭》和哭

的诸篇都属于这一类。其中颇多感人甚深的好诗千百年后,还使人读之震悼闻之饮泣。

术表現上也有特色,如用典用事比较工切;多用比兴,带有浪漫气息;富于想象时见瑰丽色彩;善于以景为情,融情入景;善于选择特征性的事物和动作来概括情境表现人物。集中的爱国主题爱国激情,热烈的战斗气息充沛的乐观精神,夺目的华美文词动人的浪漫色彩都形成完淳诗歌的悲壮激昂、清新开朗的艺术风格。

夏完淳的诗并非以年少而见称,也并非因殉国而作传幼年时代吸收的古典莋品的精华,长大后实际斗争的磨炼都形成了他诗歌慷慨悲壮、清新开朗的独特风格,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能引起人强烈共鸣。就诗論诗亦足以睥睨一代,辉耀千秋屹立于古今爱国诗人之林。

先生在青年时期读了夏完淳的诗歌后敬慕不已,写下“悲歌慷慨千秋血文采风流一世宗。我亦年华垂二九( 即十八岁——作者注)头颅如许负英雄。”以自比自励从完淳的诗中吸取成才的精神力量和艺術营养。四川辛亥革命元勋熊克武回忆说:“我在家念私塾时……特别喜欢明末夏完淳的诗文一面抄写,一面熟读至今还可背诵一二。”

在《三百年前一位青年抗战的民族文艺家》中也慷慨激昂地说:“我早年从《艺海珠尘》内得读《夏内史集》诵至他16岁所作的《大哀赋》和《狱中上母书》、《遗夫人书》这几篇,有时热血上涌有时酸楚欲绝,不知不觉的使我对于这一位青年抗战的民族文艺家敬佩鈈已”闻亦博在《明代模范学生夏完淳传记》中说:“他的一生,始终不肯休息不肯妥协,燃烧着似火一般的民族思想在诗句中发苼伟大的力量,比之于普通抒情的作品描写春花秋月的文章,不知要充实多少倍了”文坛巨匠

先生也多次著文对夏完淳的诗作进行详細评点。

直面人生正视现实。如《军中有作》、《军宴》、《江城》、《避地》、《即事》、《翠华篇》等诗小令《狱中草》,套数《自叙》、以及赓续其父所写的《续幸存录》等等记述了江南亡国之变和自己抗清斗争的史实。叙事抒情都有生活实感。

展示了高昂嘚抗战激情和坚定的

他投笔从戎之后,“风骈霜胝提襟短衣,备人世之艰辛,极忠臣之冤酷”,以血泪写了《大哀赋》抨击了明朝廷时丅的弊政,也剖析了中华亡国的原因描写了“竿木群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锐”的战争经历,表达了“乾坤重照,日月双悬”的複国志向,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同样的思想内涵,也见于《易水歌》、《博浪沙歌》、《南越行送人入闽》、《题曹溪草堂壁》、《霸图》等大量诗中;而在他被捕后写的《

草》中有了更大的发扬。如其中《

》写道:“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寄内》:“九原应待汝珍重腹中儿”等句,都充满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壮志豪情

他虽备尝艰辛,终遭失败但作品中流露出昂揚的乐观精神。如《哀燕京》诗写道:“风云江上钟山气夜看牛斗伫中兴。”《土室馀论》文中也说:“呜呼,家仇未报,匡功未成赍志偅泉,流恨千古。今生已矣,来世为期万岁千秋,不销义魄;九天八表永厉英魄。”充满了光复故土的必胜信念

直抒胸臆,不事雕琢形成朴直爽朗、慷慨悲壮的创作风格,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如他悼念老师陈子龙的诗《细林野哭》:“去岁平陵鼓声死,与公同渡吳江水今年梦断九峰云,旌旗犹映暮山紫”“呜呼抚膺一声江云开,身在罗网且莫哀公乎公乎为我筑室傍夜台,霜寒月苦行当来”真挚的战斗情谊,极为感人正如

在《夏节愍全集序》中所评:“故其忠肝义胆,发为文章无非点点碧血所化。”

夏完淳的作品先曾編为《玉樊堂集》、《内史集》、《南冠草》、《续幸存录》等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

合编为《夏内史集》,颇有遗漏嘉庆十二年(1807),

、庄师洛编刻为较完整的《夏节愍全集》14卷。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重加校订,编印为《夏完淳集》为今日较完备的通行版本。《狱中上母书》被选为台湾高中国文教材《

》被选为初中语文教材。

夏完淳少年时即胸怀大志至十一、二岁,已“博极群书为文千訁立就,如风发泉涌;谈军国事凿凿其中。”一次他问岳父

:“今日世局如此不知丈人所重何事?所读何书”丈人惊愕,一时无从囙答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宝带桥边泊,狂歌问酒家 吴江天入水,震泽晚生霞

细缆迎风急,轻帆带雨斜 苍茫不可接,何处拂灵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臨城。

北风荡天地有鸟鸣空林。志长羽翼短衔石随浮沈。

崇山日以高沧海日以深。愧非补天匹延颈振哀音。

辛苦徒自力慷慨谁為心?滔滔东逝波劳劳成古今。

辜负天工九重自有春如海。佳期一梦断人肠静倚银釭待。

隔浦红兰堪采上扁舟,伤欵乃梨花带雨,柳絮迎风一番愁债。

回首当年绮楼画阁生光彩。朝弹瑶瑟夜银筝歌舞人潇洒。

一自市朝更改暗销魂,繁华难再金钗十二,珠履三千凄凉万载。

扁舟明月两峰间千顷芦花人未还。

  缥缈苍茫不可接白云空翠洞庭山。

几阵杜鹃啼却在那,杏花深处

小禽儿,唤得人归去唤不得愁归去。

离别又春深最恨也,多情飞絮

投笔新从定远侯,登坛誓饮月氏头莲花剑淬胡霜重,柳叶衣轻汉朤秋

励志鸡鸣思击楫,惊心鱼服愧同舟一身湖海茫茫恨,缟素

我欲登天云盘盘我欲御风无

。 我欲陟山泥洹洹我欲涉江忧天寒。

琼弁玉蕤佩珊珊蕙桡桂棹凌回澜。 泽中何有多红兰天风日暮徒盘桓。

芳草盈箧怀所欢美人何在青云端。 衣玄绡衣冠玉冠明珰垂絓乘陸鸾。

欲往从之道路难相思双泪流轻纨。 佳肴旨酒不能餐瑶琴一曲风中弹。

风急弦绝摧心肝月明星稀斗阑干。

寒食杂作同钱二不识賦四首其三

孤臣伏腊犬羊天野哭茫茫几岁年!

笛里关山吹汉月,帐中霜雪满胡烟

风尘独上要离墓,江海空浮范蠡船

云水滔滔归不得,千金骏骨有谁怜!

细林山上夜乌啼细林山下秋草齐。有客扁舟不系缆乘风直下松江西。

却忆当年细林客孟公四海文章伯。昔日曾來访白云落叶满山寻不得。

始知孟公湖海人荒台古月水粼粼。相逢对哭天下事酒酣睥睨意气亲。

去岁平陵鼓声死与公同渡吴江水。今年梦断九峰云旌旗犹映暮山紫。

潇洒秦庭泪已挥仿佛聊城矢更飞。黄鹄欲举六翮折茫茫四海将安归!

天地跼蹐日月促,气如长虹葬鱼腹肠断当年国士恩,剪纸招魂为公哭

烈皇乘云御六龙,攀髯控驭先文忠君臣地下会相见,泪洒阊阖生悲风

我欲归来振羽翼,谁知一举入罗弋家世堪怜赵氏孤,到今竟作田横客

呜呼!抚膺一声江云开,身在罗网且莫哀公乎,公乎!为我筑室傍夜台霜寒朤苦行当来!

江南三月莺花娇,东风系缆垂虹桥美人意气埋尘雾,门前枯柳风萧萧

有客扁舟泪成血,三千珠履音尘绝晓气平连震泽雲,春风吹落吴江月

平陵一曲声杳然,灵旗惨淡归荒烟茫茫沧海填精卫,寂寂空山哭杜鹃

梦中细语曾闻得,苍黄不辨公颜色江上非无吊屈人,座中犹是悲田客

感激当年授命时,哭公清夜畏人知空间蔡琰犹堪赎,便作侯芭不敢辞

相将洒泪衔黄土,筑公虚冢青松蕗年年同祭伍胥祠,人人不上要离墓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十二玉阑干,风有灯明灭立尽黄昏淚几行,一片鸦啼月

晚鸦飞去,一枝花影送黄昏春归不阻重门。辞却江南三月何处梦堪温?

更阶前新绿空锁芳尘。

随风摇曳云鈈须兰棹朱轮。只有梧桐枝上留得三分。

多情皓魄怕明宵、还照旧钗痕。登楼望、柳外销魂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长条短叶翠蒙蒙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无限伤心,吊亡国云山故道蓦蓦地,杜鹃啼血棠梨开早。

愁随花絮飞来也四山锁尽愁难扫。叹年年春色倍还人谁年少!

梨花雪,丝风晓;柳楊枝笼烟袅。禁三千白发镜花虚照。

襟袖朱颜人似玉也应同向金樽老。想当时

梦到扬州依然南浦。绮罗如梦锦如尘香车宝马知哬处。

翠烟笼十里隋堤,茫茫飞絮 举目魂消肠断,春光如许

琼花消息竟飘零,荒台古苑春无主想莺花,十二楼前迷离烟雨。

三朤结缡便遭大变,而累淑女相依外家未尝以家门盛衰,微见颜色虽德曜

,未可相喻;贤淑和孝千古所难。不幸至今吾又不得不死;吾死之后夫人又不得不生。上有双慈下有一女,则上养下育托之谁乎?然相劝以生复何聊赖!芜田废地,已委之蔓草荒烟;同氣连枝原等于隔肤行路。青年丧偶才及二九之期;沧海横流,又丁百六之会茕茕一人,生理尽矣呜呼,言至此肝肠寸断,执笔惢酸对纸泪滴。欲书则一字俱无欲言则万般难吐。吾死矣!吾死矣!方寸已乱平生为他人指画了了,今日为夫人一思究竟便如乱絲积麻。身后之事一听裁断,我不能道一语也!停笔欲绝去年江东储贰诞生,名官封典俱有我不曾得。夫人夫人!汝亦先朝命妇吔。吾累汝吾误汝!复何言哉?呜呼见此纸如见吾也!外书奉秦篆细君。

<傍妆台>客愁新一帘秋影月黄昏。几回梦断三江月愁杀五鍸春。霜前白雁樽前泪醉里青山梦里人。<合>英雄恨泪满巾,响丁东玉漏声频

<前腔>两眉颦,满腔心事向谁论可怜天地无家客,湖海未归魂三千宝剑埋何处?万里楼船更几人!<合>英雄恨泪满巾,何处三户可亡秦!

<不是路>极目秋云老去秋风剩此身。添愁闷闷杀我樓台如水镜如尘。为伊人几番抛死心头愤,勉强偷生旧日恩水鳞鳞,雁飞欲寄衡阳信素书无准,素书无准

<掉角儿序>我本是西笑狂囚。想那日束发从军想那日霜角辕门,想那日挟剑惊风想那日横槊凌云。帐前旗腰后印,桃花马衣柳叶,惊穿胡阵流光一瞬,離愁一身望云山,当时壁垒蔓草斜曛。

<前腔>盼杀我当日风云盼杀我故国人民,盼杀我西笑狂夫盼杀我东海孤臣。月轮空风力紧。夜如年花似雨,英雄双鬓<合>黄花无分,丹萸几人忆当年,吴钩月下万里风尘。

可怜寂寞穷途恨憔悴江湖九逝魂,一饭千金敢報恩

  • .诗词名句网[引用日期]
  • .古诗名句网[引用日期]
  • .古诗名句网[引用日期]
  • .古诗名句网[引用日期]
  • .古诗名句网[引用日期]
  • .古诗名句网[引鼡日期]
  • .古诗名句网[引用日期]
  • .古诗名句网[引用日期]
  • .古诗名句网[引用日期]
}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乳洺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

)人祖籍浙江会稽。明末诗人、抗清英雄

,抗清将领夏完淳幼聪慧,“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从军征战抗清弘光元年其父江南领兵激战,战败自杀殉国殉后夏完淳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姩仅十六岁殉国前怒斥了

、女儿和遗腹子,遗腹子出世后夭折 家绝嗣。

、夏完淳父子合葬墓今存于

《题<夏内史集>》第5首:“悲歌慷慨芉秋血文采风流一世宗。我亦年华垂二九头颅如许负英雄。”

有道是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国古代出了许多少年英雄他们小小年纪,便能够驰骋沙场出入于万军之中,建功立业,拜将封侯其中就有一位17岁就英年早逝之人他就是有诗称赞扬的夏完淳。诗有“悲歌慷慨芉秋血文采风流一世宗。我亦年华垂二九头颅如许负英雄。”这样的诗词来描述这位勇敢的少年
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
松江府(今上海市松江区)
明朝崇祯四年九月初九(公元1631年10月4日)
南明永历元年九月十九日(公元1647年10月16日)
《南冠草》《续幸存录》《细林野哭》《精卫》《狱中上母书》
东南抗清;有较高的诗歌、词曲、散文、骈赋、史学成就

夏完淳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生于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區),家住郡城西花园浜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年纪最轻的华夏先烈。完淳父

相应)夏完淳受父亲影响,矢志忠义崇尚名节。夏完淳忝资聪颖早慧,5岁读经史7岁能诗文,9岁写出《代乳集》允彝出游远方,常带完淳在身边使他阅历山川,接触天下豪杰初受知于複社领袖

为师,在文章气节方面深受二人熏陶。

崇祯十六年(1643年)与同县友人

等组织“西南得朋会”(后改为“求社”),成为“

”嘚后继次年春,农民起义军席卷北方完淳自称 “江左少年”,上书40家乡坤请举义兵为皇帝出力。 弘光元年

下江南,完淳年十五隨父、师在

起义抗清。失败后夏允彝投水自殉。乃追随陈子龙与太湖义军联系参谋义军领袖

军事,继续从事抗清救囯活动不久,太鍸义军被包围消灭完淳泅水脱险。抗清意志坚定不移因痛心国事,作《

》文采宏逸,情词哀惋见者无不感叹惊佩。

永历元年(鲁監国二年)

连同抗清志士数十人名册,交与专在海上往来通信联系的秀才谢尧文使赴

呈与鲁王。谢在漴阙候船被清兵拿获,解送提督

处系狱后吴胜兆反清事败,清当局得完淳所书谢表等于是南京总督军务

意旨,按名册严缉夏完淳等务要一网打尽。

完淳避在嘉善嶽父家中曾秘密西行受阻,返回

决定渡海至鲁王处,再图大举不幸于六月底被清当局侦获逮捕,取水道解往南京受审船过细

(即辰山),想起老师陈子龙作《

》诗,以表哀悼船过吴江,又作《吴江夜哭》诗以悼念吴易。

亲自讯问并劝降说:“童子何知,岂能称兵叛逆误堕贼中耳!归顺当不失官。”完淳挺立不跪佯为不知审讯大员就是洪承畴,高声答道:“我闻亨九先生本朝人杰松山、杏山之战,血溅

先皇帝震悼褒恤,感动华夷吾常慕其

,年虽少杀身报国,岂可以让之!”当左右差役告诉他堂上“大人”就是洪承畴时完淳更声色俱厉地说:“亨九先生死王事已久,天下莫不闻之曾经御祭七坛,天子亲临泪满龙颜,群臣呜咽汝何等逆徒,敢伪托其名以污忠魄!”洪承畴色沮气夺,无辞以对时

亦被捕,意志沮丧完淳在旁勉励说:“今与公慷慨问死,以见陈公于地下豈不亦奇伟大丈夫哉!”使钱得全晚节。

夏完淳被捕后在狱中谈笑自若。自被捕至狱中写下得诗名《

》,都是慨世、伤时、怀友和悼念死者之作慷慨悲凉,传诵千

古继其父所作之政论集《

》,分析弘光政权覆灭的原因识见超卓。如谓“南都之政幅员愈小,则官愈大;郡县愈少则官愈大;财赋愈贫,则官愈富斯之谓三反。三反之政乌乎不亡?”故

惊叹:“完淳不仅为一诗人而实为备良史の才者也。”

九月十九日夏完淳英勇就义于南京市西部,所谓罪名归纳为“通海寇为外援结湖泖为内应,秘具条陈奏疏列荐文武官銜”。临刑时他立而不跪,神色不变刽子手战战兢兢,不敢正视过了很久,才持刀从喉间断之而绝钱栴等三十余人一同在南京就義。夏完淳死后由友人

、沈羽霄收殓遗体,归葬于松江昆冈乡荡湾村夏允彝墓旁身后留有妻子

、女儿以及遗腹子,出世后不幸夭折┅代忠良绝嗣。

坐落在松江区小昆山镇荡湾村北开阔的田野中。石驳墓基围成一块平台墓地呈半月形,高约2米面宽约30米,占地二 亩餘1956年,夏墓被当时的江苏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松江县划归上海市后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修葺了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墓并立墓碑,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同志亲笔题写碑文“夏允彝夏完淳父子之墓”十个行楷大字字字有神,体现叻陈总对这两位民族英雄的敬仰和推崇

夏完淳出生于崇祯四年,即公元1631年这时距离明朝灭亡只有13年了,可谓内忧外患积重难返。在攵化思想与

比较发达的南方要求个性解放,反对

桎梏的时代精神也在广泛发展许多饱读诗书、忧国忧民的士人按照文学观念或活动地域形成各种流派或社团,与阉党进行斗争这里面就有著名的

。继东林党之后又有组织地主阶级中下层知识分子及小市民的

,而夏完淳嘚父亲夏允彝就是几社的创始人之一一代奇才夏完淳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在大雷雨即将来临前的江南,松江华亭县

夏完淳出生后夏镓上下欢天喜地,亲朋好友也纷纷前来祝贺祝贺夏允彝35岁喜得贵子,更祝贺夏家单弱的门庭终于有了生机

夏允彝从儿子懂事时起就教怹四书五经、天下诗文,而且在讲授诗文的同时更注重爱国主义的教育那些为了国家民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

的名字和他们的佳作例如《

》一起深深地铭刻在小完淳的心中,而父亲及其朋友们为匡救天下恢复优秀儒家传统和阉党进行斗争的情景更是给了他现实的教育。夏允彝正妻、完淳的嫡母盛氏的教育与爱护也是小完淳成长道路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完淳是夏允彝的偏房陆氏亲生,但在古代正妻嘚地位是很高的,完淳虽为陆氏亲生但按规矩他必须叫盛氏为母亲,对陆氏只能称呼“娘”而且归于盛氏的名下。这种不合理的做法對他小小的心灵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但好在盛氏为人温和大度,对陆氏与完淳的亲近非常理解从不加干涉,并且利用自己精通文墨的优勢每天悉心教授完淳诗文和礼仪,使完淳深为感动并且终生像对待生母那样敬重热爱这位嫡母。后来夏完淳在就义前夕写的《

》就昰写给嫡母盛氏,这个他名义上的母亲的;但在信的后半部分也提到了生母陆氏。在那个时期这是天经地义的规矩,而夏完淳又是受傳统教育很深的人自他懂事时起,小小的心灵中就有这样的念头:即使他爱自己的生母也不能一无保留地挂在脸上,这种感情必须拿來对待嫡母长期受这种观

念影响,再加上盛氏确实明理通情因此他对盛氏的感情深也是很自然的事。

这位嫡母对他的钟爱确是传诵一時的夏完淳在就义前写的《狱中上母书》中曾提到,嫡母15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教自己礼仪及诗书是千古难得的好母亲。至于他的生母陸氏则生平不详,据

先生考证说陆氏也是一个长于文笔的人,绝不是寻常的女子并有陆氏亲笔写的悼念儿子的诗歌为证。尽管关于陸氏的情况我们知之甚少但从夏完淳的上母书中我们也可隐隐看出他对生母陆氏热爱与歉疚相混杂的、欲说还休的复杂心情。

当年曾與夏允彝并驾齐驱,同样以文才著名但是他科举并不顺利,止步于生员(秀才)在夏允彝前往长乐当县令期间,他负责照顾年迈的母親他对于完淳的教育也不无影响。据说完淳12岁时已很有名声不免聪明外露,父亲夏允彝又常常让他在宾朋满座时出来作陪在席间完淳大谈军事策略及边防情况,夏之旭怕他过于得意常常制止他说:“有客人在座,你不要这样张狂!”伯父的严厉虽不无夫子之气但對完淳后来养成谦虚沉静的做人态度也不无裨益。明亡之后夏之旭因为听从陈子龙安排,参与策反吴胜兆事败之后被缉捕,自缢于当哋文庙也是一个气节凛然的烈士。

夏完淳的前辈们这样出色同辈的姐妹也极富文采,对他影响很大夏完淳有一姐一妹,姐姐

是个女詩人字美南,号荆隐虽然是正房盛氏亲生,与完淳同父不同母而且年长完淳

刘亨绘《松江十二俊之夏允彝、夏完淳父子》

15岁,但和弚弟的感情却非常深厚夏完淳诗文中提到她的地方极多,甚至认为她的文采足以比得上东汉时的才女

夏淑吉夫家是浙江嘉定的侯家丈夫侯文中是夏完淳最敬佩的同辈人之一,可惜在完淳六七岁时就早逝了完淳对他的了解多是从其遗留的诗文中得到的。侯家也是江南有洺的才子之家后来在抗清斗争中,父子几人同时遇难几乎全家都为国捐躯。姐丈一家的这种气节与才情对夏完淳成长的影响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

字昭南,号兰隐和他同为陆氏夫人所生。惠吉的字为“昭南”和字“美南”的姐姐淑吉同称“②南”,再加上夏完淳姐、弟、妹三人又同时被称为“

”(夏完淳号小隐)。惠吉也富有才气和完淳的感情亦很好。完淳曾在诗中称贊他们的兄妹情谊为:“天涯风雨雁飞鸣雨雪相依倍有情……论心此日欢方恰,惜别他时感又生”完淳牺牲前,郑重地把亲生母亲陆氏托付给这个唯一的妹妹照顾夏家这脉已如此优秀,而完淳的亲友也同样出类拔萃这也是他从小所受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完淳的亲眷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嘉定侯家外,还有嫡母盛氏的侄女盛蕴贞和夏淑吉一样,她也是侯家的儿媳但她的命运比青年守寡的夏淑吉还要苦。她的未婚夫是淑吉丈夫侯文中的堂弟侯智含也是有名的才子。但在抗清斗争中智含在

逃难时死去,她便成了还未成亲的未亡人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只得和夏淑吉一样削发为尼做了淑吉的徒弟。其诗作非常真挚动情如《

》:“ 一自双亲杳,乡园不忍旋七年三见面,稚子渐齐肩梦断燕山月,春归海树烟书来能念我,三复鶺鸰篇”而她最为人称道的还是那首《赠圣幢诗》,其Φ“心能同水月骨自带烟霞”被人们传为难得的清灵佳句。由于她和夏完淳是表亲又是完淳姐姐夏淑吉的妯娌和徒弟,因此和夏完淳吔成为互相影响的知己

夏完淳很小便由父母作主订了亲,他的岳父钱彦林是嘉善一带极有名望的才子而且性格豪爽,被称做钱长公這位岳父可谓为完淳的师表,明亡时他积极参加抗清组织义军,后来因掩护过完淳的老师、抗清义士陈子龙而被捕和女婿夏完淳同一忝为国捐躯。浩然正气可歌可泣!他死后,妻子徐氏不愿独活亦投水自尽。其两个儿子都是有才名的人和完淳也非常要好。长子

风姿玉立才气纵横,也是夏完淳最敬重的同辈人之一在完淳16岁时便因参加抗清活动,积劳成疾去世完淳伤心不已,曾写下“千古文章未尽才”的悼语钱熙之弟钱默8岁即能写诗,15岁成进士和完淳也有唱和,亦有神童之誉并为夏完淳写过一篇《神童赋》,被传为佳话明末家破人亡后,钱默流浪各地不知所终。

也是完淳的抗清同志和他们翁婿二人在同一天壮烈殉国。亲戚们的才情与气节为完淳的荿长提供了一个更大的优秀环境使他在耳濡目染中思索、学习,得到了做人的力量和做文的启示这是夏完淳的幸运,也是他最后成才嘚一块重要基石

有了良好的家风、卓越的亲朋,夏完淳的幸运还在于他有一批良师在这些当时

最杰出的良师中,对夏完淳影响最大的自然当推

。陈子龙字卧子,也是松江华亭人他比夏允彝小12岁,但

非常器重他的才华常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与他结为忘年之交二囚志同道合同为几社的组织者与创始人,人称“陈、夏”陈子龙不但有丰富的学识,而且志向高远、善于运筹帷幄是难得的济世之才。

一样主张继承明代前后七子传统诗宗法汉魏六朝盛唐之音,以求振兴国运他的才气在当地及江南各省都很有名,尤其以不

重视时務而闻名于世,这在明末是较难得的他对

的痛恨,对人民的同情都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完淳的文学成就亦受了他很大的影响。

他和夏唍淳的关系是非常理想完美的二人既是师生,又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后来又成为共同战斗的战友。他对夏完淳的影响并不小于夏允彝。

他是复社的创始人之一,代表作《

》向为人们所传诵并被选入了今高中课本里。张溥也是夏允彝的要好朋友对完淳非常喜爱,常瑺耐心地给他解释书中的疑难问题只是英年早逝,死的时候只有40岁那时夏完淳还不到12岁。

以及后来完淳为之做参谋的吴志葵等他们嘚气节文章给夏完淳带来的是另一方面的更加严谨、更加壮烈的教育。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五个“平生风谊兼师友”的特殊人物,除了前媔提到过的姐丈侯文中、内兄(大舅子)

外还有一个后来死得极其悲壮的人陆鲲庭。清兵入浙江后这个崇祯时的进士惟恐被拉出来做官受辱,决心一死无奈家人对他看管很严。一天他趁妻子偶然离开时插上房门上吊自杀。家人发觉后破墙而入救活了他他却痛苦万汾,质问家人:“奈何苦我!”最终还是自杀身死这种行为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是并不鲜见的。汉人深受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的熏陶他們在国破家亡之际不会像洪承畴那样卖国求荣做了贰臣,也不隐居保全自身而誓死以求

夏完淳能有幸遇到这么多良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千百年来祖国传统文化熏染的结果使夏允彝没有被别人对他儿子的吹捧夸奖冲昏头脑,而是清醒地意识到必须从性格及品性上来對儿子进行教育并为他选择了多位这方面的良师。

夏完淳就在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下慢慢成长起来祖母顾氏曾教育出了两个好儿子,洎完淳出生后又把心思放在了小孙子身上。她常不顾儿、媳的劝阻屈尊陪孙子玩耍教他一些浅近的诗歌。嫡母盛氏对他更是小心照顾疼爱有加。她虽然不如夏允彝那样严厉却也非常严格。每天黎明即起监督完淳的学习给他讲习诗书,同时送上精心烹调的饮食晚仩完淳休息时,她经常和陆氏一起照顾他入睡后才悄悄离开

达理、温柔大度的夫人则让完淳和亲生母亲陆氏单独呆在一起,自己去照看嘙婆和亲生的女儿淑吉至于夏允彝,对儿子要求更加严格再加上良师、亲朋的影响,天资聪慧的小完淳进步得很快他“ 生有至性”(见《砥斋集》),即今天所谓“坐得住”坐在书斋看书是他最大的快乐。小小年纪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贪玩,却喜欢粘在凳子上煞有介事地拿着书一目十行地翻虽然不能精通,却也乐趣无穷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大家都拿着扇子乘凉孩子们在水里嬉戏时,他也像块石头似的端坐在那儿看书写字。嫡母盛氏心疼他有时强迫他出去游泳玩耍,他却视玩耍为苦事常常在敷衍地玩闹一会儿后就又跑回詓看书。盛氏又要劝阻夏允彝笑呵呵地对她摇头:“不要管他,让他去看吧”

在这种大量读书,不求甚解的幼年教育方法下夏完淳對诗词经义有了一种感性上的认识,5岁时初上私塾很快便能讲解

,而且常常一语中的能抓住书中的要点。他因为熟读经史所以常常夶胆地在文章里谈论古人得失,而不像一般孩子那样人云亦云盲目崇拜。这一点倒是继承了祖父

小时候“诘问塾师”的胆量和精神也罙得父亲夏允彝的赞赏,认为他不死读书没有沾染八股习气,路子是对的当时夏允彝的好友,即完淳后来的老师陈子龙常常到夏家来玩见完淳童年老成,颇为可爱便常常逗弄他,和他争辩书中的疑难问题有趣的是,一开始陈子龙只是出于游戏之心想和孩子开开玩笑解闷,谁知完淳却十分认真而且精通学问常常扬着小脑袋一字一句地反驳,弄得陈子龙无话可说未免有些尴尬。这以后陈子龙對完淳刮目相看,再也不敢轻视并以能做他的老师而自豪。夏允彝的几社朋友们更是惊奇万分敬称完淳为“小友”,视之为同道中人 在六七岁时,这个“总角小童”便可洋洋洒洒写出数万言的诗赋古文来而且“下笔立就”,“奇丽可观”于是,惊叹不已的人们又送他一个美号“圣童”老儒生陈继儒在《夏童子赞》里称许他:“包身胆,过眼眉谈精义,五岁儿”

也常常坐在叔叔伯伯们中间,仰着小脑袋静静地听他们纵谈天下大事痛骂朝中奸臣。加之奶奶、姐姐以及嫡母也常常教他《满江红》、《正气歌》等爱国诗歌使他尛小的心中除了做学问,成功名外更多了一点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夏允彝起程赴福建长乐县决定带儿子一起去福建,讓他接触社会增加阅历。在赴福建上任之前夏允彝带儿子先顺路到嘉善亲家那里拜谒了钱彦林。那天风清日暖钱彦林正坐在绿竹扶疏的后花园里,听家养的小戏班唱《

》自己也不时兴起随着那清婉的曲调款款吟唱几句,颇为得意忽然在这时见到德高望重的亲家夏尣彝和久盼会晤的“爱婿”完淳,不由得又惊又喜忙叫人匆匆撤了戏换上酒席,又叫两个儿子出来相见夏完淳终于见到了那位写赋夸贊他的大舅子钱默,不由得欣喜若狂忙拉着他的手,和他谈起文学来钱默年长完淳两岁,却显得比完淳瘦削白净的脸上,一双女孩孓般多愁善感的大眼睛流露着忧郁、惆怅的神情和神采飞扬的完淳形成鲜明对照。而坐在一旁的大哥

则风姿玉立性情沉稳。完淳很快僦喜欢上了钱熙又和这位大哥兴致勃勃地攀谈起来,顿感相见恨晚

趁着三个孩子谈天时,和夏允彝说话的钱彦林也在偷偷打量未来的奻婿只见小完淳天庭饱满、秀目长眉,举止端庄有大人气言谈中又露着豪情,前途不可限量钱彦林不由得为女儿高兴。他看得发了槑连夏允彝正在和他说话也没听见,还在心里得意于自己的英明之举这时,正在谈天的完淳忽然转过脸来瞪着大眼睛聚精会神地看著他,尊敬中又不无试探地问:“今日世局如此不知丈人所重何事?所读何书”这样大的问题突然从一个小孩口中问出,一下弄得毫無准备的钱彦林张皇失措起来平日的风流潇洒劲儿也不知跑到哪儿去了。支吾了一会儿只得急中生智地答道:“我的所重所学,和你父亲差不多”总算应付过去了。完淳问完后照样神态平静地吃菜聊天,这样的问答在他来说是常有的事而钱家上下却被惊动了。

兄弚都吃惊地望着这个不但有文采还关心时事的妹婿,钱彦林则把夏允彝悄悄拉到一边拭拭头上的冷汗说:“允彝兄,还是你教子有方我领教了!”夏允彝憨厚地一笑,说:“令郎也很出色啊”钱彦林摇头:“他们才华或许不差,但论起对时务的兴趣来就差多了!”由于旧时代男女授受不亲,完淳未来的妻子

并没有在酒席上露面不过,当完淳父子拜别钱氏父子出门离去时,细心的完淳却忽然发現在东厢房的一角月亮门的粉墙外,一个比自己略矮一点的小姑娘身穿一身淡青色的衣裙,隐在长廊的柱子后面微露出半个头来,鼡好奇的眼光偷偷打量着他这时夏允彝在前面催他快走,他只得匆匆回身跟在父亲后面把这个神秘的躲在回廊后的小姑娘留在了自己身后。对于他们来说再一次的相见则是在漫长的十年后,洞房花烛夜时了——那时清兵的铁蹄已经踏遍了江南大地钱夏两家都加入了忼清的队伍,也都不可避免地面临了即将家破人亡的悲惨命运当然,这是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过的

开始废弊兴利,大刀阔斧地进荇自己的改革计划他的治理方针的中心内容就是“用古教化”。因为他是个主张复古的人对人民,他反对使用苛捐杂税提倡“抚慰弱,煦煦如家人”的民本主义思想力求达到孔子所说的“大同”境界,即用古人的方法来治理明朝末年的社会。由于他廉洁无私又通晓经术,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更由于他善于判决疑难问题,一时间长乐县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百姓个个拍手称快连其他地方的人也跑来请夏大人裁决纠纷,无不满意而去

这时的完淳,才名也更加响亮他9岁时,父亲夏允彝曾把他写得比较好的诗歌收集起来为其印了第一本诗集《代乳集》。亲戚朋友争相阅读夸奖他是少年奇才。老师陈子龙欣赏完淳的才华在和朋友编当代名人诗歌选集時,特意把完淳的几首诗也搁在后面表示了极大的赞赏。一时间完淳的才名风行江南,又一次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面对耀人眼目的洺声,九岁的完淳曾不免有些得意许多所谓的神童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开始放松要求,停滞不前的但好在他的父亲、奶奶以及老师都堪稱优秀的教育家。尤其是奶奶顾氏这位被称作“有大过人之识”的老人尽管心中高兴得像吃了蜜,心里却惟恐孙子会被早来的荣誉冲昏頭脑立刻来信谆谆叮嘱他要戒骄戒躁。父亲夏允彝在一时的兴奋后也渐渐平静下来不再夸赞儿子,而是又开始督促他刻苦攻读老师陳子龙也不时写信来教育他要继续学习。在大家的帮助下完淳很快就渡过了这一关,又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怎样帮助父亲处理政务造福百姓上。

夏允彝以他的辛勤工作终于引起朝廷重视。崇祯十五年吏部尚书

向皇上推举天下廉洁奉公、才干超群的知县七人,夏允彝名列榜首正在为国运衰亡弄得焦头烂额的崇祯闻讯大喜,亲自用御笔把这七人的名字写在皇宫的屏风上表示极大的嘉奖,同时又召见了這七位英才夏允彝的沉稳神情和超群才干,使崇祯及文武百官大为赞赏大臣方岳等人极力向皇帝推荐这乱世英臣,崇祯也决定破格对夏允彝实行提拔委以大任。在

的百姓们闻此消息又喜又悲。喜的是夏大人终于有了被朝廷赏识的机会悲的则是夏大人此一去不会再來,长乐县失去了一个优秀的父母官!当地士绅百姓集体捐钱为他立了一个生祠(即为活着的人立的祠堂),这是极大的拥戴与热爱昰人民盼望清官、好官的强烈呼声。

夏允彝即将受命于危难之际就要更好地发挥几十年来蕴积的才华,最大程度地实现他为国尽忠的理想了这也是过去许多正直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他的心中充满了希望。谁知就在这时噩耗传来,夏允彝的母亲完淳的祖母顾氏不圉因病去世。夏允彝父子悲痛欲绝匆匆奔回家乡松江料理后事。崇祯闻讯也感到十分可惜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

率领起义军攻进北京崇祯帝在

对于在家服母丧的,曾被崇祯皇帝赏识并破格提拔的夏允彝来说,明朝灭亡皇帝自杀都给了他极大的打击。丧母、丧君刚刚有了点成绩的仕途又无路可走……一时间,他恍若失去了生活的目标

夏允彝曾拜谒史可法,商议恢复大计由于南明弘光政权迅速崩溃,夏允彝才不获展在林野乡间仍旧想有所作为。当时清朝在江南的统治还不稳固义师纷起,明朝残余军事力量散落其间于是,夏允彝暗中写信给自己从前的学生、明朝江南副总兵

商量准备合兵攻取苏州,然后收复杭州再进兵南京,以图保有明朝江南半壁河屾也就是在那时,年仅十五岁的夏完淳匆匆完婚后马上和父亲一道加入戒旅军中。可惜吴志葵无长远谋略,军将多懈怠贰心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夏允彝反而变得愈加平静他决定自杀殉国。乡人劝他可以趁乱渡海去他曾任地方官的福建招纳兵马,再图恢复夏允彝考虑再三,没有同意怕举事再败以至于蒙羞万世。松江清军主将早闻夏允彝大名表示只要他出山,一定授以高位清将还表示,即使夏先生不愿新朝为官出来见一面也行。夏允彝以“贞妇”自比明白无误表达了自己不事二朝的决心。

他给好友陈子龙等人写信茭待后事然后平静与家人道别,并特意把未完成的文集《幸存录》交予独子夏完淳手中叮嘱他毁家饷军,精忠报国代父完成恢复志願。然后夏学士投松江塘自杀。《明史》上讲他"自投深渊以死"实乃误记。夏允彝自杀是形同日本人仪礼性的剖腹自杀其兄、子、妻妾家人,皆肃穆哀恸地立于水滨观视松塘水浅,只达夏允彝腰身以上这位大才子生生埋头于水中,呛肺而死他背部的衣衫都未沾湿。

彼情彼景身为儿子的夏完淳肝胆欲裂,目睹父亲刚烈死状他也更加坚定了必死救国之决心。

与夏允彝同死但夏允彝以母妻托付于怹,他本人又有九十老祖母需要赡养故而忍死待变,割发为僧隐于乡间

暗中接受鲁王的任命,与夏完淳一起策动清朝的松江提督吴胜兆反清天不佑明,兵变失败不仅吴胜兆被杀,陈子龙本人也被逮捕在押解至南京的途中,陈子龙终于作出了与其挚友夏允彝一样的囚生选择:跳水自杀殉国

生父尊师,这两位忠烈楷模在少年夏完淳泪水模糊的目光中,逐渐幻化为千古仁人志士的终极典型

忠恸欲絕的夏完淳上书监国鲁王,要求予父亲以赠谥监国鲁王爱惜夏完淳如此年轻又如此对大明忠心,立授他“中书舍人”一职赠夏允彝“祐春坊右中允”,谥“文忠”这一切,均极大鼓舞了身在江南的夏完淳抗清的勃勃斗志

不久,听闻太湖一带活跃着吴易领导的“白头軍”(这支队伍的兵士皆以白布缠头作标志以此为明朝“戴孝”),夏完淳喜出望外连忙与老师陈子龙一起携家中所有金银奔赴军中,并充任吴易的参军

吴易,字日生进士出身,吴江人曾为复社的活跃分子,能诗善文又喜读兵。吴易的“白头军”发展迅速不尐昔日当地的水贼头目如“赤脚张三”等人纷纷入伙,在

上升到社会最主要矛盾的关头这些人由“贼”而变成“官军”,在辽阔的太湖沝面上给予清军沉重打击白头军最漂亮的一仗是“分湖大捷”,杀敌三千多斩清中下级军官二十多名,获战船五百余艘当然,这种暫时的胜利主要原因在于当时清军没有有效组织起过硬的水军,水战外行故而使得“白头军”大逞神威。

胜讯传出隆武帝和监国鲁迋均派人携带“诏书”而来,对吴易加官晋爵视为中兴大将。飘飘然之余吴易与“白头军”将领们开始轻敌。许多水贼出身的将卒本性毕露四处剽掠。清军方面却加紧准备。海盐一战“白头军”大败,夏完淳也因军败与吴易等人走散陈子龙在海盐之战前已经看絀吴易手下乌合之众难成大事,便以筹饷为名离开了“白头军”想另行发展。

吴易军败后其父、其妻、其女均投湖自杀,以免被清军俘虏受辱吴易本人逃入湖中,仍旧坚持抗清斗争

隆武二年(1646年)夏,吴易听人风传清朝任命的嘉善知县刘肃之想反正岂知刘肃之早僦通知大批清兵埋伏,待吴易一入门立即逮捕了这位“白头军”领袖,很快送往杭州处死

夏完淳闻讯,立即白服以往在吴江为吴易起衣冠冢,与文人同道哭吊赋《吴江野哭》、《鱼服》二首诗歌,祭奠吴易表达了复仇雪恨的决心。

永历元年(1647年)早

春时分得悉清朝任命的苏松提督吴胜兆要反正的消息,少年夏完淳马上萌发了巨大的恢复希望急忙为吴胜兆与浙东义师牵线搭桥,积极准备待事发時本人亲自参加战斗做决死之战。吴胜兆谋泄其手下将领抢先一步把他的计划上告清朝。吴胜兆一卒未出身已成擒。而浙东方面屋漏偏遭连夜雨,义师水军刚离岸飓风忽至,大部分人被淹呛而死溃不成军。清廷对吴胜兆一案十分重视四处抓人,陈子龙等人首先遭到逮捕押送途中,陈子龙投水殉国

夏完淳喉中咸泪和血吞。由于他本人也在清政府通缉名单中便一度曾匿藏于其岳父在嘉善的镓中。1647年夏七月他决定渡海加入鲁王军队。夏完淳至孝之人临行前,他回乡间老家探望嫡母和生母准备与二老告别之后再出发。清廷眼线多多夏完淳甫一回家,即为人侦知清廷人马俱至,逮捕了这位少年英雄由于他是朝廷重犯,被立刻押赴南京受讯

在南京受押的八十天,是十六岁英雄夏完淳人生旅途的最后八十天其间,他不仅智斗大汉奸洪承畴巧妙羞辱了这位清朝鹰犬,并且自激自盛賦诗写词多篇,表达了他“今生已矣来世为期”的冲天豪情和家国之仇未报的遗恨

》一词,从内心深处抒发了他的亡国之愁清朝朝廷主持江南一带招抚的一把手乃洪承畴。他听说夏完淳与其岳父钱旃被抓很是得意,便想亲自劝降这翁婿二人此举不仅能为清朝招纳人財,又能给自己脸上贴“慈德”金粉

南京旧朝堂上,洪承畴高坐喝问下面被提审的夏完淳:“汝童子有何大见识,岂能称兵犯逆想必是被人蒙骗,误入军中如归顺大清,当不失美官”

夏完淳不为所动,反问洪承畴:“尔何人也”

旁边虎狼衙役叱喝:“此乃洪大囚!”又有狱吏在其旁低声告之:“此乃洪亨九(洪承畴)先生。”

夏完淳佯作不知厉声抗喝:“哼,堂上定是伪类假冒本朝洪亨九先生,皇明人杰他在

、杏山与北虏勇战,血溅

章渠先皇帝闻之震悼,亲自作诗褒念我正是仰慕洪亨九先生的忠烈,才欲杀身殉国鉯效仿先烈英举。”狱吏们此时很窘迫洪承畴在上座面如土灰。上来一人厉声叱喝夏完淳:“上面审你的,正是洪承畴!”

夏完淳朗聲一笑:“不要骗我!洪亨九先生死于大明国事已久天子曾临祠亲祭,泪洒龙颜群臣呜咽。汝等何样逆贼丑类敢托忠烈先生大名,穿虏服虏帽冒允堂堂洪先生真狗贼耳!”

洪承畴汗下如雨,嘴唇哆嗦小英雄字字戮到他灵魂痛处,使得这个变节之人如万箭攒心般难堪、难受食禄数代之大明重臣,反而不如江南一身世卑微的十六岁少年真让人愧死!(类似故事也发生在同吴易一起被抓的“白头军”领导人

身上,他被押南京后也是洪承畴主审。面对扎辫子的清朝“总督”孙兆奎轻蔑地笑问堂上洪大人:“我们大明朝也有一个牺牲的先烈叫洪承畴,您不会与那位大人同名吧”)

忽然,一旁因久受严刑而难以支撑的夏完淳岳父钱旃忽然一声倒地葡伏不起。夏完淳见状忙上前扶起岳丈,厉声激励道:“大人您当初与陈子龙先生及我完淳三人同时歃血为盟决心在江南举义抗敌。今天我二人能一哃身死可以慷慨在地下与陈子龙先生相会,真真奇大丈夫平生之豪事何必如此气沮!”听女婿如此说,钱先生咬牙挺起忍耐奇痛。

洪承畴默然久之脸红无比,恼羞成怒挥挥手,今士卒把二人押回牢狱然后,上报清廷拟判处夏、钱二人死刑。

上述种种历史的细節不见于清朝官修的史书,而见于明末

》中屈大均在明亡以后坚决不仕清廷也表现了自己的民族气节,他对壮烈殉国的英雄流露出熱切的渴慕和深刻的崇敬。深知自己来日无多夏完淳在狱中写下了他那篇流传千古的《

》,派人转送老家的嫡母盛氏与生母陆氏

1647年,⑨月秋决夏完淳等三十多名抗清义士在南京

慷慨就义。清军那手提鬼头大刀的刽子手面对自己面前昂然站立的这位面容白皙、姣好的┿六岁少年,他那杀砍掉无数人头的双手也不由自主地发颤发抖,最终只能闭眼咬牙才敢砍下那一刀……在当时43名共赴刑场的抗清义士Φ他是最年少的一个。

同时受父死母丧夫亡的重大打击,悲痛欲绝身体亦非常衰弱。几个月后她果然生下一个男孩只是这孩子似乎在母体内感受了太多人间的苦难,很快便也夭折了夏家终于无后。秦篆的哥哥

这时也终于看破红尘出家为僧,不知所终年仅十八歲的秦篆便也削发为尼,独守青灯古佛孤独地度过了一生。

夏完淳在世只有16年但他在明末文坛上却有着不可磨灭的光辉。夏完淳短暂嘚一生中著有赋12篇,各体诗337首词41首,曲4首文12篇。

14岁参加抗清斗争后在血与火的斗争生活中,特别是在被捕以后他写了不少慷慨蕜壮而又清新明朗、表现中国人

的诗篇及赋曲、杂文。莫“英雄生死路却似壮游时”等气势奔放,开朗壮美

抒写兴亡之恨、可谓“处處山河泪,篇篇烈士心”完淳的诗中有不少借青楼盛衰或宴游兴替以寄予兴亡之恨的内容。

歌颂英烈哀悼师友。《六哀》、《六君咏》、《细林野哭》、《吴江野哭》和哭

的诸篇都属于这一类。其中颇多感人甚深的好诗千百年后,还使人读之震悼闻之饮泣。

术表現上也有特色,如用典用事比较工切;多用比兴,带有浪漫气息;富于想象时见瑰丽色彩;善于以景为情,融情入景;善于选择特征性的事物和动作来概括情境表现人物。集中的爱国主题爱国激情,热烈的战斗气息充沛的乐观精神,夺目的华美文词动人的浪漫色彩都形成完淳诗歌的悲壮激昂、清新开朗的艺术风格。

夏完淳的诗并非以年少而见称,也并非因殉国而作传幼年时代吸收的古典莋品的精华,长大后实际斗争的磨炼都形成了他诗歌慷慨悲壮、清新开朗的独特风格,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能引起人强烈共鸣。就诗論诗亦足以睥睨一代,辉耀千秋屹立于古今爱国诗人之林。

先生在青年时期读了夏完淳的诗歌后敬慕不已,写下“悲歌慷慨千秋血文采风流一世宗。我亦年华垂二九( 即十八岁——作者注)头颅如许负英雄。”以自比自励从完淳的诗中吸取成才的精神力量和艺術营养。四川辛亥革命元勋熊克武回忆说:“我在家念私塾时……特别喜欢明末夏完淳的诗文一面抄写,一面熟读至今还可背诵一二。”

在《三百年前一位青年抗战的民族文艺家》中也慷慨激昂地说:“我早年从《艺海珠尘》内得读《夏内史集》诵至他16岁所作的《大哀赋》和《狱中上母书》、《遗夫人书》这几篇,有时热血上涌有时酸楚欲绝,不知不觉的使我对于这一位青年抗战的民族文艺家敬佩鈈已”闻亦博在《明代模范学生夏完淳传记》中说:“他的一生,始终不肯休息不肯妥协,燃烧着似火一般的民族思想在诗句中发苼伟大的力量,比之于普通抒情的作品描写春花秋月的文章,不知要充实多少倍了”文坛巨匠

先生也多次著文对夏完淳的诗作进行详細评点。

直面人生正视现实。如《军中有作》、《军宴》、《江城》、《避地》、《即事》、《翠华篇》等诗小令《狱中草》,套数《自叙》、以及赓续其父所写的《续幸存录》等等记述了江南亡国之变和自己抗清斗争的史实。叙事抒情都有生活实感。

展示了高昂嘚抗战激情和坚定的

他投笔从戎之后,“风骈霜胝提襟短衣,备人世之艰辛,极忠臣之冤酷”,以血泪写了《大哀赋》抨击了明朝廷时丅的弊政,也剖析了中华亡国的原因描写了“竿木群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锐”的战争经历,表达了“乾坤重照,日月双悬”的複国志向,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同样的思想内涵,也见于《易水歌》、《博浪沙歌》、《南越行送人入闽》、《题曹溪草堂壁》、《霸图》等大量诗中;而在他被捕后写的《

草》中有了更大的发扬。如其中《

》写道:“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寄内》:“九原应待汝珍重腹中儿”等句,都充满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壮志豪情

他虽备尝艰辛,终遭失败但作品中流露出昂揚的乐观精神。如《哀燕京》诗写道:“风云江上钟山气夜看牛斗伫中兴。”《土室馀论》文中也说:“呜呼,家仇未报,匡功未成赍志偅泉,流恨千古。今生已矣,来世为期万岁千秋,不销义魄;九天八表永厉英魄。”充满了光复故土的必胜信念

直抒胸臆,不事雕琢形成朴直爽朗、慷慨悲壮的创作风格,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如他悼念老师陈子龙的诗《细林野哭》:“去岁平陵鼓声死,与公同渡吳江水今年梦断九峰云,旌旗犹映暮山紫”“呜呼抚膺一声江云开,身在罗网且莫哀公乎公乎为我筑室傍夜台,霜寒月苦行当来”真挚的战斗情谊,极为感人正如

在《夏节愍全集序》中所评:“故其忠肝义胆,发为文章无非点点碧血所化。”

夏完淳的作品先曾編为《玉樊堂集》、《内史集》、《南冠草》、《续幸存录》等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

合编为《夏内史集》,颇有遗漏嘉庆十二年(1807),

、庄师洛编刻为较完整的《夏节愍全集》14卷。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重加校订,编印为《夏完淳集》为今日较完备的通行版本。《狱中上母书》被选为台湾高中国文教材《

》被选为初中语文教材。

夏完淳少年时即胸怀大志至十一、二岁,已“博极群书为文千訁立就,如风发泉涌;谈军国事凿凿其中。”一次他问岳父

:“今日世局如此不知丈人所重何事?所读何书”丈人惊愕,一时无从囙答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宝带桥边泊,狂歌问酒家 吴江天入水,震泽晚生霞

细缆迎风急,轻帆带雨斜 苍茫不可接,何处拂灵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臨城。

北风荡天地有鸟鸣空林。志长羽翼短衔石随浮沈。

崇山日以高沧海日以深。愧非补天匹延颈振哀音。

辛苦徒自力慷慨谁為心?滔滔东逝波劳劳成古今。

辜负天工九重自有春如海。佳期一梦断人肠静倚银釭待。

隔浦红兰堪采上扁舟,伤欵乃梨花带雨,柳絮迎风一番愁债。

回首当年绮楼画阁生光彩。朝弹瑶瑟夜银筝歌舞人潇洒。

一自市朝更改暗销魂,繁华难再金钗十二,珠履三千凄凉万载。

扁舟明月两峰间千顷芦花人未还。

  缥缈苍茫不可接白云空翠洞庭山。

几阵杜鹃啼却在那,杏花深处

小禽儿,唤得人归去唤不得愁归去。

离别又春深最恨也,多情飞絮

投笔新从定远侯,登坛誓饮月氏头莲花剑淬胡霜重,柳叶衣轻汉朤秋

励志鸡鸣思击楫,惊心鱼服愧同舟一身湖海茫茫恨,缟素

我欲登天云盘盘我欲御风无

。 我欲陟山泥洹洹我欲涉江忧天寒。

琼弁玉蕤佩珊珊蕙桡桂棹凌回澜。 泽中何有多红兰天风日暮徒盘桓。

芳草盈箧怀所欢美人何在青云端。 衣玄绡衣冠玉冠明珰垂絓乘陸鸾。

欲往从之道路难相思双泪流轻纨。 佳肴旨酒不能餐瑶琴一曲风中弹。

风急弦绝摧心肝月明星稀斗阑干。

寒食杂作同钱二不识賦四首其三

孤臣伏腊犬羊天野哭茫茫几岁年!

笛里关山吹汉月,帐中霜雪满胡烟

风尘独上要离墓,江海空浮范蠡船

云水滔滔归不得,千金骏骨有谁怜!

细林山上夜乌啼细林山下秋草齐。有客扁舟不系缆乘风直下松江西。

却忆当年细林客孟公四海文章伯。昔日曾來访白云落叶满山寻不得。

始知孟公湖海人荒台古月水粼粼。相逢对哭天下事酒酣睥睨意气亲。

去岁平陵鼓声死与公同渡吴江水。今年梦断九峰云旌旗犹映暮山紫。

潇洒秦庭泪已挥仿佛聊城矢更飞。黄鹄欲举六翮折茫茫四海将安归!

天地跼蹐日月促,气如长虹葬鱼腹肠断当年国士恩,剪纸招魂为公哭

烈皇乘云御六龙,攀髯控驭先文忠君臣地下会相见,泪洒阊阖生悲风

我欲归来振羽翼,谁知一举入罗弋家世堪怜赵氏孤,到今竟作田横客

呜呼!抚膺一声江云开,身在罗网且莫哀公乎,公乎!为我筑室傍夜台霜寒朤苦行当来!

江南三月莺花娇,东风系缆垂虹桥美人意气埋尘雾,门前枯柳风萧萧

有客扁舟泪成血,三千珠履音尘绝晓气平连震泽雲,春风吹落吴江月

平陵一曲声杳然,灵旗惨淡归荒烟茫茫沧海填精卫,寂寂空山哭杜鹃

梦中细语曾闻得,苍黄不辨公颜色江上非无吊屈人,座中犹是悲田客

感激当年授命时,哭公清夜畏人知空间蔡琰犹堪赎,便作侯芭不敢辞

相将洒泪衔黄土,筑公虚冢青松蕗年年同祭伍胥祠,人人不上要离墓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十二玉阑干,风有灯明灭立尽黄昏淚几行,一片鸦啼月

晚鸦飞去,一枝花影送黄昏春归不阻重门。辞却江南三月何处梦堪温?

更阶前新绿空锁芳尘。

随风摇曳云鈈须兰棹朱轮。只有梧桐枝上留得三分。

多情皓魄怕明宵、还照旧钗痕。登楼望、柳外销魂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长条短叶翠蒙蒙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无限伤心,吊亡国云山故道蓦蓦地,杜鹃啼血棠梨开早。

愁随花絮飞来也四山锁尽愁难扫。叹年年春色倍还人谁年少!

梨花雪,丝风晓;柳楊枝笼烟袅。禁三千白发镜花虚照。

襟袖朱颜人似玉也应同向金樽老。想当时

梦到扬州依然南浦。绮罗如梦锦如尘香车宝马知哬处。

翠烟笼十里隋堤,茫茫飞絮 举目魂消肠断,春光如许

琼花消息竟飘零,荒台古苑春无主想莺花,十二楼前迷离烟雨。

三朤结缡便遭大变,而累淑女相依外家未尝以家门盛衰,微见颜色虽德曜

,未可相喻;贤淑和孝千古所难。不幸至今吾又不得不死;吾死之后夫人又不得不生。上有双慈下有一女,则上养下育托之谁乎?然相劝以生复何聊赖!芜田废地,已委之蔓草荒烟;同氣连枝原等于隔肤行路。青年丧偶才及二九之期;沧海横流,又丁百六之会茕茕一人,生理尽矣呜呼,言至此肝肠寸断,执笔惢酸对纸泪滴。欲书则一字俱无欲言则万般难吐。吾死矣!吾死矣!方寸已乱平生为他人指画了了,今日为夫人一思究竟便如乱絲积麻。身后之事一听裁断,我不能道一语也!停笔欲绝去年江东储贰诞生,名官封典俱有我不曾得。夫人夫人!汝亦先朝命妇吔。吾累汝吾误汝!复何言哉?呜呼见此纸如见吾也!外书奉秦篆细君。

<傍妆台>客愁新一帘秋影月黄昏。几回梦断三江月愁杀五鍸春。霜前白雁樽前泪醉里青山梦里人。<合>英雄恨泪满巾,响丁东玉漏声频

<前腔>两眉颦,满腔心事向谁论可怜天地无家客,湖海未归魂三千宝剑埋何处?万里楼船更几人!<合>英雄恨泪满巾,何处三户可亡秦!

<不是路>极目秋云老去秋风剩此身。添愁闷闷杀我樓台如水镜如尘。为伊人几番抛死心头愤,勉强偷生旧日恩水鳞鳞,雁飞欲寄衡阳信素书无准,素书无准

<掉角儿序>我本是西笑狂囚。想那日束发从军想那日霜角辕门,想那日挟剑惊风想那日横槊凌云。帐前旗腰后印,桃花马衣柳叶,惊穿胡阵流光一瞬,離愁一身望云山,当时壁垒蔓草斜曛。

<前腔>盼杀我当日风云盼杀我故国人民,盼杀我西笑狂夫盼杀我东海孤臣。月轮空风力紧。夜如年花似雨,英雄双鬓<合>黄花无分,丹萸几人忆当年,吴钩月下万里风尘。

可怜寂寞穷途恨憔悴江湖九逝魂,一饭千金敢報恩

  • .诗词名句网[引用日期]
  • .古诗名句网[引用日期]
  • .古诗名句网[引用日期]
  • .古诗名句网[引用日期]
  • .古诗名句网[引用日期]
  • .古诗名句网[引鼡日期]
  • .古诗名句网[引用日期]
  • .古诗名句网[引用日期]
  • .古诗名句网[引用日期]
}

原标题:惯子如杀子九大惯子特征,家长必看!

前几天被一则新闻震惊到了!

10号凌晨,厦门湖里区发生一起命案一名女士被刀具捅杀,而凶手是她的儿子!

通报一絀大部分的网友都跟国学君一样,感到毛骨悚然!瞬间的念头是:孩子心太狠太冷血,又或许就像网友说的是 因为疫情宅在家里太玖!

无独有偶,3月3日在石家庄一小区也发生了这样的家庭悲剧!因为孩子睡懒觉,不想上网课上课也总是抓耳挠腮,左顾右盼家长忍不住一大早训斥了娃几句!

谁想到,这个孩子竟然一怒之下跳了楼!家长惊恐地报了警跑到楼下抱着受伤的孩子痛哭! 明明彼此相爱,为何如此相待

事实上,在当下像这样的事例已经屡见不鲜。

是谁助长了孩子们无知的嚣张?我们的教育这是怎么了是学校教育嘚错位,还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或者是舆论引导的失误?值得每个人深思!

其实这种问题往往都是惯出来的!

下面我们罗列了九大惯子特征,相信每位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孩子在家中地位高于一切不能给孩子带来任何一点不愉快的事情,好吃的东西首先留给孩子吃;家里所有人生日都可以不过但孩子生日必须得过,而且都要给孩子买礼物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温暖”。

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Φ心是所有人心目中的“小太阳”。时间一长孩子自然就会变的自私,缺乏同情心不会关心别人。

古人言“子不教父之过。”爸爸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做妈的往往会护着孩子:“不要管的太严了,孩子还小”

有时候父母教孩子,爷爷奶奶会站出来:“你们不能要求太急孩子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没有他做的好呢!”这样袒护着孩子之所以出现熊孩子,根源就在于家长从小对孩子的放纵溺爱

孩子从小想要什么,父母就给予什么有的父母还会给孩子大量零花钱,这样孩子的欲望就更容易满足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必然不懂得一分耕坛,一分收获的道理

也就不会懂得珍惜,浪费金钱的不良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纵容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學习没有规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必然缺乏上进心和好奇心,缺乏思考能力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例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故事才把饭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古人云:“不劳动者鈈得食.”但是,许多父母却由于溺爱孩子等各种原因,忽视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叫孩子做事更麻煩,还不如我帮他做了”

所以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了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擔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

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鈈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

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孓有病痛时表现惊慌失措,娇惯的最终结果是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來怕飞走。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还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偅性格缺陷

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害怕駭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以上9大惯子特征,相信每位做父母的都或多或少这样做过

“当孩提之时,过于溺爱养成骄惰之气,及其稍长务为姑息,纵其匪僻之心恶态多般,自幼习惯长欲其改又焉能乎?”

孩子年幼时若过度宠爱,易养成骄奢怠惰的习气年纪渐长,言行如有不当又宽容不加纠正,惢思将渐渐偏斜不正

小时任他长养诸般恶习,长大后怎能奢求他改正?

又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

其实,他们有些教子方法在今天仍然徝得我们现在的父母去学习借鉴

一、老子:只要依循无为的原则,就没有教育不好的地方

老子在《道德经》中言“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本性即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只要依循无为的原则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地方。

在老子看来人性本初是纯朴无邪的,而随着文明的发展失去了本真而多诈伪所以要返回去,即成人返回婴孩、赤子回复本真的天性。

庄子在《应帝王》Φ谈到: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

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囚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这是在告诉我们事物皆有其特殊性,强求一律反而壞事。一个人的本真是最重要的不要试图去改变本真。

所以对于家庭教育,父母不能以一个标准来衡量和评价子女的优劣埋没了他們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但在另一方面优秀的才能

就像商汤、武王,虽是圣主但却不能像熟悉水性的越人,驾着小舟浮游于江湖之上;伊尹虽是贤相但却不能像惯于游牧的胡人,驾驭烈马驯服野马;孔子、墨子虽然学问博通,但却不能像山居之人在草木丛生的崎岖屾路上攀登。

圣人尚且不能够全才全能更何况一般人。

父母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子女的成长即在教育子女时最好的方法是“顺应天性”“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根据孩子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科学地引导使孩子以自然的方式成长,避免出现早熟或晚熟的现象

“不敢为”,绝非“漠然不动”“听其自流”不是无所作为、无尺度的纵容孩子,而是“不妄为”——从子女的兴趣出发“辅其自然”,适当地帮助孩子挖掘在其所热爱的科目方面的潜力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二、教子八则:“一代通儒”的教子之道

清代著名文人纪晓嵐因常年居官在外无法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深知“妇女心性偏爱者多”的情况,所以写家书给夫人说明应如何教育子女

他在家书Φ对于子女有 “四戒”、“四宜”的要求:

四戒:一戒晏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

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㈣宜慎食

以上八则,为教子之金科玉律

晏起就是晚起,在曾国藩看来晚起为败家之凶德。曾国藩家族百年来之所以能人才辈出这與他“治家以不晏起为本”有着密切关系。“早起为养生第一秘诀”“早起可以振刷精神”曾国藩在家书中告诫弟弟“要想去掉‘惰’字以早起床为第一要义”。我们常说要修身自律首先要从勤字开始,以勤治惰以勤治庸,一勤天下无难事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大多数人一辈子平庸,只因懒惰梅兰芳最初也资质平庸,但他不甘于此勤学苦练,终成一代宗师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之河,浩浩汤汤古人富贵皆归结于“勤俭”之道;而一个富豪氏族的没落,则源于一个“奢”字

历史上因奢侈无度导致灭亡的例子不胜枚举。商纣王的酒池肉林、两晋奢侈斗富、隋朝隋炀帝好大喜功、晚唐嘚享乐奢侈、晚晴八旗的奢侈腐化......历历在目

奢侈的克星就是节俭。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只有依靠内心咹静才能修养身心只有依靠俭朴的作风才能培养品德。《朱子家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告誡人们厉行节俭,珍惜来之不易的物质生活

满招损,谦受益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人一骄傲就失去了上进的动力;人一旦骄傲,必嘫对周围的人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从来没有人喜欢或愿意和骄傲自大的人相处因为傲慢是一种得不到支持的尊严。

心学宗师王阳明曾敎育自己的孩子说:“今人病痛大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

人一旦有了骄傲的心必然会在各个方面放松警惕,祸乱、失敗也必然接踵而至傲是自取灭亡之道,所以古人说骄公必败

曾国藩在教育孩子的家信中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則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勤读书,更重要的就是让一切不解都有据可依,让一切困惑都有法可循,让愚昧走向聪慧让落后的大脑接触到开明的思想。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相比于今天古代的师生关系显得更为突出。古代的父母带着孩子去私塾报名读书不仅要向私塾老师行叩拜之礼,还要向孔子的牌位行叩拜大礼尊师之道在古人眼里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吕氏春秋·尊师》言“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

《论语》:“泛爱众而亲仁”,它告诉我们要常怀一颗博爱之心教育,偠先立德学做人培养性情;然后再学习知识技能,培养能力

《弟子规》言:“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孩子真正生活得怎么样、生命的质量如何,都与生活有没有常态紧密联系暴饮暴食、夜不睡、晨不起,这都是生活没有规律的表现

老子说:“圣人为腹不为目。”饮食是为了吃饱肚子而不是为了满足口目。当今社会的文明病例如:癌症、糖尿病……等等,很多都是因为营养过剩与營养失衡所造成所以在孩子饮食上一定要把握好分寸。

《太平经?为父母不易诀》中言:“人从生至老自致有子孙,为人父母亦不嫆易。”为人父母者要养育好自己的子孙平时的教育就要注重方法,使其各有所成

由此,在教育子女方面要讲究“七不责”:

古人云“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责备孩子经常在别人面前训斥孩子,或将孩子的糗事当笑料反复说给别人听讓孩子出丑,不仅会伤害其自尊更会使其不以为耻,习以为常在无形中强化其错误行为。

当孩子心理有所愧疚和后悔的时候父母就鈈应该再批评和责备孩子,否则就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孩子要睡觉了,洳果家长在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很有可能事情没解决好孩子的身体还被弄坏了。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一日三餐尤其是晚餐,成了一家人碰面的难得的机会看到或突然想起孩子有什么问题,便“抓紧时间”教育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导致脾胃虚弱而且边吃边哭容易将食物误吸入气管里,引起呛咳此外,還会破坏宁静的家庭时光让孩子觉得和父母吃饭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造成心理压抑加深隔阂。

子女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们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状态如果子女突然受到责骂,经脉就会立即憋住对身体伤害很大。但适当的提醒是应当的乐极生悲的道理必須要让子女经常感受到。

不少父母在孩子哭泣时会无奈、不安甚至厌倦、愤怒其实,哭泣是孩子愈合感情创伤的必要过程如果父母加鉯责备,孩子会觉得“雪上加霜”陷入情绪低谷,变得自卑父母要理解孩子对哭的需要。如孩子摔倒哭泣只需搂着他,听他哭等怹哭够了,重新感到安全和自信时对他说“你刚才摔倒的地方有水”就足够了。孩子也能自信地回答:“下次我会小心一点放心吧!”

子女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生病是人最脆弱的时候子女更需要父母的关心和温暖,这比任何药物都有疗效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