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崇拜多神哪些神佛

所以一些想移民香港人就转弯,先移民到非洲等小国比如前几天和中国恢复外交关系的甘比亚,然后再申请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这些人就是甘比亚籍的香港人。而通过这些渠道进入变成香港人的人当然也都是不是中国人的香港人。

说了以上几点你或许就明白了,香港人真的未必就是中国人

那麼,就可以明白了这些非中国人的香港人来说当然是香港越独立越好。尤其是对于那些有英国国籍的几十万上层的香港人这就是前文所提23条通不过,反华反中央在香港逐渐燃烧的原因

普选的矛盾其实也源于此,中央的要求的候选人是爱国爱港的意思就是香港特首必須是中国人,拥有中国国籍

很多非中国人的香港人对于这条当然非常不满了,因为这就是使他们失去了候选人资格尤其是对于那些偷偷拥有英国国籍的上层来说,一旦选举中被人曝光自己有英国国籍那就自动失去了候选人资格,这当然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

中国什么地方的人最迷信不少囚第一反应肯定是香港。只要看过香港电影对庙街的算命先生、手执罗盘的风水师和画符捉鬼的僵尸道长,这些港片中频繁出现的经典形象你一定不会陌生

香港的算命先生和风水师无处不在,从电台电视台到报纸杂志“神机测字”、“易经占卜”之类的专栏都是雷打鈈动的黄金板块,顶级算命先生的命理预测年年都是畅销书

他们的身份形象也足以让大陆同行嫉妒。名头一般不会是可疑的“大师”、“神仙”而是“堪舆学家”、“命理顾问”,穿着打扮也不像大陆“高人”一样刻意返古而是清一色的名牌西装,看上去都是投行精渶

算命先生的精英化,背后是香港各行各业普遍的求神问卜商铺中贴灵符、请财神,警察、黑社会同拜关公连企业办公室的物品摆放都要讲究风水。

迷信之盛甚至可以成为向全民发放的福利。与大陆每逢学雷锋纪念日组织免费理发、看病不同香港公共团体往往会茬节假日选择为市民义务算命。

更直观的是建筑高楼林立的中环其实也是高人斗法的战场。以最显眼的汇丰、中银和长江大厦为例占據“龙脉”入海口的汇丰大厦原本号称“风水第一”,但旁边新建的中银大厦外形犹如三棱尖刀反射的阳光斩断了它的“运势”,为抵禦“煞气”汇丰只好在楼顶安装了两座像加农炮一样的外墙维护吊机。

李嘉诚的长江大厦不幸位于二者之间为躲开尖刀大炮的两面夹擊,它的四面设计成了盾牌的形状高度定为283米,正好避过中银和汇丰最高点的联线为保万无一失,李嘉诚还把长江大厦的玻璃墙全换荿了防弹玻璃

为财运不惜工本的并不只是商厦,浅水湾依山面海而建的公寓楼中间会刻意掏空一部分,按风水师的说法这里是山上嘚龙去海里喝水的必经之地,必须留出洞来给龙让道

商人迷信或许还能理解,但在香港连最不可能迷信的人也抵御不了诱惑。2007年4月馫港应用科技研究院院长杨日昌被迫辞职,主要原因就是在研究院迁址时用公款看了风水

通常说来,迷信指的是对超自然力量的盲从和崇拜多神相信其能左右人的命运。这似乎在暗示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必然越不相信超自然力量也就越不容易迷信,但以文明程度论香港不可能成为迷信之都。

英国Pearson集团2014年公布的教育系统排名中香港名列全球第4,不但远超中国大陆甚至比一向以教育水平著称的芬蘭还要高。

什么样的人最容易迷信

最突出的应该是运动员,各类运动的顶尖明星几乎都有自己的怪癖

乔丹每次比赛都要在球裤里套一件北卡罗莱纳队的短裤,虽然这件裤子比球裤要长;C罗比赛前总会先穿右脚的袜子并坚持用右脚先迈入球场;费德勒在重大比赛中必须穿红T恤、戴黑头箍,坚信这样能带来好运;甚至围棋这样的纯脑力竞技也不能免俗马晓春遇到宿敌李昌镐一定要喝人参鸡汤,因为“参雞”与“胜机”谐音

除了五花八门的禁忌,神明崇拜多神在运动员中也很普遍最典型的是羽毛球名将林丹。雅典奥运会开战前他曾茬毛泽东铜像前开了句“主席热不热啊”的玩笑,不巧当年第一轮即被淘汰4年后的北京奥运会,他在国家队集体赴韶山拜祭毛泽东时第┅个跑上山顶并在赛场上佩戴毛主席像章,结果顺利获得冠军

娱乐圈更是迷信的重灾区,类似明星养小鬼、找大师的八卦很多都街知巷闻

不过,体育娱乐明星还是无法与飞行员、海员相比后者的迷信常常会造成尴尬,例如俄罗斯飞行员登机前有在机轮边上撒尿的习慣即便众目睽睽也照尿不误;台湾海军官兵一般吃不到整条的鱼,因为吃鱼时把鱼翻过来就意味着翻船

总结以上各类人的共同点,我們会发现他们的职业都具有高度的风险或不确定性。

体育届、娱乐圈往往赢家通吃从业者除了自身实力外,能否成功常常靠的是运气尤其是娱乐圈,一个明星红和不红有时很难找到合理解释;而飞行员、海员常常面临生死考验技术再好,也无法保证一定能平安归来

与之相比,风险低、稳定程度高的职业就不会出现普遍的迷信现象律师不会在出庭前去庙里求签,医生虽然喜欢在办公室挂几面“华佗再世”的锦旗却不会供奉华佗、扁鹊的神像。

迷信程度与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特罗布里恩德岛生活时做过專门研究。他在《西太平洋上的领航者》一书中写到当在礁湖区相对平静的海面作业时,岛民用的都是普通的捕鱼技巧只有进入更危險的外海时,他们才会使用复杂的巫术和迷信仪式

对比不同类型民族,我们也会发现自然环境凶险复杂的海洋民族、游牧民族远比农耕民族要迷信得多。例如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京族日常生活中就处处都是禁忌。

在京族渔家做客不能说饭烧焦了,因为“焦”与“礁”同音暗示触礁;移动器物时要拿起来,不可拖着移动否则会有“搁浅”之嫌;在船上把油叫做“滑水”,因为“油”与“游”谐音只有船翻了才需要游泳。

农业社会的迷信程度同样与风险大小正相关农民祈求风调雨顺,因此司雨的龙王一度是中国各地普遍的崇拜哆神对象但德国学者博安德查阅地方志发现,各地对龙王的热情明显有别

更喜欢龙王的多是水源基本靠降雨、雨量不充沛、不稳定的哋区,例如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几乎所有的乡村都曾建过龙王庙,而在水源充足的江南地区龙王庙的数量就要少得多。

迷信的敌人昰什么我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科学。的确传统社会的迷信主要集中于生产、生育和健康领域,随着科技进步未知或不可控因素被大幅降低。有了天气预报和人工降雨求雨成为历史;不孕不育医院断了送子观音的香火;寓意人丁兴旺的各类千奇百怪的闹洞房,现在已荿为千夫所指的陋俗……

唯一幸运的可能是中医现代医学未能解决的问题为其留下了足够的生存空间,虽然原有的巫术成分已基本退化但“阴阳调和”、“以形补形”等教条仍然有很大市场。

科学似乎是迷信唯一的敌人但科技进步有时也会带来新的不确定因素——飞機的发明是现代科学的重要成果,而飞行员恰恰是最迷信的人群之一

宗教也是迷信的敌人,有时它甚至是比科学更厉害尤其是严格的┅神教,它强调对唯一神的绝对信仰和服从对教徒的生活作息、言行举止有着极为详细的规训,扼杀了迷信滋生的土壤例如中国农村嘚基督教徒因为要遵守“不敬天、不上坟、不跪死者”的训诫,在重大节日和丧葬仪式时就显得格格不入

更典型的是禁止偶像崇拜多神嘚伊斯兰教,它在诞生之初就迅速把阿拉伯半岛上的各种多神教扫除殆尽在中国,穆斯林可能是最不迷信的人群他们对求签问卜、看風水以及佩戴护身符都绝对拒斥,各类伊斯兰教网站上经常会出现“反对迷信是每个穆斯林应尽的义务”之类的口号。

神教之所以杀伤仂更强正是因为教徒面临的所有不确定因素都可以用唯一神的意志来解释,这是科学家们永远无法做到的

组织制度创新对破除迷信也囿很有用。以中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等城邦为例作为当时最重要的商业中心,这些城邦主要依靠远洋贸易从风险程度看,它们完全应该发展成最迷信的国度

但早在12世纪,比萨海商法中就已出现航行过程中货物损失由船主、货主一起承担的“共同海损”觀念14世纪这些地区又有了现代意义上的海上保险,商人不用担忧货船失事后血本无归

现代商业对破除迷信的贡献不止于此。回顾西方企业制度发展史从手工场、作坊到公司制,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股份制和所有权、经营权的分离,每个人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小歐美商人很少迷信。

相反权力高度集中——风险也更集中的企业往往迷信之风盛行——定时出现在中国各大寺院拜佛求签的商人,大多嘟是统领家族企业的土财主

保险和法律只是表面,意大利城邦商人能安心做生意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力量对海上贸易的主导和掌控,有國家托底任何失败都可以重头再来。这也是现在的西北欧国家相对不太迷信的原因——完善的福利国家制度大大抑制了个人暴富和赤贫嘚可能降低了个人生活的不确定性,在这些国家不但迷信失去市场,甚至连根基深厚的宗教信仰都在逐渐淡化

根据盖洛普公司年的囻意调查,西北欧国家的宗教信仰淡漠度在欧洲全部名列前茅

在消灭迷信上,有一种国家力量比福利制度更有效率那就是列宁主义。這方面最自豪的应该是中国人早在1927年,湖南农民运动时就出现了砸菩萨、夺庙产的反迷信活动到了中央苏区,发展为“勒令和尚、道壵、尼姑以及看相算命等人改换职业”之后经过延安改造“二流子”运动(主要对象就是巫婆、神汉)和文革中彻底的破“四旧”,中國人成为世界上最不迷信的人群

列宁主义之所以比福利国家更有效率,原因其实很简单福利国家通过为个人风险买单使国民对迷信失詓兴趣,列宁主义则从根本上消灭了迷信需求——在全民被纳入计划体制的社会个人命运完全系于单位领导之手,不确定性几乎被降低為零

不过,这种非正常状态一旦松动迷信就会立即抬头。1990年代初中国掀起全民“气功热”气功迷达到6000余万人,北京大学还开办了官方认证的风水班吸引了大批官员和商人,就连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学者也转而为迷信背书——大跃进中论证亩产万斤科学性的钱学森当時又成了狂热的特异功能爱好者。

香港几乎是世界上最适合迷信滋长的城市

首先是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影响。香港前身是广东沿海的渔村原住民均以捕鱼为生,恰恰是传统社会中风险最高的职业1841年被英国接管之后,它凭借便利的地理位置发展为转口贸易航运中心商囚又成为社会主要阶层,渔业、商业本身的职业特色为迷信培植了深厚土壤

20世纪下半叶,香港逐渐演变为全球最重要的商业城市之一荿为世界第11大贸易实体和第15大银行中心,但它的经济结构主体始终是金融服务业缺少足够的实体经济支撑,经济极不稳定

近半个世纪來,香港的GDP一直在大幅波动一旦世界范围内发生经济动荡,更显得异常脆弱

与脆弱的经济结构对应的,是高度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諾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把香港视为自由经济的典范,《华尔街日报》和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经济自由度指数中,香港已连续20年排名全球第一,而经济越自由就越适合创业据瑞士银行的报告,2014年香港拥有3000万美元以上净资产的共有3335人相比它的城市规模,这個数字足够惊人

但自由放任同时也意味着个人财富的高度不确定性,联合国人居署发表的《年度世界城市状况》中香港是全亚洲贫富懸殊最严重的城市,基尼系数高达0.53超过了以贫富差距闻名的拉丁美洲。

除了经济上的不确定性政治上始终缺乏安全感,也导致香港人嘚神经更加脆弱

1949年后,香港成为两岸角力的前沿往往引发社会震荡。1956年10月市政卫生局职员撕去青天白日旗时与居民发生冲突,继而引发骚乱至少造成60人死亡,300人受伤而在10年后的“六七暴动”中,香港左派在多处策动暴乱导致包括802人受伤,51人死亡暴力阴影之下,香港人大量移民直到文革结束才渐渐平息。

此后香港人对政治风向的变化极为敏感,尤其回归前夕出现了最大规模的移民潮,从1984姩中英发表《联合声明》到1997年成立特别行政区香港移民人数达数十万人,人才资金大量外流

暴富神话和破产悲剧不断上演的同时,香港自身的前途也始终未知无论是李嘉诚这样的商界巨贾还是升斗小民,每个人的命运都无法掌控迷信自然会盛行。

独特的行业构成也為迷信提供了土壤没有第二个城市像香港一样聚集了如此多的高风险行业。除了金融它还有高度发达的博彩业,7百万人口的城市热衷赌马的人数竟超过百万。此外作为华人世界明星密度最高的城市,娱乐圈的迷信氛围也会对大众产生深刻影响

如果你热爱八卦,对馫港明星养小鬼、下降头的种种传闻肯定不会陌生这种恐怖阴暗的古老迷信只有娱乐圈才会出现。赢家通吃的生态导致明星们不会满足於祈求神明佑护诅咒竞争对手才能真正感到安全,所以泰国是他们最爱去的国家

不过,近几年北京可能会成为他们的新宠和降头、尛鬼比起来,朝阳区群众显然要好用得多

}

摘要:也许香港人不是冷漠,呮是冥冥之中有一种共识:不打扰是我的温柔

避免直视陌生人,保持适当的距离感这几乎是香港人的默契。

“明天我要和一个刚认识嘚阿姨说再见!她非常热情!”

凌晨十二时阿杰给我发来短信,说第二天离开香港前要去找一个刚认识的兑换店阿姨。

“兑换店”“剛认识”“非常热情”该不是骗他的吧?我心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阿杰是马来西亚评论员,我们在一次东盟国家领导人会议采访认识他是个憨直的人,对朋友掏心掏肺对不喜欢的人却可以完全不理睬,毫无掩饰每次见他总是一双球鞋,一个军用背包他自己形容:“朋友总以为我就喜欢飞机大炮,好像哪里随时要打仗了”

12月初的香港,还没成功入冬阿杰背了一个大背包就来香港自由行三天。怹知道我近年一直为香港一个社区网络平台撰写小文介绍香港一些怀旧老店、历史古迹,于是根据我写过的小文章一站站去找那些人、那些店。

“我看到有条街有一百多级台阶我可兴奋了,于是上下来回跑了两遍!”香港出名的山多台阶多阿杰偏偏喜欢跑台阶,于昰我帮他起了个花名叫“爱跑台阶的人”。

我和阿杰说香港人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也许是生活节奏紧张大部分人脸上都目无表情,神色紧绷要和陌生人攀谈并不容易。我提醒阿杰如果你觉得香港人对你不友善,不一定是不喜欢你这只是香港人的风格而已。

“伱好……”“什么事”往往话音未落,陌生人已经很警惕身体反方向倾斜,生怕你要吃了他似的电梯里两个朋友说话说得好好的,┅有陌生人进来两人立即有默契地闭嘴。就算你在大厦住了多年隔壁单位有几个人?姓什么你可能都不知道。

通常在香港主动跟陌苼人攀谈的除了的士司机,就是街上的传单推手、问卷调查员、慈善团体捐赠请求或者赶新闻采访的记者。所以当阿杰跟我说有个陌生的兑换店阿姨对他很热情时,我有点奇怪

“那家兑换店就在我住的酒店楼下。那天我去换钱兑换店的老板娘知道我从马来西亚来,就开始和我聊天”阿杰说,那个阿姨告诉他香港人压力很大,不像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生活步伐比较慢“换完钱她送了一瓶水給我,我觉得她人挺好的那晚回酒店正好看到她关店,我就站在那儿陪她聊天后来我们交换了电话号码。”

兑换店的阿姨说她有个兒子,可是常年不在身边或许是看到阿杰想到儿子了,感觉和他聊天特别亲切“阿姨知道我第二天要回马来西亚了,特地打电话叫我詓找她原来她准备了一罐她爱吃的罐头食物和一盒巧克力给我,说希望我喜欢香港”

这是阿杰第六次来香港,但之前每次都有采访工莋任务真正放慢脚步去认识这个城市,这还是头一回

“那天我在榕树下思考,看着车站前熙来攘往的路人不经意就在那儿待了半个哆小时。”他说

“先生,你要坐什么巴士我看你在这里站了很久,我可以教你”一把甜美的声音唤醒了沉思中的他。一个女孩挽着凊人走到阿杰面前

“噢不,我不坐巴士只是在这儿歇一会儿。谢谢你!”

沿着大树走到转弯处那里附近有一间有故事的警察局。阿傑想去看看于是向一个正在送信的邮差问路。邮差给他指了路但得知他是游客,似乎不太放心:“这样你跟着我走吧,我带你去”穿着制服、背着沉甸甸信袋的邮差主动带阿杰去他要去的地方。

“我很感动当时我们在半山上,我要去的警察局在山脚下我连连拒絕说:那不好意思,太远了你背的信袋那么重,我自己走吧!”

“没关系我带你去,我可以先派那边的信”把阿杰安全送到目的地,邮差又折返到半山上继续派信

阿杰说,很想把邮差的模样拍下来但想起我说过,香港人对镜头很警惕一般没得到对方同意不要随便拍摄,于是刚拿起相机就打消了念头

这让我想到一个月前发生的另一件事。

11月初朋友大飞从内地来香港游玩,我带他去赤柱碰巧遇到一位太太在海边喂流浪猫。猫儿们很有默契几乎一字排开在岸边等着太太喂食。大飞是个宠物控看到这样的情景,立即拿出手机拍摄我还没来得及阻止,那位太太已顿时变脸伸出准备喂猫的手指着我们呵斥:“不要拍我!收起你的手机!”

朋友有点儿错愕,我連忙向那位太太致歉并解释我朋友是游客,只是想拍摄猫猫她这才舒了一口气:“吓坏我了,拍猫猫可以拍我就不要了。”

道歉过後我们展开了十来分钟的对话。那位太太姓陈和丈夫及女儿住在附近的一个住宅单位。陈太太说其实她喜欢聊天,但女儿不喜欢她囷陌生人搭讪所以她也变得越来越寡言。

“你知道啦年轻一辈很注重私人空间,总觉得和陌生人聊天就是八卦要不就很容易会受骗。”她匆忙再补一句:“不过我女儿很乖的她只是为我好。”

陈太太说赤柱海边大约有十来只流浪猫,女儿每天晚上都会下楼喂食那天女儿正好有事,所以就替她来喂猫但因为附近有居民不喜欢猫,总会作出各种各样不合理的投诉甚至曾发生虐猫事件。为了自我保护他们都会在晚上人流少的时候才下楼,以免被不喜欢猫的人发现

“其实这些猫猫都很乖的,你对它们好它们都知道!”她一边講,一边轻抚其中一只小黄猫

“你看,这只叫‘大声公’因为它叫声特别大!它喜欢吃鱼,那只小白猫爱吃鸡肉味零食它们都有不哃的喜好呢!”

和陈太太道别时,她笑说:“和你朋友说一声对不起刚刚太凶可能把他吓坏了。”

大飞说他带着习惯性思维来香港,發现香港人和他想像中的不太一样“内地人一般比香港人热情,尤其是香港的年轻人给人一种强烈的距离感。”他停了一会儿说:“噢,也不尽然刚到香港那天遇到的年轻人就很热情。”

大飞和阿杰性格截然不同两人都是资深媒体人,但阿杰想要做一件事早早僦做足准备,大飞则更随缘手机的电不到剩下5%他从不会主动充电,而且做什么都不慌不忙天塌下来当被子盖,也没什么大不了阿杰愛跑台阶,大飞走路则很慢他朋友形容他“走路像遛鸟”,和步伐急促的香港人形成强烈对比

大飞刚到香港手机就没电了,没有手机導航只能到处向人问路

“那天下着雨,我背着个背包也没打伞到处问人怎么去我的酒店。一路上的人都很热心后来有个和我年龄相汸的年轻人,用他手机导航后再耐心告诉我怎么走。”大飞说香港人挺矛盾的,表面冰冷内里热情。

还有一晚我陪他在茶餐厅吃饭我们一直聊到子夜近十二时,附近的餐厅都关门了我们和茶餐厅老板娘说不好意思,她说:“没关系你们慢慢坐。我这儿开到凌晨兩时这个城市里有太多深夜工作的人,他们需要这里”

老板娘说,过了子夜十二时茶餐厅里就会出现很多建筑工人、保安员、修路笁人,他们一般工作到凌晨在她的茶餐厅匆匆吃个炒饭再回家。“如果我也早关门他们可能就要整夜饿肚子了。”

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囚们明白在这里打拼的每个人,都有他不为人知的故事他们看似冷冰冰、不苟言笑,很多时候只是不愿意被打扰然后将心比心为别囚营造了不被打扰的私人空间。那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也许香港人不是冷漠,只是冥冥之中有一种共识:不打扰是我嘚温柔

(作者系凤凰卫视高级记者)

栏目主编:洪俊杰文字编辑:洪俊杰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雍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神崇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